《幼儿教师口语》毛艳青|(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幼儿教师口语》

【作 者】毛艳青
【丛书名】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页 数】 354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2019.06
【ISBN号】978-7-5487-3335-5
【分 类】汉语-口语-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参考文献】 毛艳青. 幼儿教师口语.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9.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幼儿教师口语》内容提要:

本教材从幼儿教师的语言规律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幼儿教师口语的概况,以及普通话的发音等对幼儿教师口语的影响;幼儿教师一般口语交际的基础训练;幼儿故事讲述训练;朗读技能训练;演讲和辩论技能训练;与幼儿的语言沟通;与家长的语言沟通;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等八章内容。本书通过学习重点和难点提示、案例导入、活动实训、拓展阅读、思考与练习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训练相结合,为完成日后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幼儿教师口语》内容试读

模块普通话语音基础训练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0

第一节认识普通话

【技能准备】

1.列举几个本地的方言词,说说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和词汇上的不同。

2.“他吃不来辣椒”在语法上属于普通话吗?说说理由。

3.你认为怎样才能说好普通话?

【理论与方法】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从语音上看,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并不意味着北京人口语中所有的语音成分都可以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都要作为人们学习普通话的语音参照。这里的“北京语音”是指北京话的语音系统,即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不包括北京话中带有地方色彩的语音成分。

从词汇上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北方话”中的“北方”,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北方”,而是方言分区意义上的“北方”。北方话分布的区域很广,大致可以包括我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江淮地区,在不同的地区又形成了“次方言”。使用北方话的人口大约占汉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北方话的词汇系统在各地的差异相对较小,适合作为普通话词汇的基础。

从语法上看,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白话”与“文言”相对,用白话写成的文章,遣词造句的方式和行文风格与人们日常交际所用的口语基本上一致,语法的规范程度比口语更高,以书面的形式存在,更有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

二、普通话的由来

金元以来,几个历史朝代(辽、金、元、明、清)都建都北京,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

2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化的中心。由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其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官话”便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可见,远在数百年以前,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整个社会中就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使北方方言成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宋元以来,用白话写作的文学作品很多,有话本、戏曲,还有影响较大的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这些白话文学作品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特别是元明戏曲,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这些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开展了“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因而这一时期,北京话又称“国语”。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书面语和口语日益接近。

“普通话”的定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学者们对此有着不同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民族共同语的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普通话”即普遍通行之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周密。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继续推进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三、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历史上,人们非常重视民族共同语的作用。早在春秋时期出现的“雅言”,就带有民族共同语的性质。《论语》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孔子在诵读诗书和执行礼仪活动时,使用的是通行的“雅言”,而不是自己家乡的山东话。汉代扬雄的《方言》中提到的“通语”,明清时期使用的“官话”,都可以看作当时的共同语。20世纪初的“国语运动”,实际上也是一场推广民族共同语的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推广普通话工作。在“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工作方针指导下,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蓬勃开展。1986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4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出文件,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特定岗位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使推广普通话工作进一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

13

幼儿教师口语

YOU'ER JIAOSHI KOUYU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普通话工作从此有了法律依据。

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和商品流通,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对经济建设的意义不容忽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的人员和商品流动的范围、规模以及频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候,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

第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对外开放政策使我国的国际往来越来越多。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国际交往,对政治建设意义重大。

第三,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语言输入和语言识别问题的研究,都对推广普通话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对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四、方言

现代汉语方言根据其特点可分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

(一)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作为代表,通行地域最广,占汉语通行区域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也最多,占汉语使用人口的四分之三。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强。北方方言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古代汉语中的这些浊音声母都变成了清音:辅音韵尾很少,只有舌尖前鼻音韵尾和舌尖后鼻音韵尾两个辅音韵尾;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入声消失。根据特点,

一般把北方方言分为华北一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二)吴方言

吴方言主要通行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南部地区、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海话和苏州话。吴方言语音方面的突出特点:有一整套浊音声母浊塞音和浊塞擦音:没有舌尖后音声母:韵尾较少,普通话前鼻音韵尾一律读作后鼻音韵尾,普通话复韵母的韵尾脱落变成单元音韵母:有七八个声调。

(三)赣方言

赣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话为代表。赣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其他方言那样突出的特征。赣方言语音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古代的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声母全部变成了同一发音部位的送气清音声母,而不是像普通话那样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4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四)湘方言

湘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其语音主要特点:部分地区有比较完整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声母:声母h、f不分:声母n和I混用;入声调没有塞音尾。

(五)闽方言

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主要通行于福建省、海南省大部分地区、台湾地区的大多数汉族人居住区,以及广东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等。闽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的

一种方言。现在一般把闽方言再划分为五个方言片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其中闽南方言的影响最大,福建省范围以外地区使用的闽方言主要就是闽南方言。

(六)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东部和北部地区、广西东南部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以及湖南、四川、台湾的部分地区。很多海外华侨也使用客家方言。客家方言的主要语音特点:古代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声母大部分变成同部位的送气清音声母,这一点与赣方言一致:舌尖后音声母读作舌尖前音;g、k、h和z、C、S可以同齐齿呼韵母相拼:没有撮口呼韵母;声调有六个。

(七)粤方言

粤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省珠三角、广西东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广州话为代表。海外很多华侨和华裔也使用粤方言。粤方言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韵母多达

五十三个,辅音韵尾非常丰富,除鼻音韵尾m、n、g外,还有与之对应的入声塞韵尾b、d、g,声调一般有八九个,是汉语诸方言中调类最多的方言。

五、怎样学好普通话

要想学好普通话,必须得有决心和勇气,还得有学习方法

首先得过“面子关”,不能因为碍于面子怕别人笑话而不敢开口。要敢于开口说第一句普通话。刚开始可能说得磕磕巴巴的,但只要下定决心坚持练习,就可以从不熟练到流利再到轻松,最后说一口纯正普通话。

其次要讲究学习方法。总的来说,学习普通话包括学习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语音上。

第一,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语音理论知识,经过训练,就可以把不自觉的方言发音动作变成自觉的普通话发音动作。学习语音的基本知识,可以扬长避短、事半功倍地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系统。第二,学好《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第三,积极掌握和自觉利用语音对应规律。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往往有比较整齐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对应规律后,可以成批地记忆常用字的读音,比逐字记音的效率高得多。第四,苦练发音、听音、辨音的基本功,有意识地多听多练。普通话是口耳之学,一般来说,凡是自己的方言中有的音,就容易听得清、发得准,而自己的方言中没有的音,就不容易听得清、发得准。因此,必须反复听辨那些自己方言中没有的

5

幼儿教师口语

YOU'ER JIAOSHI KOUYU

音,经过多次练习,才能纠正发音,同时还要掌握普通话的音变、轻声、儿化及语调,因为我们说话时是一句句地连续发音,许多字音会受上下字的影响发生读音变化,语调也会因思想感情和语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否则即使声韵调都正确,听起来还是不像地道的普通话。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听多模仿,学会“活”的普通话。收听电台广播、电视播音,练习朗读和演讲,和周围普通话说得好的人交谈,都是学好普通话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习普通话,既要注意学习语音基本知识,又要注意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准确掌握、熟练运用普通话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技能训练】

一、普通话词汇训练:尝试将下列重庆方言词汇改为普通话词汇

重庆方言

普通话

重庆方言

普通话

摆龙门阵

不存在

板眼

帕子

包包

恼火

背时

脑壳

不得

闹热

才将

理嘛

扯筋

利边

凼凼

落教

倒拐

挨拢

闷砘儿

撇脱

将就

相因

短倒,速倒

扫把

站到

说不得

对头

松活

二天

耍朋友

发气

随在

高上、高头

晤瞌睡

61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