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民族通史 上》王文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西南民族通史 上》

【作 者】王文光著
【页 数】 496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21.12
【ISBN号】978-7-5482-4409-7
【分 类】少数民族-民族历史-西南地区
【参考文献】 王文光著.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 上.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21.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 上》内容提要: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 上》内容试读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自古拥有为数众多的民族。数千年来,各民族既创造了本民族悠久的文化,又共同创造了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发展的辉煌历史,而中国西南各民族对创造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曾作出过巨大贡献,故中国西南民族史自当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曾经在西南活动现已消亡的民族,以及通过几千年来民族的分化与融合到现在所形成的壮族、彝族、苗族、瑶族、藏族、白族、哈尼族、土家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等30余个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对上述各民族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构成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基本内容。

要探讨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什么是中国西南民族史这一问题作出回答。而最直接的顾名思义的回答是:中国西南民族史就是研究中国西南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对于“民族史研究”有着相异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族史研究是对任何民族的历史进行研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民族史研究应该相当于西方学术界的“ethnohistory'”,其中包括特定社会的历史、历史民族志、本土历史三大类。①依此,在中国学术界就出现了两类民族史研究:一类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为主:另一类则把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作为对象。对于民族史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也存在分歧,有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把民族史归属为历史学学科下的一种专门史,而教育部的学科分类是把中国少数民族史归为民族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另外,在有的学者的论述中,民族史学是指与现代西方史学相对照的中国传统史学。②

①王明珂:《台湾地区近五十年来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载徐正光、黄应贵主编《人类学在台湾的发展:回顾与展望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版,第281页。

②此种论述可见吴怀祺《关于民族史学特点的思考》,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5期;吴怀祺《历史思维与民族史学》,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

中国严南民榇通史(上册)

本书把中国西南民族史的研究限定在狭义的中国西南语境下来进行探讨,在学科归属方面,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将同时关注史学学科的西南民族史研究和民族学学科的西南民族史研究。因此,在“绪论”中有必要对下列问题作相应的讨论。

一、关于中国西南与西南民族

地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本条件。对于大部分西南民族而言,地理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因此,自然生态环境和由生态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程度等构成了中国西南民族发展的背景和基础。与此同时,在民族生存发展的许多客观条件中,地理生态环境也是最为重要的,对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对民族特征的产生有制约作用,是形成这一民族而不是那

一民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中国西南是中国内部的一个地理单元,对它的认识可以有种种视角:从当代的政区角度看,中国西南指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但在自然地理上的“中国西南”,则指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及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显然从政区和自然地理的角度看,二者是不完全吻合的。因此,从纯粹的地理角度看,西南地区并不是一个非常整合的统一的区域,整个区域由多个地理单元组成,单元之间甚至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即上述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延部分、川西高原。①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中国西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国西南”指今天的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而广义的“中国西南”则还包括西藏和广西两个民族自治区。但在传统的西南民族史研究中,常以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为主。方国瑜先生曾说:“西南地区的范围,即在今云南全省,又四川大渡河以南、贵州省贵阳以西,这是汉代至元代我国的一个重要政治区域,西汉为西南夷,魏晋为南中,南朝为宁州。唐为云南安抚司,沿到元代为云南行省,各个时期疆界虽有出入,而大体相同。”②当然,由于四川、云南、贵州分别与西藏、广西相邻,故在具体研究中对西藏、广西也会有所涉及。但由于藏族研究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故

一般都不将西藏纳入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范围。

童恩正先生还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西南,他认为:“中国的西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藏自治区。其西部为西藏高原,南部为云

①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②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略例》,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页。

·2·

绪论

贵高原,北部为四川盆地。全境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动植物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故品种繁多,物产丰饶,十分适宜原始人类的繁殖生息。从地理位置上看,本地区北接黄河流域,南与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为邻,是连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①这一认识强调了中国西南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同时给我们研究1840年以后中国西南近代民族在历史地理上的作用作了较好的启示。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首次明确提到与今天西南有关的文献是司马迁的《史记》,他在《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②显然,这儿的“西南”是以蜀地(今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地区)为参照基点的,具体指的是今

四川盆地、川西高原、横断山脉南延部分和云贵高原;与之相应,生活在上述各地的非汉族也就称之为“西南夷”。对此我们认为还可以把西南分为“巴蜀地区”和“西南夷地区”,但是从汉代开始,巴蜀地区的巴人、蜀人就已经全部汉化,巴蜀地区成了汉族文化区,而“西南夷地区”则只有少量的民族分化与融合,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代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本书中所使用的“西南”也基本就是司马迁说的“西南夷地区”,即狭义的中国西南,包括今天的云贵高原、川西高原、横断山脉南延部分,以及重庆市东南的苗族、土家族分布的酉阳、石柱等地。

如前所述,中国西南属于中国内部的一个地理单元,其自身又是不同地理单元的组合,现对区域内不同的地理单元分述如下:

云贵高原由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组成,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贵州高原位于四川盆地的南面,东边一直延伸到四川盆地东部与湘鄂西山地交界。贵州除东南和北部小部分地区外,70%以上的地区分布着石灰岩等碳酸质岩石,因此广泛发育岩溶地形:高原山岭之间有几千个“坝子”,这些“坝子”地面起伏较小,土层较厚,灌溉便利,多数城镇就在这些地方。境内河流属长江和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和都柳江。贵州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要简单明了得多,由于它本身的地理条件极不适宜农耕,所以它对中央王朝的吸引力集中体现在交通区位上。元朝以前,中央对西南边陲(主要指云南)的控制根本不需要借道贵州,都是由四川西南直接通往云南,充其量也只是从滇东北擦过贵州的西北角。所以,历代中央政府和汉民族文化只是通过以涪陵为集结点的乌江水道和赤水水道浅浅地浸润了贵州的北部和东北部。但是从元朝开始,进出云南的主要通道变成了从湖广横贯贵州至云南以后,贵州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最终导致在明朝时建立了贵州省,成为统一多民族

①童恩正:《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②《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82年版,第2991页。

·3·

中国西南民榇通史(上册)

国家第一级地方行政建制内的一员。从民族发展的视角看,元朝以前的贵州长期从属

四川、云南、荆湖地区,被分成若干个建制单位,这种缺乏来自政府直接统治的状态决定了当地少数民族上层贵族据地称雄。由于无论是从四川还是湖广到云南,贵州都是必经之地,因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便常常激化,如播州土司杨应龙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反明,其结果是平定播州杨氏,改土归流,将杨氏辖地分为遵义、平越二府,前者属四川,后者属贵州,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将遵义府划归贵州;又如明朝对水西安氏土司,明朝开始是安抚册封,到清朝镇压安坤、安重圣的叛乱,都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上层贵族控制的态度。①

云南高原是个典型的地理概念,位于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的西南,除了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外,还包括黔西高原和川南山地。从地理上看,历史上云南地区维持与内地交流的通道主要在滇东,有两条重要的通道:一条是从四川成都向西南,经过邛崃、清溪、越禱、沪津诸关的川滇西道,与云南中部的姚安、祥云相接;另一条是出成都南下戎州,经石门关、昭通的川滇东道。滇西洱海地区坝子平阔,有适宜农业耕种的土地、气候与降水,地近青藏高原,北上可入藏区,向南通过保山、腾冲可达缅甸,具有独自完善所需的对外交流条件,是云贵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缘政治单元。因此,当中央政府对云南行使上下统属的政区关系时,云南的行政中心地就在滇东,如两汉的益州郡、西晋的宁州、元明清时云南省的行政中心都在滇东地区;反之,当云南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时,云南的政治中心就有可能在滇西,南诏国、大理国就是如此。云南虽然相对于中原而言是地处西南,但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它的战略意义却

十分重要,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设益州郡深入最西南的今保山、腾冲一带,就有打通从蜀郡到身毒通道的目的。②

川西高原是西南又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它既是四川盆地的西缘,又是青藏高原的东缘。川西高原的北部与甘、青地区的河湟谷地相连,它的南部深深地嵌入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大褶皱夹缝中。川西高原的地理条件南北不尽相同,以北纬三十度线为界,其北为青藏高原的牧区,南为横断山的北段。用边缘来形容川西高原是恰当的,因为这是人类物质文明与文化产品的交流带,形成了交通往来的道路和文化交融的走廊。因此川西高原既是自然地理学意义上的边缘地带,也是东亚地区华夏社会形成和变迁中的民族边缘地带。③

①李孝聪:《中国区城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84页。

②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88页。

③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90页。▣4·

绪论

自然地理的横断山,大致与“藏彝走廊”相当,包括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和其间南北走向的河流,这一地区比较开阔的河谷地段和比较平坦的分水岭地段都可能成为古代民族迁徙的通道。民族学和考古学成果已经证明,沿着这些通道确实有过古代民族的迁徙,并有许多民族留在了横断山地之中,如今天的羌族。

作为西南民族生存发展的空间,亦是中国各民族生存发展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局部区域性特点的自然环境。西南山地众多,地形、地貌、生态、气候条件千差万别,复杂异常,处在中国自然地理的第一、二阶梯上,由于复杂的民族发展历史和文化影响,经济文化类型多样,既有一定的稻作农业、旱地农业,又有相当的畜牧经济,总体上表现为民族、民族文化、生存方式和地理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立体分布格局,即在一个直线距离很近的区域范围内(通常是以坝区为中心),有的民族居住在山顶,有的居住在山腰,有的居住在山脚或坝区、河滨。例如,在云南文山,“苗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①;在元江,傣族分布在低海拔的热区,哈尼族、彝族多分布在山区,白族多分布在坝区和交通沿线:在贵州西部,“苗家住山头,仲家住水头,客家(汉族)住街头”。由于杂居分布,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区域性的又难以割裂的民族关系,即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的关系。

总的来看,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突出的区域性特征,是中国民族生存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生息繁衍在这个局部性区域中的西南民族,在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独具特色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类型,正是这些区域性特点,表现出了中国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西南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一山更比一山高,这成了人类发展的巨大障碍,限制和约束了人们的迁移和交往,特别是在川西高原和横断山区地表切割严重、地形更加复杂,不同的民族为生存而争夺不多的资源,从而不断发生战争,但战争又不能实现局部的统一,反而形成了数量少、规模很小的众多民族,使西南民族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程表现得相对缓慢:但另一方面西南地区的长江、珠江、伊洛瓦底江、澜沧江、怒江、元江等水系,则又是民族迁徙、文化交流的天然通道,自然将西南与周边地区联系起来,形成了既封闭又开放的二重性特点,使民族关系显示了复杂且丰富的历史内涵,更重要的是使西南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中国民族的历史发展紧密结合,使西南民族历史发展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西南地区境内山峦纵横,河流众多,有横断山、大巴山、巫山、大娄山、乌蒙山等高山峻岭,有波状起伏的高原、低洼的盆地、平原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①王子华:《试论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和谐》,载《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5·

中国严南民裤通史(上册)

还有长江、澜沧江、怒江、红河、伊洛瓦底江、珠江六大水系的大小河流。由于西南地区山地多且地形起伏巨大,垂直变化明显,自古以来西南各民族就形成或居于高山之上,或分布于河谷之中,或居于山间盆地、坝区之内,相应地呈立体状分布。根据他们的生态环境,西南地区的民族就有山地民族、坝区民族、水滨民族之分。而这些民族的经济生活也受其居住环境的影响,有游牧、游耕和农耕等区别,彼此之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例如,从百越系统分化出来的水族、侗族、布依族、壮族、傣族和后来迁入的汉族、回族以及受汉族影响很深的白族、土家族多生活在山间坝子和低平的河谷盆地。他们长期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生产的稳定性强、规模大,其社会发展水平相应较高。藏、彝、羌等民族虽然继承了其母体的文化因子,仍然从事畜牧业,但与其所居环境相适应,他们的经济生活已和干旱草原的游牧民族有所不同。

一方面,他们已经兼营农业作为补充;另一方面,不再按南北向的季节游动放牧,而是垂直向上下游动放牧。苗瑶语族中的苗族、瑶族长期以来从事流动性很大的狩猎,但随着狩猎所必需的较为广阔的流动空间的逐渐缩小和山地所能提供的猎物数量的减少,他们开始从事游耕经济。藏缅语族中的拉祜族、景颇族、基诺族、怒族、独龙族以及孟高棉语族的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他们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山区、半山区,由于所居地山高坡陡、森林茂密,没有规模放牧以及在较小范围内休耕轮作的条件,但却有在一定区域内从一山迁往另一山的可能。再加上山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就使得他们也长期从事游耕经济。而其耕作粗放,产量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大部分游耕民族又兼及狩猎、采集或渔猎,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之中。

在中国西南这个特定的区域内,历史上主要分布着氏羌系民族、百越系民族与当地土著融合而成的民族,以及孟高棉民族和从外地迁入的蒙古族、满族、回族等民族,经过相互影响、吸收和涵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汉族、壮族、彝族、苗族、瑶族、回族、藏族、白族、哈尼族、土家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等30余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些民族尽管他们形成的时间有早有晚,但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足以让人惊叹的文化,他们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形成种种联系,体现出极其生动的民族关系画卷,丰富着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内容。

新石器时代,西南地区就有众多民族群体分布,并分别与西北、东南沿海的各民族联系密切。以西北甘青高原为中心的氐羌民族和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百越民族,其分布都一直延伸到西南各地。属于氏羌民族的人口,多散居在今四川的西北部和西南部,云南的北部、东北部和西部、西北部,贵州的西部;属于百越民族的人口,则散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