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选股策略》(美)维克著;刘晓丽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巴菲特选股策略》

【作 者】(美)维克著;刘晓丽译
【丛书名】舵手经典
【页 数】 219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13.09
【ISBN号】978-7-203-08190-6
【价 格】39.80
【分 类】股票投资-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美)维克著;刘晓丽译. 巴菲特选股策略.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3.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巴菲特选股策略》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是任职于巴菲特基金会,对巴菲特的研究较深。本书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入手,对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既有对其投资理念的宏观论述,又有对其微观的选股的深邃阐述。从书中可以寻求到巴菲特投资成功的内在脉络。

《巴菲特选股策略》内容试读

第一部

成为亿万富翁

第一章

巴菲特积累财富之道

不是我想要很多钱,只是赚钱的过程以及看到财富增长趣味无穷。

一沃伦·巴菲特

你认为怎样才能积累300亿财富?有人说,第一个100万最难赚,随后的百万就会源源不断的来。此话有理。假

设,道琼斯工业指数从2000点升到3000点,也许不容易,但是从10000点升到11000点就能毫不费力。你的钱越多,赚的就会更多更快。积累财富和打垒球不一样。要打500个全垒,前50个和后50个难度没有多少差别。在竞技体育中,你得奋力拼搏才能赢得每一分,而了解财经知识,你就是手捧一只下金蛋的鹅,守着它就能日进斗金。

当然,百万富翁是一类人,那些能给账户上的数字不断增零的人又是另一类。财富积累俱乐部的富豪们呈金字塔状排列。资产越多,人数越少。可以这么说,世界上的千万富翁是百万富翁的百分之一,而亿万富翁是千万富翁的千分之一。

1930年8月30日,沃伦·爱德华·巴菲特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任何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曲线图都难以描绘这位

4

巴菲特选股策略

投资天才一生的成就。纵观商界,人们也绝找不出一个类似的先例。世界顶级的亿万富翁俱乐部里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商界精英。他们中间,有人因为抓住机遇而跻身富豪,另外一些人则是生来富贵。而巴菲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充分利用自己那颗颇具数学天分的大脑,敏锐搜寻着这个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偏差和漏洞,并以此为业。

除了巴菲特,还没有一个亿万富翁全靠华尔街累积起巨额财富。他们大部分人从行业的基层做起,凭借胆识和运气沿着商业这条天梯不断攀登。几乎到人生晚年他们才尝试运用投资技巧,在华尔街这片光怪陆离之地施展拳脚并增加财富。但是巴菲特养家糊口的第一份工作就开始于财经和证券行业(他11岁时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当在奥马哈老家的邻居们勤勤恳恳地为生机奔波时,二十出头的巴菲特满怀自信,他把自己的卧室开辟成办公室,开始投资经营事业。这间杂乱的卧室放满了各种财务年报,标准-普尔投资指南,以及一堆饮料罐。谁会料到,日后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机构竟始于此呢?

简单地说,45年来,巴菲特所做的就是“资本分配”这件事。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他就从事募集资金人所做的一切。他在金融世界里寻找被低估的股票,收购价格合理、前景诱人的公司,然后长期持有,使其保持每年20%30%的收益增长率。巴菲特把投资中赚到的每一美元又投入到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当时的投资以今天的货币计算已达数十亿。伯克夏的保险柜吸进这些钱,并不断胀大。公司股东们对此非常满意,乐得继续保有股权并再投资。巴菲特在六七十年代决定收购这家破败的纺织公司股票。这一决策日后为巴菲特及其夫人苏珊赢得的利润占其所有投资的34%。另外一些人也把钱交给他,委托巴菲特为他们投资。巴菲特帮他们赚了数十亿美元。

巴菲特不断地为股东们投资,然后分配资本,这一切他做起来驾轻就熟。虽然业绩辉煌,但是他只接受10万美金的年薪。如果你看到他朴素的日常生活,简直会觉得如果给他超过10万的年薪,反而是在侮辱他。巴菲特善于发现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这一能力并不需要一个工资条来证明。“我

第一章巴菲特积累财富之道

5

一个人用不着三辆车,也不会住三套房子。拥有更多身外之物只会令人疲惫。毕竞,一个人一次最多只能开一辆车。”

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投资业务方面,巴菲特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股坚持不懈的力量。他的朋友们、商业伙伴和股东们对他这一点都深为认同。他内心深处保持着孩子的天真,爱玩但做事谨慎。他在五十年代写的投资分析和九十年代的年度报告几乎相同。四十多年来,世事变迁,却丝毫不影响巴菲特的做事风格。就像一名科学家操作一次实验一样,他在处理数据资料时,思维敏捷,富有逻辑,并能加以甄别。

一个陌生人和巴菲特一起呆五分钟,对他不会有任何深刻的印象。这个人相貌平平还特别的内向羞涩。虽然如今的巴菲特已世人皆知,但是70年来他几乎没有离开过奥马哈城。如果和他多聊一会,有足够的时间彼此认识,你就会觉得这个人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他滔滔不绝,话题涵盖各行各业,校际足球赛,可口可乐在南美的销售增势以及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问题。只要和他有过类似的谈话,这些人保证会回来再找他聊天。每年的

五月,大约有14000名投资者从全国各地来到奥马哈。他们破费1000美元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花一天时间聆听巴菲特的投资妙语。如果时间和耐力能塑造卓越的品牌,沃伦·巴菲特就是金融界里的最佳消费品牌。

亿万富翁修炼秘诀

回顾过去的六七十年,可以看出,成功的投资家们都不是随波逐流的人。他们避免陈套,坚持自己的想法,能够力排众议。如果他们轻易追随华尔街的行事方式,就不可能达到后来的成就。分析家兼作家马丁·弗里德森Martin Fridson说过:“从来没有一个团体会在福布斯400排行榜上集体上榜。其实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和众人无异时,他显然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6

巴菲特选股策略

约翰·泰普乐敦John Templeton是一位传奇投资家,他后来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二战爆发时,他把身上的最后一分钱都投到股票上。当时的美国笼罩着欧洲的战争阴霾,国内大萧条的惨况还未淡去,人们普遍认为股市难以振兴。毕竟,二战不像美国内战那样,打几次小规模战役战争就能结束。投资者们都预计这场欧洲诸国的战争将旷日持久,必然冲击世界经济以及美国股票价格。

约翰对此不能苟同。他坚信,二战必定将美国经济从萧条中带出,极大地推动全球经济产出,促进就业率,并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创造美国财富。他跑遍当地银行,尽可能地贷款,然后去纽交所向每家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买下l00美元的股票。约翰·特瑞恩John Train写道,当约翰走出股票经纪公司时,他已持有104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这其中34家已经破产。然而,约翰并不担心自己的投入。虽然把全部身家押在股票上,而且股市还会进一步下跌,但是他自信美国制造业的繁荣必将带动股市兴旺。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果断英明。四年后,约翰几乎售出所持的所有股票。当初他花了10400美元,后来股票市值已经涨到40000美元。

约翰·内夫Jonh Neff任费城温莎基金经理时,看中了地处一片低洼漫滩上的房产,打算举家搬迁过去。虽然房产经纪人极力否定他这一决定,内夫却认为“经纪人的警告反而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促使我去勘察内情”。果然,内夫详细计算了此处房屋的效用及升值空间,认为可能带来的收益完全可以抵消潜在的洪水灾害对房屋的损失。他在这所房子里居住了21年而且“毫无遗憾”。

内夫和二十世纪的那些投资大师们一样,热切追逐金钱的同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在搬进新家之前,他租房住,有时住在基督教青年会的宿舍,这样就可以把收人的一半存入银行。少年时,内夫白天去做高尔夫球童,晚上给人送报纸。平时,他常留心观察叔叔经营的杂货铺贴出的商品每日售价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萌生了价值意识。他迫切地想积累财富,所以身兼两职,在一家自动点唱机公司做快递员的时候顺便兜售百科全书。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