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 下篇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盛松成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 下篇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

【作 者】盛松成作
【页 数】 227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2021.11
【ISBN号】978-7-5220-1188-2
【价 格】60.00
【分 类】中国经济-文集-房地产市场-经济调控-中国-文集-宏观经济-中国
【参考文献】 盛松成作. 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 下篇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1.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 下篇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内容提要:

《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分为上、中、下三篇,是从作者历年来已公开发表的130多篇文章和采访稿中选取的。每篇前有导言,主要是介绍当初触发作者写这些文章的动因以及其主要观点,篇内按专题进行编排。作者研究兴趣广泛,除了货币金融,还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和房地产调控等,且观点鲜明,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下篇)-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分为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宏观政策的选择两个专题。第二部分为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文章,分为房地产与经济发展、房地产调控的举措、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作者认为,高房价主要并非源于货币因素,而是由于房地产供需失衡使货币之“水”不断流入房地产市场。

《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 下篇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内容试读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措施,经济总

量迅速扩张,从1978年到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计算增长了

近40倍,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同时,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45761.3亿美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学家们致力于探讨中国增长模式背后的源泉,以选择正确的宏观政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本人也从未停止过对经济金融理论的研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始终关注中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同时,我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预测,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其中不乏已经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意见和预测。

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从2011年的9.6%回落至7.9%,自此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有学者通过模型测算,认为经济下行除了周期性因素外,也源于我国长期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但是,对于经济理论过度模型化,以及直接用西方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的情形,我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如2020年1月,我在《中国金融》上发表的《西方潜在产出理论离中国实际较远》一文中就指出,现有的潜在产出的估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难以识别结构性因素,且较大程度上忽视了我国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有效调整的作用。由于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较难被量化,且不具有长期稳定性,因此模型难以识别二者的影响。但理论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及政策调整大幅提升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果估计模型无法涵盖制度和政策的变化,那么会低估潜在全要素生产率,据此制定的宏观调整政策也难以全面和准确。

了解模型的局限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中国经济形势以及经济增长的源泉。当前,除了周期性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还面临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口红利下降、资本产出效率降低,都对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形成一定的约束,中国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意味着我国要比以往更加倚重体制改革和政策的有效调整。中国的经济

3

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下篇)一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

体制改革尚未完成,仍然有较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例如,针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我在《服务业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方向》(发表于《财新周刊》,2017年第7期)一文中,通过纵向、横向比较,证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未来需要将改革的重心从第二产业转向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升消费层次、改善经济结构、推动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将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因此,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去制造业的过剩产能,还应该增加服务业的有效供给,释放服务业的改革红利。

体制改革具有影响深远、范围广泛的特点,政策的有效调整则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给制度改革提供了保障。正是基于对二者作用的认识,我在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预测经济增长速度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判断。

例如,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为6%,为2009年以来最低

季度增速,加之中美经贸关系紧张,造成大家对于经济增速下降的普遍担忧,形成了对于当年全年经济增速是否能够“保6”的广泛讨论。2019年12月初,我接受《第一财经》的专访《我国经济已达阶段底部区间》。我通过分析各项

指标的走势作出预判,中国经济已经“跌无可跌”,全年GDP同比增速将不低

于6.1%。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过核算,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1%(后修订为6%)。

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是为了提出如何调整和完善宏观政策,实现可持续增长。2010年我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后,结合当时的经济情况,从11月15日至12月6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在《金融时报》发表了《适时向稳健货币政策转变》、《再论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和《三论及时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首次建议货币政策应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曾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2009年下半年以后,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CPI也达到历史高

值。据此我判断应该及时向稳健型货币政策转变,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兼顾抑通胀、调结构和稳增长三大调控目标。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及时且有效的调整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我也曾较早撰文提出应该降低企业税负,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建议。《我国企业税负亟待降低》(发表于《金融时报》,2016年3月1日)一文中通过数

4

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下篇)—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

货币化的定义。我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央行在一级市场上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其次,央行从一级市场认购与在二级市场购买债券具有本质区别。央行之所以不能从一级市场直接认购国债,是因为这将使国债发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失去市场的制约。而且,我国离财政赤字货币化还很远。我国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财政赤字率并不很高,未出现严重的市场失灵,不应采取财政赤字货币化。

目前外部形势也较为严峻。一般认为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是贸易摩擦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通过对数据的全面分析,我们看到中美贸易逆差实际上没那么大,尤其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而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并且这一逆差还可能被低估①。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国内市场高端服务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因此,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未来发展的关键依然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国仍需要坚持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从而实现高质量增长。

①在中美贸易摩擦伊始,我就发表了《中美贸易逆差实际上没那么大》一文。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