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说》苏建科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狐说》

【作 者】苏建科著
【页 数】 330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2020.03
【ISBN号】978-7-5538-1297-7
【价 格】58.00
【分 类】狐-文化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苏建科著. 狐说. 长沙:岳麓书社, 2020.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狐说》内容提要:

《狐说》是一部研究中国传统观念中有关狐狸文化形态的专著,材料来源丰富,涉及中外数百部典籍。该书全面分析狐文化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多角度解剖狐的文学形象,再现了很多生趣盎然却鲜为人知的故事。理性的分析辅以生动的文笔,使该书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狐说》内容试读

第一章

狐之成精

一何谓狐狸精

狐狸精这个概念的本义是“狐狸变成的人”。

两千多年来,数百个故事讲到:有一个书生在夜晚读书时,一个迷人的美丽少女来到他的房间,与他相爱。她每日朝逝夕来,书生便

越来越虚弱。直到后来,一个道士告诉书生,这美女是个狐狸精,她

要吸干书生的精气,以变成狐仙。这是美国学者W.爱伯哈德在《中

国文化象征词典》中关于狐狸精的描述,这段描述非常符合中国人

对于狐狸精的一般性理解。动物寓言和童话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以

狐狸为主角的动物故事在中世纪欧洲几乎家喻户晓,但狐狸精却是中国特产。可以说,欧洲有关狐狸的童话或寓言是“狐狸的故事”,而中国古代绝大多数与狐狸有关的故事都是“狐狸精的故事”。

按照动物分类学,狐属犬科,狸属猫科,但“狐狸”这个词并非指狐和狸,而是偏指狐。“狐狸”一词在先秦的典籍中就已出现,也是偏指狐类。大多情况下,古人分不清狐与狸,因此古籍中“狐”与“狸”经常互为异文出现,如《搜神记·张茂先》:“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同一个桥段在《太平广记》中则为:“燃之以照书

2

生,乃一斑狸。”

上古初民以为自然界的万物都和人一样具有灵魂,其灵魂还可以

与本体分离变成别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物精”。汉

魏时期的文字中有各种物精的记录,略举几例:

《异苑》云:“孙皓时,临海得毛人,《山海经》曰:山精如人,

面有毛。此即山精也。故《抱朴子》曰:山之精,形如小儿而独足,足向后,喜来犯人…”

《录异记》记载帝尧时有五星自天而坠,其精化为圯上老人,以

兵书授张良说:“读此当为帝王师,功成之后到谷城山下找黄石公,

就是我。”张良佐汉功成,到谷城山下找师父,结果找到一块黄石。

《八庙穷经录》写了一个虹精:后魏明帝正光二年,山中晚虹下

饮于溪,化为二八少女,被樵夫看见,告诉了文显将军,虹女被捕

获。明帝听说此事,召虹女入宫,见其容色姝美,便上前动手动脚。

虹女道:“我,天女也,暂降人间。”声如钟磬,随即化为虹上天

而去。

所谓“成精”,是在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下甲物变成乙物的过

程。这个过程中,甲物可以是生命体(动植物),也可以不是生命体

(山川星辰),而乙物则必须是生命体。植物成精可以变成动物也可

以变成人,动物成精早期可变人也可变其他动物,后来则几乎只变成

人。非生命体或植物成精时,原物可以消失也可以不消失,而动物成

精时原物必会消失。因此,“精”本指精神或者灵魂,这时却成了一个实体名词,指由甲物变成的乙物。

动物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成精,古人自有一套理论,其核心观点即所谓“物老成精”。王充《论衡·订鬼》中讲道:“鬼者,老物精也。

3

吃面糊。他跟踪小羊,至门外树下不见踪影,于是挖地三尺,发现一

段朽羊骨,面糊还在骨穴里。《太平广记》“妖怪”条所收尽是怪异

事件,如《房集》记尚书郎房集家里来了一个拎着布袋的陌生男孩,

房集问他是谁,对方不回答;又问布袋里装的什么,男孩说:“眼

睛!”随即解开布袋,眼睛跑了出来,四处乱爬。一家人正惊慌失措,

男孩瞬间消失,一地的眼睛也不见了。

二中国的狐狸能变人

在世界各地的神话、童话和寓言中,动物人格化是普遍存在的现

象。西方文化传统中,动物的人格化主要是以拟人化的方式完成的,

动物无须改变形体便能具备人性。在中国,拟人化不是主流,动物人

格化是通过人形化而完成的,动物必须先变成人形,才能具备人性。

这就是中国式的动物成精,是中国动物故事的突出特色。

以狐狸为主角的拟人化动物故事从希腊时代就广泛地流传于欧

洲,在中世纪诞生了著名的《列那狐传奇》。故事主角列那是一只美丽的红毛雄狐,他和妻子(雌狐)及三个孩子(幼狐)生活在一座叫马贝渡的城堡里。这家伙俨然是动物世界的007,神通广大,无所

不能,几乎与所有动物为敌,尤其喜欢作弄比他强大的狼和熊。动物

们忍无可忍,到狮子国王那里告状。狮王先后派狗熊勃仑、公猫梯培

去召他,都被作弄得奄奄一息。最后列那被擒至王宫,他巧舌如簧,

说东道西,上绞刑架时表示要向狮王献宝。狮王的贪欲被勾起,派兔

子和山羊跟他去取宝藏。结果兔子成了他的盘中餐,兔头被装在一个

袋子里,让山羊拿去当作宝藏献给狮王。骗局穿帮后,狮王大怒,带

领动物部队攻打马贝渡城堡。相持了几天,狮王一朝君臣居然全被列

那捆绑在地。列那还乘机诬陷山羊倍令,说他私吞宝藏,害死了兔子兰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当了俘虏的狮王信了,对列那产生强烈

的好感,紧紧地拥抱了他。于是列那作为大臣陪狮王回到了王宫,受

到热烈欢迎。这个故事在西欧广泛传播,12至13世纪法国有很多民间诗人以此题材写诗,保留下来的有二十七组诗,共三万多行。德国、英国、佛兰德斯、意大利都有译本或模仿作品,后来,大文学家

歌德依此写成叙事诗《列那狐》。

狐狸的形象也经常出现于欧洲著名的童话作品中。如《格林童话》有《狐狸与马》《狐狸和干妈》《狼和狐狸》;《拉·封丹寓言》有《狐狸与山羊》《狐狸、猴子与群兽》;《克雷洛夫寓言》有《狼

和狐狸》《狐狸建筑师》《狮子、羚羊和狐狸》。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

希腊,到18至19世纪的欧洲各国,狐狸的形象有着明显的传承关

系,拉·封丹和克雷洛夫笔下的一些狐狸形象直接取材于《伊素寓言》,如著名的《狐狸与乌鸦》《狐狸与葡萄》等故事。

拟人化的狐狸故事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这就是《战国策》中

那个狐假虎威的骗子: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

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