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郑红峰校注|(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茶经》

【作 者】郑红峰校注
【丛书名】国学经典丛书
【页 数】 272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2022.08
【ISBN号】978-7-110-10421-7
【价 格】79.00
【分 类】茶-文化-中国-古代-《茶经》-译文
【参考文献】 郑红峰校注. 茶经.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22.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茶经》内容提要:

《茶经》成书于唐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也是一部横跨历史时空界限、精辟阐述茶文化的茶学圣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茶圣”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心髓。《茶经》内容非常丰富,从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特产-茶。全书文白对照,图文并茂,能给读者留下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此外,书中还包含唐史中关于陆羽的记载,既可以让读者了解茶,也可以了解茶圣。

《茶经》内容试读

卷上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①也。一尺③、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①。其树如瓜芦⑤,叶如栀子⑥,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⑧,蒂如丁香⑨,根如胡桃。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拼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①,苗木上抽

注释

①嘉木:美好的树木

②尺:唐朝有大尺和小尺之分,大尺约29.71厘米。小尺等于10寸,大尺等于12寸。

③巴山峡川:指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地区。巴山,大巴山的简称。峡川,

一指巫峡山,即巫山;二指位于三峡口的峡州。

④伐而掇(duo)之: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摘到芽叶。伐,砍下树枝掇,拾取

⑤瓜芦:皋芦的别称,为常绿大叶乔木,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其形态

与茶树相似。其叶可制成饮品,味苦,有清热除烦的功效

⑥栀子: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⑦白蔷薇:落叶灌木,花可制取香精,是观赏植物。

⑧样(big)榈(I心):即棕榈,常绿乔木,树势挺拔。叶色葱茏,叶为扇子形,可编制扇、帽等。

⑨丁香:常绿乔木,花形小。花蕾和其精油均为重要的香料来源,味辛,性温,也可入药。

①胡桃:又称核桃,为落叶乔木。木质坚硬,可制成器物;果仁可吃,可入药,可榨油。

①根皆下孕,兆至瓦砾:根都向下延伸生长,根部将土壤撑裂。下孕,植物根系在地下生长。兆,原指龟甲经灼烧后的裂纹,此处指核桃树与茶树生长的时候,根部将土壤撑裂。

2

译文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美好的树木。树高一尺到两尺,有的甚至可达几

十尺。茶树多生长在巴山、峡川一带,有的茶树主干粗到两个人手拉手才能抱得过来,人们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摘到芽叶。茶树的外形和瓜芦木有点相似,叶子则像栀子叶,花朵似白蔷薇花,果实则与棕榈子相似,蒂与丁香蒂相似,根部像胡桃根。瓜芦木产自广州,外形和茶相似,味苦。拼榈属蒲葵类植物,其种子和茶相似。胡桃和茶树的根都向下延伸生长,根部将土壤撑裂,苗木才开始向上生长。

解读

古人用字,一字褒贬,精当却又隐含丰富的意蕴。“嘉”,意为“善、美”,是印象化的点评。就好比有人问你某个人怎么样,你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好”

一样,但也可能不知道先说哪一点好。从中可以看出,陆羽对茶也怀着同样的

感情。

“从哪里来”很重要。《茶经》一开篇,陆羽便阐明了茶的起源,以及茶是什么。关于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颇多,有人认为印度也是茶叶的发源地之

一。通过翻阅大量史籍文献,吴觉农在《茶树原产地考》中指出“中国是茶树的

原产地”。

东晋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国以茶及其他珍贵物品纳贡于周武王,说明当时已有人工栽培的茶园。我们的祖先最初利用的是野生茶树,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后,才开始人工栽培。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茶经》中的这句话描述了我国西南一带的茶叶产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这些地方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及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茶的栽培,从巴蜀地区南下云贵一带,又东移楚湘,转粤赣闽,入江浙,然后北移准河流域,形成我国广阔的产茶区。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这些事情已成定论。

茶长什么样?陆羽用了类比的方式,向大家描述。用熟悉之物描述陌生之物,这种方法自古有之,足以体现古人的智慧。我国古代的医书提到某种

药材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按照树、叶、花、实、蒂、根的顺序,依次描述。茶不仅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药物。陆羽在探究茶的过程中,一面实地考察,一面参看医书药典,下了很大的功夫。

茶经卷上

瓜芦(皋芦)

栀子

白蔷薇

栟榈

茶经一之源

丁香

胡桃

5

原文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①。从木,当作“楼”,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尔雅》。

其名,一曰茶,二日槚⑤,三曰敲⑥,四曰茗,五日荈”。周公云:“櫝,苦茶。”扬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茶曰蔎。”郭弘农⑨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藓耳。”

注释

①《开元文字音义》:书名,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组织编修的字书,共三十卷,今已失传。

②《本草》:此处指《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新修本草》以陶弘景所注

的《本草经集注》为底本进行补注,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原书已失传,主要内容多见于后世各版本草著作中。

③茶:原指古书中记载的一种苦菜,或茅草的白花。秦汉以来,人们也用

“茶”来表示“茶”这种药物和饮品。《开元文字音义》将“茶”省去一笔,变成

“茶”,后来“茶”“茶”二字通用。直到陆羽《茶经》问世后,“茶”字才广泛流传。

④《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尔雅》不仅是辞书之祖,还在唐宋时期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⑤横(jǎ):本义指楸、梓类的美木,后借指茶。

⑥菱(shè):古书记载的一种香草,后用作茶的别称。

⑦葬(chuan):茶的别称,指茶的老叶。

⑧扬执戟(ǐ):指西汉著名的哲学家兼文学家扬雄,执戟指的是秦汉时期的宫廷侍卫官。

⑨郭弘农:指西晋诗人郭璞,他曾为《尔雅》《山海经》等书作注。

译文

“茶”这个字的结构,从部首来说,或从“艹”部,或从“木”部,或“#”“木”兼从。从“艹”部,应当写作“茶”,这个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从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