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研究与运用》顾润环,刘成全,周兴武编;顾维超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农本草经研究与运用》

【作 者】顾润环,刘成全,周兴武编;顾维超总主编
【页 数】 834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21.11
【ISBN号】978-7-5152-2030-7
【价 格】380.00
【分 类】《神农本草经》-研究
【参考文献】 顾润环,刘成全,周兴武编;顾维超总主编. 神农本草经研究与运用.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21.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神农本草经研究与运用》内容提要: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分为四卷。第一卷为药物学总论,第二至四卷为药物各论。书中所载药物共365味,据各药药性、功效等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120种,中品药120种,下品药125种。各品又按药物的来源分类,全书载草木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书中对各药的性味、功效、主治、配伍原则及应用宜忌等皆做了论述。它在两千多年来的中医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被誉为我国中药学经典名著,成为中医临床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学专著之一。本书内容包含我们对《神农本草经》的学习、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在当今临床上运用《神农本草经》的经验、体会,可作为今人学习、研用《神农本草经》的参考。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药学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神农本草经研究与运用》内容试读

研究与运用《神农本草经》述要】

研究与运用《神农本草经》述要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远古时代先民们运用药物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也是一部被誉为“经典”的药物学专著。是书问世以后深受历代医家们器重,历史上也不乏对其研究并做出显著贡献者。时至今日,研究、运用《神农本草经》者依然不乏其人,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可见《神农本草经》确具极高的学术价值,很值得今人继续学习、研究、运用。那么,当今我们应如何学习、研用《神农本草经》呢?我以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了解《神农本草经》的源与流

我国古代的神农即炎帝,是三皇之一,相传他是我国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与本草发生联系的时代久远,此在西周、春秋、战国、西汉时期的文献中均有记述。文献记载神农为广大民众寻求疗疾之药,从而开创了中药学先河。迨至三国时期东吴医人吴普著有本草专著,即后世盛传的《吴普本草》,成为我国较早的本草文献,而《神农本草经》作为书名出现于西晋时期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序》中。其后,西晋文学家张华著述《博物志》时,就明确指出书中相关药物内容是来源于《神农经》,而《神农经》可能即为后人辑复的《神农本草经》。由此可说明《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是在西晋皇甫谧之前,而且《神农经》也应在《吴普本草》之前,故可认为《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正因远古时期就流传神农尝百草,神农发现了药物,后世即将现存第一部本草著述托名为神农所作,而书名即为《神农本草经》。

到了南朝梁齐陶弘景时期,已有数个《神农本草经》版本流传。传本中所载药物有595种、441种、319种等。其后,陶弘景从所传版本中选出365种药物并论述各药具体治病的内容,又从自己所著的《名医别录》中选出365味药物并结合自己对每味药物的认知予以注释,从而合编成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本草经集注》,共载730种药物。陶氏为区分药物所引之源,特用朱、墨二色分别标记,朱红者源自《神农本草经》,墨色者即为摘引自《名医别录》,可见陶弘景在本草著述上颇费心思。陶氏的《本草经集注》对唐代研究医药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后世医药家们研究、辑集《神农本草经》的源本。到了宋代中、后

神农本草经研究与运用

期,《神农本草经》一度亡佚不存。据当今研究本草学的著名专家尚志钧教授考证,南宋的王炎是《神农本草经》亡佚后复辑《神农本草经》单行本的第一人。王炎所作专著之名为《本草正经》,现仅存序文于《双溪文集》中。到了明代明万历三十年(1602)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间,卢复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问世之后,将《本草纲目》中所载的《神农本草经》药物内容集为专辑。清代,孙星衍、孙冯翼二人合辑出了水平较高并援引相关文献内容予以注释的《神农本草经》。此后,顾观光、黄奭、王闿运、姜国伊等亦有复辑本问世。再后,又有日本学者狩谷望之志和森立之辑录的《神农本草经》流传至我国。经过自宋代王炎至清末各位学者及日本二位学者的辛勤劳作,大约有九种《神农本草经》复辑本问世并流行。所传各本内容多来自宋代医家唐慎微所著的《证类本草》,各本内容也大同小异。但清代二孙的《神农本草经》(1799)合辑本学术水平较高,可信度大,内容也较全面,流传也广,故于1955年由我国商务印书馆正式刊行问世。

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神农本草经》的研究相当重视,研究成果频为丰硕。例如:1981年尚志钧教授点校并出版了《神农本草经校点》,1995年马继兴教授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辑注》出版,1998年由杨鹏举主编的《神农本草经校注》问世。这三本专著在当今仍有一定的学术影响。2001年王家葵、张瑞贤教授编著的《(神农本草经〉研究》出版,2009年张树生教授主编的《(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出版,同年又有张登本教授主编的《全注全译〈神农本草经)》书出版,这些专著颇有学术价值,可信度高,在学术界影响也大。其后,2018年张瑞贤教授等人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译释》出版,该书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我们学习、研用。

近十多年来,我国也不乏对《神农本草经》进行专门研究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家们。他们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并总结各自运用《神农本草经》的经验,先后有多部专著问世。例如,叶显纯教授等编著的《(神农本草经〉临证发微》、宋永刚教授著述的《(神农本草经〉讲读》以、朱燕中教授编著的《(神农本草经〉觉悟之旅》,以及石恩骏教授编著的《石恩骏〈神农本草经〉发微》等,可惜他们仅对《神农本草经》少部分药物进行了研究、总结,近年又有高海波等编著的《神农本草经》(精版)及老中医养生堂编著的《神农本草经〉白话解》等出版。凡此,皆为我们当今学习、研究、运用《神农本草经》不可多得的可读、可鉴、可用之佳作,也为我们继续研究、发掘、运用《神农本草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二)必须认知《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

《神农本草经》全面总结了汉代以前的中药学理论和药物运用经验。书中共载药物365味,学术内容丰富。其所载药物是以上、中、下三品归类,每味药物依次介绍了药物的正名、性味、主治功效、别名、产地等。其内容、体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开创性。因而,其被历代医家所尊崇,被视为中医药经典著作之

研究与运用《神农本草经》述要3

一。其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为后世中医临床和中药学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经过学习、研用,认为《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分类明晰。《神农本草经》共载药物365味,是按其功效、主治来分为上、中、下三品的。例如:上品药共120种,为君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品药也是120种,为臣药,“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品药共125种,为佐使药,“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可见其分类有据,主旨明确,皆是以当时医家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经验来总结、归类的,对当今研究药物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仍有启迪和指导运用的价值。

2.依据药物特性及治病需要定剂型。《神农本草经》也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由此可见,两千年前即有中药多种剂型及用法规定,总依与病情相宜者而择用之。这也体现了当时医家们用药治病的经验已经比较成熟,这些知识时至今日仍有指导价值。

3.确立了辨证施药的原则。辨证施治、施药是中医的灵魂。《神农本草经》提出:“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可见,辨证施治、用药治病的疗效、预后及辨证施药的原则皆在此中。《神农本草经》中还明确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并指出:“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停止。若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如此简明扼要且很实用的论述,充分突出了辨证施药之主旨,指出了用药治病之法度,总以针对病性、病势、病情而择药治之。时至今日,仍有重要的指导应用价值。

4.规定服药时间,以助提高疗效。《神农本草经》规定:“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这也揭示了依据病症所在的部位确定服药时间及服用方法与药物疗效的密切关系,这在今天仍然适用,也应遵循之

此外,《神农本草经》中还阐述了药有“阴阳配合”;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药有“寒、热、温、凉”四气;“药物有毒、无毒,斟酌其宜”;药有单行、相须、相畏、相使、相恶、相反、相杀的“七情合和”等,以及药物疗效与其产地、采集时间、加工炮制方法等皆有着密切关系。这些论述既符合实际,也很实用,也确有其科学内涵,当今仍有实用价值。这也充分体现了《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科学体系产生、发展、创新的源头,体现了《神农本草经》所具的科学性、实用性,这也是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神农本草经研究与运用

(三)应重视对《神农本草经》的研习与运用

以上所论,不难看出《神农本草经》虽距今久远,但时至今日仍有研究、运用的学术价值,也仍然需要今人不断研究、总结、发掘其内涵,以便进一步充实、提高其科学价值,继续为当今临床所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研究、运用《神农本草经》呢?我以为,应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予以运用,且应在运用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充实、完善《神农本草经》的内涵,使之得以不断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原著,准确学习、理解经文原意。《神农本草经》问世年代久远,加之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原因,原著早已亡佚。现今流传的版本皆为后世学者从其他书籍中复辑而成,且经历代多人之手,难免增减,加之文言古奥,确有难读、难懂之处,标点用法也古今有异。今人若要求得真知,必须从源头抓起,耐下心来细读《神农本草经》原文,加以比较、分析、思考,才能掌握经文真谛。在学习过程中若遇难处,必须求教于对《神农本草经》注释较为完整、准确的辑本及译本、注本等,细加斟酌,综合分析,以求准确理解。我经多年学习、研用,认为在药物的品名方面指认比较准确者,当属张树生教授主编的《〈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以及张瑞贤等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译释》。这两本书论药及定名等可信度高,也多符合当今实际。若觉经文通读不易、难以理解其义者,可借助张登本教授主编的《全注全译〈神农本草经)》,以及高海波教授编著的《神农本草经》(精版)。上述二书对每味药物的经文注释及译文都较准确、通俗易懂,便于学、记,能帮助我们扫清学、用《神农本草经》的障碍。

2.重点掌握《神农本草经》原文中的功效、主治等核心内容。《神农本草经》所言每味药物的效用都精辟、真切。时至当今,验之临床仍然准确、少误,其可信度高,且多数药物仍被当今临床所用。例如,当归主咳逆上气;苦参主妊娠小便难而饮食如故,并能逐水,主溺余沥;半夏主咽喉肿痛;厚朴主气血痹;桔梗治胸胁痛如刀刺:甘草主金疮肿;茯苓利小便;猪苓利水道;远志治咳逆,强志;人参补五脏;景天益气除疲;牛膝治寒湿痿痹;大黄荡涤肠胃;款冬治咳喘;海藻治瘿瘤、颈下核;黄连治肠澼下利;茵陈蒿治疗热结黄疸;草蒿(青蒿)治热在骨节间;恒山(常山)治疟疾;雷丸驱虫;白芷治妇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麻黄治喘及破坚积聚;柴胡退热;芍药主利小便等。凡上述诸药功效,当今验之临床仍准确无误。因此,我们必须联系实践,认真掌握应用《神农本草经》药论,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治疗疾病的疗效。

3.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总结、完善《神农本草经》的药物效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的医家们对《神农本草经》所论药物的功效,在当今看来也有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总结、更新、补充新知,以求完善,并应传承、发扬之。尤其在揭示药物新知方面更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着力研究,在当今临证实践中也要不断总结、充实、发扬。例如,女萎(玉竹)用之补脑,可治健忘;细辛用治寒痛、

研究与运用《神农本草经》述要5

阳痿;天麻治疗高血压、眩晕;青蒿截疟,又治红斑狼疮等;徐长卿用治胃痛、痹证、瘾痒疹等过敏性疾病;辛夷治脑瘤作痛、祛斑美容;积雪草治疗尿淋、尿隆,尤治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伴炎症:露蜂房治疗阳痿、不孕不育、遗尿;僵蚕、薏苡仁、乌梅相配治疗体内诸多部位息肉;生薏苡仁治疗病毒疣;白及治疗诸多体内、外溃疡;白头翁、贯众用治湿热证崩漏、带下;石南治疗正、偏头痛及胃痛、胸痹心痛、关节痹痛,还有苦菜、苦参、海藻、蜀羊泉、生薏苡仁、猪苓、蜂房、蚤休(重楼)、射干、青蒿、灵芝、虾蟆、蜈蚣、水蛭、鳖甲、水牛角、紫草等对某些肿瘤有着直接抑制作用。凡此论述,皆被当今临床反复验证,而在《神农本草经》原著中未曾述及,确也需要我们用以充实、完善《神农本草经》的内涵。此外,我们还要对诸多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所治病症等加以研究并予补充,这也有利于我们当今研究、扩展药物新用,提高临床疗效。为此,我们在著述中还选录了古、今医家们对《神农本草经》药物的论述及运用的经验。同时,也编写了我作为传承室指导老师对《神农本草经》学习、研究、运用的经验体会。凡此著述,对同道们学习、研究、运用《神农本草经》或有襄助,这也是我们著述本书的宗旨和目的。

总之,《神农本草经》确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经典著作。时至当代,还有许多《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新知需要我们在学习、研究、运用中加以总结、充实、完善,以便进一步提高《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以应当今防治疾病、不断提高疗效之需。这也正是我们力倡学习、研究、运用、著述《神农本草经》之初衷。

(顾维超执笔)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