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药学》刘志杰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方中药学》

【作 者】刘志杰著
【页 数】 294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20.08
【ISBN号】978-7-5692-6853-9
【价 格】75.00
【分 类】中药学
【参考文献】 刘志杰著. 经方中药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0.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经方中药学》内容提要:

经方中药学,是在经方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经方中药学以《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为依据,不仅纳入中药的范围与传统院校中药学教材不同,而且本质上的区别更在于经方基础理论和药学理论的不同。本书主要有经方中药的发展简史;经方中药的产地与炮制;经方中药的药性与功用,包括五气的功能、六味的效用、引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药症在经方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等;经方中药的分类法、配伍法、服用法及用量,经方诸病用药选择等内容。

《经方中药学》内容试读

绪论

经方中药学,也称经方药症学,是在经方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临床应用的学科,是经方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中药学古称本草,因研究对象多为草本植物而名,并沿用至今。经方中药学是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和经方方剂学一同在经方基础学科与经方中医临床学科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理、法、方、药”成为有机的整体。

经方中药学以临床实用为宗旨,因此,本书重点介绍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对中药的来源、鉴别、炮制、现代药理等内容仅作了解。

经方中药学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总论包括经方中药学发展简史、经方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经方中药的分类法、经方中药的药症学理论、经方中药的用量及用法和诸病处方用药选择等内容。其中,经方中药的药症学理论

一章为总论的重点内容,包括五气的功能、六味的效用、引药的概念、作用及

其临床运用原则、经方中药的配伍法、十八反与十九畏、药症学理论在经方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等。下篇各论采用中药药气三品分类法,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味中药按照药物的基原及产地、气味、功能与效用、临床应用、一般用量与用法、现代药理及文献摘录等部分著录。

经方中药学以《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两书为理论基础和主要依据,不仅纳入中药的范围与现行的中药学教材不同,本质的区别更在于经方基础理论

和药症学理论有别于现行的中药学教材。

经方中药学以《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作为理论基础的依据有二:一是《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二是《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

首先,作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下同)首创了中药三品分类法,其所设定的中药学理论体系框架包含中药分类、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察源审机、辨证用药、毒药用法、药物制备及服药方案等诸多方面,理论框架内容全面丰富而具有层次,兼备中医理论科学性、系统性、原创性和本源性。《本经》初步勾勒出中药理论体系框架,也是中药学科体系的建立和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为其后的历代本草学构建了一

种理论体系范式,也开创了本草学专著的编写体例。其影响之深、贡献之巨不

可估量,至今仍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此外,《神农本草经》提出的用药理论和原则,对指导中医临证有重要意义。其总结的365种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对古代、现代,乃至今后的中医临证仍具有重要价值。这是我们将《神农本草经》作为经方中药学理论基础和依据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医学的渊源。《神农本草经》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前药物学发展的成就,而经方医学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成书约在公元200一205年,与《神农本草经》基本上属同一时期的著作,成书年代接近。从用药看,仲景《伤寒论》中所用药物共92味,除清酒、苦酒(即醋)、粳米、饴、香豉等12味药物外,其余皆为《神农本草经》所载。且其所

用皆为临床常用的代表药物,属上品药物者31味,中品药物者28味,下品药方

物者21味。仲景《伤寒论》无论从药学理论还是临床应用来看,都深得《神农本草经》之旨,不仅继承了其中的精华部分,而且多有创新,使《本经》的药物学理论走向临床,并发挥了最大疗效。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宋代林亿《伤寒论·序》:“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

可见,《伤寒杂病论》源于《汤液经法》,二书又宗于《神农本草经》。故

可知《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一脉相承。

经方中药学上承《神农本草经》,下联经方。《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相互印证,一方面可以将汉代以前的本草理论具体化,以指导临床运用。另一方面能够挖掘仲景先师组方用药的本义,扩大方剂的应用范围。可以说,《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互参是经方中药学最佳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使经方中药学更加立体化,切合临床实用。

在历代本草学基础上,本书有如下创见:

1.首创了较为完善的中药“药气三品”分类法

从《本经》开始,历代本草文献都非常重视中药的性味,不论采用何种分类方法,均详细阐述药物性味,多数本草文献将性味的记载置于药名之下首见的位置。但是,按药性分类的本草文献却出现较晚,主要见于明清时期,如《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药镜》等书将药性分为寒性、热性、温性、平性四种;《药性主病便览》分为寒、热、温、凉、燥五类。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经方本义一段的“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素问》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清者温之,温者清之”,以及《本经》明确提出了经方治疗根本大法“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等理论,我们可以确证,中药的五气(寒、热、温、凉、平)是用药的先决条件,其次才是效用主治。

因此,按照中药药气分类是最为切合临床实用的经方中药分类法,而且每味中药的药气是单一确切、不会间杂的,故以其作为经方中药的分类法具有可行性。

本书首创了较为完善的中药“药气三品”分类法,并且在“经方诸病用药

选择”中亦按照药性寒、热,对中药进行分类。据目前可考的本草文献古籍,尚没有系统采用五气(寒、热、温、凉、平)三品分类方法的中药学著作。

2.重塑“引药”概念

四抗退9中野红式N

引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特定部位或组织具有选择性或特殊的亲和性作用,

继而对这些部位的病症或病变起到主要或者特殊的治疗效果,同时又可引导整

个配方,将配方药物药效引导至病所的一类药物。其作用类似于现代医学研究

中的药物“靶向”治疗作用。

目前,关于引药的最早记载见于两部汉代医简,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六十病方》医简。两部医简针对病情变化,提出“某症负某药”“某症倍某药”的用药方法,即引药的使用方法。

发展成熟于金元时期的引经药,其实质作用与引药类似。但其理论基础是中药的归经理论,将中药药物的“靶向”作用部位归属到无实质结构的经脉“坐标线”上,脱离了临床应用本质,失去了引药的本来意义

引药属于中药药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的重要依据。引药与药物干预疾病的具体病位直接相关,是中药靶向性、选择性作用的具体运用,临床上具有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因此,重塑引药概念具有重要的学术与临床价值。

·3.规范“药症”概念,完善药症学理论,明确“药症相对”在经方辨治中的重要性

药症即药物与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由药性和症状主治两部分组成。其中药性包括五气六味的功能与效用,主要用于对治寒热病理、病位和病理产物,即病机。而症状主治,则是针对病机所表现出的具体症状。唐代之前称“药对”,现代又称为“药症相对”。

药症学是研究药物与症状之间对应关系及其运用规律的学科。其主要内容

4

包括药性的五气六味、药症主治、引药和配伍等。

药症学理论,是汉传中医根据药物的药性理论及其治疗作用,在经方医学

六纲、五证等病机框架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经方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

组成部分,在经方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症学理论在经方辨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明方证、抓主症、方剂的加减化裁及实现精准治疗等几个方面。

处方过程中辨药症的加减,是保证方证随症化裁而相应的唯一渠道,由此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高度的“方证相应”,是实现经方医学精准治疗的唯一手段和方法。

4.明确提出经方中药学的配伍法则为“五气六味”配伍

“五气六味”配伍法则是古人在中药药性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药物气味搭配组合而对治疾病的经验配伍。“五气六味”配伍的效用包括增强药力、扩大药效、制毒纠偏、引药增效等。

此外,师古而不泥古,按照经方理论体系运用非传统经方所常用的中药及药物功效,亦可纳人经方中药的范畴。本书将金银花、郁金等诸多后世中药纳

入经方中药的范畴,增加了桂枝、天门冬、桔梗等的主治功用,对柴胡与前胡

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证等,均是本书的特色。

5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