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心理健康课》赵福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更好的心理健康课》

【作 者】赵福江主编
【丛书名】“更好的班主任”丛书
【页 数】 204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21.09
【ISBN号】978-7-5720-1106-1
【价 格】58.00
【分 类】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赵福江主编. 更好的心理健康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1.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更好的心理健康课》内容提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书精选了数十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涉及学生学业心理、青春期心理、自我心理、人际心理、人格心理和异常心理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例,各篇文章具体剖析了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并提供了有效的引导方法与干预方法。一册在手,轻松解决学生心理困惑,助您成为更好的班主任。

《更好的心理健康课》内容试读

前言

新时代对班主任提出了新要求。

这些新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先进的班级观、正确的差异观清晰的协同观和自觉的学习观。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目的一让每个学生变得“更好”。这也是“更好的班主任”这套丛书的出版宗旨。

“更好的班主任”丛书包括《更好的班级管理智慧》《更好的班会课》《更好的心理健康课》《更好的学生教育策略》《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五本,涵盖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面,里面全是优秀班主任的实操经验和技术窍门,用丰富多样的典型案例,为新时代班主任提供系统的修炼指南。第一,示范先进的班级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班主任拥有先进的班级观,他们有的将班级比喻

为社会,有的比喻为家庭,有的比喻为一个以任务为核心的团队。在《更好的班级管理智慧》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班主任们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发挥个性特长,维护集体荣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带班方略,创建了极有魅力的优秀班级。

第二,认真践行正确的差异观。班主任带班,首要任务是尽快使班级学生形成集体,把集体建设成为一个学生勤奋学习、愉快合作、健康成长的团队。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生间天然存在的差异,正确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特征等。个体指导须在对个体理解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建设也须在理解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在《更好的学生教育策略》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班主任践行正确的差异观,实现了因材施教。

前言001

第三,保持清晰的协同观。这些优秀的班主任清晰地认识到,家庭环境和社区(社会)环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时这些环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学校教育。他们还清晰地认识到,家庭和社区(社会)的影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与学校教育的统一。二者的统一就是“协同”。《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中就有很多家校协同成功育人的精彩故事。

第四,强化自觉的学习观。班主任的自觉学习习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有一整套基于自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想法、主意、建议和见解,以便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成长。要带好班,班主任要不断掌握带班技术,不断提升带班能力,不断积累带班智慧。这来自坚持学习的习惯和自觉学习的精神,即来自自觉的学习观。在《更好的班会课》《更好的心理健康课》中,大家能充分感受到“自觉学习”的重要意义。

总之,这套丛书的内容,有些班主任拿来就能用,有些可供班主任参阅思考。新时代班主任,可以从这套丛书中读出到底该秉持怎样的班级观、差异观、协同观和学习观,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把学生的想法放在重要位置,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全国知名班主任研究专家耿申

002更好的心理健康课

巧用心理辅导技术为学生心灵解码

心理学家勒温(Lewin)认为,人是生活在一个“场”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中进行的。教师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场”?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坚持的理念是“让每个学生把握自己快乐的钥匙”。

一、照照快乐魔镜一学会积极暗示

小绮是本学期新插班进来的,个子较高,微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即使与人说话,也总是低着头,不敢看人。课堂上,我曾几次用眼光暗示她大胆些,作业本上也多次用评语鼓励她,可她依然不爱说话。

在温馨的“心语小屋”里,在我的鼓励下,小绮开始了叙述:转校时,爸妈就告诉她,这是全市最好的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最好,老师要求也很严格,学生中“小能人”很多。并反复叮嘱她,到了新学校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千万不能落后。可是,刚到新学校,小绮对一切都不习惯。她觉得这里的同学都好优秀,自己没有特长,长得又不漂亮,所以觉得同学肯定不喜欢自己。她感到好孤单,好失落。她非常留恋原来的学校,想念原来的伙伴,怀念原来那种被人赞美的感觉。

小绮在适应新环境时出现了焦虑情绪。她在原来的学校上课发言积极,经常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同学们的赞赏,与现在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因此她失去了信心,并有深深的失落感,感到焦急又无能为力。这种负面情绪已影响到她的学习状态和同伴交往了。

我觉得这时候任何空洞的鼓励和安慰都可能是苍白的。于是,我给她讲了个小故事。

第一辑把快乐的钥匙交给学生005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漂亮。有一天,她到饰品店去买了一只绿色的蝴蝶结,随即戴在了头上。店主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后很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得挺起了胸,昂起了头。由于她急着回学校让老师和同学们看看,结果在出店门时与人撞了一下,蝴蝶结被撞掉了,但她不知道。珍妮来到学校,刚走进教室,正好碰到她的老师,老师说:“珍妮,你真美!”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她回家照镜子时才发现,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

听完故事小绮若有所悟。我让她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得意的事,并且真诚地夸奖她笑起来很美。我告诉她,有了自信,她脸上都会发光呢。看她喜滋滋地离开“心语小屋”,我信心满怀。后来的日子里,正如我所期待的那样,小绮的笑容多了,举手的次数多了,得到其他学科老师的表扬也多了,与同学的交往也更和谐了。这就是积极暗示带来的效应。

心灵解码:心理暗示有负面和正面之分,负面的心理暗示会让人心情黯淡,郁闷自卑;正面的心理暗示能使人心情放松,感到浑身充满了向上的活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在平时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多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数学课上,老师一句“你的思维真独特,算式真简便”就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作文课上,老师一句“我觉得你具有写作天赋,好好写,相信你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作品”就可能引导学生步入写作的殿堂;在学校运动会上,一句“运动场上的你,仿佛充满了使不完的能量,你是我们学校的刘翔”就可能让学生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教师的人际影响、榜样力量、与学生之间的信任程度以及感染力等对学生是客观实在的态度暗示。笔者认为,教师除了对孩子多一些语言和行动上的积极暗示外,平时自己首先要有阳光的心态,因为你就是引领孩子快乐的辐射源!

006

更好的心理健康课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