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堂的呼唤》罗杨德吉|(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来自天堂的呼唤》

【作 者】罗杨德吉
【页 数】 252
【出版社】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2021.04
【ISBN号】978-7-5411-5948-0
【价 格】49.80
【分 类】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罗杨德吉. 来自天堂的呼唤.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来自天堂的呼唤》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当代小说,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一群上海工人在国家的“三线建设”中,来到了西藏林芝雪巴镇上。他们建立了西藏首个现代化的纺织厂。其中奚福根师傅的女儿奚莉莉在大学时代爱上了藏族小伙子扎西平措。他们在拉萨结婚生子,生活美满幸福。作者通过文字向读者传递了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浩瀚大自然的思想。

《来自天堂的呼唤》内容试读

引子

2019年,大年初一,上海内环线外湖畔盛景小区。阚冰冰和苏沛然带着刚满一岁半的儿子苏苏敲响了干妈奚莉莉家的房门。

一进门,家里立刻热闹起来。

“阿爸,扎西德勒!新年快乐,阿妈,扎西德勒!”阚冰冰说着,按照藏族风俗,向长辈们献上洁白的哈达。

苏沛然依然操着中国台湾口音紧跟着:“阿爸阿妈,新年快乐,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扎西平措问,“冰冰呀,你爸妈什么时候到哇?”

阚冰冰答:“我爸说,他们中午要陪我爷爷吃顿饭,下午再过来陪这边的外公外婆!”

进入耄耋之年的奚福根见到干外孙女一家的到来,乐呵呵地笑着。他除了耳朵有点背外,便是白发红颜、精神矍铄。老伴祝美娣脸上笑得像一朵绽开的花,她还是像年轻时那样讲究,干净利索。

阚冰冰分别给了两位老人热情的拥抱。苏沛然将手中大包小

包的礼品放好后,从毛呢西装大衣里拿出两个大红包双手递给老人:“外公外婆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001

“小苏苏呀,来,到太太(沪语: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的统称)这边来!”祝美娣慈祥地笑着叫道,“看看呀,你爸爸妈妈又给太太们发红包啦!”

小苏苏给大家作揖拜年接红包,引得老人们欢声笑语不断。“嗨,我们家的小苏苏就是乖,来外公抱抱啊!”扎西平措立即将小外孙抱起来举过头,放下来;又举上去,又放下来,逗得苏苏“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扎西平措最疼爱这个小外孙了。他把孩子抱在自己腿上,从糖盒子里拿出一块奶糖正要给他剥糖纸,奚莉莉见状急忙制止说:“当心点呀,他外公,糖尽量少吃,还是给孩子剥根香蕉吧!”扎西平措听话地将已经剥开一半的糖纸裹好放回糖盒,给苏苏剥开了香蕉皮,让苏苏咬了一口。

“甜不甜?”扎西平措歪着头关切地问。

“甜。还要吃。”他高兴地给苏苏又喂了一口。扎西平措真不知道怎样才算无微不至地疼爱这个小宝贝。

“冰冰呀,我听你妈说,你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什么杂志上发表了?”奚莉莉关心这个干女儿,便问道。

“对呀,莉莉阿妈。今天我就是来向您和我平措阿爸汇报

的。”

002

一、孩子们的前程

2000年3月双休日的一天,西藏自治区综合大学教工大院,扎西平措和奚莉莉的家中。

阚海东、邓紫文夫妇坐在沙发上。他们四人正在商议两家孩子报考上海西藏班的事情。

奚莉莉把刚刚打好的浓酽而香醇的酥油茶分别端给他们夫妇。阚海东十分兴奋地说:“回上海好,回上海好!我们也正有此打算。这一来上海毕竞是全国教改的前沿城市,教育上的先进程度没话可讲;二来这大都市见识广,对孩子们将来的发展会大有裨益。”

奚莉莉应着:“我就是这么想的。”

阚海东言出之后,生怕扎西平措误会,便说:“平措拉(藏族在名字后面加‘拉’,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你可不要有其他想法啊!”

“什么想法?”扎西平措不解地问。

“我的意思是说啊,咱们西藏和内地目前来看啊,这教育方面毕竟还是有差距的,你讲对吧?

扎西平措会意地笑了:“没问题,没问题。内地先进就是先进,这是事实。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家莉莉说了算!我都听她的。”

奚莉莉,像中国千万个家庭的母亲一样,总想着能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奚莉莉这一代,从小在父母厂里的子弟学校上学,在认字写字上是吃过不少苦头的。

当年,厂子弟校的师资严重匮乏,只能从厂里读过几年书的

003

工人中选拔,或是在家属们当中挑选。她们大多都没有进过初中校门,更不要说经过师范学校的系统培训了。

奚莉莉记得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是一个带着苏北口音的、20岁左右的女老师。她在教学上很认真,很努力,但水平着实有限,教生字读错音是常有的事。如同电影《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将“千里迢迢”教成“千里召召”一样,这位老师将“酷暑”读作“皓暑”,什么“陶治(冶)情操”,什么“舔(舐)》犊情深”…害得奚莉莉也跟着读错了很多年。有的字的读音,直到自己上了大学,才慢慢纠正过来!

如今,拉萨的教育在自治区内当然是最好的。加上儿子嘎玛天生聪颖,小学、初中一路上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去年,自治区政府将经过选拔后的第一批初中毕业生,送往内地“西藏班”学习。奚莉莉十分关注此事。她盘算着,等自己孩子初中毕业也要送到内地上高中。她把这个打算告诉了平措,平措当然是全力支持。

邓紫文手捧着香喷喷的酥油茶,微微呷了一口,有点担心地说:“哎,我家冰冰就是英语和语文好,数学嘛,也还行。可是这物理,一她总觉得有点难,说上课常有听不懂的情况。虽说他爸是物理专业的,可是,你们知道,这孩子不愿听他爸爸讲题,我担心…”

“我讲紫文呀,这一点你不要担心。我跟嘎玛讲好了,他会帮助妹妹的!”奚莉莉自信地说。

“那敢情好!”邓紫文顿时轻松地笑了。

阚海东又提醒大家说:“能回到上海读书,还有一点,就是两家老人都在上海。到时候可以帮忙照看着,我们在这边可以省不少心呀。莉莉,侬讲对不啦?”最后一句话,他对奚莉莉说着

004

上海方言。

毕业于上海华海师范大学的阚海东,主动申请进藏工作。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邓紫文相识。如今,他们的女儿阚冰冰与平措他们的儿子同在一个班级。

“阿爸阿妈,我们回来了!”院子里是儿子嘎玛次仁的声音。奚莉莉迎出屋门:“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哎哟喂,我的傻儿子,怎么弄得一头汗呀!”

“莉莉阿姨好!今天就是大扫除,发新书。礼拜一就开学上课了!”阚冰冰微笑着回答。

“好,冰冰啊,你爸妈正好也在。”奚莉莉拿出衣袋里的手帕,心疼地对嘎玛说,“来,星星呀,妈妈帮你擦擦头上的汗。”

嘎玛把母亲举起的手按了下去,自己用手臂擦了一下脑门子上的汗,跨进了房门。“叔叔阿姨好!”嘎玛打着招呼,“哟,这是在开什么会呀?”

“我们能开什么会?还不是在商量你们上高中的事。”扎西

平措说。

嘎玛从餐桌上的凉茶壶里倒了两杯白开水,一杯递给阚冰冰:“冰冰,给你!”然后两口将自己杯中水喝完。

“慢点,慢点,怎么渴成这个样子啦?”奚莉莉又心疼地叫起来。

“莉莉阿姨,您不晓得吧,嘎玛他们男生拾课桌椅,他偏要和人家比赛,看谁搬得多,搬得快,累的呗!”阚冰冰笑着解释说。阚海东立即开腔了:“嘎玛,不是海东叔叔讲你呀,是不是又犯‘戆’劲了?”

005

嘎玛听阚海东这么一说,便“嘿嘿嘿”傻笑起来。综合大学都知道奚莉莉有个极为聪明的儿子,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儿子还有点“憨”。按照阚海东私下里的评价:这个孩子是“七分聪明

三分戆”。这种卖傻力气的事,自家冰冰是绝不会干的!

嘎玛和阚冰冰得知大人们正在为他俩的学业做打算,便高高兴兴地坐下来一起听听都在说些什么。

当听到阿妈叫自己帮助阚冰冰功课时,嘎玛有些不解地问:“我阚叔叔是大学教授,冰冰的物理怎么轮得到我帮她呢?”

“小鬼头,这你就不晓得了吧?很多老师能教好学生仔,但不一定能教好自家的小孩子!”阚海东说。

嘎玛仍然不解:“为什么?我不信。”“你不信?问你邓阿姨。”阚海东接着说。

“可不是嘛!嘎玛,你阚叔叔哪有那个耐心呀!”邓紫文急忙附和。

“就是,我爸是给大学生上课的。在他眼里,我们的题目永

远都是最简单的!”阚冰冰补充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一就包在我嘎玛次仁身上啦!”嘎玛说完看了阚冰冰一眼,阚冰冰正望着他微笑着。

嘎玛比阚冰冰只大半岁,打小时候他们便在一起玩耍,上幼儿园起他们就是同班同学,是那种“两小无嫌猜”的玩伴。当嘎玛听到大人们让他给冰冰补习功课,他心中很是高兴。他是一个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的孩子。他在学习中能找到快乐,若将自己的学习快乐分享给小伙伴们,他自然是很乐意的。何况,这个小伙伴不是别人,而是邻家小妹阚冰冰。因此,大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自然认为这是自己该做的事儿。

在学校里,阚冰冰碰到不懂的问题,常常都是问嘎玛的。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