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全传 1 成三足,共扶幼主》廖心一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万历皇帝全传 1 成三足,共扶幼主》

【作 者】廖心一著
【丛书名】明史纪实小说系列
【页 数】 571
【出版社】 北京:金城出版社 , 2022.08
【ISBN号】978-7-5155-2358-3
【价 格】488.00(全六册)
【分 类】长篇历史小说-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廖心一著. 万历皇帝全传 1 成三足,共扶幼主. 北京:金城出版社, 2022.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万历皇帝全传 1 成三足,共扶幼主》内容提要:

《万历皇帝全传 1 成三足,共扶幼主》内容试读

第一部成三足,共扶幼王

第一章

隆庆六年六月初十日,即大行皇帝宾天后的第十四日,新天子的登极大典,在皇极殿举行如仪。

所谓如仪,是对极粗心的官员而言;或是对眼力极不好,因而看不清殿中情形的官员而言;或是对站列在极远处,因而看不到殿中情形的官员而言。对绝大多数官员来说,不仅看出整个典礼举行的过程并不如仪;而且,都想从别人嘴里讨个说法。

今天这样的场合,在殿内外不宜出声;想问话的官员静静地退出各自的班位。在皇极殿外的平台不宜出声,他们静静地行下丹墀;在皇极殿区域内不宜出声,他们静静地行出皇极门。而一出皇极门,队形即乱。员外郎、主事们,盯住本司的司官;御史们盯住各道的掌道御史;给事中们盯住本科掌科都给事中;司、寺的属官们盯住本衙门的堂官。所有的官员无非是想听听上官怎说。郎中们不想说,或不敢说,又盯住本部的尚书、侍郎;道长们不想说,或不敢说,又盯住掌院都御史、副都御史;司、寺的堂官们不想说,或不敢说,又盯住各部的尚书、侍郎,或盯住掌院都御史、副都御史。尚书、侍郎们,掌院都御史、副都御史们,以及六科掌科都给谏,不想说,或不敢说,又盯住阁老们;并引得郎中、员外郎、主事们,御史们,给事中们,司、寺的堂官、属官们,都住阁老们。

阁老们能感受到众人的期待,但他们谁也没开口。首辅高拱若有所思,步履比平日缓慢,走在最后面;次辅张居正若无其事,步履比平日快捷,走在最前面;三辅高仪走在二人之间。快走几步,他会赶上张居正;慢走几步,他会把高拱等上来。所以,他走得不快也不慢。这可能是一种很无奈的选择。

从三位阁臣的神态,众人应该有所领悟。

002

“是说得太过,还是说得不全?”高拱问。“两层意思都有吧。”高仪道。

“这倒要听听子象兄的高论。”高拱说着,揖了揖。

“肃卿兄所言今之司礼与昔之司礼,固有相类似之处;我却以为,今之内阁与之内阁,更有相类似之处。”高仪说。

“子象兄所言内阁相类似,指的何事?”高拱问。“彼时内阁三臣,今时内阁亦三臣。”高仪说

“许多时候,内阁都是三臣,譬如三杨在阁之日。以此而言相类似,恐怕有些牵强。”高拱说。

“还有乡贯呢?”高仪道,“以乡贯而言相类似,也牵强吗?”

“乡贯?让我想想!”高拱略加思索,找到答案,“昔之首辅刘文靖公,豫人也,今之首辅高某,亦豫人;昔之次辅李文正公,楚人也,今之次辅张叔大先生,亦楚人;昔之三辅谢文正公,浙人也,今之三辅子象兄,亦浙人。子象兄,可是此意?”高仪点点头,没有答话。

“说到这一层,有点儿意思,”高拱道,并掰着手指说,“其一,阁臣皆三人;其

二,相对应的阁臣乡贯同;其三一”他顿了顿,问道,“子象兄,还有其三吗?”“没有。”高仪回答。“没有?不会吧!”高拱道。

“肃卿兄说有,又是何事?”高仪的态度表明,他把今之内阁与正德初的内阁比较,是有其三的,只是他自己不愿说。

高拱则全无顾忌。他说:“正德初内阁三公,首辅、三辅力陈当亟逐刘瑾等,独次辅与权阉交结,暗通消息,致令刘、谢二公反被罢免,朝廷纲纪荡然无存。”

“此者相类似否?”高仪问。

“二人交结状,子象兄是听得不够多,还是见得不够多?抑或,子象兄亦有意与司礼深交?”高拱以问作答。

“肃卿兄难道断定我有此心?”高仪也以问作答。

“我知子象兄绝无此心,”高拱道,他这次不仅从正面回答,还进一步说,“其实,此事以今比昔,不仅相类似,而且过之。”

“肃卿兄是说,李文正公屈附权阉,实出于无奈,且非为一己之私。”高仪问。“是。”高拱应道。

“我看,不仅相类似,而且过之的,还有一事。”高仪说。

“子象兄是说,武庙与今上皆以幼冲登极;然武庙登极时,年一十有五,而今上

004

登极,仅十龄?”高拱问。

“是。”高仪应道。

“子象兄有没想过,不仅相类似,而且过之的,应该还有一事?”高拱又问。“还有一事?肃卿兄特别提到次辅,却没特别提到首辅,是不是一”高仪拖了个长音,把后面的话留给高拱说

“没特别提到首辅,以及三辅。”高拱补充一句。

“肃卿兄以为,今之首辅,以及三辅,何事应过之?”高仪问。

“论品德,论学识,论事业,我等未必比得过前人,也无须与前人比;但有两个字,你我不应逊于前人。”高拱说。

“肃卿兄说的是哪两个字?”高仪问。

“警觉,”高拱道,“武庙于弘治十八年五月登极,延至正德元年十月,首辅、三辅始倡言阉党乱政,请天子诛之。一年半的时间,足以使阉党坐大,危及社稷。此可为前鉴。”

“肃卿兄之意,弥患须早?”高仪问。“子象兄意下如何?”高拱反问。

“我自是唯肃卿兄马首是瞻。不过一”高仪欲言又止。“子象兄担心除恶不成,反受其害吗?”高拱激他。

“既言除恶,焉得顾及自身安危!我是在想,次辅难道真看不出内臣秉政的危害,真甘心与权阉为伍?”高仪道。

“子象兄之意,还要拉一拉他?”高拱问。

“以叔大先生的干练,若能站到肃卿兄这边,而不站到冯司礼那边,你我担心的局面,或不会出现。”高仪说。

“说的是!”高拱点点头,说道,“是该和他通个气。免得他日后责怪我等不教而诛。”(正德初三阁臣为刘健、李东阳、谢迁。正德初年朝廷变故,详见《正德皇帝全传》第一部。)

005/⊙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