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史研究法》张波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农史研究法》

【作 者】张波著
【页 数】 360
【出版社】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9.07
【ISBN号】978-7-5683-0708-6
【价 格】66.00
【分 类】农业史-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张波著. 农史研究法.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农史研究法》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八节内容:农史学科概要;农史学科结构;农史学科的历史;农史学科理论;农史研究思维方法;农史研究基本类型;农史研究具体方法;农史研究者素养与学科建设。该书的特色为通过提纲挈领和点到为止的学科概论,分门别类无微不至的方法论述,可使研究方法持有史论依据,又使理论概说更有农史方法的致用性,实现农史理论与方法相统一,特别是学科概论与研究方法结合关系,基本达于彼此呼应、相互融会贯通的目的,其中也不乏研究创新之举。该书内容格局完善,逻辑结构清晰合理,研究方法独特,不失为一本农史研究方面的得意之作。

《农史研究法》内容试读

第一节农史学科概要

农业历史学科,简称农史学科。本节先就农史学科作以概括的要领介绍,称之概要,属于学科概论性质,但仅及部分概论内容且只作概念性简介。学科是相对独立的一定的科学领域,包括学科主体研究和客体的对象两方面。或兼科研教育门类和功能单位划分之义,即学术和事业分类。学科概论是关于某学科的概括性论述,内容一般涉及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对象、学科系统结构、学科理论方法、学科演进历史和研究者主体等事项。然本书不作全面学科概论,本节也仅就与农史密切者撮要概述,因而节目名为“农史学科概要”。

讲论学科概要,会涉及诸多基本概念和术语,常见者多在数十种以上,这里结合农史学科实际,归纳为以下四个大的方面,即对象、性质、特征、功用,可直称为“农史学科四要义”。学科对象,表明针对什么现象研究,指学科思考研究的目标事物和具体现象;学科性质,指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和各种内在属性,即学科的本性实质所在;学科特征,事物基本特点象征,指学科独有的表象和标志,当然也略及某些内在征候因素;学科功能,即功用和效能,指事物和方法所能发挥的功效和能动作用,也是学科价值所在。一般学科概论涉及诸多概念术语,有些属于本学科固有,有些移植借用其他学科,而大量词语仍系各学科通

0021农史研究法

用语或社会常用语。虽然表义也通达易晓,却失之于过分繁杂而层次不清,如在有些学科概论中将功能之义,或称为目的、作用、任务等不同标题介绍,此处统归于学科功能。如此总括的农史学科的四大要义,既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也有完整社会功能;既有内在的本质属性,又有外在的特征标识;涵盖学科大义,同时提领学科要点,正是认识农业历史学科概要一节的基本思路和表述方式。

一、农史学科对象

通常首先指农史研究对象,就是农史学科针对的目标事物和具体的研究现象;简言之,农业发生演进的过程之现象,即农业历史的客观存在。同时还有农史研究的主体对象,即研究者个体和群体的学术实践,以及研究所用的理论方法体系等,农史学科对象正是主客体的统一。般史学概论著作谈学科对象,首先要严格辨析历史、史学、历史学科、历史科学四个紧密联系的概念,农史作为史学分支,也必先祖述史学四大前提概念的含义:历史,是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存在;历史学,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历史学科,是包括历史研究主客体的学术类别和功能单位划分;历史科学,指如唯物史观类的科学的历史学,历史科学与学科虽有总分关系,但前者更为宏观,可与自然社会科学相提并论。准此即可区别农史、农史学、农史学科、农史科学概念,视不同范畴和对象准确运用。

对农史学科对象认识的困惑主要有两点:第一难点是客观农史对象涉及农业领域,农业生产不仅范围广大,而且内涵结构十分复杂,初涉农业常难得要领而一筹莫展。第二难点,农史学科并非研究农业自身结构和农事生产活计,学科对象的实质在于农业之“史”,这又是初学者认识农史学科对象易于致误之处。两难中后者与农史对象认识影响更大,常令人抓不住对象本质而无所适从。农史对象的实质,就是农业生产和经济部门起源、发生、演进的矛盾现象及运行过程。正如毛泽东《矛盾论》所言: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

第一节农史学科概要∥003

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故知讲农史学科对象,不能停留在“农”字,而重在“史”字,才是以“农史”为学科对象的意义。或者说,农史为偏正结构词组,偏在农而正在史,即农史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和范畴,主要是根据农业发展的历史为对象而设立的一门学科。

正因为如此,欲认识学科对象,思路不同于见识一般事物,仅作以形态现象描写,或用简单的概念加以定义就可以了事。本讲论农史学科对象,通过多方面论述加以展现,其中囊括许多科学概念和专业术语,故而又分学科对象为若干“要点”,视农史学科对象为相关概念的集合。农史对象包括:学科定义、学科范畴、学科领域、学科体系等,也可称农史学科对象要义的四个要点。以下将作分别表述,以便对农史对象有较全面领会。其他三项要义的表述方式,均以此发凡起例。

1.学科定义

学科定义界说,本为西方科学遵循的习惯。就事物而言,即根据其本质作出的价值判定;就概念而言,即对其内涵、外延的简要说明。定义无疑是研究对象和学科概论的首要之义,一般教科书作学科概论介绍,大都开宗明义设为标题先事论说。然而本讲不欲刻意地从定义出发,而是根据学科实际,未将农史定义独立提出置于卷首,也没有列为学科四大要义之一,而是纳于学科对象中加以定义。主要考虑学科定义毕竟来自学科对象的总体认识,唯在全面认知对象之后再加以概括,学科定义方能自然而然地确立,而不至于有突如其来的强加于人的感觉。就农业历史对象中主客体关系看,农史学科的定义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着眼客观的农业历史,即农业历史的定义,或简称农史定义;另一方面是着眼主观的农史认识和研究,即农史学的定义。

农史,或农业历史定义:农业发生演进所经历的过程现象。定义主要指农业运行的过程,是一种客观存在既往的现象,表现为曾经的历时形态,也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即农业在时间维向上不断地运行前进势态,至今及未来仍处于活灵活现的进展和消失过程。

农史学,或农业历史学定义:研究农业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本质规律

0041农史研究法

的一门学问。农史学定义,实为人的主观认识形成的理念,即对农史实质和规律的结论,由此而构成的农史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

农史学科,或农业历史学科,还有农业历史科学等概念,其用语虽然更为广泛,而主旨在于知识领域划分,则不必勉强为之定义。正是农业史和农史学两方面的意义,构成完整的科学的农业历史学科的义界,通常统称为农史学科之义,实为客观农业历史与主观农史研究的高度统一。

据以上定义可知,农史是以农业生产力发展主导的历史,农业生产既是自然生产的过程,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自然生产力是农史发展的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生产的经济活动能力,作为社会生产力要在适应自然生产力条件下发挥作用。所以农业史核心是农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历史,即统一的农业生产方式历史,因而也是综合的、完整的、有庞大系统的农业部门史。那么农史学科和农史研究,就必须从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严格遵循历史学的科学原理而建设、而发展。特别是要按照史学中独特的部门史的理论方法,全面而准确地认识农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演进规律,为现实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为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历史镜鉴。

国外农史学科发展相对较早,然而关于农史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义,也经历过不断深化的过程,至今还存在不同的认识。首先对农史中的“农”的概念就有不同理解,是农业生产,还是农业技术方法,拟或农事经营管理?农的概念不同,农史的定义自然就不相统一。农史概念和定义不同,必然导致对农史范畴、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的不同理解,进而对学科属性和门类划分都难以达成共识。鉴于国外农史学定义说法多杂,故不再罗列其详以免无所适从,唯知农史学科定义是国内外尚无绝对统一共识的问题即可。

2.学科范畴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论学科就必须明确学科的范畴。学科范畴也是科学领域及范围划分的基本原理,即根据学科特殊的

第一节农史学科概要Ⅱ005

矛盾,或矛盾的特殊性为划分原则,也就是按照不同事物所特有的基本矛盾,以及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性划分学科的方法。

关于农史学科范畴,可作出以下的分析:农史是农业在时间维向上既往的运动形态,其特殊矛盾性在于这种形态、现象、过程都是既往的,在现实中已经不再全部显示原貌,也不能再直观地重新呈现原状动态;但是凭借着现实中还保存的以往的遗物和信息,仍然可以还原某些过去的事物和情态,从而作出所谓的历史的认识。简言之,就是可以用现实存在的遗物,认识过去既往的事物。这种认知方式,显然包含新与旧、古与今、现实与过去、存在与既往、遗物与事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这些特殊的、基本的矛盾现象,正是农史研究本质的反映,也是认识农业发展规律从而构成农史学科的基本范畴。

农史学科范畴认识的要领,实在于农史运动形态有下列特别之处:有连续性的发展过程,即过程性;农史运动过程也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有曲折起伏的时段变化,反映出明显的阶段性;阶段又是有前因后果的逻辑联系,表现出内在的必然规律,即规律性;规律则是对现实和未来有借鉴意义,即指导现实、展望未来的作用,称镜鉴性。过程性、阶段性、规律性和镜鉴性,这四性是正是把握农史范畴的要领,也是一切历史研究的大义要点所在。

3.学科领域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领域多指学术思想和科学活动范围,古语又称学问畛域。学科领域是学术思想和本专业活动的范围,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领域和范围,其中包括学科的内容系统,以及子系统在内的集合概念。农史学科领域与其学科概念的外延有密切关系,故常有领域、范围、范畴浑言的现象。农史学科领域从史学观点看并不难划分,繁难在农史的领域内容十分广泛复杂不易界定,划分的难度不仅在各种专门史中少有,即在所有学科门类中也极为罕见。宏观地看农史领域相当广大,范围涉及多方面的历史,不仅是农用动植物自然生产之史,也是农业经济部门之史,包含整个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历史。同时也是农村社会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