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老无痛针灸培训班视频课程 百度网盘下载

    课程介绍课程来源于月老无痛针灸培训班视频课程五十年磨一剑,集百家之力,一生针灸功法融汇,大道简单,人人都能接受,普通人也能学会。本期主讲八字疗法,脐针,腹针,月老治病定式,半身不待。将于6月1日至4日在山东淄博举行。全程由月老亲自授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几天之内,您将成为针灸高手。治疗几十种常见病,放学后让你名扬全村,门诊量大增,学费继续优惠,4天3夜1880元,包食宿由你自己照顾。标题="月老无痛针灸培训班视频课程百度网盘下载图解"alt="月老无痛针灸培训班视频课程百度网盘下载图解"gt标题="月老无痛针灸培训班视频课程百度网盘下载图解1"alt="月老无痛针灸培训班视频课程百度网盘下载图解1"gt课程大纲越老1.avi月老2.avi越老3.avi月老4.avi针灸...

    2023-02-09 针灸培训班 哪里有针灸培训 针灸培训班哪里最好

  • 藁城市人民医院赵建华主霁《常见病的针灸治疗》6讲视频全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针灸治疗常见病疾病:赵建华-藁城市人民医院(6讲,完整版)标题="藁城市人民医院院长赵建华《针灸治疗常见病》6讲完整视频图解"alt=""主任6讲完整视频图解gt简介赵建华,男,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本科学历,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从事针灸工作32年,擅长针灸治疗颈、肩、腰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引起的腰腿痛、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面瘫、小儿遗尿、小儿腹泻、痛经、失眠、胃肠病、妇女月经不调。专业知识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引起的颈、肩、腰、腿疼痛,脑中风后遗症,面瘫,小儿遗尿,小儿腹泻,痛经,失眠,胃肠病,月经不调在妇女中医治疗方面。文件目录1.flv2.flv3.flv4.flv5.flv6.flv针灸...

    2023-02-09 月经不调 小儿腹泻吃什么药 月经不调 小儿腹泻怎么办

  • 福建中医药大学郑美凤主讲《针灸治疗学》10讲·完整版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郑美凤《针灸疗法》10讲完整版标题="福建中医学院郑美凤《针灸疗法》10讲.插图完整"alt="《医学》10讲gt郑美凤,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五系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科普分会会长,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中华针灸理事学会腧穴分会副理事长,艾灸疗法制作人学术研究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委员会常务理事。擅长针药治疗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及哮喘、面瘫、慢性运动系统疼痛(颈、肩、脊柱、膝等)、扭伤劳损、颈椎病、腰痛、肩周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根痛综合征、三叉神经痛、偏瘫或其他脑病后遗症、失眠、抑郁、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单纯性肥胖、腹泻、类风湿性关节炎、运动综合征、戒烟等,以及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亚健康状态调理、胃肠功能紊乱调理、生活调理等。文件目录01.flv02.flv03.flv04.flv05.flv06.flv07.flv08.flv09.flv10.flv针灸...

    2023-02-09 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 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科

  • 9527 针灸美容美雕针面针

    资源简介:资源大小:581MB课程大纲01.绪论.m402.川字纹的操作.m403.鱼尾纹的操作.m404.抬头纹的操作.m405.黑眼圈的操作.m406.法令纹的操作.m407.嘴角纹的操作.m408.手法操作及解剖.m409.瘦脸针的操作.m410.瘦脸针的辅助操作.m4美容养颜...

    2023-02-09 抬头纹 针灸美容有用吗 抬头纹 针灸美容有效果吗

  • 9527 针灸美容美雕针面针-30天针灸美容去皱

    资源简介:资源大小:581MB课程大纲01.绪论.m402.川字纹的操作.m403.鱼尾纹的操作.m404.抬头纹的操作.m405.黑眼圈的操作.m406.法令纹的操作.m407.嘴角纹的操作.m408.手法操作及解剖.m409.瘦脸针的操作.m410.瘦脸针的辅助操作.m4美容养颜...

    2023-02-09 针灸美容 抬头纹有效果吗 针灸美容 抬头纹有用吗

  • 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 神经、精神科分册》张建华主编;李承建绘图|(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神经、精神科分册》【作者】张建华主编;李承建绘图【页数】114【出版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ISBN号】7-5390-2777-0【价格】40.00【分类】常见病(学科:针灸疗法)神经系统疾病(学科:针灸疗法)精神病(学科:针灸疗法)常见病针灸疗法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参考文献】张建华主编;李承建绘图.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神经、精神科分册.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图书目录:《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神经、精神科分册》内容提要:本书涉及病种31种,包括癔病、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癫痫、周期性麻痹、红斑性肢痛症等。《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神经、精神科分册》内容试读癔病YIBING癔病,又称歌斯底里,是一种易于识别但不易下定义的症状群或疾病。熭多发于青年,以女性居多,农村高于城市,急性起病,常以明显的精神因素为诱因。病程长短随临床表现差异而不同。预后一般良好,往往经暗示治疗,可很快好转,但易于复发。本病散见或类似于祖国医学的“脏躁”、“奔豚”、“梅核气”、“郁证”、“痿证”、“百合病”等病证。临床表现癔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精神症状、运动症状和感觉症状三个方面。病1精神症状最常见的发作为情感爆发,情感色彩浓厚、夸张、做作、易受暗示。兴奋时可见大哭大笑、大喊大叫、手舞足蹈、蹬足捶胸、乱唱乱骂,常有装模作样的戏剧样表演:抑制时可见昏睡,抑或木僵,但为时很短,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恢复。2.运动症状常见的有站立不稳、步行不能、肢体震颤、痉挛、甚至瘫痪。壹3.感觉症状可见失音、失明、耳聋、喉头有异物梗阻、皮肤感觉过敏或消失,以及呕吐、呃逆。治疗方法1.体针治疗1)治则清心安神,泻火降浊(2)处方主穴:大椎、心俞(图1-1)、鸠尾(图1-3)、间使(图1-2)、三阴交(图1-4)、足三里(图3-6)。配穴:身柱(图1-1)、巨阙(图1-3)、中脘(图1-3)、内关、神门(图1-2)、太冲(图1-5)、期门(图1-3)。3)方义足三阳经与督脉会于大椎,督脉为诸阳经之海,针之宣通诸阳,通利胸椎:身柱为气俞,能疏通督脉之气血:心俞可养血安神:巨阙为心经募穴,能调心火下降以通肾,为水火既济,由火生土而健脾,配心俞为俞募配穴法,二穴交通任督二脉,前后呼应,调节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九肩中肩井外肩井都门褰风门分间使垣曲垣内关缺身柱肺俞灵道通里太渊既阴俞厥阴神门神堂神堂俞神道心俞1⊙少府劳宫图1-1大椎、心俞、身柱图1-2间使、内关、神门鸠尾是治癫、狂、痫及脏躁之要穴:三阴交有健脾疏肝补肾与气血双补之功:病丰隆和胃豁痰:足三里健胃益气,升清降浊,配中脘更能加强培土建中州之效:期门泻肝解郁:内关为心包络穴,别走三焦,为阴维交会,若气道壅塞以通之:间使为手厥阴之脉所行之经,神门为手少阴之原穴,二穴镇惊安神。(4)加减:意识不清、痉挛发作,加十宣、劳宫、涌泉、人中:咽喉不利、失音,加廉泉、金津、玉液、哑门:失明,加睛明、鱼腰:失听,加听宫、翳风:哭笑无常,加郄门、大陵、少商、上星:癔病性瘫痪,加极泉、环跳、曲池、合谷。贰胸含灵墟灵墟膺窗玉堂乳中神封腹中神封乳中天溪食窦乳根步廊步廊乳根期门,鸠尾食实不容幽门幽门巨阙「不容承满腹通谷腹通谷·承满日月日月梁门阴都阴都中院梁门腹哀关门石关石关关门腹哀建里太乙商曲商曲太乙滑肉门滑肉门图1-3鸠尾、巨阙、中脘、期门三阴交复溜交信中封足临泣陷大铝商丘地太太冲侠照海褰行间然谷公孙太白大都隐白图1-4三阴交图1-5太冲、行间5)操作:发作期针人中,针尖斜向鼻柱2~3分,然后向同一方向捻转3~1⊙4圈,再做雀啄手法1次约15秒:大椎直刺1.5寸,施捻转泻法:心俞,针尖斜癔刺向棘突,进针1.2寸;三阴交、足三里进针1.5寸,施提插捻转手法:鸠尾进针8分,是呼吸捻转补泻法:间使针1~1.5寸,施提插捻转之泻法,针感放散到肘和手。病2耳针治疗1)取穴主穴:心、皮质下、枕、肝、脑点、内分泌、神门。配穴:胃、交感咽喉、食道(参见书尾“附图耳穴”)。(2)操作:每次取2~3穴,主配穴交替使用,用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恢复期可用埋针法。参精神分裂症2JINGSHENFENLIEZHENG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男女间无明显差别,病程迁延,进展缓慢。本病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呆痴、花癫、花痴、心风等,属中医学癫狂证的范畴。2临床表现精神分裂起病常与素体虚弱,忧思郁怒及饮食厚味等有关。气血不足者,可见头晕旋转、两目昏黑、泛泛欲仆。可兼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舌淡脉细。肝阳上亢者,可见腰酸腿软,舌红脉弦痰湿中阻者,胸痞、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烦,苔厚腻,脉滑。1癫证多静、属阴,常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主要特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寡言呆滞:或多疑思虑,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意志消肆沉,纳呆,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呆若木鸡,目瞪如鱼,傻笑自语,生活被动,甚则目妄见、耳安闻,自责自罚,面色萎黄,便溏溲清,舌质淡、体胖,苔白腻,脉滑或弦。2.狂证多动、属阳,以喧扰不宁、躁动打骂、动而多怒为主要特征。患者烦躁易怒,安自尊大,狂言骂罹,哭笑无常,不避亲疏,弃衣而走,甚则终日不眠,面红唇焦,目有凶光,口渴饮冷,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阴虚火旺者,兼见形瘦面红,双目失神,情绪焦虑,多言不眠,舌红,苔黄,脉细数。治疗方法1.体针治疗(1)癫证1)治则:疏郁安神,豁痰开窍。2)处方:百会(图2-1)、印堂(图2-2)、四神聪(图2-1)、内关、通里、神门(图2-3)。3)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二者皆位于巅顶,取之可开窍:印堂透面针心区,取心脑相应之意:内关疏郁安神:神门、通里调畅心气、安心安神。4)加减:相火旺,泻太四神聪冲、蠡沟,清泻相火:肝脾百会不合加足三里、三阴交,调四神聪。·。四神聪和肝脾:痰多者加丰隆,豁四神聪清痰浊:幻听加听宫、翳风,疏导少阳。5)操作: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法。癫证多虚,针刺宜浅,可留针30分钟。(2)狂证1)治则:清心泻火,豁痰宁神。图2-1百会、四神聪2)处方:水沟(图2-4)、大椎(图2-7)、鸠尾精神分裂症(图2-6)透上脘(图2-6),间使(图2-3)透支沟(图2-5)。3)方义:泻任督相交之水沟,透龈交以交通阴球后阳:鸠尾透上脘,豁痰镇伍上迎香静:大椎为诸阳之会,泻之图2-2印堂可泻热定狂:间使透支沟,清心除烦。白间使4)操作:得气后用提列缺插捻转补泻法,针法宜深、内关经渠灵道】宜重,不留针。通里、阴大陵大渊2.耳针治疗神门1)取穴:心、神门、交鱼际感、皮质下、脑点(参见书尾“附图耳穴”)。(2)操作:每次23穴,左右交替使用,毫针刺激,图2-3内关、通里、神门、间使每次留针30分钟。前谷丝竹空印丝竹空液门三间后溪瞳子竹壁子中渚明承泣●◆承泣四白腕骨四白迎香素迎香阳溪阳池阳谷养老巨醪巨骨外关承浆偏历↑支沟含康泉图2-4人中(水沟)图2-5支沟国堂2·精神分裂症溪天池乳中神封大包孔中食窦乳根。步廊中庭步廊乳根食窦期门鸠尾不容幽门巨阙幽门不容承满◆腹通谷腹通谷承满日月日月梁门阴都阴都中脘梁门陆章腹哀关门石关石关关门腹哀图2-6鸠尾、上脘天柱天柱完胃天牖肩中肩中俞大相肩外命肩井大籽陶道大料附分风门风门附分曲垣图~3大推曲垣···试读结束···...

    2022-09-07

  • 《神经精神科疾病针灸推拿治疗学》王顺江,吴绪平,黄志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精神科疾病针灸推拿治疗学》【作者】王顺江,吴绪平,黄志真主编【丛书名】分科疾病针灸推拿丛书【页数】548【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01【ISBN号】7-5067-2665-3【价格】28.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学科:针灸疗法)神经系统疾病(学科:推拿手法)精神病(学科:针灸疗法)精神病(学科:推拿手法)神经系统疾病针灸疗法推拿手法精神病【参考文献】王顺江,吴绪平,黄志真主编.神经精神科疾病针灸推拿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01.图书目录:《神经精神科疾病针灸推拿治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神经科疾病50种,下篇介绍精神科疾病11种,共计61种疾病,每种疾病按概述、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等体例撰写。《神经精神科疾病针灸推拿治疗学》内容试读上篇神经科疾病第一章顷神经疾病一、视神经炎视神经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病证。有急、慢性之分,但以慢性多见。急性视神经炎常与颅内及眼眶的急性炎症有关。慢性视神经炎多与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病后营养不良等有关,也可因酒精中毒引起,个别为遗传因素导致。临床以视力下降或伴眼球深部疼痛为主要特征。轻者如治疗及时可恢复正常视力,重者可导致失明。本病好发于青壮年,40岁以下患者占80%。按侵及部位可将视神经炎分为视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但视乳头炎往往波及其附近的视网膜和球后的视神经部位。本病属中医学中“暴盲”、“视瞻昏渺”范畴。【病因病理】视神经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概括为全身和局部两个方面。其中全身因素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脑炎、腮腺炎、麻疹、伤寒等),慢性传染病(如结核、梅毒等),脱髓鞘疾病(如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营养和代谢疾病(如维生素缺乏、妊娠、哺乳、贫血、糖尿病等),中毒(如烟、酒、甲醇、铅、砷等)。局部因素则多见于:鼻窦炎、扁桃体炎、龋齿及眼部···试读结束···...

    2022-09-07

  • 《实用内科疾病针灸治疗》王雁慧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内科疾病针灸治疗》【作者】王雁慧著【页数】135【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578-5972-5【价格】30.00【分类】针灸疗法-临床应用-中医内科【参考文献】王雁慧著.实用内科疾病针灸治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针灸治疗》内容提要:全书科学地介绍了内科学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内容论述详尽、新颖,科学性与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临床医生、基层医务人员、各类医科在校生、实习生以及社会各界医学爱好者参考阅读使用……《实用内科疾病针灸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经络腧穴第一节经络学说简要一、经络与经络学说经络是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有经过、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比较粗大,一般是纵行走向,分布在体表的较深层。“络”,有联络、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比较细小,位于较浅表的部位,分布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所不至。经络上下贯穿,内外相通,内连五脏六腑,外系四肢百骸,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反应和调节系统。这就是经络系统。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个理论体系,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记载。《难经》说:“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就是说,经络能够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在内部各属于五脏六腑,并且表里相合,在外部联络皮、肉、筋、骨,从而使脏腑器官与四肢百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运行气血,燮理阴阳,使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黄帝内经》还圮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生,病之所成,人之所治,病之所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进一步说明了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针灸治疗以腧穴为刺激点,与经络关系尤为紧密,针灸临床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处方、针刺补泻等,皆以经络为依据。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径路,纵横贯穿,遍布全身,沟通脏腑与体表的联系,将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前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脉筋肉骨等一切组织,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也非常丰富。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所组成。主要内容: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十二经脉是组成经络系统的主体,隶属于十二脏腑,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人体腔的支脉。奇经八脉是在十二正经和经别之外的“别道奇行”的经脉,与十二经脉也有纵横的联系。络脉是以十五络为主。除十五络外,还有无数络脉布满全身,其细小分支称为孙络,起着渗灌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就这样,经络在人·实用内科疾病针灸治疗·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三、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是人体的“正经”,它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3个方面而确定的。例如,手太阴经与肺相属,称之为手太阴肺经:手少阴经与心相属,称之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经与心包相属,称之为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也都是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与脏腑相属络的关系这个命名原则而确定的。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豆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为里属脏络腑,阳经为表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为里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为表属大肠络肺,其他相表里经脉以此类推。相表里经脉在四肢又通过络脉的衔接而加强联系,这样在脏腑与阴阳经脉之间就形成了六组相表里的属络关系。十二经脉这种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可使脏气行于腑,腑气行于脏,协调共济,互相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可使腑病传脏;脏病传腑:在治疗上相互为用,如脏病治腑,腑病治脏,阳经实者可泻其相应阴经,阴经虚者可补其相应阳经。四、十二经脉的分布与交接(一)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1.四肢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情况,首先可从外侧和内侧来区别阳经与阴经的分布部位。取立正姿势,拇指在前,小指在后,将四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3个区线。四肢的内侧为阴,外侧为阳。凡是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凡是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和下肢的区别,与六脏的位置有关。心、肺、心包位于膈之上,属手三阴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上肢内侧:小肠、大肠、三焦,基于脏腑表里相合的原理,故允布在上肢的外侧;肝、脾、肾位于膈之下,属足三阴经,故分布在下肢的内侧;同样,胆、胃、膀胱,因表里相合而分布在下肢外侧。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同身寸)以下的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2.躯千根据阳明、太阴行身之前,少阳、厥阴行身之侧,太阳、少阴行身之后的分布规律,胸腹部等2、3侧线分布着足阳明和足太阴经:胁腰侧面分布着足少阳和足厥阴经;背后分布着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虽贯脊,其外行者则在胸腹第1侧线。手三阴经均起于胸部,手三阳经则经肩部、颈部而达头面。3.头面头为诸阳之会,故凡是六阳经脉皆上循于头面。其分布情况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头面·第一章经络腧穴·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侧头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项部;手太阳经分布于头颊部。除手、足阳经外,手、足六阴经中也有两条上行头部,即手少阴经夹咽上行人于目系;足厥阴经沿喉咙之后,向上连于目系,与督脉会于巅。但阴经经脉上行头面是深人内层组织,而阳经则主要分布于浅表部位。(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三)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2.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犬肠经与足阳明胃经都通过鼻旁,在鼻旁交接;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在目内眦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均通于目外眦,在目外眦交接。3.阴经与阴经(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由于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从而构成了一个周流不息、往复循环的气血流注系统。它流注于人体内,又浅出于体表肌肤,由表人里,从内达外,是一经接一经地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只要生命存在,它就永无停息。五、奇经八脉的特点与作用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不同于一般,异于十二经脉,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不受十二正经约束而“别道奇行”,故称为奇经。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见图1一1)。除任、督二经有本经腧穴分布外,其他六条奇经无本经腧穴,其腧穴是寄附于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之上。临床可选取奇经与各条经脉的交会穴来针灸治疗,如“八脉交会穴”主治奇径病症。(一)特点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附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肾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膀胱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胆经。·实用内科疾病针灸治疗·督脉手太阳经任脉手太阴经手少阳经手阳明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足厥阴经太阳经足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图1一1十四经循行分布示意图(二)作用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作用有两方面: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如督脉与六条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条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脉、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脉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经脉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有维持阴阳平衡的作用;阴跷、阳跷脉具有调节肢体运动、濡养双目及司眼脸开合等作用。2.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胜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六、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与临床作用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一)分布特点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人、出、合4个字来概括。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称“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称“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称“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称“合”,由此将十二经别会合成6组,故有六合之称。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胭部分出,人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4·第一章经络腧穴·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人走脾胃,上出鼻,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人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人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二)临床作用十二经别的主要作用是离、入、出、合于表里经之间,加强了脏腑与经脉的内外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借以运行气血而濡养脏腑。其临床意义是十二经别能通达十二经脉所不能到达的部位,从而加强了整体和内脏的联系,扩大了临床治疗的范围。如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手阳明大肠经上颈贯颊,均不到达咽喉,但因手厥阴经别“出循喉咙”,手阳明经别“上循喉咙”,故手厥阴心包经的大陵、内关、间使等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合谷、阳溪等穴均能治疗咽喉疾病。足太阳膀胱经穴承山、承筋能治痔疮和便秘,是因为足太阳经别“下尻五寸别人于肛”的缘故。足三阳经的正经经脉并不通于心,为何会出现一系列心神病症呢?这是因为足三阳经通过其经别上通于心,所以,足三里、解溪、内庭、厉兑等穴均能治疗狂癫、不寐、多梦等辨证属于心的一些疾病综上所述,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所以也能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如偏、正头痛,可取手太阴经穴太渊、列缺治疗,牙痛、喉病可取足少阴经穴太溪、照海治疗。临床上常取阴经穴位治疗头面部疾病,就是基于经别的沟通和联系。此外,由于其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也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并为近代发展起来的头针、面针、耳针、舌针等奠定了理论基础。七、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与临床作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等。(一)分布特点十二经筋的分布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其循行走向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腹部;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内上行结于胸部。各经筋在循行途中还在踝、胭、膝、股、髀、腕、肘、臂、腋、肩、颈等关节或骨骼处结聚,特别是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并能总络诸筋。由此可知,经筋的循行分布有结聚散络的特点,在关节处和某些重要部位结聚,在肌肉丰满处散络。(二)临床作用经筋的作用是约束和联结筋肉、关节,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常的运动功能,但经筋的功能活动有赖于经脉气血的温煦、濡润以及经气的调节。经筋病变特点多由寒热邪气伤及筋肉,使其赖以温润的气血运行痹阻。主要临床表现是在经筋分布部位上的筋肉挛急、弛缓、疼痛、麻木等,甚则肢体不用、运动障碍。经筋不同于经脉,本身没有腧穴,针灸治疗经筋病症以取局部压痛点为主。经筋为经脉的外连,在经脉的调节和行脉气血的营养下活动,所以经筋有病应治病求本,调之经脉,取其经穴治疗。临床常见5·实用内科疾病针灸治疗·的腰腿痛,多根据疼痛的部位和足三阳经筋的循行分布特点,区别论治。如太阳腰腿痛在后面,沿腰臀、股后下放射痛:少阳腰腿痛表现为外侧疼痛,从腰臀至股外、膝外侧、外踝等部位;阳明腰腿痛则在腰部前引腹股沟、股前内侧疼痛。治疗上除选取局部穴位外,再有针对性地选取各经经穴,常能收到较好疗效。八、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与临床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简言之,是经络系统在皮肤的分区。(一)分布特点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只是十二经脉呈线状分布,循行于人体比较深的部位,并与脏腑直接联系。皮部在十二经脉循行区域以面的形式分布在体表,也就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二)临床作用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脉气血相通,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症的作用。皮部理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观察皮肤色泽的变化以进行辨证的方法,称为皮部色诊。观察皮肤上的丘疹、脱屑,检查皮下硬结、皮肤的异常感觉、温度及皮肤电阻的变化,也是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浅刺皮部治疗疾病是针灸临床施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皮部的刺激,可以鼓舞正气,祛除邪气,通达经络,调理气血,从而使相应的经络、脏腑的病变得到改善或痊愈。所以浅刺皮部,不仅能治疗表浅疾患,对内脏病,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亦佳。临床常用的皮肤针、皮内针、皮内水针、艾灸、贴敷等疗法,皆以刺激人体浅层的皮部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是皮部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九、十五络脉的特点和作用络脉是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中本经的络穴分出的横斜分支,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或十五别络。它的名称是以十五络穴的名字而命名的。特点: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直接横行走向络于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全身络脉中,十五络最大,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分支的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作用: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阴阳、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行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充分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灌、濡养作用。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络脉在解释病机传变方面有一定意义,外邪侵袭机体多由浅入深,先络脉而后经脉,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情的外在表现分析病邪的浅深部位,予以不同的治疗。络脉在指导临床方面有重要价值,对实热证可以用三棱针刺络放血,以泻去邪气,实证疼痛还可以用交经缪刺的方法,即左侧有病痛刺右侧的络脉,右侧有病痛刺左侧的络脉。此外,根据络脉与其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间的有机联系,采用原络配穴法,某···试读结束···...

    2022-09-01 实用内科学最新版pdf 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适宜技术 供中医、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用》肖跃红|(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适宜技术供中医、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用》【作者】肖跃红【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326【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08【ISBN号】978-7-5132-4876-1【价格】69.00【分类】中医治疗法-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参考文献】肖跃红.中医适宜技术供中医、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08.图书封面: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用》内容提要:本书主要面向中职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经过相关学习,使他们能掌握中医里面一些简单快捷、容易操作、效果不错、成熟可靠的技术。《中医适宜技术供中医、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用》内容试读绪论可将▣扫一扫,看课件绪论【学习目标】1.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概念。2.了解中医适宜技术的内容。3.了解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原理和原则。一、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形成(一)概念中医适宜技术是指中医特色突出,疗效确切,经济简便,可操作性强,且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安全可靠的中医诊疗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涵盖“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形成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做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植物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称为“神农尝百草”或“医食同源”。到新石器时代,人类掌握了对石器的打磨工艺,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用“砭石”“砭针”切开脓肿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砭石疗法”。据《山海经》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说文解字》注曰:“砭,以石刺病也。”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砭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这些都属于最早的医疗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黄帝内经》的出现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1中等职业教育中医适宜技术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中医适宜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经不同时代医家的不断实践创新,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统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是“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所以,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也是现代人特别是社区居民所容易接受的医学治疗方法,故称为“中医适宜技术”。二、中医适宜技术的主要内容与治疗特点(一)主要内容中医适宜技术属于中医传统疗法,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分为外治和内治两种,外治以针灸、按摩、导引为主,刮痧、拔罐、熨敷、膏贴等为辅,内治主要是指服用各种中药。1.中医外治法(1)针法类“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传统医学对疑难病的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针治疗法,重在得气,手法有提插捻转,重在分清虚实,补泻适宜。针法类主要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等。(2)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在日常生活中,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能达到保健延年的作用。(3)按摩类按摩又属于“手法类”,其中主要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骄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拨筋疗法、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4)导引类是我国古代将呼吸调节与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属于气功中的动功之一,经常练习可以调和营卫,增进消化,活血行气,促进健康,经过历史长期筛选,沉淀出一批精华。其中,公认度最高、流传最广的主要有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在模块五中会详细介绍。(5)其他中医外治疗法主要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罐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熏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2.中医内治法主要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2绪论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等),以及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药膳食疗等。要增强服用中药的效果,就离不了依法炮制中药,按照辨证论治原则,复方配伍,这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经过炮制的中药降低或消除了毒副作用,可保证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效果,但因中药炮制和配伍技术比较专业,且本书主要介绍“简、便、效、廉”及适宜社区居民操作的外治疗法,故对此不再赘述。(二)治疗特点中医适宜技术虽有内外之分,但只是方式之别,从根本来说,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之下,治疗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治疗各有特色,下面就以针灸、气功、按摩为例,简单介绍一下。1.针刺治疗特点针刺治疗,是恰当地运用针刺的各种方法,通过刺激腧穴以调整经络、气血、营卫,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与疏通经络的目的。针刺治疗的一般特点如下:(1)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邪气。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足则表现为虚证,治宜补法,邪气亢盛则表现为实证,治宜泻法。正确运用这一原则,除正确地掌握针刺补泻的操作方法外,还要讲究经穴配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包括本经补泻、异经补泻。(2)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疾病的发生,病理机制相当复杂,施治时须辨别标本主次。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当标病和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宜标本兼治。(3)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清热指热证用“清法”;温寒指寒证用“温法”。凡热邪在表,或热闭清窍而致神昏不省人事等,针刺应浅而疾出,如用三棱针在大椎或井穴点刺出血少许,确有清热泄毒、醒神开窍之效。假使热邪入里,亦可采用深刺久留的方法,直到热退为止,如热未退,还可反复施术。凡寒邪入里或寒邪内生之疾,针刺应深而留针,并可酌加艾灸以扶正壮阳,温散寒邪。假使寒邪在表,壅遏络脉而肢体痹痛,亦可浅刺疾出,用三棱针点刺放血。(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相辅相成同病异治,即同一种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即不同疾病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同病异治,是指某些疾病,受病部位和症状虽然相同,但因其具体的病机不同,所以在治法上亦因之而异。例如,同是胃病,有属肝气犯胃者,治宜疏肝和胃,行气止痛,取足厥阴、足阳明经穴和有关募穴组成处方,针用泻法。有属脾胃虚寒者,治宜补脾健胃,温中散寒,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有关背俞穴组成处方,针用补法。异病同治,是指许多疾病,受病部位和症状虽然不同,但因其主要的病机相同,所以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例如,肝胆之火上逆导致的头痛和肝胆之气郁结导致的胁痛,都可以取足厥阴、足少阳经穴和有关俞募穴治疗。3中等职业教育中医适宜技术(5)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有机结合①局部治疗:一般指针对局部症状的治疗而言。例如,口噤取地仓、颊车,鼻塞取迎香、巨醪穴。②整体治疗:一般指针对某一疾病的原因进行治疗。例如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取太冲、照海穴滋肾平肝,待肝风平息,则头晕目眩等症自可向愈。③局部与整体兼治:指既重视原因治疗,又重视症状治疗,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有利于提高疗效。例如,脾虚泄泻,既取天枢、足三里止泻,又取三阴交、脾俞补脾。2.灸法治疗特点灸法古称“灸焫”,又称艾灸,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借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刺激经络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除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日常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3.气功治疗特点气功疗法是一种主要通过自我锻炼来疏通经络,调摄心神,平衡阴阳气血而达到祛病强身的医疗保健方法。它通过姿势调节,呼吸锻炼,身心松弛,意念的集中和运用,有节律的动作等锻炼手段,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的潜能,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气功通过发挥人体的潜能,通过调身(姿势)、调神(意识)、调息(呼吸)方式,锻炼精、气、神,增强真气,并调整身体内部的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达到治病强身之目的,所以该疗法具有主动性、整体性,调整意识,外静内动以及动静结合的特点。气功疗法适应广泛,对消化、心血管、神经、呼吸、血液、泌尿与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等各系统疾病都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关键在于长期坚持正确的锻炼方法。随着气功疗法的深入开展,其应用治疗范围可达近百种疾病,且对恶性肿瘤的防治和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具有一定效果。4.按摩治疗特点按摩疗法又称“按骄”,它是医生运用专门的手法,根据科学的原理,施术于患者的特定部位(包括穴位),达到一定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按摩疗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平衡阴阳,调节功能《黄帝内经》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说明人之所以会患病,最根本的原因是阴阳平衡的失调,机体功能的紊乱,而按摩疗法具有一定调整器官功能的作用,还可调节全身阴阳,使其趋于平衡。(2)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按摩疗法对机体来说是一种被动运动,其与体育运动一样,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疾病,我们施用不同的手法,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提、拿、拧、挤等手法可以祛除外邪,而揉与滚等手法可以补益正气。有的患者4绪论经过一段时间按摩治疗,气色由灰暗转为红润,食欲好转,体重增加,抗病能力提高。(3)活血祛瘀,缓急止痛按摩疗法的活血祛瘀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许多跌打损伤、扭挫伤都是由于气血郁阻、瘀血积聚造成的。用指切法、推抹法等进行治疗,有明显活血祛瘀止痛作用。在临床上,治疗损伤性疾患时,医者常在痛处用按法,在治疗伤处剧痛时,医者在其邻近选一穴位,用强手法使之“得气”,此时患者即感伤处疼痛减缓;对陈日性损伤的局部疼痛,反复用掐、拨、刮等强手法治疗一个阶段后,局部疼痛渐渐减缓,这些手法都是止痛的具体应用。(4)整复脱位,通利关节按摩疗法对于关节的错缝、脱白等疾患具有顺理、整复、归位的作用。对于挛缩的关节,用扳、动、摇、拔、伸等手法,有通利关节等作用。(5)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损伤后筋脉的收缩、紧张甚至痉挛是一种人体警觉状态的反应,其目的是减少肢体活动,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性反应。如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都能使疼痛加重。按摩疗法可以达到解除肌肉紧张痉挛及舒筋通络、梳理筋脉的效果。(6)适应证①在外科和伤科方面:可以治疗各种扭挫伤,各种伤筋及腰、背、颈、肩、四肢的劳损与疼痛,各种脱白及小关节错缝、落枕、老年肩、网球肘、岔气等病证。②在内科方面:按摩对头痛、眩晕、失眠、感冒、咽喉肿痛、胃脘痛、腹痛、泄泻、便秘、腹胀、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等)入水肿、癃闭、中风、淋证等均有明确的疗效。③在妇科方面:可以治疗痛经、闭经、崩漏及乳腺等方面的疾病。④在儿科方面:对于小儿消化不良、小儿麻痹症、斜颈、夜尿症等都有显著的疗效。(7)禁忌证①由结核杆菌、化脓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证不宜进行按摩。②癌症一般不做按摩。③皮肤病受损害处、皮肉破损及烫伤处不宜按摩。④正在出血的部位,除点按止血处,一般不施其他手法。⑤骨折、脱位处以整复手法为主。⑥怀孕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一般不按摩,月经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如按摩须酌情进行。复习思考回回1.什么是中医适宜技术?2.常见中医适宜技术包括哪些内容?▣扫一扫,知答案5中等职业教育中医适宜技术模块一经络与腧穴【学习目标】1,掌握十四经穴中常见腧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2.熟悉腧穴分类、功能、定位。面出过通中瑞3.了解腧穴的概念。4.了解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请可回项目一腧穴总论扫一扫,看课件一、腧穴的概念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穴”通“输”,或从简作“俞”,含有转输、输注的意义。“穴”,有孔隙的意义。腧穴既是针灸的施术部位,又是疾病的反应点。腧穴在古代文献中有“砭灸处”“孔穴”“气穴”等名称。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而是通过经络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连通的特殊部位。腧穴既是内脏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施术的刺激点。二、腧穴的分类人体分布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类。1.十四经穴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经穴共有362个,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十四经穴有固定的穴名、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归经。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他经脉、脏腑之病证,同时又是针灸6···试读结束···...

    2022-08-19

  • 学就会的「针灸调养」基础课

    学院《针灸学》基础课程介绍:01.第1课(理论):开词-针灸其实很简单,一节课就能学会插针。t02.第一课(练习):无痛针灸.t03.第2课:不分身型的小白调理法-针灸.t04.第二课:曲池穴.t05.第二课:足三里.t……一共30个版块,目录就不一一列举了。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学习。这是一门非常好的课程。其他建议:"一病一讲".Jz52_dowox.utto{ox-hadow:iet0001x#0084ff!imortatcolor:#ffffff!imortat}.Jz52_dowox.utto:hover{ackgroud-color:#0084ff!imortatcolor:#fff!重要}.Jz52_dowox.utto.rimary1{背景颜色:#0084ff!imortat颜色:#fff!imortatox-hadow:oe!imortat}.Jz52_dowox.utto.rimary1:hover{背景颜色:#0084ff!imortatcolor:#fff!imortat}.jz-ou.jz-ou-cotaier{width:620x}.jzifo-dow{ackgroud-color:#f2f2f5}.jzifo-dow.Jz52_dowoxh4{color:##0084ff}.jzifo-dow.Jz52_dowox{color:#888}h3.Jz52_dowox{order-left:5xolid##0084ffackgroud-color:#color:#000000}.jzft.1a,.jzft.2跨度,.jzt.1跨度,.jzt.2跨度{颜色:##0084ff}.jzft.1,.jzt.1{颜色:#000000}.jzt.2,.jzft.2{颜色:#888}.jz-ou.title{颜色:#000000背景:#}.jz-ou.jz-ou-cotaier{背景:#fff}/*CSS文档*/下载地址:百度网盘f1d5重要提示:下载有问题?点我查看帮助手册提示:本站默认解压密码:www.i3.c声明: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重点:本站微信公众号现已开通!公众号:电脑狂人,一定要注意防迷路哦~当然,网站上也有看不到的好内容。请小斌喝可乐支付宝奖励lt/gt微信打赏lt/gt...

    2022-05-19

  • 《中医针灸》张立剑,杨金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医针灸》【作者】张立剑,杨金生主编【丛书名】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页数】309【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132-5828-9【价格】128.00【分类】针灸疗法【参考文献格式】张立剑,杨金生主编.中医针灸.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中医针灸》内容提要: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针灸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基本理论、器具模型、技术方法以及申遗和保护等内容,全面展示中医针灸的发展概况和基本内容。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中医针灸》内容试读中医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产生于人类文明形成之初,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提高和进步。从古籍记载“砭石”的运用,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到形成系统的经络理论和独特的诊疗体系,针灸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并成为一直指导后世临床实践的准绳,《针灸甲乙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代相承的医家著作传承、积淀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使针灸学得以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到了现代,中医针灸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正实现着新的进步和突破,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中医针灸的起源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医疗保健活动。中医针灸是中国人民在数千年与疾病进行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随着医疗保健经验的不断积累而产生的,属于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人类文明发源之初,并与传说中的伏羲、黄帝等中华文明始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针灸萌芽之始医学的最初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动物本能,这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针灸疗法的萌芽也不例外。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古代针具与古代微型兵器很相似,在古人的观念中它们具有祛邪逐鬼之功,而“火”也被认为有祛鬼邪之功,所以“祛邪逐鬼”观念应当是针灸疗法产生的初始因素之一。在远古时代,人们发现并掌握针灸疗法之前曾经有过一段漫长的历史。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居住在山洞,环境阴暗潮湿,再加上与野兽搏斗,身体多发生创伤、疼痛,此时,出于本能,2回回/第一章历史源流/他们很自然地会用手去揉按、捶拍疼痛不适的部位,或借助于石头、骨头之类的硬物去刺压或放血以减轻痛苦。《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可见我们的祖先曾使用过针石进行治病,“针石”古代又称为“砭石”“镵石”或“箴石”,较钝的砭石常用来按压、刺激穴位,而锐利的砭石则用来刺脓、放血。灸法的形成与产生是在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图1-1)。古人在煨火取暖的过程中,发现它能消除身体的某些病痛,或者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些疾病,于是他们点燃树枝或干草,以烘烤来缓解身体的不适,并逐步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这可能就是灸法的起源(图1-2)。在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有这样的记载“燔陈刍若陈薪,令病者背火炙之”,意思是用干草或者干柴烧一堆火,然后让患者背对着火堆,烘烤背部,这是灸法早期应用的例子。最初,人们施灸多就地取材,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逐步选择了芳香、易燃、温通经脉的艾作为主要材料。要的条件图灸法的产生提供了兴们发明未取火,远古时期,为人/第一章历史源流/回回3减轻痛苦体的病痛处热型上烧热的石块,在身人们用兽皮或树皮包图T新石器时期以2.伏羲、黄帝与针灸的传说针灸疗法的起源由于实证资料的缺乏而被深锁在历史的重重迷雾之中,人们赋予了它们各种神秘的猜想。与中国传统技术文明的起源一样,针灸疗法的创始者也被追溯到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某些人物身上,主要集中于伏羲(图1-3)与黄帝(图1-4)。(1)伏羲在中国古籍中有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中的“尝百药而制九针”的故事,便是关于伏羲创制九针的最早传说。宋代《路史》中亦记载伏羲尝百草,制针砭,治疗先民疾病。伏羲氏,在中国古代传说的帝王世系中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显赫。相传,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伏羲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当时的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因此他成为中华民族所敬仰的“人文始祖”,开创了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明。4回回/第一章历史源流/···试读结束···...

    2022-04-27

  • 灵兰中医:郭氏针灸妙穴轻针治专病价值3198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本课程来自灵兰中医生产的郭氏针灸穴轻针治疗官网,售价3198元。本课程包括妇科、疼痛证据和偏瘫。每个专业模块至少有9个新的。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生产和抛光,郭针灸三代传承的治疗理念和针灸技术以特殊疾病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和总结。目的是利用郭家族积累的经验和理论,振兴中医知识,赢得妇科、疼痛证据、偏瘫三种针灸治疗的优势,快速提高临床生存能力!(-)理论精炼解释传统的针灸理论,从脏器、经络、气、血到生理基础,从疾病、穴位、综合征分化到临床思维。帮助你振兴过去积累的中医知识,真正用于临床实践和临床实践。(二)针法清晰郭氏针灸手法简单、清晰、可模仿。其轻针慢捻,意气合一的心法要诀分为揣穴催气rarr进针得气rarr慢针调气rarr滞针固气rarr气尽出针。通过学习,你会层层掌握。(三)高效学习。赠送专属笔记本:有郭老经典语录和你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课程页面有课程学习指南,即使是小白也有学习方向。。帮你总结记忆:每一集课程都有相应的知识点回顾,郭的针灸歌帮你记住和使用,真正做到针不离手,公式不离口。middot在线师生互动:教孚老师莓月一次直播间答疑,以及一线临床资料带给您选程跌诊的体验。。激励你一起进步:参加郭氏针灸学生会,在学生群中讨论交流,积累基本功小打卡的进步。文章底部有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课程大纲本课程包括妇科、痛证和偏瘫。1、妇科专题1.郭氏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特点2.女性生理:四脉与胞宫、天桂的生理基础与作用,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3.病因病机:妇科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发展变化的机制4.疾病分论: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乳腺增生5.穴位精说:主穴,配六,经验穴6.病例分析: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乳腺增生7.妇科治疗从针灸公式分析8.郭氏针法总纲、手法讲解、手法演示、穴位讲解与演示9.答疑:郭廷英、郭帅老师答疑2、痛症专题1.疼痛总结:郭氏针灸治疗疼痛的特点和优点2.循经取穴:辨病证、辨经脉、辨穴3.同经对应:概念、适应症、使用要点、取穴法、案例4.头痛、牙痛、颈肩痛、胸痛、肋痛、腹痛、背痛、腿痛等5.从针灸公式分析疼痛治疗6.针法演示、穴位讲解和演示7.答疑3、偏瘫专题1.偏瘫总结:郭针灸治疗偏瘫的特点和优点2.头针法:理论基础、适应症、禁忌症、刺激区及主治作用、操作方法、病案分析3.体针法:中风和面瘫的辨证思路及选穴4.偏瘫分论:中风、面瘫、儿童脑瘫5.穴位精说:穴位解释、穴位分析、功能主治、操作方法6.针法演示,六位讲解演示7.答疑课程目录:郭氏针灸妙穴轻针治疗├01.了解郭氏针灸01我知道如何学好针灸02郭帅学习针灸必须这两点03学完可以帮我04针灸不难学05学生我带来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06为什么学妇科首选哲学病?07调带脉不仅能瘦腰_08疼痛两套想法一针治疗疼痛_09治疗疼痛远端取穴效更好10治瘫三妙头针11在针灸时间行走├02郭氏针灸文章集合01郭一针一针见效关键看怎么扎.df02一针见效背后的简单与深刻.df02一针见效背后的简单与深刻03一针止痛是针灸的责任.df03一针止痛是针灸的责任04针灸行医60多年的郭老说我保证知无不言言无尽.df04针灸行医60多年的郭老说我保证知无不言言无尽05用麦粒灸挑针治疗癌症的经验1.df06学医如练武内功招式两师1.df06学医如练武内功招式两师父106学医如练武内功招式两师207针灸有一种境界叫意气合一.df07针灸有一种境界叫意气合一107针灸有一种境界叫意气合一208特效穴从根治性乳腺增生开始108特效穴从根治性乳腺增生开始2.df08特效穴从根治性乳腺增生开始209行医60年平生无大技能针尖春秋.df09行医60年平生无大技能针尖春秋10照亮针灸盲区认知刷新疗效.df11秒穴轻针我想把60年的技能传给你1.df11秒穴轻针我想把60年的技能传给你111秒穴轻针我想把60年的技能传给你211秒穴轻针我想把60年的技能传给你312数据妇女病.df12数据妇女病13西医把针灸带进内分泌科.df14深入分析五输穴锁定五组特效穴.df14深入分析五输穴锁定五组特效穴15治疗疼痛治疗瘫痪治疗肿瘤送你三个锦囊.df15治疗疼痛治疗瘫痪治疗肿瘤送你三个锦囊16连牛皮癣都能治愈合谷穴?.df17惊喜和疗效点燃针灸之爱.df18捻针时咔嗒一声脱垂的子宫可以回应.df18捻针时咔嗒一声脱垂的子宫可以回应├04课程安排课程安排.df├05秒穴轻针治疗妇科01妇科临床大纲02郭廷英针灸速效的秘密03奇经八脉与胞宫04内脏气血与子宫05病因病机上06病因病机下07分享针灸临床经验08痛经09闭经10实际操作三阴交阳陵泉地机等11不孕症12多囊卵巢综合征13实际操作14乳腺增生15会阴穴实操16实际操作内关17实操针刺五步法18郭老答疑上19郭老答疑下20讲下主穴精21主穴精22常用配穴23经验配穴歌诀24痛经病例26病例闭经不孕27抓罐练功├06以前回答这里的问题059月14日答疑1030日直播答疑1130日直播答疑5直播答疑于月20日6月12日直播答疑7直播答疑于月17日8直播答疑于月28日直播9答疑直播于月14日直播├07秒穴针治痛01总结02同经相应原理03太阴阳明04同经相应少阴05与太阳相对应06通过相应的穴07同经相应病案08临床经验分享委中穴演示09随堂答疑10循经辩证头痛11牙痛12实操申脉风驰透刺13颈肩痛14颈肩痛下15答疑及实操16肘痛17胸痛18实际操作19肚腹痛20腰背痛21实际操作腹部减肥会阴穴22膝关节疼痛腿痛23实际演示24郭老答疑├08妙穴轻治偏瘫00三次学习改变我们的临床实践00头针治疗偏瘫礼能看到效果00治瘫3秒头针体针01偏瘫论头针概述02头针数据区及操作方法03头针精细讲座头针分区头模示范04头针分区真人演示头针手法操作05脑梗患者额头针数据演示06体针法07体针选穴随堂提问08体针精讲09真实患者体针治疗10真实患者舌针数据11郭老答疑12中风13面瘫14面针法面瘫病案15面针精讲16实际演示面针17小儿脑瘫18面部长针透穴19儿童脑瘫辩证治疗20郭老答疑21手下功夫,心中思念22穴位精(1)23穴位精(二)24穴位演示(上)(1)24穴位演示(上)25穴位精(三)26穴位精(4)27穴位演示(下)28穴位精(五)...

    针灸的部位大图 面瘫针灸部位图解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