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不避亲什么意思(举贤不避亲)

避亲 避亲 康熙皇帝 2023-12-20 21:14:4534

举贤不避亲

释义:选拔贤良的人才,不回避亲戚关系。

出处:《论语·季氏》:“举贤不避亲,举能不避仇。”

示例

  1. 古代皇帝的任用官员中,也有举贤不避亲的例子,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就曾任用自己的岳父周宗为相。
  2. 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做到举贤不避亲,唯才是举,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
  3. 举贤不避亲不是任人唯亲,而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只要是贤能之士,都可以委以重任。
  4. 知人善用,举贤不避亲,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5. 举贤不避亲,是选拔人才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普遍奉行的一项重要政策。

近义词

唯才是举、贤不肖杂举

反义词

任人唯亲

用法

举贤不避亲一般用作褒义词,多用于评价领导者选拔人才的标准。

举例

  1. 商汤任用伊尹为相,伊尹是商汤的奴隶,商汤举贤不避亲,重用伊尹,使商朝得以兴盛。
  2. 唐太宗李世民任用魏征为谏臣,魏征经常直言进谏,李世民虚怀若谷,采纳魏征的建议,使唐朝得以繁荣昌盛。
  3. 宋太祖赵匡胤任用赵普为宰相,赵普是赵匡胤的堂兄,赵匡胤举贤不避亲,重用赵普,使宋朝得以统一中国。
  4. 明太祖朱元璋任用刘伯温为军师,刘伯温是朱元璋的谋士,朱元璋举贤不避亲,重用刘伯温,使明朝得以建立。
  5. 清康熙皇帝任用张廷玉为大学士,张廷玉是康熙皇帝的重臣,康熙皇帝举贤不避亲,重用张廷玉,使清朝得以康乾盛世。

扩展资料

举贤不避亲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普遍奉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举贤不避亲”的思想。孔子认为,在选拔人才时,应该不拘一格,贤能之士,都可以委以重任。

秦汉以后,举贤不避亲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汉武帝颁布“察举制”,规定地方官吏可以推荐贤能之士,中央政府根据推荐的情况,任用官员。察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袭制度的限制,使更多的人才能够进入仕途。

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重视举贤不避亲。他曾说:“朕将以天下贤才为己任,不以亲疏为间。”李世民在位期间,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使唐朝得以繁荣昌盛。

宋太祖赵匡胤也十分重视举贤不避亲。他曾说:“朕将任天下贤才,不以亲疏为间。”赵匡胤在位期间,重用赵普、吕端、陈尧叟等贤臣,使宋朝得以统一中国。

元、明、清时期,举贤不避亲的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元世祖忽必烈颁布“科举制”,规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袭制度的限制,使更多的人才能够进入仕途。

明太祖朱元璋也十分重视举贤不避亲。他曾说:“朕将以天下贤才为己任,不以亲疏为间。”朱元璋在位期间,重用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贤臣,使明朝得以建立。

清康熙皇帝也十分重视举贤不避亲。他曾说:“朕将以天下贤才为己任,不以亲疏为间。”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重用张廷玉、李光地、王士禛等贤臣,使清朝得以康乾盛世。

举贤不避亲,选贤任能,是从古至今的共同思想。这也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知人善用,举贤不避亲,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

你是否在搜索这些内容? 康熙避讳   康熙帝亲征   康熙13岁亲政   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   康熙避雨处在哪里   康熙 玄 避讳   康熙14岁亲政   康熙亲征几次   康熙亲政之前   康熙有没有亲征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地址:121671486@qq.com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