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Auto中的Google地图现在开始以3D形式显示建筑物

    标题:AdroidAuto中的Google地图现在开始以3D形式显示建筑物正文:Google宣布,AdroidAuto中的Google地图现在开始以3D形式显示建筑物。这项新功能将使驾驶员更容易识别他们要去的地方,并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导航。要使用这项新功能,您需要确保您的AdroidAuto应用程序是最新的。您还可以通过在手机上打开Google地图应用程序并转到“设置”gt“导航设置”gt“3D建筑”来启用3D建筑功能。启用3D建筑功能后,您将在Google地图中看到建筑物的3D模型。这些模型由Google的计算机视觉团队使用从空中拍摄的照片创建。3D建筑功能目前仅在美国的部分城市可用,但Google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其扩展到其他城市。3D建筑功能的好处:更轻松地识别您要去的地方:3D模型使建筑物更容易识别,即使您以前从未去过那里。更轻松地导航:3D模型可以帮助您更轻松地了解您在城市中的位置,并找到您要去的地方。更身临其境:3D模型使导航体验更具沉浸感。3D建筑功能的缺点:可能需要更多的数据:3D模型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显示,这可能会导致导航应用程序使用更多的移动数据。可能更耗电:3D模型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才能显示,这可能会导致导航应用程序消耗更多的电量。总体而言,3D建筑功能是一项有用的功能,可以帮助驾驶员更轻松地导航。如果您在有3D建筑功能的城市开车,您可以通过启用它来改善您的导航体验。...

    2024-01-08 手工制作建筑物模型 制作建筑物模型

  • 电焊机品牌排行榜-钢筋电弧焊的接头有几种形式

  • 螺栓的破坏形式有哪些

    ...

    2024-01-06

  • 《超弦和M理论导论 第2版 英文》(美)Michio Kaku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超弦和M理论导论第2版英文》【作者】(美)MichioKaku著【丛书名】物理学经典教材【页数】587【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04【ISBN号】978-7-5100-0570-1【价格】59.00【分类】高能物理学-英文【参考文献】(美)MichioKaku著.超弦和M理论导论第2版英文.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04.图书封面:《超弦和M理论导论第2版英文》内容提要:本书全面细致地讲解超弦理论和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四维超弦,Kac-Moody代数,Teichmuller空间和Calai-Yau流形,M理论和D膜,对偶和BPS关系,矩阵模型等,可以作为研究生教材,同时对研究人员也有参考价值。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点粒子理论,然后利用费曼路径积分详细讨论超弦理论。超弦研究需要很多数学工具,书中分别作了介绍,如指标定理,同调论和Kahler流形等。在第二版中,作者对内容做了整体修订,并添加了M理论的三个新章节。阅读本书需要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本知识。...

    2023-12-28

  • 《弦论和M理论导论》贝克尔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弦论和M理论导论》【作者】贝克尔著【丛书名】物理学经典教材(影印版)【页数】739【出版社】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1.01【ISBN号】978-7-5100-2974-5【价格】99.00【分类】理论物理学-英文【参考文献】贝克尔著.弦论和M理论导论.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1.01.图书封面:《弦论和M理论导论》内容提要:弦理论是近代物理学最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最激动人心研究领域之一。三位作者是仍活跃在研究一线的著名学者,其中J.H.Schwarz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弦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本书由微扰弦理论,诸如world-heet超对称,时刻超对称,共形场理论,以及杂化弦,等等基础知识出发,逐步深入到非微扰弦理论最近的研究成果,如D-膜,弦对偶和M-理论。这也是所谓“第二次超弦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本书还包括弦几何(包括Calai-Yau紧化),流紧化),以及弦理论在宇宙学和粒子物理中的应用等内容,并用专门章节讨论了弦理论和M-理论中的黑洞问题,黑洞熵的微观起源,矩阵理论,AdS/共形场对偶及各种推广。...

    2023-12-28 epub 图书app epubw图书网

  • 《电子信息导论》付渊,刘勇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电子信息导论》【作者】付渊,刘勇编【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成果系列教材“互联网+”新形态教材【页数】152【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09【ISBN号】978-7-5763-0433-6【价格】53.00【分类】电子信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付渊,刘勇编.电子信息导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09.图书封面:《电子信息导论》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三个项目九个任务,项目一为探寻电子信息技术的世界,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子信息专业群、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认知电子信息专业和行业状况;项目二为认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从为生活添彩的电子信息、为经济赋能的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三个方面来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项目三为创新创业与学业生涯规划,通过认识电子产品的生产与研发、创新电子产品设计和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来探讨创新创业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认知教材,亦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通识选修类教材;亦可作为中职院校、技工学校及电子信息类企业通识教育培训班参考资料。...

    2023-12-2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 第2版》钱爱兵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第2版》【作者】钱爱兵主编【页数】160【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12【ISBN号】978-7-5641-9985-2【价格】32.00【分类】信息管理-高等学校-教材-信息系统-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钱爱兵主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12.图书封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第2版》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是信管专业的沿革与发展,包括:学科定位、学科结构、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医药院校信管专业的发展概况、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第二章介绍了信管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素质要求,包括:教育部对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国内代表性高校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信管专业人才素质结构;医药类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上的特点及人才素质的要求。第三章是信管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学科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信管专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第四章系统介绍了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第五章阐述了信管专业的教学安排和学习方法。第六章介绍了信管专业的毕业要求、就业前景,专业相关资证考试,进一步深造的方向。第七章是信管专业的学习辅导,主要详细介绍本专业的专业名人、专业著作、专业刊物以及专业网站。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熟悉信管专业的知名学者,知晓本专业的大致研究领域和方向;熟悉本专业的教材著作,拓展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熟悉相关的专业刊物和网站,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12-25

  • 《知库 形式句法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孙文统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知库形式句法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应用》【作者】孙文统作【丛书名】教育与语言知库【页数】235【出版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01【ISBN号】978-7-5692-9847-5【价格】95.00【参考文献】孙文统作.知库形式句法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应用.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01.图书封面:《知库形式句法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内容提要:本书所选的理论模型均由形式语言学领域内的知名学者或学术新秀所构建,极具代表性,能够较好地展现形式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导向。近些年来,形式句法学理论在注重提升句法运算的经济性与高效性的同时,在接口层面上大做文章,尝试从不同的视角为语言现象提供全新的理论解释。而本书所选的理论模型既涉及句法部门本身的调整与变革,比如合并的二元限制理论、关系句法理论、范域理论等,亦涉及接口理论的开发与运用,比如接触理论,外化理论和韵律句法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将韵律句法这一完全基于汉语事实而构建的形式语言学理论予以介绍,有利于汉语语法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2023-12-21

  • 《高分子科学导论》娄春华,侯玉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分子科学导论》【作者】娄春华,侯玉双主编【丛书名】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系【页数】243【出版社】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603-7984-5【分类】高分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娄春华,侯玉双主编.高分子科学导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高分子科学导论》内容提要:本书共6章,主要包括高分子的合成反应、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聚合物的成型加工,以及通用高分子材料和新型高分子材料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和轻工纺织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和生产领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高分子科学导论》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1.1高分子科学的历史和现状人类直接利用天然高分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例如,利用纤维素造纸,利用蛋白质练丝和鞣革,利用生漆做涂料和利用动物胶做墨的黏结剂(又称胶黏剂、黏合剂)等。但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则是20世纪才开始的。虽然在19世纪的中后期人们已经知道对天然高分子进行改性,典型例子是天然橡胶的硫化成功(1839年)和硝酸纤维素的发现(1868年)。然而真正从小分子出发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是从酚醛树脂开始的(1909年)。德国化学家斯托丁格(Staudiger)从1920年发表划时代的文献“论聚合”起,到1932年发表第一部高分子专著《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橡胶和纤维素》,历经十余年创立了高分子学说。斯托丁格成为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1953年72岁的他登上了诺贝尔化学奖的领奖台。高分子学说一经创立,便有力地促进了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和30~40年代,大量重要的新聚合物被合成出来,如醇酸树脂(1927年)、聚氯乙烯(1929年)、脲醛树脂(1929年)、聚苯乙烯(1933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936年)、尼龙-6(1938年)、高压聚乙烯(1939年)、聚偏氯乙烯(1939年)、丁基橡胶(1940年)、涤纶(1941年)、不饱和聚酯(1942年)、聚氨酯(1943年)、环氧树脂(1947年)、聚丙烯腈(1948年)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齐格勒(Ziegler)和意大利的纳塔(Natta)发明了新的催化剂,使乙烯低压聚合制备高密度聚乙烯(1954年)和丙烯定向聚合制备全同聚丙烯(1957年)实现工业化,这是高分子科学的又一个里程碑。齐格勒和纳塔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此后,随着新的高效催化剂的问世,聚乙烯、聚丙烯的生产更大型化,价格也更便宜。顺丁橡胶(1958年)、异戊橡胶(1959年)和乙丙橡胶(1960年)等弹性体获得大规模的发展,同时聚甲醛(1956年)、聚碳酸酯(1958年)、聚酰亚胺(1963年)、聚砜(1965年)、聚苯硫醚(1968年)等工程塑料相继出现。各种新的高强度、耐高温的高分子材料层出不穷。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高分子全面走向繁荣。当今,高分子科学与高分子工业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是:①通过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开发,重要的通用高分子品种向更大型工业化发展。②通过新型聚合方法、化学和物理改性以及复合,获得新性能、新品种、新用途的高聚物。③开发功能高分子,如生物高分子、光敏高分子、导电高分子等。高分子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不同,它既是一门基础学2高分子科学导论绪论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在基础的化学一级学科中,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并列为二级学科;而在应用性的材料科学中,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成为最重要的三个领域。从另一角度看,高分子科学是建立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和力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现已渗透到许多传统的学科中。目前已形成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又称合成材料)和高分子工艺(包括合成工艺和加工工艺)四个主要的分支。1.2高分子的定义、基本概念、分类和命名1.2.1定义高分子与低分子的区别在于前者相对分子质量很高,通常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称为高分子(Polymer),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称为低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介于高分子和低分子之间的称为低聚物(又称齐聚物,Oligomer)。一般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相对分子质量大于这个范围的称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英文的高分子主要有两个词,即Polymer和Macromolecule。前者又可译为聚合物或高聚物,后者又可译为大分子。这两个词虽然常混用,但仍有一定区别,前者通常是指有一定重复单元的合成产物,一般不包括天然高分子,而后者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一类化合物,包括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也包括无一定重复单元的复杂大分子。1.2.2基本概念(1)主链(MaiChai):构成高分子骨架结构,以化学键结合的原子集合。最常见的是碳链,偶尔有非碳原子夹入,如杂人的0、S、N等原子。(2)侧链或侧基(SideChaiorSideGrou):连接在主链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集合,又称支链。支链可以较小,称为侧基;可以较大,称为侧链。(3)单体(Moomer):通常将生成高分子的那些低分子原料称为单体。(4)(结构)重复单元(CotitutioalReeatigUit,CRU):大分子链上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重复的最小单位,简称重复单元,在高分子物理中也称为链节。高分子的结构式常用表示链节的数目,即七链节,。(5)结构单元(StructuralUit):由一种单体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进入聚合物重复单元的那一部分。(6)单体单元(MoomerUit):与单体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只是化学结构不同的结构单元。(7)聚合度(DegreeofPolymerizatio):聚合物分子中,单体单元的数目称聚合度。聚合度常用符号DP表示,也可用X表示(如数均聚合度为X)。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又称为聚合物,但严格地讲,两者并不等同,因为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并非由简单的重复单元连接而成,而仅仅是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物质,这就不宜称为聚合物。但通常,这两个词是相互混用的。聚合物是由大分子构成的,如果组成该大分子的1.2高分子的定义、县本概急、分类和命名3重复单元数很多,增减几个单元并不影响其物理性质,一般称此种聚合物为高聚物。如果组成该种大分子的结构单元数较少,增减几个单元对聚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则称为低聚物(Oligomer)。广义而言,聚合物是总称,包括高聚物和低聚物,但谈及聚合物材料时,所称的聚合物(Polymer)常常是指高聚物。1.2.3分类可从来源、性能、结构、用途等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多种分类。这里仅简要介绍工业上常用的分类方法。1.按大分子主链结构分类根据主链结构,可将聚合物分成碳链、杂链和元素有机聚合物三类。(1)碳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构成。绝大部分烯类和二烯类聚合物都属于这一类,常见的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丁二烯等。(2)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常见的这类聚合物如聚醚、聚酯、聚酰胺、聚脲、聚硫橡胶、聚砜等。(3)元素有机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没有碳原子,主要由硅、硼、铝、氧、氮、硫、磷等原子组成,但侧基却由有机基团如甲基、乙基、芳基等组成。典型的例子是有机硅橡胶。如果主链和侧基均无碳原子,则称为无机高分子,如硅酸盐类。2.按性能和用途分类根据以聚合物为基础组分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分类,可将聚合物分成橡胶、纤维、塑料、胶黏剂、涂料、功能高分子等不同类别。这实际上是高分子材料的一种分类,并非聚合物的合理分类,因为同一种聚合物,根据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条件,往往既可用作这种材料也可用作那种材料。例如,聚氯乙烯既可作塑料亦可作纤维,又如氯纶、尼龙、涤纶是典型的纤维材料,但也可用作工程塑料。1.2.4命名聚合物的名称习惯常按单体来源来命名,有时也会有商品名。197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线形聚合物提出了结构系统命名法。1.单体来源命名法聚合物名称常以单体名为基础。烯类聚合物以烯类单体名前冠以“聚”字来命名,例如乙烯、氯乙烯的聚合物分别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由两种单体合成的共聚物,常摘取两单体的简名,后缀“树脂”两字来命名,例如苯酚和甲醛的缩聚物称为酚醛树脂。这类产物的形态类似天然树脂,因此有合成树脂之统称。目前已扩展到将未加有助剂的聚合物粉料和粒料也称为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往往从共聚单体中各取一字,后缀“橡胶”二字来命名,如丁(二烯)苯(乙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等。杂链聚合物还可以进一步按其特征结构来命名,如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砜等。这些都代表一类聚合物,具体品种另有专名,如聚酰胺中的己二胺和己二酸的缩聚物学名为聚己二酰己二胺,国外商品名为尼龙-66(聚酰胺-66)。尼龙后的前一数字代表二元4高分子科学导论绪论胺的碳原子数,后一数字则代表二元酸的碳原子数:如果只有一位数,则代表氨基酸的碳原子数,如尼龙-6(锦纶)是已内酰胺或氨基已酸的聚合物。我国习惯以“纶”字作为合成纤维商品名的后缀字,如聚对苯二甲酰乙二醇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的纤维分别称为涤纶、腈纶、维尼纶,其他如丙纶、氯纶则分别代表聚丙烯、聚氯乙烯的纤维。2.系统命名法为了作出更严格的科学系统命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线形聚合物提出下列命名原则和程序:先确定重复单元结构,再排好其中次级单元次序,给重复单元命名,最后冠以“聚”字,就成为聚合物的名称。写次级单元时,先写侧基最少的元素,再写有取代的亚甲基,然后写无取代的亚甲基。这一次序与习惯写法有些不同,举例如下:ECHCHECH=CHCH,CHO-CHCHmECHCH2CICOOCH,系统命名:聚-1-氯代亚乙基聚-1-亚丁烯基聚氧化-1-氟代亚乙基聚[1-(甲氧羰基)亚乙基]习惯命名:聚氯乙烯聚丁二烯聚氧化氟乙烯聚丙烯酸甲酯IUPAC系统命名法比较严谨,但有些聚合物,尤其是缩聚物的名称过于冗长,为方便起见,许多聚合物都有缩写符号,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符号为PMMA。书刊中第一次出现比较不常用的符号时,应注出全名。在学术性比较强的论文中,虽然并不反对能够反映单体结构的习惯名称,但鼓励尽量使用系统命名,并不希望用商品俗名。第2章聚合反应2.1连锁聚合反应连锁聚合反应亦称链式聚合反应。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反应,总反应式可表示为:M-+M若以R·表示活性中心,M表示单体,则连锁聚合反应可表示为:链引发:R*+M→RM链增长:RM+M→RMM,RM.M链终止:RM,*RM,*→RMx,R(偶合终止)或RM,+RM)一→RM+RM,(歧化终止)根据链增长活性中心,可将连锁聚合反应分成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和配位络合聚合等。化合物的价键有两种断裂方式:一是均裂,即构成共价键的一对电子拆成两个带一个电子的基团,这种带独电子的基团称为自由基或游离基;另一种是异裂,构成价键的电子对归属于某一基团,形成负离子(阴离子),另一基团成为正离子(阳离子)。这就是说,均裂形成自由基而异裂形成正、负离子。均裂和异裂可表示为:均裂:RR→2R·异裂:R:R2→R+R9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活性如果足够高,就可打开烯类单体的π键,引发相应的连锁聚合反应。烯类单体对不同的连锁聚合机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主要是由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所决定的烯类单体上的取代基是推电子基团时,使碳碳双键π电子云密度增加,易与阳离子结合,生成碳离子。阳碳离子形成后,由于推电子基团的存在,使碳上电子云稀少的情况有所改变,体系能量有所降低,阳碳离子的稳定性就增加。因此,带有推电子基团的单体有利于阳离子聚合,如异丁烯,见反应式(2.1)。CH3CHA+CH--A一CH2-(2.1)CHCH相反,取代基是吸电子基团时,使碳碳双键上π电子云密度降低,这就容易与阴离子···试读结束···...

    2023-12-12 《化学》pdf下载 化学书籍下载

  • 王德峰哲学导论讲座(71集视频+67集音频)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王德峰哲学导论讲座(71集视频+67集音频)王德峰,1956年10月出生于江苏泰县,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及“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美学教研室主任。2021年6月18日,是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在复旦的最后一课,65岁的哲学老王子王德峰教授(Woderful),光荣退休了。在复旦大学的讲台上,他教授了70后、80后、90后三代学生。跟其他教授不同是,王德峰讲课时可以抽烟,教室里烟雾缭绕。他说,是复旦给了他这个特权。“哲学王子”王德峰上课幽默、睿智,他将艰深复杂的哲学知识娓娓道来,让学生们有种醍醐灌顶的感受。有人评论,王德峰教授哲学,往往结合自身生命实践的三昧状态。王德峰说,学西方哲学是锻炼头脑,学中国哲学则是养心。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它把智慧和知识区分开来。我们这个时代习惯灌输知识和技术,谋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资本增值的推动又让当代人更容易遗忘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家园,导致没有安心立命的地方。哲学修养让你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无用有大用”。王德峰曾说:“相较于外在显性的困苦,生命内部的问题更难应对,其本质是以有限理性对于无限心灵的生命情感的调适安顿。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人选择了宗教信仰,而中国人选择了哲学思辨。”他认为,“西方哲学不可能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地方。”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回归于孔、孟、老、庄的交融,东方哲学才是本民族的力量之源。当我们面对命运的挑战时,我们被考验的不是头脑的知识,而是心灵的力量。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是我们的心灵归宿。文件目录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资本哲学王德峰教授讲述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资本哲学.m4王德峰教授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m4王德峰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王德峰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m3王德峰中国哲学与道德教育王德峰中国哲学与道德教育.MP3王德峰:哲学与人生王德峰:哲学与人生高清【汇众知识社群】.m4王德峰【哲学导论】绪论.flv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2节音频复习课王德峰复习课1.WAV王德峰复习课2.WAV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成果6节视频1.1.哲学革命的起源上【汇众知识社群】.m42.2.哲学革命的起源下【汇众知识社群】.m43.3.什么是哲学革命上【汇众知识社群】.m44.4.什么是哲学革命下【汇众知识社群】.m45.5.哲学革命的成果上【汇众知识社群】.m46.6.哲学革命的成果下【汇众知识社群】.m4王德峰哲学与大学精神14集视频01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1.m402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04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05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06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07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08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09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10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11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12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13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14哲学与大学精神讲座.m4王德峰: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8集视频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2【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3【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4【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5【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6【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7【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8【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9【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0【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1【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2【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3【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4【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5【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6【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7【汇众知识社群】.m4哲学与民族的文化生命18【汇众知识社群】.m4王德峰哲学导论29【高清视频+音频】王德峰-哲学导论-29高清视频课程01【汇众知识社群】.m402【汇众知识社群】.m403【汇众知识社群】.m404【汇众知识社群】.m405【汇众知识社群】.m406【汇众知识社群】.m407【汇众知识社群】.m408【汇众知识社群】.m409【汇众知识社群】.m410【汇众知识社群】.m411【汇众知识社群】.m412【汇众知识社群】.m413【汇众知识社群】.m414【汇众知识社群】.m415【汇众知识社群】.m416【汇众知识社群】.m417【汇众知识社群】.m418【汇众知识社群】.m419【汇众知识社群】.m420【汇众知识社群】.m421【汇众知识社群】.m422【汇众知识社群】.m423【汇众知识社群】.m424【汇众知识社群】.m425【汇众知识社群】.m426【汇众知识社群】.m427【汇众知识社群】.m428【汇众知识社群】.m429.哲学导论(王德峰).df王德峰哲学导论2009版音频MP301.m302.m303.m304.m305.m306.m307.m308.m309.m310.m311.m312.m313.m314.m315.m316.m3王德峰《哲学导论》200918节音频VOC2009-10-12_09h42m47.m3VOC2009-11-30_10h15m16.m3VOC2009-11-30_17h58m51.m3VOC2009-10-19_09h36m58.m3VOC2009-11-16_09h36m58.WAVVOC2009-11-30_09h15m35.m3VOC2009-11-30_19h35m06.m3VOC2009-11-9_09h36m58.WAVVOC2009-12-07_09h14m16.m3VOC2009-11-23_09h36m58.WAVVOC2009-09-21_09h44m17.m3VOC2009-10-26_09h28m56.m3VOC2009-12-27_09h13m33.WAVVOC2009-12-21_09h13m33.m3VOC2009-11-02_09h25m29.m3VOC2009-09-28_09h45m57.m3VOC2009-12-14_09h15m27.m3VOC2009-09-14_09h49m48.m3王德峰哲学导论2014音频转制视频16节第1.m4第2.m4第3.m4第4.m4第5.m4第6.m4第7.m4第8.m4第9.m4第10.m4第11.m4第12.m4第13.m4第14.m4第15.m4第16.m4...

    2023-05-20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辩证形式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1.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和总体趋势,也可以说是过程和状态。2。否定之否定律各部分的基本内容是:一、否定之否定律的全过程:中心是从整体上描述否定之否定律的发展过程。3。2.第一阶段:肯定期的发展过程:揭示其从本质与形式的统一到分离的特征。4.三、第二阶段:否定时期的发展过程:揭示其从形式肯定到完全否定的特征。5.4.第三阶段:二次肯定的特点:展示科学辩证法的特点,通过实例把握规律的本质,从而使这个规律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上。6.5.运动层面的比较分析:主要是对否定法则的认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7.经验的过程是根据否定规律本身的发展变化的特点。在分析这个规律的三个不同阶段时,也会遵循“肯定、否定、否定”的顺序。具体三个阶段是:第一个是肯定阶段,包括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三个代表人物对否定规律的认识。8.第二阶段为否定阶段,也包括三个代表人物:列宁、毛泽东、斯大林对否定否定规律的认识。9.第三阶段是否定的否定,是人们自己对否定的否定规律的认识。其特点是通过一个抽象的例子和一个具体的例子,重新确立了否定否定律在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

    2023-05-03 事物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否定之否定的例子

  •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美)尼汉·T.阮(Nhan T.Nguyen)著;赵良玉,石忠佼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作者】(美)尼汉·T.阮(NhaT.Nguye)著;赵良玉,石忠佼译【丛书名】国外工业控制与智能制造丛书【页数】355【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111-64339-5【价格】139.00【分类】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参考文献】(美)尼汉·T.阮(NhaT.Nguye)著;赵良玉,石忠佼译.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内容提要:《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通过翔实的应用实例为读者介绍了自适应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适用于刚开始硕士或博士学习生涯的学生,也适用于希望能够快速入门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工程技术人员。该书由简入繁、从易到难地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并为所有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提供了简明的稳定性证明,同时避免过多的数学运算混淆读者的理解。该书首先介绍了一阶、二阶以及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标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技术:接着讨论了小二乘参数估计及其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技术中的应用,来帮助读者对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形成一种不同的认识;随后讨论了采用正交多项式和神经网络的函数近似技术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技术。《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深入讨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相关的鲁棒性问题,在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固有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将鲁棒性的各个方面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相关项进行对比来加深理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引言本章简要介绍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自适应控制是一种颇具前景的控制技术,可以在系统老化或存在建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改善控制系统性能。在过去十年中,随着政府研究基金持续增加,研究人员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新型自适应控制方法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一些新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不仅提升了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还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作为未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全尺寸飞机和无人驾驶飞行器上的飞行测试验证,增强了人们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作为未来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的信心。尽管在自适应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十年,但由于许多技术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目前还没有任何自适应控制系统应用于安全至上或者人在回路的生产系统。作为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缺乏公认的性能指标是其无法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障碍。开发一种公认可信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是目前自适应控制领域亟须解决的技术挑战。自适应控制是一个在控制理论界得到几十年深入研究的主题方法。可以在航空航天或其他诸多领域中发现很多自适应控制的应用案例,但在安全至上的生产系统中却很少或根本没有得到应用。本章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了解自适应控制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认识到尽管该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但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应用却并不普遍,且应用范围极其有限。认识到验证、确认和认证是进一步提升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信度、拓展其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1.1背景介绍自适应控制是一类处理不确定性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这些不确定性可能来自系统动力学自身无法预见的变化或者外部干扰。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广义地描述为能够基于被控对象所接收到的输入在线调整控制器设计参数,如控制增益,以适应系统不确定性的一科控制系统,如图1-1所示。其中,将可调参数称为自适应参数,将通过一组数学方程进行描述的调整机制称为自适应律。大多数情况下,典型的自适应律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使得许多传统线性时不变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如伯德图、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特征根分析等,无法直接应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自适应控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人们热衷于为高性能飞机设计种可以适用于大空域飞行条件的先进自动驾驶仪山。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增益调度控制由于可以根据飞机所处的飞行环境并利用现有的经典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增益的选择,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而自适应控制由于其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20世纪60年代,现代控制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出现促成了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发展。Whitaker等人利用灵敏度方法和MIT法则设计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但是缺乏对自适应控制自身特性的理解和稳定性证明。在1967年,NASA将自适应控制器应用于三架名为X-15的实验性高超音速飞机上,并进行了飞行试验2-引。在完成了几次成功的试飞之后,这款高超音速飞机遭遇了一次毁灭性的坠机事件,正是这次灾难性事件以及一些技术2瓶颈削弱了人们对自适应控制的兴趣。动力学系统不确定性系统确定性系统适应不确定性容许不确定性时不变时变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常值增益控制增益调度控制图1-1动力学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分类在20世纪70年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成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理论基础。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结合被视为自适应控制领域的一大突破。但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发现即使李雅普诺夫理论能够保证自适应控制的稳定性,但面对存在小扰动或未建模动态的情况时,自适应控制仍可能表现出不稳定的现象4。这使得人们认识到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对系统建模精度及实际系统与所建模型之间的不匹配很敏感。这种缺乏鲁棒性的表现,催生了σ修正法)]和修正法,以提升自适应控制的稳定性阿,这些鲁棒修正模式也代表了一类新的“鲁棒自适应控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自适应控制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引入神经网络作为自适应机制7-1,使得一类称为“智能控制”或者“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自适应方法得到了发展,虽然这些方法是基于神经网络来逼近模型不确定性,但其基本框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并无二致。3-2山在接下来的十年,自适应控制研究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NASA☑和美国其他政府机构均增加了研究经费,NASA一直是自适应控制技术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如图1-2所示。在此期间,随着研究经费的增加,研究人员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果。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无法逐一列举所有取得的进展。读者可以发现,在这些新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NASA的资助下完成的,包括Satillo和Bertei提出的基于回溯成本优化的自适应控制23-24,Steaya和Krihakumar提出3的参考模型修正自适应控制25-2,Calie和Yucele提出的自适应回路重构27-2,Nguye提出的有界线性稳定性分析度量驱动自适应控制[29-30,Lavretky提出的组合/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B1-32,Yucele和Calie提出的无导数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B3-3,Nguye提出的混合自适应控制35-37,Kim等人提出的K修正381,Yucele和Calie提出的卡尔曼滤波修正39-4o,Hovakimya和Cao提出的C1自适应控制4143),Nguye提出的最小二第1章绪论3乘自适应控制444),Chowdhary和Joho提出的并发学习最小二乘自适应控制[46-47,Balakriha提出的修正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控制[48],Guo和Tao提出的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49,Nguye提出的最优控制修正[50-5以及多目标最优控制修正52-53),Volyakyy等人提出的Q修正54-5)以及Kim等人提出的参数依赖黎卡提方程自适应控制56。这些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大都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并进一步提高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作为未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智能自适应控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制(神经网络模糊逻辑)增益调度控制鲁棒性当代鲁棒可认证的MIT法则鲁棒修正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1950196019701980MASAX-15NASAF-15NASAF-8NASAF-18图1-2自适应控制研究的时间历程在飞行验证方面,NASA研制了一套基于Calie和Rydyk所提出的igma-i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智能飞行控制系统3),并于21世纪初期在阿姆斯特朗(原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利用F-15飞机进行了飞行测试,展示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性能57-58.2010年,在NASA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的一架F/A-18飞机上开展了另一项飞行测试,用于验证一种基于最优控制修正的新型简化自适应飞行控制器[5962.2009年,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对几种自适应控制方法进行了一项飞行员在环的高精度飞行模拟研究63-64。同年,在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AirSTAR飞机上进行了C1自适应控制器的飞行试验[6阿,在海军研究生院(NavalPotgraduateSchool)的一架无人机上也进行了C1自适应控制器的飞行试验[66.2010年,通过在BeechcraftBoaza电传飞行试验平台上进行飞行测试,对模型参考4自适应控制进行了评估6列。这些飞行实验以及随后的许多试验都增强了人们对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作为一种潜在的航空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的信心。同时也可以看出,仍然需要进步的飞行测试来完善自适应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的研究目前仍然如火如茶。介绍当前所有的研究进展超出了本书的讨论范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参考文献中找到更多的关于自适应控制在飞机[68-9、宇宙飞船21,80-83、无人机5,47,65-66,841、空间结构[85-861、机器人系统8,87、弹药系统[881、液压系统89等方面的应用。目前,对自适应控制的研究普遍缺乏处理存在于多种系统设计和操作中的集成效应的4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能力。这些效应包括但不限于:未建模动态造成的复杂不确定性4,90、意外操作和结构损坏引起系统动力学的显著变化B6,76,91、未知的部件故障和异常[80,2-94、高设计复杂度[59、新型执行机构和传感器79,951]、多场耦合85-86,96-98]等。自适应控制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飞行器在结构损坏、控制面失效或者非标称条件飞行时,飞行器会遭遇多种耦合效应,如空气动力学、飞行器动力学、结构动学以及推力等之间的耦合。这些耦合效应会给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带来多种不确定性。因此,即使自适应控制系统在标称飞行条件下是稳定的,但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自适应控制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99-100。例如,传统的飞机飞行控制系统通过气动伺服弹性(ASE)陷波滤波器来防止控制信号激发机翼的气动弹性模态。然而,如果飞机动力学出现了显著变化,气动弹性模态频率的变化足以使气动伺服弹性陷波滤波器失效,这可能就会导致控制信号激发机翼的气动弹性模态,从而对飞行员操纵飞机造成困难。自适应控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其容纳慢速或退化的飞行控制执行机构的能力,例如受损的飞行控制面或发动机作为飞行控制执行机构9,10。由于执行机构的动力学较慢,执行机构之间的速度不同可能会使自适应控制出现问题,并可能导致飞行员诱导振荡(PIO)1!。为充分解决这些耦合效应导致的问题,需要在自适应控制研究中开发一套集成设计方法。这些集成方法需要在自适应控制和系统建模方面开发新的基础多学科方法。在高增益自适应情况下,未建模动态是自适应控制系统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及诱发不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未来的自适应控制研究中,应通过对这些二阶动力学结构的基本理解,将多学科方法5纳入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随着对系统不确定性的进一步理解,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在不确定性作用下的鲁棒性。1.2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的验证和确认尽管人们在自适应控制领域已进行了五十余年的研究,但事实仍然是,目前还没有任何自适应控制系统应用于安全至上或人在回路的生产系统中,如民航客机等9,13-106。但是,自适应控制已经成功应用于武器系统中[88。造成这一现状的问题就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很难进行认证,并且现有的线性时不变(LT)控制系统的认证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系统。于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人们开始研发一套适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4,1-1。这项研究的目标是为自适应控制建立一套类似于线性时不变系统中的超调、调节时间、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的性能和稳定性指标。这些指标如果被大家接受可能会为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认证铺平道路,并使得自适应控制有可能成为安全至上和人在回路生产系统的未来控制技术。建立一套适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认证体系是一项亟须解决的瓶颈问题。对于具有学习算法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来说,在能够证明它们是高度安全和可靠的之前,它们并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自适应控制软件验证和确认的方法,以确保自适应控制系统不会发生软件故障,从而说明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按要求运行并消除意外情况,同时能够满足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等监管机构的认证要求10410阿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对预先设计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修改,这既是它的一大优势,同时也是一大劣势。一方面,自适应控制系统具备容纳系统退化的能力是其主要优点,因为传统的增益调度控制方法往往无法对在飞行包线之外的非标称飞行状态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未第1章绪论5建模动态和高增益自适应过程会给自适应控制带来严重的问题,因为自适应控制系统对这些潜在的问题以及许多诸如执行机构动力学和外部干扰等问题非常敏感。为通过认证,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必须能够证明在上述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一如时间延迟、系统约束以及测量噪声的作用下,仍然可以保证令人满意的全局性能。1.2.1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仿真是自适应控制系统验证的一个组成部分10415.116-11)。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许多方面,特别是收敛性和稳定性,只能通过在仿真中模拟重要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来进行系统性能分析。例如,飞机的失速过程无法表示为线性模型,因为这种效应是高度非线性以及不稳定的。仿真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完成以下任务的方法:·不同自适应控制算法的评估和比较。·调整控制增益和更新律的权重。。确定每一步长下的适应过程。。评估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对自适应参数收敛的影响。。确定稳定边界。·使用真实飞行计算机硬件进行验证。·在飞行模拟器中进行自适应控制的驾驶评估。·对改进自适应过程的特殊技术进行仿真,例如添加持续激励以改善参数识别和收敛特性,以及在跟踪误差收敛到指定容差内或在指定次数的迭代之后停止自适应过程。不同仿真之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被控对象的建模精度上。高精度仿真需要自适应控制系统更为复杂的数学模型以及昂贵的控制器硬件设备。通过将简单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与高精度非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以确保使用线性模型进行的性能分析仍然适用。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会尽量使用较低精度的测试平台。在台式机上进行的仿真通常是最低精度的仿真,因为这种仿真通常只包括控制律以及被控对象的线性或者非线性动力学。在早期的控制律设计和分析中,或者计算线性增益裕度和相位裕度时,通常采用线性模型。将系统传递函数由一个矩阵变换为另一个具有不同频率的矩阵来模拟被控对象模型的变化。通过改变每次的变化量可确定系统的稳定边界。与此同时,可以对自适应控制算法中的系统参数进行评估。台式机仿真环境为比较不同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结构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方式,只有最有希望得到应用的设计才需要高精度的仿真模拟。在控制回路的仿真中,高精度的仿真测试平台通常需要真实的飞行硬件设备(甚至是真实的飞机),且往往运行在带有驾驶舱和舱外图形显示的专用计算环境中17-1181。这种仿真可能包括一个与飞行员进行交互的固定基座或运动基座驾驶舱。运动基座模拟器为飞行员额外提供了实际飞行中的物理(运动及视线)信息[631。通常来说,这种仿真包含了非线性飞7机动力学的软件模型、执行机构模型以及传感器模型。真实机载计算机的使用是这类仿真的一大优势,因为不同的计算设备在处理异常以及计算过程中都会有所不同。真实的飞机或者测试专用飞机都可以为高精度仿真提供真实的执行机构动力学、传感器噪声、实际飞行电传以及一些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些测试平台允许对飞行硬件的所有接口、时序测试以及各种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测试进行完整的检查,这在低精度仿真中是不可能实现的。6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治1.2.2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尽管人们在自适应控制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自适应控制也展现出了其独有的优势,但有效验证和确认方法的缺乏仍然是将自适应控制技术应用到安全至上(afety-critical)和人在回路(huma-rated)生产系统中的一大障碍。这一障碍可以归结为缺乏适用于评估自适应控制性能和稳定性的指标。为了使成熟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应用于未来的安全至上和人在回路的生产系统,建立一套适用于评价自适应控制性能和稳定性的指标是自适应控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自适应控制的稳定性指标是评估系统对未建模动态、时间延迟、高增益学习和外部干扰鲁棒性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为自适应控制系统建立一套合适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是开发可靠验证和确认方法的第一步,进而会使自适应控制软件获得认证。建立适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指标的另一好处是可以促进指标驱动自适应控制的发展。指标驱动自适应控制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持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需要在稳定性和性能之间进行权衡的一种控制方法30。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在线计算稳定性指标提供了一些初步的分析方法,从而可以调整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自适应参数,提高闭环系统的稳定裕度[29列。一般情况下,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增益裕度和相位裕度不适用于非线性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因此,出现了一些适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指标4,109-110,112,11。在文献[103]中,将参数的灵敏度作为用于神经网络输出的度量指标。文献[108]研究了基于李雅普诺夫分析和无源性理论的稳定性度量方法。从优化方法中也可以得到自适应控制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的评价指标107,119。在文献[120-121]中,将时滞裕度作为一种自适应控制系8统的稳定性指标。将自适应控制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以处理不确定性时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但不限于:(1)自适应控制可实现的稳定性指标与不确定性边界的关系;(2)执行机构存在静态或者动态饱和状态时的自适应;(3)纵向和横向运动之间由于故障、损坏以及不同的自适应速率导致的交叉耦合;(4)采用非传统执行机构(如发动机)时的在线重构和控制分配:(5)具有不同时延的执行机构系统时间尺度分离,如传统的控制面和发动机。1.3小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自适应控制是一个得到较多研究的主题。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控制技术,可以在由系统退化以及建模不确定性导致的不确定性情况下提升控制系统性能。在过去十年间,研究人员在自适应控制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这些新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和鲁棒性,从而提升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作为未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自适应控制在全尺寸飞行器和无人机上进行的飞行试验验证,增强了人们对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有可能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飞行控制新技术的信心。尽管如此,自适应控制的许多技术问题仍未解决,还不适用于安全至上或人在回路的生产系统。作为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与线性控制系统相比,缺乏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指标是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获得认证的主要障碍。···试读结束···...

    2023-03-10

  • 《安全工程科研导论》杨小彬,赵金龙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安全工程科研导论》【作者】杨小彬,赵金龙编著【页数】112【出版社】北京:应急管理出版社,2020【ISBN号】978-7-5020-8330-4【价格】55.00【分类】安全工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杨小彬,赵金龙编著.安全工程科研导论.北京:应急管理出版社,202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安全工程科研导论》内容提要:本教材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教材,主要为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导论课提供教材参考。全书按照16学时编写,共七章,其中第二章占4学时,其他各章2学时。教材根据本科生教学大纲要求,为尽早让本科生了解科学研究基本规律和方法,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特点,教材分别介绍了安全学科及安全工程专业现状、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手段、矿山安全及灾害类型科研研究设备、科研文献查阅及文献管理、科研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矿山安全新技术等内容。由于课程开设时间以及受编者水平所限,本教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给与更多的关注、批评、指正和帮助。《安全工程科研导论》内容试读1绪论1绪论1.1“安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安全泛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不出事故的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对“安全”(Safety)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①中,安全的需求是指避免对生命构成威胁的需要(图1-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亚伯拉罕.马斯洛(ArahamMalow自我实现需求1908年4月1日对理想实现等的需1970年8日R日1要也称成长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想被他人承认的需家,以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Need-hierarchytheory需求杜会需要,与他人现需求为世人熟精神社会需求的發性价避免对生命构成贼值需尊重需求安全需求胁的需要社会需求本能层次的需要安全需求物质性价生理需求包括食欲、睡眠、欲耀等值需求生理需求图1-1马斯洛需求理论图安全,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安全,是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安全,是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对安全的认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low'HierarchyofNeed..Edyciteractive)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到。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安全工程科研导论(1)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该阶段是指工业革命以前,生产力和仅有的自然科学都处于自然和分散的状态。(2)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该阶段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生产中已使用大型动力机械和能源,导致生产力与危害因素的同步增长,促使人们开始从局部认识安全并采取措施。(3)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在该阶段,由于形成了军事工业、航天工业,特别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复杂的大型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局部安全认识已无法满足生产生活中对安全的需要,必须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系统并采取安全措施。(4)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在该阶段,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静态的安全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和系统的安全认识即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已不能满足动态过程中发生的、具有随机性的安全问题,必须采用更加深刻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系统认识。中国当前的国家安全观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种安全观。对于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安全学科在校本科生而言,安全主要涉及科技安全和资源安全;对于传统行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的理工院校的本科生而言,安全主要涉及资源安全及资源开采工程中的技术安全。1.2安全工程专业简介安全工程是隶属于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37)”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注重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工作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检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生产型企业职业卫生防护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能从事生产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工程、安全产品设计、事故防控规律研究、危险有害因素检测、工程风险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察与管理、应急等,多渠道保障生产安全、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个人健康。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都离不开安全工程。根据高考志愿填报-中国教育在线①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②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5月,全国共有150多所高校开设该本科专业,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及附属学院有138所;全国共有64所高校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有58所高校设有该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范围重点针对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主要交叉领域为:行业安全技术及工程、社会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核安全、检验检疫、环境与健康卫生等。与本专业相近的专业有:环境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职业卫生防护等。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的类型很多,主要分布在理工类院校,行业包括军工①高考志愿填报-中国教育在线.2019-05。②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1绪论化工、石油、矿业、土木、交通、能源、环境、咨询、医疗卫生等。这说明安全学科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科学。每年安全工程专业招生1万名左右,就业率达93%~98%,国内排名前几十位。1.2.1我国开设安全专业的高校1.2.1.1我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名单我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名单见表1-1。表1-1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名单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天津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城建大学上海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重庆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河北石家庄铁道大学华北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唐山学院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城建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安阳工学院郑州工商学院山东滨州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山东交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济宁学院山西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大同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吕梁学院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能源学院安徽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蚌埠学院3安全工程科研导论表1-1(续)江西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大学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常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淮海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浙江浙江海洋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湖北湖北理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工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南华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福建福州大学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广东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西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文山学院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理工学院西南石油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学院陕西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榆林学院空军工程大学宁夏宁夏理工学院41绪论表1-1(续)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吉林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建筑大学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建筑学院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辽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沈阳工学院沈阳科技学院新疆新疆工程学院内蒙古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甘肃陇东学院兰州理工大学1.2.1.2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千课程1.学科教育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科大学化学、电工学、工程制图、工程CAD等。2.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燃烧与爆炸理论等。3.专业特色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检测技术、职业卫生及工程、安全法学、安全管理工程、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消防工程、安全经济学、安全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环境工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爆破工程、机械与电气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矿山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安全学科发展动态等。4.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包括制造工程训练、专业认识实习、事故调查与安全管理实习、毕业实习、主干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表见表1-2。表1-2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千课程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学科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工业生产过程与管理5安全工程科研导论表1-2(续)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工程CAD机械设计基础B电工学A新生课学科基础课工程制图(一)工程制图(二)工程力学B学科教育课程流体力学C高等数学A2(一)】高等数学A2(二)线性代数公共基础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一)大学物理C(二)普通化学B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专业核心课安全人机工程职业卫生及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法学环境工程专业课安全检测技术可靠性分析安全心理学专业教育课程组织行为学安全经济学机械与电气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专业选修课安全信息技术安全教育学工业通风与空调消防工程保险学概论燃烧与爆炸理论6···试读结束···...

    2023-02-08

  • 《信息安全导论 第2版》印润远,彭灿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信息安全导论第2版》【作者】印润远,彭灿华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页数】302【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01【ISBN号】978-7-113-27474-0【价格】52.00【分类】信息安全-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印润远,彭灿华主编.信息安全导论第2版.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信息安全导论第2版》内容提要: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理论方面,着重强调基本概念、重要定理的阐述和推导,每个定理和算法都举例说明;应用方面,在不失系统性的前提下,编写了密码系统、网络攻防、防病毒、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入侵检测技术、PKI系统和安全审计系统等8个实验指导,有助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掌握信息安全学。《信息安全导论第2版》内容试读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1.1信息与信息安全20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加工信息的手段,突破了人类大脑及感觉器官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应用计算机、通信卫星、光导纤维组成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使人类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当今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横扫整个社会,无论是产业还是家庭,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受其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形态,使各领域相辅相成、互惠互利。1.1.1信息与信息资产近代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有一句名言:“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指明了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具有不同的属性。信息、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1.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定义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层次。从广义上讲,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例如,日出、月落、花谢、鸟啼以及气温的高低变化股市的涨跌等,都是信息。它是一种“纯客观”的概念,与人们主观上是否感觉到它的存在没有关系。而狭义的信息的含义却与此不同。狭义的信息,是指信息接收主体所感觉到并能被理解的东西。中国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和“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典故,这里的“烽火”和“击鼓”都代表了能为特定接收者所理解的军情,因而可称为“信息”;相反,至今仍未能破译的一些刻在石崖上的文字和符号,尽管它们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人们不能理解,因而从狭义上讲仍算不上是“信息”。同样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鸟语是鸟类的信息,而对人类来说却算不上是“信息”。可见,狭义的信息是一个与接收主体有关的概念。S013335《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是一部重要的国际标准,其中对信息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信息是通过在数据上施加某些约定而赋予这些数据的特殊含义。信息是无形的,借助于信息媒体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传播;同时,信息也是一种重要资产,具有价值,需要保护。通常的信息资产分类如表1-1所示。2士信息安金导论表1-1信息资产分类分类示例数据电子媒介中的各种数据资料,包括源代码、数据库数据、系统文档、运行管理规程、计划、报告、用户手册等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和资源库等硬件计算机硬件、路由器、交换机、硬件防火墙、程控交换机、布线、备份存储设备等服务操作系统、WWW、SMTP、POP3、FTP、MRPII、DNS、呼叫中心、内部文件服务、网络连接、网络隔离保护、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保障、入侵监控及各种业务生产应用等文档纸质的各种文件、传真、电报、财务报告、发展计划等设备电源、空调、保险柜、文件柜、门禁、消防设施等人员各级雇员和雇主,:合同方雇员等其他企业形象、客户关系等2.信息的特点我们更为关注的是狭义信息。就狭义信息而论,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1)信息与接收信息的对象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有关。例如,一份尘封已久的重要历史文献,在还没有被人发现时,它只不过是混迹在废纸堆中的单纯印刷品,而当人们阅读并理解它的价值时,它才成为信息。又如,公元前巴比伦和阿亚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很长时间里人们都读不懂它,那时候,还不能说它是“信息”。后来,经过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它能被人们理解了,于是,它也就成了信息。(2)信息的价值与接收信息的对象有关。例如,有关移动电话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问题的讨论,对城市居民特别是手机使用者来说是重要信息,而对于生活在偏远农村或从不使用手机的人来说,就可能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信息。(3)信息有多种多样的传递手段。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用符号、语言、文字或图像等为媒体来进行;而生物体内部的信息可以通过电化学变化,经过神经系统来传递;等等。(4)信息在使用中不仅不会被消耗掉,还可以加以复制,这就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1.1.2信息安全1.信息安全的发展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1)通信保密阶段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军方为了实现作战指令的安全通信,将密码学引入实际应用,各类密码算法和密码机被广泛使用,如Eigma密码机,在这个阶段中,关注的是通信内容的保密性属性,保密等同于信息安全。2)信息安全阶段计算机的出现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于信息的认识逐渐深化,对于信息安全的理解也在扩展。人们发现,在原来所关注的保密性属性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属性也应当是信息安全所关注的,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完整性和可用性属性,由此构成了支撑信息安全体系的三个属性。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士3)安全保障阶段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三个主要属性,大多集中于安全事件的事先预防,属于保护(Protectio)的范畴。但人们逐渐认识到安全风险的本质,认识到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事先预防措施不足以保证不会发生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那么事发时的处理以及事后的处理都应当是信息安全要考虑的内容,安全保障的概念随之产生。所谓安全保障,就是在统一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安全事件的事先预防(保护)、事发处理(检测和响应)、事后恢复三个主要环节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2.信息安全的定义IS0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信息安全给出了精确的定义,这个定义的描述是:信息安全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IS0的信息安全定义清楚地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信息安全主要问题,它包括三方面含义:1)信息安全的保护对象信息安全的保护对象是信息资产,典型的信息资产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2)信息安全的目标信息安全的目标就是保证信息资产的三个基本安全属性。信息资产被泄露意味着保密性受到影响,被更改意味着完整性受到影响,被破坏意味着可用性受到影响,而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基本属性是信息安全的最终目标。3)实现信息安全目标的途径实现信息安全目标的途径要借助两方面的控制措施,即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这里就能看出技术和管理并重的基本思想,重技术轻管理,或者重管理轻技术,都是不科学的,并且是有局限性的错误观点。3.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信息安全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基本属性,如图1-1所示。保密性信息安全完整性可用性图1-1信息安全的三个基本属性(1)保密性(Cofidetiality)。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或者实体。(2)完整性(Itegrity)。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授权用户篡改;防止授权用户对信息进行不恰当的篡改;保证信息的内外一致性。(3)可用性(Availaility)。确保授权用户或者实体对于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且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4士信息安全导论4.信息安全模型人们一直致力于用确定、简洁的安全模型来描述信息安全,在信息安全领域中有多种安全模型,如PDR模型、PPDRR模型等。1)PDR模型(见图1-2)时间R图1-2PDR模型PDR模型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是第一个从时间关系描述一个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的模型。PDR模型中的P代表保护、D代表检测、R代表响应,该模型中使用了三个时间参数:P:有效保护时间,是指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所能有效发挥保护作用的时间。D:检测时间,是指安全检测机制能够有效发现攻击、破坏行为所需的时间。R:响应时间,是指安全响应机制做出反应和处理所需的时间PDR模型用下列时间关系表达式来说明信息系统是否安全:(1)P,gtD+R,时,系统安全。即在安全机制针对攻击、破坏行为做出了成功的检测和响应时,安全控制措施依然在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攻击和破坏行为未给信息系统造成损失(2)P,测和响应做出之前就已经失效,破坏和攻击行为已经给信息系统造成了实质性破坏和影响。2)PPDRR模型正如信息安全保障所描述的,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当包括安全策略(Policy)保护(Protectio)、检测(Detectio)、响应(Reactio入、恢复(Retoratio)五个主要环节。PPDRR模型的内容如图1-3所示。保护检测恢复响应图1-3PPDRR模型内容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士5保护、检测、响应和恢复四个环节需要在策略的统一指导下构成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PPDRR模型从体系结构上给出了信息安全的基本模型。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想真正为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必须系统地进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避免孤立零散地建立一些控制措施,而是要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体系中,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人员组织、教育培训、资金投人等关键因素。信息安全建设的内容多、规模大,必须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明确信息安全建设的工作内容、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管理规范、人员岗位配备、实施步骤、资金投入,才能保证信息安全建设有序可控地进行,才能使信息安全体系发挥最优的保障效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由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弥补、相互推动、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信息安全保障要素组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有机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远远大于各个信息安全保障要素的保障能力之和。在此框架中,以安全策略为指导,融汇了安全技术、安全组织与管理和运行保障三个层次的安全体系,达到系统可用性、可控性、抗攻击性、完整性、保密性的安全目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结构如图1-4所示。安全策略安全应用系统平台组织机构信息资产身份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加密管理安全综合管理平主机入侵检测主机漏洞扫描病毒查系网络监控与安全审计人员管理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网络漏洞扫描通信安全物理安全安全教育安全基础设施平台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数据和系统备份应急响应灾难恢复运行保障体系图1-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体结构1)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技术体系是整个信息安全体系框架的基础,包括安全基础设施平台、安全应用系统平台和安全综合管理平台三个部分,以统一的安全基础设施平台为支撑,以统一的安全应用系统平台为辅助,在统一的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管理下的技术保障体系框架。安全基础设施平台是以安全策略为指导,从物理和通信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主机系统安全防护、应用安全防护等多个层次出发,立足于现有的成熟安全技术和安全机制,建立起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的、完整的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安全应用系统平台处理安全基础设施与应用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和集成问题。应用信息系统6L信息安全导论通过使用安全基础设施平台所提供的各类安全服务,提升自身的安全等级,以更加安全的方式,提供业务服务和信息管理服务。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的管理范围尽可能地涵盖安全技术体系中涉及的各种安全机制与安全设备,对这些安全机制和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负责管理和维护安全策略,配置管理相应的安全机制,确保这些安全技术与设施能够按照设计的要求协同运作,可靠运行。它在传统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与各类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防御措施等安全手段之间搭起桥梁,使得各类安全手段能与现有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紧密地结合,实现“无缝连接”,促成信息系统安全与信息系统应用真正的一体化,使得传统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逐步过渡为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有助于各种安全管理技术手段的相互补充和有效发挥,也便于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进行安全的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人为的安全管理活动参与量大幅下降。2)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是安全技术体系真正有效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保障,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的设计立足于总体安全策略,并与安全技术体系相互配合,增强技术防护体系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弥补当前技术无法完全解决的安全缺陷技术和管理是相互结合的,一方面,安全防护技术措施需要安全管理措施来加强;另一方面,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也是对安全管理措施贯彻执行的监督手段。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的设计要参考和借鉴国际信息安全管理标准BS7799(IS0EC17799)的要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由若干信息安全管理类组成,每项信息安全管理类可分解为多个安全目标和安全控制。每个安全目标都有若干安全控制与其相对应,这些安全控制是为了达成相应安全目标的管理工作和要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管理类:安全策略与制度、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和组织安全管理、环境和设备安全管理、网络和通信安全管理、主机和系统安全管理、应用和业务安全管理、数据安全和加密管理、项目工程安全管理、运行和维护安全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合规性(符合性)管理。3)运行保障体系运行保障体系由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紧密结合的内容所组成,包括系统可靠性设计、系统数据的备份计划、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计划、安全审计、灾难恢复计划等,运行保障体系对于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可持续性运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手段。1.2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及其脆弱性信息社会化与社会的信息化,使广为应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威胁和攻击。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无论是在存取运行的基本原理上,还是系统本身的设计、技术、结构、工艺等方面都存在亟待完善的缺陷。或者说,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成为被攻击的目标或被利用为有效的攻击途径。···试读结束···...

    2023-02-08 epub文章 ePUBB

  • 《计算机导论》刘挺,陈劲舟,徐剑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导论》【作者】刘挺,陈劲舟,徐剑主编【丛书名】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303【出版社】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661-2442-5【分类】电子计算机【参考文献】刘挺,陈劲舟,徐剑主编.计算机导论.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导论》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表示与编码、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微课与慕课、软件工程等。《计算机导论》内容试读000000110010l50基础理论好虹断装号层推自特第1章绪论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无论在科学领域、工程领域,还是在生活、工作中,计算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处理、控制等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崛起。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科学的概念,计算机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结构。1.1计算机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计算机被称为“智力工具”,因为计算机能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能力。计算机擅长于执行快速计算、信息处理及自动控制等工作。虽然人类也能做这些事情,但计算机可以做得更快、更精确,使用计算机可以让人类更具创造力。问题导入」“未来之屋”位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豪宅一“未来之屋”,已是世界上最受嘱目的名人官邸,“未来之屋”以其超乎想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被视为人类未来生活的典范:主人在回家途中,浴缸已经自动放水调温;厕所里安装了一套检查身体的系统,如发现主人身体异常,计算机会立即发出警报;车道旁的一棵140岁的老枫树,主人可以对它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一旦监视系统发现它“渴”了,将释放适量的水来为它“解渴”;当有客人到来时,都会得到一个别针,只要将它别在衣服上,就会自动向房屋的计算机控制中心传达客人最喜欢的温度、电视节目和对电影的喜好。未来之屋,就像微软的Widow,它也随时在更新,以便有最新的科技融入到这栋房子。然而在未来之屋里,你却感觉不到任何技术的存在,甚至难以找到一台计算机。“未来之屋”集移动通信、计算机技术、小型计算设备制造、便携式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技术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人使用计算机”模式,人不再被迫使用鼠标键盘这些人机交互设备来计算机导论操作计算机,而是和计算机环境融合一体,以人为需求中心,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主动而动态地接受网络服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网络技术的神奇?看到了数字计算机的魅力?计算机导论课程将讨论计算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知识。1.1.1什么是计算机对于“什么是计算机?”这个问题,可以从计算机的定义、特点、用途及计算机的历史与发展等几个方面去理解。1.计算机的定义从广义上讲,计算机(Comuter)是一种能够进行计算或辅助计算的工具。在这种广义的概念下,计算机也有着广义分类方法,可以分为机械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现在,当人们谈到计算机的时候,除加以特殊说明之外,都是指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地、高速地、精确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并且具有记忆(存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可靠性能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现在,电子计算机不仅能作为计算工具进行数值计算,而且能进行信息处理,并常常用于自动控制等各种领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应用领域的扩大,计算机更多地用于信息处理。有统计资料表明,当今80%以上的计算机将主要用于信息处理。由于计算机在它出现的初期阶段主要是进行数值计算,所以我们延续下来了“计算机”这个名称。因此,当沿用“计算机”这个称谓的时候,人们应对计算机的含义有个比较全面的理解。现在,更多的人把它称为“计算机”,主要是指计算机可作为人脑功能的扩展和延伸。2.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得以飞速的发展,是因为计算机本身具有诸多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计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在现代社会里,用计算机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和控制分不开的。一般的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3)逻辑运算能力强。逻辑运算能力也是计算机的一大特征,计算机能对信息进行第1章绪论比较和判断、存储输入数据和中间结果,并根据比较和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件具有记忆功能,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5)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人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3.计算机的分类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具有不同的分类。(1)按信息的表示方式分类,可分为数模混合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是综合数字和模拟两种计算机的长处设计出来的。它既能处理数字量又能处理模拟量。但是这种计算机结构复杂,设计困难。模拟计算机是用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即电压来表示信息,其基本运算部件是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分器、积分器、通用函数运算器等运算电路组成。模拟计算机解题速度极快,但精度不高,信息不易存储,通用性差,它一般用于解微分方程或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参数模拟。数字计算机是用不连续的数字量“0”和“1”来表示信息,其基本运算部件是数字逻辑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精度高、存储量大、通用性强,能胜任科学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智能模拟等方面的工作。(2)按应用范围分类,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是为解决一个或一类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计算机。它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依据解决特定问题的需要而定,并不求全。专用计算机功能单一,配有解决特定问题的固定程序,能高速、可靠地解决特定问题。一般在过程控制中使用此类计算机。通用计算机是为能解决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具有一定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带有通用的外部设备,配备各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一般的数字计算机多属此类。(3)根据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如机器规模的大小,运算速度的高低,主存储容量的大小,指令系统性能的强弱及机器的价格等,可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巨型机是指运算速度在每秒亿次以上的计算机。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尖端科学研究领域。我国研制的“银河”计算机就属于巨型机。大、中型机是指运算速度在每秒几千万次左右到一亿次之间的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具有丰富的外部设备和功能强大的软件,一般用于要求高可靠性、高数据安全性和中心控制等场合,例如常用于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小型机的运算速度在每秒几百万次左右。小型计算机应用范围非常广,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银行、学校等单位计算机导论微型机也称为个人计算机(P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型,是一种能独立运行,完成特定功能的设备。它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能较全、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等优点。通常所说的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都属于微型机。工作站主要用于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它实际上是一台性能更高的微型机。但是相对普通的微型机来说,工作站有其独特之处,它易于联网,拥有大容量存储设备、大屏幕显示器,具有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CAD/CAM)和办公自动化(OA)。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与发展,目前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乃至大中型机的性能指标界限已不再明显,现在某些高档微机的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十年前一般大中型计算机的运行速度。4.计算机的用途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依据不同的行业,可以把计算机的应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计算。计算机的最早运用就是在科研和工程领域进行复杂的数值计算例如:设计制造、天气预报、宇宙飞行等领域中工作量极大的计算任务只能依靠计算机完成。但目前科学计算能力仍然有限,例如,在天气数值预报方面只能进行中、短期预报,在飞机气动力设计方面只能分部件进行,在石油勘探方面只能处理粗糙的数学模型。因为要进行长期的天气数值预报、整体的飞机气动力设计和在石油勘探中处理更精确的数学模型,都必须配备更强大的计算机。许多基础学科和工程技术部门已提出超过现有计算能力的大型科学计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创造出更高效的计算方法,二是大大提高计算机的速度。(2)数据处理。借助计算机对数据及时地加以记录、整理和计算,加工成人们所要求的形式,称为数据处理。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的今天,计算机更多地应用在数据处理方面。例如,对工厂的生产管理、计划调度、统计报表、质量分析和控制等;在财务部门,用计算机对账目登记、分类、汇总、统计、制表等。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录人、排版、制版和打印,比传统铅字打印速度快、效率高,并且使用更加方便;用计算机通信即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方便地发送与接收数据报表和图文传真。相对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的主要特点是原始数据多,处理量大,时间性强,但计算公式并不复杂。(3)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们工作条件,节省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等。(4)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第一个大型系统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发的PLATO。现在世界上发展的各方教学软件已无法准确统计。CAI的专用软件称为课件,是CAD的一大分支,它可按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不同领域内容进行分类。···试读结束···...

    2023-01-14 刘擎 epub 刘勃epub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