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胃好了 病就少了》张文高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脾胃好了病就少了》【作者】张文高作【页数】192【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5180-8143-1【参考文献】张文高作.脾胃好了病就少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脾胃好了病就少了》内容提要:经常便秘、口臭难闻、吃饭不香、晚上睡不好这些都是脾胃问题惹的祸。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不卫生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脾胃都出了毛病。“三分治、七分养”,权威专家告诉你通过简单的饮食调养、运动锻炼、按摩穴位、调节情绪等,就能远离脾胃疾病。本书结合国内知名养生专家的脾胃观点,针对不同体质人群,全面讲述保养脾胃的有效方法,让你轻松拥有好脾胃。...

    2022-04-28 epub出版物 epub杂志下载

  • 《医林叶》卢祥之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医林叶》【作者】卢祥之著【页数】302【出版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4【ISBN号】978-7-5046-8247-5【价格】29.50【分类】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验方-汇编-中国-现代【参考文献格式】卢祥之著.医林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4.图书目录:散叶》内容提要:本书对20世纪百余名著名中医学家治病的经验、绝绍、“专病专方”进行了归纳和简述。所收集的“专病专方”大都具有收效迅速、使用方便、煎味少而价格廉的特点,其疗效突出、可靠的特点。书中文字简练,资料翔实。由于其紧扣临床运用,主要对20世纪百余名著名中医学家治病的经验、绝绍进行了归纳和简述。书中文字简练,资料翔实。由于其紧扣临床运用,有助于充实初涉医坛青年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者技艺,全书论理透彻,医案详细,理法方药兼备,适合中医及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使。《医林叶》内容试读第一部分内科医林叶名中医治病绝招萧龙友:治暑用六一萧氏临床治病不谈运气,但重视季节用药。如暑天常备六一,若有伤寒迹象,或头晕,或不汗出,用之颇效。若见心烦欲呕,常加藿香叶,开水冲泡,待凉饮,可以沁浸心脾;若有心烦、心悸,加用朱砂;小便黄加鲜荷叶。萧氏说山东的滑石好,色青白,称桂府滑石,那时北京小学生练刻图章亦用之。尝引张元素《医学启源》益元项下所云:“桂府滑石二两(60克)烧红,甘草一两(30克)。右为极细末,刨冰三钱(9克)。蜜少许,温水调下,无蜜亦得。或饮冷者,新水亦得。或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无时服。”此滑石与甘草的比例为二比一,而非六一之比。六一又名益元、天水、太白。刘河间《伤寒直格》说:“通治表里上下诸病,解中暑、伤寒、疫疠、饥包劳损。”参考《本草纲目》:“滑石,广之桂林各邑及瑶峒中皆出之,即古之始安也。白黑二种,功皆相似。山东蓬莱县桂府村所出者亦佳,故医方有桂府滑石,与桂林者同称也。”北京用者,色青白,系白滑石,或即《纲目》所说蓬莱所产者。萧龙友:风寒外感惯用苏叶葱白粥萧氏治风寒感冒喜用苏叶、葱白、豆豉(葱,山东者佳:豆豉,四川者佳)之类。引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卷下:“不能知医之高下,药之当否,不敢以身尝试,则莫若择平易轻浅,有益无损之方,以备酌用,小误亦无害,对病有奇功,此则不止于中医(指中等的医生)矣。如偶感风寒,则用葱白苏叶汤取微汗:偶伤饮食,则用山楂、麦芽等汤消食:偶感暑气,则用六一广藿香汤清暑;偶伤风热,则用灯心竹叶汤清火;偶患腹泻,则用陈茶佛手汤和肠胃。”萧氏家中经常备有炒黄黑的焦米,小儿伤食饮用。成人腹胀,常用砂仁一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纸包捻碎,去纸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叶粥(鲜荷叶去梗,洗净,待米烧半熟,即置荷叶于其上,再煮,熟后粥色青绿清香)宽中解暑,妙用非常。引《本草纲目》,“粥”专列一项,计有44种。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如薏苡仁粥除湿热,利002第一部分内科肠胃;莲子粉粥健脾胃,止泻痢:薯蓣粥,补肾精,固肾气等),但有荷叶烧饭而无荷叶粥。李东垣师承洁古在仲景枳术汤基础上创制枳术丸,用荷叶裹烧饭为丸。他说:“盖荷之为物,色青中空,象乎震卦风木,在人为足少阳胆同手少阳三焦,为生化万物之根蒂,因此物以成其化,胃气何由不升乎。”《温病条辨》清络饮中有荷叶。先生对小儿脾虚疳积,食少、消瘦、易汗出,亦常用苡仁、山药、大枣煮大米粥治之。效果很好。对老年人则常用莲子、芡实煮粥,以固其肾气。药补不如食补,寓药于食,可谓善补。另外,亦备有夏天用的露,如银花露、生地露、玄参露等。汪逢春:治湿温善用大豆黄卷汪氏认为湿温病治疗相当复杂,治疗上多采用清热化湿兼顾,斟酌湿偏重。还是热偏重而用药;同时,结合宣透、舒郁、淡渗、缓泻等法来分解病势。尤善以辛香宣达、芳香清解之法取效,而最忌见热清热,因此时不仅热不能清,反使湿愈凝滞,造成缠绵之局势。选方大略为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之属。还善用大豆黄卷、香青蒿、荷叶、薄荷、桔梗等轻清宣透、芳香化浊之品,即使对于湿温重症,也主张轻出轻入,遇到高热病人也不主张苦寒之品过重,而选用芳香宣化之品,如藿香、佩兰、银花、连翘等。尤其不主张用生石膏,如邪在卫分,恶寒未罢,而早用石膏,可有“冰伏凉遏”之弊。汪氏这一临床思路,在几十年以后,在中国中医最著名的医学家,周恩来总理生前评价“最懂辩证法”的蒲辅周先生中医临床思想中,得到许多的汲收、肯定和结合新疾病谱的全面发展、发挥。汪氏之芳香宣化方,用于上焦暑湿之邪迫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头晕身热,漾漾泛恶,舌苔白腻而滑,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周身酸沉乏力,小溲黄赤,湿热初起之证。鲜佩兰(后下)3.5克,鲜菖蒲3.5克,大豆卷9克,鲜藿香(后下)3.5克,嫩前胡3克,川郁金6克,白蒺藜、姜竹茹各9克,制厚朴3.5克,川黄连、通草各3克。其治上焦暑湿外受,表气不畅,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干涩,恶心呕吐,腹中不舒,中脘满闷,脉象濡滑,法当芳香疏解,以退热止呕。处方:佩兰叶(后下)12克,广藿香(后下)9克,陈香薷5.1克,大豆卷9003医林叶名中医治病绝招克,制厚朴6克,新会皮3克,制半夏9克,苦桔梗、枳壳各6克,白蔻仁5.1克,煨鲜姜3克,杏仁泥6克,太乙玉枢丹0.9克(研细分冲)。施今墨:治脾胃病惯用理中汤施氏仔细观察胃肠病的发病规律,归纳出“温、清、补、消、通、泻、涩、降、和、生”十种治疗方法。即:寒宜温,热宜清,虚宜补,实宜消,痛宜通,腑实宜泻,肠滑宜涩,呕逆宜降,嘈杂宜和,津枯宜生。以上十法,旨在察其阴阳,灵机应变。施氏临证常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以病分证、循病求方、病证结合,处方用药不落俗套,既能用有常规,又善出奇制胜。如用绿豆衣治消渴,绿豆芽配大豆卷治黄疸,五倍子治蛋白尿、自汗和月经过多,柿蒂、香茹伍木瓜治尿频、尿失禁,血余炭治尿结石及痢疾,连皮花生米消尿蛋白或下乳汁,黑芥穗治产褥热,麝香、樟脑伍乳香治阳痿及男女性欲冷淡,海浮石佐鱼枕骨治癃闭等,用药奇特。脾胃病惯用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功用温中寒,健脾助阳。本方主治消化性溃疡,胃阳虚寒者,用附子理中汤加高良姜、厚朴、陈皮、砂蔻仁、檀香、旋覆花、代赭石等,理气寒,温中止痛。对慢性胃炎、胃张力减弱,寒热错杂者,用理中汤合左金丸、枳术丸、二陈汤、平胃、中满分消丸治脘痞腹满、吞酸嘈杂等。可加麦芽、神曲消导,丹参、红花和血,薤白、玄明粉等导浊通便。制成散剂长期服用。还可治疗慢性肠炎,泄泻腹痛,畏寒肢冷,用附子理中汤温阳寒。寒湿加胃苓汤,肾虚合四神丸,间参以涩肠止泻、燥湿健脾之品。慢性痢疾,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见脾阳不足者,有湿热积滞兼夹者,合白头翁汤、左金丸;肾虚合四神丸去肉豆蔻,加椿根皮、石榴皮、赤石脂、禹余粮等。肠伤寒(湿温)重症,脾胃寒凝,虚热外浮,用附子理中、左金、二陈,加五味子、白芍等,先固本元,温脾胃,复津液,退虚热。霍乱吐泻,烦渴肢冷,脉闭不出,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方中用大山参、西洋参、五味子、远志益气强心生津,加桂枝、白芍、吴萸、黄连等调和阴阳寒热。周围循环衰竭,神识不清,四肢厥冷,呼吸迫促,用四逆加人参汤合生脉,加吴萸、远志。方中用山参、西洋参强心救逆。阳虚头痛,四肢冷,头部痛剧,脉紧,属虚寒凝滞者用附子理中汤加当归,理中扶阳。月经过多,久漏不止,经色暗淡或紫黑,头晕004···试读结束···...

    2022-04-27

  • 盛宴易电子书epub下载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超过400封私人信件展示了Caote俏皮而坦率的自画像。编辑推荐卡波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主演、*有争议、*饱受诟病的作家。本书收录了400多封卡波特的私信,呈现了卡波特最坦诚、最私密的一面,构成了作者非凡的自传。3收藏了几张作者手绘的稀有手绘。简介本书收录了卡波迪的400多封私人信件,由卡波迪的传记作者杰拉尔德·克拉克编辑整理,首次向世人公开,从而呈现出一幅最诚实、最私密的卡波蒂肖像,构成了作者非凡的自传.从12岁给亲生父亲的“声明”,到去世前两年给生活伴侣的啜泣电报,信的主人从跳入纽约的“小巫师”变身文学洪流。“随着精灵,他经历了他意气风发的英雄岁月;接着是略带拘束的1950年代,和伴侣一起生活在欧洲,不停地写作;然后一部非小说写作创举《冷血》推他到了事业的顶峰,成为了196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作家;直到盛宴渐行渐远,他在壮年时死于酗酒和吸毒。他在人文写作中的豁达和特立独行,让这本书充满了“声音的兴趣和噼里啪啦的流言蜚语”(“名利场”的语言),一如既往的容易散去的盛宴是一瞥。关于作者杜鲁门·卡波特(TrumaCaote)(1924-1984)可以说是20世纪最著名和最受好评的美国作家,同时也是最具争议和最声名狼藉的作家。在整个20世纪,只有两位杰出的小说家是真正家喻户晓的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和杜鲁门·卡波特。尖刻的毛姆还称他为“一流的造型师”。他曾两次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并且是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成员。卡波特的其他主要作品包括小说“草竖琴”、“蒂凡尼的早餐”和“非小说”“冷血”。消失的盛宴:卡波特的信df预览目录1924-1948伟大的时代:阿拉巴马的巫师和纽约的精灵1949―1959冒险时代:到处走走1959-1966一家四口遇难,一场黑白化妆舞会1966-1984应许和未应许的祷告致里奥·勒曼ForioLutero,那不勒斯,伊斯基亚,意大利1949年3月25日小狮子——终于安顿下来了,亲爱的——在离那不勒斯海岸不远的这个奇怪而美妙的小岛上:但是天哪,在我们到达这里之前,我们的一系列旅程——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佩鲁贾,罗马,那不勒斯——有些地方很美,但到处都很冷。不过这个地方很棒;我们有一间不错的公寓,位置较高,可以俯瞰地中海;也许有点原始(天黑后我们像1453年一样被烛光照亮[7]),而且相当孤立,但我认为这是个好地方:巴黎和罗马到处都是怪物,比斯曼还多[8]想象力。我们决定不去西西里:那里的所有报道都是千篇一律的,而福里奥的优势在于,除了风景优美之外,它便宜得多——我们一起住了一天两块钱,包括公寓、住户和所有的食物(也很美味)。如果理查德[亨特]在那不勒斯乘船停下来,让他来看我们——让他来。他们当然更喜欢城市。然而,罗马和巴黎都很贵。里拉的汇率一直在下跌。告诉他们到罗马后换钱。亲爱的狮子座,我想念你,一直希望你能来这里。写信给我,告诉你们所有人以及你们所有的爱——就像我对你们所做的那样[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致塞西尔·比顿意大利那不勒斯省伊斯基亚福里奥卢斯特罗1949年3月25日塞西尔最亲爱的---我们在经历了一次不愉快但显然还不错的航程后抵达巴黎,每个人都心烦意乱,天气寒冷-我们看起来就像邋遢的吉普赛女孩。我尝试拨打211Broadchalker两次:第一次打不通,第二次尝试,在与一位英国女士非常费力地交谈后,她终于说清楚了。不是塞西尔·比顿先生的住所。好吧,然后我们去了下雪的威尼斯,下雨的佛罗伦萨,昂贵的罗马,蜿蜒的那不勒斯——从那里乘船到这个岛——完全是另一回事,我必须说:风景确实非常美丽和罕见:我们几乎拥有整层楼在岸边俯瞰大海,阳光如钻石般闪耀,处处发着怡人的南方紫藤和柠檬叶的芬芳。亲爱的,我希望你能飞到这里住一个星期左右:我们可以整天洗澡(那里有温泉流向大海),笑一整夜:想想看,你像个意大利人棕褐色多么迷人。还有皮肤黝黑的意大利人:这里有很多天然美女。离开船的那个晚上,你的眼睛是多么的快乐和明亮:你的眼睛还闪闪发光吗?请这样做,我希望如此。我正在写一本书,虽然我是一只鹅,但我似乎玩得很开心——也许我是。不管你快乐与否,亲爱的塞西尔,我很想你,很想见你。写信给我-真诚的,充满爱杜鲁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收藏]致安德鲁·林登那不勒斯伊斯基亚福里奥卢斯特罗1949年3月28日亲爱的——今天早上收到你从罗马寄来的信——真高兴,虽然里面有文章:发表这封信的杂志曾经吹嘘“杜比克的老太太不适合”,事实恰恰相反,他们现在的目标读者肯定是那些老太太。致麦卡锡女士和特里林女士[9],我被逗乐了。如果戴安娜真的想知道为什么“舔狗”的人数会“可怕”地增加,她所要做的就是坐下来好好看看镜子里的自己。[10]至于弗里茨,你是说他正在写第三部分小说?还是第二个?天哪,“弗里茨·彼得斯短暂的幸福生活”...

    2022-04-16 波特罗马斯卡尼 罗马波特兰

  • 大国医:脾胃调和百病消(97岁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行医80年养生经验荟萃。调补气血生化之源头,滋养人体后天之根本,倾囊相授健脾十八字,顾好脾胃才是现代养生的必经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2022-04-02 脾胃健脾散 健脾片

  • 大国医:脾胃调和百病消(97岁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行医80年养生经验荟萃。调补气血生化之源头,滋养人体后天之根本,倾囊相授健脾十八字,顾好脾胃才是现代养生的必经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路志正,路京华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大国医:脾胃调和百病消(97岁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行医80年养生经验荟萃。调补气血生化之源头,滋养人体后天之根本,倾囊相授健脾十八字,顾好脾胃才是现代养生的必经之试读:版权信息大国医:脾胃调和百病消著者:路志正路京华策划编辑:陈刚责任编辑:何苗黄柯华ISBN:9787535794666第一章养脾强身,修德增寿“仁者寿”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这个“仁”字,是一个含义极为广泛的道德观念。仁爱、仁慈、仁厚、仁义等,皆可包含在内。“仁者寿”即指有仁爱之心、待人宽厚者才能长寿。中医理论认为,精神愉快、性格开朗者,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脏腑协调,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则正气虚弱,易于生病。第一节97岁的老人,40岁的心态寿者寄语养生切忌心焦气躁,要保持一颗年轻、沉稳、不失阅历、张弛有度的平常心。10月的香山,是个爬山的好去处。趁着周末上午的阳光充足,几位学生陪着我慢慢登上了香山。我们一行人在登山的途中,惹得路人纷纷注目。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不需要别人搀扶,一步一步,踏实稳健地行走在山路上,途经的行人都不约而同赞叹道:老者身体真好。对于这种赞叹,我欣然接受。俗话说“人老脚先衰”,我今年97岁了,身体还算硬朗,腿脚也利索。身边的家人、学生不放心,经常带我做体检,结果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健康状况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当了一辈子老中医,治病救人是天分,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也是我对中医骄傲的资本。记得出诊的时候,总会有患者问我:“路老,您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坚持出诊,别太辛苦了!”患者的关心,是对我的肯定,我很欣慰,但我从医80余年了,出诊看病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割舍不下这些,我的身体还允许我奋斗在第一线。人啊,可以服老,但不可以认老。生老病衰是万物的法则,悠悠岁月中的兴衰成败,都难逃步入晚年的自然规律。中医讲究“精、气、神”,这是人的立命之本,而人体精气神的旺盛度,在没有任何保养的措施下,在步入中老年后也是逐渐衰退的。所以我也服老,即便我保养得当,也比不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常言道:“身老不足虑,心老才可悲。”既然身体的衰老不可避免,那保持一颗常青之心就必不可少。古之圣人孔子谓:“不知老之将至。”这句话表明孔子在老年的时候根本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在七十岁时办事随心所欲,保持一颗活力的心,但办任何事情都不逾越规矩,分内所及。年轻时忙着打拼奋斗,一颗心充满干劲,待到家庭事业圆满时,已步入中年,这时候不妨放松下,人老了不可怕,心老了才可叹。“四十而不惑”。人到了40岁,经历了很多,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不再会被外界所迷惑,没有了之前的浮躁。其实这就是我一直推崇的心态——年轻、沉稳、不失阅历、张弛有度的平常心。近几年来,几乎每次遇见年纪大的患者都会询问我养生之道。养生,修身养性也。如今的物质条件丰富,吃好穿暖已不再是苛刻的条件,一种年轻、平常的心态反而更重要。现在的人们,从老人到年轻人,生活压力都很大,而在中医养生中,情志非常重要。七情致病,易伤脏腑。久而久之的思虑过重、压力过大,常常是引起慢性疾病的导火索。老年人要多注意,年轻人也不要疏忽。我平时出诊,也常跟学生和患者说调摄情志的重要性,无论是为了养生,还是为了疾病预防,良好的心态、舒畅的心情,都是保证健康的第一步。说到养生要保持一个年轻的心态,那该如何培养年轻的心态呢?身边的老年朋友也就这个问题咨询过我。现在的老年人,年轻的时候大多日子过得比较清苦,年轻时的兴趣爱好因为生活的拼搏大多都搁置了,虽然现在年纪老了,但是时间也充裕了,将年轻时的兴趣爱好重拾,这不失为一种培养年轻心态的好办法。我身边的老朋友们,有的爱好书法,有的喜欢品茶,年轻时条件不允许,到了晚年,在家里人支持下,烹饪、书画、养花草、读书品茗,忙得不亦乐乎。在这种悠闲轻松的环境下,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也有很多老年朋友,由于岁数过大,腿脚不方便,不太适合这些活动,我建议平日里可以多看看书、下下棋,重在养心,培养一份安逸宁静的心气。如果还能走动,每日都尽量多活动一下。我今年97岁了,是忙了80年的老中医,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一颗心也跟着闲了下来。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6点起床,吃完早饭会到阳台锻炼下,打打八段锦,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老年朋友一定要坚持锻炼,不过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每天的上午我都会看看报纸,翻阅下中医古籍,“活到老,学到老”,中医是我的职业,也是我最大的爱好,中医的奥妙是需要不断深究的。而勤读书,可以益智醒脑。潜心阅读,认真思考,都是丰富头脑、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过程。闲暇之时,居于斗室,一杯好茶,一卷好书,凝神读之,岂不清逸?养心,不外乎培养一种宠荣不惊、自我乐哉的心态。要善于摆脱烦恼,保持清心寡欲。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事不必心绪不安,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坏情绪及时释放出来。对于外界名利之事要善于看淡,对家务事不要操劳过度,时刻让自己保持一份好心情。再好的心态也需要良好的身体来支撑。由于身体机能的老化,老年人在养好心态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养护身体。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的养生原则,过多的饮食会造成肠胃的负担,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切不可贪口腹之欲。每天晚饭后我也都会散步,一来可以促进消化,二来也可以沉淀下一天的心情。早锻炼,晚散步,白天工作,夜晚攻读。曾经的每一天我都是这样度过的。如今年纪大了,减少了晚上阅读的时间,增加了种植花草、练习书法的时间,人是需要张弛有度的。书法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书法讲究的是静心。品一幅好字,需要静心揣摩;写一幅好字,需要凝心书绘。挥笔泼墨间,静心凝神处,诚然是一种养心的好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要坚持下去方可见效。人人都追求长寿,但多数时间里,人们都在透支健康,自然的衰老规律我们无法违背,但日复一日的正确养生却能为我们减缓衰老的步伐。望诸位谨记,好的身体是健康的本钱,年轻的心态是长寿的保证。第二节上善若水,惟仁者寿寿者寄语“修德增寿”是被公认的养生核心,要想做一个健康的长寿者,先从做好一个“仁者”开始。从古至今,健康长寿是人们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富甲天下、位高权重者祈求健康长寿;穷途潦倒、饥寒交迫者,也怀着健康长寿的美好期盼。古之长寿者,历史所载寥寥无几;现今之人,华其服,美其食,然年近百岁者,亦不多也。传统的养生文化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古籍中,关于养生的著述浩如烟海。即使是专业学者,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尽得其妙。然而,我们只要抓住养生的核心,就能更快地触及健康长寿的门槛。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他提倡“以德助寿”。“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者,人也”,所谓“仁者寿”,也就是具备仁德之心、与人为善者一定会长寿。儒家文化对后世影响颇深,对中医文化的影响也可见一斑。那么“仁者”究竟能不能长寿?在中医理论里,情志精神因素可直接影响人体脏腑阴阳的功能活动。一个精神愉快、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人,气血必定充盈,五脏六腑阴阳平和。反之,心术不正、性格阴郁,悲观的人,久之必害己伤身,正气内衰,免疫力下降,易于诱发各种疾病。君不见,身边颐养天年者,多为心胸宽广、高风亮节之人。孔子本身也是“仁者寿”的最好证明,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仁”,教学收徒,皆教导做人的道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谨慎诚信,广施仁义……古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很低,而孔子于73岁高龄仙逝,不得不说其本身就是“仁者寿”的典范。历史上医儒相通,中国传统养生中十分注重“修身养性”,与孔子修德增寿如出一辙,这里的“养性”指的是培养高尚的品德。真正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而高尚的品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美国曾做过一项研究,对2700多人进行了长达14年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者,其预期寿命会显著延长。既然保持优秀的品格,能带给他人愉悦,也能让自己受益匪浅,那何乐不为呢?“修德增寿”是被公认的养生核心,要想做一个健康的长寿者,要从做好一个“仁者”开始。“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会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友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形神共养,这种与人为善带来的愉悦,远比滥用保健品更加滋养身体。孔子毕竟不是专业的养生学家,“仁者寿”虽是长寿养生的核心和基础,但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中医养生中常说道“养心”,宽以待人固然重要,恬淡虚无,保持平常心也必不可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知足常乐。相信很多具有多年从医经验的专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大凡心态平和、气定神闲的患者,即使病情稍重些,也不难诊治,并且预后良好;相反,那些终日惶恐紧张、惴惴不安的患者,即使病势较轻,也常难以诊治,很难达到预期疗效。在养生的过程中也是一样,那些顺其自然、平静心思的人收到的保健效果,往往比那些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疗效的人要好得多。古往今来的大贤们,大多都提倡修德增寿。细数历代知名医家,长寿者也比比皆是,悬壶济世的事迹,被后人不断传颂。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动着中医文化的发展,而道家思想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二者皆崇尚自然,提出了人体是精气神统一的观点,中医的治疗原则同样可以在道家思想中找到答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医治病讲究人体的阴阳平衡,湿气重了,需要佐以相应的祛湿药物;正气虚了,需要搭配补虚扶正药物。总之,就是要调节阴阳平衡。道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中医治病的理论体系,同样的,道家思想也明确了对医者的至高要求。老子的《道德经》中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高尚。“上善若水”体现了一种博爱无私的精神,而古今欲行医者,必先修其身,正其心,而后精于医术,此所谓“医者仁心”。由此可见,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优先具备良好的品德。药王孙思邈曾说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凡是优秀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心平气和,不可有其他欲望和贪求,必须有慈悲同情之心,解救病人疾苦的决心。从古至今,医生从来不是一份美差,仅有高超技术,对患者索求无度,只会人人得而唾之;仅有高尚德操,医术平庸者,又无法解决病人痛苦。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纵观古今,凡杏林载誉者,多广施仁术,皆为长寿之辈。医生实在是一门考验德行的职业。在我行医的80年里,接诊过的患者不计其数,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者,我都把他们当做我的家人来看待。我今年97岁了,依旧在出门诊,每次有患者进来,我都报以微笑,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这个习惯,就是希望能给患者一份心理上的安慰。来医院看病的人,心里多少有一些忐忑和不安,这时我们报以安慰的笑容,能让患者心理减轻不少负担,增进医患之间的关系,为之后的诊断增添便利。作为医生,要懂得急患者之所急,耐心、仔细地询问病情,不做无用询问。从医这么多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患者,患者把性命交付于我们,我们便要学会尊重患者。无论患者的地位、职业,患有任何疾病,我们都要平等对待。治病救人是医者的使命,而宽厚的品德更是给患者的“定心丸”,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给予患者力所能及的帮助,必是双管齐下,事半功倍。上善若水,宽以待人,我以此为医生举例,不过是因为多年来自己一直恪守着这条原则。恬淡虚无,知足常乐,生活中也不乏种种鲜明的事迹,而“仁者寿”亦是养生的核心,再配合起居有度,饮食有节,自然延年益寿,精气神十足。第三节重视脾胃脾胃不和百病生寿者寄语脾胃调和病不找,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重中之重,也是现代养生的必经之路。中医文化发展到现在,名家辈出,派系林立,每一位大家、每一个派系都有其独特有效的诊病理论。中医的博大精深,穷尽我一生,也不敢妄称精通。但近百年的行医路,也让我见证了人们体质的变化,逐渐摸索并确立了适合现代人的诊病原则。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推崇脾胃学说。无论是治学,还是诊病,我都强调重视脾胃。在中国金元时期,中医文化鼎盛,学术争鸣,产生了许多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有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震亨,被称为金元四大家。四位大家各持学说,为后世中医的发展奠定了优秀的基础。这其中,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开创了脾胃学说,由于脾胃五行属土,因此李东垣的脾胃学说也被称为“补土派”,其编著的《脾胃论》对之后脾胃学说的发展影响颇深。中医讲的“脾”,乃五脏之一。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运化水谷是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将其输送于五脏六腑,滋养各器官组织。脾还会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人体津液代谢的平衡,将多余的津液以汗、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脾胃论》说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脾胃与其余脏腑息息相关,若脾气虚弱,则牵一发而动全身。金元时期,逢年战乱,百姓们饥寒交迫,而脾胃又十分娇嫩,喜温燥,恶寒湿,长年的受冻挨饿,让人们的脾胃逐渐衰弱,随之而来是各种疾病的发生。反观现代人,衣食无忧,是否没有了脾胃损伤的烦恼呢?其实不然,过食肥甘厚味,营养过剩,也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脾胃运化无力,甚至痰湿内生,现在频发的肥胖症、痛风、高脂血症,其根源都是由于脾胃受损。万物有根本,想要追求健康,首先要固护好根源。脾胃属土,居于中央,是生命活动、气机运转的中枢,在我们身体里起着“枢轴”的作用。人体的五脏,肝为左升,肺为右降,心为下降,肾为上升,而在这些升降机制中,脾胃起到了协调供给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身体的轴心,通过调理脾胃来治病,也通过脾胃来进行养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之本的强弱因人而异,父母强,禀赋足,生出的孩子阳气充盛;反之,则先天之本稍弱。小孩子为纯阳之体,即便禀赋不足,先天之本的强弱也不会相差太大,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医讲究“以后天补先天”,人一出生,全赖后天之本来养活,先天的禀赋不足,完全可以用后天优质的调理来弥补。既然先天之本不可逆转,那么后天之本能否调理好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能活多少岁,理论上是由先天决定的。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我们后天的生活环境与习惯会成为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孩子生下来就白白胖胖,本应该正常地喂食,结果在家人的宠溺下,饮食上从来不忌口,导致脾胃受损,慢慢的小脸蜡黄,甚至出现肥胖。有些孩子,尽管从小体弱,但是经过科学地喂养,加上后天的锻炼,越长越结实,成年后,依然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即便步入老年,也是鹤发童颜。先天全赖后天养,人的一生很长,多花些心思,平日里多注意保养,管住嘴,勤锻炼,比吃什么保健品都实惠。调理脾胃需要长期坚持。首先我们要管住嘴,切莫贪吃、乱吃。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场所,是气血生化之源。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对脾胃最直接的损伤。《黄帝内经·素问》说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人靠五谷杂粮等食物充养自己,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是靠脾胃来完成的。古时人们多饥饱不均,现代人们多大鱼大肉,这两种饮食方式都不利于脾胃的健康。中医里有“肥甘厚味”一词,指油腻、精细的食物,现在来讲指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这类食物摄入过多,明显超出了身体活动需要的水谷能量,也加重了脾胃消化的负担,久而久之,脾胃受损,进而聚湿、生痰、化热或引起他病。临床最常见的脾胃功能失常症状有胃脘痞满、纳呆、恶心、腹泻、肥胖。所以,现在的人们提倡粗细搭配,荤素平衡,都是很有道理的。现代人的很多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并且很多不良习惯没有被重视。炎热的夏季,一杯冷饮;晨起的时候,一杯凉水。脾喜温恶寒,过于寒凉的东西只会让脾胃“瑟瑟发抖”,冻僵了的脾胃可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其实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一杯温开水是最好的饮品。酷热的天气,一杯温开水可以加点盐,这样能有效地补充水分和流失的汗液。晨起后,一杯温开水也能及时地唤醒脾胃。只要脾胃功能正常,其他脏腑就能得到充分的精微物质滋养灌溉。在我接诊儿童患者的过程中,很多家人都提到过自家的孩子特别能吃,他们应该都懂些脾胃知识,总是担忧地问我这么能吃会不会影响脾胃。其实大可不必紧张。孩子处在一个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每天消耗的精微能量大,饮食上自然会增多,但是需要控制饮食的种类,不能荤素不忌,一定要粗中有细,荤素合理搭配。不同的人体质不同,脾胃机能的强弱也会不同,消化能力也会有别。所以,进食多少,应当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互相攀比。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活动状态,人体需要水谷的量也是不同的,应当随时调整。小孩子的饮食一定要控制好,这关系到以后的生长。成年人饮食也切莫贪多,除了工作时酒桌上避免不了的觥筹交错,其余时间尽量少沾酒。老年人吃饭要温、软、慢——细嚼慢咽,食物温软好下咽,同时不要偏食,不要过辣,饮食尽量清淡。调脾胃,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重中之重,也是现代养生的必经之路。养生,是一门比较清苦的活,戒这戒那,但只要坚持下去,必定受益一生。另附我平日养生粥谱,望诸位学以致用。一、健脾粥:1.薏苡仁在准备下锅前3个小时用温水浸泡,红枣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2.山药、大枣、薏苡仁、粳米、百合、葡萄籽粉等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早饭食用。二、山药莲子粥:1.取适量的新鲜山药(50克左右)和莲子(20~30克),碾碎或磨粉。2.将莲子、山药和粳米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此粥要煮烂熟,可温胃健脾,最适合脾胃不和的小儿。第四节脾虚也分阴阳,找准平衡是关键寿者寄语四肢冰冷或水肿,食欲减退,腹胀,胃寒、胃痛而喜温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不利,舌淡胖嫩,苔白润,脉沉迟,是为脾阳虚者,忌吃生冷食物,可试服理中丸。40岁以后,我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里晨练,打打八段锦,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路过打太极拳的队伍时,看见地下画着的阴阳图,就突然想到某天来的一个病人。“路老,我为什么会是脾阳虚呢?”这是一名女子,25岁,陪着来的是她的婆婆。我一听这个问题,愣了一下,心想,这里应该是有什么误会吧。然后她看了一眼婆婆,再看着我,还是鼓起勇气说完:“不是一般男的才会是阳虚吗?”听完了以后,婆婆大笑,就对我说:“路老,不要介意啊,她还年轻,不太明白这些,让您见笑了。”对着媳妇使了个眼色,示意她不要说了。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喝了口茶,说:“没事,这阴阳在中医里,是不分男女的,男的也可以有脾阴虚,女的当然有脾阳虚了。”在我们的理解里,一般男为阳,女为阴。而在中医里面,阴阳是不分男女的,许多症状的阳证与阴证都有着不同的表现,而且一定要注意区分,阴阳的差别很大。在这里,我来讲讲脾阳虚与脾阴虚。与上述女子的表现症状一致,脾阳就像是身体里的一把火,这火会维持身体的正常体温,提供能量给我们的身体,这种火在中医里面就称作阳气。而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特征不同,火力也会各异,体温也会不一样,比如孩子的体温通常比老人高,男人通常比女人高。而脾又是主四肢的,因此,如果是脾阳虚的话,首要的症状就是四肢冰冷。身体怕冷,没有火了,就冷,常常伴有胃凉的情况,还有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水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这就是脾阳不足,功能减退,温煦无力,运化失职,并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而产生脾阳虚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或者是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过用误用寒凉药物,或肾阳虚衰所导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许多人一喝酒就会出现腹泻,用中医分析这其实就是脾阳虚造成的。原因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脾阳会更虚,所以脾阳虚的男士定要戒酒。上面的那个女病人就是一个典型,夏天爱吃冷饮,一次吃十几个,可能因为身体偏胖,怕热,老喜欢待在空调房里,前段时间就便秘,吃了一些苦降的药,就过用了寒性药物,损伤了脾阳,四肢冰冷,之后就开始血压偏低,动不动就拉肚子。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不能下猛药,许多药物用得过重就会损伤脾胃,反而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有的人夏天喜欢喝冰饮,在自己感觉很热的时候来点冰西瓜、冰啤酒或者冰镇果汁,就控制不住量了,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对脾阳的最大损害。而脾阳虚应该怎么办呢?除了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上注意保护脾阳,不要吃生冷食物,还可以试试理中丸,治疗手脚冰冷、腹凉、胃寒等。脾阳虚必有脾气不足,因此,脾阳虚与脾气虚常相互参见。故临床治疗用温中运脾之治时,常与健脾补气药如人参、饴糖、白术、炙甘草等配合使用。冬季气温骤降,脾易受寒困,造成脾不运化,或素体脾虚。人的脾一旦形成阳虚,其消化功能就日渐变差,食欲不振,怕冷,大便不畅。因此脾虚的人冬季应以补阳运脾为主,多吃性温健脾的食物,如粳米、莲子、芡实、白术、砂仁和干姜。同时,山药、大枣、莲子富含淀粉,容易吸收,且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在肉类的摄入上,应该选择细纤维的鱼肉为主。第五节行医八十年换来的健脾十八字寿者寄语健脾十八字——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路老,我知道你推崇脾胃学说,一直建议我们养脾胃,可大多数人都不懂脾胃学说,您有什么简短的秘诀能跟我们分享下吗?”一位记者笑盈盈地问我。“呵呵,谈不上什么秘诀,也就简短的18个字!”“只有18个字这么简单吗?”记者有点不可置信地望着我。“是的,没有人们想得那么复杂。我从医了一辈子,要说中医的神奇,我至今还在参研。不过出诊了将近80年,接触的患者不计其数,尤其现代人的脾胃,或多或少都有问题,针对现代人的这一通病,我逐步总结出了这一调脾十八字,很好记——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看似简单,却囊括了脾的特性和调理的核心原则。”“行医80年,换来了这18个字,路老,这可是字字珠玑啊!”这位记者朋友很是惊讶,“路老,您能详细给我们讲解下这十八字吗?这其中蕴含的意义肯定不是字面上这么简单。”这简短的18个字,凝聚了我几十年的临床心得,身边的朋友和学生都戏称之为“调脾大法”,这么多年来,诊病养生时,我都将这十八字作为指导方针,疗效十分显著。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的枢纽。“持中央,运四旁”——脾胃居于人体中央,借助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化生传输血液、津液、精髓给予四肢百骸,发挥了核心作用。始终围绕中央脾胃的特性和生理功能,并阐明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密切生理关系。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对中医经典的升华,也是根据现代人发病特点而得出的结论。持中央以治未病。《金匮要略》在疾病的预防中强调了脾胃的作用,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明代医家张景岳言:“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土气”就是“脾气”,中医认为脾胃不分家,脾气健旺是人体健康的根源,胃气充盈是养生的基础。我们身体的所有营养需求都必须经过脾胃来运化,你的身体再好,如果胃口不好,不能吸收营养,久之也会虚弱生病。而脾胃纳差,身体也无法吸收药效,那么病也不会很快就好。此时应当健胃运脾,嘱咐患者节制饮食,饮食上保证“温、软、慢”,逐渐地恢复胃气。若有长期身体虚弱、胃口不佳的患者,可长期坚持此法。养生过程中,一定要以中焦脾胃为中心,兼顾心、肝、肺、肾,平衡阴阳,调节气机,培后天养先天。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差异,李东垣的“脾胃治则”已不太适应现代人的习惯。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致病外,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成为新的外感致病因素,而饮食肥甘厚腻、吸烟嗜酒、贪食冷饮、过度劳心、安逸过度、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所造成的情志不畅等成为现代内伤脾胃的主要因素。很多古代所谓的“富贵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逐渐频发,都与脾胃的运化失常有关,治疗上可从中焦脾胃入手,脾胃和则自愈。如果说“持中央,运四旁”是我多年行医的思想核心,那么“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就是我总结出的健脾方法了。“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的情志与五脏息息相关,而脾作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情志过极,例如过悲、过喜等,必然伤及脾胃脾胃是最能感知我们情绪的脏器,心情不好,首先影响的就是脾胃,而脾胃不和,也会影响你的心情。平心静气,心情怡悦,对我们的脾胃大有裨益。调理脾胃,重在升降,顾其润燥,升脾阳,降胃气,勿动胃阴,勿伤脾阳,最终恢复脾胃正常的受纳运化功能。临床教学中,我不厌其烦地跟学生反复强调这句话,无论今后的治病或者养生,只要涉及脾胃,都可以从这几个字上琢磨思路。调理脾胃法是我在临床中最常用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脾胃疾病的治疗,如腹胀、腹痛、反胃、泄泻、呃逆、痞满等,还可运用于其他系统疾病当中。这是脾胃所处的中央地位及特殊功能所决定的。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旺,则气血旺、气化正常,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所养;脾胃虚衰、气血匮乏、则脏腑经络失养、四肢百骸俱受其害。怡情志以调脾胃,而把握好脾胃的气机升降也很重要。脾气升,则水谷津液得以输布至全身,胃气降,则水谷及糟粕得以下行至肠道。一升一降,井然有序,两者相辅相成,周身津液得以正常运转。如遇脾气虚弱,清气下陷,应给予益气升阳药物,如黄芪、升麻等;胃气不降,气逆而上,应给予降逆和胃药物,常用厚朴、旋覆花、陈皮、木香等。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脾胃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纳化常,完成吃得下、吸收好、排泄正常的健康运转。这一点非常重要,脾胃属娇脏,对体内的大环境要求很苛刻,要燥湿相宜,过燥过湿都不利于脾胃的健康。而打破体内燥湿平衡的直接根源之一就是管不住嘴、贪吃。饮食失调是损伤脾胃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为突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膏粱厚味在食品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过嗜茶酒,肥甘无度之人随处可见。膏粱之品,消化不易;肥甘之物,助湿生痰;过嗜茶酒,则水湿停蓄。由于冰箱冰柜的普及,各种冷饮凉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品,然生冷寒凉之物易伤肠胃,过食极易导致脾阳不运。人们生活节律的加快,加班、熬夜,导致饮食失节、饥饱无常的情况也在增多。然而“脾主信”,“食贵有节”,有节制、节律地进食,能使脾胃保持“更虚更实”的生理状态;饮食加倍或过度饥饿及餐次餐时无规律,都能损伤脾胃,使运化失司,生化乏源,出现气血津液不足的病理状态。脾运失职,内湿易停,影响各个系统。脾又主统血,脾胃损伤导致不能统血,亦可造成各种血证。由此可见,脾胃一损,诸症由此而生。我行医养生这么些年,亲眼见证了物质生活由贫乏到富裕的转变。对此我是由衷地高兴,但是对于现代人们的脾胃健康也感到担忧。好的脾胃是靠日积月累的坚持养出来的。健康的脾胃,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还能使自身元气充沛,保护身体不受邪气的入侵。相信诸位也深有体会,身边长寿者大多为脾胃健康、胃口好的老人。所以口腹之欲定要收敛,万事切莫贪多。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4 脾胃健脾散 健脾片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