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 近喻与自喻 辞格的认知性研究》刘大为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比喻 近喻与自喻 辞格的认知性研究》

【作 者】刘大为著
【丛书名】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丛书
【页 数】 262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2016
【ISBN号】978-7-5486-1003-8
【分 类】汉语-辞格-研究
【参考文献】 刘大为著. 比喻 近喻与自喻 辞格的认知性研究.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6.

图书目录:

《比喻 近喻与自喻 辞格的认知性研究》内容提要:

创造意味着超越可能而寻求不可能,认知性辞格正以自己的语言本质-寻求不可能特征-响亮地呼应着它。本书从这个角度探讨辞格的认知结构和语言结构,不仅为之构建了一个解释性系统,而且让我们从中看到人的创造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看一难与世界的关系在创造中的改变。

《比喻 近喻与自喻 辞格的认知性研究》内容试读

第一章

认知性辞格:寻求不可能特征

传统修辞学对辞格的研究,其实还停留在材料收集的阶段一只是在

一只百宝箱内放进了各种各样表达价值特殊的语言格式;严格地说尚未进入研究的阶段一甚至没有形成一种强烈的意识,希望将这些杂乱的材料置于统一的理论目光的审视之下以及专属的研究方法的操作之中。然而不找到这样的理论和方法,修辞学的研究便举步维艰,永远盘桓在常识的视野之中。

我们注意到有一些辞格的使用不仅引起了语言意义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些语义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关系,它们的修辞价值正是在这些认知关系改变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的辞格大致有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比拟、借代、移就、拈连、夸张六种,再加上象征、通感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它们与其他辞格有着明显的差异,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类来研究。为了便于称说,我们把这些现象非正式地称作认知性的辞格。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只是以这些辞格名称所指的语言现象为研究的出发点,为的是利用人们对传统修辞学的熟悉程度方便地找到一个对话的基础,而绝不希望我们的研究局限在这些传统的辞格中,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在辞格的定义上。有些学科对认知性辞格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作过一些很有价值而且很深入的研究,但是很遗憾,它们并不是语言学的。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它们的成果,但是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修辞学目前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研究范式。由于缺乏这样的范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修辞学就其整个学科的发展而言在现代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已经山穷水尽、寸步难行。所以我们的更大目标,是想通过认知性辞格的研究,对修辞学研究范式的构建做一些尝试。我们的理想是,一旦拥有了这样的范式,往往被语法学家们嗤之以鼻的修辞学研究,便可以和语法研究一样烛幽发隐、运智铺

2⊙比喻、近喻与自喻

谋,进而成为各种研究方法包括形式化的方法都能“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的天地,并且很可能因为它在方法上对解释力量的先天追求以及它与语言外因素不可分割的联系而略胜语法研究一筹。

1.认知性辞格分析的语义学方法

把以上一些辞格归为认知性辞格,原因是它们的经验基础都来自认知关系的改变,这一认识的重要性在于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解释性的因素。然而我们研究如果是语言学的,那么更重要的一环是概括出它们共同的语言特征,否则把它们归为一类来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理由就是不充分的。进

一步的目标当然是把这共同语言特征的形成与认知关系的变化联系起来,这种研究就不仅是语言学的,而且是解释性的了。

认知性辞格的语言表现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传统修辞学最为热衷的固定格式。但是单就这些格式本身,我们很难在其间发现更深一层的共同特征,足以将它们连成一个系统。然而认知性辞格既然是认知关系的改变造成的,我们的思路就会被引导到这样一个问题上:认知关系的变化进入语言就是语义的变化,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发现它们是如何体现在外在的语言形式上的,语义形式的变化仍然一定是明显的;即使我们进一步发现了它们齐整的外在语言形式,它们也一定受控于语义形式的变化。所以对认知性辞格语言特征的探求首先就被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将认知关系变化导致的语义变化最为清晰地显示出来?然而语言学并没有为我们准备好一套这样的现成方法,要从这一角度切入认知性辞格的研究,研究者必须自己着手构建一套理论。

1.1必有特征、可能特征、不可能特征

1.1.1区别性语义特征和量限范围

现代语义学中的语义特征分析法,又称义素分析法,将一个词的意义分析为一组区别性的语义特征。这种方法不认为词义是词所指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完全反映,而认为某个词的词义就是该词的所指对象相对于其他对象的最低区分度,它表现为一组区别性的语义特征。任何对象只要完整地具备了这组特征,就足以与其他对象区分开来,其语言表现就是可以用这个词去称呼它。如果说一个词所能指称的对象是一个集合的话,那么进人这一

4⊙比喻、近喻与自喻

体的对象除了必须具备该词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内涵特征,显然还会在这个共同的标准之外具备自己独有的特征一例如有的杯子是“带盖儿”的,有的却是“带把儿”的;有的杯子是“瓷质”的,有的却是“塑料”的;有的杯子是“缺了一个口”的,有的却是“结满茶垢”的;有的是“慈禧太后用过”的,有的却是“乾隆年间烧制”的…一组必有的内涵特征只能指向一个抽象的杯子,加上这样一些以至于无穷个外延特征才能指向我们实际观察到的一只具体的杯子。

任何一个物体,只要人们称它为杯子,我们就能预测它必定具有哪些内涵特征,内涵特征是必有性的,它决定于一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杯子这类事物的一般认识;但对任何一只杯子我们都无法预测它一定会具有哪些外延特征,外延特征是可能性的,它取决于一只具体的杯子在具体环境中的实际遭遇。根据两类特征在必有性与可能性上的对立,我们将以上使用过的术语统一为两个:

必有特征一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必须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或类别中的对象被词语指称时,它就是词语的区别性语义特征或内涵特征,也即必有特征。任何词语的词义都是一个必有特征的集合。

可能特征一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可能具有的特征,当这一对象被词语指称时,它就是能与该词发生组合关系的语义特征(详见本章1.3节),即这一词语的外延特征或可能特征。

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必有特征与区别性语义特征、内涵特征可等价地替换使用,可能特征则可与外延特征等价地替换使用。由于词义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必有特征和可能特征用于词的意义分析,它们就是词的语义特征;如果用于对事物的认知,它们就是事物的认知特征。

一个词会有哪些具体的可能特征虽不能预测,但它毕竟有一个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是不可能特征了。“叫唤了一声”“发芽”“放进了整个西湖的水”这三个特征就不可能为“杯子”一词所具有。这样我们在必有特征和可能特征之外又有了第三个术语:

不可能特征一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不可能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被词语指称时,它就是不能与该词发生组合关系的语义特征(详见本章

1.3节)。

1.1.3性质上的和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

不可能特征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它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章认知性辞格:寻求不可能特征⊙5

(a)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

“杯子”的必有特征中有“无生”一项,说明它是没有生命的物质实体,而“叫唤了一声”及“发芽”却只能在“有生”的基础上发生,语义上的不相容决定了这两个特征是“杯子”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在我们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它在理论上相对简单,本小节将对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做更为详尽的分析。

(b)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和量限范围

“杯子”是“容器”,而且是“盛放液体”的,“西湖水”从性质上说可以放到

一只杯子中去,但现实中不可能有一只如水库一样巨大的杯子,所以“放进了整个西湖的水”是“杯子”在“盛放液体”这一性质特征上的、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

由此看来,程度上不可能特征的存在应该有两个前提:第一,它在性质上必须是可能的,性质上可能了才有必要讨论程度上是否可能;第二,性质上的可能往往只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才得以实现,超出了这一范围就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中种种条件的制约,使得发生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或事实上等于零。这种能使某一性质上的可能特征事实上不可能实现的程度,它的事实表现就是我们所说的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这也就是说,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既然性质上是可能的,就意味着它没有超出物理世界的极限,我们总能想象出一些场合来,使这些特征在这些场合中为真。“放进了整个西湖的水”对杯子而言既然是性质上可能的,那就是说完全可以设想在我们物理世界的某种场合下人们制造出了一只巨大无比的杯子,在其中“放进了整个西湖的水”就成为现实。但是这样体量的杯子远远超出了人类对杯子功能要求的生理极限,投人巨大精力物力去制造这样一只杯子的场合在我们的人文世界中是不可思议的、绝无出现的可能。同样,通过物理条件怎样的改变就能够凝结出“大如席”的(燕山)雪花也是可以想象的,但是这样的改变至少在地球以及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星球中是难以发生的,于是和“(杯子)放进了整个西湖的水”一样,“(燕山雪花)大如席”也就只能是一种不可能特征了。

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图景,不仅反映了事物之间在性质上是如何相互制约的,也体现了这种性质上的相互制约通常是在何种程度也就是何种量的比例关系中实现的。如果说前者的稳定性依赖于我们对性质的可能特征的使用,后者则依赖于程度的可能特征的使用。在这个意义上,程度上不可能特征的出现和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一样,都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6⊙比喻、近喻与自喻

关系,描画出一幅超越现实的世界图景来。

然而与性质上可能、不可能的特征相比,我们很难在程度上的可能与不可能特征之间找到一条较为明晰的分界线,因为前者取决于世界的基本规律,后者取决于世界的具体条件,其中既有来自物理的也有来自人文的。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人们的认知经验中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我们称之为量限范围,它就是任一对象的某种性质特征在程度上被允许的大致范围,我们将在1.2节用它来规定程度不可能特征的集合。

如何来确定这一边界模糊的量限范围呢?先看例句:

(1)每分钟,都有十家影院同时散场|街道上着了人的火(黄亚洲《黄浦江》)

(2)她…赶明儿打个喷嚏也得事先请示领导。(王蒙《湖光》)》

“每分钟都有十家影院同时散场”“打个喷嚏也得事先请示领导”似乎也是很难发生的,但是完全可以想象出一些使它们必须发生的极端场合,而无须改变我们认知方式中事物之间发生关系时量的比例关系,所以它们都在量限范围之内,还是程度上的可能特征而不是不可能特征。

下面两个例句中相应的特征就跨越了量限范围:

(3)(他的上帝为他特制的大脚)空气锤似的把江北城市踩得砰砰直晃他走路不敢太猛一不小心|就会撞倒迎面而来的汽车|撞扁迎面而来的太阳(曹剑《江北大汉》)

(4)洪泽湖水和酸辣莱汤灌大的江北汉吃黄大头山芋变高了吃玉米面变粗了的江北汉耸了耸比江北还要宽大的肩膀(曹剑《江北大汉》)》

如前所述,事物之间都是在一定的量的比例关系中发生关系的,是什么性质的事物,我们就会在心目中预估它将会形成怎样的量在怎样的程度上影响对方。例(3)中“大脚”以“踩”的方式作用于“江北城市”必定会对后者产生

一定的影响,可“砰砰直晃”的影响程度却远远超过了通常认知经验中人的肢体对大地以及建筑在大地上的整个城市所能产生影响的极限。虽然“踩”意味着性质上的可能,“砰砰直晃”却体现了程度上的不可能,把它加在“江北城市”上势必就改变了我们预期中的认知图景。而“撞倒迎面而来的汽车”特别是“撞扁迎面而来的太阳”改变的力度更大。例(4)中“肩膀”比“江北还要宽大”的程度特征,也从根本上颠覆了通常认知经验中人的身体一部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