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李鸿涛,张伟娜,佟琳|(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

【作 者】李鸿涛,张伟娜,佟琳
【页 数】 286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20.12
【ISBN号】978-7-5152-1985-1
【分 类】中医典籍-目录学-概论
【参考文献】 李鸿涛,张伟娜,佟琳. 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20.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内容提要:

《中医古典目录学》作为一门专科目录学,通过系统整理其概念、内涵和方法,并结合丰富的实践例证,以构建其学科基础。本书吸取了古今众多学者有关目录学知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真知灼见,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体会,通过立题选材,编述而成。同时,本书也可为中医古籍科研人员学习中医古典目录学,并以中医古典目录学研究和传承中医文献,提供借鉴。本书选材丰富,内容安排新颖,并对古籍文献整理过程中,目录学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独到的观点和方法,是一部较为优秀的学术论著。

《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内容试读

以1学母

第一章认识篇

第一章·认识篇一一

第一节中医古典目录学概念与范畴

中医古典目录学属于专科目录学,是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重要基础,在中医文献的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在国家重视古籍整理和中医文献传承的大好形势下,中医古典目录学越来越成为文献研究者所必须储备的学识之一,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中医文献的保护、整理与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我们首先对其概念与研究范畴做一简要梳理。

一、目录与目录学

中医古典目录学是中医文献学与古典目录学的交叉学科,欲澄清中医古典目录学的概念与范畴,有必要先就古典目录学做一简要介绍。

(一)目录

1.目、录和目录的概念目录一般由目和录组成。

(1)目

目的本义为人眼,引申为条目。《说文解字注》曰:“(目)人眼也。”“目之引申为指目、条目之目。”《康熙字典》日:“又条目。【论语】请问其目。【注】条件也。【前汉·刘向传】校中秘书,各有条目。”

“目”被用作目录学中时,具体指篇名或书名。篇名即指书籍中诸篇的名称,又称小名、细名。书名即每一部书的名称,又称大名、总名或大题。将诸多的篇名或书名汇集起来,遍举其名就叫作日。

(2)录

录的本义是刻木,引申为记录、详细说明或次第。录与録同,録是录的异体字。俞樾《儿答録》曰:“《说文·金部》:‘绿,金色也,从金,录声。’樾谓

4

一中医古思目录学慨的

録为金色,于古无征。许君盖依绿字说之,绿从系,为色青黄也,故録从金为金色,金之色亦在青黄之间也,然恐非字之本义。今按録者,录之或体也。录部:‘录,刻木录录也。’刻木必用刀,故或从金。”2作为动词,录有记录的意思。章太炎《小学答问》曰:“凡言记录者,借为刻木录录之录,古为书契,本刻木为之也。”作为动词,录又有详细说明的意思。《公羊传·隐公十年》载:“《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庄公十七年》曰:“将其有末,不得不录其本也。”“录”与“略”相对,对外记载就简略,对内就详叙;对末简叙,对本就详叙。“录”是指详叙或着重说明。作为名词,录有次第的意思。《周礼·天官·职币》言:“辨其物而奠其录。”杜子春释为:“奠其录”为“定其录籍”。意思是对财物的名称、质量、数量及赐予的先后次第,都记录在簿籍上。这个详定其次第的簿籍,叫作录。《国语·吴语》记载黄池之会,吴师“昧明”进逼晋师,晋遣使问曰:“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今大国越录,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3这里吴国所越之“录”,是指双方协定的秩序单

“录”被用作目录学中时,具体指叙录,又称书录、序录。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即逐一介绍某篇或某书之内容旨趣,并按一定的次序加以编排,「它可以作为包括目在内的简称。4

(3)目录

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把一批篇名或书名与其说明依次编列在一起就是目录。近代目录学家姚名达云:“遍辨其名之谓目,详定其次之谓录,有多数之名目且有定之次序之谓目录。曰目曰录,皆非单独,义本相通,故成体。”“目录”一词,最早见于《别录》和《七略》。萧统《文选》卷二十二王康琚《反招隐诗》李善注引“刘向《列子》目录”,又卷三十八任彦异《为范始兴作求立大宰碑表》李善注引刘歆《七略》曰:“《尚书》有青丝编目录”。这两处都是指一书的目录。班固《汉书·叙传》云:“爱著目录,略序洪烈,述《艺文志》第十。”这里是指群书的目录。汉晋以后“目录”之名已经通用,但又有“录”“略”“志”“簿”“书目”“书录”“解题”“考”“记”“提要”等称谓如:西汉·刘向编著的《别录》、西汉·刘歆编撰的《七略》、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艺文志》、西晋·荀勖编辑的《晋中经簿》(亦称《中经新簿》)、东晋·李充所编的《晋元帝四部书目》、唐·毋煚所编的《古今书录》、宋·陈振孙编辑的《直斋书录解题》、元·马端临编辑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清·钱

第一登·认识篇

曾编撰的《读书敏求记》、清·纪昀等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5)

目录具体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s编制目录的过程,通称目录工作。古代的目录工作只限于图书编目,所以目录与书目没有区别,是同义语。但是现代目录工作大大拓展,只有图书目录才可称书目,即书目转化为图书目录的省称,而目录是一切文献目录的总称,范畴大于书目。从理论上说,目录可包书目,而书目不能作为目录的代称。但实际上,两者混用,相沿成习,有时又不必拘泥。6

2.目录的分类

目录依据书的数量,分为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

(1)一书目录

书目录是指把一本书的篇名和说明加以编排与汇集后的成品,它比群书

目录出现得早

过去学者认为,最早的一书目录是成书于战国后期或秦汉之际的《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它编次和汇总了六十四卦的卦名。清代学者卢文弨《钟山书札》卷四曾说:“吾以为《易》之《序卦传》,非即六十四卦之目录欤?《史》《汉》诸序,殆防于此。”近代目录学家余嘉锡先生也赞成此说,认为“目录之作,莫古于斯矣”,但这一说法被近年出土简帛所颠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竹简《曲目》初步断定为战国中期楚简,是《诗经》的篇目。山东银雀山汉简,“是在文、景至武帝初期抄写成的,而各典籍的成书年代都不会晚于战国时期”,其中有《孙子兵法》的目录与《守法守令十三篇》的目录。不仅如此、目录的最初形态是只有“目”,没有“录”。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在全书正文结束后,便接着分四栏书写该书目录,将该书各篇篇名逐

一列出,形成全书32篇的“目”,而没有“录”,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只有52篇的篇名之“目”。31

上述目录都有一书日录的性质,但是体例完整使用的当推《史记》《汉书》的一书目录,《史记·太史公序》的小序就是一篇完整的《史记》目录。《太史公自序》是由大序和小序两大部分组成的,大序是自述,说明家世、学历、仕历、学术观点、编纂旨趣和体例等等:小序则是依次写了每一篇的篇名和要旨,也就是目录。班固《汉书》的《叙传》下篇也是仿此体例而作,成为《汉书》

6

一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

的一书目录。《史记》《汉书》的一书目录都编列在全书之末,而现在的传本列于书前的书目,只有篇名而无叙录,即只有目而无录,乃是自唐代以来,由后人所加,以便翻检。正史中自写目录置于卷首,应是滥觞于范晔的《后汉书》后来的各史,除《梁》《陈》二书是后来所加外,其目录都是自列的。3别

(2)群书目录

群书目录是指把诸书书名和叙录加以编排与汇集后的成品,它产生于我国图书、目录事业正式兴起的西汉时期

历来目录学家多以西汉杨仆整理的兵书目录《兵录》为现知最早的群书目录。《汉书·艺文志》“兵书类”小序云:“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但《兵录》既不完备,又久佚未传。至西汉末年成帝时,刘向、刘歆等在奉命校书的过程中,编制成综合性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则树立了群书目录的范例。班固依《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而修成的《汉书·艺文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综合性群书目录。5

一书目录,对于检读一本书很方便有用。但要了解某类典籍有哪些书,某些书的大致情况如何以及怎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等问题,就必须求助于群书目录。[4)群书目录因为著录了许多书籍,它比一书目录仅便于检阅一部书的作用和意义要大得多,它的编排、著录也要复杂和艰难得多。因此,群书目录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5列

群书目录依据编撰者性质,分为官修目录、私家目录、史志目录等。依据编纂书目的内容,分为综合性目录和专科目录,中医目录就属于专科目录。具体介绍详见本书第一章第四节“古今目录著作的分类”。

(二)目录学

1.目录学起源与概念

目录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孔子删订诗、书之时,但目录学的正式建立,则是在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向受诏校阅整理皇家的先秦古籍。在校阅群书时,他编定次第,记录书名篇目,把校书时所撰叙录全文编成《别录》二十卷。这是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书目解题式图书总目。因《别录》篇幅太多,查找烦琐,所以刘向的儿子刘欲在《别录》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