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李石宝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基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作 者】李石宝著
【页 数】 218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19.01
【ISBN号】978-7-5682-6636-9
【分 类】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李石宝著. 基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基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是从高校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出发,意图初步建立起一个有利于高校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于大学校园环境美化与建设的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本书具体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探讨校园环境美化和建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并对校园建筑环境、校园园林环境、校园雕塑、校园广场和道路、校园光环境、校园学习环境、校园交通环境、校园就餐环境、校园学生居住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等进行细分研究。

《基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内容试读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是一个经典的教育学、心理学概念。所谓素质,就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沉淀和内化;既指人的个体素质,又可指群体素质。这一界定包括下面三个层面的含义。

(1)素质是指人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层面,即在遗传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生理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它表现为“人身的自然力”,是素质结构中的物质方面。二是心理层面,即人的心理品质。它是在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兴趣和能力,如社会适应与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与意识品质等,是人的生理组织结构,特别是人脑的一种特殊机能。三是社会文化层面,即以人的生理组织结构为物质载体,并经过内在心理过程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素养。它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它不仅给人的心理素质打上了社会烙印,而且使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素质得到社会性的改造,又与动物的本能相区别。

(2)人的素质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点。所谓内在的特点是指主体自身所固有的本来性质。人的潜能、智慧、气

1

:基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质、性格、品质、情操等内在的素质构成人自身的内部世界,它与外部的实在世界(物质世界和物化了的精神产品)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行动世界相区别。人的行为本身并不是人的素质,但它却是素质的外部表现,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同时,人的素质又只能在行动中尤其是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素质是人的属性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人的属性的全部。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年龄、相貌等外在的属性,并不是人的素质。所谓相对稳定,是指人的素质一旦形成,便会以较为固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表现出来,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因而,也有人将人才的素质概括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著名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忘光后剩下的东西。”那种未经过主体内化的、偶发的、不稳定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并不能构成人的素质。相对稳定,绝不是凝固不变,而是说,这种改变常常需要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3)人的素质是自然遗传与社会文化历史交互作用的产物。先天的组成部分,是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础。同时,人的素质绝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纯生物的实体,它同样也是整个人类不断进化、社会长期演变的结果,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正是现实的社会实践唤醒了自然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使人的天赋融合进社会文化的素质之中。离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自然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只能“沉睡着”或逐渐萎缩乃至泯灭。社会历史文化决定着素质的性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素质内容各不相同。

二、素质教育的发展历史

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但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词义的角度,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旨的教育;二是从哲学的角度,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学生

·2

第一章概论

为主体的注重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二者都注意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本质,强调了素质教育是以主体为本位的教育。以主体教育为本位是与以社会性教育为本位相对而言的。所谓社会本位教育是指它立足于个体的人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的矛盾,力求通过教育把个体的人提高到社会要求的水平。这种教育虽然也以个体存在的人为对象,却抹杀了不同主体的差异,使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同一模式和类型,同等程度的社会化、文化化的人才,缺乏个性创造性的学习和充满自信的个性发展。这种以牺牲主体性的自我发展为沉重代价的教育方式,不可避免地埋没了部分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而且也会使大部分学生的发展达不到社会要求的目标。

我国古代最早的素质教育起源于夏代,繁荣于西周的“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素质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也重视文化知识学习: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倡导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在儒家思想长期居支配地位的中国各历史发展阶段,“六艺”教育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所包含的内容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即使是在今天,也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受科举制度尤其是八股取士应试教育的束缚,在中国隋朝以后长达千余年的封建统治时期,教育走向了畸形发展。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的确起到过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但随后发展起来的八股取士的应试制度,只能“代圣贤立言”,强化了重治术轻技术的观念,巩固了官本位体制,严重束缚了中国青年学子全面素质的发展,束缚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直至导致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国事衰微,遭到铁骑践踏、列强蹂躏,致使国土分崩离析。

19世纪中叶以后,饱受西方欺凌的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觉自省意识的学人。他们怀抱着教育强国梦,奔走呼号,积极引进和借鉴西方教育模式,不断拓宽教育内容,新办各级

。3

:基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各类专科学校,其中包括今天中国大学的前身,即为数不多的“大学堂”。一股科学之风注入了东方这块闭守了二百多年的土地。五四运动,更是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风起云涌,科学、民主、自立、自强的“五四”精神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先进青年的文化精神主流,显现出现代素质教育的维形。

如果将素质教育的目光聚集在中国的大学教育阶段,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可谓几经探索。20世纪50年代,大学院系调整以后,由于照搬苏联的办学模式,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了教育的“教化意识”,过度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注重人才的批量生产而忽视了教育对象个性的发展,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人文底蕴薄弱。一定时期以来,形成了中国高校的“五重五轻”的现象,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一方面使得高等教育趋向纯粹单一的职业教育,教育的方向和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束缚,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化。“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受到的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这种冲击直接导致人们思想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混乱和迷失。

20世纪中后期,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冲击,大学教育偏重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忽略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反思,呼吁大学加强人文教育,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逐步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哈佛大学校长尼尔认为,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学生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开始懂得欣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逐渐了解科学,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无论是哈佛还是其他西方高校,都在竭尽全力为更好地弘扬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而努力,这种“通识教育”的概念,

·4

第一章概论

其实质也即“素质教育”。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教育界提出了新的素质教育的概念。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在大学教育中引起重视。部分大学自发地结合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逐步推行素质教育。这一阶段的素质教育注重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但对知识如何内化、提升为素质等具体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和特别关注,以至于有人提出了“增设几门人文课程是否就是素质教育”的疑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素质教育的思想在大学教育中得到了充分肯定。这一时期,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大学教育更加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相互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注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强调通过专业教育来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探索出“显性课程、隐蔽课程、活动课程”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个体内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目前,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工作进入深层次研究和全面实施阶段。突出文化素质教育,强调面向未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当前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策划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等实施途径的多样化,成为当前大学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

第二节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特征

文化素质又可称为“社会文化素质”,即主体后天习得的文化素养,在素质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又表现为人的外层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客观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

。5

基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高尤为重要,因而,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具有明显的变动性,敏锐地折射着环境的变化和教育的影响,并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作为主体精神存在方式的社会文化精神。素质的最高层次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最高层面,就是主体所内含着的沉淀于主体内在心理结构中的稳定的社会文化精神。这种社会文化精神因主体及其所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即印证着素质的历史性、社会性、民族性等本质特征。第二个层面是作为素质外化形式的能力。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素质和能力表现方式的知识。这三者内外统一协调,共同构成了主体素质的梯形结构。知识和能力并不就是素质,但没有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外化就没有文化素质的养成。

在整个国民组成中,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较敏锐的文化意识的群体,是所处时代最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因此,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具有作为精英素质教育的特殊群体性。

目前,中国正努力开创另一个辉煌的千年,正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世界性的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落后就会挨打的历史教训激励着中华儿女,科教强国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国家寄予当代中国大学生很高的民族振兴的历史期望,这注定当代中国大学生有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烙印。因此,又要求中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里,中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可能脱离具有中国印记的民族性。

这一切决定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最高表现形式,应该是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以现代科学精神为主要标志,兼容中国优秀传统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精神。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