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学交流系年 上》葛桂录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英文学交流系年 上》

【作 者】葛桂录著
【页 数】 610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18.06
【ISBN号】978-7-5701-0253-2
【价 格】180.00(上、下卷)
【分 类】文学-文化交流-文化史-中国、英国
【参考文献】 葛桂录著. 中英文学交流系年 上.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8.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英文学交流系年 上》内容提要: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英文学关系史料学研究”(项目编号:10BWW008)的成果,该丛书清晰地勾画出中英文学交流的历程足迹,使学术研究立足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语境。本选题注重古代及近现代原典性文献的搜……

《中英文学交流系年 上》内容试读

1218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

⊙成吉思汗西征,欧洲诸国极为震撼

本年,因蒙古商队在中亚细亚的花刺子模(Khorezm)国境被杀掠,成吉思汗决心西征。他先于本年派兵灭掉西辽,又于1219年秋亲自率军征讨花刺子模。①蒙古大军兵分数路,在东、西方同时作战,其战线几乎从印度河(Indus)一直延伸到第聂伯河(Dnieper)。②欧洲诸国受到极大震动。因为在13世纪,以城堡为中心的欧洲正把基督教世界的边界向前推进,并与伊斯兰教为敌。在此阶段,伊斯兰教仍然是基督教欧洲畏惧的唯一敌人。蒙古人的突然出现,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③用一位外国史学家的话来说:“由于我们的罪恶,我们不知道的部落来到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一也不知道他们的语言是什么,他们是什么种族,他们信仰的宗教是什么一只有上帝知道他们是什么人,知道他们是从哪里跑出来的。”“鞑靼人从第聂伯河折回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他们再一次躲藏在哪里。由于我们的罪恶,上帝知道,他是从哪里把他们接来惩罚我们的。”①欧洲对蒙古大军的恐惧心态可见一斑,这影响到后来包括英国作家在内的欧洲人对东方中国形象的想象与构造。

①参见邱树森:《元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8一79页。

②参见邱树森:《元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③这是后来构成19世纪未20世纪初席卷西方的“黄祸”论的历史起因之一。1905年3月30日出版的《东方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就说:“白人所谓黄祸之说,不知其起于何时。说者谓成吉思汗以铁骑蹂躏欧洲,西欧妇孺亦尝震惊于黄人之大创,而黄祸之说以起。”这进而成为部分英国作家塑造中国形象的一个历史背景。他们用“蒙古游牧部落”(horde)贬称中国泛滥成灾的人群。该词最早出现于欧洲语言,指中亚腹地汹涌而出的野蛮人,他们是些半人半兽的怪物,不知所来,也不知所向,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惊恐。

④The Chronicles of Novgorod,.Camden Society,1914,pp.64,66.16世纪有不少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旅行家都口气肯定地说,他们亲眼看见那些可恶的魔鬼“长得像人,但模样可怕”,从亚洲扑来,势如潮涌。这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基督教国家将被鞑靼的“魔鬼”侵占这个恐怖神话的记忆。在此,“Tatar”(鞑靼)与“Tartare”(地狱)同义。

1

中英文学交流系年

上卷

1238年(宋理宗嘉熙二年)》

©英王第一次听说东方中国

本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叙利亚人向英格兰国王建议: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结成大同盟,以反对文明的共同敌人一来自东方的蒙古人。于是,英王第

一次听说东方中国。1236年至1237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和速不台指挥蒙古大军主力继续向西进攻,西人再一次大惊。据英国人记载,1237年12月,“鞑靼人派遣使节一一个女巫,两个男人陪着她到梁赞城(Riazn)”,他们要求当地公爵们献出“男子、公爵、马匹等所有财物的十分之

一一切

财物的十分之一”。当遭到拒绝后,蒙古人就开始逐个包围并摧毁城市,屠杀居民。欧洲北部的一些地方成了一片“屠宰场”。这个危险的消息,是叙利亚人派出的使节传到欧洲去的:但是,叙利亚人没有得到什么同情。西欧人尚不知道他们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敌人,因此显得过于乐观。当时,英国温切斯特大主教曾经在与英国国王亨利三世(HenryⅢ)交谈时如此乐观地说道:“让这些狗互相摧毁,等到他们完全消灭时,那时我们将会看到,全球性的基督教将在他们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在全世界,将只有一种教会,一个基督。”①

1247年(宋理宗淳祐七年)

⊙教皇英诺森四世再派使臣出使中国

英法国王支持教皇再派使臣出使中国,蒙古定宗贵由派遣使节回访。

Chronica Maiora,N,pp.112,119.

2

两年前,蒙古定宗给教皇及英法国王两封复信,要求他们到东方服役,吓坏了教皇和英法国王。在英法国王的要求与支持下,教皇英诺森四世于本年再派使臣出使中国。访问的目的地是驻扎在小亚细亚边界的中国蒙古军队的营地,目的是请求他们停止对基督教国家的进攻和停止反对基督教世界的战争。在使臣返回欧洲时,定宗派出两名使节回访欧洲,其中一个是基督教徒。

1253年(宋理宗宝祐元年)

⊙英王劝教皇再派使臣赴华

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劝教皇再派使臣赴华。当欧洲诸国国王没有对蒙古有众多基督徒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时,唯有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I)劝教皇再派使臣出使中国,以便利用中国的基督教徒搞好与蒙古的关系,避免再出现三十年前的蒙古西征事件。于是,教皇派出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1182一1226)会修士威廉·卢布鲁克(William of Rubruk)出使中国。

1255年(宋理宗宝祐三年)

©《卢布鲁克东游记》编写完成

本年,卢布鲁克返回欧洲后,根据在中国的见闻编写了《卢布鲁克东游记》(Itinerarium FratrisWillielmi de Rubruquis de OrdineFratrumMinorum,

Galli,.Anno gratia 1.253 ad partesOrientales)。作者除了记述旅途见闻以外,还把一部分篇幅放在蒙元帝国疆域内其他民族的习俗和宗教的收集上,其中

3

中英文1学交流系年

上卷

也包括契丹(中国北部)①的信息。大约同年,“不可思议的博士”罗杰·培根(Roger Bacon,1214一1294)⑧同其于巴黎相会,两人对东方的风物进行了详细的交谈。威廉修士提供的信息确证了蒙古人并非来自地狱的撒旦使者,更可喜的是蒙古大汗容忍基督教的传播,这无疑让他大感宽心。

1266年(宋度宗咸淳二年)

⊙英人著述首次提及中国和中国人

本年,应教皇克莱芒四世(Pope Clénent IV,1200一1268)之请,英国

哲学家罗杰·培根用中世纪拉丁文撰写了《大著作》(The Opus Majus),③并于次年寄给克莱芒四世。《大著作》分为七大部分:获得智慧与真知的障碍,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圣经》语言,数学,光学,实验科学,道德哲学与伦理学。在第四部分“数学”中,罗杰·培根引用了法国人威廉·卢布鲁克与他在巴黎谈及的东方见闻。

罗杰·培根在书中指出:“在蒙古、西藏的更远处便是哲学家们称之为赛里斯国(Seres)的大契丹国(Great Cathay)。它在极西之地,印度北方与它接壤,两国之间由大海与群山分隔开来。”④这里的赛里斯国与大

①“契丹”一词是指古代发源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源于鲜卑宇文部。五代宋初(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建国,国号“契丹”。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攻灭后晋,改国号为“辽”。辽统治中国北方区域长达200余年,1125年为金国所灭。其后,辽朝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部,率部西征。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史称“西辽”,西辽曾一度扩张到中亚。随之,“契丹”之名作为中国北部的称谓始为西方所知。

②罗杰·培根,出生于英国索默塞特郡的依尔切斯特,曾在圣方济各会修道院当过僧侣。大约在1230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来到欧洲的学术中心巴黎大学留学。1250年,36岁的培根从巴黎回到英国,被牛津大学请去任教,讲授数学、物理学和外语等课程。他学识渊博,通晓多种文字,在数学、力学、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化学、音乐、医药、文法和逻辑等多方面都有研究。参见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著:《炼金术神话》,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③1267年,罗杰·培根又撰写了《小著作》(The Opus Minus),为The Opus Majust的摘要或总结,以及《第三著作》(The Opus Tertium),为The Opus Majus.与The Opus Minus的简介。

④英文原文为:Beyond these is Great Cathay,which is called Seres by the philosophers.It is in theextreme east,to the north with respect to India,divided from it by an arm of the sea and by mountains.See

Burke,Robert Belle ed.The Opus majus of Roger Bacon Vol.I.Bristol:Thoemmes Press,2000,p.387.

契丹国就是中国。罗杰·培根在书中提到这个大契丹国出产制造大量的丝绸衣物(Seric garments),还出口到其他地方;契丹人在每个行业都做得

十分优秀,其中有些好医生能够通过脉搏与其他症状进行诊断;他们使用纸币(card of mulberry bark,直译为“桑树皮制成的纸片”);等等。①罗杰·培根还介绍了生活在中国的聂思脱里派教徒(Nestorians),不过他称之为不完美的基督教徒(imperfect Christians),认为他们知识浅薄(scantyknowledge)、道德败坏(evil morals),他们虽然教授鞑靼贵族的子女福音与基督信仰,却受对方鄙视。®以上这些介绍都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比较可信。罗杰·培根也有一些怪异的记述,如:大契丹国的悬崖峭壁上居住着一些类人生物,身高不到一腕尺(cubit)③,全身覆盖着毛发,不能屈膝而只能跳着走,不能说话等。④

罗杰·培根在《大著作》中的这些记载是目前所知最早提到中国与中国人的英人著述,在中英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中英外交第一次接触

本年,出生在北京的景教教士拉班·扫马(Rabban Sauma,12251294)奉伊儿汗国阿鲁浑汗(Arghun,1258一1291)之命率团出使欧洲,以寻找同盟者共同对付阿拉伯势力。扫马等人首先抵达君士坦丁堡,会见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Andronikos IⅡ,1259

DSee Burke,Robert Belle ed.The Opus majus of Roger Bacon Vol.I.Bristol:Thoemmes Press,2000,p.387

2See Burke,Robert Belle ed.The Opus majus of Roger Bacon Vol.I.Bristol:Thoemmes Press,2000,p.388.

③cubit源于拉丁文cubitus(“肘部”),故又可译为“肘”。腕尺是古埃及最重要的长度单位,指从肘至中指尖的长度,约合20.62英寸;还有一种腕尺,只有17.72英寸长。

4See Burke,Robert Belle ed.The Opus majus of Roger Bacon Vol.I.Bristol:Thoemmes Press,2000,p.387.

5

「中英「文学交流|系「年1

上卷

1332)。①其后,扫马等人继续西行,于6月23日抵达那不勒斯,再由那不勒斯走陆路前往罗马。⑦因罗马教皇何诺四世(Pope Honorius IV,l2101287)去世,扫马等人只得继续北上,途经托斯卡那和热那亚,③终于在本年初秋到达巴黎,并在那里会见了法国国王腓力四世(Philippe le

Bl,1268一1314),而后者表示愿意派军与伊尔汗国合作夺取耶路撒冷。④10月,扫马等人又在当时处于英格兰控制下的法国南部城市加斯科尼(Gascony,即今波尔多[Bordeaux])会见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Edward1,1239一1307)。⑤本年12月,扫马等人回到热那亚过冬。⑥翌年2月20日,罗马教廷选出新任教皇尼古拉四世(Pope Nicholas IV),后者马上召见扫马等人,双方大约在1288年3月上旬见面。⑦1288年复活节后,扫马等人开始启程东返,于同年9月回到伊儿汗国。

返回伊儿汗国之后,扫马曾用波斯文撰写游记,记载他出使欧洲的经历,但原稿已佚。不过,有一位佚名作者用叙利亚文撰写过《大总管雅巴拉哈三世及拉班·扫马传》一书,其中摘译了扫马游记的部分内容。该书于1887年被后人发现,先后被译成英文、法文等多种文字,这使得扫马的欧亚历程为世人所知。⑧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扫马等人于1287年10月在法国加斯科尼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的会面应当就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第一次外交接触,意义重大。

①参见周宁著/编注:《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②参见周宁著/编注:《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48页。另见[英]阿·克·穆尔著《150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郝镇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5页。

③参见[英]阿·克·穆尔:《150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郝镇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5页。

④参见周宁著/编注:《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53一54页。

⑤参见周宁著/编注:《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55页。另见[英]阿·克·穆尔著《150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郝镇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7页。

⑥参见周宁著/编注:《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56页。另见[英]阿·克·穆尔著《150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郝镇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8页。

⑦参见周宁著/编注:《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48页。另见[英]阿·克·穆尔著《150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郝镇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5页。

⑧参见周宁著/编注:《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