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王松壮,王慧珍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小学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

【作 者】王松壮,王慧珍主编
【页 数】 355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692-4447-2
【分 类】小学-家长会
【参考文献】 王松壮,王慧珍主编. 小学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小学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内容提要:

本书设计的主题包括幼小衔接、习惯养成、学习方法指导、感恩教育、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培养、抗挫折教育、意志力培养、阅读、陪伴、沟通、青春期教育、兴趣培养、家庭氛围、赏识教育、生涯规划、合作与竞争、自信心培养等,在全市40余所试点学校试用了一年,效果很好。

《小学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内容试读

主题活动设计THEME ACTIVITY DESIGN

小学家长会

ELEMENTARY SCHOOL

建议一年级家长会用

孩子入学,您准备好了吗?

【活动背景】

入学在即,孩子将从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也将产生相应的变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面对这么多的变化,家长的内心充满着喜悦期待,也有些许焦虑。如何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入学的准备?如何让家长注意到将要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变化?如何正确指导孩子渡过幼小衔接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次家长会,我将和各位家长一起来做个有准备的人,做好幼小衔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活动目标】

1.引导家长了解孩子即将到来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2.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导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活动准备】

1.家长会PPT

2.入学手册

3.学生简历

【活动过程】

一、走近学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们愉快的幼儿园生活结束了,他们即将迈入小学的大门,在幼儿园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刚进入校园,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感到陌生,尤其是孩子,来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换了新老师,心里肯定会志忑不安的。为了使各位家长了解我们的学校,也为了帮助孩子

幼小衔接专题|1

川学家长会

THEME ACTIVITY DESIGN主题活动设计

ELEMENTARY SCHOOL

尽快熟悉学校,请大家观看学校专题纪录片。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家长朋友们了解学校的发展史,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消除家长对学校的陌生感。

二、走近老师

了解了学校,家长朋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的老师是谁?她(他)的教学水平如何?对孩子有没有耐心?…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老师,了解她(他)们。

各科老师与家长见面,做自我介绍(如果老师同时教几个班,可以提前录制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该环节,让家长在最短的时间里对孩子的老师有大致的了解。

三、走近新学期

作为新入学的孩子的家长,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是既兴奋、期待,又惴惴不安的。对孩子的入学,也有很多的想法。比如:孩子入学了,我应该怎么做?如何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如何和老师携手培养好孩子?…

为此,我为家长朋友精心准备了《入学手册》,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学习《入学手册》(见链接),最后由教师有重点地做简要说明。

设计意图:以往的家长会老师是“主角”,而讲完之后家长真正能消化吸收得不多,这一环节让家长静下心来学习《入学手册》,为自己和孩子做好准备。

四、走近孩子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知道他的爱好吗?懂得他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小心思吗?爱孩子一定要从了解他开始。会后请填写一下孩子的档案并写下您对孩子的寄语。

设计意图:家长填写孩子档案的环节便于老师提前了解学生,为新学期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建立班级群

孩子上学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时间有限,为了更好地方便家长们交

流,我建立了班级的QQ群(微信群),家长们可以此为平台交流经验,分享

优秀的资源。

21幼小衔接专题

,主题活动设计THEME ACTIVITY DESIGN

川学家长会

ELEMENTARY SCHOOL

六、班主任总结

相逢是首歌,很高兴我们能相聚在一个大家庭里。孩子进入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开始,路还很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家校合作共育,孩子们定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最后给大家几点建议:

1.教育孩子一定要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专家认为,关心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爱学习的榜样,多帮孩子分析学习中的问题,探索学习方法。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一个和谐的家庭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以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比如上课听讲是否认真,课下跟同学相处是否融洽,以及孩子的性格、做事的态度、方式等,由此家长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育。

3.提倡亲子阅读。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书。在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又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4.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请各位家长给予理解和支持。比如,家长们最关心的孩子的座位问题,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性别、身高来确定。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坐前排、坐中间,但是两边和后边的位置也总要安排孩子去坐。我理解家长的心情,请各位也理解我的工作。

我们×个孩子来自×个不同的家庭,接受了不同的启蒙教育。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职责吧!再忙、再累也要管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的教育问题甩给祖辈。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个第一次,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陪伴他们顺利而快乐地走好小学阶段的第一步!

(开发区大季家中心小学宋晓楠)

幼小衔接专题|3

小学家长会

THEME ACTIVITY DESIGN主题话动设计

ELEMENTARY SCHOOL

【相关链接】

一、《一年级学生入学家长指导手册》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而言是个跨越。他们需要学着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不少家长都感到困惑,不知开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为了帮助家长做好过渡,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供家长朋友学习借鉴。

一、关于入学准备

一年级孩子入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家长应和学校、老师一起努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帮助,就是把入学的准备工作做好。入学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两个方面。

(一)心理准备

家长首先应在心理上让孩子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已经习惯了幼儿园轻松随意生活方式的孩子,上学后,学习压力增大,困难增多,在心理上很难马上适应,有的孩子甚至会感到烦躁。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入学前把好“心理关”。从正面引导孩子,让他们了解在学校能够学到很多以前不会的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上学充满希望。

1.可以和孩子聊天,给孩子讲一讲自己上学时的情况。家长应设法增强其上学欲望,解决他们的疑虑,激发孩子对小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愿望。可以和孩子探讨:喜欢上学吗?为什么?可以告诉孩子,上学后能读更多的书,学电脑…还会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喜欢你。

2.告诉孩子学校生活是美好的,让孩子知道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让孩子明白上小学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小学的老师个个知识都很渊博,个个都很了不起,而且和幼儿园老师一样非常爱孩子,只要肯认真学习还有机会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并且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在小学将体验到的种种幼儿园所体验不到的乐趣。

3.与邻居小朋友交流,让孩子看看他的记分册、评价手册、奖状等等,是

一种激励。

4.如果担心孩子到了新环境会害怕和陌生,家长可以提前带着孩子去

4「幼小衔接专题

主题活动设i计THEME ACTIVITY DESIGN

川学家长会

ELEMENTARY SCHOOL

新学校转转,让他们熟悉一下即将开始学习和生活的新环境

5.家长应教会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努力培养孩子在听、说、看、记、做、思等方面的能力,为孩子上一年级后在智力、知识方面的发展做好准备,以免孩子们刚上学就落后于其他孩子而产生自卑、厌学的心理,一二年级,家长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的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为他的顺利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物质准备

在重视孩子心理准备的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为孩子购置必须的学习用品,让他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1.书包1个: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合适的双肩式书包,大小跟孩子的身高以及教室格子大小相适宜。要求质料要轻、肩带要宽阔,功能不要太多,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

2.铅笔盒1个:长20厘米左右,最好分上下两层。建议给孩子买功能最简单、色彩不鲜艳的铅笔盒或铅笔袋。功能太多、样式花哨的铅笔盒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直尺1把:直尺是小学生必备的,特别是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会经常用到直尺。15厘米或20厘米的普通塑料直尺就可以。

4.铅笔:小学生以使用铅笔为主,每天带6支削好的HB的铅笔。每天晚

上,请家长帮助孩子把铅笔削好,不要把转笔刀或小刀一类的用具带到学校。

5.橡皮1块:最好是长方形,高级绘图橡皮,比较好用,擦得比较干净。

6.包书皮和本皮:请家长帮助学生完成。建议大家用比较结实的皮纸等和孩子一起包,包好后在书和本上各写好书名、本名、班级和姓名。

7.垫板:写字时必要用具,但不要给孩子准备塑料材质的垫板,因为年级孩子刚刚执笔,塑料材质的垫板写字滑,不利于孩子写字。

8.尽力为孩子设置固定放书包、用具、图书等的地方。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不要将孩子安排在与电视机同屋的房间,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准备以上学习用具时,请家长注意:要简单,功能不要太多,不要太复杂,以免在课堂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讲效果;孩子的每一件用品都需要标记上名字,以免混淆;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做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开始就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

幼小衔接专题5

小学家长会

THEME ACTIVITY DESIGN主题话动设i计

ELEMENTARY SCHOOL

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二、关于对学校生活的适应

孩子入学以后会经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兴奋期,孩子入学前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充满自豪感,有想当个好学生的愿望。第二个时期是厌倦期,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新鲜感逐渐消失,加上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受到了约束,生活上又紧张,学习知识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有一部分孩子感到负担重而不想上学。第三个时期是适应期,开学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

(一)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包括: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学校要求学生7:30以前到校,而且要养成在家吃早餐的习惯;放学后,回到家先做作业,做作业要专心,做完作业后再玩,不能边玩边做。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中午休息时间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午睡,避免孩子到了下午的时候困乏,影响听课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利用开学前的一个星期,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要求孩子每天最晚9:30睡觉,早上6:30起床,每天保证9小时以上的睡眠,开学后,有些学生不适应,可能会上火,请家长注意让孩子多喝些水,以免生病。

(二)上学以后孩子要独立去记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业和第

二天要带的东西。开学后我会给学生专门准备一个记事本,希望家长能够每天抽出点时间,对孩子是否完成老师交代的事情进行指导,具体做法:一次提醒,一次检查,一次表扬。例如:放学接孩子的时候,问问他“今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什么呀?”孩子做完了,家长要检查签字,完成的好,别忘了要肯定孩子,完成得不好或者没完成,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原因,鼓励孩子继续努力。有过几次经验以后,孩子就会明白,记住老师交代的任务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和记事方面都会认真许多。

(三)上学以后,需要自己保管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许多,孩子以前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缺乏自己的东西由自已保管的意识。这样就造成有些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丢文具,根据这种现象要求每种文具都用圆珠笔在纸上写上名字,用胶条粘下来贴在文具上,让他自己认识自己的东西。有些父母对这些现象并不重视,觉得一支铅笔没有多少钱,丢了再买就可以了,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是需要注视和培养的。另一方面,开学

61幼小衔接专题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