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间概念及问题研究》杨洁高|(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史时间概念及问题研究》

【作 者】杨洁高
【页 数】 263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21.11
【ISBN号】978-7-5643-8086-1
【分 类】历史哲学-研究
【参考文献】 杨洁高. 历史时间概念及问题研究.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历史时间概念及问题研究》内容提要:

《历史时间概念及问题研究》内容试读

一、历史与真理

什么是历史哲学?当人们在历史问题中要求真理时,便有了历史哲学。因此,历史哲学就是将历史和真理关联起来的理论视域。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单独的历史哲学,之所以称为历史哲学,不过是用哲学思维以及各种思想资源思考历史问题而已。而同样的情境也出现在政治哲学、科技哲学等五花八门的部门哲学中。

也许,当哲学将真理问题带入历史思考中时,其陷入得也最深,甚至比艺术哲学中遭遇的困境更严重。亚里士多德早就质疑历史的科学性,他认为历史记载过去,记载无可对证的遥远的古代,其真实性无法考察,因此历史甚至不如诗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还可令人感同身受,而历史记载的故事谁知道它真的发生过?亚里士多德从批评的

003

角度提出了历史的真理要求,从而导致哲学介入历史。然而这不过是哲学耻辱的异地重演。

康德所谓哲学的耻辱归根到底在于物自体根本不可确知,因而真理就难以称为我们的知识对外在或自然存在的反映。阿兰·巴迪欧说:“真理…是知识上的一个洞。”这个洞可以理解为知识永远都弥补不了的缺陷,也可理解为知识总是漏洞百出的。真理竟然以“洞”的方式缺席了知识,这是当代哲学最大的反讽。

当然康德并没有放弃真理,放弃真理就是放弃哲学思考。在康德那个时代,支离的、不具体系的道理不可能被认为是真理或属于真理。真理必定是一而不是多,真理归于存在而不归于属性。人们可能立即联想到耶稣的“我是真理”。而康德转换了耶稣的启示,真理当然存

在,真理使得一切知识具有确定的形式,而这个参与构建知识的形式是先验的,真理就是人的先验存在之思维体系。这一体系之所以为真理,乃是因为它能借助于感知中的材料生产确定的知识。黑格尔接过了康德的传统,他认为所谓科学性就是指知识的体系。一个完美的体系,在每一种知识的“洞”里都设置了连环的景观,通过辩证法的投射方式,知识与知识之间得以互现,但是这种互现真的不会推向黑格尔自己所说的“恶的无限”吗?

因此克尔凯郭尔干脆说“主体性就是真理”,他说:“真理不是被带到他身内的,而是本来就在他身内。”①克尔凯郭尔把我们带到了神学。

现代基督教神学认为,纯粹的主体性就是上帝,上帝之为真理乃是作为他所创造的世界与万物之间绝对的关联性的唯一线索。如果没

004

有上帝,那么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差异性就是鸿沟,这些鸿沟难道会因为我们同是原子或量子构成的就会消失吗?而真理在神学之外遇到的困难在神学之中则被上帝的圆满性克服了。

按别尔嘉耶夫的说法,主体性也即个性。上帝自然是个性的存在,上帝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跟上帝对立,也没有什么东西外在于上帝。人作为上帝之子,也是一个主体,但是人却不一定是个性的存在,人不具有上帝的圆满性与无限性。按基督教的说法,人是有原罪的,人的原罪在这里就是人在外化之中存在。人逆着自己的主体性向宇宙时间和历史时间两个维度外化,在第一个维度上人与物同在,人也是

一个物;在第二个维度上人与文化同在,人是一个他者。但毕竟人是

①「丹麦]克尔凯郭尔著,王齐译:《哲学片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有内在性的存在,人并不像某个物体,除了组成它的物质及其结构和功能之外,没有独立的内在性。人的内在性就是上帝作为人的“主体中的主体”。《圣经》里上帝照着自己的样子造人,人自然是具有上帝的样子。这个“样子”究竟指什么?神学家将之解释为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将人自身组建为一个“为己之故”的“个性”。

现在我们需要抛开神学的前提来思考“个性”。马克思提出了与异化的人相对的概念,就是个性的人。这跟别尔嘉耶夫相似。所不同的正好在于马克思的思想是祛魅过的。马克思强调人的类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本质”二字前面加了一个“类”字,说明

“类本质”既是抽象的(从各个个人的存在中归纳的),又是具体的(人

类是一)。马克思的类本质概念指示了一种方向:改变人的异化状态,就是转变异化的社会关系。只要消除了一切异化的社会关系,人类就进人了最高和最终的社会阶段一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人

005

是全面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发展”,最难理解的是:它究竟指的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还是人的全部可能性的开放状态?基于实际情况,没有人能具备整个人类所具有的全部能力,因而“全面发展”并

不是结果,而是状态,即在共产主义这个自由王国里,人存在的全部

可能性向每个个体自由地开放。而马克思跟别尔嘉耶夫一样,将“个

性”的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个性呢?人们似乎将穿着打扮异于常人的人视为有个性的人,或者将那些标新立异、肆意妄为的人称为有个性。但个性绝非可以下行到个体的外表和行为特征的怪异上,它是在每个人精神的上行方向上显现的,一个人只有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才能说具有一定的个性,而个性尤其指精神生活上的创造性。因为个性的人首先要

能够占有人类精神世界之和(社会关系之和的反映),然后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属于其个人的个性。个性必定是内在性,但是能够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外在性。因此个性的人也就承担了改变社会、改变人类生活的使命。

一般所谓个性亦有好坏之分,但从精神的实质看,个性必定是好的。从道德上,人们将物质和精神视为两极,前者相关的是物欲,后者相关的是自由。如果不受物欲的影响,精神自然是善。因此真正的个性必然是一种美德。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反过来说,愚昧无知本身不是恶,但总是导致恶行。中国儒家的易学思想与苏格拉底持相似的态度,儒家学者说“君子不占”,或“有德者不占”,人们之所以占卜,就是因为前景不明,不知道如何应对发生的事情。然而“德”本来就

006

是行事的原则,有德者早已在其个性中决定了行事的方向,而他的决定不会因为可怕的后果而放弃,也不会因为利益关系而改变。中国哲学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即从道而得。道就是中国哲学的真理。就道与德的关系而言,德是真理的显现。而德显现道的方式就是中国古人的“个性”。中国历史偏爱的正是那些有个性的人,这些人物占有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世界,自由而豪迈。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很多这样的人物,他们出身低微或是深陷困境,却不甘被埋没。宁戚一边喂牛一边唱歌,让秦穆公注意到他与众不同的德行:百里奚被秦穆公以五张羊皮的代价买到时,秦穆公发现他竟然是一个七十岁的老者,不禁叹息,而百里奚说:您要是让我搏虎缚熊,那我的确是老了;可您要让我治理国家,我倒算年轻的,姜尚辅佐文王时已经八十了。让人惊叹的是,中国古代有很多历史人物都出生低微,没有军旅及治国经验,但一登高位,便能指挥若定。如诸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