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陈涵平,郑国岱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作 者】陈涵平,郑国岱主编
【页 数】 267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2022.02
【ISBN号】978-7-5192-9368-0
【价 格】58.00
【分 类】中华文化-教学研究-中小学
【参考文献】 陈涵平,郑国岱主编.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22.0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内容提要:

本书以学校教育为着力点,从学科、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阐述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理论方法,探讨在学校中推广国学教育的实践途径,使国学教育能在我国中小学里普及和规范发展,从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增强我国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十二个章节,通过介绍国学与国学教育的理论体系,论述国学教育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国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分析课例来给广大的国学教师一些启迪和参考,指导其开展国学教育工作。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内容试读

第一编

理论探索与拓展

第一章国学与国学教育

国学,即一国固有之学。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国学”作为统揽中国学术文化的“概念”被提出来,以之与“西学”抗衡。1937年后,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国学一度沉寂。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学再度复兴,并形成一股热潮。国学持续大热,又推动了国学教育的发展。至今,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国学与国学教育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在国学的推进和国学教育的践行中,也一直存在着争议。本章通过梳理国学和国学教育的发展,阐明相关问题,以期使人们对国学和国学教育有更清楚的认识。

国学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注日:“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可见,“国学”原指国家设立的一级学校。清末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文化亦随之转型。面对西学的强大冲击,“国学”又被再提出来,但语义已发生转移,乃指一国本有之学,以之与西学对峙,寻求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自信。“国学”的提出,由此开启了一百多年的发展道路。

一、国学的发展

纵观国学百余年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三段:一是1840至1948年,是国学的兴起期:二是1949至1989年,是国学的沉寂期:三是1990年至今,是国学的复兴期

(一)兴起期(1840至1948年)

国学的提出与兴起,缘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有识之士开始自我反省,并兴起了一股学习西方文明的风气。先是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后又形成“洋务运动”,其代表人物张之

【第一章国学与国学教育】3

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保留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又引来时人对洋务运动的质疑,如严复以“牛体马用”来批驳“中体西用”,认为不但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体制文明。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化。而戊戌变法的惨败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又使人们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层次的“道统”问题。所以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思想改革,激进的青年学者以全盘西化的态度,一方面,发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检讨,要求“打倒孔家店”,粉碎“吃人的旧礼教”;另

一方面,开展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学习,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大旗,从精神层面上接受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和马克思主义。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从历史进程来看,现代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从洋务运动、戊戌变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再到

五四运动,除旧革新,是历史正确的选择和走向。但从中也可看到,西学步步紧逼,而传统文化则节节后退。面对西方的军事侵略和文化入侵,民族自觉和文化认同也在苏醒。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抵御西学,“国学”被提了出来。一方面,以“国学”与西学抗衡,寻求文化上的认同;另一方面,以“国学”来挽救国家民族危难,保国存种。

19世纪末,受“欧化主义”的刺激,日本学界提倡“国学”,以区别于“汉学”和“西学”。这触动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1902年,梁启超致信黄遵宪,商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1904年,邓实发表《国学保存论》,次年又与黄节等人成立国学保存会,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发行《政艺通报》和《国粹学报》。这标志着国学在中国的立足。1906年,邓实撰文《国学讲习记》:“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①一国有国之学,中国自有中国之学,这是相对西学而言。可见,邓实侧重于文化学术的国域界限,强调的是民族性,以求文化认同。

1906年,章太炎在东京创立国学讲习会,后又成立国学振兴社。在署名为“国学讲习会发起人”的《国学讲习会序》中,有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乃立者也。故今

①原载于《国粹学报》第19期,1906年8月9日。

48[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亡。”①这显然是将国学视为立国兴邦的根基,阐述了国学与国家存亡的关系,强调了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在当时的历史时势下,将国学与救亡图强关联在一起。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国人发现西方文明亦非尽善尽美,中西文化两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如1920年梁启超旅欧归回后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和1921年梁漱溟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不再将西方文化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这使国人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知,也对中华文明增添了几分自信。

与此同时,国人也在反思:全然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是否可行?这种反思又促使国人不断去传授国学和研究国学,从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引发了一股国学热潮。1920年底,唐文治等人筹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延聘当时的国学导师,培养了一批国学学者。1922年,章太炎在上海讲授国学,培养了近现代许多国学大家,而他的讲演也由人整理成《国学概论》和《国学讲演录》出版。1922年,东南大学梅光迪等人创办《学衡》杂志,同一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开展国学研究。1925年,清华大学创建国学院,聘请王国维、陈寅恪等培养国学人才。其后,很多高校,包括教会大学诸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都纷纷成立国学研究机构。在这十年,出版了一大批国学著作,如钟泰《国学书目举要》(1925)、徐文泰《国学入门》(1925)、范皕诲《二千五百年来之国学》(1927)、顾荩臣《国学研究》(1930)、钱穆《国学概论》(1931)、蒋梅笙《国学入门》(1934)等。

这股国学热潮也引发了一场论争。有人对“国学”表示了质疑,认为“国学”是个含糊笼统的名词,是时代的产物,未来恐怕也不成立。曹聚仁是章太炎的入室弟子,曾将章太炎讲授的国学内容整理成《国学概论》出版,但也表示:“‘国学’一名词虽流行于全国,实际上还含混糊涂,没有明确的观念可得到呢!”陈独秀在1923年发文也表示“国学是什么,我们实在不大明白”,并在文末转录了曹聚仁的话,言:“我老实说,就是再审订一百年也未必能得到明确的观念,因为‘国学’本就是含混糊涂不成一个名词。”®郑伯奇亦言:“本来‘国学’二

①原载于《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日。《国学讲习会序》发表时署名为“国学讲习会发起人”,或考虑到章太炎创立了“国学讲习会”,又时任《民报》主编,不少人将《国学讲习会序》归于章太炎名下。但也有人考为章士钊(行严)所作,并将此文收入《章士钊全集(第一卷)》,文汇出版社,2000,第3-7页。

②陈独秀:《寸铁·国学》,原载于《前锋》第1期,1923年7月1日。

【第一章国学与国学教育】5

字是很笼统的名词,而国学运动云云更令人不易理解。”①钱穆也认为国学“特为时代的名词”,“将来亦恐不立”。②国学,是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无凝是一个新名词。国学的内容与范围,也无明确划分,时人常作宽泛的诠释,也的确是国学存在的问题。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西文化之争更为激烈,有学者表示中国文化应该全盘西化,亦有学者坚持中国本位的文化立场。1933年,陈序经在《中国文化之出路》列举了中国学术的三个派别:复古派、折衷派和西洋派。他自认为是西洋派,即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认为西方各方面都比中国好,中国要想发展必须全盘西化才有可能。与之针锋相对的是1935年王新命、何炳松等十位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宣言》,这篇文章一开头就作惊人之论:“从文化的领域去展望现代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就是在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没有了中国人。”所以表示:“中国要有自我的意识,要有世界的眼光,既不要闭关自守,也不要盲目模仿。”③现代化是中国不可逆的发展方向,但现代化并不就等于全盘西化,而丧失本位的文化,也就成为西学的附庸,被西方文化所征服,最终成为殖民文化。

在保存中国固有文化和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之间,还有主张“整理国故”的。1919年12月,五四运动之后,正是新文化运动达到顶点的时候,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①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并身体力行。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的创刊宣言中又提出从三个方面来“整理国故”。同年,胡适应邀为清华学子拟出“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向广大青年大力推荐。这让胡适在当时受到了猛烈的抨击,1927年他撰写《整理国故与“打鬼”》⑤辩解道,“烂纸堆”里有无数的老鬼,能吃人,能迷人,整理国故就是为了“捉妖”“打鬼”。胡适曾言“国故”是个中立名词,包含“国粹”,又包含“国渣”“整理国故”,就是弘扬精华而弃其槽粕,这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接受。

上述对国学的三种态度,即是后来所称的“国粹派”“国渣派”和“国故派”。对于这场国学论争,楼宇烈明确指出了其争论的根本原因:“对于研究‘国学’不只是有对象、范围之争,更主要的是在以何种心态、何种目的去研究‘国

①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原载于《创造周报》第35号,1924年1月6日。

②钱穆:《国学概论·弁言》,商务印书馆,1997,第1页。

③原载于《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4期。

④原载于《新肯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

⑤原载于《现代评论》第5卷第119期,1927年3月19日。

68[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学’等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①楼宇烈认为国学论争的原因是国学研究存在两点分歧:一是国学内容范畴的界定;二是研究国学的态度倾向。这两点分歧,在1990年国学复兴时,再度成为论争的重点。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民族生存危乎一线;继而是1946年的解放战争,直至1950年方结束。在这段战火连天的历史时期,国学也因之停滞。

(二)沉寂期(1949至1989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学在内地(大陆)和港台两地的发展,出现了分化。

清末民初,西化促使中国进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使国人摆脱了几千年的思想束缚,也有其历史合理性。在洋务运动中,保守派掌握了“儒学正统”的话语霸权,每每以“礼义纲常”“夷夏之辨”来否定新器物的合法性,“近代中国的‘反传统’至少是‘势所必至’了。”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站在阶级立场上,继续对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思想和腐朽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1950年,在“胡适思想批判”运动中,“整理国故”也受到种种指责和批判。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提出了“破四旧”的口号,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要求在思想文化上破旧立新,包括国学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被当作“封建主义”被“彻底打倒”。“在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之下,‘国学’几成绝学。”③在当时的形势之下,批判落后、腐朽的封建文化思想有其合理性,但矫枉过正,对传统文化未能做到公平、合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国学也因此而继续陷入沉寂。

但是,在港台两地,国学却有所发展。国民党迁到台湾后,为了消除台湾日据时期的殖民印记,国民党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在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台湾则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国学”命名的专著,就主要出版于台湾,如董桂先的《国学问答三百题》、钟泰的《国学概论》等。

继新文化运动“批孔”后,1974年再次发起“批孔”运动,认为儒学是开倒车的,为防“复辟倒退”,将矛头对准了儒家思想。与之相对的是港台两地20世

①楼宇烈:《中国国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温故知新:中国哲学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第553页。

②雷顾:《“国学热”、民族主义转向与思想史研究》,《二十一世纪》2014年2月号第141期,第14页。

③雷颐:《“国学热”、民族主义转向与思想史研究》,《二十一世纪》2014年2月号第141期,第6页。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