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理论:王承平-成都中医药大学(全78讲·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王承平-成都中医药大学(全78讲·完整版)...

    2023-02-07

  • 静言股市-死磕基础理论|百度网盘下载

    课程介绍1.死磕基础视频第1期:涨跌轮换2.死磕基础视频第0期:做好这一点,就能做好执行了3.死磕基础操作计划:5月13日操作总结及14日计划4.死磕基础操作计划:5月12日操作总结及13日计划5.死磕基础操作计划:5月11日操作总结及12日计划6.15期期货实战作业点评7.死磕基础操作计划:5月11日8.14期个股选择与进出作业点评9.死磕基础视频第15期:期货实战10.死磕基础视频14期:个股选择与进出11.13期股票大盘作业点评12.死磕基础视频...

    2023-02-07

  • 中医基础理论:李德新-辽宁中医药大学(全75集·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李德新-辽宁中医药大学(全75集·完整版...

    2023-02-07 李德新辽宁中医药大学去 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德新教授

  • Z1792-欢哥公考讲堂-江苏省考面试基础理论|百度网盘下载

    课程介绍[00001]漫画、反驳、多项选择.m4[00002]沟通类题目-现场模拟.m4[00003]计划组织-其他活动.m4[00004]主题演讲.m4[00005]情景演讲.m4[00006]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调研.m4[00007]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m4[00008]计划组织-统筹协调.m4[00009]计划组织-宣传.m4[00010]综合分析-哲理故事.m4…[00018]江苏省考ac分类考察特点.m4[00019]在党校开班仪式的讲话.m4[00020]在党校开班仪式的讲话.m4...

    2023-02-07 党校开班仪式讲话稿 党校开班主持词

  • 【Q0039-23年湖南教育基础理论精讲班(无讲义)】|百度网盘下载

    在线点播,无需下载想看就看,无需等待8月16日教育学基础精讲(1).m48月16日教育学基础精讲(2).m48月18日教育学基础精讲(1).m48月18日教育学基础精讲(2).m48月18日教育学基础精讲(3).m48月20日教育学基础精讲(1).m48月20日教育学基础精讲(2).m48月20日教育学基础精讲(3).m48月20日教育学基础精讲(4)...

    2023-02-03

  • 【PDF】税法基础理论 刘剑文|百度网盘下载

    法律类书籍整理,打包全部99/永久,完整目录(点击打开),客服微信:diqiure010101【PDF】税法基础理论刘剑文...

    2023-01-28 刘学 百度网盘 刘文远 百度网盘

  • 《静言股市-死磕基础理论》「加密课程 在线观看 」

    《静言股市-死磕基础理论》课程介绍适合人群基础分析入门交易者基础知识深度解析核心内容重点突破实战技巧独家分享...

    2023-01-28

  • 刘易铭风水基础理论重点55讲|百度网盘下载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刘易铭风水基础理论重点55讲风水分两大流派:一为【形式派】;二位【理气派】西人杨药松。曾文端等人创立,形式派重视【龙,穴,砂,水和定向】形象化,以类譬喻,以形立名。形式派的实践更加丰富,忌讳很少,围比较广。以河洛为体,洛书为用。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又以八载十二地支,天星,五行为四纲,讲究方位有许多ldquo煞忌rdquo理论十分复杂。理气派重视罗盘向,阳山阳向,阴山阴相,不相乘错,以定生克。理气派是繁杂的派别,理论框架内容几易理涵盖都囊括了进来。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八卦,星宿,神煞,纳音,奇门等等里理气派的根据和原理。理气派由宋代的王仅等人创立。百度网盘截图文件目录/k41.et共享/69(1).刘易铭重点风水基础55集|├──阴宅||├──百步辨坟法.m4781.0MB||├──坟的塌陷与洞.m4841.0MB||├──坟墓春夏秋冬颜色断.m41.11GB||├──清明扫墓禁忌的错误认知.m41.54GB||├──阴宅坟前路.m4501.0MB|├──八卦风水的缺陷.m41.40GB|├──八卦一卦统三山..m41.28GB|├──八宅大游年巧记法.m4688.0MB|├──八宅研究门和主还是窗和主的关系.m4434.0MB|├──百步辨坟法.m4781.0MB|├──道家风水.m41.31GB|├──二十四山抽爻换象.m41.32GB|├──二十四山基本构成.m42.19GB|├──房屋缺角问题.m4846.0MB|├──坟的塌陷与洞.m4841.0MB|├──坟墓春夏秋冬颜色断.m41.11GB|├──风水布反局适得其反.m4455.0MB|├──风水选房.m4610.0MB|├──风水一尺高..m4389.0MB|├──风水中的八竿子打不着.m4420.0MB|├──风水中的坎离水火.m41.32GB|├──风水最难解决的问题.m4412.0MB|├──艮卦风水原理.m4454.0MB|├──河图洛书与万字符.m41.76GB|├──河图数之合成..m41.37GB|├──黄石公竹节赋.m4494.0MB|├──九星入中的计算方法.m42.10GB|├──九紫火运.m41.14GB|├──开西大门墓库在哪里.m4581.0MB|├──坎宫风水.m4816.0MB|├──看风水别踩到雷..m4583.0MB|├──看风水基本思路.m4769.0MB|├──罗盘使用.m4716.0MB|├──洛书数与和局.m41.46GB|├──门主灶灶只看落宫.m4555.0MB|├──乾宫有火讲解.m41.11GB|├──青龙和震山不同.m4502.0MB|├──清明扫墓禁忌的错误认知.m41.54GB|├──求财中八宅九星五行选择.m41.23GB|├──三合局解说.m4956.0MB|├──生气星未必吉.m4482.0MB|├──十天干与河洛.m4937.0MB|├──数字风水的不足.m41.64GB|├──孙思邈与祝由文化.m41.17GB|├──头像能改运吗.m43.50GB|├──五帝钱使用.m4662.0MB|├──先后天通气与三元.m41.54GB|├──先天八卦四大配.m4998.0MB|├──先天八卦与归藏卦.m4778.0MB|├──先天八卦与元运.m43.17GB|├──形煞及化解思路.m42.78GB|├──凶星化解要慎重.m4567.0MB|├──学习风水要找到根基.m43.48GB|├──阳从左边团团转.m41009.0MB|├──阴宅坟前路.m4501.0MB|├──有效避开三煞.m41.83GB|├──预测和风水都要合格.m4561.0MB|├──宅风水与流年风水.m4983.0MB|├──紫白九星原始落宫.m41.55GB|├──字画及植物风水.m4984.0MB...

    2023-01-14 风水理气派 风水理气派与峦头派的

  • 潘毅中医一年通针灸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训练营Z易与中医视频|百度网盘下载

    潘毅中医一年通针灸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训练营Z易与中医视频百度网盘截图文件目录/k41.et共享/99潘毅中医基础训练营|├──00开刊词:为什么学中医一定要从基础开始?.m490.0MB|├──001.重点!再送50节课.g1.0MB|├──002.重点!开一个自己的拼多多虚拟店铺.g425KB|├──01学医经历:气是真实存在的吗?.m4297.0MB|├──01学医经历:气是真实存在的吗?.df949KB|├──02中基内涵:人体的8个健康阶梯.m4312.0MB|├──02中基内涵:人体的8个健康阶梯.df373KB|├──03简明中医史:轴心时代与中医.m4294.0MB|├──03简明中医史:轴心时代与中医的诞生.df598KB|├──04简明中医史:中医的发展与中西医汇通.m4250.0MB|├──04简明中医史:中医的发展与中西医汇通.df769KB|├──05中医特色:人的形与神如何互相统一?.m4200.0MB|├──05中医特色:人的形与神如何相互统一?.df393KB|├──06中医特色:二十四节气你了解多少?.m4313.0MB|├──06中医特色:二十四节气你了解多少?.df401KB|├──07中医特色:辨证论治是精准的个体治疗.df1.0MB|├──07中医特色:辩证论治的精准的个体治疗.m4252.0MB|├──08中医特色:中西医治病的差异在哪里?.m4320.0MB|├──08中医特色:中西医治病的差异在哪里?.df949KB|├──09气与原子,谁才是世界的最终物质?.m4452.0MB|├──09气与原子,谁才是世界的最终物质?.df1.0MB|├──10道为何物?我们如何认识中医之道?.m4192.0MB|├──10.道为何物我们如何认识中医之道.df448KB|├──11一张太极图,明明白白学阴阳.m4361.0MB|├──11一张太极图,明明白白学阴阳.df721KB|├──12一张直方图,阴阳虚实全明了.m4360.0MB|├──12一张直方图,阴阳虚实全明了.df477KB|├──13学会阴阳,养生不再难.m4140.0MB|├──13学会阴阳,养生不再难.df709KB|├──14五行的特性和代表的事物.m4263.0MB|├──14五行的特性和代表的事物.df469KB|├──15五行的生克制化及生克异常.m4222.0MB|├──15五行的生克制化及生克异常.df483KB|├──16附:中土五行mdahmdah河图里的规律.m4145.0MB|├──16附:中土五行mdahmdah河图里的规律.df203KB|├──17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运用(上).m4274.0MB|├──17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运用(上).df697KB|├──18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下).m4189.0MB|├──18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下).df496KB|├──19中医脏腑不等于西医脏器,司外揣内方能见高低.m4258.0MB|├──19中医脏腑不等于西医脏器,司外揣内方能见高低.df937KB|├──20心:心是人体的君主,决定了脏腑的安定.m4173.0MB|├──20心:心是人体的君主,决定了脏腑的安定.df629KB|├──21心:心主神明,主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思维心理.m4220.0MB|├──21心:心主神明,主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思维心理.df330KB|├──22心藏元神,可以调节生命活动现象.m4202.0MB|├──22心藏元神,可以调节生命活动现象.df584KB|├──23.心:心藏识神,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df309KB|├──23.心心藏识神,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m4290.0MB|├──24.心心在志为喜,气血调和则喜乐有度.m4213.0MB|├──25.心小肠和心互为表里,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镜子.m4190.0MB|├──26.肺肺是五脏的保护伞,负责调节全身气机.m4215.0MB|├──27.肺肺主通调水道,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m4188.0MB|├──28.肺:肺主治节,掌握着身体的节奏.df623KB|├──28.肺肺主治节,掌握着身体的节奏.m4372.0MB|├──29.肺:大肠和肺互为表里,是肺的保护神.df557KB|├──29.肺大肠和肺互为表里,是肺的保护神.m4171.0MB|├──30.脾脾主运化谷食和水液,主统血.m493.0MB|├──31.脾脾气宜升,喜燥洁而恶湿浊..m494.0MB|├──32.脾脾藏意,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m496.0MB|├──33.胃胃气主通降,喜润恶燥,受纳、腐熟水谷..m4143.0MB|├──34.肝肝郁憋火,应该发泄还是忍耐.m4152.0MB|├──35.肝肝脏是mdah身血液的湖泊.m4103.0MB|├──36.肝春气融融,能生万物.m4236.0MB|├──37.肝人体不自主的动作,称为肝风内动.m4141.0MB|├──38.肾肾储藏的精气起什么作用.m4138.0MB|├──39.肾:肾精如何化气?.df255KB|├──39.肾肾精如何化气.m486.0MB|├──40.肾:尿多与尿少全看它.df398KB|├──40.肾多与尿少全看它.m4115.0MB|├──41.肾:储藏着来自五脏六腑的精气.df293KB|├──41.肾储藏着来自五脏六腑的精气.m489.0MB|├──42.肾:肾中精气上通于耳.df966KB|├──42.肾肾中精气上通于耳.m476.0MB|├──43.三焦是体腔中的组织间隙.m4106.0MB|├──43.三焦是体腔中的组织间隙.df1.0MB|├──44.脏与腑的关系:心与其他脏的关系.df805KB|├──44.脏与腑的关系心屿其他脏的关系.m4120.0MB|├──45.脏与腑的关系:肺、肝、脾与其他脏的关系.df701KB|├──45.脏与腑的关系肺、肝、脾与其他脏的关系.m4136.0MB|├──46.脏与腑的关系: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df944KB|├──46.脏与腑的关系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m459.0MB|├──47.精:生命活动的本原和物质基础.df720KB|├──47.精生命活动的本原和物质基础.m475.0MB|├──48.气: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能量(上).df371KB|├──48.气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能量(上).m4115.0MB|├──49.气: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能量(下).df268KB|├──50.血和津液:滋养生命的重要物质.df686KB|├──50.血和津液滋养生命的重要物质.m4111.0MB|├──51.神:生命活动的主宰.df753KB|├──51.神生命活动的主宰.m491.0MB|├──52.经络经络是良导体,还是能量流真的存在吗.m4105.0MB|├──53.经:十二经脉全身遍布,看图学习更高效.df492KB|├──53.经络十二经脉全身遍布,看图学习更高效.m496.0MB|├──54.经:十二经脉循行,牢记重点穴位调健康.df679KB|├──54.经络十二经脉循行,牢记重点穴位调健康.m443.0MB|├──55.经络:认识奇经八脉,打开延年益寿的法门.df972KB|├──55.经络认识奇经八脉,打开延年益寿的法门.m4115.0MB|├──56.经络:除了经络,你还应了解的经别、别络、经筋、皮部.df555KB|├──56.经络除了经络,你还应了解的经别、别络、经筋、皮部.m448.0MB|├──57.体质的概念与构成:为什么治疗前要先了解体质.df755KB|├──57.体质的概念与构成为什么治疗前要先了解体质.m477.0MB|├──58.体质的形成因素与分类:不同的体质该如何判断.df525KB|├──58.体质的形成因素与分类不同的体质该如何判断.m463.0MB|├──59.体质的应用:不同体质的人要如何辩证论治.df529KB|├──59.体质的应用不同体质的人要如何辩证论治.m449.0MB|├──60.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生病.m4117.0MB|├──60.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生病?.df1.0MB|├──61.如何认识人体的风与寒.m466.0MB|├──61.如何认识人体的风与寒?.df194KB|├──62.如何认识人体的湿与燥.m477.0MB|├──62.如何认识人体的湿与燥?.df294KB|├──63.如何认识人体的火与热.m4103.0MB|├──63.如何认识人体的火与热?.df127KB|├──64.中医是如何应对传染病的.m4110.0MB|├──64.中医是如何应对传染病的.df415KB|├──65.大怒、大喜、大悲都可能引发疾病.m497.0MB|├──65.大怒、大喜、大悲都可能引发疾病.df277KB|├──66.饮食的偏嗜,在慢慢耗损人的脾胃.m456.0MB|├──66.饮食的偏嗜,在慢慢耗损人的脾胃.df203KB|├──67.病因:水湿痰饮,傻傻分不清?.df268KB|├──67.病因水湿痰饮,傻傻分不清.m489.0MB|├──68.病因:瘀血和结石如埋在身体的雷,及时清理才好.df488KB|├──68.病因瘀血和结石如埋在身体的雷,及时清理才好.m477.0MB|├──69.其他病因:毒邪药邪医过,这些伤害身体的因素要警惕.df460KB|├──69.其他病因毒邪药邪医过,这些伤害身体的因素要警惕.m475.0MB|├──70.病机:生病时,是正气虚了还是邪气盛了?.df802KB|├──70.病机生病时,是正气虚了还是邪气盛了.m468.0MB|├──71.病机:这么多发病因素,哪个才是ldquo真凶rdquo?.df429KB|├──71.病机这么多发病因素,哪个才是ldquo真凶rdquo.m450.0MB|├──72.病机:中医说的邪实指什么?实证和虚证怎分辨?.df605KB|├──72.病机中医说的邪实指什么实证和虚证怎分辨.m495.0MB|├──73.病机:阴阳失调之阳偏盛阴偏盛.df257KB|├──73.病机阴阳失调之阳偏盛阴偏盛.m497.0MB|├──74.病机:阴阳失调之阳偏衰阴偏衰.df207KB|├──74.病机阴阳失调之阳偏衰阴偏衰.m4158.0MB|├──75.病机:精气血失常之精失常.df1.0MB|├──75.病机精气血失常之精失常.m4178.0MB|├──76.病机:精气血失常之气失常.df516KB|├──76.病机精气血失常之气失常.m470.0MB|├──77.病机精气血失常之血失常.m472.0MB|├──78.病机:内生五邪和疾病传变.df873KB|├──78.病机内生五邪和疾病传变.m4101.0MB|├──79.养生和防治原则:养生和治未病.df545KB|├──79.养生和防治原则养生和治未病..m484.0MB|├──80.养生和防治原则:标本兼治更有效.df852KB|├──80.养生和防治原则标本兼治更有效.m466.0MB|├──81.养生和防治原则阴阳调和百病消.m495.0MB|├──本课计划(推荐先看).m41.0MB|├──附赠素材(推荐先看).m41.0MB|├──课后习题(推荐先看).m41.0MB...

    2023-01-11 直播间短视频 直播间 短视频 投流派

  • 原创 刘易铭风水基础理论重点55讲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刘易铭风水基础理论重点55讲风水分两大流派:一为【形式派】;二位【理气派】西人杨药松。曾文端等人创立,形式派重视【龙,穴,砂,水和定向】形象化,以类譬喻,以形立名。形式派的实践更加丰富,忌讳很少,围比较广。以河洛为体,洛书为用。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又以八载十二地支,天星,五行为四纲,讲究方位有许多ldquo煞忌rdquo理论十分复杂。理气派重视罗盘向,阳山阳向,阴山阴相,不相乘错,以定生克。理气派是繁杂的派别,理论框架内容几易理涵盖都囊括了进来。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八卦,星宿,神煞,纳音,奇门等等里理气派的根据和原理。理气派由宋代的王仅等人创立。文件目录阴宅坟墓春夏秋冬颜色断.m4阴宅坟前路.m4百步辨坟法.m4坟的塌陷与洞.m4清明扫墓禁忌的错误认知.m4风水一尺高..m4先后天通气与三元.m4有效避开三煞.m4三合局解说.m4房屋缺角问题.m4罗盘使用.m4门主灶灶只看落宫.m4风水布反局适得其反.m4凶星化解要慎重.m4河图洛书与万字符.m4形煞及化解思路.m4预测和风水都要合格.m4风水中的坎离水火.m4看风水别踩到雷..m4河图数之合成..m4道家风水.m4宅风水与流年风水.m4孙思邈与祝由文化.m4阳从左边团团转.m4乾宫有火讲解.m4风水最难解决的问题.m4字画及植物风水.m4艮卦风水原理.m4风水选房.m4黄石公竹节赋.m4学习风水要找到根基.m4看风水基本思路.m4生气星未必吉.m4开西大门墓库在哪里.m4青龙和震山不同.m4洛书数与和局.m4坎宫风水.m4头像能改运吗.m4数字风水的不足.m4五帝钱使用.m4求财中八宅九星五行选择.m4八宅大游年巧记法.m4八宅研究门和主还是窗和主的关系.m4八卦风水的缺陷.m4八卦一卦统三山【】..m4先天八卦与归藏卦.m4先天八卦与元运.m4先天八卦四大配.m4风水中的八竿子打不着.m4九紫火运.m4九星入中的计算方法.m4紫白九星原始落宫.m4十天干与河洛.m4二十四山抽爻换象.m4二十四山基本构成.m4...

    2022-12-15 乙酉日案例 甲申日酉月案例

  • 《中医基础理论 中英对照版》陈利国,纪立金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中英对照版》【作者】陈利国,纪立金主编【页数】418【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08【ISBN号】978-7-5668-2469-1【价格】78.00【分类】中医医学基础-汉-英【参考文献】陈利国,纪立金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英对照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医基础理论中英对照版》内容提要: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本书在《中医基础理论》前两版的基础上,参考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国进修生教材,参照WHOIteratioalStadardTermiologieoTraditioalMedicieitheWeterPacificRegio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中医基础理论中英对照版》内容试读导论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学理论等影响下形成的,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藏象、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四大经典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预防及针灸、汤液疗法等。《黄帝内经》一书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重要论题,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吸收哲学研究成果、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及推动医学科学发展的同时,运用医学科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原题秦越人撰,一般认为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全书采用问答形式,论述脏腑、经络、脉学、病理、针法等内容。其中以基础理论为主,兼分析一些病证。《难经》对经络、命门、三焦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中医经典著作。两汉时期,中国医药学有了显著发展。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黄帝内经》、《难经》等的理论基础上,总结前人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经宋代林亿等整理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是中医学中第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证,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病因学说,对后世三因学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收载药物365种,根据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概括论述了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基础理论aTheoryoMede(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这是中国医药学全面发展的一个时期:(1)《脉经》一第一部脉学专著脉学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由晋代王叔和编著的《脉经》,全书共10卷98篇,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定位诊断方法,以及24种脉象的名称、脉形等,重视脉证合参。该书约11世纪初传人欧洲,影响了阿拉伯医学。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的医典中有关切脉的部分,就是接受了《脉经》的知识(2)《针灸甲乙经》一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起源很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较详细的论述。《针灸甲乙经》是晋代皇甫谧根据《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有关针灸部分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而成,共12卷128篇。这是中医学史上第一部总结针灸的专书,在唐代传入日本,对世界针灸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3)《诸病源候论》一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全书分67门,载列病候1739条。它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后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反映出当时的外科手术已具相当水平。(4)《新修本草》一世界第一部药典唐代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医药学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发展。该书是苏敬等受唐政府之命,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修订而成的。全书共54卷,载药844种,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1498年出版)早839年,比世界医学史上著名的《纽伦堡药典》(1535年颁发)早876年,比俄国第一部国家药典(1778年颁行)早1119年。(5)《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一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详细记载了唐以前主要医学著作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医生必备的各种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代表了盛唐时期的医学水平,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2.宋、金、元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达促成了医药学的繁荣。由官方组织的文献整理工作,使宋以前的大量珍贵医学文献得以保存下来。开放、争鸣的风气,更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创新(1)对古代医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宋代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官方设立了校正医书局,先后对《神农本草经》《灵枢》、《太素》、《针灸甲乙经》、《素问》、《广济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进行校勘。众多医家从事《黄帝内经》、2导论6鼎《伤寒论》的研究,也出版了大量医学著作。(2)方剂学的发展政府组织编纂的有《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医家个人编纂的有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张元素的《珍珠囊》、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及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等。(3)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儒学领域创新争鸣的风尚对医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金元医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新的见解,形成了不同流派,如张元素发起的易水学派和刘完素发起的河间学派。此时最有影响的四人被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被后世称为“寒凉派”。代表作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张从正,倡“攻邪论”,主张“邪去则正安”,临证善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后世称为“攻下派”。代表作有《儒门事亲》。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疗以补脾胃为主,被后世称为“补土派”。代表作有《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后世称为“养阴派”。代表作有《金匮钩玄》和《格致余论》。3.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本草纲目》出版,温病学说形成,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类书、丛书及古代医籍的编撰出版,使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一1593年)历时29年编成。《本草纲目》的出版是中医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方法,记载了1892种药物。它是对16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天文学、化学、农学、气象学等领域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温病学说的形成温病学说的出现是中医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破。吴又可《温疫论》提出了“戾气”这个传染病学新概念,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薛生白《湿热病篇》提出了湿热病的辨证方法;王孟英《温热经纬》是温病学说的总结性著作」(3)大量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出版和古代医籍的校注主要的类书有《古今医统大全》、《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景岳全书》。丛书有《薛氏医案》、《证治准绳》、《张氏医通》、《徐灵胎医书八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等。4.1911-1949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文化、技术大规模传入,对中医学造成了猛烈的冲击。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首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3中医基础理论BcTheoryofoalCeeMedice卫生之障碍案”等四个提案,主张通过限制中医登记、不准中医办学等措施达到使中医消亡的目的,即近代史上著名的“废止中医案”。后因全国中医界的强烈反对,提案不久宣布撤销。5.1949年以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在中医教育、科研、医疗设施建设、中药生产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整体观念整体是相对部分而言的。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某个或某些要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统一的。中医学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以及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中医学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1.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中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导致相应的生理、病理变化(1)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机体的生理活动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昼夜变化比作四时,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白天阳气盛,人体阳气趋向于表,故精神饱满:而夜间阳气潜伏,趋向于里,故人进入睡眠状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在疾病状态下,病情也常随着昼夜阴阳变化而变化。如发热的病人,上午体温多为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午后体温升高,夜间最高。这种变化是正邪斗争随昼夜阴阳变化而消长的结果。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2)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自然界的季节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季节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温、夏热(暑)、长夏(约在农历六月)湿、秋凉(燥)、冬寒。人体在生理上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五脏之气盛衰与五季变化的对应关系如下:肝气:旺于春;心气:旺于夏:4●器时导论6脾气:旺于长夏:肺气:旺于秋:肾气:旺于冬。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是:春夏温热,气血运行加速,趋于体表,腠理开,多汗而少尿。秋冬寒凉,气血运行迟缓,趋于体内,腠理闭,少汗而多尿。即《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随着气血的变化,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春夏脉浮大,秋冬脉沉小。许多疾病也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如风湿、咳喘等,晴暖天气时症状减轻,阴冷天气时症状加重。另外,不同季节的多发疾病也不同,如温热病多发于春季,湿热病多发于长夏,痹证多发于冬季。(3)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生理活动。如南方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由于地理位置不同,生活环境、地质环境、地域气候等也不尽一致。这种差异性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此外,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在医学实践过程中,中医学也重视社会因素对人体的影响。2.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始终贯穿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基本观点人体的整体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即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病理情况下,脏腑机能失调,通过经络反映在体表或影响其他器官。同样,体表、组织的病变,也通过经络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所以,在分析病证时,首先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全身性的病理反应,把局部病变视为整体失调后的集中病理表现,把局部与整体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考察。这种整体思想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例如,临床治疗口舌生疮的病证,常用清心火、泻小肠火的方法,原因在于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再如治疗脱发、耳聋等病证,常用补肾的方法,理论依据为肾藏精,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治疗体系,是中医学对疾病认识和处理的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在致病因素演变作用下,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各种症状(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和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即发生疾病。疾病是一个具有一定病理变化规律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如麻疹、感冒、肺5中医基础理论aiTheorofTraditicalChieeMdoe痈、痢疾、消渴等证,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核心,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比症状和体征更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病因、病位、性质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治疗效果来检验。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医学也辨病,但更主要的是进行证的识别,即辨证。同一种病包含着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出现相同的证。所以中医常采取“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法。由于发病季节、发病地区、患者反应及疾病阶段的差异,同一疾病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对同一种疾病要依据不同的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同病异治”。如感冒,可出现风寒、风热等不同的证型,因而相应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等不同的治法。再如麻疹,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所以相应的治法也不同,即初期解表透疹,中期清热利肺,后期养阴清热不同疾病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即相同的证,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即“异病同治”。如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等不同疾病,当表现为中气下陷时,均可采取升提中气之法治疗。三、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哲学思想基础:阴阳五行学说;2)形态机能学基础:藏象、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3)病因病机学基础:外因、内因、其他病因,发病原理,病机学说:4)治疗学基础:养生、预防、治则、治法。6···试读结束···...

    2022-11-19 中医基础理论陈利国版 中医基础理论陈利国版在线阅读

  • 《中医基础理论》许筱颖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作者】许筱颖主编【丛书名】西学中创新教材【页数】173【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331-9964-7【分类】中医医学基础【参考文献】许筱颖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提要:本书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病机学说、防治原则等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中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试读第章绪论【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3.了解中医学的形成基础。4.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总结,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以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不断验证和充实,中医学逐渐得以完善和提高。但是目前,部分中医理论尚不能用现代自然科学阐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生理和病理反应状态、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其对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的调控机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具有不过分注重物质实体而是注重从整体、联系、运动等观念出发,去认识问题中医基础论解决问题的特征。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且融汇了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医疗经验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药学发源于先秦之春秋战国,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其理论的发展又经历了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和现代,每一阶段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都各有其特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问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综合了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论著,托名黄帝集结而成。《内经》总结了西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理论相结合,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医学较高水平。如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书中记载食管与肠管的比例是1:35,现代解剖学则是1:37,二者非常接近。生理学方面提出了“心主血脉”,已认识到血液是在脉管内循环运行的。这些关于血液循环方面的认识,比英国哈维氏于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所发现的血液循环要早1000多年。后世很多有创见的医家多在《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发挥和补充。《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相传作者为秦越人(扁鹊)。全书以问答形式撰述(共81个问答),包括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并对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疗原则有所创见,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发展。可以说,《难经》补充了《内经》之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原本已失散,经后人整理编纂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对外感疾病进行辨证论治;《金匮要略》用脏腑辨证第一章绪论的方法,对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该书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系统地总结了汉代及其以前药物学知识。该书根据养生、治疗和有毒无毒,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地黄、大枣、甘草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如百合、当归、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甘遂、巴豆、乌头等。该书提出了“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理论,即药物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药物配伍时要注意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种关系,为中药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在这一时期,通过对以往成就的归纳总结,中医学由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得以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也逐步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人了全面发展时期。(一)晋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继承和总结,即一方面继承经典、阐发理论,另一方面则是重视临床经验总结。晋·王叔和编撰了中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该书描绘了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提倡“寸口诊法”,推动了寸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该中医基础興论书总结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的成就,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循行,骨度分寸及主病,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其重视病源的研究,对后世病证分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方》,是中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该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他对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论述,开创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二)宋金元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创新。许多医家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中医学理论加以创新。宋·陈无择对宋以前的病因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他把复杂的病因归纳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内因为七情所伤,外因为六淫外邪所感,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呼叫伤气、虫兽所伤、中毒金疮、跌损压溺等所致。三因学说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金元时期,在《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其中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百病多因火热所致,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药物以寒凉清热居多,后人称其为“寒凉派”。张从正,师从刘完素,主张“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因而善用汗、吐、下三法攻邪祛病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或“攻下派”。李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朱震亨,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第一章绪论火”,善用养阴药,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三)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特点是继承、整理和创新,既有对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丛书,以及经典医籍的注释等,又有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现。吴有性著《温疫论》,创“戾气”说。他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戾气多“从口鼻而入”,往往递相传染,形成地域性大流行,症状、病程多类似;不同的疫病,有不同发病季节的发病特点。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本时期在中医学理论方面的创新与突破,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瑭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后世临床医学影响颇大,至今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叶桂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吴瑭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使温病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系统与完善。薛雪著《湿热病篇》,提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的独到见解。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系统地总结了明清时期有关外感传染性热病的发病规律,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热病辨证论治法则。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四)近代时期近代时期(1840一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使中国出现了“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出现了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科学化的思潮。中西文化出现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中医基础厘论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20世纪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二是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医西医各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之作。(五)现代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中医政策,强调“中西医并重”,且把“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实现中医学现代化”正式载入宪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和中医药研究机构。随着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时,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我们相信,随着中医学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必将取得重大突破,为生命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与西方医学比较而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6···试读结束···...

    2022-10-21

  • 《总论、中医基础理论》朱建平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总论、中医基础理论》【作者】朱建平总主编【页数】676【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2【ISBN号】978-7-5478-5057-2【分类】中医基学基础-研究【参考文献】朱建平总主编.总论、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总论、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提要:本书是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核心研究成果。中医药历史悠久,因其名词术语的历史性、人文性,以及定性描述和抽象概念用具体名词表述等特点,使得规范工作历来较为艰难。本书对587篇1200余条中医重点、疑难名词术语进行深入考证研究,从溯源考证、科学内涵诠释等方面提出规范的正名。每个名词独立成条目,依次分为规范名称、定名依据、同义词、源流考释、文献辑录、参考文献等内容。本书不仅对中医名词术语中英文进行了统一与规范,还追本溯源,对每个名词的定名依据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与翔实的考证,是中医药学科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推进中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同时,中医药标准也是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权威性、先进性、客观性和效率性的特征。以标准为载体能将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依托标准化“走出去”。因此,本书出版对建立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强化中医药科技成果质量,提升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水平,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均有重要意义。《总论、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试读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总论1·001中医zhogyi一、规范名①traditioalChieemedicie。.②traditioalChieehyicia。①起源与形成于中国的具【汉文名】中医。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②本学中医名词考证与【英文名】①traditioalChieemcdicic。.科专业职业队伍。”根据“中医”古今名实演变的②traditioalChieehyicia。研究,因中医从业者由个体转为群体,故指“本【注释】①起源并形成于中国的具有整体学科专业职业队伍”,但仍不够准确,建议修改范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②从事中国原为“从事中国原有医学工作的专业群体”。第有医学工作的专业群体。卷三、同义词二、定名依据【曾称】①“岐黄”(《扁鹊心书》);“华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一词,是与西医相对而言,最早出现(《瀛蠕杂志》1875):“旧医”(《灵素商兑》):“国在英国合信(BejamiHoo)1857年在上海编医”(《国医之心得和观察》):“汉医”(《哈尔滨汉译出版的《西医略论》中:“后附锯割手足等图,医研究会月刊》)。②“郎中”(《夷坚志支甲》):系西国习用之法,不得不载:恐中医一时未能仿“大夫”(《宋史·职官志》);“先生”(《凰求凤·行,姑不详论。”假病》);“明医”(《养性延命录》);“名医”(《续资19世纪后叶,医家开始使用“中医”一词,尤治通鉴》):“儒医”(《宋会要辑稿》)。其是与西医比较、对举时。如1881年罗定昌《中四、源流考释西医粹》,书名“中西医”连用;1884年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载:“盖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当今的“中医”历史悠久,一般认为“中医”医沿讹率多差误。因摘《灵》《素》诸经,录其要词是西医传入后出现的、专门用于指称我国义,兼中西之说解之,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原有的医学或医生。爬梳古今相关文献,发现折衷归于一是。”“中医”一词存在古今词义演变,且有一词多义、民国时期,“中医”一词开始出现在政府文一义多词等现象,有必要对其名实源流进行认件中,如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给“医药救亡请真梳理,为中医、中医药名词规范提供坚实的学愿团”复函称教育体系中未列入中医,“并非于术支撑。中医西医有所歧视也”。又如1916年江苏省议1.医、医学、医生医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会曾议订《检定中医暂行条例》:1936年1月22远古,而最初用文字表达则有两个,即“毉”日国民政府训令公布《中医条例》,将“中医”作“醫”,皆为形声字。“毉”,《广雅·释诂四》释为法定的称谓。“醫…巫也”们7,《说文解字》举例“古者巫彭《中医大辞典》(2005年版):“①中医学之初作医”,说明早期医与巫相关,医术曾掌握简称。②在中国从业于中医学术者,别于西医在巫手中。后世仍有巫医,如明代徐春甫说“击而言。”我国2005年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鼓舞趋,祈禳疾病曰巫医””。“醫”,下部从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中医酉,指用于医疗的酒。《说文解字》谓:“医,治病工也。殿,恶姿也。医之性得酒而使。”意为古不服药,或可避免更大的伤害,或可自愈,如此代医治时用酒助药力,所谓“酒,百药之长”符合医理。如,宋代《南阳活人书》:“班固所谓南朝刘宋时期就有“医学”一词,指医学教有病不治得中医,盖慎之也。”序清代《医学源育机构。如《大唐六典》卷十四注:“晋代以上,流论》“治法·轻药愈病论”:“古谚有不服药为手医子弟代习者,令助教部教之。宋元嘉二十中医之说,自宋以前已有之。盖因医道失传,治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唐仍人多误,病者又不能辨医之高下,故不服药,虽承其制,贞观三年(629),“九月癸丑,诸州置医不能愈病,亦不至为药所杀。况病苟非死症,外学[”。到唐代,设“医学博士”之职,显然已有感渐退,内伤渐复,亦能自愈,故云中医。此过医学之义。此后历代出现以“医学”命名的医于小心之法也。”同书“病·病有不必服药论书,如金元时期的《医学启源《医学发明》,明代论”:“如无至稳必效之方,不过以身试药,则宁的《医学正传》《医学入门》,清代《医学心悟》《医以不服药为中医矣。””又如,宋代《伤寒百证学实在易》等。歌》:“甚者,病不服药,犹得中医,此为无医处而“医生”最早指医学生,始见于《大唐六典》:设也。”[2四再如,金代《儒门事亲》:“病不治得中唐太医署内有“医生四十人”。古代称业医者医…若未病之前,从予奉养之法,亦复不生为大夫、郎中等,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业医者病。纵有微疾,虽不服药可也。”[2清代《幼幼的通称。集成》:“凡有微疾,不用仓忙,但令乳母严戒油“医师”,古代执掌医务的官员。《周礼注腻荤酒,能得乳汁清和,一二日间,不药自愈,所疏·天官冢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谓不药为中医。”[医事。刃《隋书·百官志》:“尚书、门下、中书等(2)名词之中医:“中医”作为名词,一指中省医师,为从第九品。””今指“受过高等医学医学(术),一指中医生,且古今含义有演变。教育或具有同等能力、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①古义之中医:古义“中医”,初指中等水平的格的负主要医疗责任的医务人员”[5医生或医术。如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载:“古者2.中医在西医传入之前,我国古代文献上医相色…中医听声…下医诊脉”及“上医已有“中医”两字。最早见于汉代班固《汉书·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3自唐以降,“中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医”被引申为普通医生或医术。如柳宗元《愈膏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肩疾赋》:“夫上医疗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之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者”[16”;宋《苏沈良方》:“吾平生求医,盖于平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独失也。故谚语曰:·有病不治,常得中所患而后求诊,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也,然后求医’。”6此处“中医”为中等水平的医生。梳之诊。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不能惑也。理后世相关文献,主要有动宾词组、名词两种用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16.”:明代《古今医统法。作为动宾词组的“中医”,意为切中医理。大全》:“胃气实者,虽有病,不攻自愈,故中医用而作为名词的“中医”,古今皆有两种含义,古义药亦尝效焉。”[“《医贯·序》:“中医以药石治指中等水平的医生或医术,今义指中国原有医病,上医借药石以治生”[:清代《潜书·除党》:学或从事中国原有医学的人。“何必扁鹊?苟达其故,中医皆能治之。”[6(1)动宾词组之“中医”:古代“中医”作为②今义之中医:今义“中医”,相对于西医而言,动宾结构词组,其“中”,读hòg,意为切中、符指中国原有医学,亦指从事中国原有医学的人。合。在遇到庸医滥用药物、无医可求、微病时,2008年以米,有10多种非中医史学者撰写的书籍认为,“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在鸦片战利2;1989年有载:“患痨擦求治于西医。医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云:勿读书勿劳思出游,十月则愈:不然,病且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中医的名称是为和死。问请中医亦然。”[《申报》的示范、传播作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用是不可低估的。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英晚清学者郑观应《盛世危言·医道》淡道: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1858年解散。的“日本素学中医,今亦参用西法,活人无确,有入华的西方医生来自东印度公司,如算。”[1甚至有用“中医”命名的医院、杂志,如“1805年东印度公司船医皮尔逊在澳门和广州北京“养浩庐中医院”(1910)、《中西医学报》地区为中国人施种牛痘”[测5。但目前还没有文(1910)。进入民国时期,“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医名词考证与献表明他们已经将中国医学称为中医。迄今为的指称,以及中医学、中医生的简称,越来越多止,学术界也只有一个笼统的说法,并没有明确地被社会各界所采用。范今义“中医”最早出现的时间及文献。民国时期,不仅个人、社会在称“中医”,政第经查阅大量文献,发现今义“中医”一词,既府法规文件也称“中医”。如1929年著名报人邹卷知最早见于1857年在上海出版的《西医略论》。韬奋发表《潘老太太与中医》:“仅就上海一埠而总该书“例言”第六写道:“后附锯割手足等图,系论,中医有二千人,药铺有三百家。”[3政府文中医基西国习用之法,不得不载,恐中医一时未能仿件,如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给“医药救亡请愿理行,姑不详论。”2此处“中医”指与西医生相对团”复函称教育体系中未列入中医,“并非于中的中医生。同书,还以“中国医士”“中土医士”医西医有所歧视也”[12。又如1916年江苏省与“西国医士”相对,“中土医学”与“西医”相对,议会曾议订《检定中医暂行条例》、1921年广州而后者已有中医学的含义了。《西医略论》是英市颁布《广州市中医生注册章程》、北平制定《北国合信编写的《西医五种》之一,是第一本以“西平特别市卫生局管理医士(中医)暂行规则》、医”命名的医著。这与合信在华编译西方医著1925年内政部《中医营业领照暂行规则》、1926时所具有的中、西医比较观有密切关系。年《修正广州市中医注册及取缔章程》、1927年之后,陆陆续续有医家、学者开始使用“中《上海特别市市政府卫生局管理医士(中医)暂医”一词。如1881年《中西医粹》、1884年《中西行章程》、1930年《青岛特别市卫生局管理医士汇通医经精义》中均提到“中西医”。[2]叙可见,19(中医)暂行规则》、1931年广州市《修正中医取世纪80年代“中医”“西医”两个术语开始成为中缔章程》、1934年江苏省《江苏省管理中医暂行医学术界的话语。“中医”作为中医学的简称,规则》.2开启了我国中医、西医二元格局中指称中国传民国时期,用“中医”来命名学校、医院、学统医学的新时代。会、杂志,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7)、浙江兰1872年4月30日创刊的上海《申报》,历经溪中医学校(1919)、广东中医专门学校(1924)、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3个时期,作为当时媒铁樵遥从中医学校(1925),上海广益中医院体的代表,所载文章既是社会民意的风向标,又(1918)、上海华隆中医院(1930)、广东中医院是时代潮流的引导者。早期报文中多次刊出(1933)、中医救护医院(1938)、陪都中医院“中医”一词,指称传统医生。如1879年“一无名(1944),山西“中医改进会”(1919)、上海中医学之疮,中医看之无见应效,至科发药房看治,旬会(1921)、北平市中医公会(1928)、上海市中医日后忽然痊愈”[2;1881年《中西医术不同说》一协会(1928)、全国中医师公会联合会(1945),文有“西医不重利而重名,中医不重名而重《中医杂志》(1921)、《中医世界》(1929)、《复兴中医》(1940)等。提倡“国粹”(国学之精粹)。相对于西学而言,“中医”作为法定称谓,应该是1936年1月“国学”是对我国固有学术文化的褒称。190422日国民政府训令公布的《中医条例》。该条例年,邓实发表《国学保存论》,次年与黄节、刘师与1930年《西医条例》相对应,正式确立了传统培、章太炎等发起成立国学保存会,以“研究国医学的法定称谓,昭示国家从法律上承认中医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具体到医学领域,便褒是与西医并存的医学。尽管《中医条例》主要内称中医为国医。尤其出自国学大师章太炎之容为中医资格认证与执业管理,多指中医从业口,那是再自然不过了。人员,实也包括中医学。“中医”作为合法名称中医生之异名,有郎中、大夫、先生等不同。的确定,不仅承认了中医生,而且承认了中医历史上“医生”还出现过不少其他的称呼,如按学,“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确保中医的生存和相对等级(上医、中医、下医)、医德医术(良医、发展,改变中医管理无法可依局面”9明医、大医、德医、神医、上医、名医、庸医、时医、中医学之异名,如前所述,有国医、岐黄、华凡医、淫医、奸医)、出身(世医、巫医、道医、僧医、旧医、汉医等不同名称,但“国医”一名在近代医、儒医)、分科(疾医、疡医、食医、带下医、针应用较常见。国医古代指宫廷医生,如《本草纲医、艾师)、行医对象与方式(太医、侍医、御医、目》引《南唐书》:“烈祖食饴喉中噎,国医莫能国医、坐堂医、草泽医、铃医、江湖医、江湖郎中)愈。”《本草纲目》卷五“夏冰”“时珍曰:宋徽宗食等不同来命名。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召杨介诊之。”3们根据“中医”古今名实的演变,2004年《中医明代徐春甫说:“寿君保相曰国医。”]药学名词》将“中医”定义为:①与西医相对而“国医”作为中医学的褒称,首见于国学大言,“起源与形成于中国的具有整体观念、辨证师章太炎1923年在《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校友会论治等特点的医学”。②因中医从业者由个体年刊》发表题为《国医之心得和观察》”一文。转为群体,故指“本学科专业职业队伍”。但之后,出现用“国医”命名的学校、学会,如天津仍不够准确,建议修改为“从事中国原有医学工国医函授学校(1927)、福建龙岗国医学校作的专业群体”。(1928)、北平国医学院(1930)、上海国医学院五、文献辑录(1930),也有个别学会,如上海市国医公会(1930)。为纪念1929年3月17日中医药界抗《周礼注疏》卷五“天官冢宰下”:“医师掌医争请愿大集会,定该日为“全国医药大团结纪念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岁终,则稽其医事日”,后改称“国医节”(1934年《医界春秋》)。尤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其是1931年成立中央国医馆并出版《国医公报》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可之后,似乎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用“国医”命名《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的学会、杂志也比以前多了,如上海神州国医学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会(1931)、重庆国医学术研究会(1936)、陕甘宁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边区国医研究会(1940),《国医周刊》(1932)、《国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医评论》(1933)、《国医砥柱》(1937)、《国医月刊》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语曰:‘有病不治,常(1937)、《国医专刊》(1938)、《国医新声》(1939)、得中医’。”[456《国医导报》(1939)。1932年起草的《国医条《说文解字》卷八:“馨,治病工也。毆,恶姿例》,1936年正式公布为《中医条例》。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近代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受到打压,故有人毆,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图。酒,古者巫彭初作醫。于其切。”困医为事哉!”[16,17《大唐六典》卷十四注:“晋代以上,手医子《类证活人书·序》:“医有因果,不精于医,弟代习者,令助教部教之。宋元嘉二十年,太医宁隐于卜。班固所谓有病不治得中医,盖慎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可之也。”[362《旧唐书·太宗纪》:“(贞观三年)九月癸《宋史·职官志》九第一二二:宋徽宗政和丑,诸州置医学。”6初(1111),设“和安成安成全成和大夫”“保和大《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治病略例第夫”“保安大夫”.5三”:“古者上医相色,色脉与形不得相失,黑乘《伤寒九十论》:“甚者,病不服药,犹得中医名词考证与赤者死,赤乘青者生。中医听声,声合五音,火医,此为无医处而设也。”[]闻水声,烦闷干惊;木闻金声,恐畏相刑。脾者《伤寒九十论》:“又云,病不服药,犹得中土也,生育万物,回助四旁,善者不见,死则归医,此为无医而设也。”[%范之,太过则四肢不举,不及则九窍不通,六识闭《避暑录话》卷下:“‘不服药,胜中医。’此语第塞,犹如醉人。四季运转,周而复始。下医诊虽不可通行,然疾无甚苦,与其为庸医妄投药,卷脉,知病源由,流转移动,四时逆顺,相害相生,反害之,不得为无益也。”[网论审知脏腑之微,此乃为妙也。”5《夷坚志·支甲》“杜郎中驴”:“杜泾郎中,河中医基《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诊候第四”:府荥河县上原村人也。世为医,赀业稍给。”[理“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15《扁鹊心书》:“汝学非是岐黄正派,特小《柳宗元集》:“景公梦疾膏育,尚谓虚假,命技尔。”[们秦缓以候问,遂俯伏于堂下。公曰:‘吾今形体《扁鹊心书》:“医门得岐黄血脉者,扁鹊一不衰,筋力未寡,子言其有疾者,何也?”秦缓乃人而已。”穷神极思,曰:‘夫上医疗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奇妙,奇妙!郎中之者。目定死生,心存取舍,亦犹卞和献含璞之诊罢,嘻嘻的冷笑,道:五脏六腑又调和,不须璧,伯乐相有孕之马。然臣之遇疾,如泥之处医疗。”[41埏,疾之遇臣,如金之在治。虽九窍未拥,四支《儒门事亲》卷一“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且安。肤腠营胃,外强中干。精气内伤,神沮脉九”:“班固真良史,尝曰:有病不治得中医。除弹。以热益热,以寒益寒。针灸不达,诚死之暴得大疾病服药者,当谨熟阴阳,无与众谋,若端。巫新麦以为谶,果不得其所餐。”[6未病之前,从予奉养之法,亦复不生病。纵有微《太平圣惠方》卷一:“上医医国,中医医人,疾,虽不服药可也.”[12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胃脉。又曰:上医疗未病,中医疗欲病,下医疗气实者,虽有病,不攻自愈。故中医用药亦尝己病。”[效焉。”2《宋史·高若讷传》:“因母病遂兼通医书,《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六“瘴气门”:“读虽国医皆屈伏。”[书之余留意医学,幸得其传,颇识方脉,就辟入《苏沈良方》卷第一:“吾平生求医,盖于平南研究此证,谓南人凡病皆谓之瘴,卒不服药,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惟事鬼神。夫瘴之为病,犹伤寒之病也,岂可坐所患,而后求诊,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也。然后视而不药耶?为中医每每荏苒而致不救者求之诊,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不能惑有之。”]5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慎斋医案遗书》:“病证多端,颠倒难明,必···试读结束···...

    2022-10-21

  • 《中医基础理论》张庆祥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作者】张庆祥主编【丛书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页数】163【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5723-0223-7【分类】中医医学基础【参考文献】张庆祥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4.图书目录:《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提要:本书主要论述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培养中医思维,为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试读绪论中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中医学的慨念和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方法,研究人体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以“形一神一环境”为医学模式,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而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与人又结成了多种社会关系。因此,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同时还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中医学在形成过程中,受古代哲学的影响,还融会了古代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农学、兵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论理工具,以藏象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积累的活动和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其大致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1.形成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急剧变革,百家争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显著变化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撑。(1)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人们在维持生存活动中发现食用某些动植物能够治疗疾病,并把这些动植物可当作药物的经验流传下来,之后便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医疗实践活动。殷商甲骨文中即有耳鸣、下利、疾首、疾耳、疾目等疾病的记载。《五十二病方》提到病名百余种,记载药物247种;《黄帝内经》以解剖方法研究人体,以了解“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灵枢·经水》)等等,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积累了大量的医药学知识。(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道家、儒家、法中医基础理论家、阴阳家等众多的学术流派。各流派学术思想的碰撞交融,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如道家“道法自然”、儒家“执两取中”等思想,对于中医养生、治则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相关学科发展的交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天文、历法、数学、农学、植物学、动物学及治炼、酿酒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中医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如天文学的宇宙观为天地人相关的整体医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农业生产和植物学的认识,促进了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物候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促进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古代哲学思想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如精气学说的万物本原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的辩证法与系统论思想,为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形成,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学和方法学依据。2.形成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四部中医经典著作的成书问世。(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年间,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其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养生等内容,并对天人关系、形神关系,以及阴阳、五行等哲学问题进行了阐释,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2)《难经》作者解释了81个中医学的基本问题,又称为《黄帝八十一难经》。其中以问答的方式,阐述了人体的脏腑结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等,提出“诊脉独取寸口”及“左肾右命门”理论,进一步阐发了经络学说,补《内经》之不足。(3)《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著,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伤寒论》共397法,113方;《金匮要略》共25篇,记载病证40余种,262方。《伤寒论》以外感病为主,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纲领,是中医学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类,并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三分法。由于张仲景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故后世尊称其为“医圣”。(4)《神农本草经》为汉魏时期作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收录药物365种,根据毒性大小及功效不同,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20种,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主益气;中品120种,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或有毒,主治病补虚;下品125种,主治病,以应地,多毒。并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且系统地论述了药物主治与功效、七情和合等药物配伍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医疗技术也不断提高。1.魏晋隋唐时期(220一960年)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充实完善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名医名著。晋代王叔和著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全面地论述了脉诊理论与方法、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等,系统论述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24种脉象的形态及主病。绪论○晋代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较系统地论述了经络、腧穴、针灸治疗的方法和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共载穴位349个。隋代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1729条,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各种病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等。唐代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记载七千多首有效方剂,其中《千金要方》30卷,载方5300首,《千金翼方》30卷,载方剂2571首。《备急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并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医学道德标准和思想境界,开创了医学伦理学的先河。2.宋金元时期(960一1360年)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流派纷呈,各有建树。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了“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决》,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倡导脏腑辨证与脏腑用药,创制六味地黄丸等名方。金元时期,由于战乱及文化背景不同,医学争鸣更为突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世称之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字守真,亦称“刘河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用药多寒凉,故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祛邪,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李果(字明之,号东垣),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用药注重补养脾胃,故后人称其为“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方药,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简表简介学术观点用药特点学派代表作姓名籍贯刘完素(守真),号通河北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素问玄机寒凉泻火寒凉派玄处士(1120一1200)河间志过极,皆为热甚原病式》祛邪已张从正(子和),号戴人(1156一河南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病:汗吐攻邪派1228)考城安《儒门事亲》下三法李采(明之),号东垣(1180一河北主虚论:内伤脾胃,百病由补盏脾胃补土派《脾胃论》1251)正定生朱震亨(彦修),号丹溪翁浙江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滋阴降火滋阴派《格致余论》(1281-1358)义乌足中医基础理论3.明清时期(1368一1911年)明清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政府出资对医学理论和经验进行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类书,同时也在命门学说、温病学说等方面有所创新与发明。明代命门学说兴起,赵献可提出了“两肾之间为命门说”,张介宾提出了“两肾皆为命门说”。明代李中梓在总结对脏腑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学术思想。明末清初温疫横行,促使了温病学说逐渐形成。明代吴又可(字有性)著《温疫论》,提出了“戾气”致病说。清代医家叶桂(字天士)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创新温病理论的湿热病因理论;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为温热病证的辨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药。清代医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修正了古人在脏腑解剖方面的一些错误;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创制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多首活血化瘀方剂。4.近代现代(1840年后)近代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该时期的中医学成果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如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刊于1936年),共辑录365种医书,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等13类,是集古今中医之大成者;二是中西医在学术上逐渐沟通,形成了以唐宗海(字容川)、朱沛文(字少廉)、恽树珏(字铁樵)、张锡纯(字寿甫)等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如唐容川著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中西医汇通的学术专著。现代时期(1949年后),国家提倡中西医互相学习,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医基础理论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在理论的系统整理和现代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东西方医学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的趋势已经形成,多学科理论相互渗透,应用哲学原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方法研究中医学,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和现代化打下了基础。此外,中医药对外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等全面走向世界,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势必会推动和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从而为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对人体自身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养生防治等各个环节。1,人体自身的完整性(1)在结构上不可分离包括五脏一体观与形神一体观。五脏一体观,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等组织器官虽然各有其独特功能,但都通过经络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系统,且以五脏为中心,而心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如下表所示。绪论○人体生理系统简表系统五脏六腑形体官窍五华五液经脉肝系统肝胆筋目爪泪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汗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脾系统脾胃肉唇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涕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膀胱骨耳发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形神一体观,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乃神之舍,神为形之主,形健则神旺。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2)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人体是以心为主宰,由脏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整体。各脏腑组织通过阴阳相关、五行生克维持着“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平衡协调关系。(3)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内脏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如肝气郁结可见胸胁胀痛:外表受邪可以内传于里,如外感寒邪内传于肺,可见恶寒无汗、咳嗽咳痰等症;脏腑病变可以相互传变,如肝气横逆,可以乘脾犯胃,导致腹痛、呕吐等脾胃功能失常的病证。(4)在诊断上察外知内由于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局部的变化常为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所致,故通过观察人体局部的变化,如望舌象、望面色、切脉象等,即可以察知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病变。(5)在治疗上调内治外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互为表里,故舌尖碎痛,可用清心泻小肠之法治之。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皆为整体观念在中医治疗学上的具体应用。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生在天地间,以自然之空气、水分、食物为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气候、饮食、居住环境等的变化则会影响人体,出现相应的生理、病理变化,故《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生理上,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能影响人的体质及生理功能。如夏季气候炎热,则人体多汗而少尿;冬季气候寒冷,则人体多尿而少汗。白天阳气趋于表,人体以活动为主;夜间阳气入于里,以睡眠为主。西北高原,寒冷而干燥,人体腠理多致密;东南沿海,温热而潮湿,人体腠理多疏松。病理上,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及地区方域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疾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泻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灵枢·一日分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潮湿,故多发湿痹;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则多发寒痹。在治疗上,应根据季节、地区及人的体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则与治法,即因时、因地、因人制◆中医基础理论宜(三因制宜)。(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是具有明显社会属性的高等动物,在其生存过程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故人的社会地位、家庭状况、文化程度、人际关系等,常常影响着人的健康与疾病。社会进步,丰衣足食,居住舒适,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而环境污染,饥饱失常,情绪紧张,则形成不利于健康的因素。社会安定,生活规律,机体抵抗力强,故得病较少,易于长寿;若社会动乱,饮食起居失常,抵抗力下降,则易得疾病,寿命减少。(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临床诊疗的主要特点,是在辨病论治基础上的,对疾病进行动态化与个性化的治疗。1.病、证、症的概念病,即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自我调节功能失常引发的一系列功能、结构异常的病理过程,如感冒、麻疹、肺痈等;或指主要表现的症状或体征,如头痛、泄泻、发热、崩漏等。证,即证候,是中医学的专用术语,是指疾病过程中表现在整体层次上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证,即證,是表述病人状态,《说文解字》曰:“告也,从言,登声”。候,《说文解字》日“伺望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日“凡觑伺皆日候,因之以时为候”,故候包含空间与时间两方面的含义。《素问·五运行大论》日:“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如肝胆湿热、风寒感冒、肝胃不和、痰热阻肺等。症,包括症状与体征。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不适,如头痛、眩晕、心烦等;体征是指能够被察知的客观表现,如舌象、脉象、面色等。疾病与证候皆由症状和体征所构成。疾病是一个病理过程或主要症状,可能包括多个不同阶段或不同类型,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其表现常常不同,治疗亦不相同,此即同病异治的基础;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类型的病理概括,因此同一个证可能出现在不同疾病中,此即异病同治的基础。2.辨证与论治的相互关系辨证,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其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证的思维过程。论治,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的过程。辨证论治,是指将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其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进而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手段与方法。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3.辨证论治的特点(1)病证结合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疾病是一个病理过程或病理表现,证候是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整体反应。辨病能把握疾病的整体变化;辨证则能把握疾病阶段的特殊性,使治疗更有针对性。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一般是先辨病后辨证。(2)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体现了个体化诊治的重要性。同病异治,是指相同的疾病,因人、因时、因地或因疾病的阶段不同,疾病的证候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感冒,因外感邪气不同,则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之别,治疗风寒感冒需要疏风6···试读结束···...

    2022-10-21

  • 《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常源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作者】常源著【页数】192【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5【ISBN号】978-7-5578-3811-9【价格】45.50【分类】肿瘤学-外科学【参考文献】常源著.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内容提要:《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内容涵盖了常见肿瘤疾病的外科治疗,且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传统经验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内容丰富,篇幅合理,专业度高,实用性强。《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耳鼻喉部常见肿瘤第一章耳鼻喉部常见肿瘤第一节外耳道肿瘤一、外耳良性肿瘤(一)外耳道乳头状瘤1.临床表现外耳道乳头状瘤好发于20~25岁男性。外耳道炎症、反复挖耳等造成的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早期症状为挖耳时易出血;当肿瘤充满外耳道时耳内发痒、阻塞感或听力减退。外耳道有多发或单发、带蒂或无蒂、大小不等、棕褐色、桑葚样实质肿物,触之较硬。2.治疗(1)激光治疗:在局部麻醉下用YAG激光气化肿瘤。(2)冷冻治疗:液氮冷冻具有切除肿瘤创伤小的优点。(3)手术治疗:切除的范围应包括肿瘤边缘正常皮肤1mm以上,切除肿瘤所在部位的骨膜,可以防止肿瘤的复发。(二)耳郭和外耳道血管瘤1.临床表现主要位于耳郭,少见于外耳道。(1)毛细血管瘤:系毛细血管网组成,扁平,色如红葡萄酒,或似蜘蛛痣状,皮温高。(2)海绵状血管瘤:是含血内皮腔隆起肿物,毛细血管排列紊乱,又名草莓瘤,表面呈结节状,微红或紫红色,有搏动。(3)蔓状血管瘤:使耳郭变形增大,局部温度高,有搏动,可延及2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头皮。2.治疗(1)非手术治疗:冷冻、放射、激光、局部注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等)。(2)手术治疗:对于局限性的血管瘤,局部切除并植皮。对有动静脉瘘的血管瘤,先将瘤体外围作环形缝扎,阻断血供,同时分段环形缝扎,分区切除。(三)耳郭和外耳道囊肿位于耳郭者多见。1.临床表现(1)皮脂腺囊肿:最常见,好发在耳垂背面、乳突上表皮或耳道软骨后下方。囊肿内衬上皮,为柔软、张力不大的肿物。(2)耳前囊肿(或瘘管):属先天性,表现为耳轮前方皮肤的瘘口。瘘口内有分支管道循入耳轮和耳屏之间的皮下。管道常呈囊性扩大,易感染。(3)腮裂囊肿:与耳前囊肿的鉴别主要是除了耳轮脚前有瘘口外,常常在外耳道、耳后、颈部有第二瘘口,瘘口阻塞也可出现囊性变。2.治疗原则感染期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手术切除。(四)耵聍腺瘤1.临床表现耵聍腺瘤好发于外耳道软骨部后下部的耵聍腺分布区,常见的为腺瘤和混合瘤。耵聍腺瘤发病缓慢,肿瘤较大时阻塞外耳道,可引起听力障碍。耳部检查见外耳道后下方局限性的隆起,为黄豆大小,表面皮肤正常,无压痛,质韧。X线检查外耳道骨质无破坏。2.治疗易恶变,应做手术彻底摘除。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边至少0.5cm,切除肿瘤区的骨膜,并予植皮。第一章耳鼻喉部常见肿瘤二、外耳道恶性肿瘤外耳道恶性肿瘤以低度恶性的腺样囊性癌常见,腺癌和恶性耵聍腺瘤均少见。在此着重介绍外耳道耵聍腺来源的恶性肿瘤。1.临床表现反复挖耳等刺激情况下,耵聍腺瘤容易恶变。耵聍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外耳道少量出血或者挖耳易出血。有时耳部有疼痛。外耳道肿块呈肉芽形,红色,由于肿块突破皮肤,表面粗糙不平。耵聍腺癌突破外耳道软骨部侵犯到腮腺,引起耳垂周围腮腺区肿块;有时向前侵犯到题颌关节,出现张口困难。影像学检查:CT可显示外耳道或者乳突部的骨性损害,MRI可显示肿块向腮腺侵犯。该病特点是发病缓慢,经常在发病数年后才有症状。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射治疗,均容易复发,其复发率达到40%~70%,有报道同一患者复发多达12次。2.治疗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肿瘤侵犯腮腺较大者,应作腮腺浅叶或者全腮腺切除,术中应保护面神经。术后放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率。第二节中耳癌中耳癌占全身癌的0.06%,占耳部肿瘤的1.5%。中耳癌以鳞状上皮癌最多见,40一60岁为好发年龄。发病率男女间无显著差别。一、病因80%的中耳癌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中耳炎的病程一般在10年以上,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中耳乳头状瘤亦可发生癌变。外耳道癌可以侵犯至中耳乳突腔,临床上常常无法分辨原发部位。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二、临床表规1.耳道无痛性出血外耳道自发性出血或挖耳后耳道出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血性分泌物时,应考虑中耳癌的可能性。2.耳部疼痛早期无明显疼痛。病情重者可出现明显耳痛,以夜间疼痛为主,表现为耳部的刺痛或者跳痛,可向耳后及咽部放射。3.同侧周围性面瘫肿瘤侵犯面神经可出现周围性面瘫。4.听力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传导性耳聋。5.张口困难晚期中耳癌侵犯到题颌关节或翼肌,造成张口困难。6.眩晕内耳受到侵犯时可出现眩晕。7.其他脑神经受累症状除第V、I脑神经易受累外,第Ⅵ、Ⅸ、X、Ⅺ、Ⅻ脑神经也可受累出现相应症状。8.外耳道或者中耳腔新生物多有鼓膜穿孔,通过穿孔可见中耳腔红色肉芽,触之易出血。当肿瘤破坏骨性外耳道,在耳道内也可以看到肉芽组织,红色,质软、脆,易出血。三、诊断1.影像学检查(1)CT:表现为中耳腔或乳突有不规则的软组织病灶,中耳乳突有不规则的大面积的骨质破坏,边缘不齐。尤其当中耳炎伴外耳道骨壁的破坏,形成外耳道软组织肿块,要高度怀疑中耳癌。(2)MRI:中耳癌的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相仿,其信号与脑组织近似。2.病理检查中耳腔肉芽或者外耳道肉芽摘除后做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取材时尽量不要牵拉中耳腔肉芽,防止误伤面神经。第一章耳鼻喉部常见肿瘤5四、临床分期国际抗癌协会(UICC)对于中耳癌并无明确的分期标准。目前临床采用的是Stell等制定的初步方案。T,:肿瘤局限于中耳乳突腔,无骨质破坏。T2:肿瘤破坏中耳乳突腔骨质,出现面神经管破坏,但病变未超出颞骨范围。T3:肿瘤突破颞骨范围,侵犯周围结构,如硬脑膜、腮膜、颞颌关节等。Tx:无法进行分期。五、治疗原则中耳乳突癌起病隐袭,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早期患者多采用先手术后放疗,对晚期患者则采用先放疗缩小病灶,再进行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1.手术治疗(1)乳突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在中耳腔或乳突腔,无面神经管、内耳、题骨外侵犯。(2)颗骨次全切除术。肿瘤累及中耳和乳突诸壁。切除岩部颈内动脉外侧部分。(3)题骨全切除术。颞骨次全切除术加上颈内动脉切除。2放射治疗由于中耳肿瘤被颞骨包裹,放疗难以彻底根治,因此手术加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对肿瘤侵犯到颈动脉管,无法清除时,可考虑先行放疗,缩小肿瘤范围,再行手术治疗。3.化学治疗仅作为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辅助方法,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晚期病例具有缓解症状的作用。6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第三节鼻腔和鼻窦肿瘤一、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一)定义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主要好发于鼻腔内,其次是鼻窦,外鼻则较少。通常按组织来源进行分类:①上皮组织肿瘤包括乳头状瘤、腺瘤;②结缔组织肿瘤包括骨瘤、血管瘤、纤维瘤、软骨瘤、脑膜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二)内翻性乳头状瘤1.诊断要,点内翻性乳头状瘤:50~60岁男性多见,单侧持续性鼻塞,进行性加重,可伴血涕或反复鼻出血,常同时伴鼻息肉、鼻窦炎,部分病例有多次鼻息肉手术史。外观粉红色,息肉样或分叶状,触之易出血。肿瘤有明显局部侵袭性特点,易复发,7%发生恶变。根据症状、体征以及反复、多部位活检,一般可做出诊断。2.治疗此瘤对发射线不敏感,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需彻底,否则容易复发。对其基底及浸润组织周围的正常组织应切除足够的安全边界。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恶变可能:①全部切除后迅速复发;②较快进犯邻近组织;③反复鼻出血;④头面部疼痛示有骨及神经受累。(三)骨瘤1.诊断要点骨瘤多见于青年男性,额窦最多见,其次是筛窦。病因不明。小的骨瘤多无症状,常在X线摄片检查中发现,大的额窦骨瘤可引起鼻面部畸形,疼痛、感觉异常,也可侵人鼻腔或眼眶,甚至颅内。鼻窦骨瘤表现为鼻窦内圆形或卵圆形骨高密度肿物影。2.治疗对成人较小骨瘤而无临床症状,不需急于手术,可定期观察。肿瘤大,引起颜面变形或症状明显者,可行肿瘤摘除术。···试读结束···...

    2022-10-11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官网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医学书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