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DOS 含一级B》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编写|(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一级DOS含一级B》【作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编写【丛书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速成系列丛书【页数】209【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01【ISBN号】7-5041-1861-3【价格】21【分类】磁盘操作系统,DOS-水平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编写.一级DOS含一级B.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01.《一级DOS含一级B》内容提要:...

    2023-12-19 一级建造师 一级二级钢筋的区别

  • 《高三物理练习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三物理练习册》【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丛书名】自学辅导下的情境教学法实验用书【页数】180【出版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07【ISBN号】7-304-01598-5【价格】9.80【分类】物理课-高中-习题【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高三物理练习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07.图书目录:《高三物理练习册》内容提要:《高三物理练习册》内容试读第一章运动学摸底题一、单选题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2.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质点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对应轨迹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D.质点的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3.下面几种情况不可能的是:A.物体的位移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B.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D.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4.关于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A.线速度描述了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而角速度不能描述运动的快慢;B.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能描述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但单位不同;C.线速度越大的物体,其角速度也是越大。D.甲乙两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角速度相等,则线速度一定相等。5.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的分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6.一个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一秒内走过的路程为3m,它在第秒内和前秒内走过的路程分别是:()A.3(2-1)2m,62mB.3(2-1)m,62mC.3(2-1)m,32mD.(2-2)2m,32m。7,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观察,第一节车厢通1过他历时2,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6,那么这列火车共有车厢。()A.3节;B.8节:C.9节:D.10节。8.一个℃≠0的物体,开始一段时间做匀加速运动,从t时刻起匀减速运动,经过20停止,已知t秒后的加速度大小为0.5m/2,则此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速度为:()A.(o十10)m/B.(-t)m/C.10m/:D.不能确定。9.一个人在离地面10m高处以40米/秒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若g=10m/2,则()A.4末到达最高点,2末物体达到最大高度的一半;B.4末的速度为零,2末速度大小是初速度的一半;C.4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零:D.9末物体的位移为一45m。10,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描述是:()A.相邻两个1内的位移差值是9.8mB.1内、2内、3内…的位移之比是1:3:5:…;C.1末、2末、3末…的速度之比是1:3:5:…:D.通过第一个,通过第二个,通过第三个…所用时间之比为1:√2:√3:…。11.小船渡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头垂直河岸时,?越大,实际航程越大,渡河时间越长;B.船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一定角度时,使实际航线垂直河岸,渡河时间最短;C.渡河时间的长短与v水大小无关;D.船速越大,渡河时间越大。1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24t一62,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第()A.6B.6C.2D.243二、多选题1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t内,经过的位移是△,则△/△t表示:()A.物体在△时间内速度的增量;B.物体经过△时间内的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C.经过△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物体经过△t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14.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路程;B.物体通过的路程大小不小于它通过的位移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相等;D.物体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为零。15.-一个以=6m/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自始至终受到恒力的作用,产生与o反向大小为2m/2的加速度,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m时,经历的时间可能是:()·2·A.(3+√6)B.(3-√6):C.(3+2√6)D.(3-2√3)。16,关于平抛运动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一种惯性运动;B.平抛运动是仅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Q=g的匀变速运动;C.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而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三、填空题1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3和第8内的位移分别是15m和25m,物体的初速度是,加速度是18.如图1-M1是流速恒定的河流,小船自A点第一次沿AB渡河,历时t1,第二次沿AC渡河,历时t2,若AB与AC对称BD的分布在AD两边,则两次航行的时间关系是19.长60m的列车,以54km/h的初速度和0.2m/2的加速度匀减速驶过一座长300m的铁桥,则列车通过铁桥所用的时间为。20.甲、乙两物体相距,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α的匀加速运动,则当满足条件时,甲总追不上乙:当满足条件图1-M1时,甲与乙只相遇一次:当满足条件时,甲与乙能相遇两次。21.在以a=2m/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的电梯里,天花板上的一松动的螺丝钉松落,若板与地面间距为3m,则螺钉落到地板上共需时间为。四、计算题22.物体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3内和最后3内所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1:3,求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总时间。323.图1-M2(甲)、(乙)分别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线,试根据图线说明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各是什么?5内的总位移是多少?(m/》BCB4一-2(ADt()Dt()03食乙图1-M224.有一列火车在直线轨道上行驶,如果加速度不变,在通过某地点时,车头速度为,车尾速度为2,则列车中点通过这一点的即时速度为多少?。4D.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5.汽车甲沿着平直公路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已知条件(A,可以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B.可以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C.可以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者三个中的一个。6.一盏路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一人从灯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此人头顶在地面上的影子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运动;B.匀减速运动:C.匀加速运动;D.变加速运动。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若前车突然以恒定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相同的加速度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为$。若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最少为:()A.iB.2C.35D.45。8.石块A由塔顶自由下落m米时,石块B自离塔顶米处自由落下,结果两石块同时到达地面,则塔高为:()A.(m+)2m2机一B.4m+)C.(√m+√)2D.m十。9.将一物体竖直上抛,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始终不变,上升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1,所用时间为t1,下降段的加速度为a2,所用时间为t2,且抛出点与落回点重合,则关于a1与a2,t1与t红的大小关系正确的应是:()A.a1gta2,t1gtt2B.agtaz,tC.at2iD.a10.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加速度a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B.lt%时,位移5和初速度同向;C.lt2时,即时速度和初速度反向:Dgt2时,即时速度和初速度同向。11.水平传送带长20m,以2m/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物体与传送带的摩擦系数为0.1,则物体从静止放到传送带的一端开始,到达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是(g=10m/2)()A.11B.10C.6.3D.4.7。12.A,B两直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中A杆固定与水平方向成8角,B杆水平与A杆接触,且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1-Y2所示,当B杆下落的时间为t时,接触点P的速度应是:()。6···试读结束···...

    2023-05-31 高三 情境教学法有哪些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 《高三物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三物理》【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丛书名】自学辅导下的情境教学法实验用书【页数】198【出版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08【ISBN号】7-304-01600-0【价格】11.10【分类】物理课-高中-学习参考资料【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高三物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08.图书目录:《高三物理》内容提要:《高三物理》内容试读第一章运动学一、知识结构运动特点:的大小、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规律:公式8=,=名图像:v-t图像,5-t图像直线运动①速度均匀变化。运动特点《②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恒量。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规律公式=+ai=u+合ar图像:v-t图像自由落体运动(o=0,a=g的匀加速运动)特例物体的运动竖直上抛运动(a=一g的匀减速运动)运动特点:⊥g,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x=Vot,V:=Vo运动规律:曲线运动y=合8,心=8运动特点:℃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规律:=0一罕a-号=r二、提要1.质点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建立的理想模型。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观察者到物体之间的距离相比较可忽略不计时,或者物体做平动,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就可以把物体当做质点。2.位移是由质点的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注意:(1)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才相等,而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是不相等的。(2)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位移都不等于路程。3.匀速直线运动只能是单向运动,定义中“相等的时间”是指在测量精度允许的范围内的任意的相等时间。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它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叫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有两类:-t图像和v-t图像。t图是一条倾斜直线。利用-t图可◆1·求质点在任何时间内的位移以及发生任何一个位移所用的时间,即可求速度。5-图线的斜率即表示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该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数值即表示位移的大小。6.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它运用等效、粗略的方法描述物体在指定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它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数值跟时间间隔的选取有直接关系。除匀变速直线运动外,在任何情况下,平均速度只能用定义式=:求解,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使用=十“2平均速率指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是标量。注意:一般情况下平均速率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7.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即时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瞬时运动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它是平均速度在时间间隔趋近于零时的极限。它是矢量,与时刻对应。即时速度的大小叫即时速率。8.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则通常叫匀加速直线运动;若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通常叫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改变”应理解为是一个矢量,其大小和方向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来确定。9.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并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或慢,而仅能反映运动物体的谏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是矢量,其大小和方向跟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关系。10.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有五个,分别是o,a,5,t。其中只有t是标量,其余都是矢量。通常在解题时选定。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矢量的方向依据其与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分别用正、负号表示。如果某个矢量是待求量,就假设其为正,最后根据结果的正负确定实际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有四个公式:=6十at,=wd+2a,d-听=2a,=心专”,2每个公式中只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因此至少要知道五个物理量中的三个,才能求其余两个。11.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号=,即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2v哈+度:在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速度号一√2:对于同一段运动恒有:gt(想想,如何证明)。12.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中,速度、位移有如下比例关系:U1V23:…t=1t2:3:…:5152:53:…;5=1222:32:…:2511:5m…:5w=1¥35:…(2N一1)在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时,时间有以下比例关系:t1tt2tt3:…:t=1:W2t√3:…:√t::t::t红…¥tw=1:(√2-1):(√3-√2):…:(√N-WN-1)2…其中vm表示t时刻的速度;5表示头t时间内的位移;w表示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ta表示头位移的时间,w表示通过第N个位移所用的时间。1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要高度h已知,其下落时间t和着地速度就可以分别由公式=2h和v=√2gh来确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14.竖直上抛运动与到达最高点后返回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对称的,两个过程的加速度都是g,到达最高点时的即时速度为零,但物体并不静止在此位置。在求物体上升过程的物理量时可以根据对称性用自由落体运动来处理。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H=/2g,上升时间t上=t下(下落时间)=vo/g,在上升、下降的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的速率相等。1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有-t图(中学阶段不讨论)和w-t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图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我们常见的有如图1-1所示的几种情况:图1-1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初速度,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16:分运动与合运动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其理论基础是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即任何一个运动可以看作是几个独立进行的分运动的合运动。其运算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分清合运动与分运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物体相对参照系的实际运动都看成是合运动。这个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的合成是唯一的,而分解则具有任意性。17,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作曲线运动的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与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18.物理学中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当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时,必然存在与此对应的加速度。19.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其飞行时间由初始高度确定,即t一2h,而水平距离由平抛初速度,和高度h确定,即x=vot=o√g平抛运动的即时速度,无论其大小还是方向都时刻在改变。其大小公式为=V十g,方向是沿者轨道的切线方向,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用g=号=二来确定。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等于g,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解决平抛运动的常用方法是利用水平、。3·竖直两组方程,x=Vot,V:=Vo即1{y=交8,w,=8t20.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其方向是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因而是不断改变的,且存在与此对应的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故而也是不断改变的。该运动属于变加速曲线运动。描述匀速圆运动常用的物理量有:线速度,角速度w,周期T和向心加速度a。公式有:vkR-RoT=2πR=2如U四2a-R=wiR21.向心加速度也反映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所谓“速度的方向变化快慢”是用速度矢量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量度的。当仙一定时,在相同时间内半径大的质点速度矢量改变量大,因而速度变化率大,即加速度大;当R一定时,在相同的时间内角速度大的质点的速度矢量改变量大,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大。三、运动学问题的解题方法运动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从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出发,用几何学的观点研究质点的运动变化规律,确定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轨迹等。在中学阶段学过两种最简单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可以用它们组成不同的具体运动,如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平抛等。因此熟练掌握匀速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规律,是研究质点运动的基础。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即根据题意确定所需研究的某个具体物体。(2)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特点,即根据题意判断研究对象所参与的运动的性质,以及运动过程中位移、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并画出反映物体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根据运动规律,列方程求解。四、例题解析例1:甲,乙两地相距220km(千米),汽车A从甲地出发,汽车B从乙地出发,它们的速度分别为40km/h(千米/时)、30km/h。A,B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行驶,在出发后1h(小时),B车因故在途中停车2h后再以原来的速度前进,而A车一直匀速行驶,问它们在出发后经过多长。4时间相遇?相遇处离甲地有多远?分析:由于A,B两汽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因此220km的路程是由两车共同完成的,即两车通过的路程和为220km。又因两车是同时出发,故从出发到相遇两车经历的时间是相同的,但B车比A车少行驶2h(小时)。这样由匀速运动的公式=vt就可求出两车所通过的路程关系,于是可求最后结果。两车的运动分析示意图如图1-2所示。220kmA丙图1-2解法一:令从出发到相遇A车行驶了t小时,则B车行驶的时间为(t一2)小时。对A车:SA=VAI①对B车:SB=UB(t-2)②总距离有:S=SA十SB③将v=40km/h,B=30km/h,=220km代入①,②,③式求解方程得40t+30t=280.t=4h..SA=vAt=40X4km=160km故两车经4h相遇,相遇处离甲地的距离为160km。解法二:此题也可用-t图像求解,因-t图可表示运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故我们只要选如图所示的坐标轴,作出两物体的$t图,两图的交点就表示两物体在同一位置,即两物体相遇。以甲点为坐标原点,以甲乙方向为正方向,画出A,B运动的-t图。如图1-3所示。(km)28024020016012080405t(h)图1-3由图像知:经t=4h两车相遇,相遇处距甲地160km.小结:对于运动学的题目,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把运动过程搞清楚,在分析运动过程时常常要画运动分析示意图。在分析清楚运动过程的基础上,用公式或用图像求解。求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公式中各量所对应的过程和图像表示的物理意义。例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先以加速度a1做一段匀加速运动,紧接着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质点运动的总时间为t,求它的总位移。5···试读结束···...

    2023-05-31

  • 《高三数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三数学》【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丛书名】自学辅导下的情境教学法实验用书【页数】310【出版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05【ISBN号】7-304-01592-6【价格】17.00【分类】数学课-高中-教材【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高三数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05.图书目录:《高三数学》内容提要:《高三数学》内容试读第一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1集合一、知识回顾1.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集合是没有给出严格定义的数学概念,它是某些,把一些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了一个集合·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2)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3)集合的特征: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4)集合的类型:含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含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记作(5)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②描述法: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6)常用集合的记法:②(空集),I(全集).N(自然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C(复数集),R+(正实数集)等等·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那么A叫做B的子集·记作:,读作:“”(或“B包含A”).真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并且,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集合相等:如果对于两个集合A与B,有,同时,则A=B.(2)交集: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读作“A交B”.即A∩B=(3)并集: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读作“A并B”,即AUB=(4)补集:已知全集I,A二I,由I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在集合1中的补集,记作:,读作“A补”.即:A=二、要点点拨1.注意包含关系的性质(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二A.(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⑦三A,②二心,特别地,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设A≠必,则有必CA.(3)对于集合A,B,C,如果A=B,B二C,那么A二C.。1(4)对于集合A,B,C,如果ACB,BCC,那么ACC.2.注意只有确定全集I后,才能研究一个集合A的补集,因此有AUA=I,A=A.A∩A=必3.掌握如下一些公式和性质(1)A∩B三AAUB,A∩BGB三AUB(2)AUB=A∩B,A0B-AUB(3)AU(B∩C)=(AUB)∩(AUC):A∩(BUC)=(A∩B)U(A∩C)(4)设(M)表示有限集合M的元素个数,则有(AUB)=(A)+(B)-(AOB)4.注意掌握数学中常用的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空集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无理数集实数集复数集符号0NZ0Q中c三、双基自测1.设S、T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生T,T生S,令S∩T=X,那么SUX等于(A)X(B)T(C)(D)S2.集合M满足条件{3,4}CM三{0,1,2,3,4},这样的集合M的数目是(A)1·(B)2(C)7(D)83.全巢为R,集合M={x|x2≤9},集合S={x|x2一3x+2≥0}则M∩S是(A)(-∞,-3]U[3,+∞),(B)(-∞,-3)U(3,+∞)(C)(-o∞,1]U[2,+∞),(D)[-3,1]U[2,3]4.设M={(x,y)y=√9-x},N={(x,y)1y=x+},且M∩N=②,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四、范例精析例1已知集合M=(yly=x-1,x≥01,N=yly=logx,≤x≤1)则().(A)M∩N=⑦(B)M∩N=M(C)MUN=R(D)NCM解·.,M=(yly=x-1,x≥0}={yly≥-1},N=ly=log4,2≤x≤1)=10≤≤1.淘汰(A)、(B)、(C)应选(D)·注意集合M与N分别是函数y=x-1,(x≥0)及函数y=108号r(合lt1)的值域.例2已知集合A={x|x2-ax≤x-a},B={x|1≤log2(x+1)≤2},C=xx2+x+cgt0)(1)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B∩C=必且BUC=R=I,求,c的值.解(1)由A∩B=A知A二B,若a≥1,则A={x|x2-ax≤x一a}={xl1≤x≤a}2。B={x|1≤log2(x+1)≤2}={x|1≤x≤3},由A三B得1≤a≤3.若alt1,则A={x|a≤x≤1},A车B.(2)由B∩C=必且BUC=R=I,可知C=B.,B={x|1≤x≤3},C=B={x|xlt1或xgt3}.∴.=-(1+3)=-4,c=1×3=3.例3设含有8个元素的集合A的全部子集数为S,其中含5个元素的子集数为T,求T/S的值·分析集合A的全部子集数S=Cg十C8十C+…+C8=2,其中含5个元素的子集数T=C舌--月-品说明一般地,若集合M中含有个元素,那么集合M的全部子集数为:Cg+C+C2+…+C=2"个五、强化训练(45分钟)1.选择题()集合M=zgz=1,N=✉x=经+受,k∈z,则()力(A)M=N(B)MON(C)MCN(D)M∩N=②(2)若集合M={yy=2,x∈R},N={yly=x2,x∈R}则().(A)M∩N={2,4}(B)M∩N={4,16}(C)MDN(D)NDM(3)若全集I={z,z,yER,A=(,)川号2xy∈R)B=(红)12x-y-1=0,x,y∈R},则A∩B是().(A)A(B)B(C)(D){(1,1)}(4)设全集为R,f(x)=ix,g(x)=cox,M={x|f(x)≠0},N={xg(x)≠0},那么集合{x|f(x)·g(x)=0}等于().(A)MN(B)MUN(C)MUN(D)MUN(5)集合M={x|xgt2},N={x|xlt3},那么“x∈M或x∈N”是“x∈M∩N”的().(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填空题(1)若全集I=R,集合A={x|√x+1≤0},B={xl1g(x2-x)=lgx},则A∩B=(2)已知全集I=xx-5x+6≤0},M=(xlg(z-2)≤),N={x二gt0,则MUN(3)设含有4个元素的集合A的全部真子集数为S,其中含有2个元素的子集数为T,则TlS=】(4)已知集合M={(x,y)|y=√16-x2,y≠0},N={(x,y)|x一y-a=0},如果M∩N≠必,则实数a满足的条件是3.解答题◆3·三、双基自测1.指出下列各对应,哪些是映射?为什么?(1)X={x|x≥2,x∈N},Y={yly≥0,y∈Z},f:x+y=x2-2x+2()(2)X={矩形},Y={y|ygt0,y∈R},f:x+y=x的面积:((3)X={x|0≤x≤2},Y={y0≤y≤1},f:x→y=(x-2)2((4)X={810°≤0≤180},Y={yl-1≤y≤1},f:x+y=co0(5)X=《正三角形},Y={圆},对应法则f:“作正三角形的外接圆”()2.设集合A={a,,c},B={1,2,3},写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的个数及一一映射.3.下列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为什么?(1)f(x)=lgx2,g(x)=21gx(2)f(x)=aretg主,g(z)=arcetg-,(3)fx)=x,gx)=(x-1)2(4)fx)=e,g(x)=,(√x)2x+1xgt04.已知f(x)=πx=0,求fff(-合)门}的值.0xlt0四、范例精析例1已知A=B={(xy)|x,y∈R},从A到B的映射f:(x,y)+(kx,y十),已知B中元素(6,2)在此映射下的原像是(3,1),求,的值.解依题意,x=3时,kx=6,.k=2,y=1时,y+2=,.=1.例2设A={1,2,3,4},B={1,2,3},(1)从A到B可建立多少个不同的映射?(2)其中满足f(1)十f(2)+f(3)+f(4)=9的映射共有多少个?解(1)依映射定义,A中每个元素在B中有唯一的像即可(A中不同元素可以有相同的像,B中元素可以无原像),所以A中每个元素的像可以有3种选择,依乘法原理得3=81.(2)由于从1,2,3中取出4个之和(可重复)为9,只能是1,2,3,3或3,2,2,2两种情况,故满足条件的映射共有:C?·P?十C1=16.例3(1)已知f(√x+1)=x+2√x,求f(x)、f(x+1)与f(x2).(2)已知f(lx)=x+ix,求f(x).解(1)设4=√x+1≥1,则√x=u一1,x=(w-1)2,于是f(u)=(w-1)2+2(u-1)=u2-1(u≥1),.f(x)=x2-1(x≥1),f(x+1)=(x+1)2-1=x2+2x(x≥0):f(x2)=(x2)2-1=x-1.(x≤-1或x≥1).(2)令t=lx,∴x=e,∴.f(t)=e+ie,..f(r)=e*+ie.注意求函数的解析式实际是解函数方程,常用的方法有换元法、消去法、特值法、待定系数法等,其中换元法和待定系数法是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应熟练掌握。。6····试读结束···...

    2023-05-31 高三数学基础差怎么补救 高三数学提分最快的方法

  • 《高三化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三化学》【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丛书名】自学辅导下的情境教学法实验用书【页数】135【出版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06【ISBN号】7-304-01599-3【价格】7.90【分类】化学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兴华主编.高三化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06.图书目录:《高三化学》内容提要:《高三化学》内容试读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例如,氢气和氮气化合生成氨的反应,就要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为什么一个反应的进行需要这样或那样的条件呢?这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一个是反应进行的速率,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一个是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问题。这两个问题不仅是今后学习化学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是研究化工生产适宜条件时需要掌握的化学变化的规律。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自标提示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能根据物质的量关亲对反应速率、起始浓度、变化后浓度三者进行简单的计算。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快有慢,如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氢氧爆鸣气的爆炸反应等瞬时就能完成;而石油的形成就要经过亿万年。这里所说的快和慢,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的的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只要掌握了化学反应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根据科学研究、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把原来进行得很慢的反应加快,如加速炼钢过程,加速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的反应等;或把原来进行得很快的反应减慢,如钢铁的防锈,防止塑料、橡胶的老化等等。这些对发展生产、节约支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其表示方法是:用单位时间(每秒、每分、每小时等)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摩尔)浓度的改变来表示,即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0=兰,浓度的单位一般为m0lL,反应速率的单位就是mol/(L·mi)或mol/(L·)等。例1在18升容积的容器中,5分钟内产生18摩尔物质,在另一容积为12升的容积中,10分钟内产生6摩尔物质,问哪个反应速率快?解(1)18升容积的容器中生成物的浓度变化:18mol=1mol/L18L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浓度变化:1●10mol/L=2mol/(L·mi)。5mi(2)12升容积的容器中生成物的浓度变化:60mol=0.5mol/112L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浓度变化:0.5mol/L=0.05mol/(L.mi)10mi答:前者反应速率快。课堂练习一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2.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L,经过两分钟的反应后,它的浓度变成了1.8mol/L.,则这两分钟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值与反应方程式中各系数间的关系。例2设有以下的气态反应A+2B-2C起始浓度(mol/L)1101分钟后的浓度(mol/L)0.80.60.4试分别用A、B、C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解va=(1-0.8)mol/(L·mi)=0.2mol/(L·mi)v=(1-0.6)mol/(L·mi)=0.4mol/(L·mi)vc=(0.4-0)mol/(Lmi)=0.4mol/(L:mi)可见,对同一反应,如果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因为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系数可能有所不同,因而所得的反应速率值也有不同。表示某一反应的速率时,必须说明以反应中哪一种物质做标准。这些速率虽然不同,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且这些速率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系数比:若:aA十B=C+qD则:vAtg:UCVD=a::力:g例3下列反应中2S02十02=2S03起始浓度(mol/L)0.40.202秒钟后(mol/L)0.2求:t02U02V0g解w,=0.420.2mol/a·)=0.1mol/L)2因0,0:tv0,=2:1:2所以%,=2m,-号x0.lol/L·y=0.G5mo/a·g)·2.温度升高,化学反应一般要加快,经过多次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课堂练习五1。升高温度,化学反应一般要,温度每升高10C,反应速度通常增大到原来的倍。2.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混浊的是()。组号加入试剂反应温度NazS,O,溶液HSO,溶液HOA0.1mol/L5mL0.1mol/L5mL5mL10CB0.1mol/L5mL0.1mol/110mL10ml15Cc0.2mol/L10mL0.2mol/L10mL100ml30CD0.15mol/L10ml0.15mol/110m10mL30C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关于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初步知识,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硫酸的工业制法和氨的催化氧化等教材里都学习过了。现在我们要学习催化剂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1-3]在两个试管里分别加入3%的过氧化氢(HzO2)溶液3ml,和合成洗涤剂(产生泡沫以示有气体生成)溶液3~4滴。在其中的-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M(O2,观察两个试管里的反应现象有什么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放入少量MO2的试管里,很快有气泡生成,而没有放M(O2的试管里气泡产生得慢而且少。这是由于MO,能加快H2O2的分解,使氧气产生得快而且多,反应后MO2的组成和质量都没有变化。可见MO2在H2O2的分解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2H,0,M0:2H20+02↑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初步统计约85%的化学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尤其在当前大型化工生产,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中,很多反应还必须靠使用性能优良的催化剂来实现。但是应当注意,因为有一些物质,即使是很少量的,当混入催化剂中时,就会急剧降低甚至破坏催化剂的催化能力,这种作用叫做催化剂的中毒。为了防止催化剂的中毒,需要对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净化过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很多,除了温度、浓度、压强(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催化剂以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扩散速度、溶剂等等。例如,煤粉的燃烧就比煤块快得多,溴化银见光很快分解等等。以上研究了影响反应速率的一些重要条件,但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反应速率是不够的。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要求氯和氢尽可能快地转变为氨外,还要使氨和氢尽可能多地转变为氨。这就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另一个问题一化学平衡。下节就要研究关于化学平衡的问题。课堂练习六1.反应A(气)+2B(气)=C(气)+Q,用v表示反应速率,T表示温度,表示压强,下·5-列曲线中正确的是()。(A)(B)(C)(D)2.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值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在mA(气)十B(气)二C(气)+gD(气)中,若A的反应速率为0.2mol/(L·),则B、C、D的反应速率值依次为。一;3.反应A十3B一2C+4D,在四种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测得a=0.15mol/(L·),v=0.6mol/(L·),vc=0.45mol/(L·),o=0.5mol/(L·),四个反应的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为第二节化学平衡目标提示1.掌握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及化学平衡的特征;2、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3.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一、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化学平衡主要是研究可逆反应的规律,如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情况的影响等等。固态溶质溶解在液态溶剂里,当形成饱和溶液时,达到溶解平衡,这时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并没有停止,只是这两个相反过程的速度相等罢了。因此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我们先认识一下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能向正方向和逆方向进行的反应。可逆反应中有两个反应方向,正反应速率,记为正:逆反应速率,记为v速。反应过程中心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化学反应来进行研究。化剂2S0320+0:8在500℃,压强为1.01×10Pa时,如果把2体积二氧化硫和1体积氧气的混和物,通入一个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器里,结果能得到含91%(体积组成)三氧化硫的混和气体。这时候,容器里反应物SO2、O2和生成物SO,在混和物中的浓度就不再发生变化。。6····试读结束···...

    2023-05-31

  •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解 2005-2020年》于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解2005-2020年》【作者】于华主编【丛书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英语考试系列丛书【页数】393【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682-9544-4【价格】57.00【分类】英语-博士生入学考试-题解【参考文献】于华主编.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解2005-2020年.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解2005-2020年》内容提要:《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解2005-2020年》内容试读第一部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样题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解(3)准确把握某些词和词组在上下文中的特定含义。(4)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判断作者的态度。A节:主要测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考生须完成1800~2000词的阅读量并就题目从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B节:主要测试考生对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考生须完成700~900词的阅读量(2篇短文),并根据每篇文章(约400词)的内容,从文后所提供的6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四、英译汉要求考生将一篇近400词的英语短文中有下划线的5个句子翻译成汉语。主要测试考生是否能从语篇的角度正确理解英语原句的意思,并能用准确、达意的汉语书面表达出来。五、写作要求考生按照命题、所给提纲或背景图、表写出一篇不少于200词的短文。目的是测试考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或传递信息的能力及对英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考试时间及计分考试时间总计为180分钟,其中试卷一为110分钟,试卷二为7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详见下表。试卷一:题号名称题量/道分值/%时间/miI词汇201015Ⅱ完形填空151515Ⅲ-A阅读理解(A)303060Ⅲ-B阅读理解(B)101020小计7565110试卷二:题号名称题量/道分值/%时间/miW英译汉一语篇中句子51530V写作12040小计一63570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样题)考生须知:一、本试卷由试卷一(PAPERONE)和试卷二(PAPERTWO)两部分组成。试卷一为客观题,答卷使用标准化机读答题纸:试卷二为主观题,答卷使用非机读答题纸。二、请考生一律用HB或2B铅笔填涂标准化机读答题纸,画线不得过细或过短。修改时请用橡皮擦拭千净。若因填涂不符合要求而导致计算机无法识别,责任由考生自负。请保持机读答题纸清洁、无折皱。答题纸切忌折叠。三、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满分为100分。时间及分值分布如下:试卷一:I词汇15分钟10分Ⅱ完形填空15分钟15分Ⅲ阅读理解80分钟40分小计110分钟65分试卷二:IⅣ英译汉30分钟15分V写作40分钟20分小计70分钟35分SAMPLETEST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ENGLISHENTRANCEEXAMINATIONFORDOCTORALCANDIDATESPAPERONEPARTIVOCABULARY(15miute,10oit,0.5oiteach)Directio:Chooethewordorexreioeloweachetecethatetcomletethetatemet,admarkthecorreodigletterofyourchoicewithaiglearacrothequareracketoyourMachie-corigAwerSheet.1.Teyearago,ahouewithadecetathroomwaaymolamoguiverityrofeor.A.otB.tatuC.oitioD.lace2.Itwouldefaretterifcollectorcouldeeruadedtoedtheirtimeadmoeyiuortofarchaeologicalreearch.A.legileB.legitimateC.legilativeD.illicit3.Weeekaocietythathaatitareectforthedigityadworthoftheidividual.A.edB.hadC.coreD.et4.Avarietyofrolemhavegreatlythecoutry'ormaleducatioaldevelometA.imededB.imartedC.imloredD.imlemeted5.Agoodeducatioiaaetyoucafortheretofyourlife.A.elloutB.calluoC.falloverD.reortto6.Oilcachageaocietymorethaayoecouldeverhaveimagied.A.grolyB.everelyC.raidlyD.dratically7.Beeathitmyriadrule,thefudametaluroeofitomaketheworldamoreleaatlacetolivei,adyouamoreleaaterotolivewith.A.elitimB.eloqueceC.emieceD.etiquette8.TheNewTetametwaotolywritteiGreeklaguage,utideaderivedfromGreekhiloohywereimayartofit.A.alteredB.criticizedC.icororatedD.tralated···试读结束···...

    2023-05-05 epublications epub组成

  •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笔试题型(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笔试题)

    1.一般基础知识成绩测试。...

    2023-04-26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安全技术研究》赵伯鑫,李雪梅,王红艳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安全技术研究》【作者】赵伯鑫,李雪梅,王红艳著【页数】214【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2.01【ISBN号】978-7-5692-8567-3【价格】59.00【分类】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参考文献】赵伯鑫,李雪梅,王红艳著.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安全技术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2.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安全技术研究》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二章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三章是计算机安全的主要防护技术。第四章是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对策分析。第五章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攻击与防御分析。第六章是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中的挑战与应用。第七章是建设与运营视角下的网络安全体系分析。《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安全技术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智能化机器系统,可以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协同完成某项工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众多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用于军事通讯,后逐渐运用于民用领域。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它代表了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硬件、软件,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技术,这一技术的进步对当前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发展与应用的广泛程度是惊人的。纵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它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诞生后的早期,计算机系统资源稀少,价格昂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发了主机-多终端计算机系统,即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其典型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常称作主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终端·1(后,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安全技术研究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它只能通过通信线路向主机发送信息并接收主机反馈的信息,所有数据的处理都在主机上完成。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多,在主机前端又增加了前端处理机,当时人们便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的句子,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二、多主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美国很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始配备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为了便于信息交换,人们把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逐渐形成了多主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其典型应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织开发的ARPA网O。ARPA网是被公认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是Iteret的雏形。ARPA网中的每一台主机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数据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系统。三、开放式、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其重要特点是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计算机网络标准。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标准,即OSI/RM。它将复杂的计算机网络自上而下分为七层,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独立,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层与层之间通过网络协议实现通信。OSI/RM的出台为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以及不同厂商网络设备的互联奠定了基础。四、高速互联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80年代末,局域网技术日渐成熟。与此同时,ARPA网的成功证明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使TCPP协议体系成为网络互联的事实标准。特别是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通常所说的信息高速公路后,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立本国的信息基础设施,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措施促使计算机网络完成了从单个ARPA网向Iteret发展的过程。此后,世界上任何角落的计算机只要遵循TCPP协议体系就可以接①ARPA网络是早期的分组交换网络,也是实现TCP/IP协议体系的第一个网络。2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入Iteret,并且能与Iteret.上的计算机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逐渐融合到了一起,传感器技术和射频识别(RFD)技术的发展推动互联网进入了物联网阶段。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从不同的观点看有着不同的定义。ARPA网建成后,计算机网络被定义为以相互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方式而联结起来的,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这个定义着重于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目的,而未指出其物理结构。从物理结构的角度分析,计算机网络被定义为在网络协议控制下,由计算机、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通信控制设备等组成的计算机复合系统。目前,公认的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为: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软件、硬件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四点:第一,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第二,计算机网络是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进行互联:第三,互联的计算机主机是具有功能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第四,互联的目的是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例如,按覆盖范围分类,有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按网络上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分类,有客户机/服务器型网和对等型网;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有星形网、环形网、总线形网、树形网等:按传输带宽分类,有基带网和宽带网;按网络结构分类,有以太网和令牌环网;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有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微波网、激光网、卫星网等:·3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安全技术研究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有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式网络。下面主要介绍按覆盖范围进行的分类。(一)广域网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广域网(WideAreaNetwork,简称WAN)是由一些节点交换机以及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的,其覆盖范围很大,一般为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因此也被称作远程网。广域网可以将覆盖范围内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进行资源共享。这种覆盖范围广阔的网络一般属于公用网络,用户需要通过租赁等形式取得使用权。从拓扑结构来看,目前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广域网最初的作用是将大型计算机与一些中小型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让使用大型计算机的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获取其他计算机上的资源与信息。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开发越来越深入,广域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互联网的中枢与主干,其任务逐渐由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变成将分布范围较大的多个网络连接起来。2.广域网的主要技术特征最初,广域网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计算机要先与本地网络连接起来,才能通过本地网络进一步访问广域网,用户才能通过当前的计算机终端获得其他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当时的“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这两大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计算机工作模式才被提出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广域网不再主要用于连接小范围内的计算机设备,而是在跨国、跨洲的大范围网络连接中起到重要作用。(二)城域网城域网(MetroolitaAreaNetwork,简称MAN)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其特征为: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在50M左右;信号覆盖范围可达100km:既可以用作专用网,又可以用作公用网。宽带城域网是一种多元化融合型网络系统,其基础仍然是P系统,应用传统计算机网络,但其构成还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和电信网,以三者融合的形式为.4·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城市内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使得图片、音频、视频、数据等资源都能够在网络内自由、高速地传输。不同于广域网的覆盖范围广阔,城域网的覆盖范围较小,因此二者在性能上有很大的不同:广域网注重的是主干连接信息的容纳量,而城域网注重的是信息交换节点的灵活性,尤其是在用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城域网更注重网络服务质量。虽然网络服务质量是城域网的侧重点,但这并不是说城域网就完全不需要关注带宽情况,毕竟基础设施也会对网络服务造成重大影响。要想认识城域网的特点,首先需要了解其功能结构。从功能结构的角度来说,城域网具备管理、业务以及网络三大平台,同时拥有城市宽带出口,四者共同构成“三个平台一个出口”的城域网功能结构体系(如图1-1所示)。宽带城域网业务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平台VoiceVPN业务平台城市宽带Video)P数据IDC国家出口核心交换层网络平台走于网尔边缘汇聚层用户接入层图1-1城域网的功能结构体系1.管理平台要想运营覆盖一个城市所有计算机的城域网,必须保证运营者有足够的管理能力,能够将这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中的一切都纳入管理范围。这种管理主要由官方管理平台来进行,需要关注的项目主要包括对用户的信息认证、接入管理、业务管理、网络安全、计费能力、P地址分配以及QoS保证等方面。2.业务平台构建一个连接城市中所有计算机的城域网是一项具有营利性质的业务,管理人员需要对互联网连接业务、虚拟专网业务、话音业务、视频与多媒体业务、内容提供业务等各项业务负责。3.网络平台城域网的网络平台可分为三个部分,即核心交换层、边缘汇聚层和用户接.5后)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安全技术研究入层(如图1-2所示)。核心交换层主要承担高速数据交换的功能:边缘汇聚层用于路由与流量的汇聚;而用户接入层主要承担用户接入与本地流量控制的功能。G.EIP路由器/交换机核心交换环网核心交换层0C-48/1920C-48/1920C-48/192汇聚环网汇聚环网0C-3/12边缘汇聚层OC-3用户接电话交换机层ATM交换机接入路由器ATM交换机接入路由器图1-2城域网的网络平台4.城市宽带出口城域网的主要作用除了将城市内的各色计算机资源联通以外,还包括将这些计算机和国家主干网络连接,让计算机用户接入互联网。城市宽带出口就是城域网连接广域网的桥梁。(三)局域网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简称LAN)的覆盖范围在三种计算机网络类型中最小,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区的范围,最小的局域网甚至只能覆盖一个房间。局域网的主要作用是将覆盖范围内的计算机与其他外接设备(如打印机)等连接在一起,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具体而言,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包括以下几点。①信号覆盖范围远低于城域网,约为1~2km。②由于其覆盖范围较小,网络构建难度相对较低,结构简单。③数据传输速率高,最高可达10000M。④传送误码率低。6···试读结束···...

    2023-02-08

  • 计算机网络》刘阳,王蒙蒙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网络》【作者】刘阳,王蒙蒙编【页数】210【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4【ISBN号】978-7-5682-6940-7【价格】35.00【分类】计算机网络-教材【参考文献】刘阳,王蒙蒙编.计算机网络.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网络》内容提要:本书是网络相关专业的项目驱动型规划教材,在学习和借鉴项目教学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项目教学实践,建立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的项目教学内容体系。本书以高校网络实验室局域网组建为项目场景,围绕其设计了5个子项目,将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在项目任务的分析和实施过程中,让读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掌握实施局域网组建的方法。《计算机网络》内容试读《《《《项日导人1.总体项目1)场景设计为了总体项目的实施更加贴近实际,课程总体项目针对各高校的普遍情况,选择以学校的网络实验室为实施场景,通过实施总体项目,完成网络实验室的局域网组建和设备调试工作。2)角色设计在本课程中,授课教师作为总体项目的项目负责人,负责相关预备知识的讲授、项目的任务分配、项目总结和学生的成绩评定。学生以分组形式完成各个子项目任务,每个组为一个施工组,设置一名组长。组长接受项目负责人分配的任务,为组员分配具体任务,组织任务实施并记录组员在每个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情况。3)总体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承接学校网络实验室局域网组建和设备调试的工作,带领各施工组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要求如下:(1)网络实验室分为两大区域,即学生区和服务器区。其中,学生区共分为5个信息岛,每个信息岛上有6台计算机;服务器区包括3台服务器、一台无线路由器、教师使用的两台笔记本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网络结构如图0-1所示。(2)每个信息岛中的主机通过网线和二层交换机的端口相连,形成一个星形结构的局域网。在每个信息岛中选择一台主机作为资料共享主机,用于组长向组员发布任务或收集资料。(3)每个信息岛和服务器区都处于不同的子网,各个子网之间通过三层交换机来实现互通。(4)配置二层交换机对各计算机进行端口绑定,各端口只允许对应绑定的计算机使用,并对二层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和安全配置。(5)由于授课教师通常自带笔记本计算机到实验室,因此在服务器区连接一台无线路计算机网络(项目教学版)由器,为教师提供无线连接。为了保证安全,应该将教师的笔记本计算机和无线路由器进行MAC地址绑定。服务翘D列信息岛1信息岛2信息岛3信息岛4信息岛5学生区图0一1网络实验室网络结构示意4)学生分组总体项目的设计适合30人的班级,建议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6人,通过自荐或是选拔的方式在每组中选择一名组长。如果班级人数不一致,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进行相应的调整。5)实施项目所需设备实施本项目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1)计算机30台:安装WidowXP或更高版本的客户端操作系统,本书中的相关内容以WidowXP操作系统为例。(2)二层交换机6台:要求可管理且至少提供6个以上快速以太网端口,本书中的相关内容以思科系列交换机中的2960为例。(3)三层交换机1台:要求至少提供6个以上快速以太网端口,本书中的相关内容以思科系列交换机中的3560为例。(4)无线路由器台:型号为TP-LINKWR340G+。(5)其他耗材和工具:双绞线、水晶头、网线钳、测线仪等。本书中项目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均以上述设备为基础,如果实际拥有设备的数量和类型与此不一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条件,也可以将部分子项目通过模拟软件实现。其中,子项目3和子项目5可以通过思科模拟器CicoPacketTracer实现,其安装和使用方法见附录。2.项目分解将总体项目分解为以下5个子项目进行分步实施:项目导入绪论1)子项目1一网线制作和双机互连通信在本子项目中,学生应根据实际网络实验室局域网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根据实际要求制作指定数量和类型的网线;通过网线连接两台主机,并利用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2)子项目2—利用交换机组建局域网在本子项目中,学生应利用交换机和已经制作完成的网线来连接信息岛中的主机,形成一个星形结构的局域网;在每个信息岛中选择一台主机作为资料共享主机,为局域网内部的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文件共享权限。3)子项目3—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在本子项目中,学生应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登录交换机的控制台界面对其进行基本配置,掌握系统帮助和基本配置命令。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交换机应进行基本的安全配置和端口配置,并配置交换机,实现对各台计算机进行端口绑定。4)子项目4—组建无线局域网在本子项目中,学生应在服务器区连接一台无线路由器,配置为教师所用的笔记本计算机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为了保证安全,将教师的笔记本计算机和无线路由器进行MAC地址绑定5)子项目5—子网互连在本子项目中,学生应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实现子网互连的方法,并登录三层交换机的控制台界面对其进行配置,实现子网互连。3.实施流程各施工组组长在收到任务要求后,应组织本组组员进行讨论,各子项目的实施流程如下:(1)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学习相关的预备知识,奠定理论基础。(2)各组组长和组员讨论子项目实施的具体任务指标和分工,并将分工情况提交项目负责人。(3)各组根据子项目的任务指标对任务进行具体实施,组长记录各组员的表现情况。(4)组长根据任务指标对本组的实施成果进行验收,组长给出各组员的表现评分。(5)项目负责人验收各组的子项目完成情况,给出各组的该子项目总体评分。(6)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并总结本组在子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得到的经验、教训,完成子项目实施报告。《《《《网线制作和双机互连通信1.1子项日的提出网线是网络数据传输的媒介,因此制作网线是组建任何网络的基础工作。为了完成学校网络实验室局域网的组建和维护这个项目任务,就必须学会制作不同种类的网线,并能根据实际环境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双机互连通信是最基础、最简单的网络连接,通过对此进行练习,学生可以掌握交叉网线的使用方法、主机P地址的设置方法,还可以在两台主机之间练习使用常见的网络测试命令来测试网络状态,这些练习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2子项日任务1.2.1任务要求项目负责人对学校网络实验室具体考查后,进行实验室局域网的设计工作,根据设计目标,向各个施工组下达第一个子项目的任务,即网线制作和双机互连通信。各施工组要根据实际网络实验室局域网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根据实际要求制作指定数量和类型的网线,并通过网线来连接两台主机,然后利用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1.2.2任务分解和指标项目负责人对子项目任务进行分解,提出具体的任务指标如下:(1)每个施工组利用双绞线制作8条直连网线和1条交叉网线。要求:利用测线仪测试网线的连通性和线序,网线质量要求应符合工程标准。(2)每个施工组利用交叉网线连接两台主机,然后启动主机,为主机设置P地址,观网线制作和双机互连通信子项目①察网卡接口指示灯的变化(3)利用Pig命令测试主机的TCP/P是否正常,测试网卡是否正常工作以及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4)利用ARP命令查看ARP地址表、添加静态的ARP地址表项,以及删除静态的ARP地址表项。1.3实施项目的预备知识本节主要介绍实施子项目1的预备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传输介质、P地址等内容。◆预备知识的重点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用双绞线制作网线的过程。◇TCP/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协议。◇P地址的组成和分类。◇网络测试工具之Pig命令。◆关键术语数据交换技术;网络体系结构;协议;OSITCP/PP地址;Pig命令◆内容结构实施子项目1的预备知识可以概括为四大部分,具体的内容结构如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软件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按网络覆盖范围划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采用的传输技术划分按采用的交换技术划分「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关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层次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各层功能双绞线的特征双绞线双绞线的分类◇传输介质利用双绞线制作网线光纤的结构和原理光纤光纤的分类计算机网络(项目教学版)层次结构和各层协议P地址的表示方法◇TCP/P参考模型P地址P地址的特点P地址的常见分类L常见的网络测试工具Pig命令(ARP命令1.3.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在计算机网络出现之前,每台计算机都是独立工作的,要想在各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人们仍需通过纸张、电话、软盘或磁带将信息传达给对方,然后由对方输入另一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人们能够借助通信线路进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具有独立自主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1.3.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不管什么样的网络,它的组成是基本一样的。通常,计算机网络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1.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质基础是网络硬件,包括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和网络互连设备等。要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首先要将计算机及其附属硬件设备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系统用传输介质连接。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硬件方面是有很大差别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硬件日渐多样化,其功能将更加强大,也更加复杂。2.网络软件网络功能是由网络软件来实现的。在网络系统中,网络上的每个用户都可以享用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为此系统必须对用户进行控制。系统需要通过软件工具对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调度和分配,并且采取一系列安全保密措施,以防止用户对数据和信息的不合理访问,防止数据和信息被破坏与丢失,造成系统混乱。网络软件通常包括网络协议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应用软件。(1)网络协议软件:通过协议程序,实现网络中通信计算机之间的协调。(2)网络通信软件:实现网络工作站之间的通信。(3)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系统资源共享,管理用户对不同资源访问。网络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网络软件。(4)网络管理软件:用于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和对网络进行维护的软件。(5)网络应用软件: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并为网络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软件。···试读结束···...

    2023-01-14 《计算机网络》读后感 《计算机网络》读书报告

  • 计算机网络》朱晓姝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网络》【作者】朱晓姝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页数】277【出版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08【ISBN号】978-7-5643-5573-9【价格】39.00【分类】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朱晓姝主编.计算机网络.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网络》内容提要:本书是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用教材,读者对象为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领域来说,能让读者掌握网络的基本理论,掌握处理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跟踪不断更新的技术趋势,是编写此书的根本出发点。本书的编者参考了近年来的最新文献资料及网络资源,力求作到层次分明、概念准确、陈述流畅、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便于读者系统地学习网络知识体系,又能使读者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最新的发展形势。本书内容共分9章,从基本理论的讲解入手,辅以形象的案例,系统地介绍网络的基本知识;同时引出最新的网络发展的趋势。每章后面附有丰富的练习题,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并加深掌握网络知识。《计算机网络》内容试读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烟券时寸项限本章旨在让读者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首先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接着讨论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实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数据交换技术,最后介绍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和网络标准化组织。。【本章重点】0g西(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拓扑结构:(2)数据交换技术。价风破回空,得中8量切证【本章难点】(1)数据交换技术【本章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交换技术。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关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当前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和应用。随着云计算平台的提出,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广泛、便利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等方方面面,比如:电子政务一政府部门的各类政务工作和办公自动化;国防一国家军事指挥系统及其他科学实验;电子商务一淘宝、天猫等网上购物平台;信息服务业一旅游交通各种类型的APP。同时,由于它是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其理论、方法和实现仍处于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之中。1.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5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其形成过程如图1-1所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信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提出了分组交换技术。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军事通信,美国组建了ARPANET网络,这是首次实现的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世纪7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teratioalOrgaizatioforStadardizatio,ISO)提出网络协议标准化,这就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eSytemItercoectioBaicRefereceModel,OSI)。同时,ARPANET研究人员提出了传输控制协议(TramiioCotrolProtocol,TCP)与互联网络协议(IteretProtocol,IP),这就是后来得到广泛应用的TCP/IP网络协议模型。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更多的科学研究工作需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Natioal001ScieceFoudatio,NSF)组建了计算机科学网(ComuterScieceNETwork,CSNET),让美国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系可以接入并共享ARPANET的资源。1984年,NSF开始组建NSFNET网络,它连接了美国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是第一个使用TCP/P的广域网。随着接入ARPANET网络的主机数量急剧增加,使用简单的文本文件记录主机名和P地址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人们提出了域名系统技术(DomaiNameSytem,DNS),DNS将接人网络的主机划分成不同的域,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来存储主机名的相关信息,这就是域名系统。设计有结构的域名空间,通过域名将物理结构“无序”的计算机网络变成逻辑结构上“有序”的可管理网络系统。1984年,JEEVES开始使用第一个DNS程序。1988年,BSDUNIX4.3推出它的DNS程序BND。20世纪90年代,是Iteret发展的黄金时期,其用户数量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空间物理网、高能物理网、BM的大型计算机网络与西欧的欧洲学术网等全球各大网络都接入了ARPANET。Iteret最初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学术领域,从90年代开始发展商业活动应用,这极大地推动了Iteret的迅猛发展,商业应用用户的数量很快超出学术研究用户的一倍。商业应用的扩张,用户量的不断增加,推动Iteret网络技术不断更新,Iteret已经深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与生活方式。Iteret的主干网是由ANS公司建设的ANSNET,其他主千网通过ANSNET接人Iteret。.家庭或办公室个人用户再通过电话线接人Iteret服务提供商(IteretServiceProvider,ISP),单位或实验室的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接入校园网或企业网,再接入宽带城域网,然后再接人国家级主干网,最终接入Iteret。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网复出周ARPANET网络DNS技术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分组交换技术ISO提出OSI,Itemet广泛应用ARPANET提出TCP/P图1-1计算机网络形成过程1.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它的演变可以概括地分成以下四个阶段:1.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所谓远程联机系统,就是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在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国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将地面的雷达和其他测量控制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中心计算机进行处理,进行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这类简单的“终端一通信线路一计算机”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严格地说,与以后发展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相比,存在着一个本质的区别: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信息的功能。这一阶段研究的典型代表为美国的飞机订票系统SABRE-1,它由一台计算机和002遍布全美国范围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终端只有显示器和键盘,而没有CPU和内存,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加,在主机前又增加了前端机FEP,如图1-2所示。而事顶酒网体的安册路4园调制解调器集中器调制解调器终端调制解调器前端机电脑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所向出通下四摩向塔集中器调制解调器终端图1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瑞公少前川2.多个自主功能的主机通过线路互联,形成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多个具有自主功能的主机由接口报文处理机(MP)转接后互联,这个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成,如图1-3所示。通信子网由MP等各种通信设备和连接线路组成,承担各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转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等工作。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外设和各种软件、数据资源组成,承担全网的数据处理和向网络用户(主机或终端)提供网络资源和服务等工作。这一阶段研究的典型代表为ARPANET网络。丹口2M,闪量内电顶于期HHH项向讯欢的院园场写尊路的南不的时赋鞋国喜IMPIMP四洱1】的HIMPIMPHIMP[MP通信子网HH资源子网人AD祥迈平,里只图13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逻辑结构3,形成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阶段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加速体系结构与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制定网络通信标准,以实现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化。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开003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ISO7498,简称OSIRM,即著名的OSI七层模型。OSIRM及标准协议的制定和完善大大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多大的计算机厂商相继宣布支持OSI标准,并积极研究和开发符合OSI标准的产品。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厂商需按照共同认可的国际标准开发自己的网络产品,从而可保证不同厂商的产品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进行通信。这就是“开放”的含义。目前存在两种典型的网络体系结构: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OSIRM(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另一种是Iteret所使用的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RM(TCP/IP参考模型)。4.向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计算机网络阶段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向高速和智能化发展,这也是新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发展以Iteret为代表的互联网这个新的发展阶段。l993年美国政府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atioalIformatioIfratructure,NⅢ),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里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美国政府又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开始研究发展更加快速可靠的互联网2(Iteret2)和下一代互联网(NextGeeratioIteret)。可以说,网络互联和高速计算机网络正成为最新一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1984年美国已提出智能网的概念,它仅仅是一种“业务网”,目的是提高通信网络开发业务的能力。它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电信部门的关注,国际电信联盟(TU)在1988年开始将其列为研究课题。1992年ITU-T正式定义了智能网,制订了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该体系的目标是应用于所有的通信网络,不仅可应用于现有的电话网、N-ISDN网和分组网,同样适用于移动通信网和B-ISDN网。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网络的应用将向更高层次发展。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用户对网络服务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各国正在开展智能网络(ItelligetNetwork,N)的研究。智能网络可以提高通信网络开发业务和服务功能的能力,可以更加合理地管理各种网络业务,真正以分布和开放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建立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1989年11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由3个分组节点交换机、8个集中器和一个双机组成的网络管理中心组成:在此基础上,新的公用分组交换网于1993年9月建成,并改称CHINAPAC,由国家主干网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内网组成。2.“三金”工程1993年3月12日,国务院提出了建设“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计算机网络正是“三金”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金桥工程”是以建设我国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目的的跨世纪重大工程,它与原邮电部的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成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的主干网,即004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金关工程”是加快我国外贸业务信息化和管理自动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程,其目的是要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为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业务和实现无纸贸易创造条件。“金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实用的、比较完整的电子货币系统,形成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卡业务管理体制。3.基于Iteret技术的公用计算机网络我国在1996年年底建成了四个基于Iteret技术,并可以和Iteret互联的全国性公用计算机网络,即: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根据200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www.cic.et.c/)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基于Iteret技术的公用计算机网络有: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网通控股);宽带中国CHNA169网(网通集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建设中):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建设中)。4,三网融合、对等网络和物联网技术1)三网融合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分别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并逐步整合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中互联网是核心部分。三网融合从不同层次看,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和网络融合,其竞争分析示意图如图1-4所示。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2)对等网络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技术被认为是2l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点,美国《财富》杂志这样描述P2P技术:P2P技术是今后改变Iteret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它有可能成为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技术。P2P的定义是:一个用于资源共享的eer群体,每个eer既自治又相互依赖,独自决定其行为且不受集中授权机制控制,er群体之间通过相互协作获得信息内容、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网络连接等资源。P2P与C/S模型网结构对比如图1-5所示。005博奔视角博弈层级博奔角色博奔深度包月点容本雪宏观层面广电总局广电方面深度产业层级工信部介入监管展市物还学的圆中观层面互联网、电视企业层级广电方面深度合、电信运营介入监管微观层面业务层级视频分享,网络电平台的激烈竞争:日自公子房李菌视、影视点播、视用户之争、内容之频门户网站争、广告之争合是周中M阳DA行日)国图1-4三网络融合竞争分析示意图(a)C/S模型()P2P模型图1-5C/S与P2P两种模型下的网络结构3)物联网技术物联网(IteretofThig)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用户端扩展到物与物之间,实现物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其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标识符(RF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典型的体系架构分为3层,自下而上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物联网体系主要由运营支撑系统、传感网络系统、业务应用系统、无线通信网系统等组成。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终端设备,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D的各种资产(Aet、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dItegratio)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traet)、专网(Extraet)小和/或互联网(Iter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以及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itDah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如图006···试读结束···...

    2023-01-14

  • 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刘姝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作者】刘姝辰【页数】283【出版社】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103-2930-2【分类】计算机网络-研究【参考文献】刘姝辰.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内容提要:当下社会中,在很多高新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使得人类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依赖性不断提升,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当前人类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工具。希望通过本书的研究能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进而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最终推动现代化社会的更快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内容试读第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地区到全球的发展过程。其发展速度惊人,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纵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多机互联网络、标准化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一)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这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将彼此独立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进行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了共享主机资源和信息采集以及综合处理,用一台计算机与多台用户终端相连,用户通过终端命令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人们把它称为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该网络的结构如图1-1所示。由于该系统中除了中心计算机之外,其余的终端设备没有自主处理能力,所以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随着终端数目的增多,会加重中心计算机的负载,为此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增加一个端处理机(Frot-EdProce-or,FE)专门用来负责通信工作,实现数据处理和通信控制的分工,发挥了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由于计算机和远程终端发出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而公用电话线路只能传输模拟信号,所以在传输前必须把计算机或远程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在电话线上传送的模拟信号,传输后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这就需要调制解调器(Modm)。调制解调器公用电话网调制解调器主机终端博制解调器图1-1远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1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JISUANJIWANGLUOJISHUYANJIU(二)多机互联网络这个阶段主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因此在逻辑结构上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如图1-2所示。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外层,它由提供资源的主机和请求资源的终端组成。资源子网的任务是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内层,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计算机互连起来完成数据传输、交换和通信处理。其典型代表是ARPANET(AdvacedReearchProjectAgecyNetwork),它的研究成果对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负原子列图1-2多机互联网络的结构示意图(三)标准化网络这个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网络大都采用直接通信方式。1972年以后,以太网LAN、MAN、WAN迅速发展,各个计算机生产商纷纷发展各自的网络系统,制定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1974年,IBM公司公布了它研制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随后DGE公司宣布了自己的数字网络体系结构,1976年UNIVAC宣布了该公司的分布式通信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teratioalStadardOrgaizatio,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研究该问题,并且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eSytemIter-coectioRefereceModel,OSL/RM)”的国际标准OSL/RM,这就产生了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四)互联与高速网络这一阶段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宽带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alIformatioIfratructure,NII)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一2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DIYIZHANGJISUANJIWANGLUOGAISHU立本国的NⅡ,其核心是构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此计划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是计算机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阶段。目前,全球以Iteret为核心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已经形成,Iteret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最大的知识宝库。网络互联和高速计算机网络就成为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流前西图1-3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示意图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一)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资源共享、网络通信、分布处理、集中管理和均衡负载5个方面。1.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以及通信信道共享三部分。硬件资源包括在全网范围内提供的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的硬件设备,既可以节省用户投资,也便于网络的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软件资源包括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等:通信信道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传-3计算机网格技术研究SUANJIWANGLUOJISHUYANJIU输介质,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2.网络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通道不仅可以传输传统的文字数据信息,还包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3.分布处理对于大型任务的处理,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待处理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这样,在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4.集中管理和分布处理相反,对地理位置相对分散的组织和部门,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集中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交通运输部门的订票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5.均衡负荷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通过网络和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将作业分散到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中,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三)分类说到计算机网络,大家通常会听到很多名词,如局域网、广域网、ATM网络、P网络等。上述这些名词都是计算机网络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之后得到的一种具体的称呼。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网络覆盖范围、传输技术、网络拓扑结构以及传输介质等来分类。1.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虽然计算机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同,但是从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根据该标准可以将各种不同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4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网络划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地理范围的区分,只能是一个定性的概念。(I)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早期的局域网就在一个房间内,后来扩展到一栋楼甚至几栋楼里面。现在随着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局域网可以扩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学校及一个社区等。但不管局域网如何扩展,它所覆盖的地区范围还是较小。局域网在计算机数量配置上没有太多的限制,少的可以只有两台,多的可达几百台。一般来说在企业局域网中,工作站的数量在几十到两百台。在网络所涉及的地理距离上一般是几米至10km以内。局域网的特点是连接范围小、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目前局域网最快的以太网速率可以达到10Gi/。为了适应局域网的快速发展,IEEE的802标准委员会定义了一4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DIYIZHANGJISUANJIWANGLUOGAISHU多种主要局域网标准,如以太网(Etheret)、令牌环网(TokeRig)、光纤分布式接口网络(FierDitriutedDataIterface,FDDI)、异步传输模式网(AychroouTraferModel,ATM)以及最新的无线局域网(WirelelocalAreaNetwork,WLAN)。这些内容都将在后面章节中详细介绍。局域网可以在全网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使用户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局域网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服务打印机慰g工作站1工作站图1-4局域网示意图(2)城域网(MetroolitaAreaNetwork,MAN)的规模比局域网大,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计算机互联。其用户可以不在同一个地理小区范围内。这种网络的连接距离可以在10~100km,采用的是EEE802.6标准。城域网比局域网扩展的距离更长,连接的计算机数量更多,从地理范围上是对局域网络的延伸。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大型城市或都市地区中,一个城域网网络通常连接着多个局域网。例如:连接政府机构的局域网、医院的局域网、公司企业的局域网等。由于光纤技术的发展和引人,使城域网中高速的局域网互联成为可能。城域网一般采用ATM技术做骨干网。ATM是一个用于数据、语音、视频以及多媒体应用程序的高速网络传输方法。它包括一个接口和一个协议,该协议能够在一个常规的传输信道上,在比特率不变及变化的通信量之间进行切换。ATM包括硬件、软件以及与ATM协议标准一致的介质。ATM提供一个可伸缩的主干基础设施,以便能够适应不同规模、速度以及寻址技术的网络。ATM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本太高,所以一般在政府城域网中应用,如邮政、银行、医院等。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资源的重复存储,也便于集中管理。城域网示意图如图1-5所示。-5-什算机网络技木研究JISUANJIWANGLUOJISHUYANJIU即工作站感g城城域阿格思路由器g图1-5城域网示意图(3)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或者不同省份之间的局域网或者城域网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因为距离较远,信息衰减比较严重,所以这种网络一般是要租用专线,通过接口信息处理协议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寻径问题。由于城域网的出口带宽有限,且连接的用户多,所以用户的终端连接速率一般较低,通常为9.6kit/~45Mi/,如我国的第一个广域网一CHINAPAC网。广域网示意图如图1-6所示。广域网使用的主要技术为存储一转发技术。城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接入网来实现的。接入网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它是近年来由于用户对高速上网需求的增加而出现的一种网络技术,是局域网与城域网之间的桥接区,广域网、城域网与局域网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7所示。MANMANMANLANLANLANLAN公用交换网LANIAN峰端图1-6广域网示意图图1-7广域网、城域网与局域网的连接关系示意图(4)因特网(Iteret)是英文单词Iteret的谐音,又称为互联网,是规模最大的网络,就是常说的We、WWW和万维网等。Iteret发展至今,已经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我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商品、可以在虚拟社区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等。我们都是Iteret的消费者,同时也是Iteret信息的生产者。整个网络的计算机每时每刻随着人们网络的接入和撤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网络实现技术也是,6···试读结束···...

    2023-01-1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学什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 计算机网络》林爱武,张采芳,黄金刚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网络》【作者】林爱武,张采芳,黄金刚等编著【丛书名】应用型本科信息大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280【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09【ISBN号】978-7-5680-3148-6【分类】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林爱武,张采芳,黄金刚等编著.计算机网络.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网络》内容提要:本书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强调实际应用,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各种网络协议及其应用。每章后面有对应实验,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本书分2篇共12章,基础篇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IP地址与网络规划、TCPIP体系结构、以太网技术、路由协议基础、RIP协议与仿真,共6章;提高篇包括OSPF协议与仿真、ISIS协议与仿真、BGP协议与仿真、MPLS协议与仿真、IPSec协议与仿真、以及仿真工具、实验指导与模拟试卷,共6章。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部分通俗易懂,实践环节以具体应用为出发点,通过仿真软件展示实际效果,便于读者接受及理解。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类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广大科研人员及其他读者的自学资料。为了方便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包,任课教师和学生可以登录“我们爱读书”网(www.iook4u.com),免费注册并浏览,或者发邮件至huteiit@163.com免费索取。《计算机网络》内容试读县础篇Dart1公货希京经面炮到属小计首机两格》第①章计算机网络概述2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交换机网络(etwork)是由若干节点(ode)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Iik)组成。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交换机、路由Fa0/1,双绞线Fa0/24双绞线器等设备。以图1-1为例,一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一个交换机上,就构成一个简单的网络,这台计算机可Fa0Fa0旦以通过这个简单的网络从服务器下载数据。网络和网络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主机服务器个覆盖节点范围更大的网络,这就是互联网,如图1-2所示。图1-1简单的网络网络5网络1网络2网络3其他网络网络4图1-2互联网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就是大家熟悉的Iteret(因特网)。Iteret是由l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ARPANET(阿帕网)网络向互联网发展而来的,目前连接其中的网络数以百万计,分布全球各地,网络数量还在迅猛增长,使得世界正通过Iteret变成一个地球村。在中国,Iteret的营运主要是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等公司负责,我们称之为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Iteretervicerovider)。可以说,Iteret就是全世界大大小小ISP共同组建的,Iteret也可理解为“网络的网络”。2我们再来了解下当下时髦的物联网和“互联网+”。顾名思义,物联网IOT(theiteretofthig.)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出来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提出的背景与思路,有点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十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机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网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以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述“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网络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网络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企业、单位和个人都需要组建网络或接入其他网络,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comuteretwork)呢?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种说法是,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以及专门的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因此,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就是向用户提供连通和共享,具体介绍如下。(1)连通性连通性就是计算机网络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就如同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2)资源共享资源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既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或信息。网络的出现使资源共享变得很简单,就如同这些资源就在用户身边一样,交流的双方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随时随地传递信息。在网络的驱动下,许多网络应用不断涌现,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视频点播、电子商务、视频会议等。(3)信息传输与集中处理这也是网络带来的好处。有了网络,配置较低的客户端就可以将待处理数据通过网络传递到高性能的服务器中,由服务器集中处理后再回送到客户端。(4)负载均衡与分布处理假设一家知名公司为了支持全世界的用户访问该公司的网站,因此,它需要在全世界多个地方放置WWW(worldwidewe)服务器,并通过网络实现各服务器之间的同步。当不同区域的用户访问该公司网站时,网络利用一定的技术将该用户路由到离他最近的WWW服务器,这样,通过网络既能满足所有用户看到的内容是相同的,又能实现各网站服务器的负载均衡,还能节省用户的访问时间。当网络中的一台服务器出现异常时,它不会影响其他地域的用户访问其他WWW服务器,从而减小了故障带来的影响范围。计算机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例如,有人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病毒、盗取信息、散布虚假信息,以及有些人沉溺网络不可自拔等。当然,全球性的信息共享、和谐共同发展是历史潮流,各个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积极加强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从而维护一个良好的网络世界。1.2什么是网络协议1.2.1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什么是协议(rotocol)?以发电报为例,收发双方需要事先约定好规则,比如报文的传计算机网络》输格式、什么样的码字表示启动、什么样的码字表示结束、出现错误怎么办等,我们把这种预先的约定就称为协议。有了协议,对方才能正确接收和解读报文。在计算机网络出现之前,计算机都是独立工作的设备,彼此之间互不联系。而当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后,使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访问成为可能,这对计算机系统的组织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种类的计算机可以通过同种类型的通信协议相互通信,计算机网络随之产生那么,什么是网络协议(etworkrotocol)?它是为了使计算机网络中的不同设备能进行数据通信而预先制定的一整套通信双方相互了解和共同遵守的格式和约定。因此,网络协议是一系列规则和约定的规范性描述,定义了网络设备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交换。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只有遵从相应协议的网络设备之间才能够通信,它是约束各种网络互联设备的法律,如果一台设备不支持用于网络互联的协议,那么,它就不能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通信。计算机网络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网络的概念主要是基于主机(hot)架构的低速串行(erial)连接,提供应用程序执行、远程打印和数据服务等功能。当时,美国国防部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基于分组交换(acketwitchig)的网络,它就是今天Iteret的雏形,采用TCP/IP(trafercotrolrotocol/,iteretrotocol)协议。到了七十年代,出现了以个人电脑为主的商业计算模式。个人电脑最初是独立的设备,由于商业计算的复杂性,客观要求大量终端设备协同操作,于是局域网LAN(localareaetwork)产生了到了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远程计算的需求不断增加,迫使计算机领域开发出了多种广域网络协议,包括TCP/IP、SNA、SPX/IPX、AleTALK等,以满足不同计算方式下远程连接的需求,至此互联网蓬勃发展起来。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能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在20世纪80年代制订了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即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eytemitercoectioreferecemodel)。但是,由于当时最大的互联网Iteret已抢占先机,在全世界大规模覆盖且运行良好,再加上OSI/RM本身实现过于复杂等缺点,导致OSI/RM只获得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在市场化方面却失败了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有清晰的对应关系,覆盖了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次。而TCP/IP应用层包含了OSI参考模型所有高层协议(即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相比较而言,OSI参考模型是基于理论的,可作为一种参考标准。而TCP/IP协议是在互联网网络不断的发展中建立的,结构比较简单,是基于实践的,有很高的信任度,因而成为Iteret事实上的标准,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该协议。理解和掌握TCP/IP协议的要点对理解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本书后续会详细讲解,这里仅简单形象地说明相关原理。例如,主机A想与主机B通信,主机A说,请问我可以利用4网络协议TCP/IP协议与你通信吗?主机B说,没问题,刚好我也懂TCP/P协议,我们就用这种通信协议通信吧,这样二者就建立了联系。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语法定义了怎样进行通信,解决了通信双方“如何说”的问题。(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语义定义了通信双方要“说什么”的问题,比如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什么控制信息、执行什么动作、返回何种响应等。(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定义了何时进行通信。1.2.2实体、协议、服务与服务访问点第网络协议是分层的。实体(etity)表示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通常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协议是“水平的”,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被称为服务原语。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计机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AP(erviceacceoit),如图1-3所示。暴服务用户实体(+1)协议(+1)实体(+1)交换服务原语交换服务原语第+1层SAPSAP第层服务提供者实体()协议()实体()图13相邻两层之间的关系1.2.3网络协议的标准化标准化程度对一种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标准会导致多种私有技术相互竞争,互不兼容,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所谓标准之争,既涉及技术问题,也涉及厂家经济利益等非技术问题。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网络协议的标准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设备可以互联互通。Iteret标准的管理和开发主要是由国际性组织Iteret协会ISOC(Iteretociety)下辖的Iter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Iteretarchitectureoard)负责,IAB下设Iteret工程任务组IETF(Iteretegieerigtakforce)、Iteret研究任务组IRTF(Iteretreearchtakforce)、Iteret号码分配机构IANA(Iteretaigedumerauthority)等,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所有Iteret标准都是面向公众的,以RFC(requetforcommet)的形式在因特网上发表,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从网上下载。RFC的意思就是“请求评论”。RFC文档按收到时间的先后次序从小到大编号(即RFC××××),如果想成为网络方面的专家,RFC文档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经常用到的资料之一,它享有网络知识圣经的美誉。N注意:并非所有的RFC文档都是Iteret标准,只有一小部分最后才能成为Iteret标准。一个RFC文档在成为官方标准前一般至少要经历4个阶段:Iteret草案(Iteretdraft)、建议标准(rooedtadard),草案标准(drafttadard)、Iteret标准(Iterettadard)。1.3计算机网络性能评价与度量(QoS)我们经常听到关键绩效指标KPI(keyerformaceidicator)。KPI又称主要绩效指计管机网络学标、重要绩效指标、绩效评核指标等,是指衡量一项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标。KPI是项数据化管理的工具,必须是客观、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服务质量QoS(qualityofervice)是指一个网络利用各种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服务的能力。在ISP的日常维护中,会非常关心网络的QoS。QoS指标有带宽、延迟、抖动、误差率、丢失率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带宽(adwidth)在模拟信号系统里带宽又称为频宽,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而在计算机网络里,带宽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对于带宽的概念,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道路,道路上的汽车就像物理链路上承载的数据信息。道路过窄,如果道路上车辆过多,就意味着可能会堵车;如果网络中数据流量过大,导致带宽不够用,同样也可能会发生拥塞现象。带宽表示通信线路中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能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常用的单位是it/或(iterecod),即每秒多少比特。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it/(千)=103it/、1Mit/(兆)=10it/、1Git/(吉)=10it/、1Tit/(太)=102it/。2.吞吐量(throughut)吞吐量是指在没有帧丢失的情况下,设备能够接收或转发的最大数据速率。不要将吞吐量和带宽搞混,需要区分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吞吐量)。当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它取决于链路时钟速率和信道编码,如快速以太网的带宽是100Mit/。而吞吐量更能体现一个系统的性能,因为吞吐量受各种低效率因素的影响,一段带宽为100Mit/的链路连接的一对节点可能只达到20Mit/的吞吐量,这意味着,一个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能够以20Mit/的速度向另外的一个主机发送数据。当然吞吐量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3.网络时延(delay)】网络时延又称网络延迟或迟延。在网络信息传递中,网络时延是指把一位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送到对端网络节点所需要的时间。网络时延主要由介质访问时延(accedelay)、传播时延(roagatiodelay)、交换时延(witchigdelay)和列队时延(queuigdelay)组成。网络中产生时延的因素很多,既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软件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网络设备本身的问题,可能是传输介质的问题,也可能是协议标准的问题等。1)介质访问时延介质访问时延是信息抵达机器网卡,由于机器繁忙不能进入传输介质而进行等待的时延。也就是该数据块从发送第一个比特到传输介质算起,到该数据块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为止所需的时间。其计算公式如下:介质访问时延=数据块长度(it)信道带宽(it/)假定有一个长度为100MB的的数据块需要在带宽为100Mit/的信道上连续发送,其介质访问时延大约为100×10×8÷(100×10)=8。注意:100MB的数据块准确来说,应该是100×220×8比特。2)传播时延传播时延是指数据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这是一个只要知道信息通过的信道路径就可以算出的时延,通常这种时延较小。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如下。···试读结束···...

    2023-01-14

  • 计算机网络》赵雷主编;彭高翔,王甘霖,罗宜元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网络》【作者】赵雷主编;彭高翔,王甘霖,罗宜元副主编【页数】229【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313-14212-2【分类】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赵雷主编;彭高翔,王甘霖,罗宜元副主编.计算机网络.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网络》内容提要:本书为《中国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信息技术专业通用教材》中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类别中的基础课程。使用范围广泛,内容偏重教学实践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即依靠信息通信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内容试读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常见的网络包括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而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则是计算机网络,未来的趋势则是三网融合。本章在介绍网络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网络的定义、分类和拓扑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进一步阐述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1.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发展在过去的300年中,每个世纪都有一种技术占据主要的地位。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是伟大的机械时代;19世纪是蒸汽机时代;20世纪是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送、处理和利用的计算机时代;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则进入了一个计算机网络时代,它的出现使得我们周围的信息处在更加高速的处理和传递中。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迈人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新的信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为了提高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一种全社会的、经济的、快速的存取信息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而,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当前,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计算机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趋势更是蔚为可观。1.1.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它最简单的定义是:以实现远程通信为目的,一些互联的、独立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这里“互联”是指各计算机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信道彼此交2|计算机网络换信息,而“独立自治”则强调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从关系。美国信息学会联合会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方式而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此定义有三个含义:一是网络通信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二是网络中的计算机分散且相互之间功能独立;三是有一个全网性的网络软件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通常认为计算机网络具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①能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若干主机组成的资源子网;②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例如通信子网中的交换机、路由器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一个或多个通信子网;③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者通信子网中各个节点之间通信而建立的一系列网络协议软件。1.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经历了由单一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97年,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发表的著名演说中提出“网络才是计算机”的论点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崛起,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核心和高新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有其出现、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一般说来,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计算机终端网络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也称为计算机终端网络,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O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且无CPU和内存。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网络的雏形,使用的线路主要是电话网,使用的技术主要是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g)是通信网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也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交换方式,主要应用于电话通信网中,其主要过程是:首先摘机,听到拨号音后拨号,交换机找寻被叫,向被叫振铃同时向主叫传送回铃音,此时表明在电话网的主被叫之间已经建立起双向的话音传送通路;当被叫摘机应答,即可进入通话阶段;在通话过程中,任何一方挂机,交换机拆除已建立的通话通路,并向另一方传送忙音提示挂机,从而结束通话。从电话通信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电话通信分为三个阶段:呼叫建立、通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3话、呼叫拆除。计算机终端网络通信过程也类似于电话通信,即使用电路交换技术,其基本过程可分为连接建立、信息传送和连接拆除三个阶段。图1-1是计算机主机与多台终端通过电话网进行数据传输的例子。申话网图1-1计算机主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2.计算机通信网络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其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在此期间提出的“存储转发”和“分组交换”的概念标志着独立于电话网络的、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开始了真正的发展。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g)不同于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是将整块的待发送数据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安装上报头,构成一个个的数据分组(Packet)。每个分组的报头中存放有目标计算机的地址和报文包的序号,网络中的交换机根据地址决定数据向哪个方向转发每个分组可能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标主机后再重新去掉报头并组装成为原始数据。在这种概念下由传输线路、交换设备和通信计算机建设起来的网络,被称为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的本质是存储转发(toreadforward),它将所接受的分组暂时存储下来,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队,当可以发送信息时,再将信息发送到相应的路由接口上,完成转发。其存储转发的过程就是分组交换的过程。分组交换是计算机通讯脱离电话通讯中电路交换技术的里程碑。因电路交换要进行连接的建立和释放,不适合计算机数据通信的突发性和密集性特点。而分组交换网络则不需要事先建立通信线路,数据可以随时以分组的形式发送到网络中。分组交换网络不需要呼叫建立线路的关键在于其每个分组4【计算机网络的报头中都有目标主机的地址,网络交换设备根据这个地址就可以随时为单个数据包提供转发,将它沿着正确的路线送往目标主机。美国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于1969年12月投入运行,被公认是最早的分组交换网。法国的分组交换网CYCLADES开通于1973年。同年,英国的NPL也开通了英国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在ARPRNET网中,负责通信控制处理的设备称为接口报文处理机IMP(或称为节点机),以存储转发方式传送分组的通信子网称为分组交换网。图1一2展示了分组交换网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到今天,现代计算机网络中的以太网、帧中继、Iteret都是分组交换网络。数据报PacketPacketPacketPacket报头数据B分组交换网图1-2分组交换网3.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因此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在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eSytemItercoect,OSI),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也称为OSI七层模型,被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为普及局域网奠定了基础。TCP/IP模型则是由美国国防部在ARPANET网络中创建的网络体系结构,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5是至今为止发展最成功的通信模型,它用于构筑目前最大应用层的、开放的互联网络系统互联网(Iteret)。TCP/IP模型运输层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TCP/IP网际层简化了OSI层次模型,由OSI的7层结构变成了4层结网络接口层构,并且由下而上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图1-3TCP/P层次模型用层,如图1-3所示。4.新一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如同一个对用户透明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teret为代表的互联网。而其中Iteret的发展也分三个阶段:1)从单一的APRANET发展为互联网1969年,美国军方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20世纪70年代中期,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联的技术,这导致互联网的出现。1983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一个实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人们常把1983年作为互联网的诞生之日),另一个是军用的MILNET。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关闭,实验完成。2)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网1986年,NSF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1991年,美国政府决定将互联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并开始对接入互联网的单位收费。1993年互联网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45M/。3)建立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第三阶段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互联网主干网替代,而政府机构不再负责互联网的运营。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teretServiceProvider,.ISP)。ISP拥有从互联网管理机构申请到的多个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因此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向ISP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得到所需的P地址,并通过该ISP接入到互联网。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网”就是指通过某个ISP接入到互联网,因为ISP向连接到互联网的用户提供了IP地址。ISP是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6【计算机网络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的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中国主要的ISP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移动等提供了诸如拨号上网、ADSL、光纤入户等上网服务。随着ISP的发展和扩大,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分级网络的形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P地址数目的不同,ISP也分成为不同的层次,如主干ISP、地区ISP和本地ISP等,例如位于北京的中国电信总部为主干ISP,下属的北京市电信局则是地区ISP。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1.2.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首先是一个通信网络,各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媒体、通信设备进行数字通信,在此基础上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共享其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从计算机网络各组成部件的功能来看,各部件主要完成两种功能,即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把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通信子网,通常位于整个网络的核心部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以及相关的网络协议。而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资源子网,通常位于整个网络的边缘,主要是用户进行上网的主机等终端设备。具体说来,计算机网络是由负责传输数据的网络通信介质和网络设备、使用网络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及网络操作系统组成。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如图1-4所示。1.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包括通信设备、网络通信协议、通信控制软件等,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网络通信介质通信子网中有四种主要的网络通信介质:双绞线、光纤、微波、同轴电缆。在局域网中的主要通信介质是双绞线,也称网线,这是一种不同于电话线的8芯电缆,具有传输1000M的能力;光纤则在局域网中多承担干线部分的数据传输。使用微波的无线局域网由于其灵活性而逐渐普及;早期的局域网中使用网络同轴电缆,从1995年开始,网络同轴电缆被逐渐淘汰,已经不在局···试读结束···...

    2023-01-14

  • 《计算机考研精深解读系列 计算机网络精深解读 2022版》研芝士计算机考研命题研究中心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考研精深解读系列计算机网络精深解读2022版》【作者】研芝士计算机考研命题研究中心编【丛书名】计算机考研精深解读系列【页数】297【出版社】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5165-2507-4【价格】52.00【分类】计算机网络-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研芝士计算机考研命题研究中心编.计算机考研精深解读系列计算机网络精深解读2022版.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考研精深解读系列计算机网络精深解读2022版》内容提要:本书严格根据最新的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计算机网络》部分编写,针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等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解读,力求内容精练深入,重点和难点突出。本书既包括历年全国联考的全部真题,也精选了多所非联考名校考研真题。另外,还重点组织编写了部分习题和模拟预测题,并对所有题目进行了解析,力求使考生能够深入把握考点、明确解题思路和熟练解题技巧,有效提高复习效果。《计算机考研精深解读系列计算机网络精深解读2022版》内容试读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考点解读1.2计算机网络概述1.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14重难点答疑1.5命题研究与模拟预测章了整网体食醉都深刺学同度什S好做京学上每答流围人经剪医已州兰#护位网形消H8」使说继贵己女B随命上5所是网世特厨度阳神网仔了及员阿限日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妈何同不的界以可2平京的须州同班金负宜醒休密采区凳中的监女立脑育月防是秋士限碳部微程等染网回硬士料游溶网翰中父安,微足的货静网司味华头就资班实时页游留1.1考点解读本章考点如图1-1所示,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和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两大部分,考试大纲没有明确指出对这些知识点的具体考核要求,通过对最近10年全国联考与本章有关考点的统计与分析(表1-1),结合网络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特点来看,关于本章考生应重点理解记忆IS0/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以及分层结构中各层的功能;理解记忆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接口和服务等抽象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功能、分类和主要的性能指标;了解计算机网络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①。概念、组成与功能安许长能阿舟轮相概述分类许南如已年器不共丹现的:班和解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汽支的而,造张来计算机网络园强静木基床体系结构雄角静麻好率程H管县圆分层结构价医平有对体税甘:同不间含点重册只,的通体系结构概念:协议、接口和服务与参考棋型并举园的应贤奖ISO/OSI参考模型与TCP/P模型间释行上图1一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考点导图处出的同不是鼎表1-1本章最近10年联考考点题型分值统计年份题型(题)分值(分】联考考点(年)单项选择题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综合应用题合计201010202网络体系结构201110202TCP/IP模型20120000020130220S1参考模型201410202OSI参考模型20150000201610202OSI参考模型2017102020SI参考模型2018000201902020SI参考模型①对于要求是了解或理解的知识点,不是必考内容(如2012年和2018年没有考查本章),考查时以单项选择题形式出现;要求是掌握或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是必考内容,通常以单选题或综合应用题出现;要求是运用或应用的知识点也是必考内容,考查时常以综合应用题形式出现。考生在复习各章内容时都要尤其注意这个特点。···试读结束···...

    2023-01-14 计算机网络epub 计算机网络epub谢希仁

  • 计算机网络基础》蔡京玫,宋文官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作者】蔡京玫,宋文官编著【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规划教材.精品系列【页数】247【出版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113-25193-2【价格】42.00【分类】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蔡京玫,宋文官编著.计算机网络基础.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全面地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全书共9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数据通信系统、OSI参考模型体系、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互联与设备、TCPIP协议、Iteret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试读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本章导读】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章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解释了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基本概念,探讨网络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途径。学完本章后,可对计算机网络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拓扑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掌握:计算机网络层次体系结构和分层方法、网络协议的定义和作用。·了解:OSI和TCP/IP网络参考模型的异同点【内容架构】4个形成阶段计算机网络形成和发展发展趋势定义与分类算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组成机组成与结构结构、功能和应用浮功能与应用述分层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的定义和作用参考模型实例OSI和TCP/IP计算机网络基础昂二服。圣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伴随着二▣▣者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得到飞速的发展。通信技术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必要的传输通道和通信手段,计算机技术反过来又应用于通信领域,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这宗“联姻”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快在信息技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25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计算机网络形成1946年,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CA)在美国和发展视频诞生时,标志着人类开始走向信息时代。但那时计算机数量极少,价格昂贵,一个中型公司或一所大学可能会有一两台计算机,大型的研究机构最多也只有几十台,用户需要带着他们的数据到特别保护的计算机房去处理。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并无关联。1954年,终端器诞生后,人们尝试用通信线路把终端与计算机连接起来,用户在办公室的终端使用中心计算机,这种新型使用模式开启了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研究。纵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多台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以Iteret为核心的高速互联网络。1.1.1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20世纪50年代初,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连接到中心计算机用户在各自终端(仅有输人/输出功能)输入程序代码,通过通信线路传输到中心计算机,中心计算机分时运行各用户的程序,运行结果再由通信线路回送显示在各个用户的终端。人们将这类以单机为中心的通信系统称为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可划分为3种结构,如图1-1所示。(1)计算机经通信线路与若干(T)终端直接相连,如图1-1(a)所示。采用这种结构时,当连接的终端数增加时,通信线路增加,费用也随之增加。(2)为了减少通信线路的费用,让若干终端共享通信线路,如图1-1()所示。当多个终端共享一条通信线路时,突出的矛盾是多个终端同时要求与主机(HOST)通信时,主机为了解决选择哪一个终端通信的问题,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和软件,完成相应的通信协议转换,这使得主机工作负荷加重。(3)为了减轻主机负担,对第二种结构加以改进,如图1-1(c)所示。主机前增加前端机(FEP),或称为通信处理机(CCP),在终端云集的地方增加集中器,或称为多路复用器。前端处理机专门负责通信控制,而主机专门进行数据处理。集中器是设在远程终端的通信处理机,实现多个终端共享同一通信线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BM公司联合研制的预订飞机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由一台计算机与分布在全国的2000多个订票终端组成。这类系统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但不属于计算机网络。···试读结束···...

    2023-01-14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库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