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里面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因范仲淹的这句名句,所以岳阳楼的对联“万家忧乐到心头”便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点评:范仲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示了他的仁慈精神,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精神财富。他的作品《岳阳楼记》通过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并建立了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范仲淹的精神和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

    2023-03-01 岳阳楼记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楼 岳阳楼记 范仲淹去过吗

  • 《易评议》尚秉和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易评议》【作者】尚秉和著【页数】345【出版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04【ISBN号】7-80145-839-7【价格】35.00【分类】周易-研究【参考文献】尚秉和著.易评议.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04.图书目录:《易评议》内容提要:本书是大家尚秉和先生五部易学名著之一,是易学研究的经典著作。《易评议》内容试读易评议卷一行唐尚秉和节之撰周易不分卷易评议卷(宋巾箱本)右周易,乃宋刊巾箱本九经之一。只有正文,无注,亦无音义。凡贞、恒、桓等字,皆缺末笔,知为南渡后本矣。凡二十二页,每半页二十行,每行二十七字。字细若游丝,行横竖如界画,而结体宽裕,点画分明,若绰乎有余者,故目录家多珍之。其篇次悉依王辅嗣,惟无有卷数,其字则悉依孔颖达。世谓孔颖达本即王辅嗣本,非也。孔只篇次依辅嗣,故王注往往与经文不相应。如地势坤,王注作地势顺。如顾六五拂经,王注作拂顾,孔疏则仍作拂经。知孔本非王本也。此本正文,无一字不与孔本同。盖宋人最重王注,故经文悉依之;程传及朱子本义,无一字不与之同,而不知其为孔本,非王氏之旧矣。故此本剞劂虽工,徒供板本家之摩挲赏玩,于经生求学,无多裨益也,存之而已。华象数大成周易三卷(九经白文本)九经白文,无锡秦氏巾箱本。内周易三卷,只有正文,无注。题锡山秦镤订正。首列孔颖达正义序,次程传序,次朱子本义序,次上下篇义,及朱子启蒙先后天等九图。分上经为一卷,下经为一卷,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为一卷。每半页十三行,行二十四字。上有横阑,附注字音。字结体端整森秀,视南宋巾箱本半页二十行者固不逮,然亦其亚矣。镤盖专宗义理者,而以扫象之王弼为主;易评议后能推大王学者则孔颖达也,故以其正义序冠于篇首,以示程传、本义,渊源之所自。自元明以来,学者承南宋之余风,以程传、本义为学易之正宗,而于周易大本大源,象数之所在,反忽忘之。乃汉儒所言易象易理,不知可也:左氏内外传,春秋人易者,无一字不根于象,凡学者皆诵习之矣,亦茫然不知其所谓,殊可异也!然则鑠之所为,又何怪乎?惟宋本白文无一讹字,此本则不然。略为校阅,如坤文言则不疑其所行也,疑讹凝;后天卦位图震作坤;师卦下坎作巽;随卦下震作坤;小过九四,象日弗遇过之,位不当也,位不讹仁石;丰上六窥其户,阒其无人,及象辞,阒皆讹阗;归妹大象君子以永终知敝,永讹未;若再重校,其讹误恐尚不只此。夫白文经而讹字甚多,尚何贵乎?卢抱经云:九经小字本,吾见南宋本已不如北宋本,锡山秦氏本又不如南宋本,今之翻秦本又不及焉。而未言其有讹字。易有讹,其余八经必皆同也。莫友芝云:秦板以附小学者为真。兹书上有音义,不知莫氏所谓小学即此否。莫氏又云秦本十四行,此本十三行,与莫氏所校不符。然若为翻本,易道占筑之王则必依原式,方可乱真;且字画挺秀有力,似非赝本。疑莫氏或误作十四行也。二易评议卷二行唐尚秉和节之撰周易韩氏传二卷易评议卷(玉函山房辑本)周易韩氏传二卷,马国翰辑,载玉函山房中。韩氏者,汉韩婴。婴,燕人,官至常山太傅,事迹见汉书儒林传。婴以诗著名于汉初,与齐、鲁二家,并立于学官,而亦精于易。本传云,亦以易授人,推易义而为之传。故汉书艺文志易十三家,有韩氏二篇,注云名婴,此即韩氏易传也。后儒谓韩氏易传,汉志不著录者,非也。而王俭七志引刘向七略云:易传子夏韩氏婴也。据是则子夏为韩婴之字,问恐人不知,误以为卜商,故云子夏韩氏婴。设为卜子夏之书,向能日韩氏婴乎?文理甚明,无待三复。然则子夏确为韩婴之字。孙坦周易折蕴,以为杜子夏邺;赵汝煤周易辑闻、徐几易辑,以为邓中子夏彭祖者,皆妄也。盖刘向所云易传子夏,即荀勖中经簿、阮孝绪七录、及隋唐志所录子夏传,同一书也。班固及荀勖,盖不知婴数字子夏,故汉志从其实,曰韩氏二篇,注日名婴,而不著子夏之名以惑后学。荀勖疑丁宽所作,张璠疑纤臂子弓所作,皆不以为卜子夏所作,盖与班氏意同,而不知韩要即字子夏,七略有明文。乃马成国翰既知七略所云,又谓子夏传为婴之所修,与丁宽同,卜易之赞于丁、韩,犹卜诗之阐于毛、郑也,可谓凭虚臆测,不符事实矣。故其所辑,仍与所辑子夏传同,惟篇末多盖宽饶传中所引韩氏易传,三五帝官天下八语。韩氏易传,即子夏传,汉志只云韩氏二篇,不云传也。如以为韩氏二篇,非子夏传,则此韩氏易传可又为一书乎?必不然矣。乃辑子夏传者,皆不列入,可异也。又月几望,子夏传作近望。晁氏云,古文读近为既,此当作既。既望者,十六日。十六日旦巽,月退辛,小畜互兑,兑为月,上巽,正既望也。故孟、易评议荀皆作既。孙堂及黄奭于此条下,皆引晁,谓近当作既。马辑无之,又中孚六三得敌,子夏传曰:三与四为敌,三阴四亦阴,阴遇阴侧相敌而不相友,颐六二所谓失类也。此于全易所关甚大,孙堂及黄奭所辑皆遗之。此辑及之,而不能申明其义,则为益亦耖矣。又所辑皆子夏传,则不宜名日周易韩氏传。即名韩氏,应用汉志旧名;或本盖宽饶传,曰韩氏易传也。周易施氏章句一卷(玉函山房本)周易施氏章句一卷,历城马国翰所辑,载玉函山房丛书中。按汉书儒林传,施雠字长卿,沛人。与孟喜、梁丘贺,同受易于田王孙,所谓施、孟、梁丘三家易也。永嘉乱后,梁、施二家皆亡,故李鼎祚集解,无录其;陆德明释文偶引之,皆作三家,不能确指。易道占筑之王马氏或据五经异义,或据蔡邕石经,辑其佚,仍云三家。故如蒙卦童蒙求我,利用御寇,无妄,得臣无家,苋陆夫夫,得其齐斧,圣人以此先心,嘉德足以合礼,遁世无闷诸条,竟皆与梁丘义同。况所谓无字,皆据汉碑用易之辞,汉碑从俗作无耳。马氏速定为施义,殊未必然也。其为施氏所独有者,只歉升及鼎折足二条。其以允为款,训轨为进,与许氏文引易同,较诸家训允为信者过之远四矣。故夫古注虽一字亦可珍也。周易梁丘氏章句一卷(玉函山房本)周易梁丘氏章句一卷,历城马国翰所辑,载玉函山房中。按汉易评议卷书儒林传,梁丘贺,字长翁,琅邪诸人。与孟喜、施雠同受易于田王孙,得田何嫡传。西汉所谓施、孟、梁丘三家易也。晋永嘉乱后,施、梁丘二家皆亡,独孟喜尚存,故集解、释文,有时引之。施、梁二家,集解无一录;释文偶引之,但作三家,不能指为谁也。故辑易注者,如孙堂、黄奭之流,搜罗广博,于施、梁二家独付缺如,诚以其不能辑也。马氏勉辑之,或据许慎五经异义,或据汉碑,或据石经,共得十七条。除童蒙来求我等九条,与施义相同,不能确指外,余多据王莽传及蔡邕碑文,强定为梁丘易,皆不可信。叹马氏好古之笃,用心之勤,而所获之少也。故辨明之。京房易章句一卷(汉学堂丛书本)华象数大成京房易章句一卷,清甘泉黄奭辑,列汉学堂丛书中。其所辑九家易、王肃易,曾著录。京房字君明,顿邱人。元帝时仕为东郡太守,受易于梁人焦延寿。延寿易传自孟喜,喜事田王孙,独得阴阳灾变嫡传,为施雠、梁丘所不及。故焦、京亦深于阴阳灾变。观汉五志有孟氏京房十一篇,又有孟氏京房六十六篇,知京之学同于孟喜。其白生、翟牧,不肯京易为孟氏者,乃自高声价,嫉妒之私。世辄以梁丘贺师亦名京房,疑汉志所录或为前京房者误也。贺之易尚不传,何有于其师哉?阮孝绪七录,有京房章句十卷,隋唐志同,今皆佚。历城马国翰辑之,除几世卦外,得三十九条;平湖孙堂辑得易评议八十条;后黄奭复辑之,增七条,共八十七条。今观其注,如复朋来无咎,朋来作崩来。山覆曰崩,剥穷上反下,谓良山下覆为震也。覆象人知之。至象覆易即于覆取义系辞,如困之有言不信,以正覆兑也;震之婚媾有言,以正覆震也;泰城复于隍,以三至上良覆为震也;颐之慎言语节饮食,以正覆震相对也;中孚之鹤鸣子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以正覆良震也,凡如此等易辞,汉魏人之,无不误者。独其师焦延寿知之。易林屯之蒙云:山崩谷绝。蒙二至四良覆,故日山崩。又蹇之屯云:作室山根,人以为安,一夕崩颠。屯初至四亦复体,艮覆为震,故曰崩颠。然则朋读为崩,自其师已如此。又京氏以无妄为大旱之卦,万物皆死,无所复望。盖无妄亢阳在上,艮火在下,巽为草莽为禾稼,而巽为枯,为陨落,故日万物皆死。自巽枯、巽陨落及艮火之象失传,故虞翻不知京氏之所谓,置为俗儒。岂知易林复之无妄云:骑牛伤暑,不能成亩;草莱不辟,年岁无有。又无妄之革云:枯旱三年,草莱不生。皆以无妄为大旱。故京氏承其师说,盖与之同。昔刘向目京氏为异党,盖焦京所用之易道占筑之王象,刘向非易家,已不能知;至用覆象,如朋读为崩之类,尤为骇怪。而不知其象其义,无一字不本于经。自经义不明,后之人不于经求其象,昧厭本原,第见焦、京所言,不与众同也,目为异党,何足怪乎?观焦氏易林,自汉迄清,无一人知林辞用象尽本于经,即可知其故矣。且刘向本非易家,班氏不知其言之谬,动采其,以为定评,斯亦过矣。他若豫四时不忒,忒读为贷;朵颐作揣颐;六震为足作朱足,异读尤多,足征古义。固不仅无妄能存失传之象,以覆良为山崩能存全易用覆象之妙旨也。···试读结束···...

    2023-02-23 epub 图书app epubw图书网

  • 关于写普通话的句子

    我会说流利的普通话。1、2、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3、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4、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7、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8、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9、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10、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1、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12、爱国旗,唱国歌,普通话。点评:这段文字很精彩,主要是以普通话为主题,突出了普通话在沟通和情感上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爱国情怀,充满了励志的气息。...

    2023-02-21 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手抄报 普通话推广普通话

  • 《佛阿弥陀经》章岛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佛阿弥陀经》【作者】章岛译【丛书名】白话佛经集成【页数】324【出版社】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02【ISBN号】7-80061-865-X【价格】$7.80【分类】佛经(学科:译文)【参考文献】章岛译.佛阿弥陀经.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02.图书目录:《佛阿弥陀经》内容提要:《佛阿弥陀经》内容试读编者的话编者的话立人(一)千百年来,流传于中国的佛教是分为两截的。一端是知识分子的佛教。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之读解佛教,往往本着儒士的立场,这叫由儒人佛;也有的还多一层对老庄的了解,这些人对佛教的看法,一般视之为怡情养性的手段,就是真做了出家人,他们对理论的兴趣仍然是浓厚的。如此,就个人来说,他们或“以庄老玄微应佛理,颇亦属意”,或“博综六经,尤善老庄”;而就一个时代来说,也就有了魏晋时代特有的混迹于玄学的般若理论;也就有了唐宋以来的文字禅。若不是知识分子的参与,佛教肯定不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源流之一,也肯定不会成为具有如此之高的思辨性、艺术性的文化宗教形式。但佛教还有另一面,即更集中地体现了它作为宗教,需要争取广大信徒,需要得到无条件热情信仰的一般特征,也白话佛经集成强烈地体现了它在端正人心、淳化人伦风俗方面的社会功能。这便是大众的宗教。它的信徒往往是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这些人才是佛教要“救助”的基本对象。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在封建社会中他们一般总是被侮辱者与受损害者。他们的希望和信心只能来自宗教,他们的炽热而虔诚的目光,始终在期待那美好的救世主的世界,无论是东方的阿网佛国土,还是西方的弥陀净土。他们为生计奔波,自然没有时间、精力和教养坐下来研究经典,论求义理,分析名相,自然无缘分享那种智力游戏的快乐。但他们是以生命来作为信佛的代价。如果说知识分子的思想可以在好几种场所一一文学、书法、绘画以至后来的考据—得以驰骋,其所感受的人生的压力可以因之而得以转移的话,则一般劳动大众只能始终无可奈何地忍受现实的苦难,许多人因而趋向一条减轻人生压力的道路一一宗教。在中国,宗教多半指的是佛教,当然还有别的宗教。笔者的外祖母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小时候,有无数个早晚我曾看见外祖母跪在蒲团上念阿弥陀佛名号。印象中,从未听见她说过别人一句重话。有一次家里来了个卖柴的人,好像说了念佛没有什么用、瞎耽误功夫之类的话,外祖母用两手捂住耳朵,并不同他争辩。末了,当那位天生的无神论者离开时,外祖母却从米缸中量了碗米给他。而那年月正好是“三年自然灾害”,我们自己也经常处在半饥饿状态中。外祖母没有活过那三年。她死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天大亮了,不见她起来念佛,再一看,已经去了,身上尚有余温,手上还握着念珠。看那样子,夜里她不舒服,便坐起来念佛,然后便去了。阿弥陀佛该来迎她的罢。外祖母平时有一帮念佛的伙伴,都是些老太婆。发送她的那天,满屋子阿编者的话弥陀佛的赞颂之声。直到今天,笔者的家乡仍有许多老太婆以至中年妇女,像外祖母一样,逢初一十五持斋,每年或数年一次结伴朝山进香,平时侧三三两两到其中某一人家去念佛…他们活得平静而充实。曾有朋友觉得纳闷,不解地,她们从哪里接受这种影响呢?需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些是被禁止的呀。这些人在50年代也就十来岁吧?我回答说,这与50年代有什么相干呢?佛教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这些妇女(当然还有一些男人们)的追求与憧憬并不是一时一事的,而是属于所有时代的。千百年来,一代代虔诚念佛的善良的妇女们,所顽强生活的依据不就是这种信心吗?信心是不会灭的,也是不该灭的一尤其在我们的社会尚未进到理想境界的时候。二任何宗教都必须解决一个人死后的价值问题,即肯定人在结束那匆匆如过客的六七十年生命光阴之后,还有一段无尽期的存在。宗教认为人生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依附于这一存在。通俗地,宗教肯定此生的肉体死亡之后,人的价值不会相随而消失,否侧就等于宣称人死后便沦人虚无,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今生今世的价值和意义。未来如果被视之为空虚,那么无论今生今世如何辉煌,到头来也只能是梦幻泡影。'合理的价值框架自然应该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如果一个伦理体系仅仅说明现在,那它必然是无根的。许多人(包括并非宗教信徒的一些人)在说明生理学、生物学之外的人生意义时,企图以现世说明现世。这无异于狗咬尾巴编者的话义,轮回是死寂和令人厌倦的存在状态,它现在没有新意,将来也没有依托。如果可以预见,个体生命的每一天,从此时直到停止呼吸,都是一模一样,然后一下子中断,再往下便是永恒的黑暗,人们还会欢天喜地地期待每一个早晨么?因而净土的存在,是借佛菩萨的愿力来超越现实,超越有限,超越相对,以求赋予人的生存以最终的完善与绝对。于是,产生了净土经典;于是净土经典才随净土信仰获得了持久而热忱的信赖。古往今来,有多少信徒怀着安详与宁静之心去迎接死亡,因为他们相信九品往生的原则,只要他们在生前“闻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眼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我们在本套《白话佛经集成》中的《佛阿弥陀经》书中介绍了净土宗的三部主要经典,即《佛阿弥陀经》、《佛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和《佛观无量寿经》,这三部经典全称“净土三经”;还介绍了属于般若类经典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楞枷阿跋多罗宝经》。净土经典主旨在于宣传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以及佛对众生许诺的救济;般若经典则鼓励人们通过培养智慧,最终斩断烦恼,了脱生死大惑,趣向涅境界。总之,这五部经典代表了佛教解脱之路上的两种取向,或者说是两大法门,即智慧之路和信心之路。另一方面,世尊本人教导了非常平实的生活态度,除了白话佛经集成五戒禁止的不能做,佛教徒并未有多少条条框框的约束。考虑到广大佛教徒的文化水准,最初的佛教说教大部分是以故事形式来传播的。四正谛、八正道的教义寄寓于佛菩萨的本生故事,也寄寓于我们在这里将要介绍的《百喻经》这类譬喻故事,如像《贤愚经》、《杂宝藏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等等。这些经无论就内容结构还是就语言风格讲,都是以并不需要有多高文化素养的百姓为宣传对象的。其中的说教手法也都是由近譬远、深人浅出。道理虽然仍是了脱生死、去痴除愚这些,但通过村夫愚妇一类的故事充分流露了说教人的苦口婆心,谆谆告诫,希望听经的人能真正为善去恶,自净其意。可以想见,《百喻经》一类的经典当初是为了僧人们演说佛法的方便才编辑起来的,由于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书斋经院的产物,所以具有极明白浅近的语言,生动感人而隽永的人物形象,深刻而朴实的总结性格言。所有这些特点使得此经和此类经典除具有劝谕世人的功能外又成为了优美的文学作品。也许正因为后者,鲁迅先生在1914年还施银给金陵刻经处,以刊刻《百喻经》流通于世。《百喻经》有故事100个(实为98个),故此得名。该经在最早的经录《出三藏记集》中被称为《百句譬喻经》。此经为天竺僧人僧伽斯那所撰。他在经末的偈颂中说到自己作此撰述的目的:以嬉笑的语言传达佛陀的正,如同以蜜糖包裹治病的苦药。他以嬉笑的文字将正法显示给人们。因此,他称自己的作品为“痴花竖”一目的在启发愚痴的花逻饰物。《百喻经》中的故事包括两个部分,在前的是喻话(字···试读结束···...

    2023-02-20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佛说阿弥陀经读诵

  • 《佛阿弥陀经》立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佛阿弥陀经》【作者】立人主编【丛书名】华夏文化典藏书系【页数】220【出版社】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01【ISBN号】7-80130-068-8【分类】白话-佛经【参考文献】立人主编.佛阿弥陀经.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01.图书目录:《佛阿弥陀经》内容提要:0204《佛阿弥陀经》内容试读中华古典文化珍品佛阿弥陀经1)【原文】如是我闻2”: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3),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4,皆是大阿罗汉5),众所知识6:长老)舍利弗、摩诃目键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娑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喉罗、桥梵波提、宾头卢颇罗惰、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菟楼驮8),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河萨9):文殊师利法王子1o)、阿逸多菩萨、乾陀河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12)无量诸天大众俱13)。【注释】〔1)佛阿弥陀经:(Amit-hautra)亦称《小无量寿经》或《小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异译本有求那跋陀罗译《小无量寿经(已佚),玄奘译《称赞阿弥陀经净土佛摄受经》,该经仅一卷,汉译约2000字,但因宣说西方净土和称名念佛的简易法门,为净土宗所推崇,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一起,称为“净土三经”。元明以后,该经流传甚广,影响很大,成为寺院中每天的日课,信众多能背诵。阿弥陀,梵语Amitaha的音译,即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净土宗的主要信奉对象。因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原是一个国王,后发心出家,名法藏比丘,对佛中华古典文化珍品发四十八愿。情愿修成了佛,现出一个清净世界,接引众生投生那里去享乐。该佛还另有十三个名号,即: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本文原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又称后秦,公元386年,姚苌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王朝,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三藏法师,梵文Triitakocarya的意译,指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的高僧。在古代,尤把从事译经的高僧称为“译经三藏”。鸠摩罗什(kumarajiva,344一413),后秦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一。父为天竺(印度)人,罗什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七岁出家,博览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后在凉州(今甘肃武威)、长安等地讲法译经,译有经论35部,294卷。一生所译,咸共流通。〔2]如是我闻:相传释迦牟尼逝世后,其弟子结集经、律,均由阿难诵经。大家问他:“如尊者所闻,当如是说?”阿难回答:“如是当,如我所闻,故为信顺。”后来为表信实,不是阿难持诵的经文也冠以此句。〔3〕舍卫国(梵文Srorati):古印度王国名,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地河南岸。祗树给孤独园(梵文Jetaraavihara):简称“祗园”,舍卫城南的花园。是佛教最早的精舍之一,释迦牟尼在此居住说法25年。弥〔4)大比丘僧:即比丘,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僧人。俱:偕同,聚在一起。〔5]阿罗汉:梵文Ahat音译,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指已断灭烦恼、应受天人供养,不再堕生死轮回,已进入涅槃的佛教修行者。〔6)知识:知道和认识,意为上述大阿罗汉都是有名望的人。〔7〕长老:道行高,出家年数长的僧人。〔8〕舍利弗: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摩诃迦叶:“古大弟子”之一,号称“头陀第-一”,摩河迦旃延:“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议论第一”,摩诃俱绣罗:号称“问答第一”,离娑多:“无倒乱第一”;周利槃陀伽:“义持第一”,难陀:释迦牟尼之弟,“仪容第一”,阿难陀:简称“阿难”,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十大弟子”之一,这部《阿弥陀经》即是他编集的,称“多闻第一”,罗喉罗:释迦牟尼的儿子,“十大弟子”之一,称“密行第一”,侨梵波提:称“天供养第一”,宾头卢颇罗惰:“福田第一”,迦留陀夷:“教化第一”,摩诃劫宾那:“智星宿第一”,薄拘罗:“寿命第一”;阿菟楼驮:释迦牟尼的堂弟,称“天眼第一”。中华古典文化珍品〔9〕菩萨摩诃萨:意为大菩萨,指修持大乘六度,用佛道成就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10)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是菩萨中的“智慧第-一”,佛为法王,法王有三子:菩萨为真子、二乘为庶子、凡夫为外子。文殊居菩萨之首,故日“法王子”。〔11〕阿逸多菩萨:即弥勒菩萨,从佛受记(预言)将继承释迦佛位为未来佛,乾陀诃提菩萨: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大宝积经》中他自利利他,不知疲倦。〔12〕释提桓因又称“帝释”、“帝释天”、忉利天王(即三十三天之王),佛教护法神之一,居须弥山顶之善见城。〔13)]无量诸天大众:“天”是佛教五趣、六道、十界之一,指诸趣中最胜、最乐、最善、最妙、最高的地方,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佛阿七天、无色界四天。在这里生存的陀有十方天人、八部修罗等。【译文】我亲自听到佛这样:那时,佛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他在一起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僧,都是赫赫有名的大阿罗汉:舍利弗长老、大目键连长老、大迦叶长老、大迦旃延长老、大俱绣罗长老、离婆多长老、周利槃陀伽长老、难陀长老、阿难陀长老、罗喉罗长老、桥梵波提长老、宾头卢颇罗惰长老、迦留陀夷长老、大劫宾那长老、薄拘罗长老、阿菟楼驮长老等等众位大弟子,并有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以及各位大菩萨,还有帝释等无数的天神。3中华古典文化珍品【原文】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2),有世界名目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注释】〔1〕是:这里,指娑婆世界。从是西方:从这里向西方。〔2]十万亿:言极多。佛土:佛所住、所教化的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据《长阿含经》卷18,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中有大、中、小三个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译文】当时,佛对舍利弗长老说:“从这里一直往西,过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个叫极乐世界的地方,那里有一尊神,名号叫‘阿弥陀佛'。现在正在那里演说佛法。弥【原文】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2)、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4、八功德水5)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6),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4◆中华古典文化珍品【注释】〔1〕众苦:佛教对人世间生活的基本判断,有七苦:生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2〕栏楯:栏,横的栏杆。楯(h心):竖的栏杆。〔3)四宝:即下文所说的金、银、琉璃、玻璃(水晶状的一种宝贝)。〔4)七宝:即下文所说的金、银、琉璃、玻璃、砗磲(一种海生动物的壳)、赤珠、玛瑙。〔5)八功德水:有澄净、清泠、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八种好处的水。〔6)阶道:阶梯形道路。〔7〕华:通花。【译文】“舍利弗!那个世界为什么叫做极乐世界?是因为那世界的众生,不受像折磨我们这个世界人们的那种种“苦”的烦恼,只享受那各种各样佛国的快乐,所以叫做极佛阿弥陀经乐世界。又,舍利弗,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用七重金银宝物的栏杆,七层金银宝物的网络,七排金银宝物的树木,四方八面地围绕起来,美丽无比,所以叫极乐世界。又,舍利弗,西方极乐世界里有用七种宝贝修砌的池子,里面充满了洁净清凉、甘甜柔软、滋滑平静、随意增减的神妙之水。池底完全用金沙来铺垫,池子边的阶沿道路都是用金、银、琉璃、水晶这些宝贝来建筑的。地上和空中的楼阁也是用金、银、琉璃、水晶、海贝、赤珠、玛瑙来加以装饰的。池子里的莲花,有车轮那么大。青色的莲花放出青光,黄色的莲花放出黄光,红色的莲花放出红光,白色的莲花放出5中华古典文化珍品白光,高洁美妙,幽香沁人。舍利弗,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得如此美好,都是阿弥陀佛修成大愿的功德。【原文】“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2),供养他方3)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4,饭食径行5)。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注释】〔1)昼夜六时:指佛经中常说的初日分(早晨)、中日分(中午)、后日分(下午)、初夜(黄昏)、中夜分(半夜)、后夜分(黎明前)。〔2〕清旦:清晨。衣械:衣服的襟,另指盛花的器皿。〔3)他方:指极乐世界以外的其他各方世界。〔4)食时:指吃早饭时。清旦出发到十万亿个大千世界去供养佛,吃早说饭即回,言西方极乐世界众生有“神足通”(佛教神通之一)。〔5)饭食:吃的饭菜。径行:自己径直过来。《无量寿经》云:“诸往生者,其饭食时,金钵、银钵、种种宝钵,随意观前。”经【译文】“又,舍利弗!那个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时时刻刻都响彻着美妙的音乐,整个国土都是黄金的,不分白天夜晚,如下雨似地从天上飘落下曼陀罗花。那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常常在清晨各人用衣襟兜着各色各样绚丽的鲜花,去供养其他世界十万亿的佛。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到了吃早饭的时候,他们已经又回到了自己的西方极乐世界,这时,饭菜就会自动地摆在他们的面前,供他们享用。舍利弗,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得如此美好,都是阿弥陀佛行成大愿的功德。【原文】“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从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2)如是等法。其土6···试读结束···...

    2023-02-20

  • 付鹏•第三季|百度网盘下载

    这是一份伴随全年的金融市场观察、一套覆盖各大类资产逻辑体系、一个专业敏锐的视角,为你还原真实的市场脉络。...

    2023-02-07

  • 春夏秋冬养生(录音·全39集)[|百度网盘下载

    春夏秋冬养生(录音·全39集)[...

    2023-02-07

  • 平哥系列《平文学:讲读鲁迅(第一季)》|百度网盘下载

    精讲精读,不仅是讲故事鲁迅名著小说与经典散文鲁迅的成长轨迹与觉醒年代...

    2023-02-07

  • [家庭控心术:这样,老公最爱听].石晓娜.扫描版.pdf|百度网盘下载

    获取入口,书库Pro(点击打开),千本书籍,持续更新,永久免费分享[家庭控心术:这样,老公最爱听].石晓娜.扫描版.df...

    2023-02-07

  • 教师盒子-A小学英语课指导|百度网盘下载

    A小学英语课指导官方70《教师盒子-A小学英语课指导》亲子2.0会员免费,在已购-2.0会员中学习代理、合伙人专享50%捐赠回报...

    2023-02-07 小学英语说课比赛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英语说课稿万能模板

  • 随风:金融的黑色现场|百度网盘下载

    这一栏目选取现代历史上的多个重大瞬间和事件,带你从硬核的角度了解在刀光剑影的国际博弈和不流血的繁荣与萧条中,金融如何塑造这个世界和改变你我?...

    2023-02-07 金融黑色星期五 金融 黑色衣服

  • 嘉宾副业实操36计

    该项目已加入资源π共享,注册后即可免费获取所有网赚项目:资源π(点击前往)1.20多个副业实操项目2.五个平台核心引流技术分享公众号知乎抖音站小红书3.三次思维提升4.整个圈子内核心干货分享下载权限查看B免费下载评论并刷新后下载登录后下载查看演示{{attr.ame}}:您当前的等级为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支付B以后下载请先登录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您已获得下载权限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次...

    2023-02-07

  • 平哥系列《平通识:少年经济》|百度网盘下载

    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讲述经济将专业的概念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财富观...

    2023-02-07

  • [酷酷钱]抖音蓝海单品,一天卖一万!付费文章|百度网盘下载

    该项目已加入资源π共享,注册后即可免费获取所有网赚项目:资源π(点击前往)抖音蓝海单品,暴利功效型极致单品的玩法。线下一个朋友在做的,目前试了一场,卖了3000多,利润可达75%,而且产品复购很高,他做的是一个长久的生意,会引到私域。他对标的账号一天卖一万多,很稳,卖了半年多了。...

    2023-02-07 蓝海抖音 蓝海抖音号

  • 平哥系列《平文学:讲读鲁迅(第一季)》|百度网盘下载

    精讲精读,不仅是讲故事鲁迅名著小说与经典散文鲁迅的成长轨迹与觉醒年代...

    2023-02-07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