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涌泉庄的故事 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汪永晨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作者】汪永晨著【页数】310【出版社】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22.04【ISBN号】978-7-5509-3257-9【价格】82.00【分类】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参考文献】汪永晨著.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22.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内容提要:时光流转,又是一年光景。涌泉庄里“姨姨”(汪永晨女士)和“环保小卫士”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从2020年7月至今,那些有趣的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北方大地上的民俗传统都记录在了这本《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的续集中。形式上和上一本《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相仿,故事以类似随笔的形式从“姨姨”的视角和“环保小卫士”们的视角同时展开。“姨姨”这边记录的是与“小卫士”们的“斗智斗勇”,为了孩子们能多看一些书,能学会遵守诺言,“姨姨”费尽了心思,实施了一个又一个“妙招”,邀请了不少名校的教授来给孩子们授课。“姨姨”的苦心在孩子们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图景呢是感激还是有着不同的想法还请读者亲自在孩子们的随笔中找寻答案。除了与孩子们的相处,汪永晨女士还记录了北方农村生活的见闻以及北方大地散落的古代遗址。《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内容试读第一部分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白第一部分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2020年)7月26日姨姨,你啥时候回来?“姨姨,你啥时候回来呀?我想死你了。”这是我6月3日离开涌泉庄以后到7月25日收到的孩子们发来最多的一句话,北京第二波的疫情让我又困在北京的家中。孩子们放暑假已经一个多月了,他们想我,其实我想可能我更想他们。想我们那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想我们在一起种树,一起捡垃圾,一起读书,一起在墙上画画,一起在小菜沟给孩子们过生日。当然还有在这儿又可以吃到舅母做的真好吃的饭菜,在这儿越发觉得人以食为天呀。昨天,终于又能回到孩子们的身边。在北京“遥控”他们的时候,孩子1涌泉庄的故事一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望们不听话,很少去图书馆读书。谁想到,昨天一回村儿,我问孩子们最想干什么,他们竟然说想到图书馆。进图书馆要洗手的规矩他们记着呢。每人挑了一本书后安安静静地在那看。那认真劲儿,看来他们离开图书是有点久了,心里或许是痒痒了。昨天我回到村子的时候,孩子们在路口站了一大排等着我。今天我们说好了2:30开始活动,才2点,孩子们就来了。从今年4月到现在,朋友们看到我写的《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的文章和拍的照片后说,这些孩子真幸福。其实在我的心里,能够结识这帮孩子,那感觉才真是一种幸福生活的开始。1个多月不见,今天我们活动的内容真多。先是去看了我们一直观察的那四颗植物,两棵樱花,一棵丁香和一棵连翘。孩子们对3个月前我和北京朋友李红对这些树的描绘,记忆犹新。连丁香那一排是多少棵,也记得清清楚楚。有些遗憾的是,这些丁香树中有二十二棵没能长出叶子,孩子们为此感到有些惋惜。有意思的是,男孩和女孩对这些树的未来感觉截然不同。女孩子们说,到现在还没有长出叶子的树就死了,不会再活过来了。男孩子们却说,一定会活的,还能再长叶子。12第一部分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白这样的男女思想差别是怎么回事呢?从北京请来的大专家刘树坤先生给孩子们设计的快乐渠,开始时孩子们在里面玩儿的别提多高兴了,刚没膝盖的水,他们也能在里面扑腾着游泳。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没有看见孩子们再在池子里玩儿。今天一看,水都是黑的。孩子们下到水里挖了一把,抓上来的是一把黑泥,散发着臭味儿。这儿虽然是活水,但是沉淀在水里的杂质太多了。孩子们没嫌脏,赵昌更是从家里拿来铁锹,带着几个孩子,一铲一铲的,把3个池子中的一个池子里的泥,全都挖出来放在了旁边的庄稼地里。我告诉他们这些底泥是很肥沃的。男孩子们在清理水池的时候,女孩子们到了芦塘观鸟的那片小水渠边。6月,刚刚捡干净了的小水渠,现在岸上,水里又尽是垃圾。穿着漂漂亮亮的裙子的女孩子们,看到这份脏有点畏难情绪。可是在我的鼓励下,他们一个个用手捡,用手捧,用手拉,硬是把岸边的垃圾捡干净了。水里面的垃圾,女孩子们不敢下水,正好这时候在水池那边捡垃圾的三个采83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男孩子过来了。在我的继续鼓励下,三个男孩儿手拉着手蹚着水,也把水里的垃圾一点点地捡了上来。孩子们捡垃圾的时候,我在小视频里说:村里的大人们,你们看着我们的孩子这么不顾脏,更不顾危险的在水里水外的捡垃圾,你们还会再往水里这么乱扔垃圾吗?真希望你们能看到这些自己的孩子,在水里捡着我们大人扔的垃圾的视频后,能够改变自己以往的习惯,因为这些孩子在炎热的夏天闻着臭味儿,不怕脏的捡垃圾,真的不容易。自从我哥把北京的奶奶模特队请到村里来做过一次表演后,女孩子们就喜欢上了走模特步。听说我快要来了,她们天天加紧排练,要让我看看她们走的范儿。但是男孩子们却没有对这个感兴趣。甚至放出话来说:我们才不走呢。情况发生变化,是今天上午我们一起来的一位北京的大学退休教授李兴国主动教了男孩们几个规范动作后,四个女孩子下午竟带着十个男孩儿一起,在村子里的舞台上也走开了模特步。以至于今天晚上8点,涌泉庄“环保小卫士”的男孩们、女孩们各自走出了一场自己的模特秀。14第一部分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白村子里的舞台原来是大人表演的地方,今天却成了孩子们的天下。孩子们的玩儿,原来只是自己的自娱自乐,今天晚上却有黑压压的一排排、一堆堆的大人在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走出了电视、电影里看到过的舞台“时装秀”。每当看到孩子们和我一起对新事物又有了新认识、新兴趣的时候,我都在感叹,涌泉庄的孩子们文化底蕴就是不一般,他们的悟性怎么会这么高。走模特步是要有文化底蕴作为基础的,他们走的虽然不专业,有点土,甚至有些随意。但其中的味道,他们走出来了。北京来的大学教授们也连连的为孩子们鼓了掌。当然,这才是刚刚,刚刚开始。作为一位退休的广播记者,我一直很想把自己制作广播节目的本事也传授给孩子们一些。因此今天下午我们观察完了植物,清理了水渠中的垃圾后,就又和孩子们一起在图书馆里一人一段的念起了他们喜欢的书中的情节。孩子们自己选的书中有《西游记》、童话故事,一位12岁的男孩选的是鲁迅的杂文。同行的一位北京朋友说,孩子们走出的这模特步和朗读出来的书中情节,对他们的一生一定会有影响。真的吗?可是▣可51涌泉庄的故事一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P7月31日让农村的孩子们与北京的教授近距离接触一老一小,一专业一兴趣一起走进大山,去寻找,去发现,去关注,去亲近,去爱,借用人们爱说的一句话是“双赢”呢。这次回妈妈的老家一河北张家口蔚县是和多年的老友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博士生导师周小普等六位教授一起来的。让教授们给孩子讲讲课,是我自从来了涌泉庄以后,就想做的事。教公共关系的大学教授李兴国也是一位家传的书法家。他可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书法及中国书法的特色。研究美术设计的教授张瑞星给孩子们讲画画,孩子们爱画画,都画到院子里的墙上了。可是大教授给孩子们讲课,这对孩子们来说是第一次。要说画画,谁都能“舞上”两笔。但是要真正的学,还是要有名师的指点。老朋友周小普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博士生导师。我国很多著名的电视、广播主持人都是她的学生。这次来,她要给孩子们讲讲播音,讲讲怎么朗读。16···试读结束···...

    2023-04-07 随笔种树 植树随笔

  • 《不负我心 俞敏洪随笔精选》俞敏洪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作者】俞敏洪著【页数】387【出版社】北京:新星出版社,2022.08【ISBN号】978-7-5133-5000-6【价格】88.00【分类】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参考文献】俞敏洪著.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北京:新星出版社,2022.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内容提要:本书为俞敏洪近三十年的随笔精选,凝结作者六十载的人生思考,饱含作者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创业的困惑迷惘,到成功的波澜壮阔,再到守业转型的步履维艰,他走过谷底,也爬过险峰,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阅读本书,跟随作者的脚步,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从书山学海中汲取智慧,在跋涉远足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人生回望,他用温暖的文字记录生命的厚重,书写顺境与逆境下的心态调整,量变与质变下的思维提升,成功与失败下的荣辱不惊。本书包含学习、工作、生活、情感、阅读、旅行等多个重要主题,既是作者人生经历的全面思考与回顾,也是他获得前行目标与力量的心法。以心制境,万事可成。从初心、真心、苦心、用心、从心到正心,俞敏洪用六十年岁月诠释“不负我心”。他的人生经验也将让更多人获得启发和力量,找到方向,从“心”出发。《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内容试读在爱与被爱中前行第一章初心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退一步海阔天高的态度,又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精神我的父亲母亲父母成就了我的个性,我的个性中融入了父母的优点,他们个性中的矛盾也结合到了我一个人身上。我小时候,很多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都和我的父亲联系在一起。父亲是个木匠,在我们家乡一带小有名气。但父亲不是那种能够做精细家具的木匠,而是在人家造房子时帮忙架大梁的木匠。方圆十里之内,只要有人家造房子,一般都会请他去帮忙。闲在家里的时候,父亲也会做一些家具拿到市场去卖,比如八仙桌、椅子、凳子等。但他生性粗放,做不了细心的活,所以这些东西就做得让人看不上眼,卖不出好价钱,有时卖不掉就干脆送给别人。除此之外,别人从父亲这里买去的东西常常过几天又送到我家来修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用在修家具上的时间比做家具还要多,但他依然乐在其中。每次他做家具,我就在边上名日帮忙实则捣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用刨子、凿子、锯子等工具。八九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做小凳子,尽管小凳子一坐就散架,我却依然充满了成就感。我现在动手能后大家都能分几斤河鲜回去。后来小河被填平了,河床上盖起了一片005厂房,我为此惋惜了很长时间。第在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他对所有的人都很宽厚,爱与章初从来不和别人吵架和计较,总是喝着酒悠闲地过自己的日子。后来我心读了大学,每年暑假回去的时候,他依然会下河模出一筐鱼虾,然后爱中前行我们就坐在屋檐下,一边喝酒一边闲聊。我工作后领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瓶酒给他带回去,让他高兴了好几个月,只可惜我现在忘了当初买的是什么牌子。父亲于1991年11月去世,去世那天还喝着酒,突然就脑溢血发作,送到医院已经不行了。那时候我在北京,听到消息连夜往回赶但还是没赶上,回家只见到了安静地躺在灵床上的父亲。妈妈告诉我,父亲去世前嘴里一直喊着我小名的第一个字,直到去世。第二天天空飘起了大雪,我哭了整整一天,这是我记忆中哭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一直哭到嗓子完全讲不出话来。我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知道人需要坚毅和努力,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母亲总共生了三个孩子,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我哥哥在四岁的时候得了肺炎,我外婆迷信,说是被鬼相了,不让送医院,结果最后一刻送到医院时肺都烧黑了,医生说来晚了一个小时,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哥哥离开这个世界。母亲撕心裂肺地哭了很长时间,后来几乎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我身上。我小时候很不争气,同时得了哮喘病和肝炎,把我父母弄得提心吊胆了很多年,最后总算长大成人。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006天天打针,每次打针我都像杀猪一样地哭。我母亲被我哥哥的天折弄不得胆战心惊,只要我有一点毛病就送我去打针。我姐比我大五岁,高我中毕业后当了赤脚医生。这事和我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我姐当了医俞生,给我打针就方便了。母亲是位个性很刚强的人。她有兄弟姐妹八个,我有六个舅舅和笔精一个姨妈。从我记事起,我的舅舅们和姨妈都很听母亲的话。谁家有了问题,只要母亲一出面,她怎样决断大家就怎样做,从来没有人反对,不是因为她凶,而是因为她的威望高」据说,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她的这些哥哥姐姐们就都听她的指挥。母亲是我们生产队的妇女队长,没有她的决策,生产队的工作几乎就没法进行下去。她公正无私,做事情带头吃苦,所以威望极高。我记忆中的两件事情说明母亲是个极好的人。一是有一次突然下大雨,家家户户场上晒着粮食,母亲带领全家拼命帮助别人家把粮食往回搬,结果自己家的粮食被淋得湿透了。还有就是每当村上有人家断了炊,母亲一定是第一个把自已家粮食匀出一半送过去的人,所以整个村庄都佩服她,听她的调遣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从我记事起,我家的事情都由母亲说了算,父亲落得清闲,什么都不管,自己喝酒快活,所以养成了什么都无所谓的宽厚个性。尽管母亲很爱我,但却从来没有溺爱过我。她也许是太了解生活的艰难了,所以从小就训练我面对生活的勇气。我从小就在农田里干活,插秧、割稻、撒猪粪,样样都干,从来没有过被娇宠的感觉。父母下地干活,我就在家做饭、炒菜、洗衣服,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自己做饭和洗衣服的习惯。···试读结束···...

    2023-04-07 俞敏洪日记 俞敏洪1000字

  • 《蒙田随笔》米歇尔·德·蒙田;张俊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蒙田随笔》【作者】米歇尔·德·蒙田;张俊丰【页数】253【出版社】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01【ISBN号】978-7-5411-6133-9【价格】46.00【分类】随笔-作品集-法国-中世纪【参考文献】米歇尔·德·蒙田;张俊丰.蒙田随笔.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蒙田随笔》内容提要:本随笔集从《蒙田随笔全集》中精选精译的文章,大多都关涉困扰人生的重要议题。透过这些篇目,可以大致体会到蒙田所关注的生命的可贵特质,比如,在《讨论哲学就是学习死亡》一篇中,蒙田谈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及对死亡的理解;在《论书籍》中,他对自己读过的书加以评论,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在《论三种交往》中,他描写自己写作的书斋,并论及如何阅读与思考……《蒙田随笔》内容试读我的书我写此书只是为了少数人,流传几年即可。如果想让本书历久弥新,那应该使用一种较为稳妥的语言一拉丁语。而法语,按照当今语言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地变化中。谁能肯定今天的语言在五十年之后还会被使用呢?每天它都在我们的手中悄然变化着。在我的有生之年,它已经改变了一半多。我们都认为当今的法语已经尽善尽美。然而每个年代的人们都是如此看待他们的语言的。我们的语言只要像目前这样,还在不断地变化,我就认为它不可能完美。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对稳定语言有一定的作用,至于语言的影响力,则会随着国运的盛衰而有起伏。正基于此,我才不怕用我们的语言(法语)来写一些仅对当下的人们有点用处的我个人的想法。书中写到的问题也许会触及一些特殊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某些志向远大、目光深远的读者来说,会被吸收。因为他们的理解力总是在一般的读者之上,所以不会引起理解上的纷争。老实说,我不愿自己死后引起什么争论。我自己常常见到人们谈起死者时的争论。争论的人每个人都会说:“他就是这样生活,这样判断问题的:他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临终前他能说话,就会这样说…我比任何1人都更了解他!”现在,我就在礼节允许的范围内,将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写进这本书中。不过,对于那些想更了解我的人,我更愿意与之无拘无束地私下交谈。虽然我是这样想,但是如果读者仔细阅读,还是会发现:在这些回忆性的文字里,我已经和盘托出了自己的一切,或是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标识一表达不了的东西,我就想办法标识出来。我并没有什么值得人追捧、令人费心猜想的东西。如果有人要这样做,那么我希望他能够做得公允、准确。否则,我也不吝从另一个世界返回,来揭露歪曲我本来面目的人一哪怕这种歪曲是为了给我增添光彩。我发现,即使是对于活着的人,人们谈论起来其实也并非他们本人,遑论死者。所以,如若不是我竭尽全力地维护我所失去的一位朋友,自然就会有人将其形象弄得支离破碎,前后矛盾,让我无法接受。为了将我并不突出的性格描写出来,我得承认一件事:旅行时我不喜欢寻找住处。因为住处总是妨碍我的自由幻想。比如我总是幻想着自己在路途中生病、安然死去。我喜欢在兴之所至的地方休息。这些地方与众不同,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忧郁的气氛,既不见人吞云吐雾,也不见人被俗事缠身。由于这些清雅的环境,我都赞叹起死亡的可爱来。或者更应该说,死亡是我摆脱一切烦扰纠纷的彼岸之地,我更想安静地忘掉一切,仅仅等待着她的到来。死亡于我是那么平静自然,无须任何叨扰。我喜欢她来得舒适自然,平静惬意。死亡之于人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局,无可替代。但愿我的死亡不会掩盖、隐藏我生平的任何事,也不会引起任何的曲解。勇敢与宽恕当我们冒犯了一个人,偏巧他又掌握着我们的生杀大权,为了得到对方的宽恕,我们一般会用屈服来换取对方的怜悯和体谅。然而,如果相反,我们以勇气、刚烈和不屈来直面对方,有时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曾经长期统治我们的吉野那地区,不仅拥有巨额财富,还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被利摩日人激怒后要进行屠城报复。无辜百姓跪地求饶时他无动于衷,妇女儿童饱含泪水祈求宽恕时,他也没有停止杀戮的打算。然而,当他走到市中心看到三位法国军官毫不畏惧地誓死抵抗他的胜利之师时,这意外的勇敢引起了他的钦佩与尊敬,平息了他的愤怒之火。于是,由于这三位勇士,他赦免了全城百姓。希腊爱比尔的王子斯坎的贝尔在追杀他手下的一个士兵时,该士兵苦苦哀求、屈膝乞怜,都无法平息王子的怒气,更得不到宽恕。不得已,士兵最终紧握长剑,毅然等待与王子对决。他的主人看到他能如此下一个可敬的决定,马上怒气全无,赦免了他的罪。当然也许会有人对这个例子有其他的解释,不过那是因为这些人不知道王子超凡的勇气和过人的力量。日耳曼皇帝康拉德三世包围了巴伐利亚公爵盖尔夫之后,3无论对方的人如何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地求饶,他都不肯和解一只允许与公爵同行被围的贵妇人们步行出城,以保全她们的名誉;还容许这些女人尽可能地带走所想带的东西。结果,这些品性高洁的女人一个个勇敢地将自己的丈夫、孩子,甚至公爵,都扛在了肩膀上。康拉德皇帝看到这一幕,被她们的勇气所动,居然感动得流下欣赏的泪水。从此,他不再追究与公爵的仇恨与怨怼,开始人道地对待公爵以及他的子民。其实,这两种让对方宽恕的方法都很容易打动我,因为我对慈悲与怜悯根本没有抵抗力。恻隐之心与尊敬之意相比,前者很自然地在我心中就超过了后者。然而斯多葛派的哲人却将怜悯视为有罪:他们提倡我们去救济苦难中的人,但是不允许我们心存侧隐和怜悯之心。当我们目睹这两种方式非此即彼让心灵屈服,就会知道上述的几个例子是多么的恰当。如果归类的话,大概可以如此划分:侧隐之心是温和、良善和软弱的表现,所以那些天性比较软弱的凡夫俗子、妇女、儿童更容易被打动;至于那些蔑视眼泪与哀求,只尊敬勇敢的神圣形象,则多出自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心灵。他们只崇敬男性的坚韧与顽强。当然,不怎么高贵的心灵,有时出于钦佩与震惊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以底比斯]的人民为证。他们将那些到了任命期限而不卸任的将领送交重罪法庭审判。其中一个叫佩罗皮达的,经不住控诉,向人民屈服,为自保不住地苦苦求饶。但是人民却很难[1]古希腊城邦之一,最强盛时曾经称霸希腊,后被马其顿帝国所灭。4当,最后赦免了全城。然而同样的举动、同样的勇气,希拉的食客为佩鲁贾城献出生命却于己于人都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希拉根本无动于衷。也有与我先前的例子正好相反的。亚历山大2原本是一个最勇敢,同时又很容易宽恕仇敌的人。在攻破加沙城的时候,他历经了无数的困难,最后终于俘虏了守城官贝蒂斯。贝蒂斯英勇顽强,亚历山大在围城时就早有领教。整个战役中,贝蒂斯历经磨难,最后在部队溃散、武器折断、自己遍体鳞伤的情况下,依然在马其顿人的围困中孤身奋战。亚历山大为这场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除了损兵折将,他自己也中了两处箭伤。面对沦为阶下囚的敌人,亚历山大对贝蒂斯说:“你不会死得如你所愿,你会受到战俘可能受到的种种折磨。”然而,面对这威吓,贝蒂斯只是报以傲慢的镇定与沉默。亚历山大为眼前的一幕异常愤怒,禁不住自忖:“他怎会不低头?他怎会不求饶?我一定要战胜你的沉默,即使不能让你说一句话,至少也要听见你呻吟几声!”狂怒中的亚历山大命令士兵刺穿贝蒂斯的脚跟,将他拖在马车后狂奔,直至粉身碎骨。是否亚历山大对于勇敢已经司空见惯,不认为这一品质有多么值得尊敬?还是因为他只把勇敢视为自己独特的优点,不容许别人达到与他一样的高度,因妒生恨?还是因为他性格刚烈且暴躁,怒火无法控制?如果他能够因对手的勇敢而抑制自己的怒火,产生对敌人[1]古罗马独裁者之一。[2]亚历山大(前356-前323),马其顿国王,曾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6···试读结束···...

    2023-04-07 epub电子书下载网 epub电子书下载

  • 《伊利亚随笔》查尔斯·兰姆;姜焕文|(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伊利亚随笔》【作者】查尔斯·兰姆;姜焕文【页数】202【出版社】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01【ISBN号】978-7-5411-6132-2【价格】36.00【分类】随笔-作品集-英国-近代【参考文献】查尔斯·兰姆;姜焕文.伊利亚随笔.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伊利亚随笔》内容提要:荟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世界级文豪经典作品,读者公认译本,全新改版,完美呈现。洞察真理的智慧,感悟自然与生命的力量。19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查尔斯·兰姆经典随笔荟萃……《伊利亚随笔》内容试读忆南海公司读者阁下,如果你路过英格兰银行一你须一直从那里领取每半年一次的红利(假如你也像我一样,做一点年保险投资,是一个干干瘪瘪,与孔方兄交情不厚的人)一你取道银行,要去花盆客栈,你预订一个马车座位,要去达尔斯顿或夏克威尔,或去北地的某地某处乡下度假地—你难道从来没有看到过在针线街和主教门毗连的地方,左面有一座看上去忧郁沉沉、气派巍巍、用砖块与石块砌成的建筑?我敢说你经常在仰羡它空阔宽敞、雄伟壮观的大门,它坦露给你看森然庄重的庭院,游廊曲折,栋梁挺拔,出入的人迹寥若晨星一一派巴克鲁萨一样的荒凉。这里昔日是一家贸易公司一一处繁忙的逐利中心。商人在这里群集一一夜间暴富的冲动一迄今,尽管往昔的精神久已荡然无存,一些商贸形式却依旧持续。这里依旧可见气派宏伟的廊柱,扶手华丽的楼梯,办公室舒展宽敞,犹如宫廷里的官僚机关一门可罗雀,或零零散散、稀稀疏疏点缀着几个职员,还有更神圣的庭院内景和各色委员会会议厅,各处仪仗官、守门人面色凝重,让人肃然起敬一只在一些隆重的日子,董事们莅临庆典,在虫蛀斑斑的会议桌前正襟危坐(宣布某个股息失效),这些桌子用红木打造,猪皮桌面已没有了光泽,笨重的银制墨水池,已干涸很久;—橡木护壁板上悬挂着已经故去的主管和副主管们的画像、安妮女王的画像,还有来自汉诺威王朝的前两任郡主的画像;一巨型航线图被后来的地理发现证明已经过时;—落满灰尘的墨西哥地图,像梦中一样模模糊糊,还有巴拿马湾的水域深度测绘图!长长的走廊里,水桶靠墙吊挂,排成懒懒散散的行列,里面装容之物可以浇灭任何大火,但上一次除外:在所有建筑下面排列着数目繁多的地窖,昔日那里储藏着面值不一的通货,“一处见不得天日的收藏”,因为钱财可以抚慰他独居的心灵一而钱财很久以前就散尽了,或者在那次臭名昭著的骗局破灭的爆炸声中,震散到空气里了。南海公司就是这个样子。至少四十年前我知道它的时候是这个样子一一处雄伟悲壮的遗迹!打那以后它有过什么样的改变,我没有机会核查证实。我想当然地认为时间并没有让它振作如新。没有什么风能使沉睡的水体波光粼粼,到了这种时候,一层更厚更实的甲壳又覆在它上面。陈年的分类账目和日记账目养肥了的蛀虫,已经停止了它们的大肆劫掠,但它们已经可以飞行的后代们继承着它们的事业,在单栏账页和双栏账页里镂刻着精细的回纹。层层叠叠的尘土(是秽垢的异期复孕)落在陈旧的层层叠叠的尘土上,昔日很少有谁搅动过这种宁静,除非偶尔有某根好奇的手指喜欢刨根究底,时不时想探询安妮女王时期的账目记录格式,或者出于并非圣洁的好奇心,试图揭开那场惊天动地的骗局的某些秘密。那场骗局范围之广,让我们今天的侵吞者们相形见绌,回望起来,难以置信,只会表现出钦羡,这与现代阴谋家们思量起沃克斯那宏大超人的国会爆炸计划时所表现出的望尘莫及的表情是一模一样的。骗局过后让英灵和鬼魂安息吧!不可一世的公司的墙壁上只剩下死寂和贫穷,供人凭吊。你坐落于骚动不安、生机亢奋的商贸中心—一在投机的焦虑和狂热中间一在现代繁荣的全盛期的英格兰银行、皇家兑换所、东印度公司的包围之中,它们派头十足的面孔耀武扬威,让你自惭形秽,你是它们势穷力孤的邻居,生意被排挤出局一只有无所事事的人和思索大道的人一只有在像我这样的人的眼里,壮哉,古旧的公司!你的沉寂里魅力尚存:停滞一生意清冷一几近遁世的惰怠—这一切都让人欣喜!入夜,我怀着多么崇敬的心情徜徉于你空阔宽敞的房间里、庭院里!它们在讲述着过去:一某一位死去的会计的影子,幻觉中耳轮上夹着一支鹅管笔,从我身边掠过,生硬古板如生前一般。留存下来的各种账本和活着的各位会计,让我大犯糊涂。我不善于算账,但你这些巨大的僵死的卷册,让如今体质衰退了的职员三人合作,也别想从神圣的摆放架上把它们搬动一它们古趣盎然的花饰不落俗套,红线格子美观整齐一英镑、先令、便士,三项栏目分明,空位用零号填补,款项记载一丝不苟一卷首摘录着虔诚的布道词句,我们的笃信宗教的先民们,如果不念诵这类词句,是从来不敢打开一本商贸簿册或装货清单的一有些卷册上贵重的精制犊皮纸封皮,几乎是在让我们相信,我们到了某个一流的图书馆一这一切都是令人欣慰、富于启迪的景象。眼看着这些僵死的怪物,我该分3外得意。你那笨拙的怪模怪样的削笔刀,镶着象牙刀柄(我们的祖先那里的样样用品,都比我们想象的要规格大得多)与赫库力土城挖出来的任何东西一样好用,我们今天的吸墨粉盒就有复古迹象。我能记得的南海公司的职员们一我是在说四十年前的旧事一有着与打那以后我所打过交道的公共机构的办事人员迥然不同的做派,他们是那个地方灵秀之气的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数(因为公司支付的工资不会产生剩余)是单身汉,一般地讲(因为他们要做的事并不是很多)是充满好奇、善于思考的人。由于前面提到过的原因,他们不赶时髦;由于背景不同,他们脾性各异;更兼他们不是从早年开始一起共事(早年共事会造成合作集体中的成员相互同化的倾向),而大多数人是到了成熟的年龄或人到中年才被招到公司工作,他们必然把各自的习惯与嗜好带入公司,可以这么说,他们是不具备在共同的团体里生存的素质的。于是他们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诺亚方舟,怪瘾怪癖之辈,修道院里的俗家弟子,大家族里的家养仆从,养起来为了炫耀而不是为了役使。然而他们是让人愉快的人,满口谈天说地一他们中的好多人十分精熟于德国长笛。那个时候的出纳员是一个名叫埃文斯的威尔士人,他的外表带着他的乡党特有的脾气暴躁的印记,但本质上是一个明白事理,值得尊敬的人。他的发型自始至终喷洒发粉使之卷曲,那式样很像我小时候在漫画中看过的被人称为“花花公子”的角色。他是那一类时髦哥儿的最后代表了。整个一早上他闷闷不乐,像一只阉猫坐在柜台上,我想我看见的他,是用瑟瑟缩缩的手指清点他的现金(他们是这么说的),好像是在担心他周围的每个人都在玩忽职守。处于这种疑心重重的病态,他随时在想象自己也是一个玩忽职守的人,至少他被自己有可能变成这样一个人的焦虑心态所困扰。他的阴郁表情到下午两点,在安德顿的咖啡店里(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那里,他在他的最后二十五年时间里一直光顾这个地方,所以照片是在他去世前不久应店主的要求拍摄的),一顿烤牛犊脖子肉之后,才清朗一点点,但直到夜幕送来串门喝茶的时刻,他的情绪才能达到最鲜活的境界。大家都熟悉,他的敲门声和时钟报六点的击打声同时响起,这是给许多家庭带来趣谈的永久话题,这位可爱的老光棍,一出现就让这些家庭喜悦欢快起来。接下来就是他擅长的,也值得他荣耀的时刻!他是如此叽叽喳喳、口若悬河,把松饼撒满茶桌!他对逸闻野史描述得好不详尽!说起旧伦敦与新伦敦,他滔滔不绝连他的同乡,甚至是班南特本人,也自叹弗如一旧剧场、旧教堂、败落了的街道的遗址一洛萨芒德池塘的位置一桑树园一奇普区的管道一还有源于他父亲的家族传统里的许多人物的逸闻趣事。霍加斯在他的名画《中午》里,把这些古怪的人物赋予了不朽的生命一那些后代们无愧于他们英雄的祖先,是名副其实的新教先锋,这些人从路易十四的暴怒和他的凶猛的骑兵的铁蹄之下逃亡到这个国家,在公猪巷和七日晷附近昏昏暗暗的遮蔽中,让纯洁宗教的火种存活了下来。埃文斯属下的副手是托马斯·台姆,此人惯于微躬着身子,摆出绅士的派头,如果你在通往西敏斯特大厅的通道上遇着他,你会把他当成那个地方的一位贵族。我说他微躬着身子,意思是他把身体略略前倾,这在大人物那里肯定会被认为是习惯性地屈就于地位低于他的小人物的吁求,降下架子给予关注的结果。当他与你交谈的时候,你觉得需要费一番努力才能够得着他言谈的高度,会谈结束后,你可以悠然地将刚才那让你敬畏的气派一笑置之。他的领悟能力最是肤浅,弄不清格言谚语的深层含义;他的大脑像一张白纸,处在原始状态,一个吃奶的小孩提出的问题就有可能难倒他。还该说什么呢?他富有吗?可惜他算不得富有,托马斯·台姆非常拮据。从外表看他和他的太太都是很有身份的人。而从实质看,我担心并非所有的时间都天遂人愿。他太太衣着整齐、身体单薄,但显然娇生惯养不是她的过错。然而在她的本性里流淌着上层社会的血液,她凭借走迷宫一样的方式拉扯关系,追潮家系,我从来就没有完全搞清楚过一更谈不上现今用发布正式消息的那种确切的口吻作出解释一她把关系拉到了显赫一时但运道多舛的德文瓦特家族。这就是托马斯微躬着身子的秘密。这是一种思想一一种感受一是你们生命中光彩耀眼、特立独行的命运之星—你们这温和而幸福的一对—它能在智能的暗夜里,在处境的暗淡时期,让你们欢快起来!对你们来讲这可以取代财富,取代爵位,取代闪亮的成就:它值得这所有一切的总和。你们没有借着它欺辱过任何人,而当你们仅把它当作一层保护铠甲来披挂,同样也不会招致别人诋毁你们,这是荣耀和慰藉。那个时候的会计约翰·蒂普完全属于另外一种性格,他既不假装血统高贵,事实上也不关血统什么干系。他认为:“会计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物,而他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会6···试读结束···...

    2023-04-07 查尔斯.兰姆 查尔斯·兰姆是个什么样的人

  • 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怎么领取

  • 植树问题公式全部(植树问题公式)

    植树问题的公式包括:1.最小生成树(MiimumSaigTree):MST(G)=mi{w(T)|T是G的一棵生成树}2.最短路径(ShortetPath):SP(G,,t)=mi{w(P)|P是G中到t的一条路径}3.最大流(MaximumFlow):MF(G,,t)=max{f(P)|P是G中到t的一条路径}4.最小费用流(MiimumCotFlow):MCF(G,,t)=mi{c(P)|P是G中到t的一条路径}1、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点评:文章通过非封闭线路和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具体分析了植树数量和株距、全长之间的关系,描述清楚,思路清晰,算法正确,内容详实,表达流畅,值得肯定。...

    2023-02-21

  • 爱默生随笔全集pdf中文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爱默生随笔全集df是著名散文家和诗人爱默生的日常写作随笔,他的思想有着强烈的爱恨,他热爱大自然,注重亲身体验,他的作品成为美国文化的理念,至今仍有参考意义。爱默生随笔全集df预览图《爱默生随笔》部分目录《演说词》选美国学者神学院演讲《随笔集》选历史自助补偿精神法则超灵圆诗人经验自然唯名论者与唯实论者《爱默生随笔》原文摘录我并不想为自己辩解。我承认,当我在植物的自然属性中看到那好的原则占优势时,心里便感到无限欢欣;当我在人的品德中看到,善的原则源源不断地流进自私自利那些未曾关闭的裂孔与小洞时,甚至流进自私与罪恶本身之中时,我同样感到高兴;所以,罪恶不是纯粹的;地狱也不会没有极端的满足。当我遵循自己的思想,陷入幻想中时,我必须告诉我的读者,我只不过是一个实践者,这样我才不至于把读者引进歧途。对于我所做的事情,不要予以任何价值,对我不做的事情,也不必有一点猜疑,就好像我假装指任何东西为是,或为非。我使一切都处于不安定中。在我看来,没有一件事实是神圣的,也没有一件事实是庸俗的;我只是在实验;一个永不停歇的追求者,在我身后没有“过去”。――引自第38页《爱默生随笔》读者评论含金量愈高的文章,读一遍愈是不够的。原以为读英文原作并非我之“事”.亦非我意愿。也许过于偏向“文字”,能接受不用思维转换的美...在国外呆很久了是否还如此我不知。然而在两重诱惑之下,我第一次如此正规的接触了原版文字书籍.一是想来RalhWaldoEmero乃一大学者,其影响美国文化的思维是我想要直接接触的。这是我读的最累的一本现在才大致明白了思想家脑袋里的哲学。全部回归。...

    2022-05-13 罪恶回忆录 罪恶的作文

  • 《容斋随笔》(宋)洪迈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容斋随笔》【作者】(宋)洪迈著【页数】157【出版社】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21.07【ISBN号】978-7-5691-0452-3【分类】随笔-中国-南宋-选集【参考文献】(宋)洪迈著.容斋随笔.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21.07.图书封面:随笔》内容提要:广涉历代治乱兴衰、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书中内容博大,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文翰,从典章制度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容斋随笔》内容试读卷一(二十九则)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淳熙庚子,鄱阳洪迈景卢。O欧率更帖临川石刻杂法帖一卷,载欧阳率更一帖云:“年二十余至鄱阳,地沃土平,饮食丰贱,众士往往凑聚。每日赏华,恣口所须。其二张才华议论,一时俊杰;殷薛二侯,故不可言;戴君国士,出言便是月旦:萧中郎颇纵放诞,亦有雅致:彭君摛藻,特有自然,至如《阁山神诗》,先辈亦不能加。此数子遂无一在,殊使痛心。”兹盖吾乡故实也。O罗处士志襄阳有隋《处士罗君墓志》曰:“君讳靖,字礼,襄阳广昌人。高祖长卿,齐饶州刺史。曾祖弘智,梁殿中将军。祖养,父靖,学优不仕,有名当代。”碑字画劲楷,类皞河南,然父子皆名靖,为不可晓。拓拔魏安同父名屈,同之长子亦名屈,祖孙同名,胡人无足言者,但罗君不应尔也。○唐平蛮碑成都有唐《平南蛮碑》,开元十九年剑南节度副大使张敬忠所立。时南蛮大酋长染浪州刺史杨盛颠为边患,明皇遣内常侍高守信为南道招慰处置使以讨之,拔其九城。此事《新、旧唐书》及野史皆不载。肃宗以鱼朝恩为观军容处置使,宪宗用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议者讥其以中人主兵柄,不知明皇用守信盖有以启之也。裴光庭、萧嵩时为相,无足责者。杨氏苗裔至今犹连“晟”字云。O半择迦《大般若经》云:梵言“扇搋半择迦”,唐言“黄门”,其类有五:一曰半择迦,总名也,有男根用而不生子。二曰伊利沙半择迦,此云妒,谓他行欲即发,不见即无,亦具男根而不生子。三曰扇搋半择迦,谓本来男根不满,亦不能生子。四曰博久半择迦,谓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五曰留拏半择迦,此云割,谓被割刑者。此五种黄门,名为人中恶趣受身处。搋音丑皆反。O六十四种恶口《大集经》载六十四种恶口之业,曰:粗语、软语、非时语、妄语、漏语、大语、高语、轻语、破语、不了语、散语、低语、仰语、错语、恶语、畏语、吃语、诤语、谄语、诳语、恼语、怯语、邪语、罪语、哑语、入语、烧语、地语、狱语、虚语、慢语、不爱语、说罪咎语、失语、别离语、利害语、两舌语、无义语、无护语、喜语、狂语、杀语、害语、系语、闲语、缚语、打语、歌语、非法语、自赞叹语、说他过语、说三宝语。○八月端午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2O禹治水《禹贡》叙治水,以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为次。考地理言之,豫居九州中,与兖、徐接境,何为自徐之扬,顾以豫为后乎?盖禹顺五行而治之耳。冀为帝都,既在所先,而地居北方,实于五行为水。水生木,木东方也,故次之以兖、青、徐。木生火,火南方也,故次之以扬、荆。火生土,土中央也,故次之以豫。土生金,金西方也,故终于梁、雍。所谓彝伦攸叙者此也。与鲧之汩陈五行,相去远矣。此说予得之魏几道。O敕勒歌鲁直《题阳关图》诗云:“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又集中有《书韦深道诸帖》云:“斛律明月,胡儿也,不以文章显。老胡以重兵困敕勒川,召明月作歌以排闷。仓卒之间,语奇壮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予案《古乐府》有《敕勒歌》,以为齐高欢攻周玉壁而败,恚愤疾发,使斛律金唱《敕勒》,欢自和之。其歌本鲜卑语,词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鲁直所题及诗中所用,盖此也。但误以斛律金为明月,明月名光,金之子也。欢败于玉壁,亦非困于敕勒川。O浅妄书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绝可笑。然士大夫或信之,至以《老杜事实》为东坡所作者,今蜀本刻《杜集》,遂以入注。孔传《续六帖》采摭唐事殊有工,而悉载《云仙录》中事,自秽其书。《开天遗事》托云王仁裕所著,仁裕五代时人,虽文章乏气骨,恐不至此。姑析其数端4以为笑。其一云:“姚元崇,开元初作翰林学士,有步辇之召。”案,元崇自武后时已为宰相,及开元初三入辅矣。其二云:“郭元振少时美风姿,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遂牵红丝线,得第三女,果随夫贵达。”案,元振为睿宗宰相,明皇初年即贬死,后十年,嘉贞方作相。其三云:“杨国忠盛时,朝之文武争附之,以求富贵,惟张九龄未尝及门。”案,九龄去相位十年,国忠方得官耳。其四云:“张九龄览苏鳷文卷,谓为文阵之雄师。”案,鵝为相时,九龄元未达也。此皆显显可言者,固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后生也。准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事,《资治通鉴》亦取之,不知别有何据?近岁兴化军学刊《遗事》,南剑州学刊《散录》,皆可毁。O五臣注文选东坡诋《五臣注文选》,以为荒陋。予观选中谢玄晖和王融诗云:“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正谓谢安、谢玄。安石于玄晖为远祖,以其为相,故曰宗衮。而李周翰注云:“宗衮谓王导。导与融同宗,言晋国临危,赖王导而破苻坚。牧谓谢玄,亦同破坚者。”夫以宗衮为王导固可笑,然犹以和王融之故,微为有说。至以导为与谢玄同破苻坚,乃是全不知有史策而狂妄注书,所谓小儿强解事也。唯李善注得之。○文烦简有当欧阳公《进新唐书表》曰:“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夫文贵于达而已,繁与省各有当也。《史记·卫青传》:“校尉李朔校尉赵不虞、校尉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朔为涉轵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为随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为从平侯。”5《前汉书》但云:“校尉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封朔为涉轵侯,不虞为随成侯,戎奴为从平侯。”比于《史记》五十八字中省二十三字,然不若《史记》为朴赡可喜。O地险古今言地险者,以谓函秦宅关、河之胜:齐负海、岱;赵、魏据大河:晋表里河山:蜀有剑门、瞿唐之阻: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吴长江万里,兼五湖之固,皆足以立国。唯宋、卫之郊,四通五达,无一险可恃。然东汉之末,袁绍跨有青、冀、幽、并四州,韩遂、马腾辈分据关中,刘璋擅蜀,刘表居荆州,吕布盗徐,袁术包南阳、寿春,孙策取江东,天下形胜尽矣。曹操晚得兖州,倔强其间,终之夷群雄,覆汉祚。议者尚以为操挟天子以自重,故能成功。而唐僖、昭之时,方镇擅地,王氏有赵百年,罗洪信在魏,刘仁恭在燕,李克用在河东,王重荣在蒲,朱宣、朱瑾在兖、郓,时溥在徐,王敬武在淄、青,杨行密在淮南,王建在蜀。天子都长安,凤翔、閤、华三镇鼎立为梗,李茂贞、韩建皆尝劫迁乘舆。而朱温区区以汴、宋、毫、颖然中居,及其得志,乃与操等。以在德不在险为言,则操温之德又可见矣。O史记世次《史记》所纪帝王世次,最为不可考信。且以稷、契论之。二人皆帝喾子,同仕于唐虞。契之后为商,自契至成汤凡十三世,历五百余年。稷之后为周,自稷至武王凡十五世,历千一百余年。王季盖与汤为兄弟,而世之相去六百年,既已可疑,则周之先十五世,须每世皆在位七八十年,又皆暮年所生嗣君,乃合此数,则其所享寿皆当过6···试读结束···...

    2022-05-05

  • 哲思与海:一部诗意的哲学随笔电子书豆瓣阅读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哲学与海洋:哲学诗篇,为了支持内陆安全和思维方式,哲学家们越来越多地放弃对海洋的探索,转而支持海洋生物学家、探险家和诗人.但有时诗人和精神分析学家会带我们回到万物之源——海洋。编辑推荐人与海洋关系的开创性视角:为什么我们是从羊水中诞生的?为什么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段海洋历史?你真的明白“海洋是万物之源”是什么意思吗?跟随作者揭开人类和海洋失传的历史。剖析人类灵魂深处对海洋的向往。几十年来深思熟虑的杰作:有的哲人以数学入道,有的哲人以物理入道,有的哲人以伦理学入道。中国人说善如水,此书作者以海入道,象征生死。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恐惧。理解诗意环境中的“性与死亡”:“我们在粪便和尿液中做爱”,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说。诗人济慈的墓志铭是:“睡在这里的人,以水上书籍而闻名。”惠特曼写道:“从茫茫人海中,一滴水温柔地向我靠近。”海洋是爱,是生与死,是人类的乡愁,是我们需要知道却逐渐忘记的故乡。关于作者DavidFarrellKrell,1944年出生,美国哲学家,博士。杜肯大学德国研究客座教授,德保罗大学名誉教授,曾在德国工作,曾在法国、英国等地任教,专攻欧陆哲学。主编海德格尔基本著作,翻译海德格尔尼采,着有《海德格尔与生命哲学》(DaimoLife:HeideggeradLife-Philoohy)、德里达与我们的动物、《棍棒与爱抚》等16部专着和3部小说,传染: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中的性、传染: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中的性、疾病与死亡、记忆、回忆、写作等,在哲学、文学、诗歌等领域均有作品。作者序在自愿阅读了这本书的原稿后,几位朋友告诉我在开始正文之前先整理一下文章的上下文。如果你也觉得这本书的语境难以捉摸,那是因为我的创作有两个不同的起点。几十年前,当我阅读SadorFerezi的书《Thalaa:ATheoryofGeitality》(1924年)时,我第一次想到了它。在这部杰作中,费伦齐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扩展为他所谓的“生物分析”。这种分析的主旨,即费伦齐所说的“地中海倒退的暗流”,让我着迷。这个词的意思是,海洋被诗人和科学家尊崇为生命的开始和源泉,万物终将回归大海。似乎一切都将被埋没在黑格尔所谓的“普遍因素”中。此外,由于哺乳动物胚胎是在羊水中受孕的,而羊水恰好是胎儿在母体内受孕所需的生理盐水,费伦齐认为,这也是人类在生理发育过程中需要寻找海洋替代品的原因。事物的表现。费伦齐说,这几个月的胚胎发育将继续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类的睡眠和性行为,这些都与胚胎发育的状态密切相关。同样,费伦齐认为,弗洛伊德在1920年后的“毁灭与死亡驱动”也可以理解为海洋对我们的紧急呼唤,呼唤我们回归本源。爱、死亡和海洋?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哲学家,在那个时候,我怎么能不为这样的组合感到兴奋呢?但是,如果一切都可以有两个开始,那么这本书还有另一个原因。虽然出生在内陆,但很快就有机会下海了。和大家一样,自从我去了一次海滩,来回就停不下来了。和其他人一样,我去海滩游泳、晒日光浴、收集漂流物、探索海岸线、享用海鲜大餐,然后入睡。通常,当大海平静时,我会仰面漂浮在水中,让所有的奇思妙想和诗句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后来,我明白了赫尔曼梅尔维尔所说的冥想和水“永远在一起”的意思。冥想?多么过时的词。根据字典,冥想很少见,尤其是当被理解为“沉思、体贴”时。然而,这个词更常见的含义是“沉入思考、沉思、反思、思考”。我自己很随意地打坐——我的朋友可以证明这一点——但不是为了某种信仰或宗教仪式。不得不承认,我的冥想方式是富有想象力的、直觉的、敏感的但不合逻辑的,甚至有点“被动”,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样。然而,近年来,一些法国思想家,如梅洛-庞蒂、列维纳斯和德里达,都强调了这种被动性的重要性。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可能都受到海德格尔名著《存在与时间》的影响。该书强调存在是“动”而不是自动:Bewegtheit是基本本体论的指导概念,而不是运动(Bewegug)。我对大海的沉思既反映了这种被动性,也反映了我对它的抗拒,这反映在我的研究和分析中。然而,无论我如何深思熟虑,多么勤奋地研究和分析,我都无法确切地解释为什么我书中提到的思想家和作家正是这些人。为什么是Ferezi而不是Jug或OttoRak?为什么是谢林和黑格尔,而不是康德?为什么我在提到海洋的思想家和诗人中提到荷尔德林和尼采?为什么我提到梅尔维尔而不是康拉德?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众多小说和散文中,我为什么要提到《海浪》?我还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这让我和我的朋友们感到非常沮丧。在这方面,我意识到人类认知局限的最明显且很少被认可的迹象之一是我们已经做出的一系列狭隘的阅读选择。似乎这个过程不是我们选择了那些我们读过的书,而是那些书选择了我们。无论我们做了多少研究,无论我们有多少学术自律,我们都无法改变我们选择书籍的方式。而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在这次与大海的相遇中,选择了我的书,也能滋养我的读者。思想之美与文学之美的合集“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大海是我的故乡。我出生在海边,在大海中长大。大海就是大海,就像我妈妈一样。”的封面WiththeSea”,这首熟悉的歌曲在我耳边响起。巧合的是,大卫·法瑞尔·克雷尔在介绍中说:“赞美七大洋的歌曲有成千上万,但世界上只有一个海洋,或者至少有一个海洋的源头。”希腊人称其为“海洋河”。虽然他们认为那是一条大河,但无论是河流还是大海,海洋河神切亚诺斯的分水岭环绕着地球,没有阻挡或分割任何领土。所有的海洋都是一体的,尽管大卫·法瑞尔·克雷尔是一位美国哲学家,但我们歌颂和热爱的大海与他所热爱的大海相同。因此,他的《哲学与大海》可以让我们忘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起沉浸在大海的浩瀚与神秘之中。几乎所有的古代民族都有这样一个传说:人源于水,人的灵魂是一缕空气。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人类与海洋息息相关。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不管人类是从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源头都在原始海洋。人类在许多方面都接近水生哺乳动物。例如,人类有皮下脂肪,泪腺分泌和排泄盐分,与水生哺乳动物相似。同时,人们在水中分娩没有痛苦,婴儿自然喜欢水。许多案例表明,人类祖先似乎真的在海洋中生活了很长时间。DavidFarrellKrell,1944年出生,博士,杜肯大学博士,布朗大学德国研究客座教授,德保罗大学名誉教授,曾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地任教,专攻大陆哲学。着有《海德格尔与生命哲学》、《德里达与动物他者》等16部专着和3部小说。在哲学、文学、诗歌等领域均有著作。让我们走进哲学与海洋为我们创造的浩瀚深邃的世界。一,闪耀思想之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荷尔德林、伍尔夫、惠特曼、尼采、海德格尔、谢林、费伦齐、弗洛伊德等。回族人对人性、神性、悲剧、浩瀚无垠和有限的命题有着深刻的诠释生活。作者在很多地方与他们不谋而合,或者他们的思想也启发了他,使他的思想走得更远。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内容,作者在导言中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第一章解读不同诗人与大海的故事和文学创作;第二章和第三章批判性地理解了费伦齐对梦中鱼的象征意义,并推测了海难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第四章阐述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色诺芬和恩培多克勒的海洋哲学思想;第五章讨论与海洋有关的哲学研究谢林的神话哲学;第6章分析了梅尔维尔的《白鲸记》和《麦迪》;第7章讨论事物的时间性。或许很多作品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通过作者的分析和解读,他不断地剥开茧,为我们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海景。2、文学之美涌动从诗歌和小说中分析哲学家思想的光辉是《哲学与海》的主要写作手法。那些诗读起来很美。我们渴望在茫茫大海中翱翔,但总是无法实现。我们需要忠诚和坚定不移。无论未来还是未来,我们都不必看让自己像海面上摇曳的小船一样沉溺在摇篮里这是荷尔德林的赞美诗“Memoye”。想想海上的一艘小船和摇篮里的婴儿。他们是如此舒适和舒适。如果你放弃所有的控制,将自己投向无边的大海,你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从茫茫人海中,一滴水轻轻向我靠近,它对我低语,我爱你,很快我就要死去,我从千里而来,只为见到你,触摸你,之前见到你我不能死在你之前,我怕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相见相见,我们都安好,我的爱,让我们平安归来,我是海洋的一部分,我们不会分开,看浩瀚的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世界如此完美!引自惠特曼的诗《来自浩瀚的大海》,让我们看到短暂的相遇和分离,带着美丽,带着不舍,更有对永恒爱情的希望。虽然他们来自海洋,属于海洋,但此刻的他们却是不同的。珍惜当下,珍惜所拥有的,远比失去后的遗憾更值得铭记。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是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对于哲学的门外汉来说,《哲学与海》这本书有点深奥,很多理论看一遍都看不懂。幸运的是,这不是一篇哲学论文,而是一篇富有诗意的哲学散文。我们阅读了很多哲学家关于海洋和相关文学创作的思想。以轻松的方式阅读它也很有趣。...

    2022-05-02 海洋哲学句子 海洋哲学意识

  • 缘缘堂随笔电子书免费分享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圆圆堂散文电子书免费分享元元堂的散文,哲理而不掩饰,戏谑中窥探警计,68篇,造诣深厚。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作品,包括中小学重点课本和推荐延伸阅读文章,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下载阅读。编辑推荐《圆圆堂随笔》编者推荐:★他是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大师。★师从李叔同、夏尊,学习文化大师的真正传承。★1931年,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圆圆堂随笔》在开明书店出版。从此,“圆圆堂”系列作品成为代表其深厚散文造诣的文化符号。★他的作品充满了爱与慈悲。《手指》、《大山​​避雨》等作品被选为中小学教材或推荐读物。相关内容部分预览简介本书精选冯子恺先生68篇经典散文,并收录20余部子恺漫画,展现现代美术大师的不朽魅力。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创作于冯子恺人生的不同时期,反映了他在不同阶段的思考和理解。无论是写亲人,拥抱师友,还是观察宇宙的生命,还是体味世间的各种状态,都是深刻而有意义的。,有趣的。关于作者冯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今桐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翻译家。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音乐绘画,师从夏尊汉语。他借鉴中西画的长处,创作漫画,纯真而深刻。他的散文风格沉稳真诚,隽永隽永,写人、记事、描写事,都饱含人情味。着有《子凯漫画》、《护理画集》、《圆圆堂散文》、《圆圆堂改写》、《坦诚集》等。目录童年/3我妈妈/9博豪之死/12最后/20我的兄弟/22刘波/26鞠琳/29我的辛勤工作经验/31回味甘甜/42寄宿生活的回忆/47王楠楠/55梦痕/58新年怀旧/62中举人/68清明/72牙山/75司玄柱/78农历新年/83天童寺义学洲/90学画画的回忆/93与弘一公子/99对话柳树/108平均巷/112悼念D尊先生/116采访梅兰芳/121弘毅大师和I/126大书/130东京之夜/134两个“?”/136重游旧地/141剪网/144汽车协会/146肉腿/151秋天/155两个麻烦/158吃瓜子/162剿匪故事/167父亲/169实践的悲伤/172逐渐/175阿难/178考试/181初冬沐浴的感觉/186自然/189暂时逃离这个世界/193塘栖/195葡萄酒/198儿童/202手指/206西湖船/211宴会的苦难/216湖边夜饮/220回到我的命运教会/224佛陀/227胜利与归来/231首页/235客座词/240谈谈我自己的画/248散文漫画/257山中避雨/260梧桐树/263半部莫干山游记/265造型中的美酒/273塑形小屋的鹅/277鸭子/282发布/285白象/288理发店/292亮点总结我见过两个“?”从小就模糊不清。但直到我三十多岁时,我才清楚地看到它们。现在我把我看到的写下来。第一个“?”被称为“空间”。小时候,我和父母住在家乡石门湾的一栋老房子里。我以为老房子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我不记得老房子的墙外是什么。有一天,隔壁的孩子把一根鸡毛塞进墙里,我吓了一跳。同时,我意识到房子的结构,房子外面有房子,空间的概念逐渐清晰。稍微长了一点,售货员带着我走到离家二十里外的石门市姑姑家。我在路上看到了相邻的房子。我想象这些房子之间有墙壁,墙壁可以插电。在鸡毛上。经过漫长的桑田和田野之旅,城内有相邻的房屋,似乎没有尽头。我曾经认为老房子的墙壁是世界末日,但现在我知道它不是。我指了指城外,问大人们:“还有地方可以去吗?”大人们回答我:“有嘉兴,有苏州,有上海;有山,有海,有外国,长大了可以去玩。”厚?隐约出现在我眼前。回到家后,早上醒来躺在床上想:床里面是帐篷,墙是墙,墙是邻居家,邻居家就是房子,拆墙后房子是空的。,空地完成后,就是城宅,或者山就是海。移山越海,必有地方……空间的尽头在哪里?我把这个问题问给了太太,大姐回答说:“看天说地。”她说,天空就像地上的一个大碗。天是地极,我当时就明白了;但天空之外是什么?大姐道:“不知道。”大”?”再次出现在眼前,却又消失在了片刻之间。我会吃我的糖果,玩我的游戏。我上了小学,我丈夫教我关于地球的知识。之前的疑惑现在已经解决了。原来是个球。于是,我躺在床上,不停地想着内床,结果环游世界,仍然回到我的床上。这是一个多么新颖和令人愉快的解决方案!我回到家,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姐。大姐道:“球外是什么?”我说:“它是空的。”“还有多远?”我不知所措。我又去学校问了老公,他说:“不知道。”大”?”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但很快就消失了。我会读我的英语,做我的数学。...

    2022-04-16 167 162号段是哪家运营商 167 162 165 会不会成为正是号码

  • 培根随笔(新课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白龙随笔豆‬瓣深度引流课,日引200+准精‬粉价值599元(完结),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本课程来自白龙随笔豆瓣深度引流课,每天引进200精准粉丝,价值599元。从豆瓣排水效果开始,教师从购买渠道、代码平台注册安装、多助手安装、芝麻等方面通过视频显示、实际战斗文档实际演示IP代理、网易邮箱大师、密码生成器、记录排水历史和账号EXCEL文档开始讲,豆瓣排水三大游戏、传统保守派实践演示、流氓暴力、陈咬金、陈咬金截留法,包括发帖的要点和顶帖的细节,以及账号异常、禁言、删帖封号等问题得到了解答。是豆瓣引流12门深入讲解的课程。适用人群:(1)学完这套课程,就可以卖套了。……(2)引赚网粉,卖赚网教程,同招时代理。(3)引用兼职粉,实现相关现金。比如引导做CPA,给手试机玩APP流导赚佣金,引女生职兼粉聊做天APP提赚成。(4)做生意卖号,带顺卖软件,卖(马保国)化接发平台。(5)有目的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除豆瓣引流。(6)产品销售、网络营销、产品销售、广告等。文章底部有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课程目录:豆瓣深度引流课,日引200精粉【6.22G】├语速慢,直接1.5以两倍的速度播放.txt├第十节:顶帖细讲10.1准备工作(1)注册并充值验证码平台1.m410.2准备工作(2)4元豆瓣老号飞猪手机号绑定获取cookie1.m410.3正式顶贴:顶贴机下载、安装注册、顶贴参数及常见问题1.m4├第11节:为什么会出现异常、禁言、删帖、封号?11账户异常、禁言、删帖、封号等原因及解决方案?1.m4├第12节:心态调整与总结12调整心态,总结感悟1.m4├第一节:豆瓣排水效果展示及课程用途1.1豆瓣排水效果展示和实战文档1.m41.2学了豆瓣引流课程能做什么?1.m4├第二节:豆瓣引流准备2.1全网最低买号渠道1.m42.2接发平台注册安装1.m42.3芝麻IP代理注册和实名认证1.m42.4多开助手安装试用1.m42.5下载并安装网易邮箱大师1.m42.6密码生成器1.m42.7记录排水历史和账号EXCEL文档1.m4飞猪打开失败的解决方案.txt├第三节:豆瓣8核心规则第三节:豆瓣8核心规则1.m4├第四节:实际演示:如何绑定手机号码4.1绑定手机号码有两种方法1.m44.2演示实战操作1.m44.3基本介绍接发码平台1.m44.4用接发码平台绑定手机号码的三个渠道(这个视频说的是发码绑定)1.m44.5后续问题1.m4├第五节:豆瓣引流三种玩法5.1豆瓣排水三大玩法1.m45.2补充1.m4├第六节:实践演示:传统保守派6.1常规养号...

    2022-04-02 邮箱大师怎么使用 邮箱邮箱大师

  • 培根随笔(新课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弗朗西斯·培根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培根随笔(新课标)试读:译序培根在《谈诤谏》一文中写道:“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尤其是读那些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写的书。”您现在拿在手里的恰好就是这么一本书。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位博学多才的贵族妇女,她的妹夫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的重臣伯利勋爵。有这种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再加上出众的才华,培根自然就有了出入宫廷的机会。早在孩提时代,培根就被伊丽莎白称为“朕的小掌玺大臣”。雄心勃勃的培根自然期望走上一条谋取功名利禄的捷径。他12岁时就上了剑桥大学,小小年纪,对当时大学的教育体制和主宰学术研究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却十分反感。两年以后,他跟随英国驻法大使到巴黎学习统计学和外交。又过了两年,父亲突然病故,培根只好回到伦敦。因为不是长子,他没有继承到多少遗产,便只好投靠权势很大的姨父。可是伯利勋爵妒忌培根的才华,根本不想帮忙。培根只好自谋出路,开始学习法律。1582年,培根开始当律师。他才气过人,著书立说,名气很大,23岁时就当上了议员。他极力想博得女王的青睐,但成效不显著。后来,培根与女王的年轻宠臣埃塞克斯伯爵交上了朋友。埃塞克斯伯爵曾几度向女王推荐培根担任要职,但均未成功。伯爵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己在特威克纳姆的价值两千英镑的田产赠予了培根。后来埃塞克斯兵败爱尔兰,而且不顾女王的指令,擅自返回伦敦,于是被女王下令拘留了。埃塞克斯获释后,培根并没有与他断绝交往。不久,埃塞克斯策划推翻女王,事情败露后又遭逮捕。这时候,培根作为女王的高级法律顾问,经过调查,起草了一份报告,认定埃塞克斯犯了叛国罪。最后,埃塞克斯被处死了。培根作为埃塞克斯的朋友,看起来完全与他划清了界线,可算是一名“识时务”的“俊杰”。不过,培根的这种做法颇遭非议,后来他也替自己辩解了一番。在这一案件中,培根没有受到株连,但也没有获得奖赏、得到女王的提拔。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驾崩,由苏格兰王詹姆斯继位。培根时来运转了,1613年被任命为首席检察官,1617年当上了掌玺大臣,1618年又成为大法官,而且多次被授予贵族封号,1603年他封为爵士,1618年受封为维鲁兰男爵,1620—1621年受封为圣阿尔班子爵。正当培根春风得意、青云直上之时,1621年他因卷入一起受贿案遭到了议会的弹劾。培根无法否认自己的罪状,随后他受到如下判决:交纳四万英镑罚金,监禁在伦敦塔以候王命,削去一切官职,等等。不过最后他还是被从宽发落,仅仅被监禁了四天,罚金基本上免除,只是被削职为民了。仕途无望以后,培根只好回家继续他的学术研究。1626年初,他想实验一下冷冻防腐的可能性,便杀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子,结果自己受了风寒,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尽管培根热衷于做官,但他的志向远远不止在这一个方面。他想给不幸的爱尔兰带来和平安定,他想简化英国法律,他想改革教会,他想研究自然,他要建立一种新的哲学。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他除了利用做官的地位和权势,还一直用著书立说来推行他的各种主张。由于经历了宦海的浮沉,他阅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敏锐,他写出的东西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1597年,培根的《随笔》出版了,虽然只有十篇短文,但影响很大。之后他反复修改、增订,于1612年和1625年先后出了两个增订本;最后一个版本奠定了现行版本的规模。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首创的。蒙田于1580年出版了一本名为Eai(《随笔》)的集子,文笔轻松自然、亲切随意。培根则是第一位英文随笔作家。他的随笔论述的题目有的跟蒙田相近,但写法迥然不同。在随后的数百年里,按蒙田的路子写随笔的大有人在,但很少有人能用培根的笔法去写。那么,培根的随笔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呢?培根的随笔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文章篇幅短小。很多随笔都不超过千字,最长的也只有五千多字。和培根同时代的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借波乐纽斯之口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乏味的枝叶、肤浅的花饰。”培根自己也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足事实,讲清道理,摒弃那种空洞、肤浅、絮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练、沉重有力,几乎篇篇都有警句格言。下面是一些信手拈来的例子:成人惧怕死亡恰如儿童怕进黑暗。(《谈死亡》)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揭露恶行,而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谈厄运》)妻子是青年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侣、老年人的保姆。(《谈结婚与独身》)夫妻之爱创造了人类,朋友之爱完善了人类,而淫乱之爱败坏、作践了人类。(《谈爱情》)初生的幼崽总是其貌不扬的,革新也莫不如此,因为它们都是时间的幼儿。(《谈革新》)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最佳。(《谈美》)像这样的至理名言俯拾即是,而且大多不在开头就在结尾。上面的例句,三个在文章开头处,三个文章在结尾处。这种语句放在开头,具有雄奇有力、引人入胜的作用;放在结尾,则有概括全文、增加余味的作用。培根的随笔没有西方很多散文随笔作家的那种散漫和随意,而呈现出诗一般的凝练、圆满,小说那样的布局谨严,如同他在《谈建房》《谈园林》里描绘的建筑和园林一样,给人提供了一幅幅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图画。随笔篇篇结构严密、行文紧凑。培根的随笔不是文人的闲适小品和游戏笔墨,而是以政治家改造社会、富国利民为目的进行论说的,所以从内容到形式都讲求实用。而讲求实用也是整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特色。随笔涉及国家、人生的各个方面,但每篇的核心都离不开人或国家的利害关系,也就是什么有益,什么有害,人应当如何做,不应当如何做,如何处理一些具体而实际的问题,等等。如在《谈诤谏》一文中,他竟然连接见来访者时桌子怎么摆都讲到了:“摆一张长桌和一张方桌,还是在墙附近摆一些座位,似乎只是形式问题,其实是实质问题。如果摆一张长桌,几个坐在上手的人实际上就可以左右全局;如果采用其他形式,坐在下手的进谏者的诤谏就会更有用处。”培根用客观、冷静的笔调写这些短小精悍的论说文章。他不追求抒情效果,不卖弄幽默风趣,不谈自己,所以读培根的随笔你听不到作者灵魂的絮语,也不像是在和一位朋友娓娓谈心,倒好像是在听一位高人赐教、一位法官判案。培根的这种独特的文风的形成得益于他作为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思想的深刻性、条理化,得益于他从事的法律工作在文字的准确性,还受到了拉丁文的影响。培根的许多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的。他以拉丁化的句法写英文,精短隽永、组织严密,又知道什么时候用合适的比喻把思想表现得格外鲜明,这还给他的思想披上了一层想象的光彩以显魅力。难怪大诗人雪莱在他的著名论文《诗辩》中说:“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起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正因为如此,一本由50多篇短文组成的《培根随笔》为培根在世界文学史上奠定了伟大散文家的地位。然而,培根在哲学上的贡献更加伟大,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在这一方面雄心勃勃,计划写一部名为《伟大的复兴》的巨著。全书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类一切知识的分类总结。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是第一部分的概论。《学术的进展》批判了贬损知识的蒙昧主义,并从宗教的信仰、国家的文治武功、社会的发展、个人的道德品行等各个方面论证了知识的巨大作用和价值,为培根后来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打下了基础。培根的著作远远不止这几种。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对培根是这样评价的:“他拥有高度的阅历,‘丰富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把这种智慧用在一切对象中最有趣的那个对象,即通常所谓的人世上。在我们看来,这是培根的特色。他对人的研究要比对物的研究多得多,他研究哲学家的错误要比研究哲学的错误多得多。事实上,他并不喜爱抽象的推理’,抽象推理这种属于哲学思考的东西,我们在他那里很少见到。‘虽然他的著作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来当作格言。”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千古名言。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哲人的话完全适用于公元十六七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可以说是个有言无德的人。他在文章中宣扬节俭,但他的生活却极为阔绰。他当大法官时,光伦敦私宅里的仆人就数以百计,而且个个自以为是,连培根的母亲也对此有怨言。他主张廉洁,却受贿丢官,弄得身败名裂。他的治国处世的观点,大有中国法家的气息,注重“法”“术”“势”,提倡利己主义。这也许是文艺复兴时期很多人的共同思想观点吧。百人百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个译本无非是一名普通译者用普通语言译给普通读者看的书,有待大家批评指正。蒲隆随笔集一谈真理(1625年作)“真理为何物?”彼拉多戏言相问,但并不指望回答。诚然,总有人喜欢朝三暮四,认定固守信仰无异于枷锁加身,所以无论行为、思想均追求随心所欲。虽然此类哲人俱已往矣,但仍有巧舌如簧之士跟他们一脉相承,然而气血之刚烈已远逊于古人矣。但人们依然偏爱虚假,究其原因不仅是寻求真理得不辞艰辛,也不仅是发现真理后反而使人在思想上作茧自缚,而且还在于人们的一种劣根性:嗜假成癖。晚期的希腊哲学流派中有一派人研究过这个问题,对人们为何喜欢虚假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诗人弄虚以寻欢,商人作假为牟利,那一般人就只有为虚假而爱虚假了。个中缘由我也难以相告,也许真理恰如磊落的天光,所有假象、盛典在烛光下显得典雅、堂皇,但经它一照,则难免穷形尽相。真理也许等价于一颗珍珠,只有在日光映照下才尽显璀璨,但却赶不上钻石、红玉,它们在光怪陆离中大放异彩。掺假总能增添乐趣。倘若从人的头脑里除去愚蠢的见解、媚悦的憧憬、错误的估价、自欺欺人的幻想之类的东西,那么所剩的只是一些卑微、贫乏的意念,充斥着忧郁、恶意,甚至自己也感到厌恶,对此恐怕无可置疑吧。有位先哲尖刻地将诗歌称为“魔鬼之酒”,因为它填充人的想象,用的只不过是虚假的影子而已。然而有害的并不是掠过心田、一晃而去的虚假,而是上文所说的沉积心底、安如磐石的虚假。尽管这些东西浸透了人们堕落的思想和感情,然而作为自身唯一仲裁者的真理却教导说:追求真理,是向它求爱求婚;认识真理,是与它相亲相依;相信真理,是用它尽兴尽欢,所以真理才是人性的至福至善。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数日内,他最初的造物为感性之光,最后的造物是理性之光,而后,他安息日的工作便是以其灵昭示众生。起初,他将光明吐向万物混沌的表面,继而又将光明吹入世人的面庞,如今他依然将光明向其选民的脸上喷射。有一位诗人给他那一派人增光不少,从而让该派不比别派逊色。他的话非常精辟:“伫立于岸边遥望舰船颠簸于海面可谓乐事,据守在城堡、凭窗俯视两军将士鏖战于脚下亦属乐事;然任何快乐与登临真理之巅(一座雄视万象的高山,空气永远清新、宁静),俯瞰下面谷中的谬误、彷徨、迷雾和风雨相比,皆会黯然失色。”但观望此景须怀悲天悯人之心,切勿现顾盼自雄之态。当然,如若人心能动于仁爱、安于天意,围绕真理之轴旋转,那人间就无异于天堂了。从神学和哲学真理转向为人处世的真诚,即便那些并不按真理办事的人也会承认,做事光明正大乃人性之荣光,弄虚作假犹如金币和银币中的合金——虽然可以扩大金银的流通,但却贬损了它们的价值。这些迂曲的行径犹如蛇行,蛇不用脚走,而靠肚爬,行状甚为卑劣。若人被发现有阳奉阴违、背信弃义之嫌,那可是无以复加的奇耻大辱;蒙田在探讨谎言为何可耻、可恶时说得真好:“仔细想来,说人撒谎就等于说他蔑视上帝,惧怕凡人,因为谎言是直面上帝而逃避凡人的。”有人预言:基督再来时,他在世上将难遇诚信。因此谎言是吁请上帝审判人类的最后钟声。此言对于虚伪和背信的劣迹真可谓描述得再高明不过了。二谈死亡(1612年作1625年增订)成人惧怕死亡,恰如儿童怕进黑暗;儿童天生的恐惧随着故事同步增长,成人情况亦然。静观死亡,将它视为罪恶的报应,看作去另一世界的必由之路,当属神圣、虔诚之见。惧怕死亡,将其视为应向自然交纳的贡品,则是愚陋之谈。而宗教沉思录中,时而混杂着虚幻迷信色彩。在一些修士的《修行记》中,你会读到此类文字:人当自忖,若指尖遭受挤压折磨尚有钻心之痛,进而推想死亡之际,全身腐朽、化解,其痛又当如何?其实,死亡时经历的苦痛比一肢受刑要轻松百倍,因为最致命的部位未必最敏感。一位言者以哲人与凡人的双重身份说出如下妙语:“死亡的声势比死亡本身更为恐怖。”呻吟,惊厥,面无血色,亲朋哭泣,黑衣黑幔,丧葬仪式,诸如此类使死亡显得触目惊心。值得注意的是,人心中的情感尽管脆弱,但并非不能抗御对死亡的恐惧。既然人身旁簇拥着那么多能战胜死亡的帮手,死亡就未必那么可怕。复仇战胜死亡,爱情蔑视死亡,荣誉渴望死亡,悲哀奔赴死亡,恐惧抢占死亡。此外,我们还从史书中读到:奥托皇帝自杀之后,哀怜之心(一种最温柔的情感)煽诱众人纷纷效死,纯粹为了表示对皇上的哀怜之情和身为追随者的耿耿忠心。此外,塞内加认为“苛求”和“腻烦”也会使人舍生求死:“想一想你将同样的事情做了多少遍,不仅勇敢和痛苦之辈想一死了之,连苛求之人也想一了百了。”一个人尽管既不勇敢也不痛苦,但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的腻烦也足以令他萌生死念。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死亡的临近对英雄豪杰影响甚微,因为这种人到了最后一刻仍不改本色。奥古斯都·恺撒临死还说这样的赞语:“永别了,利维娅!终生勿忘我们夫妻一场。”提比略临死还在作假,正如塔西佗所言:“提比略体力衰竭,但虚伪依旧。”韦斯巴芗死到临头,还坐在凳子上调笑:“我想,我就要成神了。”加尔巴死时还引颈陈词:“砍吧,倘若这样做有益于罗马人民的话。”塞普蒂默斯·塞维鲁临死前还在处理政务,他说:“要是还要我办什么事,那就快点。”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斯多葛派对死亡未免过于推重。他们大力筹办,使死亡显得愈加恐怖。有种说法更有道理:“他把生命的终结看作自然的一种恩赐。”死与生同样自然;也许对婴孩而言,生与死同样痛苦。人若死于孜孜追求之中或伤于热血沸腾之际,当时是不大能感到疼痛的,因此一颗专一向善的心就能避免死亡的苦痛,尤其应当相信:一个人实现伟大目标和抱负时,最甜美的歌莫过于“如今请让你的仆人离去”。死亡还有一点,就是它能打开美誉之门,熄灭嫉妒之火:“生前遭人妒忌者死后受人爱戴。”三谈报复(1625年作)报复是一种野道,人性越是趋之若鹜,法律就越应将其铲除。因为头一个犯罪仅仅是触犯法律,而对该罪施加报复则是取代法律。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人采取报复行为,就等于跟他的仇人扯平拉齐;然而要是放他一马,他则高出仇人一筹,因为宽恕乃王者风范。所以所罗门有言:“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可挽回,明达之士则着眼于现在与未来;所以对往事耿耿于怀只是跟自己过不去而已。况且为作恶而作恶的人是绝对没有的,人作恶无非是要沽名、渔利、寻欢、作乐。因此我何苦要为一个人爱己胜过爱我而愤愤不平?如果一个人完全是出于生性凶恶而作恶,那又如何?充其量仅像荆棘、刺玫,除了扎划钩擦,别无能耐。有些冤情无法可纠,如果进行报复,还情有可原;然而人们还得当心,他的报复也必须无法律惩处,否则他的仇人仍占上风,因为他和仇人受惩处的次数比为二比一。有人进行报复时喜欢让对方明白报复的来由,这还比较豁达、大度,因为其中的快乐似乎不在于伤人,而在于让对方悔罪;然而卑鄙、狡猾的懦夫却像飞来的暗箭。佛罗伦萨大公科斯莫严词抨击对朋友的背信弃义,仿佛这些罪行不可宽恕似的:“你会读到基督要我们宽恕我们的敌人的教导,却永远不会读到要我们宽恕我们的朋友的训诫。”然而约伯的精神格调更高一筹,他说:“难道我们从上帝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推及朋友,情况亦然。的确,一个人念念不忘报复,就等于让自己的伤口经常开裂;否则,它就会愈合的。报公仇大多大运亨通,例如为恺撒的死报仇,为佩提那克斯的死报仇,为法王亨利三世的死复仇;报私仇却运道不佳,不仅如此,报仇心强的人,过的是巫婆的日子:他们由于存心害人,往往不得好死。四谈厄运(1625年作)塞内加有一句仿斯多葛派的高论:“幸运的好处令人向往,厄运的好处叫人惊奇。”毫无疑问,如果奇迹就是统摄自然,那么它们大多在厄运中出现。他还有一句宏论,比这还要高明(此言出自一个异教徒之口,实在高明绝伦):“集人的脆弱与神的旷达于一身,才是真正的伟大。”如果将此话写成诗,那就更加妙不可言,因为在诗里,豪言壮语更受赞许。的确,诗人一直潜心于此道,因为它其实就是古代诗人的奇谈中表现的那种东西,这种奇谈似乎并不乏玄秘,而且似乎与基督徒的境况相当接近:“赫拉克勒斯去解放普罗米修斯(他代表人性)时,坐在一个瓦盆或瓦罐里渡过了大海”,基督徒驾着血肉的小舟穿越尘世的惊涛骇浪,这种决心,被它描绘得活灵活现。用平实的语言讲,幸运产生的美德是节制,厄运造就的美德是坚忍。从道德上讲,后者更富有英雄气概。幸运是《旧约》的恩泽,厄运则是《新约》的福祉,因为《新约》蕴涵着更大的祝福,以及对神恩更加明确的昭示。然而,即便在《旧约》里,如果你聆听大卫的琴声,你也会听见像欢歌一样多的哀乐;圣灵的笔在描绘约伯的苦难之际比描绘所罗门的幸福之时更加用心良苦。幸运并非没有诸多恐惧和灾殃,厄运也不是没有安慰与希望。在编织和刺绣中,阴暗的底子上明快的图案比明快的底子上阴沉的图案更加喜人。因此,从悦目来推断赏心吧。无疑,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碾碎、焚烧时最显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揭露恶行,而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五谈作假与掩饰(1625年作)掩饰是一种荏弱的策略或智谋,因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讲真话,什么时候该办实事,都需要强健的心智。因此孱弱的政治家都是掩饰大家。塔西佗说:“莉维娅融会贯通了其夫的谋略与其子的掩饰。”这话的意思是奥古斯都有谋略,提比略善掩饰,而当穆西亚努斯鼓动韦斯巴芗举兵反抗维特利乌斯时,他说:“我们起兵反抗的既非奥古斯都的明察秋毫,亦非提比略的谨慎或诡秘。”计谋或韬略,掩饰或诡秘的此类性质的确是不同的习惯与才能,应当加以区分。如果一个人真有明察秋毫的本领,能看出什么事应当公开,什么事应当保密,什么事应当显露得若明若暗,而且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化(这才是塔西佗真正的治国立身的要术),那么对他而言,掩饰的习惯是一种障碍、一种贫弱的表现;然而一个人如果达不到那种明察秋毫的水平,他就只有事事保密、处处掩饰了。因为每当一个人在具体事情上无法选择、难以变通时,笼统地采取这种万无一失的举措实为上策,就好像眼神不好的人行路时蹑手蹑脚一样。毫无疑问,自古以来干练之才办事开诚布公,享有诚实可靠的美名。然而他们就像调教得当的马匹,因为他们明白何时该止步,何时当转弯,而且在他们认为情况确实需要掩饰时,假如他们掩饰了,因为他们诚信、清廉的美名早已远扬,所以几乎不会受到怀疑。自我掩饰可分三等:第一等是守口如瓶,秘而不宣。他是何种人,叫人看不出破绽、抓不住把柄。第二等是消极掩饰。就是故意放出烟雾,说他并不是他就是的那种人。第三等是积极作假。就是处心积虑装成他不是的那种人。关于第一等,秘而不宣。这的确是告解神父的德行,守口如瓶的人无疑能听到很多告白。因为谁愿意向一个贫嘴长舌之人敞开心扉呢?一个人如果被认为能严守秘密,就会招人向他吐露隐私,就像密闭的空气能吸取开放的空气一样。忏悔时的袒露不是为了什么实际用处,而是为了减轻心里的负担,于是,严守秘密的人就用这种手段知道了很多事情。而人们与其说是交心,毋宁说是散心。简言之,秘密应为保密的习惯占有。况且(实话实说),裸露,无论肉体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不雅观的;如果人们的举止行为不完全公开,就会增添不少尊严。至于碎嘴饶舌之辈,他们通常既愚蠢,又轻信。爱说知道的事情的人,也爱谈不知道的事情;因此可以断定:保密的习惯对治国、修身都有裨益。就此而言,一个人的面孔最好让他的舌头讲话。因为一个人的自我由他的面部特征暴露出来是个大弱点、大泄露,这要比由人的语言暴露出来不知引人注目、让人可信多少倍。关于第二等,消极掩饰。掩饰必然与保密形影不离,因此谁要保密,谁就要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掩饰。因为人们太精明,不可能让一个人持骑墙态度,不可能既要保密又要不偏不倚。人们一定会用各种问题困扰他、引诱他,探他的口风,这样一来,除非他荒唐得拒不开口,否则一定会说出他的倾向来。即使他不说出来,人们也会从他的沉默中猜出一个大概,跟他说出来没有两样。如果含糊其辞、故弄玄虚,那也无法坚持长久。所以谁也无法保密,除非他留给自己一点掩饰的余地,掩饰可以说是保密的裙裾。至于第三等,积极作假。我认为这种做法犯罪的成分多,谋略的成分少,除非它表现在重大而罕见的事情上。因此,作假的习惯(就是这最后一等)是一种恶行,其起因不是生性虚伪,就是天生胆小,要不就是因为有重大的心理缺陷。因为这些弱点必须掩盖,就使一个人在别的事情上作假,以免生疏其技。作假与掩饰有三大好处:其一,使对手高枕无忧,然后搞突然袭击。因为人的意图一公开,那就等于发出了唤醒反对者的警报。其二,给自己留有一条安全的退路。如果一个人发表了宣言,为了言而有信,他就必须一干到底,要么只有接受失败的下场。其三,更好地识破他人的居心。因为对于一个开诚布公的人,别人很难表示反对,就索性让他继续说下去,他们只好闭上嘴巴,默默做事。因此西班牙有句妙语“谎后见真情”,仿佛除了作假再没有办法发现真情似的。作假与掩饰也有三大弊端,结果弊端与好处拉成了平局:一、作假与掩饰总是面带惧色,这在做事时有碍于一箭中的;二、它使许多人感到莫明其妙,难以跟他合作,他只好单枪匹马去实现目标;三、这也是最大的弊端,它剥夺了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重要的工具——信任。而最佳组合则是享有坦诚的美名,养成保密的习惯,适当使用掩饰,无可奈何时有能力作假。六谈父母与子女(1612年作1625年增订)父母的欢乐藏而不露,他们的悲哀与恐惧也是这样。欢乐,他们无法说;悲哀与恐惧,则不肯说。子女使他们的辛苦变甜,也使他们的不幸更苦;子女增添了生的忧虑,却减轻了死的记怀。传宗接代是动物的通例,而名声、德行和功业则为人类独有。人们一定看得到,丰功伟业总出自无儿无女的老绝户之手,因为这种人力图在他们肉体的形象后继无人的情况下表现他们精神的形象,所以没有后代的人反而最关心后代。创立家业的人对子女最纵容,因为他们不仅把子女看作家族的传承,而且还看作事业的延续,所以他们既是子女,又是造物。父母疼爱子女时往往厚此薄彼,有时候心眼偏得没有道理,尤其是母亲。正如所罗门所言:“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人们一定看得到,有的家里儿女满堂,老大、老二深受器重,老小备受娇惯,居中的几个好像被父母遗忘,然而事实证明往往他们最有出息。父母对孩子的零用钱抠得太紧是个错误,必生祸患,这样做会使他们变得卑贱,学会投机取巧,结交一些狐朋狗友,日后手头宽裕时,更会放浪形骸。因此,父母把权威用在严管子女而不是严管钱包时,才有最好的结果。人们有一种愚蠢的作风(父母、老师、仆人都是这样),就是挑动年幼的弟兄争强斗胜,结果成年后往往兄弟失和,家庭不安。意大利人不大区分子女侄甥或近亲,只要同居一族,纵然不是亲生子女,也无所谓。说实话,在性质上,这大体上是同一回事。由于血缘使然,我们有时会看见某个侄子或外甥更像叔伯、舅舅或别的亲人,却不像他的生父。父母打算让子女从事何种职业,走什么道路,应趁早选定,因为小时候他们的可塑性最强。父母不必太拘泥儿女的爱好,别以为子女最爱做的就一定能做得最好。当然,如果子女的爱好和天赋非常突出,那就最好不要横加干预。不过一般来说,这句格言讲得很好:“选择最好的,习惯会使他变得轻松、愉快。”小弟通常很幸运,但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因为兄长被剥夺继承权而走运、得福。七谈结婚与独身(1612年作1625年略作增订)男人有了妻子儿女等于给命运之神交了人质,因为他们给丰功伟业制造了障碍,不管那些功业是福还是祸。所以为公众建立的最大的功业总出自单身汉或老绝户之手,因为这种人在感情上等于娶公众为妻,把钱财交给公众做了彩礼。然而有了子女的人最操心的还是未来,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必须把最珍贵的抵押品交给它,这好像也是顺理成章的。有些人虽然过着独身生活,但他们考虑的还是自身的问题,认为未来与己无关。更有甚者,有的人把妻子儿女看作几项开销。还有一些愚蠢、贪婪的富人以没有子女为荣,因为这样一来,别人就会以为他们更加富有。因为,他们或许听人说“某某是个大富翁”,而另一个人则不敢苟同:“是啊,可是儿女拖累太大。”仿佛这样减少了他的财富似的。有人喜欢过独身生活,最常见的原因是为了自由,尤其是一些自得其乐、性情乖僻的人,他们受不了任何约束,几乎认为腰带、袜带都是锁链。单身汉可以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仆人,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臣民,因为他们容易远走高飞,几乎所有的逃亡者都是单身汉。独身生活适合僧侣,因为慈爱如果先须注满一己的池塘,就难以再浇灌周围的土地。当法官和地方官则无所谓,因为如果他们缺乏主见、贪赃枉法,仆人进谗言的作用则远胜枕边风。至于军人,我发现将军训话时,总要叫士兵想到妻小。我认为土耳其人轻视婚姻,这就使普通士兵变得更加卑劣。毫无疑问,妻子儿女是对人道的一种修炼。单身汉虽然乐善好施,因为经济比较宽裕,但另一方面,他们却更加心狠手辣(做审判官倒好),因为很难唤起他们的温情。性情严肃的人,由于受风俗熏陶,为人忠贞不渝,因而一般能做恩爱的丈夫,正如尤利西斯所言:“他爱老妻胜于爱长生。”贞节女人往往骄矜、倔强,仿佛居功自傲似的。如果妻子认为丈夫聪明,那是她贞洁、贤惠的最好的保证之一;如果妻子发现丈夫嫉妒成性,她就绝不会认为他聪明了。妻子是青年时的情人、中年时的伴侣、老年时的保姆,所以一个人只要愿意,总是有结婚理由的。然而问及一个人应当什么时候结婚时,有人回答说:“年轻时时候未到,老年时全无必要。”此人被誉为智者之一。愚夫娶贤妻的现象屡见不鲜。不知道是丈夫的好处偶尔显露时更显珍贵,还是妻子对自己的耐心感到自豪。不过这种对自己耐心的自豪永远不可消减,如果愚夫是妻子不顾亲友的意见自己选中的话,因为一旦有所消减,她们难免要证实自己干了蠢事。八谈嫉妒(1625年作)除了爱与妒,还没有看到有什么感情能使人着迷、入魔的。这两种感情都有强烈的欲望,都容易制造出种种想象和联想,都容易进入眼睛,尤其在目击那些本身就具有导致入魔的特点的对象的时候,假如有入魔那种东西的话。《圣经》中把嫉妒叫“毒眼”,占星家把不祥的星力叫“凶视”,所以好像总有人承认:嫉妒行为中有一种眼光的闪射。更有甚者,有些人喜欢探赜索隐,竟然注意到嫉妒的眼睛伤人最凶之际正是遭嫉妒的人荣耀、风光之时,因为这种风光无异于给嫉妒火上浇油。况且在那种时候,遭嫉妒的人精神外露,最容易遭受打击。不过我们先撇开这些隐微之处不谈(尽管在适当的场合不是不值得探讨的),只说说什么人容易嫉妒人,什么人容易遭嫉妒,公妒与私妒有何区别。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无事忙和包打听往往嫉妒心重。因为了解别人的事情绝不是因为这些麻烦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他肯定在窥探别人的祸福中得到了一种看戏的乐趣。一个只顾自己事务的人是找不到多少嫉妒的理由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好动的情绪,喜欢逛大街,不肯在家待:“好事之徒没有不心怀叵测的。”人们注意到出身高贵的人对崛起的新人心存嫉妒,因为双方的距离有了变化。这就像视觉上的错觉一样——别人前进时,他们总以为自己在后退。残疾人与宦官、老头子和私生子都嫉妒心重,因为自身的缺陷无法补救,就只有竭尽全力损害他人的长处,除非这些缺陷落在英雄豪杰身上,因为这种人要把自己的先天不足打造成一份荣誉,为了让人说“那样子的宦官,那样子的跛子,竟然创下了这等丰功伟业”,这俨然是一种奇迹般的荣耀。宦官纳尔塞斯和跛子阿格西劳斯、帖木儿就是这样。大灾大难后东山再起的人也是这样,因为他们跟愤世嫉俗的人一样,把别人受的损害看作对自己苦难的抵偿。由于见异思迁、爱慕虚荣而想事事出人头地的人总是嫉妒心强,因为他们不可能没有事干,而在许多事情上,总有一件可能有很多人胜过他们。这正是哈德良皇帝的特点,他对诗人、画家、能工巧匠嫉妒得要命,因为在这些领域里,他也有争长取胜的天资。最后,近亲、同事、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看到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高升时更容易嫉妒。因为侪辈的高升等于指着他们的鼻子指责他们时运不佳,而且这种情况他们难免要屡屡想起,同样更容易引起旁人的注意,而言谈与名声总是进一步增强了嫉妒。该隐对他的兄弟亚伯的嫉妒更为卑鄙、更为恶毒,因为亚伯的贡物被看中时,并没有人旁观。关于容易嫉妒的人就谈到这里。下面谈一谈或多或少遭人嫉妒的人。首先是优点突出的人,他们地位越高,遭到的嫉妒就越少,因为他们的好运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嫉妒债务的偿付,却有人嫉妒奖赏和慷慨的馈赠。何况,嫉妒总是离不开人的相互攀比,没有攀比就没有嫉妒,因此嫉妒国王的只有国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名鼠辈初次露脸的时候最招人嫉妒,尔后情况就会逐渐有所好转。相反,功名显赫的人福运长盛不衰,最受嫉妒,因为时间一长,虽然他们的德行依旧,但光彩已不那么耀眼,因为新人辈出已使它黯然失色。王公贵族在高升时少有人嫉妒,因为按照他们的出身,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他们的幸运似乎已经无以复加了。嫉妒如同阳光,照在堤岸上或拔地而起的陡壁上比照在平地上热,同样的道理,循序渐进之辈比平步青云之徒少遭人嫉妒。那些经历过大苦大难、千忧万险才获得荣耀的人是不大受人嫉妒的,因为人们认为他们的荣耀来之不易,有时候还会怜悯他们,而怜悯总能治愈妒病。因此你一定会注意到,那些城府很深、头脑清楚的政治家功成名就时总是自嗟白叹他们的生活何等艰苦,一个劲儿地倾诉他们的苦情何等深重。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感受,而仅仅是为了挫伤嫉妒的锐气。不过,这可以理解为任务加身,身不由己,而不是无事找事,好大喜功。因为助长妒火的莫过于对事务毫无必要、野心勃勃地大包大揽。而对大人物来说,最能消除嫉妒的莫过于给下属保留充分的权利和突出的地位。因为这样做,他和嫉妒之间就树起了层层屏障。最招人嫉妒的是那些大红大紫而又盛气凌人者,因为这种人不大肆炫耀自己的伟大就心里难受,他们要么公开张扬,要么争强好胜。而聪明人却宁肯自己受点苦,向嫉妒做出一点牺牲,有时候在关系不大的事情上故意受点委屈,甘拜下风。然而,如果一个人身居高位,态度举止平易、坦荡(千万不要傲慢虚荣)要比使用狡诈手段少受人嫉妒。因为用后面一种办法,一个人只不过在极力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幸运之神一直在眷顾他,但他不配领受,好像意识到自己没有价值,从而叫别人来嫉妒自己。最后,再说几句,将这一部分结束。我们一开始就说,嫉妒行为多少有点巫术的成分,所以根治嫉妒别无他法,只能用根治巫术的手段,也就是人们所谓的“驱除邪气”、嫁祸于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一些明智的大人物往往另找一个人出头露面,把本来会降到自己身上的嫉妒转嫁到他人身上。嫁祸的对象有时是侍从、仆人,有时是同事、同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总有一些莽撞、好事之徒代人受过,这些人只要能获得权势,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现在谈谈公妒。公妒还有些许好处,而私妒却一无是处。因为公妒是一种陶片放逐制度,使一些人权势太大时有所收敛。因此公妒也是对大人物的一种节制,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这种嫉妒,拉丁文叫ividia,用现代的话说叫“不满情绪”。这一点我们谈到“叛乱”时再说。这是国家的一种疾病,就像传染病一样。如同传染病蔓延到健全的身体上将它败坏一样,嫉妒一旦侵入一个国家,哪怕是最好的国家行为也会遭到诋毁,被搞得臭不可闻。因此哪怕再兼施一些笼络民心的措施也于事无补,因为这正好说明软弱无能、害怕嫉妒。而怕字当头为害更甚,就像传染病期间常见的那样,你害怕它们就等于你在招引它们。这些公妒似乎专攻大官、重臣,而不涉及君王、贵族。然而这是一条铁定的规律:如果对重臣的嫉妒严重,而他身上招致嫉妒的根由轻微,或者对一国的全体重臣产生了全面的嫉妒,那么这种嫉妒(虽然是隐蔽的)实际上是针对国家本身的。公妒或公愤以及它和私妒的区别就谈这些,而私妒已经在前面谈及。关于嫉妒的感情,我们不妨再概括几句:在所有的感情中,嫉妒是最缠磨、最持久的,因为别的感情是分场合的,偶尔出现的,因此古语说:“嫉妒从不休假。”因为它不是在这人就是在那人心上兴风作浪。人们还注意到爱情和嫉妒都使人憔悴,而别的感情则没有这种能耐,因为它们不是那样缠绵不绝。嫉妒也是最恶劣、最堕落的感情,所以它是魔鬼的固有属性。魔鬼被称作“夜里在麦田里撒稗子的嫉妒者”,因为嫉妒总是手段狡猾、暗中行事、损害麦子之类的坏东西。九谈爱情(1612年作1625年重写)舞台比人生更多地受惠于爱情。因为对舞台来说,爱情大多是喜剧,有时候还是悲剧;然而在人生中,它为祸甚烈,有时像个海上魔女,有时又像个复仇女神。你可以注意到,所有的伟人(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英名长在的),被爱情搞得疯疯癫癫的绝对没有,这就说明崇高的目标和伟大的事业是能够抑制这种柔弱的激情的。不过,你必须把坐过罗马帝国半壁江山的马可·安东尼和十大执政官之一兼立法者亚壁·克劳狄除外:前者确实是一个好色之徒,骄奢淫逸,后者却是个严肃、明智的人物。因此,好像(虽然很少见)爱情不但可以进入一片敞开的心田,而且可以闯入一座壁垒森严的灵府,如果防范不严的话。伊壁鸠鲁有一句迂论:“在别人眼里,我们个个都是一出大戏。”仿佛天生为了关照天国和高贵事物的人应当无所事事,只是跪倒在一尊小小的偶像前面,虽然不为口福(如同禽兽)做奴,却甘心为眼福为仆。而眼睛生来就是为了高贵的目的的。除了在爱情中,永远言过其实在哪里都不合适;而且还不仅仅是“言”过其实的问题,因为常言说得好:“和所有小马屁精声应气求的大马屁精拍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当然情人就不止于此了。因为一个人无论多么高傲,也绝不像情人看重他所爱恋的人那样荒唐地看重自己。因此常言讲得好:“恋爱、明智实难两全。”由此可见,爱这种激情如此过火,而且它又是怎样糟蹋事物的性质和价值,真叫人不可思议。情人的这种弱点并非只是旁观者清,被爱者迷,而是被爱者看得最为分明,除非双方都是情挚爱笃。因为爱总要得到回报,不是获得对方的情爱就是遭受暗藏在对方心里的轻蔑,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由此可见,对于这种感情,人们应当慎之又慎,因为它不仅会丧失别的东西,而且会丧失自己。至于其他损失,诗人有绝妙的描述:“谁喜爱海伦,谁就会舍弃朱诺和帕拉斯的礼物。”因为谁主张爱情至上,谁就会放弃财富和智慧。这种情欲恰逢人们软弱之时泛滥,也就是人们走红运或触霉头的时候,不过后一种情况人们不甚注意。但两种情况都会点燃爱火,并且煽得更旺,以显示爱情就是愚蠢的产儿。一个人如果不得不接纳爱,却又让它安守本位,能把它与人生的重大事务截然分开,此人就算处理爱情的高手。因为爱如果干扰了人的事业,就会危害人的幸福,使人无法持之以恒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感到莫明其妙的是,军人容易坠入情网。我想这就像他们容易染上酒瘾一样,因为危险一般要用欢乐作为回报。人的天性中就有一种爱人的暗流。这种爱若不倾注在一个或几个人身上,就自然会普及众人,使人变得仁慈,这种情况有时在僧侣身上可以看到。夫妻之爱创造了人类,朋友之爱完善了人类,而淫乱之爱败坏、作践了人类。十谈高位(1612年作1625年略作增订)人居高位三重仆——君王或国家之仆,声名之仆,事业之仆,所以他们在人身上、行动上、时间上都没有自由。追求权力,丧失自由。或者说追求的是治人权,丧失的是自治权,这真是一种离奇的欲望。跻居高位,历尽艰难,惨淡经营了一切,落得个心劳日拙的下场,这有时无异于蝇营狗苟,用卑贱赢得尊严。这样的地位容易打滑,倒退一步,不会一败涂地,至少会暗淡无光,这就十分可悲了。“雄风已不再,何故欲贪生。”此言差矣,人欲退又不能,应退又不肯,即便年老多病要隐退,仍不甘寂寞,好比城里的老人,总是在家门口枯坐,只能摆出一副老相、惹人笑话而已。当然,名公要员须借用他人的看法方能想到自己的快乐,如果按他们自己的感受判断,则无快乐可言。然而,据认为他们倘若想到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想到别人都亟于以他们为榜样,他们就会心花怒放——其实他们内心的感受恰恰相反,因为他们虽然最后看到自己的过错,却最先尝到自己的悲哀。无疑,显达之士对自己也感到陌生:他们事务缠身,无暇顾及自己的身心健康。“一个人举世皆知,至死对自己却一无所知,对他而言,死亡的压力过于沉重。”身居高位,既能自由行善,又可随便作恶,而后者却招人诅咒。就作恶而言,最好的情况是不愿,其次才是不能。然而行善的权力则是奋发向上的真正、合法的目的,因为善意虽为上帝嘉许,但若不付诸实行,对于凡人,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而要真正行善,非得有权力、地位这种有利的制高点不可。立德建功是人类行动的目的,感到功德有成方能心安理得。如果人能参与上帝的功业,他同样能分享上帝的安息。“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接下来就是安息日了。你走马上任之初,先要为自己树立一些光辉榜样,因为仿效中蕴藏着规诫。过些时候,才可以身作则、严格自查,看看开头是否有上佳表现。同僚的败迹也不可忽视,这不是为了贬低他人、抬高自己,而是要引以为戒。因此,履行改革不可大吹大擂,不可诽谤先代前辈,而应当先沿袭旧制,再创良好先例。凡事应追本穷源,考察它们衰退的情况,但仍须查古问今:古代什么最好?今朝什么最宜?努力使你的进程有章可循,以便人们先有思想准备,但不可过严、过死。自己若有越轨行为,必须说明原委。身在其位,就要维护自己的职权,但权限问题不可提。与其大声疾呼提要求、发挑战,还不如不声不响地掌握实权。同样要维护下级的职权,通盘领导,而不是事事插手,这样显然更加体面。行使职权时,建言献策一律欢迎,切不可把提供信息的人看作好事之徒拒之门外,而应热情接待。当权有四大弊端:拖拉、腐败、粗暴、耳朵软。若要避免拖拉,必须改变门难进、脸难看的状况;要信守约定的时间;处理手头的事情要干脆、利落,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若要防止腐败,不仅要约束自己或仆人的手不收,而且要约束求请者的手不送。因为奉行廉洁是约束一方,而宣扬廉洁、公开厌弃贿赂是约束另一方,所以不仅要防过,而且要避嫌;谁要是被人发现变化无常,有明显的变化,却无明显的原因,就会招致腐败之嫌。所以,你的看法和行动如有更改,务必公开声明,并把改变的理由公之于众,切勿偷偷摸摸地做事;仆人或者亲信,如果与你关系甚密,而又没有别的值得器重的明显理由,一般会被人认为是通向秘密贿赂的旁门左道。至于粗暴,由它引起不满大可不必。严厉酿成畏惧,而粗暴招致怨恨。即使作为上级,申诉时也应当严肃认真,不可冷嘲热讽。至于耳朵软,它比贿赂更加糟糕,因为贿赂只是偶尔为之,可是一个人如果能被无理要求或愚蠢动机牵着鼻子走,那他就永远无法脱身,正如所罗门所言:“看人的情面,乃为不好;人因一块饼枉法,也为不好。”古话讲得极是:“地位显露人格。”它把有些人显示得更好,把有些人暴露得更坏:“倘若他未做皇帝,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皇帝。”塔西佗是这样讲加尔巴的,而谈及韦斯巴芗时,他却说:“所有的皇帝中,独有韦斯巴芗变好了。”不过这一个指的是能力,一个指的是品性。一个人跻身高位,修养亦有提高,足见其品格的高洁,因为高位是或者应当是德行之位,如同天地万物以排山倒海之势奔向自己的位置,一旦就位,则沉稳、安静。德行亦然。野心勃勃时张狂,大权在手时安静。跻身高位就是爬螺旋式楼梯,如有帮派,攀爬时不妨加入一派,一旦到位,则要不偏不倚。对于前任的名声要公平对待,多加尊重,否则这就成了一笔债,等你离职后必须偿还。如有同事,应该尊重,宁可出人意料地移樽就教,切不可别人求见时拒之门外。在日常谈话和私下答复请求者时不可念念不忘自己的地位,宁可让人说:“与他坐堂议政时判若两人。”十一谈胆大(1625年作)有人问狄摩西尼,雄辩家主要的才具是什么?他答道,动作声情;其次呢?——动作声情;再其次呢?——动作声情。这是小学课本上的一段烂熟的故事,但值得智者深思。说这话的人对这个问题最有真知灼见,但在他所称道的事情上却是个先天不足的人。雄辩家的这种才具仅仅是表面文章,不过是演员的特长,竟然被抬到创造、技巧等高阶才艺之上,而且几乎成了独一无二的因素、一切中的一切,岂不是咄咄怪事!然而,其中的道理极其明了:一般来说,人性中的愚蠢多于智慧,因此能够驱散人心头的愚暗的才干最有效力。民众事务中的胆量极像这种情况。首要的是什么?——胆大;其次、再次是什么?——胆大。然而胆大却是愚昧与下贱的产儿,与别的才能相比则天差地远,见识浅薄、胆气虚弱之辈,却能让它迷住心窍、捆住手脚,这种人占绝大多数。更有甚者,它还能把意志薄弱时的智者镇住。因此我们看见它在民主国家创造了奇迹,在元老院和君主专政的国家则缺乏那种神通。胆大的人物初露锋芒时咄咄逼人,随后声势就逐渐减杀。因为胆大不守信,有在人体上行骗的江湖郎中,也有在政体上行骗的江湖郎中。这些人堂而皇之,也许在两三次实验中侥幸成功,但由于缺乏科学根据,难以持久,而且你一定会看见一个胆大的人多次创造穆罕默德式的奇迹。穆罕默德让人们相信他能把一座山召唤到身旁,然后他在山顶上为他的信徒祈祷。人们聚集起来了,穆罕默德一次又一次地叫山过来,可是山岿然不动,他却说道:“如果山不肯到穆罕默德这儿来,穆罕默德就到山那儿去。”同样,那些人已经夸下了海口,却又惨遭失败(要是他们胆大包天的话),于是一笔轻轻带过,然后扭头就走,置之脑后。毫无疑问,对于有真知灼见的人而言,胆大妄为之徒不过是供人观赏的小丑。就是对于凡夫俗子来说,胆大也未免有点滑稽,因为如果荒唐是一种笑料,你就不用怀疑,但胆大是难得没有荒唐之处的。尤其一个胆大妄为之徒当众出丑,那才有好戏看呢,因为他必然会脸缩成一团,呆若木鸡。因为陷入窘境时一般人的思想还有回旋的余地,然而胆大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只会愣在那里,活像一盘棋陷入了僵局,即使没有被将死,也无子可动了。然而最后这一点更适合写一篇讽刺文章,而不适合写一篇严肃评论。还要认真考虑的一点是,胆大总是盲目的,因为它看不见危险和不便。所以它拙于计议,长于实干。因此要把胆大的人使用得当,就绝不能让他当主帅,只能让他当副手,听从别人的指挥。因为议计时必须看到危险,实干时却大可不必,除非危险太大。十二谈善与性善(1612年作1625年增订)我认为“善”的意思就是造福于人的意向,希腊人称之为hilathroia(慈善)。时下通用的“人道”(humaity)一词表达善的意思略嫌不足。善,我称之为习性,而“性善”则是倾向。在一切精神的高风亮节中,这是最伟大的。因为它是神的品格。没有它,人就会成为一种碌碌无为、为非作歹的坏东西,并不比害虫强。善符合神学上的“仁爱”精神,绝不会走过头,但可能进入误区。过度的权力欲导致了天使的堕落,过度的求知欲造成了人类的堕落,然而仁爱却无过度之虞,无论天使还是人类都不会因它而涉险。行善的倾向印在人性的深处,就是不向人类而发,也要施予其他生物。这可以从土耳其人身上看出来。土耳其人本是一个残酷的民族,但是他们对禽兽很仁慈,对狗和马进行施舍:按照巴斯贝克的记述,君士坦丁堡的一个基督徒小孩由于堵塞一只长嘴鸟的嘴玩儿,险些叫人用石头砸死。的确,在善或仁爱这种美德中,可能会犯错误。意大利有一句俗话:“善人不善办善事。”意大利的一位大师尼古拉·马基雅维利断然用近乎直白的语句写道:“基督教的信仰把善良人当鱼肉奉献给暴虐无道之人,任其割宰。”他之所以说这种话,是因为从来没有一种法律、教派或学说像基督教那样推崇行善。因此,为了避免上述诋毁与危险,最好了解一下这样一种良好习惯错在何处。努力向别人行善,但不可照别人的脸色行事,因为那样做只是柔顺随和而已,而这种表现恰恰捆住了老实人的手脚。你不要把宝石给伊索的公鸡,因为它能得到一颗麦粒反而会更高兴。上帝的榜样给我们真切的教训:“上帝让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然而,他不能像下雨一样给人人平等的财富,也不能像日照一样,给个个同样的荣耀和德行。一般的好处人人有份,但特殊的好处却有所选择。而且千万当心,不要只图画像却把原物砸了。因为上帝已把爱造成了原物,爱人只不过是肖像。“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并且跟我走。”然而,除非你跟我,千万不要变卖你所有的。也就是说,除非你有本事能用小钱跟用大钱一样行善,否则你就在用竭源去济流。不仅有一种受正理指引的行善的习惯,有些人甚至在天性中就有一种行善的倾向,如同另一面,有一种作恶的天性一样,因为在他们的天性中有不喜欢与人为善的倾向。轻微的恶性只不过表现为爱作梗、死心眼、好顶牛、难对付之类;严重一些的就表现为嫉贤妒能和诽谤中伤。那种人好像总是幸灾乐祸,又常常对人落井下石,连舔拉撒路的疮的那些狗都不如,只像那些总在烂东西上嗡嗡叫的苍蝇。恨世者的惯技就是叫人上吊,却从来没有像泰门那样在花园里种一棵树供人上吊用。这种性情是违背人性的,却是造就大政客的最合适的材料,就像弯曲的木头,适合做备受颠簸的船只,却不宜造稳固、挺拔的房屋。善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一个人对异乡人彬彬有礼,那就表明他是个世界公民,他的心不是与别的陆地隔离的孤岛,而是一个与它们连成一片的大陆。如果他对别人的苦难怀有恻隐之心,那就表明他的心是一棵没药树,为了提供香膏,必须伤害自己。如果他轻易地宽恕罪过,那就说明他的心灵凌驾于伤害之上,所以是不会受到伤害的。如果他对涓滴恩惠感激涕零,那就表明他重视人们的心意,而不是他们的财物。然而,至为重要的是,如果他有圣保罗的至善,他为了拯救自己的兄弟而受基督的诅咒,那就表明他具有不少神性,与基督本人有一种契合。十三谈贵族(1625年作1625年重写)我们先把贵族作为一个国家的阶层来谈,然后再当作某些人的一种身份来讲。一个根本没有贵族的君主国家就是一种纯粹绝对的专制,土耳其人的君主国就是如此。因为贵族能节制君权,把百姓的视线从皇室稍稍引开一点。民主国家则不需要贵族。而且这些国家比有贵族的国家更加太平,更少叛乱,因为人们的眼睛盯的是事,而不是人。即便盯的是人,也是为了事,因为他们最适合办那种事,而不是为了徽号和血统。我们看到瑞士人的国家长治久安,尽管他们的宗教五花八门,行政区也很不一致。因为维系他们的纽带是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对个人的尊崇。低地国家的联省政府极其出色,因为哪里有平等,哪里的政府的决议也就更加公正,百姓缴税纳贡也比较乐意。一个强大的贵族阶层能增加君主的威严,也能削减他的权力;能给百姓注入活力,又能压制他们的运气。两全其美的办法则是,贵族不要大到威胁君权、侵犯国法,而要维持在一定高度上,这样下民的嚣张气焰,尚未干犯到君王的尊严,一碰贵族就遭到减杀。贵族人数太多,则会造成国家的贫困与麻烦,因为开销太大。何况时移物易,许多贵族必然家道中落,造成一种有名无实的局面。对身为贵族的某些人,我们看见一座尚未破败的古堡或古屋,或者看见一株郁郁葱葱的古木,会觉得那是一派让人肃然起敬的景象,而看见一个古老的贵族之家饱经风雨沧桑仍旧岿然长存,则更是慕而仰止!因为新贵族只不过是权力所为,老贵族则是时光造就。最初晋升为贵族的人较之于他们的后代往往能耐有余,率真不足。因为不用善恶兼施的手腕是很难爬上高位的。留给他们后代的则是对先人优点的记忆,他们的缺陷则与生俱灭,这倒在情理之中。生就的贵族一般好逸恶劳,而好逸恶劳之徒则嫉妒吃苦耐劳之人。何况,生就的贵族再也不能升多高了:一个止步不前的人看见别人蒸蒸日上难免产生嫉妒之心。另一方面,贵族要消除别人对他们的嫉妒,因为他们享有荣耀。当然,拥有贵族能人的君王定会在使用这些人才中找到清闲自在,行使权力也更会一帆风顺,因为百姓会自然而然地服从他们,以为他们天生就有权发号施令。十四谈叛乱与骚动(1625年作)为民牧者应当预测国家未来的暴风骤雨。这种风雨一般在诸事不分高下、势均力敌之时最猛;自然风暴在春分、秋分之际最猛,风暴来临时总是空谷起阵风,海底涌暗潮,同样,国家也有类似现象。太阳也常常警告我们:动荡近在眼前,阴谋和暗算随时会出现。对国家明目张胆地大肆攻击,谣言四起,人们信以为真,这就是乱世的征兆。维吉尔在叙述谣言女神的家世时说她是巨人的妹妹:地母因为恼恨天神,最后让她出生,就是巨人科乌斯和凯恩拉都斯的妹妹。谣言好像是过去叛乱的遗物,其实它是未来叛乱的前奏。然而维吉尔所言极是,叛乱的骚动和叛乱的谣言区别甚微,就像兄妹之间、男女之间的差异一样。尤其当国家最值得称道、最应深得民心的英明举措遭到恶意中伤时,二者的区别更显得不大,因为这就表明嫉妒极大,正如塔西佗所言:“一旦煽起公愤,他的举措无论好坏都要受到攻击。”但这并不是说,因为谣言是动乱的征兆,所以制止动乱的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2022-04-04 培根随笔哪个译本好 培根随笔的主要内容

  • [每天读本书]《民主的细节》当代美国政治观察随笔

    这本书是我在过去几年里为一些期刊和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的收集,主要是《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我要感谢《南方人物周刊》给我的机会,特别是施雨华编辑的耐心和支持。我也要感谢罗永浩先生把我介绍给上海三联,这样这本书就有机会聚集在一起。当然,我也要感谢上海三联书店和彭一文为这本书所做的努力。我写这些文章的主导思想与其说是一种政治观念,不如说是对一种缺乏准确性的议政方式的厌恶。多年来,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来判断西方制度的质量,所以我们没有时间去理解它是什么。例如,我们喜欢谈论美国自由主义,并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但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美国缺乏福利制度吗?美国没有劳动保护吗?政府对企业缺乏控制吗?如果这顶宏大的帽子实际上是空的呢?批评一个概念很容易,你只需要定义它有点邪恶,就像骂一个丑陋的人很容易,只要画一点丑陋。但指出这个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具体关系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它要求你深入细节,回到事实本身。也就是说,你必须证明你画的人确实是站在你周围的人。所以在写这一系列的专栏文章时,我试着讲故事,找到数据,把美国民主的概念分解成小事件、政策和人物来描述,所以这本书被称为民主的细节。也就是说,在这本书中,我故意做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素描,尤其是那些明显但经常被忽视的事情。知识分子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是探索和探索,所以很多人宁愿在墙上寻找秘密的宝藏,也不愿指出房间里的大象,这本书是关于房间里的大象的。我认为最好从地铁票价、税表和药品广告中找到它,而不是从罗尔斯和柏拉图那里找到民主的意义。换句话说,至少在地铁票价、税表和药品广告中找到它,然后带它去卢梭罗尔斯柏拉图解决占卜。素描比写意议政有点无聊。它需要耐心而不是天赋,抑制抒情,远离探索宝藏的兴奋。但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件事的判断是不同的,往往不是因为价值观或智力的差异,而只是因为对事实的掌握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耐心去阅读事实,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想法。当然,一个人观察事实的视角必须受到概念的限制。我不能说我没有或不试图传达我的政治观念。事实上,我可能是一个可以被贴上自由主义标签的人。但对于自由这个词,我没有激情,自由——更常见的事情,人们饿会想吃,困会想睡觉,同样的意见会想说话,工作不快乐想换工作,这些需求是如此自然,所以我对人类奋斗数千年感到惊讶,更自由这个词被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强迫成为一种主义感到奇怪。与自由相比,民主可能是一件更可疑的事情。如此可疑,谈论它的缺点比谈论它的优点更容易,至少谈论它的缺点比谈论它的优点更容易获得智力满足。例如,我们经常听说民主可能导致大多数暴政,民主动员机制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分裂,也可能影响经济效率…然后,让我们重复丘吉尔的名言:民主是最糟糕的政治制度,除了所有其他实验过的政治制度之外。好吧,再重复一遍:民主是最糟糕的政治制度,除了所有其他实验过的政治制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向读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民主——甚至美国民主——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它鼓励政治利益集团化,培养民粹主义,在经济衰退中表现出反自由,但作为一种政治制衡方式,它在降低当权人的专业性、促进社会公平和福利、塑造公共责任和意识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政治特征从来都不是民主的最大化,而是民主与自由、平民主与精英主义之间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对政治就像盐对烹饪一样,太多不好,但少也不好。我在美国的七年,基本与小布什的当政期间吻合。而布什当政的这八年,恰好是美国政治转型的一个阶段,确切地说,是美国政治中的新保守主义由盛到衰的过渡。这一点从本书中的篇目也可以大致看出。《愤青的下场》大约写于2003年,那时候还是新保守主义如日中天之际,到2008年写《告别布什》时,新保守主义基本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对布什政府,我有比美国大多数左翼知识分子更多的同情,这并不是因为我赞成他的所有政策,而是因为他的很多错误,有其历史必然性。新保守主义内政外交政策的兴起,与其说是布什等一小撮反动派的阴谋得逞,不如说是一场社会运动和思潮的开花结果。站在一个“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冷战时代的一个反弹。有意思的是,在美国社会越来越左倾激进的这七年里,我自己反而越来越右倾保守,这一点本书的各种细节中也会有所显露。我想这可能跟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我的博士论文写的是革命史问题,可以想象,这些年里,在阅读左翼残酷政治运动史的同时,欣赏左翼思再起,真的不容易。有时候我会想:这些被宠坏的西方知识分子不知道什么是迫害,什么是极权,但另一方面,我提醒自己——就像我提醒读者一样——不要让你的意识形态干扰你的理性,尤其是不要让它限制你的知识视野。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可能会给读者一些启示,也可能只是一本消极的教科书。当然,我希望它能改变一些人对民主和自由的看法,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激发一些人对观察政治作为日常必需品、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的兴趣。我认为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达到立场的方式。注:以上摘自本书的后记。——————-作者:刘瑜评分:8.6这本书是作者在过去几年里为一些期刊和报纸撰写的专栏文章的收集,主要是《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将美国民主的概念分解成小事件、政策和人物。...

    2022-04-04 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基本主张

  • 缘缘堂随笔.pdf百度网盘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