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诊断影像指南》杨全山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肿瘤诊断影像指南》【作者】杨全山主编【页数】305【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578-5654-0【价格】90.00【分类】肿瘤-影象诊断-指南【参考文献】杨全山主编.肿瘤诊断影像指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图书目录:肿瘤诊断影像指南》内容提要:本书共十七章。第一章到第四章内容包括:X线、CT、MRI、超声的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第五章到第六章内容主要有:肿瘤的病理学基础和治疗学概论;第七章至第十七章内容为各系统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比如颅脑肿瘤、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肾上腺肿瘤、泌尿系统肿瘤、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脊柱病变、四肢与关节肿瘤和软组织肿瘤。《肿瘤诊断影像指南》内容试读第一章X线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第一节X线的产生与特性一、X线的产生X线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突然受阻产生的。X线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自由活动的电子群。②电子群在高压电场和真空条件下高速运行。③电子群在高速运行时突然受阻。X线发生装置主要包括X线管,变压器和操作台。X线管为高真空的二极管,杯状的阴极内装着灯丝,阳极由呈斜面的钨靶和附属散热装置组成。变压器包括降压变压器和升压变压器。X线的产生是经过降压变压器使X线管灯丝加热,产生自由电子并云集在阴极附近,一般电压在12kV以下;当升压变压器向X线管两极提供高压时,电压一般在40~150kV,阴极与阳极间的电势差陡增,电子以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轰击阳极钨靶而发生的能量转换其中1%以下的能量转换为X线,99%以上转换为热能。二、X线的特性X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0.0006~50m,目前X线诊断用的波长范围为0.008~0.031m,比可见光的波长短,肉眼看不见。X线有以下特性:1.穿透性X线波长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在穿透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吸收而衰减。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密切相关,电压愈高,所产生的X线波长愈短,穿透力也愈强:反之,其穿透力也弱。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2.荧光效应X线激发荧光物质,如硫化锌及钨酸钙等,使波长短的X线转移成波长长的可见荧光,这种转换称荧光效应。这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3.感光效应含有溴化银的胶片,经X线照射后,感光而产生潜影,经显、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并沉积于胶片的胶膜内,此金属银的微粒,在胶片上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在定影及冲洗过程中,从X线胶片上被洗掉,因而显出胶片片基的透明本色。依金属银沉积的多少,便产生了黑白的影像。所以,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4.生物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X线穿透机体被吸收,与体内物质产生相互作用,使机体和细胞结构产生生理和生物学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组织产生肿瘤诊断影像指南抑制、损害或坏死,即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三、X线成像基本原理X线能使人体组织在荧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出现差异,从而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X线影像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第二,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X线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穿透物质后剩余下来的X线量的差别:第三,有差别的剩余X线量,是不可见的,必须经过载体的显像过程,如经X线片、荧屏的显示,才能获得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第二节X线检查技术不同的人体组织结构其密度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密度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称为自然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称之为人工对比。一、X线常规检查1.荧光透视简称透视。最适用于人体自然对比较好的部位,如胸部透视,可观察肺、心脏和大血管;腹部则用于观察膈运动、膈下游离气体及胃肠蠕动等。透视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费用低;可立即得出结论,可转动患者体位进行多方位观察;除可观察形态变化还可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透视的缺点是影像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差,难于观察密度与厚度差别小的器官以及密度与厚度较大的部位,且不能留下永久的纪录。2.X线摄影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X线摄影的优点:应用范围广,受线量较少;不难使密度、厚度差别较大或密度、厚度差别较小部位的病变显影: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并可做永久性资料保存。X线摄影的缺点是检查区域受胶片大小的限制,不能观察器官的动态变化。二、特殊检查1.体层摄影普通X线片上,一部分影像因与前后影像重叠,而不能显示。体层摄影则可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操作获取某一选定层面的组织结构影像,而选定层面以外的结构则在摄影过程中被模糊掉。体层摄影常用以明确平片难于显示,重叠较多和处于较深部位的病变,用于了解病变内部结构有无破坏、空洞或钙化,边缘是否锐利以及病变的确切部位和范围等。2.软线摄影采用发射的软X线,即波长长的X线的钼靶管球,用以检查软组织,特别是动脉的检查。3.高千伏摄影是用高于120kV的管电压进行摄影。此技术需用高电压小焦点的X线管,特殊的滤线器装置,目的是利用X线能穿过人体被照射的所有组织,在致密影像中显示出被2第一章X线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隐蔽的病变。4.其他特殊检查尚有放大摄影、荧光摄影。三、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1.对比剂按密度高低分为高密度对比剂和低密度对比剂两大类:(1)高密度对比剂:为原子序数高、比重大的物质,常用的有钡剂和碘剂:①钡剂为使用硫酸钡粉末,加水和胶配的不同类型的钡混悬液。主要用于食管及胃肠道造影。②碘剂种类繁多,分有机碘和无机碘制剂两类。水溶性碘对比剂有离子型:如泛影葡胺为代表;非离子型:有碘海醇、碘普罗胺、碘帕醇等。无机碘制剂当中,有碘化油和碘苯酯,现应用较少。(2)低密度对比剂:为原子序数低、比重小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等。2.造影方式(1)直接引入:包括:①口服法。②注射法。③穿刺注入法。(2)间接引入:经静脉注入碘对比剂后,对比剂经肾排入泌尿道内,而行尿路造影。3.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反应的处理(1)了解患者有无用对比剂禁忌证,如严重心肾疾病和过敏体质等。(2)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3)对比剂过敏试验阳性,不宜造影检查。第三节X线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诊断的应用与限度X线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器质性病变可以做出较明确诊断或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如颅脑损伤中的颅骨骨折、颅骨的骨瘤、骨髓炎等。X线虽然可以做出较明确的诊断,但是诊断早期骨质病变较为困难,对于颅内病变,由于脑组织与脑脊液的密度相似,除有钙化外,单凭头颅平片不能达到诊断目的,必须结合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第四节X线检查最新进展传统X线检查是模拟影像,因此,X线检查数字化可分为使用传统X线胶片,然后进行扫描使之数字化;也可先使用影像增强器得到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化后,再转变为数字信号输出。-、DSA1980年研制成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X线影像诊断技术的重要进展。传统的血管造影术是通过血管内注射造影剂,然后立即进行X线摄片来实现的,由于血管和周围的其他组织相互重叠,得到的图像仍比较模糊。后来人们提出了减影技术,即将注射造影剂前后两次摄影获得的模拟视频信息相减得到血管像。随着数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把血管3肿瘤诊断影像指南造影的影像转换成数字,进行数字减法,再复原成影像,这就是DSA。实施DSA的方法有时域法和能量法两种,两种方法也可以混合使用,以获取最佳图像效果。DSA已成为诊断血管疾患的重要手段。当前人们正在解决扩大影像增强器视野与提高空间分辨率的矛盾,减少运动伪影以及开发动脉血流测定和定量诊断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二、CR在传统X线摄影(X线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放射摄影(CR),即影像板技术。它使用影像板取代传统X线胶片接受X线照射,影像板感光后,激光扫描感光的影像板可得到数字化X线图像。CR系统有两类:一类CR用图像存储屏(荧光屏)作为探测器来记录X线穿透人体后形成的潜像,然后用激光束扫描潜像的信息得到可见光,由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送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另一类C则用影像增强器接收载有人体组织信息的X线,然后用电荷耦合器件(CCD)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交由计算机处理。CR系统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灵敏度高、X线剂量小(约小一个数量级),动态范围宽而影像一致性好,稳定性好,可做边缘增强、对比度增强和定量计算等多种图像处理,可任意改变显示方式如窗宽、窗位调整和黑白翻转,不仅图像清晰,而且可以进行图像后处理,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放射线剂量等优点,因此,可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它形成的数字图像便于存储,实现无胶片化管理,并可用PACS实施联网传输。为进一步增加数字化含量以提高性能,人们将薄膜晶体管(T℉T)和模数转换器直接集成在荧光屏的后部,研制成数字化平板探测器(DFPD),从而诞生了数字放射摄影或称直接放射摄影(DRDigitalRadiology)电子成像板技术,是直接的数字化图像。在DR系统中省略了X线能量转换为可见光的过程,而是X线能量直接转换为电信号,近来还被应用在心血管检查中。DR可自动降低脊椎和肋骨密度值,而不影响血管造影中血管的显影,图像中保留的骨骼还有利于标记血管的位置。在血管造影中,显示的正位像和侧位像都是数字影像,所以很容易转化为三维的图像,在不同的角度显示血管结构。因此,与CR相比,它在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和采样速率诸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许多制造商已迅速研究出多种实现数字放射摄影的技术,如采用非晶硅、非晶硒、存储磷光体、CMOS和CCD等。然而由于DR价格高,目前约是模拟设备的3倍,尚未为大多数医院及放射科医生所接受,影响了它占有市场的速度。尽管如此,数字化代表着X线摄影的发展方向,即X线图像由过去的模拟量显示,转变为数字化输出。21世纪将是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X线影像诊断技术将成为X线影像诊断技术的主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4第二章CT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第一节CT成像原理CT是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英文缩写。CT是以X线从多方向沿着人体某一选定断层层面进行照射,测定透过的X线量,数字化后经过计算得出该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检查技术。一、朗伯定律与组织密度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线的吸收不等,设某一选定层面分成许多立方体小块,这些立方体小块称为体素。强度。的入射X线穿过某体素,被体素吸收后强度衰减为I,符合朗伯定律:I=L一;1是立方体小块的厚度(为常数),若保证入射光强度I。也是恒定值,则探测器接收到的X线强度I只与体素的吸收系数μ有关。吸收系数反映的是体素的本质一组织的密度。CT图像的灰度实际上是检测到的透过体素的X线强度I,由于I仅与μ有关,所以灰度直接反映了人体组织的密度。对透过体素的X线的测量,就是对吸收量的测量,就是对体素的密度的测量。X线通过人体测得每一体素的密度或灰度,即为CT图像上的基本单位,称为像素。二、组织密度的计算CT技术利用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率不同这一性质,通过多组射线的吸收数据反过来计算射线通过区域的密度。三、CT成像基本原理当X线球管从一方向发出X线束穿过选定层面时,沿该方向排列的各体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一部分X线,使X线衰减。当X线束穿透组织层面(包括许多体素)为对面探测器接收时,X线量已衰减很多,为该方向所有体素X线衰减值的总和。然后X线球管转动一定角度,再沿另一方向发出X线束,则在其对面的探测器可测得沿第二次照射方向所有体素X线衰减值的总和;以同样方法反复多次在不同方向对组织的选定层面进行X线扫描,即可得到若干个X线衰减值总和。在上述过程中,每扫描一次,可得一方程。该方程中X线衰减总量为已知值,而形成该总量的各体素X线衰减值是未知值。经过若干次扫描,即可得一联立方程,经过计算机运算可解出这一联立方程,而求出每一体素的X线衰减值,再经D/A转换,使各体素不同的衰减值形成相应各像素的不同灰度,各像素所形成的矩阵图像即为该层面不同密肿瘤诊断影像指南度组织的黑白图。第二节CT图像特点、分析与诊断一、CT图像特点1.灰度图像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2.密度分辨率高CT与X线图像一样属黑白影像,低吸收区为黑影,表示低密度区。密度分辨率CT比X线图像高10~20倍。可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3.层面图像常用的是横断面。为了显示整个器官,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通过CT设备上图像的重建程序的使用,还可重建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层面图像。应用软件重建的图像,不与邻近体层的影像重叠。4.CT值可提供诊断参考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吸收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CT值的单位是Hu。CT值在-1000Hu到+1000Hu取值。CT值反映物质的密度,即CT值越高,组织的密度越高。5.图像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高。6.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胃及黏膜层、肌层的胃肠道疾病等,CT检查容易漏诊;病变的密度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变,平扫易漏诊。观看横断面图要有丰富的断面解剖知识。二、CT图像分析与诊断在观察分析时,应先了解扫描的技术条件,区分平扫、增强扫描,再对每帧CT图像进行观察。结合一系列多帧图像的观察,可立体地了解器官大小、形状和器官间的解剖关系。病变在良好的解剖背景上显影是CT的特点,也是诊断的主要根据,大凡病变够大并同邻近组织有足够的密度差,即可显影。根据病变密度高于、低于或等于所在器官的密度而分为高密度、低密度或等密度病变。如果密度高低不均,则为混杂密度病变。发现病变要分析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数目和边缘,还可测定CT值以了解其密度的高低。如行增强扫描,则应分析病变有无密度上的变化,即有无强化。如病变密度不增高,则为不强化;密度增高,则为强化。强化程度不同,形式亦不同,可以是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对强化区行CT值测量,并与平扫的CT值比较,可了解强化的程度。观察邻近器官和组织的受压、移位和浸润、破坏等。综合分析器官大小、形状的变化,病变的表现以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就有可能对病变的位置、大小与数目、范围以及病理性质做出判断。和其他成像技术一样,还需要与临床资料结合,并同其他影像诊断综合分析。CT在发现病变、确定病变位置及大小与数目方面是较敏感而可靠的,但对病理性质的诊断,也有一定的限制。6···试读结束···...

    2022-08-26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官网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医学书

  • 《中医养生重点专科名医科普丛书 龙华中医谈肿瘤 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王中奇,郑培永主编;邓海滨,王立芳,赵晓珍等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养生重点专科名医科普丛书龙华中医谈肿瘤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作者】王中奇,郑培永主编;邓海滨,王立芳,赵晓珍等副主编【丛书名】中医养生重点专科名医科普丛书【页数】232【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0【ISBN号】978-7-5132-5105-1【价格】46.00【分类】肿瘤-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参考文献】王中奇,郑培永主编;邓海滨,王立芳,赵晓珍等副主编.中医养生重点专科名医科普丛书龙华中医谈肿瘤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0.图书封面:肿瘤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内容提要:本丛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重点专科上海华龙医院编写的常见病问答丛书,该丛书用问答的形式,对肺病、风湿病、肝病、脑病、肾病、心病、肿瘤病以及中医养生做了通俗全面的解答,是一套权威实用的大众科普读物。《中医养生重点专科名医科普丛书龙华中医谈肿瘤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内容试读第一章肿瘤起源第一章肿瘤起源我了解自己吗一浅谈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在事物瞬息万变的今天,“肿瘤”对于大家来说似乎不再是一个新鲜词。很多读者的身边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肿瘤患者。然而,即便这样,闻“瘤”色变的人仍然不在少数。作为医生,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便是:“医生,您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下,肿瘤到底是什么呢?”每每被问及这样的问题时,作为医生的我总是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该从何讲起。那么,在认识与了解肿瘤之前,请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吗?有的人会说,当然啦,身体是由头发、皮肤、眼睛、耳朵、鼻子…构成的呀!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诚然,这样的回答当然不算错误。但是说到这里,是否算是真正了解构成我们自身身体的结构与功能呢?显然,这样的回答不能算是严谨的。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细胞则是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在一起便形成了组织,比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几种组织相结合即成为具有一定形态和结构的器官(例如心脏、肝脏、肾脏…),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器官联合起来便构成了系统。人体可分为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液龙华中医谈肿感觉及神经九个系统。各个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既分工又合作,实现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成为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这般讲,可能会让人感觉太抽象。其实细胞就好像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爱好或者志向。当三五个好友因为志同道合或是感情深厚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组织”,不同“组织”的人因为共同拥有正义感而一起报考了警校,成了警察:而另外几个“组织”的人因为都热爱救死扶伤而成了医生…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像各个器官样拥有了不同的功能,最后这些功能各异的人相互搭配工作又构成了不同的部门(系统),不同的部门各自分工明确,必要时相互配合,才能让社会正常运转。归根到底,社会的运转离不开人的活动因此,您的身体运转离不开正常细胞的活动。而“肿瘤”便是身体这个“社会”里的“人”变坏了。2一堂历史课—细胞的发现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细胞是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身体的运转离不开细胞的活动。那么在人类是怎么发现细胞的呢?说到细胞发现的过程,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那就是罗伯特·胡克(RoertHooke,1635一1703)。他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著名的胡克定律便是他的杰作。在生物学方面,他将自己运用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显微术》一书中,并第一次对细胞进行了命名。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观察物体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我们可以看见花朵的美丽、天空的蔚蓝,以及溪水的清澈,但是却无法继续观察微观世界的奇妙,直到发明了显微镜,人类才开始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然而由于技术有限,一开始显微镜发明之后,人们更多的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微观构造或是观察事物极微小的结构,胡克也是这些众多科学家之一。1665年,胡克从一小块清洁的软木上切下光滑的薄片,当他把它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时,似乎看到了一些小的空洞,但并不十分清楚。胡克切下的极薄的切片是白色的,他便在它的下面衬上一片黑色的木板,再用一个凸镜2第一章肿瘤起源投光其上,于是他清楚地看到了薄片全部是多孔多洞的,像一个个蜂窝。胡克当时研究软木是为了阐明软木轻而具有弹性和疏水性等特点,结果却发现了很多的小孔或小室。胡克觉得他们的形状类似教士们所住的单人房间,所以他借用clla这个意为“狭小房间”的拉丁词语,将所观察到的小孔命名为cell,中文翻译为细胞,并一直沿用至今。同年胡克出版了Micrograhia(《显微术》)一书,该书详细记录了这次伟大的发现。胡克所用的显微镜至今仍然保存在华盛顿国家健康与医学博物馆中。荷兰商人、科学家列文胡克(A.vaLeeuwehoek,1632一1723)对显微镜镜片进行了改进,并对微生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包括对植物细胞、原生动物、细菌、红细胞等进行了观察和描述,记录下许多重要的观察结果,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从此,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走进了微观世界一身体中最微小也是最庞大的世界。3细胞迈出的一小步,进化史上的一大步一谈谈细胞起源我们现在谈论的细胞,基本上属于真核细胞范畴。而在生命的进化历史上,生命的存在形式一开始并不是以细胞形式存在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是怎样从原始的前细胞状态进化出原核细胞,·以及进一步从原核细胞演化出真核细胞的呢?这在现代生命科学中依然是最大的未解谜团之一。对此,许多学者基于科学实验,提出了各自的假说,为探寻这一未解之谜提供了不同的思路。(1)原核细胞起源:从化石记录的信息可以确定,原核生物在距今30亿~35亿年前即已出现,远早于真核生物。在此以前,应存在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地球原始大气中的N2、NH,、CH4、CO,在高温、强紫外线或放电条件下,形成含碳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前体物质(如氨基酸、碱基等);然后这些物质通过聚合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并且在原始的海水中出现大分子的复合物,称为团聚体或类蛋白小体:随着遗传密码(核酸)的出现,才有可能出现进行自身繁殖的细胞。有学者认为,最初的细胞可能是异养生物,然后才出现光合作用的自养龙华中医谈肿生物:只有在自养生物大量出现且地球上积累了足够的氧气,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还有学者提出了细胞的光养起源假设。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生命的起源始于有机物质的个性化体系的建立,或者说,没有个性便不会有真正生命的诞生。因此,能导致独立生命系统形成的简单的质膜结构(不论通过何种机制或过程),必定是细胞进化的最关键的一步。这不仅需要前体细胞整体的独立性,而且光合作用指向的选择过程促进了主要生命物质的功能分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它具有随机性,但这个过程更是具有目的性指向(最有效的太阳光能利用)的化学性与生命性的巧妙融合,它为生化反应的秩序化与生命过程的程序化铺垫了基石。(2)真核细胞起源:真核细胞起源有多种学说,现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古利斯(Marguli)所提出的内共生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大约在十几亿年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细胞(细菌和蓝藻)。由于原核细胞没有被吞噬细胞分解消化,反而从寄生过渡到共生,并成为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另有经典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起源和经典的进化论学说相一致,主张真核细胞是从一种原核细胞通过自然选择和突变逐渐地进化而来。如果说原核细胞的成型标志着原始地球上生命的正式诞生,那么真核细胞的诞生标志着地球生命的空前繁荣。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自然形成奠定了基础。有性生殖的出现,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因而大大推进了生物进化的速度。正是这细胞进化的一小步,才推动了生物进化的大踏步前进,才能使生物向高级的方向发展。一根藤上七朵花,各显神通本领大—细胞的分化想必很多朋友对国产动画《葫芦兄弟》并不陌生,一条藤蔓上开出七种颜色的花朵,所代表的七个兄弟也是各显神通,既有力大无穷的大力士,亦有千里眼顺风耳兼备的小能手…这些葫芦娃本生于一条藤蔓上,却幻化出这般多的本领,令人叹服,令人羡慕。其实不必惊叹,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一条藤蔓,我们身体中的细胞所分第一章肿瘤起源化出的“超能力”甚至比葫芦娃的本领还要多。细胞分化(celldifferetiatio)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在空间结构上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听到这里,“时间”“空间”是不是将各位读者已经带到了多重维度的变化之中了呢?其实换句话说,可以将生活在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比作一模一样的“小孩子”,“社会”需要警察,就将那些“小孩子”的外表变得“刚正不阿”“正气凛然”,将他们的内心变得“公平正义”,然后再送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你身体里叫作“警察”的细胞。而当“社会”需要清洁工,便将“小孩子”的性格里附加上“爱干净”“乐于辛勤劳作”的属性,让他们成为与生俱来便拥有“清洁工”天赋的人。癌细胞也正是因为体内细胞的畸形分化,成为身体内“品行不端”“为非作歹”的“坏蛋”。正因为“坏蛋”在体内无休止地“横行霸道”,才导致体内癌变无法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肿瘤患者经常会听到类似“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腺癌”等专业术语,但大多患者往往不了解这些术语的意义。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个关于癌细胞非常关键的一个术语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所谓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就是指肿瘤细胞接近于正常细胞的程度。分化得越好(称为“高分化”)就意味着肿瘤细胞越接近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而分化较低(称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细胞和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区别就越大,肿瘤的恶性程度也相对较大。换句话说,高分化肿瘤更像是“孩子虽然学坏了,但是看上去总归像个好孩子”,而低分化肿瘤便是“无恶不赦”“特别坏”了。可以说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它的恶性程度就越高,肿瘤体生长较迅速,而且容易发生转移。5平中医速肿商6每一刻都在上演悲欢离合一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分每秒,都在上演着相聚或别离一有的家庭迎来了新的生命,在拥抱和喜悦中,感叹着生命的伟大与神奇;而有的家庭却惜别旧人,伴随着无奈与叹息,感慨着谁也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都会走向生命的终点。其实,每时每刻,我们身体中的细胞都处在各个过程的“生老病死”中。细胞通过多种方式分裂繁殖,使活细胞数量增加。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便是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根本途径。与此同时,为维持内环境稳定,一些细胞在基因的控制下,也进行着自主有序的死亡。但值得一提的是,与人类面对死亡的无奈相比,我们身体内的细胞更加“勇敢”,细胞调亡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从本质上来看,细胞的增殖与调亡是一对并存的矛盾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对总是吵吵闹闹却又相互挂念的小夫妻。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细胞分裂缓慢,细胞调亡就减少。然而肿瘤细胞的生长,却打破了这种动态平衡。例如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凋亡受抑制;或是细胞增殖受抑制,但细胞凋亡却明显增强。“夫妻”双方总有一个“挑起事端”,吵闹变多,感情就淡薄了,那么这段“婚姻”也就如生命一般走到了尽头。因此,根据肿瘤这种“畸形生长”的特点,抓住要害,通过改变细胞增殖与调亡的失调关系,挽救这段“不太美满的婚姻”,成为许多医学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方向。6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一浅谈肿瘤的微环境经常会听身边的朋友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肿瘤是怎样生成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6···试读结束···...

    2022-08-19 中医养生专科学校 中医养生专科能考康复理疗师吗

  • 《中医历代肿瘤术语集》王笑民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历代肿瘤术语集》【作者】王笑民主编【页数】240【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132-5322-2【价格】78.00【分类】肿瘤-中医治疗法【参考文献】王笑民主编.中医历代肿瘤术语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肿瘤术语集》内容提要:本书整理了中医古籍中与现代肿瘤疾病相关术语2000余条,将所收集的词条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和人体生命功能系统相结合进行分类,按全身性肿瘤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及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分章各词条下先对本词条进行古今释义,然后按照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药物等摘抄古籍原文,方便读者查找。《中医历代肿瘤术语集》内容试读第一章全身性肿瘤第一节瘤【古今释义】“瘤”出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又名“瘤赘”,是指在体表生长的赘生物,发生于体表或某组织中的一类肿块状病变,软硬不一,痛或不痛。南北朝萧统《文选笺证》中按其形态特征描述为:“肉凸曰瘤,凸即肿也,肉凸谓之瘤。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如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为瘤。不治乃至塸大则不复消,不能杀人亦慎,不可辄破。”根据形状和病因的不同,以及所在组织(皮、脉、肉、筋、骨)配合五脏分“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石瘤”和“脂瘤”等。【病因病机】瘤可由气血凝滞结成,如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载:“瘤,流也,血流聚所生瘤肿也,赘属也,横生一肉属着体也。”如果发展缓慢,没有自觉症状,长期不易消散,大都属于良性肿瘤。多因七情劳欲,复感外邪,脏腑失调,生痰聚瘀,气血凝结而成唐代王冰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对瘤的病因做了系统概括,并给予了分类命名:“夫病生之类其有四焉,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二者不因气动而外有所成;三者始因气动而病生于内;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夫因气动而内成者谓积、聚、癥、瘕、瘤、气、瘿、起、结核、癫痫之类也;外成者谓痈、肿、疮、疡、痂、疥、疽、痔、掉眩、浮肿、目◆中医历代肿瘤概念术语集赤、瘭胗、附肿痛痒之类也;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者谓留饮、澼食、饥饱、劳损、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思忧结之类也;生于外者谓瘴气、贼魅、虫蛇、蛊毒、蜚尸、鬼击、冲薄、坠堕、风寒、暑湿、斫射、刺割、棰朴之类也。”宋代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认为,瘤之成主要是因腑脏受邪所致,因而日:“夫血气凝滞,结瘿瘤者,虽与痈疽不同,所因一也。瘿瘤受症,阳在六腑,流在经络,风寒湿热伤于心肝脾肾之经,血聚不散,日渐增长。”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提出情志失调在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并对瘿和瘤做了区分和命名:“瘿者多结于颈项之间,瘤者随气凝结于皮肉之中,忽然肿起,状如梅李子,久则滋长,气血凝滞结为瘿瘤。瘿则优恚所生,多着于肩项,皮宽不急,槌槌而垂是也。瘤则随气留住,初作梅李之状,皮嫩而光,渐如杯卵是也。其肉色不变者谓之肉瘿,其筋脉呈露者谓之筋瘿,其赤脉交络者谓之血瘿,随忧愁而消长者,谓之气瘿,坚硬而不可移者,谓之石瘿。瘿之名有五者此也。一曰骨瘤,二日脂瘤,三曰肉瘤,四曰脓瘤,五曰血瘤,六曰石瘤,瘤之种有六者此也。”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将瘿瘤分阴阳:“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瘿者阳也,色红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瘤者阴也,色白而漫肿,亦无痒痛,人所不觉。”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将瘤的病因分为内外两端:“外因六邪,荣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恚怒气,湿痰瘀滞,山风水气而成,皆不痛痒。”【分类】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瘤分为“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瘤者有六,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亦不可决溃,肉瘤尤不可治,治则杀人。惟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则愈。”2第一章全身性肿瘤《济生方》亦载:“瘿有五种,瘤有六证,五瘿者,石瘿、肉瘿、筋瘿、血瘿、气瘿是也;六瘤者,骨瘤、脂瘤、脓瘤、血瘤、石瘤、肉瘤是也。”《医宗金鉴》中描述瘤有六种:“坚硬紫色,累累青筋,盘曲若蚯蚓状者,又筋瘤,又名石瘤;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中隐隐若红丝纠缠,时时牵痛,误有触破,而血流不止者,名血瘤;或软如绵,或硬如馒,皮色如常,不紧不宽,始终只似覆肝,名肉瘤;软而不坚,皮色如常,随喜怒消长,无寒无热者,名气瘤,久日化脓流出,又名脓瘤也;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叠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者,名骨瘤;软而不破,皮色淡红者,名脂瘤,即粉瘤也,六瘤之形色如此。”【治则治法】治瘤当从实际出发,审病因情状,辨内外深浅,把握恰当时机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论述治瘤当审坚软虚实为要:“按之四边坚中软,此为有脓沈也。一边软,亦有脓。都坚者,此为菹核,或但有气也。都软者,此为有血,血瘤也。当审坚软虚实为要。若坚菹积久后,若更变熟,偏有软处,当软之,不可破者,菹当温暖裹置耳。若灸刺破疗,必暴剧不可救,及结筋、睡驰伪切肉、鼠乳,皆不当疗也。”另外,还应辨病之深浅:“痈发肿高者病源浅,肿下者病源深;大热者易疗,小热者难疗;初便大痛伤肌,晚乃大痛伤骨。”并与其他痈脓疾病相鉴别,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都坚者未有脓,半坚半软者有脓。发肿都软血瘤也,非痈。发肿以渐知,长引日月,亦不大热,时时牵痛,瘤也,非痈。诸气结亦有肿,久久不消成痈,疗之宜散气。气已散,若初肿处有浮气,年衰皆发痈。疗之宜及年盛,并折散热,可无此忧。”治忌灸疗:“无虚劳腹中疾,或发血瘤疮,疮状坟起,头黑正尔置,不当灸疗。疗之火熨便焦烂,剥刮去焦痂,则血泄不可禁,必死。痈起于节解,遇顽医不能即消,令至大脓者,岂膏药可得复生乎。”另外,治疗还要重视固护中焦,慎用发表攻逐治法,如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曰:“瘿瘤二者虽无痛痒,最不可决破,决破则脓血崩溃,3中医历代肿瘤概念术语集渗漏无已,必至杀人,其间肉瘤攻疗尤不许,若夫脂瘤、气瘿随顺用药,尚庶几焉。”《外科正宗》曰:“瘰疬痰注气痞瘿瘤之属,治法不必发表攻里,只当养气血,调经脉,健脾和中,行痰开郁治之,法为最善,此是三因理之尽矣。”《外科正宗》认为治痈疽发背、脑疽对口、丹瘤、瘰疬、恶毒疗疮、湿痰流注及外科一切疮症当分新病和久病、未溃和已溃:“未溃者即消,已成者即溃,宜宣热散风,行瘀活血,解毒消肿,疏通脏腑且药性平和,功效甚速。初起自无表里之症相兼,但结成形者,宜行散气血。已成无痛无痒或软或硬色白者,痰聚也,行痰顺气。已成色红坚硬渐大,微痒微疼者,补肾气活血散坚。形如茄蒂,瘤大下垂者,用药点其蒂茄落,生肌收敛已破,流脓不止,瘤仍不消,宜健脾胃为主,佐以化坚;已溃出血不常,瘤口开泛者,宜养血凉血,佐以清肝;溃后瘤肿渐消,脾弱不能收敛者,补肾气兼助脾胃。”1.方药《外台秘要》收纳了生石灰煎治疗瘤赘、瘢痕、疵痣及痈疽恶肉等方:石灰一斗五升,湿桑灰四斗,柞栎灰四斗。上三味合九斗五升,以沸汤令浥浥调湿,纳甑中蒸之,从平旦至日中,还取釜中沸汤七斗,合甑三淋之,澄清纳铜器中,煎令至夜,斟量余五斗汁,微火徐徐煎,取一斗洗乱发干之,如鸡子大,内药中即消尽。又取五色彩,剪如韭叶大,量五寸,着药中,亦消尽。又令不强,药成以白罂子中贮之。作药时不得令妇人小儿鸡犬临见之。灰煎亦疗瘤,验。其肉瘤、石瘤,药敷之皆愈;其血瘤,瘤附左右胡脉,及上下悬痈、舌本诸险处,皆不可令消,消即血出不止,杀人,不可不详之。《千金翼方》之陷脉散主“二十、三十年瘿瘤,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升斗,十年不差,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寐寤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疗之方。”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治瘤:“土黄三钱,硇砂、雄黄各二钱另研,粉霜、轻粉各一钱,乳香、没药各半钱。上为末,假令瘤如胡桃大,用药4第一章全身性肿瘤末少许(半钱),用唾调如稀面糊,得所摊于瘤顶上如小钱大,唾湿纸花两重盖之,后用黄龙膏盖之,间日一度上药,次添药,彻的周回,大如韭叶,如此上之无度,复渐渐拆之,后根摇自然有裂衅,随后自然下来,大有神效。”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二将治疗瘤病的常用草药归纳为“小麦(微寒)、海藻(寒)、昆布(寒)、文蛤平)、半夏(平生微寒熟温)、贝母(平微寒)、通草(平)、松萝(平)、连翘(平)、白头翁(温)、海蛤(平)、生姜(微温)”。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以“大戟、芫花、甘遂为末,米醋调,别笔妆敷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妆小晕三次。中惟脂瘤决去其脂粉则愈”。《外科正宗》“大田螺(五枚,去壳,日中线穿晒干),白砒(一钱二分,面裹煨熟),冰片(一分),硇砂(二分)。用晒干螺肉切片同煨,白砒碾为细末,加硇片再碾,小礶密收,凡用时先用艾炷灸瘰疬核上七壮,次后灸疮起泡,以小针挑破,将前药一二厘津唾调成饼,贴灸顶上,用绵纸以厚糊封贴核上,勿动泄气,七日后四边裂缝,再七日其核自落,换搽玉红膏。内服补药,兼助完口。此药又治瘿瘤,患大蒂小,及诸般高突异形难状者并效。”2.药线系瘤法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芫花根洗净,带湿不犯铁器,捣碎取汁,用生丝线浸汁一宿,以线系瘤上,一夜即落,不过二次,将龙骨、细茶、诃子末三味,敷疮口。如无根,以芫花煎浓汁浸之亦妙。下部痔亦可用。”宋代苏轼《苏沈良方》:“取稻上花蜘蛛十余个,置桃李枝上,候垂丝下,取东边者捻为线子,系定瘤子,七日候换,瘤子自落。花蜘蛛丝最毒,能系瘤断牛尾,人有小遗不幸而着阴,缠而后已切,宜慎之,曾有断其阴者。”《外科正宗》:“气瘿肿而绵软不痛者,血瘿肿而内垒成块者,顽毒结5···试读结束···...

    2022-08-19 肿瘤中医院排名前十 肿瘤中医能治好吗

  • 《实用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治疗学》汪悦,纪伟,陆燕主编;魏刚,郭峰,何晓瑾;韩善夯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治疗学》【作者】汪悦,纪伟,陆燕主编;魏刚,郭峰,何晓瑾;韩善夯副主编【页数】605【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8【ISBN号】7-5214-0559-0【价格】CNY188.00【分类】风湿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汪悦,纪伟,陆燕主编;魏刚,郭峰,何晓瑾;韩善夯副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8.免疫疾病治疗学》内容提要:《实用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治疗学》内容试读上篇常见风湿免疫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篇常见风湿免疫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感染因素人们一直怀疑病毒及细菌等感染可能是RA发病的主要诱因,但遗憾的是,目前仍未找到一个具体的感染因子。最近有两种细菌被关注,发现它们与RA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奇异变形杆菌,另一个是肠道内的细菌。病毒方面主要是EB病毒、微小病毒B19和反转录病毒研究较多。2.遗传因素本病具有复合遗传病的特征,如不完全外显率、遗传变异及多基因参与等。单卵双生子同患RA的概率为27%,而在异卵双生子则为13%,均远高于普通人群。大量研究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表型与RA发病有着密切关系,在RA的发病中,来自HLA的等位基因约占整个遗传因素的30%~40%,其中主要的等位基因有HLA-DR4、HLA-DR1、DR6、DR10DQB1等亚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HLA相关的基因在RA的发病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内分泌因素本病在更年期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约3/4的女性在怀孕后RA的症状减轻,而通常在分娩后症状复发,这可能与患者体内雌雄激素比例变化有关。一般认为,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或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各自的结合蛋白、受体或介导蛋白对RA的发生和演变产生影响。4.其他因素寒冷、潮湿、疲劳、外伤、吸烟及精神刺激等因素均可诱导RA的发病。(二)发病机制人们对RA发病机制的认识和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认为感染是导致RA发病的因素,但该理论未能得到证实。随着RF的发现,尤其是近些年来在RA患者体内发现了许多自身抗体,体液免疫机制曾一度受到人们重视。至20世纪80年代,对细胞因子的研究使得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称为RA发病机制中的中心环节,而且针对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治疗取得了定的疗效。近期,对B细胞的清除使得许多难治性RA得到了缓解,使人们重新思考体液免疫在RA中的作用。5实用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治疗学RA的发病与Ⅱ类HLA分子的DR、DO、DP位点关系密切。患者多携带HLA-DRBI*0401、*0404等亚型,其第70~74位氨基酸为一段共同序列:谷氨酰胺-赖氨酸/精氨酸-精氨酸-丙氨酸-丙氨酸(DK/RRAA),成为RA的共同表位,并成为HLA-DRBI的抗原合槽的主要构成序列,RA的抗原或自身抗原通过分子模拟或模糊识别机制与该抗原结合槽结合,并被T细胞受体识别,激活T细胞及其下游的自身免疫反应。T细胞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刺激滑膜增殖,调节巨噬细胞、活化B细胞,诱发或加重滑膜炎症。RA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RA滑膜炎症及关节外表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在对RA滑膜的病理研究中发现,滑膜中存在B细胞滤泡和生发中心形成,以及大量浆细胞浸润,说明B细胞参与了滑膜炎症的形成。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瓜氨酸化在RA发病中也有重要的地位。【诊断标准】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条件定义1.晨僵: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h(病程≥6周)2.3个或3个以上区医生观察到下列14个区域(左侧或右侧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域的关节炎:膝、踝及跖趾关节)中累及3个,且同时软组织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骨隆起)病程≥6周)3.手关节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病程≥6周):4.对称性关节炎:两侧关节同时受累(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绝对对称)(病程≥6周):5.类风湿因子阳性:任何检测方法证明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异常,而该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小于5%;6.类风湿结节:医生观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7.影像学改变: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相上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放射学改变,必须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以上7条满足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可诊断RA(引自ArthritiRheum,1988,31:315-324)2OO9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一、关节受累(0-5分)】1个中大关节0分2-10中大关节1分1-3个小关节2分410个小关节3分10个以上关节5分编6···试读结束···...

    2022-07-27 汪悦非常中医 省中医医院汪悦

  • 肿瘤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郑心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肿瘤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作者】郑心主编【页数】207【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5【ISBN号】978-7-5331-8882-5【价格】59.8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防治【参考文献】郑心主编.肿瘤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5.图书封面:肿瘤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内容提要:《肿瘤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主要内容包括恶性淋巴瘤,肺癌,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胆管癌,肝癌,肾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神经胶质细胞瘤,脑膜瘤。...

    2022-07-27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中西医结合效果好吗

  • 《与瘤共存 中西医肿瘤治疗》程井军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作者】程井军等主编【页数】314【出版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03【ISBN号】978-7-5192-4205-3【价格】86.0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程井军等主编.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03.图书封面: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内容提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肿瘤的治疗日益丰富、多元,不再仅局限于过去的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效果,丰富的中医药治疗手段如辨证论治、民间验方、食疗、中药外治、中成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在肿瘤的治疗或消除放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挖掘传统医药治疗手段的同时,现代医学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诸入内镜治疗、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已成为人类攻克肿瘤的希望。本书详细论述了肿瘤的流行病学、中医发病机制、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提出了“与瘤共存”的治疗理念,书中重点阐述了各系统常见肿瘤的中医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并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了探讨。本书内容丰富,兼顾了中医、西医两种不同治疗理念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适合临床肿瘤科医生及肿瘤专业研究生学习,一些食疗、按摩推拿等简便操作也适合患者及家属学习。《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肿瘤学概论第一节肿瘤的流行病学一、肿瘤流行病学概念1.定义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流行原因及预防措施的一门学科。2.任务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癌情、探讨肿瘤的病因、预防肿瘤发生的措施及考核肿瘤预防措施的效果。3.研究对象以群体为对象,而不是临床上的某个显性患者。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立足于总体,即观察的对象不仅限于临床的显性肿瘤患者和隐性患者,还包括处于癌前状态的患者。4.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有多种,从流行病学研究的性质来分,大致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及理论性研究四大类。描述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等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方法;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等方法;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等。5.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来源①肿瘤的登记报告,主要包括以人群或医院为基础的登记报告,是掌握肿瘤发病、死亡动态的一种基本方法。②肿瘤死亡回顾调查,是对既往居民死亡及死亡原因的调查。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关于较大地区内居民的死亡情况和死因全貌的资料,尤其对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很大的帮助。③肿瘤患病情况调查,反映该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水平和分布的特点。④肿瘤病理资料,在既无登记报告资料又无肿瘤普查资料时,病理诊断材料有时可提供有用线索。6.恶性肿瘤负担的描述指标肿瘤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计算发病率时,可根据研究疾病及研究问题的特点来选择时间单位,恶性肿瘤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常以10万分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肿瘤发病率(/10万)=一定时期某人群某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万)·1·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肿瘤惠病率也称为现患率、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种肿瘤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肿瘤患病率(/10万)=特定时期某人群某恶性肿瘤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10万)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种肿瘤的新旧病例数,而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间内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肿瘤存在和流行的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患病率主要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如果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则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患病率=发病率×平均病程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意义视各种疾病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某种肿瘤的患病率增高,既可以是发病率真的增高,也可以是因治疗的改进使患者寿命延长所致。因此,患病率的资料要结合发病率、治愈率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肿瘤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某种肿瘤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肿瘤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某种肿瘤死亡风险的常用指标。其分子为某种肿瘤的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计算公式如下:肿瘤死亡率(/10万)=某人群某年某恶性肿瘤死亡例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构成比与率的区别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构成比的分子部分包括在分母内,因此,构成比不能说明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者强度,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构成比不能当作率使用,这种构成比也不能相互比较。构成比的计算公式为: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构成比(%)=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100%标准化率在分析肿瘤发病/死亡率的动态变化或比较不同地区、单位、职业的肿瘤发病率时要考虑到人口的性别、年龄等其他因素构成的影响,即不同地区人群之间的发病/死亡率的比较必须经过标准化的处理方可进行。二、恶性肿瘤的流行情况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三大死因。世界卫生组织(WH0)2002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090万,死亡人数670万,现患人数2460万。2005年统计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已经上升至760万。解放军第458医院生物治疗中心调查研究认为,全球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12%,20年后全球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将达到1000万,每年新增人数达1500万。此外,恶性肿瘤是造成全球15~64岁工作年龄人口死亡和伤残的第一位原因。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每年新增患者120万,占肿瘤死亡的17.8%;其次为乳腺癌,每年新增患者100万;随后依次为结直肠癌(94万人)、胃癌(87万人)、肝癌(56万人)、宫颈癌(47万人)、食管癌(41万人)。其中危害最严重·2···试读结束···...

    2022-07-27 如何与肿瘤共存 老年人如何与肿瘤共存

  •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王刚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作者】王刚主编【页数】538【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ISBN号】978-7-313-20446-2【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王刚主编.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图书目录:肿瘤治疗学》内容提要:《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不仅是一本基于数十年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科学严谨的著作,同时还是一本文化气息浓郁、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专业读物;本书提出了一系列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新观念,介绍了最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策略,在现代医学治疗同时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从全身和局部进行综合治疗,介绍中西医结合技术在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中汇聚了众多国内著名肿瘤专家几十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包括验方、单方,以及很多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比如,各种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方法、作用与机制;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实用的药膳食疗、体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提高免疫能力综合康复措施,坚持扶正祛邪,化淤解毒、益气补中等中医药治疗,结合心疗、食疗、体疗等康复治疗,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转移。《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内容试读上编···试读结束···...

    2022-07-27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图书查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图书馆官网

  • 《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程井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作者】程井军主编【页数】354【出版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04【ISBN号】978-7-5192-5638-8【价格】85.0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程井军主编.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04.图书封面:肿瘤康复治疗》内容提要:肿瘤康复是指调动医、患、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身心锻炼、社会支持等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本书全面阐述了肿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涉及心理康复、饮食疗养、运动疗法、养生保健、常见抗癌治疗副作用的处理、癌性疼痛的控制、恶病质的处理、感染的防治、中医药治疗等,全面遵循“与瘤共存”的治疗康复理念。本书内容丰富,兼顾了中医、西医两种不同治疗理念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适合临床肿瘤科医生及肿瘤专业研究生学习,一些食疗、按摩推拿等简便操作也适合患者及家属学习。...

    2022-07-27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中西医结合效果好吗

  • 《中西医结合肿瘤特色医疗 下》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编委|(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特色医疗下》【作者】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编委【丛书名】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特色丛书【页数】1164【出版社】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2【ISBN号】978-7-5424-2808-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编委.中西医结合肿瘤特色医疗下.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2.图书目录:肿瘤特色医疗下》内容提要:...

    2022-07-27 甘肃省肿瘤医院百科 甘肃省肿瘤医院官方网站

  • 《常见肿瘤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夏小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常见肿瘤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作者】夏小军主编【丛书名】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特色丛书【页数】698【出版社】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3【ISBN号】978-7-5424-2809-7【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夏小军主编.常见肿瘤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3.图书封面:肿瘤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内容提要:本书将中医学经典著作对各种肿瘤的论述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探索源流,汇通古今,论述了中西两种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全书包括27个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中医中药等贯穿于肿瘤治疗全过程,各疗法整体协同,优势互补,整合治疗,做到肿瘤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的统一,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肿瘤防治中具体化。本书专业、科学、实用,单独成册,独成体系,可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常见肿瘤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内容试读第一章食管癌第一章食管癌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发病情况在不同国家相差悬殊,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或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中,以食管癌居首位的有豫、苏、赣、冀、陕、皖、川、鄂和北京9个省、市,年平均死亡率为15.59/10万,其中以云南省最低(1.0510万),河南省最高(32.2210万).两者相差31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管癌属中医“噎膈“翻胃”“胃反”范畴。《素问·阴阳别论》曰:“三阳结,谓之膈。”《医贯·噎膈论》曰:“三阳者,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结热。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热结则津涸,小肠热结则液燥。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热结则津液竭。然而三阳何以致热结?皆肾之病也。肾水既干,阳火偏胜,熬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素问·通评虚实论》曰:“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素问·风论》曰:“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膜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伤寒论·辨脉法》曰:“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日:“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景岳全书·杂证·噎膈》日:“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而成。”《丹溪心法·翻胃》曰:“噎膈乃翻胃之渐…年高者不治,粪如羊屎者,断不可治,大肠无血故也。”又日:“膈、噎、胃反之病,得之七情六淫,遂有火热上炎之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积而为痰为饮,积成甚热,血液衰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入亦不多,名之日噎隔。”《证治准绳·噎》日:“噎谓饮食入咽而阻滞不通,梗涩难下,有下者,有不得下者,有吐10011效丨中西医结合常见肿瘤诊疗方案ZHONGXIYIJIEHECHANGJIANZHONGUIUZHENLIAOFANGAN者,有不得吐者,故别之门…噎病喉中如有肉块,食不下用昆布二两”。《诸病源候论·噎候》日:“此由肺气冷而不理,津液涩少而不能传行饮食,故饮食入则噎塞不通,故谓之食噎,胸内痛,食不下,是故噎也。”又曰:“营卫俱虚,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即藏冷,藏冷则脾不磨而宿食不化,其气逆而成反胃。王冰曰:“食不得入是有火,食入反出是无火。”《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决》曰:“三阳结热伤津液,干枯贲出魄不通,贲门不纳为噎膈,出门不放翻胃成,二证留连传导隘,魄门应自涩于行,胸痛便硬如羊粪,吐沫呕血命难生。”第一节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食管癌的确切病因不明,研究表明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如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20%)含量与患病率呈正相关;食管损伤(20%)如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20%):遗传因素(10%)等。食管癌病理特征:1.早期食管癌(按肉眼或内镜所见):分为隐伏型(充血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其中斑块型最多见,癌细胞分化较好;糜烂型次之,癌细胞分化较差;隐伏型是食管癌最早期的表现,多为原位癌;乳头型病变较晚,但癌细胞分化一般较好。2.中晚期食管癌(按病理形态):一般情况下,食管上、中段癌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食管下段癌则多为腺癌。(1)髓质型(Medullarytye):占56.7%~58.5%。常有较明显外侵,手术切除率较低,外科治疗预后较差,放射治疗效果中等,复发率也高。(2)蕈伞型(Fugatigtye):占17%~18.4%。往往外侵不明显,因而有较高的手术切除率,放射敏感度较高,放射治疗效果较好。(3)溃疡型(Ulcerativetye):占11%~13.2%。溃疡型食管癌较少见。(4)缩窄型(Cotritivetye):占8.5%~9.5%。这一类型食管癌较少见,病变虽较短,但外侵较严重,放射治疗症状改善较差。(5)腔内型(Itralumirialtye):占2.9%~5%。常无明显外侵,因此手术切除率很高。10021第一章食管癌二、中医病因病机(一)病因忧思郁怒,情志不遂,七情郁结,引起气机郁滞,气不布津,津液聚而为痰,痰气交阻食管而成。或嗜酒无度,恣食辛香燥热等物,损伤脾胃,造成气滞食凝,积聚成块;或年高衰老,正气亏虚,正不胜邪,瘤邪乘虚侵入而成。(二)病机1.气滞血瘀:情志失调,忧思郁怒,或饱食不节、寒热不适,引起血行不畅,痰湿不化,痰凝交结,积聚而成。2正虚热毒:先天禀赋不足,或年高衰老,阴阳不和,水火失调,正不胜邪,毒邪乘虚侵入而成;嗜酒无度,喜好肥甘,酿成痰浊,痰凝食管,结成肿块:误服辛燥之物,俱令津血亏虚,相火渐炽,日久成毒,灼伤食管而成。亦如《景岳全书·噎膈》所言:“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清代医家徐灵胎在评《临证指南医案·噎膈》时指出:“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第二节临床表现一、主要症状(一)食管癌早期1咽下哽噎感最多见,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吞咽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期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3.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黏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二)食管癌中晚期1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10031效【中西医结合常见肿瘤诊疗方案ZHONGXIYIJIEHECHANGJIANZHONGUIUZHENLIAOFANGAN2.食物反流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3.其他症状: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二、体征1.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2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三、并发症(一)带状疱疹食道癌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病率为常人的2倍多,年老体弱的食管癌患者常常可伴发此症,有些往往是癌肿的前驱症状。(二)皮肌炎皮肌炎患者食管癌发病机会比一般人高5~7倍,尤其是40岁以上男性更易罹患。因此在有皮肌炎者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者应高度警惕食管癌的发生。(三)瘙痒病、痒疹可能皮肤对非特异性毒素(包括癌毒素)或过敏源(包括致癌物质)的反应。瘙痒可能为痒疹。在40岁以上有进行性瘙痒者,应考虑是否有恶性消化道肿瘤。(四)Bow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偶有皮肤或黏膜上一处或几处界限明显的鳞屑样结痂皮损,相似于牛皮癣或湿疹,称之为Bow病。(五)黑棘皮病又称黑色素角化病。临床上分良性、恶性。恶性黑棘皮病大多伴有体内消化道腺癌,以食管癌为常见。黑棘皮病常在癌肿确诊前出现,是诊断食管癌的早期线索。这种皮肤病有一定的特性,皮肤逐渐呈淡棕褐色,出现乳头肥大或乳头状瘤,发生瘙痒性色素沉着的软而柔和的疣状病变,皮肤褶皱处角化过度,常对称发生于身体皱缝处(如腋窝、颈、会阴、生殖器、股内侧、脐和肛周),黏膜与手脚背亦可受累,且随食管癌加重而进行性加剧,有时肿瘤病消除后皮肤变化即消退,但食管癌复发时又会再出现。(六)红皮病或剥脱性皮炎食管癌伴发红皮病者表现为全身皮肤普遍潮红、脱屑。10041第一章食管癌第三节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血液生化检查对于食管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食管癌病人血清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二、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检测方便、微创等特点,目前应用于食管癌检测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尚不成熟。用于食管癌辅助诊断的标志物有组织多肽抗原(tiueolyetideatige,TPA)、细胞角质素片段I9(cytokeratifragmet,cyfra21-l)、癌胚抗原(carcioemryoicatige,CEA)等。'临床报道较多的为cyfra2I-1,阳性率达45%。多用于食管癌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三、影像学检查(一)食管造影检查是可疑食管癌患者影像诊断的首选,进一步仍需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二)CT检查胸部CT检查目前主要用于食管癌临床分期和术后随访。关于临床分期,CT判断T分级的准确性达58%左右,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达54%左右,判断远端部位如肝、肺等处转移的准确性达37%~66%。(三)B超或彩超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要器官及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有时也用于颈部淋巴结的检查。(四)其他如MRI和PET-CT,目前均不作为常规应用。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建议在适应证较明确的情况下,开展相关检查项目。同胸部CT相比,MRI和PET-CT有助于鉴别放化疗后肿瘤未控和瘢痕组织。PET-CT检查较胸部CT能发现更多的远处转移。在常规检查阴性的患者中,PET-CT可以发现15%~20%的患者存在远处转移。四、病理学检查(一)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1.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是高发区高危人群筛查食管癌的首选方法,对于阳性10051···试读结束···...

    2022-07-27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中西医结合效果好吗

  • 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等编委|(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作者】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等编委【丛书名】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特色丛书【页数】339【出版社】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2【ISBN号】978-7-5424-2810-3【价格】89.0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参考文献】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等编委.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2.图书封面: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内容提要:...

    2022-07-27

  • 肿瘤病人最关心的350个问题pdf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癌症患者最关心的350个问题df在线下载,这是一本帮助人们掌握癌症防治知识,让癌症患者有信心与疾病抗争的书籍。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癌症患者最关心的350个问题简述《癌症患者最关心的350个问题》分为6个方面,包括肿瘤知识、肿瘤病因、如何诊断肿瘤、治疗肿瘤、预防肿瘤等与肿瘤有关的问题.患者最关心的350个问题,希望能帮助广大民众预防癌症,帮助癌症患者抗癌。在本书的编写中,力求内容新颖翔实,方法科学实用,文字通俗易读,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因此,本书可以作为广大公众防治癌症的指南。抗癌武器和癌症患者也可以作为癌症防治工作者的参考资料。癌症患者最关心的350个问题列表1、肿瘤知识1.什么是肿瘤2、什么是癌症3.肿瘤和癌症有什么区别4、类癌也是癌症吗?5.有哪些类型的肿瘤6.什么是肿瘤分期7.什么是肿瘤分类8.什么是肿瘤分类9.什么是肿瘤分级10。恶性肿瘤的国际分期是什么11.什么是癌前病变12.什么是组织化生13.肿瘤细胞的分化是什么14、人为什么会得癌症15.癌细胞从何而来16.什么是生活方式癌症17.什么是可治愈、难治和不可治愈的癌症18.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八种癌症是什么19.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有哪些特点20.神经能控制癌症吗?21、“占位性病变”是癌症吗?22.什么是癌基因23.什么是原癌基因24.什么是抑癌基因25.癌症有什么特点26.癌症会不会传染27.癌症患者可以结婚、生育和哺乳28、为什么亚洲会成为癌症高发地区29.癌细胞有哪些新认识30.为什么癌症会浸润和转移31.癌症患者会患上新的癌症吗?2、肿瘤的成因3、如何诊断肿瘤4、肿瘤治疗5、癌症预防6、其他与肿瘤有关的问题癌症患者的饮食注意原则1、合理饮食,适当运动。2、保持合适且相对稳定的体重。3、食物的选择应该多样化。4、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5、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6、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7、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量。8、当肿瘤患者在抗肿瘤治疗期和恢复期膳食摄入不足,经膳食指导后仍不能达到目标要求时,建议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2022-05-13 癌症 肿瘤区别 癌症肿瘤图片

  • 肿瘤转移:生物学基础与治疗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TumorMetatai:BiologicalBaiadTreatmetdf由DavidRyde,[美国]DayR.Welch,[Eg.]BethSerra合着本书分为两部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系统、全面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肿瘤转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肿瘤转移的内容介绍本书分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部分。基础研究部分从遗传学、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外基质、微环境和全身因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肿瘤转移的复杂过程和调控机制及其对防治肿瘤转移的潜在临床价值。重点介绍肿瘤和宿主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特征、细胞休眠和凋亡、上皮-间质转化、器官特异性转移和转移前生态位、微环境炎症反应等近期热门研究领域的进展。还介绍了肿瘤转移研究常用的模型和工具。临床研究部分系统介绍了19种常见肿瘤转移灶的诊治研究现状,肿瘤转移灶诊治新技术和新策略的探索,特别是蛋白质组学、循环肿瘤细胞、分子影像学等新诊断技术的探索。以及新的抗转移策略,如纳米技术、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信本书将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肿瘤转移的基础研究现状和临床诊疗研究的趋势,对肿瘤转移的研究和预防具有指导意义。关于肿瘤转移的作者秦伦修,男,博士,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肝癌转移与复发机制及防治策略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际肝癌协会(ILCA)创始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主席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委员会,武汉大学肿瘤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组。办公室学术委员会主任。CliExMetatai、ChiMedJ等14个期刊编委。部分肿瘤转移目录第1部分基础研究1基础研究概述2肿瘤转移研究的模型和工具2.1肿瘤转移动物模型2.2果蝇和斑马鱼:肿瘤转移的遗传模型2.3计算模型2.4活体显微镜显示肿瘤浸润和转移3基因和遗传学3.1肿瘤转移促进基因3.2肿瘤转移抑制基因3.3决定器官特异性转移的间充质细胞衍生因素3.4转基因基因:表观遗传学...

    2022-05-13 肿瘤转移肿瘤标志物正常吗 肿瘤转移 肿瘤标志物

  • 免疫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Immuitydf电子书是作者YuraBee撰写的一本关于人体免疫的书。它包含30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对疫苗的实地考察过程,展示了作者的理性判断。涉及医学各个领域的研究。lt/gt免疫简介df内容《免疫》一书由30篇文雅而深思熟虑的文章组成,讨论了诸如“免疫”和“疫苗接种”等公众关注的问题。当作家尤拉·比斯(YuraBee)成为新妈妈后,这个新角色让她陷入了母亲常见的焦虑之中:不完全信任政府和医疗机构,担心孩子们呼吸的空气、他们吃的食物、他们使用的食物床垫,使用的药物和疫苗……她发现人们实际上并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或自己“对世界免疫”,于是她开始了一场反对“免疫”的细致研究,而这本书就是一本纲要。她的研究,本质上是与新父母和整个社会的诚实对话——关于信任问题、关于权衡、关于科学的价值,以及人们有时是如何仓促进步的。比斯直面现代社会人们共同的忧虑,她明白这种焦虑恰恰是面对众多的信息来源,面对人类的偏见、脆弱、无法信任彼此,面对永恒的不可知而千变万化的外部对世界的无能为力的反应。然后她在书中告诉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一次又一次地面临着人生中重要的“选择”。在这个每个人都相互联系的时代,人们应该如何用理性的力量去思考各种重要的问题,如何消除偏见,如何接近现实,如何判断,如何选择。这本书知识渊博,被广泛引用,涵盖了广泛的历史、文学、神话和医学史。可以说,这本书谈论的是“免疫”,但最终它实际上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和命运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相互关联的。免疫学df作者信息YuraBee,在西北大学任教,凭借《无人区笔记》获得美国国家书评家协会奖。她的文章定期发表在信徒和哈珀杂志上。免疫力df亮点这些故事让免疫听起来神秘又神秘,告诉我们普通人不应该期望拥有坚不可摧的金身。当我不是母亲的时候,我对此没有任何问题。但随着儿子的出生,我同时意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力量,以及作为母亲的无力感。我发现自己开始担心自己的命运,面临许多困境。我和老公甚至半开玩笑地发明了一个“我们愿意给孩子什么病预防什么病”的游戏。...

    2022-05-11 免疫无能性 自然免疫不科学不人道

  • 肿瘤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2020PDF电子版下载最新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肿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统介绍了肿瘤的一般生物学特征,以及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概念和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病因、发病机制、肿瘤预防及相关知识等。其思路是先介绍正常细胞活动的机制,然后介绍肿瘤细胞的结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变化。编辑推荐郑杰主编的TheCelladMolecularBiologyofTumor系统介绍了人类肿瘤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同时也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概念和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病因、发病机制、肿瘤预防及相关知识等。写作思路是先介绍正常细胞活动的机制,再介绍肿瘤细胞的结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变化。书的内容比较新,语言简洁,并使用了大量的图表,使内容更加生动,让一些难懂的内容通俗易懂。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大致了解肿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肿瘤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同时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概念和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病因、发病机制、肿瘤预防及相关知识等。本书的写作思路是先介绍正常细胞活动的机制,再介绍肿瘤细胞的结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功能变化。.由于大量图表的使用,内容生动活泼,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也变得通俗易懂,好记好记。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肿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gt本书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医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由于本书内容涉及生命科学的不同领域,反映了当前该领域的国际前沿水平。因此,对于从事生物学、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化学致癌物是人类肿瘤的主要致癌物化学致癌物是人类肿瘤最主要的致癌物。已知有1,000多种化学物质会诱发肿瘤,包括天然和合成的。一些化学致癌物具有直接致癌作用,在体内不发生生物转化就可致癌。它们被称为直接作用致癌物。一些化学致癌物本身并不直接致癌,而是在体内发生生物转化。衍生物具有致癌作用,称为间接致癌物(idirectactigcarcioge),其转化过程称为致癌物的代谢活化。大多数已知的化学致癌物是间接致癌物。由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形成的致癌衍生物统称为终极致癌物必须经过代谢活化才能产生致癌作用的间接致癌物称为前致癌物。在前致癌物代谢活化形成的一系列中间代谢物中,有些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但不是最终致癌物。此类物质称为近似致癌物或半致癌物。...

    2022-05-07 致癌的化学物 化学致癌物诱发肿瘤的特点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