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陈春侠|(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作者】陈春侠【丛书名】“十三五”职业教育部委级规划教材【页数】157【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1【ISBN号】978-7-5180-5141-0【价格】49.00【分类】纺织品-质量标准-职业教育-教材;纺织品-质量检验-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陈春侠.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内容提要:根据广大一线检测技术人员对国外纺织检测标准进行的收集、汇总、整理,按照项目分别解读。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纺织服装及羽绒产品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比较、主要标准差异及关注点,以AATCC、ASTM、BS、DIN、EN、ISO、JIS和NF为主。内容新颖全面,解释简明扼要,适合进出口企业有关人士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同志阅读,也可作为纺织专业学生参考。《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内容试读001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项目一标准的分类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为适应不同的要求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便于研究和应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属性将标准进行分类。一、根据适用范围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一)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需要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称为国家标准。(二)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三)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称为地方标准。(四)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由企业制定的作为组织生产依据的相应的企业标准,或在企业内制定的、适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由企业自行组织制定的,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不含内控标准)的标准,称为企业标准。这四类标准主要是适用范围不同,不是标准技术水平高低的分级。二、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分(一)强制性标准强制标准范围主要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禁止生产、销售与进口不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企业和有关部门对涉及其经营、生产、服务、管理有关的强制性标准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而造成不良后果以至重大事故者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直至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002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关于“技术法规”定义,即“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技术法规也可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为使我国强制性标准与WTO/TBT(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定衔接,其范围要严格限制在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与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五个方面。(二)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导性标准,基本上与WTO/TBT对标准的定义接轨,即“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准或标签求”。推荐性标准是自愿性文件。推荐性标准由于是协调一致文件,不受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利益干预,能更科学地规定特性或指导生产,《标准化法》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为了防止企业利用标准欺诈消费者,要求采用低于推荐性标准的企业向消费者明示其产品标准水平。(三)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为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符合下列情况可判定为指导性技术文件。(1)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2)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并负责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号由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顺序号和发布年号构成。GBZ00X发布年号顺序号代号三、根据标准的性质分(一)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事物的技术性内容。(二)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规定人们在生产活动利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过程方法、程序文件以及资源分配等事宜,它是合理组织国民经济建设、正确处理各种生产关系、正确实现合理分配、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依据。(三)工作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是针对具体岗位而规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003定人员和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职责、权限,对各种过程的定性要求以及活动程序和考核评价要求。国务院发布的(86)71号《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若干规定》中要求企业要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完善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四、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一)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通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志、方法等标准:计量单位制、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及齿轮模数标准:优先系数、基本参数系列、系列型谱等标准;图形符号和工程制图:产品环境条件及可靠性要求等。(二)产品标准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特性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要求等。(三)方法标准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四)安全标准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五)卫生标准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六)环境保护标准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振动、电磁波等环境质量、污染管理、监测方法及其他事项而制定的标准。项目二国内外纺织品标准概述纺织标准是以纺织科学技术和纺织生产实践为基础制定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纺织生产和纺织品流通领域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一、标准组成(一)标准编号标准编号有国际、国外标准编号和中国国家标准编号两种。1.国际、国外标准代号及编号国际及国外标准号形式各异,但基本结构为:标准代号+专业类号+顺序号+年代号。其中,标准代号大多采用缩写字母,如IEC代表国际电工委员会(teratioalElectrotechicalCommiio)、API代表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PetroleumItitute)、ASTM代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mericaSocietyforTetigadMaterial)等;专业类号因其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不同而各异,有字母、数字、字母数字混合式三种形式:标准号中的顺序号及年号的形式与004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我国基本相同。国际标准S0代号及混合格式为S0+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号中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08402:1987和IS09000-1:1994分别是IS0标准的编号。2.中国国家标准代号及编号中国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标准发在年代号构成。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行业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大写字母组成,再加上“/T”组成推荐性行业标准,如××/T。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的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正式公布该行业标准代号。已经正式发布的行业代号有FZ(纩织)、QJ(航天)、SJ(电子)、JB(金融系统)等。地方标准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的前面两位数字(北京市11、天津市12、上海市13等),再加上“/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DB××/T),不加“/T”为强制性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的代号由汉字大写拼音字母Q加斜线再加企业代号组成(Q/×××),企业代可用大写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者两者兼用所组成。例:中国国家标准编号为:GBXXX×X一XX00K标批准年号标准蘭序号强制性同家标准代号纺织行业标准编号为:化x×xX一XXXX标准批准年马标神顺序号强制性纺(行业标准代号FZT×XX一××××标准雅准年号标准顺序号推荐性纺织行业标漫代号(二)标准的一般部分标准的一般部分主要对标准的内容作一般性介绍,由标准名称、范围、引用标准三部分组成。标准名称主要说明标准化对象名称及技术特征:标准的范围用于说明该标准的对象与主题、内容范围和使用领域:引用标准主要列出正文中所引用的其他标准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凡列入的文件中被引用的章条,因引用而构成了该标准的一部分,故在实施中具有同等约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005束力,必须同时执行。(三)标准的技术部分标准的技术部分是标准的主体,是标准要规定的实质性内容。主要包括: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抽样、试验方法、分类与命名、标志、包装、运输、储存、标准附录等。1.定义当技术标准中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无统一规定时,应在该标准中作出定义和说明。2.符号和缩略语技术标准中使用的某些符号和缩略语,可列出一览表,并对所列符号、缩略语的功能、意义、具体使用场合给出必要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3.要求纺织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可以测定和鉴定的,主要包括:质量等级,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稳定性,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使用特性,关于防护、卫生和安全的要求,工艺要求,质量保证,以及其他要求等。4.抽样规定进行抽样的条件、抽样方法、样品的保存方法等。5.试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试验原理,试样的采取或制备,试剂或试样,试验用仪器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评定,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的内容等。6.分类与命名分类与命名部分是为符合所规定特性要求的产品、加工或服务而制定的一个分类、命名或编号的规则。7.标志分为产品标志和产品外包装标志。产品标志包括产品名称、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式和代号、产品等级、产品标准号、出厂日期、批号、检验员印章等,以及标志的位置和制作方法。产品外包装标志包括: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净重、等级、毛重,以及储运指示标志和危险品标志。8.包装包装部分的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和包装的技术要求,或者包装的检验方法,随同产品供应的技术文件如装箱清单、产品质量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9.运输运输方面的技术规定包括:运输工具、运输条件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温湿度要求、运输工具要求、小心轻放等。10.储存储存部分内容主要对产品储存地点、储存条件和储存期限,以及长期储存中应检验的项目等技术要求作出规定。11.标准的附录标准中的附录有两种性质:标准的附录和提示的附录。标准的附录是标准正文内容不可分割的部分,与标准条文具有同等效力。只是为了保证标准结构的均匀,将某些内容放在附录中,成为标准的附录。提示的附录则属于标准的补充部分。(四)标准的补充部分标准的补充部分由四部分组成:提示的附录、脚注、正文中的注释、表注和图注。1.提示的附录提示的附录是指用来给出附加信息,帮助理解标准内容,以便正确掌握和使用标准的可供参考的附录。它不是标准正文的组成部分,不具备标准正文的效力。2.脚注脚注可提供理解条文所必要的附加信息和资料,它不包含任何要求。3.正文中的注释正文中的注释是用来提供理解条文所必要的附加信息和资料,它不包含任何要求。4.表注和图注表注和图注属于标准正文的内容,它与脚注和正文中的注释不同,是可以包含要求的。006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二、国内外纺织品标准(一)国内外纺织品标准的分类国内外纺织品标准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纤雏原料、织物组织结构、加工工艺等分类按这种分类法分类较细,产品标准数量较多。这种分类法的代表有中国与俄罗斯的纺织产品标准。中国与俄罗斯的纺织产品标准在其本国纺织标准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纺织产品标准所占比例。例如,中国的棉纺织产品标准包括棉本色布、棉印染布、色织棉布、大提花棉本色布、棉印染起毛绒布、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精梳涤棉混纺印染布、精梳涤棉混纺色织布、棉本色灯芯绒、棉印染灯芯绒、涤黏中长混纺本色布、黏纤印染布等。此外,棉、毛、丝、麻、化学纤维各自为一套。2.按纺织品的最终用途进行分类将大的结构如机织物、针织物分开,这一种分类方法已被欧、美、日等国家及地区认可,像美国ASTM纺织产品标准(该标准已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为国外先进标准)的分类,例如,男式成人及儿童衬衣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男、女式成人及儿童游泳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女式成人及儿童用晨衣、睡衣、长睡衣、便服、长衬裙和内衣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等。这种分类方法虽然可能会造成分类区域重叠的问题,但以最终用途来划分,十分明显,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英、德、法、日等国所制定的标准与S0类似,多是基础和方法标准,从而使商业标准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纺织产品标准化工作是伴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从某种角度上讲,它是一种指导厂家进行生产的生产型标准。标准的制定是为生产企业产品验收和分类分级服务的,标准是按使用的原料、应用的工艺条件能够达到的质量水平制定的。由于现今纺织品越来越强调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混纺交织,各种新型纤维层出不穷,致使我国以原料来进行分类的纺织标准越来越显出局限性。欧美标准最大的特点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来确定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而不考虑产品的原料成分和工艺差别。从而使考核的指标更接近实际应用,质量指标也更为严格。摆脱了原料和工艺的束缚,使千变万化的纺织品无须再制定相对应的甚至是泛滥的产品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0T℃38也将“制定纺织产品的性能规格时不考虑织造方法”写入其发展战略中。其思路也是制定不受制造工艺限制的产品性能标准。(二)我国的纺织品标准1.我国纺织标准体系与纺织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纺织标准化工作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提高,取得不小的成绩。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标准有1300多项,形成了以产品标准为主体,以基础标准相配套的纺织标准体系,包括术语符号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物质标准和产品标准四类,涉及纤维、纱线、长丝、织物、纺织制品和服装等内容,从数量和覆盖面上基本满足了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和贸易需要,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对国际标准的平均采标率约为40%,而纺织品标准的采标率达80%以上,IS0标准中有关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我国已不同程度地采用或已列入采用计划,这在国内居于前列。基础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也较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标准、英国标准、德国标准和日本标准等,特别是基础的、通用的术语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都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我国的纺织品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达到了国际···试读结束···...

    2022-09-07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作者】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266【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08【ISBN号】978-7-5680-4078-5【价格】48.00【分类】汽车-故障诊断-高等学校-教材-汽车-故障检测-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08.图书封面: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提要:全书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基础、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2篇,共7章,其中基础篇包含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检测站3章,技术篇分为发动机、底盘、整车和电控系统检测与诊断4章,编写内容与汽车构造内容相对应,内容结构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试读语是迪好已厮欲主产宣1丰【】第1篇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本章摘要】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汽车检测与诊断理论与技术的必要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相关的概念和内涵、发展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了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故障及其形成基础知识;介绍了汽车检测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了现代诊断方法基础知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的技术状况逐渐变差,导致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下降,环境危害增加,故障率上升,严重时汽车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对汽车的运行安全、运行消耗、运输效率和成本以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并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定期或不定期检测汽车的技术状况,可以及时掌握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故障的变化规律,准确诊断汽车的故障部位及产生原因,从而为有效监管和恢复汽车的使用性能及后续科学合理地排除故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及措施支撑,为此,建立和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1.1汽车检测与诊断概述1.1.1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概念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汽车工作能力是指汽车执行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的能力。汽车工作能力是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及安全环保等性能的总称。汽车故障是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汽车检测是在整体不解体的条件下,依照相关技术标准,运用检测工具、仪器设备和软件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汽车检测针对的是汽车的使用性能,犹如人体的常规体检。汽车诊断是指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如火花塞、喷油器)的条件下,通过检测数据信息对汽车技术状况或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操作过程。汽车诊断针对的是汽车故障,犹如人有病就医。广义的汽车诊断还应该包括汽车检测内容,因为诊断之前必须要对汽车进行检测,犹如就医前要进行体检和化验,但与汽车检测的目的有本质区别,其所研究的对象是针对故障而进行的检测项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以检测技术为基础,依靠人工智能科学地确定汽车技术状态,识第】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3·别、判断故障,甚至预测故障的综合性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汽车性能检测技术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统称,也简称为汽车诊断技术。它主要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以及在汽车不解体条件下的检测手段,以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或其故障。与传统汽车检测诊断相比较,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侧重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利用的设备以及采取的方法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贯穿于汽车运用、汽车维护、汽车修理以及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给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力等方面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凸显日益重要的作用。1.1.2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内涵1.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意义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汽车的控制技术越来越丰富和复杂,汽车检测与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汽车检测与诊断是改革汽车维修制度、实行视情维修的必要手段。传统的维修方式是采用事后修理和定期强制维护,事后修理方式使造成重大故障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对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定期强制维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会扩大维护的作业范围,损坏原有的配合技术参数,使汽车技术状况更加恶劣,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指出:“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即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鉴定结果视情按不同的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既要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劣,又要防止提前修理造成的浪费。”同时指出“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单位应积极推广检测诊断技术”。因此,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使“视情修理”的原则得到广泛采用和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零件的使用潜力,减少不必要的拆卸,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2)汽车检测与诊断是提高维修效率、监督维修质量的迫切需要。在汽车技术保障中检测诊断故障的时间约为70%,而排除和维修时间约占30%,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且平均每年环比增量迅猛,因此汽车检测与维护任务艰巨。另外,汽车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仅凭经验已不能满足对现代汽车进行迅速、准确的技术状况检测诊断和维修质量评价监督的要求,必须凭借高效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和强制性制度。因此,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汽车具有完好的技术状况,汽车检测与诊断不仅是车管部门或行业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和监督的手段,而且已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汽车检测与诊断有利于加强汽车安全环保检测,是保证行车安全和减少排放污染的有效手段。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用车必须定期到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进行安全环保检测,通过检测可以对汽车技术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提高汽车技术状况,完善安全结构,预防交通事故,减少环境污染。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对汽车技术状况全面检查,确定汽车性能是否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以确定该汽车是否继续行驶或采取何种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4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对汽车维修作业后竣工检测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安全环保性能检测诊断、综合性能检测诊断即属于此范畴:二是对显现出故障的汽车,通过检测诊断查找故障的确切部位和发生原因,从而确定排除故障的方法。对汽车运行中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汽车维修前及维修过程中的检测诊断即属于此范畴。3.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类型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检测与诊断的具体目的,汽车检测与诊断可分为以下类型。(1)汽车故障诊断检测。对汽车故障诊断进行的检测,目的是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对运行汽车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进行的检查、测量、分析和判断。诊断出故障后,通过调整或修理的方法进行排除,以确保汽车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运行。(2)汽车维修检测。汽车维修前的检测,目的是判断汽车技术状况与标准值相差的程度,以此确定维护附加项目,掌握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汽车的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确定汽车是否需要大修,以实现视情修理;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检测,目的是确定故障的部位和原因,确保维修质量及提高维修效率;汽车维修后的检测,目的是检验汽车的使用性能是否得到恢复,以确认维修质量。(3)安全环保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建立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确保车辆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容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符合规定的尾气排放物,使其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的情况下运行。(4)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综合性能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对运行车辆确定其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查明故障或隐患的部位和原因: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督,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同时,对车辆实行定期综合性能检测,又是实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维护制度的前提和保障。1.1.3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方法汽车检测与诊断过程是由检查、测量、分析和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从完成这些活动的方式以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历程看,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人工经验诊断法人工经验诊断法是诊断人员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的情况下,根据汽车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外部异常状况,借助简单工具,通过嘴问、眼看、耳听、手摸、鼻闻和隔离、试探、比较等经验诊断方式和手段,边检查、边试验、边分析,进而对汽车技术状况作出定性分析或对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这种诊断方法具有不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可随时随地进行和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但是,这种诊断方法存在诊断速度慢、准确性差、不能进行定量分析等缺点,仅适用于查找比较明显的故障,对于潜隐故障就很难有确切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障因素的复杂性和诊断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人工经验诊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断方法,该方法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用专用仪器设备和软件检测整车、总成和机构的参数、曲线或波形,为定量分析和判断汽车技术状况或故障提供依据。采用微机控制的仪器设备能自动分析和判断汽车的技术状况。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不仅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定量分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5析、可实现快速诊断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发现某些隐患,并能预报出某些总成、部件的使用寿命,但也存在投资大和要求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等缺点。3.自我诊断法自我诊断法是利用汽车电控单元的自诊断功能,通过故障代码的输出表征故障的部位的一种诊断方法。自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监测电路检测传感器、执行器及微处理器的各种参数,并将其与存储器中设定的标准数据和变化规律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当判断系统存在故障时,电控单元将故障信息以故障码的形式存入内部随机存储器,同时点亮故障检查灯。上述三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人工经验诊断法是检测诊断的基础,它在汽车检测诊断的任何时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即使是自我诊断系统,它也是把人脑的分析、判断通过计算机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的分析判断。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人工经验诊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随着现代仪器设备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和完善,使用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运用于实际生产的必然趋势,它在现代汽车检测诊断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对于大量采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现代汽车检测诊断,自我诊断法是十分有效的,而且快捷准确,它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在实际检测诊断工作中,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就目前我国汽车使用面广、量大、车型杂等特点来说,采用混合诊断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1.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发展与管理1.2.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多功能化、高自动化和智能化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结构和控制越来越复杂,因而对汽车的性能检测、故障诊断和排除越来越困难,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对检测诊断提出了高效、准确、经济的要求,也极大地促进着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1.国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研制了一些主要以汽车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诊断技术和单项检测仪器设备,如美国的发动机分析仪、英国的发动机点火系故障诊断仪。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和应用很快,并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如前照灯检测仪、车轮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并逐渐将单项检测诊断技术连成多项检测的检测线,出现汽车检测站,成为既能进行维修诊断,又能进行安全环保检测的综合检测技术。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不仅单个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实现了微机控制,而且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汽车检测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自动化及检测结果自动存储并直接打印的现代综合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汽车管理,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20世纪80年代后,随车诊断已成为工作诊断的主流,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已经达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不仅社会上的汽车检测站众多,而且汽车制造厂装配线终端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也都建有汽车检测线,给交通安全、环境保·6·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护、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力等方面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汽车诊断设备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直接采用各种自动化的综合诊断技术,增加诊断项目,扩大诊断范围,提高对复杂故障的诊断能力,开发汽车诊断专家系统,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进入21世纪,随着“车联网”概念的提出和蓝牙等无线技术的应用,汽车远程故障诊断得以实现,该系统采用汽车OBD通信协议获取车辆故障等准确数据,应用GPRS传输到后台,显示在客服中心,让每一辆车都能统一管理,统一分配,该诊断系统还可为汽车制造商恢复数据,这对于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车辆售后保养,维修更换记录,保险到期等业务提供了保证平台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总体上讲,工业化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在管理上实现了“制度化、网络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方式上向“智能化、自动化、远程化”方向发展。2.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概况我国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起步较晚,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如发动机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等检测仪的研发。20世纪7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进入大力发展时期,汽车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及设备列为原国家科委开发应用项目,但也仅仅能生产诸如汽车制动试验台的少量简单设备。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及配套设施的增强,重点推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并视为推进汽车维修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一时期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和设备、制度和法规取得了很大发展和成绩,但诸如随车诊断仍几乎为空白。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作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开发出实用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在检测站建设方面,除交通、公安部门外,涉及汽车的行业系统和部分院校也建成了一定数量的汽车检测站。进入21世纪以后,交通、公安部门的检测站已建到县市,甚至乡镇,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业使用的检测诊断仪器设备也日益增多,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生产企业也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技术高度。纵观我国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和设备由仿制转变到自主开发利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汽车检测法规和标准,充实了检测项目和内容,促进了检测周期合理化,实现了检测诊断仪器设备智能化和汽车检测管理的网络化。至今,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内外市场,也形成了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局面。1.2.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管理交通部在2016年第1号令《道路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2005年第7号令《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1991年第29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等中对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检测制度、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等均有明确规定。1.3汽车技术状况及故障1.3.1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表征汽车技术状况的参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参数:另一类是技术状况参数。结构···试读结束···...

    2022-08-26

  •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王月雷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作者】王月雷主编【丛书名】全国高职高专汽车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178【出版社】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08【ISBN号】978-7-5680-6574-0【分类】汽车-故障检测-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汽车-故障诊断-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王月雷主编.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08.图书封面: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内容提要:本教材共分四个模块,模块一是汽车故障诊断概述。主要介绍了汽车常见的故障类型,产生故障的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排除的方法,排除故障过程中使用到的工具和设备。模块二是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主要介绍了目前发动机常见的故障,发动机启动无征兆,起动机运转但发动机不运转,发动机怠速不良3个方面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模块三是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主要介绍了汽车传动系统、制动系、转向系、行驶系4个方面常见的故障原因及诊断方法。模块四是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主要介绍了电源电路、汽车灯光电路、雨刮电路、车窗电路、门锁电路、车载网络6个方面常见的故障原因及诊断方法。《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内容试读模块1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概述任务1.1常见的汽车故障类型学习目标○掌握常见的汽车故障类型。能力要求©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将汽车故障进行分类。学出版社相关知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汽车零部件自然损耗、操作不当等,汽车会出现不同的故障。汽车故障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分类:(1)按照故障出现的部位可以分为两大类: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①机械故障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零件磨损、老化、疲劳等,出现的不能完成或部分完成原有功能的一种故障。机械故障的类型主要有异响、渗漏、噪声等。②电气故障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线路断路、线路短路、电气元件损坏等,出现的不能完成或部分完成原有功能的一种故障。电气故障的类型主要有线路断路、线路短路、电气元件损坏等。(2)按照故障出现的频率可以分为两大类:偶发性故障和渐进性故障。·1·E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①偶发性故障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产生的一类故障。②渐进性故障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的自然损坏而逐渐产生的一类故障。(3)按照故障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四大类:轻微故障、一般故障、严重故障、致命故障。①轻微故障是不影响汽车正常使用的故障。例如,轻微的刷蹭、掉漆、室内灯不亮等。②一般故障是汽车的某些功能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的故障。例如,远光灯不亮、喇叭不响、车窗工作不正常等。③严重故障是导致汽车性能严重下降的故障。例如,发动机动力下降、汽车跑偏、变速器异响等。④致命故障是严重影响汽车行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故障。例如,制动失效、转向失灵、发动机拉缸等。任务1.2产生故障的原因学习目标盛类型分析产生故障的,⊙掌握产生故障的原因。能力要求科技打不着火!相关知识每辆汽车都有不同的驾驶员,不同的使用环境。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故障,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下面就不同的汽车故障类型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1.自然损坏汽车是由一万多个零件装配而成的机器,有的零件由钢、铁、铝、铜制成,有的零件由塑料制成,有的零件由橡胶制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的自然磨损、腐蚀、老化等,出现零部件配合间隙变化、管路密封不严、塑料件开裂等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故障。故障举例如下:(1)转向球头因长时间磨损出现间隙,造成转向跑偏、异响等故障。(2)向发动机中加入的不合格的冷却液,腐蚀水套、水泵等,造成水泵损坏、水套漏水等·2模块1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概述故障。(3)进气软管老化开裂,造成漏气故障;灯光线束老化,造成漏电、断路等故障。2.保养不当汽车的生命周期与人的生命周期类似,“三分维修,七分保养”,可见保养对汽车的正常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中每个系统有不同的保养周期,同一个系统也可能出自不同的汽车厂商,详细的保养周期以随车配送的《汽车使用手册》为准。汽车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换季保养(在《汽车保养与维护》中有详细的讲解)大部分车主喜欢将汽车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小保养、大保养。人们习惯上将检查胎压、整车清洁状况、各个工作液的液面高度等称为日常保养,实施人为驾驶员本人;将更换机油、“四滤”、检查底盘等称为小保养,实施人为汽车维修工;将更换制动片、更换各种工作液、更换火花塞、清洗油路、更换正时皮带、检查或调整底盘等称为大保养,实施人为汽车维修工。汽车由于保养不当会产生故障,常见故障如下:(1)冷却液发生泄漏,但并没有及时查看液面高度,造成在高速行车过程中因发动机温度过高而拉缸的严重故障。(2)由于长时间没有更换汽油滤芯,油路发生部分堵塞,造成车辆启动困难、行驶无力的故障。(3)由于长时间没有更换制动片,制动片厚度减小,制动性能下降,造成车辆在下长坡的过程中因制动能力不足而冲向山坡的严重故障3.不良驾驶驾驶员的不当操作或不良驾驶习惯也会使汽车产生故障。每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都在刷新着世界纪录,新增驾驶员的数量他在年年攀升,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驾驶员缺乏汽车基本知识、暴力驾驶、开车时粗心大意,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故障常常出现。举例如下:(1)经常方向盘打死。学车入库时,很多人经常打死方向。其实,由于常常使用,助力需鲁掉的用车环习烟泵也是车辆上易受损的部件,经常打死方向,会让助力泵长期处于绷紧的状态。因此,尽量不要将方向盘打到底,即使在极端情况下,方向打死的持续时间也最好不要超过10。(2)高速冲过减速带。有些驾驶员喜欢以较快的车速通过诚速带,这样不仅会影响乘坐舒适度,产生的振动还会对汽车的悬架造成损伤。高速过减速带或者坑洼地面时,会严重损害悬架系统和轮胎,甚至还会造成底盘托底。(3)空挡滑行。在空挡滑行过程中,手动挡车的传动系统、变速箱是不会受到太多影响的,特别是当车速不超过50k/h时,低速空挡滑行有助于省油。然而,在空挡滑行过程中,自动挡车变速箱中的油无法通过油泵循环冷却,一旦空挡滑行时间变长,就可能会导致油温升·3·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高,从而会烧坏离合器片、制动片等。如果车辆在空挡滑行时突然熄火,发动机则不能连带运转,这时车辆的刹车助力、转向助力等系统都会失去动力,要是前方突然出现一些情况,那就难以及时将车刹住了。所以说,手动挡车可以根据路况进行空挡滑行,而自动挡车最好不要尝试空挡滑行,否则不仅会损坏车辆,还会影响行车安全。4.雏修不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由于汽车维修工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汽车在维修过程中不能达到维修标准,甚至会受到二次伤害。举例如下:(1)一辆长安逸动轿车,在维修厂更换机油和机油滤芯,两天后在停车位置滴落一大片机油,经检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更换了错误型号的机油滤芯,幸好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2)一辆某品牌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在行驶两万千米后去4S店做了四轮定位,行驶约1000千米后发现前轮轮胎外侧磨损严重,经鉴定,车辆在做前轮定位时前轮外倾角调整过大,导致轮胎外侧磨损严重。经商议,4S店赔付车主两个新轮胎。5.制造缺陷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会使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绝大多数汽车被召回都是由于此类原因。(1)某品牌SUV手动变速器1挡、2挡、R挡换挡困摊,在4S店这一故障多次维修未果在某论坛发现此车型均存在手动变速器1挡、2挡、R挡换挡困难现象。4S店维修人员也表示是“设计问题”,可以通过减小车速的方法解决。,%(2)2018年3·15晚会曝光了某品牌豪华SUV,安装在其发动机进气管底部的排水阀可能被尘土、树叶或其他异物堵塞,水可能从大灯间隙流入进气管并且无法通过排水阀有效排出,空召回气滤清器壳底部积水,导致空气滤清器浸水。如果发动机进气管中的积水过量且无法有效排出,在发动机启动或加速时,水可能会被吸入发动机中导致发动机损坏、熄火,存在安全隐患。(3)2018年8月6日,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冠道系列汽车,共计253241辆。①由于零件设计问题,召回156315辆。零件设计问题可能使制动总泵内的副密封圈产生膨胀变形,在缓慢踩踏制动踏板时,制动液可能会在制动总泵内缸体间泄漏,导致慢踩制动踏板时偏软,极端条件下可能导致制动距离变长,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厂家召回了在2016年3月18日至2018年6月27日期间生产的2017款、2018款冠道240TURB0及370TURBO汽车。②由于机油增多问题,召回96926辆。由于设计问题,部分车辆长期在低温环境下短距离行驶时,发动机机油液面会升高,机油液面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发动机故障指示灯亮的现象,继续在上述条件下运行车辆,可能对发动机造成影响,极端条件下可能造成发动机损坏,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厂家召回在2016年5月16日至2018年7月24日期间生产的2017款、2018款冠道240TURB0汽车。·4·模块1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概述任务1.3故障排除的方法学习目标⊙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能力要求⊙能够根据不同的故障采用不同的排除方法。相关知识目前汽车电气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已经不能满足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需求了,必须结合专用的仪器设备进行诊断。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有两种:经验诊断法和仪器诊断法。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1.经验诊断法经验诊断法是指维修从业人员利用经验诊断故障的一种方法。经验诊断法通常是指在不解体或者部分解体汽车零部件,使用简单工具的条件下,以主观判断为主、测量为辅来诊断汽车故障的一种方法。经验诊断法的优点是诊断效率高、成本低,缺点是对于疑难故障必须借助仪器设备进行诊断,对于刚就业的维修工来说,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常用的经验诊断法有:“望”“闻”“问”“切”。(1)望,是通过眼睛看疑似故障部位的颜色、老化程度、磨损量、位置偏差等找到故障部位的方法,是目前维修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诊断方法,可谓是“眼见为实”。①在检查机油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机油的颜色,判断机油的质量,颜色越黑,质量越差。②观察排气管排烟的颜色,无色为正常,蓝色为烧机油,白色为烧水,黑色为燃烧不完全。(2)闻,是通过耳朵听异常的声音、鼻子闻异常的气味来判断故障的方法。通过听声音的位置、频率、音调判断异响的部位,通过气味分析发动机的燃烧情况等,闻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以下是通过声音分析故障的方法。①轴承干摩擦发出“哗哗”声,气门间隙过大发出类似小锤轻击水泥地板的“嗒嗒”声等。②某轿车在天冷下雨时刹车会发出异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分析:正常情况下,只要·5·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E刹车就会产生摩擦,发出响声。如果刹车时响声是没有规律的,则要检查刹车装置的磨合面是否正常。如果下雨时刹车有异响发出,而平时刹车没有异响发出,则刹车装置应该没有问题,这是因为在雨天行车,刹车装置容易附着雨水溅起的泥沙。③在通过减速带时,前轮会发出“咣咣”的声响,并且转向时伴有“咯噔,咯噔”的声音,就好像哎哟、你听…发动机舱有异响车轮随时会掉一样。这种情况一般是转向拉杆球头过于松旷导致的。更换转向拉杆球头即可,更换完成之后,记得要做四轮定位。④转动方向盘时有“吱吱”的干磨声发出,听到这种声音,可能是汽车助力转向泵缺少助力转向油,或者转向机齿轮缺少润滑脂。以下是通过气味分析故障的方法。①驾驶室内有塑料的蝴味造成原因:电线过热或有电器发生短路。如果闻到的是塑料的煳味,那大多是因为电器的线路过热。电线烧毁一般伴有局部发热或局部冒烟,只要细心检查,应该不难确定故障部位。②开空调时车内有异味造成原因:空调滤芯或送风道不清洁。空调的送风道、汽车的后备箱、脚垫等部位都属于重要污染源,如果你闻到车内有异味,最好马上彻底清扫干净。③橡胶烧焦的煳味造成原因:轮胎、皮带等橡胶产生故障。检查发动机舱内的各条皮带是否松弛打滑:车辆高速运转时皮带“丢转”很有可能导致散热不利等问题,碰到这些问题应该马上进行检查。检查制动蹄片和轮胎是否过热:碰到连续的山路时,有车主喜欢在弯道和上下坡处大力刹车,这样很容易给制动系统和轮胎造成过大负担,当制动系统和轮胎发出橡胶味时,最好马上靠边停车,等刹车片的温度自然降低后再开车,千万别用冷水浇!另外一些橡胶软管温度过高也会发出橡胶味。义④未燃烧的汽油味/生油味造成原因:油箱受损或供油系统出现渗漏。如果你开车时总能闻到未燃烧的汽油味,必须停下来确认漏油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输油管路有可能老化龟裂,这时只要稍遇颠簸或管路内压力发生变化,燃油就有可能从这些部位渗漏出来。所以,当你驾驶汽车闻到异常的汽油味时,应马上熄灭车内的香烟等明火,同时远离主路避免与它车发生事故。⑤蓄电池有难闻的臭味造成原因:电解液泄漏或亏损。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湿式电瓶上,这是因为,湿式电瓶需要由电解液来完成电能的储存和转化,当电解液泄漏时就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如果电解液消耗过多以至亏损,在汽车运行时发电机就会向蓄电池强行充电,蓄电池因充电过热冒白烟,导致气味更加难闻。干式电瓶不存在漏液问题,但有失效周期,一般我们可通过蓄电池顶部的观察口自行检查。⑥机油与汽油混合燃烧后的气味造成原因:机油窜进发动机燃烧室燃烧。因为机油与汽油的燃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气缸内机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会有少量的机油从排气管排出。正常情况下机油只应在机油道里对缸筒的内壁和活塞润滑,不过一旦缸筒的内壁磨损严重或活塞磨损严重,原本在机油道里的机油就有可能窜进发动机燃烧室。另外,气门磨损严重的发动机也有可能燃烧机油。⑦浓重的焦煳味造成原因:离合片烧损或没松手刹。如果闻到非金属材料烧煳的特殊气·6···试读结束···...

    2022-08-26 epub出版物 epub 图书

  •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丁在明主编;肖尧,王树梁,许子阳,戴仲谋副主编;王福忠主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作者】丁在明主编;肖尧,王树梁,许子阳,戴仲谋副主编;王福忠主审【页数】285【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5682-6574-4【价格】30.00【分类】汽车-故障诊断-故障检测【参考文献】丁在明主编;肖尧,王树梁,许子阳,戴仲谋副主编;王福忠主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检测》内容提要:本书采取项目式教学,共包含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知识、电控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诊断与检测四个学习单元。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全书体系严密完整,资料翔实,涵盖面较广,语言平实流畅,侧重实践应用特别是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于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内容试读学习单元一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知识…学习项目一汽车故障诊断的原则、方法与流程项目描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汽车故障检测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无论如何变化,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流程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无论是电控汽油发动机典型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底盘典型故障诊断与检测,还是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诊断与检测,其基本方法和原则及汽车检测线的基本要求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本项目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提高其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任务一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情境导入客户王先生驾车到上汽大众4S店,反映自己的大众1.6朗逸轿车在行驶中出现功率不足、排放指示灯亮起现象并要求进行维修。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描述该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应能:1.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原则:2.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方法。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OICHEGUZHANGZHENDUANYUJIANCE知识准备1.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原则1)先思后行当发动机出现故障时,根据故障现象先进行故障分析,在清楚可能的故障原因后再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故障诊断操作,以防止故障诊断操作的盲目性,尤其是对故障原因比较复杂的故障现象,“先思后行”既可避免对无关部位做无效的检查,又不会漏检有关的故障部位,以达到准确、迅速排除故障的目的。2)先外后内在选择故障诊断程序和操作次序时,先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以外的故障进行检查,然后再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诊断操作,以避免费时费力去检查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而不能及时找到真正的故障原因。3)故障码优先当故障自诊断系统监测到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时,均会以故障码的方式储存故障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故障都会通过发动机故障警告灯报警,因此无论仪表板上的发动机故障警告灯是否亮起报警,在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检查以前,均应先进行读取故障码操作,以便充分利用故障自诊断系统迅速而准确地排除故障。4)先简后繁能以简单方法检查的可能故障部位优先检查。直观检查最为简单,一些通过看、摸、听闻等方法可以确认的故障部位优先检查;需要用仪器、仪表或其他专用工具进行检测的部位,也应将较易检查的安排在前面。这样可使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变得较为简单。5)先熟后生电控发动机的一些故障现象可能有多个故障原因,不同故障原因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对常见的故障部位先进行检查,往往可迅速确定故障部位,省时省力。6)先备后用电子控制系统元件性能是否良好、电路是否正常,通常以电压或电阻等参数值来判断。没有这些诊断参数,不了解检测的位置,往往会使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变得很困难或根本无法进行。所谓先备后用就是在检修前,应准备好有关的诊断参数、检修资料或备件,以保证故障诊断的顺利进行。2.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方法汽车的故障诊断就是根据汽车的故障现象,利用各种检查和检测手段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并准确判断出故障部位。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是通过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常用的故障诊断基本方法如下资源1-1故障诊1)直观诊断法断的方法汽车故障的直观诊断也称人工诊断或经验诊断,其是通过道路试验和2直观检查的方法来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故障的。这种诊断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专用设备,成本较低;但诊断的速度比较慢,而且不准确,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同时诊断对象仅适于查找比较明显的故障。通常情况下,直观诊断法可以概括为问、看、听、嗅、摸、试六个字。(1)问:就是调查。接到故障车后,首先要向驾驶人详细询问车辆的行驶里程、行驶状况行驶条件、维修情况、故障先兆迹象、故障属突变还是渐变等。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不问明情况去盲目诊断,也会影响到诊断速度和质量。(2)看:就是通过眼睛对整车或相关部位进行观察,发现汽车比较明显的异常现象。如看排气的颜色、看漏油严重程度、看机油变色情况、看损坏部位等,都能判断出某些故障。(3)听:就是听声响,从而确定哪些是异常响声。汽车整车及各总成、各系统在正常工作时,发出的声音一般都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仔细辨别能大致判断出声音是否正常,从而判断异响的部位和故障所在。(4)嗅:就是凭借汽车故障部位散发的特殊气味来诊断故障,有些故障出现后,会产生比较特殊的气味,据此可以准确地判断故障部位所在。如电路短路的焦味、制动片的焦味、燃烧不完全的油烟味等。(⑤)摸:就是用手触试。手摸可以直接感觉到故障部位的发热情况、振动情况、漏气及机件灵活程度等,从而判断出部件是否打滑、咬死和烧坏等。(6)试:就是试验验证。如诊断人员可亲自试车去体验故障的部件,用单缸断火法断定发动机异响的部位,用更换零件法来证实故障的部位。以上六个方面,并非每一种故障诊断均需执行,不同的故障可视其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直观诊断方法,要求进行故障诊断操作的人员必须首先掌握被诊断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可能产生故障的现象、原因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掌握关键部件的检查方法及出现故障的可能性。直观诊断方法由于受诊断者的经验和对诊断车辆的熟悉程度限制,诊断结果差别较大。经验丰富的诊断专业人员,可以利用直观诊断法诊断出汽车及各总成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故障。在诊断无故障码故障或用检测设备难以诊断的疑难故障方面,直观诊断法具有其他各种诊断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学2)仪器设备诊断法指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利用汽车品牌专用诊断仪或常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数据流及执行器测试、示波器等功能对车载电器件进行实时诊断,对检测的参数、曲线、波形进行分析研究,作为判断故障依据的方法;或者使用常用仪表(有车装仪表、万用表、电压表、汽真空表、燃油压力表、气缸压力表等)的检测参数作为判断机械故障依据的方法。3)征兆模拟法故障诊对于偶发性故障,故障征兆模拟试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措施。在故障诊断中常常会遇到偶发性故障,这种故障在平时没有明显的征兆,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偶然出现。因此要测基对这种类型的故障现象进行诊断,就必须首先模拟出与车辆出现故障时相似的条件和环境,设法使故障特征再现。贺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QICHEGUZHANGZHENDUANYUJIANCE技术人员应根据顾客反映的故障症状,通过使用一种方法或综合几种方法来进行再现。具体有:施加振动、加热或致冷、淋水、施加电负荷。(1)施加振动。模拟车辆振动,造成发动机倾斜或电气配线被拉的情况,振动传感器和电气配线,以再现故障,包括接触不良。具体检查方法如下:①部件和传感器:用手指轻轻拍打可疑的部件或传感器,如图1-1所示。轻轻拍打轻轻晃动图1-1振动模拟法检查部件和传感器注意:太用力振动传感器,会使其断路,以致在其完全无故障时显示传感器有故障。②电气配线和接头:轻轻地上下或左右摆动电气配线以检查故障。通常连接器接点及线束穿过车身处是要检查的主要部位,如图1-2所示。轻轻晃动肮脏松动端子张开张紧图1-2摆动模拟法检查电气配线和接头特别提示当振动似乎是主要原因时,上下、左右轻轻晃动连接器并拿住轻拉。重点检查连接器是否松动、电线线束松弛度是否足够。要特别注意:连接器端子是否脏污、端子接触是否松动;如果接头中的端子脱开而没有被及时发现,粗心地推入电气配线接上端子,则会使故障不能被再现出来。4(2)加热或致冷。造成部件由于温度变化而扩张或收缩的状况,加热或致冷部件,以便再现接触不良或短路状况。检查方法:用吹风机、小型空调机、冰箱等对部件加热或致冷,以检查是否发生故障如图1-3所示。特别提示加热到技术人员仍可以用手触摸的温度(约60℃或更低);不要打开ECU等盖子直接对电子部件加热或致冷。(3)淋水。进水或在接头处水汽冷疑等情况,把水洒到车辆上以再现故障,包括接触不良或短路。检查方法:把水洒到车辆上,以检查是否发生故障,如图1-4所示。特别提示不要直接把水洒到发动机舱上,应把水喷到散热器的前部,以间接地把水气加到车辆上。不要直接把水洒到电子部件上。特别提示如果雨水漏进发动机舱,雨水可能会通过电气配线进入ECU或接头。因此,应检查这种情况,尤其是如果车辆有漏水的历史,那就更要加以检查。(4)施加电负荷。蓄电池电压降低或发生波动的状况,加上一个大的电气负荷以再现故障,包括压降或波动。检查方法:打开所有电气装置,包括加热器鼓风机、大灯、后窗去雾器以检查故障,如图1-5所示。接通学习单元故障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知识图1-3加热法图1-4淋水法图1-5施加电负荷法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QICHEGUZHANGZHENDUANYUJIANCE4)试验法试验法是指进行车辆的道路试验和其他一些相关的试验方法。有些故障只有在汽车运行或特定条件下才能显现,维修前进行试验可验证故障现象,找出故障规律;维修后进行试验可验证故障是否予以排除,并检验维修质量和技术水平。5)换件诊断法换件诊断法是采用对机械零部件或电器元件进行互换或用已知性能完好的器件进行替换对比的试验方法。当怀疑某个器件发生故障时,可用一个好的器件去替换该器件,然后进行试验,这些器件可以来自车辆本身,也可以来自同型号的其他车辆,也可以来自器件库。替换后若故障消失,证明判断正确,故障部位确实在该处;若故障特征没有变化,证明故障不在此处;若故障有好转但未完全排除,可能除了此处故障外,还存在其他故障点,需进一步查找。换件诊断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但此方法要求准备较多的备件,而且还必须和原车零部件型号一致,这样做会使库存增加,加大维修成本。6)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是将系统故障形成的原因由总体至部分按树枝状逐级细化的分析方法,它是汽车故障诊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发动机起动困难诊断树流程如图1-6所示。起动情况检查基于问题症状缩小故障范围蓄电池性能检测冷车工况热车后不受冷热情起动困难起动困难况影响,总是起动困难发动机旋转阻力检查多数为混合多数为高温工况下混合故障与混合气过稀造成气过浓造成气稀浓无关读取故障码及数据流混合气变混合气变检查发动机有故障码且与故障症状一致无故障码则检查三要素稀的原因浓的原因其他因素按照故障码诊断程序操作由运行机理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图1-6汽车发动机起动困难诊断树流程图7)分段检查诊断法分段检查诊断法是指按照汽车上的线路、管路和系统的工作路线检查故障的方法。8)局部拆检诊断法局部拆检诊断法是在已经判明故障发生在某个总成后,一时还不能准确判断具体故障部位,而按照总成的工作原理进行局部拆装检查的方法。9)图表分析诊断法图表分析诊断法是根据故障特征对相关端子在不同的供电条件下实施检测,通过将测量值与标准值列表进行对比与数据分析找出可疑点的方法,见表1-1。96···试读结束···...

    2022-08-26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df免费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SeoradDetectioTechologydf是作者徐克军主编的一本书,介绍了自动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全书共324页,54.5万字。用户可以下载这个PDF版本的学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简介df本书包括自动检测技术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过程检测仪器、共性技术和自动检测新进展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以及传感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和标定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电阻传感器、变电抗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电动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第三部分介绍温度检测、流量检测、液位检测和成分检测。第四部分介绍了误差校正技术、MEMS技术和微型传感器、虚拟仪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软测量技术。本书是“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期间。可用作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测量与控制。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者简介徐克军教授,近十年主持完成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完成和研究3项“863”项目,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项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df零件目录第一章介绍1.1自动检测技术概述1.1.1自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1.1.2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1.1.3自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1.2传感器概述1.2.1传感器定义1.2.2传感器的组成1.2.3传感器的分类1.3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3.1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1.3.2准确度1.3.3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1.3.4随机误差1.3.5系统错误1.3.6严重错误1.3.7测量不确定度1.3.8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1.4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4.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4.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1.5传感器的标定与标定1.5.1传感器的静态校准1.5.2传感器动态校准思考题和练习1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1应变传感器2.1.1金属电阻应变片它是如何工作的2.1.2电阻应变片的特性2.1.3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2.1.4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应用2.2压阻式传感器2.2.1半导体的压阻效应2.2.2体半导体电阻应变计2.2.3扩散压阻式压力传感器2.2.4压阻式加速度计2.2.5测量电桥和温度补偿思考题和练习2...

    2022-05-15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

  • 《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齐英杰,徐杨,张兆好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作者】齐英杰,徐杨,张兆好编著【页数】395【出版社】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6.08【ISBN号】978-7-5674-0823-4【分类】木工机械-质量检验【参考文献】齐英杰,徐杨,张兆好编著.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6.08.图书目录:检测技术》内容提要:《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内容从木工机械行业发展概况,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应用和综合理论四个方面对现代木工机械检测技术和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发展做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使读者对木工机械行业发展概况,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应用和综合理论方面有清晰的把握。《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对从事木工机械设计、制造、检验、管理、销售及教学、科研等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内容试读第一部分木工械行业发展概况篇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一)1938年8月,日本人在上海的闸北恒丰路桥堍开设扬子江木材株式会社(即杨子木材厂),生产胶合板、子弹箱、马鞍等木制产品。伪满时期,长春的吉川商会(日商)曾在大连海猫屯建设胶合板工厂,时值太平洋战争爆发,经营不利。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伪“大陆科学院”以东北产材试造胶合板,在该院内设置7回转锯和4带锯各一台,做小规模制造,成立胶合板工厂。该厂主要为日军服务,曾利用东北的桦木和来自日本的胶黏剂,试制航空用酚醛树脂胶合板。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由长春市政府接管,更名为长春胶合板厂。同年,伪满政府制订“胶合板工业整备计划”,新设工厂6处,加上已设3厂(详见表1),此时,长春、蛟河、汪清三厂竣工不久,而哈尔滨、牡丹江、沈阳三厂尚在建设中,东北光复时均停产。表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胶合板生产厂家一览表序号工厂名厂址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建厂时间创始人(所属国)天津粘镶木片事业天津3000m3伊万诺夫(俄)、1920年布诺利(法)7ǘ旋切机2台哈尔滨合板株式会社哈尔滨7:旋切机1台格瓦拉斯基(波4000m31924年5月兰)压机2台热压机2台冷压机1台3上海夹板厂上海砂光机2台3000m31924年斯奈司来治(德)干燥机1台单板刨切机4台4凤凰木厂上海贝乐(英)5义成夹板上海1928年李松年(华商)6精艺木行上海21万张1932年乞德来尼(俄)】7中国夹板公司天津1937年刘寿臣8扬子江木材株式会社上海1938年8月4f旋切机1台9大陆科学院胶合板工长春7旋转机2台8万张1939年压机1台10层板制造厂成都1942年航空材料研究所11吉川商会大连海猫屯伪满时期日商4旋切机2台12满洲合板工业株式会社大连4旋切机2台40万张伪满时期压机1台13东绵化成工业会社沈阳540万2光复前14松荣木材株式会社长春已进设备光复前15长春光复16蛟河光复17汪清光复18牡丹江光复在建6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光复前后,因胶合板生产实数不太准确,按供给此项工业的木材数量推算,哈尔滨生产约60万张,伪大陆科学院生产8万张,大连满洲合板工业会社生产40万张,共约110万张。除以上厂家外,在沈阳还有东绵化成工业会社,该厂在光复前已由试作而改为正式生产飞机用的特殊胶合板,其胶合能力年达到540万f。同时,计划以胶合板代用“木筒”15万个的松荣木材株式会社(长春)光复前已进设备,但未生产。1942年底在成都,由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下设一个航空材料研究所,成立的“层板制造厂”生产航空胶合板,产量很小。但在技术上有所创新,曾首次试制成世界上罕见的竹木复合胶合板航空教练机。该机主体为杉实木,机翼和机尾为桦木胶合板,表面覆上数层竹木复合胶合板,胶黏剂是利用国产新疆家畜乳汁自制的酪素胶,全机共重908kg。至今在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的样品室里还摆放着此种飞机的螺旋桨。1947年以后开始生产商用胶合板。新中国成立前,在旧中国建设的胶合板厂总计不到20家,其年总产量约有16000m3。当时主要采用原始的湿法生产工艺,制造胶合板的胶种主要有豆胶、血胶和干酪素胶,大部分制品供家具制造业使用。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木材工业的快速发展1947年,中国木材工业行业杰出科学家王恺先生从美国深造回国,回原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并与上海扬子木材厂共同组建“木材工程实验室”,主要人员有王恺先生、孙祥玉先生、王风翔先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历经3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应上海木材加工行业的要求,先后举办了制材、纺织木制品、造船、铅笔等行业的技术讨论会,并在大学设有木材加工专题讲座。同时,对当时由上海木业同业公会编辑出版的《木业界》杂志,予以大力支持,以全面提高各行业的木材加工知识,深得同行的好评。(2)改进传统产品质量,主要是改进了胶合板的质量,使产品首次远销美国。同时设计并生产了空心与实心胶合板门扇,主要供应上海的建筑部门,还首次销往香港。(3)首次试制了50f跨长(15.2m)拱型木架,并设计生产“预制式”木结构房屋,均取得成功和推广。(4)试制纺织用木制品,以替代进口产品。当时上海是我国纺织工业中心,所用纺织木制品如梭子、纺织用滚筒均需进口,而国家外汇有限,实验室与工厂的技术人员,在国内首次采用层积木生产木梭、胶合木生产滚筒,压缩木生产打梭棒,均获得成果,并批量生产。上述产品用的脲醛胶和酚醛胶均由美国进口。4结束语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前,虽然当时的统治者对科学技术及民族工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但是由于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和一批科学家及工商业者的努力,···试读结束···...

    2022-05-10 epub 专利检索 epub查看器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孙成刚,王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作者】孙成刚,王超主编【页数】304【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6【ISBN号】978-7-5640-1548-0【分类】汽车-故障检测-高等学校-教材-汽车-故障诊断-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孙成刚,王超主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6.图书目录: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提要:本书以汽车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介绍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汽车检测诊断基础理论、发动机基础理论、汽车检测站的相关知识。同时,本书以丰田、大众、奔驰车系为主,介绍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底盘的验耐与诊断、汽车车速表的检测检测设备、汽车前照灯的检涓与检测设备、汽车捧放检测检测设备、汽车噪声检测检测设备、汽车微机控制系统的检测检测设备等内容,阐述了上述检测项目所用检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检测方法、设备日常维护以及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检测结果分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试读第一章汽车的使用性能而用补卫珠尘供面器己白阳认合限公面南断市油理单产出滑来脚圆第一节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汽车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所以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本章将从分析汽车行驶时的受力出发,建立行驶方程式,并以图表的形式按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的要求确定汽车的动力性。一、动力性评价指标由于汽车行驶条件非常复杂、多变,如果直接用汽车平均技术速度来评价汽车的动力性将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目前主要采用与平均技术速度直接有关的以下3个指标来评价。1.最高车速最高车速是指汽车满载在良好的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现代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一般在100km/h左右。总质量愈大的汽车,其最高车速将愈低。现代轿车的最高车速一般为140~200km/h。2.加速时间或加速路程加速时间或加速路程是指汽车由某一车速加速至另一车速所需要的时间(或路程)。通常用两种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一种是汽车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另一种是汽车在最高挡由某一低速加速至另一高速所需的时间。后者主要反映汽车超车能力的强弱。3.最大爬坡度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在良好路面上,使用最低挡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现代载货汽车的最大爬坡度一般为30%左右,越野汽车的最大爬坡度为60%左右。上述3个指标,特别是前两个,对于不同用途的汽车,其影响汽车平均技术速度的程度是不相同的。例如,对于主要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其平均技术速度主要取决于最高车速的高低;而对于公共汽车,很明显它的平均技术速度不决定于最高车速,而取决于其加速能力的大小。二、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确定每辆汽车动力性指标的大小必须依据力学原理。先找出沿汽车行驶方向的所有外力,即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同的驱动力和与行驶方向相反的行驶阻力,并使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相等,建立汽车行驶方程式。最后解该方程式,即可求得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速度、加速度和爬坡度汽车的行驶方程式可表示为F,=ΣF(1.1)式中F,一驱动力,N:ΣF一行驶阻力之和,N。驱动力是由发动机发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轮,然后与路面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等。下面分别讨论上述各力的产生和各种参数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使F,=ΣF方程式具体化,以便求解出汽车行驶时的速度、加速度和爬坡度。1.汽车的驱动力汽车发动机发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此时,作用于驱动车轮上的转矩M,可由式(1.2)求得M=Me·ig·i0·(1.2)式中M。一发动机转矩,N·m。一变速器传动比;主减速器传动比;7传动系机械效率。驱动车轮在M,的作用下,在其与地面的接触处,车轮对地面作用一圆周力F。(如图1-1所示)。与此同时,地面给驱动M车轮一反作用力F,F,即为驱动力,其值为MF=(1.3)Fo将式(1.2)代入式(1.3),最后得777TT7T77F=M。·ig·o·(1.4)图1-1汽车的驱动力式(1.4)即为驱动力的基础公式。但要运用此公式,还必须对发动机转矩、传动效率和车轮半径做进一步的讨论。2.汽车的行驶阻力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必须克服来自地面的滚动阻力F:和来自周围空气的空气阻力F。只要汽车行驶,该两个阻力即存在,并转化为热能消耗掉。汽车上坡时还必须克服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称为坡度阻力F:;当汽车下坡时,坡度阻力F:将转化为推力,即为负值,它推动汽车向前行驶。汽车加速行驶时还必须克服汽车的惯性力,即加速阻力F。汽车减速行驶时,加速阻力F。为负值,变为推动汽车行驶的力。因此汽车行驶时要克服的总阻力为ΣF=F:+F。+F+F。汽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时,F:=0,等速行驶时,F。=0。(1)滚动阻力F:车轮滚动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将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力,并引起轮胎与地面的变形。在它们的变形过程中,由于其内部分子间摩擦的存在,将造成能量的损失,这种能量损失就是产生滚动阻力的原因。当轮胎在坚硬良好路面上滚动时,可以认为只有轮胎发生变形,也就是只有轮胎内部分子摩擦所引起的能量损失。轮胎在松软路面滚第一章汽车的使用性能动时将形成车撤,可以认为主要是松软土壤发生变形,土壤分子间的摩擦作用而形成的。(2)空气阻力F:汽车行驶时,必然受到空气的阻碍作用,空气对汽车的作用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由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两部分组成。空气分子相对于汽车表面发生摩擦所产生的摩擦力沿汽车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摩擦阻力。空气分子作用于汽车表面的法向压力的合力沿汽车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压力阻力,压力阻力又可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四部分。(3)坡度阻力F:汽车上坡行驶时,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如图1-2所示),形成行驶阻力,故称为坡度阻力F:,即图1-2汽车的坡度阻力F:=G·ia(1.5)道路坡度常用坡高h与底长之比来表示,即hi==taa当坡度较小时可以认为ia≈taa=i故式(1.5)又可写成F:=G·i(4)加速阻力F: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这就是加速阻力。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质量与旋转质量两部分。汽车加速时不仅平移质量(汽车的总质量)产生惯性力,旋转质量(主要是发动机飞轮和车轮)也要产生惯性力偶矩。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把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转化为平移质量惯性力,并以系数作为旋转质量转换系数。因而汽车加速时的加速阻力为Fj=6mdudt(1.6)式中8一汽车旋转质量转换系数(8>1):m—汽车总质量,kgdv一汽车行驶加速度,m/2。dt汽车旋转质量很多,如发动机飞轮,离合器压盘,变速器齿轮、轴,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齿轮、半轴及车轮等,其中飞轮和车轮的转动惯量很大,因而主要把飞轮和车轮的旋转惯性力偶矩转换成平移质量惯性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是在任何条件下存在的,而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只在汽车上坡或加速行驶时存在。因此在分析汽车受力时,必须考虑汽车的运动状态和行驶条件(如图1-3所示)。图中,G表示汽车质量;表示道路坡度角;X2表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Z,、Z2表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L表示汽车轴距;a、表示汽车质心至前、后轴之距离;hw表示风压中心高;hm表示汽车质心高;M1、M2表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滚动阻力偶矩;M1、M2表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性阻力偶矩。de/dGi三、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讨论。(1)发动机。①汽车单位总质量所具有的功率称为比图1-3汽车加速上坡受力图功率,即P./m(单位为kW/)。汽车的比功率愈大,其最高车速和加速度均高,因此动力性愈好。比功率是一个经常用来评定汽车动力性最简单而又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动机的最大转矩与最大功率时转矩之比称为转矩适应性系数,即“,该比大,汽车动力性愈好。因为汽车后备功率大,加速性好;汽车偶遇外界阻力增大,发动机转速将降低,但转矩升高。这有利于克服外界阻力,稳定汽车的行驶速度。③发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与最大转矩时转速之比值愈大,汽车偶遇外界阻力时发动机转速降低的允许值较大,这样飞轮放出的惯性力矩较大,有利于克服外界阻力,稳定汽车的行驶速度。(2)驱动桥减速器主传动比:一辆汽车主减速器主传动比的选择必须与发动机和整车很好地匹配,才能使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取得满意的结果。(3)变速器。①变速器挡数增多会使汽车动力性提高。挡位增加得愈多,汽车的动力性愈好。当增加到无穷多个挡时,即所谓的无级变速。汽车在任何车速下,发动机都能在最大功率下工作,后备功率最大,具有理想的、最高的动力性。②变速器工挡传动比的大小决定了汽车最大爬坡度和汽车最低稳定车速的大小。工挡传动比愈大,在附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愈大。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是越野汽车能否通过松软地区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为3km/h左右。(4)其他。①汽车装载总质量愈多或牵引愈多,汽车的动力性愈差。②汽车流线型愈差,空气阻力系数愈大,汽车动力性就愈差,这对高速汽车表现愈为突出。③汽车的维护保养差,如发动机维护不好,动力不足;前束不合标准、轮胎气压不足、轮毂轴承调整不当等,均会降低汽车的动力性。第二节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在其行驶过程中,碰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有时沿直线行驶,有时沿曲线行驶。此外,汽车还要经受来自地面不平、坡道、大风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一辆操纵性能良好的汽车必须具备以下的能力。(1)根据道路、地形和交通情况的限制,汽车能够正确地遵循驾驶员通过操纵机构所给定的方向行驶的能力—一汽车的操纵性。(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抵抗力图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的能第一章汽车的使用性能力—汽车的稳定性。操纵性和稳定性有紧密的关系。操纵性差导致汽车侧滑、倾覆,汽车的稳定性就破坏了。如稳定性差,则会失去操纵性。因此,通常两者统称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操纵稳定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影响着汽车的行驶安全,而且与运输生产率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有关。第三节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强制地降低行驶速度以至停车,或在下坡时维持一定速度的能力以及制动时保持汽车方向稳定性的能力。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汽车的制动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只有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才能在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汽车动力性,提高行驶车速,获得高的运输生产率。一、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性主要从下列几方面来评价。(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指标。制动效能是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汽车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称为抗热衰退性能。因为制动过程实际上是把汽车行驶的动能通过制动器吸收转换为热能,所以制动器温度升高后能否保持在冷状态时的制动效能已成为设计制动器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涉水行驶后,制动器还存在水衰退问题。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常用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来评价。若制动时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则汽车将偏离原来的路径。根据汽车技术和道路等的发展情况,世界各国都制定有相应的制动法规。我国颁布的GB7258一2004《机动车运用安全技术条件》中便对上述有明确的要求。二、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汽车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时,才能从一定的速度制动到较小的车速或直至停车。这个外力只能由地面和空气提供。但由于空气阻力相对较小,所以实际上外力主要是由地面提供的,称为地面制动力。地面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也越短,所以地面制动力对汽车制动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分析一个车轮在制动时的受力状况,以说明影响汽车地面制动力的主要因素。1.地面制动力图1-4画出了在良好的硬路面上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情况。图中滚动阻力偶矩和减速时的惯性力、惯性力偶矩均忽略不计。M.是车轮制动器中摩擦片与制动鼓或盘相对滑转时的摩擦力矩,单位为N·mF是地面制动力,单位为NW为车轮垂直载荷、T。为车轴对6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车轮的推力、F,为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它们的单位均为N。显然,从力矩平衡得到F=er(1.7)式中一车轮半径,m。地面制动力是使汽车制动而减速行驶的外力,但是地面制动力取决于两个摩擦副的摩擦力:一个是制动器内制F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间的摩擦力,一个是轮胎与地图1-4车轮在制动时的受力情况面间的摩擦力一附着力。2.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以符号F,表示。它相当于把汽车架离地面,并踩住制动踏板,在轮胎周缘沿切线方向推动车轮直至它能转动所需的力,显然F、M(1.8)式中M.制动器的摩擦力矩,N·m。由式(1.8)可知,制动器制动力仅由制动器结构参数所决定,即取决于制动器的形式、结构尺寸、制动器摩擦副以及30车轮半径,并与制动踏板力,即制动前轮后轮20系的液压或空气压力成正比。图●1-5是试验得到的某4座轿车的制动器制动力与踏板力的关系曲线。3.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200400200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400F/NF/N在制动时,若只考虑车轮的运●--·左轮00右轮动为滚动与抱死拖滑两种状况。当图1-5制动器制动力与制动踏板力的关系曲线制动踏板力较小时,制动器摩擦力矩不大,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即地面制动力,足以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而使车轮滚动。显然,车轮滚动时的地面制动力就等于制动器制动力,且随踏板力的增长成正比地增长(如图1-6所示);但地面制动力是滑动摩擦的约束反力,它的值不能超过附着力,即Fh≤F。=Fe或最大地面制动力Fxmax为当制动器踏板力F。或制动系液压力P上升到某一值(图1-6中P。)、地面制动力F知达到附着力F。时,车轮即抱死不转而出现拖滑现象。制动系液压力P>P。时,制动器制动力F,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仍按直线关系继续上升。但是若作用在车轮上的法向载荷为常数,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的值后就不再增加。···试读结束···...

    2022-05-0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编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电路分析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含答案doc 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评论:五个上声部所有单元测试卷百度文库要求会员下载一份非常适合五年级学生复习的试卷,部版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试卷附答题包内含一到1、八单元练习题,附答案,直接从word文档下载打印,超级方便。特点本站提供教育部五年级汉语卷1-8所有单元的测试和答案内容。可以直接打印出来在家练习,非常方便。高清版无水印,所有字符和音标都非常清晰。外交部五年级汉语基础知识复习复习试卷预览新部编着的五年级第一卷中文目录第一单元1只白鹭2个花生3桂花雨4*珍珠鸟口头交流:订立班级契约研究:我心爱的人语言花园第二单元5颗领带石6将被调和7什么比猎豹快学习:“漫画”老师语言花园第三单元8猎人混合体9牛郎织女(一)10*牛郎织女(二)口头交流:讲民间故事研究:简短的故事语言花园阅读愉快第四单元11古诗三首石儿标题临安公馆紫海诗12青年中国讲座(节选)13圆明园的毁灭14*木笛研究:二十年后的家乡语言花园第五单元15日16只松鼠示例:鲸鱼风向袋的制作研究:介绍事物第六单元17母爱18父爱之船19*“惊人”和“糟糕”口头交流:父母之爱学习:我想告诉你语言花园第七单元20首古诗中的3首秋天和黑暗的山屋枫桥夜泊长相思21季的美丽22天堂鸟23*月轨迹研究:____是场景语言花园第8单元24古人谈读书25阅读记忆26*我的“长寿果”口头交流:我最喜欢的角色学习:推荐一本书语言花园...

    2022-05-08 花园口社区电话

  • 转基因产品通用检测方法PDF下载最新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引入特定生物物种的基因组中,使它们有效地表达了相应的产品)。生物菌种,以及以转基因生物作为直接食品或原料生产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软件说明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生化检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深圳市亿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甘肃中商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广西检验检疫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上海计量检测技术研究所、甘肃商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伟、王晨光、宋鹏子、杜志新、魏爽、朱海、洪霞、郑秋月、付辉、何海宁、李飞武、金红、安小平、朱水芳,马涛,刘刚,杨光瑞,曹继娟,艾顺杰,黄文生。转基因产品的一般检测方法1个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产品的定性检测方法本标准溶液适用于大米、玉石、大豆、育菜、马铃薯、甜菜、寿云等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实时荧光P'R通用检测。本标准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质量中间体)。2规范性参考文献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对于不在第1期中的参考资料,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订)仅适用于本文档GB/T682分析实验室《1网格和测试方法》GB/T19495.1转运国产品检测通用要求和定义GB/T19495,3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提取纯化方法GB/T19495.7反式四品检验抽样和a抽样方法8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档3.118SrRNA基因185rRNA基因转移到兵仁185rDNA。C.meorum的外群之一,作为植物内分泌基因3.2CaMV35S启动子355启动子fremCawliflowvrmaaicvira来源于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的35S启动子。3.3CaMV355终止子35终止子来自Cali花花叶wirw来自Califloucer花叶病毒(CaMV)的a5终止子3.4胭脂碱合酶基因的NOS终止子来源于胭脂碱合酶基因的终止子3.5rihalee-1.5-磷酸羧化酶小亚基的E9终止子来自rialoel1.-磷酸羧化酶小auit基因的3'终止序列。3.6ar基因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来自Streromewridorkromogemer。编码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hohiothriciGB/T38505-2020acetyltraderae,PAT)。注意:ordiie对除草剂ghfoie有耐受性。转基因3.7Pi1是蛋白酶抑制剂1(roteiaeihiitor11.Pi11)的终止子。riuloe-1.5-hihuhatecarhoxylaemaluait1A的Re4启动子来自石南洋核桃-1.5-dichoicacidgelatiized/jiarulixia1A(riuloel,-ihohtecaroxylaemalluuit1A.Rh-S1)组基因启动子。3.9DAS402785-edevef-eifrie序列的DAS40278DAS40278转化外源插入片段5,其末端与玉来基因组的序列相连。注:该序列包括外采人片下的评分载体序列和部分1m基因。3.10DP3054233'edevet-指定DP305423的序列DP305423体外转化并插入片段3'a和大豆基因组的连接序列。序列包括外源插入片段的子组装序列和大豆碱基的部分序列3.11CV1275'-oudaryequeceCV127的5'-devet-erifie序列CV127转化子插入片段的5端与大豆基因组之间的连接区序列。构建:序列包括外源片段菲序列和豆基菜部分序列3.12Ct值循环阈值当反场管中的荧光监督器数量达到设定的后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3.84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或生化试验样品,试验用水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定4.1Real-timePCR预润湿液使用经验证满足实时售罄PCR要求的real-timePCRmatermix4.2500马尔/1、乙二四乙酸钠溶液(H8.0)称取18.6克乙二胺乙二胺,称取70毫升水,用HM至8.0.1水的NaOH溶液稀释至100毫升。在103.4kPa(121°C)下灭菌20分钟。4.31毫升/升。三甲氨基甲烷盐溶液(H8.0)称取121.1g三甲氨基甲烷并将其溶解在80mL中。水,用盐酸调节PH值至80,加水定容至1000毫升。在103.4kPa(121℃)下持续20分钟。4.4TE缓冲区(ll8.0)注册10ml.1mol/L三甲基氨基甲酸盐溶液(4.3)和2ml.5o0mmol/1、分别用乙烯四乙酸二钠溶液(4.2)定容至1000mL,103.4kPa(121℃)灭菌20mi,...

    2022-05-08 终止子基因名词解释 终止子基因序列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答案胡向东pdf+word免费版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全国高职电工电子类专业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小编带来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答案df+word可编辑免费版供有需要的用户使用,欢迎免费下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答案图片预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答案摘要1.1什么是传感器?Awer: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应按一定规律由杀生境规定的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装置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1.2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Awer:传感器的共性是利用物理规律和物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来转换非电性地址(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出。1.3传感器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答:传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分为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此外,一般还包括信号调理电路、辅助电源等。1.4传感器如何分类?答案:@根据输入地址,包括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根据输出,有校准传感器和数字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有应变传感器、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热释电式传感器等;@根据基本效果,传感器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三种:@按成分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根据能量-粘度转换关系可分为能量-积转换型和能量-地址控制型传感器。@按技术特点分为普通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1.5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一般来说,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六个方向:一是改进和提高传感器的技术性能;一。开展基础研究,寻找新原理、新材料、新飞行艺术或新功能等;三是传感器的集成;四是传感器的智能化;五是传感器联网;第六是传感器的相似性。1.6提高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答案:@差分技术:@均值技术:@补偿与校正技术:@屏蔽、隔离和干扰抑制:@稳定性处理。第二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什么?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Awer: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它在稳态学习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静态特征描述的传感器输入输出关系不包含时间变化。其主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分辨率、滞后、重复性和漂移。2.2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线性化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其线性化?Awer:理想的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应该是线性化的,这有助于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生产校准和测试。如果传感器非线性项的幂次不商,在输入地址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拟合等以接近实际曲线。一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最小二乘法来找到拟合直线。关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为了便于学习和应用,以信息感知、转换和处理为核心,描述了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在传感器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和正确选型,对温度、压力、液位、厚度、流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气体成分、浓度、光电等参数的检测是主线,并根据传感器的用途进行划分。本章介绍了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技术指标和使用特点。同时介绍了检测系统的组成、现代总线控制技术、虚拟仪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传感器电路的抗干扰技术。《检测技术(第二版)》的编写力求系统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又兼顾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与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等方面的教材。作为自学书。...

    2022-05-08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陈杰pdf免费版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是北京高等教育的优质教材。被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普通高等教育教材”,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系统地讨论了基本原理、基本特性、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原理及其在电流和非电流传感系统中的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陈杰df预览简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被评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项目建设项目”,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系统地论述了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原理及其在电气和非电气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全书共15章。0、1章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述,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特性和分析方法;第2章至第9章讨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传感器,它是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磁电式、压电式、光电式、热释电式、核辐射传感器等传感器;第10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开发的智能化新型传感器,反映了当代传感器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成果;第11章和第12章介绍了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可靠性;第13章是检测技术的基础,讨论了数据检测和信号处理的方法与技术;第14章介绍的是一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第15章介绍了现代检测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有练习、思考题和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素材新颖,内容丰富,兼顾博大精深,以适应不同层次物体的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目录0传感器和检测技术概念0.1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0.1.1传感器定义0.1.2传感器的组成0.1.3传感器的分类0.2传感器的作用和地位0.3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0.4检测技术的定义0.5检测技术的作用1传感器的特性1.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1.1线性度1.1.2滞后1.1.3重复性1.1.4灵敏度和灵敏度误差1.1.5分辨率和阈值1.1.6稳定性1.1.7温度稳定性1.1.8多种抗干扰能力1.1.9静态错误.1.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1.2.1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1.2.2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1.2.3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1.2.4动态响应分析的基本方法1.2.5典型链路的动态响应特性2个电阻传感器2.1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2.1.1线性电位器2.1.2线性电位器2.1.3负载特性和负载误差2.1.4电位器的结构和材料2.1.5电位器传感器应用实例2.2应变式电阻传感器2.2.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2.2.2金属电阻应变片的主要特点2.2.3温度误差及其补偿2.2.4应变片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2.2.5应变片电阻传感器应用实例3个电感式传感器3.1自感应传感器3.1.1工作原理3.1.2灵敏度和线性度3.1.3效果电路3.1.4转换电路3.1.5零点残余电压3.1.6自感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3.2变压器传感器3.2.1工作原理3.2.2高效电路及其特点3.2.3差动变压器传感器测量电路3.2.4零点残压补偿3.2.5变压器传感器应用实例3.3涡流传感器3.3.1工作原理3.3.2转换电路3.3.3涡流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3.4压电传感器3.4.1工作原理3.4.2结构4个电容式传感器4.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类型4.1.1工作原理4.1.2类型4.2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度4.3电容式传感器的特性及有效电路4.3.1功能4.3.2效果电路4.4电容式传感器的设计要点4.4.1保护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4.4.2边缘效应的消除和减少4.4.3消除和降低寄生电容的影响4.4.4防止和减少外界干扰4.5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4.5.1调制电路4.5.2脉冲电路4.6电容传感器应用实例4.6.1差动电容压力传感器4.6.2电容式加速度计4.6.3电容式液位传感器4.6.4电容式位移传感器5个磁电传感器5.1磁感应传感器5.1.1工作原理及结构类型5.1.2动态特性分析5.1.3测量电路5.1.4磁感应传感器应用实例5.2霍尔传感器5.2.1霍尔效应和霍尔元件材料5.2.2霍尔元件结构及测量电路5.2.3霍尔元件主要技术指标5.2.4霍尔元件补偿电路5.2.5霍尔传感器应用示例6压电传感器6.1压电效应6.1.1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6.1.2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6.1.3高分子材料的压电效应6.1.4压电方程和压电常数6.2压电材料6.3效果电路6.4测量电路6.4.1电压放大器6.4.2电荷放大器6.5压电传感器应用实例6.5.1压电式称重传感器6.5.2压电加速度计6.6影响压电传感器精度的因素分析6.6.1线性6.6.2横向灵敏度6.6.3环境温度的影响6.6.4湿度的影响6.6.5电缆噪声6.6.6接地回路噪声7光电传感器7.1光电效应7.1.1外光电效应7.1.2内部光电效应7.1.3光伏效应7.2光电器件及其特性7.2.1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7.2.2光敏电阻7.2.3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7.2.4光电管7.2.5半导体光电元件的特性7.3光电传感器测量电路7.3.1光源7.3.2测量电路7.4光电传感器及其应用7.4.1模拟光电传感器7.4.2脉冲光电传感器7.5光纤传感器7.5.1光纤7.5.2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7.6电荷耦合器件(ccd7.6.1ccd的工作原理7.6.2ccd应用示例7.7光栅传感器7.7.1基本工作原理7.7.2云纹7.7.3方向判别和细分电路原理7.8激光传感器7.8.1激光干涉仪测量位移7.8.2激光测长原理8个热释电传感器8.1热阻8.1.1热电阻材料及工作原理8.1.2测量电路8.2热电偶8.2.1热电效应8.2.2热电偶的基本定律8.2.3热电偶材料及常用热电偶8.2.4热电偶测温电路8.2.5热电偶参考结温度8.3热敏电阻8.3.1热敏电阻的主要特性8.3.2热敏电阻特性的线性化8.3.3热敏电阻应用示例9核辐射传感器9.1核辐射的基本特征9.1.1核辐射特性9.1.2测量中常用的同位素9.2核辐射传感器9.2.1电离室9.2.2气体放电计数器9.3核辐射传感器应用实例9.4放射性辐射防护10个生物传感器10.1概述10.1.1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10.1.2生物传感器的类型10.1.3生物传感器的优势10.1.4生物传感器的固定化技术10.2电化学DNA传感器10.2.1电化学da传感器原理10.2.2DNA固定在固体电极上10.2.3电化学da传感器中的标记10.2.4电化学da传感器的应用10.3半导体生物传感器10.3.1原理与特点10.3.2Bio-FET的结构类型10.3.3应用研究实例11集成智能传感器11.1单片集成智能传感器11.1.1智能传感器的基本特性11.1.2智能传感器发展趋势及应用11.1.3单片智能传感器主要产品分类11.2联网智能压力传感器11.2.1t、tr系列联网智能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11.2.2t系列联网智能压力传感器典型应用11.3单芯片指纹传感器11.3.1生物识别发展概况11.3.2指纹识别的基本原理11.3.3fcd414/at77c101指纹传感器11.4特殊集成传感器11.4.1lm1042型一体化液位传感器11.4.2mc系列烟雾探测报警集成电路12传感器校准12.1传感器静态特性标定12.1.1静态标准条件12.1.2校准设备精度等级的确定12.1.3静态特性校准方法12.2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12.3振动传感器标定12.3.1校准方法12.3.2对比校准方法12.4压力传感器校准12.4.1动态标定压力源12.4.2激波管校准13传感器可靠性技术13.1可靠性技术基础概述13.1.1可靠性技术的定义及特点13.1.2可靠性技术的基本特征量13.2可靠性设计13.2.1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13.2.2可靠性设计程序和原则13.2.3系统可靠性框图模型及计算13.3可靠性管理13.3.1可靠性管理的意义和特点13.3.2可靠性管理组织和职责13.3.3可靠性标准、情报和保证13.3.4可靠性管理的实施13.4可靠性测试13.4.1传感器环境测试概述13.4.2传感器可靠性测试示例13.5敏感元件和传感器的失效分析13.5.1概述13.5.2分析方法14检测技术基础14.1检测技术概述14.2测量方法14.2.1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同时测量14.2.2偏差测量、零位测量和差分测量14.3测量系统14.3.1测量系统的组成14.3.2主动和被动测量系统14.3.3开环测量系统和闭环测量系统14.4测量数据处理方法14.4.1静态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14.4.2动态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15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15.1概述15.1.1概念15.1.2意义及应用15.2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分类与结构15.2.1传感器信息融合分类15.2.2信息融合的结构15.2.3信息融合系统结构示例15.3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15.3.1嵌入式约束15.3.2证据组合法15.3.3人工神经网络方法15.4传感器信息融合示例15.4.1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信息融合15.4.2船舶传感器信息融合16现代检测系统16.1计算机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16.1.1多路模拟开关16.1.2a/d转换和d/a转换16.1.3采样和保持16.2总线技术16.2.1总线的基本概念及其标准化16.2.2总线的通信方式16.2.3测控系统内部总线16.2.4测控系统外部总线16.3虚拟仪器16.3.1虚拟乐器的出现16.3.2虚拟仪器硬件系统16.3.3虚拟仪器软件系统16.3.4虚拟仪器的发展趋势16.4网络测试仪16.4.1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网络化测控系统16.4.2面向跨网测控系统16.4.3联网测试仪器和系统示例16.4.4无线传感器网络测控系统17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17.1温度传感器实验17.1.1铂热阻实验17.1.2温度变送器实验17.1.3热电偶测温实验17.1.4热电偶校准实验17.1.5结温敏二极管实验17.1.6半导体热敏电阻实验17.1.7集成温度传感器17.2涡流传感器实验17.2.1涡流传感器的静态校准17.2.2被测材料对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17.2.3涡流传感器幅值测量17.2.4涡流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17.2.5集成传感器力平衡传感器实验17.3半导体传感器实验17.3.1湿度传感器湿度电容实验17.3.2湿度传感器耐湿性实验17.3.3气体传感器演示实验17.4光电传感器实验17.4.1光敏电阻实验17.4.2光敏电阻暗光电路的应用17.4.3光电二极管特性实验17.4.4光电晶体管特性测试17.4.5光电晶体管对不同光谱的响应17.4.6光电开关(红外发光管和光电晶体管17.4.7光电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性能实验17.4.8红外光敏管应用红外检测17.4.9光电池特性测试17.4.10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17.4.11光纤传感器位移测试17.4.12光纤传感器应用温度传感器17.4.13光纤传感器动态测量17.4.14光栅衍射实验中光栅距离的确定17.4.15光栅传感器衍射演示与测距实验17.4.16电荷耦合图像传感器ccd相机卡尺实验附录练习和问题参考文献前言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时,必须从外界获取大量信息。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输已成为信息领域的关键技术。为了及时、正确地获取这些信息,必须合理选择和应用各种传感器和检测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已渗透到人类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广泛领域内对促进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已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为使本书紧贴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全面介绍这些领域相关知识的特点,本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生物传感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测控系统,修订了集成智能传感器,和实验部分已经整理出来。生物传感器一章介绍电化学DNA传感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等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一章介绍了单片集成智能传感器、联网智能压力传感器、单片指纹传感器和专业集成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测控系统主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特点和关键技术,使读者对传感器在网络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材料广泛、结构清晰、概念清晰、通俗易懂、系统性强。全书共17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感器,第二部分为检测技术,第三部分为实验。第0章介绍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第1章介绍传感器的特点;第2章至第11章介绍了目前使用的几种类型的传感器,例如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和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光电式、热释电式、核辐射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知识,以及集成智能传感器的介绍;第12、13章介绍传感器标定方法和传感器可靠性技术;第14章是检测技术基础,介绍数据的检测和处理方法;第15章介绍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第16章介绍了现代检测系统,让读者了解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全面的认识;第17章为实验部分,旨在提高读者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王璞教授主持了本书的审校,也得到了各领域其他专家的支持。我要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辑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22-05-0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设计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图解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pdf在线阅读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收集了镇江船艇学院教学一线教师的教案和案例适合广大电子技术初学者、家电维修人员和电子电气行业人员阅读参考,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电工电子类基础教材,图解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f高清完整版,支持在线免费阅读,需要的直接点下载就可以了。图解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f图片预览内容简介内容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与变压器、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光电耦合管、电声器件、继电器、传感器、显示器件、集成电路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形、电路、检测、识别、应用,文字简洁,主要用图表说明问题。本书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分类、性能、参数及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详细介绍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方法以及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编写过程中注重实际应用与理论的结合,实物与图解使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变得直观明了,通俗易懂。目录大全第一章电阻器1.1固定电阻器1.1.1认识电阻器1.1.2电阻器的识别1.1.3固定电阻器的检测与应用1.1.4固定电阻器的识别检测实例1.2电位器1.2.1认识电位器1.2.2电位器的识别1.2.3电位器的检测与应用1.2.4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实例1.3敏感电阻器1.3.1光敏电阻器1.3.2热敏电阻器1.3.3压敏电阻器1.3.4敏感电阻器的识别与型号命名第2章电容器2.1固定电容器2.1.1认识电容器2.1.2电容器的识别2.1.3电容器的检测与应用2.2可变电容器2.2.1微调电容器2.2.2单联电容器2.2.3多联电容器2.2.4可变电容器的应用2.2.5可变电容器的检测第3章电感器与变压器3.1电感器3.1.1认识电感器3.1.2电感器的识别3.1.3电感器的检测与应用3.2变压器3.2.1认识变压器3.2.2变压器的识别3.2.3变压器的检测与应用第4章二极管4.1二极管4.1.1认识半导体4.1.2二极管的识别4.1.3普通二极管的检测与应用4.2稳压二极管4.2.1稳压二极管的识别4.2.2稳压二极管的应用4.2.3稳压二极管的检测4.3发光二极管4.3.1发光二极管的识别4.3.2发光二极管的检测4.3.3双色发光二极管4.4光电二极管4.4.1认识光电二极管4.4.2光电二极管的检测4.5开关二极管4.5.1认识开关二极管4.5.2硅高速开关二极管的检测第5章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5.1晶体三极管5.1.1认识晶体三极管5.1.2晶体三极管的识别5.1.3晶体三极管的检测与应用5.2场效应晶体管5.2.1认识场效应晶体管5.2.2场效应晶体管的识别5.2.3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与应用第6章晶闸管6.1晶闸管的识别6.2晶闸管的特点与工作原理6.3晶闸管的命名和参数6.4晶闸管的检测6.4.1单向晶闸管极性的检测方法6.4.2双向晶闸管极性的检测方法6.5晶闸管的应用第7章光电耦合器7.1光电耦合器的识别7.2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7.3光电耦合器的参数7.4常用光电耦合器7.5光电耦合器的检测7.6光电耦合器的应用第8章电声器件8.1扬声器8.1.1认识扬声器8.1.2扬声器的识别8.1.3扬声器的检测与应用8.2耳机8.2.1认识耳机8.2.2耳机的识别8.2.3耳机的检测8.3蜂鸣器8.3.1认识蜂鸣器8.3.2蜂鸣器的识别8.3.3蜂鸣器的检测8.4传声器8.4.1传声器的识别8.4.2传声器的检测第9章继电器9.1电磁继电器9.1.1认识电磁继电器9.1.2电磁继电器的识别9.1.3电磁继电器的检测与应用9.2干簧继电器9.2.1认识干簧继电器9.2.2干簧继电器的识别9.2.3干簧继电器的检测与应用9.3固态继电器9.3.1认识固态继电器9.3.2固态继电器的识别9.3.3固态继电器的检测与应用0章传感器10.1温度传感器10.1.1温度传感器的识别10.1.2温度传感器的特点与工作原理10.1.3温度传感器的参数10.1.4温度传感器的检测10.1.5温度传感器的应用10.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0.2.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识别10.2.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特点与工作原理10.2.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参数10.2.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检测10.2.5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应用10.3霍尔传感器10.3.1霍尔传感器的识别10.3.2霍尔传感器的特点与工作原理10.3.3霍尔传感器的参数10.3.4霍尔传感器的检测10.3.5霍尔传感器的应用10.4超声波传感器10.4.1超声波传感器的识别10.4.2超声波传感器的特点与工作原理10.4.3超声波传感器的参数10.4.4超声波传感器的检测10.4.5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10.5气敏传感器10.5.1气敏传感器的识别10.5.2气敏传感器的特点与工作原理10.5.3气敏传感器的参数10.5.4气敏传感器的检测10.5.5气敏传感器的应用1章显示器件11.1LED数码管11.1.1认识LED数码管11.1.2LED数码管的识别11.1.3LED数码管的检测与应用11.2LCD液晶显示器11.2.1认识LCD液晶显示器11.2.2LCD液晶显示器的识别11.2.3LCD液晶显示器的检测与应用2章集成电路12.1认识集成电路12.1.1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12.1.2常用集成电路的分类与作用12.2集成电路的识别12.2.1集成电路的图形符号12.2.2集成电路的型号标识12.2.3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12.2.4集成电路引脚分布规律及识别12.3集成电路的检测与应用12.3.1常用模拟集成电路的特点和应用12.3.2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和应用12.3.3集成电路的检测参考文献免费在线试读本书从各类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开始,用图解的方法介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并引入综合实例强化实际应用。本书力求理论从简,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有利于培养机电、电气类专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用于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的参考手册。本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既可作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的专用教科书,也可供初、中、高级电工及相关专业职业技术院校师生学习参考本书收集了镇江船艇学院教学一线教师的教案和案例,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在此深表感谢和敬意。本书的实践数据和资料由江苏镇江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各类教育网站上有关电子元器件方面的课件及新理论、新方法,在此一并感谢。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之一,在电路中,它具有降低电压、限制电流、分流电流、分配电压、阻抗匹配、阻尼、取样等作用。电阻器种类很多,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固定电阻器、电位器和敏感电阻器。固定电阻器的阻值固定无法改变,电位器的阻值可通过手动调节来改变,而敏感电阻器阻值会随施加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线、磁场和气体)变化而发生变化。电阻的种类虽多,但常用的主要为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和片状电阻,其中,过去的国产RT型电阻外表通常涂覆绿漆,RJ型金属膜电阻则涂覆红漆,且一般都印上型号及规格等,较易识别。近年来随着进口及合资产品大量上市,RT型电阻中以色环电阻占据主流地位,其底色并不很一致;RX型线绕电阻外表多为黑色,被釉线绕电阻则多为深绿或浅绿色。片状电阻外表一般都为黑色,且上面标注有代表阻值的数字。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应用最普遍的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和线绕电阻的特点。(1)碳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如图1?3所示。这种电阻器是用结晶碳沉积在瓷棒或瓷管上制成的。改变碳膜的厚度和用刻槽的方法变更碳膜的长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阻值,碳膜电阻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性高,噪声小,高频性能好,价格低,应用广泛。碳膜电阻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电阻。...

    2022-05-05 二极管 晶体管 晶闸管 晶闸管二极管

  • 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电子版免费在线阅读|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点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规划教材·入门课程系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规划教材,入门教程系列书籍,电子元器件识别测试与焊接电子版df免费版,涵盖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内容适合“双证”教学实践。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及焊接电子版图片预览简介本书以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特点和实际工作要求为写作目标,结合读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和焊接技能进行合理划分项目模块。本书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共有12个项目模块。在每个项目模块中,根据岗位就业的实际需要,结合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焊接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和技能应用,细分为多个任务模块,每个任务模块由若干“新知识“教学”或“技能培训”子项目模块。这些子项目模块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学习者可以完成学习和独立训练。本书内容涵盖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内容,适合“双证”教学与实践。目录项目1了解万用表1的功能和用法任务模块1.1指针万用表1的功能和使用新知识讲解1.1.1了解指针万用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1技能演示1.1.2掌握指针万用表的使用7新知识讲解1.1.3了解指针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13任务模块1.2了解数字万用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4新知识讲解1.2.1了解数字万用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14技能演示1.2.2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使用21新知识讲解1.2.3了解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26项目二电阻识别检测培训27任务模块2.1识别电阻器27新知识讲解2.1.1了解电阻器的种类和特性27新知识讲解2.1.2了解电阻的参数标志32新知识讲解2.1.3了解电阻器的功能特性39任务模块2.2掌握电阻检测方法41技能演示2.2.1普通电阻检测培训41技能演示2.2.2水泥电阻检测培训42技能演示2.2.3保险丝电阻检测培训43技能演示2.2.4压敏电阻45的检测技能演示2.2.5热敏电阻46的检测技能演示2.2.6湿度电阻检测47技能演示2.2.7电位器检测48项目三电容器识别检测培训50任务模块3.1了解电容器50新知识讲解3.1.1了解电容器的种类和特性50新知识讲解3.1.2了解电容的参数标志57新知识讲解3.1.3了解电容器的功能特性61任务模块3.2掌握电容器的检测方法63技能演示3.2.1普通固定电容器检测训练63技能演示3.2.2电解电容检测培训64技能演示3.2.3微调电容检测培训66技能演示3.2.4可变电容检测训练68项目四电感识别与检测培训70任务模块4.1了解电感器70新知识讲解4.1.1了解电感的种类和特性70新知识讲解4.1.2了解电感参数符号74新知识讲解4.1.3了解电感的功能特性79任务模块4.2掌握电感的检测方法81技能演示4.2.1固定彩环电感检测培训81技能演示4.2.2固定色标电感器检验培训82技能演示4.2.3微调电感检验培训83项目五二极管识别检测实训85任务模块5.1了解二极管85新知识讲解5.1.1了解二极管的种类和特性85新知识讲解5.1.2找出二极管89的参数标志新知识讲解5.1.3了解二极管的功能特性96任务模块5.2掌握二极管97的检测方法技能演示5.2.1稳压二极管检测培训97技能演示5.2.2整流二极管检测实训99技能演示5.2.3检测二极管100的检测训练技能演示5.2.4变容二极管检测训练101技能演示5.2.5LED检测训练102技能演示5.2.6光电二极管检测训练103技能演示5.2.7双向触发二极管检测培训105项目六三极管识别检测训练106任务模块6.1了解晶体管106新知识讲解6.1.1了解三极管的种类和特点106新知识讲解6.1.2了解三极管107的参数标志新知识讲解6.1.3了解三极管110的特性和功能特点任务模块6.2掌握三极管114的检测方法技能演示6.2.1三极管类型判别检测训练114技能演示6.2.2三极管引脚极性判别检测训练115技能演示6.2.3三极管性能检测训练121项目七场FET识别检测训练125任务模块7.1理解FET125新知识讲解7.1.1了解场效应管的种类和特性125新知识讲解7.1.2理解场效应管的参数标志126新知识讲解7.1.3了解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功能特性129任务模块7.2掌握FET131的检测方法技能演示7.2.1FET类型辨别检测训练131技能演示7.2.2FET管脚极性133的判别与检测训练技能演示7.2.3FET性能检测训练134项目八晶闸管识别与检测训练137任务模块8.1了解晶闸管137新知识讲解8.1.1了解晶闸管的种类和特点137新知识讲解8.1.2了解晶闸管140的参数标志新知识讲解8.1.3了解晶闸管的特性和功能特性143任务模块8.2掌握晶闸管146的检测方法技能演示8.2.1单向晶闸管146的测试与训练技能演示8.2.2三端双向可控硅测试培训148项目9IC识别检测训练152任务模块9.1了解集成电路152新知识讲解9.1.1了解集成电路的种类和特点152新知识讲解9.1.2了解集成电路的管脚分布特性155新知识讲解9.1.3了解集成电路的功能特性156任务模块9.2集成电路的检测与训练160技能演示9.2.1集成电路在线电阻检测培训160技能演示9.2.2集成电路工作状态检测与训练161项目十:电子产品主要功能部件识别与测试技能培训167任务模块10.1开关元件的识别与检测训练167新知识讲解10.1.1理解开关元件167技能演示10.1.2开关部位检测训练170任务模块10.2电声设备的识别与检测训练172新知识讲解10.2.1了解电声器件172新知识讲解10.2.2了解电声器件的功能174技能演示10.2.3电声设备测试与培训176任务模块10.3传感设备识别与检测训练178新知识讲解10.3.1理解传感器设备178新知识讲解10.3.2了解传感器设备的功能180技能演示10.3.3传感器设备检测训练182任务模块10.4电池和电源组件识别和维护培训186新知识讲解10.4.1了解电池和电源组件186新知识讲解10.4.2了解电池和电源的作用187技能演示10.4.3电池及动力部件测试培训189任务模块10.5运动识别和检测训练193新知识讲解10.5.1了解电动机193技能演示10.5.2运动检测训练199项目十一常用焊接工具操作培训203任务模块11.1焊接操作前的准备203新知识讲解11.1.1了解常用焊接工具和焊接材料203新知识讲解11.1.2焊接前零部件的加工209任务模块11.2焊接工具操作培训215技能演示11.2.1烙铁操作培训215技能演示11.2.2热风焊机221操作培训工程十二构件安装焊接技能培训224任务模块12.1电子元件安装和焊接的工艺要求224新知识讲解12.1.1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要求224新知识讲解12.1.2了解手工焊接的特点和要求227新知识讲解12.1.3了解自动焊接的特点和要求228任务模块12.2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安装焊接方法230新知识讲解12.2.1分立元件的安装要求230技能演示12.2.2分立元件焊接培训236技能演示12.2.3集成电路的贴装与焊接239任务模块12.3SMD元件安装与焊接技巧242新知识讲解12.3.1了解常见SMD元器件的安装焊接工艺242新知识讲解12.3.2了解SMD集成电路的安装焊接工艺243新知识讲解12.3.3自动化焊接技术245任务模块12.4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检测247新知识讲解12.4.1了解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检测工具247新知识讲解12.4.2常用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检测248新知识讲解12.4.3SMD元件焊接质量检测250前言阅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种类和应用不断丰富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尤其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家电、电脑周边设备、数码产品、手机及通讯设备等产品在产品种类和速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的更换。.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完善,电路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社会对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售后维修等一系列岗位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电子技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其中,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和焊接技能始终是一项非常基础和非常重要的特殊技能。本书可作为电子元器件识别、检验和焊接教学的专业培训教材。为应对当前知识和技能快速变化的特点,本书从内容的选择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筛选。尽可能以当前的工作需求为书本培训的目标。力求让读者从书中学到实用有用的东西。因此,本书选取的内容来源于实际工作。这样,读者可以直接从书中学习到工作中的实际案例,非常有针对性,保证了阅读完书后能够应对实际工作。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技能学习的实用性、方便性和及时性。在表现形式上,充分体现“图解”的特点,即根据所表达的知识和技能的特点,采用“图解”、“图表”、“实物照片”、“实物照片”等多种表现形式。文本描述”,并使用最合适的一个。展示知识和技能。在本书的内容和编排上做了很大的努力。首先,在内容选择上,本书结合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数字维修工程师考核认证的专业考核标准,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识别、检测和焊接。将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梳理,并整合到实际应用案例中,让读者学到有用的东西,学以致用。在结构安排上,本书采用项目式教学理念,以项目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完成学习与训练。本书根据行业特点总结了电子元器件识别、测试、焊接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根据岗位特点划分项目模块,然后在项目模块中设置任务驱动,从而让学习者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实践。在案例中锻炼和丰富实践经验。在内容的选择上,保证知识为技能服务的原则,知识的选择本着实用性和充分性的原则,技能的培养注重行业特点和岗位特点。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书籍在表达上更加多样化。本书设置有【图文解说】、【提示】、【资料链接】、【图文演示】四个模块。知识和技能是根据其技术难度和特点以适当的表达方式选择的。同时,将“图”、“图”、“图”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入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中,更加生动形象。在写作实力方面,本书依托数字化维修工程师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参与编制的工作人员均参与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数字维护工程师认证资格的制定和试题库的开发。相关行业标准非常熟悉。并且有非常丰富的书籍写作经验。此外,本书的编写还吸引了行业各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参与,保证了本书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参与编写本书的有:韩雪涛、韩广兴、吴莹、梁铭、宋明芳、张丽梅、王丹、王鲁军、张向平、韩学东、吴伟、唐秀阳、吴鹏飞、高瑞政、吴慧英、王心夏、周扬、周文静等为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读者可登录天津淘淘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立的技术服务网站(www.chiade.org)电子已获得技术服务。随时掌握最新行业资讯,获取大量视频教学资源、电路图、技术手册等学习资料,以及最新的行业培训信息,实现远程在线视频学习,通过网站的技术交流和咨询论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参加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或工程师资格认证,并可以获得相应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或数字维护工程师资格证书。如果读者对学习和评估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数字化维修工程师考核指导中心作者介绍韩雪涛自2001年起就职于天津淘淘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着有多部计算机、多媒体、电子、家电等方面的书籍。...

    2022-05-05 模块演示 模块视频教程

  •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第2版)pdf在线免费阅读|百度网盘下载

    小编点评:了解最新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第二版)是关于电子元器件作为电子技术中的基本要素。任何一种电子设备都是由这些电子元件合理、协调、巧妙地组成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传统电子元器件的更替,新的元器件层出不穷。客观地说,如果不了解这些元器件的性能和规格,就很难适应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及电子版图片预览简介《世纪英才模块化技能培训中职系列教材: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主要介绍了十余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分类、性能、参数及应用,以及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组件。《世纪英才模块化技能培训中职系列教材: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采用模块化结构编排,方便教师灵活安排教学。全书图文并茂,尤其是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彩色插图,既增加了学生对实物的感性认识,又有效降低了教学成本。《世纪英才模块化技能培训中职系列教材: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可作为中职、技校电子信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职业学校使用.或者无线电短训班的培训教材,对于电子爱好者来说也是很好的自学读物。目录技能训练1:电阻器的认知与检测技能训练二:电容器的认知与检测技能训练三:电感器认知与检测技能训练四:变形金刚认知与检测技能训练五: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训练六:半导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训练七:开关和连接器的认知与检测技能训练八:保险要素的识别与检测技能训练九:说话人识别与检测技能训练十麦克风认知与检测技能训练十一:接力识别与检测技能训练十二:音乐电影的认知技能训练十三:集成电路的认知与检测技能训练十四:晶闸管识别与检测技能训练十五:感光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技能训练十六:场效应管的认知与检测技能训练十七:芯片元器件的认知与检测技能培训18焊接实践技能训练十九:印制板手工制作图书精选本书主要介绍了十余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分类、性能、参数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并详细介绍了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本书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教师灵活教学。书中图文并茂,尤其是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实物插图,既增加了学生对实物的感性认识,又有效降低了教学成本。本书可作为中职、技校电子信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职业学校或短期广播课程的培训教材。对于电子爱好者来说,这也是一本好书。自学书籍。前言阅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院校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专业,大力推进优质专业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开展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不仅为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教材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认为,由知识型向能力型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力型”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导致与之格格不入的传统教材改革。本系列教材是我们立足国内实际,借鉴国外“能力为本”、“工作流程为本”等教材开发先进理念的一次实践。新编教材忠实贯彻“以就业为本”的指导思想,克服“过分强调纪律”和“盲目攀登提升”的倾向,注重知识技能转移的宏观设计和整体效果,并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在原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教科书的加减减法编写方法。与目前市面上同类教材相比,该系列教材的主要特点如下。(1)教材结构“模块化”。每个模块一个知识点,重点突出,主题明确。(2)教材内容“灵活”。适应“学生”层次的差异和订单式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3)教学内容的“本体论”。教材内容不刻意延伸到其他学科,追求系列教材的结合效果。(4)合理控制教学成本。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本系列教材要求作者估算每项技能培训的成本,以控制教学成本。(5)本系列教材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图文结合,直观明了,便于自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总之,该系列教材的出版价值不仅在于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思路,更符合当前就业单位“以人为本”的要求。应聘者可立即上岗”,也适用于毕业后从事电气电子领域的学生。专业之间的转岗,奠定了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其新(新思想、新技术、新面貌)、真实(贴近现实、体现应用)、简洁(文字简洁、风格明快)的写作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您对本系列教材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者您愿意参与本系列教材中其他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发邮件至wuha@tre.com.c联系我们,或者您可以进入该系列教材的服务网站是www.ycook.com.c。电子元器件鉴定检测实验室报告实验2:晶体管元件的理解和测量(课程计划)实验目的(讲解时间2分钟,重点说明目的和意义)1、用数字万用表掌握晶体管性能的鉴别;2、了解晶体管特性图仪的简单原理和使用方法,使用晶体管特性图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3、画出小功率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利用特性曲线求参数。实验设备(讲解时间1分钟,重点介绍晶体管特性图仪的优点)一个晶体管特性图XJ4810;数字万用表UT56一只;晶体管3AX31、9014、9015各1个;一个齐纳管2CW。实验原理(15分钟讲解)1、常用晶体二三极管外形图(2分钟讲解,重点介绍种类、外形结构、主要性能指标)2、用数字万用表识别晶振(讲解时间3分钟,重点是用数字万用表识别晶振管脚)(1)晶体管管脚和类型的识别:①先判断基层②歧视类型③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断(2)检查晶体管的性能3、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示意图及其逐点测量方法(讲解时间为1分钟,强调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的关系)4、三极管特性图仪框图(讲解时间1分钟,重点介绍单元电路的功能)5、用图解法测量三极管输出特性的基本原理(讲解时间为2分钟,重点介绍输入电流、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时间关系)6、使用晶体管特性曲线求参数(讲解时间2分钟,重点讲解如何使用输出特性曲线求hfe)7、XJ4810型半导体管特性图仪(4分钟讲解时间,重点讲解面板控制旋钮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内容(7分钟讲解)1、用数字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性能(说明时间1分钟)(1)先判断三极管的基极;(2)判断三极管的集电极;(3)确定晶体管的类型;(4)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hfe值。2、使用XJ4810晶体管特性图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6分钟讲解时间,重点讲解如何使用参数内容调整相关旋钮)(1)测量调压管理费WC4的正反向伏安特性,在方格纸上写下绘图仪显示的特性曲线,记录稳定电压VZ。(2)晶体管输出特性的测量。①测量3AX31和9014双管共射连接的输出特性曲线族,用方格纸写下曲线估计线性区的hfe值。②分别求出VCE=3V和IC=5mA条件下两管的hfe值。(3)晶体管输入特性测量①测量3AX31和9014两管共射极接法的输入特性曲线,并在方格纸上写下作图者显示的特性曲线族。2从输入特性曲线求得VBE=0.6V(硅管)和VBE=0.20V(锗管)的输入电阻值。(4)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BVCEO的测量。测量3AX31和9014两管的BVCEO,在方格纸上记录击穿曲线,得到BVCEO的值。(5)晶体管穿透电流的测量。测量3AX31的ICEO曲线,用方格纸记录下graher的ICEO曲线。笔记(2分钟讲解)1、注意晶体管引脚。2、集电极扫描电压不能太高,一般小功率管在几十伏。以免击穿晶体管。3、基极电流不宜过大。一般小功率管在微安级。4、注意晶体管的导电类型实验报告要求(1分钟讲解时间)1、整理实验数据,绘制各种特性曲线(共7条曲线)。2、从实验结果分析锗管和硅管的区别。...

    2022-05-05 晶体管电子元器件下载 晶体管电子元器件

  • 《深度学习与目标检测 工具、原理与算法》涂铭,金智勇|(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深度学习与目标检测工具、原理与算法》【作者】涂铭,金智勇【丛书名】智能系统与技术丛书【页数】226【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9【ISBN号】978-7-111-69034-4【价格】89.00【参考文献】涂铭,金智勇.深度学习与目标检测工具、原理与算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9.图书封面: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的入门书。两位作者是资深的AI技术专家和计算机视觉算法专家,在阿里、腾讯、百度、三星等大企业从事计算机视觉相关的工作多年,不仅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而且知道初学者进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痛点和难点。据此,两位作者编写了这本针对目标检测初学者的入门书,希望从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帮助读者少走弯路。第1-2章是目标检测的准备工作,主要介绍了目标检测的常识、深度学习框架的选型、开发环境的搭建以及数据处理工具的使用。第3-5章是目标检测的技术基础,主要讲解了数据预处理和卷积神经网络等图像分类技术的基础知识。第6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开源算法库mmdetectio。第7-10章详细地讲解了目标检测的概念、原理、一阶段算法、二阶段算法以及提升算法性能的常用方法。第11章简单介绍了目标检测的相关案例(以工业为背景),以帮助读者构建一个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度学习与目标检测工具、原理与算法》内容试读CHAPTERI第1章日标检测概述计算机视觉(ComuterViio,CV)是一门教计算机如何“看”世界的学科。计算机视觉包含多个分支,其中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目标跟踪等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书将着重介绍目标检测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实例,以帮助读者对目标检测建立一个整体的认识。1.1什么是目标检测本书讨论的目标检测是指通过编写特定的算法代码,让计算机从一张图像中找出若干特定目标的方法。目标检测包含两层含义:①判定图像上有哪些目标物体,解决目标物体存在性的问题;②判定图像中目标物体的具体位置,解决目标物体在哪里的问题。目标检测和图像分类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检测需要做更细粒度的判定,不仅要判定是否包含目标物体,还要给出各个目标物体的具体位置。如图1-1所示,目标检测算法关注的是“人体”这一特定目标物体,图像中不但检测出了两个小朋友(人体),还准确地框出了两个小朋友在图像中的位置。图1-1人体检测示例第1章1.2典型的应用场景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2.1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自动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通常也叫作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身份匹配与识别。其中人脸图像采集/检测是进行后续识别的基础。如图1-2所示,通过检测框把后续识别算法的处理区域从整个图像限制到人脸区域。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支付图1-2人脸检测示例等多个实际场景。1.2.2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是目标检测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如下场景。1)交通流量监控与红绿灯配时控制:通过视觉算法,对道路卡口相机和电警相机中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根据相应路段的车流量,调整红绿灯配时策略,提升交通通行能力。2)异常事件检测:通过视觉算法,检测各种交通异常事件,包括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车辆占用应急车道以及监控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交通事故实时报警等,第一时间将异常事件上报给交管部门。3)交通违法事件检测和追踪:通过视觉算法,发现套牌车辆、收费站逃费现象,···试读结束···...

    2022-05-05 深度学习框架 深度学习算法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