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多少分算过关

    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的具体分数要求取决于每个省份的规定,请咨询当地教育部门了解详情。笔试在达到70分就算是合格了,卷面成绩要在87.5分才可以。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试题满分是150分。最后核算成绩时以学生的实际考试分数乘以0.8,为最后分数,最后分数70分为合格。点评:这段文字讲述的是考试合格标准,笔试需要70分以上,而卷面成绩需要87.5分以上,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试题满分150分,最后核算成绩时以学生的实际考试分数乘以0.8,最后分数70分为合格。文字描述清楚,给出的考试合格标准明确,得出的结论也合理。...

    2023-02-21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 教师有资格证可以退税吗

    是的,如果您拥有教师有资格证,您可以申请退税。拥有教师资格证也是可以退税的。教师证也符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9年《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另外还有注册消防工程师、法律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拥有以上证书,也可以进行个税退税。点评:这篇文章介绍了拥有教师资格证以及其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可以享受个税退税的优惠。文章提供了具体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附上了图片,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2023-02-21 退税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查询 退税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最新

  • 教师资格证笔试过后多长时间进行面试

    一般情况下,教师资格证笔试过后,面试会在1-2周后进行。具体时间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建议考生及时关注当地教育部门的公告,以便及时参加面试。1、一般在笔试成绩公布之后的一个月左右面试。2、教师资格证现在全国统考(个别地区除外),一般一年考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考试分为笔试,面试和资格认定三部分。上半年1月份笔试报名,3月份笔试考试,4月份面试报名,5月份面试;下半年9月份笔试报名,11月份笔试考试,12月份面试报名,次年1月份面试考试。资格认定一般是4月份和10月份,具体的时间会发布相应的公告的。点评:上述内容描述清晰,详细地列出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安排,可以供考生参考,非常有用。...

    2023-02-21 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什么时候出 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2023

  •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要买什么书

  • 教师资格证笔试多少分及格

    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及格分数标准因地区而异,一般在60分以上。教师资格笔试各科目卷面满分为150分,按照我们从小到大的逻辑应该是90分就可以合格了。但为什么查询成绩时满分又是120分呢0分合格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呢r/gt是不是卷面150分按比例折合成120分,相应的实得分90分也按相同比例换算成70分呢编一度也这么认为,但看了下面的内容,相信你会明白原来不是这么回事。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考试标准和当次考试情况,确定各科目全国统一的合格分数线。由于各个科目难度存在差异,其合格分数线不尽相同。为统一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采用线性转换的方法,将考生0~150分量表上的原始成绩换算为0~120分量表上的转换分,并使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统一转换为70分。通过上述线性转换,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均转换为70分,且转换不改变考生成绩的高低顺序。原始成绩低于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换算后的转换分在70分以下;原始成绩高于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换算后的转换分在70分以上。以上是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合格分数线的换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评:这篇文章介绍了教师资格证笔试合格分数线的换算方法,内容详细,讲解清楚,对于考生来说,对于换算分数线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准确掌握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是非常有帮助的。...

    2023-02-21 考教师资格证的分数线 教师资格分数线多少

  •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英语吗

    不考英语,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的科目主要有教育学、教育法规、教学论、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教师资格证笔试不考英语,只有报考初中及以上英语教师资格证的才需要考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英语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点评:这篇文章很清晰地说明了教师资格证笔试的考试科目,对于想要报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来说非常有用。此外,文章配有一张图片,更加清晰地展示了考试科目的细节,更好地帮助考生理解。...

    2023-02-21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 教师资格证笔试可以在异地考吗

    可以,但是要按照当地的规定进行考试。教师资格证笔试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学籍所在地和居住证所在地进行报考。所以笔试是可以异地报考的,只要在上述三个地区报考,并且通过笔试网上审核就可以。点评:这是一段很实用的信息,非常有用。从文中可以看出,教师资格证笔试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学籍所在地和居住证所在地进行报考,且可以异地报考,只要在上述三个地区报考,并且通过笔试网上审核就可以。这样的信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报考的考生更好的规划报考路线。...

    2023-02-21 教师资格证户籍所在地填错了 教师资格证 户籍所在地写错了

  • 教师资格证笔试分数线

    教师资格证笔试分数线因地区而异,一般在60分以上。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每个科目70分合格,面试60分合格,笔试通过之后便可以报考面试,具体考生要自行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查看。点评:这是一条有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试要求,笔试需要达到70分的成绩才能合格,面试需要达到60分的成绩才能合格,具体可以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查看。要求比较严格,考生要认真备考,努力取得好成绩。...

    2023-02-21

  •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除了( )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B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D敌强我弱的形式,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点评:这一段文字描述的是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而农村也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反映出当时农民面临的艰苦境况,也强调了农民的重要作用。图片中的农民正是在艰苦的斗争中前行,勇往直前,以此来表达农民的英勇和顽强,令人敬佩。...

    2023-02-21 统治前期 统治的治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作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丛书名】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页数】270【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2【ISBN号】7-5041-8351-4【价格】22.60【分类】计算机课-教学法-高中-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2.图书目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内容提要:赠品:2014笔试高分攻略及题库+2013最新真题及解析下载地址:华图图书网——增值服务——补充资料(第四页倒数第七个资料)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一、严格依据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及最新课程标准编写本系列教材是在认真研读了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及最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力求最大限度地贴合考情,为考生提供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教材。二、体例设置合理、科学本系列教材在对考试大纲进行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将考试内容分为学科知识部分和教学知识与能力两部分来进行编写。学科知识部分主要涉及各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知识与能力部分涉及与各学科相关的教学教法。而且各部分在体例编排上,均设置了“核心考点提示”“知识体系导览”“名师要点精讲”“经典例题”“命题热点集训”等模块。其中,“核心考点提示”为考生指明了考试的重点内容及考生需要掌握的程度,便于考生有侧重地进行复习考试;“知识体系导览”是对各章知识架构的提炼,可帮助考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名师要点精讲”是本系列教材的核心内容,是由一线名师精心编写,涵盖了需要考生掌握的知识内容;“经典例题”穿插在正文当中,根据最新考试趋势及考试重点,模拟真题进行解析;“命题热点集训”放在每一章的末尾,有助于考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测。三、精编精选大量案例与习题本系列教材在各科目的教学教法部分,专门设置了经典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这些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经过了华图教育专家的精心挑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名师点评部分精准、明确地点出了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的优缺点,便于考生学习借鉴。同时,本系列教材在每一章后均配有练习题,供考生练习和检测复习效果之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内容试读学科知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学科知识ook.huatu.com2.可识别。信息可采用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3.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和计算机代码。4.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5.可处理和可增值性。在传递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他方式的处理,可以使原有信息增值,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领域。6.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都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7.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以其他形式再生,例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输人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再生成信息。8.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来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9.可利用。人们可依据信息进行决策、设计、研究等活动。10.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11.价值性。信息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12.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方可存在。例如,在计算机中,信息必须以数据的形式存储于存储体中。同一信息可依附于不同的载体。13.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也具有生命周期。如果信息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它的效用就会降低。所以人们总是要及时地掌握最新、最有用的信息。14.信息的普遍性、客观性、无限性。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和变化的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普遍存在、无穷无尽的。光经典例题1.几个市场开拓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映了信息具有()。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答案】D【名师点评】略。2.将几幅相互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ho)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A.可以共享的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D.具有实效性的【答案】C【名师点评】在传递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他方式的处理,可以使原有信息增值,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领域。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ook.huatu.com■■商二、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种类(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所谓信息功能,是指人类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的功能。(二)信息技术的种类现代信息技术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帮助人获取信息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用来收集自然界或其他领域里的信息。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帮助人传递信息的技术。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人们通过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等手段,借助于电和电磁波,以接近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递信息。3.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用来解决信息的存储、加工、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许多其他信息技术本身,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因此,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柱。第二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可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000一50000年前。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文字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文字的创造使人类创造的文明得以传承,因此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的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这比欧洲早了400年。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侯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成都、开封、临安和福建建阳是雕版印刷中心。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以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通话且实验获得成功。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第一部分学科知识oorhuetycom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了。此后经历了5个发展过程: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一1956年)、第二代品体管电子计算机(1956一1964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一1970年)、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一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之后至今)。为了解决资源共享,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融合的问题,单一的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在此阶段出现了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器人、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等技术。量子计算机,最早由理查德·费曼提出,一开始是从物理现象模拟而来的。这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生物计算机又称仿生计算机,以生物芯片取代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数以万计的晶体管制成的计算机,涉及多个学科。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其他危险的工作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通俗地讲,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人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智能化小区,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定义。2001年,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提出一个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因特网,英文名称为Iteret,是在全球范围内由采用TCP/IP协议族的众多计算机网相互连接而成的最大的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其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et)。网络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但目前学术界对于下一代互联网还没有统一定义,只是对其主要特征已达成了如下共识: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及时、更方便、更可管理和更有效。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6···试读结束···...

    2023-02-12

  •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保教知识与能力》育德园师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保教知识与能力》【作者】育德园师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主编【页数】275【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07【ISBN号】978-7-5682-0942-7【价格】43.00【分类】学前教育-幼教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参考文献】育德园师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主编.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保教知识与能力.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07.图书目录:《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保教知识与能力》内容提要: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2)1号)文件开展实施的考试项目。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全面、精确、迅速地掌握考点,顺利通过考试,育德园师考试研究中心聘请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培训专家和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与评卷专家,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统考教材》。本套教材编写过程中以“服务考生”为宗旨,从专业的角度为考生提供更为简练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考点解析,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保教知识与能力》内容试读《保教知识与能力》大纲(幼儿园)但圆回衡的复做合成纸,班因及品衡泽保序史向印以中一、考试目标本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2)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性,了解幼儿教育历史和幼儿园教育改革动态,并能结合幼儿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分析。(3)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卫生、保健、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功能和创设原则,并能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加以运用。(5)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能力。理解幼儿园游戏的意义、作用与指导方法,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6)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了解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评价知识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改进保育教育工作。二、考试内容与模块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七个模块。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运用五个层次。其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如下。(一)学前儿童发展(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9)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统考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图师(二)学前教育原理()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能够运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2)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3)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5)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7)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8)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9)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零女塑已以M(三)生活指导()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理解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2)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3)了解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4)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处理方法,了解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应急处理方法。(四)环境创设(1)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基本方法。(2)了解常见活动区的功能,能运用有关知识对活动区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3)了解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理解教师的态度、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4)理解协调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了解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五)游戏活动的指导(1)熟悉幼儿游戏的类型以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和主要功能。(2)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并能提供相应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代(1)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2)掌握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教育方法。(3)理解整合各领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能够综合地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4)能根据活动中幼儿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互动方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5)在活动中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七)教育评价()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能对保育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反思。(2)能够利用评价手段发现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夏合群日限信时图国间视出2有g诗复儿的动下0.2《保教知识与能力》大纲(幼儿园)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统考教材三、试卷结构模块比例题型单项选择题学前教育原理31%简答题论述题单项选择题学前儿童发展33%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生活指导环境创设单项选择题游戏活动的指导36%材料分析题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活动设计题教育评价合计100%单项选择题:约20%非选择题:约80%中华经的玉已氧为个知兴市的中通形在用国实用氏,图面的当保数个复了,保因不中有夏风四风州职出是容中强童机华之的向刷白招,四章货政短的阿的直出得容中氨安纸心其自色色阳理以心匠机饰学见清理的资五世早发个监机信得,良查儿角学1物夏生4明接取了显外更的地本权大年思回面贝3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学习目标1.学前儿童身心发展(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8)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2.学前儿童个体差异与适应性教学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3.学前儿童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本模块主要阐述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学前儿童个体差异与适宜性教育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常见的问题等。大纲对本模块的要求主要是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考核要点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学习儿童发展概述学前儿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发展研究方法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学前幼儿认知发展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学前儿童发展学前儿童情绪发展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个体差异与适宜性教育学前儿童个体差异针对个体差异的适宜性教学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学前儿童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统考敬龙因师历年考点解析本模块是重点考查内容,在历年考试中可谓重中之重。考试题型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活动设计题为主。在历年考试中,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学前幼儿认知发展、学前儿童情绪发展、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个体差异、针对个体差异的适宜性教育;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如肥胖、发育迟缓、营养性贫血、弱视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癖、口吃、遗尿症、夜惊症、恐惧症、缄默症、自闭症、多动症、攻击性行为等,这些内容是考查的重点,考生要结合相关案例加强理解,具体考核情况如下表所示。分值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活动设计题2014年下半年30分30分20分20分2015年上半年21分15分20分20分中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统考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行一、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特点与基本内容(一)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发展是指个体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的过程。而学前儿童发展主要是指学前儿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发展的变化从生命形成到成熟大体表现在:一是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直接的外部形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二)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发展不同于成人发展,更不同于老年发展,在个体发展中有独特的地位,其具有如下的特点。1.顺序性在婴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例如,婴幼儿身体发展方面,就整体结构的发展而言,其顺序是头部首先得到发展,然后是躯干和四肢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小,其头部在身高中比例越大的原因。在骨骼与肌肉的协调发展中,首先得到发展的是大骨骼与大肌肉,然后才是小骨骼与小肌肉群的发展与协调。所以,婴幼儿行动能力的发展中,依照着翻身、坐、站、走和跑,然后才有可能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出现这样一种不变的顺序。婴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秩序。在婴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婴幼儿身心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2.不平衡性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有明显差异。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13岁~16岁),是人体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二是指在婴幼儿发展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并不完全协调、统一的现象。就人体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但就某个具体方面而言,也有可能表现心理能力不受生理成熟条件控制的情况。例如,3~5岁的幼儿的语言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的水平。3.阶段性在婴幼儿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婴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例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婴幼儿认识事物的能力,6···试读结束···...

    2023-02-12

  •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8版》粉笔教师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8版》【作者】粉笔教师编著【丛书名】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用教材【页数】524【出版社】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5166-4223-8【价格】78.00【分类】教学能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粉笔教师编著.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8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8版》内容提要:书稿为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的参考学习资料。包含教育基础知识、学生指导、学校与班级管理、课外活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知识点齐备,可以在备考过程中帮助考生梳理、建立和完善知识体系。《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8版》内容试读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历史及其特点一、小学的概念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至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大学”指“大人之学”,以成人为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小学”一般指8至15岁儿童的教育,也称为“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世的训练。二、小学教育的任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生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三、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大辞典》将先秦至今的小学教育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期的古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的近现代小学教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当代小学教育。(一)古代小学教育我国古代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政权,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的。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二)近现代小学教育1.近现代小学教育的草创时期代表人物学校名称主要特点①正蒙书院采用班级授课制上海正蒙书院(拉开张焕纶②课程主要有算术、格致、游戏、技艺、英文、法文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1878)等,采用俗话解释文言、讲解与背诵并重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帷幕)尤重德育钟天玮三等公学教学活动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以(1896)经书为主,也重视英文①办学思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结合和谐发展盛宣怀②师范学校的学生轮流教学,开设有国文、数学、历南洋公学(1897)史、地理、体育等课程,这也可视为我国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开端①将各地旧书院、义学、社学一律改为中西兼学的学堂,并将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小学堂②地方小学教育普及运动的发端③清末第一次以政府名义重视小学教育的改革,也是小学教育计划见于公文的开端2☑第一章教育基础①讲授圣经、中国经史、自然科学的初步知识以及英教会小学语等课程②重视女子的教育2.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1)学制名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2)颁布时间:1904年。(3)特点:①招收7岁的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②教学宗旨:“以启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③分完全和简易两科。④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实行班级授课制。⑤盛行的新式教科书是由张元济、高梦旦、蒋维乔等人主编的《最新教科书》,包括初高校的各类课程。(4)地位: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3.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1)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将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分别是初等小学4年,男女可同校,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学制规定学龄期为6至14岁,在此年龄段的儿童都应入校接受教育,指出“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学制还对小学的教师、教法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还规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并制定了统一的课程表。个别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自学辅导法都是当时在小学比较盛行的教学方法。(2)袁世凯时期一国民学校和预备学校袁世凯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中将初等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另一种是为预备升学的“预备学校”。国民学校施行国家根本教育,以注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并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之普通知识技能为宗旨:预备学校,以注意身心之发达,施行初等普通教育,预备升入中学为宗旨。362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3)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期,课程设置注重儿童本位化和实用化,教材也采用白话编写,这些举措对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起了积极的作用。此时,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也开始在我国小学传播和实施。各种教育实验活动也此起彼伏地开展起来,如俞子夷在东南大学附小主持的“中小学沟通问题的研究一算术”等多项实验,沈百英在江苏第一师范小学开展的作文教学法实验,教育实验虽只涉及小问题,但立足于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实验的效果也较好,对探索科学的小学教育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壬戌学制1922年,民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学制,称为“王戌学制”或“1922年学制”。该学制参照美国实行“六三三”学制,将小学学制改7年为6年,仍分两级,初级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高级小学为2年。幼稚园也被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该学制有两大进步:一是女子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二是缩短了学制,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都不同程度减少了年限,对我国普及小学教育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办小学的灵活性。“王戌学制”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立即着手制定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开始进行“党化教育”。此时常用的教学方法除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以外,还有李廉方始创的廉方教学法,陶行知所创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和导生传习教学法等。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它由“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三部分组成。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着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同时认为科学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倡导在小学中施行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育,还创立了小先生制,通过让小学生来充当教师为劳苦大众服务,对普及我国义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7年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深刻体现出了、先进的教育思想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1)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在1934年2月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将苏区小学一律统称为列宁小学,规定苏区施行统一的学制,小学学制改为5年,4第一章教育基础分为初等小学3年和高等小学2年。列宁小学为了适应农村情况,采用半日制和全日制两种方法办学,以复式教学为编制组织班级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有国语、政治、数学等科,小学教育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抗战时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文化、身体健康的抗战建国的劳动者,除了政府办学,还推行民办公助的办学政策。边区的小学招收8一14岁的适龄儿童,修业年限定为5年,小学以识字和算术(珠算)为主要课目,同时配合战争生产的需要,也教一些关于战争或生产的技术课,教材的内容力求精简和实用。(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课程上减少不急需的内容,着重培养儿童的革命观,点,传授一些生产劳动知识: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改变,通过上课、做报告或者是参加社会活动来组织教学。解放战争胜利以后,小学教育开始迈向正规化。《小学教员暂行实施办法》中指出小学教育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公民的教育,应以学习文化为主,即以读写算及社会、自然、卫生等基本科学知识教育儿童,培养其生活技能,并打下升级深造的基础:注意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儿童健康身体,培养儿童爱护人民、国家的思想及爱劳动、民主、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徐特立先生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提出小学教育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教育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独立学习,并在实践中检验运用所学的知识。他还强调小学教材要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同时要兼重系统性,倡导小学要采用启发性教学、直观教学等新教学法。他高度肯定小学教师的重要性,认为应该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他的小学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解放区小学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对现今小学教育的发展还有着积极的影响。近代的小学教育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目的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第二,教育内容世俗化,课程的设置也更为科学。第三,教育对象普及化,女孩逐渐有了受教育的权利。第四,注重开展科学的教育实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同时注重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5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教育体系更为科学化,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体系,幼小得到更好的衔接。(三)当代小学教育时间文件(或其他)主要观点1949年9月《共同纲领》强调小学教育为基础国民教育小学年限为5年,施行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以7周岁为1951年8月《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标准①小学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小学教学计划(草工等8科,并通过各科教学、晨夕会、课外活动、班主任和1953年9月少先队工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案)》②成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教育部编订的小学各科课程标准暂行草案统一修订和重编小学教材①小学教育照搬苏联的十二年教学计划②翻译和采用苏联教材,增加了唯物主义的教育内容1953年后学习苏联③在学校内推广苏联的教学方法、苏联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进行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直观教学法等以社会主义、马列主义思想来教育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1954年8月教育部会主义新人,这改变了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第四次全国教育行大力开展识字运动,大力普及小学教育,学会用两条腿走1958年政会议路,适龄儿童入学率有大幅度提高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以调整为1978年教育部中心,拉开了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序幕①1981年以后适龄儿童入学率基本达到91%以上《关于普及小学教②采用新教材,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1980年育若干问题的决容上做了许多改革,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定》③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也得到落实④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在这个时候也开始部署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确定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①1986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正式施行九年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它的领布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6年义务教育法》②学制:“六三三制”和“五四学制”并存③课程编写由以前的“一纲一本”改为“一纲多本”6···试读结束···...

    2023-02-12

  • 《教师资格证考试》赵建新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师资格证考试》【作者】赵建新主编【页数】303【出版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09【ISBN号】7-222-04839-1【分类】中学教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小学教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赵建新主编.教师资格证考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09.图书目录:《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提要:教师资格考试用书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本书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教育学》章节同步练习以及《教育学》模拟试卷四部分。《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试读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山.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信息是:(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与之间的交叉学科。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来体现的。4.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等基本的心理特性。5.教学环境包括和6.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以及空间布置等。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一、预测和的作用。1三、筒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2.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1.试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2.试述学与教的过程及相互影响。3.联系实际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斯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A.人格B.性格C.自我D.品德2.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是:()A.1岁左右B.3岁左右C.6岁左右D.9岁左右2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4.心理的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自我意识B.自我努力C.性格特征D.倾向性特征6.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A.认知过程B.意志过程C.决策方式D.认知方式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8.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的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11.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1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西孟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维克斯勒量表13.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需要14.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是属于性格的:(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3二、填空题1.个体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称之为2.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是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和3.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和04.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再到的过程。5.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和的心理过程称之为认知过程。6.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其不同的和而造成的。7.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和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认知方式。8.智商Q)等于与之比乘以100。9.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其和相互作用的结果。10.个体智力发展上的差异包括和11.个体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差异、的差异。12.智力的群体差异主要包括智力的、年龄差异、等。1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14.性格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15.依据心理活动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与16.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与三、简答题1.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简述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3.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4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6.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7.简述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主要表现。8.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9.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四、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2.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5···试读结束···...

    2023-02-12

  •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 即兴伴奏与弹唱实训教程》秦岭,王彤主编;战璐,张彤彤,杜丹丹副主编;于欣宁,李伟,宋瑞雪等编委|(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兴伴奏与弹唱实训教程》【作者】秦岭,王彤主编;战璐,张彤彤,杜丹丹副主编;于欣宁,李伟,宋瑞雪等编委【丛书名】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208【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07【ISBN号】978-7-309-14357-7【价格】42.00【分类】幼教人员-钢琴演奏-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秦岭,王彤主编;战璐,张彤彤,杜丹丹副主编;于欣宁,李伟,宋瑞雪等编委.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兴伴奏与弹唱实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兴伴奏与弹唱实训教程》内容提要:本教材根据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要求编写,共分为两大部分,即即兴伴奏理论篇与幼儿歌曲弹唱实践篇。在即兴伴奏理论篇中,重点讲述了和声、调性及不同风格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理论知识,内容通俗易懂,审核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初学。在幼儿歌曲弹唱实践篇中,编者收集了大量有伴奏和无伴奏的幼儿歌曲供学生参考和学习幼儿歌曲弹唱时使用。为了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这些伴奏中包含大量的双手简谱伴奏,便于学生弹奏和练习。这些曲目内容全、涵盖面广,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并让学生对幼儿歌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兴伴奏与弹唱实训教程》内容试读即兴伴奏理论篇第一单元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基础理论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是综合了钢琴演奏、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需要结合弹奏者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及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本学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论和弹奏经验,在没有现成伴奏谱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幼儿歌曲编配伴奏并弹唱。本单元将通过介绍三和弦的知识,为学生奠定幼儿歌曲伴奏的基础理论。第一节三和弦基础知识和弦是为幼儿歌曲编配即兴伴奏的基本材料,所以必须熟练掌握与和弦相关的知识,才能在幼儿歌曲伴奏中合理运用。在本节中,我们就来学习三和弦的基础知识。三和弦是指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构成的和弦。在三和弦中,每个音有固定的名称,最低的音称为根音,中间的音称为三音或中音,最高的音称为五度音或冠音。(例1-1)例1-1音(冠音)三音(中音根音三和弦主要可分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及减三和弦四种。三和弦的种类主要是由下方三度(根音与三音形成的三度)和上方三度(三音与五音形成的三度)的性质决定的。(例1-2】例1-2名称:大三和弦小三和孩增三和弦减三和孩上方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小三度下方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小三度三和弦的四个种类,在听觉效果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大三和弦听起来是明亮的、愉快的;小三和弦听起来是暗淡的、忧伤的;增三和弦听起来是疑惑的、迷离的:减三和弦听起来是紧张的、激烈的。因为大小三和弦所包含的音程都是协和音程(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所以大小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又因为大小三和弦听起来声音效果协和,所以在幼儿歌曲伴奏中最常使用。上述几种三和弦,只有熟练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在伴奏中运用。3在a自然小调中由于音阶结构的变化,因此每个位置上和弦的性质也相应出现变化。例1-62456235级数:i级ⅱ°级Ⅲ级iⅳ级V级M级I级性质:小三和弦减三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小三和弦大三和弦大三和弦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原位和弦指的是和弦的三个音都是按三度关系进行排列的,最下方的为根音,中间的为三音,上方的为五音。在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除了原位和弦以外还经常要用到转位和弦。当和弦的三音和五音处于和弦下方时,被称为转位和弦。转位和弦主要有两种,当三音处于下方时为六和弦,当五音处于下方时为四六和弦。如C自然大调I级和弦原位及转位(例1-7):例1-7。P一根音根音8三五音五三根音原位三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第二转位(四六和弦)a自然小调i级和弦原位及转位(例1-8)。例1-8昼8原位三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第二转位(四六和弦)通过上面的转位方法我们还可以对调式中任意和弦进行转位,由此得到的转位和弦更便于今后伴奏使用。课后练习1.请判断下列原位三和弦的性质,并在钢琴上弹奏。)和弦()和弦(和弦()和弦()和弦5)和弦)和弦()和弦()和弦2.请以下列音为根音,按照要求向上构成指定三和弦,并在钢琴上弹奏。0小三和弦小三和孩大三和孩增三和弦大三和孩0减三和弦减三和弦小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3.按照指法要求,熟练弹奏下列音阶。(1)C自然大调音阶234(2)a自然小调音阶1281284248213214.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和弦的转位和弦,并熟练弹奏。(1)C自然大调I级原位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第二转位(四六和弦)原位和弦6···试读结束···...

    2023-02-12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作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丛书名】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页数】284【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2【ISBN号】978-7-5041-8387-3【价格】23.40【分类】中学化学课-教学法-初中-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材【参考文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内容提要:赠品:2014笔试高分攻略及题库+2013最新真题及解析下载地址:华图图书网——增值服务——补充资料(第四页倒数第七个资料)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一、严格依据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及最新课程标准编写本系列教材是在认真研读了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及最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力求最大限度地贴合考情,为考生提供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教材。二、体例设置合理、科学本系列教材在对考试大纲进行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将考试内容分为学科知识部分和教学知识与能力两部分来进行编写。学科知识部分主要涉及各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知识与能力部分涉及与各学科相关的教学教法。而且各部分在体例编排上,均设置了“核心考点提示”“知识体系导览”“名师要点精讲”“经典例题”“命题热点集训”等模块。其中,“核心考点提示”为考生指明了考试的重点内容及考生需要掌握的程度,便于考生有侧重地进行复习考试;“知识体系导览”是对各章知识架构的提炼,可帮助考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名师要点精讲”是本系列教材的核心内容,是由一线名师精心编写,涵盖了需要考生掌握的知识内容;“经典例题”穿插在正文当中,根据最新考试趋势及考试重点,模拟真题进行解析;“命题热点集训”放在每一章的末尾,有助于考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测。三、精编精选大量案例与习题本系列教材在各科目的教学教法部分,专门设置了经典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这些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经过了华图教育专家的精心挑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名师点评部分精准、明确地点出了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的优缺点,便于考生学习借鉴。同时,本系列教材在每一章后均配有练习题,供考生练习和检测复习效果之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内容试读!学科知识第一部分:第化学的起源和发展核心考点提示了解: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掌握:燃素化学时期、定量化学时期、现代化学的兴起、化学在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展望。知识体系导览0火的认识和利用化学的起源古代化学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近代化学化学的发展现代化学名师要点精讲第一节化学的起源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一、火的认识和利用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符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火山爆发、雷电袭击、陨石落地、长期干旱都可能产生火。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接触火并认识到:火可以带来光明、取暖御寒、烧烤食物、驱走野兽。于是从野火中引来火种,并努力维持火种,使它为人类服务。在中国元谋猿人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被火烧过的动物骨骼,距今可能有170多万年。这是已知的人类最早的用火遗迹。在旧石器时期,用火已很普遍。在中国周口店50万年前的猿人洞穴中,发现了很厚的灰层,灰层中有木炭、烧过的兽骨、熏黑的石块,这足以说明,它不是野火的迹象,而是北京猿人有意用火的遗迹。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华间第一部分学科知识ook.huatu.com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所以说,人类认识了火,支配了火,就为实现一系列化学变化提供了条件。古代化学技术可以说是以学会用火为中心的,它是人类第一次开发除自身的体力即生物能以外的一种强大的自然能源而获得了改造自然的有利手段。在原子能出现之前,含碳物质的燃烧一直是人们获取能量的基本途径,是人为地使各种天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制备新材料等,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有效办法。因此也可以说人类学会用火标志着化学史的发端。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钻木取火等取火方法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自从发明了人工取火,人类就得到了用火的自由。火使人类可以实现许多有用物质的变化。在熊熊的烈火中,可使黏土、砂土、瓷土烧制成可用的陶瓷和玻璃,也可使矿石放在火中烧炼出有用的金属,通过火也可使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能源得以利用。后来,化学家所用的重要方法如燃烧、煅烧、煮沸、蒸馏、升华、蒸发等,都是建立在火的使用的基础上的。火的发现和利用,成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重要条件,因而在化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古代化学(一)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是化学的萌芽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1.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黏土。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黏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了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这一偶然事件给人们很大启发。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黏土捣碎,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大约距今一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制陶过程改变了黏土的性质,使黏土的成分一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氧化镁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水耐用的优良性质。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义。它使人们处理食物时增添了蒸煮的办法,陶制的纺轮、陶刀、陶锉等工具也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和水便于存放。因此,陶器很快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更是离不开陶器。2.冶金化学的兴起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金属代替石器制造工具。使用得最多的是红铜。但这种天然资源毕竟有限,于是,产生了从矿石冶炼金属的冶金学。最先冶炼的是铜矿,约公元前3800年,伊朗就开始将铜矿石(孔雀石)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加热,得到了金属铜。纯铜的质地比较软,用它制造的工具和兵器的质量都不够好。在此基础上改进后,便出现了青铜器。到了公元前3000公元前2500年,除了冶炼铜以外,又炼出了锡和铅两种金属。往纯铜中摻入锡,可使铜的熔点降低到800℃左右,这样一来,铸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铜和锡的合金称为青铜(有时也含有铅),它的硬度高,适合制造生产工具。青铜做的兵器,硬而锋利,青铜做的生产工具也远比红铜好,还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铜币。中国在铸造青铜器上有过很大的成就,如殷商前期的后母戊鼎。它是一种礼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4第一章化学的起源和发展ook.huatu.com■■■■■■■■■■■■■■■■■器,是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又如战国时的编钟,称得上古代在音乐上的伟大创造。因此,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当时农业、兵器、金融、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把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世界上最早炼铁和使用铁的国家是中国、埃及和印度,中国在春秋时代晚期(公元前6世纪)已炼出可供浇铸的生铁。最早的时候用木炭炼铁,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把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铁被广泛用于制造犁铧、铁缚(一种锄草工具)、铁锛等农具以及铁鼎等器物,当然也用于制造兵器。到了公元前8一公元前7世纪,欧洲等才相继进人了铁器时代。由于铁比青铜更坚硬,炼铁的原料也远比铜矿丰富,在绝大部分地方,铁器代替了青铜器。(二)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的经验,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1.炼丹术与炼金木当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的时候,统治阶级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皇帝和贵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两种奢望:第一是希望掌握更多的财富,供他们享乐;第二,当他们有了巨大的财富以后,总希望永远享用下去。于是,便有了长生不老的愿望。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寻求长生不老药,不但让徐福等人出海寻找,还召集了一大帮方士(炼丹家)日日夜夜为他炼制丹砂—长生不老药。炼金家想要点石成金(即用人工方法制造金银)。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把铜、铅、锡、铁等贱金属转变为金、银等贵金属。像希腊的炼金家就把铜、铅、锡、铁熔化成一种合金,然后把它放入多硫化钙溶液中浸泡。于是,在合金表面便形成了一层硫化锡,它的颜色酷似黄金(现在,金黄色的硫化锡被称为金粉,可用作古建筑等的金色涂料)。这样,炼金家主观地认为“黄金”已经炼成了。实际上,这种仅从表面颜色而不从本质来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是自欺欺人。他们从未达到过“点石成金”的目的。虔诚的炼丹家和炼金家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他们辛勤的劳动并没有完全白费。他们长年累月置身在被毒气、烟尘笼罩的简陋的“化学实验室”中,应该说是第一批专心致志地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化学家”。他们为化学学科的建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甚至总结出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例如中国炼丹家葛洪从炼丹实践中提出:“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把硫和水银二者放在一起)又还成(变成)丹砂。”这是一种化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即“物质之间可以用人工的方法互相转变”。炼丹家和炼金家夜以继日地在做这些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必定需要大批实验器具,于是,他们发明了蒸馏器、熔化炉、加热锅、烧杯及过滤装置等。他们还根据当时的需要,制造出很多化学药剂、有用的合金或治病的药,其中很多都是今天常用的酸、碱和盐。为了把试验的方法和经过记录下来,他们还创造了许多技术名词,写下了许多著作。正是这些理论、化学实验方法、化学仪器以及炼丹、炼金著作,开挖了化学这门科学的先河。2.中围的重大贡献—火药和造纸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什么要把它叫作“黑火药”呢?这还要从它所用的原料谈起。火药的三种原料是硫黄、硝石和木炭。木炭是黑色的,因此,制成的火药也是黑色的,叫黑火药。火药的性质是容易着火,因此可以和火联系起来,但是这个“药”字又怎样理解呢?原来,硫黄和硝石在古代都是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第一部分学科知识ook.huatu.com治病用的药,因此,黑火药便可理解为黑色的会着火的药。火药的发明与中国西汉时期的炼丹术有关,炼丹的目的是寻求长生不老的药,在炼丹的原料中,就有硫黄和硝石。炼丹的方法是把硫黄和硝石放在炼丹炉中,长时间地用火炼制。在许多次炼丹过程中,曾出现过一次又一次地着火和爆炸,经过这样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配制火药的方法。黑火药发明以后就与炼丹脱离了关系,一直被用在军事上。古代人打仗,近距离时用刀枪,远距离时用弓箭。有了黑火药以后,从宋朝开始,便出现了各种新式武器,例如用弓发射的火药包。火药包有火球和火蒺藜两种,用火将药线点着,把火药包抛出去,利用燃烧和爆炸杀伤对方。大约在公元8世纪,中国的炼丹术传到了阿拉伯,火药的配制方法也传了过去,后来又传到了欧洲。这样,中国的火药成了现代炸药的起源。这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纸是人类保存知识和传播文化的工具,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使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以前,中国古代传播文字的方法主要有:在甲骨(乌龟的腹甲和牛骨)上刻字,即所谓的甲骨文;甲骨数量有限,后来改在竹简或木简上刻字。另外,用丝织成帛,也可以用来写字,但大量生产帛却难以做到。最后才有了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一直流传到今天。提起纸的发明,人们都会想起蔡伦。他看到当时写字用的竹简太笨重,便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用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做原料,先把它们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长时间浸泡,再捣烂成为浆状物,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便制成了纸。它质薄体轻,适合写字,很受欢迎。造纸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工艺,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实际上,蔡伦之前已经有纸了,因此,蔡伦只能算是造纸工艺的改良者。第二节化学的发展一、近代化学(一)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可燃物如炭和硫黄,燃烧以后只剩下很少的一点灰烬;致密的金属煅烧后得到的锻灰较多,但很疏松。这一切给人的印象是,随着火焰的升腾,什么东西被带走了。当冶金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后,人们希望总结燃烧现象本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了。172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药理学教授施塔尔出版了教科书《化学基础》。他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老师贝歇尔有关燃烧现象的解释,形成了贯穿整个化学的完整、系统的理论。《化学基础》是燃素说的代表作。施塔尔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同时发光发热。燃烧是分解过程:可燃物一灰烬十燃素:金属一锻灰+燃素。如果将金属锻灰和木炭混合加热,锻灰就吸收木炭中的燃素,重新变为金属,同时木炭失去燃素变为灰烬。木炭、油脂、蜡都是富含燃素的物质,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且燃烧后只剩下很少的灰烬;石头、草木灰、黄金不能燃烧,是因为它们不含燃素。酒精是燃素与水的结合物,酒精燃烧时失去燃素,便只剩下了水。空气是带走燃素的必需媒介物。燃素和空气结合,充塞于天地之间。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燃素,动物又从植物中获得燃素。所以动植物易燃。富含燃素的硫黄和白磷燃烧时,燃素逸去,变成了硫酸和磷酸。硫酸与富含燃素的松节油共煮,磷酸(当时指P2O5)与木炭密闭加热,便会重新夺得燃素生成硫黄和白磷。而金属和酸反应时,金属失去燃素生成氢气,氢气极富燃素。铁、锌等金属溶于胆矾(CuSO,·5H2O)溶液置换出铜,是燃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6···试读结束···...

    2023-02-12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每年考的都不一样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