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映征途 红军精神是这样炼成的》徐焰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血性映征途 红军精神是这样炼成的》

【作 者】徐焰作
【页 数】 208
【出版社】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2021.03
【ISBN号】978-7-5454-7597-5
【价 格】78.00
【分 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
【参考文献】 徐焰作. 血性映征途 红军精神是这样炼成的.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21.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血性映征途 红军精神是这样炼成的》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的红军长征选题。本书以红军长征时期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系统、完整地讲述了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的全过程。书稿充满了历史画面感,可读性极强。作者通过采访、研究,挖掘了大量一手材料,对当时红军长征的全貌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讲述了长征途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书写了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从这些感人故事中总结提炼红军精神,对青少年和广大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血性映征途 红军精神是这样炼成的》内容试读

从南方战略转移去北方

1934年秋天,中国工农红军放弃了南方的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和湘鄂西游击根据地,向北方进行战略转移,寻找新的落脚点,这就是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左”的错误造成的恶果,中国革命一时落入了低谷,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召开了一次次重要会议,尤其是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最后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宁地区,胜利结束了长征并打开一个新局面。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宏观角度看,长征是一个历史转折点,中国工农红军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走向了胜利。

“左”的错误使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

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军队起,红军经过艰难探索和顽强奋战,几年间便建立起十几处根据地。至1933年秋天,全国的苏区和红军发展到一个高潮,根据地有了1000余万人口,红军有20多万人。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时,1931年11月,赣南的瑞金县城东郊的叶坪举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仪式,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人们对他的称呼从此也由“毛委员”变成了“毛主席”。同时,朱德被任命为中央军委主席兼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威名从此响彻中华大地,瑞金成为全国的红色首都,当时

1

血性映征途

一红军精神是这样矫成的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等人合影。

的革命者称“北京南京,比不上瑞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阀也视“朱毛”和中央根据地为最大的眼中钉,不顾日本的步步入侵,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口号对日妥协而全力“围剿”红军。

当中央苏区和全国的红军发展壮大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左”的错误也在滋长,其特点便是盲目地听从和照搬苏联共产国际的指示,后来党内便将那些搞“左”的错误的领导人称为“教条主义者”。早在1931年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时,共产国际代表米夫作为国际“保姆”,扶持刚从莫斯科回国的一批中山大学的学生掌握领导权,原来连中央委员也不是的王明一步登天,变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掌握了中央的实际大权。后来党内所说的第三次“左”倾路线即“王明路线”,正是从这时开始算起的。

1931年4一6月,由于中共中央主管保卫的

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和总书记向忠发相继被1931年1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

召开的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

捕叛变,中共中央日常工作难以进行。王明害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怕被捕而准备远走苏联,临行前于9月成立了政府主席。

2

从南方战略转移去北方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同样来自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年仅24岁的博古(秦邦宪)任总负责人,理由是要找一个顾顺章不认识的领导人。此后王明在莫斯科遥控指挥,继续推行“左”倾教条主义政策。中共临时中央继续推行极左路线,在上海难以立足,博古等人于1933年秘密搬到中央苏区首府瑞金。

博古在1931年以前只是一个普通党员,在党内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一跃而成最高负责人。他虽有革命热情却缺乏实际经验,对马列经典可以高谈阔论,指挥打仗却完全是外行,便寄希望于国际上派一个懂军事的人来辅助他。当时共产国际派一个化名李德的德国共产党员在上海搞情报工作,结果此人被请到江西瑞金担任军事顾问。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是德国共产党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是一个普通士兵,后参加过德国共产党在汉堡的起义,接着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过一些正规战,既没有指挥部队的经验,也根本不懂游击找和运动战。他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

油画《博古》表现了临时中央负责

远东局做情报工作时认识了博古,于1933年人博古在瑞金时的形象。(郑春龙秋化装为外国神父潜入中央苏区。博古对他

作品)

奉若神明,将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制定以及红军部队训练、后勤组织等重要的军事大权交给他掌管,由此一个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人成了对红军发号施令的“太上皇”。

当时“左”的错误路线不仅体现在军事指挥方面,也体现在政治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排斥中间阶层的“孤家寡人”政策,使革命力量陷入孤立境地。在土地政策上,苏区实行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过火方针,迫使这些人与革命政权拼命对抗,并大批逃到根据地周围组织白色武装。在工商业政策上,“左”的方针经常将商人当成资产阶级予以打击,导致不少根据地内商品交易困难,物资供应短缺。在“肃反”政策上,搞极左的领导人将其严重扩大化,把党内有不同意见的人当成敌人对待,造成许多根据地内滥杀的现象,红军出现了悲剧性的自我内耗。

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到全党,因此各个根据地都出现危机。1932年

3

血性映征途

一红军精神是这样矫成的

内,鄂豫皖根据地便丧失大半,那里的红四方面军被迫西征转移到川陕边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根据地也沦陷,于是蒋介石便能集中主要的嫡系部队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3年秋天,国民党当局调动百万大军对红色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以50万军队从四面压向中央苏区,其他部队用于进攻别的苏区。此时中央红军总计不到10万人,整个中央苏区人口不足300万人,双方的经济力量和武器装备无法相比。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临时中央却根据李德的建议,实行正规战,采用阵地防御、短促突击的战术,完全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

此次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攻,采取了“堡垒政策”,改过去的长驱直入为逐步缓缓推进。国民党军进攻前,往往先以飞机轰炸,并用大炮轰击红军的碉堡和阵地,进行充分的火力准备后再发起进攻。此时国民党军又往往是每个上午只前进一两公里路,下午就在新占领的地区修碉堡,等到天黑后红军反击时碉堡就基本修好,红军没有火炮很难攻得动。当时中共临时中央提出的口号是“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李德又要求红军在阵地上也修筑

一层层堡垒同敌人对垒。那时中央苏区根本没有钢筋水泥,用木料、泥土搭成的简易碉堡连迫击炮弹都挡不住。当时许多红军指战员都骂:“真是见了鬼,我们费几天劲修个碉堡,敌人一炮就掀翻了。敌人修起了碉堡,我们只有用牙齿去啃!”后来毛泽东批评说,这等于是“乞丐同龙王比宝”。

面对越发严重的局面,虽然红军的数量靠根据地群众的积极参军得到补充,但武器弹药却耗多补少,根据地内简陋的兵工厂生产的子弹大多不堪用,红军只好命令各前沿部队组织人在夜间到敌军遗弃的尸体上去摸枪支子弹。国民党军队也知道了这一点,组织冲锋时故意只给每个兵发25发子弹,

一路冲一路打,许多人被打死时枪已经是空的,这样红军晚间摸回来的子

国民党军在第五次“围剿”时于中央苏区周围实行“堡垒政策”的照片。

4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