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与诊断》李春卫,王道才,黄世廷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作 者】李春卫,王道才,黄世廷主编
【页 数】 140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7.08
【ISBN号】978-7-5331-7990-8
【价 格】68.00
【分 类】小肠-肠疾病-影象诊断
【参考文献】 李春卫,王道才,黄世廷主编. 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与诊断》内容提要:

本书重点讲述了小肠各种检查方式及其优缺点,是小肠气钡双对比检查的操作要点、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异常影像学表现,然后分别讲述了小肠炎性疾病、小肠肿瘤、小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小肠先天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并简单介绍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与诊断》内容试读

第一章小肠影像学检查总论

第一节小肠影像学检查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小肠是指自十二指肠球部至回盲部之间的肠段,也有学者把十二指肠除外,指屈氏韧带至回盲部肠段。由于小肠在腹腔内走行迂曲绵长,且相互重叠,变异较多,因此,在消化道疾病检查和诊断中一直是影像学检查的难

点或盲点。再加之小肠本身缺乏和周围组织的对比,普通X线检查作用有

限,现主要用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的透视或摄片检查。而对比剂的引入开启了消化道影像学检查的新篇章,再加上内镜的广泛应用,可良好显示消化道病变,特别是上消化道和结肠病变。但是,对小肠病变的检查及诊断依然不能令人满意,于是临床研究者们探索出了各种不同的小肠造影方法,以提高小肠疾病的检出率。

1927年Pansdorf等最早应用口服钡剂的方法检查小肠病变,在口服钡剂完成上消化道检查后,定时跟踪钡剂观察小肠,其中又分为一次口服法、分次口服法和快速口服法。常规口服法小肠造影常因检查时间

长,小肠内容易发生钡剂絮凝、结块,小肠黏膜显示不良等情况,不能取得满意图像。1929年Pesquem首先报道经十二指肠植入导管注人钡剂对小肠进行观察的方法,排除了胃的影响。1939年Gershon-Cohen和

Shay发表了应用空气进行小肠双对比造影的论文。1967年Bilbao和

Dotter研究发明了B-D导管,为一种新型的带导丝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可顺利将导管插入十二指肠。1974年Sellink等改进了B-D导管,增加了一根带弯头的导丝,以便将导管送入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开辟

一1

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了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的新纪元。目前,插管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仍然是影像学检查中显示小肠病变,特别是小肠占位性病变的最好方法。各种插管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在良好掌控气体及钡剂量前提下,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所获气钡双对比图像效果极佳,但操作较繁杂、有一定创伤、患者痛苦大,因而在临床应用时受到一定限制。并且插管法小肠造影不能正常反映小肠蠕动快慢、分泌多少等功能情况,若要观察小肠功能改变仍以常规小肠造影检查为宜。因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常规口服法小肠造影或插管法小肠造影。2005年

李春卫等应用内镜引导下小肠插管的方法行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极大

提高插管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和插管医师的X线摄人量,缩短

了检查时间。

针对常规口服法小肠造影耗费时间长的问题,在不以观察小肠功能为重点的前提下,让受检者口服促胃肠道蠕动剂,可显著缩短检查时间。

Suk搜集了315例无小肠疾患的研究者口服小肠造影结果,检查所用时间为15分钟~5小时,53%的患者1小时内充盈全部小肠,其中83%的患者于2小时内结束检查,平均用时84分钟,无性别差异。Robinson、

Roussak和Debontridder分别应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和安慰剂测试使用胃肠蠕动剂来缩短口服法小肠造影的时间。李春卫等应用西沙比利促进胃肠蠕动,于服钡剂前30~60分钟口服西沙比利20mg,20分钟内

96.7%的患者小肠充盈良好,60分钟时所有患者小肠均充盈良好,大大

缩短了检查时间。

随着影像设备及影像技术的发展,小肠的检查方法逐渐丰富,特别

是螺旋CT和MRI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小肠疾病的检查准确性与特

异性,但是常规小肠钡剂造影并未被完全取代,在某些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检查方法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具体各种检查方法见第三节。

2

第一章小肠影像学检查总论

参考文献

1.Maglinte DD,Herlinger H.Small bowel radiography.An overview J].Dig Dis Sci,1984,29(11):1057-1059

2.Maglinte DD,Lappas JC,Kelvin FM,et al.Small bowel radiography:how,when,andwhy?[J]Radiology,1987,163(2):297-305.

3.Farser GM,Preston PG.The small bowel barium follow -through enhanced with an oraleffervescent agent[J].Clin Radiol,1983,34(6):673-679.

4.Ott DJ,Chen YM,Gelfand DW,et al.Detailed per-oral small bowel examination vs.en-teroclysis.Part I:Expenditures and radiation exposure[J].Radiology,1985,155(1):29

-34.

5.Maglinte DD,Kelvin FM,Connor KO,et al.Current status of small bowel radiography[J].Abdom Imaging,1996,21(3):247-257

6.Rhodes Al,Shorvon PJ.Recent advances in small-bowel imaging:a review[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01,17(2):132 -139

7.Maglinte DD.Small bowel imaging-a rapidly changing field and a challenge to radiology[J].Eur Radiol,2006,16(5):967-971.

8.李春卫,王怀娥,林祥涛.口服西沙比利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

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1293-1294

9.李春卫,武乐斌,张安忠,等.内镜导引下插管小肠双对比造影50例分析[J].医学

影像学杂志,2005,15(7):572-574

(李春卫王道才)

第二节小肠胚胎学、组织学与解剖学

一、胚胎学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有着相同的胚层来源,其大多数器官都由原始消化管分化而成。人胚发育至第3周末,三胚层胚盘的周边向腹侧卷折,头端形成头褶,尾端形成尾褶,两侧形成侧褶,致使胚体由盘状变成柱状。内胚层与脏壁中胚层位居胚体内,形成一条纵行的管道,称原始消化管(primitive gut)。原始消化管的中份腹侧与卵黄囊通连,称中肠

3

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midgut);原始消化管的头侧份和尾侧份分别称前肠(foregut)和后肠(hindgut)。

胚胎第4周时,随着胃原基的出现,肠管端被确定,肠起初为一条与胚体长轴平行的直管。肠的头侧部(即十二指肠),由于其背系膜与腹

后壁融合而被固定,其他部分的背系膜则随着肠管的生长而增长。肠的

腹系膜很早即全部退化消失。由于肠的增长速度远比胚体快,致使肠管形成一凸向腹侧的“U”形弯曲,称中肠袢(midgut loop)。肠袢顶部与卵黄蒂通连,肠系膜上动脉走行于肠袢系膜的中轴部位。肠袢与卵黄蒂相连的头侧段为肠袢的头支,尾侧段为肠袢尾支。

胚胎第6周,肠袢生长迅速,腹腔容积相对变小,加之肝和中肾的增

大,致使肠袢进入脐带内的胚外体腔(即脐腔,umbilical coelom)形成胚

胎性的生理性脐疝。肠袢在脐腔中继续增长的同时,以肠系膜上动脉为

轴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致使肠袢由矢状方向转向水平方向,即头支从胚体头侧至右侧,尾支从尾侧转至左侧,并出现一囊状突起,为盲肠始基。

胚胎第10周时,由于中肾萎缩、肝生长减缓和腹腔的增大,肠袢开始从脐腔退回腹腔,脐腔随之闭锁。在肠袢退回腹腔时,头支在先,尾支

在后,并且逆时针方向再旋转180度,使头支转至左侧,尾支转至右侧。肠袢通过增长、定向旋转和退回腹腔,为建立正常的解剖方位和毗邻关

系奠定了基础。在肠袢退回腹腔的初期,空肠和回肠位居腹腔中部:盲肠位置较高,在肝的下方;结肠前段横过十二指肠腹侧,后段被推向左

侧,成为降结肠。之后,盲肠从肝下方下降至右髂窝,升结肠随之形成,

盲肠始基的远侧份萎缩退化,形成阑尾。降结肠尾段移向中线,形成乙状结肠(图1-2-1)。

-4

第一章小肠影像学检查总论

图1-2-1小肠的胚胎发育示意图

a.肠袢进入脐腔;b.肠袢在脐腔内逆时针旋转90°;c~e.肠袢再逆时针旋转180°并逐渐回纳人腹腔

二、组织学

小肠腔面的环行皱襞从距幽门约5cm处开始出现,在十二指肠末段和空肠头段极发达,向下逐渐减少并变矮,至肠中段以下基本消失。环状皱襞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向肠腔内突出而形成,环状皱襞与胃皱襞不同,在肠腔充盈时并不消失,全部环状皱襞围绕肠腔呈环形分布,但环绕一周者罕见,多数环绕1/2~2/3周,各条皱襞间常以分支相吻合。黏膜表面还有许多细小的肠绒毛(intestinal villus),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而成,长0.5~1.5mm,形状不一,以十二指肠和空肠头段最发

-5-

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达。绒毛于十二指肠呈叶状,于空肠如指状,于回肠则细而短。环形皱襞和绒毛使小肠表面积扩大20~30

环状皱襞

倍,总面积达20m2左右。绒毛根部

的上皮下凹于固有层形成管状的小肠腺(small intestinal gland),又称肠

黏膜下层

隐窝(intestinal crypt),故小肠腺与

肌层

环形肌

绒毛的上皮是连续的,小肠腺直接开

纵形肌

口于肠腔(图1-2-2)。

浆膜层

图1-2-2小肠黏膜及小肠壁示意图

上皮:上皮为单层柱状。绒毛部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小肠腺上皮除上述细胞外,还有潘氏细胞和未分化细胞

固有层:固有层在细密的结缔组织中除有大量小肠腺外,还有丰富的游走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等。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称

中央乳糜管(central acteal),它的起始部为盲端,向下穿过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丛。固有层中除有大量分散的淋巴细胞外,尚有淋巴小结

黏膜肌层:由内环行与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多血管和淋巴管。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有

十二指肠腺(duodenal gland),为复管泡状的黏液腺,其导管穿过

膜下层

黏膜肌开口于小肠腺底部。此腺分泌碱性黏液(pH8.2~9.3),可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免受酸性胃液的侵蚀

由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内层较厚,外层较薄。两肌层

间夹肌间神经丛,含有自主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支配两层平滑肌的活动

除十二指肠后壁为纤维膜外,小肠其余部分均为浆膜,由薄层的结

缔组织及一层间皮组成。浆膜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较多神经末梢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