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网络空间治理问题寻踪 以大陆高校BBS兴衰为例》周鹏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校网络空间治理问题寻踪以大陆高校BBS兴衰为例》【作者】周鹏著【页数】246【出版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309-15478-8【分类】高等学校-互联网络-治理-研究-中国【参考文献】周鹏著.高校网络空间治理问题寻踪以大陆高校BBS兴衰为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高校网络空间治理问题寻踪以大陆高校BBS兴衰为例》内容提要:本书以网络空间治理思想为指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近20年BBS发展历程的探索,从“建、管、用”三个维度,在体制机制、阵地平台、内容生产、队伍建设四个领域,对如何有效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和意见。本书三大特色:一是以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的诞生、兴起、繁荣、衰落的历史过程为例,深入浅出地描述了BBS作为学生表达意见的阵地,它的沉浮与技术、舆论等息息相关二是对比了大陆与台湾两地的BBS发展历程及其异同三是洞见到BBS作为学生舆情的阵地,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22-05-04

  • 《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系列 交通类 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美)马什鲁·乔杜里,(美)艾米·阿彭,(美)卡坎·戴伊作;马晓磊,于海洋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系列交通类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作者】(美)马什鲁·乔杜里,(美)艾米·阿彭,(美)卡坎·戴伊作;马晓磊,于海洋译【丛书名】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系列【页数】250【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5【ISBN号】978-7-111-67592-1【分类】交通运输管理-智能系统-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美)马什鲁·乔杜里,(美)艾米·阿彭,(美)卡坎·戴伊作;马晓磊,于海洋译.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系列交通类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5.图书封面:高校优秀教材系列交通类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内容提要:《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提供了用于分析智能交通系统的各类数据驱动方法,其中包括了实现这些算法的各种大数据分析与计算工具;回顾了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分析其产生数据的基本概念。《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涉及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发布,数据架构设计、数据管理与展示系统,以及需要的软硬件技术。读者将会学习到如何设计有效的数据可视化界面、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通场景评价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客车及货车领域面向安全与环境的案例应用、数据隐私和安全,以及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的教材,也适用于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研发人员阅读使用。《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系列交通类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内容试读第1章Chater智能交通系统的特征及其与数据分析的关系11.1智能交通系统作为数据密集型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应用是复杂的、数据密集型的应用,其特点可以用“大数据的5V”来描述:①大量(volume),②多样(variety),③高速(velocity),④真实(veracity),⑤低价值密度(value)(对于最初的3V,见参考文献[1])。请注意,这些特性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对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产生挑战,而具有其中多个特性的数据对于传统的数据处理系统来说是根本无法处理的。因此,需要能够处理大量历史和实时数据的数据基础设施和系统将TS从传统的技术驱动系统转变为复杂的数据驱动系统。第一个“V”是TS的数据量,对于运输系统来说,它是呈指数增长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复杂数据采集技术,每一秒钟都在生成数量空前的交通相关数据。例如,2013年每个汽车制造企业采集了大约480TB的数据,到2020年增加到11.1PB/年2。同样,伦敦市的闭路电视(CCTV)系统的500个摄像头产生1.2G的数据)。ITS数据的第二个“V”是数据多样性,它可以是以多种格式和多种方式采集的数据,包括从车辆和基础设施传感器上捕获的数字数据、来自社交媒体的文本数据以及从地图加载的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这些数据的组织程度从半结构化数据(例如,维修日志、图像、视频和音频文件)到结构化数据(例如,来自传感器系统的数据和来自交通事故数据存储库内的数据)之间各不相同。社交媒体数据被认为是半结构化数据,包含标签或具有不同语义元素的通用结构。不同的数据集具有不同的格式,这些格式在文件大小、记录长度和编码方案方面有所不同,其内容可以是同构的,也可以是异构的(即,具有许多数据类型,如文本、离散数字数据和可能标记或不标记的连续数字数据)。这些由不同来源以不同格式生成的异构数据集对数据分析系统的接收和集成提出了重大挑战。然而,它们的融合使得复杂分析变成可能,包括用于模式检测的自学习算法到用于复杂预测的降维方法。ITS数据的第三个“V”是速度,变化很大。从批处理到在线数据源的实时事件处理,数据摄取率和处理需求差异很大,从而引起了对数据基础架构的高要求。有些数据是连续、实时采集的,而有些数据是定期采集的。例如,美国大多数州的交通部门(DOT)使用自动数据采集器,向媒体提供数据。加利福尼亚州运输局(Caltra)设计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斯的商业/媒体大规模网络门户(CWWP)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该网站旨在满足商业和媒体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数据需求。CWWP请求并接收由Caltra维护的数据采集设备生成的旅行者信息)。尽管该系统是从交通中连续采集速度数据,但是可以以较低的频率间隔更新道路地图等数据。ITS数据的第四个“V”是真实,用于描述ITS数据的确定性或可靠性。例如,从数据流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取决于源和数据流的完整性,即传感器的正确校准和对任何丢失数据的正确解释。因此,采集可靠和及时的交通相关数据的目标是ITS面临的重大挑战。ITS数据最后的“V”是低价值密度,取决于数据的已获取时间、采样率和预期的应用。例如,几分钟前的数据对于避免碰撞应用可能没有任何价值,但在路线规划应用中可能有用。价值是从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可操作业务见解的能力度量。以下内容将从不同的数据系统角度描述TS,并解释TS不同的数据源和数据采集技术。1.1.1TS数据系统使用TS的一维视图可能会简化系统的某些方面。然而,它的复杂性要求使用多个视角。一种看待TS的方法是把它看作一个数据密集型的应用,在这个应用程序中,数据由计算机、通信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组成的互联网络承载并在其中流通。该系统的特点是:①数据生产者和消费者;②数据存储系统;③智能决策支持组件。通过有线和无线技术支持通信。智能决策支持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络,从道路传感器及其设备中提取数十亿个数据源产生的相关数据。然后,这些数据被用于向道路使用者、交通规划人员和决策者提供特定的服务。理解TS的第二种方法是考虑系统构架的各个层,类似于开放系统互联网络模型。对于该系统,基础层包含物理传输组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和存储设备。这些计算组件可能是现成的商品,也可能是小型社区或单个公司使用的专门设计的专用设备。该系统还具有一系列已经定义的标准,允许网络连接到计算机和存储设备。在基本物理层之上是数据链路层,它的特征是一系列日益复杂的标准,这些标准定义了特定网络技术(如无线或有线网络)的通信协议。互联网协议(P)是用于将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的标准协议,它高于单个网络协议,以允许经由移动电话到数据中心的车辆通信,数据中心与10G以太网等有线网络技术互连。IP之上的传输层协议,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和其他协议,确保了端到端通信的可靠性,即使不同的源在移动和变化。传输层上方的会话、显示和应用程序层协议描述了应用程序期望的数据格式,并管理用户和系统之间以及不同自治系统之间传递的不同类型的消息。看待TS的另一种观点是“三个I”一仪表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这是一个仪表概念,包括高级设备和传感器,这些设备和传感器的采集数据的数量和类型日益多样化。例如,传感器可以测量位置信息、监测和测量振动,或使用不同类型的摄像头捕获视频。高速公路上的探测车可用于连续采集交通数据。虽然传感器需要电源,如电池或电力连接,但技术进步使得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广泛部署廉价传感器成为可能,可以在没有电池或外部电源的情况下运行。在这里,复杂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将数据从传感器传输到智能决策支持应用程序。智能交通系统的特征及其与数据分析的关系第1章1.1.2TS数据源与数据采集技术通信和计算技术的重大进步反过来又使ITS数据采集技术取得了进展。相关数据来源很多。ITS数据源可分为四大类:①道路数据;②基于车辆的数据;③基于出行者的数据④广域数据。同样,数据采集技术分为四类:①道路数据采集技术;②基于车辆的数据采集技术;③基于出行者的数据采集技术;④广域数据采集技术。数十年来,道路数据采集技术一直被用于从高速公路沿线的固定地点采集数据。道路上使用的传感器在本质上可以是无源的,采集数据而不中断正常的交通行为。环形检测器是应用最广泛的道路数据采集技术之一。许多基于环路检测的应用目前正在使用中,如交叉口交通监控、事件检测、车辆分类和车辆再识别应用0.山。某些类型的环形探测器可以提供数据,包括某个位置车辆的计数或检测。另一种类型的道路数据采集器是微波雷达,它可以检测车流量、速度和车辆是否存在。红外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车辆的反射能量,能用于推断车辆的类型或行为特征。超声波传感器可以识别车辆数、车辆是否存在和车道被占用情况。另一种广泛使用的道路数据采集技术是闭路电视摄像头。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应用到视频中来检测交通特征。一旦这些图像被数字化,它们就会被处理并转换成相关的交通数据。采用不同的机器视觉算法对记录的交通图像进行分析,实现实时交通监控、事件检测和验证,以及车辆分类。基于车辆的数据采集技术,例如带有电子收费标签的车辆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基于手机的蓝牙和WFi无线电相结合,是ITS应用中的第二个数据源。当道路数据采集技术用于特定位置的数据采集时,从移动车辆源采集数据的机会推动了诸如路线选择、起点和终点调查、行程时间估计等新应用的发展。网联车辆(coectedvehicle,CV)技术通过动态无线通信网络连接道路上的车辆,使车辆能够与其他车辆和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路侧单元(roadideuit,RSU)实时共享数据。在网联车辆环境中,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的这种无缝实时连接有可能为现有的基于基础设施的TS应用带来新的好处,包括安全性、移动性和环境方面的好处。到目前为止,美国运输部(USDOT)已经确定了97个网联车辆申请,而且这个名单还在增加2使用手机应用的驾驶人为TS提供了第三个数据采集源。这些广泛使用的通信和手机应用程序以及在线社交媒体已经被出行者用来自愿提供最新的交通信息。例如,现在由谷歌运营的Waze手机应用程序使用出行者的位置信息来推断交通减速和交通事故的潜在位置。然而,这些通过在线社交媒体平台获得的驾驶人数据是半结构化和不可靠的,驾驶人没有提供任何交通事件的具体位置信息。例如,只有1.6%的Twitter用户激活了地理定位功能)广域数据采集技术是第四种数据采集源,它通过多传感器网络监测交通流。由无人机和天基雷达获取的摄影测量和视频记录也可作为该技术的数据采集源。从这些技术中采集的数据包括车辆间距、速度和密度,这些数据反过来又用于不同的目的,如交通监控和事件管理。表1-1总结了不同的交通数据采集技术。除了四种经典的数据采集源采集的数据外,与交通相关的数据也来源于新闻媒体、气象站等。公共和私营机构在不同的交通决策活动中使用不同的技术采集的实时和存档数据,对迅速实施不同的ITS应用发挥了显著作用。3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表1-1TS数据来源和数据采集技术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技术数据类型用户优点缺点流量、速度、类·不受天气影响公共机·有限的范围环形检测器型、占有率,是否·使用广泛,熟练劳动力·延长生命周期成本构存在即可操作·易受货车重量影响而损坏道路数据基于视觉的流量、速度、类,比环形检测器覆盖范围大技术(CCTV公共机·延长生命周期成本型、占有率,是否·不受交通负荷影响摄像头)·受天气影响较大存在构·持续采集数据·覆盖范围比环形探测器和摄像头大车辆位置、行驶浮动车辆数·提取数据需要复杂的算时间、速度、横向公共和·车内无需特殊硬件设备据(有GPS和·道路沿线无需修建特殊法私人机构蜂窝网络)和纵向速/诚速、基础设施·GPS定位精度低基于车辆障碍物探测·持续采集数据的数据·不受天气影响车辆位置、行驶覆盖范围比环形探测器·提取数据需要复杂的算法时间、速度、横向网联车辆公共和和摄像头大需要专用的短程通信和纵向速/减速私人机构·持续采集数据(DSRC)或其他通信设备障碍物探测·不受天气影响基于出行推特、Waze实时警报、意外公共和·由于旅客的存在,覆盖·位置精度低者的数据检测私人机构范围更广·半结构化数据交通监控、事故·受天气、植被和阴影的公共机广域数据摄影测量交通规划与·可以从地面难以靠近的影响管理、设计构位置收集数据·精度受照相机质量和飞行高度的影响来源:[14]S.Bregma,Ueofocialmediaiulictraortatio,Tra.Re.Board99(2012)18-28.[15]CDOT,SurveyMaual,Chater4,AerialSurvey,ColoradoDeartmetofTraortatio.

    2022-05-04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陈旭梅

  • 高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王铁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王铁著【页数】194【出版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03【ISBN号】978-7-104-05066-7【价格】88.00【参考文献】王铁著.高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03.图书封面:高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做进一步的探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紧扣声乐教学最为基本的内容,如歌唱呼吸、共鸣、发声、语言等,探讨了声乐教学创新所应注意的原则及应当避免的问题二是从声乐教育目的出发,仔细探讨了声乐演唱教学的作品选择、形象塑造、风格塑造、情感表达等问题,旨在摆脱以往传统教育模式的问题,从而把声乐教育与学生素质培育紧密结合三是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方法创新展开论述,具体介绍情境式教学等科学教学方法,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推动高校声乐教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04-28

  •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彭泽春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作者】彭泽春主编【页数】126【出版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21.05【ISBN号】978-7-5472-7655-6【分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参考文献】彭泽春主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21.05.图书封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内容提要:本书就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研究,主要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改革与人才培养,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旨在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2022-04-28 吉林文史出版社官网 epubb电子书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理论模式研究》李春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理论模式研究》【作者】李春晖著【页数】182【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03【ISBN号】978-7-5108-9782-5【价格】58.00【参考文献】李春晖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理论模式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03.图书封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理论模式研究》内容提要:本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标准,以及培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制及体系。内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标准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理论模式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交融,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与我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价值观念产生冲突,青年大学生在追求时尚、新潮中文化辨别、价值辨析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点工作。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需要面向文化多元化、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科学化,减少教育活动设计的随意性、临时性、琐碎性,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与课程思政密切配合,切实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还需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践行德育生活化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园事务性工作之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鲜活而富有生命气息,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与作用。第一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典型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含义非常丰富,不仅要具有文化基础和制度保障,还要求基于相关理论、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方式方法,并注重实务发展成效的社会工作模式。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颇具成效的、又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包括以“家国”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德育模式和以发扬革命传统为鲜明特征的政治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立在“家国同构”政治伦理基础上,是以理想人格培育为核心的思想教化模式。当今时代,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面临“世界化、现代化、现实化”。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理论模式研究▣○口三大课题(樊浩,1994)。中国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在中国国情下寻找新的动力与活水,才能确立起适合新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的价值结构与运行原理,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的德育模式。从教育类型上看,这一工作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可以分为基于思政课教育的引导灌输模式、基于日常教育的结合渗透模式和基于实践教育的行为养成模式。这类工作模式重点关注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的外部条件因素,希望通过思想品德、价值观、态度养成的教育与分享,达成学生的社会性品质培育的目标。二、社会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结合其他社会工作一起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各项社会工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社会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工作就等于失去了灵魂。毛泽东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毛泽东文集,1999)社会工作模式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特征和不同境遇选择相应的工作方式,针对的是特定的目标人群,要解决的是某个类别的共性问题。社会工作模式强调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来的规律,是解决社会工作问题的经验总结,对解决同一类别的共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强化的重点内容。无论是政治教育,还是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因素都是上述教育的重要要素。任何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无不从知、情、信、意、行这几个心理过程的基本要素的运动变化开始。也正因如此,这种模式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颇为流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流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模式,往往针对的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干预与治疗,其实质上是一种医学—生物模式。这种模式虽然重视了心理因素或心理品质的培育,但注重的是体验、感悟和心理成长,指向的是行为适应,关注的更多是人际、团队意识、沟通、同理心、自我概念等领域,很少涉及政治、核心价值观、道德等高级心理活动领域。·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理论模式研究▣口○觉性、启发性、激励性、民主性、实践性特征。上述工作模式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曾经或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或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或是以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为价值取向。主体性教育是“成人”的教育,以培养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性人格为目标,强调自我主体化与对象客体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教育的研究本质,但也体现出自我主义的倾向。然而在教育现实中,希望建立这种基于人与人之间完全的对称关系是不可能的,教育者不可能强求受教育者完全像自己一样,具备同等的意识和觉知,具有同样的社会自我。正如赵汀阳先生(2001)所说,主体间性倡导的互相理解,仍然是知识论水平上的事情,它完全不能蕴含实践论上的积极结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不足,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的创新的横断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也反映出特定阶段中国人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特点。但研究之间难以比较,更无法深刻反映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特征。因此,开展采用稳定的价值观工具进行长期性、周期性的历时性研究十分必要。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必须保障他们毕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正因为如此,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不断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进而努力开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二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本质特征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体现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贴近学生生活的亲和力、感染力,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人脑入心。4···试读结束···...

    2022-04-28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什么学科门类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大局

  • 《“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达巴姆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作者】达巴姆著【页数】110【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2021.10【ISBN号】978-7-206-18376-8【分类】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研究【参考文献】达巴姆著.“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21.10.图书目录: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内容提要:《“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第一章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第一节教学模式的特性及功能一、教学模式的特性(一)教学模式的结构性支持结构说的研究者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结构,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组织规律和形式。从广义角度看,教学模式的结构性主要是指教材、教师、学生几个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及相互关系;从狭义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应用范围,需要合适的外部条件才能运用。可什么是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呢?评价一个教学模式的好坏关键是看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模式的适应性和指向性,选择教学模式时应考虑课程的特性,选择特点和性能都合适的教学模式。(二)教学模式的操作性教学模式的操作性,是指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教学思想,而是一种具体化,可以直接用于操作的理论。它是提炼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关键的步骤。它用简明的方式进行表达,提供一个非常具体的教学行为框架,并对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做出具体的规定,让教师在授课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方便教师理解、把握并运用。1“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三)教学模式的完整性教学模式的完整性,是指把教学理论构想与教学实现相结合,达到统一,因而它具备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在理论上能自圆其说,在过程上有始有终。(四)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是指它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教学活动中具有的普遍规律。通常来讲,教学模式所提供的程序对各个科目的教学具有普遍的参考作用,一般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模式往往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水平相联系,受制于当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因此,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五)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是指用于针对某些特定的教学内容,必须贯彻某些理论或思想:在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课程的特殊性、教学内容、当前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从而在微观上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体现对学科特点的自适应性。二、教学模式的功能(一)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能为各科教学提供某种理论支持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它可以改变教师只凭已有的经验,根据感觉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状况,为教学理论与实践搭起了一座桥梁。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源自它本身,又源于实践,同时又与某些理论简化形式的特点分不开。一方面,教学模式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加工、选择、提炼、概括的产物,是为某种教学及其所关联的各个因素以及因素之2第一章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间的关系提供一种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这种框架有着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对某种教学理论的简化。它可以通过一些简洁明了的表现形式,例如典型符号、精炼的图表、流程关系来表达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原理和基本特点,使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简单具体的程序性的教学实施步骤。(二)教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上的一种突破。一直以来大家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研究教学,强调采用分析法来研究教学的各个步骤,但对各模块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没有足够的重视: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辩证理解上,缺少作为教学实践中的特点及可操作性。研究教学模式可以指导教师从全局上去综合地研究教学步骤中各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及其形式多样的表现形态,以发展的思维去把握教学过程的内在实质和规律,这对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二节教学模式的结构一、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比如,以合作教育学为指导的纲要信号教学模式(由沙塔洛夫提出)。有的教学模式最初并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而是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的,但也会采用一定的指导思想对教学经验进行系统的概括。例如,在中学、高校中大规模采用的讲授式,就是基于这种对教学任务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3“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二、教学目标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个教学目标,即预计这种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及其他非认知因素的衍变。凯洛夫代表的“传递一接受”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德国非常推崇直观明了的范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基本概念有个直观的理解,通过学习挑选出来的示范性材料中的基础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我国,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每门学科的每个教学单位、每个课时都有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模式的处理结构,安排具体的操作程序,选择策略方法。教学目标也制约着其他不利因素的产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三、教学内容每种教学模式都以一定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对教师、学生、教学手段进行特定的处理,最终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内容来完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对编排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程序教学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来设计的,所以教材应该小步编排、逐步推进、阶段性评定学习结果。范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有三个特性: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中国国家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团队致力于研究“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的教学模式。他们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吸收程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依照“适当步伐”“当时知道结果”等原则撰写了中学数学自学辅导系列教材。当然也有不少教学模式,由于其教学思想、教学目标与现行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是一致的,那就不需要另行设计教学内容了。4···试读结束···...

    2022-04-28 互联网 EP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研究》黄山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研究》【作者】黄山著【页数】114【出版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21.09【ISBN号】978-7-206-18085-9【分类】舞蹈-教学模式-研究-高等学校;舞蹈艺术-表演艺术-教学模式-研究-高等学校【参考文献】黄山著.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21.09.图书目录: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研究》内容提要:《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舞蹈教学艺术的基本原理第一章舞蹈教学艺术的基本原理第一节舞蹈的含义一、舞蹈本体的概念(一)舞蹈之源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同步出现的,它是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及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呈现出的重要结果,与人类自身以外的自然现象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有直接关系。舞蹈是人类喜怒哀乐情绪的表现,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经过长期文明发展,已从人类现实生活舞台搬上了艺术舞台。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当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来,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戏曲、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一般研究者认为舞蹈始于旧石器时代,但舞蹈作为艺术是自人类有了文字以后,主要是工业文明以来。我国远古的传说记述祝融的儿子长琴始作乐风,帝俊的八个儿子始为歌舞,炎帝的重孙延始为乐风,黄帝创造了乐舞。-1-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实际上舞蹈的创始者应当是人类群体。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为求生存而从事的劳动中,通过人体动作已产生了节奏、律动以及最原始的舞蹈动作,也可算是本能式的“人体行为”。因此,舞蹈与劳动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产生比传说中的时代要早得多。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猎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很大比重。我们认为以上各种有关舞蹈起源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可能是完整、精准和全面的。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有着多种因素,所以许多学者认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舞蹈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二)舞蹈之意舞蹈作为艺术门类之一,是人体动作语言的艺术。它是指在音乐伴奏下,以有节律的身体韵律进行情感表达,并在时空关系中以身体为外在媒介,以心智交流为内在目的传递出的独特审美样式。作为艺术形式的舞蹈,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一舞蹈化的人体动作,但与其他同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的个性区别在于舞蹈艺术更突出动作情感语言的渲染和表述。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表现在: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达的人们内在深层精神世界一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一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的流动变化的特-2-···试读结束···...

    2022-04-28 舞蹈教学计划 舞蹈教学反思

  •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理念与模式研究》徐刚|(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理念与模式研究》【作者】徐刚【页数】218【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201-17162-3【分类】文学-教学研究-美国-高等学校-英国文学-教学研究-高等学校【参考文献】徐刚.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理念与模式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04.《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理念与模式研究》内容提要:本书为英美文学教学方面的研究著作。本书以教育改革为背景探讨英美文学教学,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在梳理英美文学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目前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这些不足,介绍了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实践性较强的具体建议。作者在当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讨了英美文学最新的教学理念与多元理论的碰撞,同时将文学教学上升到文化高度,在文化视域内探讨了英美文学教学的出路及建议。本书叙述翔实,层次分明,为当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理念与模式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学解读第一节英国文学一、英国古代文学早期的英国文学包括古英语文学和中古英语文学两部分,其中“古英语”是19世纪语言学家为强调英语的延续性而创造出来的术语。确切地说,古英语指盎格鲁一撒克逊人使用的语言。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并非土生土长的英伦岛人,而是来自北欧的三个日曼部族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简称。我们现在所说的古英语文学就是指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流传下来的英国文学,该文学写于四百年间(约680一1100年),主要是头韵体诗歌。由于基督教在英国的广泛传播,宗教题材文学一度相当繁荣。古英语时期的另外一种文学样式是散文,早期散文主要是用拉丁文写成的宗教著作和法律文件。14、15世纪的中古英语文学与古英语时期相比,呈现出诸多地域色彩,在北部和西部地区,用古英语的头韵诗体写成的寓言依然盛行。浪漫传奇是这期间的一种主要文学样式,该文学样式是中世纪骑士精神的产物。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体现了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古英语时期,口头文学也占有一席之地,民间抒情诗以及讲述历险故事的民间歌谣是这一时期下层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一)古英语文学1.古英语诗歌古英语文学主要分为古英语诗歌和古英语散文两部分,古英语诗歌主要是头韵体诗歌,现存三万多行,保存在四个中世纪的抄本中,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当属《贝奥武甫》。宗教题材文学在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相当繁荣,凯德蒙(Caedmo)是英国第一位宗教诗人。而古英语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当属彼德和阿尔弗莱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理念与模式研究DD德,本书将重点分析诗歌《贝奥武甫》和凯德蒙、彼德、阿尔弗莱德的文学创作。《贝奥武甫》是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出现的唯一一部完整诗篇,是叙事诗,它的作者不明,但肯定是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即英国人。它既是迄今已知的英国文学中最古老的叙事诗,是所有日耳曼文学中最古老的英雄史诗,也是中世纪时整个欧洲最早用民族语言写成的长篇诗作。在现存的古英语诗歌中,《贝奥武甫》最能体现古英语诗歌思想和艺术特色,不愧为古英语时期最宝贵的文学遗产《贝奥武甫》是民间传说与英雄史诗的结合体。讲述主人公贝奥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元7、8世纪英格兰社会生活的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社会时期的英雄主义与封建社会时期的理想,既体现出异教的日耳曼文化传统,又带有基督教文化的印记”①。这首叙事长诗在结构上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相仿,全诗大体分为两部分。凯德蒙生活在7世纪末,是英国基督教诗歌的第一位代表人物。相传,凯德蒙起初在诺森伯里亚一处修道院放牛,没有上过多少学,根本不懂吟诗作赋。据说,是上天的恩赐使得凯德蒙成为吟诗的能手,他采用盎格鲁一撒克逊语言介绍并改写了许多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的宗教故事。由于凯德蒙不识字,僧侣们把《圣经》内容读给他听,他用盎格鲁一撒克逊语言把《圣经》故事改编成了押头韵诗歌。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凯德蒙名下的许多诗歌是那些模仿他创作风格的姓名不详的诗人所创作的,而不是出于他本人之手。有一天晚上,凯德蒙梦到有一个人站在他身边要他唱一下关于上帝造世的故事,在那个人的鼓励下,他试着唱了起来,忽然发现自己的歌声是如此动听。醒来后,凯德蒙就把梦中所唱的歌写了下来,这就是后人肯定出自凯德蒙之手的唯一作品一《对造物主上帝的赞美诗》,这首诗也是凯德蒙的重要作品。2.古语散文比德(Bde)生平不详,后人从他的作品中推知他的一生生活在宗教环境中。他学识渊博,拉丁文很好,也懂些希腊文,尤其热衷于研究宗教并把毕生的精力①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页。2···试读结束···...

    2022-04-28 英文小说epub epic英国文学

  • 少儿钢琴培训招生宣传ppt最新版

    编辑点评:少儿钢琴培训招生宣传t是一款简约钢琴培训PPT通用模板,由24页深蓝幻灯片图表组成,首页用钢琴琴键做背景图,与主题相呼应。内容上有培训背景,培训方案,培训总结等模块。少儿钢琴培训招生宣传t预览图钢琴和弦的练习方法和弦方面主要还是练习方法问题。不管是几个音的和弦弹下去都要整齐,不能有前有后,P的和弦演奏要非常轻巧、干净利索,f的和弦要有种金属般的声音,弹下去的音就要沉下去,不能弹下去的和弦给人一种发飘的感觉。钢琴的手指独立练习掌握这个技巧需要对钢琴的弹奏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什密特钢琴教程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本钢琴指法练习,但是弹过之后就会发现原来不可解决的技巧问题都不在是困难的了。李斯特的夜莺就是非常好听的一首小乐曲,但是很多人总也弹不利索,就是手指独立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钢琴的三六度和弦练习这个是较难的技巧之一,重要是指法跟手指柔韧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对于右手较容易练习,3、6度音阶还能能弹清楚,速度也没问题,但是对于左手,速度跟清楚只能做到1个,3、6度虽然较难弹,但能坚持练习,会有一定收获。...

    2022-04-10 钢琴和弦大全表 钢琴和弦入门教学

  •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中公2017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和能力测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中公2017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和能力测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36计精品创意招生方案课程价值980元(完结),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本课程来自招道:36计精品创意招生计划课程官网售价980元。本课程共有59门完整的课程,包括金秋招生方法:金色是秋季的代表色,秋季也是秋季招生季节,教师节也在秋季到来,这一系列元素通过该方案,有意义的活动和软化营销策略,使招生活动不再商业化,同时取得良好的招生效果。以及双11招生方案、基金转介绍、续费法、酷暑计划、积分体系、众筹压岁钱、霸王课招生发、红包墙、儿童天赋测试招生、贺卡招生、选修课招生、阅读分享会招生、小票换课招生等。课程解决以下问题:1、努力工作,也想不出招生计划。2、只有合价超战,但效用-次币一次。3、免费上一个月课,学生来的不多。4、据说是招生旺季,招生却不尽如人意。5、都想让学生转介绍,但是没有好的计划。6、异业合作资源很好,但不知道如何共赢!适合人群:适用于线上线下的培训结构。课程目录:36门精品创意招生计划课程结束01金秋纳金招生法.m402不败者来拜师双11招生计划.m403国庆70周年.m404小鬼当家异业招生法.m405推荐基金转介法.m406续费法等待发展.m407暑期暑决招生法.m408酷暑计划招生法.m409招生积分体系基础.m410使用和消耗积分.m411学龄制福利续费法.m412一年之计在于存招生法.m413众筹压岁钱招生法.m414分年终奖招生法.m415春雷行动招生法.m416圣诞节摘锦鲤招生法.m417红包墙招生法.m420霸王班招生法.m418双十一清空购物车招生法.m422传单换礼招生法.m419双十一五折抢购招生法.m423好友听课券招生法.m421共享教育招生法.m425世界杯招生法.m426异业百团大战.m427转介绍卡招生法.m424学费回到20年前招生法.m428异业一卡通招生法.m4291元秒杀招生法.m4317天抢招生发.m432课程众筹招生法.m430红包传单招生法.m434课程1元招生法.m433集福卡招生法.m435每周特价课招生法.m437百团大战招生法.m438彩票招生法.m436100元6节课.m440儿童天赋考试招生法.m439答题传单招生法.m442母亲节招生法.m441福袋招生法.m443股权众筹招生法.m445贺卡招生法.m448开业砸金蛋招生法.m446家长定价招生法.m444好学生奖励招生法.m449拼多多课程招生法.m447家长助教招生法.m450免费公益周招生法.m451图书俱乐部招生法.m452社区沙龙课招生法.m454效果体验课招生法.m455选修课招生法.m457异业礼品招生法.m453我是小老师招生法.m458阅读分享会招生法.m456邀请合作伙伴招生法.m459小票换课程招生法.m4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4 mph招生简章 mph招生

  •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出版社:圣才电子书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2017年度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试读:分析一章溶液和胶体1.1考点归纳一、分散系1.基本概念分散系统:一种或或几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分散的细的粒子。分散物质(分散相):分散物质。分散剂(分散介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2.分散系的组成分散系由分散剂和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系统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3.分散系的分类(1)物质一般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集聚状态,若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集聚状态进行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九类,见表1-1。表1-1分散系统分类(1)分散分散实例质剂固液糖水、溶胶、油漆、泥浆豆浆、牛奶、石油、白酒气苏打水、肥皂泡固体矿石、合金、有色玻璃固体珍珠、硅胶、肌肉、头发气固体泡沫塑料、海绵、木炭固体烟雾、灰尘液体云、雾气、空气、混合物(2)如分散粒子直径分类,分散系统可分为三类,见表1-2。表1-2分散系分类(二)分粒子散直类型系主要特征径/名m称分子,真的是最稳定的,显微镜看不见分散质,扩散<1离子溶解散快,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对光散散系液射极弱。单相系统扩散缓慢,显微镜可以分检测分散质的存在,胶体分散1~10子体非常稳定,可以通过滤纸,不能零散系溶解半透膜,对光散射液极弱,粘度大。溶解稳定胶乳多相系统液体不稳定,扩散缓慢,一般显微镜可见分>粗分散,散质。不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无散100系悬射。虽然上述三种分散系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没有明显的边界。三者之间的过渡是渐变的。有些系统可以同时显示两个或三个分散系统的性质,因此分散粒子的直径是分散系统分类的相对基础。二、溶液浓度的表达方法1.物质量和物质浓度(1)物质量是用于测量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特定组合的微观基本单元的物理量(符号为)),单位名称为摩[尔],单位符号为mol。摩尔是系统中包含的基本单元数和12量的物质0.012kgC原子数量相等。12230.012kgC碳原子数量(6.022×10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因此,如果物质系统中包含的基本单元的数量是N时,则AA物质系统的物质量是1mol。例如:1molH表示有N个氢分子;2A2molC表示有2N个碳原子;A3molNa表示有3N个钠离子;A表示有4N一个特定的组合体包含4NAA个氢分子和2N个氧分子。A可以看出,在使用摩尔单位时,必须指出基本单位(化学表示),否则表示不明确。例如,一般来说,1mol很难判断氢是指1mol氢分子还是指1mol氢原子或氢离子。(2)物质浓度注:用料量单位mol物质的基本单本单元。两种溶液浓度值相同,但它们表示1L溶液中所含KMQ4质量不同,前者15.8克,后者3.16克。2.摩尔浓度的质量3.摩尔分数4.质量分数5.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1)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2)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三、稀溶液的通性稀溶液的通性,或依数性,是指稀溶液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有关,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1.溶液蒸汽压降0(1)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P):将纯液体(纯溶剂)放置在密封容器中,当蒸发成气体的溶剂颗粒数量等于凝结成液体的溶剂颗粒数量时,液体上方的蒸汽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汽压力。(2)拉乌尔定律1887年,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总结了溶剂蒸汽压力的规律:在一定温度下,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力等于纯溶剂饱和蒸汽压力和溶剂摩尔分数的乘积。其数学表达式为:结论:非电解质稀溶液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汽压的下降值与溶质摩尔分数成正比2.溶液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图1-1溶液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示意图表示纯溶剂沸点。T表示溶液沸点,两者的差值表示沸点升高;表示纯溶剂凝固点,T表示凝固点。f(1)溶液沸点升高表1-3几种溶剂T和K-1/KT溶剂/K·kg·molK试读结束[注:试读内容隐藏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3 溶液稀溶液溶质电离和水解程度怎么变 稀溶液浓溶液

  • 中公2017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和能力测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李永新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中公2017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和能力测验试读: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李永新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张永生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风格既严谨深入又风趣幽默,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帮助众多考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李琳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把握准确。在授课过程中,兼顾解题方法技巧的传授和学员基础能力的提升,帮助众多考生脱颖而出,圆梦公考。刘彦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于多年执教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面试辅导上造诣颇深,擅长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授课幽默生动,备受学员推崇和欢迎。张成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申论研究与辅导专家,曾在某机构文字综合部门任职十余年,在多家媒体发表百余篇、近20万字的评论性、介绍性文章,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申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对业界颇具指导意义。张红军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授课深刻、系统、精彩,深受考生欢迎。邓湘树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教学辅导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王学永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技巧,特别是对公务员考试的难点(逻辑判断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新成果,帮助考生轻松备考。云哲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对公务员考试命题思路有透彻深入的研究,授课思路清晰,注重培养考生ldquo举一反三rdquo的能力,善于以启发的方式帮助学员发现各类题型的快速解题方法,帮助考生突破瓶颈,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王娜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主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面试理论,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究授课艺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解知识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颇受学员喜爱。赵金川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对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深入而透彻的研究,教学经验丰富,授课风格独特,讲解清晰明了,对待学员耐心细致,广受学员欢迎。张晗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毕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硕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从教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深入浅出,语言幽默生动,备受学员欢迎。王健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教学多年,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在潜心研究申论命题机理的基础上,善于总结申论的命题及答题规律,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有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授课轻松幽默,注重鼓励学员参与课堂互动,气氛活跃,致力于培养学员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开阔的答题思路,深受学员喜爱。刘伟伟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申论,对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点、题型以及历年真题都有深入的研究,熟悉公务员申论试题的考查要点。具备深厚的写作功底,善于把握申论题目所考查的能力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讲解申论深入浅出,更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提升。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其他成员介绍详见:www.d.com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应试攻略近年来,随着报考人数和考试难度的增加,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帮助广大考生在短期内把握考试的基本特点,中公教育结合多年来的公职类考试辅导经验,通过对近年考试真题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的命题规律和发展趋势。考试特点分析近几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所考查的内容难易布局合理,题型题量也基本稳定,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对考生个人能力的考查。总体来看,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综合知识(一)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中占的比重较大,主要涉及城乡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土地的管理与使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仅会单独作为考点出题,而且会穿插在各种题型中,作为背景知识。对于这点,考生一定要重点掌握。【例题】下列关于ldquo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rdquo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ldquo三农rdquo问题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设新村庄,把农民更多地留在农村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答案】C。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为了把农民更多地留在农村,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一个ldquo新rdquo,其核心就是打破传统思想认识和发展理念,从农村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及路径上,都要有新的跨越,要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庄、树立新风尚、形成新机制、组建新经济组织,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故本题答案选C。(二)社区工作知识社区工作知识部分主要涉及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总体来讲,这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考查考生对社区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例题】社区建设的综合性特征是由社区要素多样性和社区内容()所决定的。A.复杂性B.长期性C.艰巨性D.地域性【答案】A。解析:社区建设是指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包括社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福利建设、卫生建设、文明家庭建设等方方面面,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就方法和手段而言,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等,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社区建设的综合性特征是由社区要素多样性和社区内容复杂性所决定的。(三)公共基础知识1.政治政治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时事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ldquo四个全面rdquo战略布局等。政治类知识是对考生基本政治素养的考查,侧重了解考生对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和政治信息的掌握情况。【例题】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问题是()。A.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B.解决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抓住ldquo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rdquo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故本题答案选C。2.法律法律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宪法、刑法、民法等,它们均为常考考点,考生需要多加关注。【例题】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的是()。A.修改宪法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C.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D.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答案】C。解析:《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A、B、D三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本题答案选C。3.管理对管理知识的考查主要涉及公共和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等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府职能等知识点。总体来讲,这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考查考生对管理知识相关概念的理解记忆能力。【例题】ldquo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rdquo,这句话启发我们在用人方面要坚持()。A.德才兼备原则B.适才适用原则C.法治管理原则D.任人唯贤原则【答案】B。解析:ldquo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rdquo体现了扬长避短的用人艺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每个用人单位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课题。做到以岗定人,让人在岗位上有施展空间,产生成就感,体现了适才适用的原则。故本题答案选B。4.公文公文部分主要包括公文基础知识、公文处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例题】向无隶属关系的单位答复问题时使用()。A.批复B.通报C.通知D.函【答案】D。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文文种,通报的主送机关为发文机关的所有下属单位;通知是ldquo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转达要求下级机关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rdquo时使用的公文;批复是ldquo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rdquo时使用的公文;函是ldquo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rdquo时使用的公文。故本题答案选D。5.经济经济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等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经济类知识的考查侧重考生对经济学基本知识及一般原理的掌握,以及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例题】从我国对外贸易来看,如果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丧失()。A.产品结构优势B.管理成本优势C.技术含量优势D.价格竞争优势【答案】D。解析: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同一种出口商品在人民币升值后它的国内价格不变,但它的国外货币价格就会上升,于是我国出口商品会丧失价格竞争优势。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6.科技人文科技常识方面的考查主要倾向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生活常识和急救与安全常识等方面的内容。【例题】下列有关能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目前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方式分为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B.氢气是一种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C.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光化学转换D.可燃冰是一种稀缺的能源资源【答案】B。解析: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为核裂变,排除A;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光电效应和光化学效应并非同一概念,目前以光电效应为主,排除C;可燃冰被西方学者称为ldquo21世纪能源rdquo或ldquo未来新能源rdquo,储量惊人,只是受限于现有的开发水平才未被广泛使用,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B。历史常识方面主要包括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文学常识方面包括儒家文化、我国名家名篇以及外国名家名篇。这部分知识点比较零散,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例题】ldquo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rdquo这首诗中的ldquo三父子rdquo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答案】B。解析:北宋时期苏洵及其两子苏轼、苏辙合称为ldquo三苏rdquo,四川眉山人,均位于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这首诗是朱德写下的,是对三苏父子的高度评价。故本题答案选B。7.山东省情山东省情部分主要考查山东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历史名人、民风民俗等,考生应对山东省情有一定的了解。【例题】下列关于山东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东省最大的湖泊是东平湖B.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D.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答案】A。解析: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的总称(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他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市,邻接江苏省徐州市,现属微山县管辖,是山东省第一大湖,也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故本题答案选A。(四)申论1.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多以概括问题或内容的形式出现,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此类题型的字数要求、分值和难度都较低,通常在题目中的位置比较靠前。归纳概括题可以分为归纳概括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主要问题、归纳概括部分内容和归纳概括主题四种题型,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中深层的、隐含的意义作出理解,多角度地思考,并作出自己的推理和评价。综合分析题的常见题型有词句阐释、启示型分析和评论型分析三种,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给定资料内容的基础上,发现资料中的问题,然后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提出对策题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应用文写作题应用文写作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给定材料,按照题目要求,在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题目限定任务。5.议论文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的议论文写作要求考生能深入挖掘、全面理解材料,能准确把握主旨,正确领会写作要求,还要能结合当前的重大理论政策、社会实际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议论文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二、能力测验(一)数量关系这种题型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山东省ldquo三支一扶rdquo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是数学运算。数学运算mdahmdah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迅速、准确地计算或推出结果。数学运算题目一般以文字应用题为主,需要使用计算技巧来快速解决计算量较大的题目。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和概率问题等是数学运算题目中比较常见的题型;方程法、图解法和代入排除法,是解答数学运算的重要方法。【例题】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沿同一公路同时相向开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距A地60千米,相遇后甲乙两车继续以原有的速度前进,各自到达B、A地后再返回,又在距离B地40千米处相遇,则A、B两地相距()千米。A.110B.120C.130D.140【答案】D。解析:多次相遇问题,根据题意可知,A、B两地相距3time60-40=140千米。(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种题型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句等。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见的题型有: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连贯等。1.选词填空mdahmdah给出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要求考生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能够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的词语。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和对汉语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句子语境的准确把握和对相关领域习惯用语的熟悉程度。其中成语和实词的使用是重点考查对象。2.片段阅读mdahmdah给出一个语段,要求考生通过仔细阅读分析,找出与题意最相符的选项。片段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整个文段或文段中字、词、句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该题型涉及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等。3.语句连贯mdahmdah给出几个打乱顺序的句子或缺少部分内容的文段,要求考生重新排列顺序或者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填入文段中,使文段意思表达准确、连贯。语句连贯包括语句排序和语句填充两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题1】在这个世界上做人,要懂得人好比是一个玻璃水杯,过热,冲进了冷水要炸;过冷,冲进热水也要炸。所以,得意不要忘形,失败仍需努力,无论怎样的_____和_____,始终保持不疾不徐,_____的态度,去待人接物,去处世谋生,那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冲击影响不骄不躁B.成功失意有条不紊C.顺境困境从容不迫D.膨胀收缩不卑不亢【答案】D。解析:分析可知,前两空所填词语应构成反义对应,ldquo冲击rdquoldquo影响rdquo与此不符,排除A。第三空,ldquo有条不紊rdquo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用来形容ldquo态度rdquo不恰当,排除B。与前文的ldquo过热,冲进了冷水要炸;过冷,冲进热水也要炸rdquo对应,D项ldquo膨胀rdquoldquo收缩rdquo更恰当,且文段未涉及ldquo顺境rdquoldquo困境rdquo。故本题答案为D。【例题2】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中期以及刘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的到来,加上一系列有利于公平分配政策的推动,我国的收入分配变化可能进入一个转折期。导致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有所缓解的因素中,既有农产品价格上涨,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农民工就业扩张和工资上升等临时性因素,更有劳动力供求态势逆转带来的劳动者工资上升、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等长期因素,后者为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性条件。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A.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的原因B.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运作原理C.贯彻公平分配政策的目的和意义D.当前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的收入分配变化可能进入一个转折期,即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有所缓解,接着以ldquo既有hellihelli,更有hellihellirdquo来说明其原因。A项ldquo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rdquo与原文相悖,排除;B项ldquo收入分配调节机制rdquo在文段未提及,排除;C项ldquo贯彻公平分配政策rdquo虽有提及,但非文段重点所在,排除。故本题选D。【例题3】网络攻击可以出现在境外,因而难以打击;网络舆情能够被境外势力所操控,因而鞭长莫及;网络应用可以跨越国境提供服务,从而不受政府管理部门的辖制。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缺乏网络主权,从而让政府的管理部门在管理国际互联网及其应用方面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以至于国际冲突不断,甚至常常出现外国政府干涉本国政府的管理,而本国网民却对本国政府管理不理解的局面。网域空间已经成为国家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新领域,其国际化存在方式对传统国家主权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当前情况下,_____,对我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强化本国网民的网络国家主权意识B.有效解决网域空间内的国际冲突C.逐步适应政府管理方式的网络化趋势D.及时提出和倡导网络主权理念【答案】D。解析:由ldquo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缺乏网络主权rdquo可知,文段主要围绕ldquo缺乏网络主权rdquo的影响展开,末句作为总结句,应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展开。B、C项未提到ldquo网络主权rdquo这一主题词,衔接不当;A项措施只针对ldquo本国网民rdquo,概括不全面。故本题选D。(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山东省ldquo三支一扶rdquo考试主要考查的题型为逻辑判断。逻辑判断mdahmdah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逻辑判断部分的考查内容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需要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取快速有效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可能性推理部分主要考查削弱型和加强型题目。【例题】科学家调查了出现基因变异的孩子,他们都有染色体缺失现象。追踪研究显示,染色体缺失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一后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因此可以认为染色体缺失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因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A.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染色体缺失的只占全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百分之五B.使用药物可以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C.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亲患此种疾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百分之十D.双胞胎中有一人患精神分裂症,另一人患此病的概率也会增大【答案】A。解析:题干由ldquo染色体缺失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一后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rdquo得出ldquo染色体缺失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因素rdquo。A项为真,说明全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染色体缺失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即染色体缺失不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原因,直接质疑了题干结论。B、C、D三项均为无关项。故答案为A。(四)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题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资料分析题目难度不大,以单一材料为主,综合分析题比重较小。其中表格型、图形型材料出现较多,阅读量相对不大,数据关系也比较简单。百分比、倍数、增长率等概念作为常见考点经常出现,题目整体计算量适中。【例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其中,手机网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规模达5亿人,网络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元素,并为数字文化消费异军突起奠定了基础。另有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接近900亿元,同比增长33%,2013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收入规模达46.3亿元,同比增长66.7%。下图为2005至2013年间我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统计数据。2013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约占()。A.51%B.61%C.71%D.81%【答案】D。解析:根据文字材料,2013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约占5divide6.18=8X%,选D。备考策略为了让广大考生在备考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都能提升实战能力,中公教育研发专家以多年公职类考试研发的深厚基础,集百余位研发人员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的备考策略。1.结合自身情况,制订阶段性复习计划复习不能漫天撒网,需根据自己的时间状况、工作学习紧张程度以及生活情况安排,既要充分利用时间,又要做到劳逸结合,以保证复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非常关键。复习计划要有阶段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把握每阶段的重点难点及主要内容,明确想要达到什么样的复习效果,同时在每一阶段的复习中可以安排适量的自我测验,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当然,具体的实施还要依据考生复习的时间和内容等因素灵活安排。2.了解考试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包括综合知识和能力测验等内容。考生要做到有效备考,需要熟知各部分的常考题型及考试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并在把握各个部分的基础上针对自身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复习,从而做到有的放矢。3.掌握各个模块的解题技巧,事半功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考查范围较广,从各个方面测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因此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掌握各个部分的解题技巧,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重视真题、模拟的作用,反复加强练习要想在考试中获胜,做真题是必不可少的。真题练习不仅可以帮助考生全面熟悉试题内容、形式、结构、流程,而且可以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作答技巧。多做真题,多遭遇几次陷阱,就可以吃一堑长一智,可以积累经验,在考场上就能从容自如,避免犯不应有的错误,保证作答效率,提高作答质量;否则,缺少对真题的练习,就会在真正的考场上ldquo一抹黑rdquo,仓促应对,乱中出错。在做真题的基础上,可以辅之以质量较高的模拟题。考生可以通过做题提高解题能力,摸索答题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和答题顺序,最终达到突出强项、提高弱项的目标。5.关注时政,增强热点知识储备量ldquo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rdquo的复习方法不仅不适应考试的需要,也不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山东省高校毕业生ldquo三支一扶rdquo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对时政的考查,因此考生必须对时事热点话题予以足够的重视。中公教育提示考生要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重大的社会问题予以密切的关注。另外,考生平时可以多看看《瞭望新闻周刊》《南风窗》《半月谈》等杂志,并有意识地进行积累,这样可以增强语感,提高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目的效率与准确率,同时提高自己的申论写作能力。第一部分综合知识第一篇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政府主导下,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筹划,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ldquo三农rdquo领域,形成城乡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美好社会。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2)坚持政府主导原则;(3)坚持社会公平原则;(4)坚持县域为主原则;(5)坚持合力推进原则;(6)坚持分类指导原则。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2)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保证;(3)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5)建立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首先做大城市,然后由城市支持农村,最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二节城镇化建设一、城镇化概述(一)城镇化的提出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党的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ldquo城镇化rdquo一词。(二)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解决ldquo三农rdquo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减轻农村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二、新型城镇化(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1)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ldquo四化rdquo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2)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城镇化。(3)新型城镇化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4)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2)四化同步,统筹城乡;(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5)文化传承,彰显特色;(6)市场主导,政府引导;(7)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1)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2)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3)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4)城市生活和谐宜人;(5)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1)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3)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5)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第二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一、ldquo三农rdquo问题ldquo三农rdquo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历史现象,它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出现而出现,又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演进而变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内涵ldquo三农rdquo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简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ldquo三农rdquo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ldquo三农rdquo问题中尤为重要的是农民问题,它是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核心。ldquo三农rdquo问题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演进引发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失衡和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扩大的问题,其本质是农民不能平等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能公平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问题。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性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ldquo三农rdquo问题是一种自然历史现象。ldquo三农rdquo问题是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一种客观必然现象,并随着现代化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原因。(2)ldquo三农rdquo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的指标体系难以全面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难以准确解释一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而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现象,而ldquo三农rdquo发展水平则是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3)ldquo三农rdquo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平的根本问题。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因自身因素和制度因素导致的参与社会的权利不平等或权利缺失的权利贫困问题。解决ldquo三农rdquo问题就是要让全体农民平等地参与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公平地分享到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二)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ldquo三农rdquo问题经历了明显的四个阶段: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ldquo三农rdquo问题不断变化,经历了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ldquo三农rdquo问题从不断积累、矛盾凸显到逐步得到解决。建国以来,随着ldquo三农rdquo问题主要矛盾的不断演变,ldquo三农rdquo工作围绕着ldquo促进农业增产mdahmdah促进农民增收mdahmdah促进农民全面发展rdquo这一主线不断拓展。(三)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恶化,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锐减;因资源配置长期形成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因农产品市场化率低、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及污染问题而缺乏国际竞争力;因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科研推广体制改革滞后而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在基础设施(交通、邮电、通信等)、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公共品供给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不高,但投入比较高。农民问题,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1956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第一届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在这一章程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和目标,也是当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部重要法规。到1960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二次会议讨论时,再次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后,党的很多涉及农村工作的文件都多次用到ldquo社会主义新农村rdquo的概念,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那时提出的概念主要还是表达一种愿望和方向,新农村建设并没有列入党和国家的工作日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ldquo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rdquo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下发,至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步骤,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重大举措。第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历史的机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必然要求。第二,我国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城乡之间反差拉大,ldquo三农rdquo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迫切要求。第三,近年来,党中央在解决ldquo三农rdquo问题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上提出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明确回答了新时期为什么要重视ldquo三农rdquo、怎样重视ldquo三农rdquo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ldquo三农rdquo问题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几代领导核心一贯高度重视ldquo三农rdquo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政策的集成、完善和发展。第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现阶段党中央再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是在几十年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党在农村一贯的奋斗目标,是坚持党始终不渝的农村工作方向。(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ldquo社会主义新农村rdquo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ldquo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rdquo的要求,实行ldquo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rdquo和ldquo多予、少取、放活rdquo的方针,全面协调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3)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4)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例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ldquo新rdquo的基本内涵的是()。A.ldquo新rdquo是指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B.ldquo新rdquo是指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新农村C.ldquo新rdquo体现的是中央解决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D.ldquo新rdquo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答案】B。解析:ldquo社会主义新农村rdquo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它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是中央解决ldquo三农rdquo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故本题答案选B。(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目标主要任务具体任务内容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主导产业形成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基础,区域化发展高效布局、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有机生态的现结合的发展新格局;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代农业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新路子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综合实培育繁荣力显著增强,农村人口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兴旺的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致富门路拓宽,使县城和中心村经济镇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农村企业和人口的集聚中心、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依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一体和创造最佳人居环境的要求,重点搞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使建设整洁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配套,优美的农成为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地,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村社区况得到全面改观,建成一批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健全以区域城镇为依托,城乡拓展城乡衔接、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公共交通、供水供均衡的公电、广电、通信、商品连锁、金融保险、就业保共服务障、科技普及、文化基础、卫生体育、应急救助等公共服务体系,服务网络覆盖到所有的中心村,让农民享受到便利、安全、高效、多样的公共服务顺应农民群众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意愿,改善农倡导文明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陈规陋习,倡导科学的健康的生消费方式,养成文明的生活习俗,使农民群众居住活方式环境安宁舒适、邻里关系和睦亲近、生活方式文明健康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民俗文化和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丰富网络进一步完善;县(市、区)建有符合标准的公多彩的文共文化设施,乡镇建有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中心化生活村建有适合群众需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文化下乡形成制度和氛围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树立体现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道德形成奋发观和人生价值观,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农村精神向上的精文明建设得到普遍加强,封建迷信、黄赌毒和邪教神风貌等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的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水平,着力增强科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农村劳动力逐步做到先培训后转造就全面移,农村后备劳动力普遍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教发展的现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法制观念、健康代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转移就业的农民掌握专业技能,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创新基层民主形式和基层组织运行机制,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确保农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扩大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农村党组织的领健全民主导核心作用得到切实增强,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和谐的社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会管理用;以ldquo四民主、两公开rdquo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普法教育和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户籍管理、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新制度新体制基本建立城乡建立,城乡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农协调的发村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并取得显著成效,土地管理制展体制度、社区股份合作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进步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ldquo十一五rdquo规划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概括为ldquo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rdquo。这一目标要求包含的内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生产发展为新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各方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乡风文明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支持,村容整洁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管理民主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三、ldquo三农rdquo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消除城乡二元制度壁垒;(2)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问题;(3)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科技水平低的问题;(4)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创新。第二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面貌出现可喜变化,但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较大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农业还是ldquo四化同步rdquo(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1)农业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但各种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农业发展的好势头面临诸多挑战。农产品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约束趋紧并存。随着人口总量和城市人口增加,农产品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农产品供求ldquo紧平衡rdquo将成为新常态。同时,地减水缺的局面仍将持续。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矛盾更加凸显。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攀升,特别是人工成本快速上涨,农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成本上升等难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艰巨。(2)农民生活条件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城乡之间在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从农民收入看,尽管城乡居民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相对比值逐步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农户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情况值得关注。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从农村基础设施看,农村公路仍然是城乡交通运输的薄弱环节,建设标准低,通达能力有限。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部分农村采用小型和分散方式供水,供水保证程度有待提高。西部偏远农村中低压电网还不稳定。农村依然还有不少危房需要改造。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看,农民养老金水平偏低,部分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文娱等养老服务功能欠缺。社会救助水平低,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还不高,部分群众患大病后负担仍然较重。部分村卫生室尚未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设备配置和医护人员不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室面积较小,设施老旧。电子商务在农村虽然快速发展,但总量较低。总体看,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依然滞后,缩小城乡差距任重道远。(3)农村人居环境仍待改善。目前大部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与农民群众的期望、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国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率低,且指导性和约束力不强。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影响,农民老龄化、农村ldquo空心化rdquo问题突出,村庄整治难度大。部分地区村庄建设脱离农村实际,简单照搬城镇模式,搞大拆大建、赶农民上楼、去农村化,破坏了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文化特色。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堆的脏乱差问题依然较为严重。人畜混居、畜禽散养等现象依然存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还有待加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美丽宜居村庄仍需付出不懈努力。(4)农村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尽管农村社会风气逐步得到改善、农民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但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组织形式、人口构成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地方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村干部贪污腐败、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时有发生,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不透明,封建迷信等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实现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任务依然比较艰巨。此外,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组织协调机制不完善、缺乏专项投入、调动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等问题。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交通出行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3)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应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城镇市政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规划,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一体布局、共同发展,避免形成新的二元结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在行政村范围内,依靠全体居民,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努力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制机制。(4)强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应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以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城乡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在解决ldquo上水rdquo问题的基础上切实解决ldquo下水rdquo问题。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着力抓好坡耕地水土流失和侵蚀综合整治。(5)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启动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任务,推进农村改革试点试验。进一步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6)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建设ldquo物的新农村rdquo,更是建设ldquo人的新农村rdquo,应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道德风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动ldquo物的新农村rdquo和ldquo人的新农村rdquo建设齐头并进。传承乡村文明,加强农村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7)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健全农业市场规范运行法律制度。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交易,营造农产品流通法治化环境;健全ldquo三农rdquo支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规范各级政府ldquo三农rdquo事权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责任;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依法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依靠农民和基层的智慧,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引导发挥村民民主协商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第三章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一节农业概述一、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取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现阶段的农业分为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土地是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二、农业的特征(一)农业的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过程是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共同作用的过程。(二)农业的本质特征农业生产具有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性,即按照经济再生产的客观规律而发展。但农业生产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即它是有生命物质的再生产。农业再生产过程包括两类再生产,即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本质特征。例题农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本质特征是()。A.农业生产过程是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生理机能而进行的自然生长发育的过程B.农业生产过程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改造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C.农业再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过程D.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答案】C。解析:农业在生产过程包括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正是农业有别于其他产业的本质特征。故本题答案选C。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指各种农作物和畜禽等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依靠其特有的新陈代谢机能,通过生长、发育、成熟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不断更新其后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矿物质养料转化成有机物,用于自身生长并繁殖后代,由此构成自然界的第一性生产,构成生生不息的植物世界。种类繁多的植物产品又可为动物提供赖以生长、繁殖的食物,由此构成自然界的第二性生产,构成生生不息的动物世界。动植物的残体或排泄物回到土壤中以后,可以再一次成为植物养料的来源,如此循环不已。这个自然再生产过程按照自然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而发展。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改造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2022-04-05 山东省中公教育官网 山东省中公教育电话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