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用药与儿科疾病诊疗》王燕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用药与儿科疾病诊疗》【作者】王燕主编【页数】564【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578-6524-5【分类】临床用药-小儿疾病-诊疗【参考文献】王燕主编.临床用药与儿科疾病诊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图书目录:用药与儿科疾病诊疗》内容提要:全书共分两部分,临床用药、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内容包括:药物的不食反应抗微生物药合理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内分泌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等。《临床用药与儿科疾病诊疗》内容试读第一篇临床用药过货步康用处浩民阳降阳长骑9-6-第一章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具有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凡是患者用药后所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R)。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作用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它既是医源性疾病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近年来,随着各类新药的不断涌现,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一)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A型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的剂量有直接关系,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加重。一般可以预测,发生率高,病死率低。例如,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不良反应就属于A型不良反应。(二)B型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B型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分为药物异常性与患者异常性两种。药物异常性包括药物有效成分的降解产物、杂质、添加剂、脱色剂、增溶剂、稳定剂、赋形剂、防腐剂等所引起的异常作用;患者异常性包括高敏性体质、特异性遗传体质,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等。此外,药物的变态反应、致癌作用和致畸作用也属于B型不良反应。其特点是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高,一般很难预测,常规的毒理学筛选难以发现。二、原因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时也可引起药源性疾病,除少数人自服药物外,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由医生给药所引起,所以有些药源性疾病也属医源性疾病。虽然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难避免,但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临床用药不合理所致,如阿司匹林是公认的比较安全的常用药物,但久服可引起胃肠道出血,诱发胃溃疡,使胃溃疡恶化,导致溃疡出血、穿孔,长期服用还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少数患者可引起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一)药物方面的原因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例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2·第一篇临床用药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会引起不良反应。6.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氯贝丁酯中的不纯物对氯苯酚则是发生皮炎的原因。氨苄西林中的蛋白质则是发生药疹的原因等。(二)机体方面的原因1.种族差别在人类白色与有色人种之间对药的感受也有相当的差别。甲基多巴所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率是不同的。如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时,服用此药的高加索人则15%出现阳性,而服用此药的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以及中国人都未发生阳性。解热消炎剂异丁苯酸在英国则多出现损伤,而在日本则比较少见等。2.性别在药物性皮炎中,男性发病者多于女性,其比率约为3:2。西咪替丁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保泰松和氯霉素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妇女比男性高3倍,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为2倍。据Hurtwity报告: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占7.3%(50/682),女性则为14.2%(68/478)。3.年龄老年人、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例如青霉素,成年人的半衰期为0.55小时,而老年人则为1小时,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如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45岁以下的人低26%,小儿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均较敏感。一般地说,乳幼儿较成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排泄较差,作用点上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且易进入人脑内等。据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60岁以下者为6.3%1(42/667),而60岁以上者为5.4%(76/493),老年人使用洋地黄及利舍平等尤应注意。4.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现象。例如,对水杨酸钠的不良反应就是个体差异。300例男性患者用水杨酸钠治疗,约有2/3的患者在总量为6.5~13.0g时发生不良反应,但在总量仅为3.25g时,已有不数患者出现反应,也有个别患者在总量达30.0g左右时才出现反应,引起反应的剂量在不同个体中相差可达10倍。有时,个体差异也影响到药物作用的性质,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在一般催眠剂量时,对大多数人可产生催眠作用,但对个别人不但不催眠甚至引起焦躁不安、不能入睡。吗啡也有类似情况,对个别人不表现抑制作用,而是兴奋作用。前述之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即是个体差异的表现。·3·临床用药与儿科疾病诊疗5.病理状态病理状态能影响机体各种功能,因而也能影响药物作用。例如腹泻时,口服药的吸收差,作用小。肝肾功能减退时,可以显著延长或加强许多药物的作用,甚至引起中毒。6.血型据报告,女性口服避孕药引起血栓症,A型较O型者多。7.营养状态饮食的不平衡亦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异烟肼引起的神经损伤,当处于维生素B。缺乏状态时则较正常情况更严重。对缺乏烟酸饲养的动物,当用硫喷妥钠麻醉时,作用增强。(三)给药方法的影响1.误用、滥用、医护药人员处方配伍不当,患者滥用药物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用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例如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发生效应,较易发生不良反应,口服刺激性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四)用药持续时间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五)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不当,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据报告5种药并用的发生率为4.2%,6~10种为7.4%,11~15种为24.2%,16~20种为40%,21种以上达45%。(六)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许多因素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联合用药、年龄、怀孕、某些疾病、遗传因素。(七)多药联合应用多药并用易引起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严重性与药品种类数无比例关系,饮酒同时服药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医生或药剂师应了解患者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八)年龄婴幼儿由于代谢功能不健全更易出现不良反应。例如,新生儿不能代谢和排除氯霉素而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四环素给婴儿应用时可沉积在牙齿造成永久性四环素牙:15岁以下儿童用阿司匹林易引起Reye综合征。老年人用药较多也易出现不良反应,肾功能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加之营养不良和脱水,老年人用药易出现头痛、头昏、共济失调、易摔倒而骨折,许多抗组胺药、催眠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易引起这些症状。(九)怀孕许多药物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而孕妇应尽量不用药,特别是妊娠头3个月,用药时应监护,乙醇、尼古丁、可卡因、海洛因等对孕妇及胎儿也有很大的影响。4…第一篇临床用药(十)其他因素疾病可以改变药物吸收、代谢、排泄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种族对药物的利用度不同,药效各异:遗传也可使某些人对一些药物特别敏感而致不良反应,精神,躯体相互作用也可能有影响,但很多方面目前还不甚明了。三、药理学分类A型(增强型):在常规治疗剂量时药理学效应增强的结果,通常有剂量依赖性。B型(奇特型):属过敏或特异性,与已知该药的药理学效应无关。前者一般是不可以预测的、发生率高,但病死率低,如苯妥英钠血浓超过20mg/ml可引起中毒。后者一般难以发现,发生率低,但病死率高,如变态反应,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如青霉素过敏,氯霉素引起再生不良性贫血等。从发生的机制来看,药物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过敏反应是指按正常的用量用法接受治疗药物后,机体发生一些不正常的临床表现,它与药物的正常药理作用和药物过量引起的反应不同,是作用性质上的反常,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各种形态的皮肤黏膜发疹和一些全身性的反应。药物的过敏源反应在所有不良反应中,是最多见的一类。(二)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它一般发生于用药超过极量的情况下,或因为医疗差错或意外事故引起。此时几乎每个患者都会出现性质相同的中毒症状。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毒性反应一般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1.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最为常见。一些对胃肠黏膜或迷走神经感受器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均可引起胃肠道的毒性反应,如:硫酸亚铁、制酸药、氨茶碱、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可致消化道黏膜损害,引起口干、腹痛、消化不良、便血、恶心、呕吐等反应。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氟芬那酸、乙醇、呋塞米、甲苯磺丁脲、利舍平、维生素D等可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甚至可引起穿孔:氯丙嗪、抗组胺药、阿托品、东莨菪碱、苯海索、美卡拉明等可引起肠蠕动减慢甚至肠麻痹;苯乙双胍、胍乙啶、利舍平、普萘洛尔、新斯的明等可引起腹泻等。2.肝脏毒性反应肝脏为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药物解毒的主要脏器,药物在肝脏中可达较高浓度,大多数药物对肝脏都有损伤,重者可致肝炎、肝脂肪变、肝坏死而危及生命。如氯丙嗪、地西泮、氯氮、甲丙氯酯、苯妥英钠、扑痛酮、三甲双酮、保泰松、水杨酸类、甲基多巴、烟酸、四环素、红霉素、磺胺类药、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氯喹、米帕林、抗肿瘤药物等可不同程度地引起肝脏损伤、黄疸、肝细胞坏死。3.泌尿系统反应对肾脏来说,抗生素中的卡那霉素、新霉素、杆菌肽、多黏菌素B的毒性较显著,卡那霉素可引起蛋白尿、血尿,长期大剂量应用可使肾功能减退。新霉素用药早期可出现蛋白尿和管型尿,尿中有红、白细胞,以后可出现氮质血症、少尿、·5临床用药与儿科疾病诊疗尿毒症,病理变化显示肾小管变性坏死及细胞浸润杆菌肽的毒性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糖尿、肾功能减退等,受损伤最显著的是肾小管:多黏菌素B大剂量应用可造成肾小管坏死,临床表现为肾小管和肾小球功能减退,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和血尿。庆大霉素的肾脏毒性较小,个别患者仅在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时出现蛋白尿及血尿,而且是可逆的:链霉素也可对肾脏造成轻度的损害;先锋霉素毒性较低,但在过大剂量时也可损害肾脏;此外,某些磺胺药因乙酰化结晶产物沉积而引起血尿、尿闭,还可导致间质性肾炎;非那西丁、保泰松、氟芬那酸等偶可引起血尿及肾小管坏死:抗肿瘤药物、利尿汞剂、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氟烷等也可引起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4.神经系统反应氯丙嗪及其衍生物以及利舍平、氟哌啶醇、甲基多巴、碳酸锂、甲氧氯普胺等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异烟肼、巴比妥类、氯氮等可诱发惊厥;糖皮质激素、羟萘苄芬宁、米帕林、氯喹、丁卡因等可引起癫痫发作;乙醇、巴比妥类、甲丙氯酯、氯氮、地西泮、氯丙嗪、奋乃静、苯妥英钠、氟尿嘧啶等可引起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可引起急性颅内血压升高、血管剧烈收缩以致脑血管意外:异烟肼、呋喃唑酮、链霉素、卡那霉素、甲巯咪唑、甲硝唑、吲哚美辛、肼屈嗪、长春新碱等可诱发周围神经炎;氯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久用可引起视神经炎;引起听神经障碍者主要为耳毒性抗生素及奎宁、氯喹、水杨酸类等。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等对耳蜗神经可造成损害,产生听力减退或耳聋,该损害是进行性而不可逆的,停止用药后仍可继续加重,因此应用此类抗生素应特别慎重:链霉素、庆大霉素主要损害前庭神经,产生眩晕和平衡失调,一般是暂时性的,对听力的影响比双氢链霉素小;利舍平、氯丙嗪、美卡拉明、米帕林等能引起精神抑郁;中枢兴奋药如咖啡因、氨茶碱、麻黄碱类等可引起焦虑情绪、精神不安。5.造血系统反应抗肿瘤药物、氯霉素等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氯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剂量大小无关,且为不可逆性,病死率很高;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氯霉素、锑剂、磺胺类、安乃近、吲哚美辛、异烟肼等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抗肿瘤药物抑制骨髓功能而导致血小板减少。6.循环系统反应过量使用强心苷类常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死亡,奎尼丁可致心力衰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可引起心律失常;静脉注射大剂量钙剂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心室颤动以致停搏。(三)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伴随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发生的其他非预期的反应,它属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在治疗中是较常出现的。我们所用的药物大都同时具有几种药理作用,用于治疗目的的只是其中的一到二种,而其他作用有的则成为不良反应。(四)后遗反应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学效应,它可以非常短暂,也可以比较持久,停药后大多可以恢复,少数会引起永久性器质性损害。…6····试读结束···...

    2022-08-27

  • 《临床用药相关问题》翟晓波,张誉艺|(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用药相关问题》【作者】翟晓波,张誉艺【页数】261【出版社】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11【ISBN号】978-7-5192-6810-7【价格】220.00【分类】临床药学【参考文献】翟晓波,张誉艺.临床用药相关问题.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11.图书封面:用药相关问题》内容提要:本书的作者是一名临床药师,在与多个科室的医师一起查房的实践中发现,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其疾病本身进展或恶化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存在用药相关问题也是不能被低估的因素。本书共收录了70个发生在ICU(包括其他各科因病情恶化而转入ICU)、急诊内科、急诊外科、肿瘤科、呼吸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妇科的案例,均为原发疾病发生了变化,包括肾功能不全加重、肝功能不全加重、严重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恶化、急性呼吸衰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加重、上消化道大出血、脑梗死、脑出血、癫痫发作、严重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严重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严重低钙血症、突发室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猝死、肠梗阻等。本书作者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其中存在的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的用药相关问题,如违反禁忌症、有害的相互作用、给药剂量、频率、疗程不恰当、适应症不适宜、配伍禁忌等。《临床用药相关问题》内容试读1急诊内科1.1猝死患者的药物因素分析【概述】例老年男性,患者因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气肿、I型呼吸衰竭入院。治疗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最终猝死。通过此病例分析,主要探讨以下两点: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②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病史介绍】患者72岁,男性,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史30余年,加重2天于9月5日至急诊就诊,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两肺感染,双侧胸膜增厚。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4.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4%,电解质示血钾5.2mol/L,血钠血氯正常。血气分析示酸中毒、低氧血症。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g静脉推注、二羟丙茶碱0.25g静脉滴注平喘,头孢他啶4.0g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4g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于9月6日拟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气肿、I型呼吸衰竭入院。查体气稍促,口唇略发绀。呼吸频率22次/mi,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及湿啰音。心率112次/mi,血压170/120mmHg。【临床经过】予帕尼培南-倍他米隆0.5g+NS250mlidivgtt(9月6日一9月10日),二羟丙茶碱0.25g+地塞米松磷酸钠2.5mg+5%GS100mlqdivgtt,二羟丙茶碱0.25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5%GS100mlqdivgtt,茶碱缓释片(舒氟美)100gido(9月6日一9月10日),奥美拉唑20mgqd0(9月6日一9月10日)。9月6日16:00,查D-二聚体1.1mg/L(<0.3mg/L)。肌钙蛋白0.266g/ml(0~2临床用药相关问题一病例与评析0.030g/ml),肌红蛋白288.10g/ml(28.00~72.00g/m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8.97g/ml(0.10~4.94g/ml)。患者D-二聚体升高、心肌酶升高,气喘、大汗淋漓,心电图示心房颤动,ST段、T波异常。心内科会诊后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Killi),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Uidih(9月6日一9月10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gqd0(9月6日一9月10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75gqdo(9月6日一9月10日)抗凝;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欣康)40mgqdo(9月6日一9月10日)扩张冠脉: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mggo(9月6日一9月10日)稳定斑块;氯沙坦钾(科素亚)50mgqdo(9月6日一9月10日)改善重构等治疗。9月6日19:00,患者心电监护血压上升至210/140mmHg,予以硝酸甘油20mg静脉推泵5ml/h维持。21:00,查血钾6.2mmol/L(3.50~5.30mmol/L),肌钙蛋白0.355g/ml(0~0.030g/ml),肌红蛋白360.70g/ml(28.00~72.00g/m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11.79g/ml(0.10~4.94g/ml)。患者心肌酶呈进行性升高,血钾高,予以呋塞米20mg静脉推注,5%葡萄糖500ml十胰岛素8U静脉滴注。23:00,复查血钾4.6mmol/L(3.50~5.30mmol/L),肌钙蛋白0.345g/ml(0~0.030g/ml),肌红蛋白471.20g/ml(28.0072.00g/m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12.68g/ml(0.10~4.94g/ml)。9月7日14:30,肌钙蛋白0.314g/ml(00.030g/ml),肌红蛋白577.60g/ml(28.00~72.00g/m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12.05g/ml(0.10~4.94g/ml)。血红蛋白109.0g/L(110.0~150.0g/L),中性分叶核细胞87.9%,血小板计数185.0×10°/L(100×10/L~300×10/L),红细胞计数4.13×1012/L(3.50×102/L~5.00×1012/L),白细胞计数9.64×10°/L(4.0×10/L~10.0×10°/L)。钾5.86mmol/L(3.50~5.30mmol/L),肌酐209mol/L(59104umol/L),患者血钾升高,尿量少,请肾内科会诊后考虑痛风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予聚磺苯乙烯钠散(降血钾树脂)15gido(9月7日一9月10日)降血钾治疗,碳酸氢钠0.5gido碱化尿液(9月7日一9月10日)。16:00,查谷丙转氨酶858U/L(<64U/L),乳酸脱氢酶1471IU/L(135~225IU/L),Y谷氨酰转肽酶94IU/L(3~66IU/L),总胆红素13.3mol/L(6.0~20.0mol/L),直接胆红素5.2mol/L(0~6.0mol/L)。请消化科会诊,予谷光苷肽1.2g十NS1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保肝(9月7日一9月10日)。9月8日,查血钾3.52mmol/L(3.50~5.30mmol/L),肌钙蛋白0.228g/ml(00.030g/ml)。血气分析示H7.447(7.35~7.45)。心电图示心房颤动,ST段、T波异常,QT延长。9月9日9:00,患者诉气喘好转,但仍有胸闷。呼吸频率20次/mi,双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及湿啰音。心电监护示:心率101次/mi,血压169/90mmHg。各项检查排除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感染,24小时尿量950l。1急诊内科39月10日10:00,患者诉偶有心悸,呼吸频率20次/mi,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未闻及哮鸣音。心电监护示:心率94次/mi,时有心率增快,血压122/73mmHg。SPO2100%。13:10,患者解便后突发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小便失禁,当时测血压91/36mmHg,未及大动脉搏动,无自主呼吸,SPO271%,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胸外按压,面罩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并开放静脉通路,予多巴胺160mg静脉推泵20ml/h维持,5%碳酸氢钠125l纠正酸中毒,并请麻醉科予气管插管,电复律4次,但经积极抢救无效,心电图示一直线,14:00宣告临床死亡。【病例用药分析】一、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患者9月5日急诊时未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静脉推注,二羟丙茶碱静脉滴注,茶碱缓释片口服,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一天后,9月6日发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压、心率增高,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血黏度增高等因素导致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患者存在冠心病基础,加上静脉滴注二羟丙茶碱和口服茶碱缓释片,再加上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可导致茶碱平均血浆清除率降低,这对于72岁高龄,存在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很容易造成二羟丙茶碱在体内过量。二羟丙茶碱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释放,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有直接兴奋心肌,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剂量稍大时可加快心率,使左心室负荷加重2;患者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可降低抗凝作用,形成栓塞性脉管炎、血栓;增加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效应,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引起水钠猪留,使血压升高,左心室负荷加重3);患者白细胞计数偏高,易使血流减慢或暂停,由微循环的障碍间接影响凝血和抗凝平衡。另外,白细胞的趋化、黏附、聚集作用,以及对组织成分的破坏作用,可能引起血管收缩、损伤和血小板聚集,有利于血栓形成;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比较严重的感染,可加重心脏负荷。综上所述,患者二羟丙茶碱可能在体内过量、皮质激素类药物降低抗凝和增加儿茶酚胺的作用,再加上患者存在白细胞计数偏高、肾功能不全、感染等疾病,各种内外因素协同,使患者在冠心病基础上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二、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9月10日,患者猝死。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如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在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电解质紊乱、神经生理性等因素口。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基础,在其解便后发生猝死,显然解便时因用力而增加临床用药相关问题—病例与评析了心脏负荷是因素之一;而茶碱在体内过量可诱发严重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并因此而发生心搏骤停,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降低抗凝、加重左心室负荷也是猝死的诱因。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诱发心室颤动。患者入院时QT间期正常,血钾6.2mmol/L,存在高钾血症。但从9月7日开始口服聚磺苯乙烯钠散和碳酸氢钠后,9月8日血钾降至3.52mmol/L,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一般1g聚磺苯乙烯钠散可交换110~135mg钾离子(见上海世康特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相当于2.82~3.46mmol钾离子,患者每日口服聚磺苯乙烯钠散30g(9月7日一9月10日),每日可交换84.6~103.8mmol钾离子。成年男性体内钾的总量为50~55mmol/kg,98%分布在细胞内,仅2%在细胞外。患者体重60kg,钾的总量为3000mmol,在细胞外的钾仅为60mmol。由此可见降血钾树脂每日可交换的钾离子已经超过了患者体外钾离子总量,具有强大的降血钾功能,因此药品说明书规定,血钾降到4~5mol/L时,应暂停用药(见上海世康特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而医师未按要求停用聚磺苯乙烯钠散,再加上碳酸氢钠具有升高H的作用(一般H每升高0.1,血钾约下降0.7mmol/L四),很可能使患者血钾进一步显著下降。9月10日当天(仍未停用聚磺苯乙烯钠散),血钾很可能极低。从而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病例总结】(1)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而地塞米松血栓症、急性心肌梗死者禁用(见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2)年龄超过55岁者,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者,血清茶碱浓度的维持时间往往显著延长,应酌情调整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见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3)左氧氟沙星诱导细胞色素P450A12同工酶,可降低茶碱清除率,增加其血药浓度,应适当减少茶碱的使用量(见广州迈特兴华制药厂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4)血钾降到4一5mmol/L时,应暂停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见上海世康特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常规使用通便药未遵守上述用药注意事项,不排除与患者猝死有相关性。参考文献[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6版[M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6-227,283-284,848-849.[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15版[M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5-406,410.[3]贾公孚,谢惠民.药害临床防治大全[M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8-347,1306-1307.1急诊内科5[4]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6版[M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4-216.1.2甲氡蝶呤过量致重型再障、上消化道出血【概述】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此次因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扁桃体炎、过敏性皮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I级(NYHA)、双侧股骨头坏死、双侧股骨头置换术后入院。治疗后患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消化道大出血最终死亡,通过此病例分析,探讨患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病史介绍】患者79岁,女性,2月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曾口服醋酸泼尼松、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等治疗。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8年,3年前因股骨头坏死行双侧股骨头置换术,有冠心病病史3年。7月15日患者咽喉部肿痛加重,吞咽食物时疼痛加剧,并出现右侧颌面部、双侧肘关节、右下肢小腿外侧多发红色斑疹,局部瘙痒明显,皮温升高。来院就诊,查白细胞计数9.66×10°/L(4.0×10°/L~10.0×10/L),红细胞计数2.88×1012/L(3.50×1012/L~5.00×1012/L),血红蛋白89.00g/L(110.0~150.0g/L),血小板计数202.0×10°/L(100×10°/L一30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6.1%(50%~70%),血沉58mm/h(<20mm/h),C反应蛋白46mg/L(<8mg/L),抗“O”正常范围。于7月16日入院。临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扁桃体炎、过敏性皮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I级(NYHA)、双侧股骨头坏死、双侧股骨头置换术后。【临床经过】予醋酸泼尼松10mgqdo(7月16日一7月20日):甲氨蝶呤10mgqdo(7月16日一7月20日)、雷公藤多苷10mgtido(7月16日一7月20日);头孢美唑钠1gidivgtt(7月16日一7月20日)、阿奇霉素0.5gqdivgtt(7月16日一7月20日)。胸部CT示右下肺少许炎症,心电图示ST-T异常,皮肤科会诊考虑过敏性皮炎,予对症处理。7月17日9:00,患者突发恶心、呕吐黄色胃内容物1次,量约20ml,并迅即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测血压70/40mmHg,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考虑血管迷走性晕厥,予奥美拉唑40gidiⅳgtt(7月17日一7月20日),另外予补液扩容,止吐等治疗。6临床用药相关问题一病例与评析9:15,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血压升至130/70mmHg。风湿免疫科医师会诊,考虑患者类风湿关节炎,血沉及CP仍高,免疫抑制剂不宜减量,如感染扩散可加强抗感染治疗,如关节症状加重,则可予氢化可的松冲击治疗。10:00,粪常规黏液十十十,提示胃肠炎可能:脑利钠钛前体偏高,提示轻度心功能不全;白细胞计数3.75×10°/L(4.0×10°/L~10.0×10°/L),红细胞计数2.92×102/L(3.50×1012/L~5.00×1012/L),血红蛋白89.00g/L(110.0~150.0g/L),血小板计数148.0×10°/L(100×10°/L~30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2.3%(50%70%),血沉63mm/h(<20mm/h),C反应蛋白51mg/1(<8mg/L),抗“O”正常。肌酐124umol/L(45~84μmol/L),总胆固醇8.12mmol/L(<6.22mmol/L)。7月18日9:15,患者仍有咽痛,皮疹较前无明显好转,心电监护示血压16090mmHg,心率86次/mi,血氧饱和度100%。7月19日12:00,患者出现全身多发水疱,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考虑病毒感染可能。7月20日9:00,患者仍有咽痛,因吞咽食物时为著,进食量少,患者皮疹较前加重,有咳嗽,咳白痰,较黏稠不易咳出。精神较萎,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可见脓点。15:00,C反应蛋白68mg/L(<8mg/L),血沉71mm/h(<20mm/h)。白细胞计数2.35×10/L(4.0×10°/L~10.0×10°/L),红细胞计数2.56×102/L(3.50×1012/L5.00×1012/L),血红蛋白76.0g/L(110.0~150.0g/1),血小板计数71.0×10°/L(100×10°/L~30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3.4%(50%~70%)。三系进行性下降,转血液科,停奥美拉唑钠。7月21日9:00,患者仍觉咽部疼痛,皮疹无明显好转。停头孢美唑钠、阿奇霉素,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idivgtt(7月20日一7月26日)、环丙沙星0.4gidivgtt(7月20日一7月26日):停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继续予醋酸泼尼松20gqdo(7月20日一7月26日),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gqdiv(7月20日一7月22日)。7月21日,白细胞计数1.96×10°/L(4.0×10°/L~10.0×10°/L),红细胞计数2.48×1012/L(3.50×1012/L~5.00×1012/L),血红蛋白74.0g/L(110.0~150.0g/L),血小板计数40.0×10/L(100×10°/L~30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23.0%(50%~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45×10°/L(2.0×10°/L~7.0×10°/L)。7月23日15:30,白细胞计数0.40×10/L(4.0×10°/L~10.0×10°/L),红细胞计数2.13×1012/L(3.50×102/L~5.00×102/L),血红蛋白66.0g/L(110.0~150.0g/L),血小板计数9.0×10°/L(100×10°/L~30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0.0%(50%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04×10/L(2.0×10/L~7.0×10°/L)。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4ggdih(7月23日一7月26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50μgqdih(7月23日).···试读结束···...

    2022-08-27

  • 《CDR临床用药手册》上海知了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组织编写|(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CDR临床用药手册》【作者】上海知了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组织编写【页数】2004【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214-1552-0【价格】268.00【分类】临床药学【参考文献】上海知了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组织编写.CDR临床用药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用药手册》内容提要:本书以临床药物信息收集与评价为主,以安全合理使用药物为重点,内容涉及药物治疗决策、依据、影响因素等,参照大量国内外有关书籍、国内外最新药物治疗进展和近年发表的医药学文献以及临床专家意见进行编撰。该书收载药物959个,药物名称15215个。《CDR临床用药手册》内容试读抗微生物药前教?代店国血E经以复中明下型显场单的裤得四顶魔益的售安服好地度好店德种我想持样班透状表地换身◇2CDR临床用药手册第一章抗生素第一节青雷素类苄星青霉素桃体炎。BezathieBezyleicilli(3)治疗梅毒。2.其他临床应用【其他名称】安唐西林、比西林、苄星青、(1)预防对青霉素G高度敏感的A组苄星青霉素G、长效青霉素、长效西林、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二苄乙二胺青霉素、唐西灵、Bezathie(2)防治对青霉素G高度敏感的A组BezyleicilliG、BezathiePeicilli、B-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急性风BezathiePeicillie,Bezathium湿热。Bezyleicillium、Bicilli、Dulcee-G(3)预防小儿风湿热及其他链球菌感染。Extecillie、Neoli、PeicilliGBezathie、(4)预防链球菌脓疱病。Permae,Tardocilli(5)治疗急性中耳炎、猩红热和梅毒等。【分类】抗微生物药\抗生素\青霉素类【用法用量】【抗菌谱】本药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1.说明书用法用量敏感菌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肺炎链球一般用法60万~120万U/次,每2~4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周1次,i.m.。以及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2.其他用法用量球菌;肠球菌、消化链球菌、李斯特菌、白[国内参考信息]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厌氧破伤风梭梅毒240万U/次,1次/周,i.m.(深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肉毒部),连用2~3周。梭状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属、真杆菌属、[国外参考信息]丙酸杆菌等革兰阳性杆菌:个别阴性杆菌(如(1)早期梅毒单剂1.8g,通常分别在嗜血杆菌属)、念珠状链杆菌:螺旋体(梅毒两侧进行深部肌注。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产(2)晚期梅毒1.8g次,1次/周,i.m.,黑色素拟杆菌等厌氧菌;百日咳鲍特菌。连续3周。不敏感/耐药菌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3)链球菌所致咽炎及风湿热的一级预用差。防推荐单剂肌注0.9g【制剂规格】粉针剂①30万U。②60(4)预防急性风湿热复发推荐0.9g万U。③120万U。(每1mg苄星青霉素相次,每34周1次,i.m.。当于1309个青霉素单位)(5)其他密螺旋体感染疾病如印度【临床应用】痘、南美锥虫病、地方流行性梅毒,推荐单1.说明书适应证剂0.9g,深部肌注。(1)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也可用【禁忌证】于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说明书禁忌证(2)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和扁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抗微生物药第一章抗生素3◇验阳性者。【给药说明】【特殊人群用药】(1)给药条件①使用本药前须详细询儿童本药局部刺激症状较强,一般不宜问患者病史,包括用药史、过敏反应史、有用于婴儿。无易被患者忽略的症状(如胸闷、瘙痒、面1.说明书用法用量部发麻、发热等)以及有无家族变态反应疾一般用法30万~60万U/次,每2~4病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一般不宜进行皮周1次,i.m.试,而应改用其他药物。②用药前必须先做2.其他用法用量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不能应用[国外参考信息]本药。(1)先天性梅毒>2岁患儿,若(2)配伍信息本药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无脑脊液感染的证据,推荐单剂深部肌注活。与下列药物呈配伍禁忌:氨基糖苷类抗0.0375g/kg生素、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2)其他密螺旋体感染疾病如印度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痘、南美锥虫病、地方流行性梅毒,推荐单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剂肌注0.45g。拉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以(3)链球菌所致咽炎及风湿热的一级及铜、锌、汞等重金属预防体重<30kg患儿,推荐单剂肌注【不良反应】本药毒性较低,以过敏反应0.450.675g较为多见(4)预防急性风湿热复发,体重<30kg(1)神经肌注区:周围神经炎。患儿,推荐0.45g次,每34周1次,i.m.。(2)精神精神病发作。老人老年患者因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3)内分泌/代谢低度发热,可在使用本药可能需调整剂量。2448h内自行消失。孕妇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本药可引起(4)消化血清ALT或AST升高。舌胚胎损害。孕妇仅在确有必要时方可使用本苔呈棕色甚至黑色(念珠菌过度繁殖)。药。美国FDA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5)骨骼肌肉肌注后可出现注射部位哺乳妇女少量药物可从乳汁中分泌,故疼痛、压痛等局部刺激症状哺乳妇女用药时应暂停哺乳(6)其他①用药后可发生青霉素引起肾功能不全/透析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的各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用药中慎用若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原则和方法与青霉【注意】素相同。②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1)慎用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或念珠菌二重感染。③赫氏反应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药物过量】(2)交叉过敏对一种青霉素类药过敏处理意见主要给予对症和支持疗法。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青霉胺或头孢菌血透可加速本药的排泄素类药过敏。【相互作用】(3)对检验值/诊断的影响以硫酸铜(1)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抑菌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呈假阳性,用葡萄糖酶药减弱本药抗菌作用。法测定则不受影响。(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引哚美辛、保(4)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泰松、磺胺类药升高本药血药浓度。(3)华法林等抗凝药可能增强抗凝作◇4CDR临床用药手册用,致出血时间延长~40万U)/次,q.68h,.0.,疗程10d。(2)肺炎球菌感染250500mg(40万~80青霉素V钾万U)/次,q6h,.o,疗程至退热后至少2dPheoxymethyleicilliPotaium(3)葡萄球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奋森咽峡炎)250500mg(40万~80万U)/次,【其他名称】苯甲氧青霉素、邦宁沙吉、q.68h,.0.o苯氧甲基盘尼西林钾、苯氧甲基青霉素、苯(4)预防风湿热复发250mg(40万U)/氧甲基青霉素钾、肼巴明青霉素V、力特次,id.,.o.a尔新、青霉素V、青霉素-VK、维百斯、(5)预防心内膜炎在拔牙或上呼吸道Atiioci、Beee-VK、Bezyleicilli手术前1h口服2g(320万U),6h后再加服V、Feoxcilli、Iocilli、Ledercilli1g(160万U)VK、Megacilli、PeciclovirVPotaium,【禁忌证】PeicilliV、PeicilliVPotaium、说明书禁忌证Pheomycilli-K.Pheoxymathyleicilli(1)对本药或其他青霉素类药过敏者。Potaium,Pheoxymethyleicilli,Pyoe(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类】抗微生物药抗生素\青霉素类【特殊人群用药】【抗菌谱】敏感菌多数革兰阳性菌、革儿童兰阴性球菌、个别革兰阴性杆菌(如嗜血杆说明书用法用量菌属)、螺旋体和放线菌。(1)一般用法2.368.78mg/kg(0.41.5【制剂规格】片剂①0.125g(20万U)万U)/次,q.4h,.0.或3.5413.22mg/kg②0.25g(40万U)。③0.5g(80万U)。(0.6万2.2万U)/次,q.6h,.0.;或4.72分散片0.25g(40万U)17.65mg/kg(0.8万3万U)/次,q.8h,.o.胶囊①0.125g(20万U)。②0.25g(40(2)预防心内膜炎体重<27kg者,手万U)。③0.5g(80万U)术前1h口服1g(160万U),6h后再加服0.5g颗粒①0.05g。②0.125g(20万U)(80万U):体重>27kg者,用法用量同成人③0.25g。老人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用量或给药干糖浆①5ml:0.125g。②5ml:0.25g间期。【临床应用】孕妇本药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说明书适应证孕妇慎用。美国FDA妊娠安全性分级为:(1)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包括B级。链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咽喉炎、猩红热、哺乳妇女本药可分泌入母乳中,可能使丹毒等;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支气管炎、肺婴儿致敏并引起腹泻、皮疹、念珠菌属感染炎、中耳炎、鼻实炎;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等,哺乳妇女慎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肾功能不全/透析者肾功能不全者应根(2)螺旋体感染。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量或给药间期。(3)可作为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注意】炎的预防用药。(1)慎用①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用法用量】者。②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说明书用法用量敏性疾病史者。(1)链球菌感染125~250mg(20万(2)交叉过敏对一种青霉素类药过敏抗微生物药第一章抗生素5◇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过敏,也可能对(2)内分泌/代谢血清钾浓度升高青霉胺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大剂量给药时)。(3)对检验值/诊断的影响①以硫酸(3)血液溶血性贫血、WBC减少、PLT铜法测定尿糖时可出现假阳性,用葡萄糖酶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粒细胞缺乏症,法测定则不受影响。②无酶尿糖检验和尿胆(4)消化口炎、舌炎、胃胀、恶心素原检验可能呈假阳性。③茚三酮检测尿中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以及血清氨基转氨基酸含量也呈假阳性。④Coom试验可移酶一过性升高和肝毒性。如发生持续、严呈阳性重的腹泻,则可能患有假膜性肠炎(血清(4)用药相关检查/监测项目①长期样的黏液样痢疾、钝性弥散性的疝气痛、腹或大剂量服用本药时,应定期检查肝、肾、痛、发热,偶有里急后重),可危及生命,造血系统功能和监测血清钾、钠浓度。②对应立即停药,并以细菌学研究为指导进行治怀疑为伴梅毒损害的淋病患者,使用本药前疗(如万古霉素250mg,qid,.o.),避免应进行暗视野检查,并每月进行血清试验1使用解痉药。次,至少持续4个月。(5)泌尿肾毒性。(5)对驾驶/机械操作的影响目前尚(6)其他可引起过敏,如皮疹(多见无相关报道。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荨麻疹、药【给药说明】物热、喉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其他血(1)给药条件①用药前必须详细询清病样反应,也可见过敏性休克。用药中若问患者病史,包括用药史、过敏反应史以及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有无家族变态反应疾病史等,并应做青霉素施;若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原则和方法同皮肤试验,皮试呈阳性者禁用。②本药可空青霉素G。长期或大剂量用药可致耐青霉素腹或饭后服用。③治疗链球菌感染时疗程需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10d,治疗结束后应作细菌培养,以确定链(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球菌是否已被清除。④对于服用青霉素预防【药物过量】复发性风湿热的患者,手术(扁桃体切除和(1)表现可产生胃肠不适及体液-电拔牙等)前本药剂量应加倍,以进行手术前解质平衡失调等症状。预防。⑤口服青霉素不能用于心内膜炎的高(2)处理意见主要进行对症和支持危人群(如修复的心脏瓣膜或体-肺循环分疗法,包括洗胃及针对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对流术后)。⑥本药不能用作泌尿生殖系统的症治疗,必要时可采用血液透析加速本药器械操作和手术、肠道手术、乙状结肠镜检排泄。和分娩时预防感染的辅助药物。【相互作用】(2)配伍信息本药在碱性溶液中易(1)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磺失活。胺类等抑菌药干扰本药的杀菌活性,使本(3)其他①如怀疑为葡萄球菌感染,药抗菌作用降低。故本药不宜与这些药物合应进行细菌学相关检查。②当持续口服青霉用,尤其在治疗脑膜炎或急需杀菌药的严重素作为预防风湿热的辅助用药时,可能溶血感染时。性链球菌会对青霉素出现相对耐药,此时应(2)考来烯胺减少本药吸收。选用其他抗生素替代青霉素。(3)考来替泊可使本药血药浓度降低【不良反应】78%79%,AUC减少75%~85%(1)神经神经毒性。(4)口服避孕药本药可降低上述药的◇6CDR临床用药手册药效。(2)革兰阳性杆菌包括白喉棒状杆(5)伤寒活疫苗本药可能降低伤寒活菌、炭疽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疫苗的免疫效应。菌、厌氧的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6)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梭状芽孢杆菌、败血梭状芽孢杆菌、肉毒梭泰松、磺胺药使本药半衰期延长,血药浓状芽孢杆菌(肉毒杆菌)、真杆菌属、丙酸度升高,毒性也可能增加。杆菌。(7)克拉维酸可增强本药对产B-内(3)革兰阴性球菌包括脑膜炎奈瑟酰胺酶细菌的抗菌活性。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8)氨基糖苷类药在亚抑菌浓度时可(4)革兰阴性杆菌包括流感嗜血杆增强本药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杀菌作用。菌、百日咳鲍特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念珠(9)华法林等抗凝药抗凝血作用状链杆菌。增强。(5)其他包括各种致病螺旋体(梅毒(10)甲氨蝶呤甲氨蝶呤的肾脏清除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包柔螺旋体、鼠咬热率降低、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强螺旋体等)和牛放线菌属。(11)别嘌醇皮疹发生率显著增高,不敏感/耐药菌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应避免合用。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布鲁杆菌等对本药(12)氯霉素合用于细菌性脑膜炎时,耐药。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较两者单用时高。【制剂规格】粉针剂(钠盐)(每1mg相(13)双硫仑等乙醛脱氢酶抑制药不当于1670个青霉素单位)①0.12g(20万宜合用。U)。②0.24g40万U)。③0.48g80万U)(14)食物可减少本药吸收。④0.6g(100万U)。⑤0.96g(160万U)⑥2.4g(400万U)。⑦3.84g(640万U)。青霉素G⑧4.8g(800万U)Bezyleicilli粉针剂(钾盐)(每1mg相当于1598个青霉素单位)①0.125g(20万U)。②0.25g【其他名称】苄基青霉素钾、苄基青霉素(40万U)。③0.5g(80万U)。④0.625g100钠盐、苄青霉素、苄青霉素G、苄青霉素万U)钾、苄青霉素钠、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皮试剂(钠盐冻干)2500U。霉素、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青霉素【临床应用】钾、青霉素钠、BezyleicilliPotaium、说明书适应证BezyleicilliSodium,Bezyleilli(1)作为首选药物,用于敏感菌或敏感PeicilliGSod.、PeicilliG、PeicilliG病原体所致以下感染①溶血性链球菌感PotaiumPeicilliGSodium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分类】抗微生物药1抗生素1青霉素类窝织炎、产褥热等。②肺炎链球菌感染,如【抗菌谱】敏感菌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菌血症等。③不产(1)革兰阳性球菌包括溶血性链球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④梭状芽孢杆菌菌(A、B、C、F、G组)、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⑤炭疽、白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喉、回归热、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入、钩菌和厌氧阳性球菌(如消化球菌、消化链端螺旋体病。⑥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试读结束···...

    2022-08-27 常见病联合用药手册 常见疾病用药手册

  • 《中医诊断与临床用药》王漫漫,冯宇飞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诊断与临床用药》【作者】王漫漫,冯宇飞著【页数】171【出版社】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5658-3974-0【价格】78.00【分类】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临床药学【参考文献】王漫漫,冯宇飞著.中医诊断与临床用药.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9.07.图书封面:用药》内容提要:书主要以中医诊断、中药临床应用和中药制剂为主线,写立足临床,注重实用,博取遴选,力求精当。写作内容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预防与治则、常用中药与方剂、中药前处理技术等。《中医诊断与临床用药》内容试读第一章八纲辨证中医诊断与临床用药第一节八纲基本证候八纲基本证候,即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是四对既互相对立又互有联系的证候。一、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表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表里是相对的,从病位来说,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从病势深浅来看,病邪入里一层为深为里,病邪出表一层为浅为表。狭义的表里,认为身体的皮毛、肌腠相对为外为表;脏腑、骨髓、气血相对为内为里。所以从广义的表里来说,病位的内外和病势深浅,都不可作绝对地理解;但狭义的表里则有所特指。从表里两纲的具体内容而论,更侧重狭义的表里概念。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病进:病势由里出表,是病势减轻,为病退。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内伤杂病的证候一般属于里证范畴,因此对于内伤杂病的证候应以分辨具体脏腑等病位为主。而对于外感病来说,分辨表里其意义则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外感病往往具有由表人里、由轻而重、由浅而深的传变发展过程。所以,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都可理解为是表里、浅深、轻重层次划分的辨证分类方法。(一)表证表证是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而人,侵入机体的皮毛、肌腠,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兼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2第一章八纲辨证【证候分析】外感邪气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则出现恶风寒的症状。外邪瘀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以致头身疼痛。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故见舌淡红、苔薄白。外邢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肺外合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应于肺,肺失宣降,则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喉不适或痒痛、咳嗽等症状。【辨证要点】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表证一般具有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有感受外邪的病史等特点。表证又有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之分。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由于表证病位浅,正气未伤,病情轻,一般1~2周就可能痊愈。但若外邪太重或治疗不当等,外邪则可进一步内传,形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二)里证里证是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临床表现】里证涉及范围极为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繁多。很难说哪几个症状就是里证的代表症状,在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特有症状后,余下的症状基本可归为里证的症状,如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厚苔、脉沉等。里证的具体证候辨别,必须结合脏腑辨证病性辨证等,才进一步明确。里证按八纲辨证分类有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证候分析】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外感邪气客于皮毛、肌腠,先形成表证,但因所感的外邪太盛或误治、失治等因素,使在表的邪气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气血等,邪正交争于里形成里证;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是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失调或致气血津精等受病而出现的各种证候。因形成里证的途径不同,涉及的病种、证候繁多,所以各里证之间的发病情况、轻重情况、预后情况等差异很大,在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后,均可归为里证的症状。【辨证要点】里证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之中。里证其起病可急可缓,与表证相比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后,基本可诊断为里证。附: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是指病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的证候,多因外感邪气由表内传而未达里,-3中医诊断与临床用药或在里的邪气向外透发而未达表,邪气相博于半表半里之间而形成的证候。临床常见于伤寒病的少阳病证。少阳病证是指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纷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脉弦等为特征性表现。(三)表里证鉴别要点表证和里证的鉴别,主要从症状和病史特点进行。症状鉴别重点是审察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具体鉴别内容如下:(1)表证多发热恶寒同时并见;但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的属里证;寒热往来的属半表半里证。(2)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等体表官窍症状为常见症状;里证以脏腑相关症状如心悸、咳喘、胸腹痛、呕、泻等表现为主症;半表半里证则有胸胁苦满等特有表现。(3)表证及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不明显,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4)病史特点上,表证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等;里证虽起病可缓、可急,但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二、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具体体现于证候的寒热性质,阴阳是决定疾病性质的根本,所以说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致病邪气有阴阳属性之分,阳邪为病,机体阳气偏盛则形成热证:阴邪为病,机体阴气偏盛则形成寒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人体正气有阳气阴液之分,阴液亏虚,阳气偏盛则为热证;阳气亏虚,阴寒偏盛则为寒证,即《素问·调经论》所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判断寒证或热证,不能单凭恶寒或发热的单一症状,必须四诊合参,全面分析辨别。因为寒证、热证和寒象、热象具有本质上的差别,如恶寒、发热指的是寒热的具体症状,如恶寒既可出现于表寒证也可出现于表热证,发热既可出现于表热证也可出现于表寒证;而寒证与热证则是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寒象、热象与寒证、热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寒证多见寒象,热证多见热象,在一般的疾病中,疾病的本质和现象多是相符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然而也可能出现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情况,如真热假寒证可见表面有寒象,真寒假热证可见表面有热象,这是矛盾的特殊性。-4第一章八纲辨证(一)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减,表现出以寒冷为特点的证候。【临床表现】恶寒,畏寒,肢凉,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觥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证候分析】临床上寒证有实寒证、虚寒证之分,实寒证从病位上又划分为表寒证和里实寒证。表寒证是风寒邪气袭于肌表所致,其起病急,病程短;里实寒证多是因外感寒邪直中于里,或过服生冷寒凉所致,其起病急骤,患者体质壮实,病程较短。虚寒证即阳虚证,病位在里,多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偏胜所形成,也可从实寒证发展而来。其病程长,起病缓慢,患者体质虚弱,多表现为喜热畏寒等脏腑阳气不足、功能衰退的症状。因寒证有虚实差异、病位的表里之别,因此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寒、凉”症状是其特征阳气亏虚或寒邪遏制阳气,阳气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恶寒、畏寒、肢凉、冷痛、喜暖、蜷卧等症;阴寒内盛,津液未伤,故口不渴,痰、涎、涕、尿等分泌物、排泄物澄澈清冷,舌苔白而润;寒邪遏阳或阳虚,阳气鼓动温煦功能下降,水湿内生下注肠道则大便稀溏;阳气亏虚,鼓动血脉之力不足,故脉迟;寒凝滞脉道,脉道拘急收缩,则脉紧【辨证要点】以恶寒、畏寒、肢凉、冷痛,痰、涎、涕清稀,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为辨证要点,具有“冷、白、稀、润、静”的特点。(二)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机体阳盛阴不虚,或阴虚阳盛导致的以温热为特点的证候。【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喜饮,面赤,烦躁不宁,神昏谵语,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等。【证候分析】临床上热证有实热证、虚热证之分,实热证从病位上又划分为表热证和里实热证表热证多为风热之邪袭于肌表所致,其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轻浅:里实热证多是因火热阳邪侵袭于里,或过服辛辣温热之品,或体内阳热之气过盛所致,其病势急而形体壮,因热为阳邪,最易伤人阴液,所以热邪轻则伤津耗液,重则致津枯血少而引起动风、亡阴等病变。虚热证病位在里,多因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致虚阳偏亢所致,其起病缓,形体多瘦弱,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患,病程长。因热证有虚实差异、病位有表里之别,因此临床-5中医诊断与临床用药表现各有不同,但“火、热”症状是其特征。阳热偏盛,则发热如壮热,恶热而喜冷。热盛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津液亏虚,引水自救,故口渴喜冷饮。火性上炎,浮络充盈,则见面红目赤。热邪扰乱心神,则烦躁不宁,甚者神昏谵语。火热煎熬津液,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热邪迫血妄行,灼伤血络,则吐血衄血。舌红苔黄燥,为里热伤阴之征。阳热亢盛,加速血行,故脉数【辨证要点】以发热,口渴喜饮,面赤,痰、涕黄稠,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等为辨证要点,具有“热、黄、稠、燥、动”的特点。(三)寒热证鉴别要点寒热两纲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映,是疾病性质的主要体现。因此,寒证与热证的鉴别是临床诊病辨证的重要内容。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判断,应结合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细致分析各种临床表现,其中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内容的甄别尤为重要。具体鉴别内容如下:(1)寒证恶寒或畏寒喜温,热证恶热喜凉;寒证四肢多不温,热证四肢多灼热。(2)寒证多口不渴;热证多口渴喜饮。(3)寒证面色觥白;热证面色红。(4)寒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热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5)寒证舌淡红或淡白苔润,脉迟或紧;热证舌红或红绛苔黄,脉数。三、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正气强弱与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实主要指邪气盛实,邪气与正气相争: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正气无力抗邪。《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与实主要反映的是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的盛衰变化及力量对比,而邪正斗争是疾病全过程中的根本矛盾,所以分析疾病中邪正的盛衰关系,做出疾病的虚实判断是辨证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虚实辨证,可以了解病体的邪正盛衰,为治疗提供依据。实证宜取其有余,祛除邪气:虚证宜益其不足,补其正气。临床上虚实辨证时需与表里寒热、脏腑气血等联系起来,全面分析,方使攻补适宜。(一)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虚证反映人体正气亏虚而邪气并不明显。-6-···试读结束···...

    2022-07-26 中医诊断学 临床药学考研 中医诊断学 临床药学的区别

  • 心血管疾病用药指导pdf电子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心血管疾病用药指南是葛建国主编的一本书。共分9章,介绍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和治疗原则,以及重要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医生可以根据本书选择相应的处方作为参考。心血管疾病用药指导内容介绍《心血管疾病用药指南》共分9章,介绍了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介绍了该药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禁忌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疗效评价。每种疾病均提供多种综合处方,医师可根据适应症选择处方。为方便读者阅读,书后附有索引。提供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处方,实用性强,可用于指导医生合理用药。《心血管疾病用药指南》内容丰富、简洁实用。参考什么时候。心血管疾病用药指导目录第1章心力衰竭第2章心律失常第3章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第4章原发性高血压第5章冠心病第6章心脏瓣膜疾病第7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第8章心肌病第9章冲击摘自心血管病用药指导原文【用药分析】宽QRS波心动过速是指发作时QRS间期≥0.12的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但也可见于以下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束支或室内传导阻滞,道路前传中的部分或完全室旁性心动过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应该是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VT、无Q-T延长的多形VT和未确诊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首选。...

    2022-05-13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和室性心动过速

  • 血液病用药指导pdf电子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血液病用药指南df由葛建国撰写。本书由11章组成。书后附有索引,方便读者朋友查阅和使用。血液学药品指导目录第一章缺铁性贫血第2章巨幼细胞性贫血第三章再生障碍性贫血第4章溶血性贫血第5章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第6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第7章白血病第8章紫绛病第9章凝血病第10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第11章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病用药指导内容介绍本书共11章,涉及常见血液病的药物治疗。在疾病概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经典处方的大节中对每种疾病进行了解释。重点介绍药物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疗效评价等。每种疾病均提供多种综合处方,医师可根据适应症选择处方。为方便读者阅读,书后附有索引。为常见血液病提供实用性强的临床处方,指导医师合理用药。本书内容丰富,简练实用,版面新颖,可供基层医院血液科医师、全科医师和培训医师参考。血液病用药指南原文摘录【用药分析】多糖铁复合物在治疗孕妇和产妇缺铁性贫血中的优势尤为突出。本品以完整的分子形式存在,可在消化道以分子形式吸收。其吸收率不低于硫酸亚铁,不受胃酸和食物成分减少的影响。它具有极高的生物利用度。罕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胃肠道刺激或便秘。多糖铁复合物对孕产妇单纯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显着。...

    2022-05-12 血液病用药有哪些 血液病用药可以医保报销么

  • 脑梗塞用药与配餐pdf彩色升级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脑梗塞药物和膳食df免费下载。作为一名专业的医师和教授,本书为读者详细介绍了脑梗塞的介绍以及用药和膳食的内容,帮助有需要的人。患者可合理组合用药。脑梗死用药及膳食df介绍《脑梗塞用药与饮食(彩色升级版)》介绍脑梗塞及其并发症的用药与饮食,读者可从中了解合理用药方案、药物作用原理、新药、进口药以及药物配伍禁忌的关系等,书中还介绍了脑梗塞及其并发症的推荐用药,以及脑梗塞患者的饮食指南,脑梗塞的营养要求。脑梗塞用药与膳食df作者塔其义,1957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心理咨询师,医学硕士。1982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学系。现任吉林省中医学院、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长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等。吉林省人事厅被评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被评为全国首批100位中医药科普专家。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对神经系统、精神系统等疑难疾病进行诊治。主编书籍3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项,获吉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1项。脑梗塞用药与膳食df主要内容Part1脑梗塞基础知识Part2脑梗塞用药常识第三部分脑梗塞常用西药第四部分脑梗塞中药Part5脑梗塞膳食计划第六部分脑梗的合理膳食Part7脑梗塞及其并发症的推荐用药和膳食什么是脑梗塞脑梗现在称为脑梗塞,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5%。它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中医属于中风范畴。由于脑动脉狭窄或阻塞,局部血流减少或突然中断,导致脑动脉供血区脑组织供血、供氧、供葡萄糖减少,进而引起继发性血管内皮损伤.该区域脑组织坏死或细胞死亡,与脑出血相比,脑梗塞进展稍慢,常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少数患者在数小时内逐渐进展至高峰天。患者可能有头痛、头晕、偏瘫、失语等症状和体征。许多无意识障碍,如大面积梗塞或严重脑干梗塞,可导致昏迷或脑疝,甚至死亡。...

    2022-05-11 脑梗塞用药指南 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方法脑梗用药

  •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季连美谈:中国人应该这样吃药df电子书是作者季连美写的一本关于生命医学的书,主要是关于如何给婴儿吃药生病了,怀孕和怀孕的注意事项,家里应该保留什么常用药物的种类等。纪连美谈:中国人应该像这样使用药物df概要专业药师纪连梅凭借在中美药店的实践经验,为中国人对用药的常见误区和国际最新的临床用药知识进行了权威、实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讲故事,讲知识,综合分析36种常见病和45种非处方药,为您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家庭药箱,助您走出用药误区,安全合理用药。季连美谈:中国人应该像这样使用药物df作者信息季连梅,女,北京和睦家医院药房主任。200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获药学硕士学位。2001年、2007年取得中国专业西药师资格和美国外国药师同等资格。曾在北京国际SOS救援中心和美国新泽西州沃尔玛药房工作。业余时间,他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杂志、电视节目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受到超过30万微博粉丝的高度评价。季连美谈:中国人应该像这样使用药物df阅读器评价纪连美用最专业最科学的答案告诉我们如何用药,不要盲目滥用药物。本书详细讲解了备孕、婴儿用药、日常用药三大方面。让我们了解如何使用正确的药物。虽然我还没有生孩子,但很高兴能提前知道这些药物的禁忌症,以便以后更好地应对宝宝的健康问题。...

    2022-05-10

  • 《赵国定经典医案及用药经验》宋琦,赵国定|(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国定经典医案及用药经验》【作者】宋琦,赵国定【页数】159【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478-4554-7【价格】45.00【分类】中医内科-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参考文献】宋琦,赵国定.赵国定经典医案及用药经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用药经验》内容提要:赵国定从医五十载,造诣深厚,善用经方、对药,坚持中西医并重,不拘一格。对于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尤有心得,疗效显著,屡起沉疴。本书整理归纳了赵国定学术经验、方药特色、自制剂、医案等,叙述朴实无华,辨证有理有据,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和个体化治疗之特色,实为不可多得的中医医案佳作。可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的手边参考书。《赵国定经典医案及用药经验》内容试读医家医事秉承名医,刻苦为学赵国定1944年9月出生于河南,3岁时随家人来到上海。1969年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当时国家号召大学生去支援西部建设,于是他毕业后就来到贵州凤冈县人民医院工作。当地缺医少药,看病时需要走村下寨。适逢湘黔铁路修建,他经常和同事们组成卫生队,沿铁路线巡回为修建铁路的民兵诊治疾病。1978年,贵阳中医学院开办中医研究班,招收第一届学生,得到来之不易的报名机会后,赵国定连夜赶到遵义地区参加考试。在报名的700多人中只录取56人,赵国定却以遵义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他此后中医事业的一次重要转折点。研究班学习期间,他因为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同时被彭显光、袁家玑二位教授选做弟子。他考虑自己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又对袁家玑教授的学识、人品钦慕已久,遂正式拜师,开始跟师学习。袁家玑出生于贵阳一个中医药世家。1931年考入北平国医学院,随后转入华北国医学院就读。1935年秋毕业后随“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临证实习,学成回黔,参加省民政厅中医开业考试,成绩名列全省第一。时值贵阳瘟病流行,他根据病情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改贵阳温热药派旧风,临床疗效卓著,遂被誉为“贵阳四大名医”之一。国医馆聘其任教,讲授《伤寒论》和温病学,他被推选为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新中国成立后,袁氏行医行政两兼,历任贵阳市门诊部中医科主任,贵阳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贵阳市卫生局副局长。1964年,他积极倡议成立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院成立后,历任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先后被评001赵国定经典医案及用药经验为市、省及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市、省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第四、第五、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繁忙的医疗、教学、行政之余,袁氏倾心著述,先后主编《贵州民间药草》《医林拔萃K伤寒论讲义》等,协编《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中国名医名方》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应邀到多所中医药高校及医院讲学。袁氏对医经研究尤甚,对伤寒、温病造诣精深,成为全国著名的伤寒大家;对冠心病、中风、心律不齐、流行病、肠胃病,以及一些疑难病症独具心得与治效,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袁氏认为疾病发生后,邪正对比关系决定着疾病发展方向,邪气盛正气衰则病趋恶化,正气盛邪气衰则病势减轻以至痊愈。因此治病始终以“扶正”为主题,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邪正关系。他擅长调制脾胃,对化痰活血通络法的运用有独到之处。袁氏常谓:“胸痹心痛一证,久病多虚,久病在血,久痛入络,闷多为痰,痛多为瘀。”并指出:动脉硬化所致疾病多与痰有关。“痰”当从广义理解,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但目前仅对血瘀较重视而对痰浊每易忽视。特别是心脑血管一类疾病痰浊与瘀血每每相结,互为影响,阻滞经脉,要注意痰瘀交阻这一病机,痰瘀不可偏废。他对唐容川痰瘀相关之论、叶天士活血化瘀通络之法颇有研究。袁氏对赵国定的影响非常深远,跟随袁师学习的这段时间,他对心系疾病的诊治积累了大量临证经验。为夯实理论知识,他广览古今名家医著,如缪仲淳《医学广笔记》、张白龙《类中秘旨》、张山雷《中风斟诠》、王清任《医林改错》等。尊古而不泥古,采古之良方,临证加减化裁,灵活变通,疗效显著。薪火相传,授业解惑“文革”十年,学院里各项工作遭到干扰和破坏,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78年第一届研究班开班,学院处于师资匮乏的时期。1980年,贵阳中医学院从研究班中挑选15名优秀毕业生留校工作,充实师资力量。袁氏希望赵国定能克服两地分居的困难,为学院的建设出力。为了不负师恩,为了中医的教育传承,他决定留校任教,于中医诊断教研组任讲师,开始了他的中医教育生涯。他治学严谨,执教认真,举一反三,突出辨证论治思想,论治灵活,理论联002医家医事○系实践,教学效果良好。他认为,医德俱重,方为人师,教学质量与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临床实践息息相关。他深究医经,精勤博览,广集古今诸贤所长,编写讲义,备课讲课,他的课堂生动活泼:临床带教,耐心细致,倾囊相授,为中医培养后学人才。除了教学工作,他还跟随袁氏临诊,得到了袁氏的悉心指导。袁氏对他的影响颇深,《伤寒论》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深领其意,特别是在中医诊治心系疾病方面,他总结袁师的学术经验,提出“调理脾胃、化痰通络”的学术思想,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他时刻谨遵袁氏教导: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医师),要一点一滴地向老一辈专家学习,老老实实地当好学生。与此同时,也要热情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相长,认认真真地当好先生。多年的临床教学中,他对每个学生都是倾囊相授,并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严谨治学。这种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他及他的学生。1990年上海市黄浦区中医医院成立,他主管医院医、教、研工作,开始带领学生团队展开科研工作,秉承袁氏的教导,将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发展中医药专科特色。他始终认为医、教、研三者应该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推动,才能共同提高,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1991年他与“怪脉圣手”苏树荣老先生共同研制开发治疗心律失常的新药“结代停”。经过6年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与广东某制药厂联合开发,于1996年获得试字批号。“结代停”包含急救药和普通药两种,2005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审批的时候把这个药一拆为二,分别是现在临床仍在使用的参麦冰宁心片(急救药)和参麦宁心片(普通药)。1993年他还研制了护心口服液(即芪麦口服液)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沿用至今。同年,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秉承袁氏的学术思想,从调理脾胃入手,自制研发冠心灵系列合剂(一至四号方)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用疗效满意。这些工作使赵国定先后获得了上海中医药科技奖和黄浦区科技进步奖,为医院中医心血管专科成为黄浦区特色领先专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他一直尊奉孙思邈《大医精诚》为行医准则,以德为首,长期坚持在临床工003赵国定经典医案及用药经验作第一线。他始终认为:“做医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如果人也做不好,何以为医?对于医生而言,必须时时处处想着病人,为病人服务,减轻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行医数十载,他一直践行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务理念。1987年底,他将上海后方瑞金医院(皖南地区)的最后一批回撤人员安置完毕,奉令筹建潍坊医院,医院于1987年12月26日正式开张。1988年1月初他带领运输队回到原住地(上海后方瑞金医院)运输医疗物资,当夜收到电报:速回。当时的路况不好,途中车子又遇抛锚,长途车连跑1天1夜才赶回上海。此时适逢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只见医院里到处都是患者。潍坊医院住院部接诊的第一批患者就是甲型肝炎患者,250余位患者,达到整个医院最大收治容量,办公室、走廊、浴室全部变成了病房,病床不够,只能用简易钢丝床搭建临时病床。甲型肝炎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甲型肝炎患者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脾肿大、血转氨酶升高,需要进行保肝治疗,不能放任自流。那时患者隔离意识淡薄,对患者执行限制性隔离是比较困难的。于是他决定吃住在医院里,以便和患者及时沟通,处理病情,这样一住便是整整5个月。他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施治,自拟“甲肝1号”“甲肝2号”,全部免费给患者服用。最后,所有患者都恢复健康,没有产生任何后遗症。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他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参与抗击“非典”的战斗,自制“抗非一号”“抗非两号”用于防治“非典”,在医院与社区共有1万余人次服用了该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004学术思想源于《伤寒论》的疾病观1.“辨证”与“辨病”中医学最可贵之处就在于重视区别疾病矛盾的特殊情况,根据各个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就是说既区别不同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般病理反应,又注重区别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患者所产生的特殊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仲景在《素问·热论》三阴三阳基础上,结合临床分析,确立了三阴三阳辨病、脉、证并治的六经总纲,用对立统一的原则辨明病理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属性,重点抓住表里部位、寒热形态。三阳病在“邪气盛则实”的情况下,太阳主表、少阳主半表半里、阳明主里,治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在“精气夺则测虚”情况下治以扶正为主。三阳病虽属热,但也有寒证,常中有变,变中有常。从而指出,疾病每一发展阶段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都是在疾病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理的指导下,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因此《伤寒论》全书着眼之处是“辨证”,但不仅注重辨证,也注重辨病。由于外感疾病的证候形成的机制不一样,有本经自病、传经转属两种不同情况。凡本经自病的称“病”,例如太阳病、少阳病等六经病名的“病”。而传经转属的称为“证”,如“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的“证”。体现了辨病后辨证,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想。如太阳伤寒后,不见他经症状为不传,反之见他经症状为传,传经与不传经原无定律,而决定于证。比如服桂枝汤后大汗凡渴的白虎证,论其性质当然是阳明证,但不等于是阳明病。伤寒五六日后出现半表半里的小柴胡汤证,论其性质当然是少阳证,但不等于少阳病。这里就藏有“病”与“证”的关系。伤寒是外感病,从辨证角度看表证是他的本病,而里证是他的标证。邪自表入仍从表出,发汗和解表乃是它的治本法,而其他005赵国定经典医案及用药经验各法应为治标法。从六经辨证角度看,六经为病各有其特性及具体矛盾。必须针对各个特殊的具体矛盾做出相应的处理,才能适合病机,取得疗效,这是治本的一方面。以解表为基本治法,不仅三阳病有汗法,就是三阴病也不放弃解外法。以发汗、攻下、和解、理中、寒热杂治为六经病具体治法,随证而施各主其本病,从而形成了一个由辨病到辨证,由基本到具体的辨证论治体系。2.邪与正中医学认为“正”与“邪”是任何疾病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的一对基本矛盾。他们共同存在在病体中,其消长盛衰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谓“邪”即一切外源性或内源性致病因素的总称,是发病的条件。“正”是正常人体功能调节、内外环境适应功能、抗病功能的概括,是发病的根据。“邪”通过“正虚”起作用。《黄帝内经》早有“邪气所凑其气必虚”以及“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等论述。这里所谓“正虚”即指人体正气不足,抗病功能减弱,也就是人体内在阴阳孤立地对抗邪气这一致病因素。辨证论治指要辨别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与邪正斗争的不同情况,根据病邪作用于机体后的不同反应,邪正双方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运用调整阴阳的理论以不同的扶正祛邪方法施治,达到调整人体内在阴阳平衡,解决疾病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恢复患者健康。辨证论治首先着眼于正气,如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同一伤寒病发于阳者表现为发热恶寒,发于阴者表现为无热恶寒,这是由于正气有强弱之不同所致。《伤寒论》的辨证首先是分六经而辨,其伤于寒还是中于风则次之。其立法论治的要旨,一是扶阳气,二是存津液。观其立法用药,桂枝四逆、理中、复脉等方在论治中占重要地位,桂枝与甘草、芍药与甘草、人参与甘草、干姜与附子等常用的配伍,作为扶阳或益阴之用。又着重指出淋家、疮家衄、汗家、亡血家皆在禁汗之列,因这些患者或为阳虚、阴虚,或为气血俱虚,其特点皆属于正气不足,发汗足以伤正,引起变证,可见《伤寒论》是非常重视正气的。《伤寒论》对外来邪气并不是置之不顾,治病方法并不是一概扶正补虚。须知“其气必虚”的“虚”是从发病学角度上来看问题的,并不是说发病后所表现的证候一定是“虚”证。又,既病之后成为邪正相搏的局面,往往表现为实证,所谓“虚处受邪其病则实”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下,《伤寒论》又是重视祛邪006···试读结束···...

    2022-05-04 医案用药细腻 药盦医案全集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第2辑pdf免费在线阅读|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中医药院校师生使用的名医名医临床经验,岳桂华、荣秀妍主编,名医名医经验二辑df免费版,结合了各路名家对中医的作用和经验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既全面又具体。我觉得对初学者和从业者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很有收获。名医经验预览df预览简介《名老中医用药经验(第二卷)(第二版)》旨在紧密结合临床,面向临床。许多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对传统药效的新认识、新应用、新体验,以及对传统药效的推广应用。有很多独特的玩法,可以很好地启发读者的毒品思维。目录预览第一章抗配方药麻黄(配药:麻黄根)肉桂色紫苏(配药:紫苏籽、紫苏叶、紫苏茎)细辛荆芥(配药:荆芥耳)强火当归红薯苍耳(配药:苍耳)姜(配药:姜汁、生姜、干姜、火姜、煨姜)葱白薄荷牛蒡葛根柴胡乔什蝉蜕桑叶松鼠西江柳香菜黄豆卷(配药:淡豆豉)第二章清热泻药石膏儿童栀子花天破粉黄芩黄连龙胆槐花金银花(配药:金银花)连翘靛蓝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茯苓豆根射击跳蚤休息秦皮红藤木蝴蝶波士汀马齿苋布鲁斯地黄前言阅读名老中医是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了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学术和理论特色的集中体现。与浩瀚的中医文献相比,它们更加生动实用。是中药大宝库中的珍贵宝物。它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继承是我们首先需要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很好地继承,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于静在“十五”国家科技计划“名家名家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启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这一点。老中医”。“医生不善医,难成好医生”。中医的药性不仅是对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名老中医传承和发展中医理论的有效载体。加强对名老药应用经验的学习和研究,对名老药应用经验所蕴含的学术内涵和临床思维进行思考和鉴赏,是中医药从业者拓展思维的有效途径。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本书旨在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直面临床。汇编名老中医中药应用经验和心得体会,既有对传统医学的新认识、新应用、新体验,也有很多名老中医。在老中医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传统药效的拓展和应用,严铎的独到发挥,很好地启发了读者对医学的思考。读者应以辨证论治、有证有方、有证有药的原则为指导,借鉴名医处方用药思想,举一反三,不可盲目照搬。,以免耽误患者。鉴于本书所编的中医应用经验,无论是名老中医自己写的,还是他们的后续临床医生的,都能如实反映中医应用的精髓.避免不成熟的评论,甚至可能误导读者。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本书中老中医的经验,有大剂量使用中药的现象,有的甚至是药典规定剂量的几十倍。在几十年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在适应症、有效剂量和毒性剂量、服药后的反应等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读者无法做到这一点,请不要盲目模仿,没有实际经验的人慎用。对于这个经验,我们应该学习方法而不是使用数量。用量应根据具体疾病而定。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不可失。不要偏执于某人的经历并坚持他们的剂量。特别是患者或家属应在有经验的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绝对禁止盲目抄袭。对于本书中出现的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药材,为忠实于名医的初衷,方便读者阅读,本书未作删改。请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替代品。本书第一卷在短短六个月内就售罄,可见读者对本书第一卷内容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编辑要求我们编辑续集,作为对第一辑的补充。续篇收录了近200种中药材,但相关中药材、方剂、病案的应用经验并未收录在本书中。杂病卷)(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名医名方》《名医名方2》《名医大黄》(名老中医屡试屡见效方)《名老中医屡试屡见效方2)《名医经典医案指南》/gt本书内容是编者在长期研读大量中医文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正式出版的目的是为读者学习和学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便利,以利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在此,向文献的原作者和名老中医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因为他们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和挖掘,中医才能得以传承!...

    2022-05-03 苍耳中医叫什么 苍耳子中医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1在线阅读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小编点评:名老中医经验1在线阅读《名老中医用药经验》一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名老中医1在线阅读模式的体验,有兴趣的欢迎下载阅读。简介《名老中医经验》以临床实践为目的,精心记录了常用中药名老中医的应用心得和心得体会。众多名老中医积累的传统药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有很多独特的玩法,可以很好地启发读者的毒品思维。“医生不善医,难成好医生。”《名老中医经验》一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各级中医师和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相关内容部分预览目录第一章抗生素麻黄(配药:麻黄根)肉桂紫苏(配药:紫苏籽、紫苏叶、紫苏梗)姜(配药:姜汁、姜皮、干姜、火姜、煨姜)荆芥(配药:荆芥耳)防风强火当归细辛苍耳(配药:苍耳)葱白薄荷牛蒡蝉蜕桑叶柴胡乔什葛根清淡的豆豉松鼠第二章清热药石膏儿童科林尼亚栀子花夏枯草决明子情人节黄芩黄连龙胆槐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蛞蝓茯苓鱼腥草酢浆草射击波士汀马齿苋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白扇贝地黄(配药:地黄)玄参科牡丹皮红牡丹青蒿白薇地沟皮肤凤凰第3章腹泻、温补、消化药大黄芒硝玄明粉商路摩洛哥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山楂麦芽彩虹(陈瑞英)急内进第四章风湿药一个人住威廉川乌(配药:草乌)蛇路路通秦娇自卫猩红草天竺葵盘龙许长青桑格利亚汽酒千禧健康鹿咬草第五章除湿祛湿药白术厚朴草茯苓薏苡仁泽泻赤小豆白豆蔻玉米丝漆蝼蛄车前草(配药:车前草)滑石石伟萆�Z陈寅第六章理气药陈皮枳壳(配药:枳壳)木质印楝五药丁香小白天仙藤甘松第7章活血止血药传雄郁金香乳香、没药吴龄之卷柏丹参益母草新西兰牛膝鸡血藤血鱼贤者的钱刘吉奴鬼箭羽姜黄水蛭大蓟,小蓟好处lt自学中医入门必读引用:自2008年写稿以来,到处转载,大多只有前两节;2015年续第三节后,仍有遗憾。直到今天(2017年11月8日),第四节已经完成,整篇文章已经完成。然后对全文进行修改,增删话术,与时俱进,使正文的意思一致。它现在由疾病研究所免费为读者出版。下面的文字。很多中医爱好者和中医初学者都面临同样的困惑:想学好中医,怎么学?根据个人经验,结合教学实践,中医的学习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蒙古学第一阶段启动是这个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三字经、扁胡脉学、药性汤四小经。现代中医药教育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完备。共分五门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方药学、中医内科学。作为在校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不用多说。对于自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需要适当调整。因为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系统学习以上课程有几个常见的问题:1内容乏味且难以阅读。课堂讲解可以很丰富,增加很多有趣的内容;老师是现场直播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死课本有明显的不同。2没有意义。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并不是每一章都同等重要;五藏器官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的地位不会完全一样;同样是脾的生理功能,其运化转化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还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差异,这些的重要性,都需要老师的指导。3误解。中医理论主张“悟”与“悟”。而一切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有知识的基础,也就是对基本概念的把握。由于缺乏前辈的指导,自学者很容易偏离起点,导致对整个中医的认识较彻底。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上述问题,建议自学中医师在启蒙阶段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阅读更多资深中医师传记及其关于学习方法的说明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似笨拙,实则往往是走中医的捷径。多问问前辈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会很大。这里有一本极力推荐的书:《名老中医之路》。无忌认为,这本书读了三遍,不仅学习方式会逐渐开放,还会不经意间从老先生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2善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今天的信息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学校的大门。任何人,在任何角落,都可以轻松获得向各中医药院校名师学习的机会,观看他们的讲课视频。虽然这种学习方式比在课堂环境中听面对面教学更愉快,但总比看书要好。此外,每年参加疾病预防控制会提供的中医药在线课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和利益两大原则。学习离不开课本和参考书。在教材方面,我们仍然提倡使用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经过数十位专家的严格把关,权威性比较好。至于版本,我个人更喜欢最新版的中医教材。总的来说,新版教材包含了许多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整体水平还是值得信赖的。如果想要更精致,第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趣的参考书是自学不可或缺的调味剂;他们可以让学习更有趣,更不乏味。畅销养生保健书籍的作者:徐文兵、罗大伦、中力巴人等。书籍虽然不强调整个理论框架的完整性,但作为学习之初的兴趣培养和期间的放松学习过程。充足的。在介绍中医的教材方面,我终于推荐自己了。我的《从零开始的中医》这本书其实就是基于以上两个原则,即权威性和利益性,参考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和针灸等中医的主要学科。药物。抓住重点,有趣地告诉他们。在保持中医理论权威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力求使文本生动而不教条。深受学友喜爱,已再版16次。现在作为一本入门书,推荐给刚接触中医的朋友。4最后,需要强调一步一步的步骤。一个中医学生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来学习这些课程(当然,其他的课程也要学习);一个古医学徒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较为精简的四经。因此,每个人在自学的启蒙阶段都必须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太松或太紧,都可能为未来半途而废。第二古典学习阶段经过早期蒙学阶段,对中医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进一步研究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辨证》。在教学过程中,无极发现有些学生认为经典都是过时的、过时的东西,但都是关于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诊断。这些陈词滥调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自然科学体系,一种是人文科学体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一路前行,如箭射出。每次科技革命之后,新技术必然会取代原有的技术,成为学科的主流,直到出现新的科技理论。但人文学科的发展却大相径庭。孔子不能代替老子的价值,孟子也不能代替孔子;朱子也是一位伟大的儒家,但他时常需要从孔孟的教义中汲取营养。后人当然可以而且必须发展,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经典的价值。所以,在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的理论总是被追捧,而在人文学科,要想掌握最先进的理论,就意味着你需要用最短的时间重温古人曾经走过的路,然后在实践中发展创新。不幸的是,医学更像是一门“人类学”,医生研究的是人,而不是事物。这决定了医学本身的性质,更接近于人文学科。经典价值不言而喻。有的同学认为,经典是最好的,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经典,达到古人的境界。学习现代中医教材,走一些弯路有什么必要?这又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和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至少需要一个条件,就是要知道古人在说什么。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现代环境中,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被严重西化了。这种状态使我们与古人之间产生了距离。虽然他们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但他们却无法相互理解。因此,中医教材的价值在于力图用现代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古人的思想。也就是说,现代中医教材正在为我们搭建这样的语言桥梁。让我们更容易与古人的思想产生共鸣。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提高,盲目崇拜古人,古人只能将自己的思想禁锢在狭隘的领域,成为井底之蛙。学经的初衷不是要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而要完全还原古人,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不可能。研究经典,就是从古人的深刻思想中汲取灵感,从古人的丰富经验中汲取宝藏。只有这样,才被现代人所用,古人的思想才真正流传到了今天,中医的灵魂终于长生不老。说了这么多,经典学习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作为老师,谁都知道教基础课容易,教经典就难多了。困难在于困难。首先,老师需要深入挖掘,理解古人想要表达的所谓“本义”;然后,表达给学生。那么想要通过自学了解经典的人自然就比较难了。因此,对于经学研究,无极提出以下建议:1明确你的方向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方向。你必须知道你面前的路通向何方。学习经典也是如此。假设学习的目的是增加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理解,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将经典中的思想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逐字研究不一定是最好的;许多纯理论著作不一定适用。有的套用了经典的内容,按照规定按照病历写的书要好很多。以《黄帝医术精要》和《经方实验录》两本书为例。用这样的书配合经典学习,你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习的动力也会更大。如果从学术的角度研究,或者从哲学、历史、甚至文学的角度研究,那自然需要另当别论了,这里就不多说了。2从浅到深的学习自学者,文言文学习有困难者不妨先从白话入手。虽然会有翻译质量不好的时候,影响理解,但毕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质量还是比较好的。谁能保证他们的理解都符合“古意”呢?更进一步,它真的是我们判断价值的唯一标准吗?翻译版本方面,可以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几本《XX校对释义》的书,逐段翻译,质量尚可。3如果遇到问题,请参考注释首页阅读古籍,容易遇到理解上的问题。这个时候,参考几位评论家的注解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历代历代医家,历经千年传承,终生研读经书。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往往可以为我们打开一片新天地,开阔我们的思维,形成新的认识。不读注解,读经典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古人的。经典注解虽常有上千篇,但名声甚大的,如杨尚山、王兵、马石、张介斌、张志聪等,研究《内经》的,只有几部或十几部;无极、游在静、柯云波等。相信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甚至在学习上面提到的白话文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以上的评论家和他们的作品。自学,不妨根据个人兴趣阅读。临床探索第三阶段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没有真正的临床诊疗过程,医学很难找到其存在的依据。医生的诊疗是一门技术,技术的本质是能力,能力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是全身心的实践。实践的起点在哪里?医学生毕业前必须经过两个过程:见习和实习。所谓见习,就是通过观察来体验诊治实践的过程。对中医来说,主要是咨询师父。诊疗过程中,老师在旁边仔细观察听,怎么问医生,舌头怎么看,怎么打针,怎么开药。隋唐以来,针灸需求下降,方药盛行。因此,现代中医服务过程的主要形式已经演变为与师临摹。学徒期间,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自己查脉。说到诊脉,这里我要多说几句。在普通老百姓和中医爱好者中,往往认为中医脉诊神秘莫测。事实上,脉诊确实有只能理解而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要素。原因是脉诊需要的几乎是纯粹的感觉。感受不能直接通过书本学习或向老师学习。感情需要经验。比如,单纯的冷热感觉,无论你读了多少书,向多少“专家”和老师请教,什么是冷什么是热,都无法帮助你真正理解冷热,除非你亲身体验一下。这种感觉的境界,在心的范围之外,是科学无法定义的,是一个以心为主的世界。你用心体验的感觉往往会永远持续下去。无极第一次经历革命,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他在大学时经历的一个案例,是按照徐老师的处方。那时,他提到一句话“男人死而精,女人半生。漏”,恐怕已经铭刻在了一生的记忆中。说起来,练习中医诊疗技巧的出发点是看医生。付费问诊不是简单的听、听、看,而是通过观察和倾听来体验诊疗过程,为下一次模仿做准备。练习从模仿开始。无极今天的临床诊疗行为,经过仔细审视,隐藏着两位老师当年的身影。模仿的范围很广,从咨询的顺序和语气,到开药的思维和习惯,再到针灸的手法和穴位。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不是空对空的猜想,而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经验;模仿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对于中医自学者来说,学徒的难点在于选择和找到靠谱的老师,而实践的难点首先体现在风险控制上。遇上师父是缘,遇上师是珍贵的良缘。外缘是无常的,但还是离不开因果。多加注意,总能在身边找到可以当老师的前辈。以恭敬之心,以命为心,以人为本,择善顺从,有时间,必有收获。医学这个职业关乎生命,你敢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吗?初学者和修行者,遇到虎狼之药,险峻山洞,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暂时接受好奇之心。总之,医生这个职业可不是开玩笑的。无论您还是您的家人或朋友,临床探索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关键时刻,探索之心必须让位于同情之心。临床检查和阅读的四个阶段经过之前的学习、实习和实习,初学者或许已经可以试刀,开始体验变好甚至治愈疾病的乐趣。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临床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境:别人说的方法怎么会很好用,但又不好用?之前尝试过非常有效的方法,为什么效果不再令人满意?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怎么办?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发烧友和初学者,第一要务一定不是战胜某种疾病,而是对人体和疾病有一个了解和体验。这样,在选择疾病时,需要考虑:一些突发事件,如高烧、昏迷、呼吸困难等,可能直接威胁生命;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癌症、中风、心肌梗塞,心理负担过重;一些疑难杂症,如癫痫、红斑狼疮、牛皮癣,太容易被信心挫败。另一方面,慢性、轻度、常见的疾病,如失眠、腹泻、便秘、慢性头痛、腰痛、感冒等,更适合初学者练习。不要小看这些疾病,要达到满意的效果是相当困难的。大体范围明确,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实战了。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常见的问题,如前所述,就是疗效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个cae有效,那个cae无效;这个时间有效,那么就无效了。就像段宇手中的六合剑一样,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以把握。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初学者掌握的知识结构还很欠缺,或者临床经验还不丰富。例如,如果你只去过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长城,你脑海中的北京印象只是宏伟,那么面对“天安门”的场景,很难与北京建立联系。小胡同。我只知道失眠可能是心火肝郁所致。用清心疏肝的方法是有效的。遇到肾阴虚、痰火、血瘀、食积引起的失眠,老法自然不会有同样的效果。破解的方法是向老师请教,与同事交流,但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方法是多读书。对于框架类的知识结构,可以查阅高校教材。详情请参考上一篇文章。至于临床经验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临床经验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他人的经验,无论古今,无论成功与否,都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经验;尤其是用心写的,是暖心的经历。毕竟,将心比心比从大脑到心更方便。研究一下,这些临床经验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病历和医学理论。至于医案,在《从零开始学中医》中已列为专章,在此不再赘述,只推荐一套书籍。这套书已出版第十一辑,130余册。不少近代著名的中医已经列在其中。从内容上看,主要讲病历和医学理论两部分。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除了书籍之外,专业期刊也是丰富您的经验的好方法。在CNKI、VIP、万方等各大平台,海量专业文章可轻松检索。例如,输入关键词“咳嗽”和“经验”,可以找到“XX治疗咳嗽经验”、“XX治疗儿童咳嗽经验”等数百篇文章。与书籍相比,期刊有两个明显的优势:第一,内容比较新;二是检索方便。与“名医”时代的病历相比,现代病历无疑更贴近当今的生活;和检索可以大大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例如,我现在正面临一个顽固的便秘案例。我尝试了各种方法,但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我该怎么办?您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经验医学书籍中阅读以往治疗便秘的经验;也可以直接在CNKI上输入关键词“便秘体验”。在以往经验的汪洋大海中,我现在遇到的问题,很可能以前别人也遇到过。如此一来,医生脑海中的一抹亮光,或许会瞬间点亮我的脑海。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在这里或许可以得到解决。除了上面介绍的临床经验书籍外,经典还是现阶段的必读。所谓经典,历经千年磨砺,仍能焕发出光彩,可见其生命力的坚韧。之所以常读常新,就是因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大相径庭;在各种念头中保持冷静,离不开强烈的定力。经典就是这样一种力量,稳定而蓬勃。当我走神时,我读到这句话,“补实,泻虚,虽痛不随针而减,病则减。”思想不清时,“见肝病,知肝传脾,先健脾”;迷惑时,“顺天而行,量气偏,合人情,合体质”。你是不是感觉更自在、更清晰了?随即听到一声恳切的教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生胃生”,“治病者,先刺生病者”,病少治好了,吃肉就痊愈了。多吃。是不是后遗症?你的心是不是已经充满了感激之情?更何况仲景经方,在中医的实践中,面对变幻莫测的情况,他运用了不断因应变化的妙法。Theaoveiaedotheeroalexerieceofthedieae-freeadtheteachigractice.ForChieemedicieethuiatadegier,theroceoflearigteyte,alittleitofuerficialortig,haiadvertetlytureditoalogarticleof6,000word.Fially,makeariefummary:IthetageofMogolialearig,oehouldgrathegeeralcocetadeuiaeditheetryAtthitage,itiettoegoodatthikigaddeciherig,addiligetlyiquireaouttheexhiitio....

    2022-05-03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pdf免费在线阅读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精心整理了常用中药名老中医的应用心得和心得体会,不仅是对传统医学的新认识、新应用、新体验,还有长期积累的许多名老中医中医临床实践名老中医用药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适合各级中医师和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名老中医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图片预览图书特色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学术特色和理论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中医大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传承的重中之重。中医的。医生不善医,难成好医生。医学不专攻医学,没有医学就没有完整的医学。简介“医生不善医,难成好医生”。本书以临床为导向,精心汇编了中医名老中医的应用心得和心得体会。它不仅对传统医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应用和新的体验。也有不少知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拓展传统药效的应用,其中不乏独到之处。可以很好地启发读者的药物思维。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各级中医师和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目录第一章抗配方药麻黄(配药:麻黄根)肉桂紫苏(配药:紫苏籽、紫苏叶、紫苏梗)姜(配药:姜汁、姜皮、干姜、炮姜、煨姜)荆芥(配药:荆芥耳)防风强火当归细辛苍耳(配药:苍耳)葱白薄荷牛蒡蝉蜕桑叶柴胡乔什葛根清淡的豆豉松鼠第二章清热药石膏儿童科林尼亚栀子花夏枯草决明子情人节黄芩黄连龙胆槐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蛞蝓……第3章腹泻、温补、消化药第四章风湿药第五章除湿祛湿药第六章理气药第7章活血止血药第八章:化痰止咳平喘第九章安神安肝通窍第十章补药第11章第12章外用药物优秀的试读车前草(配药:车前草)车前草种子是车前草植物或车前草植物的成熟种子。性味甘、淡、微寒。归于肾、膀胱、肝、肺经。清热利水,明目化痰,治小便不利,白带淋,血淋,水肿消肿,黄疸,夏湿泄泻,目赤,翳翳,痰热咳嗽,唧唧喳喳。车前草是车前草或车前草等车前草植物的全草。性味甘、寒。归于肾、膀胱、肝经。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膀胱热,小便不利,淋,黄疸,痢疾,肺热咳嗽,肝热目赤,咽痛,衄血,尿血,肿痛。祝陈宇的经验:新鲜车前草(带根)洗一把,烧开水,喝一次,一天两次。治疗女性小便黄带及尿道痛。车前草离开焦炭时,具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因此对治疗湿热有显着的效果。(《祝福奥秘》)陈家华经验:笔者的经验是,用神苓白术散和车前草一味研成粉,治疗水泻非常有效。曾治疗1岁婴儿腹泻20余天,服上述散剂1.5g,服药痊愈。病人的父亲也是医学森林的一员。他反复询问粉末的配方,得知是从上面来的,他不解。他说:“我用过这个方子,为什么无效?”“过去欧阳修经常拉肚子,太医手足无措,他的妻子在市场上瞎买了车前草,混入前药的汤里,拿来治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洋车前子冲剂,如果换成汤剂,效果会大打折扣。泻药,煎至末用。”(《黄河医语》)杨高和经验:小儿腹泻水样便一天数次,严重者十几次,若不及时治疗,可转为脾风缓急,或导致脱水危象疲惫。其病理为外感风寒,饮食内伤,脾运不畅,发生浊浊。治法为健脾利湿止泻。中医有“治湿不治小便,治不治之”的说法。按照这个理论,1978年我用新鲜车前草水煎治疗小儿腹泻40余例。近年共治疗2117例,总有效率为97.26%,其中12小时内止泻者占44.78%,12-12小时内止泻者占46.62%。24小时。超过2,000例没有发生液体脱气。精疲力竭等加重(仅3例出现轻度皮疹)。(《黄河医学讲座》)邵长荣经验:车前草一般用于利尿消肿。邵长荣认为,既能利面下肢水,也必须排除肺水。咳嗽气喘多为痰湿阻肺所致,也有水湿之邪所致。当然,车前草也可以用来清除它。水清而饮,肺野清而气道通畅,可平喘咳嗽。因此,邵长荣对治疗久咳不愈、痰多痰多有很好的疗效。(《邵长荣肺经集》)柴松烟经验:车前子《本经》说它“行气抗癌,止痛,利尿”。“不要录音”据说它“滋肺,壮阴养精,让人生子”。本品味甘、凉、滑。不仅清热利尿,渗湿止泻,而且滋补肝肾,清肝明目,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咳嗽栓塞。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洋车前子确实有显着的利尿作用,不仅能增加水分的排泄,还能增加尿酸、尿素、氯化钠的排泄,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作用。柴松艳老师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常将洋车前子的“甘、寒、滑,滋补肝肾”用于以下病症:利尿消肿,用于羊水过多、妊娠水肿、输卵管积水等不明原因的疾病。水肿,鉴定为湿热证,老师常用洋车前子配冬瓜皮、茯苓皮、泽泻、磨麦、朴树等,健脾、健脾、清湿、清热、利尿。行血降血用于血海亏虚引起的肾虚、血虚、不孕、闭经等症状,在滋阴养血的同时,车前子常入药引血。下去,将药引入血海。老师认为,在调整月经的过程中,洋车前子对月经来说比牛膝更安全。车前子不仅能行血下降,还能滋补肝肾之阴。同时,牛膝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特性。阴血瘀滞者可用,血气不足者不宜。促排卵《本草汇演》云:“车前子,补肝肾,平郁阳,配合补肾药,壮阴生子。”对于排卵障碍患者,老师喜欢用洋车前子配细辛、三角、蛇床子、巴戟天等。补肝肾明目对于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症患者,洋车前子不仅可以滋补肝肾阴,还可以清肝明目。常与女贞子、墨枣莲、菊花合用,治疗阴血不足所致的眩晕。清热利湿,《雷公炮药邪邪》云:车前子“治淋、闭、湿疮、泄泻、赤白带浊”。洋车前子味甘微滑,能清热利湿。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淋漓、下腹痛、白带重等症状,老师常与茯苓、泽泻、曲麦、朴树、黄柏等配合使用。名老中医”)程富民经验:洋车前子治疗眼部疾病和跌打损伤。“别露”滋阴养精,明目治红痛。肝开窍于目,肾为肝之母。因此,在治疗耳部疾病时,除治疗风火外,治疗大多以肾水虚和肝肾阴虚为主。应避免受伤且不使用。据《别录》记载,洋车前子有补阴养精、明目、治赤痛之功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邹润安《续经》云:“水顺则益精,血随水摇……水道不善,溺可消。被湿气麻痹的人,甚至是那些眼睛发红,疼痛不明显的人,都可以做到。”可见,如果气不畅(化),水就会停在中间,水精不能四通八达,势必会影响到精的化,也就是精这说明一旦五脏六腑的精气没有填满,不能注入眼睛,就会出现各种眼疾因此,在治疗眼部疾病时,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和车前子来祛湿、清水利湿、养胃养精、祛湿、压痛。益气祛眼病。又用洋车前子,与麻黄、荆芥、甘草配成麻井车肝汤,治疗跌打损伤颇有疗效。有瘀伤者,不论内伤或外伤,立即煎服或煎药,如服药后出汗,以防病情恶化。然后请外科医生进行治疗,这是一种简单无害的处方。方子中的麻黄、荆芥可以开血通络,洋车前子可以帮助小便,为基本药物。每次急诊科的病人出现尿潴留的逆综合征,这个想法都是非常准确的。好在药不便宜,便宜。别紧张。虽然各种草药都说洋车前子浸润少、不气喘,但它有补肾、强精、明目的功效。失禁,不得使用。(《程富民医案》)...

    2022-05-03 车前草中医世家 车前草中药材

  • 《经方用药法律》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吕志杰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经方用药法律试读: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经方用药法律/吕志杰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ISBN978-7-117-25052-8Ⅰ.①经…Ⅱ.①吕…Ⅲ.①经方-临床应用Ⅳ.①R289.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09519号人卫智网www.imh.com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www.mh.com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经方用药法律著者:吕志杰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编:100021E-mail:imh@m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3月版本号:V1.1格式:moi标准书号:ISBN978-7-117-25052-8策划编辑:李丽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E-mail:WQ@m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吕志杰小传我于1952年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一个农民之家。自幼纯朴仁义,热爱劳动,颇得乡亲们好评。受父亲影响,儿时习练书法,渐长用功学习,中学始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学雷锋做好事。曾欲参军而未得。高中毕业后留校工作,三年后进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梦想成真,步入杏林,至今四十余年矣。大学期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长怀感恩之心,除苦读之外,热心公益工作,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蒙母校厚爱,1977年毕业后,留于本校中药教研室任教。期间,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中医经典学习班,转年调入河北省中医院内科工作,先在病房五年,后于门诊五年,十年间为临床打下基础。1988年调至河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任教,至2012年退休。回首几十年的杏林生涯,十年临床为主,二十余年教学、著述、科研兼顾临床。深知光阴苦短,未敢稍有懈怠。皓首穷经,夜以继日,几不知寒暑节假。求知时日愈深,愈觉得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妙趣无穷,百虑偶有所得,笔之记之,集腋成裘,所幸终有数部专著得以刊行,倘于杏林后来者有所裨益,吾将欣慰之至也。退休之后,壮心不已,于2012年应海南省中医院之特聘,为之应诊、查房、举办讲座。每年春夏仍回故乡母校工作。几十年持之以恒,从不懈怠,其中甘苦,真切心境,体现在曾经自拟的一首七律中,录之于下,以为同道共勉!甲午抒怀幽微经意万千寻,更向三坟问古音。执笔不知花甲岁,登坛每抱墨丁襟。人间难得壶公药,灯下唯求医圣心。自许百年扬国粹,相携同道力同任。丙申秋遥寄恩师马洪仕长沙望尽满城秋,百念无端独上楼。月色匀山青鬓雪,桃蹊惠我少年游。谈经语荡黉门内,济世今安碧海头。欲问疑难怜道远,心随雁过白洲。语译:遥望长沙,秋色满城,当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医圣张仲景以及为弘扬仲景之学踽踽独行的恩师,便独自登上高楼。月色均匀地挥洒在山岭上,不觉间我的青鬓已经如雪,又想起年轻时跟随真诚而严于律己的恩师游学的情形。当年恩师在讲台讲经论道那深邃的语言犹回荡在耳脑间,而如今,恩师为了济世,却安心于碧海边。独自求索,有疑难问题时想要询问恩师,只是可惜路途太遥远了!于是,那颗百般思念之心便随着鸿雁飞过白洲。注:①长沙:恩师学宗医圣张仲景,而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世称张长沙。此句表达了对圣人和宗圣人之学的恩师的敬仰之情。②桃蹊: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的缩略,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③少年游:年轻时随恩师游学。④谈经:谈论中医学经典。⑤黉门:古指学校。⑥碧海头:恩师注重实践,行医足迹远至海南;著书立说,名满海内外。⑦道远:一指路途遥远;一指老师的身上承载着医圣张仲景的济世之道。⑧白洲:泛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序傅延龄丙申秋应邀到海口讲课,得与吕志杰教授又一次相会。我与吕教授相识,至今已越廿年。吕教授温文尔雅,恭良俭让,做人做事皆一丝不苟,皓首穷经,笔耕不辍;但做学问,不务名利,是当下难得的纯学者。此次见面后数十日,吕教授将他的新作《经方用药法律》书稿寄给我,邀我作序。《经方用药法律》选取经方常用50多味药物,依据《本经》之论述,参考诸本草学家之注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详细论述仲景用法与规律,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临床中药学专著。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包括四大步骤,即理法方药。先明病症之理,在明理的基础上制定治法,随后依法选定对症的成方,最后一个字是药,即在成方之用药的精准上下功夫,审所治病情与经方恰合者,则原方用之;如不尽合,则依古圣之法,进行药味加减、药量增损等,使处方用药皆切合病情,则治之必有良效矣。由此可以看出,药具有与理、法、方同等的重要性。临床处方总是存在两种流弊,一者为有药无方;一者为有方无药。何谓有药无方?一张处方,它并不来源于任何成方,只是若干药物的拼凑和堆砌,这就是有药无方的一种表现。另外,在处方书写上也存在有药无方现象,比如医生开的是小柴胡汤,但是处方上柴、芩天各一方,姜、夏各奔东西。这样的处方,很难看出医者立法治病的思路。古人提倡先有方,后有药。也就是首先选定成方,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对成方的药味进行加减化裁。中医为何把对药方的药味处理称为化裁?所谓化裁,是以裁衣作比喻。裁缝师傅对选定的布料,要按身体尺寸进行裁剪,如此才能制成合体的衣裳。成方亦如布料,常常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剪”。何谓有方无药?一张处方,它虽然有明确的成方来源,但它是死板的成方,并没有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化裁。没有化裁并不是不必化裁,而是处方者不知化裁,不敢化裁。既不知化裁,复以“古方以不加减为贵”搪塞。比如用小柴胡汤,见腹痛者,不知去黄芩加芍药;见心下悸、小便不利者,不知去黄芩加茯苓。又比如用麻黄汤,处方上虽然写着麻、桂、杏、草四味药物,可是桂枝的用量大于麻黄,麻黄的用量反小于甘草。这些情况都属于有方无药。若要把握好理法方药的“药”字环节,若要避免有药无方或者有方无药现象,就需要有良好的临床中药学基础。如今重视经方学习和经方应用的中医师越来越多。若要学好经方,用好经方,那一定要很好的理解经方用药。吕教授的这本书正好给我们奉献了一个论述经方用药的优秀读本。宋版《伤寒论》序说:“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故从来注解本草者,必溯《本经》(《神农本草经》之简称)之源。吕教授的这本书亦求索《本经》之“本义”,以经方用药为实例,以经解论,以论证经,相互发明,相互发挥。古代医家们认定中医学的“四部经典”之一是《本经》。而如今细读、精读《本经》的医者似乎不多了!我认为《本经》所言皆源于事实,皆源于实证和经验。《本经》的作者不可能是闲着无事,关在屋子里杜撰本草。用今天的话来说,《本经》一定不是某人或某些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无数事实证明,《本经》所言不虚。比如《本经》论人参曰“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人参的这些功能不仅在临床上屡用屡验,在实验室也被充分证明。可惜的是《本经》的不少论述往往被人们忽略。举一个例子,《本经》论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其主热结黄疸的功能,人皆知之、用之;而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的功能,人少知之,更少用之。东垣老人信而好古,其当归拈痛汤用之。吕教授此书也着意“揭示某些中药被忽视之专长”,是很有价值的内容。吕教授注意到某些中药之专长,以及某些中药的某些专长被人们忽视的现象。我认为这类现象是令人痛惜的。《本经》讲的药物功能之所以被忽视,笔者猜想或许是因为人们曾用之不验。而之所以用之不验,笔者认为这既可能与药物产地、采集、炮制等质量有关,更有可能与用量、用法有关。如《肘后备急方》言青蒿治疟,如果其用量不至“一握”,用法不是“绞取汁,尽饮之”,亦必无效。我着力研究方药用量近二十年,深感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经》言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仲景诸方几乎尽其功用。遗憾的是,当今医者往往只用之调和诸药,而如何调和诸药,则不一定明确,只是信手添上一味甘草而已。吕教授本书研究经方124首运用甘草的三点规律:一是应用甘草调和诸药堪称“国老”之能;二是以甘草作为主药治疗多病之方;三是甘草用之不当亦有弊端。如此以经方解本草,发人深省。吕教授长期临证,屡用达药,精心研究经方用药之方法与规律。吕教授称之为“法律”,法者用法,律者规律。吕教授名其书曰“法律”,其欲与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媲美耶!是为序。编写说明《经方用药法律》者,志在潜心求索仲景书组方用药之方法规律也。本书是在几十年研究秦汉经典、经方用药,并参阅历代医家相关注本的基础上,融汇心得,独立思考,精心创作而成。在笔者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2版之“上部”,对仲景书252方(《伤寒论》112方,《金匮要略》140方。笔者统计方法详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经方新论》第一章)运用的165味药物(其中135味首载于《神农本草经》;23味首载于《名医别录》;7味首载于仲景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本书乃选录了其中常用的药物50余味,精心撰著而成。本书的学术价值重点有三:第一,参阅古代本草学家之注本,精心研究经方用药之方法与规律;第二,通过对经方用药法律的研究,揭示某些中药在当今被忽略之专长与方药配伍之技巧;第三,本书之研究成果,可弥补当前《中药学》讲义的某些不足。第一点,以甘草为例。经方使用甘草的方剂达124首,通过对这124首方运用甘草之方法、规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临床处方用甘草的三个要点:首先是调和诸药,诸如外而不内之散剂,下而不上之攻剂,燥而不濡之温剂,冽而不和之清剂,众而不群之杂剂,暴而无制之毒剂,皆应配伍甘草以调剂之,故甘草有“国老”之称。第二,甘草作为主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第三,甘草用之不当,亦有弊端。第二点,关于药物之专长与方药配伍之技巧,以四味药为例。先说药物之专长,以厚朴、大黄为例:厚朴为行气药,这是古今医家的共识。而《本经》首曰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如此温散之功却被人们忽略了。经方用厚朴,不仅用作行气药,并且对病情“内外牵连”(《本经疏证》),即表里同病者,为首选良药,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厚朴七物汤证等。大黄本为攻邪药,而《本经》却云其能“安和五脏”。这如何理解?全面分析了《本经》原文与经方应用大黄的32首方之后可知,大黄通过通大便、利小便、下瘀血、破癥瘕、去宿食及治邪实寒热等“推陈致新”之功用,祛除了病邪,从而达到“安和五脏”之效。再就是经方通过巧妙的配伍,可使药物发挥更多、更好以及特殊的效用,以人参、芍药为例:人参本为补虚药,而对于正虚邪实之病变,如小柴胡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等适当配伍人参,又可以达到扶助正气以祛除邪气之目的;芍药酸苦微寒,柔肝养血,善治腹痛,但其阴柔之性对寒性腹痛,则应适当配伍之后才能用之,如通脉四逆汤之方后注曰:“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这是因为,通脉四逆汤方中大辛大热之附子、干姜配点芍药,则不嫌其寒而治腹痛。诸如上述,只有系统、深刻理解经方用药之法律,才能发挥药物之专长,才能学会方药配伍之技巧。第三点,关于中药学之史略。中药学源远流长,其源头是秦汉时期的四部经典著作之一的《本经》。《本经》大约在战国时期成书后,历经秦汉,代有增益。秦汉时期许多医家在读《本经》的同时,学有心得,加了“注脚”,但这些医家都未留下姓名。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在收集整理《本经》文字的同时,将秦汉医家对《本经》的注脚(即注释文字)整理成书,名曰《名医别录》。因此可以说,《名医别录》乃是《本经》最早的注本。随后的唐、宋、元、明、清等历代本草学家们学用结合,撰写成自己的著作。这些著作,既有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原文的注释,也有发挥性的见解以及宝贵的临床心得,有的注本还联系经方用药法律加以阐述。上述诸多医家注本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经方用药阐释的丰富知识,当代的《中药学》虽然做了归纳总结,但不一定全面。本书深入挖掘总结了古代许多本草学家研究经方用药之心得,弥补了《中药学》的某些不足。本书值得说明的还有如下三点:第一,每味药之前的辑要。这是参阅了历代许多本草学家著作之相关论述,提炼要点而串连起来,为别具一格的“辑要”之作。第二,每味药气味之后括号内的注释。一般而言,中药的功能主治与口尝之五味是一致的,而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药物的功效主治与其口尝之五味不同,那就不必拘泥口尝之味。以石膏为例:诸家本草皆说石膏辛甘而寒,其实“味淡无臭”。言其辛者,以其功能解肌透热也。再以栀子为例:鼻闻之,口尝之,其“气微,味淡微酸”,因其功能清泄三焦火热,故本草学家皆曰气味“苦寒”。三以大黄为例:虽曰苦寒,其实以沸水浸泡一会儿品尝之,“味仅微苦而带清香之气”。言其苦寒者,以其善于清泄里实热证也。如此明确辨别的最大好处:对惧怕中药味苦等“五味”之偏者,可选择用药,以利于服用。如小儿高热者用石膏煎之如饮温水。第三,分析经方用药之法律,注重联系《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之原文本义。以仲景书经方用药之本,本于神农。舍“本”求“末”,难明经方用药之本义,更难以剖析经方用药之精义。此外,尚需说明,本书重复引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文及序号,这实属必要。其目的,前者是强化熟悉原文,后者乃便于查阅。最后说明,本书药物目录之先后排列,是以经方用药频次之多少为序(个别药例外)。例如,仲景书252方应用药物频率最高的是甘草,达124方,故首列甘草。每味药说明本于《本经》上、中、下三品之归属。本书请国医大师路志正老题词,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写序;我二十年前的学生马洪仕为我赋诗一首,书法家汤钟音先生为之书写;我的研究生范秉均、班光国、朱小静以及得意弟子马洪仕、曹晓慧与河北中医学院2013级扁鹊医学社7名学生(管媛媛、薛晔佳、蒋利梅、李媛媛、高广明、刘东明、梁彦闯),都认真校订了书稿,于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我年逾花甲,退休数年,别无他求,只是念念不忘中医事业,故临床之余,学习不止,笔耕不辍。但愿本书对读者学好经方用药,提高临床水平有所裨益,愚心足矣。吕志杰河北中医学院(退休)海南省中医院(特聘)2017年夏于石家庄绪论中医药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是一门在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医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融基础之上的医学,是一门传承了几千年、与时俱进的医学,是一门原始而高深、具有永久魅力的医学。总之,中医学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升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中医药学趋于成熟而形成体系是在秦汉时期。其奠基之作,即《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本经》《伤寒杂病论》四部经典。四部经典之内容有所不同:《黄帝内经》《难经》侧重中医学基础理论与针灸疗法;《本经》为中药学的源头;《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实践,将理、法、方、药融汇贯通,从而创建了辨证(病)论治之思想体系,乃方书之祖也。“绪论”试图对经方及其用药的源流本末以及古人的研究方法予以概括探讨,简述如下。一、《神农本草经》的产生、发展史略先民为了生存进行着各种活动,这些原始活动奠定了中医学实践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医学源于生活实践。中医学自古至今防病、治病的方法,诸如导引、药物、针灸、外治法等,皆起源于生活实践。由此可知,药物疗法是中医学治病的原始方法之一。欲求索“经方”,必先求索“药物”;欲求索药物,必先求索中药学的源头——《神农本草经》(以下多简称《本经》)。为了使读者对《本经》有个概括了解,故依据史料,探讨如下。1.《本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历史沿革及《名医别录》的由来《本经》内容之文献记载,由来久矣,最早始于“商、周间”,历经秦汉,代有增益。《本经》原书四卷,著者不详,书名是根据神农氏尝百草的上古传说而命名。此书具体撰年约在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公元前3世纪或前后。在中国医学史上,《本经》对药物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药学著作多是采录其原文,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补充。这部书的原本虽然早已失传,但它的文字却被辗转抄录而保存至今。《神农本草经》的书名及其略称,即《神农本草》《神农》,或《本草》等,在先秦时代的著作《礼记》《周礼》等书之古人注疏中已有所记载。而降至汉、魏、六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本经》古传本与古注本。《本经》影响所及,已衍化与发展成许多类型的医药学著作,其原文也被历代药典性本草学著作辗转引录。从《本经》演变的历史来看,在此书写成后的数百年间(相当于秦、汉时期),曾有许多医家陆续做了注释和新药品种的补充。他们把《本经》的原文写成红色文字(即“朱字”),把新增的文字写成黑字(即“墨字”),以示区别。但是,这些医家都未能留下姓名,故学者将这种最早的《本经》注本称为《名医别录》。2.《本经》的传承、发展及辑注史略公元6世纪初,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将《本经》分成7卷,并为之撰写了详细的注文,名为《本草经集注》,此书除了仍用红字与黑字区分《本经》与《名医别录》的文字外,陶氏还将自己撰写的注文用黑色小字标记。公元9世纪中期,唐朝政府大规模地组织医学官员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查,征集药物品种,绘成图像,再次加以整理扩充,撰成《新修本草》(后世称为《唐本草》),共54卷。这是一部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著作。其著作体例仍将《本经》佚文写成红字,其他均用黑字。公元10世纪,北宋政府也组织药官撰成《开宝本草》(原名是《开宝新详定本草》,后改称《开宝重定本草》),共20卷。其内容是在《新修本草》正文20卷的基础上,加以增订和注释。时隔不久,在公元11世纪中期,宋政府再次命掌禹锡及苏颂等医官增订《开宝本草》,并重新收集全国药材图像,撰成《嘉祐本草》20卷及《嘉祐图经本草》20卷。《嘉祐本草》的全称仍冠以“神农”二字,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这是因为,此书全部字数虽已较《本经》增加了很多倍,但在书中保存的《本经》佚文却是历经上述各书多次忠实转录之结果。以上所说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和《嘉祐本草》诸书,虽然都收载了《本经》的佚文,但其原书也都相继失传,迄今为止只能看到《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断不全、数量不多的个别古代抄本或其抄本碎片。直到公元11世纪末,北宋·唐慎微更在《嘉祐本草》的基础上,参考引用了大量经史百家著作中的有关药学资料,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1卷(简称《证类本草》)。此书初刊于1108年,名《大观本草》,共31卷(全称《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其后于1116年曾由宋政府修订,改称《政和本草》(全称《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内容大致相同,但卷数合并为30卷。由于这两类《证类本草》在编写体例上仍继续完整地转录了上述本草学著作,特别是宋代已采用刻版印刷术,将手写体的《本经》红字佚文刻印成白字(又称“阴文”),仍将本草书中的其他内容用黑字(又称“阳文”)刻印,因而自12世纪以后,《证类本草》成为迄今为止保存《本经》佚文最完整的一本古籍。除了《证类本草》和个别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书外,《本经》古传本的佚文还可见于公元11~12世纪以前各种传世的中医药文献或其他文史类书中,其中也包括流传国外(主要是日本)的中国古籍。上述古籍是考察《本经》原文的重要资料。为了恢复《本经》原貌,自南宋以后,开始出现了多种《本经》的辑本和辑注本。从事这项工作的不仅有中国学者,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他们主要是以《证类本草》的白字与明代《本草纲目》中的《本经》佚文为依据,并采用其他古籍中的佚文做参考。总之,自南宋以后,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均曾试图复原《本经》,并相继完成了《本经》的多种后世辑本和辑注本。所有这些辑复工作均在《本经》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各自的内容难免互有得失,这与各家学者限于原始资料的掌握范畴与其信实程度的辨识标准,以及对《本经》原书结构组成特点的考证分析结果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盛世修典书。20世纪末,现今政府为了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宝贵遗产,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之。《神农本草经辑注》课题组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更广泛的对各种传世及不断出土文献的发掘整理与深入考察,有计划、分步骤地重新进行《本经》的辑复工作。《辑注》首先从传世的各种早期古籍收集、分析、编排第一手《本经》佚文资料入手,将原书四卷本原文及其在汉魏以前的古注(六朝以后的古注除外)加以辑复。其次,将辑复后的《本经》原文及其古注进行校注、考证和按语。立足于重辑佚文,辑、校、注三者并举,注重正本清源,考证翔实,注释精当。其佚文的信实程度、校注的深度,比古人诸家辑本均有超越之处。《神农本草经辑注》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马继兴等学者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编著而成(199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集研究《本经》历代文献之大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使读者对《本经》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因此,这是从事中医工作者研究中药学,特别是研究《本经》必备的参考书。3.《本经》内容提要及其分类《本经》分为四卷,其主要内容是:卷一“序录”(又称“序例”)为药物总论部分。这部分又分为“序”与“录”两个方面。“序”,乃根据药效性质将药物分为三大类,称为上、中、下三品。三品之义引述如下:“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总论“序”的部分简要论述药物的配伍原则、四气、五味、毒性、采药、制药、剂型和用药方法等。卷二至卷四为药物各论部分,按照三品分类法,将365种药物逐一论述,对于每种药物分别记载了其正名与别名、性、味、毒性、生境、采制、功效、主治以及药物副品的应用等。《本经》收录药物365种,正符合一年365日之数。这意在说明,以防病、补虚、治疾为主的上、中、下三品药物,是人们一年日常生活中每日不可或缺的。深刻领会《本经》三品分类的核心内涵,其要点有二:一是重视药物的功用;二是重视药物的毒性。这两点对历代中药学的分类都具有指导意义。《本经·序录》之“录”,为《本经》全书所记载的药物目录。迄今为止,古籍中引录“《本经》(药物)目录”的最早医籍是《本草纲目·卷二》。该目录只有三品药名,未做进一步的分类。与《本经》时代相近的《周礼》一书,已有“五药”分类之法。根据汉郑玄注:五药“即草、木、虫、石、谷”(见《周礼》之“天官·疾医”)。故马继兴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辑注》,在《本经》三品药物及《周礼》五药古制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矿物和动物各类的顺序排列各药。即:草部木部谷部,包括果、菜、谷各类,以上均植物药。石部,包括金、石各类,均矿物药。虫部,包括人、兽、禽、虫、鱼各类,均动物药。上述按自然属性之“五药”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我国本草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承先启后人物——南北朝时期的药物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即采用自然属性作为一级分类,将三品作为二级分类。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亦主要按中药的自然属性分类,只是将收录的《本经》《名医别录》之药物标明三品。《纲目》收载的1892种药是《本经》的5倍还多,其分类更为精细而具体(详见本书附录)。上述可知,中药的分类始于《本经》。“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见刘渡舟先生撰写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之序文),故仲景书之方所用的大部分药物,皆与《本经》具有“母子血缘”关系。因此,下文探讨经方必然论及《本经》。二、经方的形成与发展史略方剂的起源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药物,这是用单味药治病的起源。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认识到几味药配合起来,其疗效好于单味药,故方剂应运而生。中医治病由单味药过渡到方剂,这是经验的丰富和升华,是历史性的飞跃!但是,在什么时候从以药治病过渡到以方治病,由谁创立的方剂?这很难定论。从史料文物来看,方剂的形成至少在周代或之前。例如,在周代《礼记》提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这体现了封建传统是讲究“忠心”与“孝道”的。当然,仅从这里还不足以说明是否已经有了方剂。但从《史论·扁鹊仓公列传》的叙述中,的确已经有了方剂的记载。书中说: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教给他“禁方”(即“密而不传”之方),扁鹊在治疗一个“尸厥”,即病重如死的病人时用了“八减之剂”。其具体方药,无从得知,但却充分表明,方剂在那个时候已经具备了。在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方剂的是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该书内容比较粗糙,从其内容和字义分析,其早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秦汉)这部典籍中,关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病因病机、针灸疗法、治病法则、方剂配伍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已经基本成熟而自成体系。也就是说,在《黄帝内经》中,方剂理论已大体完善了。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全部《黄帝内经》仅仅记载了13个方,而且相当原始。其中用药1味者有4方,其他方也很简单,仅是中医方剂学的雏形。《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成熟与方剂的原始之反差为何如此之大呢?答案可从《汉书·艺文志》求索。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了“经方十一家”与“医经七家”,这就明确了那时对经方与医经的论述是分开的。《黄帝内经》为“医经七家”之一,属于经书类,所以载方很少,而另外有专门记载经方类的书籍,其中就有《汤液经法》(方剂学专著)。总之,远在汉代,中医学就分为两大类:即讨论中医理论为主的“医经”与讨论中医治疗为主的“经方”。尚须进一步探讨的是:《汉书》中说的“经方”与仲景书中的经方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需要从中医文献中去寻找答案。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又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这就说明了仲景、伊尹、神农三者的关系:“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林亿等《伤寒论·序》)。还可说明,《伊尹汤液》与《汉书》记载的“经方十一家”之一的《汤液经法》是一部书,久佚。但可以推断,与汉代切近的皇甫谧曾亲见《伊尹汤液》,并亲见魏晋“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皇甫谧综合分析后做出明确判断:张仲景撰集的《伤寒杂病论》,是在《伊尹汤液》的基础上“论广”而成。所谓“论”,乃指加以研究,使之条理化;而“广”者,是指扩大和补充之。还应当认识到,仲景书不仅“论广《伊尹汤液》”,并且研究了《汉书》中讲到的“医经”类书籍,用张仲景自己的话说:他撰集的《伤寒杂病论》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以超人的智慧编著而成。遗憾的是,班固所述“经方十一家”未能流传至今。但庆幸的是,《伤寒杂病论》被保存下来。时至今日,中医界所言“经方”概指仲景书之方。经方配伍严谨,遣药精当,疗效神奇,故被誉为“方书之祖”。其无与伦比的价值,垂训千古,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代之后,历代有建树的医家无不学本秦汉经典,历代有价值的方书无不源本经方。诸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虽以论述诸病之病因、病机、病候为主,但也记载了方剂。《隋书·经籍志》中着重说的是张仲景之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的方子多了许多,而经方是其主体部分。宋、金、元时期,战乱不断,生活不定,疾病多发,这也引发了学术争鸣。金元四大家在学术上各有建树及独到之处,但刘河间主张的寒凉(擅用清热);张子和主张的攻邪(主用汗、吐、下法);李东垣主张的补益(强调调补脾胃,分辨内外伤);朱丹溪主张的滋阴(强调滋阴以降火),皆源本于经典,取法于经方而有所发挥。时至明清时代,方书类著作日益增多,影响较大的,如明代的《医方考》《普济方》(6万余首),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很多方与方剂理论。清代则更多,诸如王晋三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东逸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与《汤头歌诀》、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在温病四大家的著作与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也创制了许多名方。对上述方书类著作,应当理清两点:一是这些类书并非研究经方之专书;二是这些类书的作者都十分重视经方,都收录了经方。尚须明确:在上述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还贯穿着一条路线,即专门研究仲景书的群体与专门研究经方的医家。最早的代表医家就是宋代的成无己,其著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共四卷,前三卷论证,第四卷论方20首)。时至清代,张璐在其著作《张氏医通》中设专卷讨论“祖方”(即经方),每一祖方后附衍化方若干,使读者对每一首经方的加减变化一目了然。随后,徐大椿效法张氏而作《伤寒论类方》。笔者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下部》(第2版)即专门论方,对全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用之方进行系统解读,并探讨其方与方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笔者所做的研究工作有何价值,读之便知。历代医家对经方的研究与发展,还有一条或明或隐的线索,即贯穿于历代研究本草学的专著之中。请看下文分解。三、经方用药法律启示录《本经》为中药学的源头典籍。学习中药学要想从根本上学、学得其精华,就必须从读《本经》入手。但是,“《本经》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张志聪),故读懂确实不容易。那么,如何去读呢?首先要明确,《本经》是古圣先贤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升华,从而撰集的以单味药防病治病之经验总结。古人与今人的语言表达差别很大,故今人读古人之书倍感古奥。其破解的方法,一是加强古文修养;二是借助历代本草学家之相关著作加深理解,读懂本义,以便学以致用。关于如何读《本经》,综合历代本草学家研究《本经》的启示,总结三点如下:1.将《本经》与仲景书联系起来研究前面说过,“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林亿等《伤寒论·序》)。由此可以这样推理:张仲景撰集《伤寒杂病论》,其“博采众方”就有《伊尹汤液》,故仲景可谓《本经》再传之人。纵览历代研究《本经》之专著,几乎都是联系仲景书、联系经方去研读。例如: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凡例》说:“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仲景《伤寒》《金匮要略》之方,即其遗书也。开阴阳之和,泄天地之藏,所以效如桴鼓。”周岩《本草思辨录》更指出:“读仲圣书而不先辨本草……非特无效,抑且贻害。”邹澍《本经疏证》一书的主线,皆以经方解释《本经》的主治,以《本经》所论分析古方的应用。总之,古代研究本草的书籍之一大特点,即都将仲景书融贯于《本经》的研究之中,以经方解释《本经》之功用主治,以《本经》药性推衍经方之用药配伍。这个门径找对了,登堂入室,潜心研究,必能破解经方用药难解之“谜”。2.从本草的形、色、气、味等辨识其功用中药的形、色、气、味等,是现在学习中医药者容易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看懂《本经》并正确运用的切入点。徐大椿领悟《本经》用药的基本思路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如此据“气”以测知药物阴阳属性,据味以分辨药物作用之脏腑,据色以明了药物归属何经,据形以推断药物作用之部位,以及据药物之质地、性情、生时、产地等不同而推断治病的药用机制与用药规律,为学者点亮了发蒙解惑、拨云见日的引航之灯。下面以厚朴为例,刘潜江说:“草木或四时不凋者,或得于纯阴,或得于纯阳。如厚朴则所谓纯阳者,故取木皮为用,而气味苦辛,色性赤烈也。夫味之苦者,应于花赤皮紫,是味归形也;形色紫赤者,应于气温,是形归气也。苦能下泄,然苦从乎温,则不下泄而为温散。若苦从乎寒,则直下泄,如枳实是已。”(转录《本经疏证》)如此分析,法乎自然物化之性,本草气味形色相合之妙,便会对厚朴功用有新的领悟(详见各论之厚朴新解)。再以干地黄为例,《本草求真》说:干地黄“专入肾,并入心、脾。……张璐谓其心紫入心,中黄入脾,皮黑归肾”。可知干地黄不仅善于补肾益阴精,且可补益心脾之血虚。此辨药物之色以析功用也。三以神奇的虫功用为例,缪仲淳说:“虫生下湿土壤中,得幽暗之气,故其味咸气寒,以刀断之,中有白汁如浆,凑接即连,复能行走,故今人用之治跌扑损伤、续筋骨有奇效。……咸寒能入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癥瘕、血闭诸证。”(转录《本经疏证》)这是以虫类药之生存环境及其生命特性推断其功用特点。上述例证可知,药物之形、色、气、味等,必须加以重视。还有,黄宫绣《本草求真》运用《黄帝内经》理论辨识药用。他说:“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凡药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凡药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凡药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凡药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由此我联想到仲景书一条原文中“四个字”的解释,即《金匮要略》第一篇第1条所曰“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之义,这句经文“补用酸”与“益用甘味”都好理解,而“助用焦苦”之本义往往被曲解。用上述《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理解就好解了,即“凡药色赤、气焦的黄连之属,可入心清火也”。学习了现代《中药学》的学子们,你们对上述中药之形、色、气、味等知识了解了吗?若缺乏了解,则应重视起来,才能进入《本经》之门。3.重视药物的归经及引经报使以提高疗效《本经》于每味药之首,必论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却不谈归经。虽不明言归经,而所述功用主治,实乃蕴含着归经之理。后世医家们在临证中观察之,研究之,昭示、完善了归经理论。在这方面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医家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他的著作《珍珠囊》十分重视药物的归经,在治方中皆加入引经药,总结出十二经常用引经药。由此以引导全方治有专主,从而提高疗效。例如,他针对泻火药的论述说:“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大肠火;白芍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柴胡佐黄芩泻三焦火,佐黄连泻肝火、胆火;黄柏泻膀胱火。”所谓“黄连泻心火”,即黄连归心经,其他药类推。柴胡“佐”某药,乃指柴胡为“引经”药。尤在泾于《读书笔记》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佐使,则不通病所。”故引经药即引导治病之药到达病所,以愈病而建功也。脾胃学家李东垣在遣方用药上深受张元素的影响,遂在张氏《珍珠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加以完善,著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该书对《本经》之药物的归经理论等,很有建树。中医药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不断传承,又逐步提高。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引经报使之功,采取了人造天功之法,即依据病位之不同而将某药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以达到引经报使之功。例如黄连治“心火生用;虚火醋炒用;胆火猪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炒,或童便炒;食积火黄土炒;湿在气分吴茱萸汤炒,在血分干漆水炒;眼赤人乳炒”(《本草求真》)。如此精细的炮制法,使黄连达到了治疗周身上下内外之各种火的目的。上述可知,中药的归经不是绝对的,经过适当的配伍及炮制,可以改变其归经方位及其功用。这就是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之处。至此,尚须探讨一个问题,即《本经》不明言归经,我们又如何理解其隐含的归经之功呢?还举黄连为例,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分析说:“黄连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气水而味火,一物同具,故除水火相乱而为湿热之病。”陈氏用上述黄连之气味特性,以解读《本经》关于黄连所主诸证,既治湿热在上之“热气目痛、眦伤、泪出”;又治湿热在中之“肠澼腹痛下痢”;还治湿热在下之“妇人阴中肿痛”。如此恰如其分之精细解说,启人心扉,发人深省。最后,还要提醒学者悟透一点,药物之归经及引经报使,与某药气、味、形、色、质等特性专长密切关联,应进行综合研究。前述张元素所说的黄连等七八味药擅长清泻不同脏腑之火,其某药泻某脏某腑之火,则该药必归某经。因此,记住药物功用主治之专长,也就可以推断其归属某经。如此知其然,便知其所以然的衍义推理思想,乃善学善悟者也。四、笔者撰著《经方用药法律》的根基人贵有自知之明,扪心自问,笔者有撰著《经方用药法律》的根基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一下自己研究仲景医学的经历。于40年前(1974—1977年),笔者梦寐以求的上了大学。3年毕业后留校从事《中药学》的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就脱产学习了一年的四部经典、医古文及日语。一年后调至河北省中医院内科工作。在内科工作的10年期间(1979—1988年),于1984年又脱产参加了河北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理论提高班”,时间是一个学期,这个班实际上就是学习四部经典,期间聆听了慕名已久的刘渡舟教授讲学。上述一年半两个班的学习以及平时的背诵积累,让我在中医经典上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临床上学着用经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使自己增强了学好经典、用好经方的信心。在这10年期间,我先是在病房5年,这5年为了工作需要,在西医内科等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后5年是独立门诊及带教,这期间看了中药、方剂、内科及古代名著等中医方面的“杂书”。总的来说,这10年期间的主攻方向是学习经典,学用经方与内科临床。由于几种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笔者于1988年调至河北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任教。如果说上述10年是学经典、用经方的阶段,那么自执教至今的近30年则是在教学、临床(我从医院到学院之后,始终在课余时间坚持临床门诊)中边干、边学,潜心研究的阶段。这期间,我三十年如一日,只争朝夕,夜以继日地在教学、临床之余看书学习,收集素材,结合心得,撰写论文上百篇,编撰专著十余部。这些论文、论著大多数是研究经典、经方方面的理论心得与临床应用,是学用结合、编著并举的成果。笔者研究的方向,先是《金匮要略》为主,后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系统研究。其内容,先是以编为主,以著为辅,后期则以著为主了。诸如:我的第一、二本书《大黄实用研究》《金匮杂病论治全书》皆以编为主。我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1版(2000年)编的成分多,第2版(2016年)则著的成分增加了。我的《金匮要略注释》(2003年)与《张仲景方剂学》(2005年)乃既编又著。于2010年至2014年连续出版的5本书,即《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经方新论》《仲景医学心悟八十论》《张锡纯活用经方论》,或以编为主,如《选粹》;或以著为主,如《新论》与《八十论》;其他两本则编与著并重。于此加一段插叙:笔者与李士懋先生(第二批国医大师)、田淑霄先生夫妻,可以说是亦师(我接受继续教育时期的老师)亦友(与二老之年龄虽相差14岁,但学术上为知音朋友)。我的上述著作出版了,多赠书呈请二老赐教,二老也把新作惠赠于我。我赠予二老新作时,李老几次对我说:志杰,不要总写编著类的书,应写自己的。我回答说:写这些书首先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其中有自己的心得、领悟,故既编又著,等我到了二老的年纪和水平,一定写以著为主的著作。笔者这本《经方用药法律》具备了两个基础:一是40年之前10年学习经典、经方的基础;二是后30年研究经典、经方的基础。特别是《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1版、第2版的编著,更是奠定了本书的基础。本书是笔者独立思考、潜心研究经方用药之方法规律的结晶。这些解读,是几十年来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日积月累,积粟成山,滴水成河,以流淌的热血,精心“酿制”的成果。这个成果及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无数个节假日、双休日及平时一个个日日夜夜魂牵梦绕,苦思冥想的结果。确实,著书立说是苦了点,但苦中求乐,乐在其中,这是每一个自愿著作者的心境。为了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为了给有志于中医而特别专注“经方用药”的读者们写出喜闻乐读的精品,再苦也值得。总之,这本书是笔者累积几十年学习与研究经典、经方以及许多名著而提炼的作品,这是心血凝成的作品,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学习要思考,思而有得要动笔。勤学、深思、善记与践行,这是成就一部优秀作品的四个要素。让我以这本书为新的起点,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再创作,精心凝炼优秀作品。各论本书既然是讲经方用药法律的,自然涉及药物的分类。中药学之分类,最早于《本经》分为上、中、下三品。与《本经》时代相近的《周礼·天官·疾医》按照基原将药物分为“草、木、虫、石、谷”五类。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承前启后之巨著《本草纲目》效法先哲,亦按基原为主加以分类,由于药物增加了很多,故归类更加精细。此后,本草学家们对药物的分类法不同。现今的教科书《中药学》是按功效分类,医者已经习以为常。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分类法都非完美,皆有不足之处。就说功效分类法吧,这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每一种药物往往是几种功效、多种主治,而功效分类只能取其主要的功效,或某一种功效加以归类。如此分类的弊端是容易误导读者,使之只重视某一种功效,而忽略了其他功效。本书只收录了经方之常用药50余味,这些药物按功效分类涉及解表、清热、祛痰、行气、逐水、温里、潜阳、安神、利水、止血、活血、补益、收涩、外用药等多种功效。经反复考虑,决定采取一种新颖的分类法,即按照经方用药之频率高低作为先后之序加以排列,如甘草用之频率最高,故列为首药讲解,依次类推。经方用药法律提纲甘草调和诸药堪称“国老”作为主药治疗多病甘草有益亦有弊桂枝解肌散邪温通化饮温经通脉通利关节通阳补虚通阳下气其他生姜和胃止呕解表散邪通阳宣痹散寒止痛宣化痰水大枣甘润养营用于表证培土固本用于里证用大枣特殊剂量、剂型方芍药和营调卫治时行寒热养血止痛治多种痛证活血行瘀治瘀血病证其他芍药“利小便”应重视半夏调中气治寒热散结气消痞满降胃气止呕吐通腑气息肠鸣化寒饮平喘咳祛痰饮治头眩开痰结利咽喉干姜回阳救逆治危急重证温肺化饮治咳逆上气温中散寒治中焦虚寒证温中助阳治血证其他附子回阳救逆治危急重病温阳散寒治痹证温阳利水治水气病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证扶阳固表治卫阳不足证温里助阳治中寒证为佐使引导药外用治头风人参大补气血救治危证健脾益气治中虚升降失调证扶正气除邪气补体虚而止痛茯苓健脾利水治水饮所致诸病健脾益气治脾虚湿盛证通利小便治小便不利健脾宁心治心神不安大黄荡涤肠胃通利水道下瘀血、血闭破癥瘕积聚调中去宿食治邪实寒热推陈致新,安和五脏术健脾益气治失摄证健脾运湿治小便不利健脾化饮治饮停证健脾养胎治胎动不安健脾祛湿治痹证麻黄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宣化痰饮宣肺利水宣湿通痹发汗透黄黄芩清透少阳胆经邪热清泄少阳胆腑邪热治肠热下利治肝热证治肺热证治胃热证治心火证治血热证治瘀热证治胎热证为反佐药杏仁宣通肺气润燥、行气及反佐枳实破结消胀治阳明腑实证行气除满治腹满行气消痰除饮行气和血当归和血养肝和血止血和血散寒和血治疮和血补虚石膏清里透表清阳明(气分)邪热清宣肺热清饮结化热清热息风亦清虚热厚朴解表兼通里利气治腑实下气消痰饮行气通血痹黄连清胃热清肠热清心火疗疮疡五味子收肺气治咳逆上气敛肾气疗冲气上冲栀子清热除烦治黄良药阿胶补阴气不足止多种出血反佐祛邪之剂芒硝逐六腑积聚荡饮结留癖破热与血结柴胡和解少阳而除寒热疏理气机而调气血芎(川芎)散风邪解肝郁调肝脾行瘀止血桃仁治少腹“瘀热”证治血闭癥瘕病治肠痈营血瘀结证地黄补肾益阴补血通脉并能止血凉血安神黄芪益气祛邪治痹证益气健脾疗水肿益气建中补虚损益气实表祛黄汗龙骨重镇安神治躁狂并治痰涩精止遗治遗精滑泄反佐升散之药治牝疟葛根主表寒证兼项背强并治表证兼下利者亦治风热表证葶苈(子)泻肺逐痰治痰热壅盛证泻肺逐水治水气病消肿治小儿疳虫蚀齿麦门冬甘寒养阴治燥热证扶助正气治虚损证甘遂治水热互结之结胸重证逐水治悬饮逐水治留饮黄柏清湿热以退黄清湿热而治利清虚热可安蛔栝蒌实开胸涤痰治胸痹病涤痰消痞治结胸病薤白通阳散结治胸痹病疏通气滞治泄利下重橘皮理气和胃治呕哕理气开胸治胸痹葱白通阳气通气血虫和血通络治干血劳和血通经治妇人瘀血助软坚药治癥瘕疟母薯蓣(山药)补脾益肾治虚劳病补肺生津治“苦渴”吴茱萸温中下气止痛治肝胃虚寒证温血散寒治血气虚寒证水蛭泄瘀热治蓄血及妇人经水不利攻瘀血而性缓善入治干血劳艾叶麻子仁润肠燥治脾约滋心阴“复血脉”鳖甲消癥益阴治疟母凉血益阴治阴阳毒蛇床子酸枣仁山茱萸补肝之圣药扶正之良品是否去核与性味论蜂蜜润肠治便秘甘缓而止痛缓峻药之性解峻药之毒甘润养脾阴黏合诸药为丸,以“除众病,和百药”酒辛热助阳散邪辛热走窜通痹其他人尿羊肉粥经方用药法律纲目《本经·上品》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气香而特异,味甜而特殊),为中药中至甘之品。《本经疏证》说:“甘草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其色之黄,味之甘,迥出他黄与甘之上,以是协土德,和众气,能无处不到,无邪不祛……”此《本经》所曰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名医别录》曰:“解百药毒”也。《本草正》说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尚须明确的是,经方用甘草,有生用、炙用之分。《药品化义》说:“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经方使用甘草的方剂达124首。甘草是临床医生十分常用的药物,开完处方,医生往往信手添上一味甘草。至于甘草在方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有些人却难以确切地回答出来,学习一下仲景运用甘草的经验,对我们将大有裨益。甘草不仅具备“国老”之能调和诸药,并且用之为主药可治多病。经方如何取甘草调剂、治病之功用?如何对生甘草与炙甘草区别应用?哪些病证禁用、慎用甘草呢?分述如下:1.调和诸药堪称“国老”国老德高望重,能调和百官之悖,使政通人和;甘草得中和之性,能调和诸药之偏,使合乎病情。甘草如此之功能,《本经疏证》简要概述说:“《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一百二十方(按:编者统计为124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桃核承气、大黄甘草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等汤);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丸等);毒者,暴而无制(乌头汤、大黄虫丸等)。若无甘草调剂其间,遂其往而不返……讵诚决胜之道耶!”笔者将邹澍之论衍义如下:(1)散剂,外而不内者合甘草:此类方剂较多,经方大略有四类:首先是治疗太阳病中风表虚证的桂枝汤类。桂枝汤是其主方或基础方,方用甘草与桂枝、生姜相配,辛甘发散为阳,以助益阳气;甘草与芍药、大枣相合,酸甘化阴,以补益阴血。因此,甘草在桂枝汤方内不仅能调和诸药,更重要的是能安内攘外。诸如治疗中风表虚兼项背强的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兼喘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兼漏汗的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兼寒疝腹痛的乌头桂枝汤;治疗兼营血虚损,身体疼痛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与治疗柔痉的栝蒌桂枝汤;治疗太阳病误下兼见胸满、脉促的桂枝去芍药汤与兼见胸满、脉微、恶寒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表邪轻证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以及治疗黄汗证与黄疸病“当以汗解之”(十五·16)的桂枝加黄芪汤12方,都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因此这些方使用甘草的目的均与桂枝汤相似。第二是治疗太阳病伤寒表实证的麻黄汤类。麻黄汤是其主方或基础方,方中麻黄与桂枝、杏仁相配,宣肺发汗之力甚强,加配甘草甘缓之性,防止发汗太过伤及正气,使之成为有制之师。其他如治疗“湿家身烦痛”,即寒湿在表的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在表而化热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寒在表,发汗后邪热迫肺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及治疗太阳病兼少阴阳虚证的麻黄附子甘草汤等4方,皆与麻黄汤使用甘草相似。第三是治疗太阳病伤寒表实证并邪客太阳经的葛根汤,以及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为桂枝汤合麻黄汤去杏仁加葛根而成。第四是青龙汤类。这一类方剂包括:治疗外感风寒,内有郁热的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肺有伏饮的小青龙汤与饮郁化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水气病风水、皮水“当发其汗”(十四·1)的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治疗肺胀咳嗽上气的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口渴证“兼主微风、脉紧、头痛”(十七·19)的文蛤汤8方,皆取甘草调和之功用。(2)攻剂,下而不上者合甘草: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5

  • 经方用药法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吕志杰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经方用药法律试读: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经方用药法律/吕志杰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ISBN978-7-117-25052-8Ⅰ.①经…Ⅱ.①吕…Ⅲ.①经方-临床应用Ⅳ.①R289.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09519号人卫智网www.imh.com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www.mh.com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经方用药法律著者:吕志杰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编:100021E-mail:imh@m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3月版本号:V1.1格式:moi标准书号:ISBN978-7-117-25052-8策划编辑:李丽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E-mail:WQ@m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吕志杰小传我于1952年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一个农民之家。自幼纯朴仁义,热爱劳动,颇得乡亲们好评。受父亲影响,儿时习练书法,渐长用功学习,中学始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学雷锋做好事。曾欲参军而未得。高中毕业后留校工作,三年后进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梦想成真,步入杏林,至今四十余年矣。大学期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长怀感恩之心,除苦读之外,热心公益工作,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蒙母校厚爱,1977年毕业后,留于本校中药教研室任教。期间,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中医经典学习班,转年调入河北省中医院内科工作,先在病房五年,后于门诊五年,十年间为临床打下基础。1988年调至河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任教,至2012年退休。回首几十年的杏林生涯,十年临床为主,二十余年教学、著述、科研兼顾临床。深知光阴苦短,未敢稍有懈怠。皓首穷经,夜以继日,几不知寒暑节假。求知时日愈深,愈觉得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妙趣无穷,百虑偶有所得,笔之记之,集腋成裘,所幸终有数部专著得以刊行,倘于杏林后来者有所裨益,吾将欣慰之至也。退休之后,壮心不已,于2012年应海南省中医院之特聘,为之应诊、查房、举办讲座。每年春夏仍回故乡母校工作。几十年持之以恒,从不懈怠,其中甘苦,真切心境,体现在曾经自拟的一首七律中,录之于下,以为同道共勉!甲午抒怀幽微经意万千寻,更向三坟问古音。执笔不知花甲岁,登坛每抱墨丁襟。人间难得壶公药,灯下唯求医圣心。自许百年扬国粹,相携同道力同任。丙申秋遥寄恩师马洪仕长沙望尽满城秋,百念无端独上楼。月色匀山青鬓雪,桃蹊惠我少年游。谈经语荡黉门内,济世今安碧海头。欲问疑难怜道远,心随雁过白洲。语译:遥望长沙,秋色满城,当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医圣张仲景以及为弘扬仲景之学踽踽独行的恩师,便独自登上高楼。月色均匀地挥洒在山岭上,不觉间我的青鬓已经如雪,又想起年轻时跟随真诚而严于律己的恩师游学的情形。当年恩师在讲台讲经论道那深邃的语言犹回荡在耳脑间,而如今,恩师为了济世,却安心于碧海边。独自求索,有疑难问题时想要询问恩师,只是可惜路途太遥远了!于是,那颗百般思念之心便随着鸿雁飞过白洲。注:①长沙:恩师学宗医圣张仲景,而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世称张长沙。此句表达了对圣人和宗圣人之学的恩师的敬仰之情。②桃蹊: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的缩略,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③少年游:年轻时随恩师游学。④谈经:谈论中医学经典。⑤黉门:古指学校。⑥碧海头:恩师注重实践,行医足迹远至海南;著书立说,名满海内外。⑦道远:一指路途遥远;一指老师的身上承载着医圣张仲景的济世之道。⑧白洲:泛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序傅延龄丙申秋应邀到海口讲课,得与吕志杰教授又一次相会。我与吕教授相识,至今已越廿年。吕教授温文尔雅,恭良俭让,做人做事皆一丝不苟,皓首穷经,笔耕不辍;但做学问,不务名利,是当下难得的纯学者。此次见面后数十日,吕教授将他的新作《经方用药法律》书稿寄给我,邀我作序。《经方用药法律》选取经方常用50多味药物,依据《本经》之论述,参考诸本草学家之注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详细论述仲景用法与规律,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临床中药学专著。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包括四大步骤,即理法方药。先明病症之理,在明理的基础上制定治法,随后依法选定对症的成方,最后一个字是药,即在成方之用药的精准上下功夫,审所治病情与经方恰合者,则原方用之;如不尽合,则依古圣之法,进行药味加减、药量增损等,使处方用药皆切合病情,则治之必有良效矣。由此可以看出,药具有与理、法、方同等的重要性。临床处方总是存在两种流弊,一者为有药无方;一者为有方无药。何谓有药无方?一张处方,它并不来源于任何成方,只是若干药物的拼凑和堆砌,这就是有药无方的一种表现。另外,在处方书写上也存在有药无方现象,比如医生开的是小柴胡汤,但是处方上柴、芩天各一方,姜、夏各奔东西。这样的处方,很难看出医者立法治病的思路。古人提倡先有方,后有药。也就是首先选定成方,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对成方的药味进行加减化裁。中医为何把对药方的药味处理称为化裁?所谓化裁,是以裁衣作比喻。裁缝师傅对选定的布料,要按身体尺寸进行裁剪,如此才能制成合体的衣裳。成方亦如布料,常常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剪”。何谓有方无药?一张处方,它虽然有明确的成方来源,但它是死板的成方,并没有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化裁。没有化裁并不是不必化裁,而是处方者不知化裁,不敢化裁。既不知化裁,复以“古方以不加减为贵”搪塞。比如用小柴胡汤,见腹痛者,不知去黄芩加芍药;见心下悸、小便不利者,不知去黄芩加茯苓。又比如用麻黄汤,处方上虽然写着麻、桂、杏、草四味药物,可是桂枝的用量大于麻黄,麻黄的用量反小于甘草。这些情况都属于有方无药。若要把握好理法方药的“药”字环节,若要避免有药无方或者有方无药现象,就需要有良好的临床中药学基础。如今重视经方学习和经方应用的中医师越来越多。若要学好经方,用好经方,那一定要很好的理解经方用药。吕教授的这本书正好给我们奉献了一个论述经方用药的优秀读本。宋版《伤寒论》序说:“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故从来注解本草者,必溯《本经》(《神农本草经》之简称)之源。吕教授的这本书亦求索《本经》之“本义”,以经方用药为实例,以经解论,以论证经,相互发明,相互发挥。古代医家们认定中医学的“四部经典”之一是《本经》。而如今细读、精读《本经》的医者似乎不多了!我认为《本经》所言皆源于事实,皆源于实证和经验。《本经》的作者不可能是闲着无事,关在屋子里杜撰本草。用今天的话来说,《本经》一定不是某人或某些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无数事实证明,《本经》所言不虚。比如《本经》论人参曰“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人参的这些功能不仅在临床上屡用屡验,在实验室也被充分证明。可惜的是《本经》的不少论述往往被人们忽略。举一个例子,《本经》论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其主热结黄疸的功能,人皆知之、用之;而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的功能,人少知之,更少用之。东垣老人信而好古,其当归拈痛汤用之。吕教授此书也着意“揭示某些中药被忽视之专长”,是很有价值的内容。吕教授注意到某些中药之专长,以及某些中药的某些专长被人们忽视的现象。我认为这类现象是令人痛惜的。《本经》讲的药物功能之所以被忽视,笔者猜想或许是因为人们曾用之不验。而之所以用之不验,笔者认为这既可能与药物产地、采集、炮制等质量有关,更有可能与用量、用法有关。如《肘后备急方》言青蒿治疟,如果其用量不至“一握”,用法不是“绞取汁,尽饮之”,亦必无效。我着力研究方药用量近二十年,深感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经》言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仲景诸方几乎尽其功用。遗憾的是,当今医者往往只用之调和诸药,而如何调和诸药,则不一定明确,只是信手添上一味甘草而已。吕教授本书研究经方124首运用甘草的三点规律:一是应用甘草调和诸药堪称“国老”之能;二是以甘草作为主药治疗多病之方;三是甘草用之不当亦有弊端。如此以经方解本草,发人深省。吕教授长期临证,屡用达药,精心研究经方用药之方法与规律。吕教授称之为“法律”,法者用法,律者规律。吕教授名其书曰“法律”,其欲与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媲美耶!是为序。编写说明《经方用药法律》者,志在潜心求索仲景书组方用药之方法规律也。本书是在几十年研究秦汉经典、经方用药,并参阅历代医家相关注本的基础上,融汇心得,独立思考,精心创作而成。在笔者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2版之“上部”,对仲景书252方(《伤寒论》112方,《金匮要略》140方。笔者统计方法详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经方新论》第一章)运用的165味药物(其中135味首载于《神农本草经》;23味首载于《名医别录》;7味首载于仲景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本书乃选录了其中常用的药物50余味,精心撰著而成。本书的学术价值重点有三:第一,参阅古代本草学家之注本,精心研究经方用药之方法与规律;第二,通过对经方用药法律的研究,揭示某些中药在当今被忽略之专长与方药配伍之技巧;第三,本书之研究成果,可弥补当前《中药学》讲义的某些不足。第一点,以甘草为例。经方使用甘草的方剂达124首,通过对这124首方运用甘草之方法、规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临床处方用甘草的三个要点:首先是调和诸药,诸如外而不内之散剂,下而不上之攻剂,燥而不濡之温剂,冽而不和之清剂,众而不群之杂剂,暴而无制之毒剂,皆应配伍甘草以调剂之,故甘草有“国老”之称。第二,甘草作为主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第三,甘草用之不当,亦有弊端。第二点,关于药物之专长与方药配伍之技巧,以四味药为例。先说药物之专长,以厚朴、大黄为例:厚朴为行气药,这是古今医家的共识。而《本经》首曰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如此温散之功却被人们忽略了。经方用厚朴,不仅用作行气药,并且对病情“内外牵连”(《本经疏证》),即表里同病者,为首选良药,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厚朴七物汤证等。大黄本为攻邪药,而《本经》却云其能“安和五脏”。这如何理解?全面分析了《本经》原文与经方应用大黄的32首方之后可知,大黄通过通大便、利小便、下瘀血、破癥瘕、去宿食及治邪实寒热等“推陈致新”之功用,祛除了病邪,从而达到“安和五脏”之效。再就是经方通过巧妙的配伍,可使药物发挥更多、更好以及特殊的效用,以人参、芍药为例:人参本为补虚药,而对于正虚邪实之病变,如小柴胡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等适当配伍人参,又可以达到扶助正气以祛除邪气之目的;芍药酸苦微寒,柔肝养血,善治腹痛,但其阴柔之性对寒性腹痛,则应适当配伍之后才能用之,如通脉四逆汤之方后注曰:“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这是因为,通脉四逆汤方中大辛大热之附子、干姜配点芍药,则不嫌其寒而治腹痛。诸如上述,只有系统、深刻理解经方用药之法律,才能发挥药物之专长,才能学会方药配伍之技巧。第三点,关于中药学之史略。中药学源远流长,其源头是秦汉时期的四部经典著作之一的《本经》。《本经》大约在战国时期成书后,历经秦汉,代有增益。秦汉时期许多医家在读《本经》的同时,学有心得,加了“注脚”,但这些医家都未留下姓名。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在收集整理《本经》文字的同时,将秦汉医家对《本经》的注脚(即注释文字)整理成书,名曰《名医别录》。因此可以说,《名医别录》乃是《本经》最早的注本。随后的唐、宋、元、明、清等历代本草学家们学用结合,撰写成自己的著作。这些著作,既有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原文的注释,也有发挥性的见解以及宝贵的临床心得,有的注本还联系经方用药法律加以阐述。上述诸多医家注本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经方用药阐释的丰富知识,当代的《中药学》虽然做了归纳总结,但不一定全面。本书深入挖掘总结了古代许多本草学家研究经方用药之心得,弥补了《中药学》的某些不足。本书值得说明的还有如下三点:第一,每味药之前的辑要。这是参阅了历代许多本草学家著作之相关论述,提炼要点而串连起来,为别具一格的“辑要”之作。第二,每味药气味之后括号内的注释。一般而言,中药的功能主治与口尝之五味是一致的,而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药物的功效主治与其口尝之五味不同,那就不必拘泥口尝之味。以石膏为例:诸家本草皆说石膏辛甘而寒,其实“味淡无臭”。言其辛者,以其功能解肌透热也。再以栀子为例:鼻闻之,口尝之,其“气微,味淡微酸”,因其功能清泄三焦火热,故本草学家皆曰气味“苦寒”。三以大黄为例:虽曰苦寒,其实以沸水浸泡一会儿品尝之,“味仅微苦而带清香之气”。言其苦寒者,以其善于清泄里实热证也。如此明确辨别的最大好处:对惧怕中药味苦等“五味”之偏者,可选择用药,以利于服用。如小儿高热者用石膏煎之如饮温水。第三,分析经方用药之法律,注重联系《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之原文本义。以仲景书经方用药之本,本于神农。舍“本”求“末”,难明经方用药之本义,更难以剖析经方用药之精义。此外,尚需说明,本书重复引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文及序号,这实属必要。其目的,前者是强化熟悉原文,后者乃便于查阅。最后说明,本书药物目录之先后排列,是以经方用药频次之多少为序(个别药例外)。例如,仲景书252方应用药物频率最高的是甘草,达124方,故首列甘草。每味药说明本于《本经》上、中、下三品之归属。本书请国医大师路志正老题词,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写序;我二十年前的学生马洪仕为我赋诗一首,书法家汤钟音先生为之书写;我的研究生范秉均、班光国、朱小静以及得意弟子马洪仕、曹晓慧与河北中医学院2013级扁鹊医学社7名学生(管媛媛、薛晔佳、蒋利梅、李媛媛、高广明、刘东明、梁彦闯),都认真校订了书稿,于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我年逾花甲,退休数年,别无他求,只是念念不忘中医事业,故临床之余,学习不止,笔耕不辍。但愿本书对读者学好经方用药,提高临床水平有所裨益,愚心足矣。吕志杰河北中医学院(退休)海南省中医院(特聘)2017年夏于石家庄绪论中医药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是一门在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医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融基础之上的医学,是一门传承了几千年、与时俱进的医学,是一门原始而高深、具有永久魅力的医学。总之,中医学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升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中医药学趋于成熟而形成体系是在秦汉时期。其奠基之作,即《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本经》《伤寒杂病论》四部经典。四部经典之内容有所不同:《黄帝内经》《难经》侧重中医学基础理论与针灸疗法;《本经》为中药学的源头;《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实践,将理、法、方、药融汇贯通,从而创建了辨证(病)论治之思想体系,乃方书之祖也。“绪论”试图对经方及其用药的源流本末以及古人的研究方法予以概括探讨,简述如下。一、《神农本草经》的产生、发展史略先民为了生存进行着各种活动,这些原始活动奠定了中医学实践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医学源于生活实践。中医学自古至今防病、治病的方法,诸如导引、药物、针灸、外治法等,皆起源于生活实践。由此可知,药物疗法是中医学治病的原始方法之一。欲求索“经方”,必先求索“药物”;欲求索药物,必先求索中药学的源头——《神农本草经》(以下多简称《本经》)。为了使读者对《本经》有个概括了解,故依据史料,探讨如下。1.《本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历史沿革及《名医别录》的由来《本经》内容之文献记载,由来久矣,最早始于“商、周间”,历经秦汉,代有增益。《本经》原书四卷,著者不详,书名是根据神农氏尝百草的上古传说而命名。此书具体撰年约在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公元前3世纪或前后。在中国医学史上,《本经》对药物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药学著作多是采录其原文,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补充。这部书的原本虽然早已失传,但它的文字却被辗转抄录而保存至今。《神农本草经》的书名及其略称,即《神农本草》《神农》,或《本草》等,在先秦时代的著作《礼记》《周礼》等书之古人注疏中已有所记载。而降至汉、魏、六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本经》古传本与古注本。《本经》影响所及,已衍化与发展成许多类型的医药学著作,其原文也被历代药典性本草学著作辗转引录。从《本经》演变的历史来看,在此书写成后的数百年间(相当于秦、汉时期),曾有许多医家陆续做了注释和新药品种的补充。他们把《本经》的原文写成红色文字(即“朱字”),把新增的文字写成黑字(即“墨字”),以示区别。但是,这些医家都未能留下姓名,故学者将这种最早的《本经》注本称为《名医别录》。2.《本经》的传承、发展及辑注史略公元6世纪初,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将《本经》分成7卷,并为之撰写了详细的注文,名为《本草经集注》,此书除了仍用红字与黑字区分《本经》与《名医别录》的文字外,陶氏还将自己撰写的注文用黑色小字标记。公元9世纪中期,唐朝政府大规模地组织医学官员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查,征集药物品种,绘成图像,再次加以整理扩充,撰成《新修本草》(后世称为《唐本草》),共54卷。这是一部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著作。其著作体例仍将《本经》佚文写成红字,其他均用黑字。公元10世纪,北宋政府也组织药官撰成《开宝本草》(原名是《开宝新详定本草》,后改称《开宝重定本草》),共20卷。其内容是在《新修本草》正文20卷的基础上,加以增订和注释。时隔不久,在公元11世纪中期,宋政府再次命掌禹锡及苏颂等医官增订《开宝本草》,并重新收集全国药材图像,撰成《嘉祐本草》20卷及《嘉祐图经本草》20卷。《嘉祐本草》的全称仍冠以“神农”二字,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这是因为,此书全部字数虽已较《本经》增加了很多倍,但在书中保存的《本经》佚文却是历经上述各书多次忠实转录之结果。以上所说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和《嘉祐本草》诸书,虽然都收载了《本经》的佚文,但其原书也都相继失传,迄今为止只能看到《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断不全、数量不多的个别古代抄本或其抄本碎片。直到公元11世纪末,北宋·唐慎微更在《嘉祐本草》的基础上,参考引用了大量经史百家著作中的有关药学资料,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1卷(简称《证类本草》)。此书初刊于1108年,名《大观本草》,共31卷(全称《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其后于1116年曾由宋政府修订,改称《政和本草》(全称《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内容大致相同,但卷数合并为30卷。由于这两类《证类本草》在编写体例上仍继续完整地转录了上述本草学著作,特别是宋代已采用刻版印刷术,将手写体的《本经》红字佚文刻印成白字(又称“阴文”),仍将本草书中的其他内容用黑字(又称“阳文”)刻印,因而自12世纪以后,《证类本草》成为迄今为止保存《本经》佚文最完整的一本古籍。除了《证类本草》和个别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书外,《本经》古传本的佚文还可见于公元11~12世纪以前各种传世的中医药文献或其他文史类书中,其中也包括流传国外(主要是日本)的中国古籍。上述古籍是考察《本经》原文的重要资料。为了恢复《本经》原貌,自南宋以后,开始出现了多种《本经》的辑本和辑注本。从事这项工作的不仅有中国学者,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他们主要是以《证类本草》的白字与明代《本草纲目》中的《本经》佚文为依据,并采用其他古籍中的佚文做参考。总之,自南宋以后,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均曾试图复原《本经》,并相继完成了《本经》的多种后世辑本和辑注本。所有这些辑复工作均在《本经》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各自的内容难免互有得失,这与各家学者限于原始资料的掌握范畴与其信实程度的辨识标准,以及对《本经》原书结构组成特点的考证分析结果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盛世修典书。20世纪末,现今政府为了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宝贵遗产,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之。《神农本草经辑注》课题组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更广泛的对各种传世及不断出土文献的发掘整理与深入考察,有计划、分步骤地重新进行《本经》的辑复工作。《辑注》首先从传世的各种早期古籍收集、分析、编排第一手《本经》佚文资料入手,将原书四卷本原文及其在汉魏以前的古注(六朝以后的古注除外)加以辑复。其次,将辑复后的《本经》原文及其古注进行校注、考证和按语。立足于重辑佚文,辑、校、注三者并举,注重正本清源,考证翔实,注释精当。其佚文的信实程度、校注的深度,比古人诸家辑本均有超越之处。《神农本草经辑注》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马继兴等学者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编著而成(199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集研究《本经》历代文献之大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使读者对《本经》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因此,这是从事中医工作者研究中药学,特别是研究《本经》必备的参考书。3.《本经》内容提要及其分类《本经》分为四卷,其主要内容是:卷一“序录”(又称“序例”)为药物总论部分。这部分又分为“序”与“录”两个方面。“序”,乃根据药效性质将药物分为三大类,称为上、中、下三品。三品之义引述如下:“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总论“序”的部分简要论述药物的配伍原则、四气、五味、毒性、采药、制药、剂型和用药方法等。卷二至卷四为药物各论部分,按照三品分类法,将365种药物逐一论述,对于每种药物分别记载了其正名与别名、性、味、毒性、生境、采制、功效、主治以及药物副品的应用等。《本经》收录药物365种,正符合一年365日之数。这意在说明,以防病、补虚、治疾为主的上、中、下三品药物,是人们一年日常生活中每日不可或缺的。深刻领会《本经》三品分类的核心内涵,其要点有二:一是重视药物的功用;二是重视药物的毒性。这两点对历代中药学的分类都具有指导意义。《本经·序录》之“录”,为《本经》全书所记载的药物目录。迄今为止,古籍中引录“《本经》(药物)目录”的最早医籍是《本草纲目·卷二》。该目录只有三品药名,未做进一步的分类。与《本经》时代相近的《周礼》一书,已有“五药”分类之法。根据汉郑玄注:五药“即草、木、虫、石、谷”(见《周礼》之“天官·疾医”)。故马继兴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辑注》,在《本经》三品药物及《周礼》五药古制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矿物和动物各类的顺序排列各药。即:草部木部谷部,包括果、菜、谷各类,以上均植物药。石部,包括金、石各类,均矿物药。虫部,包括人、兽、禽、虫、鱼各类,均动物药。上述按自然属性之“五药”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我国本草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承先启后人物——南北朝时期的药物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即采用自然属性作为一级分类,将三品作为二级分类。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亦主要按中药的自然属性分类,只是将收录的《本经》《名医别录》之药物标明三品。《纲目》收载的1892种药是《本经》的5倍还多,其分类更为精细而具体(详见本书附录)。上述可知,中药的分类始于《本经》。“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见刘渡舟先生撰写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之序文),故仲景书之方所用的大部分药物,皆与《本经》具有“母子血缘”关系。因此,下文探讨经方必然论及《本经》。二、经方的形成与发展史略方剂的起源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药物,这是用单味药治病的起源。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认识到几味药配合起来,其疗效好于单味药,故方剂应运而生。中医治病由单味药过渡到方剂,这是经验的丰富和升华,是历史性的飞跃!但是,在什么时候从以药治病过渡到以方治病,由谁创立的方剂?这很难定论。从史料文物来看,方剂的形成至少在周代或之前。例如,在周代《礼记》提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这体现了封建传统是讲究“忠心”与“孝道”的。当然,仅从这里还不足以说明是否已经有了方剂。但从《史论·扁鹊仓公列传》的叙述中,的确已经有了方剂的记载。书中说: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教给他“禁方”(即“密而不传”之方),扁鹊在治疗一个“尸厥”,即病重如死的病人时用了“八减之剂”。其具体方药,无从得知,但却充分表明,方剂在那个时候已经具备了。在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方剂的是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该书内容比较粗糙,从其内容和字义分析,其早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秦汉)这部典籍中,关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病因病机、针灸疗法、治病法则、方剂配伍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已经基本成熟而自成体系。也就是说,在《黄帝内经》中,方剂理论已大体完善了。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全部《黄帝内经》仅仅记载了13个方,而且相当原始。其中用药1味者有4方,其他方也很简单,仅是中医方剂学的雏形。《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成熟与方剂的原始之反差为何如此之大呢?答案可从《汉书·艺文志》求索。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了“经方十一家”与“医经七家”,这就明确了那时对经方与医经的论述是分开的。《黄帝内经》为“医经七家”之一,属于经书类,所以载方很少,而另外有专门记载经方类的书籍,其中就有《汤液经法》(方剂学专著)。总之,远在汉代,中医学就分为两大类:即讨论中医理论为主的“医经”与讨论中医治疗为主的“经方”。尚须进一步探讨的是:《汉书》中说的“经方”与仲景书中的经方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需要从中医文献中去寻找答案。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又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这就说明了仲景、伊尹、神农三者的关系:“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林亿等《伤寒论·序》)。还可说明,《伊尹汤液》与《汉书》记载的“经方十一家”之一的《汤液经法》是一部书,久佚。但可以推断,与汉代切近的皇甫谧曾亲见《伊尹汤液》,并亲见魏晋“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皇甫谧综合分析后做出明确判断:张仲景撰集的《伤寒杂病论》,是在《伊尹汤液》的基础上“论广”而成。所谓“论”,乃指加以研究,使之条理化;而“广”者,是指扩大和补充之。还应当认识到,仲景书不仅“论广《伊尹汤液》”,并且研究了《汉书》中讲到的“医经”类书籍,用张仲景自己的话说:他撰集的《伤寒杂病论》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以超人的智慧编著而成。遗憾的是,班固所述“经方十一家”未能流传至今。但庆幸的是,《伤寒杂病论》被保存下来。时至今日,中医界所言“经方”概指仲景书之方。经方配伍严谨,遣药精当,疗效神奇,故被誉为“方书之祖”。其无与伦比的价值,垂训千古,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代之后,历代有建树的医家无不学本秦汉经典,历代有价值的方书无不源本经方。诸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虽以论述诸病之病因、病机、病候为主,但也记载了方剂。《隋书·经籍志》中着重说的是张仲景之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的方子多了许多,而经方是其主体部分。宋、金、元时期,战乱不断,生活不定,疾病多发,这也引发了学术争鸣。金元四大家在学术上各有建树及独到之处,但刘河间主张的寒凉(擅用清热);张子和主张的攻邪(主用汗、吐、下法);李东垣主张的补益(强调调补脾胃,分辨内外伤);朱丹溪主张的滋阴(强调滋阴以降火),皆源本于经典,取法于经方而有所发挥。时至明清时代,方书类著作日益增多,影响较大的,如明代的《医方考》《普济方》(6万余首),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很多方与方剂理论。清代则更多,诸如王晋三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东逸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与《汤头歌诀》、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在温病四大家的著作与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也创制了许多名方。对上述方书类著作,应当理清两点:一是这些类书并非研究经方之专书;二是这些类书的作者都十分重视经方,都收录了经方。尚须明确:在上述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还贯穿着一条路线,即专门研究仲景书的群体与专门研究经方的医家。最早的代表医家就是宋代的成无己,其著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共四卷,前三卷论证,第四卷论方20首)。时至清代,张璐在其著作《张氏医通》中设专卷讨论“祖方”(即经方),每一祖方后附衍化方若干,使读者对每一首经方的加减变化一目了然。随后,徐大椿效法张氏而作《伤寒论类方》。笔者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下部》(第2版)即专门论方,对全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用之方进行系统解读,并探讨其方与方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笔者所做的研究工作有何价值,读之便知。历代医家对经方的研究与发展,还有一条或明或隐的线索,即贯穿于历代研究本草学的专著之中。请看下文分解。三、经方用药法律启示录《本经》为中药学的源头典籍。学习中药学要想从根本上学、学得其精华,就必须从读《本经》入手。但是,“《本经》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张志聪),故读懂确实不容易。那么,如何去读呢?首先要明确,《本经》是古圣先贤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升华,从而撰集的以单味药防病治病之经验总结。古人与今人的语言表达差别很大,故今人读古人之书倍感古奥。其破解的方法,一是加强古文修养;二是借助历代本草学家之相关著作加深理解,读懂本义,以便学以致用。关于如何读《本经》,综合历代本草学家研究《本经》的启示,总结三点如下:1.将《本经》与仲景书联系起来研究前面说过,“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林亿等《伤寒论·序》)。由此可以这样推理:张仲景撰集《伤寒杂病论》,其“博采众方”就有《伊尹汤液》,故仲景可谓《本经》再传之人。纵览历代研究《本经》之专著,几乎都是联系仲景书、联系经方去研读。例如: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凡例》说:“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仲景《伤寒》《金匮要略》之方,即其遗书也。开阴阳之和,泄天地之藏,所以效如桴鼓。”周岩《本草思辨录》更指出:“读仲圣书而不先辨本草……非特无效,抑且贻害。”邹澍《本经疏证》一书的主线,皆以经方解释《本经》的主治,以《本经》所论分析古方的应用。总之,古代研究本草的书籍之一大特点,即都将仲景书融贯于《本经》的研究之中,以经方解释《本经》之功用主治,以《本经》药性推衍经方之用药配伍。这个门径找对了,登堂入室,潜心研究,必能破解经方用药难解之“谜”。2.从本草的形、色、气、味等辨识其功用中药的形、色、气、味等,是现在学习中医药者容易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看懂《本经》并正确运用的切入点。徐大椿领悟《本经》用药的基本思路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如此据“气”以测知药物阴阳属性,据味以分辨药物作用之脏腑,据色以明了药物归属何经,据形以推断药物作用之部位,以及据药物之质地、性情、生时、产地等不同而推断治病的药用机制与用药规律,为学者点亮了发蒙解惑、拨云见日的引航之灯。下面以厚朴为例,刘潜江说:“草木或四时不凋者,或得于纯阴,或得于纯阳。如厚朴则所谓纯阳者,故取木皮为用,而气味苦辛,色性赤烈也。夫味之苦者,应于花赤皮紫,是味归形也;形色紫赤者,应于气温,是形归气也。苦能下泄,然苦从乎温,则不下泄而为温散。若苦从乎寒,则直下泄,如枳实是已。”(转录《本经疏证》)如此分析,法乎自然物化之性,本草气味形色相合之妙,便会对厚朴功用有新的领悟(详见各论之厚朴新解)。再以干地黄为例,《本草求真》说:干地黄“专入肾,并入心、脾。……张璐谓其心紫入心,中黄入脾,皮黑归肾”。可知干地黄不仅善于补肾益阴精,且可补益心脾之血虚。此辨药物之色以析功用也。三以神奇的虫功用为例,缪仲淳说:“虫生下湿土壤中,得幽暗之气,故其味咸气寒,以刀断之,中有白汁如浆,凑接即连,复能行走,故今人用之治跌扑损伤、续筋骨有奇效。……咸寒能入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癥瘕、血闭诸证。”(转录《本经疏证》)这是以虫类药之生存环境及其生命特性推断其功用特点。上述例证可知,药物之形、色、气、味等,必须加以重视。还有,黄宫绣《本草求真》运用《黄帝内经》理论辨识药用。他说:“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凡药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凡药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凡药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凡药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由此我联想到仲景书一条原文中“四个字”的解释,即《金匮要略》第一篇第1条所曰“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之义,这句经文“补用酸”与“益用甘味”都好理解,而“助用焦苦”之本义往往被曲解。用上述《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理解就好解了,即“凡药色赤、气焦的黄连之属,可入心清火也”。学习了现代《中药学》的学子们,你们对上述中药之形、色、气、味等知识了解了吗?若缺乏了解,则应重视起来,才能进入《本经》之门。3.重视药物的归经及引经报使以提高疗效《本经》于每味药之首,必论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却不谈归经。虽不明言归经,而所述功用主治,实乃蕴含着归经之理。后世医家们在临证中观察之,研究之,昭示、完善了归经理论。在这方面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医家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他的著作《珍珠囊》十分重视药物的归经,在治方中皆加入引经药,总结出十二经常用引经药。由此以引导全方治有专主,从而提高疗效。例如,他针对泻火药的论述说:“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大肠火;白芍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柴胡佐黄芩泻三焦火,佐黄连泻肝火、胆火;黄柏泻膀胱火。”所谓“黄连泻心火”,即黄连归心经,其他药类推。柴胡“佐”某药,乃指柴胡为“引经”药。尤在泾于《读书笔记》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佐使,则不通病所。”故引经药即引导治病之药到达病所,以愈病而建功也。脾胃学家李东垣在遣方用药上深受张元素的影响,遂在张氏《珍珠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加以完善,著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该书对《本经》之药物的归经理论等,很有建树。中医药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不断传承,又逐步提高。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引经报使之功,采取了人造天功之法,即依据病位之不同而将某药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以达到引经报使之功。例如黄连治“心火生用;虚火醋炒用;胆火猪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炒,或童便炒;食积火黄土炒;湿在气分吴茱萸汤炒,在血分干漆水炒;眼赤人乳炒”(《本草求真》)。如此精细的炮制法,使黄连达到了治疗周身上下内外之各种火的目的。上述可知,中药的归经不是绝对的,经过适当的配伍及炮制,可以改变其归经方位及其功用。这就是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之处。至此,尚须探讨一个问题,即《本经》不明言归经,我们又如何理解其隐含的归经之功呢?还举黄连为例,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分析说:“黄连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气水而味火,一物同具,故除水火相乱而为湿热之病。”陈氏用上述黄连之气味特性,以解读《本经》关于黄连所主诸证,既治湿热在上之“热气目痛、眦伤、泪出”;又治湿热在中之“肠澼腹痛下痢”;还治湿热在下之“妇人阴中肿痛”。如此恰如其分之精细解说,启人心扉,发人深省。最后,还要提醒学者悟透一点,药物之归经及引经报使,与某药气、味、形、色、质等特性专长密切关联,应进行综合研究。前述张元素所说的黄连等七八味药擅长清泻不同脏腑之火,其某药泻某脏某腑之火,则该药必归某经。因此,记住药物功用主治之专长,也就可以推断其归属某经。如此知其然,便知其所以然的衍义推理思想,乃善学善悟者也。四、笔者撰著《经方用药法律》的根基人贵有自知之明,扪心自问,笔者有撰著《经方用药法律》的根基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一下自己研究仲景医学的经历。于40年前(1974—1977年),笔者梦寐以求的上了大学。3年毕业后留校从事《中药学》的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就脱产学习了一年的四部经典、医古文及日语。一年后调至河北省中医院内科工作。在内科工作的10年期间(1979—1988年),于1984年又脱产参加了河北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理论提高班”,时间是一个学期,这个班实际上就是学习四部经典,期间聆听了慕名已久的刘渡舟教授讲学。上述一年半两个班的学习以及平时的背诵积累,让我在中医经典上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临床上学着用经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使自己增强了学好经典、用好经方的信心。在这10年期间,我先是在病房5年,这5年为了工作需要,在西医内科等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后5年是独立门诊及带教,这期间看了中药、方剂、内科及古代名著等中医方面的“杂书”。总的来说,这10年期间的主攻方向是学习经典,学用经方与内科临床。由于几种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笔者于1988年调至河北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任教。如果说上述10年是学经典、用经方的阶段,那么自执教至今的近30年则是在教学、临床(我从医院到学院之后,始终在课余时间坚持临床门诊)中边干、边学,潜心研究的阶段。这期间,我三十年如一日,只争朝夕,夜以继日地在教学、临床之余看书学习,收集素材,结合心得,撰写论文上百篇,编撰专著十余部。这些论文、论著大多数是研究经典、经方方面的理论心得与临床应用,是学用结合、编著并举的成果。笔者研究的方向,先是《金匮要略》为主,后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系统研究。其内容,先是以编为主,以著为辅,后期则以著为主了。诸如:我的第一、二本书《大黄实用研究》《金匮杂病论治全书》皆以编为主。我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1版(2000年)编的成分多,第2版(2016年)则著的成分增加了。我的《金匮要略注释》(2003年)与《张仲景方剂学》(2005年)乃既编又著。于2010年至2014年连续出版的5本书,即《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经方新论》《仲景医学心悟八十论》《张锡纯活用经方论》,或以编为主,如《选粹》;或以著为主,如《新论》与《八十论》;其他两本则编与著并重。于此加一段插叙:笔者与李士懋先生(第二批国医大师)、田淑霄先生夫妻,可以说是亦师(我接受继续教育时期的老师)亦友(与二老之年龄虽相差14岁,但学术上为知音朋友)。我的上述著作出版了,多赠书呈请二老赐教,二老也把新作惠赠于我。我赠予二老新作时,李老几次对我说:志杰,不要总写编著类的书,应写自己的。我回答说:写这些书首先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其中有自己的心得、领悟,故既编又著,等我到了二老的年纪和水平,一定写以著为主的著作。笔者这本《经方用药法律》具备了两个基础:一是40年之前10年学习经典、经方的基础;二是后30年研究经典、经方的基础。特别是《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1版、第2版的编著,更是奠定了本书的基础。本书是笔者独立思考、潜心研究经方用药之方法规律的结晶。这些解读,是几十年来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日积月累,积粟成山,滴水成河,以流淌的热血,精心“酿制”的成果。这个成果及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无数个节假日、双休日及平时一个个日日夜夜魂牵梦绕,苦思冥想的结果。确实,著书立说是苦了点,但苦中求乐,乐在其中,这是每一个自愿著作者的心境。为了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为了给有志于中医而特别专注“经方用药”的读者们写出喜闻乐读的精品,再苦也值得。总之,这本书是笔者累积几十年学习与研究经典、经方以及许多名著而提炼的作品,这是心血凝成的作品,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学习要思考,思而有得要动笔。勤学、深思、善记与践行,这是成就一部优秀作品的四个要素。让我以这本书为新的起点,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再创作,精心凝炼优秀作品。各论本书既然是讲经方用药法律的,自然涉及药物的分类。中药学之分类,最早于《本经》分为上、中、下三品。与《本经》时代相近的《周礼·天官·疾医》按照基原将药物分为“草、木、虫、石、谷”五类。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承前启后之巨著《本草纲目》效法先哲,亦按基原为主加以分类,由于药物增加了很多,故归类更加精细。此后,本草学家们对药物的分类法不同。现今的教科书《中药学》是按功效分类,医者已经习以为常。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分类法都非完美,皆有不足之处。就说功效分类法吧,这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每一种药物往往是几种功效、多种主治,而功效分类只能取其主要的功效,或某一种功效加以归类。如此分类的弊端是容易误导读者,使之只重视某一种功效,而忽略了其他功效。本书只收录了经方之常用药50余味,这些药物按功效分类涉及解表、清热、祛痰、行气、逐水、温里、潜阳、安神、利水、止血、活血、补益、收涩、外用药等多种功效。经反复考虑,决定采取一种新颖的分类法,即按照经方用药之频率高低作为先后之序加以排列,如甘草用之频率最高,故列为首药讲解,依次类推。经方用药法律提纲甘草调和诸药堪称“国老”作为主药治疗多病甘草有益亦有弊桂枝解肌散邪温通化饮温经通脉通利关节通阳补虚通阳下气其他生姜和胃止呕解表散邪通阳宣痹散寒止痛宣化痰水大枣甘润养营用于表证培土固本用于里证用大枣特殊剂量、剂型方芍药和营调卫治时行寒热养血止痛治多种痛证活血行瘀治瘀血病证其他芍药“利小便”应重视半夏调中气治寒热散结气消痞满降胃气止呕吐通腑气息肠鸣化寒饮平喘咳祛痰饮治头眩开痰结利咽喉干姜回阳救逆治危急重证温肺化饮治咳逆上气温中散寒治中焦虚寒证温中助阳治血证其他附子回阳救逆治危急重病温阳散寒治痹证温阳利水治水气病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证扶阳固表治卫阳不足证温里助阳治中寒证为佐使引导药外用治头风人参大补气血救治危证健脾益气治中虚升降失调证扶正气除邪气补体虚而止痛茯苓健脾利水治水饮所致诸病健脾益气治脾虚湿盛证通利小便治小便不利健脾宁心治心神不安大黄荡涤肠胃通利水道下瘀血、血闭破癥瘕积聚调中去宿食治邪实寒热推陈致新,安和五脏术健脾益气治失摄证健脾运湿治小便不利健脾化饮治饮停证健脾养胎治胎动不安健脾祛湿治痹证麻黄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宣化痰饮宣肺利水宣湿通痹发汗透黄黄芩清透少阳胆经邪热清泄少阳胆腑邪热治肠热下利治肝热证治肺热证治胃热证治心火证治血热证治瘀热证治胎热证为反佐药杏仁宣通肺气润燥、行气及反佐枳实破结消胀治阳明腑实证行气除满治腹满行气消痰除饮行气和血当归和血养肝和血止血和血散寒和血治疮和血补虚石膏清里透表清阳明(气分)邪热清宣肺热清饮结化热清热息风亦清虚热厚朴解表兼通里利气治腑实下气消痰饮行气通血痹黄连清胃热清肠热清心火疗疮疡五味子收肺气治咳逆上气敛肾气疗冲气上冲栀子清热除烦治黄良药阿胶补阴气不足止多种出血反佐祛邪之剂芒硝逐六腑积聚荡饮结留癖破热与血结柴胡和解少阳而除寒热疏理气机而调气血芎(川芎)散风邪解肝郁调肝脾行瘀止血桃仁治少腹“瘀热”证治血闭癥瘕病治肠痈营血瘀结证地黄补肾益阴补血通脉并能止血凉血安神黄芪益气祛邪治痹证益气健脾疗水肿益气建中补虚损益气实表祛黄汗龙骨重镇安神治躁狂并治痰涩精止遗治遗精滑泄反佐升散之药治牝疟葛根主表寒证兼项背强并治表证兼下利者亦治风热表证葶苈(子)泻肺逐痰治痰热壅盛证泻肺逐水治水气病消肿治小儿疳虫蚀齿麦门冬甘寒养阴治燥热证扶助正气治虚损证甘遂治水热互结之结胸重证逐水治悬饮逐水治留饮黄柏清湿热以退黄清湿热而治利清虚热可安蛔栝蒌实开胸涤痰治胸痹病涤痰消痞治结胸病薤白通阳散结治胸痹病疏通气滞治泄利下重橘皮理气和胃治呕哕理气开胸治胸痹葱白通阳气通气血虫和血通络治干血劳和血通经治妇人瘀血助软坚药治癥瘕疟母薯蓣(山药)补脾益肾治虚劳病补肺生津治“苦渴”吴茱萸温中下气止痛治肝胃虚寒证温血散寒治血气虚寒证水蛭泄瘀热治蓄血及妇人经水不利攻瘀血而性缓善入治干血劳艾叶麻子仁润肠燥治脾约滋心阴“复血脉”鳖甲消癥益阴治疟母凉血益阴治阴阳毒蛇床子酸枣仁山茱萸补肝之圣药扶正之良品是否去核与性味论蜂蜜润肠治便秘甘缓而止痛缓峻药之性解峻药之毒甘润养脾阴黏合诸药为丸,以“除众病,和百药”酒辛热助阳散邪辛热走窜通痹其他人尿羊肉粥经方用药法律纲目《本经·上品》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气香而特异,味甜而特殊),为中药中至甘之品。《本经疏证》说:“甘草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其色之黄,味之甘,迥出他黄与甘之上,以是协土德,和众气,能无处不到,无邪不祛……”此《本经》所曰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名医别录》曰:“解百药毒”也。《本草正》说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尚须明确的是,经方用甘草,有生用、炙用之分。《药品化义》说:“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经方使用甘草的方剂达124首。甘草是临床医生十分常用的药物,开完处方,医生往往信手添上一味甘草。至于甘草在方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有些人却难以确切地回答出来,学习一下仲景运用甘草的经验,对我们将大有裨益。甘草不仅具备“国老”之能调和诸药,并且用之为主药可治多病。经方如何取甘草调剂、治病之功用?如何对生甘草与炙甘草区别应用?哪些病证禁用、慎用甘草呢?分述如下:1.调和诸药堪称“国老”国老德高望重,能调和百官之悖,使政通人和;甘草得中和之性,能调和诸药之偏,使合乎病情。甘草如此之功能,《本经疏证》简要概述说:“《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一百二十方(按:编者统计为124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桃核承气、大黄甘草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等汤);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丸等);毒者,暴而无制(乌头汤、大黄虫丸等)。若无甘草调剂其间,遂其往而不返……讵诚决胜之道耶!”笔者将邹澍之论衍义如下:(1)散剂,外而不内者合甘草:此类方剂较多,经方大略有四类:首先是治疗太阳病中风表虚证的桂枝汤类。桂枝汤是其主方或基础方,方用甘草与桂枝、生姜相配,辛甘发散为阳,以助益阳气;甘草与芍药、大枣相合,酸甘化阴,以补益阴血。因此,甘草在桂枝汤方内不仅能调和诸药,更重要的是能安内攘外。诸如治疗中风表虚兼项背强的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兼喘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兼漏汗的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兼寒疝腹痛的乌头桂枝汤;治疗兼营血虚损,身体疼痛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与治疗柔痉的栝蒌桂枝汤;治疗太阳病误下兼见胸满、脉促的桂枝去芍药汤与兼见胸满、脉微、恶寒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表邪轻证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以及治疗黄汗证与黄疸病“当以汗解之”(十五·16)的桂枝加黄芪汤12方,都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因此这些方使用甘草的目的均与桂枝汤相似。第二是治疗太阳病伤寒表实证的麻黄汤类。麻黄汤是其主方或基础方,方中麻黄与桂枝、杏仁相配,宣肺发汗之力甚强,加配甘草甘缓之性,防止发汗太过伤及正气,使之成为有制之师。其他如治疗“湿家身烦痛”,即寒湿在表的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在表而化热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寒在表,发汗后邪热迫肺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及治疗太阳病兼少阴阳虚证的麻黄附子甘草汤等4方,皆与麻黄汤使用甘草相似。第三是治疗太阳病伤寒表实证并邪客太阳经的葛根汤,以及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为桂枝汤合麻黄汤去杏仁加葛根而成。第四是青龙汤类。这一类方剂包括:治疗外感风寒,内有郁热的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肺有伏饮的小青龙汤与饮郁化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水气病风水、皮水“当发其汗”(十四·1)的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治疗肺胀咳嗽上气的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口渴证“兼主微风、脉紧、头痛”(十七·19)的文蛤汤8方,皆取甘草调和之功用。(2)攻剂,下而不上者合甘草: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