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群企业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戴菊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集群企业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作者】戴菊著【页数】200【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4【ISBN号】978-7-313-12781-5【价格】40.00【分类】企业集团-技术合作-技术开发-研究【参考文献】戴菊著.集群企业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集群企业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内容提要: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企业集群合作研发的动因,即企业集群选择合作研发的原因以及选择合作研发的激励条件;第二部分研究企业集群合作研发的过程激励方式,包括合作研发的组织(产权)方式、合作企业的研发信息共享方式,研究了产权分配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了企业选择研发合作的组织方式及信息共享中的双边道德问题。第三部分研究了企业集群合作研发的外部激励问题,包括政府财税政策、行业协会和社会资本对企业集群合作研发的引导激励作用。《集群企业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集群来源于英文中的cluter,.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dutrialClu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波特(1998)认为,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产业集群的含义。韦伯认为产业集群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联系的企业集聚,是一种企业的空间组织形式。威廉姆森从生产组织形式角度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迈克尔·波特认为集群企业是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合体。迈克尔·波特还给出了垂直产业集群与水平产业集群的定义:垂直的产业集群是通过买卖关系来联结的众多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水平的产业集群是由包括共享终端产品市场、使用共同技术、技巧及相似的自然资源的企业所组成的集群。综合以上定义,作者认为产业集群是指集聚在一定空间地域内的、具有稳定相互关系的企业集合体,是一种介于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包括垂直产业集群、水平产业集群和混合产业集群三种形式。根据OECD的定义,研究与开发(RamD)是指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其中包括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用途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①。按照活动类型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DOECD,"MaiDefiitioadCovetiofortheMeauremetofReearchadExerimetalDevelomet",Pari:OECD,NO.4,1994.集群企业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活动。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应用研究:也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创造性,具有新颖性,运用科学方法,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经济学家Arow(1962)认为“发明、创新、知识与信息都具有公共产品的一些特征”。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No-rivalryiCoumtio)和消费的非排他性(No-excluioiCoumtio)使研发(RamD)成果的发明者无法收集到发明的全部成果,即产生了溢出效应(SilloverEffect)。由于粘性知识固有的非对抗性,为特定应用目的而开发的知识很容易溢出并用于其他不同的用途,所以当新技术的秘诀成为公共商品而不为创新企业独占时,技术溢出就会出现。信息经济学已经证明,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研发的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竞争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各企业都想不付任何成本或支付很低的代价来享受公共产品的服务,即形成了经济学上的“搭便车”(FreeRidig)问题。研发的公共产品性质使得如果仅依靠市场,研发无法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合作研发(CooeratioRam.D)可以内部化溢出效应,因此研发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溢出效应造成的低水平研发投资,达到社会次优水平的投资。那么什么是合作研发呢?合作研发是指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政府等组织,为了应对研发中的溢出效应、高额投入、不确定性,降低研发风险,缩短研发时间,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进行合作技术创新的行为。当前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间的竞争,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是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发动机。许多国家通过支持产业集群合作研发的方式实现了产业升级的目的。产业集群合作研发是指集聚在一定空间地域内的、具有稳定相互关系的企业为了应对研发中的溢出效应、高额投入、不确定性,降低研发风险,缩短研发时间,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进行合作技术创新的行为。产业集群合作研发包括横向企业之第一章绪论间的合作研发、纵向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及混合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三种情形。随着技术专业化程度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细分,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掌握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所有技术,企业只有集中所有的技术力量和资源,选择几个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研发,而其他领域只有在产业集群里选择适当的合作对象,充分利用分工带来的经济利益,通过集群中间组织的作用,发挥产业集群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促进企业间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日本政府早在1959年就制定了积极支持企业成立行业研究协会的产业政策,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VLSI)”,使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欧美国家对合作研发(RamD)的政策也发生改变。美国及欧盟等国家最初担心企业在研发领域的合作会促进其在产品市场的合谋,从而有损社会的福利,因此出于对反垄断的要求,对企业合作研发是一种限制的态度。随着以信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市场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欧美等国家对合作研发的态度也开始发生改变,降低了对企业合作研发的反垄断要求,并提供财政补贴鼓励企业间的合作研发。80年代初美国和欧盟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合作研发。美国于1984年通过的“国家合作研发法案(NatioalCooerativeReearchAct.,NCRA)”,以及l993年通过“国家合作研发和生产法案(NatioalCooerativeReearchadProductioAct,NCRPA)”,降低了企业合作研发的反垄断条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鼓励企业合作研发的科技计划。欧盟在1985年通过的“尤里卡计划(EUREKA)”,即通过技术提高欧盟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1987年通过了针对科技政策的“单一欧洲法案(SigleEuroeaAct)”,启动了一系列的“关于研究和科技发展的框架方案(FrameworkProgramoReearchadTechologicalDevelomet,FWP)”,对合作研发的企业提供了几十亿元的补助:随着我国加入WT)和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合作研发的政策。2006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2006年颁布了《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目的是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范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08年制定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试点联盟在组织模式、运行机制、集群企业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0●发挥行业作用、承担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任务、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等方面先试先行,充分调动和发挥合作研发联盟的优势,形成攻克产业技术难题的合力,使试点联盟为更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创造经验。此外,各地方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和政策,大力鼓励产业集群进行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如江苏2010年着手打造优势产业创新平台,扶持产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浙江、上海、广东、青岛等全国各省市建立了类似的机制。对产业集群合作研发进行研究,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促进产业集群研发创新和升级。现代企业已经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发展到了技术密集型阶段,技术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随着分工的发展,技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市场全球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单个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将越来越重要。另外,由于研发活动“外部效应”的特点导致企业研发投资的激励不足,合作研发可以内部化外部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投资水平。随着现代企业进行研发所需的投资额越来越大,而且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依靠单个企业进行研发越来越困难,企业间的合作研发可以减轻单个企业的投资成本和风险。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研发越来越频繁,合作研发联盟也已经成为企业战略联盟的重要形式,产业集群间的合作联盟数量成几何级数增加。自1980年以来,合作研发呈现迅猛上升的势头。1980一1994年间,全球企业间研发联盟的数量平均以每年10.8%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同期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增长速度。在2000年,全球新建立的技能型战略联盟则超过了10200个①。但在实践中企业研发联盟运作中面临着各种障碍。最近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报告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调查的800多家参与研发联盟的美国企业,仅40%的联盟能维持在4年以上,大部分联盟短期内解体。中国的企业研发联盟也面临着同样问题,联盟失败率高达50%以上,居高不下的失败率已经严重地挫伤了企业参加联盟的积极性©。对产业集群合作研发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找出克服合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的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合作研发联盟的运行效率。①SadowkiB.DuyterG.Strategictechologyalliacetermiatio:AemiricalivetigatioJ].JouralofEgieerigadTechologyMaagemet,2008,25(4):305-320.②陈一君.基于战略联盟的相互信任问题探讨[J门.科研管理,2004,25(5):41-45、34.第一章绪论04e44444●●●二、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在产业集群合作研发中,导致市场失灵的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及外部性等问题在合作研发过程中都存在,如果单纯依靠市场,产业集群合作研发的激励会严重不足。因此,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激励理论、产权理论、公共理论等,解决产业集群合作研发中的激励问题,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合作创新理论,也可以充实激励理论、产权理论的实际运用。(1)合作研发中充满着信息不对称,导致合作研发效率下降。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败是经济学上广为人知的理论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一信息经济学。合作研发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合作一方当事人知道而其他方不知道,并且中立的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可以验证,那么验证的成本也非常高,超过收益。合作研发中的信息不对称的来源包括两类:一类是外生性的,如合作研发成功的可能性、技术研发成功后的市场转化能力、技术更新速度等,这些不是合作当事人可以控制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另一类为内生性的,这类信息是合作当事人本身造成的,一方具有信息优势,而其他方无法观察到而且事后也无法推测或证实,如合作过程中一方隐瞒技术信息、不努力想搭便车等行为。合作研发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两类问题:一是逆向选择(advereelectio)问题;二是道德风险问题(moralhazard)。逆向选择是指当事人事前(签约前)知道自己的特征,或可能影响契约的自然状态的知识分布而契约的其他方不知道,也叫隐藏信息或隐藏知识(hiddeiformatio)。在合作研发中逆向选择问题包括诸如一个没有研发能力和企业假装有实力和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合作,希望在合作中学习对方的技术,知识共享过程中隐瞒自己的专利技术等。道德风险则是指事后(签约后)一方当事人采取某种行动,这种行动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其他人无法观察清楚,也叫隐藏行动(hiddeactio),如在合作过程中剽窃他方的专利技术、不努力进行研发等。事前信息不对称主要研究如何降低信息成本,事后信息不对称主要研究如何降低激励成本。根据那方具有信息,逆向选择问题又可分为信息甄别模型和信号发送模型。信息甄别是由不具有信息的一方提出选择菜单,具有信息的一方进行选择,由此可甄别出对方的类型。信息甄别模型运用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显示原理,对于具有信息优势一方的每种类型来讲,选择菜单中的某一种合约对他来集群企业合作研发激励机制研究4…●●4说是最优的,即其会说真话。对于信息甄别问题,只要满足Sece-Mirrlee单交条件,那么就可以找到一个最优信息甄别合同,虽然这个合同的解是次优的(ecodet)。信号发送模型是由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选择某种可观察的行动将自己的私人信息传递给另一方,条件是其他人无法模仿自己的行动或模仿成本太高而放弃。解决信号发送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精炼贝叶斯均衡。因为道德风险问题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后,所以委托人(没有信息一方)要求代理人(有信息一方)在行动一报酬菜单中进行选择。但是代理人行动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还受随机因素的干扰。在解决道德风险问题时,要求代理人的产出函数必须满足单调似然率条件(MIRP)及产出的分布函数满足凸性条件(CDFC),但往往这两个条件很难同时满足。在产业集群合作研发过程中,除了单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存在多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双边道德风险(doulemoralhazard)、团队道德风险问题(moralhazarditeam)等。对于双边道德风险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如Demki和Saigto(199l)认为如果委托人可以证实代理人的行为,那么给予委托人选择权,可以要求代理人以事前协商的某个价格购买下整个企业,这样代理人就不敢实施道德风险行为。Holmtrom(I982)则提出了解决团队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只有在团队的总产出可观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最优的多边激励合同。但是,由于合作研发的特殊性,像单调似然率、代理人行为可证实及团队总产出可观测等条件在产业集群合作研发中往往难以满足。如何在集群合作研发中解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2)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研发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由于当事人的有限理性和事后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经常发生敲竹杠问题。敲竹杠是指在交易中当一方或双方发生“关系专用性投资(relatiohiecificivetmet)”后,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另一方在事后对投资方的收益进行掠夺,从而使投资方的事前激励不足,导致最终的投资额少于社会最优投资额。契约的不完全性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第一,由于当事人的有限理性,某些将来发生的状态事先无法预料清楚;第二,即使能将未来的状态都考虑到,但将这些状态全部写入契约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第三,某些契约信息对双方虽然是可观察的,但对于第三方来说却是不可证实的,如努力程度。敲竹杠是由于不完全契约所包含的矛盾导致的。一方面,交易方为了准备交易在之前就做出了专用性投资,而这种投资是“不可契约(o-cotractile)”的;另一方面,事···试读结束···...

    2022-10-2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资源下载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电子书

  • 《新药研发的故事》梁柏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新药研发的故事》【作者】梁柏著【页数】122【出版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01【ISBN号】978-7-5426-4438-1【价格】30.00【分类】药品-开发-世界-普及读物【参考文献】梁柏著.新药研发的故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新药研发的故事》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制药是为了人”——从抗艾滋病新药研发谈以人为本、与致病细菌的持久战——从青霉素工业化生产到新型复合抗生素等。《新药研发的故事》内容试读器程典西序言陳肌先《新药研发的故事》经过作者辛勤的努力,即将付梓出版了。我有机会在出版前看到书稿,阅读之后有一种先睹为快的感觉,深感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的作者梁柏博士曾在美国默沙东公司从事新药研究十多年,是一位新药研究的资深科技专家。他起初并没有想到要写一本书,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写了一些散篇的新药研究的“故事”。后来越写越多,越写越深,集结成册,就形成了这样一本多侧面立体展现近代人类社会与疾病抗争历史画卷的书籍。这本书叙述了人类面对各种疾病挑战开展新药研究的探索过程,这是一个各国政府、人民、科技界和全社会都关心的主题。在当代,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集中体现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新成就与新突破,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创新与集成,是新世纪科技和经济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成为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成就之一。这些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新药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药物研究与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新时代,也使新药研究领域成为当代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领域之一。本书讲述的新药研发故事,清晰地勾画了一些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诞生的脉络,不仅涉及新药研究的科技问题,也涉及新药研究的方向遴选与决策、组织与管理问题,内函深厚,深入浅出。书中始终贯穿着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体现了丰富的学术内容、严谨的科学逻辑。这些对于新药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必将带来诸多深刻的启发和教益。这是一本讲述科学研究的书籍,但是它又不限于科技本身,而是真诚而富有感染力地表述了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这既包括科技工作者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攻克顽疾,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也包括讲道义、讲责任的真正企业精神,书中讲述的伊维菌素捐赠和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的故事可以讲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我们在这里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两者的结合既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也是一个企业成为“伟大的企业”的必由之路。本书讲述了许多科学的史实和知识,但是并不艰深难读,也不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我打开这本书,扫描了开头的几行文字,就禁不住被深深吸引,很想一口气读下去。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自身的创新实践和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他的文字素养。他能够用生动、洗练的笔触,在清晰交代科技内容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所思、所想,甚至包括人生的感悟,使内容有血有肉,也使文字具备了一种隽永的风格。这就使读者的阅读过程成了一种愉快的体验。我在药物研究领域学习和工作了多年,看过不少有关药物研究的书籍。我要说,这本书是非常独特的一本。我们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知2识,而且被人类的科学精神和不解追求所感染。我相信这本书不仅适合药物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阅读,事实上我觉得它适合许多人阅读,无论是政府官员、单位领导、企业家,还是普通的社会公众,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获益。3F成结第六届“中华慈善奖”中国一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被中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4“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制药是为了人”从抗艾滋病新药研发谈以人为本六十多年前,美国著名的默沙东制药公司(在北美称默克制药公司)总裁乔治·默克(GeorgeW.Merck,1894-1957)先生说过:“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制药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利润。”☒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它讲的是新药研发机构和新药研发人员以1933年4月25日,美国新泽西州罗韦市,默克公司的新研究室动工、奠基。5人为本的责任与义务。默克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默克先生同意将独家开发链霉素的专利权转让给罗格斯大学(RutgerUiverity)基金会,与其他药厂一起共同开发和生产链得素,有效地阻止了肺结核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默克先生认为,制药公司对社会的责任以及与学术界的良好关系和密切合作比任何一个新药的利润都更重要。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全球化进程中,追求利润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同时意味着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不断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如何把握眼前的利润与长远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之间的平衡,却是一个始终困扰着制药界的难题。艾滋病阴云笼罩1981年,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的医生几乎同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奇怪病症,该病的患者会被诱发出一些常见于有免疫缺陷人群的感染和癌症,所以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eDeficiecySydrome),简称艾滋病(AIDS)。这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而且当时缺乏治疗手段,病人经确诊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在全球范围造成了相当的恐慌,甚至有报道说美国的游客在中国被星级酒店拒绝入住。整个医学界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1984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找到了致病的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umaImmuodeficiecyViru,简称HV,亦称艾滋病毒,AIDSViru),而如何有效地阻止该病毒对人体免疫细胞的入侵和最终将其根除的重任,也就6···试读结束···...

    2022-10-25 上海三联书店官网 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

  • 《防波堤与护岸新型消浪护面块体研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戈龙仔,陈汉宝,高峰,陈松|(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防波堤与护岸新型消浪护面块体研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作者】戈龙仔,陈汉宝,高峰,陈松【丛书名】新时代海上工程创新技术与实践丛书【页数】142【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478-4931-6【分类】防波堤-防波装置-护岸【参考文献】戈龙仔,陈汉宝,高峰,陈松.防波堤与护岸新型消浪护面块体研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防波堤与护岸新型消浪护面块体研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内容提要:《防波堤与护岸新型消浪护面块体研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天然石块堆叠而成的护坡结构是历史最悠久的斜坡式海防工程,早在公元前9世纪,古罗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块石建造护岸结构。斜坡式防波堤主要由堤心和护面块体层两部分组成,堤心部分由天然块石堆叠而成,护面材料可以是天然块石或人工浇筑的混凝土块体。护面块体覆盖在堤心材料外层,作用就是保护堤心材料不受波浪和水流的侵蚀和破坏。堤前海浪和水流冲上斜坡坡面的护面块体层,进行能量交换活动,从而减弱波浪水流的能量,起到保护堤身的作用。人工护面块体是海岸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用来衰减波浪并保护防波堤等结构的主体安全。在能够开采到大块石的地区,用天然块石作护面通常是较经济的方案,且具有坚固耐久的优点。由于波浪容易在斜坡堤面上发生剧烈破碎,当水深较深时所需块石的质量会很大(单块质量可高达十几吨或数十吨),因而工程界已经发明了近百种形状各异、稳定性更高的混凝土人工块体。1.1国内外防波堤工程发展现状在一些涉外工程中,新建海洋建筑物逐渐向外海水深区域发展,海洋建筑物所处的自然条件与已建工程相比更为复杂,深水、大浪、长周期涌浪等恶劣自然条件对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等环节带来了严峻的考验3,8别。当水深大幅度增加的同时,风、浪、流也就会随之增加,对于防浪建筑物来说相应的护面块体尺寸和结构构造的尺寸要求都会随之增加)。为保证防波堤护岸的稳定性,当水深较浅时,一般设计上通常采用砌石护面、宽肩台、人工护面块体等结构形式的防波堤护岸。随着水深的增加,波浪容易在坡面上发生剧烈破碎。因此,设计的结构断面用料会急剧增加,其主要表现在护面块体质量增加,一般将会超过20×103kg(如烟台西港池护面块体20×103kg中国石油和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广东石化项目20000×103kg/年重质原油加工工程原油码头工程护面块体采用了63×103kg扭王字块体1),有些工程甚至达到70×103kg以上(如日本和韩国在防波堤工程中都有应用80×103kg的Sealock块体和100×103kg的Dimle块体的实例-l3)。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从国内外现有防波是护岸破坏案例来看,往往是由于最外层护面块体丧失了护坡的功能,最终导致整个防波堤的破坏)。例如,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最大水深50m的葡萄牙锡尼什(Sie)港斜坡式防波堤,在1978年2月因为受到风暴潮侵袭,导致其主是受到了严重破坏,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又因为风暴潮袭击造成了防波堤护面块体更加严重的破坏,调查发现均为Dolo块体(扭工字块体)护面的断裂、缺失,最后由于上部胸墙基底被掏空,从而发生了防波堤的倾倒坍塌。由于其破坏程度十分罕见,因此引起国际海岸工程界的高度重视,有关方面对事故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2第1章绪论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并有若干研究成果陆续发表。该堤修复时,在破坏断面基础上,将内、外坡度放缓,改为铺设90×103kg槽形和锥形混凝土方块。2008年我国公司所承建的印度尼西亚PACITAN电厂火电项目配套防波堤工程,面对印度洋平均波高、周期分别在1.0m、18以上的长周期涌浪等恶劣条件,且施工期间缺乏海区波浪的实时监测,在防波堤施工中未能及时完成防护,最终致防波堤护面块体发生断肢并大面积损坏,如图1-1所示,工程损失巨大。另外,我国公司承建的非洲西北部毛里塔尼亚防波堤工程,由于海区水深较深(距离海岸50km外海域水深可达到1000m以上),近岸的最大波高、周期分别达4.0m、20以上的恶劣水文条件,施工过程中遭遇涌浪冲击,防波堤整体发生破坏,如图1-2所示。印度尼西亚CILACAP电厂工程建成于2007年,护面结构采用美国2×103kg的A-JACK块体摆放两层,由于工程海区水动力环境条件恶劣,防波堤建成后受波浪水流等作用发生了破坏,护面块体的破坏多为断肢,断肢后更丧失了抗浪能力,且滚落至内侧。没有护面块体的堤段极易发生骤然破坏,牵连图1-1印度尼西亚PACITAN电厂防波堤工程施工期破坏情况3防波堤与护岸新型消浪护面块体研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图1-2毛里塔尼亚防波堤工程施工期发生破坏相连堤段,形成大面积溃堤,如图1-3所示。1.2防波堤护面块选型分析根据上述恶劣水文条件下防波堤所遭遇破坏的经验总结分析,防波堤护岸护面块体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防波堤、护岸是港口抵御外海波浪作用的第一屏障,直接关系到工程是否可行,而护面块体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防波堤是否稳定存在,因此,研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消浪性的护面块体意义重大。防波堤、护岸等在海洋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护面块体的水力性能与建筑物4第1章绪论图1-3印度尼西亚CILACAP电厂防波堤发生破坏的安全可靠度、防波堤堤身断面的大小及堤顶高程的确定具有直接的关系幻。在近几年海外市场的开拓中,人工块体的选型和对比分析主要以稳定性、经济性、强健性三个主要方向作为参考。1)稳定性稳定性分析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整体稳定性、个体稳定性和残余稳定性。整体稳定性一般指的是建筑物对抵御波浪侵袭的整体防护能力,其主要受到块体的种类、建筑物的整体孔隙率6]及护面块体的安装方式影响。个体稳定性一般指单个护面块体在波浪侵袭作用下的抗滚、抗滑能力],其主要与单个护面块体的稳定质量和块体与块体之间勾连5防波堤与护岸新型消浪护面块体研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效果有关[18)。以《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一1一2011)1町为例,规范中常用块体的质量均在30×103kg以内(四脚锥体为12×103kg、四脚空心方块体为9×103kg、扭工字块体为26×103kg、扭王字块体为26×103kg)。残余稳定是指人工护面块体在波浪侵袭作用下发生了滚动、滑移或者块体断肢后的整体稳定和个体稳定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研究比较少,一般发生块体滚动、滑移或断肢后大多数工程措施是提高块体的稳定质量。2)经济性新型人工块体的选型一般是考虑其工程造价较低、安装方便高效、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新型人工护面块体的单层安放使施工方便迅速,相比于双层安放更是节省了混凝土用量。此外以原体研发其变异形式,增加块体孔隙率,不仅会进一步节省混凝土用量,同时也会提高其消浪能力。3)强健性人工护面块体的强健性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息息相关,一般我们需要利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块体在波浪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一般来讲,护面块体尺寸越大,对于杆件式结构可能块体断肢的风险也就越大。4)其他方面(1)环保性。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以及个人对于建筑物对生物的影响非常重视,所以在海洋工程建设中采用环境友好型的人工护面块体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混凝土会在海水中释放不同的离子,影响海洋植物和鱼类,所以块体混凝土用量也与环保性有间接关系。(2)美观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旅游业需求越来越大,造成了近年来小型游艇码头和海滨浴场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且国内的一些退港还海的生态修复工程中往往也与当地滨海旅游业相结合,所以块体选型上建议美观性更佳的块体。(3)修复性。一些防护性海洋工程因为受台风或者长期季风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个别护面块体滚动、滑移甚至是破损,再加上老旧港区的修复和扩建,均会面临不同种类块体相互修补的问题。(4)专利问题。国内相关企业在进行海外项目设计施工时,会经常使用国内常用的扭王字块体,但是扭王字块体因涉及国外专利问题,所以造成了国内企业在对外投资项目使用中受到很多限制2]因此,研究一种适用于长周期波、消浪效果优良、稳定性好、造价低廉且容易施工同时兼顾美观性的护面块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6···试读结束···...

    2022-10-25 防波堤护岸稳定性怎么观测 防波堤护岸

  • 《SEO搜索引擎优化》吴洪主审;俞国红主编;金静梅参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SEO搜索引擎优化》【作者】吴洪主审;俞国红主编;金静梅参编【页数】330【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06【ISBN号】978-7-5682-4020-8【价格】80.00【分类】互联网络-情报检索-系统最优化【参考文献】吴洪主审;俞国红主编;金静梅参编.SEO搜索引擎优化.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SEO搜索引擎优化》内容提要: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和参考用书……《SEO搜索引擎优化》内容试读模块搜索引擎优化慨述搜索引擎优化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和数据来源,大部分的互联网用户依靠搜索引擎找资料。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约有70%的网民不会记忆网址去登陆网站,而是通过查询引擎检索关键词访问网站搜索引擎相当于网站上普通的访客,百度搜索引擎通过百度蜘蛛程序(Baiduider)】抓取网页,对网页进行价值判断。网站如何正确引导流量,需要依靠搜索引擎优化(SearchEgieOtimizatio,简称SEO)来实现搜索引擎营销(SearchEgieMarketig,SEM)是指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服务和产品的营销,包括SEO和付费推广两部分,SEO是SEM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SEMSEO付费推广白帽SEO黑帽SEO图1-1SEM的组成白帽SEdSEO方法分为白帽SEO和黑帽SEO白帽SEO是一种公正的手法,是使用符合主流搜索引擎的规则来提高网站的搜索排名的方法。白帽SEO采用SEO的思维,采取正规的流程和手段合理优化网站,提高用户体验,合理与其他网站互链黑帽SEO则是投机取巧,采用搜索引擎明令禁止的方法优化网站,利用搜索引擎规则的漏洞,以不合理的或者缺乏公正性的手段,去影响和干预搜索引擎对网站排名的方法,以牟取利益。黑帽SEO是搜索引擎打击的对象。我们应该提倡白帽SEO,踏踏实实地做好网站SEO,维护行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SEO与竞价排名的区别,如表1-1所示。表1-1SE0与竞价排名的区别项目优点缺点1.见效慢:难度大的词大约需要2~3个月的时间1.费用低廉:相比竞价要便宜得多。2.排名规则不确定性:搜索引擎的2.无引擎独立性:即进行优化后,谷SEO排名规则经常改变歌、雅虎、百度、其他搜索引擎,排名3.关键词数量有限:一个页面推荐都会相应地提高只做一个关键词,最多不超过三个4.排名位置在竞价排名之后搜索引擎优化概述模块一续表项目优点缺点1.价格高昂:竞争激烈的词,单价1.见效快:充值后设置关键词价格后可达数元甚至数十元竞价就可以进入百度排名前列2.稳定性差:谁出价高,他的关键排名2.关键词数量无限制:可设置无数个词排名就靠前。关键词进行推广,没有任何限制3.恶意点击:竞价排名的恶意点击非常多,不会带来任何效益SE0工作者也被称为搜索引擎优化专员,工作职责可细分为三个岗位,如表1-2所示表1-2搜索引擎优化师的工作职责岗位工作职责数据分析主要负责SE0任务的效果评估,负责站内站外关键词收集分析,对竞争岗位对手进行分析,关键词部署和规划;分析每天的流量数据报表文案撰写主要负责内容建设,页面Title、Meta标签及其索引页文案的撰写,专题岗位和聚合页面的文案撰写,日常内容信息建设的发布,SEO软文的撰写链接专员主要负责排名和收录等工作,内链资源分配执行、B2B外部链接建设、岗位软文发布、友情链接建设、合作资源拓展网站优化推广的内容,分为网站架构分析、关键词分析、网站目录和页面内容优化、网站链接优化、网站流量分析五大实施步骤,如图1-2所示○网站链网站流①网站目接优忆量分析○关键词录和页面内容分析优化@网站架构分析图1-2网站优化推广的五大实施步骤搜索引擎优化网站优化三元素:链接、内容、结构。网站结构包括框架、页面URL路径、页面代码、JAVASCRIPT和Flah特效等,网站结构是SEO的基础;网站内容由页面内容、页面代码、内容主题构成;网站链接包括链接位置、链接数量和链接密度网站优化分为分析定位、站内优化和站外优化三部分,其整体脉络,如图1-3所示。死链接优化HTML地图标题优化URL优化404页面优化RSS地图关键词优化图片优化,Root文件制作XML地图描述优化内部链接优化目录结构优化站点地图制作内容优化代码优化A站内网站结构优化优化策略网页内容优化站外目录提交网站优化分析分析站内站外高质量外链竞争对手分析定位优化优化百度地图索引第三方优化图1-3网站优化的整体脉络项目认识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从字面上可以拆分为“搜”“索”“引擎”三个词。“搜”就是信息的抓取,“索”就是信息的排序和查询,“引擎”就是数据的存储和并发处理。目前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谷歌、360、搜狐、神马移动搜索、一淘等。搜索引擎优化任务认识PC端搜索引擎任务描述小王刚入职雅鹿公司电子商务部,从事SEO专员工作。电商部运营总监要求小王先了解国内十大搜索引擎的特点功能,重点对百度、▣淘宝搜索引擎的特点、功能进行对比分析。认识搜索引野任务分析通过实例的方式,通过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特定关键词,看其收录相关网页数量和花费时间,了解分析搜索引擎的功能特点和流程知识准备搜索引擎功能分为四大部分:抓取、过滤、索引、查询,一般由爬行器(搜索引擎机器人、搜索引擎蜘蛛)、索引生成器、查询检索器组成。SEO工作者可以根据搜索引擎功能实现的流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去优化网站。十大主流搜索引擎的特点,如表1-3所示。表1-3十大主流搜索引擎的特点搜索引擎网站介绍网址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致力于满足用户百度www.aidu.com的搜索需求,问答需求···试读结束···...

    2022-10-17 epubee电子书库 epub 图书

  • 《素质教育新探索》袁仁总主编;高洪本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素质教育新探索》【作者】袁仁总主编;高洪本册主编【丛书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页数】313【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9【ISBN号】978-7-107-25269-3【价格】40.00【分类】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国-文集【参考文献】袁仁总主编;高洪本册主编.素质教育新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素质教育新探索》内容提要:本书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基本途径和具体方法,对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效益有重要参考价值。《素质教育新探索》内容试读|1前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刻革命,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进步。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教育部门精心部署和深人推进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共同努力下,素质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一是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年来,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素质教育理论与政策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基本要求。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并正在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二是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在逐步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素质教育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改革探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素2【素质教育新探索质教育逐步由点上实验到全面铺开,从中小学范围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三是素质教育在关键环节上开始突破,学校教育正在发生一些积极而重要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教育督导制度和质量监测体系基本确立,招生考试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正在得到逐步缓解。四是素质教育促进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促进了各地师资力量和资源配置更趋科学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普遍提高,社会正在向“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迈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当代青少年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总体上看,虽然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一些重点环节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先进地区中取得明显成效,但素质教育的推进仍然面临新旧矛盾交织,体制性障碍与政策性问题并存,教育内部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情况。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社会、学校和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相当普遍。当代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变化,学校教育以及传统的教育方法还需进一步适应和改进。教育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体系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在宏观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一些地方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有待改进,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导向作用有待加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这些问题更加复杂,解决起来更加困难。这些问题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而且有着极大的前言ㄧ3紧迫性。令人欣慰的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责任。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加大对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在教育法律和相关政策方面的培训,提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科学的投入保障机制,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广泛依靠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为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大决策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二是努力构建有利于人才多样化成长的教育结构。各地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合理规划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结构,促进城乡和不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促进和扩大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提供适应每个学生需要的多样化教育,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三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结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全面覆盖的育人网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发挥教育、公安、工商等各部门合力,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整治,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四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建立检查机制,开足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普遍开展群体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切实保障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改善学校公共卫生,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五是加大考试评价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考核评价机制。推4丨素质教育新探索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形成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录取方式。加快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步伐,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进行不同院校分类考试、自主招生、多元录取的改革探索。六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采取多种方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和途径。完善课程改革的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学校管理,努力促进学校整体性变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七是大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教师激励机制,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锻炼一支高素质教师、校长队伍。通过开展各级教师培训,建立和完善网络化、开放式的教育平台等方式,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加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教师的职务制度、聘任制度,推动城乡教师对口支援、交流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以适应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八是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制定督导办法,建立督学责任区,逐步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督导体系。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和评价、公布制度,构建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建立面向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教育工作评价标准,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为了展示近年来全国各地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和亮点,总结经验,更好地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基础教育二司遴选了十个素质教育推进实施的典型案例,供各地教育部门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学习。所选的十个案例分成“省域推进”和“市县实施”两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阐述了当地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试读结束···...

    2022-10-16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心身医学前沿》袁勇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心身医学前沿》【作者】袁勇著【页数】156【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10【ISBN号】978-7-5641-9148-1【分类】心身医学-研究【参考文献】袁勇著.心身医学前沿.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心身医学前沿》内容提要:《心身医学前沿》内容试读第一篇适应负荷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压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压力促进适应,然而长时间的压力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应变稳态(allotai)的概念认为,生物体具有改变自身从而获得稳定的能力。应变稳态的理论强调,维持健康需要不断调整内部的生理环境,以适应环境的需要,个体为了适应反复持续出现的外界挑战而调整内部环境所耗费的成本,即适应负荷。目前对适应负荷的研究表明,适应负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篇总结当前对适应负荷的研究,探讨适应负荷与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关键词:压力应变稳态适应负荷疾病1压力概述1.1压力的概念及其分类“压力(tre)”是日常话语中常用的一个词,指的是那些由于威胁到人的安全或使人无法成功应对而导致焦虑和沮丧的一种持续性、紧张性的综合心理状态,它是由压力源、压力感和压力反应构成的。压力可以被分为良性压力(goodtre))、可承受压力(toleraletre)和毒性压力(toxictre).。良性压力在通俗语言中是指迎接挑战、承担风险和感觉得到回报的经历,通常是积极的结果;在应对良性压力时,健康的自尊、良好的冲动控制和决策能力、健康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很重要。即使是不利的结果也可以作为具有这种积极、适应性特征的个人的成长经历。可承受压力是指当发生负面事件时,大脑结构健康的个体通常能够在家人、朋友和其他提供支持的个人的帮助下应对。而毒性压力是指个体经历负面事件时,个体的支持有限,而且可能由于早期经历不良生活事件而使大脑结构受到影响,这些早期不良生活事件损害了良好的冲动控制、判断以及足够的自尊发展。在毒性压力下,个体无法应对,可能会对行为和生理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高程度的身体损伤(BruceS.McEwe,2016)。1.2压力现象的等终性和多重性压力被广泛定义为对个人生理和心理完整性造成影响的真实或解释性的威胁,从而导致生理学和行为反应(McEweam.Seema,3心身医学前沿1999)。与压力现象的等终性和多重性相关的观点被认为是发展性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基石(Cicchetti,2008)。压力现象的等终性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相似的健康结果。例如患有抑郁症的青春期少女可能会和患有行为障碍的青春期少女在以后的发展中出现类似的情况。有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或行为障碍的女孩趋向于经历过类似的逆境(例如,较差的教育和早期亲子关系),并在成年期发展出特定的心理(例如,焦虑障碍和药物滥用)(Bardoe,etal.,1996)。压力现象的多重性是指相似原因可能会导致不同健康结果的过程。Beauchaie等认为以男性为主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和以女性为主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展可能来自类似的个体发展轨迹,这些轨迹与两种心理病理学共同的特定情绪调节机制有关(Beauchaie,etal.,2009)。等终性和多重性反映了生命科学过程和结果多样性的系统理论。该框架促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完善对发展轨迹的适应和适应不良的认识,并朝着更全面、非确定性的健康轨迹模型迈进(Cicchettiam.Rogoch,l996)。1.3压力的生理反应1.3.1压力反应的影响因素压力体验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创伤和虐待等,无论是与家庭、工作场所或周围环境有关的急性压力还是慢性压力(小的、累积的日常压力),都可能造成比较长远的后果。长期压力的影响可能会因过度的饮食、吸烟和饮酒而加剧,或由适度的运动而减轻。每个人对压力的敏感度不同,这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人对情境的感知方式(LazaruRS,FolkmaS,1984)和自身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潜在压力情境的反应,这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还取决于个体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选择(见图1一1)。第一篇适应负荷环境压力工作、家庭、社区)主要生活事件创伤、虐待感知到的压刀威胁、无助警觉)行为反应个体差异(斗争或逃避(基因、发展、经验)个人行为-节食、吸烟、酗酒、运动)生理反应应变稳态适应适应负荷图1-1压力反应和适应负荷的发展(McEweBS,1998)一个人是否将一种情况视为一种威胁,在决定行为反应(如:逃跑、打架或在恐惧中畏缩等)和生理反应(如:平静、心悸和皮质醇水平升高等)时都是至关重要的。个体对情况的感知方式也决定了其是否能够适应或习惯于重复的压力。例如,大多数人最初都是通过激活HPA轴来应对公众演讲的挑战。然而,经过反复的公开演讲,大多数人变得习惯了,他们的皮质醇分泌不再随着挑战而增加。但是大约有10%的受试者仍会感到公众演讲的压力,并且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皮质醇分泌仍在增加(KirchaumC,etal.,1995)。遗传因素被认为影响个体的压力易感性。有研究表明,许多在经历了算术测试压力后血压仍持续升高数小时的人,其父母也患有高血压(GeriW,PickerigTG,l995)。个体的身体状况影响其对压力刺激产生适当生理反应的能力,且这种反应也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近交系生物育种()大鼠是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反复应激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LehmaC,etal.,l991)。压力受到个人经历、遗传和行为的影响。当大脑感觉到压力,生理和行为反应就开始了,从而导致应变稳态和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负荷会累积,过度暴露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应激的介质会对5心身医学前沿各种器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疾病。1.3.2压力反应的神经调节首先,真实的或解释性的威胁会触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SAM)轴,在几秒钟内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其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在几分钟内被激活,产生糖皮质激素。下丘脑室旁核通过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激活HPA轴。然后CRF穿过连接下丘脑与垂体的门脉系统,它标志着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来自富含血液的毛细血管的前脑垂体。随后ACTH到达肾上腺皮质,使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产生在人体中具有分解代谢作用的糖皮质激素,例如皮质醇。糖皮质激素与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性激素和其他应激介质在基因组和非基因组上协同作用,形成生物体对应激环境的当前和未来反应。图1-2显示了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如何影响细胞事件。通常当危险过去、感染被遏制或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时,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会出现失活。失活可使系统恢复到皮质醇和儿茶酚胺分泌的基线水平。但是,如果失活效率很低,则导致压力激素过度暴露。在数周、数月或数年的时间内,暴露于压力、激素分泌增加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适应负荷及其病理生理后果(McEweBS,StellarE,1993).在垂体和下丘脑对HPA轴的控制外,在应激反应的调节中还涉及三个主要的大脑结构:①除了牵涉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外,还有与记忆和认知相关的海马;②能够在没有SAM轴和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的情况下进行恐惧调节和情绪处理的杏仁核;③涉及认知、应对策略和对皮层下结构进行自上而下控制的前额叶皮层(GrayamBigama,1996McEwe,2004McEwe,Wei,amSchwartz,1968ReulamdeKloet,1985Sachez,Youg,Plotky,amIel,2000Thayeram.Lae,2009)。6···试读结束···...

  •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基础与临床》唐瞻,谢晓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基础与临床》【作者】唐瞻,谢晓莉主编【页数】192【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07【ISBN号】978-7-5189-2727-2【价格】78.00【分类】口腔粘膜疾病-纤维变性(病理)-诊疗【参考文献】唐瞻,谢晓莉主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基础与临床》内容提要:《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基础与临床》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概述、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引导口腔医学工作者把握口腔黏膜纤维化诊治规范和发展趋势,既为读者提供规范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临床诊疗思路,又为学者寻找创新研究课题提供线索。《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基础与临床》内容试读第一章纤维化基本概述第一节纤维化概述在全身多种疾病的影响下,器官组织逐渐发生的一种以细胞外基质沉积为主的慢性病变就是纤维化(roi)。它发生在全身各处组织及器官内,如心、肝、肺、肾等实质脏器以及口腔黏膜等。纤维化发展到末期可导致受累脏器的功能衰竭,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威胁患者的生命。实质和间质是人体内的器官组成的大致分类。一般而言,实质主要指代功能细胞,除支撑器官形态的作用外,还承担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而间质则包括间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主要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主要承担着机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同时还协同实质细胞发挥功能。与此同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在组织创伤修复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在不同情况下会造成不同结果。当全身状况较好,损伤波及范围不大时,机体依靠实质细胞的增生可以完全恢复功能:但当全身状况一般,损伤反复刺激或是创伤过大时,单纯实质细胞的增生无法满足修复要求,此时就依赖于细胞外基质的增生,而这就是纤维化发生的病理基础。综上所述,纤维化过程就是组织的自我修复过程,以维持器官形态的相对完整性为目的。而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则建立在过度的自我修复反应上。纤维化可以发生在不同器官。例如:以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为基本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引起心血管组织重构中可发现心血管组织的纤维化,这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病毒性肝炎、血吸虫性肝病、慢性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在不控制的情况下,逐渐发生的组织纤维化最终会-。-001。=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基础与临床0000心0导致肝硬化甚至恶变;糖尿病肾病与组织纤维化发生相关;包括关节炎、全身硬化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都可见纤维化改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是在长期不良刺激下口腔黏膜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组织纤维化改变。总而言之,对于多种组织重构性疾病来说,纤维化是核心病理改变,是在多种不良刺激或损伤下的实质细胞坏死和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及过度沉积。目前来说,对于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也尚未找到能用于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大部分病例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并且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第二节纤维化的临床病理表现纤维化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沉积和实质细胞的形态结构改变。具体来说,组织纤维化是发生在损伤后修复这一过程中的病理变化。组织器官的损伤,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结构和数量变化,在大量的实质和间质细胞变性、坏死后,单独依靠实质细胞再生不能完成组织修复,必须要肉芽组织参与修复。在损伤局部,肉芽组织为完成纤维性修复,开始先溶解吸收局部坏死组织,同时增生以填补缺损,最后形成瘢痕组织。修复后的器官内除了再生的实质细胞外,还包括瘢痕组织。在损伤早期,损伤器官周围会产生由薄壁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可见大量细胞索及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以小动脉为轴心生长,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周围聚集以大量的成纤维细胞以及炎性细胞。巨噬细胞是其中主要的炎性细胞,同时含有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后,肉芽组织逐渐成熟:间质的水分吸收减少;炎性细胞消失;毛细血管管腔闭塞,部分改建;胶原纤维增多,成纤维细胞数目减少。之后经过长时间积累,胶原纤维量更多,发生玻璃样变,细胞、血管更少,最终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就是改建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主要结构是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纤维束呈均质性红染。瘢痕组织中纤维细胞稀少,血管数量也有所减少。大体上来看,组织在局部会呈现收缩状态,颜色表现为灰白半透明或苍白色,质硬而坚”。→002=-°纤维化基本概述第一章⊙韧,缺乏弹性。在多种纤维化疾病中都可以发现瘢痕组织的存在,例如: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图1.1)可见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沉积、变性,血管萎缩、狭窄、闭塞,上皮实质细胞萎缩、空泡样变等;肝纤维化(图1.2)则表现为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形成细小的条索与薄的间隔,由汇管区向小叶内延伸,但无假小叶与再生结节的形成;心肌纤维化则可见心肌纤维结构紊乱,细胞轻度肿胀及灶状分布的空泡变性甚至坏死;而肾纤维化则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管腔变窄,炎性细胞浸润,间质胶原成分增多,小血管硬化等病理改变。图1.1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彩图见彩插1)图1.2肝纤维化(彩图见彩插2)注:A.可见胶原纤维完全玻璃样变,上皮钉突变注:可见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索排列紊乱,炎性细短、菱缩,血管闭塞(HE×200)。胞浸润(HE×100).B.可见上皮细胞内空泡(HE×200)。瘢痕组织对机体的作用需要从2个方面来讨论。首先,它作为组织损伤修复的一种形式,可以把组织缺损长期填补,使器官保持完整;同时胶原纤维具有比较强的抗拉力作用,可以保持器官的坚固性。但是,瘢痕缺乏弹性和实质细胞功能,可由于收缩、粘连或者增生过度而影响器官的活动和功能,并由此造成不同的临床表现。例如肺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干咳;心肌纤维化则可见渐进性的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和乏力等;肝纤维化则可逐渐表现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黄疸、内分泌失调和门静脉高压等症状;而肾纤维化则主要表现为渐进性。◆003-=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基础与临床00000◇000600000000000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可见夜尿多、低渗透压尿、肾小管酸中毒和高血清肌酐等;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则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的张口受限和吞咽困难等。综上所述,纤维化是器官损伤、坏死后发生的一种替代性的器官修复,对于维持器官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再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不具有实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最终会造成器官和周围组织的粘连和器官硬化,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第三节纤维化的改建过程在组织受到损伤或者是慢性不良刺激后,肉芽组织就会在受损伤的组织位置出现,以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dothelialcell,EC)增殖为标志,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和改变,最后形成瘢痕组织。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①血管生成;②纤维化;③组织重构。(一)血管生成广义的血管生成包括两种,一种主要由内皮细胞前期细胞(edothelialrogeitorcll,EPC)来形成新血管,见于胚胎发育初期,称为血管形成;而另外一种则是指存在于成熟血管的内皮细胞形成小血管的过程,被称为血管生成。胎儿后期以及人体内的血管新生过程,即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走,属于血管生成。除了这个过程外,EPC存在于血液内,它同时也参与部分血管形成。所以,血管生成在病理状态下是同时包括血管形成和血管生成。广义的血管生成包括一系列过程:①原有血管基底膜降解;②内皮细胞迁移:③内皮细胞增殖和发育成熟。上述过程需要诸多生长因子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包括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二)纤维化在肉芽组织内新生毛细血管大量生成后,纤维化过程就开始进行,这个过程包。。004-。◇9000o000000纤维化基本概述第一章括:①成纤维细胞的迁移;②细胞外基质积聚。首先诸多的生长因子除了可以促进血管生成,还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导致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在细胞外基质中积聚,为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提供临时生长基础。在整个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会逐渐减少,细胞外基质逐渐积聚。在瘢痕成熟的过程中,多种生长因子参与其中,它们不单单促进了胶原的合成,还抑制了胶原的降解,从两个方面促进局部胶原的沉积。最终,肉芽组织转变为瘢痕组织,而瘢痕组织就是组织纤维化过程中产生的损伤修复组织,它主要由致密胶原和弹性纤维组成。总体而言,在整个纤维化的过程中,胶原大量沉积,血管逐渐退化。(三)组织重构在肉芽组织逐渐成熟,转变成瘢痕组织的过程中,除了组织量的变化外,还包括了细胞外基质结构的改变,这被称为组织重构。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和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这个过程,它们调控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而在反复合成、降解中,细胞外基质的排列和组成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结缔组织重构,这是慢性炎症和创伤愈合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组织纤维性修复的重要过程。组织重构的过程是一个长时间、连续的过程,并受到多种生长因子和蛋白酶调节,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调控机制复杂。第四节纤维化的相关因素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受到多种生长因子和相关信号蛋白的调节,例如基质金属蛋白酶、转化生长因子、白介素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了纤维化过程。(一)细胞因子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ectivetiuegrowthfactor,CTGF)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多肽,属于即刻早期基因家族。该家族是一高度保守多肽类家族,通过结合到细胞表面整合素发挥作用,它们的多种细胞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同源性,-。=005-。⊙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基础与临床0◇9但功能各有不同,具有介导多种细胞生长过程的活性,同时还可以促进细胞趋化黏附和迁移,血管形成及胶原、纤维连接素的合成等。CTGF作为纤维化过程的介质,在正常人动脉组织中不表达,但在粥样硬化病变的内膜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心肌纤维化的过程。在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肾炎等多种小球和间质炎症病变中,均可发现CTGF表达的上调。CTGF调节正常瘢痕的形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作用,一般而言,在生理过程中仅会形成适量瘢痕组织,CTGF活性较低;但其在损伤严重时,会出现持续性的高表达,导致器官的病理性纤维化和病理性瘢痕形成。2.转化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raformiggrowthfactor,TGF)的主要功能集中在调节细胞增殖、生存、分化和迁移等方面,分为TGF-B1、TGF-β2、TGF-B33种亚型,通过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来发挥作用。TGF-B介导纤维化的机制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①炎症早期促进发展;②纤维化区域局部活性增强;③调节局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④促进局部血管生成;⑤促进ECM的合成和沉积,⑥基因本身具有多态性,TGF-B的下游信号通路分为Smad依赖型和Smad非依赖型,通过一系列受体后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研究表明TGF-B是肾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必需因子,TGF-B1基因及蛋白表达被TGF-B1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进而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侧面证明了TGF-B1与肾纤维化的关系;同时TGF-β1是肝星状细胞(heatictellatecell,HSC)启动阶段和持续激活阶段的调控因子,可促进HSC自分泌TGF-B1,抑制活化HSC的凋亡,同时TGF-B1又构成了活化HSC的自分泌循环,是HSC的持续激活的重要机制;TGF-B在正常的肺上皮细胞中是处于非活性状态的,当肺上皮细胞受损时,TGF-阝活性升高、表达量增加,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成纤维细胞聚集,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TGF-阝在硬皮病的早期阶段是启动组织纤维化重要细胞因子,与纤维化程度和基因易感性相关。3.肿瘤坏死因子由多核巨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ecroifactor,.TNF)-a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既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又可以介导炎症过程、组织损伤等反。=006-=···试读结束···...

    2022-10-07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官网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

  • 《兽用菌疫苗及其使用与保存 藏文》吴春|(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兽用菌疫苗及其使用与保存藏文》【作者】吴春【页数】107【出版社】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10【ISBN号】978-7-5421-1391-7【价格】12.50【分类】动物疾病-疫苗-基本知识-藏语【参考文献】吴春.兽用菌疫苗及其使用与保存藏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10.图书目录:《兽用菌疫苗及其使用与保存藏文》内容提要:《兽用菌疫苗及其使用与保存藏文》内容试读(售用质液电电分机味)0马42=202欧0出乌0任生部53马就马2九H马位邦以么马立驾马做几生生然列:车9么应生么2与动生么见么生与列用马420马@叫别么0马82240907112201户列···试读结束···...

    2022-10-06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日)池内了主编;造事务所编著;张彤,张彬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作者】(日)池内了主编;造事务所编著;张彤,张彬译【页数】271【出版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04【ISBN号】978-7-5321-6600-8【价格】39.00【分类】创造发明-世界-普及读物【参考文献】(日)池内了主编;造事务所编著;张彤,张彬译.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04.图书封面:《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内容提要:本书选择了具有时代影响力的30项发明,并介绍了它们发展变迁传至现代的历程。通过解读这些不同时代背景下特定产物的演变,也能反映出人类活动的历史。《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内容试读出中万会路市有也用作药和水的替代品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就酒公元前9800年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在的酒精人类有史以前饮用的酒就存在于世了。酒不是发明,这里介绍的是人类利用酒精的发展史。最初饮酒的目的是摄取营养,不知从何时起喝酒变成了享受醉意的嗜好,此外酒精还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后来人们又喝起了红酒和啤酒,这与个人行为以及世界形势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酒有时为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有时还能提升国家的影响力。下面从酒这个角度来一窥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吧。可以饮用的只有乙醇一说起酒,就知道指的是含有酒精的饮料。从广义上说确实如此。若用科学准确的表述,这里的酒精指的是乙醇(带乙基的醇类)。后8从三所谓醇类是指碳氢结合形成的烃分子,其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所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发明世乙醇用化学式来写的话是C,H,O,是由2个碳原子史6个氢原子再加上1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虽然原子的结合方式和排列方法有其独立的特点,但因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故与碳水化合物及糖类没有太大区别。也就是说,酒精被人体吸收后会成为营养,而过量摄取则会发胖。对以人类为代表的动物而言,在醇类中能作为营养物质而被饮用摄取的只有乙醇。其他醇类,如甲醇和乙二醇等,即使少量饮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强的毒害。另外,乙醇也并非无害。一次性大量摄入乙醇,会引发急性酒精中毒,严重的话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酒精原本对动物来说是一种营养品,其作为饮料广受喜爱的起源十分古老。目前认为人类(能人)起源于现在的非洲,时间是在大约230万年前,然而酒的诞生大概比这还要早。“千杯不醉”的动物笔尾树的富含糖分的水果等食物通过自然界中的细菌发酵可以生成乙醇。借助酒精的强挥发性将香味传到远方,告知动物们果实已经成熟的信息。这就是植物通过香气吸引动物食其果实再将种子带到远方去繁殖的生存策略。现在有些野生动物依然喜食已经酒精发酵的果实。从三十很多动物过量摄入含有酒精的食物后,就会像人醉酒时那样摇摇晃晃地走路,做出与平时不同的奇怪举动。但是,其中也有耐酒精、不会醉的动物。世史有一种叫做树鼩的原始哺乳类动物。它与包含灵长类动物的灵长目拥有共同的祖先。其外形有点像老鼠,又有点像松鼠,通常以昆虫和树木的果实为食。树鼩中的笔尾树鼩(尾巴长得像翅膀的树鼩)以一种叫做马来凸果榈的棕榈科植物的花朵为主要食物。这种马来凸果榈的花蜜在自然状态下就会酒精发酵,其乙醇含量最高可达3.8%。说起3.8%这个数值,正好与啤酒的酒精浓度相同。如果将笔尾树鼩视作人类,那么相当于每晚要喝7一8大瓶啤酒,然而它却不会醉。这是因为它具有短时间内分解酒精、并将其作为营养物质吸收的超强能力。即使不会醉的动物也知道要摄取有营养的酒精。而人类为了享受“醉意”,从很久以前就开始饮酒。我认为即便缺乏科学知识,但凭借生活的智慧,人类在文明繁荣以前就已知晓酒精发酵。刚刚腐烂的甘甜水果中含有酒精,古人应该很早就知道将其食用后,心情会变得舒畅,人也会兴奋起来。从三十发明阅读世啤酒的历史长达7000多年关于酒的制造方法,一般认为最古老的应该是果酒史制造。那种果酒就是今天所说的葡萄酒。另外,据说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人们已经把谷物自然发酵形成的产物作为酒精饮料来饮用了。而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下,已经有人像现在一样,利用发了芽的大麦或小麦(麦芽)来制造啤酒。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啤酒和葡萄酒开始被区分饮用。啤酒成为日常饮酒,而葡萄酒逐渐成了高级用酒。不过,当时的葡萄酒与其说是酒,倒不如说是具有滋养强壮功效的保健饮料。葡萄酒由于控制了酒精发酵度,因此保留了大量的糖分,其甜度甚至使人喜欢兑水后再饮用。©现在主要酒类的酒精浓度(度数)及造酒方法酒类酒精浓度造酒方法啤酒5%(5度)左右酿造日本酒15%(15度)左右酿造烧酒25%(25度)左右蒸馏威士忌43%(43度)左右蒸馏葡萄酒14%(14度)左右酿造日本高球酒5%(5度)左右烧酒加苏打水稀释后的产物与众不同的日本酒年从三十项发明读公元1世纪左右,在中国古代编著的名为《论衡》的思想著作中,记载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周王朝时期,史倭国(指当时的日本)进献草药酒一事。当时的日本人已经可以制作出类似果实发酵酒一样的饮品。不过当时的酒与现在的日本酒在原料及做法方面大相径庭。像现在这样,用曲子(曲霉菌)和酵母菌将米进行两个阶段的发酵后制成日本酒的方法是在公元700年左右形成的。与众不同的是,据说日本酒是全世界的古代酒中酒精度数最高的。在利用酵母菌将果实或谷物中的糖分变成酒精的发酵方法中,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一旦超过20%,酵母菌就会死亡,所以不会出现比这更高的酒精浓度(度数)。因此,葡萄酒的酒精浓度最高是16%一18%,啤酒最高是4%一5%(用特殊方法制造的啤酒会达到8%一12%)。但是,在日本酒的制造过程中,由于曲霉菌糖化与酵母菌发酵同时进行,因此过滤掉发酵液(醪槽)的原酒,其酒精度数可以达到20%一22%。在通过发酵生成酒精的酿造酒中,日本酒的酒精度数已达到上限。从三十项发明从炼金术中诞生的蒸馏酒读世界人类从很久以前就抱有这样的疑问:“引起醉意的到底是酒中的哪种物质呢?”因为后来有人发现经火煮沸过的酒即使喝了也不容易醉,所以知道了导致醉酒的物质经过高温加热会跑到空气中去。用不使其沸腾的最大火力来提取致醉物质的方法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出现。乙醇的沸点约为78℃,而水是100℃。把酒加热到80℃左右,大部分乙醇就会蒸发。这时若将蒸发的气体(乙醇蒸气)收集冷却,就能得到液态的乙醇。这就是蒸馏过程,而通过蒸馏得到的酒精浓度(度数)变高的酒就是蒸馏酒。有记载显示,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埃及,海枣蒸馏酒曾一度畅销。蒸馏法得到普及是在中世纪欧洲的炼金术发展起来以后。这项技术不断流传,据说夏朗德蒸馏器公元9世纪左右诞生在西亚。这个机器成了很多蒸馏酒的“发源器”。蒸馏酒的特点是去除了葡萄酒和日本酒中被称为酒淀的固体物质(没有分解的果实、谷物的碎片、酵母菌的残骸等),只留下颜色和香味。另外,在酒精浓度较高的蒸馏酒中,波兰产的伏特加(烈酒)约为96%、保加利亚产的苦艾酒约为85%、意大利产的朗姆酒约为···试读结束···...

    2022-10-05 世界史三十年战争 世界史三十年战争是哪里

  • 《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 2011》莫天全,魏祥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2011》【作者】莫天全,魏祥主编【页数】452【出版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2【ISBN号】978-7-5037-6430-1【价格】500.00【分类】房地产业-统计资料-中国-2011-年鉴【参考文献】莫天全,魏祥主编.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2011》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2010年全国各地区及35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经济统计数据,以客观数字真实地反映与记载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是房地产业权威的综合性资料年刊。《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2011》内容试读第一部分全国及地区篇三第一章房地产开发综合(2010)第一章房地产开发综合(2010)51-2续表1单位:个地区国有与集体国有独资其他有限股份有限其他联营私营独资私营合伙联营公司责任公司公司全国总计29466803139740821770479北的市187799天学白387235河1241974吃山西65900258内蒙古610841139211辽宁116112313614511吉林1258110194黑龙江8771642511上海6695850399江苏2231574227171的浙江46219771075221安徽23414461866418福建48961854028西9891240523山东272168384109南142146370100%湖北211238273114云南42121524188西广东402371155149西17738171103品海南425849135重庆68144178四川291548265548州41087964277云南815907021西藏17552陕西1059571336谢52567264安613119125夏713新124349116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一20111-2续表2单位:个内资地区私营有限私营股份其他内资港澳台商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责任公司有限公司企业投资全国总计31963275087436771407442北京705271746779天津371171958272河北1165121393422山西103073221610内蒙古698551566辽宁19601234324511012吉林51139523141黑龙江570745231上海1119603030512819江苏2779206呢35215315浙江27237824163813安学10621184678382福建1347116852911525江西4629829109502山东20131831581578514河9891237570344湖北133612331106532湖南11272443998554广齐200912551737147242广西15561672499506海南1141527o重庆12421071977342四1506130357932贵州6359862914云南107086333625西藏152陕西34641151792甘肃3963191614首海15134109%夏25214新别7042624···试读结束···...

    2022-09-13

  • 《清河房氏源流》房恒,房明毓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清河房氏源流》【作者】房恒,房明毓编著【页数】592【出版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7【ISBN号】978-7-5623-5029-3【分类】姓氏-研究-清河县【参考文献】房恒,房明毓编著.清河房氏源流.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清河房氏源流》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房氏各时代杰出人才、家训、家规、家风、家范、风物遗存与掌故等内容,涉及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种学等多种学科,是关于房氏4200年起源、变迁与传承的全局性、整体性资料集成。《清河房氏源流》内容试读第一章房门小姓四千年,文深化久立潮头第章一、当今房姓人口分布房“房”姓,在南宋编印的《百家姓》中列第170位。据袁义达、邱家儒等根据公安部小的门人口、姓名数据库及对港澳台各姓抽样数据,于2013年所编《中国四百大姓》一书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含港澳台)房姓总人口约75万(另因韩国房姓人口有年35000人,马来西亚有约5000人,因此如加上韩国、朝鲜、新马泰及欧美非洲,则当今文深房姓总人口将突破80万人),占中国人口的0.056%,人口排名为178位,其中,山东最多,约占国内房姓总数的24.7%,山东、江苏、广东三省房姓人口约占全国房姓人口的久立潮43.9%,河南、河北、安徽、黑龙江、辽宁五省约占31.4%。二、房生古代人口分布先秦时期,房姓主要活动在河南、河北、湖北一带。秦汉时期,房姓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一带。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房姓发展较快,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一带。宋朝时期,房姓大约有2万人,主要分布于四川。明朝时期,国内房姓大约有4万人,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北、江西、河南,这五省房姓大约占当时房姓总人口的87%。当时山东已成为房姓最为集中的地区,占国内房姓总人口的42%,全国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的房姓人口聚集区。三、房姓民族分布80万房姓人如今分属于汉、朝鲜、瑶、满、蒙、壮、彝、傈僳等不同民族,从各地房氏家谱记载来看,这些房姓不同民族的归类,均属文化归类,不是血缘归类,它是房氏家族各分支长期定居各地、入乡随俗的结果,当今天下房姓,共认同根同源、天下无“二房”!如,《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及《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等载,彝族房氏为汉姓,现主要居云南峨山等地;蒙古族房氏为汉姓,现居河北隆化等地;满族房氏为汉姓,其先为清代八旗汉军姓氏;朝鲜族房氏由三韩半岛流入,其先本为房玄龄后裔,流居三韩归化当地民族;瑶族房氏为汉姓,主要定居在湖南江华(《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志》和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房氏年命书》):傈僳族房氏为汉姓,见于《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壮族房氏为汉姓,其先为客家房氏,现主要定居在广东清远地区。清河房四、房生血型分布氏源抽样数据表明,房姓人群血型分布为:0型占31.9%,B型占30.8%,A型占27.8%,AB型占9.5%。中国人整体血型分布为:0型占41%,A型占28%,B型占24%,AB型占7%。AB0血型在中国的分布特点为:从北向西南方向,“B”基因频率逐2渐下降,而“O”基因频率升高;云、、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A”基因频率升高,两广、福建、台湾的“0”基因频率较其他地区高,0型血型是东南亚的代表性血型。相比较而言,日本人A型血型占38.1%,0型血型占30.7%,B型血型占21.8%,AB型血型占9.4%;而欧洲诸国人口中A型和0型占据前两位。据日本、美国学术界的研究,血型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以至性格的形成影响较大,前些年流行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论与此有关,值得重视,个体如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并通过持续修炼,实现“扬长避短”,更容易获得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而且在发生疾病、事故时,只有同血型的健康人才可以给需要的一方输血。因此,每个现代房家人都应该进行血型化验测试,一方面可以了解对自身个性、生活方式甚至健康与事业发展轨迹影响较大的一种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一旦有输血需要,能迅速知道对自己和他人适用的配型,提高挽救生命的速度与机会。血型对择偶、调适恋爱与婚姻关系、优生优育及人际交往也都有极大关系。了解血型及其典型性格特点,有助于认识自我,扬长避短,不断修炼,适应社会并实现自我。当然,人的性格特点与行为方式除受“内因”即血型、身材、长相、健康状况等影响外,还受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个人生活阅历、玩伴等外在因素影响很多血型人的性格特点兼具多血型特点,只是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学术领域关于各血型性格特点与行为方式的描述,是对各血型对应的典型性格特点归纳和分析的结果,并不绝对适合套用到具体的个体,需要结合自己的相关因素加以分辨。五、房姓史上名人频率《中国名人大辞典》收人房姓历史名人56名,占总名人数的0.12%,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四十位。房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6%,并列排在第一百八十八位;房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5%,并列排在第一百九十九位;房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76%,并列排在第一百六十四位。六、房姓的“房”之正音很多房姓人过去在日常生活中,常被问及“您的姓是读房屋的[fag],还是“阿房宫”的[dg]?”相信很多房姓人曾经很生气地说“当然应该是读房屋的[fg]了![ag]只在‘阿房宫'中才这么用!”,或干脆茫然不知所对。还曾出过一个笑话:某闽南房家人,其孩子在国外读书,他孩子的护照中姓的英译文为是“FANG”,而他本人的护照的姓氏英文,则延用闽南客家发音,用的是“PIONG”,结果每次他申请出国探亲签注都困难重重,每次都因为这个姓氏标注问题被质疑亲子关系。其实,这些都是历史的误解,也是由于地方音与“正音”的误差所致。据元朝音韵学家、今日“普通话”的确定者周德清在他的《中原音韵》一书中考证,自秦始皇统一文字后,虽然已经“书同文,车同轨”,但还没有统一形成“字同意”与“音同声”。到汉朝许慎编著《说文解字》,才开始统一汉字的发音与释意《说文解字》中,“房”字注释为:“房,室在旁也,从户方声,符方切”。即房字读音为[fag]。可见,“房”字在汉朝时标准音就是读作[fg]音的。然而,直到北宋以前,不光是民间就连官方也没有实现“音同声”。尤其是在陕西一带,因为声母发不了3“”音,所以用“”代替,因此才出现了“阿房宫”的“房”发[ag]音,与今日之房屋的“房”的读音完全不一样,并因其进入地方民谣,千古传唱,致使当今人们误以秀为“阿房宫”(房屋巍峨高大的宫殿)的“房”是孤字,与今日之“房”毫不相干。另章外,北宋以前的山东、辽东一带,声母发不了“”音,用“”代替。因此,唐初从山东一带去韩国的南阳房氏时至今日仍发岂[āg]音。北宋以后,中国官方语言统一“房”为“fag”音。而今日之福建、广东、台湾,还有东南亚一带,其华人居民的先祖大多为中原移民的后代,语言与北方差异较大,保留了部分古音,对房姓的“房”,仍发[ag][iog][fag]音,可谓中原遗音。文深可见,房姓的房字发音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地域,曾被读作[ag][iag][ag],甚至还有其他方音,但最终归正为[fag]音。化久立另据考证,在商朝,贞人占卜的《卜辞》中多次出现“穷”的字样。“方”是祭祀女潮头性先人(女娲)的地方,指的就是房国,“穷”字从宀、从方,方亦声,传为“房”字之别构异体字(《康熙字典》云其为“旁”字异体),读作[g]。1976年3月,在湖北随县万店公社塔儿湾大队出土的一批青铜器中,有两个鼎同铭,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房国遗物,上有“那”字,从厂,邦声,也传为“房”字之别构异体字;根据形声字特点,也应该读作[ag]。由此可见,房字的古音确实有[ag][ag]的发音。房字的方音,福建话(闽南语):[ag][g][hog]。粤语:fg。客家话:[fog][iog]。海陆丰腔:[fog]。梅县腔:[fog]。沙头角腔:[fog]。宝安腔:[fog]。陆丰腔:[fǒg]。东莞腔:[fog]。台湾四县腔:[fog]七、房之字意正解《说文解字》:“室在旁为房,半门曰户。”是对“房”的整个建筑系统中方位的说明,早期的“房”是相对于“屋”来说的:屋为正室,房为正屋两侧之室。后来,就用“房屋”作所有建筑物的统称了“房,以土为基,作承天之势。”则是对“房”的结构和外形特征的精炼表达。据称,这是对7000年前坐落于古房邑地界的中国最早的女娲神庙的描述,赞叹其立基于大地,敦厚稳固,赞叹其高出平野,顶天立地,气势恢弘。房恒有诗《房与房姓》赞之:房氏端砚七千年前女皇庙,以土为基承天远。万古一屋平地起,乃有房邑立中原。尧舜之际禅让兴,帝子丹朱封于此。永作虞宾受福祚,陵公得邑房姓始。清河房房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其含义已相当深刻。山东临沂的房家信先生专门作了氏一篇《房字解意》,刻在当地的《山东苍山房氏家谱碑》中,虽非详尽其义,但可称是迄源今为止对房字本身内涵与外延的最佳阐释,也是对房家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胸怀,流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应该具备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的解读,可为房氏后代取名提供一个极佳的内涵与外延的参照4房字解意房宇得换房,户也;房,方也;门第方正也房,阁也;房,楼也;气势恢弘也房,正也:序,银也:贡眼庸撑也。房,庄也;房,严也;庄严肃穆也。佛,安也;房,居也:安程太平也。房,安也;房,居也;安居太平也房,露也:房,情巴:营周兼理也。房,露也;房,阳也;阴阳兼理也房,容也:房,纳也:海纳百川也。房,大也;房,高巴大题丽然也。房,容也;房,纳也;海纳百川也。房史也房,才也大展国也房,大也;房,高也;大气昂然也房,志也;房,才也;大展鸿图也《现代汉语词典》中,“房屋”是房子的总称。很多人认为“房”和“屋”这两个字意思相通,其实它们的字义在古时不尽相同。其【释义】为:①供人居住或有其他用途的建筑物:房子!房屋!厂房|房地产。②房间:书房1卧房丨文房四宝。③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心房!蜂房。④指家族的分支:长房!堂房!远房。⑤姓。汉许慎《说文解字》曰:“房,室在旁也。”段玉裁注:“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古代房屋建筑的前部中央为“堂”,坐北朝南,堂的后面是室,室的东西两旁是“房”,分为东房和西房。由此可见,房氏印章“房”在古时是指正室两旁的房间,而不是指整栋房屋。八、房氏图腾姓氏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甚至还可以获得它们赐予的特殊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上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家族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它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或文化上、认同上的统一性。房氏血缘前祖丹朱的部落,本以仙鹤为图腾,火德,尚红。据考古学家和姓氏学家王大有、何光岳等考证,房氏家族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即已形成较规范的家族图腾,这在中华姓氏中是不多见的。房氏族以天驷房星或天马为图腾,土德,尚黄房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结构起源于上古女娲神庙的构造:“以土为基,作承天之势”。左为门户之“户”,右为方字。又称“风姓方夷,筑房为姓”。又据《说文解字》:“室在旁为房。半门(繁体字的门)日户”。因之,房氏图腾为一殷商甲骨象形文字,房字的“户”(半门)在左,是指“天门”,古作两坚木上端横制一木,作“H”形,或作“廾”“介”形。“方”在右,顶部圆球代表东方青龙星座之“房宿”,下为古房族人观测天象的“个”形天文台,立在“天门”的第中点之南(前方)。再下的“H”形是风向标(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指向来风方向章方位,确定季节,“〡”表示立杆,是璇玑,可使“H”随风向转动;“勹”是观测者房(像龙又像马形状的人)。“户”与“方”合为“房”房星位于东方二十八宿之苍龙星座,一组计四颗星,位于“龙腹”,又因古代“龙为四天马”,故又称天驷,意指四匹天马,是为古代房氏人命名的星宿。整个图腾寓意为:古年代房氏人仰观位于东方青龙星座之天驷星,即“房宿”。黄昏时刻,当房宿出现在东方地平线的时候,也就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所以该图腾带有主持春天的意味。房星,是春天的化使者与主持者。潮头得姓始祖:上古时期,帝喾时房王及唐尧的孙子房陵图腾释义:房姓,以方族人观测天象的“个”形天文台的“天门”为图腾。房字的“户”是“天门”,古作两坚木上端横制一木,作日形,或作人“介”形,“方”立在“天门”的中点之南(前方)。“方”的了是风向标,指向来风方向,方位,确定季节,“|”表示立杆⊕是旋玑,可使随风向转动;」是观测者。“户”与“方”合为“房”。房姓观测青龙星座的“房、心”宿的“房宿”,以“房宿”在黄昏(傍晚)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时刻,为春天到来的标志。房、方、防、旁、枋、韩、邡、卫、章,同为一姓的分衍异称,同为“风”姓族群故唐李贺在《咏马》诗中唱到:“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房氏图腾融合了古天文学、星象学、民间传说、古神话、文字美学、古文字学、建筑历史、地理学等元素,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对农业生产、自然气候、地震灾害以及政治、军事等事物的朴素认识。房,域圭禽叁,作水天之劳。在周户,右杏房人在物规幽季来窃香龍置座之“天物房星”。“天刷养里,主明于卷,震而八手泰分套中,则天下雪泰,第物能成”。灵期里曹佛世他禽周穆至的座驾公八险,并创下“明聪篱蒸,马到盛動”的美好修越。唐妻0在《水马)诗中骨到:些马非几马,房星泰是里,向前骏瘦香,荷自每朝等。清河万九、房氏郡望堂号氏源(一)郡望流历史上的一些显姓大族,往往在其姓氏前面冠以地名,如京兆杜氏、博陵崔氏、颍川陈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琅玡王氏等,姓氏前面的地名就是此姓的郡望所在地。郡望6不是姓氏,但却与中国古代姓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所谓郡望,顾名思义,就是一郡之望族的意思。因此,郡望是显姓世族的标志,它将同一姓氏中的豪门与寒门、世族与庶族区分开来。在先秦时代,姓、氏二者有明确的区别,姓用以标血缘,而氏则用以辨贵贱,有氏而贱无氏。但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变分封制为郡县制,原来的世袭贵族烟消云散,氏也就不再是贵族的标志了,而与姓一样成了单纯的家族血缘标志秦始皇虽摧毁了传统的分封等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秦代以后就不再存在等级制度了,而只是意味着旧的等级制度被新的等级制度所代替。于是,新的表示社会等级的符号手段也就应运而生,“郡望”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标志社会地位以区分贵贱的手段。秦汉之后,虽然已无如先秦时代那样的世袭贵族,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家族由于世代居住某地,人才辈出,或由于战功而被加官封爵,荫及后世,从而积累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和文化威望,遂成为一地的豪门大族,这种家族由于在当地为人所仰慕瞩望,故称为“郡望”。如南北朝至隋唐时代,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就是当时北方的四大望族。郡望既然是贵贱显著之标志,因此也就成了国家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依据,魏晋时代的“九品官人制”(又称“九品中正制”)就是一种依赖郡望选拔人才的制度。因此,从魏晋直到隋唐,名门望族对自己在国家谱籍中的地位都十分在意,想方设法在其中占据显要位置。北魏时官方为汉姓定谱籍,欲列四个望族于一等。当时“陇西李氏”得到这消息后,派人快马赶到京城洛阳,想打通关节进人一等四姓,但还是让山东大姓卢、崔李、郑占了先,从而未能挤进前四姓。陇西李氏的后代李世民登上皇位后,重新排定姓氏等级,在《大唐氏族志》中,抑卢、崔等传统世族,而将自家的“陇西李氏”列为第一算是报了宿仇。唐太宗李世民虽大开科举以打击旧的望族,但有唐一代,传统望族在政治上的势力仍不可低估,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可以发现,唐代宰相多出自望族,如博陵崔氏任宰相的就有12人,清河崔氏有5人,清河房氏有3人,范阳卢氏有8人,荥阳郑氏有9人,太原王氏有7人,琅玡王氏有4人。郡望还是名门世族论婚联姻的依据,一般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名门世族的婚姻更是非望族不娶,非望族不嫁。如东晋时的琅玡王氏与陈留谢氏就世代通婚。梁代河南王侯景想娶王、谢二姓的女子为妻,请梁武帝代为说合,梁武帝说:“王、谢的门第太高,与你不般配,你还是在朱、张以下的诸姓中找一个称意的吧。”可见当时名门望族的壁垒之森严,连皇帝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对草庶之民即使封王也不能匹配,因为能称得上郡望的名门望族,是世代积累的结果,并非天子所命。房氏郡望。房氏郡望,起于西汉,发展于南北朝及隋唐。据《郡望百家姓》所载,房···试读结束···...

    2022-09-13 epub百度百科 epub 书

  • 《感染科诊疗常规》王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感染科诊疗常规》【作者】王强主编【丛书名】临床医疗护理常规:2019年版【页数】196【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5214-1757-9【价格】43.00【分类】感染-疾病-诊疗【参考文献】王强主编.感染科诊疗常规.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感染科诊疗常规》内容提要:本书是一本关于临床感染专科医师日常工作的指导用书,根据原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由北京医师协会组织全市感染科专家、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业务骨干共同编写而成,介绍了感染专科医师日常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例清晰、明确,内容具有基础性、专业性、指导性及可操作等特点,既是感染专科医师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指导用书,也是北京市感染专科领域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的唯一指定用书。本书适合广大执业医师、在校师生参考学习。《感染科诊疗常规》内容试读第一部分病毒性疾病第一章病毒性肝炎染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根据病原不同分论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生化检查异常分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除肝炎病毒外,很多其他病毒,如常巨细胞病毒、EB病毒、黄热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出血热病毒、规艾柯(ECHO)病毒等,也可引起肝脏损害,但同时有多脏器损害,且各有特点,不包括在病毒性肝炎中。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见表1-1。表1-1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核酸及直径27m,RNA42m,DNA30~60m,RNA36m,RNA27~38m,RNA主要传播途径粪-口血液,母婴,性接触血液,母缨,性接血液粪-口触流行性散发或流行散发散发散发散发或流行季节性秋冬无无无雨季或洪水后潜伏期(天)30(15~45)70~80(28~160)52(3083)4~20周36(15~75)发病急性较多多缓慢多缓慢多缓慢急性较多黄疸有黄疸者较多多无黄疸多无黄疸多无黄疸黄疸常较重慢性化无有有有有(极少见)预防要点水、粪管理,饮食卫疫苗为主,阻断母婴控制医源性(主要控制医源性(主要水、粪管理,饮食生,个人卫生,疫苗及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血液)传播卫生,个人卫生接种【诊断标准】一、临床诊断、临床分型(一)急性肝炎002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流行病学资料:有与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接受输血、血液制品及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和针刺史:或接受血液透析、脏器移植史。(2)症状:近期内出现持续数天以上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等;小儿尚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发热。(3)体征: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4)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清肝酶ALT和AST增高。(5)病原学检测阳性。凡病原学检测阳性并且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三项中有两项阳性或化验及体征(或化验及症状)均明显阳性,并已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凡单项血清肝酶增高,或仅有症状、体征,或仅有流行病学史及(2)~(4)三项中之一项阳性同时肝酶异常增高,为疑似病例。对疑似病例应进行动态观察或结合其他检查第(包括肝活体组织检查)做出诊断。疑似病例如病原学诊断为阳性,且能除外其他疾病者可以确诊。2.急性黄疸型肝炎凡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诊断条件,且血清总胆红素大于17.lμol/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二)慢性肝炎性肝炎既往有乙型、乙型+丁型、丙型肝炎、HBAg携带、HBV携带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异常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影像学、腹腔镜或肝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改变,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综合分析亦可做出相应诊断。(三)重型肝炎(肝衰竭)1.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如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极度乏力,同时出现昏迷前驱症状者,即应考虑本病:若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每天上升超过17.1umol/L),肝功能明显异常[特别是血清总胆红素大于171mo/L或正常值上限的10倍(10×ULN)],且起病后2周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性脑病Ⅱ度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可排除其他原因者,即可诊断为急性重型肝炎,又可称为急性肝衰竭。2.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起病2~26周,具备以下指征之一者,可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①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症状:②数日内血清胆红素升至171umol/L或10×ULN以上,酶胆分离,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③高度乏力及明显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重度腹胀或腹水,可有明显出血现象。3.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衰竭或慢加急肝衰竭)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史,或虽无上述病史,但影像检查、腹腔镜检查或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支持慢性重型肝炎者,可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四)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常有肝肿大,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003土样:实验室检查为梗阻性黄疸,且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能除外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五)肝炎肝硬化凡慢性肝炎患者具有肯定的门脉高压证据,且可除外其他能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或影像学证实,或肝穿证实者,可诊断为肝硬化。1.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或AST升高、黄疸、白蛋白减低,肝脏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且伴有门脉高压症。2.静止性肝硬化ALT和AST正常,无黄疸,肝质硬,脾大,伴门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降低。感染二、病原学诊断科(一)甲型肝炎诊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阳性,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同(仁)乙型肝炎常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①血清HBAg阳性:②血清HBVDNA规阳性:③血清抗-HBcAg-IgM阳性:④肝内HBcAg和(或)HBAg阳性,或HBVDNA阳性。1.急性乙型肝炎诊断须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鉴别,可参考下列动态指标:①HBAg滴度逐渐下降,消失后抗-HB阳转;②急性期抗-HBc-IgM滴度大于1:1000。2.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有一种以上现症HBV感染标志阳性。3.非活动性HBAg携带者诊断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生化正常,HB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HBVDNA低于检测下限者。慢性HBV携带者诊断: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生化正常,HB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HBVDNA阳性(病毒载量很高)者。(三)丙型肝炎1,急性丙型肝炎诊断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或肝内HCVRNA阳性;或抗HCV阳性,但无其他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标志。2.慢性丙型肝炎诊断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CV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CVRNA阳性。(四)丁型肝炎1.急性HDV、HBV同时感染急性肝炎患者,除急性HBV感染标志阳性外,血清抗-HDV-IgM阳性,抗-HDV-IgG低滴度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DAg、HDVRNA阳性。042.HDV-HBV重叠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慢性HBAg携带者,血清HDVRNA和(或)HDAg阳性,或抗-HD-IgM和抗-HD-IgG高滴度阳性,肝内HDVRNA和(或)HDAg阳性。3.慢性丁型肝炎诊断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D-IgG持续高滴度,HDVRNA持续阳性,肝内HDVRNA和(或)HDAg阳性,且HBV血清标志物阳性。(五)戊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EV阳转或滴度由低到高,或抗-HEV阳性大于1:20或斑点杂交法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和(或)粪便HEVRNA阳性。【治疗原则】一、急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第由于急性甲型肝炎是自愈性疾病,预后良好,不转慢性,发生重型肝炎者亦较少,一般均能顺利恢复,故治疗主要是对症及支持治疗。充分休息防止发生重型肝炎,清淡饮食、章补充足够热量和维生素,及抗炎、保肝、抗氧化治疗药物。对有黄疸和明显消化道症状者,可给予甘草酸制剂等药物治疗。另外,应禁酒、禁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急性戊型肝炎常较甲型肝炎重,尤其是妊娠妇女患戊肝时易发生重型肝炎,病死率可毒达10%~20%,必要时可按重型肝炎处理。戊型肝炎常常表现为急性淤胆型肝炎,黄疸持肝炎续时间长,必要时可以使用熊去氧胆酸(UDCA),S-腺苷蛋氨酸(S-adeoyl--L-metioie,简称SAMe),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个别严重黄疸可行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或白蛋白吸附再循环MARS等人工肝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预后大都良好,95%的患者可自愈,其治疗同甲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若HCVRNA阳性,需要抗病毒治疗。建议选用泛基因型小分子化合物(DAA)方案,或根据基因亚型选用特定基因型方案治疗。多数DAA不需要联合利巴韦林。DAA时代很少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一)支持对症治疗应强调高蛋白饮食,包括动物蛋白及植物蛋白;新鲜蔬菜、水果也很重要。热量以能维持标准体重为度,勿过胖以防发生脂肪肝,勿食糖太多以防诱发糖尿病。适当休息、生活规律,肝炎明显活动时应卧床休息,相对稳定时可适当活动和轻微锻炼。保持精神愉快。忌酒、忌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和疗法。(二)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1)甘草酸制剂:具有较明确的抗炎作用,一般剂量无诱发继发感染的副作用。临床上有缓解症状、降酶、退黄的作用。应用半年对肝脏炎症有减轻作用(可先静脉滴注,后改口服)。(2)水飞蓟制剂:具有较明确的抗氧化作用。(3)双环醇:具有抗氧化、保肝等作用。005(4)多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抗炎、保肝等作用,但需要进一步临床实验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抗病毒治疗建议目前主要有两类抗病毒药物,一是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增强双重作用。包括普通干扰素c(2a,2和1)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2a和2)。二是核苷(酸)类药物,包括①L一核苷类: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属于胞嘧啶核苷类似物:②无环磷酸盐类: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③环戊烷类: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目前一线推荐药物为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衰竭、肝硬化、HCC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对部分有条件的合适患者应追求功能性治愈(临床治愈)。感功能性治愈:停止治疗24周后仍保持HBAg阴转,伴或不伴抗HB出现,且HBVDNA染检测不到,同时肝生化指标正常,肝脏组织学病变改善。但因cccDNA未能清除,仍存在科病毒再激活和癌变风险。诊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包括:①HBVDNA≥103拷贝/ml(相当于2000IU/ml):分②ALT持续异常(gt1×ULN):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ALT升高。常对持续HBVDNA阳性但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应考虑给予规抗病毒治疗:①对ALT大于正常上限且年龄gt30岁者,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②对ALT持续正常,年龄gt30岁,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患者,应考虑抗病毒治疗。③对ALT持续正常,年龄gt30岁,进行肝活检组织学显示Kodel1HAI≥4,或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④动态观察发现有疾病进展的证据(如脾脏增大)或存在肝硬化的依据,无论代偿或失代偿,均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在开始治疗前应排除由药物、酒精或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也应排除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在一些特殊病例如肝硬化或服用联苯结构衍生物类药物者,其AST水平可高于ALT,此时可将AST水平作为主要指标。1.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Ag携带者慢性HBV携带者暂时不需抗病毒治疗。但应每3~6个月进行生化学、病毒学、甲胎蛋白、PIVKA和影像学检查,若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可用FN-C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Ⅱ-2)。非活动性HBAg携带者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疗,但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生化、HBVDNA、AFP、PIVKA及肝脏超声显像检查。2.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IFN-o2a180ug,或聚乙二醇FN-o21.0~1.5μgk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应注意剂量及疗程的个体化。恩替卡0.5mg,或替诺福韦300mg,丙酚替诺福韦25mg,每日1次口服。HBV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Ag转阴但未出现抗-HBe,建议继续用药直至HBAg阴转,再经至少连续2次监测(每次间隔3个月)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3.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此类患者复发率高,疗程宜长。最好选用干扰素或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当连续监测至少3次(每次间隔6个月以上)HBVDNA均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ALT正常且HBAg阴转,可考虑停药。4.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eAg阳性者的治疗指征为HBVDNA≥200OIU/ml(1O4拷贝ml),HBeAg阴性者为HBVDNA≥200IU/ml(103拷贝ml),ALT正常或升高。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的发生。因需要较长期治疗,最好选用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其停药标准尚不清楚。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预定的治疗剂量。···试读结束···...

    2022-09-09

  • 《现代临床麻醉学》种朋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临床麻醉学》【作者】种朋主编【页数】144【出版社】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587-2637-8【分类】麻醉学【参考文献】种朋主编.现代临床麻醉学.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1.图书目录:《现代临床麻醉学》内容提要: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主要临床麻醉操作技术,涵盖了椎管内麻醉、新生儿和早产儿麻醉、胸部外科手术麻醉、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腹部外科手术麻醉、麻醉术前评估与准备、实施过程管理等内容。书中以现代临床麻醉技术应用为重心,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汇总了临床麻醉较先进的理论成果,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麻醉基础知识、麻醉基本操作、麻醉期间管理及各种手术或特殊病情的麻醉处理等内容。《现代临床麻醉学》内容试读第一章椎管内麻醉前准备及术前用药麻醉前准备总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麻醉耐受力和安全性,保证麻醉及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术后迅速恢复。广义的麻醉前准备包括术前访视患者、体格检查、术前对患者的评估、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术前用药、麻醉方式与用药的选择和麻醉器材与药品的准备等。而狭义的麻醉前准备主要是指麻醉急救器材与药物的准备、监测设备的准备和麻碎实施(诱导)前即刻的检查与准备。不论何种麻醉方式,麻醉前准备的原则和内容相同,但不同的麻醉方法所需的器材、药物亦有不同,而且还要结合患者和手术的特殊性进行准备。第一节麻醉前的一般准备麻醉前的一般准备主要包括患者的准备,麻碎医师对麻醉计划的准备和麻醉相关器材、药物的准备三个方面一、患者的准备1.心理准备接受手术和麻醉的患者术前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心理。由于心理波动和情绪过于紧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过度,麻醉手术耐受力降低。在椎管内麻醉下,患者处于清醒或轻度镇静状态,医师、护士的语言、手术室环境和麻醉手术操作均可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为此,术前一天或数天,麻醉医师应访视患者,以关心、帮助的态度了解其思想顾虑,通过恰当的语言告知手术目的、麻醉方式、手术体位以及麻醉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解释和交流,并鼓励患者,使患者充分理解,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信任和合作,使其勇敢面对疾病和接受手术麻醉。2.全身情况的准备由于疾病的影响,部分患者术前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水、电解质或酸碱失衡。以上情况可导致患者的循环代偿能力下降,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凡有以上异常者,根据具体情况术前应给予适当治疗,尽可能作补充和纠正。3.术前禁食择期手术中,除浅表小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者外,其他不论采用何种麻醉方式,均需要常规排空胃,目的是防止术中或术后呕吐、反流,避免误吸、肺部感染或者室息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椎管内麻醉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增高和腹部手术时的牵拉反应,可能引起呕吐,尤其在辅助静脉镇静情况下,可抑制患者的各种反射,包括咽喉反射和咳嗽反射,使误吸的风险增加。此外,椎管内麻醉有时由于麻醉不全或失败或手术范围扩大需临时改为全身麻醉。因此,椎管内麻醉应与全身麻醉一样,应常规术前禁食。成人一般在麻醉前8小时,最好在12小时开始禁饮、禁食,以保证胃彻底排空;小儿麻醉前至少禁饮、禁食8小时:乳婴儿术前4小时可喂一次清饮料(葡萄糖水)。最近有学者提出对乳婴儿术前禁饮时间适当放宽,但从安全角度来看,还是控制严格为好。1现代临床麻醉学二、麻醉医师的准备1.思想准备麻醉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不论何种麻醉方式均潜在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麻醉者在术前访视和检查患者后必须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麻醉风险的大小、麻醉实施的难度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充分的估计和思想准备。选择椎管内麻醉时,对患者心血管功能和脊柱解剖结构(特别是穿刺椎间隙)的评估特别重要。此外,还必须评估必要时行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是否有困难。2.麻醉计划麻醉前制订麻醉计划的目的是争取最好的麻醉效果和最大的安全系数。选择性手术时,麻醉者应在手术前一天作出麻醉计划。急诊手术时,亦要争取在实施麻醉前最短时间内作出基本的麻醉计划。选择椎管内麻醉时,麻醉计划主要包括:①穿刺点(椎间隙)的选择:②穿刺进路的选择:③局麻药的选择(种类、浓度、剂量等):④穿刺困难时的替代穿刺间隙和进路:⑤椎管内麻醉失败时的替代麻醉方法:⑥循环和呼吸功能(氧合)的维护:⑦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⑧术后镇痛等。三、器材及药物的准备椎管内麻醉时器械、用具及药物的准备不仅是椎管内麻醉专用的器材和药物,还应准备急救复苏所必须的器材和药物。(1)麻醉机:在实施硬膜外麻醉穿刺前必须准备和详细检查麻醉机,能随时满足实时给患者人工辅助或机械通气的需要。(2)辅助通气设备:准备与患者相匹配的面罩、咽喉镜、气管导管、喉罩、口鼻咽通气道、牙垫、胶布、听诊器、吸引设备等,尤其要检查喉镜并处于备用状态。(3)监测仪器:必须准备实施最低标准监测项目的仪器:包括无创血压(NBP)、心电图示波(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O2)。特殊患者或重大手术需准备呼气末CO2分析仪(PrCO2)、体温监测等。(4)椎管内麻醉专用器材:目前不论硬膜外麻醉或腰一硬联合麻醉均有专用的灭菌麻醉包(套件)。硬膜外麻醉包应包括:硬膜外穿刺针(16G或18G)1枚;12号静脉注射针头1枚,供穿透皮肤使用;20mL塑料注射器和5mL玻璃注射器各1付:毛细玻管1个,供观察硬膜外间隙负压使用:硬膜外导管1~2根及相应的接头;过滤器各1个:纱布数块、消毒盘1个附消毒刷3个。腰一硬联合麻醉包除硬膜外阻滞使用的基本用具外,配有专用的25~27G腰麻针(一般为笔尖式腰麻针)及相匹配的硬膜外穿刺针(一般为Touy针)、3mL注射器(脊麻注药用)。需仔细检查生产日期、适用类型、是否有破损。(5)局麻药: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常用的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0.5%或0.75%布比卡因、1%或0.75%罗哌卡因等和稀释局麻药用的氯化钠注射液。麻醉前准备应认真检查生产日期和保存时间。(6)急救复苏药物:椎管内麻醉和手术期间可能出现与麻醉相关或与患者相关或与手术相关的意外。因此,必须准备急救复苏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素、麻黄碱、阿托品、多巴胺、苯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镇静、抗惊厥药和容量治疗液体血浆代用品等。这些药物应放置在显眼和容易取用的地方。椎管内麻醉,尤其高平面阻滞和年老体弱患者易出现麻醉后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应特别准备好麻黄碱和阿托品。2第一章椎管内麻醉前准备及术前用药(7)辅助麻醉药物:椎管内麻醉时由于患者精神紧张、心理波动、手术牵拉反应、寒战和恶心、呕吐等情况需要使用辅助药预防或处理。常用的药物有咪达唑仑、哌替啶、芬太尼、氟哌利多、氯胺酮、曲马多(舒敏)、昂丹司琼等。(8)其他:椎管内麻醉手术期间,由于多种因素,患者可能发生心搏骤停。因此,在手术室或麻醉科必须经常备有心脏除颤仪,并在每日工作前常规检查。第二节术前用药一、术前用药的原则目前,术前用药的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术前用药不仅是针对麻醉方法,而且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种类、用药目的等多种因素来选择用药的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和时间。一般来说,以镇静药和抗胆碱药为主,有剧痛者加用麻醉性镇痛药,不仅可以缓解疾病的疼痛,还可以减少硬膜外麻醉穿刺疼痛。术前心动过缓患者、行上腹部或盆部手术者,除有使用阿托品的禁忌证外,均应选用阿托品。一般情况差、年老体弱者,恶病质及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对催眠镇静药及镇痛药都较敏感,用药量应减少:而年轻体壮或甲亢患者,用药量应酌增。麻醉前用药一般在麻醉前30~60分钟肌内注射。精神紧张者可于手术前晚口服催眼药或地西泮镇静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二、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亦称阿片类药,适用于术前诊断明确而存在疼痛的患者,如复合创伤或心脏病、心脏手术,术前需完善镇静、镇痛的患者。术前最常用的阿片类药物为吗啡和哌替啶。芬太尼因其效能不及前者和作用时间较短,不是最佳选择。不管选择何种阿片类药物,应控制剂量,因过量可出现呼吸抑制。老年或体弱患者应减量。1.吗啡成人剂量为5~10mg,肌内注射。2.哌替啶成人剂量为25~50mg,1~1.5mg/kg,肌注或静脉注射。三、镇静及抗焦虑药临床常用的镇静药有巴比妥类及苯二氮卓类药物。(一)苯巴比妥是常用的术前用药苯巴比妥为长效的巴比妥,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特别抑制运动区皮质,消除半衰期平均达90小时,75%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及25%的原型经尿排出。术前用药:1~1.5mg/g肌内注射:或0.1~0.2g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二)苯二氮卓类包括地西泮、咪达唑仑、劳拉西泮。1,地西袢具有镇静、抗焦虑、催眠、肌松和抗惊厥作用,临床剂量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消除半衰期为20~40小时,经肝脏代谢且由尿液排出,该药可通过胎盘屏障。麻醉前晚睡前用药2.5~5mg,术前用药5~10mg,口服,除镇静作用外,还可以预防局麻药中毒。3现代临床麻醉学2.咪达唑仑为苯二氮卓类衍生物,有镇静、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遗忘作用。常规剂量对呼吸和循环轻度抑制。单次静脉注射,分布半衰期为(0.31±0.21)小时,消除半衰期为(2.4士0.8)小时,通过肝脏代谢,代谢产物由尿排出。麻醉前用药:10~15mg,术前晚睡前口服;或5~10mg,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儿童0.3~0.4mg/kg,术前40分钟口服:老年人57.5mg口服。3.劳拉西泮又称氯羟安定,具有较强的镇静、抗焦虑、催眠作用,其抗焦虑作用效力为地西泮的5倍,有很强的顺行性遗忘作用,静注5g产生的遗忘作用可持续24小时。临床剂量对呼吸无抑制。消除半衰期为10~16小时,经肝脏代谢,大部分由尿排出。术前用药:15g,睡前45~60分钟才出现最大效应,有效药浓度可维持24~48小时。四、抗胆碱药1,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抑制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减低胃肠道张力和防止支气管痉挛。术前用药:成人0.5mg,肌注;小儿0.01~0.02mg/kg,肌注。甲亢、预激综合征、二尖瓣狭窄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者及高热患者最好不用:青光眼及眼压升高者禁用。2.东莨菪碱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对心率作用较阿托品轻。术前用药:成人0.3mg,肌注:小儿0.01mg/kg,肌注。老年人慎用。3.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M胆碱受体具有选择性作用,主要作用于M1、M亚型受体,面对M受体无明显作用,与阿托品比较,其毒副作用少、轻,且抗胆碱作用强、全面,持续时间长。术前用药:0.01~0.02mgkg,肌注。老年人慎用。五、预防性止吐药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麻醉后常见的问题,其发生率为18%~96%,因麻醉方式、手术种类和患者性别、年龄、心理状态等因素而不同。PONV不仅使患者难受,而且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和伤口愈合。最常用于预防和治疗PONV的止呕药物有氟哌利多、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1.氟哌利多成人剂量为0.625~1.25mg(15μg/kg),静脉滴注。2.昂丹司琼为5-HT拮抗药,成人静脉注射4mg,口服8~16mg。一般在椎管内麻醉前使用或麻醉恢复期使用。3.甲氧氯普胺为促胃肠动力药,可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用量10g。一般在椎管内麻醉开始之前或麻醉后恢复期使用。要点:①麻醉前准备的总目标是提高患者的麻醉耐受力和安全性,保证麻醉及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术后迅速恢复。②麻醉前准备包括患者的准备、麻醉者的准备和麻碎急救器械与药物的准备。③麻醉前准备要做到一丝不苟,一件不漏。④应根据患者因素、手术种类、麻醉方法、用药目的等多种因素选择术前用药:镇静药、抗焦虑药、抗胆碱药、镇痛药、止吐药。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药。椎管内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或者是术前心动过缓患者宜给予抗胆碱药,可在术前由病房肌注或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射。⑥股骨颈骨折并疼痛剧烈者,术前可以肌注哌替啶25~50g或口服非阿片类镇痛药或非甾体抗感染药。4第二章新生儿和早产儿麻醉新生儿系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新生儿期是婴儿出生后离开母体适应外界环境开始独立生活的阶段。生理上出现血液循环的改变并建立自主呼吸,但是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还不够成熟。此期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疾病以产伤、室息、顿内出血、溶血、感染和先天畸形为主。此外,新生儿能感知疼痛,因而手术必须在麻醉下施行。虽然随着医学的进步,小儿麻醉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先进麻醉机和监测仪器的应用,使麻醉死亡率已显著降低。然而,新生儿和早产儿是一个发育尚未完善的机体,在解剖生理、尤其是对手术创伤的反应与成人有明显的差异,早产儿和出生低体重的新生儿麻醉危险性更大。有资料显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相比仍有较高的死亡率(42%:18%),因此,新生儿和早产儿的围术期管理对于麻醉医师而言是不小的挑战。第一节与麻醉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绝大多数新生儿是足月分娩的,其胎龄超过37周,出生体重超过2500g:而任何胎龄lt37周的新生儿为早产儿:部分新生婴儿出生体重可能lt2500g,但却是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属于小于胎龄儿。体重lt1500g的新生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绝大部分为早产儿,胎龄lt32周。早产儿死亡率与胎龄和体重有关,胎龄愈低,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新生儿的胎龄决定其生理系统的成熟程度。了解和熟悉新生儿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以及发育情况,并遵循其生理特点和规律,选用适合新生儿的麻醉方法和监测设备,是新生儿和早产儿麻碎和手术安全的关键。一、中枢神经系统近年的研究发现,机体的表皮伤害感受器大约在孕20周时生长已完全。至孕26周,即使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伤害性刺激下也可以体现出屈曲退缩反射,提示这一时期脊髓神经连接已经形成了。然而,出生时髓鞘的形成尚未完善,下行抑制通路不成熟,容易引起疼痛敏感性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积极有效,脑电图可记录到大脑皮质的活动。新生儿能感受到疼痛的刺激,表现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骨骼肌张力增加等特征。新生儿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缺乏控制系统,对呼吸、肌肉活动及体温调节不稳。新生儿皮质下中枢兴奋性较高,且对皮质下中枢的调控不足,遇到强烈刺激后的兴奋过程易扩散,表现为惊厥、躁动。然而,新生儿的自主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优势,易发生心动过缓。早产儿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与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上述的原始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二、呼吸系统(一)解剖特点新生儿头大、颈短,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全,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即使施行椎管内麻碎,若体位不当也可阻塞呼吸道。新生儿多经鼻呼吸而不会口腔呼吸,但因鼻腔狭窄,鼻塞时常可致呼吸困J现代临床麻醉学难。口小舌大,会厌长而硬,喉头位置较高且前移,气管插管时喉部暴露困难。可选用直喉镜片暴露声门,有时需采用修正体位,即将头部处于中间位或颈部轻度屈曲使气管插管容易完成。新生儿气道最狭窄的部位在声门下区环状软骨水平,年龄越小越明显。新生儿总气管长度4~5cm,内径4~5mm,气管长度随体重增加而增长。气管分叉位置较高,新生儿位于3~4胸椎水平,成人在第5胸椎下缘。对45例新生儿气管、支气管应用解剖的测量发现,左、右主支气管夹角分别为47.5±7.1°和28.9°±4.5°,气管导管插入过深或异物进入右主支气管的机会多于左侧,此与成人相似,而非以往认为的3岁以下小儿双侧主支气管与总气管的分叉角度基本相等。新生儿胸廓相对狭小,骨及肌肉菲薄,肋骨呈水平位,肋间肌不发达,因此胸廓扩张力小,主要靠膈肌上下运动,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纵隔在胸腔内占据较大空间,限制了吸气时肺脏的扩张,因此新生儿呼吸储备能力较差。(二)生理特点新生儿潮气量仅15~20mL,足月婴儿肺总量约160mL,功能性残气量(FRC)约为其1/2,无效腔量约5mL。与静态肺容量对比,新生儿肺泡通气量[100~150mL/(kg·mi)]与成人[60mL/(kg·mi)]比相对较大。要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只有采取消耗能量最少的方式进行浅快的呼吸,故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40次mi,60~80次mi亦不少见,偶尔可达100次mi,易呼吸衰竭,麻碎时必须给氧辅助或控制呼吸。新生儿闭合容量比年长儿高,正常呼吸时可能超过RC而影响潮气量,因而新生儿PaO2正常值较低(60~80mmHg)。肺泡在孕17~28周形成,而肺毛细血管在孕28~36周形成。出生时肺泡总数只有20万个,出生后,肺泡数量急剧增加,8个月时肺泡总数已经发展为300万个。然而,胎儿时期气道的发育先于肺泡的发育,因此新生儿肺的传导部分多,呼吸部分少,无效腔/潮气量比例大,呼吸效率低。呼吸道阻力与管道半径4次方成反比,由于管径细小,新生儿呼吸道阻力绝对值明显大于成人,在呼吸道梗阻时尤为明显。孕32~34周以前,有助于维持肺泡开放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量是不足的,成为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生理基础,故早产儿更易呼吸衰竭。新生儿胸壁柔软,弹性阻力甚小,胸廓的顺应性大,此时肺顺应性比其他年龄组更接近总顺应性。新生儿肺容量少于成人,但按FRC计算的比顺应性不同年龄差别不大。(三)早产儿呼吸暂停呼吸暂停的定义为单纯呼吸停止gt20秒或呼吸暂停lt20秒伴心动过缓(静息心率每分钟下降gt30次)或伴发绀、四肢苍白和肌张力低下。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在正常吸奶后,可因头颈位置不当、会厌阻挡而发生暂时性发绀或呼吸暂停,需弹击足底等触觉刺激而引发呼吸。人体对缺氧的反应有两相,即缺氧后的高通气(【相)以及其后的低通气或称呼吸暂停(Ⅱ相),但由于早产儿的化学感受器对外界的反应是迟钝的,因而早产儿缺氧时只表现为其中一相,即只存在Ⅱ相呼吸暂停。低出生体重儿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25%,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84%。中枢性呼吸暂停包括对高碳酸血症、低通气的反应消失或存在抑制性反射亢进;阻塞性呼吸暂停则包括咽下部软组织阻塞或鼻阻塞:而混合性呼吸暂停是最常见的。另外,早产儿膈肌所包含的I型纤维仅为足月儿的25%,更容易在生理性窘迫情况下引起呼吸暂停。低糖血症、缺氧、贫血、低体温6···试读结束···...

    2022-09-08 epub 图书app epub书籍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中国药师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徐彦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作者】中国药师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徐彦主编【页数】331【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5214-1775-3【价格】56.00【分类】抗菌素-临床应用【参考文献】中国药师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徐彦主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内容提要:本书共三章,53节,共一百多病例分析与讨论供读者学习。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与案例分析,内容包括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原则、特殊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等;第二部分常见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与治疗指南,内容包括疾病概述、常见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抗菌药物应用评估及注意事项等。第三部分抗菌药物介绍常用抗菌药物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等。每一小节都有案例分析与讨论便于理解。本书不仅适合基层医生、乡村医生、药师阅读,对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也有参考价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内容试读第一章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抗菌药物是指在低浓度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人工合成药物(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或在此基础上由人工修饰(半合成抗生素)而成;而抗菌药物则包括抗生素(天然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和完全人工合成的药物(喹诺酮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分类如表1-1所示,其作用机制、抗菌谱、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各有不同,在临床使用也各有优劣,应掌握各类药物特点,合理使用。表1-1抗菌药物分类表按来源分类药物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头霉素类内阝-内酰胺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酰胺碳青霉烯类类青霉烯类单环阝-内酰胺类氧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甘氨酰环素类林可酰胺类糖肽类利福霉素类磷霉素多黏菌素类环脂肽类酰胺醇类噁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磺胺类/甲氧苄啶类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第一章抗菌药物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或代谢过程产生抗菌作用,如图1-1所示。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均能抑制胞壁黏肽合成酶(包括转肽酶、羧肽酶、内肽酶),从而阻碍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菌体破裂死亡。2.抑制细胞膜功能通过抑制细胞膜功能发挥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两性霉素B、多黏菌素和制霉菌素等。这类抗生素使细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大分子和离子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泄漏,细胞受到损伤而导致细菌死亡。3.抑制或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主要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及甘氨酰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类等。这类抗生素各自结合到细菌核糖体30S亚基或50S亚基上,阻断肽链形成复合物的始动、错读或干扰新的氨基酸结合到肽链上等,作用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环节的某一部位,产生抑菌甚至杀菌的作用。4.抑制核酸合成主要抗菌药物有喹诺酮类、磺胺类及甲氧苄啶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有效的核酸合成抑制剂,其抑制DNA螺旋酶(拓扑异构酶Ⅱ),阻碍DNA生物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磺胺类药物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类似物,可与其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叶酸的合成;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四氢叶酸的合成,两者合用,依次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和还原酶,起到双重阻断,抗菌作用增强。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阻断细胞壁合成万古霉素阻断DNA合成/损伤DNA青霉素类损伤细胞膜通透性两性霉素B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多黏菌素等细胞膜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氨曲南DNA磷霉素等THFA细胞壁DHFARioome核糖体888作用于核糖体,抑制蛋自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及甘氨酰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叶酸代谢对氨基苯甲酸利奈唑胺磺胺类甲氧苄啶类图1-1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第一节青霉素类一、分类及抗菌谱(表1-2)表1-2青霉素分类及抗菌谱分类代表品种抗菌谱普通青霉素G对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球菌和某些革兰阳性杆菌有抗青霉素青霉素V菌活性,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嗜血杆菌属,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及螺旋体、放线菌等耐酶甲氧西林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青霉素苯唑西林稳定,对MRSA无效氯唑西林氟氯西林4第一章抗菌药物续表分类代表品种抗菌谱广谱氨苄西林抗菌谱较青霉素广,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对部青霉素阿莫西林分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亦具抗菌活性抗假单胞哌拉西林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天然青霉素或氨基青霉素为差,对革兰菌青霉素阿洛西林阴性杆菌的抗菌谱较氨苄西林广,抗菌作用也增强,对铜绿假替卡西林单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美洛西林二、适应证(1)青霉素适用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血流感染、脑膜炎、肺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青霉素V对酸稳定,可口服。抗菌作用较青霉素G为差,适用于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轻症感染。普鲁卡因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G基本相同,供肌内注射,对敏感细菌的有效浓度可持续24小时。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轻症感染。苄星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仿,为长效制剂,肌内注射120万单位后血中低浓度可维持4周。本药用于治疗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及扁桃体炎,预防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亦可用于治疗梅毒。(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主要适用于产青霉素酶的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如血流感染、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肺炎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或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则不宜采用。(3)广谱青霉素类主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血流感染、心内膜炎等。氨苄西林为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肠球菌、李斯特菌感染的首选用药。(4)抗假单胞菌青霉素主要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三、注意事项(1)对青霉素G或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过敏者禁用本品。(2)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3)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4)青霉素可安全地应用于孕妇:少量本品可经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应用青霉素时应停止哺乳(5)本品主要经肾脏排出,老年人肾功能呈轻度减退,故治疗老年患者感染时宜适当减量应用。第二节头孢菌素类一、分类及抗菌谱(表1-3)表1-3头孢菌素分类及抗菌谱分类代表品种抗菌谱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头孢拉定菌、草绿色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等作头孢氨苄用强,对少数革兰阴性菌如部分大肠埃希菌、奈头孢羟氨苄瑟菌属有效,但对嗜血杆菌属效果较差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酯)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头孢克洛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于第一代,对部分革兰阴性杆头孢丙烯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头孢替安头孢孟多6···试读结束···...

    2022-09-08 临床应用药物 临床药学专家

  • 《赵金铎临床经验集》赵金铎著;朱建整理|(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金铎临床经验集》【作者】赵金铎著;朱建整理【页数】273【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04【ISBN号】978-7-5132-4647-7【价格】49.00【分类】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参考文献】赵金铎著;朱建整理.赵金铎临床经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04.图书封面:贵主任(现为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为将赵老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欲将本书重新出版。这次再版,将加入一些新的内容,包括赵老生前未公之于众的验案、医话,文前补上赵老生前临床、带教、参加教材编写会、与其他名老中医学术探讨等珍贵的老照片。《赵金铎临床经验集》内容试读习医治学路2赵金铎临床经验集我的习医治学路赵金铎于1981年一、立志学医,读书求师我祖父辈昆仲二人皆习医业,长祖操中医外科,次祖专中医内科。皆因早逝,余未得其薪传。刚满四岁,慈父见背,孤儿寡母寄于次祖父之篱下。读完七年小学,鉴于家境维艰,母亲不忍孤儿远离,故辍学在家,计划另谋为人之路。然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能干什么呢?老母亲对我说:“你能学个医生才好,既能治好我的病,又能成为一个百家可用的人。”思考再三,我觉得母亲的希望是有道理的,遂下定决心,立志学医。从何学起呢?我去请教本家的一位祖父,他是中医内科医生。老人淡淡地对我说:“你先去熟读《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吧。”听了他的话,找了本《内经》闭门死读起来,风雪严寒,烈日酷暑,无一日辍止。怎奈自己文识浅陋,其中大部分章节百思不解。为了解难释疑,使我想到本族伯父一老中医赵洛款。其人正直,学术造诣亦深。一日冒昧前往请教,言学医之志,致殷勤之意,敬请指示门径。老人听后很诚恳地对我说:“《内经》本身不是强调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吗?《内经》教人,知医之道,要诵而能解,解而能别,别而能明,明而能彰。医之为术,易学难精,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依你的条件,开始自学《内经》是不实际的,应先读一些比较通俗、实际的著作。”他当即将案头上的《古今医鉴》送给我,让我用心熟读。我异常感激这位老人的热心指点和慷慨支持,并依其指点,改弦更张,先读完了《古今医鉴》,接着又学习了《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万病回春》《寿世保元》习医治学路3《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濒湖脉学》等书。方法一变,耳目全新,因这些书文字较为通俗,且内容多涉临证实际,兴趣油然而生,学思也大大地长进了。后来又在业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读了四部经典著作。光阴荏苒,转眼十七岁了。此时,乡里原来的一代老中医大多已经谢世,其中包括我的启蒙老师。个别生存者,亦是老病交加,行动不便,谢绝求诊了。家乡一带群众,患病求医,日感困难。当时,我读书、求师业已三年,渴望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及老师口传的经验到实践中一试。事有凑巧,邻人李某之妻罹患痛经之病,每值经期则腹痛难忍,辗转呼号,昼夜不止,隔垣可闻。我鼓足勇气,毛遂自荐,愿为诊治,病家十分欢迎。经详细诊察,辨为血虚有寒,经脉瘀滞,因拟当归活血汤加减与服。是夜,余心惴惴,唯恐药不对证,发生事故。翌日晨,又匆匆而起,前往病家询问,当得知药后患者一夜安睡,经痛未作时,成功之喜悦是不言而喻的。这便是我开始行医所治的第一例患者。自此以后,邻里、病家争相传告,都说咱村又有小先生了,登门求治者日渐增多。初出茅庐,理论知识菲浅,更乏实践经验,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困难,碰到很多钉子。纵然昼日认真临证,灯下翻书对照学习,修正治疗方案,还是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相当一部分病例疗效不佳。这使我感到,许多问题单靠书本是无法解决的。暇读韩愈《师说》,深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之重要作用。知道要想解除疑惑,除认真读书、勇于实践之外,非得多方寻师求师不可。于是下定决心,不耻下问,无论老农村妪,凡能执方治病者,我皆视之为师。若村中谁家从外面请来医生看病,我便前往侍诊,趁机求教,并主动地随访别人诊治的病家,观察总结疗效,从中吸取教益。另外,还通过登门拜访、通信联系等方法,就正于高明。总之,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勤学、勤问、勤记、勤实践,以勤补拙,日积月累,数年功夫,受到很大教益,实际疗效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禁使我想起法国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的一段话:“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二、投身革命,献技人民饱受封建家族欺凌的青少年时代,孕育了我心灵中的反抗精神。我反复求索4赵金铎临床经验集摆脱窘迫境地的出路而不可得。1936年,我终于和地下党取得了联系。俟后,经组织指点,秘密地阅读了一些进步小说及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特别是在读完《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的著作以后,才使我真正认识到共产党的主张是摆脱受欺凌困境的正确道路。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参加了“抗日动员会”的工作。借行医治病,走村串户之便,宣传动员群众起来抗日救亡。1938年,华北危机日渐严重,日寇长驱直入冀中平原。在我县城陷落前夕的一个晚上,我和另一位同志在一盏明亮的油灯下宣誓,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逐步认识到当初自己学医的动机是多么渺小、狭隘,而只有将技术贡献给革命事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自此以后,我的医学生涯也就和党的革命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1938年冬,深泽县城陷落,抗日游击战争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为了配合游击战争,我在自己小药铺的基础上,和另一位地下党员同志(西医)成立了救护医院,免费治疗我党干部及游击队伤病员。我不会抢救技术,就查看有关书籍,请教西医同志,很快地学会了一般的外科急救技术。当时,由于日寇的封锁,物质生活极度困难,药品、器材几乎全部需要自力更生。没有纱布、脱脂棉,我就把被子拆掉,浆洗干净,用碱水煮过、漂净,放笼上蒸气消毒后使用。西药供应不上,就千方百计用土、单、验方进行治疗。例如,用柳树叶水煎浓缩代“依比膏”,当时就解决了不少问题。1939年,县城失守后的第一个春天,青黄不接,环境日渐残酷,日寇为了对付抗日力量,经常扫荡、抢劫。救护医院已难以继续工作,就把所有的药品、器械坚壁起来,转入地下。不久县游击大队成立,便把坚壁的所有药品、器械无偿地捐献给大队卫生队了。我自己仍继续利用职业的方便,从事地下党的工作。1942年,日寇对冀中平原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所到之处,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岗楼林立,沟路成网。我们在地下党领导习医治学路5下坚持了残酷环境里的斗争。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医疗和掩护伤病员的任务,开展地道战,我家也成了抗日堡垒户。有时还受地下党的委派,亲临战斗前线,进行医疗抢救。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不管情况如何险恶,只是想将自己所学到的一点菲浅的知识贡献给革命,服务于人民革命战争的洗礼,也培养了我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树立了有求必应、讲求实效、用方简廉的医德。在此期间,为了适应艰苦环境中农村医疗之需要,我搜集、研制了用以治疗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简便方剂。例如,用以治疗外感热病汗后低热不退的三根汤(芦根、葛根、板蓝根,水煎服),治疗久疟但寒无热的乌白丸(乌豆49粒、白砒3g,将豆煮烂,和白砒共捣如泥,和为百丸,发作前两小时服一丸),祖传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脐风散(巴豆霜3g、朱砂1.5g、胎发灰0.6g、脐带1具焙研、僵蚕粉3g,共研极细,每以筷子蘸蜂蜜蘸药少许,令病儿吮之),产后服用的简易生化汤(山楂、红糖、生姜,水煎服)等,皆在战争年代物质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精在明理,知在成行回顾数十年学医、行医的历程,深感医之为术,学之易而精之难,行之易而知之难。欲“精”欲“知”,必须有一番据经以洞其理、验病以悟其义的扎实功夫。这里既需要谦虚好学的态度,尤需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因为“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要从实际出发,学有专攻,熟读精思,不可朝秦暮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须知专则有进,杂则无成。(一)读书宁涩匆滑荀子说得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常引以为座右铭,并将自已学习方法规定为一粗、二细、三记。所谓粗,就是无论学习哪一部医学著作,先要从头到尾地通读一遍,领会精神,窥其全貌。再找出重点,发现疑难,为细读打好基础。例如,《内经》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许多医家通过医疗实践,“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集我国秦汉以前医学成就之大成的一部医学巨著。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它涉及了当时的哲学、天文、气象、历法、地理、6赵金铎临床经验集物候乃至军事、农业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将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说理工具,将人与自然视为统一的整体,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道理。不通读原著,就无法窥其全貌、理解全书的主要精神,也就更难发现和辨别其精华和糟粕之所在。若只做一般性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下功夫精钻细研,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细。我细读《内经》,采用了先纵后横的方法。所谓纵,就是以某一部《内经》原著为蓝本,逐字、逐句、逐篇地进行学习;所谓横,就是将其他医家对《内经》的论注对照互参,分门别类地贯穿错综。在这方面,我十分膺服张景岳的《类经》。是书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按照事理将《内经》的内容分成十二大类,辨疑发隐,补缺正讹,而使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原始要终,因常知变,糜不殚精极微,秋毫无漏。因此,我不仅将《类经》作为学习《内经》的主要参考书,而且也将张景岳的治学精神与方法作为自己的龟镜。在细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难题将人涩住,是顺口溜过,还是抓住不放这是治学上的一个大问题。尝读《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中有“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之论述,起初每囿于王太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注释,顺口读过,未求甚解,自以为王注合情合理。后来偶于临证实践中治疗两例患者,使我对王冰注释的全面性产生了怀疑。在两例患者中,其一例属于“阴盛格阳,至虚有盛候”〔详见“(三)行成于思,毁于随”)。另一例“阳盛格阴,大实有羸状”。患者乃一壮年男子,病热旬日不愈,渐至神志昏昧,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目不欲睁,四肢厥冷,时发惊悸,周围稍有声响,则惊悸汗出,阖家惊慌,迎治不迭。观前医处方,皆从虚治,养心阴、益心阳、安神定志诸法,用之殆遍。余诊之,见患者昏昏如恹,问之不答,然六脉皆沉伏有神,且舌红少津,根有黄褐厚苔,以手切腹,觉脐下有痞块灼手,用力切按,则患者皱眉作禁。据证思索,知属阳极似阴,大实有羸状。其所以惊悸汗出者,乃因胃家燥热结实,内热熏迫,上扰神明,累及心阳所致。病本在于阳盛,故用大剂调胃承气为主,泻阳邪之有余,少佐附子护心阳之不足,因得泻下燥矢数枚,惊悸止,神气清,调理旬日而安。···试读结束···...

    2022-08-27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