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作者】徐影主编【丛书名】凯程教育学考研精品教程系列【页数】623【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682-6794-6【价格】60.00【分类】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徐影主编.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内容提要:本书是在凯程教育多年辅导经验以及数万名购书考生使用反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修正勘误、补充大量考生需要的内容编纂而成。《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主要介绍考研教育学中的全部知识,适合于备战教育学统考和自主命题学校的考生,全书分为教育学考试中的五部分知识。每部分包括复习指导、重点难点、大纲变化、考情分析、推荐书目、知识框架、考点宝典、已考真题等栏目。《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内容试读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002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一、学科分析从考试大纲方面看,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科目之一,按照教育学考试大纲,教育学原理在必答题中涉及的分值约占100分。统考考试大纲对本科目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能够把握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态势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从学术方面看,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诸学科中具有统领性作用的一门学科,它来源于其他学科,但又不是其他学科的简单提炼与概述,而是总结后的理论升华。任何一个想从事教育学研究工作的人,都必须扎实地掌握教育学基本知识与原理,这样才能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新思想。没有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教育学的学习就等于空中楼阁,不会在这个专业里大有建树。同时,教育学原理的知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都有联系,原理中的很多理论都可以用中外教育史中的历史事件具体解释;同时它也是教育心理学在实验与理论中的直接应用或再次升华。可见,教育学原理也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知识的基础性学科。从考试层面看,教育学原理占考试总分值的1/3,共100分。其中,选择题十道,辨析题一般两道,简答题两道,分析论述题一道。教育学原理在诸多学科中分量最重、知识最庞杂、理论多且最容易混淆,考试难度也最大。考试中,既可以单独考理论,又可以结合现实事例,要求考生进行理论分析。所以,教育学原理对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绝对不是单纯的背诵。教育学原理本身具有以下特色:1.理论性强教育学原理由教育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组成,具体表现在:概念多,每一章都有重要的概念,如教育学、教育、课程、教学、德育等,考生要准确理解并清晰记忆这些概念;理论与观点多,本学科的重要理论有教育本质问题理论、教育与社会关系理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论、教育目的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模式多,重要的模式有课程评价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模式、德育模式等;原则多;要理解和掌握的关系多。总之,理论性强是本学科最大的特点。2.基础性强学习教育学原理能够让人们整体了解什么是教育、教育学、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本专业研究和涉及什么内容,以及教育学有什么作用等。同时,从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逻辑关系上看,学习本学科有助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和中外教育史的知识。这使其基础性的特色更加突出。3.内容涉及广泛,知识点多且庞杂教育学不仅研究教育系统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研究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关系。知识面越广,知识点与线越多,也就越容易混淆。4.与现实紧密联系任何理论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时都不会显得苍白。学习者可以把原理知识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二、复习方法提示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需要有个清楚的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第一部分教有学原理003教育规律。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一般来说,教育学原理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与社会及人的关系。考试大纲要求教育学原理的考试章节为十章,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基础理论,这是教育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和第六章教育制度。第二部分是教育实践,主要体现为学校中的教育,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紧密相连,包括第七章课程、第八章教学、第九章德育和第十章教师与学生。第三部分是教育与社会及人的关系,包括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和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掌握这个分法是我们学习教育学原理的第一步。考生在复习教育学原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知识结构建议考生复习时采用“树形图”的方式,搭建每一章的知识结构,用编、章、节、标题、要点等多个层次对教材进行系统梳理。最后考生要达到可以脱离课本,只看考试大纲的编,然后以编想章、以章想节、以节想标题、以标题想要点的状态,这样考生才能做到系统地掌握知识。运用这种方法,考生不仅知识点记得牢、记得全,还能够灵活地运用跨章节的知识回答论述题。2.理论一定结合实践考生不能死记理论知识,而是要首先了解教学实践知识的概念、内容、背景、意义;其次要关注目前我国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的重要改革。复习期间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建议大家阅读教材、记诵笔记的同时,多关注一些教育热点问题,凯程推荐的材料有《教育研究》等。考生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还可以针对这些教育热点问题从多角度自行设计题目,然后作答,最后自己判分总结。3.融会贯通法考生在复习中一定会发现,教育学原理是以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的许多内容为基础的学科,有许多知识会出现在其他科目之中。所以考生一定要找出各科目之间内在的相关性,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时可以先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再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和理解。即把相应的教育学原理理论与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将教育学中各门学科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知识体系,以便于理解和记忆。4.抓关键词和关键句教育学的复习不是大篇幅的背诵,考生应该把每个知识点归纳成一个或几个重要的词汇或句子,我们称之为关键词或关键句,考试时将关键词与关键句展开阐述即可。考生这样复习既能减轻负担,又能轻松、准确、快捷、全面地掌握知识点。5.“举例子”法由于理论晦涩、单调,为了加强记忆与理解,考生要学会用具体事例来说明理论。这样也能使考生关注教育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论述题是考查考生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的最重要的题型。考试时,考生需要依据材料内容,用相应的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解释与分析,必要时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就要求考生不能“死读书”,否则会“读死书”。平时复习时请考生多关注教育热点与教育研究前沿的问题,还要多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很多考生说教育学原理很难,相信拿到这本《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的考生,在本书的点拨下,教育学原理将不再是你们考研路上的拦路虎。我们已经将它化难为易,化整为零。最后再提醒各位考生一下: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004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第一章教育学概述复习指导本章内容是教育学最基础的知识,是其他章节教育学知识的地基,反映的是教育学的整体概貌。就考试而言,本章内容清晰,考生需要认识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掌握、理解教育学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代表人物与著作,以及各个教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考生学习时,应该细致地读书,抓关键词(每个知识点中最重要的词汇),不要急于记忆。第一遍读本章时找出关键词,明确大意即可。当考生学完中外教育史,对每一个教育家的思想有全面认识的时候,再次复习本章,就可以把中外教育史的相关知识和本章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能轻松地深人理解并记忆本章内容。重点难点重点:教育学;元教育学教育学的各个学派难点:元教育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分支学科表的记忆。考情分析311统考院校:本章多出选择题,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道选择题考查本章知识;考生应特别注意对2019年新增知识点的理解。非统考院校:注意本章重点名词,如教育学教育学的相关学派。三参考教材本章节全部内容依据《教育学基础》第1章编写而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依据《现代教育论》全面概括而成。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005知识框架有定义: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任务:研究教育问题和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论语》《理想国》萌芽事件:四本书。特点《学记》: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培根:提出教育学应作为独立学科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独立形态事件:五人物特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产生与发展康德:在大学讲授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育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观点、评价述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见文中表格)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批判教育学制度教育学分支学科(见文中表格)元教育学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理论价值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价值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扩展教育理论知识与视野实践价值〈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与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反思与发展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考点解析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010年已考)★★★教育学就是关于“教育”的学问,即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探讨教育艺术和教育价值的一门科学。教育学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抽象,是在人类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但又并非所有的教育问006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题都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教育学的研究任务(2010年、2011年已考)★★★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研究教育问题和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①,探讨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艺术1.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教育价值观念,教育不仅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同时也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人们在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以及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和追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教育。因此,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又是一门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应然状态的学科。3.教育艺术: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有自己的现实基础和主观意愿,而且他们的成长还要经过自身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这样,教育活动就可能是,而且也应该是充满灵性、情感、自由创造的活动。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凯程提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考查方式灵活,考生需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时注意关注“参考教材”中有关书目的相关论述,做到深入理解并记忆。▣口▣4扫码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教育学概述”收听该部分知识点讲解。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自从有了教育活动,也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从而没有形成理论认识,也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称之为“前教育学时期”,也叫作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国内教育学的萌芽主要体现在:记录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论述孟子教育思想的《孟子》、无名氏的《大学》、子思的《中庸》、乐正克的《学记》等著作。其中,战国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早三百多年。西方教育学的萌芽主要体现在: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如柏拉图的《理想国》等著作。其中,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也叫《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它既是一部修辞①教育实践的内容非常简单,众所周知,故下文没有详解。···试读结束···...

    2022-10-31

  • 《药理学》孙建宁主编;马越鸣,余林中,郑仕中等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药理学》【作者】孙建宁主编;马越鸣,余林中,郑仕中等副主编【页数】430【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08【ISBN号】75132634085【价格】CNY63.00【分类】药理学-中医药院校-教材【参考文献】孙建宁主编;马越鸣,余林中,郑仕中等副主编.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08.图书目录:《药理学》内容提要:全书分九篇50章,即药理学总论、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于泌尿、消化和呼吸系统药物,作用于自体活性物质和血液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化学治疗药物,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教材内容既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又注重实际应用,力争基础性和前沿性结合,力争基础性和应用性结合,材料精选,深入浅出。《药理学》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一、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药理学(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一方面它运用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理论,阐明药物作用的原理,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药理学又与生药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组成了药学学科,架起了医学和药学之间的桥梁。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药物和机体。药物(dug)是指能够影响生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化过程,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物质。药物来源于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以及来自天然物质中的有效成分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近代出现的生物技术药物是采用DNA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成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药理学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产生作用的机制,称药物效应动力学(harmacodyamic,PD),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harmacokietic,PK),简称药动学。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第一,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其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理学证据。第三,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二、药理学的发展药理学的发展与药物的发现、发展紧密联系。远古时代的人们从生产、生活实践中认识到某些天然物质可以治疗疾病与伤痛,在有文字以后,这些经验便被记录下来,在中国、埃及、希腊等世界上几个文化古国均有关于医药的记载。例如埃及的《草纸文》,印度的《寿命吠陀》,我国早在公元1世纪前后就著有《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其中不少药物沿用至今。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收载药物884种,比西方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明朝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万字,收药1892种,插图1160幅,药方11000条。已被英、日、德、俄、法、拉丁等7种文字翻译,广为流传,成为世界重要的药物学文献之一。0T月2药理学现代药理学起源于欧洲。瑞士医生Paracelu(1493一1541年)提出疾病是体内化合物紊乱的理论,并认为药物的作用是由其中有效活性成分产生的。英国解剖学家W.Harvey(15781657年)发现了血液循环,开创了实验药理学新纪元。被誉为“药理学之父”的瑞士医生JohaJakoWefer(1620一1695年)首次用动物实验研究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18世纪,生理学和化学的发展为现代药理学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意大利生理学家F.Fotaa通过动物实验对千余种药物进行了毒性测试后,认为天然药物都有活性成分,正是其活性成分选择性作用于机体的某个部位而引起机体的反应。19世纪,爱沙尼亚Dorat大学药理学教授R.Buchheim于1847年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写出第一本药理教科书,使药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R.Buchheim的学生O.Schmiedeerg发展了实验药理学,开始研究药物的作用部位,被称为器官药理学。被誉为实验医学之父的法国生理学家ClaudeBerard(1813一1878年)于1856年证实箭毒的作用部位不在神经或肌肉本身,而是在神经肌肉接头,成为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最早研究。英国生理学家J.N.Lagley于1878年根据阿托品和匹鲁卡品对猫睡液分泌的拮抗作用研究,提出受体概念,为受体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后,药学工作者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及改造天然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作为新的药物来源,发展新的、更有效的药物。1909年,德国人P.Ehrich用新胂凡钠明治疗梅毒,创立了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新纪元。1932年,G.Domagk发现百浪多息可以治疗细菌感染,E.K.Marhall证实百浪多息在体内被分解成磺胺起抗菌作用。l936年磺胺开始用于临床治疗,开辟了感染性疾病化学治疗的新篇章。l940年,英国微生物学家H.W.Florey在A.Flemimg(1928年)研究基础上,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青霉素,使化学治疗进人抗生素时代。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新药发展的鼎盛时期,除化疗药物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抗组胺药、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精神失常药、甾体激素、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维生素类中的许多药物均是在这一时期研制开发的。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药理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1982年重组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的诞生。迄今为止,已有重组细胞因子、重组激素、重组溶栓药和抗凝药等近百种基因工程药物应用于治疗肝炎、癌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我国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多成果,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治疗血吸虫病的酒石酸锑钾的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制了安全有效并可供口服的非锑剂抗血吸虫药呋喃丙胺;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学者首先确认吗啡的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丘脑第三脑室周围灰质;在中草药研究方面,我国相继开发了不少有效药物,尤其是抗疟药青蒿素的研制成功,受到世界关注。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技术的发展,药理学已由单一学科发展成为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多学科密切联系的综合学科。根据药物作用的系统不同,药理学研究领域又进一步分为神经、精神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呼吸药理学、免疫药理学、生殖药理学、内分泌药理学等;根据所研究的解剖学层次,出现了细胞药理学、分子药理学;根据相关学科和范围,出现了临床药理学、遗传药理学、生化药理学、数学药理学、中NOTE药药理学等;根据涉及的机体发育阶段,出现了围生期药理学、发育期药理学、老年药理学、第一章绪论3妊娠药理学等。此外还有药物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等。药理学几乎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的所有领域。三、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药理实验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和药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药理学实验方法种类繁多,根据其实验对象可分为基础药理学方法和临床药理学方法。1.基础药理学方法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研究药物与动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实验药理学方法①整体实验:以健康动物(清醒动物和麻醉动物)进行药效学或药动学研究,观察药物对某些或某个系统或器官的影响。②离体实验:以健康动物的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受体分子和离子通道为实验对象,在体外进行药效学研究,分析药物作用、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2)实验治疗学方法以病理模型动物或组织器官为实验对象,观察药物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如用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观察药物的降糖作用,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观察药物的降压作用及机制。还可采用培养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及肿瘤细胞等方法进行体外研究。2。临床药理学方法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也分整体和离体实验。通常是在系统的动物实验(包括药效和毒理实验)取得充分资料后在正常或有病的人体上进行实验,也可采用正常人或病人的血液、尿液等样本,以及外科手术切除的人体组织、器官进行药理研究。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四、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任务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物组成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过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属新药范围”。新药的开发需要药理学研究。新药上市须经过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评价两个阶段。临床前评价包括药学、药理学研究。药学研究涉及药物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质量控制标准等;药理学研究是在以符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研究,旨在证明药物是否安全、有效。对已经通过临床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新药,由于人和动物对药物的反应性及代谢过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且由于目前检测手段的限制,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难以或无法在动物实验中准确观察,因此新药必须经过人体的临床试验,以对其安全性和疗效做出进一步评价。新药的临床评价分四期临床试验(cliicaltrial)进行。I期临床试验的对象主要是在健康成年志愿者,目的是阐明药物的疗效,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Ⅱ期临床试验为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10T石药理学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Ⅲ期临床试验为新药上市前扩大的临床试验阶段,目的在于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新药通过该期临床试验后,方能被批准生产、上市。期临床试验为新药上市后的监测,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普通人群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和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该期对最终确立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NOTE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5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规律的学说。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进入体内后与机体细胞上的靶位结合时引起的初始反应称为药物的作用(actio),药理效应(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变化的表现。药物作用是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如去甲肾上腺素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α,受体是其作用,因为受体的激活,引起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则为其药理学效应。1,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疾病状态是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失调而引起的,表现为功能状态的降低或是增强,在药物作用下,机体原有功能提高或增强称为兴奋作用(excitatio),,功能降低或减弱称为抑制作用(ihiitio)。如肾上腺素升高血压、阿托品使心率加快是其兴奋作用;巴比妥类催眠、吗啡镇痛是其抑制作用。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药物的直接作用(directactio)是指药物直接对它所接触的器官、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作用。间接作用(idirectactio.),是指在药物直接作用后引起的进一步作用。如强心苷类药首先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为直接作用,由于心功能改善,肾血流量增多,产生尿量增加的作用为间接作用。3.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和选择性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ecificity)。多数药物发挥作用是通过与作用部位的靶位结合后产生的,这种结合取决于药物和靶点的化学结构,这种对应关系的专一性决定了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药物作用具有选择性(electivity)是指在全身用药情况下,药物对机体器官系统作用的有无或作用强弱的差异。药物选择性高,作用范围窄,不良反应也少;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临床应用多,不良反应也多。药物作用特异性强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例如,阿托品特异性地阻断M胆碱受体,但其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滑肌、腺体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影响。4.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局部作用(localactio)是指药物无需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如口服硫酸镁在肠道不易吸收而产生导泻作用。全身作用(geeralactio).是员GT月药理学指药物被吸收人血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如口服地高辛,吸收后产生的强心作用。二、药物的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具有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根据治疗目的和效果,治疗作用可分为:l.对因治疗(etiologicaltreatmet)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如抗生素杀死或抑制致病菌,以及药物用以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缺乏均属对因治疗。2.对症治疗(ymtomatictreatme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如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抗高血压病药控制病人的血压。对症治疗可解除病人痛苦、维持生命指征、赢得对因治疗时间,两者相得益彰,在临床实践中,应坚持“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俱急,标本同治”的原则。三、药物的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adverereactio)。药源性疾病(drugiduceddieae)是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器官、组织等的功能或结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决定于药物(物理化学性质、剂型、剂量、给药速率和途径),而另一些反应则主要决定于病人的性状(遗传、生理和病理变异),也有一些与两者都有关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类:l,副作用(idereactio)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较轻微,多可自行恢复。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反应。副作用可以随治疗目的不同而改变。将药物的某一作用作为治疗作用时,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2.毒性反应(toxicreactio)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的表现主要是对神经、消化、血液、循环系统及肝、肾等造成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可危及生命。毒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反应。急性毒性(acutetoxicity)可因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多损害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而慢性毒性反应是指长期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多损害肝脏、肾脏、骨髓、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等功能。特殊毒性反应包括致畸作用(teratogeei)、致癌作用(carciogeei)和致突变作用(mutageei),通常称为“三致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如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在20世纪60年代用于缓解妊娠初期反应,结果造成胎儿畸形。目前认为在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胚胎发育分化很快,最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故在怀孕的前3个月内,以尽量不用药为宜。某些药物可能还有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应予警惕。毒性反应在性质上和程度上与副作用不同,对使用者危害较大,故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及疗程,并定时做有关检测。3.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是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只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的患者,与该药的作用、使用剂量及疗程无关,在远远低于治疗量时10T园也可发生严重反应。···试读结束···...

    2022-10-28

  • 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王荣飞主编;倪林,程先畏,储著华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作者】王荣飞主编;倪林,程先畏,储著华副主编【页数】176【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ISBN号】978-7-5336-8815-8【价格】30.00【分类】素质教育-教学研究-中等专业学校【参考文献】王荣飞主编;倪林,程先畏,储著华副主编.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图书目录:《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九章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构成及其训练的基本原则。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与艺术素质、专业技能与信息素养、身心素质和职业基本素质的基本内涵、培养途径和方法及典型案例分析。第八章主要就中职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创新能力培养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第九章主要就中职学校学生评价的意义、要求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内容试读第一章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第一节素质教育概述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素质的内涵素质的概念来自生理学,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本书所说的素质,是社会学、教育学中的概念,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这些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综合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影响则是先天遗传素质发展的条件。1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关于人的素质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要素说”,认为人的素质是由品德、智力、体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二是“构成说”,认为人的素质是由自然生理素质(先天遗传)、社会文化素质(后天获得)和心理素质(个性品格)构成的。三是“发展说”,认为人的素质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心智全面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实践等能力全面发展)到身心全面发展(生理与心理素质的统一),再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思想、能力、品格等)。四是“能力说”,认为人的素质不是各因素静态的总和,而是动态的总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整体素质产生影响,并且认为素质是一种能力(事实上,能力只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五是“统一说”,认为人的素质是其构成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与适应性等特点。总而言之,人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发展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的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二、素质教育的含义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做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2第一章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每个人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能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面向少数学生;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应单纯应付考试;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应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此外,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发展,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兴趣和特长和谐统一发展,促进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良好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一般来说,这两种教育观所期望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考试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的,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素质教育以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长远目标的实现。3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全新路径。因此,终身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保证,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有在终身教育中才能实现。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第二节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概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中等职业学校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1.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素养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从升学考试中分流下来的,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或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安宁和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培养、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只重视技能要求,不问综合素质的“职业应试教育”,造成了中职学校师生对人才观的认识错位。教师把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等同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把教育过程等同于就业培训过程,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也会忽视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认为到学校来就是学技术的,有了一技之长就能走天下,只要能学6···试读结束···...

    2022-10-16

  • 《家庭教育学》单志艳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家庭教育学》【作者】单志艳主编【丛书名】当代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理论丛书【页数】232【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02【ISBN号】978-7-5598-3308-2【价格】49.80【分类】家庭教育-教育学-研究-中国【参考文献】单志艳主编.家庭教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02.图书封面:教育学》内容提要: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探索精神,对家庭教育学这一当前倍受关注的学科进行了详尽而专业的论述。全书以本土化人格发展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不仅对家庭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更有对个体毕生的家庭教育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家长自我教育的独到思考。《家庭教育学》内容试读第一章家庭教育学概述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每个人都来自家庭,在家庭中生存、发展,实现种族绵延、社会维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庭教育好比树木的根须,供养着树干、枝叶和花果。学校教育的成果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基础上的。”“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个极为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中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家庭教育原是中华文化里极其重要的一部分①。中国家庭与国家为“家庭一家族一国家”关系,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注重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共同意识”。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大学》则更明确地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就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这种联系。司马光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认为其关系到国家兴亡和社会发展。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不仅如此,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素质高低关乎国家未来的命运。国民素质教育必须从早期抓起,而家庭教育是国民素质培养的主要阵地。家庭教育的研究关乎江山社稷长存、社会永续发展。因此,必须抓好家庭教育研究,建立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科学、全面、深入地进行研究。从学科发展视角看,“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原有的、传统的老学科本身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因而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呈现①黄适毓.家庭教育[M].台中: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4:31.002|家庭教育学出新学科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并且主要表现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跨学科的、综合性新学科和应用新学科的出现”。①家庭教育学正是这样一门有着强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也有基于一定哲学背景的研究指导思想和研究原则。对上述内容的基本阐述,是构建学科体系的基础工程。一、学科性质认识并明确家庭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家庭教育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从研究内容来看,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教育学的一些研究内容,也包括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家庭教育学研究个人对他人的教育和影响,考察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考察家庭所有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家庭中教育和影响的手段、方法和途径,因此具有教育学的性质。同时,家庭教育学研究婚姻关系、家庭内外人际关系、家庭功能、家庭互动、社会适应等,这些都具有社会学的性质。从研究方法来看,家庭教育学完全可以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一点与教育学和社会学是相同的。因此,家庭教育学首先是教育学和社会学交叉融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二)家庭教育学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家庭教育学既研究作为个体的人,也研究作为一个群体的家庭,作为群体的家庭也是由人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统一体。人,既是文化的、历史的,也是社会的,自然涉及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范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等范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又涉及哲学、生理学、医学、心理学范畴,因此,家庭教育学可谓是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与人相关的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①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5.第一章家庭教育学概述003(三)家庭教育学是一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统一的学科家庭教育本身是实践性的,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的现实要求。同时,家庭教育成功的实践、失败的经验以及由此展开的深入研究,都可以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实践支持。家庭教育这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家庭教育具备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性质。二、研究对象任何一门科学的独立存在,都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是否具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领域、专门的研究对象是构成一门学科的先决条件。科学就是按照各自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来分门别类的。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必须是家庭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所特有的矛盾,即家庭中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及其特殊性。我们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家庭教育的一般问题入手,重点研究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构建适合当代家庭教育特点的本土化理论,指导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学是研究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科学,通过研究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揭示家庭教育的客观规律,总结提炼出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现代家庭中具有血亲关系(包含拟血亲关系)的父母与子女及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互动现象,从而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所谓拟血亲关系是指近似、类似血亲关系,即由收养关系重新组合的家庭和社会组织安排的临时家庭等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既有单个的人,也有人与人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家庭,是个体研究和群体研究、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统一。1三、基本概念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家庭教育,首先必须明确相关概念。004|家庭教育学(一)家庭家庭,即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及由血缘或收养关系组成共同生活的社会细胞(即社会组织单元)。同其他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一样,家庭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社会是家庭的舞台,社会环境是家庭的背景。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具有亲密结合与合作的特征,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社会生活环境,为人们实现社会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家庭借助于社会生活制度及其规范,维系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并不断强化社会规范。不同的社会制度,提出了不同的社会行为准则,家庭制度则是社会制度中最为普遍,且历史最为悠久的制度。从时间来看,家庭制度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制度之一;从空间来看,家庭制度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最普遍的一种制度。在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中,与社会关系不同,家庭具有自身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以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为自然条件,以延续生命为基本功能的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家庭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阐述。广义的家庭教育指家庭成员之间以实现个体人格完善、家庭关系和谐、家庭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家长(主要是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引导与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作用。通过家庭教育,个体学会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并开始努力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思考、与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意识地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家长和未成年人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家长尤其是父母是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所以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是首要任务。只有家长人格完善、身心健康,才可能教育出人格上健康成长的孩子。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面镜子”,家长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未成年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被影响者,因此要重视未成年人的人格发展、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1970)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前喻文化时代,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指学习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后喻文化时代,家长也要向孩子学习。除此之外,特殊人群、特殊家庭、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下的家庭教育也是我们研究的范畴。第一章家庭教育学概述005(三)家庭建设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内容之一。家庭建设是全体家庭内外成员的关系再调整与再教育的过程,围绕着家庭和谐开展的以家庭构建与内外关系的稳定、持久、和谐以及家庭成员的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系统管理过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的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这句话强调了国家发展与家庭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家庭建设的内容包括:健康家庭文化、婚姻前后男女情感关系、婚姻前后健康性关系、婚姻前后的物质财产与情感关系、婚姻前后男女双方原生家庭间健康关系、婚姻前后男女双方亲友间健康关系、女性特殊时期夫妻关系、和谐亲子关系等的构建与管理,以及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子女。家长在家庭建设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家庭建设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积极推动家庭建设进程,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国家进步。(四)家庭教育与家庭建设的关系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内外成员关系融洽,才能给子女提供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家庭教育、自我教育才能真正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关系如下:1.构建关系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积极影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是由两个以上或者两个具有血缘(亲子关系)、婚姻或收养关系的个体组成的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家庭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关系,包括家庭内部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辈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外部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亲戚关系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家庭内外关系都是和谐的:而一个问题家庭(即家庭内外关系不良、家庭规则运作僵硬、个人低自我价值感的家庭)家庭内外关系也必然问题重重。所以,构建关系是家庭建设的核心。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双向互动、相互教育的活动。成人之间、亲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祖辈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家庭成员之间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出现。这种积极影响会形成巨大的力量,推动被影响者积极改变。因此,积极影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006家庭教育学2.家庭建设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支持和保障,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发展家庭建设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支持和保障。健康的家庭文化、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的存在能满足人的多种需求(如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使人的身心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家庭最原始的功能就是繁衍后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的功能已经不仅于此,还包括情爱功能、性的功能、经济功能、保护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娱乐功能等。教育功能即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基础上的发展,构成家庭发展的重要一环。3.家庭建设是个体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的家庭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规模变小、非传统家庭模式的出现、人口老龄化等都影响着家庭建设。2019年,中国有415.4万对夫妻离婚,离婚率为2.97%,比上一年降低022%。离异家庭、留守家庭、失独家庭的存在影响个人幸福,也影响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美好家庭,才能实现个人生活幸福。有了这个重要基础,才能谈及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适应社会,逐步社会化,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才能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4.家庭关系构建是社会关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家国同构”是中国的社会政治模式。家庭建设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同时也保证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内部和谐,以家庭为中心的外部关系才会和谐,家庭内外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家庭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5.家庭教育指向未来,而家庭建设则立足现在,反思过去,面向未来家庭教育包括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更重要的是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多是指向未来。家庭建设则不然,建设健康和谐家庭,是立足家庭当下,反思并创造性继承优良家庭文化传统,朝向建设美好的家庭生活。6.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发展,社会教育是保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庭教育奠定了个体人格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人格发展,逐步完成社会化。社会教育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大背景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驾护航。因此,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发展,社会教育是保障。···试读结束···...

    2022-08-30

  • 《家长教育学》(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吴福生,张渭城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家长教育学》【作者】(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吴福生,张渭城译【丛书名】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页数】279【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191-2524-0【价格】29.00【分类】家庭教育-教育学【参考文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吴福生,张渭城译.家长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教育学》内容提要:《家长教育学》内容试读谈话之一应从孩子小时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妈妈领孩子到学校。这位妈妈十年前在学校里学习时一直非常优秀:在考试时,不用复习就可以考出不错的成绩:能出色地回答历史教师的各种提问;对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的问题同样回答得很好。她是学校的骄傲。许多年过去了,现在她已是孩子的妈妈了,要给小女儿报名进学前班。她好像猜透了我们的心事一希望知道一些有关她的近况。这位年轻的妈妈讲道:“我在学院学过两年,学习成绩很好。但命中注定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我出嫁了,因丈夫工作的关系,需要搬家,于是我辍学了。结婚半年我就离婚了。当我向别人谈起这件事时,他们总以沉默表示同情,或是试图用什么好听的言辞来安慰我。什么同情、安慰,我都不需要。我现在只是非常埋怨那些在我少年时负责教养我的人。”之后,这位年轻妇女叹了口气后便沉默不语了。我认为,那些使她波动不安的原因也正是多年来使我不能平静的理由。谈话之一应从孩子小时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于是我便问她:“你有哪些伤心事?”家长教育学“没有学会生活。我和丈夫的离异,并不是由于对彼此失望了,也不是由于所谓的‘性格的不合’。我们只是不会生活,不会做丈夫和妻子,无论是他还是我都不会。我们不善于相亲相爱,是的,人的爱情极需要培植的。我们想象不到丈夫和妻子的爱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跟我讲过。我们不会互相尊敬,不会体贴自己身旁的人,不会相互忍让,不会让感情服从理智,更不会珍惜生活。善于珍惜生活,这是多么重要的事呀!”那时,我们和这位年轻的妈妈作了一次长谈。谈话的内容始终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就是现在,当我着手写这本《家长教育学》时,我想:本书的第一页究竟应该怎样写呢?连第一页也没有,这可真糟糕,就像建造楼房却没有地基一样。的确如此,在我们学校里,学校没有教给学生如何生活,最重要的东西却没有讲授过。是的,学校应当让受教育者知道许许多多有益的和必需的有关历史、科学等知识:如太阳中的物质状况,一立方米的星际空间有多少物质原子,《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叫引力…,而这些有时并不是必需的。一个人应如何为家庭生活做准备?很多人却对此一无所知。生活就意味着要做妻子和丈夫,要当自己孩子的爸爸和妈妈。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需要思考这个每一个公民都会碰上的重要的生活学问一人们的相互关系。形象点说,我们都忘记了这样的问题:每个人作为人被生下谈话之一应从孩子小时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来,但还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因此必须被培养成真正的人。如何使人这种动物学会思考、观察、理解和追求人类幸福的源泉?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远非所有的人都愿意用劳动去家长教育学掘深幸福之井,并从中发现新的幸福源泉。在童年时期,就要教导孩子为他人去发掘幸福的源泉。可是,到目前为止,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开设这样的科目。假若一位教师把与八年级学生或九年级学生的教育座谈,专门用来谈“年轻家庭中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这个话题,那么这位教师就会被看作一个怪人。可是,我认为与年轻人谈论这个题目,确实比讨论某个国家国王的陵墓或银河系的中心要重要得多。当然你也会注意到下面的情况:在高年级上课时,只要一谈到(我们指的是文学课)爱情、结婚、生孩子,于是男、女少年们的脸上就浮现出顽皮的笑意,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在有关人的生活和人的未来这些重要的问题上,我看到了大孩子们轻率的态度。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情况应是这样的:在谈到爱情、结婚、孩子、人(幼儿、儿童、少年)的那一瞬间,应当产生这样的激情,就像看到有千年历史的艺术古迹时所感受到的一样。我们年纪较长的一代应当学会跟少年儿童谈论这种伟大、美好的人类感情——爱情一至死不渝的忠诚之情,以及结婚、生孩子,谈论死亡的悲哀和内心的回忆。在我们没有学会谈论和思考这些问题之前,是不可能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纯洁的心灵和情感的。缺乏知识和礼貌的环境,早晚会使孩子面对眼泪和愁苦。谈话之一应从孩子小时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最近十年,我研究了200个年轻家庭离婚的案例。有189个离婚案件的原因是夫妻彼此不善于了解对方。这些青家长教育学年男女对于相互之间应该善于培植复杂、微妙的感情一事一无所知,而这恰恰是婚后生活所必需的。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讲过,因而他们不知道婚后要天天生活在一起,生活在一个屋子里,这不是幸福幽会的短暂几小时,而是相守一辈子,这是一部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创作,是精神劳动,是一种毅力。为此,人类需要有高水平的精神文明、精神培训、明智的学校。然而,别奇怪,这种学校是不存在的。因此,《家长教育学》就缺少了第一页(如何做丈夫和妻子)。某些年轻人,对生孩子问题,自己在道义上、精神上的准备情况,就好像一个文盲要去处理哲学问题一样。生活提出了需要,希望在中学高级班增设有关家庭关系、结婚、生育子女的文化修养课程,授课人必须是感情丰富、精力充沛、道德高尚的人。这门课要用令人折服的事实,为未来的父母们打开这一真理的实质之门,阐明婚后生活即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关联着一个人的思想、心灵以及对人的爱情,开始是对丈夫或妻子,之后是对子女。这是非常复杂且细腻的情感,须用智慧和情感去理解和体会,表面看仿佛是一见钟情,实际上是理解平凡的事物。这些平凡的事物,需要父母和教师用大量智慧和心血去向孩子灌输。假若我们在青年男女面前真正揭开生活的智慧和复杂的一面,就可能使他们变得成熟和慎重,而不会出现年轻人对爱情和婚姻表现出轻率的情况了。谈话之一应从孩子小时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如果委托我为高年级制订“家庭、结婚、爱情、孩子”这个最急需的课程大纲的话,我要把有关人类愿望的文化修养问题放在第一位。难道不是吗?婚后是否善于生活,就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善于去爱、去尊重和体贴身旁的人。这首先家长教育学表现在一个人能否善于掌控自己的欲望:能否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部分愿望、限制自己的愿望。这个世界,曾为人们提供了广阔天地以便使他们的愿望开花结果。但是,只有那些能主宰自己愿望的人才是幸福的。亲爱的父母们,要记住这些,并用这些去教育你们的孩子。忙着离婚的人,首先是那些利已主义者、个人主义者,对他们来说,个人欲望高于一切。亲爱的父母们,我们要传授给孩子们的学识,正是深藏在我们内心中《年轻家庭中,夫妻的愿望要和谐一致》的一页。这篇文章分析了年轻家庭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所援引的可资借鉴的例子可以说明人的欲望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愿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满足,什么样的情况下应当控制:如何使自己的欲望服从家庭的总体利益。毫不夸张地说,不善于做丈夫和妻子的人,一旦成了年轻的父母,常常表现出孩子般的无能力、无经验和束手无策,帮助他们就像帮助小孩子一样费劲。当这些大孩子再生孩子时,更大的问题便来临了,这对社会、对生下来的孩子都是不幸的,因为按道德和精神发育水平来说,意味着自己还是孩子的人又生了孩子。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家庭、结婚、爱情、孩子”课程是有的。我们教育男、女青少年已经有几年了,教导他们正谈话之一应从孩子小时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确看待结婚和家庭生活,如何从道德上做好生活的准备。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文化修养,以及如何教育孩子。家长教育学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提供时间的情况下,教师们来讲授这门重要课程无疑是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也应当克服困难,因为这一科目的重要程度并不次于数学、物理、化学,甚至比它们更重要。因为不是所有的人将来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父母、丈夫或妻子但愿你们不会认为我轻视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作用。我们都很清楚,没有这些知识,我们甚至不能进入科学的门厅。但是,关于人的知识毕竟还是更重要些。因而,即便不在今天,那么也一定是在明天,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一定会列人关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文化修养这一科目,因为我们正是生活在人的时代。亲爱的父母们,我们要从道德上培养自己的孩子做好做父亲和母亲的准备。什么是父亲和母亲的道德准备呢?人的本质在人的天职中揭示得最清楚。那就是,一个人要对他人负责。天职,天职,再说一遍还是天职,就在这种气氛中来培育人的本质,才能使这种本质真正符合“人”这一高尚的称号。6···试读结束···...

    2022-08-30 epub电子书资源网 epub电子书下载

  • 教育学》廖顺学,高婧,方晓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育学》【作者】廖顺学,高婧,方晓路主编【页数】402【出版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472-6211-5【价格】45.00【分类】教育学-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廖顺学,高婧,方晓路主编.教育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教育学》内容提要:本书为大学校本教材。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集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教育基本原理,又从应用的角度切入时代问题,同时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教育,形成教育系统知识。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教育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教育理论视野,提升学生的教育理论境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教育理论思维方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和教育创新思想,成为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合格教师。《教育学》内容试读绪论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每门科学或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主体(研究者、学者)才能有效地进行对象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才能对其对象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开展研究和总结,才能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价值及其发展变化逐步形成、发展成为系统的科学或学科理论。不同的科学或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与研究是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不存在无研究对象的科学或学科。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能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但教育不是一种自在的自然存在,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存在,它是为培养人而人为建构的社会活动系统。它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培育和规范人的发展,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有效培养人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和变革的。尽管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是复杂的、变动不居的,而且人们对它的认识至今仍远不够全面和深人,然而从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教育学的研究情势看,教育学对教育活动现象及其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和对教育本质的揭示,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注重揭示教育的规律。所谓教育规律,是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都来自于对培养人的教育现象及其问题的研究和经验的总结。例如,《学记》提出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宝贵经验都是教育规律性的反映。尤其是近现代西方教育学,讲求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的发展,必须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与变革的需求服务,表明了人们对教育的基本规律已有明确的认识,并越来越朝着更加全面、深入、切实有效地探究教育的发展规律,彰显教育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方向发展。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在研究教育的现象与问题、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客观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阐明教育工作的原理、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等的有效性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应当承认,教育学对教育规律的研究还很不够,教育学的科学性还有待加强和提升。其次,注重探讨教育的价值。教育学教育不只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有价值追求的活动系统。由于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和诉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以引领和规范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因而在从事教育工作、开展教育活动时,首先不能不认真探讨教育的价值问题,以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制定合理善良的教育目的或要求。例如,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有封建道德的“士”、“君子”、“贤人”,也就是孟子主张“明人伦”的道德至上的教育目的。孟子指出:“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①这个目的是中国古代乃至全部封建社会时期的教育目的,其价值取向十分鲜明,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国家治理人才。围绕其教育目的的价值诉求,古代学校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师生关系、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其明确而强烈的价值要求。不论人们如何评价孔孟的教育价值取向思想,但我们应当懂得,培养人的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性与规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教育固有的本质属性,只不过是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演进的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只讲规律、保持价值中立或拒斥价值的教育。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需要依据相关主体的境况与诉求来关怀人的发展,它要对人的发展的理想、目标做出应然的价值选择,对人发展的途径、方法做出应然的引领与限定。因此,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又是一门探讨教育价值理念或教育应然状态的学科。科学主义者可以拒绝承认探讨教育价值观念的教育学,可以专注于教育规律的探索,但不能抹杀人们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公正性、合理性、必要性。甚至可以说,那种只讲规律、拒斥价值的教育学其实也表达着某种教育价值观念。可见,问题不在于教育学是否探讨教育的价值观念,而在于其所设定的价值取向是否真的有利于人的生存和个性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这才是判断教育价值的根本尺度。如果说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还存在分歧,那么,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则表现出更多的见仁见智的论争。诸多教育学流派的林立,往往不一定是由于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分歧,而是由于所持教育价值观念的不同所致。应当看到,教育学对教育的价值观念的研究非常不够。我们固然需要尊重教育价值观念的多元选择,但也要看到这关系到人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前景,不可能各是其是,各非其非,而不慎重对话、讨论,以求一元与多样的协调与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当今时代,不论是在一国或世界,都面临着人类的现实活动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造成的危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前途更加依赖于人的自觉选择与创造,所以,教育价值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在教育学的研究和教育的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常说,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我国教育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我们的教育事业就顺利地得到发展,教育工作就取得成效。什么时候违背了教育规律,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受到挫折,教育事业就遭受损失。但按教育规律办事①《孟子·滕文公上》。2绪论并不是说人们只能机械照办。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主体实践的机械性、唯一性、受动性。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掌握规律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能动地做出多样化的价值选择,在实然、必然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追求应然,谋划实践。可见,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与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并非水火不相容,相反,主体能动的价值选择恰恰是建立在自觉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的,而价值选择又会影响与引领主体的践行。故教育学研究在改革、创新教育的活动中往往注重求得多种可能与统一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的辩证统一。再次,重视探讨教育的艺术。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互动。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活生生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他们对待教育者的影响并非被动吸取,亦步亦趋,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意愿、感受理解,并会采取对策,做出选择,即使他们乐意接受的,也要经过他们的理解、认同、运用、改进和自我努力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能、情操,才能促进他们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充满天赋、灵性、潜能、能动、好奇与生气的活动,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切忌简单机械、强迫命令,而应是倡导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启发探究、心灵碰撞、沟通协调、机智灵活、自由创造的活动。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是最讲究教育方法与睿智,最注重关爱和调动学生内在向上的动力,最具创造性和个性的艺术。问题是教育学不仅对教育规律和教育价值的研究不够,而且对教育艺术的探寻更不足。总之,教育学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讨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它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基本问题,它的逻辑结构是“目的一手段”结构,它注重论述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了正确地认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深刻地领悟研究教育学的价值和任务,我们还有必要明确下述两个问题。其一,教育学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和教育艺术。而教育方针政策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出来的教育工作准则,它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法律效力,是必须遵照执行的。虽然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也是基于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育的价值规范而制定的,但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学仍不可混为一谈。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重在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存在广泛的讨论空间,它可能成为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依据,但不一定体现国家意志,更不具有法律效力。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主要是从教育理论与观念上提供指导。教育学虽然有时也要阐明或依据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学始终注重理论的探究,并不具有对教育方针政策的解释权,教育的方针政策也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等教育3教育学理论的探讨,就会舍本逐末,导致教育学的地位和作用的削弱与消解。其二,教育学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教育经验是具体的、生动的、宝贵的,但又是感性的、表面的、局部的、零碎的。它蕴含着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但又未凸显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人们学习教育经验是重要的,但所要学习的是教育经验的精神实质,而不是生搬硬套教育经验的操作程序。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教育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但不能把教育学变成教育经验汇编,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而是要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乃至教育艺术,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总之,由于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所以,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巩固教育专业思想,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也能教书和做好教育工作的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里,由于教育学所研究的教育实践不同,研究者的观,点方法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教育学。今天,我国的教育学是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我国的教育遗产,吸取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观念及原则、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书也试图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趋势,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思路来编写。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主观诉求。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源远流长,简要地了解它的历史,对学习与发展教育学有重要意义。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古代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都寓于他们的哲学或伦理学、政治学著作中。例如,《论语》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关于哲学、伦理、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一前347)的教育思想寓于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它是儒家思孟学派约于战国末期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M.F.绪论Quitiliau,3596)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文1229个字,对古代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均做了精辟论述,成为千古名篇,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近代生产和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革新了教育的举措与方法,系统总结了教育方面的经验,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iu,1592一1670)写出了《大教学论》①。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面起了开创性的作用。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J.J.Roueau,.1712一1778)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该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儿童生长与教育的关系的教育研究新领域,提升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1776一1787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L.Kat,1724一1804)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后来,赫尔巴特(J.F.Herart,1776一1841)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教席,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③。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对教育间题的研究,已从经验总结过渡到理论的说明,重视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天性,开始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论述教学问题。(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兴起,教育学不仅从中吸取了有关的理念,而且运用了社会学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教育认识的不同,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便出现了各①[捷克]夸美纽斯著,任钟印译:《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②[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③[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5教育学种各样的教育学。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Secer,1820一1903)的《教育论》出版。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提出的教育任务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他把人类生活分为:“1,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3.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①由此,他强调生理学、卫生学、数学、机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要,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他还特别重视体育,他说:“不仅战场的胜负常取决于兵士的壮健程度,商场竞争也部分由生产者的身体耐力所决定。”②在教学方法方面,斯宾塞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教育,重视实科教育,反映了19世纪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1901年,德国的梅伊曼(E.Meuma,1862一1915)提出了“实验教育学”。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往往与实际相抵触,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另一名德国教育家拉伊(W.A.Ly,1862一1926)于1908年也出版了《实验教育学》。拉伊认为,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物一社会(iocommuity)中完整的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每个活动单元都有三个过程:刺激一联想一反应,或印象一同化一表现,或观察一“心智的”消化(理解)一呈现。他主张一切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吸收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③这些理论很有见地,无疑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是,他们把实验方法夸大为教育研究唯一有效的方法时,就使教育学陷入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杜威(J.Dewey,1859一1952)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心目中的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他在《明日之学校》④里,开宗明义便征引卢梭在《爱弥儿》中的警句,阐述教育即自然发展的含义。杜威认为,人的经验的获得必须遵循连续性原则和相互作用原则。他从他的经验论出发,明确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儿童中心”、“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民主理想。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就是解放儿童的教育,是传统教育思想转向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因此,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具有重大意义,产生了世界性的深远影响。此①②[英]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6页③参见[德]W.A.拉伊著,沈剑平、瞿葆奎译:《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一11页。④[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试读结束···...

    2022-08-30

  • 王国斌:现代水墨人物画写生师范与讲解价值6600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英才计划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王克教授,现代水墨国画创作研究院聘请的画家王国斌任教的人物画素描老师,官网售价6600元,附解说。课程从男(女)青年肖像素描大师的介绍开始,包括老人、儿童、民族肖像儿童、儿童半身字写生、(男女)示范讲解等。如果你有基础,这里从1到100,打好基础,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笔法和基本功,可以速写素材。如果你有经验,这里从100到,你可以更灵活、熟练地掌握相应的笔墨技巧和画面构图的关系,并能够独立面对真实模特,进行主动素描。适合人群: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专业教师、书画爱好者>王国斌:现代水墨人物写生教师讲解视频截图课程目录现代水墨人物画老师及讲解1水墨人物画示范-男孩头~12水墨人物画示范-男孩头~23男孩头示范试试4现代水墨人物画-女性肖像示范~15现代水墨人物画年轻女性肖像示范~26女孩肖像示范~17女孩肖像示范~28少数民族老人肖像(男)示范19民族老年头像(男)示范210民族男孩头像示范111民族男孩头像示范212少数民族年轻女性头像示范113种族青年头像214种族青年男性头像演示115种族青年女性头像演示2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7-25 水墨人物画 王国斌简介 水墨人物画 王国斌教案

  • 教育学硕士婉初:实体店短视频运营获客,实体店0基础0团队获客价值2980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课程介绍课程由教育硕士万楚先生主讲。实体店短视频运营官网售价2980元。疫情常态化,数字经济崛起,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实体店如何破局?实体店如何利用短视频红利期,卷土重来。构建实体店流量生态系统真正的老板将成为抖音上的黑马。实体店10分钟讲课2小时实践打造线上流量生态三部曲!老师13年互联网创业经验10年创业经验帮助更多人用短视频突破游戏为自己。课程从0基础0团队快速入门短视频操作。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短视频基本拍摄技巧讲解、剪辑及实操、热门文案模板及初学者曲目拆解、视频说明文案)。思考:第一键开启流量的底层逻辑,如何提高五秒视频完成率,点赞数,转发收藏数,点击数追随者。定位文章:什么样的账户定位可以用于可持续发展?2022年我们换个思路。实战篇:实体店可以快速实用地创建自己的同城短视频标杆账号、品类和不同的投放方式玩,企业同城账号定位和运营技巧,以及如何快速搭建自己的同城门店类账号基础。技巧:流量密码爆款主题设置高收益和热门内容,快速启动号突破基础流量池,了解蓝V和抖音店铺和营销功能的区别,如以及实体店短篇视频的成长路径。扫盲课结束完成本课程后,您将掌握:实体店倒闭和实体店转型。打开在抖音上吸引客户的方式。使用短视频增加您的商店/业务曝光率。增加门店/企业影响力,提升门店/企业绩效。适合人群:实体行业老板实体行业高管/精英短视频运营商想用抖音获客的企业/个人想系统学习并建立个人/商店IP人教育硕士万楚:实体店短视频运营截图导师简介教育硕士短视频运营导师实体店IP孵化导师13年互联网创业经验10年实体创业经验教过千人公司和个人了解线上转型,擅长为实体店搭建海量获客体系更多人用短视频为自己破局 2022-07-08 实体店短视频 实体店短视频营销

  • 20节国画入门课,零基础画出大师范

    课程介绍:20堂国画入门课,零基础的绘画大师范雪是高素质的技能,水墨的高级感是你最好的背书;一秒看懂名家笔迹,故事易学;专心创作,用ldquo佛系rdquo美学滋养身心。范磊讲师是山东画院专职画家。20节国画入​​门课,零基础绘画大师。下载地址:百度网盘...

    2022-05-25 colorffffff是什么颜色 COLORFFFFFF

  • 《英律飞扬,粹美华光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艺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集》张鹏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英律飞扬,粹美华光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艺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集》【作者】张鹏主编【页数】270【出版社】沈阳:沈阳出版社,2014.03【ISBN号】978-7-5441-5736-0【价格】248.00【分类】美术-作品综合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作品集-中国-现代-美术-作品综合集-贡国-现代-艺术-设计-作品集-英国-现代【参考文献】张鹏主编.英律飞扬,粹美华光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艺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集.沈阳:沈阳出版社,2014.03.图书目录: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集》内容提要:本书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与英国谢利菲尔德大学艺术学院的中英教师学生交流期间的优秀作品集。书中内容分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和英国谢利菲尔德大学艺术学院绘画部教师作品、设计部教师作品、教工部教师作品以及各个学部教师、学生的多幅作品,并附有少量文字说明。本书作品多为教师的获奖作品。希望本书的出版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和英国谢利菲尔德艺术学院的教师以及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提供更多、更有益的帮助。《英律飞扬,粹美华光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艺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集》内容试读平面设计GrahicDeig中国学生作品ChieeStudetWork英律飞扬粹美华光GracefulCharmofBritai.EtiteBrilliaceofChia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艺术学院SheyagNormalUiverityCollegeofFieArtadDeig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作品集SheffleldHallamUiverityShetfieldItituteofArttudetWork●oea1o李置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中英载学部讲师LiXia鲁迅美术学院预士学位SheyagNormalUiverityCollegeofFieArtadDeig2011-2012年英回谢菲尔德怡勒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访问Sio-UKDeartmetLecturer学者LuxuAcademyofFieArtMaterDegree学术论文:2011-2012SheffieldHallamUiverityCollegeofArtad《现代载学中创意思维的导入与延展》Deigviitigcholar《设计类软件载学的三段式教学法》AcademicPaer:TheItroductioadExloratiooftheldeaithe学术成就:TeachigoftheModerDeigSketch《长白山满族民俗博物馆》主持展板设计TheThreeSteTeachigMethodofDeigigSoftware大型回展“仰望星空”一天体油画创作作品展中负责形AcademicAchievemet:象设计、展示宣传ChagaiMoutaiMaFolkCutomMueum,directorof为沈阳师范大学在“2011国际留学教育展”中做形象推广dilayoarddeig及宣传策划ExhiitioofLookigutotheSky-UraograhyHugeOil主讲课程:Paitig.imagedeigaddilay2011IteratioalStudyAoardExhiitio,imagead《图形创意》romotioallaig《包装设计》《标志设计》MaiCoure:《观察与传达》ImageCreatioPackagigDeigBradDeigOervatioadCommuicatio平面设计李霞教学魅力在于互动LiXia:TheCharmofTeachigDerivigfromIteractio对比我国现有的高校艺术类教育,我门在理念创新及教学Itermofartcollegeeducatio.wetillhaveome严谨度上还存在一定不足。与中国学生相比,英国的学生更注deficiecieothecocetofiovatioadteachig重自我意识的培养,这些自我意识体现在自主学习、自主实rigor.ComaredwithChieetudet,Britihtudetemhaizeelf-awareedevelometmorewhichi践、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估上面。学校的学习氛围也是被勋学生reflectedielf-learig.elf-ractice,elf-reviewadelf.多做尝试和端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各种新额有效aemet.Thecollegeacademicatmoherealoecouragetudettoattemtmoreadehacetudet的启发式教学形式出现的同时,配合有丰富的课堂记录和教学elfrolem-olvigkill.Itheclaroom,comiiga反馈,这些表格不光是日后成绩评估的有力依据,更是教学改varietyofiovativeadeffectivemodewithawealthofclaroomteachigrecordadfeedackareotolya革、数学反思的重要素材。更主要的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和教olidaiforfutureerformace.utaloaimortat师进行沟通,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学materialofteachigreflectioadrevolutio.More生进行下一步的研究。imortatly.tudetcahavemoreeffectivecoveratiowithteacheriordertofidouttherolemadgai中国人向来喜欢凭感觉去判断,以往古人评论书国作品然etteruggetioforfuturereearch.是先墙意象密受,很多时候会用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说Chieeeoleliketojudgethigyituitio.Itheat,eolecommetaitigadcalligrahyworky明解释不清的原因。现如今,在评价一件学生作品的时候往往imagefeelig.Sometime,wedecriecomlicatedreao还是凭靠第一感觉、第一印象,又或是只看到最终效果,不考a"caeudertood,utotdecried".Nowaday,weevaluatetudet'workyfirtimreioadituitio虑前期调研和创作的实际过程。这样做,未免是不够科学和客withoutcoiderigtheroceofrelimiaryreearchor观的,况且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翻里,不饶得下一回creatio.However,itiotcietificadojectiveeough.将如何改进。Moreover,tudetdidotkowthewheretherolemexitedadhowtocorrectthemitheextte.从英国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灵ThroughBritih"module"teachigytem.wehave活丰富的课堂内容和严通有序的数学记录相得益彰。如此看eemayrichclacotextadwell-orgaizedclaroomteachigrecordwhichareimlemetedwelliSheffield来,我们国内的很多艺术类高等院校在教学方面还真的有许多HallamUiverity.Ithiway,ourdometicitituteeed地方需要改进和提升,或许需爱改进更多的是我们的观意和对toimroveimayaectyreformigourteachigcocetadmethod教学严谨度的思考。02103平面设计书设计:中国非物展文化调产之木年速本介相术板年通的林籍,在制作过理中为T表织时中图非电调文纹速产的健承。传乐中国的得流文化,黑用了本速峰了装够盖横反映卡通内器,突出主盟的图害一本罐年属们牌幅即在封国本板上,使时度好反一扇向人门能两的通性木线年著艺术的大门。内英深局车或城材料从右性水作次增在流度,印:人们深入了解末道车属艺术的的桃。选种旋计突磁了古青书细传家雄木板年的作惊样式,量现了书精的发解形程,让班个书雕透原整未,虫使未作品要加新铜再孩件。本作品带起的到国页到中国事物质文化遗产之木板年画e名:中国非物质文化之木板年画学生名:李晓凤业:书菲设计中国指导教师:李凯CHINATitle:Chia'ItagileCulturalNewYearBoardPictureDeiger:LXiaofegMajor:BookDeigItructor:LiKai04105英律飞扬粹美华光GracefulCharmofBritai,EliteBrilliaceofChia一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艺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作品集StudetWorkCollectio。MAKEUPFOREVERMMMMAKEUPMMMMFOREVERMMMMValetie'dayMMMMMMMM作品名:传单封皮学生名:赛雅业:装满艺术设计中国指导教师;杨野CHINAMajor:DecoratioArtDeigItructor:YagYeCONTEMPORARYCHINESEWAERCOLOR■当代中国水彩:■■■内林美米出版社作品名:书籍设计封皮学生名:赛雅专业:装满艺术设计中国指导救师:杨野CHINATitle:BookCoverDeigratioArtDeig···试读结束···...

    2022-05-10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QS排名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世界排名

  • 幼儿教育学pdf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幼儿教育学df可免费下载。本书为幼儿教育教学类书籍。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多个教育案例和教学目标。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教育学电子书。什么是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讲,凡是有目的的、能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和认知、情感、人格发展的活动,比如孩子在大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都是关于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具备的规划性、系统性等优势。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3-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早期教育的后半部分。初等教育的衔接是一个人教育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是指这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时期,许多重要的能力和人格品质在此时期形成了基本特征;“特殊”是指这个阶段是孩子的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阶段,反过来又可以开始一个可以开始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习和发展的过渡期。如何实施幼儿教育1、你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世界,让他们在金色的阳光下徜徉,上学,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进步,获得人生的幸福;lt/gtgt2、你应该提高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做到有情、有乐趣、有毅力、有细节、有诚意:用无私的爱和奉献来赢得孩子的充分信任和尊重;用丰富多彩和有趣来吸引幼儿;坚持正规教育,引导幼儿做事做人;以深入细致的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小小进步;3、要有耐心和负责任。对于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不要打消他们的热情,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鼓励他们的行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有责任心,让每一个孩子在你的阳光下健康成长;4、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和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善于模仿,敢于说话,喜欢与人交流。因此,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语言训练;5、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过于紧张和焦虑。这种状态对于孩子的有效心脏和成长是非常不健康的。幼儿教育df书籍摘要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内涵,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任务和作用;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学前教育。2、在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并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课程内容。资料摘录和分类法,会做学习卡。教学重点:幼儿教育的意义教学难点:幼儿教育学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时间:3小时...

    2022-05-10 幼儿教育教学目标有什么 幼儿教育教学目标大班

  • 继续教育学分网登录入口

    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入口在哪里?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入口在哪里?一、进入武汉教师教育网,点击“继续教育学分查询”模块。二、进入继续教育学分查询模块后,按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验证码后点击查询按钮。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入口在哪里?一、进入武汉教师教育网,点击“继续教育学分查询”模块。二、进入继续教育学分查询模块后,按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验证码后点击查询按钮。直接登录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查询,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可以登录华医网,远程教育网,学员登录相关网站就可以学习教育课程,获得继续教育网学分。【摘要】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入口【提问】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收到了,很高兴为您解答...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入口在哪里?——3、输入自己的学习卡号,按照提示进行操作。4、按照提示输入密码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学分记录啦,点开连接还能查看所学课程的详细信息。5、还可以查询之前的学分记录,直接输入年号就行了。【摘要】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入口在哪里?个人学分查询入口——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入口在哪里?一、进入武汉教师教育网,点击“继续教育学分查询”模块。向左转|向右转二、进入继续教育学分查询模块后,按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验证码后点击查询按钮。向左转|向右转...怎样登陆海南省继续教育网查学分——1、首先在网站搜索海南省继续教育准备查询学分。如下图所示2、进入网站后,左侧点击继续教育学分查询,就可以进入学分查询页面。如下图所示3、进入继续教育学分查询模块后,按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验证码后点击查询按钮。会计继续教育入口登录——根据当地的地址,选择相应的财政会计网站,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1、搜索广西财政会计网,点击进入;2、选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即可。如何查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可去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查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对其有相应的规定:第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第十九条各级...如何登录继续教育网站——不知道您是不是问的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网站,这边就按照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网站提供相关信息。可以在省也可以在中国药师协会(药师帮手机移动端)进行登录。下面列出的是在中国药师协会移动手机端的登录流程。希望能够帮到你。中...手机上怎样登陆继续教育网——【摘要】怎么在手机上登录继续教育【提问】1、手机端下载(1)安卓手机需在应用软件中心搜索“东奥继教学堂”,进行下载安装;苹果手机需在APPStore搜索“东奥继教学堂”,进行下载安装。(2)或者登录东奥会计在线官网,...如何查找继续教育学分——登陆继续医学管理系统查询。查询步骤:输入网址htt://icme.haoyiheg.com/logi/logi.j打开继续医学管理系统网页。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密码,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查询学分了。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猜你感兴趣:继续教育官网继续教育平台继续教育官网入口继续教育平台登录入口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网继续教育官网继续教育官网继续教育网官网登录入口继续教育登录入口官网继续教育入口继续教育网官网入口...

    2022-05-08 学分继续教育扣除专项 执业药师学分继续教育

  •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第三版pdf免费版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程教材编委由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组成。参与编辑的作者都是来自各高校的优秀中青年学者。教育基础教材和书籍df免费版,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程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如果你有,可以免费下载需要他们。教育基础第三版df预览目录介绍章节教育与教育学节日教育意识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第二章教育功能部分教育功能概述第二部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第三部分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第三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种类及其作用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第三节第四章教育体制我国教育体制概述节日T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第二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第五章师生高级教师ltgt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第六章课课程与课程理论第二节课组织lt/gt第三节课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七章课堂教学节课教学与教学理论二班教学设计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节日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第二节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第三节生活环境与学生心理行为失范第四节学生的学校生活第五节书知识与生活体验第六部分:返校教育totheLivigWorld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科班组织二班管理的内容三班老师的工作第十章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概述Sectio2学生学业评价Sectio3学生品德评价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第十一章教师教育研究教师就是研究者第11章教师教育研究2、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第三节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世纪回顾课程第二节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比较第三节当代世界教育思想宏观演进第四节世界教育趋势ioDevelometithe21tCetury书籍特色(1)教材作者:本书由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或分管教学副校长主编国家,参与作者均为各高校优秀中青年学者(2)教材质量:教材自2002年7月第一版出版以来,历经三期修订,结构更合理,内容更科学。(3)教材等级: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教材”。(4)教材使用:已被多家高校以各种形式使用。引言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本教材第二版在出版五年后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教材仍有十二章,分别是《教育与教学法》、《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课堂”。《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教育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教材风格新颖,结构更加合理,内容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和优势国内外同类教材,每张的写作风格分别为“概要”、“学习目标”、“关键词”、“正文”、“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趋势”和“参考文献”。总之,这本教材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细化和修订,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都越来越完善。亮点lt/h3gt(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这种关系时提出的人类发展经济学研究介于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发展之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旧分工和大型工业机器生产所造成的片面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于社会物质生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预见现代社会生产需要“完整的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据他的全部本质”,“均衡地发展所有的特征”.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即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和交替功能的个人……允许他的先天和后天能力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全面、普遍的发展”。个人生产力”、“人类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一个有能力的人,也就是通晓整个生产体系的人。”二是人才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的无可争辩的权利”,“任何人的职责”三是人的自由发展,包括“一切才能自由发展”、“各种能力自由发展”、“个人自由发展”。”、“个性的更高发展”等等。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中,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的劳动能力、体力的全面发展。力量和智力,也是人的人格、才能和志向的全面发展。广泛、充分、自由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在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对确立我国教育宗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首先,它为我们科学认识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都提出了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协调发展的问题。.但在提出和讨论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只是从“天意”或“人性”的角度来解释和解释人的发展。(1)“教育”的日常用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教育”这个词。例如,一个刚刚看过电影的人可能会说,“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一个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可能会反映,“我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而堕落”;政府公务员可能会在会议上说,“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一个家庭主妇可能会对她的邻居说,“你的孩子真有前途,你怎么教育你的孩子”;等等。这些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教育”作为一个过程,表示一个深刻的思想转化过程,如“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中的“教育”;一是将“教育”作为一种方法,如“你的孩子真有前途,你怎么教育孩子”中的“教育”;另一种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如“教育”中的“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这三种用法中,基本的一种用法是相同的,因为无论是“教育”作为一种方法或“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如果不伴随着教育对象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很难成为真正的“教育”。ltgt人们日常对“教育”概念的理解,构成了日常教育生活的基础。然而,就像其他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一样,虽然人们可以自由使用,但往往缺乏清晰而深入的思考,让仅凭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形成,对“教育”概念的常识性理解,对于个人的日常教育生活可能已经足够,但对于专门的社会教育来说,还远远不够。国家,如果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完全基于对“教育”概念的常识性理解并受其指导,那么它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因此,教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人们从常识层面提升到理论层面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并对其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分析。(2)“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中,教育就是“教育”;在法语中,教育是“educalLtio”;在德语中,educatio是“erzie-hug\\'',这三个都源自拉丁语“educatio”,它的复数是“Mucalttii”。“educatio”是一个名词,由动词“educare”转换而来。“educare”"是前缀“e”和词根“ducare”的组合。前缀“e”有“来自……”的意思,词根“ducare”有“引导”或“引导”的意思,两者合起来就是“引导”,意思是用一定的手段去引导原本隐藏在人里面的东西。,从一种潜力到一种现实。在我国,普遍认为“教育”的概念早在《孟子·致心》中的“获得天下英才,育之有三乐”。但这两个词当时还没有...

    2022-05-06

  • 教育学第七版pdf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高校教育公共课程国家通用教材畅销近40年的教育教科书,教育第七版df由著名教育家王道君和郭文安教授合着,荣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图书奖提名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并提供全国十大畅销书(文教类)免费df下载,精品下载站。教育学第七版df图片预览简介《教育学(第七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十四章,每章的具体内容为:第一章教育理念;第二章教育与人类发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五章教育制度;第六章课程;第7章教学(上);第八章教学(中);第9章教学(第二部分);第十章德育;第十一章美育;第十二章体育;第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四章班主任;第十五章教师;第十六章学校管理。本书受教育部委托,是全国高校教育公共教材,近40年来一直是全国畅销的教育教材。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图书奖提名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是全国十大畅销书(文教类)之一。国家。经过多次印刷、修订,已发行超过600万册,创造了教育教科书史上的奇迹。本书第七版由著名教育家王道军和郭文安教授合编,教育界知名专家合编。它力求体现以下特点。1、思想引导:为编写高质量的教育学教材,作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求体现教育主体思想,在教育学教材的每一期更新中,得到越来越深入的贯彻和体现。2.定位高远:在科学把握教育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特别注意教育思想理论中各种矛盾对立面的统一,用历史、发展、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和梳理出各种教育思想。流派观点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3、背景丰富扎实:反映历代教育改革实践的经验、智慧和大势所趋,具有相对稳定的可靠性,应作为教育的基本理论予以保持。4、与时俱进:积极更新观念和材料,反映教育发展改革的时代特点和新需求,努力体现教育理论研究的精髓。目录简介复习题第一章教育的概念第1节教育概述第2节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复习题第二章教育与人类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概述第二节影响人类发展的基本因素第3节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复习题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1部分:教育的社会约束第2节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三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复习题第4章教育目的第1节教育目的概述第二节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3部分:我们的教育目的复习题第五章教育体系第1节教育系统概述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复习题第六章课第1节课程概述第2节课程设计第三节课程改革复习题第7章教学(上)第1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第三节教学过程复习题第8章教学(中)第四节教学原则第五节教学方法复习题第9章教学(第二部分)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第7节教学评价复习题第十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论第二节道德发展规律第三节德育过程第四部分:德育原则第五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复习题第11章美育第一节美育概述第二部分:美育的任务和内容第三节美育的实施复习题第12章运动第1节运动概述第2节运动过程的基本要素和规律第三节体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复习题第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概述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复习题第十四章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群训第二节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复习题第15章教师第1节教师工作概述第二节教师素养第3节教师培训和改进复习题第16章学校管理第一节学校管理概况第2部分:学校管理的目标和流程第三节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第四节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复习题特点本书受教育部委托,是全国高校教育公共教材,近40年来一直是全国畅销的教育教材。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图书奖提名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是全国十大畅销书(文教类)之一。国家。经过多次印刷、修订,已发行超过600万册,创造了教育教科书史上的奇迹。本书第七版由著名教育家王道军和郭文安教授合编,教育界知名专家合编。它力求体现以下特点。1、思想引导:为编写高质量的教育学教材,作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求体现教育主体思想,在教育学教材的每一期更新中,得到越来越深入的贯彻和体现。2、定位高远:在科学把握教育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特别注意教育思想理论中各种矛盾对立面的统一,用历史、发展、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和梳理出各种教育思想。流派观点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3.丰富扎实的背景:反映历代教育改革实践的经验、智慧和大势所趋,具有相对稳定的可靠性,应作为教育的基本理论予以保持。4、与时俱进:积极更新观念和材料,反映教育发展改革的时代特点和新需求,努力体现教育理论研究的精髓。精彩的书摘《教育学(第七版)/国家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学校体育的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所有到了一定年龄的孩子来说,未来的教育是生产性劳动与智力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方式创造人的全面发展。唯有易法。这清楚地表明了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毛泽东历来高度重视体育事业,主张“健康第一”。1950年题写“发展体育,增强体质”。在他倡导的“三好”中,首先强调的是“身体健康”。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文件,强调体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90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学校建设》。关于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见这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1、学校体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规律的体育锻炼之所以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因为身体的每一次锻炼都表现为肌肉的动作,会增加骨骼和韧带的负荷;并且随着肌肉工作量的增加,需要不断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达到更高水平的心功能;它还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周围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让其他神经细胞得到休息,并能改善神经系统对各个器官的调节,提高人的柔韧性。……...

    2022-05-06 教育学学校管理名词解释 教育学学校管理

  • 护理教育学第3版pdf免费版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注:阐释教育学和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十二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教育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建设研究会,护理教育学第3版df免费版详述护理教育是学习护理的必读书籍。护理教育学第三版图片预览简介教材《卫生部十二五:护理教育学(第三版)》共10章,约30万字,19幅插图。第一章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教育学与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本质、结构与功能、特点与任务以及改革与发展;护理教育课程、心理基础、师生及其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第六至第九章从微观层面阐述了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理论和基本技术,包括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组织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第10章重点介绍了护理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种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理论和技术。目录第一章介绍第1节教育和教学法概述1、教育的概念和本质功能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教育学的概念与发展4、教育与社会发展V。教育与个人发展第2节护理教育学概述1、护理教育理念1、护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4、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三节护理教育体系结构1、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1、护理教育体系的正式结构第四节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1、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3、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策略第二章护理师生第1节护理学生1、护生的基本素质1、护生的权利和义务第2节护理教师1、教师劳动的价值与特点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3、教师的职责和作用4、护理教师的专业素质V。护理教师专业发展第三部分:护理专业师生关系1、护理学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基本性质1、护理专业师生关系良好的基本特征3、护理专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第三章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第1节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1、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3、我国的教育宗旨和基本精神第二节护理教育培训目标1、护理教育目标体系1、护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3、制定护理教育培训目标的原则4、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第三节护理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分类论1、教学目标的作用与局限3、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第四章护理教育课程第1节护理课程概述1、课程的概念和功能1、护理课程的目标护理课程的类型和结构4、护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护理课程计划1、教案的概念1、护理课程计划的基本结构3、编制护理课程计划的原则4、学年制和学分制第三节护理课程标准及教材1、护理课程标准1、护理教材3、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第五章护理教学的心理基础第一节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1、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3、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4、人文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V。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第2节学习的分类与教学1、学习的分类1、口头信息的教学3、智慧技能的传授4、认知策略的教学5、运动技能的教学6、态度的教导第3节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1、学习动机1、认知结构3、学习迁移四个。性格因素第四节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1、教材的组织与呈现1、课堂小组动态3、课堂纪律管理第六章护理教学过程与原则第七章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第8章护理教学方法和媒体第九章护理教学评价第十章护理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中英文名词索引参考文献摘自原文自2002年以来,该教材已在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使用,并以其较高的学术质量得到了护理师生的认可。以及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总后勤部优秀教材。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卫生部护理专业教材审评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全国78名知名高校的资深教师对本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作为专业的教材,应该给学习者什么样的知识,这是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应该给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知识性的和概念性的。前者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事实性知识,使他们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后者是教授学生该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思考,如何思考。因为就护理教育领域而言,任何一种护理教育现象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没有教育原则、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是唯一的或最好的。每个教育者都可以追求不同的教育理想,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正是因为教育的这种开放性,它始终处于变革和转型之中。因此,作为编辑,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在把握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逐步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护理教育领域。一个具体的问题。新版《护理教育学》共10章,约30万字,19幅插图。第一章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教育学和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本质、结构与功能、特点与任务以及改革与发展;护理教育课程、心理基础、师生及其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第6-9章从微观层面阐述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理论和基本技术,包括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组织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第10章重点介绍了护理教育的主题——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种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本次新版教材的修订主要体现了以下五个特点:体现科学性:遵循科学教育理论与护理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准确、规范地描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用教育学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护理教育的基本问题,从而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科学的、正确的知识。突出时代:各章内容全面刷新,包括观点与理念、数据与实践进展,国内外现代护理教育与改革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丰富到教材中,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同时,洞察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新增了护生与护生、师生关系的新篇章,进一步体现了护理教育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稳定基础:针对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知识不足,如果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其内容将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和指导性。强化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学习本质理论、基础科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技术,为学生今后从事护理教育或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05-06 关于课程计划 理论课课时计划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