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十一樊登读书一亿粉丝的秘密+抖音线下公开课价值10799元(完结),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由董十一主讲的樊登读书1亿粉丝的秘密抖音线下公开课官网总价10799元。作为范登前媒体总监董十一,这套课程充满了干货。20192000年,樊登在抖音上拥有数百名矩阵账户粉丝,超过1亿。樊登刷新的三个核心:深入挖掘矩阵裂变、迭代单点突破、规模网络感觉培训。抖音的第一个网络名人不是李子染、维娅或李佳琪,而是樊登,他被网民尊称为「不能拉黑的男人」董十一老师是决胜这场流量奇袭的关键指挥官。在这门课程中,董十一老师带你三个板块,四个中间渠道,四个套路带你回到交易现场,总结樊登背景的成长秘密,结合理论实践,手拉手解读每一个非凡刷屏的操作规则,让你的粉丝数量飙升。适合人群1你不知道如何做新媒体运营2你想成为短视频网红3想学樊登爆粉刷屏的你4你急需迭代新媒体认知课程收获:第一手交易手本人亲自教授真正的高流量爆粉技巧多渠道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的认知刷新你的流量认知可以复用樊登也可以超划算数亿流量的操盘心法董十一相关课程:董十一企业抖音运营实战董十一增长黑客董十一短视频底层实践课文章底部有10门实践课程,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范登读书1亿粉丝的秘密视频截图课程目录:线下公开课董十一抖音线下公开课董十一抖音6.19线下公开课董十一抖音6.20董十一:中国著名读书会1亿粉丝的秘密1.1亿粉丝的秘密:上面.m42.中国著名读书会1亿粉丝的秘密:中国.m43.1亿粉丝的秘密:下面.m44.矩阵裂变和单点破裂:新媒体的核武器.m45.不要说没有红利!我从20万粉增加到600万.m46.短视频刷屏奇迹神操作复盘:上.m47.短视频刷屏奇迹神操作复盘:下面.m48.一千万营收的直播项目只需做对这事.m49.0成本引爆全网活动V速成.m410.董十一答疑会.m4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2

  • 牛皮明明深度读书课+七堂黄金写作课价值665元(完结),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由年轻作家百万粉丝微信官方账号牛皮明明老师讲授的牛皮明明深度阅读课七个黄金写作课官网售价665元。课程包括:11个领域好书精讲音频(经典书籍课、认识突破课、历史认知课、心理情感课、教育成长课、生活美学课、社会思考课、人物传记课、职场管理课、商业逻辑课、电影解读课),激发阅读兴趣,找到阅读动机,打破阅读障碍,形成强大的个人体系,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麻烦,如情感困惑、儿童教育、出身家庭、工作场所困惑、生活意义追求等,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如果你焦虑,课程也可以让你安定下来,增加内涵,拓宽边界,提高审美,更好地了解国家、社会、文化,获得最大的独立思考和精神丰富。课程特色:1、精选的经典书籍﹐它们与当今社会密切相关。每本书的叙述都将标志着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难题2、课程分为11个部分。每门课都集中了五本以上相同类型的书的内容,并有大量的个人私人商品,有趣、态度、知识和思考3、不是片面的解读,也不是蜻蜓的指南,会激发阅读兴趣,形成终身阅读习惯适合人群:1、一直想读书却没有读书行动的朋友。2、读了很多书,多书,但没有时间深入思考。3、正在寻求突破的朋友想要得到更多的思考。4、在学习阶段,正在构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生朋友。5、父母和朋友希望孩子通过阅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课程包括视频、音频、df文档、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在文章底部。用户评价:A:工作紧张,阅读时间有限,理解和感受浅薄片面,阅读面狭窄。我以前想找到这样的渠道来阅读更多的书,但听了几本书后,我觉得很普遍。我在忙碌的时候挤出时间去做这件事。我能有什么深度?这不是我想要的。昨天听了《鼠疫》的解释,不仅介绍了内容,还扩展了相关的分析和知识,受益匪浅,所以我立即报名,希望开阔视野,提高视野。非常感谢。B:自从我参加了牛皮明明的阅读俱乐部,我觉得听书也是一种享受。每天早上,我都有自己的时间。今天,我听了《百年孤独》的讲座。他抓住了五个关键词:马孔多、现实、孤独、魔法、遗忘和简单的表达,这让我对早年无知的巨大理解有了新的认识。马尔西斯真的不是一个普通的作家。魔法现实主义的写作吸引了无数的崇拜者。d凸阅读是如此的快乐,因为它滋养着心灵的深处。课程目录:牛皮明明·深度读书课01出版词:无法深入阅读是我们共同的时代病(无图文).m302中国人最基本的生存哲学是什么?.m302中国人最基本的生存哲学是什么?.df03鼠疫:最适合当前灾难启示录.m303鼠疫:最适合当前灾难启示录.df04香港电影是如何衰落的?.m405百年孤独: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魔法与现实的距离.m305百年孤独: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魔法与现实的距离.df06《呐喊》:重新分析被误读的鲁迅.m306《呐喊》:重新分析被误读的鲁迅.df07浮生六记质是什么?.m307浮生六记质是什么?.df08追风筝的人:背叛后,如何走上救赎之路?.m308追风筝的人:背叛后,如何走上救赎之路?.df09《边城》:自杀和诺贝尔奖背后未知的沈从文.m309《边城》:自杀和诺贝尔奖背后未知的沈从文.df10《伟大的盖茨比》:美国梦和中国梦的故事.m310《伟大的盖茨比》:美国梦和中国梦的故事.df11雪国:日本作家自杀背后的文化命运.m311雪国:日本作家自杀背后的文化命运.df12茶馆:阅读中国三个时代.m312茶馆:阅读中国三个时代.df13情人:一个女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活成杜拉斯?.m313情人:一个女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活成杜拉斯?.df14小团圆:张爱玲的超人才华和绝世凄凉.m314小团圆:张爱玲的超人才华和绝世凄凉.df15慢煮生活:慢下来,读懂汪曾祺的人生哲学.m315慢煮生活:慢下来,读懂汪曾祺的人生哲学.df16台北人:民国历史微型,文艺复兴白先勇.m316台北人:民国历史微型,文艺复兴白先勇.df17阿城《三王》:没有宗教的中国人该如何安顿自己?.m317阿城《三王》:没有宗教的中国人该如何安顿自己?.df18被误读的茨威格:文艺作家和知识分子如何结合?.m318被误读的茨威格:文艺作家和知识分子如何结合?.df19《老人与海》:什么是大师手笔?.m319《老人与海》:什么是大师手笔?.df20麦田里的守望者:什么是真正的理想主义?.m320麦田里的守望者:什么是真正的理想主义?.df21小王子:如何远离权力,做一个有趣的成年人?.m321小王子:如何远离权力,做一个有趣的成年人?.df22卡夫卡《城堡》:?当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该如何安顿自己?.df22卡夫卡《城堡》:当与世界格格不入时,如何安顿自己?.m323世界公民是什么?.m323世界公民是什么?.df24北野武的小酒馆:如何拥有滚烫的生活?.m324北野武的小酒馆:如何拥有滚烫的生活?.df25小人为什么容易得志?.m426张爱玲和她的时代.m426张爱玲和她的时代tm.m427《七武士》:为什么中国不能出黑泽明?.m327《七武士》:为什么中国不能出黑泽明?.df28梦:为什么中国不能出黑泽明?.m328梦:为什么中国不能出黑泽明?.df29教父:什么是黑帮?.m329教父:什么是黑帮?.df30杨德昌:被遗忘的中国电影大师.m330杨德昌:被遗忘的中国电影大师.df31《李安三部曲》:中国家庭的情感和围城.m331《李安三部曲》:中国家庭的情感和围城.df32直播:内卷,以及中国当前的教育和社会.m433徐浩峰:刀与星,武术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m333徐浩峰:刀与星,武术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df34《托纳多雷三部曲》你被什么感动,什么是你的生活?.df34托纳多雷三部曲:你被什么感动,什么是你的生命?.m335《人类简史》:上帝的人类真的准备好了吗?.m335《人类简史》:走向上帝的人类,真的做好准备了吗?.df36重新分析被误读的民国.m437失控:我们应该如何与这个科技时代相处?.m337失控:我们应该如何与这个科技时代相处?.df38当代人应该如何学会爱?.m338当代人应该如何学会爱?.df39乌合之众:清醒的头脑一直是人类的稀缺品.m339乌合之众:清醒的头脑一直是人类的稀缺品.df40乔治·奥威尔:从动物庄园到1984,极权如何消灭人性?.m340乔治·奥威尔:从动物庄园到1984,极权如何消灭人性?.df41《月亮与六便士》:我们误读了这本书一百年.m341《月亮与六便士》:我们误读了这本书一百年.df42挪威森林:永恒的青春,永恒的迷茫.m342挪威森林:永恒的青春,永恒的迷茫.df43自私基因:人类如何反抗基因暴政?.m343自私基因:人类如何反抗基因暴政?.df44如何深入阅读这个时代?.m445《三体》: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宇宙观?.m345三体: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宇宙观?.df46牛皮明明私房写作课_图片水印.m447真正的女权主义是什么?.m347真正的女权主义是什么?.df48万历十五年:中国历史上极其普通的一年,却为何隐藏玄机?.m348万历十五年:中国历史上极其普通的一年,却为何隐藏玄机?.df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3 月亮与六便士写作时间 月亮与六便士写作技巧

  • 北鱼读书:写作工坊价值6000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本课程来自北鱼阅读制作的写作车间的价值6k课程8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段落1文笔训练作业幼稚病:幼稚病有三种表现1、用词幼稚2、情感幼稚3、思想幼稚段落2景物描写第一,写景比写人物,写感情更容易;第二,风景随处可见,写作对象更容易找到。第三,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段落3语言描写原因没写好1、性格完全没有体现2、感觉四平八稳,很无聊。语言描写要少而精,包括动作描写、表情描写、风景描写、语言描写段落4舌尖上的味道、段落5感情分寸,段落6纤歌凝结白云遏,音乐波西米狂想曲,厕所女生,周星驰(李香兰),段落7蝉鸣,段落8棋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具体内容课程中会有详细的案例。北鱼阅读:写作坊北鱼阅读:作坊视频截图课程目录:写作车间段落1克服幼稚病段落2景物描写段落3语言描写段落4舌尖上的味道段落5情感分寸段落6纤歌凝结,白云遏制段落6音乐厕所女神段落6音乐周星驰《李香兰》段落6音乐波西米狂想曲段落7蝉鸣(鸟鸣)段落8下棋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4 特别幼稚是什么病 什么叫幼稚病

  • 冯友兰读书与做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冯友兰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冯友兰读书与做人试读: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中国哲学;1920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跟随杜威等名师学习西方哲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回国;1923—1925年任中州大学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26年任燕京大学教授;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代主席、主席等职;20世纪30年代初完成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成为国内外学习中国哲学的标准教科书;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等。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冯友兰读书篇我的读书经验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听说在中国初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五经”“四书”一样,一字一字地高声朗诵。照这个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年也念不完。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下面所说的就指值得精读的书而言。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从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都是经过历来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流传了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心里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他们所作的东西,也有许多没有价值的,不过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为历代群众所推荐,在时间的考验上,落了选,被刷下去了。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还要有些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就中国的汉语笼统地说,有现代汉语,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统称为古文。详细地说,古文之中又有时代的不同,有先秦的古文,有两汉的古文,有魏晋的古文,有唐宋的古文。中国汉族的古书,都是用这些不同的古文写的。这些古文,都是用一般汉字写的,但是仅只认识汉字还不行。我们看不懂古人用古文写的书,古人也不会看懂我们现在的《人民日报》。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就看不见这道关里边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好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我所说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当然要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这是当然的事,这里就不多谈了。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简单一些,不能像他所要说的话那样啰唆。这个缺点倒有办法可以克服。只要他不怕啰唆就可以了。好在笔墨纸张都很便宜。文章写得啰唆一点无非是多费一点笔墨纸张,那也不是了不起的事。可是言不尽意那种困难,就没有法子克服了。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比如一个人说,他牙痛。牙是一个概念,痛是一个概念,牙痛又是一个概念。其实他不仅止于牙痛而已。那个痛,有一种特别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有一定的深度。这都是很复杂的情况,不是仅仅牙痛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无论怎样啰唆他也说不出来的,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死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外,还可再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可能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好像我用我自己的腿走路,只要我心里一想走。腿就自然而然地走了。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活学活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从前有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而至于没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往六经”。与印度泰谷尔谈话我自从到美国以来,看见一个外国事物,总好拿它同中国的比较一下。起头不过是拿具体的、个体的事物比较,后来渐及于抽象的、普通的事物;最后这些比较结晶为一大问题,就是东西洋文明的比较。这个大问题,现在世上也不知有能解答他的人没有。前两天到的《北京大学日刊》上面,登有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洋文明及其哲学”的讲演,可惜只登出绪论,尚未见正文。幸喜印度泰谷尔(RaidraathTagore)先生到纽约来了,他在现在总算是东方的一个第一流人物,对于这个问题,总有可以代表一大部分东方人的意见。所以我于十一月三十日到栈房去见他,问他这个问题。现在将当日问答情形,写在下面。顶格写的是他的话,低一点写的是我的话。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国家,为我素所敬爱。我从前到日本没到中国,至今以为遗憾。后有一日本朋友,请我再到日本,我想我要再到日本,可要往中国去,而不幸那位朋友,现在死了,然而我终究必要到中国去一次的。我自到纽约,还没有看见一个中国人,你前天来信,说要来见我,我很觉得喜欢。现在中国人民的知识欲望,非常发达,你要能到中国一行,自然要大受欢迎。中国古代文明,固然很有可观,但现在很不适时。自近年以来,我们有一种新运动,想把中国的旧东西,哲学、文学、美术,以及一切社会组织,都从新改造,以适应现在的世界……适应么?那自然是不可缓的。我现在先说我这次来美国的用意。我们亚洲文明,可分两派,东亚洲中国、印度、日本为一派,西亚洲波斯、亚拉伯等为一派,今但说东亚洲。中国、印度的哲学,虽不无小异,而大同之处很多。西洋文明,所以盛者,因为他的势力,是集中的。试到伦敦、巴黎一看,西洋文明全体可以一目了然,即美国哈佛大学,也有此气象。我们东方诸国却如一盘散沙,不互相研究,不互相团结,所以东方文明一天衰败一天了。我此次来美就是想募款,建一大学,把东方文明,聚在一处来研究。什么该存,什么该废,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眼光来研究,来决定,不可听西人模糊影响的话。我们的文明,也许错了,但是不研究怎么知道呢?我近来心中常有一个问题,就是东西洋文明的差异,是等级的差异(DiffereceOfdegree),是种类的差异(DiffereceofKid)?此问题我能答之,他是种类的差异。西方的人生目的是“活动”(Activity),东方的人生目的是“实现”(Realizatio)。西方讲活动进步,而其前无一定目标,所以活动渐渐失其均衡。现只讲增加富力,各事但求“量”之增进。所以各国自私自利、互相冲突。依东方之说,人人都已自己有真理了。不过现有所蔽;去其蔽而真白实现。中国老子有句话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西方文明是“日益”;东方文明是“日损”,是不是?是。但是东方人生,失于太静(Paive),是吃“日损”的亏不是?太静固然,但是也是真理(Truth)。真理有动(Active)、静(Paive)两方面:譬如声音是静,歌唱是动;足力是静,走路是动。动常变而静不变;譬如我自小孩以至现在,变的很多,而我泰谷尔仍是泰谷尔,这是不变的。东方文明譬如声音,西方文明,譬如歌唱;两样都不能偏废;有静无动,则成为“惰性”(Iertia);有动无静,则如建楼阁于沙上。现在东方所能济西方的是“知慧”(Widom),西方所能济东方的是“活动”(Activity)。是。那么静就是所谓体(Caacity),动就是所谓用(Actio)了。如你所说,吾人仍应于现在之世界上讨生活。何以佛说:现在世界,是无明所现,所以不要现在世界?这是你误信西洋人所讲的佛教了。西人不懂佛教,即英之达维思夫人(Mi,RyDavid),尚须到印度学几年才行。佛说不要现在世界者,是说:人为物质的身体所束缚,所以一切不真;若要一切皆真,则须先消极的将内欲去尽,然后真心现其大用,而真正完全之爱出,爱就是真。佛教有二派:一小乘(Hia-yaa),专从消极一方面说;一大乘(Maha-yaa),专从积极一方面说。佛教以爱为主,试问若不积极,怎样能施其爱?古来许多僧徒,牺牲一切以传教,试问他们不积极能如此么?没有爱能如此么?依你所说:东方以为,真正完全之爱,非俟人欲净尽不能出;所以先“日损”而后“日益”。西方却想于人欲中求爱,起首就“日益”了。是不是?是。然则现在之世界,是好是坏?也好也坏。我说他好者,因为他能助心创造(Creatio);我说他坏者,因为他能为心之阻碍(Otructio)。如一块顽石,是为人之阻碍;若裂成器具,则是为人用。又如学一语言,未学会时,见许多生字,是为阻碍;而一学会时,就可利用之以做文章了。依你所说:则物为心创造之材料,是不是?是,心物二者,缺一不能创造。我尚有一疑问,佛教既不弃现世,则废除男女关系,是何用意?此点我未研究,不能答。或者是一种学者习气,亦未可知。依你所说,则东西文明,将来固可调和:但现在两相冲突之际,我们东方,应该怎样改变,以求适应?从前中国初变法之时,托尔斯泰曾经给我们一信,劝我们不可变法。现在你怎样指教我们?现在西方对我们是取攻势(Aggreive),我们也该取攻势。我只有一句话劝中国,就是:“快学科学!”东方所缺而急需的,就是科学。现在中国派许多留学生到西洋,应该好好的学科学。这事并不甚难。中国历来出过许多发明家,这种伟大民族,我十分相信他能学科学,并且发明科学的。东方民族,决不会灭亡,不必害怕。只看日本,他只学了几十年的科学,也就强了。不过他太自私,行侵略主义,把东方的好处失了。这是他的错处。你所筹办的大学,现在我们能怎样帮忙?这层我不能说,这要人人各尽其力的。中国随便什么事——捐款、捐书、送教员、送学生——都可帮助这个大学的。现在我们最要紧的。是大家联络起来,互相友爱;要知道我们大家都是兄弟!谈到这里,已经是一个钟点过去;我就起身告辞了。泰谷尔先生的意见对不对,是另一个问题;不过现在东方第一流人物对东西文明有如此的见解,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我还要预先警告大家一句,就是泰谷尔的话,初看似乎同从前中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有点相像;而其实不同。中国旧说,是把中学当个桌子,西学当个椅子;要想以桌子为体,椅子为用。这自然是不但行不通,而且说不通了。泰谷尔先生的意思,是说真理只有一个,不过他有两方面,东方讲静的方面多一点,西方讲动的方面多一点,就是了。换句话说:泰谷尔讲的是一元论,中国旧说是二元论。我现在觉得东方文明,无论怎样,总该研究。为什么?因为他是事实。无论什么科学,只能根据事实,不能变更事实。我们把事实研究之后,用系统的方法记述他,用道理去解说他,这记述和解说,就是科学。记述和解说自然事实的,就是自然科学;记述和解说社会事实的,就是社会科学。我们的记述解说会错,事实不会错。譬如孔学,要把他当成一种道理看,他会错会不错;要把他当成事实看——中国从前有这个道理,并且得大多数人的信仰,这是个事实——他也不会错,也不会不错。他只是“是”如此,谁也没法子想。去年同刘叔和谈,他问我: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是什么?我说:别的我不敢说;但是我们四千年的历史——哲学、文学、美术、制度……都在内——无论怎样,总可作社会科学,社会哲学的研究资料。所以东方文明,不但东方人要研究,西方人也要研究;因为他是宇宙间的事实的一部分。说个比喻,假使中国要有一块石头,不受地的吸力,牛顿的吸力律,就会打破,牛顿会错,中国的石头不会错!本志二卷四号所载熊子真先生的信上面的话,我都很佩服;但是不许所谓新人物研究旧学问,我却不敢赞成。因为空谈理论,不管事实,正是东方的病根,为科学精神所不许的。中国现在空讲些西方道理,德摩克拉西、布尔什维克,说的天花乱坠;至于怎样叫中国变成那两样东西,却谈的人很少。这和八股策论,有何区别?我们要研究事实,而发明道理去控制他,这正是西洋的近代精神!民国九年十二月六日作于纽约。这篇文章做成之后,就寄给志希看,志希来信,说:“研究旧东西一段,可否说明以新方法来研究旧东西?泰氏说的(Realizatio)一段,我不懂……既然是一件事的两面,就无所谓体,无所谓用,与他自己所说的也有出入。”我答应说:要是把中国的旧东西当事实来研究,所用的方法,自然是科学方法了。中国的旧方法,据我所知,很少把东西放在一个纯粹客观的地位来研究的,没有把道理当作事实研究。现在要把历史上的东西,一律看着事实,把他们放在纯粹客观的地位,来供我们研究;只此就是一条新方法。不过要免误会起见,多说一两句,自然更清楚。泰谷尔所谓“实现”一段,据我的意见,是说:西洋人生,没有一定目的,只是往前走;东方却以为人人本已有其真理,只是把它“实现”出来就是。如宋儒之所谓去人欲,复天理,就是这个意思。志希说:“既是一件事的两面,就无所谓体,无所谓用……”我说:惟其有所谓体,有所谓用,所以才是一件事的两面。体用两字,在中国很滥了,但实在他们是有确切意思的。宋儒的书,自然还没有人翻;印度的书,他们翻的时候,“体”“用”翻成英文的哪两个字,我还不知道。那天晚上,只是随便抓了一两个英文字就是了。此外如心理学上所谓Orga,Fuctio,伦理学上所谓Character,Actio,都可举为体用之例。体与用是相对的字眼,如以Orga为体,则Fuctio便是用,如以Character为体,则Actio便是用。没有Orga,就没有Fuctio,没有Fuctio,Orga也就死了。所以两个只是一个东西的两面。宋儒讲体用一源,就是如此。九年十二月十日再记中国哲学中之神秘主义一神秘主义一名,有种种不同底意义。本文所说神秘主义,乃专指一种哲学,承认有所谓“万物一体”之境界者;在此境界中,个人与“全”(宇宙之全),合而为一;所谓主观客观、人我内外之分,俱已不存。学哲学者普通多谓此神秘主义必与唯心论底宇宙论相关连。宇宙必是唯心论底,其全体与个人之心灵,有内部底关系;个人之精神,与宇宙之大精神,本为一体;特以有一种后起底隔阂,以致人与宇宙全体,似乎分离。若去此隔阂,则个人与宇宙,即复合而为一,而所谓神秘底境界,即以得到。学哲学者之普通底意见虽如此,但神秘主义实不必与唯心论底宇宙论相连。如中国之道家哲学,其宇宙论并非一唯心论底,然其中亦有神秘主义也。佛家之哲学,是神秘主义底。但佛家哲学,严格地说,似不能算是中国哲学。我们固已将佛经翻译成中文,但我们不能因此即以佛经为中国哲学;犹我们即将柏拉图的“对话”译成中文,我们也不能即以之为中国哲学。所以本文对于佛家之神秘主义,存而不论。本文所讨论,只及于道、儒两家。在中国哲学中,此两家之势力最大。此两家皆以神秘底境界为最高境界,以神秘经验为个人修养之最高成就。不过道家之宇宙论倾向于唯物论;儒家之宇宙论则倾向于心论。两家所用以达上述之最高境界、最高目的之方法亦不同。道家所用之方法,乃在知识方面取消一切分别而至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之境界。儒家所用之方法,乃在道德方面克己去私,以“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王阳明《大学问》)。在中国哲学史中,此二方法,分流并峙,颇呈奇观。不过道家之方法,自魏晋以后,似已无人再讲,而儒家之方法,则有宋明诸哲学家为之发挥提倡,此其际遇之不同也。此但略举,详在下文。所谓道家、儒家亦颇宽泛。本文以庄子代表古代的道家,以郭象代表后来的道家;以《中庸》、孟子代表古代的儒家,以程明道、朱晦庵、王阳明等代表后来的儒家。二知识一名,有广狭二义。其广义乃指一切经验;其狭义乃指智识底知识(ItellectualKowledge)。“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庄子·田子方》)心所能知,口所能言之知识,乃智识底知识;心所不能知,口所不能言之经验,虽亦可以广义底知识名之,然实非智识底知识也。道家之反对知识,乃反对智识底知识。道家反对智识底知识而注重纯粹底经验。盖智识底知识之功用,在于分别事物,而纯粹底经验之所得,乃无分别之浑然一体也。“纯粹经验”是威廉·詹姆士所用底名词。所谓纯粹经验(PureExeriece)即是无智识底知识之经验。在有纯粹经验之际,经验者,对于所经验,只觉其是“如此”(詹姆士所谓that),而不知其是“什么”(詹姆士所谓what)。詹姆士说纯粹经验即是经验之“票面价值”(facevalue),即是纯粹所觉,不能以名言区别。此等经验,普通惟最小底婴儿有之。无智识底知识之婴儿,于张开眼看见许多事物之时,他不但不知那些事物是什么,他且简直不知那些事物之是事物。即“事物”之最宽泛底概念,他亦无有。他不过只觉得他见如此如此而已。说“他见”亦不对,因他亦不知他是“他”。他无有一切概念,无有一切名言区别,无有一切智识底知识。他的经验,即是纯粹经验。此种经验,道家认为是可贵底。老子常言婴儿。他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道德经》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同上二十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同上二十八章)“圣人在天下,歙歙然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同上四十九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同上五十五章)庄子所谓真人,即是复返于婴儿之人。他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大宗师》)他又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闻,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郭云:“无心于言而自言者,合于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天地》)又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矣,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古之人”,“以为未始有物”,正如婴儿之不知事物之是事物。即物之最宽泛底概念,他们亦无有。有此经验者,“玄同彼我,弥贯是非”;在其经验中,一切皆是浑然一体。若有分别是非,则此浑然一体破;所以说:“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有思虑分别之成人,应“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于初”即返于浑然一体,“无有无名”之境界,于此即“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大宗师》中所说之真人,没有一切知识,“其寝不梦,其觉无忧……”正是“若愚若昏”,如婴儿然。所以庄子注重“忘”,能忘一切,即至于纯粹经验之境界。他说: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又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天地》)能忘一切则即至于纯粹经验,而“同于大通”,“入于天”矣。他又说:……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大宗师》既“外”一切,则所见者,惟浑然之一体而已;此所谓“见独”也。在浑然一体之中,古今死生之一切区别,皆不存在。有此经验者,其应世接物,亦只随顺一切而已。故于物“无不将”,“无不迎”;其视物亦“无不成”,“无不毁”也。三于上所引“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郭象注云:人之所不能忘者,己也。己犹忘之,又奚识哉?斯乃不识不知而冥于自然也。于上所引“离形弃知,同于大通”。郭象注云: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郭象又说:夫圣人,无我者也。故滑疑之耀,则图而域之,恢诡谲怪,则通而一之,使群异各安其所安,众人不失其所是,则已不用于物,而万物之用用矣。(《齐物论》注)又说:惟大圣无执,故芚然直往,而与变化为一,一变化而常游于独者也。(同上)又说:夫忘年故玄同死生,忘义故弥贯是非;是非死生,荡而为一,斯至理也。至理畅于无极,故寄之者不得有穷也。(同上)圣人“不识不知”,“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无我”,“无执”,“遗彼忘我,冥此群异”(《逍遥游》注),群异冥则纯粹经验得,而浑然与万物为一体矣。道家之宇宙论,倾向于唯物论;其所说万物一体之境界,亦是知识论底(Eitemological),而非本体论底(Otological)。其所以达此境界之方法,则在知识方面取消分别而至于纯粹经验,如上文所说。四道家之方法,注重于知识方面;儒家则注重于道德实践方面。儒家以为吾人宜致力于“求仁”,“强恕”,以“合内外之道”;内外合则吾人亦即至于万物一体之境界。儒家所说,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以“爱之事业”打破“个性原理”者,颇有相似之点。叔本华以为普通人皆为“个性原理”所限制,所以于人我之间,分清界限。但能仁爱以扩大其心者,则可打破人我之界限。而至于万物一体之境界。(参看拙著《人生哲学》第六章)此与儒家之以“克己”、“强恕”求仁,以至于万物一体之境界者,固有相似之处也。孔子常说仁。其所谓仁之意义,是否即如宋儒所解释者,诚是一问题。然孔子固明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论语·雍也》)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知孔子所谓仁之要素,亦是取消人我之界限,所以为仁首注重克己也。不过所谓万物一体之境界,孔子未尝明言;其所谓仁或只是一种道德,并无神秘主义底意义。至《中庸》及孟子,儒家之神秘主义,始完全显明。《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又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据此可知《中庸》、孟子,在形上学上,皆以为性即人之所受于天者;天与性本来只是一个,宇宙是唯心论底;人与宇宙,有内部底关系。惟其如此,所以能尽己之性即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即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即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惟其如此,所以尽其心即知其性,知其性即知天也。惟其如此,所以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同上)“万物皆备于我”,即万物本与“我”为一体也。“我”与万物本为一体,面乃以有隔阂之故,我与万物,似乎分离;此即不诚。至宇宙之全体,则本以万物为一体,所以无不诚。所以《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又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如欲返于万物一体之境界,则须行仁恕之道,推己及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内外合则“我”与万物为一体矣。孟子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以恕求仁,孟子所谓仁,或即是诚,或乃所以求诚。要之强恕即推己及人之道。常推己以及人,则人我之界限破,而“我”与万物为一体矣。孟子所谓浩然之气,即个人在此最高境界中之精神状态。所以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至于养此气之方法,孟子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同上)此所谓义,大概包括孟子所说人性中所有诸善“端”。以诸“端”皆性内本有,非由外学来。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此诸善“端”,皆倾于取消人我界限。即此逐渐推广,勿停止不进(焦循《孟子正义》谓“正之义通于止”),亦勿急躁求速,“集义”既久,则行无“不慊于心”,而“塞乎天地之间”之精神状态,亦即得到矣。五《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乃宋、明哲学家所据之经典。由今视之,宋、明哲学家所讲说,其大端实即上述之神秘主义,不过其“条理工夫”或加详密而已。程明道云: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二程语录》卷二)又说:……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不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心所蔽,则欿然而馁,知其小也。思无邪,无不敬,只此二句,循而行之,安得有差?(同上)程伊川云:圣人之神,与天地为一,安得有二?至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莫不在此。此心即与天地无异,不可小了他。若或将心滞在知识上,故反以心为小。(同上)又说:只著一个私意,便是馁,便是缺了他浩然之气处。(同上,按:此条未注明系明道或伊川所说。)又说: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尔,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则能推之。纵能推之,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几时减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铺放著。(同上,按:此条亦未注明。)“我”本与万物为一体,“万物皆备于我”,“此心与天地无异”,特以有“私”,欹“小了他”,去此“私”,则万物一体之本然复,此之谓“能推”。六朱晦庵云:人之所以为人,其理则天地之理,其气则天地之气,理无迹不可见,故于气观之……将此意看圣贤许多说仁处,都只是这意。告颜子以克己复礼,克去己私,以复于礼,自然都是这意思。这不是待人旋安排,自是合下都是这个浑全流行物事。此意思才无私意间隔,便自见得人与己一,物与己一;公道自流行。(《朱子全书》卷四十七)无私,是仁之前事,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之后事,惟无私然后仁,惟仁然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同上)又说:己私既克,则廓然大公,与天地万物,血脉贯通。爱之理得于内,而其用行于外。天地之间,无一物之非吾仁矣……盖己私既克,则廓然大公,皇皇四达,而仁之体无所蔽矣。夫理无蔽,则天地万物,血脉贯通,而仁之用无不周矣。然则所谓爱之理者,乃吾本性之所有,特以廓然大公而后在,非因廓然大公而后有也。以血脉贯通而后达,非以血脉贯通而后存也。(同上)又说:大其心则能遍体天下之物。体,犹仁体事而无不在。言心理流行,脉络贯通,无有不到。苟一物有未体,则便有不到处。包括不尽,是心为有外。盖私意间隔,而物我对立,则虽至亲,且未必能无外矣。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朱子全书》卷四十四)克己去私以求仁,以至于万物一体之境界。至万物一体之境界,则物我之对立消,而心无外矣。故云:“惟无私然后仁,惟仁然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七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固自小之耳……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圯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大学问》)钱德洪云:“《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明德即“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此即以“爱之事业”达到万物一体之境界之意也。八总观以上所引程、朱及王阳明之言,则此诸哲学家皆以为:(一)天地万物,本来一体;(二)人以有私,故本来之一体,乃有间隔而生出物我之对待;(三)吾人须克己去私,以复天地万物一体之境界。朱晦庵、王阳明为宋、明哲学二大派之中坚人物,而其所见在大体上,竟相同如此。总之宋、明诸哲学家,皆以神秘主义底境界为最高境界,而以达到此境界为个人修养之最高成就。所谓程朱、陆王之争论,特在其对于“格物”之解释。朱晦庵之欲尽格天下之物,诚未可厚非,但以之为达到神秘主义底境界之方法,则未见其可。朱晦庵云: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大学章句》)姑无论神秘主义底境界为何,但以智识底知识求之,实乃南辕北辙。道家且以取消智识底知识,为达到神秘主义底境界之方法,可知二者之相矛盾矣。总之,智识底知识与神秘主义,乃在两个绝不相干底世界之中。朱子亦不能言格尽天下之物如何能转到万物一体之境界,特以“而一旦”三字为过渡,亦勉强极矣。陆象山以“支离”诋之。就此点言,则诚支离矣。若但就以上所引朱子之言观之,则大体与陆王之说无异也。佛教和佛学的主题——神不灭论的哲学意义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人的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后就离开这个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就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种观念,在那个发展阶段上决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并且往往是一种真正的不幸,例如在希腊人那里就是这样。”恩格斯指出: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的问题,经过发展,就成为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的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第2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恩格斯所说的哲学发展的线索,在佛教和佛学中得到充分的说明。佛教是个宗教,佛学是作为佛教理论基础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佛学接触到哲学各方面的主要问题,但是其中心的主题是灵魂与自然界关系的问题。它认为,个人的精神不死,自然界是个人精神派生的,这是佛学的主题,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佛学是为佛教服务的。有些人认为佛学并不主张灵魂不死。他们说,一般人所谓灵魂,这就是鬼,鬼的声音笑貌,以及所穿的服装,都和他生前完全一样。佛学不承认有鬼。佛学是灭鬼论。佛学只是说,一个人在他的身体死亡以后,还有“中阴”继续存在,由这一生转入来生。这种辩护,没有什么意义。认为有某种精神实体,在一个人的身体死亡以后,还继续存在,这就是主张灵魂不灭,个人不死。至于这个实体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或叫它什么名字,是无关宏旨的。照佛教和佛学说,个人不死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是一种真正的不幸。正是因为人身体死亡以后还有某种精神实体继续存在,所以才有生死轮回。这是人生的一切痛苦的根源。佛教和佛学就是要抗拒这种不可抗拒的命运,要把人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拯救出来,把他们渡到“彼岸”,在“彼岸”中可以得到一个极乐世界。但是,就根本上说,佛教和佛学还是认为个人不死、灵魂不灭是一种幸事。如果人的身体死亡以后,没有精神实体继续存在,那也就没有什么极乐世界可说的了。灵魂不灭这个理论,用中国哲学的传统话说,就是神不灭论。唯物主义认为身死神灭,主张神灭论。唯心主义认为形死神不灭,主张神不灭论。佛教和佛学来到中国,加强了神不灭论的阵营。宣扬佛教和佛学的人,都极力宣扬神不灭论,因为这是佛教和佛学的中心命题和根本原则。当时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也针对着佛教和佛学的这个中心问题、高举神灭论的大旗,对佛教和佛学进行批判和斗争。慧远关于神不灭论的辩论慧远本姓贾,雁门楼烦人。早年跟着当时的佛教和佛学的一个大人物道安,在北方学习佛学。后来到南方,在庐山组织了一些信仰佛教的人,成为一个佛教和佛学的团体,在当时的政治上和社会上很有影响。佛教和佛学本来都是为当时的门阀士族的统治服务的,当时的佛教徒,也同当时的门阀士族有广泛密切的联系,逐渐成为地主阶级中的一个重要阶层。僧侣地主这个阶层,同世俗地主在互相联系之中,也有矛盾。随着佛教的传播,这种矛盾在政治上也反映出来。这个反映,首先表现在关于和尚与皇帝之间的礼节上的争论。晋成帝时,在代表世俗地主阶级门阀士族内,如庾冰和桓玄,主张和尚们见皇帝应该行跪拜之礼。当时信奉佛教的人何充等认为,和尚见皇帝不必行跪拜之礼。这两派争论很激烈。这个争论用当时的话说,叫沙门敬事王者或沙门不敬事王者。桓玄给当时朝中拥护佛教的人的信中说:老子同王侯于三大,原其所重,皆在于资生通运,岂独以圣人在位而比称二仪哉?将以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敬尊其神器,而礼实惟隆。岂是虚相崇重,义存君御而已哉?沙门之所以生生资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哉?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与八座论沙门敬事书》,《弘明集》卷十二)意思就是说:老子说天大地大、王亦大,把王与天地相比。这并不只是因为王的地位的崇高。这是因为,在王的治理下,万物都能够发展运行,这就叫“通运”,老百姓也依赖此生活,这就叫“资生”。王者的作用,概括起来说,就是“通生理物”。所有的人都要尊敬王者,对他行最高的敬礼,这并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节。和尚们也要生活,他们生活也要依赖于王者。他们也受到王者的德惠,所以对于王者也要行最高的敬礼。如其不然,那就在道理上讲不通,在人情上也说不过去。桓玄在这里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吹捧封建统治者的作用。照他说,从自然方面说,封建统治者的作用,是通运和理物;从社会方面说,统治者的作用是维持封建社会的秩序,是使民屈服于封建制度之下,以便于封建剥削者过剥削的生活。桓玄所说的通运理物,完全是虚构臆造。他所说的资生,所指的也是封建地主的生。他把“谁养活谁”的问题说颠倒了。照他说,不是劳动人民养活地主及其代表封建统治者,而是这些剥削、寄生者养活劳动人民。他在这里讲这些话,是给僧侣地主一种警告。意思也就是说,僧侣地主不能和世俗地主平起平坐。封建的社会秩序毕竟是世俗地主维持的。僧侣地主受世俗地主的保护,所以应该感谢世俗地主的恩德,不应该同世俗地主有矛盾。桓玄把这封信,抄出给慧远看。慧远回信说: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处俗则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表于经文,在三之训,彰乎圣典。斯与王制同命,有若符契……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求宗不由于顺化,故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故不贵厚生之益。此理之与世乖,道之与俗反者也。意思就是说,佛教的信徒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家的,一种是出家的。在家的信徒,也是顺从长上尊敬父母,实行忠孝,所谓“在三”,三是父、师、君。这与封建道德完全相同。至于出家的信徒,那是另一回事。他的出发点完全跟世俗人不同。他知道,人所以有各种痛苦是由于人有身体,所以要从根本上免除痛苦,就得不要身体。他知道,人所以有生是随着自然的变化,所以要得到最高的真理,就得违反自然的变化。他要违反自然的变化,所以他就不需要使用万物,因此也就不依赖王者的“运通”。他不保存身体,所以也不依赖王者的“资生”。慧远的这几句话概括地说明了佛教的一个要点。他承认事物的生灭以及人的生死,都是事物变化的正常的程序,顺这个程序就是顺化。可是佛教要叫人超出生死,这就不是顺化,而是逆化。所以出家人的生活都是逆化。慧远又说:佛教的目的,是要拯救众生,离苦海,登彼岸。“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如此岂坐受其德虚沾其惠,与夫尸禄之贤同其素餐者哉”。(《答桓太尉书》,《弘明集》卷十二)意思就是说,一个出家人能够成佛,许多人都可以跟着得到好处,所以归根到底出家人也还是不违背忠孝之道,也还是作了于统治阶级有益的事情,并不是坐吃白饭。桓玄接受了慧远和其他人的劝告,不强迫和尚们向皇帝行跪拜之礼。但是他认为当时和尚之中,良莠不齐。于是他又下令沙汰僧众。他的命令之中说:可见佛所贵无为,殷勤在于绝欲,而比者陵迟,遂失斯道。京师竞其奢淫,荣观纷于朝市。天府以之倾匮,名器为之秽黩。避役钟于百里,逋逃盈于寺庙。乃至一县数千猥成屯落。邑聚游食之群,境积不羁之众。其所以伤治害政,尘滓佛教,固已彼此俱弊,实污风轨矣。(《与僚属沙汰僧众教》,《弘明集》卷十二)于是他下令,凡是不合格的和尚,勒令还俗。桓玄的这个命令说明世俗地主同僧侣地主的矛盾,主要是争取财政收入,争取劳动力,争取对于劳动人民的控制。慧远又给桓玄一封信,讨论这个问题。慧远承认,和尚之中是有像桓玄所说的那种情况。他也不反对沙汰。但是他说:若有族姓子弟,本非役门的人要求出家,希望桓玄能满足他们的愿望。这里所说的族姓子弟,就是地主阶级,特别是门阀士族的子弟。所谓役门,就是劳动人民。慧远表示可以不要劳动人民出家。意思就是说,僧侣地主可以不同世俗地主争夺劳动力。这是僧侣地主向世俗地主所作的让步。慧远又作了五篇论文,总名为《沙门不敬王者论》,补充给桓玄信里面所说的那些意思。第一篇的题目是《在家》。他补充说,佛教的信徒,不仅自己行忠孝之道,而且“以罪对为刑罚。使惧而后慎,以天堂为爵赏,使悦而后动”。就是说,他们的天堂、地狱的虚构,引诱恐吓人民,使他们遵守封建道德。慧远接着说:“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就是说,就在家的信徒说,佛教也是重“资生”,并且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教化和政治,有很大的帮助。第二篇的题目是《出家》,在这一篇中慧远又提出“不顺化以求宗”这个主题。第三篇的题目是《求宗不顺化》,对于这个主题作进一步的解释。论中说:凡在有方,同禀生于大化。虽群品万殊,精粗异贯,统极而言,唯有灵与无灵耳。有灵则有情于化,无灵则无情于化。无情于化,化毕而生尽,生不由情,故形朽而化灭。有情于化,感物而动,动必以情,故其生不绝。其生不绝,则其化弥广而形弥积,情弥滞而累弥深,其为患也,焉可胜言哉?是故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涅槃)。泥洹之名,岂虚称也哉?请推而实之:天地虽以生生为大,而未能令生者不死;王侯虽以存存为功,而未能令存者无患。是故前论云“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义存于此。义存于此,斯沙门之所以抗礼万乘,高尚其事,不爵王侯而沾其惠者也。意思就是说,宇宙间的事物,虽然种类繁多,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知识情感的,一类是没有知识情感的。没有知识情感的事物,对于它的存在没有贪爱执著。不从心里抓住不放,粘住不舍,所以它的存在到了完毕的时候,就不存在了。有知识情感的事物,对于他的存在有贪爱执著,人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的生命是不会灭绝的,他的这一生完了还要有另一生。他的这个身体坏了,还要另外有一个身体。这样他就永远在生死轮回之中,受无边的苦。这是顺化的结果。佛教的信徒,不要顺化而要反本。他要超脱身体的限制,不以生死累他的精神,不以贪爱执著累他的生活。这样,他就可以达到无生。无生并不是断灭,而是超脱了生死轮回的那一种永生。无生也就是永生。在永生中,情神超出了一切分别,主要的是主观(神)客观(境)的分别。超出了这些分别,就是冥神绝境。这种境界就是涅槃。天地虽然能生万物,但是不能使生者不死;统治者虽然能叫老百姓生存下去,但是不能使他们没有痛苦。可是佛教能使人从根本上解除痛苦,得到永生。所以佛教的作用,比天地王侯的作用还大。第四篇题目是《体极不兼应》,这篇主题是: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意思就是说,佛法同封建名教,如来佛同封建的圣人,尧和孔子,出发点虽不同,可是互相呼应。有的出家,有的在家,虽然有差别,但是最后的目的是相同的。论中说:佛虽然超出生死,但是还可以出入生死。在他出入生死的时候,他可以见身为帝王,为将相,这是“先合而后乖”。这样说起来,帝王将相也都是佛的见身。这又是“先乖而后合”。所以按“先合而后乖”说,释迦和尧、孔是有所不同的。按“先乖而后合”说,释迦和尧、孔都是“体极”。就是说,他们都是最高真理的体现,不过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第五篇题目是《形尽神不灭》。在这一篇中,慧远提出了佛教和佛学的主题。这一篇先提出了一个疑难说:夫禀气极于一生,生尽则消液而同无。神虽妙物,故是阴阳之所化耳。既化而为生,又化而为死。既聚而为始,又散而为终。因此而推,固知神形俱化,原无异统。精粗一气,始终同宅。宅全则气聚而有灵,宅毁则气散而照灭。散则反所受于天本,灭则复归于无物。反覆终穷,皆自然之数耳。孰为之哉?若令本异,则异气数合,合则同化。亦为神之处形,犹火之在木。其生必存,其毁必灭。形离则神散而罔寄,木朽则火寂而靡托。理之然矣。假使同异之分,昧而难明。有无之说,必存乎聚散。聚散气变之总名,万化之生灭……至理极于一生。生尽不(当作则)化,义可寻也。这个疑难,其实就是玄学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玄学和佛学都是唯心主义,但是,专就生死这个问题说,玄学和佛学的看法又有不同。玄学认为,人的生死就是气的聚散,气聚则为生,气散则为死。精神和形体精粗不同,但都是一气。气散形神都灭,都不存在。即使形和神本来是不同的东西,但是形和神的关系也如同火和燃料的关系。神托于形,也就如火托于燃料。燃料烧完了,火也就灭了。形坏了,神也就灭了。如果形神究竟是一是异这个问题一时还不能解决,但总可以说它们的存在和不存在,就是气的聚散。所谓万物的生灭也就是气的聚散。总之所谓生死,只是就一生而论,这一生完了,一切都没有了。慧远回答说: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意思就是说,神是无名无相的。所谓“感”即指感召和感受的意思。神的活动感召物(一切都是心造),而同时又受外物的感动。所谓“数”,即指有规律的意思,神的活动,也借助于某种规律。神虽然感召物,也受物的感动,但它本身并不是物,所以物虽然不存在了,而神仍然存在。他假借某种规律,但它本身不是规律,因此规律虽然完了,它还是没有完。慧远接着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谓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尽耳。此由从养生之谈,非远寻其类者也。意思就是说,薪火这个比喻,不但不能证明形死神灭,而且正可以证明形死神不灭。薪传火就如同形传神。不同的燃料传同一的火,就如同不同的形体传同一的神。就是那一个火,不同的燃料把它传下去;就如同就是那一个神,不同的形把它传下去。前边的燃料不是后边的燃料,由烧火的人把后边的燃料继续添上去;前边的形不是后边的形,由精神的感召把后形继续下来。不了解的人,看见人的形在一生之中就坏了,因此就认为神也跟着灭了。这就如同看见一块木头烧完了,便认为火也必定灭了。这显然是错误的。这是讲养生的人的说法。这些人所要养的,就是这一生的形,不知道这一类事情的根本道理。慧远的最末一句话,是指道教的道士们说的。道教讲究修炼吃药,企图保养这个身体,使之长生。佛教不讲长生,而讲无生。无生就是超脱生死的永生。这种永生的前提是灵魂不死,神不灭。这是道教和佛教的根本不同。这两种说法,无论长生和无生,都是唯心主义臆造,都是虚构。人的精神是人的身体所发生的作用。无论什么东西,有成就有坏,人的身体也是如此。身体坏了就是死,没有不坏的身体,所以长生是虚妄的,是不可能的。身体死了,不能发生作用了,精神也就没有了,所谓永生也是不可能的。慧远又说:火木之喻,原自圣典。这个“圣典”指鸠摩罗什所译,龙树所作的《中论》。在这个著作中,有《燃可燃品》。“燃是火,可燃是薪”。《中论》用诡辩证明燃和可燃是“非一非异,既不是一,也不是不一,意思是说它还是一。慧远认为,这就是说的薪尽火不灭。本来薪火之喻,是桓谭用以说明形尽神灭的。比喻有一定的限制,是可以两面说的,后来的佛学家反过来用以说明形尽神不灭。僧佑所编的《弘明集》把桓谭的薪火之喻也收进去了,并且注说:君山未闻释氏之教,至薪火之譬,乃暗与之会。(《弘明集》卷五)僧佑误署为“晋桓谭”,应作“汉桓谭”。这个混乱,一直到范缜才讲清楚。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宣扬了佛教的根本原则神不灭论,还向世俗地主表功,说佛教对于维护封建主义的道德原则、社会秩序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倒是实话。慧远又吹捧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说他们都是佛的化身,这是荒唐可笑的。后来的帝王将相也都自以为是如此。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太后,不也说自己是老佛爷吗?可是在人民中间,有谁信它呢?神不灭论,是佛教和佛学的理论前提,从这个虚构的前提出发,又虚构了因果报应的理论。慧远作《明报应论》,宣扬这个虚构的理论。他说:夫因缘之所感,变化之所生,岂不由其道哉?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动。无明掩其照,故情想凝滞于外物;贪爱流其性,故四大结而成形。形结则彼我有封,情滞则善恶有主。有封于彼我,则私其身而身不忘;有主于善恶,则恋其生而生不绝。于是甘寝大梦,昏于同迷;抱疑长夜,所存唯著。是故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矣。何者?会之有本,则理自冥对;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4 哲学宇宙论 哲学 宇宙论 认识论

  • 朱光潜:读书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十多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于阅读的短文。这个问题真的是无穷无尽的,多年来我的观点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让我们谈谈这个问题,并在上次谈论未完成的知识时添加一些补充。知识不仅仅是阅读,阅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因为知识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情,每个科学都问到了当前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积累的成就,这个成就没有被消灭,都依赖于书籍记录。书籍是过去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进步轨迹的里程碑。我们在这个阶段寻求文化和学术进步,我们必须根据人类过去取得的成就作为起点。如果我们抹去了人类过去取得的成就,我们可能不得不把起点转移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即使我们可以前进,我们仍然会倒车。阅读是为了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在短短几十年内回顾数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并将数亿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和教训集中在读者身上。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可以在学习的旅程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历史越进步,人类的精神遗产就越丰富,书籍就越多,阅读就越困难。书很有价值,但它也是一种疲劳,可以成为研究知识的障碍。它至少有两个主要的缺点:第一,书很容易让读者不专注。中国古代学者由于书籍罕见,郝首穷年可以治愈,虽然书读得少,读一个是一个,背诵心,嘴咀嚼,进入身心,成为一种精神动力,生活无穷无尽。现在书很容易得到,一个年轻的学者可以称赞成千上万的书,虽然过度,注意很少,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越多,越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许多肤浅和傲慢的习惯是由耳朵和食物形成的。其次,许多书很容易让读者着迷。任何知识书籍现在都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或缺的基本工作往往只有数千甚至数。许多初学者贪婪,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读过无数的教科书,但没有读过无数的哲学哲学概论柏拉图书。·斯密的原始财富。学习就像战斗。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占领要塞。目标太多,埋葬了坚锐。只要东打西踢,就成了消耗战。阅读不多,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彻底阅读,而不是阅读十本无关紧要的书,最好阅读十本书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值得阅读的书;而不是只能读一遍,最好读十遍。旧书不厌倦阅读,阅读深思熟虑,这两首诗值得每个读者悬挂为座右铭。阅读最初是为了自己的利用,阅读更多不能被视为荣誉,阅读更少也不能被视为羞耻。如果阅读更彻底,就会养成仔细思考的习惯,游泳,改变气质;阅读更多而不是解决,比如在十英里外国游戏中奔跑,虽然珍贵,只会引起混乱,空手而归。世界上很多人只是为了装饰外观,比如暴发户炫耀家具,更贵。这是自我欺骗,在生活中很有趣。阅读书籍应分为类型,一种是获得当今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另一种是做特殊的知识。为了获得常识,目前的一般中学和大学初级课程,如果你认真学习,就足够了。所谓的认真学习,熟悉讲义教科书是不好的,每个科目必须选择三到五种要求来仔细玩。常识课程只有十多种,每种选择三到五种要求,总共只有大约50本书需要阅读。这不能被视为太奢侈的要求。大多数读者读过的书都不止这些,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在静态阅读时滑倒。常识不仅是当今世界公民所必需的,也是专业学者所不能缺少的。现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者多固步自封,以专业为借口,对其他相关知识毫无疑问。这可能是分工研究的必要条件,而淹通深造则是牺牲。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有机体,其中事理是密切相关的,牵着它一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各种知识虽然表面上可以分开,但实际上却不能分开。世界上绝对没有孤立绝缘的知识。例如,政治学必须涉及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甚至外交、军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这些相关知识没有被忽视,就必须专门学习政治学,越前进越难治愈,比如老鼠钻牛角,越钻越窄,找不到出路。其他知识也大致相同,不能通过就不能专业,不能博士就不能预约。先学习,然后遵守合同,这是治疗任何知识的必要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所有一些科学知识,很难治愈,比如老鼠钻牛角,越窄,窄,找不到出路。其他知识越窄,就越多,就找不到出路。其他知识大学生在国外的学科学科目前进,不一定有很多的学生都有很多科学习。有些人读书,都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兴趣。今天,当你遇到一本有趣的书时,你会抛开你想做的事情,用全部精力阅读它;明天,当你遇到另一本有趣的书时,你仍然会这样做,尽管这两本书在本质上是无关紧要的。在一年内,你可以有时学习天文学,有时学习蜜蜂,有时读莎士比亚。忽略别人认为重要但不感兴趣的书。这种阅读方法就像打游击或蜜蜂采蜜一样。它的优点是使阅读成为一种乐趣。它可以深入研究一时兴起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以发展出一种非凡的想法和思想。它的缺点是阅读泛滥,没有家,缺乏专门研究所必要的学院式系统训练,导致畸形的发展。它过于重视一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的知识可以非常无知。我的朋友有专门阅读稀有书籍。虽然他在文学上有成就,但他不能被视为一个特殊的学者。如果一个人有时间和精力的发展,他就不仅可以把阅读作为一种有趣的书法作为一种无聊的训练,而且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阅读计划。如果一种人有趣的阅读方面的书法不能是一种人不能不能是一种无聊的学习,而且不能是一种阅读,而且不能被认为一种努力的学习。如果一种人有趣的书法也不能被认为一种人必须被认为一种学习,他必须被认为一种自愿意义的书法。阅读必须有一个保持兴趣、科目或问题的中心。以科目为中心时,要我们应该选择该科目的要素,从头到尾逐一阅读,以便对该科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阅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阅读历史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当以问题为中心时,我们首先必须有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阅读关于这个问题的书籍,旨在收集材料和家庭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以便他们自己权衡推断结论。重要的书仍然必须读完,其余的这里读一章,在那里读一节,得到所有要收集的材料可以丢弃。这是一般研究人员常用的方法,不适合初学者。然而,当初学者以主题为中心时,他们仍然可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观意义。一本书读了好几遍,每次只关注一个方面。苏东坡和王朗曾经谈到过这种方法:青少年是学者,每本书都读了好几遍。比如入海百货都有,人的精力不能并收尽全力,但他们想要的却是耳朵。因此,希望学者每次都做出一个意图,比如渴望古今兴亡治乱圣贤的功能,只做这个意图,不要生存;不要再做事迹和文物了。同样,他也这样做了。如果你学会了,你会在各个方面受到敌人的影响,这与慕的涉猎者不同。朱子试图说服他的门人使用这种方法。这是精读的关键,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以小说为例。第一次,但要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要注意人物描述,第三次,但要求人物和故事的穿插,这样对话、修辞、社会背景、生活态度等都可以逐一研究。阅读应该有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很容易有一个系统的组织。例如,阅读历史书,假设重点是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书中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历史事实都与这个中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自己的系统。在阅读其他书籍,如经子收藏之后,他们自然会遇到关于政治和教育关系的事实和理论,他们自然会回到以前阅读历史书时形成的系统。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很多系统中心,比如字典有很多部长,每一个新知识,都会按照物以类聚的原则,回到其相似的系统,就像把新单词粘在字典里一样,人们旁边的单词属于人,水旁边的单词属于水。一般零星片段的知识,不仅容易忘记,而且无用。每次获得的新知识都必须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它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聚集在一个系统中,才能生根,才能开花结果。记忆有它的限制。事实上,把读过的书形成的知识系统存储在大脑中往往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能储存它,忘记它,阅读就等于不阅读它。我们必须在大脑之外建立另一个储藏室,并将大脑中无穷无尽的东西移动到那里。这个储藏室过去是笔记,现在是卡片。记笔记和制作卡片就像植物学家收集标本一样。它们必须分类并订购到目录中。如果他们收集一个,他们将被归类为一个类别。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收集了很多东西,但他们有自己的位置和有序的组织。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节省大脑,储存有用的材料,以满足未来的需要,还可以加强思想的组织和系统化。准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应该尽早做笔记和卡片训练。————–来源:朱光潜《谈读书》卷首语谈读书...

    2022-04-03 藏书与读书 书房和储藏室怎么兼得

  • 周保松:我多年来的一点读书体会

    我在大学教政治哲学多年,发现阅读原著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多好处。所谓阅读原著,就是选择一些学术经典作品进行深度阅读,直接与作品交谈。但我也发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半途而废,空手回到宝山。我也经历了很多阅读的挫折。以下是我多年来的阅读经验。然而,我必须强调,这不是一个结论或指导,而是一个非常个人的分享。毕竟,每个人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经验都是不同的。1、什么是阅读?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意识形态的相遇。当你选择学术作品并决定尝试进入时,你正在进入一个意识形态的世界。世界处理的问题可能非常重要,但极其困难;语言和逻辑可能相当奇怪,难以把握;提出的观点可能闻所未闻,甚至不可思议。因此,足够认真、谦逊和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拿起一本学术作品,我们最好习惯用问号阅读:作者在处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重要?作者回应别人挑战的学术传统是什么?支持这种回应的理由有足够的说服力吗?如果没有,我们有更好的出路吗?如果我们带着问题阅读,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迷失在理论迷宫里,让自己和作者处于对话状态。第三,要慢读,不要快读。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工作都涉及抽象的概念、严谨的论证和深刻的思想,所以我们应该习惯慢慢咀嚼。再读一遍,不懂,再读一遍;不懂,继续读。一篇文章反复读十几遍,然后稍微赚点钱是很常见的。如果你贪得无厌,吞下去,最后可能会记住一堆看似不懂的学术套话和时尚术语,但思想的收获可能很少。4、无论我们面前的工作有多有名,我们都不应该以崇拜甚至崇拜的态度阅读,更不用说认为这些工作所说的一定是真理了。在任何时候,不要盲目地追随权威或失去判断力。当然,我们可以相信一套理论或坚持一定的立场,但我们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支持它。不仅对经典,对老师也是如此。「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追求是追求知识的基本态度。5、如果能力和条件允许,最好多读外文原著,少读翻译。一开始,阅读可能非常缓慢和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一段时间并慢慢习惯它,你就会发现这种努力绝对值得。同时,最好阅读重要思想家自己的工作,而不仅仅是解释这些哲学家的二手文献。另一件事是学习集体阅读,而不仅仅是独立阅读。例如,建立一个阅读小组,几个人一起阅读,然后互相讨论和交流。我在阅读小组工作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我坚持下去,这种阅读方式往往既快乐又大。第六,不要强迫自己读一些根本看不懂或者根本找不到共鸣的作品,不管受到多少人的尊重或者影响有多大。归根结底,阅读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享受思想的盛宴。如果你尝起来像嚼蜡,没有乐趣,最好先放下,改读别人。也许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获得,或者会有其他收入。世界上没有必读的书,也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同一本书。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七、读那些能回应你的关心,帮助你解决疑惑的书。也就是说,最好不要随意东读西读,而是因为你关心的问题而有计划地读。比如关注自由,可以看穆勒的《论自由》和伯林的〈两种自由的概念〉;如果你关心社会正义,你可以阅读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或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如果你对国家合法性感兴趣,你可以阅读洛克的政府理论或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试着让你的关心和困惑,促进你探索和欣赏沿途美丽的知识风景。八、学术潮流层出不穷,时尚术语层出不穷。有些作者喜欢故弄玄虚,让读者头晕目眩,认为文字越混越难,越深。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好的学术工作通常可以用清晰的语言解释真相。有些书你读不下去,不一定是你能力不足,而是对方写得不好。九,不仅要学会读,还要学会写。所谓的写,最好不要只是摘抄笔记或抒发几句感受,而是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将该书主要观点整理出来,并逐点检视它们是否合理。许多时候只有通过写,我们才能确定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读懂了一本书。在这个追求快速阅读和易读的时代,上述阅读经验可能不合适。但慢慢阅读,慢慢咀嚼,慢慢理解和理解,事实上,也很好。—————–原标题:一点阅读经验来源:立场新闻,原版《关心》(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7)...

    2022-04-04 正义论论文 正义的论文

  • 梁晓声: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幸运的是,我的祖父喜欢读书,为他的母亲读了很多唱歌书。因此,虽然我母亲是文盲,但她可以给我讲故事。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知道一些单词,阅读小人物书籍和连环画。当时,小人物书店的店主会把每本新书的书皮拉下来,像糖葫芦一样穿成一串,然后编号挂在墙上供读者选择。因为你缺钱,你应该培养一种阅读皮肤的能力,了解这本书的故事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从而判断是否花2钱阅读它。在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我开始阅读文学书籍。从1949年到1966年,我上了中学。全国只有20多部著名的小说出版。此外,还有一些翻译过的外国小说,不会超过50或60部。我几乎在那段时间里读完了所有这些书。下乡后,我成了一个心中有故事的人。从听故事、读小人书到读名字,可以说这是一脉相承的——没听过故事的人很难对小人书感兴趣,长大后也不会爱读书。可见,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多重要!好人的概念是什么?好人是天生的吗?我认为其中一些与基因有关,就像我们常说的好根一样。然而,大多数人后天都会改变,正如《三字经》所说,一开始,性是好的,性是相似的,习惯是遥远的。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拿起的任何一本书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命题,那就是善良或人道主义。当我们读书时,我们会尊重书中的积极人物,然后以此为例。我们也会学会做他们做的事。如果你学得更多,你自然会走上这条路。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读了很多好书,他很可能是个好人。我真的感受到了书籍对自己的变化,这在背景色的层面上影响了我。因此,我比普通人更感激这本书。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了许多不良内容,如暴力和色情。这是全世界在网络文化出现后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外国人很快就摆脱了这个泡沫——他们上瘾了,明白电脑和手机只是工具,没有营养的内容是浪费时间;这些不良内容就像看不见的绳子,抓住你的品味,往往是无尽的。如果我们的亲戚和朋友也成为这种粗俗的文化和娱乐爱好者,你也会感到悲伤。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新文学时代。当时,我们这一代作家大约30岁,铁凝和张伟267岁。他们仍在写作,基本上坚持当时的原则。后来,文学现象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与版税有关。在互联网时代,归根结底,它仍然与金钱有关。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在写作时认为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在决定拍什么电影之前,好莱坞的编剧和导演都会考虑票房。从写作动机的角度来看,有三种情况:第一类作者判断观众喜欢看什么,潜意识里期待看什么,进一步思考如何在作品中加入这些元素,从而增加发行量和版税。第二,作者不愿意盲目取悦观众,而是希望影响观众,提高他们的品味。然后,我们不应该只是作为批评者,而应该是高质量内容的提供者。这样,读者可能会减少,作者的收入也会减少。第三类作者只写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管其他什么。我们这一代的作家大多是后两个。我倾向于第二种,想影响读者——文学应该是真、善、美,所以我很幸运受到这种影响。找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并不难。然而,很难采取措施。恐怕我们现在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限制。当作者说限制时,它会引起嘲笑。互联网上的诅咒非常流行。然而,每个国家都限制了这些负面内容,特别是对于可能导致青少年堕落的不良内容。每个国家都不软弱。西方曾经比我们更严格。我们现在知道的许多西方作家及其作品都被禁止,一些作家被判刑或驱逐出国。过去,我在新浪网上有一个博客,发送了一些散文,点击量很好。但后来我发现一些垃圾进入了我的博客——我想照顾一个非常干净的文本花园,但后来我发现它太脏了,几乎有些像厕所。所以我告诉新浪关掉它。从那时起,我就坚决不联系这种状态。与五六年前相比,我们的电视节目发生了变化——不仅以逗乐为唯一目的,还增加了友谊、亲情的温暖和对错的判断。这些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当然,节目本身的质量也是重点。相信我们的大多数创作者会逐渐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逗乐的层面。至于网络上的不良内容和观众,我很遗憾——有那么多好书好文章给读者带来了各种美好的可能性。为什么要往这么低的方向走?娱乐也需要体面的。看一本《金瓶梅》什么都解释不了,但如果你只找这样的书和片段,那就有问题了。这不是毁了吗?在当代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变成了与文字垃圾相同的堆。现在,有些年轻人愿意沉浸在这样的泡沫中,所以不要抱怨你的生活没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中国的文化信心。那么,个人有文化信心吗?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看到很多人处于自卑状态。即使他们成为富人和官员,当他们谈论文化时,他们也不自信。我也接触过一些普通人。他在文化上有信心,可以平等地与任何人谈论历史和话题。书籍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在这里——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方面,你无法与那些来自上层社会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但在阅读方面,你是平等的。无论你拿着盘子,开餐馆,还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都有那么多好书供你选择。与其抱怨——我没有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家庭,甚至朋友也在同一水平,不如看看前面的路,路上覆盖着书。读书是最值得付出的。多读一本好书会对你产生影响。事实上,除了书籍,没有办法让普通青年走向学者和作家。只要你花了十年或更多的时间读好书,无论你做什么,你都有信心。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手头很紧,我们会犹豫花8的角钱买一本书。现在经济状况好多了。即使一本书是40或50元,也只是一张电影票的钱,但年轻人不愿意读书。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41亿,而我们的世界阅读人口排名非常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在地铁上,环顾四周,一万人可能不会选择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中看到,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那些明星追逐者还能活到什么高度?其实我这么说的时候,有一种心痛。———–原文:

    2022-04-04 用一种文学理论分析一部小说 介绍一本文学作品

  • 杨绛谈读书:乐在其中,读书好比串门儿

    当然,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学习知识。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写论文,为了获得学位,我们可能不得不努力学习。陶渊明学习很好。如果他出生在今天的世界里,他很难上大学、研究所或托福儿童,对吧?我只担心他不能通过政治和经济学,这不是因为他不寻求解决方案。我曾经被棍子打过几次,说我读书时追求精神享受。我不得不低头认罪。我也承认我真的不努力学习。然而,快乐并不意味着追求享受。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而不是外人。我认为阅读就像一个访问者——一个看不见的访问者。要见到令人钦佩的老师或著名的学者,你不必提前打招呼,也不怕打扰主人。打开书面进入门,翻几页进入房间;你可以经常去,总是去,如果没有要点,你也可以说再见,或者找到另一个聪明人,和他对质。不要问我们想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外,不要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要问他什么专业,不要问他严肃的真理或聊天和笑,你可以听得足够近。我们可以尊重孔门弟子的遗言,也可以调皮地笑着问言语必须被称为‘只是仁义而已’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ictetu)!壶公挂在一个壶里,没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无论是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甚至是散文诗歌,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独特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以及生存中的人物。我们不必去某个地方,花钱买票去看一些模仿的假货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打开一页书,进入真实的情况,遇见真实的人,你就可以亲切地观看。说什么想穷千里,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谨”,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可以认识各地各地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在书中拜访,至少也可以摆脱一点无知,多久?我们看到道德,雄辩的人先生,不必气馁和胆怯,因为虽然他们自己的家没有开门,没有让人们闯入,他们的亲戚和朋友,我们总是去过,会知道他们虚拟架子后面的真实面孔。有一次我乘公共汽车穿过巴黎赛纳河上宏伟的桥梁,我看到那群穷人住在桥下,捡垃圾,盖报纸取暖。不是我的眼睛可以转动,只是因为我去了那个地方。不幸的是,当我们拜访时,隐藏的身体仍然存在,毕竟,它只是一个普通的骨头。我们没有如来佛的眼睛,世界上积累了数千年的智慧,所以我们不得不永远记住庄子的名言生命是有限的,知道是无限的。我们只是日夜的昆虫(不是孙大圣的毛成为昆虫),进入书中的世界,爬在这里,停在那里,有时遇到最喜欢的人,听到世界上积累的智慧,不得不得不到庄子快乐和快乐偶尔享受。这个快乐的问题和快乐。注:本文摘自杨江散文集《杂忆与杂写》—————–原标题:读书苦乐作者:杨绛...

    2022-04-05 取暖的说说 取暖的话语

  • 钱穆:我读书所获得的人生教训

    或许是我个人的性之所近吧!我从小就读书,所以我喜欢读关于生活教训的话。我还记得我15岁的时候,在中学,有一天,星期六下午4点,我像往常一样上音乐课。丈夫弹钢琴,学生们站着唱歌。我坐在一个同学旁边,私下拿着一本小书,放在座位上。我拿起它,看了看,但我忍不住感兴趣。偷看不耐烦,也没有告诉同学,拿着书,只是偷偷离开教室,独自找一个遥远的地方,直到深夜,回到宿舍,把书送回同学。这是曾文正公的家庭教育。可怜的是,我浪费了一个中学生,甚至不知道标题。那天晚上没什么可说的。明天是星期天。一大早,我跑出校门,径直走到街上,去了一家旧书店。我正在打开和卸下门板。我从门板缝的侧面溜了进去。看到店主忙着问,有没有曾文正公的家训?店主回答说是的。我惊讶地感到非常满意。他还说,家训与家书相连,有几本书,不能单独出售。店主看着我说:当你年轻的时候,读这么严肃的书真好!我听他说,感觉像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和荣耀。他在书堆上找到了一个,比我昨晚看到的更开心。他要的价格只有几美分。我把书的价格给了他。他问:你是学生吗?我回答:是的。哪所学校?我也说过。他说:你一大早就从你的学校来这里,我以为你还没吃东西。他留下我在他的商店吃早餐,我很高兴留下来。他跟我说了很多话,说:下次要什么书,来他的店,可以借。如果你想买,你永远不会欺骗我年轻,要求高价。我将来经常去。他把这本书和那本书介绍给我,成为我非常信任的课外阅读教练。他说,如果你只爱它,你可以把它拿走。如果你一时没有钱,没关系。我把它记在账户上,你可以慢慢还。暑假快到了。他说:你不妨借钱。明春开学时再谈!因为曾文正公的家训,我遇到了一位书店老板,两年内,买了很多便宜的书。似乎十年后,我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书,我以为我读了很多书。有一天,4月初夏的晚上,我一个人拿着一本东汉书,在北廊闲读。突然,我想起了曾文正公的家书家训。这是一本十年来一直指导我阅读和生活的书。我认为曾文正教人要有毅力。他教人们从头到尾阅读,不要随意阅读,也不要半途而废。我问自己,除了读小说,从来没有一本书是从头到尾阅读的。我一时自惭,想依照曾文正训诫,痛改我旧习。我那时便立下决心,即从手里那一本东汉书起,直往下看到完,再补看上几册。全部东汉书看完了,再看别一部。以后几十册几百卷的大书,我总耐着心,一字字,一卷卷,从头看。此后我稍能读书有智识,至少这一天的决心,在我是有很大影响的。又有一天,我和学校的一位同事说:不,我病倒了。同事说:你经常读论语,这只是需要的。我不知所措,问:我病了,论语有什么用?那位同事说:你不在论语上说话吗?小心,斋戒,战争,疾病。你病得很快,不应该粗心大意,也不应该太害怕,只是用谨慎的话。我听了他一会儿的话,眼前一亮,才觉得论语的精髓,教人的一切。我想,我读了论语,忽略了这篇文章。当它有用的时候,它不会被使用。它值得杀人吗?所以我更了解曾文正公的家训,教人们自己去观察,谦虚地涵盖那些话。在同事的指导下,我有意识地学习,从此进步了很多。我经常喜欢把这个故事告诉别人。有一天,我和另一个朋友谈了这件事。他说:《论语》真是一本好书。你最喜欢哪一章?这个问题又让我震惊了。我通常读论语。我总是平静地阅读。有很多地方我忽略了它,但我觉得我最喜欢的是哪一章。我只是说:我不觉得你有问题。请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一章?他大声朗诵:食物稀疏,饮用水,放松,音乐也在其中。不公正、富有和昂贵,对我来说就像一朵浮云。我最喜欢的是这一章。他说。听了之后,我的心突然明白了。从那时起,我学习并有意识地进入了一个领域。对于那些关于生活教训的人,我总是感到善良和有趣,总是在心里盘旋。我在二十四五岁之前就读书了,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学习了。在未来,我会读更多的书,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事情。当我去中学和大学教书时,许多学生问我读书法。我总是建议他们读曾文的公共家庭训练和论语,但我觉得许多年轻学生的反应与我非常不同。有些人,听到孔子和曾国藩,似乎失望了。有些人,偶尔翻阅家庭训练和论语,也不感兴趣,好像有些人没有开始。当时,人们不喜欢听课,但他们喜欢谈论哲学。我也知道,不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而且《纽约时报》的氛围也是不同的。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其他人可能不会有同样的启示。换句话说,教我并使我受益的教训并不一定也可以用来教人们。因此,我总是喜欢在书中找到对我有教训的人,但我不敢轻易从中受益。我想,我从这门学校跑进了知识,但不容易把这门学校直接告诉人们。当然,我学习不够,教生活,真的不容易。问我为什么,山上只有白云。只能享受自己,不能持有你的礼物。山上的白云,怎么能持有礼物呢?但我这样读书,不仅有时觉得受益,有时也觉得书中说,似乎在我有一个特别真实的理解。我想,如果我遇到了一个年轻人,如果他没有接受一些教训,他怎么能教他使用他的想法呢?所以我总是想告诉人们我对这本书的理解,那就是庄子所谓的古代徒弟。它说,古代也有,而不是我也有。这在庄子也认为,虽然它不是为了生病。但有时,其他人会说我很固执和保守。我不怕别人说我的话,但我这样告诉人们,别人不接受,为什么人们会受益呢?这对人们没有好处,但一定是我说的。即使我很难回来学习,但我也不敢轻易说。注:本文摘自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自序...

    2022-04-03 论语 钱穆注 论语 钱穆 pdf

  • 钱穆:读书与做人

    今天在这讲堂里有年青的同学,有中年人,更有老年人;真是一次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盛会。如按年岁来排,便可分三班;所以讲话就比较难。因为所讲如是年青人比较喜欢的,可能年长的不大爱听;反之亦然。现在我准备所讲将以年长人为主,因为年青人将来还得做大人;但年老了,却不能复为青年人。并且年幼的都当敬重年老的,这将好让将来的青年人也敬重你们。至于年老的人,都抱着羡慕你们年青人的心情,自然已值得年青人骄傲了。我今天的讲题是“读书与做人”,实在对年青人也有关。婴孩一出世,就是一个人,但还不是我们理想中要做的一个人。我们也不能因为日渐长大成人了,就认为满足;人仍该要自己做。所谓做人,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这须自年幼时即学做;即使已届垂暮之年,仍当继续勉学、努力做。所谓“学到老,做到老”,做人工夫无止境。学生在学校读书,有毕业时期;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临终一息尚存,他仍是一人,即仍该做;所以做人须至死才已。现在讲到读书。因为只有在书上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高标准的人;诸位在学校读书,主要就是要学做人;即如做教师的亦然。固然做教师可当是一职业;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职业仅是为谋生,当知职业也在做人道理中。做人理当有职业,以此贡献于社会。人生不能无职业,这是从古到今皆然的。但做一职业,并不即是做人之全体,而只是其一部分。学生在校求学,为的是为他将来职业作准备。然而除在课堂以外;如在宿舍中,或是在运动场上,也都是在做人,亦当学。在课堂读书求学,那只是学做人的一部分;将来出了学校,有了职业,还得要做人。做人圈子大,职业圈子小。做人当有理想,有志愿。这种理想与志愿,藏在各人内心,别人不能见,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因此,读书先要有志;其次,当能养成习惯,离开了学校还能自己不断读书读书亦就是做人之一部分,因从读书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使自己人格上进。惟在离开了学校以后的读书,实与在学校里读书有不同。在学校里读书,由学校课程硬性规定,要笔记、要考试,战战兢兢,担心不及格,不能升级、不能毕业,好像在为老师而读书,没有自己的自由;至于离了学校,有了职业,此时再也没有讲堂,也没有老师了,此时再读书,全是自由的,各人尽可读各人自己喜欢的书。当知:在学校中读书,只是为离学校求职业作准备。这种读书并不算真读书。如果想做一位专门学者,这是他想以读书为职业;当知此种读书,亦是做人中一小圈子。我们并不希望,而且亦不大可能要人人尽成为学者。我此所讲,乃指我们离开学校后,不论任何职业、任何环境而读书,这是一种业余读书,这种读书,始是属于人生的大圈子中尽人应有之一事;必需的,但又是自由的。今问此种读书应如何读法?下面我想提出两个最大的理想、最共同的目标来:一是培养情趣。人生要过得愉快、有趣味,这需用工夫去培养。社会上甚至有很多人怕做人了,他觉得人生乏味,对人生发生厌倦,甚至于感到痛苦。譬如:我们当教师,有人觉得当教师是不得已,只是为谋生,只是枯燥沉闷,挨着过日子。但当知:这非教师做不得,只是他失了人生的情趣了。今试问:要如何才能扭转这心理,使他觉得人生还是有意义有价值?这便得先培养他对人生的情趣;而这一种培养人生情趣的工夫,莫如好读书。二是提高境界。所谓境界者,例如这讲堂,在调景岭村中,所处地势,既高又宽敞,背山面海;如此刻晴空万里,海面归帆遥驶,或海鸥三五,飞翔碧波之上;如开窗远眺,便觉眼前呈露的,乃是一片优美境界,令人心旷神怡。即或朗日已匿,阴雨晦冥,大雾迷蒙,亦仍别有一番好景。若说是风景好,当知亦从境界中得来;若换一境界,此种风景也便不可得。居住有境界,人生亦有境界;此两种境界并不同。并非住高楼美屋的便一定有高的、好的人生境界,住陋室茅舍的便没有。也许住高楼华屋,居住境界好,但他的人生境界并不好。或许住陋室茅舍,他的居住环境不好,而他的人生境界却尽好。要知人生境界别有存在。这一层,或许对青年人讲,一时不会领会,要待年纪大了、经验多、读书多才能体会到此。我们不是总喜欢过舒服快乐的日子吗?当知人生有了好的高的境界,他做人自会多情趣,觉得快活舒适。若我们希望能到此境界,便该好好学做人;要学做人,便得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情味也不一定能深。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在书中遇见的人可不同;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又如耶稣,也快达二千年;他如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人。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当然,历史上有不少人物,他们都因做人有独到处,所以为后世人所记忆,而流传下来了。世间决没有中了一张马票,成为百万富翁而能流传后世的。即使做大总统或皇帝,亦没有很多人能流传让人记忆,令人向往。中国历代不是有很多皇帝吗?但其中大多数,全不为人所记忆,只是历史上有他一名字而已。哪里有读书专来记人姓名的呢?做皇帝亦尚无价值,其余可知。中马票固是不足道;一心想去外国留学、得学位,那又价值何在、意义何在呀?当知论做人,应别有其重要之所在。假如我们诚心想做一人,“培养情趣,提髙境界”,只此八个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只要我们肯读书,能遵循此八个字来读,便可获得一种新情趣,进入一个新境界。各位如能在各自业余每天不断读书,持之以恒,那么长则十年二十年,短或三年五年,便能培养出人生情趣,提高了人生境界。那即是人生之最大幸福与最高享受了。说到此,我们当再进一层来谈一谈读书的选择。究竟当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一是修养类的书。所谓修养,犹如我们栽种一盆花,需要时常修剪枝叶,又得施肥浇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当心照顾,便决不会开出好花来,甚至根本不开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况做人!当然更须加倍修养。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也该时时读。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化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此时的读书,是各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应考试,亦不是为着要做学问专家或是写博士论文;这是极轻松自由的,只如孔子所言“默而识之”便得。只这样一天天读下,不要以为没有什么用;如像诸位毎天吃下许多食品,不必也不能时时去计算在里面含有多少维他命,多少卡路里,只吃了便有益;读书也是一样。这只是我们一种私生活,同时却是一种高尚享受。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连做皇帝王天下都不算乐事;那么,看电影、中马票,又算得什么?但究竟孟子所说的那三件乐事是什么?我们不妨翻读一下孟子,把他的话仔细想一想,那实在是有意义的。人生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有人以为月入二百元能加至二百五十元就会有快乐;哪知等到你如愿以偿,你始觉得仍然不快乐——即使王天下,也一样会不快乐。我们试读历史,便知很多帝王比普通人活得更不快乐。做人确会有不快乐,但我们不能就此便罢,我们仍想寻求快乐。人生的真快乐,我劝诸位能从书本中去找;只化三两块钱到书店中去,便可买到论语孟子;即使一天读一条,久之也有无上享受。还有一部老子,全书只五千字。一部庄子,篇幅较巨,文字较深,读来比较难;但我说的是业余读书,尽可不必求全懂。要知:即是一大学者,他读书也会有不懂的;何况我们是业余读书;等于放眼看窗外风景,或坐在巴士轮渡中欣赏四周景物,随你高兴看什么都好,不一定要全把外景看尽了,而且是谁也看不尽。还有一部佛教禅宗的六祖坛经,是用语体文写的,内中故事极生动,道理极深邃,化几小时就可一口气读完,但也可时常精读。其次,还有朱子的近思录与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这两部书,篇幅均不多,而且均可一条条分开读。爱读几条便几条。我常劝国人能常读上述七部书。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今天在座年幼的同学们,只盼你们记住这几部书名,亦可准备将来长大了读。如果大家都能毎天抽出些时间来,有恒地去读这七部书,准可叫我们脱胎换骨,走上新人生的大道去。其次便是欣赏类的书。风景可以欣赏,电影也可以欣赏,甚至品茶喝咖啡,都可有一种欣赏。我们对人生本身也需要欣赏,而且需要能从高处去欣赏。最有效的莫如读文学作品,尤要在读诗。这并非要求大家都做一个文学家;只要能欣赏。谚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中境界,包罗万象;不论是自然部分,不论是人生部分,中国诗里可谓无所不包;一年四季,天时节令,一切气候景物,乃至飞潜动植,一枝柳,一瓣花,甚至一条村狗或一只令人讨厌的老鼠,都进入诗境,经过诗人笔下晕染,都显出一番甚深情意,趣味无穷;进入人生所遇喜怒哀乐,全在诗家作品中。当我们读诗时,便可培养我们欣赏自然,欣赏人生,把诗中境界成为我们心灵欣赏的境界。如能将我们的人生投放沉浸在诗中,那真趣味无穷。如陶渊明诗: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十个字,岂非我们在穷乡僻壤随时随地可遇到!但我们却忽略了其中情趣。经陶诗一描写,却把一幅富有风味的乡村闲逸景象活在我们眼前了。我们能读陶诗,尽在农村中过活,却可把我们带进人生最高境界中去,使你如在诗境中过活,那不好吗?又如王维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诸位此刻住山中,或许也会接触到这种光景:下雨了,宅旁果树上,一个个熟透了的果子掉下来,可以听到“扑”“扑”的声音;草堆里小青虫经着雨潜进窗户来了,在灯下唧唧地鸣叫着。这是一个萧瑟幽静的山中雨夜,但这诗中有人。上面所引陶诗,背后也有人。只是一在山中,一在村中;一在白天,一在晚上。诸位多读诗,不论在任何境遇中,都可唤起一种文学境界,使你像生活在诗中,这不好吗?纵使我们也有不能亲历其境的,但也可以移情神游,于诗中得到一番另外境界,如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不是一幅活的人生画像吗?那不是画的人,却是画的人生。那一幅人生画像,活映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欣赏。在我想,欣赏一首诗,应比欣赏一张电影片有味,因其更可使我们长日神游,无尽玩味。不仅诗如此,即中国散文亦然。诸位纵使只读一本唐诗三百首、只读一本古文观止也好;当知我们学文学,并不为自己要做文学家。因此,不懂诗韵平仄,仍可读诗。读散文更自由。学文学乃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髙自己人生之收获,那真是人生一秘诀。第三是博闻类。这类书也没有硬性规定;只求自己爱读,史传也好,游记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性之所近,自会乐读不倦,增加学识,广博见闻,年代一久,自不寻常。第四是新知类。我们生在这时代,应该随时在这时代中求新知。这类知识,可从现代出版的期刊杂志上,乃至报章上找到。这一类更不必详说了。第五是消遣类。其实广义说来,上面所提,均可作为消遣;因为这根本就是业余读书,也可说即是业余消遣。但就狭义说之,如小说、剧本、传奇等,这些书便属这一类。如诸位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可作是消遣。上面已大致分类说了业余所当读的书。但诸位或说生活忙迫,能在什么时读呢?其实人生忙,也是应该的;只在能利用空闲,如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和马上。上床了,可有十分一刻钟睡不着;上洗手间,也可顺便带本书看看;今人不骑骡马,但在舟车上读书,实比在马上更舒适。古人又说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现在我们生活和古人不同;但每人必有很多零碎时间,如:清晨早餐前,傍晚天黑前,又如临睡前;一天便有三段零碎时间了。恰如一块布,裁一套衣服以后,余下的零头,大可派作别的用场。另外,还有周末礼拜天,乃及节日和假期;尤其是做教师的还有寒暑假。这些都可充分利用,作为业余读书时间的。假如毎日能节约一小时,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个小时。又如一个人自三十岁就业算起,到七十岁,便可节余一万四千四百个小时,这不是一笔了不得的大数目吗?现在并不是叫你去吃苦做学问,只是以读书为娱乐和消遣,亦像打麻雀、看电影,哪会说没有时间的!如果我们读书也如打麻雀、看电影般有兴趣、有习惯,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可读书。这样,便有高的享受,有好的娱乐,岂非人生一大佳事!读书只要有恒心,自能培养出兴趣,自能养成为习惯,从此可以提髙人生境界。这是任何数量的金钱所买不到的。今日香港社会读书空气实在太不够,中年以上的人,有了职业,便不再想到要进修,也不再想到业余还可再读书。我希望诸位能看重此事,也不妨大家合作,有书不妨交换读,有意见可以互相倾谈。如此,更易培养出兴趣。只消一年时间,习惯也可养成。我希望中年以上有职业的人能如此,在校的青年们他日离了学校亦当能如此,那真是无上大佳事。循此以往,自然人生境界都会高,人生情味都会厚。人人如此,社会也自成为一好社会。我今天所讲,并不是一番空泛的理论,只是我个人的实际经验。今天贡献给各位,愿与大家都分享这一份人生的无上宝贵乐趣。—————*钱穆先生曾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应邀在复兴中国文化会第十次学术会议中发表演讲,讲题正是《读书与做人》。本文原载于《新亚生活》双周刊5卷15期。...

    2022-04-05 孔子 孟子 老子的关系 孔子 孟子 荀子

  • 林语堂论读书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

    本篇演讲只是谈谈本人对于读书的意见,并不是要训勉青年,亦非敢指导青年。所以不敢训勉青年有两种理由:第一,因为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料想战国的土豪劣绅亦必好训勉当时的青年,所以激起孟子这样不平的话。第二,读书没有什么可以训勉。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曾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譬如数学,出五个问题叫学生去做,会做的人是自己脑里做出来的,并非教员教他做出,不会做的人经教员指导,这一题虽然做出,下一题仍旧非指导不可,数学并不会因此高明起来。我所要讲的话于你们本会读书的人,没有什么补助;于你们不会读书的人,也不会使你们变为善读书。所以今日谈谈,亦只是谈谈而已。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帐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有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楼,有身份,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人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是亡种逆天,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与之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在官僚商贾亦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媚,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面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貌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美人。但是识趣的人如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此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然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至于语言无味(着重“味”字),那全看你所读的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那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Oe’meatiaother’oio)。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做一场噩梦。甚至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恶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怀胎滋长出来的。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下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且同一本书,同一作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之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譬如我此时重读Lam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一人背痈,再去读范增的传,始觉趣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由是可知读书有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灵魂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Eliot(乔治.爱略特)自叙读《卢梭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终可深入,深入后,然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loveatfirtight)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的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及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排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砺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必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六十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的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于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就是读书未入门,未觉兴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怪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从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理由出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滥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注:本文系林语堂十二月八日复旦大学演讲稿又同月十三日大夏大学演讲————原标题:论读书...

    2022-04-04

  • 陈平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一、读书的定义什么叫“读书”,动词还是名词,广义还是狭义,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还是“学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读书?看来,谈论“读书”,还真得先下个定义。“读书”是人生中的某一阶段。朋友见面打招呼:“你还在读书?”那意思是说,你还在学校里经受那没完没了的听课、复习、考试等煎熬。可如果终身教育的思路流行,那就可以坦然回答: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大年纪,还“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一点也不奇怪。“读书”是社会上的某一职业。什么叫以读书为职业,就是说,不擅长使枪弄棒,也不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过去称读书郎、书生,现在则是教授、作家、研究员,还有许多以阅读、写作、思考、表达为生的。“读书”是生活中的某一时刻。“都什么时候了,还手不释卷?”春节放假,你还沉湎书海,不出外游览,也不到歌厅舞厅玩乐。“读书”是精神上的某一状态。在漫长的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文化人固执地认为,读不读书,不仅关涉举动,还影响精神。商务印书馆出版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2002),开篇引的是法国作家福楼拜1857年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么说,不曾阅读或已经告别阅读的人,不就成了行尸走肉?这也太可怕了。还是中国人温和些,你不读书,最多也只是讥笑你俗气、懒惰、不上进。宋人黄庭坚《与子飞子均子予书》称:“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问题是,很多人自我感觉很好,照镜从不觉得面目可憎,这可就麻烦大了。这四个定义都有道理,得看语境,也看趣味。以前说“学而优则仕”,现在变了,是“仕而优则学”——这后一个“学”,当然是装模作样的了,“‘官大学问大”嘛。中国特有的学历高消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有一天,连学校里看大门的,也都有了博士学位,那绝不是中国人的骄傲。眼看着很多年轻人盲目“考博”,我心里凉了半截,我当然晓得,都是找工作给逼的。这你就很容易明白,很多皓首穷经的博士生,一踏出校门,就再也不亲近书本了,还美其名曰“实践出真知”。想到这些,我才格外欣赏那些不为文凭,凭自家兴趣读书的人。在北大教书,自然是看好自己的学生;可对那些来路不明的“旁听生”,我也不敢轻视,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室里有位子,你尽管坐下来听。这种不太符合校规的通融,其实更适合孔夫子“有教无类”的设想。拿学位必须读书,但读书不等于拿学位。这其中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开学演讲时,专门谈这问题,希望学生们以学问为重,不要将大学看做文凭贩卖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二年开学,蔡先生再次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日后回想北大十年,蔡先生很得意,以为他改变了中国人对于大学的想像(参见《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以及《自写年谱》)。现在看来,蔡先生还是过于乐观了,成为“贩卖知识之所”的大学,以及视大学为“养成资格之所”的学生,当今中国,比比皆是。大致感觉是,今日中国,“博士”吃香,但“读书人”落寞。所谓“手不释卷”,变得很不合时宜了。至于你说读书能“脱俗”,人家不稀罕;不只不忌讳“俗气”,还以俗为雅,甚至“我是流氓我怕谁”。二、读书的成本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家对自家学问过于自信,不只谈经济,还谈政治、文化、道德、审美等,似乎经济学理论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讲机会,讲效率,讲成本核算,成了最大的时尚。你说“读书”,好吧,先算算投入与产出之比,看是否值得。学生选择专业,除个人兴趣外,还有成本方面的考量,这我理解。我不谈这些,谈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的“读书”。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书籍”,与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读书”之间,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值得仔细钩稽。这里所谈论的“读书成本”,带有戏拟的成分,可博诸位一笑。那是一则现代文学史上的公案。这么多劝学诗文,最有趣的,莫过于《礼拜六》的说法:“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健康,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也就是说,读书好,好在既便宜,又卫生。“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王钝根《出版赘言》)《礼拜六》诸君越说越邪乎,甚至在报纸上登广告:“宁可不娶小老嬷,不可不看《礼拜六》。”这下子可激怒了新文学家,叶圣陶撰《侮辱人们的人》,称:“这实在一种侮辱,普遍的侮辱,他们侮辱自己,侮辱文学,更侮辱他人!”宁肯不娶小老婆云云,当然是噱头,不可取;可也说出实情:随着出版及印刷业的发展,书价下降,普通人可以买得起书刊,阅读成为并不昂贵的消费。起码比起大都市里其他更时髦的文化娱乐,是这样。我说的不是赌博、吸毒或游走青楼等不良行为,比起看电影,听歌剧,观赏芭蕾舞、交响乐来,读书还是最便宜的——尽管书价越来越贵。现在好了,大学生在校园里,可以免费上网;网上又有那么多文学、史学、哲学名著,可以自由阅读乃至下载。好歹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之余,你干什么?总不能老逛街吧?听大歌剧、看芭蕾舞,很高雅,可太贵了,只能偶尔为之。于是,逛书店,进图书馆,网上阅读等,成了日常功课。可问题又来了,阅读需要时间。十几年前,在香港访学,跟那里的教授聊天,说你们拿那么多钱,做出来的学问也不怎么样,实在让人不佩服。人家说,这你就外行了,正因为钱多,必须消费,没时间读书。想想也有道理。大家都说七七、七八级大学生读书很刻苦,他们之所以心无旁骛,一心向学,除了希望追回被耽误的时光,还有一点,那时的诱惑少。不像今天的孩子们,目迷五色,要抵抗,很难。我的经验是,穷人的孩子好读书,一半是天性,以及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一半则是无奈,因太时尚太高雅的娱乐玩不起。不过,没关系,这种选择的限制,有时因祸得福。作为生活方式的读书,对财力要求不太高,反而对心境和志趣要求更高些。三、读书的姿态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吗,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说《金瓶梅》吧,经常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编,不放在桌子上而已。读书没禁区,可阅读有路径。也就是说,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淸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看鲁迅是怎样读书的。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说,自己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叶内容”;不用心,不费力,拿这玩意来作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翻来翻去,眼界自然开阔,不太容易受骗。这“随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必须记得,鲁迅说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是“当作消闲的读书”,“如果弄得不好,会受害也说不定的”。这就是鲁迅杂文的特点,怕你胶柱鼓瑟,说完了,自我调侃,甚至自我消解,让你培养独立意志与怀疑精神。确实如此,鲁迅还有另一种读书姿态。就拿治小说史来说,鲁迅称:“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不是信》)。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书,与《中国小说史略》相对照,不难发现鲁迅著述态度的严谨。比起同时代诸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才子来,鲁迅的学术著述实在太少;许多研究计划之所以没能完成,与其认真得有点拘谨的治学态度有关。可几十年过去了,尘埃落定,不少当初轰动一时的“名著”烟消云散,而《中国小说史略》却依然屹立,可见认真也有认真的好处。回到读书,该“随便翻翻”时,你尽可洒脱;可到了需要“扎死寨,打硬仗”的时候,你可千万马虎不得。所有谈论大学校园或读书生活的,都拣好玩的说,弄得不知底细的,以为读书很轻松,一点都不费力气。你要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四、读书的乐趣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读书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都变成纯粹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状态是,不只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读书必须求解,但如何求解,有三种可能性: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名士读书;好读书且求甚解——那是学者读书;不读书,好求甚解——这叫豪杰读书。后面这句,是对于晚清“豪杰译作”的戏拟。自由发挥,随意曲解,虽说别具一格,却不是“读书”的正路。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必须跟下面一句连起来,才有意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关注的是心境。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何解说?为自家功名读书,为父母期待读书,或者为祖国富强而读书,都有点令人担忧。为读书读书——据叶圣陶称,郑振铎谈及书籍,有句口头禅“喜欢得弗得了”(《序》)——那才叫真爱书,真爱读书读书这一行为自身,也就有了意义,不必“黄金屋”或“颜如玉”来当药引。将读书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或者像龚自珍自嘲的那样“著书都为稻粱谋”,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古之学者,读书有得,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学者,则是为著述而读书。今日中国,学术评价制度日渐刻板,学美国,“不出版,就死亡”。于是,大家见面,不问读了什么好书,只问出了什么新书,还有申请到什么课题。真不知道如果不报课题,还读不读书。我的感觉是,这种为著述而读书的习惯,很容易使阅读失去乐趣。作为学者,你整天手不释卷,如果只是为了找资料写论文,也会走向另一极端,忘记了读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教训。十几年前,为了撰写《千古文人侠客梦》,我猛读了很多好的、坏的武侠小说。读伤了,以致很长时间里,一见到武侠小说就头疼。真希望有一天,能完全卸下学者的盔甲,自由自在地读书。我写过两本闲书《阅读日本》和《大英博物馆日记》,那不是逞能,而是希望自己能恢复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阅读乐趣。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陶渊明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很多读书人的共同体会;不仅“忘食”,还可能忘了生死。刚才提到的《阅读史》中,有一幅摄于1940年伦敦大轰炸期间的照片,很感人。坍塌的图书馆,靠墙的书架并没倒下,瓦砾堆中,三个男子还在怡然自得地阅读。这固然是对抗厄运,坚信未来,但也不妨解读为:“阅读”已经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为生命存在的标志。这本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书籍以及阅读的历史图像,很好看;遗憾的是,关于中国的,只有一幅16世纪的版刻,描述秦始皇焚书情景。五、读书的策略读书,读什么书?读经典还是读时尚,读硬的还是读软的,读雅的还是读俗的,专家各有说法。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不同的学科。我的建议是,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没用。没听说谁靠读诗发了大财,或者因为读小说当了大官。今人读书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这不好。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很重要,这不用说,世人都晓得。我想说的是,审美趣味的培养以及精神探索的意义,同样不能忽略。当然,对于志向远大者来说,文学太软弱了,无法拯世济民;可那也不对,你想想鲁迅存在的意义。两年前,香港学者饶宗颐先生在北大演讲,提到法国汉学家戴密微跟他说的两句话:中国文学世界第一;研究中国,从文学入手是最佳途径。公开发表时,这两句话都被删去了,大概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以为是挟洋人以自重。可后面这句,其实很在理。从文学入手研究中国,照样可以广大,可以深邃。而且,我特别看重一点:从文学研究入手,容易做到体贴入微,有较好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所有这些,都并非可有可无,不是装饰品,而是直接影响你的学问境界与生活趣味。你看外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著作中对于文学经典的引述与发挥,你就明白,中国学者对于文学的阅读,普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应该发扬光大,因此,建国学院,修清史,编《儒藏》,我都没意见。我想提醒的是,今天谈“传统”,有两个不同的含义。晚清以降,中国人与西学对话、抗争、融合,并因此而形成的新文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传统。比如,谈文学,你只讲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不讲鲁迅,行吗?说到现代文学,因为是我的老本行,不免多说两句。不是招生广告,而是有感而发。尽管我也批评五四新文化人的某些举措,但反对将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归咎于五四的反传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很多人开始头脑发热,大谈“民族自信心”,听不得任何批评的声音。回过头来,指责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与抗争,嘲笑鲁迅的偏激与孤独。我理解这一思潮的变化,但也警惕可能的“沉渣泛起”。说到读书的策略,我的意见很简单: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古今中外,“劝学文”汗牛充栋,你我都听了,效果如何?那么多人真心诚意地“取经”,但真管用的很少。这里推荐章太炎的思路,作为演讲的结语。章先生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0年”条有言:“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问》中,又有这么两段:“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注:本文为陈平原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2022-04-03 鲁迅日记今日无事原文 鲁迅日记打牌

  • 颜纯钩:读书是最便宜的事,也是最应该做的事

    最近,香港新加坡资本连锁书店PAGEONE全线停业。据说他们在业内欠债,专家不再送货给他们。他们的店铺乱七八糟,表现出一种失败,最终无法忍受,导致香港最大的书店帽子事件。如今,纸媒寿终正睡似乎是正常现象。香港人像往常一样早出晚归,没有哀悼。来的总会来,区别只是迟早。但曾经,PAGEONE是香港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书店。它走高端路线,目标读者是消费能力高的中产阶级。中英文书籍采购严谨,以艺术、设计、建筑、摄影、时尚、潮流等大型相册为主流。思想文化书籍也处于眼前的位置,而流行书籍往往有选择性的选择策略。他们的店面装修风格优雅简约,空间宽敞,采光适中,音乐抒情,给香港读者留下了类似台湾省的真品,虽然远不如真品多样化。书店的衰退从今天开始,所有的经营者都生活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左派集团的书店有很强的支持外,其余的都很紧张。书店的日子很悲伤,出版自然不好,整个行业都在衰落,没有前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有着前所未有的扩张。在生活极其方便之后,它并没有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此外,娱乐模式日新月异,像盘丝洞一样容易进出。人们把有限的闲暇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亲戚朋友圈,关注时事。其余的用来传播一些似是而非的精神鸡汤。到目前为止,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阅读更便宜,也没有什么比阅读更有价值。自古以来,写书的人就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出版一部作品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李世珍写了《本草纲目》。原稿丢失后,应重写全文。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并阅读了十年。这真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作者写完后,应经过经验丰富的编辑和审查,反复修改和考虑,然后进行排版、校对、制版等不同程序,最后在工厂印刷。打印一批书,通过分销渠道分散到书店。店员应注意装饰,并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推广。然后你叔叔去书店,捡起来,付钱带一本书。你不知道一本书里有多少人在努力工作。一位专家致力于专业研究,然后用简单的文字将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一部作品,并以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在市场上流通。这样,专家的理论就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资产。有些知识可能不是你实时需要的,有些需要不同的知识作为参考和综合,但当大量的知识融入到你的心中时,它们会在那里产生奇妙的反应。当时,似乎有一些明确的智慧来理解事物,你看到问题会有不同的角度,你经常有一个闪光的顿悟,你会总结相同的规则从不同的事物,你会觉得面对奇怪的事物,比以前更详细、敏感、深刻的感觉。一个优秀的作家将他的生活经历变成小说或散文,他对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展示社会的真实面貌,分析复杂的人性和微妙的心,在那些曲折而丰富的情节推广中,意味着生活的感知和智慧。读一部小说,不仅经历了一些人的生活,而且从那些陌生人的经历中,感染世界的真理、善、美,净化心灵,升华他们的精神领域。有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空,有些人的经历与你风马牛不相及,但普遍的人性毫无例外地广披古往今来的社会。千古以下,人间都有正义,卑劣的人到处横行,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家国民族之情,放诸四海而皆准。你在没有恋爱之前,已经饱尝爱情的狂喜与折磨﹔在失去亲人之前,你已经体会到了骨肉撕裂的痛苦﹔你身无寸铁,参加过起义﹔你已经感受到了大楼倾倒的恐惧。文学作品让你体验更丰富的生活,让你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虚构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比你个人经历更广泛、更丰满、更有启发性的现实世界。你比别人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也比别人更了解生活的奥秘。几千年来,人们通过阅读获得了长期的知识和智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获得了长期的经验和经验。没有阅读,经验和经验只在情感层面。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也有农业经验和生、老、病、死的经验,但他的视野总是与山分不开的,他的心只有三分之一的房间。人们应该更深刻、更广泛地了解世界,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因为人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有限,知识领域无限。现在有些年轻人不读书。他们认为信息已经足够泛滥了。我们应该了解世界。社交媒体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世界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秘密。如果他们什么都不懂,随时谷歌,就会有现成的答案。至于生活,一个时代有一种方式。一千年以下的东西已经不起作用了。年轻人有自己的心态来应对世界。在朋友之间的交流中,这些自然会形成。年轻人精力充沛,对复杂的世界充满信心(充满信心),指导国家鼓舞文字,追赶潮流。他们很难安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仔细阅读很多书,思考很多事情,从历史上追求前任的足迹,以更广泛的思想想象未来。他们关心自己的社会,但他们找不到焦点。他们对世界的是非充满激情,但缺乏判断力。当然,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共同优势和弱点,但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于他们的前任,他们不读书。想想五四、民国甚至红卫兵,虽然他们都经历了荒谬的青春,但他们的思想基础显然与今天的年轻人不同。最近,一些台湾中学生用纳粹标志巡游,一些香港年轻人也遇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作者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读书。纸质媒体的衰落已经成定局,没有人能扭转局面,但在可见的未来,书店会存在,即使再过一百年,总会保留一些图书馆,也就是说,书会总是在那里等你,你去找它,这是你的事。你想发展,想做一个大事业,你学会钻营,会玩一点聪明,在人际关系中玩一点模式,然后记住一些所谓的精神鸡汤生活哲学,你充满信心走在江湖上。虽然你也是一个现代城市人,整天进出社交媒体,玩游戏是不可战胜的,你带来现成的知识,可以说话,什么理解(一点),一切忘记,当然,你会生活,甚至生活,但最终,年轻人,你的生活会沉淀什么?读书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便宜的事,是最应该做的事,也是最值得做的事。没有人读书的结果是,也没有人好好去写书了,写了书也没有人好好去编辑出版它了,编辑出版了,也没有人用心去推广销售了,百年以后,整体人类的平均思想水平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样的未来,难免令杞人忧天了。————–原标题:不读书的年代拼什么?作者:颜纯钩来源:腾讯大家...

    2022-04-04 书店一本书的利润大概是多少 书店一本书多少钱

  • 杨建民:读书为何是终生进行时?

    题目中的问题一般可以用学海无限,人生有限来简要回答。这太笼统了,人们很难准确把握。其实可以分几个层次来体验。在人生的过程中,除了童年的蒙古教育,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总是先学习相当数量的实践知识,以基本谋生。沿着这条路,人们必须继续阅读,以保持自己不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一门学科的知识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使你无法停止。只有不断地阅读,我们才能确保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生存所需的基本工作责任。与朋友交谈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孔子提到的五十知天命的天命?相互讨论的结果被认为是外部世界对人的限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但这引起了作者对孔子这段话的思考:我有五个愿意学习,三十,四十但不混淆,五十知道命运,六十和耳朵,七十和心,不超过规则。这段话,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不同的观点。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理解也会发生变化。作者认为孔子是一个通过年龄来解释生活精神状态的过程:30岁,人们有决心的激情;40岁,应该有适当的人生道路选择;经过进步、努力,50岁应该知道人们不仅应该有抱负,而且应该有适当的外部机会;60岁,经验,听各种耳语;70岁,应该知道世界,生活,行为和标准化。每个年龄段都应该包含一个新的认知领域,但也应该包括孔子的真实认知领域。但作者仍然怀疑,这种认知领域,自然可以得到,不需要修复,不需要个人努力?观察这个世界显然并非如此。有些人,在一定的年龄,没有达到困惑或知道命运,更不用说耳朵和其他领域了。这似乎不是孔子描述不当,而是有些人缺乏通过阅读不断补充知识和营养,这使得一些思想无法扩展。心理进步,最好的积累和传递来自阅读,阅读确保了思想的营养来源。通过阅读,我们得到了智者先贤的不断启发,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的生活经验,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有可能提高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这种阅读每个学习文科和科学的人都必须进行的。因为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一本书,在青春期可能感觉特别好,多年后拿起它,你认为你可以找到第一次阅读的印象,但很少;其他书,第一次阅读,可能是硬头皮,慢慢品尝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了你的最爱。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对于同一句格言,来自老年人和缺乏经验的青少年的内涵是不同的。作者认为,这表明,一个故事,有时读一次不满意,其内涵,可能需要思想潜水,生活经验的增加,以深刻感受品味,这是阅读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另一层意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孙犁直到晚年才不断创作,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一些学者评论说,他的创作几乎没有废笔。他晚年写的十本书几乎可读。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成熟和文字运用的自由,可以说是从心所欲不超过规则的境界。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是阅读的收入。孙犁身体不好,不能说她有多有创造力。然而,在他的一生中,直到晚年,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匹认识老马。他写信给年轻人,经常鼓励他们阅读;他自己也在晚年出版了一本书,即在书包纸上写的阅读体验。这些书,古今中外,正史野书、文史哲学、日记序跋、金石书画,甚至古泉(钱)系列……真的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这可以算是阅读是终身活动的又一个明显例子。因为生活短暂,知识无限;因为新知识不断产生,人们需要不断掌握;因为人的成长,理解感知能力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不懈的调整和控制;我们需要提高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生存得更好……而这些都需要通过阅读来完成或解决,所以:读书是我们应该终生进行的活动。—————作者:杨建民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告:...

    2022-04-04 孔子一本书 《孔子》书

  • 鲁迅的读书态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

    近日,海口市博物馆举办了鲁迅读书生活展,吸引了不少爱书人的目光。今年正好是鲁迅去世80周年。纵观这漫长的中国文坛,也许没有一个诗人或作家能读得比鲁迅多。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他从小就读过大量中国传统经典和野史异闻等小书。后来,他去南京学习,开始涉猎翻译自西方和日本的书籍。后来,他去日本学习,学习日语和德语,扩大了他的阅读视野,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文学观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和思想家。请教别人是无用的19272008年7月16日,鲁迅应邀在广州知用中学发表演讲。在此期间,他主要谈到了自己对阅读的看法。后来,这篇演讲被鲁迅自己修改,并以阅读杂谈的名义发表在当时广州的《中华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上。事实上,当时鲁迅这样的著名作家谈论阅读的文章肯定会风靡全国。然而,事实上,这篇文章后来并没有被广泛传播,甚至很少被提及。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人们不想从鲁迅那里得到阅读的见解吗?事实上,当你真正阅读鲁迅的《阅读杂谈》时,你会发现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说出任何新的想法。鲁迅似乎总是害怕在心里为别人(尤其是年轻人)当导师,并给出这样或那样的指导。在鲁迅的意识中,年轻人的导师应该由陈西英这样的绅士来完成。他不会为年轻人当所谓的导师,而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最及时的帮助。因此,鲁迅似乎拒绝对阅读给公众任何可行的意见。在《阅读杂谈》中,鲁迅说:我们自动阅读,也就是说,阅读的爱好,咨询别人一般是无用的。因此,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鲁迅如此不愿意给别人关于阅读的意见。他的意思是,阅读仍然是一件个人的事情,没有人能给你可行的意见,你只能依靠自己的阅读方式,也就是说,鲁迅所谓的阅读爱好。这种意识是完全鲁迅风格的,根植于他对任何束缚个人的教条的反对和批评。如果可以概括鲁迅一生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立人。鲁迅对个人解放的呼声依然强烈,因为他所期望的个人独立社会尚未实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在阅读杂谈中的意见与他一直倡导的立人思想是一致的。也可以看出,鲁迅有着深刻的意图,他看似消极的做法其实暗示着很多积极的力量。在1920年的革命洪流中,有许多革命家躺在上海租界的洋房里,像我一样,指导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上街革命。鲁迅不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因此,他强烈反对任何指导年轻人的导师,也强烈反对年轻人寻找所谓的导师。鲁迅的思想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深刻之处,但我们与每个人的独立与成长的深刻距离。《青年必读》始末与鲁迅的《阅读杂谈》相比,他的《青年必读》要出名得多。它在鲁迅一生的思想演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这篇文章及其背后的各种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阅读的另一种态度。19252001年1月,孙福源主编的《京报副刊》发布了《青年必读十本书》和《青年爱读十本书》的启示。70多名社会名人、文人学者和300多名青年应征作答卷,并陆续在《京报副刊》上发表。鲁迅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从来没有注意过,所以我现在说不出来。但在这句话的背后,鲁迅还附上了一篇小文章作为解释性文字。但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的经历,供一些读者参考——……我以为要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少读中文书,结果只是不能作文。但现在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不能算什么大不了的。虽然现在看来鲁迅对少读或不读中国书的看法有些过激,但周作人也在多年后给鲍耀明的一封信中谈到了这件事,说鲁迅的《青年必读书》其实是他的‘高调’……他很有异议,故意和别人调情。他还给朋友的儿子写了一本书,但很简单。然而,鲁迅这么说一定有他的想法。在《疯子日记》中,鲁迅借用了疯子的嘴,说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纸背后隐藏着吃人的历史。因此,不难理解鲁迅为什么反对年轻人阅读中国书,而是提倡他们阅读更多的外国书。鲁迅的文章一经发表,就在文化界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论,就像在人群中投下了一个黄蜂巢一样。有60多篇关于辩论的文章已成为当年学术界的公共案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无论如何,鲁迅在《青年必读》中所表达的观点背后,其实是希望看到年轻人应该多采取行动,多做事,而不仅仅是空谈和抱怨。如今,鲁迅的行为胜于言语建议依然珍贵。因此,在阅读的选择上,即使有人热衷于为年轻人开书单,后者也不一定会读那些书。真正的读者不需要任何人为自己开书单,也不会热衷于为别人开书单。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读书,只热衷于空谈和享受,即使是那些读诗学富的人也不会读书。所以,当我们今天回去读鲁迅的短篇《青年必读》时,重要的不再是文章中略显过激的观点,而是他在附注结尾说的那句话:现在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行’,不是‘言’。也许是因为行动对年轻人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把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这个词作为学校的另一个校训。当今社会仍在大力倡导努力工作的氛围。因此,鲁迅在《青年必读》中的观点仍然闪耀。书账及其嗜书如命的记录者鲁迅一生都沉迷于书籍。除了在他的亲戚、朋友和其他人所描述的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关于鲁迅爱书的故事,他细致的书账也证实了他沉迷于书籍的气质。许多与鲁迅有过联系的人会说,他们收到鲁迅先生寄来的书是经过仔细包装的,像新的一样平坦。当然,鲁迅珍惜他的每一本书。如果新书或其他人寄来的书上有污渍和皱纹,鲁迅通常会亲自处理、清洁或修复,然后收集和使用新书。在南京学习时,鲁迅曾经在冬天花钱买了他最喜欢的书,所以为了不让棉裤上的洞被别人发现,他用墨水黑纸来修复棉裤,以防出丑。可以看出,他从小就有阅读的气质。除了沉迷于书籍,鲁迅还有另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写日记,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在日记中,鲁迅不仅描述了他每天的主要活动和感受,还逐一列出了他买书的情况。书籍的内容一般包括购买书籍的地点、标题、作者、价格、标题等。每年日记结束后,还有一个特别的书籍部分,详细记录今年购买的书籍的数量、类型、成本等,可以说非常小心。自从鲁迅于1912年555日开始写日记以来,他的日记很少缺少,直到1936年1018日去世。虽然有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鲁迅在1935年病得很重,耽误了日记的写作,但鲁迅会根据记忆填写日记,包括日记中的书账。为什么鲁迅如此仔细地记录了书账?在我看来,这仍然源于鲁迅对书籍的热爱,所以他会记录他购买书籍的所有细节。根据书账的记录,鲁迅在1928年之前,每年购买书籍的钱低于400元。1928年以后,他每年花在书上的钱将超过400元,1930年最高记录为2400元。这几乎是当时一位大学教授的年薪。由此可见,鲁迅对书籍的热爱和他的勤奋。事实上,鲁迅一生并不富裕。有时候,为了买自己喜欢的大部分书籍,比如《四丛杂志》,他不得不反复权衡,最后拿着家里攒下来的钱买书。据《书账》记载,鲁迅一生购买的书籍约为3000,共有9600以上,包括6900各种汉代画像石拓片。鲁迅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买这些书,只记录这个书账是一项艰苦而用心的工作。简而言之,鲁迅成为鲁迅的原因与他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密切相关。即使天才说任何时候都会有很多演讲者,但培养一种自然、勤奋、透明的阅读习惯也将有助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天才。这种天才有先天的天赋,但也有后天坚持阅读和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它是纯粹的。鲁迅的阅读生活是过去的事正能被我们掌握的是现在,最好现在拿起一本书。链接:鲁迅的读书方法如何阅读?鲁迅有一种直接的阅读方法。鲁迅在《随意翻转》中谈到了随意阅读-随意翻转的方法。鲁迅还谈到了自愿、自动阅读、即爱好阅读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外,鲁迅还间接说了以下阅读方法。怀疑-研究方法。鲁迅在《我要骗人》中说:中国人民多疑。……然而,怀疑不是缺点。总是怀疑,而不是断言,这就是缺点。其实鲁迅也承认自己的多疑,我的‘疑’是存在的。但无论如何,怀疑是超越的起点,有疑才有卓见。比较-识别方法。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和共同点的一种方法;识别是一种分析好坏、区分是非、划定标准的方法。鲁迅说:只要比较,很多事情就会理解;阅读和绘画也是一样的。思考-观察方法。鲁迅认为,思考应该是独立思考,反复思考。读这本书,自己思考,自己做决定。读其他书也是如此,你仍然必须自己思考,自己观察。阅读应该思考,创造也应该思考。如果你写了一些东西,你必须探索它。经过思考,更重要的是观察,面对问题,与实际接触,使读书活起来。结合-参考方法。结合是联系,参考是比较。学习与超越、移植与原创、吸收与发展不仅是结合的方法,也是参考的方法。鲁迅在《致董永舒》一书中说:但我们不能专注于一个人的作品。为了防止被他束缚,我们必须向所有人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我们才能以后独立。精确-知识方法。只有当思维准确时,我们才不会感到困惑。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这种语法的不准确性证明了思维的不准确性。换句话说,这个想法有点混乱。只有准确、仔细地阅读,我们才能阅读本质、收入和知识。这应该善于总结。鲁迅本人非常善于总结。他在阅读世界文学时总结道:研究世界文学的人告诉我们,法人善于锋利,俄罗斯善于讽刺,英国和美国善于幽默。—————–原标题:鲁迅的阅读生活作者:马海波来源:海南日报...

    2022-04-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