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与人之使命》许思园著;李应志译;因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人性与人之使命》【作者】许思园著;李应志译;因校【页数】397【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680-5332-7【价格】69.80【分类】人性-研究【参考文献】许思园著;李应志译;因校.人性与人之使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人性与人之使命》内容提要:《人性与人之使命》为许思园于1933年在法国以英文形式写成出版著作,为“一部文学化的哲学著作,其中驳斥诸谬说,犀利透辟,尤称精彩。”此书受到柏拉图、尼采等哲人思想的启发,从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之处入手,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论述人格的生成根源与结构,揭示不同种族的人类共同的本性以及人生之道。书中内容有“论灵魂”“论人格的组成要素”“论善的本质”与“论自由意志”等几部分。许思园当初写此书的意图在于:“我在西方文化中发现的弥足赞叹之处愈多,我就愈觉得有理由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热爱我们古代哲学家的高度的智慧。”《人性与人之使命》内容试读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一、导论比其他人更洞悉理想世界与真切世界之差异的人,必然是那些明显比同类人爱得更加深切之人。我们对这两个世界的分殊所产生的强烈感受,每每产生一种更为深邃的情感。为了更好称呼此种情感,我们名其为悲剧意识。此悲剧意识拥有一种特别感奋人心的力量,迫使我们严肃面对人生。由此我们才意识到,那等待着我们的命运是如此冷酷与威严。我们会发现,要压抑我们自己的探究精神,几无可能。我们不3人性与人之使命得不细细思量我们生存的伟大奥秘,仿佛它出自一种内在之必然。每一种真正的人生哲学,其源头正在于生存奥秘仿佛具有内在必然性,而不在别处。如上所述,观念与事实之间,存在着永难弥合的鸿沟。我们的灵魂本能地向着良善,也可以说向着秩序、永恒、光明和美丽,然我们所到之处所遭遇的却总是偶然、变换、混沌与残缺。尽管希望破灭,但倘使我们的爱过于微弱而不能继续把善留在我们身边,我们便很快会感到灰心丧气,进而开始怀疑善的真实性。爱的式微只会增加我们的疑惑,设若我们热爱之情渐减,而我们的理解力反增,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会去拥抱糜菲斯托(Mehitohelia)的信条。于是我们对永恒价值变得盲目,成为理念世界的放逐者,进而毫无可珍爱之物。我们对毁灭之念完全无动于衷,并变得彻底堕落。(顺便提及,糜菲斯托仅表示“否定精神”之完全实现。此精神原存于我们所有人的内心,但凡爱之心尽失,或者说认识失去理性,则皆称为糜菲斯托。)我们的堕落,是因我们对悲剧意识的无能为力。然只要第一部分我们仍浸润于这种悲剧意识中,为其所虑,我们就仍在上升之途。尽管命运难测,但如果能证明我们应该遭受如此命运,那我们就自认活该,否则我们就觉得有理由反抗命运的不公;虽然胜负难料,但应有英雄去战斗。人类的心智有一特殊阶段,同时充满伟大决心和巨大痛苦,奋力向上却无必胜希望,更为矛盾、疑惑和谬误所纠缠,乃至懊悔与厌倦。我们挑战世界,却不知如何同其相与和谐。我们洋洋自得,然安宁和平仍旧遥远。因我们唯有于炼狱的痛苦烈焰中洗净污垢,并借贤明智慧燃起心中火光之时,我们才有望于世界内部的抵悟与缺陷中赢得蓬勃生机,获得信心,得以热爱生活并衷心感激生活的馈赠。二、论灵魂1.概览本文之始,我们宜关注“理智”(Mid)和“灵魂”(Soul),或5人性与人之使命称“知性”(Udertadig)与“理性”(Reao)的区别。此为理解人类本性的枢机所在,故应最显著强调之。宽泛地讲,“理智”乃概念(Cocet)的机能(Faculty)而“灵魂”,则是理念(Idea)的机能。概念乃抽象的观念,要么来自对外界感觉印象的概括,要么归纳自纯粹身体原因所至的内在状态。前者又可分为五类:①来自简单感觉印象如“黄色”“寒冷”“苦涩”等概念;②得自具体可见之物如“桌子”“树木”“笔”等概念;③始自物质属性如“长度”“高度”等概念;④得于身体活动如“吹气”“散步”等概念;⑤源于关系如“左”与“右”、“多”与“少”等概念。而后者则容纳了对人的所有内在状况或情绪的抽象概括。这些内在状况或情绪可据身体以说明,或者说能凭身体状况如“醉酒”“口渴”等进行推论。然而于此需注意,概念的性质通常并非简单到我们可以立刻确定其存在的源头。一般而言,概念皆为我们各种官能知觉和心理印象的凝聚与混合。且我们最常见的概念,已然是其他概念的归纳与结合物。弄清何为概念之后,我们可把“理智”界定为形成概念的机能,以及在各种推演、分类、整合等过程中处理这些概6···试读结束···...

    2022-11-27 人性epub百度云 人性epub

  • 跨境跨境电商shopee全套实操运营课程价值3980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课程介绍Shoee基于平台数据和经验,为认证机构提供优质教材和指导,帮助培训机构定制适合不同卖家发展阶段的课程,有效激发卖家出海潜力。课程包括:视频实战课程(解决门店运营中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穿产品、如何做活动等)直播运营课程(解决门店运营问题,如正确思路等)店铺运营,重要的运营订单),店铺运营的核心指标,清楚了解店铺如何增加客流量,如何增加订单)相关课程不仅有各个市场的热门品类分析,还分享了选品策略和选品渠道!先来看看讲师挖到的Shoee各个市场的热门潜力品类~菲律宾市场:手机配件、移动电子产品、女装配件、时尚品类越南市场:3C电子产品、时尚品类、儿童时装及玩具、家居用品、美容及个人护理马来西亚市场:家居生活(重货频道)、时尚鞋包(重货频道)、户外运动(重货频道)、音频配件、汽摩产品、家具、家用电器泰国市场:时尚类、一般日用品台湾市场:女装、男装、家居生活、电子产品、汽摩配件新加坡市场:床上用品(重物频道)、卫浴(重货频道)、家居用品(重货频道)、家居储物(重货频道)、家具巴西市场:女装、男装、箱包,鞋履,美妆,家居用品,母婴用品,玩具及爱好用品,运动健身,手机配件4种选品策略解读及优势👉热门-热销产品:专门列出各种热销产品,常见于杂货店,适合擅长操作的卖家;市场证明是可行的,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流量比较可以接受👉数据选择:通过整理大量关键词,品类卖家数量,关键词竞争根据度数、产品价格、市场趋势等数据分析选择产品;是精准出击,选出来的产品还不错,很容易打入竞争少的市场👉选价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店铺的定位,可以选择通过固定价格区间的产品;价格低符合市场,容易增加数量;人群会比较具体,转化率会比较高👉衡量产品选择:以分销的形式测试产品,然后提出好的产品进行优化,任何产品都有机会;操作简单易行>大成跨境跨境电商hoee全套实操课程视频截图课程目录跨境电商hoee全套实操课程1.0如何选择产品和寻找供应商1.1数据分析软件选择1.3新店首设设置1.5物流说明1.6中国卖家中心CNSC与ERP绑定1.8如何使用ERP上传产品1.9下单后发货流程2.5产品litig雷区3.0Shoee引流技巧3.2如何打造流行款式,带动全店销售hoee如何完成店铺注册hoee如何绑定支付精选卖家关键词广告案例研究具体交货时间(DTS)台湾市场概况后台营销活动设置介绍产品和店铺优化大促专题-1668005426大促专题如何销售大促活动如何设置优惠券和店铺免运费价格工具使用教程平台流量逻辑平台规则平台操作迭代逻辑店铺数据分析如何做产品调研?新加坡市场概览和产品选择泰国市场概览和产品选择测量和供应商关系菲律宾市场概览越南市场概览和产品选择第一英里跟踪功能马来西亚市场概览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11-11

  • 山谷法式甜点 ins风格魔方慕斯 快速淋秘诀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厨谷法式甜点i风格魔方慕斯速溶上釉小技巧文件目录Cooktudio课件_i风格魔方慕斯快釉小贴士.jg...

    2022-10-29 甜点淋面可可脂的作用 甜点淋面巧克力和可可脂的比例

  • 9527 kissu中式新娘妆

    资源介绍:资源大小:1.47GB教学大纲【中国新娘】发型1-低盘中国风.m4【中国新娘】发型2-中高盘中国风.m4【中国新娘】发型3高盘中国风.m4【中国新娘】妆容.m4...

    2022-11-22 发型中国风 中国风头发造型

  • 9527 明代汉服妆造型【视频课程】

    资源介绍:资源大小:5.96GB教学大纲1明朝妆容.m42明代单螺髻造型.m43明代汉服造型.m4...

    2022-10-29 汉服造型图片大全 汉服造型师

  • 《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庄泽,吴承玉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诊断学》【作者】朱文锋主编;庄泽,吴承玉副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一五”“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页数】282【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1【ISBN号】7-5132-4039-0【分类】中医诊断-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朱文锋主编;庄泽,吴承玉副主编.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1.图书目录:《中医诊断学》内容提要: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新世纪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通过学习本教材,学习者可以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闻、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痛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证候诊断、疾病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中医诊断学》内容试读绪论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一)诊法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表现,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暖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诊病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对于临床上的各种具体疾病,进行分析判断而作出的诊断,是为病名。因而病名是各种具体疾病的代名词。如疟疾、痢疾、肺痈、痫病、消渴、滑胎、痛经、麻疹、夏季热、红丝疔、乳癖、脓疱疮、牛皮癣、内痔、股骨骨折、白喉、圆翳内障等,都是病名。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2中医诊断学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应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还不可能对疾病的病种进行辨别,难以作出病名诊断。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对疾病怎样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作初步介绍。(三)辨证“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以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者,亦有称病为证者。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病理本质所作的概括。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中机体整体动态反应状态所作的结论“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各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四)病历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病历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历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作如实的记录病历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病历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而也属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之一。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直观的方法从总体方面看待其关系,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中医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因果联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全身的病理变化又可反映于局部。因此,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思考,便可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就是说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便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绪论3原理。(一)司外揣内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灵枢·论疾诊尺》说“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内脏所发生的疾病,认识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所以《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见微知著“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如《灵枢·五色》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内而脏腑、外而胸背的整个人体皆分属于其中,并说:“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便是察面部的情况,以测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又如早在《素问·五脏别论》便有“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难经·一难》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于是详细审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因而有人说,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三)以常衡变常,指正常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规;奇,指异常、变动;揆度,观察比较、推测揣度的意思。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的虚、实、细、洪,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作出判别的。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也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4中医诊断学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他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一)整体审察整体观念、相互联系,是中医诊断时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当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和谐协调,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现,否则内外环境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因此,人体一旦患了疾病,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精神的刺激可以导致气机甚至形体的变化,脏腑的病变可以造成气血阴阳的失常和精神活动的改变等等,任何疾病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整体性的变化整体审察的含义,一方面是指通过诊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痛苦。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动状况,不仅应对局部的病状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而且要通过寒热、饮食、二便、睡眠、精神状况、舌象、脉象等,了解全身的情况,同时还要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只有广泛而详细地占有临床资料,才能为正确判断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是要求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既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也不能检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只注意到当前的、局部的、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时、地人、病的特殊性,还要从疾病的前因后果、演变发展趋势上加以考虑。(二)诊法合参“诊法合参”,是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由于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必须诊法合参,才能全面、详尽地获取诊断所需的临床资料:再者,望、闻、问、切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意义,不能互相取代,故中医学强调诊法合参,正如《医门法律》所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四诊抉微》也说:“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医生对望诊或脉诊等有精深的研究和专长,虽可赞许,但如果忽视其他诊法,甚至以一诊代替四诊,则不可取。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曾批评说:“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医生不能全面了解病情,便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实际上,临床时是四诊合参运用而难以截然分开,往往望时有问、有闻,按时也有望有问等,并通过问诊等而提示检查的内容。比如对排出物的诊察,往往是既要望其色,又要闻其气,还要问其感觉。又如在腹诊时,既要望其腹之色泽形状,又要叩听其声音,还要按绪论知其冷热、软硬,并问其喜按、拒按等。临床诊病时,有时是望色在先,有时是闻声在先,有时是问病在先,并不都是按问望闻切或望闻问切的固定顺序进行。(三)病证结合在中医学中,“病”与“证”是密切相关的不同概念。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病注重从贯串疾病始终的根本矛盾上认识病情,证主要是从机体整体反应状况上认识病情。辨病和辨证,对于中医诊断来说,都是重要的。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重视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变的位置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正由于“病”与“证”对疾病本质反映的侧重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学强调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临床进行思维分析时,有时是先辨病然后再辨证,有时是先辨证然后再辨病。如果通过辨病而确定了病种,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演变规律而提示常见的证型,因而是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当疾病的本质尚反映不够充分时,先辨证不仅有利于当前的治疗,并且通过对证的变化的观察,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揭示,从而确定病名。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在《周礼·天官》便有“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的记载。公元前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即可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到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难经》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是一种神圣工巧的技能,并特别重视脉诊,其所提出的独取寸口诊脉法,对后世的影响甚大。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以作为诊疗的原始资料。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总结了汉以前有关诊疗的经验,将病、证症及治疗结合,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被公认为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他通过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腑为纲辨杂病,将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伤寒杂病论》在疾病的分类上基本做到了概念清楚、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水平,至今仍沿用其整体模式。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的诊病学术思想,记载于《中藏经》中,其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甚为精当。晋唐时期的医家,大多把诊断与治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亦有把诊断作为专门学科进行研究者,其突出代表为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该书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被后世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等地。晋代的有关医籍中,对于传染病、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断已有比较翔实、具体的记载,如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肘后备急方》还记载有“初唯觉四肢6中医诊断学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黄柏染者,此热毒入内。”这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可说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全书共分67门,列出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内科疾病论述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详细记载,如外科仅金创病候就有27种,眼科病候有38种,妇科病候有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明确,同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的突出论著,如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颇有特色。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决》,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颇有影响。元朝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如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滑寿的《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刘防著《幼幼新书》,论述望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金元四大家在诊疗上各有特点,刘河间诊病,重视辨识病机;李东垣诊病,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诊病,主张内外相参;张从正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对各种发疹性疾病的鉴别颇为明确明清时期,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此外,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清代李延罡的《脉决汇辨》,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决》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使脉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正》,载图149幅。对于四诊的综合性研究,影响较大者,如清·吴谦等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决》,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清·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此外,清·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等,也都有一定成就。清·汪宏的《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明清时期不仅对杂病的诊断、辨证有深入研究,尤其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认识,更有突破性的发展。明·吴又可的《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薛生白的《湿热条辨》、余师愚的《疫疹一得》、吴鞠通的《温病条···试读结束···...

    2022-10-21

  • 《吉男的搜索事件簿 5 身体里的战斗》(日)浅利义远著;黄呈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吉男的搜索事件簿5身体里的战斗》【作者】(日)浅利义远著;黄呈译【页数】216【出版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ISBN号】7-5335-2441-1【价格】13.80【分类】身体-少年读物【参考文献】(日)浅利义远著;黄呈译.吉男的搜索事件簿5身体里的战斗.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图书目录:《吉男的搜索事件簿5身体里的战斗》内容提要:本书以漫画形式介绍了“牢固又容易撕开的塑料袋”、“身体与流感的战斗”、“ATP是人体的汽油”、“防止司机打瞌睡的汽车”等小朋友所关心的知识。《吉男的搜索事件簿5身体里的战斗》内容试读牢固叉好斯开的包装袋用市立学开小学校CU000我觉得还是方便今天的午餐是便当耶,食品比较好…真好!哇,今天吃炸猪排和煎蛋呢。啊!再加点儿调味酱。2扑味!这酱料包怎么这么难开嘛啊一这种事情经糟了!衣服都搞脏啦!常发生呢。是啊是啊。只要能打开就好了嘛!汤料都撒出来了…但你越是使劲扯,这袋子就被拉得越长,丝毫不破。什么袋子呀,真是让人生气!酱料包撕坏了,调味料撒得满桌子都是。3为什么包装袋这么难撕开呢?!不过,要是有把话是这么说的…我们去野外一般剪刀的话,问题都不带剪刀的。就简单多啦。但是用塑料包装的东西一般都是在野外才用的啊!即使在家里,也常对啊。常会找不到剪刀。袋子太牢了,要撕开就得花大力气。但如果太用力,袋要是包装袋可子撕开时里面的东以一撕就开,那西也都撒出来了。多好啊!就像纸一样。要是它容易撕开的话,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4谁在说话?不是我。是谁呢?那又有什么不同呢?是我噢!嗨!我是包装专家薄膜先生。我原本只是一张薄膜,但一旦对折起来就成了好用的包装袋啦!5叫我精灵也好听啊,是塑料袋妖怪一点嘛。你是妖怪?0真是没礼貌!哼!另外…那你是聚乙烯袋喽?我不是那个什么塑料袋啦!聚乙烯袋是用来是这种一扯就哦?装垃圾的…破的玩意儿。那你究竟是…6···试读结束···...

    2022-10-20 少女惹诡事件簿 不可思议事件簿

  • 《吉男的搜索事件蒲 8 机器人诞生之路》(日)浅利义远著;黄呈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吉男的搜索事件蒲8机器人诞生之路》【作者】(日)浅利义远著;黄呈译【页数】192【出版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ISBN号】7-5335-2482-9【价格】13.80【分类】自然科学-少年读物-机器人【参考文献】(日)浅利义远著;黄呈译.吉男的搜索事件蒲8机器人诞生之路.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图书目录:《吉男的搜索事件蒲8机器人诞生之路》内容提要:《吉男的探索事件簿》,它借助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及幽默生动的漫画故事,系统地介绍科学常识和高新科技的发展与成果,成功地将动漫娱乐与科技知识传播相结合,是目前国内不多见的优秀动漫科普图书。??《吉男的探索事件簿》丛书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8册,分别是《芝麻开门看世界》、《太空历险》、《我是机器人》、《地球家园》、《身体里的战斗》、《人为什么会做梦》、《魔幻光与影》、《机器人诞生之路》。每一册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通过书中四个小主人公-吉男、雅子、菜菜子、彦雄身边发生的或普通或神奇的小故事展开,以孩子的视觉角度讲述了他们发现科学、探索科学、学习科学的奇特而有趣的经历。书中描绘的这些故事均是当代青少年朋友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所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广泛,包括宇宙星空、地球环境、海洋环境、生命奥秘、自然常识、科技知识等。??本书为《机器人诞生之路》。《吉男的搜索事件蒲8机器人诞生之路》内容试读嗯…活跃的机器人国题君丽这里,这里!图@1来了!丁冬来了!来了!吧嗒吧嗒谁啊?机器人。这里是吉男的家吧?我不请自来,来拜访你,我的声音比较特别,请原谅!你知道我是谁吗?2我就是吉男,谁啊,这样搞但我没有机器恶作剧?人朋友啊!0一%吉男现在还没有…也许在不久机器人吧?的将来会有吧!不可以让朋友在门外等噢!回3你真的是机器人吗?是的。你说的没错。那是因为你为什么会来我们家呀?我也不知道。4当我有意识时,就迷路的机器人啊…发现自己已经在这条街上了…6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好…是的,不过,我只知道一件事。吉男!我知道你的名字,还有你的家人!是吗?也不知道有像你但是,我好像没有这样的机器人呀!买过机器人…5如果你不是我主人的话…难道你是我爸爸?不对!令我怎么会做出你不对!这种机器人呢!!那,是我妈妈吗?是啊…怎么可能啊!!6···试读结束···...

    2022-10-20 EP机器人 机器人大师 epub

  • 《口腔颌外科临床解剖学》张志愿,俞光岩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颌外科临床解剖学》【作者】张志愿,俞光岩主编【丛书名】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版)【页数】574【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723-0140-7【价格】380.00【分类】口腔颌面部疾病-口腔外科学-解剖学【参考文献】张志愿,俞光岩主编.口腔颌外科临床解剖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颌外科临床解剖学》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口腔颌面部各器官的解剖结构、毗邻关系、临床应用,以及常用手术入路的解剖要点和手术技巧。本书图文并茂,对解剖结构的讲解极为详细,融入了作者多年的临床解剖学经验,结合了中国人的解剖特点,可为临床手术医师,以及医学生和年轻医生提供重要参考。《口腔颌外科临床解剖学》内容试读黏膜和皮肤概述■口腔黏膜及皮肤胚胎学囊,称咽囊(图1一3)。这些咽囊会穿入周围的间叶组织,但并不会与外面的鳃裂相通。口腔黏膜和颌面部的皮肤及其附件均起源于在胚胎发育的最初数周,原口即原始口腔表外胚层,但软腭黏膜和舌根部的黏膜为前肠之咽现为局部上皮性内陷,位于面部的中央,四周由部黏膜的一部分,起源于内胚层。5个突起围绕:一对位于原口尾侧的下颌隆突;一对位于原口外侧的上颌隆突;还有一个位于原口腔黏膜胚胎学口稍前方,即呈圆形隆起的额鼻隆突。前两对隆口腔黏膜的发育与头面部的发育密切相关,突均来自第1鳃弓(图1-4)。以后原口向前肠的后者发育的显著特征是鳃弓(或称咽弓)形成。盲端方向发育,但二者之间由口咽膜隔开。这层这些鳃弓于胚胎第4周和第5周时出现,形成胚胎纤薄的口咽膜是外胚层与内胚层的连接部位,外的外观特征(图1-1)。它们最初由间叶组织柱胚层形成口腔黏膜,内胚层形成咽部黏膜。早期构成,彼此间被深的裂隙隔开,这些裂隙称鳃裂的原口因为口咽膜的存在显得大而浅,随着原口或咽裂(图1-2)。在鳃弓和鳃裂发育的同时,周围突的腹向生长而逐渐加深。至第4周口咽沿着前肠最前端的咽肠外侧出现许多向外突出的膜破裂时,原口作为一个口鼻咽腔,成为前肠的鳃弓约25d28d5周图1-1人类胚胎10口腔颌外科临床解剖学(第2版】入口,使口腔与咽部得以贯通。同时,第4、第5对鳃裂和咽囊的发育,形成一些与鳃弓发育有关的器官,如甲状腺、胸腺等。原口四周的5个隆突鰓裂以及后来形成的两个鼻隆突参与面部的发育,因此认为原口为面部发育的中心。随着面部的不断发育,原口分隔为口腔、口咽和鼻咽3部分。鼻突和上颌突向原口内水平延伸时,原口被分割为口腔和鼻腔。从额鼻突发育来的突起形成上唇的中央部分和一个中腭突,而从上颌突发育来的突起形成2个侧腭突,当它们融合时就形成硬图1-2鳃号腹侧部上面观(5周)腭、软腭。在2个侧腭突与中腭突的结合处,形成切牙孔和鼻腭管。早期的口鼻腔被舌体占据,位于两个侧腭突之间,使侧腭突呈垂直向排列,但当原口扩大,舌体下降时,侧腭突即转为水平向生长(图1-5)。舌的起源来自4个不同的组织。舌前2/3由奇咽囊结节和两个侧舌突形成,它们均来自原口组织;舌后1/3则由前肠发育而来。舌体和舌根之间有一个明显的“V”形界沟,界沟的顶端为舌盲孔,它是甲状腺发育后遗留下的痕迹。因此,除了舌根部的黏膜由内胚层发育而来外,所有的口腔黏膜均由外胚层发育形成。约在第12周,舌黏膜上的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开始发育。图1-3鳃号腹侧部上面观(5个月)额鼻隆突上颌隆突原口下颌隆突第二鳃弓图1-4人类胚胎图1-5鼻、腭发育(冠状断面)A.24d前面观,原口周围有5个隆突:B.稍大的胚胎,口咽膜A.7周:B.12周破裂2黏膜和皮肤睡液腺也来自口腔黏膜上皮。腮腺和下颌下外胚层腺分别于第4周、第6周开始发育,而舌下腺和其oeooddoood他小唾液腺则出现于第8周。间叶组织牙的发育始于第6周,由外胚层和位于深面的中胚层共同发育形成。图1-6皮肤发育(第5周)】皮肤胚胎学皮肤的来源有2个:源自表面外胚层的部分称为表皮,位于浅层;源自间叶组织的部分称为胎皮真皮,位于深层。基底层1.表皮胚胎表面最初覆盖着一层外胚层细胞(图1-6),在发生第2个月初这层细胞开始O☑分裂,于最表面产生一层扁平状细胞,称胎皮或表皮外层(图1一7),而原来的细胞层称为基底图1-7皮肤发育(第7周)层。然后基底层进一步增殖,在胎皮和基底层之间形成第3层(图1-8)。到了第4个月,表皮形成了最终的排列,共有4层(图1-9)。胎皮(1)最底层:称生长层,负责形成新的细中间层胞。此层后来会部分向外突出,部分向内凹陷,基底层形成皮肤表面上的皮纹(2)棘细胞层:此层很厚,由含有张力细丝的巨大多边形细胞组成,(3)颗粒层:由含有微小角质透明颗粒的图1-8皮肤发育(第8周)细胞组成。(4)角质层:形成坚硬且呈现鳞状的表面,由富含角质素的死亡细胞组成。胎皮细胞通常于胚胎发育的第2阶段脱落,因此可以在羊水中找到。于发生期的最初3个月,角质层源自神经嵴的细胞会侵入表皮,这些细胞称黑色素细胞(图1-9),能合成黑色素,依靠细胞的沙罗一颗拉层g00树枝状突起运送至表皮的其他细胞,决定人出生后皮肤的颜色。00000棘细胞层02.真皮源自间叶组织,在发生期的第3和07黑色素细胞第4个月,真皮(图1-9)会向着表皮层形成许多0oqo-oooor08一生长层不规则的乳头状突起,称真皮乳头,通常含有微一真皮血管或感觉神经末梢。在颜面部的真皮由第1鳃弓的间叶组织形成,并与三叉神经一起发育,因此图1-9皮肤发育模式图(出生时)3口腔颜面外科临床解剖学【第2版颜面部皮肤的感觉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上颌神成一个芽体,侵入周围的中胚层(图1-11),并经和下颌神经所支配。真皮中较深的部分称真皮在将来形成皮脂腺。芽体中心的细胞退化后便会下层,富含脂肪组织。新生儿出生时,皮肤被覆形成脂肪状物质,然后被排至毛囊,再由此到达一层皮脂腺分泌物、退化表皮细胞和毛发等共同皮肤表面组成的白色糊状物,称皮脂胎垢,它能保护胎儿总之,皮肤及其附属结构如毛发、腺体等都的皮肤免受羊水浸渍。源自表面的外胚层,皮肤有颜色的黑色素细胞则3.毛发由实心表皮增殖物穿入真皮而形由表皮内的神经嵴细胞分化而成。表皮的生长层成,其末端称毛芽,毛芽内陷形成毛乳头(图负责形成新的细胞,细胞逐渐向表层移动,最后1一10),中间充满中胚层细胞,可分化成血管和于角质层处脱落。至于位于皮肤深层的真皮,则神经末梢。其后,位于毛芽中心的细胞变成纺锤来自中胚层状,并且角质化,形成毛干;位于周围的细胞则呈立方状,形成上皮性毛鞘。·皮瓣的微循环位于毛发周围的间叶细胞形成真皮根鞘。另外,它也形成一小块平滑肌,称竖毛肌,附着在血流真皮根鞘上(图1-11)。由于毛干基部的上皮细身体上有可能成为皮瓣的部位,在正常情胞不断增殖,将毛发往上推,胎儿于第3个月末,况下均有血管供血,并通过重新分配血流的方式眉毛和上唇便会最先长出毛发,称为胎毛。大适应不断变化的周围环境。皮瓣的血流方向可以约在发生的第20周,胎儿全身被柔软的胎毛包裹改变,它取决于皮瓣的设计。例如前胸皮肤的同着,但在出生后不久,胎毛便会脱落,由毛囊长一部位可以成为胸三角皮瓣的一部分、胸肩峰皮出的较粗毛发取代。毛囊的上皮组织壁通常会形瓣的一部分或胸大肌皮瓣的一部分,其成活率相表皮毛芽皮脂腺竖毛肌真皮根鞘上皮性毛鞘血管毛乳头图1-10毛发和皮脂腺发生模式图图1-11毛发和皮脂腺发生模式图(出生时)A.4个月:B.6个月4黏膜和皮肤近。这些皮瓣的血供来源不一。这种现象也见于皮血管网内含有小动脉和动静脉吻合支,主要起前额区域,既可以成为颞部皮瓣的一部分,也可温度调节作用,最高可满足肌体需要的70%:而形成一岛状皮瓣等。表皮下血管网主要负责营养输送功能毫无疑问,制备皮瓣可明显减少供应到该区肌肉毛细血管沿肌纤维排列,其密度几乎域皮肤的血管数量,因而限制了足够血流再分配为皮肤毛细血管的7倍。肌肉在休息状态下,这些的可能性。皮瓣制备减少了皮肤的血流,使皮瓣毛细血管大部分没有灌流,但当做剧烈运动时,仅靠少数血管供血,这需要皮瓣内固有血管系统血管开放进入循环,肌肉内的血流量可达原来的具有达到再平衡的基本能力。局部皮瓣的血流可30倍。从固有血管构筑得到反映,这种构筑的特性决定皮瓣的血流变化取决于皮瓣的类型、皮瓣了能存活的皮瓣大小。制备后测量血流的时间和被测量的血流成分(总从微循环水平分析皮瓣制备后的血管构筑、血流、毛细血管血流或动静脉血流)。现有研究血流分布和血流的暂时性改变,对皮瓣设计的理资料中用于测量皮瓣血流的动物种类和测量方解非常有用。毛细血管就像血管“树”的叶子,法很多,其中测量皮瓣血流的定量化方法至少有负责细胞的营养。它们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其大5种:①超声多普勒;②电磁血流仪;③静脉血小视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但皮肤和肌肉内毛细的收集;④廓清技术(clearacetechique)血管的直径一般在5~7um。⑤放射活性微球技术(radioactivemicrohere皮肤毛细血管丛可分为4个水平:皮下、真techique)。前3种方法可测量血管干的血流,如皮下、真皮和表皮下血管网(图1-12)。其中真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的血流;廓清法(氢、氙、皮和表皮下血管网构成了最大的血管表面积。在锝)基本上用于血浆流的评价;而微球法测定的这些血管网中,只有1%~20%的血流用于供应营血流能更精确地反映红细胞的流量。养,其他80%~99%用以保持压力和调节体温。真1.总血流在皮瓣制备术后数小时,猪、犬、兔和鼠的皮瓣或肌皮瓣内总血流为每分钟6~10mL/100g组织。2.营养血流不同的动物种类,能够保证皮表皮下血管网瓣存活的最低毛细血管或营养血流的区别很大。用氢廓清法证明,保证鼠的随意皮瓣存活的最低血流是每分钟4mL/100g组织。但用同一方法测定真皮血管网正常皮瓣,其血流量波动在每分钟11-33mL/100g组织。使用放射活性微球法,不同的实验室采用同真皮下血管网样的鼠动物模型,测定的血流水平波动在每分钟4-5mL/100g组织到每分钟20-30mL/100g组织猪的皮瓣血流较稳定,其随意皮瓣的毛细血管血流波动在每分钟0.6~3mL/100g组织。当血流少于每分钟1mL/100g组织时,猪皮瓣就难以得到皮下血管网足够的血液供应。当血管强烈收缩时,测量人手指能维持最低皮肤生理需要的血流为每分钟0.5~图1-12皮肤毛细血管丛1mL/100g组织6口腔领外科临床解制学(第2版】3.动静脉血流动静脉交通见于小动脉和加。但在正常皮瓣中,动脉血压不会发生改变。终末小静脉,其直径一般大于30m。通常用总动物实验证明,皮瓣内血压改变并不会对其血流血流减去营养血流的方法来间接测定动静脉交通造成明显影响,但改变血管直径、增加或减少灌情况。皮瓣内无论是动脉皮瓣、肌皮瓣或延迟皮流的血管以及改变血液的黏稠度,均可即刻改变瓣,均存在大量的动静脉交通支。尽管通过这些血液的流速。到了后期,由于血管的再生以及皮血管交通支的血液循环允许80%的血流越过毛细瓣内固有血管与受植床血管之间的再通,血管数血管床,但其对皮瓣的临床意义尚有争议。量明显增加,皮瓣的血管阻力也随之发生改变,一个皮瓣被翻起和被转移到受区,在血管从而影响皮瓣的血流。正常控制阻力血管平滑肌和淋巴管从受区部位长入皮瓣以前,皮瓣的血液收缩状态的不同机制见图1-13。供给是通过蒂部血管获得的。因此,在设计皮瓣时必须考虑充足的动脉血供给和充分的静脉血回流。动脉血供给不足可以造成皮瓣缺血性坏死,而静脉血回流不畅同样可以造成皮瓣肿胀直至坏死。在小儿,皮瓣的血管比成人丰富。在老年人则必须注意皮瓣的比例,以保证皮瓣有足够的血供。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由于皮瓣的蒂部包含一支血管束,且血管的方向沿皮瓣的长轴方向走图1-13控制阻力血管平滑肌收缩状态的机制行,因而允许制备一个长而窄的皮瓣。一个窄的A血管扩张因子(体液:组胺、前列腺素E2、前列环素、P物蒂部有利于皮瓣的屈曲和转移。皮瓣设计时应当质等。神经:B肾上腺素、拟胆碱、感觉神经肽。物理:温尽可能避免出现锐角,因为锐角处容易发生缺血度升高。代谢:缺氧、酸中毒、碱中毒、腺苷);B.血管收性坏死。在皮肤的表皮下层,真皮血管网的小血缩因子(体液:肾上腺素、血清素、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升压素、前列腺素Fa、血栓素。神经:α肾上腺素、血清素。管最后形成毛细血管袢,以保证表皮的营养。真物理:血黏度、温度下降、肌浆蛋白延伸)皮血管网存在丰富的吻合现象,但毛细血管袢的吻合并不常见。当皮瓣成锐角时,吻合的血管网即被切断,组织缺血易坏死,因此皮瓣的转角部位应当设计成弧形。由于表皮无血管供应,因此血管直径的变化一旦出现坏死常始于表皮。翻起皮瓣时,应尽可能深达深筋膜层,并用在任何时候,肌体都会通过收缩部分外周血锐分离法从深筋膜表面将脂肪分起,过多的脂肪管,以调节血管的阻力。这种调节作用的机制有可以小心地从皮瓣下面修去。真皮和真皮下血管2种:①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中央性调节作用:网是带蒂皮瓣血管系统的最主要部分。一个薄的②通过改变血管附近环境条件的周围性调节作蒂部同含有新有脂肪组织的皮瓣相比,活力差别用。被动地调节血管阻力依赖于血管内压力与组不大。织间隙内压力之间的平衡。当有重度水肿时,组织间隙内的压力大于血管内的压力,即可造成功血管阻力的变化能性血流中止。皮瓣形成后,血流即发生一定的变化,表主动改变血管直径,可通过调节全身性和现为皮瓣血管床内的血压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局部性的因素加以实现。全身性因素如温度、神6···试读结束···...

    2022-10-07 epub出版物 epub编辑

  • 《实用神经外科学》黄昌尧,徐溥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神经外科学》【作者】黄昌尧,徐溥主编【页数】191【出版社】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8.10【ISBN号】978-7-5433-3894-4【分类】神经外科学【参考文献】黄昌尧,徐溥主编.实用神经外科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8.10.图书目录:《实用神经外科学》内容提要:全书共分十一章,包括神经外科病历书写、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诊疗技术,以及各个亚专科领域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并附表介绍了神经外科常用量表、药物剂量和检查。全书从临床的一般性问题到专科性疾病,从病因、病理至诊断、治疗,从常用的诊疗技术到高新专科技术,层次分明地予以阐述,重点在于实用性强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式。既结合了神经外科的历史发展和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也参照了神经外科的新进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实用神经外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颅脑发育畸形第一节寰枕畸形一、概述枕骨、枕大孔或第一、二颈椎的先天性或获得性骨质异常使下脑干与颈段脊髓的活动空间有所缩小,有可能造成小脑、后组脑神经和脊髓的症状。由于脊髓有一定的柔顺性,易感受间歇的压迫,颅颈交界处的若干类型的病变可以产生一些症状,后者不但在不同病例中各不相同,而且还可时隐时现。当寰椎与枕骨发生融合,齿状突后枕大孔前后直径lt19mm时,可以引起颈段脊髓病变。平底颅是可引起或不引起临床症状的颅底扁平畸形:在侧位头顿X线片上,斜坡平面与前颅凹平面的相交角gt135°。颅底凹陷(齿状突伸入枕大孔)产生短颈项,伴有小脑、脑干、后组脑神经与脊髓体征组合而成的各种临床表现。Kliel--Feil畸形(颈椎骨的融合)除颈部畸形与颈椎活动受限外,通常不引起神经症状。寰枢椎脱位(寰椎相对向前移位)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脊髓压迫症。(一)病因先天性异常包括齿状突小骨,寰椎吸收或发育不全,与Arold-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或蚓部向下伸入颈段椎管脑部畸形)。软骨发育不全可造成枕大孔变窄,产生神经压迫。Dowm综合征、Morquio综合征(IⅣ型黏多糖沉积病)以及成骨不全都能引起寰枢椎不稳与脊髓压迫症。获得性异常可由外伤或疾病造成。当枕骨-寰椎-枢椎复合结构受到损伤时,在出事现场发生的死亡率很高。原因为骨质的损伤(骨折),韧带的损伤(脱位),或复合伤(C2半脱位,经枢椎的颈髓延髓交界处损伤与骨韧带的破裂)。半数是由车祸引起,25%由跌跤造成,10%由娱乐活动引起,特别是跳水意外。原来有颅颈交界处异常的患者在发生轻微颈部损伤后可以激发程度不等的进展性症状和体征。颈椎的类风湿关节炎和转移性疾病可引起寰枢椎脱位。顿颈交界处的缓慢生长的肿瘤(如脊膜瘤、脊索瘤)通过对脑干与脊髓的压迫也可产生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与Paget病可造成颅底凹陷伴脊髓与脑干压迫、类风湿关节炎是颅颈不稳定性最为常见的病因,外伤、肿瘤侵蚀或Paget病也可引起颅颈不稳定。(二)临床表现由于骨质与软组织异常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合对颈段脊髓、脑干、脑神经、颈神经根或它们的血液供应产生压迫,因此,发病征象变动不定。头部异常的姿势属常见,在某些病例中颈短或呈蹼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颈部疼痛与脊髓受压(脊髓病变)。运动传导束的受压引起上肢和(或)下肢的无力、强直与腱反射亢进。下运动神经元被累及则引起臂部与手部肌肉萎缩与无力。感觉障碍(包括关节位置感觉与振动觉得异常)往往反映脊髓后柱的功能障碍,患者可能诉说在屈颈时出现沿背脊向下往往直达腿部的放射性发麻感(Lhermie征)。脊髓丘脑束被累及(例如,痛觉与温度觉丧失)的情况不常见,但某些患者有手套-袜子型感觉异常2实用神经外科学或麻木。脑干与脑神经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核间性眼肌麻痹,向下的眼球震颤,声音嘶哑以及吞咽困难。常见向上臂扩展的颈部疼痛,与向头顶放射的枕下部头痛。头部的动作可使症状加重,咳嗽或躯体前倾可引发症状。疼痛是由于C,神经根与枕大神经受压与局部骨骼-肌肉的功能障碍。血管性症状包括昏厥,倾倒发作,眩晕,间歇的精神错乱或意识障碍,阵发性无力以及短暂的视觉障碍。身体移动或头位改变可以引发椎-基底动脉缺血。(三)诊断遇到涉及下脑干、上颈段脊髓或小脑的神经障碍,不论是固定的或进展性加重的,都应当考虑到颅颈交界处异常的可能。进行X线片检查(头颅侧位片连带颈椎在内,颈椎前后位与左、右斜位片)有助于明确可能影响治疗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异常情况的可复位性(可恢复正常的骨质弧度,从而解除对神经结构的压迫),骨质的侵蚀,压迫的力学机制,以及有无异常的骨化中心或伴有畸形发育的骨骺生长板。CT椎管造影可对神经结构的异常以及伴发的骨质变形提供解剖学方面的细节。矢状MRI能很好地显示伴发的神经病变(脑干和颈髓受压情况,合并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以及血管性异常)。MRI能将骨质与软组织的病理学联系起来,并明确显示畸形与伴发神经缺陷(如Amold-.Chiri畸形、脊髓空洞症)的水平与范围。椎动脉造影或MRA可选择性地用于明确固定的或动态的血管受压情况。(四)治疗某些颅颈交界处异常(例如,急性损伤性寰枢椎脱位与急性韧带损伤)只需要通过头位的调整就可以得到整复。大多数病例需要应用帽形光环状支架做骨骼牵引,牵引重量逐步增加至3.6~4kg以达到复位。牵引通常能在5~6d内奏效。如能达到复位目的,需用光环连带的马甲背心维持固定8~12周:然后做X线片复查以证实复位的稳定性。如果复位仍不能解除神经结构的受压,必须进行手术减压,采用腹侧或背侧入路。如果减压后有不稳定现象出现,则需要做后固定术。对其他一些异常(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单纯进行外固定不大可能达到永久的复位,需要后固定(稳定术)或前减压加稳定术。颅颈交界部位的融合手术有多种方式,对所有不稳定的部位都必须予以融合。对转移性疾病,放射治疗与硬的颈托常有帮助。对Paget病,降钙素、二磷酸盐有帮助。二、扁平颅底和颅底凹陷(一)概述颅底凹陷是指枕大孔周围的颅底骨向上方凹陷进颅腔,并使之下方的寰枢椎,特别是齿状突升高甚至进入颅底。这种畸形极少单独存在,常合并枕大孔区其他畸形,如寰椎枕骨化、枕骨颈椎化、枕大孔狭窄及齿状突发育畸形等。颅底凹陷通常分为两类: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指先天性畸形,较常见。常合并寰枢椎畸形、寰枕融合、寰椎前弓、后弓或侧块发育不良、齿状突发育异常,以及Kliel--Feil综合征等。有时也可因为严重的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病等因素造成颅底凹陷、因骨质变软,受头颅重力作用而下沉,引起颅底凹陷,称为继发性。本型极少见,其临床重要性远不如先天性重要。扁平颅底是指后颅窝发育位置较高,即由蝶鞍中心至枕大孔前缘与鼻根至蝶鞍两线交角的基底角增大导致整个颅底平坦。在正第一章颜脑发育畸形3常成年人为132°~140°。基底角减少无临床意义,而增大则表示颅底发育畸形。(二)临床表现先天性颅底凹陷常在中午以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通常在20~30岁以后,常因轻微创伤、跌倒,促使脑干或脊髓受损。虽然幼童也可能发病,然而多数患者往往因年龄增长,椎间关节退变及韧带松弛,逐渐发展而引起症状。先天性颅底凹陷易累及小脑、脑干及前庭功能。不仅表现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还可能出现眩晕、眼震及第5、9、10、11脑神经受损的症状与体征,性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异常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呼吸肌功能衰减常常使患者感觉气短,说话无力,严重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性呼吸抑制、睡眠性呼吸困难等。(三)诊断本病常合并寰枢椎畸形,或Arold-.Chiari畸形,此时神经受损的表现更为复杂。先天性扁平颅底或颅底凹陷在未出现神经症状之前不易诊断,但部分患者伴有低发际,头面部发育不对称,斜颈或短颈畸形,这些表现常常引导医师做进一步的X线检查。以寰椎为中心颅颈侧位X线片可以做以下测量。Chamerlai线:由枕大孔下缘至硬腭后极的连线。齿状突顶点位此线之上超过3mm为异常。有时枕大孔下缘在X线片上显示不清,也可因颅底凹陷后缘也随之内陷,影响测量结果。McGregor线:枕大孔鳞部的最低点至硬腭后极的连线。正常时齿状突顶点位于此线之上,但小于4.5mm。大于此值则说明颅底凹陷。此线避免了Chamerlai线的缺点。McRc线:枕大孔下缘至斜坡最低点的连线。此线无助于诊断,而用以表明齿状突凸入枕大孔程度。据McRac观察,齿突位于此线之下时很少出现症状;反之则多有症状。断层摄片及CT扫描对了解该部位骨性结构的形态、相互关系,确定其发育缺陷有一定的帮助。CTM(脊髓造影加CT)及MRI对了解神经受压的部位和程度是必要的。MRI尚可以观察神经结构内部的病损状况,有时可以代替CTM及脊髓造影。(四)治疗无症状的颅底凹陷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随诊。有神经压迫症状者则需手术治疗。枕大孔后缘压迫则需行后路枕大孔扩大减压术,若同时行寰椎后弓切除则以同时行枕颈融合术。然而,脑干或脊髓腹侧受压比较常见,并且常伴有先天性寰枕融合或齿状突畸形。此时以前方减压为宜。口腔径路显露,可以在直视下切除寰椎前、齿状突,必要时可将枢椎椎体及斜坡下部一并切除。但该手术途径显露并不十分清晰,还需特殊的自动拉钩、光源、气动钻等特殊器械,由于减压在前方,破坏较多的稳定结构,通常需要先行后路枕颈融合术。三、小脑扁桃体下疝小脑扁桃体下疝又称Amold-Chiari畸形,这是一种常与颅底凹陷畸形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一)病理改变小脑扁桃体下疝是由于后颅凹中线结构在胚胎期的发育异常,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小脑扁桃体呈舌状向下延长,与延髓下段一并越出枕大孔而进入椎管内,与其延续的脑桥和小脑蚓部亦4实用神经外科学随之向下移位,亦可能造成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变形,枕大孔与椎管起始部的蛛网膜下隙狭窄等一系列变化。扁桃体下疝有的低至枢椎或更低水平。重型者,可见部分下蚓部也疝入椎管内,由于上述的改变,使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等脑神经,上部颈脊髓神经根被牵下移:枕大孔和颈上段椎管被填塞引起脑积水。本病若与脊髓脊膜膨出、其他枕大孔区畸形伴发,则症状出现较单纯者早而重。依据病理变化可分为A型(合并脊髓空洞症)及B型(单纯扁桃体下疝)。(二)临床表现由于脑干、上颈段脊髓受压,神经组织缺血,脑神经、脊神经受累和脑脊液循环受阻,通常出现下列症状。1.延髓、上颈段脊髓受压症状表现为某一侧或四肢运动及感觉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膀胱及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呼吸困难等。2.脑神经、上颈段脊神经症状表现为面部麻木、复视、耳鸣、听力障碍、发音及吞咽困难,枕下部疼痛等。3.小脑症状表现为眼球震颤、步态不稳或共济失调等。4.颅内高压症由于脑干和上颈段脊髓受压变扁,周围的蛛网膜粘连增厚,有时可形成囊肿:延髓和颈段脊髓可因受压而缺血及脑脊液压力的影响,形成继发性空洞病变、颈段脊髓积水等。(三)诊断为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可做MRI、CT扫描,椎动脉造影。对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检查时要注意突然呼吸停止,故应谨慎从事并有应急措施。目前,最好的检查手段是MRI检查,在矢状位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具体部位,有无延髓及第四脑室下疝,脑干的移位,脊髓空洞症及脑积水等。(四)治疗本病并非一经诊断都需手术治疗,因为有相当多的病例,临床症状并不严重。对于年龄较小或较长者,应密切观察。仅对症状和体征严重者,方可施行手术。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并对不稳定的枕颈关节加以固定。手术适应证:①延髓、上颈段脊髓受压;②小脑和脑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③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增高;④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定。手术方法主要为枕骨部分切除以扩大枕大孔,以及寰椎后弓切除减压术。硬脑脊膜应广泛切开,分离粘连,探查第四脑室正中孔,如粘连闭塞,应小心分离扩张,使之通畅。不能解除梗阻者则应考虑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的分流手术。对不稳定的寰枢椎脱位,则行枕骨和颈椎融合术。第一章颜脑发育畸形5第二节颅裂颅骨闭合不全的先天畸形。与脊柱裂相似,发生率远低于脊柱裂。往往在颅骨中线部位有骨缺损,无局部症以及神经症状者称隐性颅裂,多偶然发现。若颅内结构从骨缺损处膨出,则称为脑膨出。可按膨出部所含结构的不同分为四大类:①脑膜膨出,囊内仅为硬脑膜和脑脊液:②脑脑膜膨出,囊内有脑组织疝出,但脑室并未延伸进入囊内:③积水性脑膨出,脑室系统的一部分与脑膨出的腔相交通:④囊性脑脑膜膨出,有脑和脑室膨出,硬膜和脑组织之间的空间有液体存在。临床上以前两型多见。最常见的膨出部位在颅骨后部枕外隆凸附近。也可位于颅底,向前下进入鼻腔或鼻额、鼻眶区。位于鼻根、眼眶、前额者称为前额部脑膨出。覆盖膨出的被膜常为正常皮肤。颅骨缺损大小变异很大,小者仅数毫米,大者数厘米。后者多有脑膨出。枕部脑膨出常为圆形软肿块。基底形态不同,有广基者亦有呈蒂状者,其大小依顿骨缺损的程度而异。膨出部的张力可随患儿哭闹而增加,常可触及搏动。前额部和突入鼻腔的膨出尚需与鼻根部肿物、眶内肿物和鼻息肉相鉴别。穿刺吸出脑脊液即可确诊。患儿常见智力发育迟缓,局限性肢体力弱或痉挛。枕叶受损则可见视觉障碍。有脑组织膨出者几乎均合并脑积水。也可合并全身其他器官的畸形,如唇腭裂、脑穿通畸形、脊柱裂和畸形足。膨出包块可逐渐增大,囊壁菲薄者可破裂造成脑膜炎。治疗以手术为主。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手术以修补缺损为主,其内容物要予以切除避免还纳。前额鼻根部的脑膨出需行开颅修补和颅外整形二期手术,此手术可待患儿稍大后方进行。合并脑积水者尚需行脑脊液分流手术治疗。一、鼻根部膨出鼻根部脑膨出分鼻额型、鼻筛型和鼻眶型三类。有共同的颅骨缺损内口,位于鸡冠前的额、筛骨间,或在中线部,或一侧,或两侧。但从面部看,膨出囊位置各不相同:鼻额型位于眉间或鼻根部:鼻筛型较鼻额型低,并伸向双眼眦,形成双叶状:鼻眶型在单侧或双侧眼眶的前下方,使眼球移向外上方。膨出的神经组织有额叶和嗅觉结构,严重者囊内含有双侧额叶和大脑镰。(一)病因鼻根部脑膨出儿母亲常有孕期感染、外伤和服用药物史。(二)临床表现鼻根部脑膨出的临床表现。1.鼻根部脑膨出患者母亲常有孕期感染、外伤和服用药物史。2.可合并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脑积水、胼胝体发育不良、小脑回、多趾(指)畸形和室间隔缺损等。3.在眉间、鼻根部和眶部有一个或两个(两侧)包块,通常有皮肤覆盖。膨出包块逐渐增大。可引起面部畸形,如鼻根扁宽、眶距增宽,有时眼脸呈三角形,双眼挤向外侧,鼻根部脑膨出6实用神经外科学严重时,双眼闭合不全。如膨出囊自眼眶后方膨出时,可使病侧眼眶扩大、眼球突出。压迫鼻腔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和胃炎。有时膨出囊突入鼻腔,可形如鼻息肉。4.一般无神经系统症状:有时有嗅觉丧失,若膨出囊突入眶内者,可引起Ⅱ、Ⅲ、Ⅳ、I和V第一支等脑神经损害的症状。(三)辅助检查同前部分“枕部膨出”,行冠状位CT及脑池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漏出部位。鸡冠明显向后方移位。(四)诊断要点鼻根部软组织包块:影像学阳性发现。(五)鉴别诊断注意同皮下肿物的鉴别。(六)治疗1.鼻根部脑膨出的手术目的减轻面部畸形,减少双眼视力和脑组织的损害。2.鼻根部脑膨出的手术时机手术宜在出现明显面部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之前施行。3.鼻根部脑膨出的手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取额底入路,探查膨出囊,细心勿撕破硬脑膜。如果囊颈宽,疝出的脑组织有功能的话,应将其回纳颅内。多数情况下,骨缺损小,膨出囊内脑组织无功能,此时宜在囊颈内割断之,用颢肌筋膜或大脑镰瓣严密修补缝合硬脑膜缺损,并用纤维蛋白胶粘封,以防脑脊液漏。膨出囊的颅外部分,一般不需处理,日后会皱缩至不需再次手术切除;如果颅外膨出包块大,且引起呼吸梗阻的话,需分块切除囊内容物。对于小的颅骨缺损,用纤维组织充填即可:对于大的缺损,需用颢区自体颅骨修复之,固定于骨缺损周缘的硬脑膜上,或用钛网固定,以支持修复的硬脑膜,防止脑膨出复发。面部畸形明显的,以后做颅整形术。(七)预后预后较好,比其他部位的膨出治疗效果好: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20%。二、枕部颅裂伴膨出(一)病理枕部缺损位于枕外隆凸下方中线上,严重者缺损可自枕外隆凸至枕大孔,后颅窝静脉窦可以包绕骨质缺损的边缘,有时直窦可以进入膨出的部分。在脑膜脑膨出中,小脑蚓部常可膨出,严重者可包含枕叶和侧脑室,甚至形成积水性脑膨出。更严重者,脑干可以疝入囊腔。(二)临床症状患儿出生后即可见枕部中线处的膨出,随生长逐渐长大。有些基底宽,有些基底窄。多数可以直接扪及骨质缺损,可以有脑积水体征。(三)辅助检查CT和MRI可以显示膨出的脑膜,脑脊液和神经组织。X线片可以显示骨质缺损。···试读结束···...

    2022-09-28 神经外科学科排名 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开幕式致辞

  • 《班主任工作原理与策略》薛晓阳,蔡,申卫革|(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班主任工作原理与策略》【作者】薛晓阳,蔡,申卫革【页数】277【出版社】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684-1317-6【分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参考文献】薛晓阳,蔡,申卫革.班主任工作原理与策略.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班主任工作原理与策略》内容提要: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能力被视为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之一,班主任的专业化既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是新的教师专业标准备受重视的主要内容。本书由基本理论、常规管理、组织协调、学习指导、生涯教育、心理辅导、文化建设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贯穿实践性教学理念,把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活动教学等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来。本书既适合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学习参考,也适合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参考。《班主任工作原理与策略》内容试读第一篇班主任工作基本理论一、成长共同体一班级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一)什么是班级班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教学单位,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它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组织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空,是促进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教育环境。(二)你了解班级吗班级是一个社会性组织。班级组织是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统一编制的,并且具有一系列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成员一旦编制成班,就不能随意更换。班级管理主要是班主任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提出社会化的规范性要求,班级中的活动也会反映社会对教育者的培养要求,以及社会环境的渗透和影响。无论是在班级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中,学生都要和教师、同学群体中的成员进行交往和互动,这就构成了班级的社会关系。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因此,有人说班级是一个ldquo小社会rdquo。班级不仅是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体系,而且是一种为社会需要培养未来人才的社会组织。班级组织具有各类社会组织的共同特点,通常包括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和信息沟通结构等在内的组织结构。班级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不仅要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而且也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持。班级是一个教育性组织。班级组织是一个由教师和若干有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学生组合而成的文化生态组织。整个学校的教育功能主要在班级中实现。作为学校组织的一个基本成分,班级组织不仅是教育性的学习组织,也是教育性的生活组织。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力量,是现代教育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在现代学校教育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单位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就是强调班级的教育性。团体动力理论告诉我们,要影响和改变一个人,最好先改变这个人所处的组织。组织在一个人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002rdquo班主任工作原理与策略织,因此,班级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班级教育不同于企业管理,不是生产以盈利为目的的产品,而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在班级里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社会技能,还要通过课程、活动和人际关系等载体学习社会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级是一个文化性组织。作为一种组织亚文化,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就是塑造良好的班级形象。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特色所在,是班级作为教育组织的重要特性,它具有凝聚人心、建立身份认同的力量。班级文化缔造积极的人文关怀,将班级品味由内而外地弥漫在整个班级之中。班级文化体现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和强大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给学生精神世界以充分关照,使之得以拓展。班级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对于班级中的学生而言,首要的属性是ldquo学习者rdquo,其基本任务是学习。学生学习是为将来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的ldquo奠基性学习rdquo。班级组织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班集体的目标、规范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在班级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和小组学习中的伙伴交往,以及集体生活中其他多种多样的情境,为学生积累交往经验、学习变换角色、提高担当角色的能力,提供了锻炼和体验的机会与条件。班级介绍①我们11班是一个团结友爱、活泼向上、天真率直的班级,是一个由65个人组成的集体。在ldquo孙主任rdquo(班主任孙老师)含辛茹苦的ldquo拉扯rdquo下,我们班正以一种不断奋进的姿态迎接一个又一个明天。我们11班是一个个性极为突出的班级。本班教学十分不错,跟了ldquo蒋委员长rdquo(数学老师蒋老师)两年,每个同学的思维都变得很活跃,语言谈吐风趣幽默,下课间笑声常不绝于耳。对待学习大家都是一丝不苟,常常愿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学习气氛十分浓厚。①余文森,等主编:《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页。第一篇班主任工作基本理论:003所以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正稳步提高。搞活动我们班也很积极,曾被授予ldquo优秀红十字班级rdquo之称号。我们11班也是一个相当前卫的班级,从歌手的新专辑到热门的网络游戏再到新近的世界聚焦,我们班无不冲在潮流的浪尖。但我们班同学唯独不拘小节于吃穿,在衣食方面属于典型的ldquo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rdquo。(三)你了解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吗班级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人生场所,是学生认知世界、学会生存的ldquo生命舞台rdquo。班级组织是一个典型的ldquo儿童社会rdquo,也是社会影响学生和个人进入社会生活的通道之一。班级作为一种生活的时空,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蕴含着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班级的社会化功能。个体社会化是指主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与社会一致的社会态度、价值观、信念及人格特征,遵循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成长为社会的积极成员的过程。班级组织作为一个共同体,具有以下三个本质特征:第一,高度的社会倾向性。班级组织不是一个封闭体系,而是包含在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之中的,班级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人际、审美等方面的表现。第二,高度的组织性。班级的组织模式在横向和纵向层次上都具有倾向性,把组织看作一个系统,不只限于各班委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整体效应上。第三,高度的社会主体性。在社会活动中,群众是活动的主体;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最能体现社会活动的是班级活动,班级活动的目的、价值和内容受到社会制约,而班级最能培养集体意识和自觉的、统一的社会心理。因此,班级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体性①。班级是根据学校行政管理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基础群体。因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以班级为重要单位,通过教学工作和其①罗念国:《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教育导刊》,2000年第11期。004rdquo班主任工作原理与策略他各种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指点生活目标、教授社会规范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即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从而实现学生从ldquo班级人rdquo向ldquo社会人rdquo的转化。班级组织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表现为:班级是学生生成社会价值观的场所;班级是学生获得社会技能的场所:班级是学生习得社会规范的场所;班级是学生培养社会角色的场所。班级的个性化功能。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在班级组织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意味着ldquo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集体的交往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dquo。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形成了学生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班级组织的个性化功能意味着:班级组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班级组织的目标建设中,要为每个学生精心设计与拟定个性图景和性格发展途径;在班级社会化学习、交往、公益劳动、游戏、社会生活、集体自治等多种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学生个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班级的归属功能。班级组织的归属功能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归属感、尊严感、安全感。我们说,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在校生活的ldquo小社会rdquo。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学会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场所,同时还是学生满足自尊、丰富个性、健康发展的场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群体性是人的本能之一,所以归属的需要也是学生的基本需要之一。班级使学生获得了第二次归属,第一次归属是家庭。这种同龄归属交往能获得许多家庭归属所不能给予的东西,这是个体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归属的需求是个体的自主需要,是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班级学习实现了归属交往过程的满足,给予了学生个别学习所不能获得的心理健康成长的营养素。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交往是一种营养,是个体社会化不可缺少的营养,有了这种营养,个体才有可能完成社会化的进程。班级创造了同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在这种交往中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传递各自的思想、感情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第一篇班主任工作基本理论005二、人生导师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ldquo重要他人rdquo班主任究竞有多重要?①对于整个教育大局而言,或许我们每个班主任的力量都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一个个走进校园的孩子而言,我们每一个班主任的责任却又沉重如山。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班主任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甚至比校长和中层干部都重要。有时候校长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学校依旧能正常运转。但当一群班主任离开一段时间,学校可能就会乱套。如果说教育是一场战争,那么班主任就是在最前面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一群人,他们付出最多,最辛苦,风险最大,我想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如果每个班级都充满阳光和正能量,那么这所学校的校风与学风一定不会差。(节选自乌蒙流浪者新浪博客)(一)何谓ldquo重要他人rdquo中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ldquo重要他人rdquo。ldquo重要他人rdquo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按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第6卷)》的解释,ldquo重要他人rdquo是对个体自我发展(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即对个人智力、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和对个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父母、教师、受崇拜的人物及同辈群体等。影响人一生发展的人很多,在婴幼儿期,影响其发展的大多是父母、家人,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影响其发展的有父母、其他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其中,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或起关键作用的人,我们称之为ldquo重要他人rdquo。每一个体的发展都有各自的ldquo重要他人rdquo。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middot凯勒的发展与成功,其ldquo重要他人rdquoDhtt://log.ia.com.c//log_443d60340102xe6f.html.006班主任工作原理与策略middotmiddotmiddot试读结束middotmiddotmiddot...

    2023-03-25

  • 《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庄泽,吴承玉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诊断学》【作者】朱文锋主编;庄泽,吴承玉副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一五”“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页数】282【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1【ISBN号】7-5132-4039-0【分类】中医诊断-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朱文锋主编;庄泽,吴承玉副主编.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1.图书目录:面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学强调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临床进行思维分析时,有时是先辨病然后再辨证,有时是先辨证然后再辨病。如果通过辨病而确定了病种,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演变规律而提示常见的证型,因而是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当疾病的本质尚反映不够充分时,先辨证不仅有利于当前的治疗,并且通过对证的变化的观察,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揭示,从而确定病名。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在《周礼·天官》便有“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的记载。公元前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即可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到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难经》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是一种神圣工巧的技能,并特别重视脉诊,其所提出的独取寸口诊脉法,对后世的影响甚大。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以作为诊疗的原始资料。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总结了汉以前有关诊疗的经验,将病、证症及治疗结合,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被公认为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他通过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腑为纲辨杂病,将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伤寒杂病论》在疾病的分类上基本做到了概念清楚、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水平,至今仍沿用其整体模式。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的诊病学术思想,记载于《中藏经》中,其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甚为精当。晋唐时期的医家,大多把诊断与治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亦有把诊断作为专门学科进行研究者,其突出代表为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该书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被后世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等地。晋代的有关医籍中,对于传染病、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断已有比较翔实、具体的记载,如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肘后备急方》还记载有“初唯觉四肢6中医诊断学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黄柏染者,此热毒入内。”这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可说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全书共分67门,列出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内科疾病论述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详细记载,如外科仅金创病候就有27种,眼科病候有38种,妇科病候有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明确,同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的突出论著,如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颇有特色。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决》,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颇有影响。元朝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如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滑寿的《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刘防著《幼幼新书》,论述望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金元四大家在诊疗上各有特点,刘河间诊病,重视辨识病机;李东垣诊病,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诊病,主张内外相参;张从正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对各种发疹性疾病的鉴别颇为明确明清时期,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此外,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清代李延罡的《脉决汇辨》,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决》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使脉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正》,载图149幅。对于四诊的综合性研究,影响较大者,如清·吴谦等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决》,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清·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此外,清·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等,也都有一定成就。清·汪宏的《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明清时期不仅对杂病的诊断、辨证有深入研究,尤其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认识,更有突破性的发展。明·吴又可的《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薛生白的《湿热条辨》、余师愚的《疫疹一得》、吴鞠通的《温病条···试读结束···...

    2022-07-26

  • 《在美国当报人》程怀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在美国当报人》【作者】程怀著【页数】253【出版社】上海:文汇出版社,2018.07【ISBN号】978-7-5496-2676-2【价格】48.00【分类】中文-报纸-新闻事业-美国-现代【参考文献】程怀著.在美国当报人.上海:文汇出版社,2018.07.图书封面:澄的两本书,其实都只在讲着一个故事:人生的励志与壮阔,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在美国当报人》内容试读报人梦圆在前半辈子,我不止一次和新闻工作擦肩而过,挫折使我认命,把新闻工作淡忘了。做梦也没有梦到踏进西方世界后竟然一脚踏进一家报社,开始报人生涯,圆了少年时的梦。这是命中注定的吗,还是有贵人相助?1982年9月1日,我踏进旧金山的《星岛日报》办公室。这一天,是我踏上美国国土的第186天。从这一天开始,我终于实现了做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宿愿。想做一名新闻工作者到做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经历了半辈子。在前半辈子我不止一次和新闻工作擦肩而过,挫折使我认命,把新闻工作淡忘了。做梦也没有梦到踏进西方世界后竟然一脚踏进一家报社,开始报人生涯,圆了少年时的梦。这是命中注定的,还是有贵人相助?旧金山《星岛日报》的办公室位于唐人街的边缘,位置是很不错的,正门在干尼街上,侧门在商业街上,这是一座地面三层、地下一层的建筑。1干尼街的东侧是金融区,西侧是唐人街,作为唐人街的边沿,干尼街的中文街名和英文街名(KEARNYSTREET)一同铸在街牌上、竖在街道旁。唐人街的街道都有官方认可的中文名,所有中文名都是早期中国移民中的文化人翻译的,因为早期移民都是广东人,犹多台山人,讲广东话或台山话,英文名称译成中文也都是广东音或台山音。在前面短短的文字里我一再用了“唐人街”的名称,是不符合旧金山华人的语言习惯的,此间的华人对唐人街习惯称华埠。华人把I旧金山称大埠,把加利福尼亚州首府SACRAMENTO称二埠,不要问为什么,那是旧金山的华人先辈们一个世纪前就这么叫的。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LOSANGELES(洛杉矶)被旧金山的华人称为罗省,加利福尼亚州最南面的一个城市是SANDIAGO,在旧金山华人的语言里称为“山鹧鸪”,你一听或许会昏倒。旧金山附近的一些城市也各有很奇特的中文译名,OAKLAND译为屋仑,HAYWARD译泽为希活,SANMATEO译为圣马刁。这个“刁”字中国人是忌用的,在中国电影里只有反面人物姓刁。样板戏《沙家浜》有个主角阿庆嫂,还有个反角刁德一。我从踏进《星岛日报》的那一天开始,必须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地从学习华人端口语言开始。我听得懂广东话,至少我可以听懂八九成,但是台山话完全听不懂,正如我是浙江人,却听不懂温州话。做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的工作是写新闻,新闻里的地名、街名、人名、物名,用2中文写出来如何让读者看得明白,这是学问,必须要认真学的。二中国香港《星岛日报》于1961年发行航空版,空运旧金山,由唐人街的昌记栈代理发行,两年后在旧金山设立第一所海外版办事处自行发行。干尼街的《星岛日报》办事处是1975年5月开张的,建筑外观用了“星岛”标志性的黄、黑二色,墙是黄色,窗框和门是黑色。我踏进这座建筑时,它的“星岛”形象出现在旧金山闹市区不过7年,但“星岛”航空版出现在旧金山华埠的报摊上已经有21年之久。世上的事物总是逐步完善的,1978年旧金山《星岛日报》自设印刷厂,同时有了排版部门,中国香港《星岛日报》总社决定聘用我,释放出一个讯号,“星岛”海外版办事处将要设立编辑部,成为完整的可以全面运作的分社,作为报纸推销点的办事处正在逐年转型,过渡成为一个完整的报社。先由昌记栈代理,后自设办事处主理,“星岛”航空版在旧金山发行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是“星岛”高层正确的决定。航空版给旅居海外的中国香港人提供家乡的讯息。1954年“星岛”创办人胡文虎先生病逝,其女公子胡仙小姐主政“星岛”报业,她远赴美国西北大学研读新闻学,常来旧金山了解海外市场的需要。正是胡仙小姐的远见卓识,使《星岛日报》成为第一家国际性的华文报纸。当时逐个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星岛日3报》的口号是:“凡有华侨的地方,就有《星岛日报》。”宏图大略的确做到了,每一个《星岛日报》分社把发行扩展到周边地区,如旧金山分社的发行网遍布美国西部各州,所以旧金山发行的《星岛日报》称为美西版。美西各州的华人都可以读到当天的《星岛日报》。80年代初中国台湾的两大报业《世界日报》和《中国时报》都向海外扩展,海外华文媒体发展迅速,《星岛日报》已有基础,可以在同业竞争中不败。我踏进《星岛日报》的门成为“星岛”的一员时,完全不知道《星岛日报》的发展史,也不知道旧金山湾区华文报纸竞争的激烈,我也不知道在旧金山华人小区中将如何开展工作,如何从事我心向往的新闻事业。三第一天上班,我是从偏门进来的。新职员的第一天难免拘束,等同事们到齐了,我被一一介绍认识。这座外墙黄、黑两色的建筑内的地面一层是对外营业用的,一圈柜台的后面坐着负责广告的、负责发行的职员,一位会计和位经理,还有一位最年轻的小姐是整个办公室的得力助手,买广告的顾客多了她就帮忙广告工作,订报的顾客多了她就帮忙发行工作,我第一天上班就是这位小姐给我开的门,她作了自我介4绍,她是曹念秀,成了我认识的第一位同事。营业室里坐了半圈的职员全是中国香港人,广东话是“星岛”的官方语言,好在他们都能讲普通话,他们讲普通话的准确度超过我讲广东话。地面一层有一圈阁楼,有一位年龄比较大的半老先生坐在阁楼里静悄悄地做他的工作,他的工作极简单,每天把剪成一寸见方的小广告贴在和报纸一样大的胶版上,他全程手工操作,用许多年不变的工作方法完成他的职责。因为我的工作不需接待登门的顾客,经理江小梅安排我上阁楼坐在小广告先生的对面,每天面对这位半老先生梅景纪,听他说些陈旧的我不甚明白的故事,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慢慢进入角色。80年代初旧金山华埠最古老的两份中文报纸还在他们的兴旺时期。一份是《少年中国晨报》,是在孙中山先生直接领导下的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另一份是《金山时报》。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成立,1909年11月孙中山第二次来美,先后在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成立同盟会分会,次年8月在旧金山发行《少年中国晨报》,“晨报”成为同盟会的活动联络点。这份有光荣历史的报纸在旧金山发行四分之三个世纪后退出舞台。《金山时报》创刊于1924年,是侨胞办的报纸,资金雄厚,社址在华埠沙加缅度街上,办公室、排字房和印刷厂均在同一建筑内。《金山时报》一直是旧金山湾区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金山时报》办报的风格始终不变,始终用铅字排版,始终用直排黑白版,也始终用他们创造的如“山鹧鸪”之类的译名。5岁月流逝,年轻一代不读华文报,新移民读了不明白,读者日渐消减,《金山时报》在进人新世纪以后,终于支撑不下去,2004年被《星岛日报》收购,但在“星岛”旗下仅两年,亦难以为继,无可奈何花落去,最终在旧金山湾区的报摊上彻底消失了,进人历史。四话说远了,回到报人生涯的第一天吧。我在阁楼的座位坐定,环顾四周,发现这座建筑非常独特有趣,外观是“星岛”的标志,内部便是“报社”的特色,室内四壁贴着墙纸,墙纸上不用图案、不用色彩,而是白纸黑字,放大了的华文报纸,贴在墙上的墙纸的中国方块字全部是躺着的。设计墙纸的人,真是匠心独具,为《星岛日报》社设计了专用品。听从江小梅经理的安排,因为9月1日起阁楼上多了一个我,9月2日起报纸上就要多一版本地新闻。我的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和其他同事的工作时间无异,但作为一名做新闻的人,如此固定的工作时间肯定是不合适的。不适合做新闻的朝九晚五上下班时间维持了两年多,这是从单纯卖报纸至全面做新闻的过渡。我的第一天是怎么进行工作的呢?遵从经理的要求,我必须写五千字左右的新闻稿,编成一个本地新闻版,交给排版房植字排版,第二天的报纸便多了一6···试读结束···...

    2022-07-23 epub 图书 epub文章

  • 《徐梵传 修订版》孙波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徐梵传修订版》【作者】孙波著【页数】518【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9.01【ISBN号】978-7-5403-5256-1【价格】98.00【分类】徐梵(1909~2000)-传记【参考文献】孙波著.徐梵传修订版.武汉:崇文书局,2019.01.图书封面:澄传修订版》内容提要:徐梵(1909-2000):因性喜孤往而不为世人知得,因致思高远而难为学界识得,一生自外于名利圈,从未昭彰于公共领域的视野之中。鲁迅极为器重的学生,称其“颇似尼采”“无派而不属于任何翼”;师母许广平亦称其“天赋极高,旧学甚博”。精通梵、德、英、法、希腊、拉丁等语言,贯通中、西、印三大文化,且在诗歌、书画、文艺理论上造诣精深。《徐梵传修订版》内容试读绪言为梵先生书写传记,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原因有三:一心里不安,二资料不足,三才力不逮。然而自己还是一路做了下来,因为隐隐觉得有一份责任在焉。梵先生曾谈到“圣哲”室利·阿罗频多反对别人给他写传记。梵先生又在回忆鲁迅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若写他人传记等,更难处处真实。因为我们既不懂到自己,更不懂到他人。常时我们自以为了解他人,其实未尝了解。尤其于自己所敬爱的人,若写其言行等,便不免有所偏祖,隐讳,夸张,粉饰。治史学的人,必知道通常写史而秉直笔,是难得的事。”(《星花旧影》)以此对照,可以说我的叙事也不免主观。但是,亦可反向:谁人的叙事又能不是主观的呢?因为每一个人皆是“我”在说话,由于心境不一,理解不一,角度不一,亲疏不一,因而生发“多”种看法与意见,这又皆属正常。问题却在于“多”要归于“一”,即圣人所谓“同体为一”之“一”,也就是“同一知”。若求其次呢?则为“同情知”了。总之,是作同情的理解,走高上的道路,便无甚隔阂与分歧了。要之,这当属精神经验之事。究竟梵先生的传记当不当写?这又是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他老人家所贡献的是一份学术事业、精神事业,这与他的生命2丨徐梵传流程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了解他的故事,贴近他的追求,懂到他的心灵,会于解读他的文字与思想,大有裨益和收获。尝如《康德传》的作者美国人曼弗雷德·库恩说:“没有背景知识,我们便难以理解哲学家要表达的思想。”当然,这是指通相而言。别相呢,即是其特殊意义。笔者可结论道:他的经历有不可重复性,他的劳作有不可替代性。至于这“性”为大为小,则有赖于我们欲取什么样的观点了。梵先生曾说鲁迅“是那一时代所妪煦的成体”。我们读鲁迅,知鲁迅,觉得亲切、人微,感到振奋、拔起,这说明两橛是同一命运,不可分割,也是因为“我们现在认识的世界,便是在那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那么,梵先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成体”?于此又涉及史观,他尝云:“历史之于体属于过去,其用则属现在和未来。”(《百岁瞻言一商务印书馆一百年》)“过去”,即成传统,我们终将是传统的一部分。大致作如是观,读者会对作传人有一个宽容的理解了。梵先生在南印度琫地舍里时,有过一个助手,美国人玛丽斯(MariL.Whitaker),她说:“在我的印象中,徐先生有着深邃的意识和情感。他安静、高贵、优雅,他内中藏着超乎常人的意识和明觉。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完成这一意识的巨大转变的,难道是他在瓦拉纳西学习之时的沉思?或者是对于佛教和‘母亲’的终生奉献么?”(见玛丽斯2000年9月21日致詹志芳信)回答这个问题不难,亦是常俗语,即主观的条件和客观的机缘。就主观之条件而言,有先天和后天之别,于先天,许广平先生说他,“天赋极高…钦慕尼采,颇效其风度”;于后天,仍是许先生的话“旧学甚博,能作古诗、短评,能翻译”(《欣慰的纪念》)。后天还有可说者,就是他极为用功,未尝有什么“一日科头,三朝晏起”之绪言|3事,加之也从未被什么“运动”干扰过,所以出手便是纯粹的文字、精神的语言。这里一转,就到“客观机缘”了,或说他的“命运”使然。克实论之,他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在他的有生之年,遇到了两位世界级的精神导师:鲁迅和法国院母密那氏。他紧紧地追随他们,而且义无反顾。毋宁说,两位导师也是“欣慰”的,因为这个弟子对他们乃至对时代作出了响亮的回应:在鲁迅,其精神理想一“立人”“改造国民性”的宏愿—梵先生为之在学理上(精神哲学)奠定基础;在“母亲”,其精神事业一“每一新黎明,带来一新进步的可能性”的征程—梵先生为之将菁华(韦檀多学古今经典)介绍人中国。之后,他特立独行,前驱不已。用“诗哲”的语言来形容:他是一个“孤独的远征者”(“母亲”语),一个“在远道上追上自己的人”(尼采语)。然而,他首先是个劳动者,虽然,这劳动者乃属个体。譬如开矿,每日孜孜吃吃,进掘不休,所采集的呢,皆是样本,“典型”。然后放置在道旁,提示后来者:哪里有金脉,何处有宝藏。我们能见其足迹,仍清晰可辨;我们未能窥其背影,已没于远方。这通向远方的途径是一条精神大道,然正如船山夫子有日:“道大则荒…譬之治津途者,无径隧而任人之行,则蔓草遍于周行,而无所谓津途矣。”可说,君子以蔓草为津途,是谓:披荆斩棘。总之是开荒意味重,正因为他是先行者。常理是:有先必有后,有果必启因,这么,“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语)青年梵受鲁迅之嘱,翻译出了中国的第一部尼采著作《尼采自传》(ECCEHOMO)。其序末句有云:“读者们也许顺着这部著作所举的书名,在英、法、日,各种文字中,能够寻读、翻译吧。留着这种愿望,深切地期待现代中国青年。”这“愿望”,这“期待”,现4丨徐梵传在读来还是那么的亲切与新鲜!但是对于我辈而言:继之者也不易,因为这工作需要“锤子”,来雕琢“人”这一种“原形”(尼采语);随之者也不难,只要做到“守传承,求进步,多读书”(《石鼓文书法·序》)即可。这是徐先生的话。···试读结束···...

    2022-07-23 epub. epubpub

  • 《梵高 颜料释放的信仰 以艺术对抗疯狂》因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梵高颜料释放的信仰以艺术对抗疯狂》【作者】因著【丛书名】智美印象【页数】304【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680-5667-0【价格】79.80【分类】梵高(VaGogh,Vicet1853~1890)-传记【参考文献】因著.梵高颜料释放的信仰以艺术对抗疯狂.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

    2022-07-20 梵高是什么画派 梵高为什么要割掉自己的耳朵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