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王阳明心学日历》度阴山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2021王阳明心学日历》【作者】度阴山著【页数】761【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07【ISBN号】978-7-5594-4959-7【价格】99.90【分类】历书-中国-2021-王守仁(1472~1528)-心学-通俗读物【参考文献】度阴山著.2021王阳明心学日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07.图书封面:王阳明心学日历》内容提要:本书是一本解读心学的日历,由王阳明心学名言和知名作者度阴山的解读所构成。内文分为4大人生主题、12则圣人故事、365句心学名言,再由作者度阴山用大白话每天讲解,通俗易懂。每日一句心学名言,每月一则心学故事,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地学习知行合一的大智慧。本书既是一本日历,又是一本阳明心学学习手册,读者不必花大把时间研究学习,只需在翻过一页页日历的零碎时间里,每天读一句心学语录,就能在日积月累中通晓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2021王阳明心学日历》内容试读公历2021年·农历庚子年格物就是有担当·格物致知1月十一月十八元旦戊子月己酉日星期五FRIDAY【度阴山日:格物就是为善去恶】“格”就是“正”的意思:一棵苗歪了,我们把它扶正,这是“正”;一棵树苗没有歪,但我们保护它不歪,这也是“正”。所以,把歪树苗扶正,是“正其不正”,是“去恶”;让正的树苗不要歪,是“为善”。那么,所谓格物,就是“为善去恶”。怀室十一月架如士实接数宝【王阳明日】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年谱》公历2021年·农历庚子年格物就是有担当·格物致知2月十一月十九戊子月庚戌日星期六SATURDAY【度阴山日:格物就是正念】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堪称一部“玄幻片”。其实他感悟到的有三条:第一条,要看到“佛道之非”,这是让我们有担当精神;第二条,要“吾性自足,不需外求”;第三条,要“知行合一”。这三点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格物”,即在事情上正念头。94比和以人抽周手心乃【王阳明日】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答汪石潭内翰》公历2021年·农历庚子年,格物就是有担当·格物致知3月十一月二十戊子月辛亥日星期日SUNDAY【度阴山日:念头一起,立即正念】要在心发动处下工夫,不要间断。发动时无不合理,那么寂静处就无不中正。心的发动处就是念头起处。念头一起,马上下工夫去正念,这就是“格物”。遇到任何事,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祛除恶念、发展善念,所行所为就皆中正,都符合“天理”。【王阳明日】《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答王天宇·二》···试读结束···...

    2022-05-03 2021日历表 2021日历全年表

  • 王阳明心学》周月亮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心学》【作者】周月亮著【页数】326【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04【ISBN号】978-7-5596-1874-0【价格】59.80【分类】王守仁(1472-1528)-心学-研究【参考文献】周月亮著.王阳明心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04.图书封面:王阳明心学》内容提要:谪居龙场,顿悟圣道;巡抚闽赣,平匪诛藩;回乡守制,光大心学;总督两广,保境安民。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至始至终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学说,真正地做到了“三不朽”,从而超凡入圣。不论是遭逢困厄,还是身处顺境,他都凭借着心学的智慧,不悲不喜、无宠无惊地泰然处之。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因为他的心学智慧永不过时,他的人格魅力光照古今。诚如作者所言:“这个人用良心建功立业,因此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2022-05-03

  • 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方志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心学的力量》【作者】方志远【页数】261【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0【ISBN号】978-7-100-17871-6【分类】王守仁(1472~1528)-心学-研究【参考文献】方志远.王阳明心学的力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0.图书封面:王阳明心学的力量》内容提要:《王阳明心学的力量》内容试读第一讲从云端回到地面王阳明心学的力量2一、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伟大公元1499年,明孝宗弘治十二年,是明朝科举的“大比”之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齐集京师北京,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明朝的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要经过四轮考试。严格地说,前三轮都属资格考试:第一轮为“科考”,三年之内二考,在各府、州、县的官学进行。只有在科考中进入优等的“秀才”即官学学生,或以“同等学力”通过科考的“儒士”,才有资格参加下一轮的乡试。第二轮为“乡试”,在会试前一年的秋八月进行,故称“秋闱”,分别在各省省会进行。只有在乡试中录取为“举人”者,才有参加下一轮会试的资格。第三轮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春二月进行,故称“春闱”,又称“大比”。届时全国举人云集北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考试地点在贡院。明清时代北京的贡院今已踪迹皆无,只留有“贡院东街”“贡院西街”的名称,告诉人们当年“贡院”的位置。在会试中录取为“贡士”者,获得参加下一轮殿试的资格。由于殿试是等额考试,所有通过会试成为贡士的举人,已是“准进士”了。所以,对于天下的举子们来说,会试是真正决定命运的考试,所以才有“大比”之说。第四轮为“殿试”。和乡试、会试连考三场不同,殿试只考一场,属“排名”考试,通过一场“策试”,将贡士分为“三甲”,即三个等级: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人们分别称之为状元、榜3第一讲从云端回到地面眼、探花;二、三甲各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试,所以,进士们都是“天子门生”。弘治十二年的会试和往年一样,按程序进行,并无特别之处。但是,由于两位伟大人物的出现,使得这一年的会试非同寻常。这两位伟大人物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一位是刚到而立之年的南直隶举子唐伯虎,另一位是比唐伯虎小两岁的浙江举子王阳明。而唐伯虎、王阳明的家喻户晓,从一定程度来说,都和这一年的大比直接相关。唐伯虎姓唐名寅,“伯虎”为其字,是年30岁。前一年,唐伯虎在人才济济的南直隶乡试中高中榜首。人们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唐伯虎便是以南直隶解元的身份,踌躇满志地来到北京参加会试的。但是,会试刚结束,有位名叫华脉的给事中上书,直指主考官、礼部侍郎程敏政泄题,唐伯虎和另外一位富家出身的举子有行贿之嫌,理由是唐伯虎二人会试前见过程敏政,而二人试作的文章又与程敏政所出的试题相吻合。这件事情立即在朝野上下引起轰动。虽然经过核实,唐伯虎二人的考卷并没有出现在被录取的试卷之中,也就是说,虽然唐伯虎是南直隶的解元,但这一次的大比却是落第了。而爆料泄题的给事中华脉,也因为危言耸听的“妄奏”下狱贬官。这说明,泄题乃是“莫须有”。但是,“瓜田李下”,考生在考前见主考官,无论如何脱不了作弊的嫌疑,所以,主考官程敏政被罢官,唐伯虎二人则被革除功名,直贬为吏。这个打击对于心高气傲的唐伯虎极为巨大。明朝男女青年谈唐伯虎《西洲话旧图》王阳明心学的力量6被称为有明一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第一人。所以把王阳明、唐伯虎二人同时推出,是为了说明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明朝前期的“严峻冷酷”已经过去,社会已进入“百年承平”的转型时期;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呈现繁荣,风气日渐开放,思王阳明想趋向自由,多元化的社会正在到来。所以,不管是在体制内做官、建功立业,还是在体制外创作艺术、讲学授徒,或者从事其他的职业和活动,都有成功的机会,都可体现出人生的价值。这是一个“生产”天才的时代。王阳明出生的前十一年,“江南四子”之首的祝允明(自号枝山)出生在苏州府长洲县;前二年,“风流才子”唐伯虎出生在苏州府吴县。王阳明出生的第二年,“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出生在陕西庆阳即今甘肃庆城;四年后,识拔张居正的顾璘在苏州出生。在王阳明出生的前后,苏州的木工蒯祥、石工陆祥,因为工艺天才,为正三品的工部侍郎;江西的术士李孜省、邓常恩则因精通术数,分别做到正三品的通政使、太常寺卿。更多人的选择则是“弃学经商”,徽商、晋商、江右商等地域性商人由此而崛起。“三国”“水浒”的故事,也正是在这个时代通过民间艺人的反复说唱、民间文学家的反复加工,逐渐演绎成长篇巨制《三国志通俗演义》《忠义水浒传》的。正如老子的学说、孔子的学说、孟子的学说一样,王阳明及···试读结束···...

    2022-05-03 epub 图书下载 epub 图书网站

  • 王阳明年谱校注》邓凯校注|(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年谱校注》【作者】邓凯校注【丛书名】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历史文献整理【页数】277【出版社】宁波:宁波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526-3595-9【价格】48.00【分类】王守仁(1472~1528)-年谱【参考文献】邓凯校注.王阳明年谱校注.宁波:宁波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王阳明年谱校注》内容提要: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术思想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本书以通行的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所收《王阳明年谱》为底本(此通行本,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四库丛刊翻刻本),以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嘉靖四十四年周相序刻本为参校本(此本为世所罕见的孤本,自出版后,未见有任何学者对此版本进行过深入的阅读和研究,故而学术界少有人知,更未曾引用,遑论全面的编校整理),参校本里面有不少散佚的阳明夫子事迹史料和稀见语录,对目前学术界研究和全面深入多元了解阳明夫子的思想很有必要,并结合束景南先生《王阳明年谱长编》,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与研究王阳明生平的学术性、普及性俱佳的文本。《王阳明年谱校注》内容试读【刻阳明先生年谱引】■【刻阳明先生年谱引】【嘉请戊子春正月,相以知临川县,被召选试河南道监察御史。二月,奏疏请,皇上稽古修德,以答天眷,端好尚,杜佞幸,咎涉浚,怕落识,谪岭表,时阳明先生正有讨田州之役,阅得相报,亟檄促我曰:“平田州易,集众思善后难。”檄至,辄行。又曰:“俗心以谪官,事事为俗吏。”余谓此正俗吏之谈,全不省如何是俗?如何是不俗?道眼能自得之。相被檄矍然,遂就道。及丰城,而报先生卒南安矣,本年十一月丁卯也。嗟乎!相将及门,卒不得一禀业,以闻性与天道之说。虽然,檄数语,固性与天道之说也。先生《年谱》成,胡柏泉檄赣州佐毛汝麒刻之,未登梓,柏泉以少司马召,不竢驾行,嘱相促之。讫工,荐帙,展无檄我数语,偶脱之邪,抑误谓迩言漫脱之邪?因足之以确于绪山、龙溪、念庵。嘉靖甲子首夏九日,巡抚江西等处地方兼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郡后学周相识。】001■王阳明年谱校注【刻阳明先生年谱序【人有恒言:真才固难,而全才尤难也。若阳明先生,岂不亶哉其人乎?方先生抗议忤权,投荒万里,处约居贫,困心衡虑,茕然道人尔。及稍迁令尹,渐露锋颖矣。未几内迁,进南太仆,若鸿胪官曹简暇,日与门人学子讲德问业,尚友千古,人皆哗之为禅。后擢金副都御史,至封拜,亦日与门人学子论学不辍。而山贼逆藩之变,一鼓歼之。于是人始服先生之才之美矣。虽服先生之才,而犹疑先生之学,诚不知其何也。松尝谓先生之学,与其教人,大抵无虑三变。始患学者之心纷扰而难定也,则教人静坐反观,专事收敛。学者执一而废百也,偏于静而遗事物,甚至厌世恶事,合眼习观,而几于禅矣。则揭言“知行合一”以省之,其言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又曰:“知为行主意,行为知工夫。”而要于去人欲而存天理。其后又恐学者之泥于言诠,而终不得其本心也,则专以“致良知”为作圣为贤之要矣。不知者与未信者,则又病良知之不足以尽道,而群然吠焉,岂知良知即良心之别名。是知也,维天高明,维地广博,虽无声臭,万物皆备,古今千圣万贤,天下百虑万事,谁能外此知者?而致之为言,则笃行固执,允迪实际,服膺弗失,而无所弗用其极,并举之矣,岂专守灵明,用智而自私耶?专守灵明,用智自私而不能流通著察于伦物云为之感,而或牵引转移于情染伎俩之私,虽名无不周遍,而实难与研虑。虽称莫之信果,而实近于荡恣,甚至藐兢业而病防检,私徒与而挟悻嫉,废人道而群鸟兽,此则禅之所以病道者尔。先生之学,则岂其然乎?故其当大事、决大疑、夷大难,不动声色,不丧匕鬯,而措斯民于衽席之安,皆其良知之推致而无不足,而非有所袭取于外。002【刻阳明先生年谱序】■他日读书,窃疑孔子之言,而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夫圣非夸也,非尝习为战与斗也,又非有祝诅厌胜之术也,而云必克与福,得无殆于诬欤?是未知天人之心之理之一也。夫君子斋戒以养心,恐惧而慎事,则与天合德,而聪明睿知,文理密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矣。则何福之不获,何战之弗克,而又奚疑焉?不然,《传》何以曰:“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视诸掌乎!”夫郊社、禘尝之礼,则何与于治国之事也?夫道一而已矣,心亦一而已矣,通则皆通,塞则皆塞。文岂为文,武岂为武?盖尚父之“鹰扬”,本于敬义:而周公之东征破斧,实哀其人而存之,彼依托之徒,呼喝叱诧,豪荡弗检,自诡为道与学,而欲举天下之大事,只见其劳而敝矣。绪山钱子,先生高第弟子也,编有先生《年谱》旧矣,而犹弗自信。溯钱塘,逾怀玉,道临川,过洪都,适吉安,就正于念庵诸君子。念庵子为之删繁举要,润饰是正,而补其阙轶。信乎其文则省,其事则增矣,计为书四卷。既成,则谓予曰:“君滁人,先生盖尝过化,而今继居其官,且与讨论,君宜叙而刻之。”余谢不敢,而又弗克辞也,则以窃所闻于诸有道者,论次如左,俾后世知先生之才之全,盖出于其学。如此,必就其学而学焉,庶几可以弗畔矣夫。嘉靖癸亥夏日,巡抚江西等处地方兼理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金都御史滁上后学胡松序。】003···试读结束···...

    2022-05-03

  • 《精读王阳明》王春永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精读王阳明》【作者】王春永著【页数】268【出版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213-09317-3【价格】48.00【分类】王守仁(1472~1528)-思想评论【参考文献】王春永著.精读王阳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王阳明》内容提要: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兼军事家,他纳佛入儒,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集心学之大成,学问与事功皆堪称明朝第一流。本书从王阳明言行、著作中撷取125段金句,逐句阐发深入,探掘这位不世出伟人治学处世的秘诀,以为当今镜鉴。《精读王阳明》内容试读第一章把知与行当作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是人们常常提及的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话头,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说人的意识思想及观念要领先于行为实践,而行为实践是思想意识及观念的实现、完成,由此推论出阳明“知行合一”在实质上是主张“知先行后”。这其实是误解了阳明。我们考察阳明整体的“知行合一”说,就发现他一直主张“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无论从逻辑上还是经验上,二者在阳明的思想中都无主次和先后之分。如果我们通过大脑思维,知道某事某理在逻辑上是正确的,这还并不是知,因为逻辑正确不会对我们的身心有任何影响。只有我们从内心感受到某事某理的力量和价值,它才会成为主意,成为我们身心的一部分,这才算是知。而这个过程,是知与行的交互作用。在知与行互动下,我们和世界才会碰撞和感应,身心才会改变。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没有这个过程,即使我们面壁十年,也仍然只能算是无知。这才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道理。原文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分晓。一行做知的工夫,一行做行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002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传习录·徐爱录》(五)今译徐爱说:“上古之人把知行分开来讲,亦是让人有所区分,一方面做知的工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工夫,如此工夫方有着落。”先生说:“这样做就抛弃了古人的意旨了。我以前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如果深谙知行之理,若说知,行已自在其中了;若说行,知也自在其中了。古人之所以知行并提,只因世上有一种人,只顾稀里糊涂地随意去干,根本不思考琢磨,完全肆意妄为,因此必须说一个知,他才能行得端正。还有一种人,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思考,根本不愿切实力行,只是无端空想,所以说一个行,他方能知得真切。这正是古人为了救弊补偏,不得已而使之对策。假若明了这一点,一句话足够。”003···试读结束···...

    2022-05-03 epub 图书下载 epub 图书网站

  • 王阳明》秦家懿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作者】秦家懿著【丛书名】文史小悦册【页数】263【出版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01【ISBN号】7-108-05692-1【分类】王守仁(1472-1528)-哲学思想-研究【参考文献】秦家懿著.王阳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01.图书目录:王阳明》内容提要:要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和他的哲学,本书是最应推荐的入门作品。书中直溯阳明本人的对话和著述,由浅入深,探讨他的思想精髓:王阳明创立的体系,究竟是“儒”还是“禅”关于王阳明其人,是“圣”还是“凡”经过后世对“王学”的激烈批评,对阳明“心学”该如何给予总的评价本书均有明确、精当的评述。此书初版于1987年,具备那个时代汉学学者平实、儒雅的学术风格。《王阳明》内容试读第一章“王学”的前驱:总论宋明理学引言王阳明属于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王阳明,也离不开他生前与生时的思想背景与环境。因此,在细说阳明的生平、著述、思想之前,有必要去返述整个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展开。笔者认为,宋时的理学是儒家学者受佛老思想的激动,而摈弃陈旧的传经、注疏学,重新在《论》《孟》《学》《庸》四书中,寻求义理而兴起的。它的以四书代五经,以义理替训诂的方向,得自唐代的韩愈、李翱;以太极、性与心、理与气为论学范畴的决定,则来自北宋四家,与南宋集大成的朱熹。笔者称之为“宋学”,以别之于后起的“明学”。理学的最深层面,是成圣的肯定。一方面,给魏晋以来的“圣人可学不可学”问题,作最后的答复;另方面,也表现大乘佛教对于众生的慈悲的影响。“圣人可学”既是宋儒一致的意思,“如何成圣”便成为研讨问题。朱熹与陆九渊的分歧,在于进学或修身的先后重要性。“明学”承继“宋学”留下的问题:如何成圣。王阳明提出“致2王阳明良知”即是成圣方法。但是这方法牵涉哲理:人心成为万事的准则,而这新得的准则,有犯于正统“宋学”的遗教。王阳明思想的展开,因此也影响儒家的开放,与人心的解放(当然,“宋学”与“明学”的名称,只是为方便而用,并无以性理学笼括宋、明学术之意)。“宋学”1.佛老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上,时有“正统”与“异端”之争。《孟子》目杨朱、墨翟为“无父无君”;后来的儒家,也以相似的理由,反对佛与老,并合称为“二氏”。“佛”指来自印度与中亚细亚的佛教,“老”则是道家哲学与炼金丹、求长生的道教的通称。到了宋代,道家已受佛家(尤其禅宗)吸收,而失去其独立性。道教则本身受佛教影响,讲究“内修”以求在心内“炼丹”。这种佛老俱有内省方向,对于儒家,也有其刺激性,宋明理学,即在这环境中产生。至于佛教,自从僧肇(374一414)以老庄思想解释“空论”以来,也与中国思想,发生密切关系。到了唐朝盛世,更产生对于“宋学”最有意思的形上哲学与心性论。前者尤其来自华严宗,后者则来自受其影响的禅宗。根据华严,形而上的“本体世界”亦称“理法界”,形而下的“现象世界”则称“事法界”。“本体”亦称“真心”。真心只一,现象为多。就一方面说,本体不离现象,真心包罗万物;即是“一即多,多即一”或“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意思,亦称“理事无碍法界”。另一方面说,现象各具真心;一尘一毫,亦无欠缺,诸法互摄,不相妨碍;亦称“事事第一章“王学”的前驱:总论宋明理学3无碍法界”。这体系中的“理”与“事”二界,对于宋儒发挥的“理”“气”说,固有所作用。唐武宗灭佛(845)后,各宗衰落;惟禅宗与净土宗尚盛。禅宗称为“教外别传”,谓除佛经之教外,尚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之法。禅宗认为自身可以直溯释迦佛,传至菩提达摩乃至中国。达摩传法于慧可,慧可传于僧粲,僧粲传道信,道信传弘忍(675年卒),是为五祖。五祖后禅分南北二宗;北宗以神秀(706年卒)为六祖,南宗以慧能(713年卒)为六祖。〔2)南宗主顿悟,北宗主渐修。南宗所传之《六祖坛经》,以神秀之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对慧能之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3〔1】关于佛教思想背景方面,参看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商务,1935)第八章。四世纪末、五世纪初的僧肇之《肇论》是划时代的著作(《大藏经》大正版,第1858号)。至于华严思想,可见于其五祖,唐、澄观《华严法界玄镜》卷上(见上,第1883号,672页:六祖,唐、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见上,第1884号,684690页)。两人皆八、九世纪人。〔2)宋、道元《景德传灯录》.《大藏经》第2076号,卷三,215一217页。〔3)以镜比心之喻《庄子·应帝王》即有;《肇论》亦用之;但本文出自〔宋〕宗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大藏经》第2008号,349页。笔者选用北宋版书,以应研究宋明理学的需要。此书比唐本(法海记本)长。4王阳明故南宗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1)宋明理学家好用之禅语,也多得之于《六祖坛经》。至于“悟”字,与求悟的功夫,更是佛教遗给儒家的志趣。佛老“二氏”之第二,即“老”,是道家哲学与宗教的通称。为宋明理学而说,“老”字尤指道教。佛道两教,曾有过对立抗争,也有过调和混同的现象。基本上说,佛求解脱,道求长生;两者对于人生的评价,似是全异。实际上说,道教深受佛教影响,尤其“全真派”的道士,可说是“僧侣化”,专以静坐养气,修炼“内丹”为主。禅宗主“心”,又说“传心”;全真派的道教主“性”,又重“秘传”与“口诀”。〔2)北宋时,“紫阳真人”张伯端(平叔,西元十一世纪人),为道教全真派南宗之祖,自述得诀于异人,撰《悟真篇》以发明内丹之道。并言丹药即在人身,不须炉火炼之,因为“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途枉摆抛”。3)张伯端又在书后添序,简述其意:世人执其有身,而悦生恶死;黄老乃以修生之道,顺其所欲而导之…故《道德》《阴符》之教,盛行于世。然其言隐而理奥;学者虽讽诵其文,皆莫晓其义。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诀…终莫能著其功。〔4〔1)〔宋]宗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大藏经》第2008号,353页。参看久须本文雄《宋代儒学)禅思想研究》(名古屋,日进堂,1980),第一章。〔2】参看孙克宽《宋元道教之发展》(台中,东海大学,1965一1968)二册。〔3】参看《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道藏》第141号,卷一,20页〔4)同上书。参看“后序”卷一,20页乙一21页甲。第一章“王学”的前驱:总论宋明理学5此书成为道教要篇,又多集注释。宋、明理学家亦有阅之。王阳明诗集与语录,都提及《悟真篇》。2.化经学为理学佛老思想的普及,引起儒家的反感。唐时既恢复大一统,又刊行《五经正义》,表示思想亦须统一。可是人心久尚哲理,不易转向训诂注疏之繁。儒家的新任,是化经学为理学。可是,经学如何化成理学?为达到目的,第一步,是确定方向。佛老思想受人欢迎,尤其因为它们对于宇宙之形成,万物之造化,人生之意义,与心性之探讨方面,提出哲理性的解释,而得弥补专重人伦道德的原始儒家之不足。再者,汉唐的儒学,以训诂为主,其研究对象则是具有复杂内容之《易》《书》《诗》《礼》《春秋》诸经。训诂学不得不集中精神于文字之雕凿;而因小失大,忽视经典广义。宋明理学既得展开,首先是以义理之探讨,代替前代的考据学问,并以哲理较深的《论语》《孟子》以及《大学》《中庸》四部小书,加上《易经》的“系辞”,来代替范围广大的五经,作为学习对象。所以理学之产生,可说是汉唐注疏之学的反动。而理学家的目的,是撇开历代的传注,直接探讨四书所载的“孔孟心传”。不过,他们别开新局面的名义,却是恢复儒家的道统,摈弃佛老的异端。唐代的韩愈(昌黎,768一824),首扬正统儒学旗帜,他以发〔1〕参考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十至十四章。冈田武彦《宋明哲学序说》(东京,文言社,1977)6王阳明明“原道”自任,遥承古圣所传之仁与义: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1宋明理学也称“道学”,就来自韩愈的《原道》。韩愈直溯上古以复《原道》,强调“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因此立“道统”之意: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至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2)韩愈以为儒家的道统,至孟子而中绝,后来又被佛老夺志。他自己不顾流俗,奋然辟佛,认佛来自方外,并非中国先王之教化:“佛有夷狄之一法耳…上古未有也。”佛氏引人出家修行,废弃伦常,“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不事生产,徒为民害。〔韩愈又摈弃专事虚饰的骈文,而提倡朴实无华的古文,以为“载道”之器。这是为理学铺路之功;无怪朱熹说:“《原道》,其言虽不精,然皆实大纲是。”〔4)〔1】《原道》,《韩昌黎全集》卷十一(1809版,台北,新兴,1970).196页。〔2〕同上书,199页。〔3】《论佛骨表》.《韩昌黎全集》卷州九,497一499页。〔4)《朱子语类》卷一百州七,17页甲。···试读结束···...

    2022-05-03

  • 王阳明》诸焕灿编撰;彭庆丰绘|(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作者】诸焕灿编撰;彭庆丰绘【丛书名】余姚四先贤系列【页数】117【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7.11【ISBN号】7-5593-0456-7【价格】22.00【分类】连环画-中国-现代【参考文献】诸焕灿编撰;彭庆丰绘.王阳明.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7.11.《王阳明》内容提要:本书是以连环图画的形式,讲述了王阳明的一生。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他出生于余姚城内的瑞云楼,他文治武功,勋业卓著,堪称一代名臣。本书着重讲述了他的多方面的成就。以及王阳明高尚的人格,完美的品德。《王阳明》内容试读(1)十五世纪下半叶,在素有“文献名邦”美誉的东南沿海城市一浙东重镇余姚县,诞生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被世人称之为“心学大师”的王阳明。他创立了“阳明学说”,倡导了“思想解放”、“人格独立”,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成为了近五百年来的社会思潮。24Z7堂槐三炒袋(2)王阳明,原名云,后改名守仁,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于余姚城内龙泉山北麓。王阳明降生时,传闻其祖母岑氏梦见天上神仙“瑞云送子”,当地群众即将此楼称之为瑞云楼。(3)幼年时的王阳明才思敏捷,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读书过目不忘,深得祖父王伦的宠爱。成化十七年(1481),他十岁时,其父王华考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并在京师担任官职。···试读结束···...

    2022-05-03

  • 《知行合一王阳明》王勉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王勉三著【页数】195【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03【ISBN号】978-7-5699-2887-7【价格】45.00【分类】王守仁(1472~1528)-传记【参考文献】王勉三著.知行合一王阳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03.图书封面:王阳明》内容提要:本书简练地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诸如他的生活,如家庭、幼年、游历、应试、政治、改过、讲学、贬谪、剿匪、平逆、晚年,等等,并辅以32页相关稀见图片,图像、遗迹、作品等等,均包举无遗,让你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同时,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知行合一王阳明》内容试读导言我们中国有件极可珍贵的宝物,可惜遗失在日本去了,现在愿我们大家,赶快去拿回来,自己享用,不要长此让它留在异国,替异国去发扬文化,扩张国力;而我们失主,不闻不问,还是摆起“天朝大国”的架子,以为本国的宝物很多,遗失了一二个,算不了怎么一回事,那就太可惜,而且是太不对呀!这件宝物,是怎样一件东西呢?它有怎样的价值,可令人珍贵呢?遗失了不拿回来,有怎样的利害呢?想要明了这几个问题,须得请看下面的答案。·001这件宝物,不是别的东西,就是曾经支配中国思想界,有百余年之久的“王学”!至于要明了“王学”的价值,与其极可珍贵之点,则请先看几位明眼能识宝物的大家,对此宝物的评估:黄梨洲①说:有明学术,…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故无姚江,则古来学脉绝矣!前夫阳明者,皆阳明之导河;后夫阳明者,皆阳明之华胄。…要皆以“王学”为中心。毛大可③说:顺治末年,…赖世祖曰:“守仁之学,有似孟子。”…皇上谕之曰:“守仁之学,过高有之,未尝与圣学有异同也。”大哉王言!盖自是,而姚江绝学,经二圣断①即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有《明夷待录》《明儒学案》等传世。②即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秋晴。浙江萧山人。清初经学家、文学家。著有《西河合集》四百余卷。002·知行合一王阳明定,千秋万世,又谁敢有非之者!梁启超说:至于“王学”的大概,…可以说:“王学’是中国儒教、印度佛教的结合体。”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结婚所生的儿子。”…实在说来,明末的一百年内,“王学”支配了全中国,势极伟大;我自己很得力于“王学”,所以极推尊他。好了,即此评估,已可了然“王学”的价值之一斑,不必再去“繁征博引”了。以上是评定“王学”的价值,极可珍贵,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奉行的。至于王阳明的本身,是否也值得研究,我们再看几位大儒,对于阳明本身下的批评怎样:刘蕺山①说:周子其再生之仲尼,明道不让颜子,横渠紫阳亦曾思①即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浙江山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故世称蕺山先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的殿军。·003···试读结束···...

    2022-05-03

  • 王阳明 “心”的救赎之路》束景南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心”的救赎之路》【作者】束景南著【页数】542【出版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03【ISBN号】7-309-15421-4【价格】68.00【参考文献】束景南著.王阳明“心”的救赎之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03.图书目录:王阳明“心”的救赎之路》内容提要:本书重点展现了束教授在王阳明的生平行事与思想上许多独到的新发现、新开拓。内容包括:天上“石麒麟”的降生太学上舍生:好作古诗文的名士等。《王阳明“心”的救赎之路》内容试读引论中国古代心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从孔子的仁爱心学到王阳明的良知心学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心性道德论的人本哲学,注重对人的“心”与“性”的研究,解决人心与人性的根本问题。儒家所说的“心”,从哲学上说,实际就是指人的精神,即精神之我(心我,王阳明称为“真吾”、“真我”)。如果说,儒家性学所说的“性”是指人的本性,重在解决人的道德性问题;那么儒家心学所说的“心”就是指人的本心(自我),重在解决人的精神性问题。因此,儒家心学就是旨在解决人“心”问题的心本哲学体系,也可以称为心本的精神学。它以心为体,以心我的修行实践为工夫,达到心体至善的崇高精神境界。春秋时代的孔子第一个提出了仁学的心学。他说的“仁”是指人的仁爱之心,是以仁心为至善本体,仁即心。《论语》中说孔子一次在卫击磬,一个荷蒉人听了说:“有心哉,击磬乎!”这里说的心就是指仁爱之心,荷蒉人从磬声中听出了孔子的仁心。故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也是说仁就是仁爱之心。他称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认为有了仁心,按仁心去做,才可以得心应手行大道行仁义,不违背规矩法度。在弘扬推行仁心上,孔子提出了一条著名的“忠恕”的仁爱人伦原则,《论语》中说:“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心,就是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对自我心的规范要求;恕心,就是要做到“己所不欲004王阳明:“心”的救赎之路勿施于人”,这是对他者心的规范要求。忠恕是一道贯通的,这个道就是仁,就是仁心。因此在仁心的修养上,孔子提出了“操心”的修行工夫,他说:“(心)操则存,舍则亡。”操心就是存心,操持仁心,存养仁心,也就是一种正心克己的修行工夫。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身就是正心,正心的具体方法就是克己复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就是克除己私,清除私欲以复至善的仁心,这是一种自我为仁行善、向内求心存心复心的修养工夫。孔子从本体论(仁即心)与工夫论(正身克己)两个维度构建了他的仁爱的心学,这是一种心的本体工夫论的思想体系,代表了春秋时代人们对心的认识水平。在《尚书》的《大禹谟》中,有这样经典的论心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就是仁心,心即道(理),就是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这是以心为道的本体论:惟精惟一是要求心精诚专一,以道心克除人心私欲,才能把握至善的中道,这是以道修心的工夫论。这种道心论也大致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对心的认识,是同孔子的仁爱心学一致的。后世心学就是沿着这种心的本体论与工夫论两个维度展开的。在孔子之后,他的仁爱心学为思孟学派所继承。在《中庸》、《大学》和《孟子》中鲜明反映了思孟学派的心学思想。《中庸》发挥了“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思想,从心体上一方面讲惟精惟一的“诚”,一方面讲允执厥中的“中”。所谓“诚”,就是指诚心,指心诚之道;所谓“诚之”,就是指心的至诚精一的修道工夫。由此《中庸》提出了著名的中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谓未发与已发、中与和,都是引论中国古代心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005指心的存在状态,故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就是以心为本;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以心为道(理)。《中庸》强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就是一种致心至中和境界的修养工夫,已同《大学》说的“致知”一致。《大学》提出了一个三纲八目的心学体系,把心称为“至善”的本体,认为大学之道要做到“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大学》的“三纲”就是儒家心学以心为至善之体的本体论。《大学》的“八目”,是以正心为核心,从格物入手,逐步达到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的“八目”就是儒家心学以道修心的工夫论。《大学》为后世儒家的本体工夫论心学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了经典的文本。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心学。他认为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仁,人心也”,故他称这种不忍人之心为“仁心”,视仁心为一种人的本真的存在,故又称为“赤子之心”。仁义礼智根于心,所以仁心包含“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的四端,这已经具有了心即理(道)的心学本体论意义。在对心体的认识上,从他说万物皆备于我心,包含了“心物合一”的思想;从他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又包含了“心理合一”的思想。尤值得注意的是,孟子从“是非之心,智也”的思想出发,把心与知联系起来,认为心能知善知恶,知是知非,所以他称心为“良知”、“良心”,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心即良知、良心,这一思想为后来理学家的心学的本体论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与途径。在修心的工夫论上,孟子提出了“扩充”说、“尽心”说与“存心”说。扩充,就是扩充仁义礼智的“四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试读结束···...

    2022-05-03 王阳明心的救赎之路 走向救赎之路

  • 王阳明家训译注》(明)王阳明著,陈椰,林锋选编,译注|(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家训译注》【作者】(明)王阳明著,陈椰,林锋选编,译注【丛书名】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页数】192【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11【ISBN号】978-7-5325-9394-1【分类】家庭道德-中国-明代-《王阳明家训》-注释-《王阳明家训》-译文【参考文献】(明)王阳明著,陈椰,林锋选编,译注.王阳明家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11.图书封面:王阳明家训译注》内容提要:本书正编选录王阳明重要的家训十四篇。由于阳明一生并未写作专著性质的家训,因此本书所选家训,多来自他写给家中子弟的书信。本书附录阳明弟子家训十篇,其中王畿家训三篇,邹守益家训两篇,黄绾家训三篇,薛侃家训两篇。所以在阳明弟子中选取这几位人物,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与阳明关系亲近,曾亲身参与到王家子弟的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他们都是阳明重要弟子,且家教理念与阳明一脉相承。阅读他们的家训,可加深对阳明家教思想的了解。每篇均分为“原文”“注释”“译文”“实践要点”四部分。其中“实践要点”或者是对正文内容进行材料补充,或者是对正文中某些重要的观点、现象进行阐释,但最重要的,则是结合近人案例和当前现实,探讨阳明学派家训对我们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王阳明家训译注》内容试读兰刘温品H示宪儿幼儿曹①,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⑤。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④,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⑤。能下人⑥,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⑦。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⑧听,勿轻弃!1今译/孩子们啊,请听教诲:勤奋读书,须要孝悌。为人谦恭,遵守礼仪。节制饮食,戒除游戏。不要说谎,不要贪利。不要任性,不要斗气。不指责人,反求诸己。能忍让人,乃为有志。能包容人,方成大器。做人好坏,全在心地。心善则善,心恶则恶。人如果实,心似果蒂。果蒂若坏,果实落地。我教你的,全在这里。你要听记,切勿轻弃。王阳明家训3丨简注I①儿曹:儿辈,孩子们。②弟:又作“孝悌”,意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③礼义:礼法道义。《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④任情:放任情感,不受约束。宋明理学继承孟子的看法,认为人性本善。但他们又认为人情是有善有恶的,过于放任自己的情感将导致人的堕落。⑤自治:自我管理,此处指修养自己的德性。⑥下人:自居人下,对人谦让。⑦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⑧谛:仔细。实践要点这篇王阳明的教子“三字经”收录在《王阳明全集·外集·赣州诗》中,所谓“赣州诗”,指的是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到十三年十二月王阳明巡抚赣州期间所写的诗。正德十年(1515)正月,44岁的王阳明以及弟弟守俭、守文、守章都膝下无子,父亲王华选了三弟王衮的孙子,即王守信的五子王正宪过继给阳明,这一年,正宪才八岁。翌年秋天,经兵部尚书王琼推荐,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王阳明家训译注4···试读结束···...

    2022-05-03

  • 王阳明》孙婧,张祥浩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作者】孙婧,张祥浩著【丛书名】大家精要【页数】152【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7.03【ISBN号】978-7-5613-7660-7【分类】王阳明(1472-1529)-传记【参考文献】孙婧,张祥浩著.王阳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7.03.图书封面:王阳明》内容提要:丛书简介:“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内容简介: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心学学派及“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阳明》以十万之数简要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轶事,重点以通俗的话语向读者阐明“知行合一”思想与心学学说。该思想与学说不仅促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而且对东亚尤其是日本文化有重要影响。...

    2022-05-03

  • 王阳明传》孟斜阳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传》【作者】孟斜阳著【页数】214【出版社】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513-1864-8【分类】王守仁-传记【参考文献】孟斜阳著.王阳明传.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王阳明传》内容提要: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巨匠,也是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艰辛曲折,坎坷无限。本书作者潜心研究数年,查阅搜集了关于王阳明的所有正史和野史资料,以故事情节的推动来演绎一代大儒的传奇一生。作品语言通俗不失品位、严谨不失趣味,随人物生平发展,从中感受他光明俊伟的人格、坦荡磊落的胸怀、追求真理的情操、生命自由的气象。与其他关于王阳明的书籍相比,本书更注重以细节刻画人物,写出一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富有传奇色彩的无双国士、一代宗师的形象。在王阳明心学介绍方面,不刻意求深,而是紧密结合其一生经历行迹,以大众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介绍。书中传递的心学的主观自我心理调整和励志功能,可使读者领会“知行合一”理论的真谛,汲取前人思想精华来指导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

    2022-05-03 epub 图书下载 epub 图书网站

  • 王阳明与福建》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周建华,刘枫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与福建》【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周建华,刘枫作【页数】273【出版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07【ISBN号】978-7-211-08489-0【参考文献】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周建华,刘枫作.王阳明与福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07.图书封面:王阳明与福建》内容提要:明正德年间,赣南、闽西、粤北、湘东南一带千里皆乱。正德十一年(1516),朝廷任命王阳明为左佥都御史、南赣汀漳巡抚。时南赣汀漳巡抚管辖“八府一州”,即江西的南安府、赣州府,福建的汀州府、漳州府,广东的南雄府、韶州府、惠州府、潮州府,湖广郴州。正德十二年,王阳明巡抚南赣汀漳等地,到过福建长汀、上杭、龙岩、南靖、永定等地,招抚并用,奏社平和县,立社学、兴修书院,促成了汀漳地区民风的转变。该书前半部分写王阳明汀漳平叛;后半部分写阳明后学与福建,将与王阳明和王学相关的福建人、事汇集在一起,有资料汇集之功;最后附王阳明福建诗文。《王阳明与福建》内容试读第一章文公阳明双峰并峙王阳明的学说来自孔孟,自然也得益于朱熹,但与朱熹还是有所不同。在朱子学作为官方显学盛行的时候,王学曾一度被视为“异端”。按理说,朱子学一统福建,王学很难有立足之地,然而由于历史的机缘,王阳明过化福建,使得王学在朱子学的圣地也有了一席之地。一、望重如岳百代文公朱熹(1130一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出生于福建尤溪。宋朝著名的思想家,闽学的开创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孔庙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的。朱熹是二程(程颗、程顾)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二程与朱熹合称“程朱”。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等,后人汇编为《朱子全书》。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111···试读结束···...

    2022-05-03

  • 王阳明 龙场悟道》许葆云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王阳明龙场悟道》【作者】许葆云著【页数】385【出版社】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05【ISBN号】978-7-5057-4782-1【价格】138.00(全三册)【分类】长篇历史小说-中国-当代【参考文献】许葆云著.王阳明龙场悟道.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05.图书封面:王阳明龙场悟道》内容提要:...

    2022-05-03 龙场悟道王阳明多少岁 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到了什么

  • 《读懂王阳明》高敬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读懂王阳明》【作者】高敬著【页数】339【出版社】沈阳:沈阳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5441-8193-8【参考文献】高敬著.读懂王阳明.沈阳:沈阳出版社,2020.04.图书封面:王阳明》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介绍王阳明、了解王阳明的通俗读物。本书汇集前人关于王阳明论述的经典文章,包括胡越的《王阳明》、王勉三的《王阳明生活》、梁启超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释太虚的《王阳明论》四部分。王阳明,本名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读懂王阳明》内容试读限第一编生平(胡越著)读胡君越所著《王阳明》,因题二绝句良知说解妄牵连,揭尽云霾重见天,欲识阳明真学诀,试从杨哑证心得。注:书中阳明与杨哑问答一段,于阳明学说最为简易明了。掉臂游行理窟中,五光十色夺天工,苦心欲起青年疾,说部新元建首功。俞复初稿002/读懂王阳明钱德洪的《王文成公年谱》就得了,何必又要改编这年谱式的《王阳明》呢?况且王学很精微,万一错误原意,岂不危险么?我便一连顿首百拜,道谢那人,把第四项勉力要求通俗的私意说明。并且说:钱德洪和一班同门所作的《王文成公年谱》,是当时钱德洪的眼光和主张,不是现世界人的眼光和主张,所以钱德洪搜采的资料,有许多不是我们要读的材料;更不是我们要供给青年和一般社会人所读的材料。还有许多梦兆怪异事迹,是从前人所最喜搜寻,我们却最要删除的,所以不能不改编了。至于阳明事迹,都按照正史;讲学术语,只拣切实明白的选录;那精微深刻处,不敢提及;也不敢把原意草率附会。更有一层,轻易发表古人学术,是最鲁莽,是最罪过,所以本编关于学术上应该申说的地方,都采取近时教育家论著,不敢掺入私见,力避穿凿杜撰的危险。(七)年代下附注西历纪元,便读者和那时西洋大儒相对照。民国十三年八月一日胡越识004/读懂王阳明一、阳明出世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大明成化八年,正是西元1472年、民国纪元前440年,在古历九月三十日,中国浙江省余姚县里,出了一位大儒!虽然当不起救世之主、儒家之宗,但是他的哲学和他的教育主张,在今日世界,确卓然不可磨灭。倘若大家能实行他的学说,不但可以提高人群道德,还是无量数儿童的救星哪!这位大儒,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子,本是晋朝山东琅哪孝子王览的后代。王览的曾孙,就是书学大家王羲之,甚爱慕浙江山水佳丽,便迁居山阴。传到二十三代,有个王寿,从达溪再迁到余姚,自此便为余姚人。王寿的五世孙王纲,文武出众,在明太祖时,征苗捐躯,朝廷特命立祠,春秋祭祀,这是阳明的五世祖。王纲传彦达,号秘湖渔隐;彦达传与准,自号遁石翁,精通礼、易,隐居不仕;与准传世杰,人呼槐里子;世杰传天叙,号竹轩,为人胸次洒落,吟歌自得,时人都比他做陶靖节、林和靖,这是阳明的祖父。他父亲单名一个华字,表字德辉,别号实庵,晚年自称海日翁,曾经读书龙泉山中,时人都称他龙山公,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及第,做到南京吏部尚书。他常常思念先世羲之公的故居,再从余姚迁到越城的光相坊。后来阳明也在越城东南二十里地,有个阳明洞,筑室读书,所以学者都称他阳明先生。阳明生小就很聪明,况且养育在这诗书旧家,环境又好,到了五岁,家里还没有教过他识字,他忽然把祖父常读的书读起来了。王天叙一听,好不奇怪!过去问他,他回说:“我常听得祖父这样读,早暗暗记熟了。”第一编生平005···试读结束···...

    2022-05-03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阅读器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