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的由来与演变(字的由来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那时,人们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开始用符号来记录语言,这就是最早的汉字。这些符号最初是象形文字,也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事物的外形,比如“日”字就是用一个小圆圈代表太阳,“月”字就是用一个小镰刀代表月亮。随着社会的发展,符号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用一些符号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比如“爱”字就是用两个心字叠在一起表示的。还有一些符号开始被用来表示不同的读音,比如“同”字就既可以读作tóg,也可以读作tòg。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开始用六书来造字。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象形和指事是两种最常见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事物的外形,比如“日”字就是用一个小圆圈代表太阳,“月”字就是用一个小镰刀代表月亮。指事字是用符号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比如“上”字就是用一条竖线表示向上,“下”字就是用一条竖线表示向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数量已经非常多了。人们开始对汉字进行整理,出现了仓颉篇、说文解字等字典。这些字典对汉字的字形、字义和读音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颁布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等政策,其中就包括了统一文字。秦始皇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并禁止使用其他字体。小篆是一种非常规范的字体,它对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进行了统一,使汉字更加统一和规范。秦朝灭亡后,汉朝建立。汉朝继续使用小篆作为标准字体,但也出现了隶书、草书等新的字体。这些字体更加便于书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出现了进一步的演变。隶书、草书等字体更加成熟,出现了楷书等新的字体。楷书是一种非常端正的字体,它对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使汉字更加清晰和易认。隋唐时期,汉字的演变基本完成。楷书成为标准字体,并沿用至今。楷书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字体,它对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使汉字更加统一和规范。宋元明清时期,汉字没有太大的变化。楷书一直是标准字体,并继续被广泛使用。到了近代,汉字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需要有标准的字体,于是楷书被选为标准字体。同时,人们也开始使用简体字,以减少书写的笔画和时间。今天,汉字仍然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汉字不仅是中国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文字。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它成为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2023-12-21 六书小篆 小篆的六

  • 重新定义人像新美学标准 vivo S18 系列新机即将正式发布

    重新定义人像新美学标准vivoS18系列新机即将正式发布2023年2月14日,vivoS18系列新机即将正式发布。该系列机型主打人像摄影,将凭借其出色的自拍能力和时尚的外观设计,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摄影体验。出色的人像摄影能力vivoS18系列新机搭载了全新的人像相机系统,拥有超高的像素和强大的算法支撑,能够轻松拍出清晰、自然的人像照片。此外,该系列机型还支持多种人像模式,如美颜模式、夜景模式、人像虚化模式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时尚的外观设计vivoS18系列新机采用了时尚的外观设计,机身轻薄时尚,手感舒适。该系列机型有多种配色可选,如星耀黑、薄荷绿、珊瑚粉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强大的性能配置vivoS18系列新机搭载了旗舰级的处理器,拥有强大的性能和流畅的运行体验。该系列机型还配备了大容量电池和快充技术,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丰富的功能特性vivoS18系列新机内置了丰富的功能特性,如游戏模式、护眼模式、智能助手等,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使用体验。价格及上市时间vivoS18系列新机将于2月14日正式发布,价格尚未公布。该系列机型将于2月18日正式上市,感兴趣的用户敬请关注。...

    2023-12-21

  • 724是什么意思(724梗的由来

    724是汉语拼音“起死回生”的首字母缩写,意思就是“起死回生”。724梗的由来:2016年7月,吴亦凡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题为“724”的微博,微博中的内容是一张照片,照片中吴亦凡身穿黑色T恤,戴着黑色口罩,双手叉腰,一脸严肃的表情。这张照片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吴亦凡这是在暗示自己的新歌《724》,也有人认为吴亦凡这是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724梗就这样火了起来,并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很多网友开始使用724这个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状态,例如:我最近心情不好,724了。我今天考试没考好,724了。我失恋了,724了。724梗的流行也带动了起死回生这个词语的使用频率。现在,起死回生这个词语不仅可以用来形容医学上的起死回生,还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起死回生,例如:经济起死回生企业起死回生国家起死回生724梗的流行也让起死回生这个词语变得更加流行。现在,起死回生这个词语已经成为网络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

    2023-12-21

  • 五仁月饼的由来(关于五仁月饼的由来的介绍)

    五仁月饼的由来:五仁月饼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据说,唐玄宗在一次游览后宫花园时,看到御膳房正在制作五仁月饼。他尝了一口,觉得味道非常好,就命人把五仁月饼送给了后宫嫔妃。从此,五仁月饼就成为宫廷宴会的必备糕点。到了宋朝,五仁月饼开始流传到民间。当时,五仁月饼的馅料主要有五种坚果:核桃、杏仁、花生、瓜子、芝麻。后来,人们又加入了冬瓜、莲子、红枣等其他材料,五仁月饼的馅料就变得更加丰富了。清朝时,五仁月饼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中秋节必备糕点。五仁月饼的馅料也变得更加考究,使用的坚果都是上等的,还加入了各种香料。五仁月饼的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经过多次烘烤和冷却,才能做出香酥松软的五仁月饼。五仁月饼的象征意义:五仁月饼的五种坚果象征着五种福气:核桃象征着长寿,杏仁象征着健康,花生象征着平安,瓜子象征着多子,芝麻象征着财运。五仁月饼圆圆的外形象征着团圆美满,是中秋节的吉祥象征。五仁月饼的文化意义:五仁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糕点,也是中秋节的文化符号。五仁月饼的制作工艺、馅料搭配,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五仁月饼象征着团圆美满、多子多福,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

    2023-12-20

  • 铁三角美学变现营第九期+铁三角摄影营第四期|【塔塔妈】摄影、美学 铁三角二合一|铁三角美学营|教你打造高级杂志感朋友圈

    铁三角美学变现营第九期+铁三角摄影营第四期【塔塔妈】摄影、美学铁三角二合一每天兢兢业业发广告,依旧业绩少的可怜!这是很多WS的痛!mdahmdah还是有许多传统WS,停留在打广告就想挣钱的阶段。前期这种方式确实可行,但现在甚至未来可不行了。mdahmdah用户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看广告,他们需要更多情绪的价值。这种情绪可以满足虚荣,彰显个性,身心愉悦,学到干货,给予希望,让你看起来很贵等等。mdahmdah所以我们不仅仅是麦家,也要让自己当买家,换位思考,就是要有用户思维,站在用户的立场去想问题。mdahmdah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圈?是不是喜欢有品位,高级感满满,内容有趣,文案有价值。mdahmdah满足用户需求,jie决用户痛点,用美学营销思维布局朋友圈,增加客户粘性,建立信任,进而成交。mdahmdah美学思维如何养成?如何打造高级杂志感朋友圈?铁三角第11期美学营会系统教你。mdahmdah美学适用于任何行业,强大的视觉吸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助力打造个人品牌,变现自然变得简单,而且一部手机就能糙作,小白也能学会。来铁三角美学变现营,拯救一切不转钱!mdahmdah当处在一个资源饱和的时代,谁能第壹时间抓住别人的眼睛,谁就是赢家。mdahmdah从经济学层面来说,颜值高,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我才一直呼吁更多人重视打造美学朋友圈。mdahmdah你有多重视自己的朋友圈,别人就有多重视你,甚至决定着给你掏钱的速度。mdahmdah我是金钱磁铁,深耕朋友圈美学、摄影、文案3年,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链接我,或者留下你的问题,一起探讨一起美而富足。mdahmdah#商业思维#铁三角美学#朋友圈#朋友圈分享#高级杂志感#铁三角朋友圈百度网盘截图文件目录/k41.et共享/00【塔塔妈】摄影、美学铁三角二合一|├──铁三角美学变现营第九期||├──01.铁三角美学变现营第九期-开营仪式.df1.0MB||├──02.第一课:用美学思维定义朋友圈.df1.0MB||├──03.第二课:全网最全面的美图攻略.df5.0MB||├──04.第三课:一节干货胜过三年摸索.df7.0MB||├──05.第四课:全网最详细的朋友圈美学.df10.0MB||├──06.第五课:全网最赚钱的朋友圈美学(2).df9.0MB||├──07.第六课:三个绝招媲美设计师.df9.0MB||├──08.第七课:发了就收钱的海报怎么做.df7.0MB||├──09.第八课:一个人如何拍摄电影感vlog.df1.0MB||├──10.第九课:一学就会的手机剪辑.df1.0MB||├──11.第十课:年入千万的朋友圈美学心法.df4.0MB||├──12.第十一课:年入千万的朋友圈美学心法(2).df9.0MB|├──铁三角摄影营第四期||├──01第一课:溯源式学习,记住理论也探究结果.df8.0MB||├──02第二课:静物摄影四部曲,让你的照片有灵魂.df9.0MB||├──03第三课:让你爱上生活的早餐美学,助我开启财富自由之路.df22.0MB||├──04第四课:摄影之眼养成计划.df35.0MB||├──05第五课:做好这几步,你就是儿童摄影大神.df28.0MB||├──06第六课:利用好手机修图软件,从此后期不再无从下手.df6.0MB||├──07第七课:速写生活扫街万象,三招找出城市里被忽略的角落.df16.0MB||├──08第八课:拍出探店美照超简单,博主之路崛起.df22.0MB||├──09彩蛋课:摄影变现,商业思维。.df4.0MB||├──10第九课:沉浸式家居美学,传递生活品味和人生态度.df19.0MB||├──11第十课:过了今晚让你会传会拍,魅力四射.df80.0MB||├──12第十一课:全网点赞的氛围感vlog,拍摄和剪辑,一部手机就搞定。.df2.0MB...

    2023-02-16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观点

  • 文人空间《东方美学手机视频拍摄课》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文人空间《东方美学手机视频拍摄班》标题="文人空间《东方美学手机视频拍摄课堂》插画"alt="插画"gt文件目录第1课:镜子(2022-08-0513:24:00)_ev.m4第二课:风景(2022-08-0515:26:30)_ev.m4第三课:多视角(2022-08-0515:33:34).m4第4课:编辑(2022-08-2822:00:28).m4第五课:叙述(2022-09-1313:55:26).m4第6课:声音(2022-09-2615:09:51).m4第七课:节奏(2022-10-1710:44:43).m48月25日直播回放:镜动、景物、视角(下)(2022-08-2616:33:05).m48月25日现场回放:镜动、景物、视角(上)(2022-08-2616:18:36).m48.17直播回放:视频拍摄概述-Part2(2022-08-1819:04:30).m48.17直播回放:视频拍摄概述-Part1(2022-08-1818:46:15).m4宣传视频(2022-08-0513:25:32)_ev.m4摄影...

    2023-02-09

  • 《Z6674-lizhi-优雅女人必修–体态美学:14天重塑女性肩颈体态美,15堂精品肩颈体态美修炼课》|百度网盘下载

    优雅女人必修–体态美学:14天重塑女性肩颈体态美,15堂精品肩颈体态美修炼课官方198.0《Z6674-lizhi-优雅女人必修–体态美学:14天重塑女性肩颈体态美,15堂精品肩颈体态美修炼课》]赏金猎人会员专属高佣,私聊萌萌加入赏金猎人会员开启快速合买任何课程,所有加密课都可以筹如何确认自己佣金比例?专属佣金以后台实际显示...

    2023-02-03 美学体态是什么 什么是体态美

  • 形体美学腿型矫正|百度网盘下载

    美体美腿矫正...

    2023-02-01 美体美腿spa按摩推油 美体美腿减肥鞋

  • Z6511-熊亮艺术课-孩子的传统美学课|百度网盘下载

    熊亮艺术课-孩子的传统美学课官方6088.0《Z6511-熊亮艺术课-孩子的传统美学课》]赏金猎人会员专属高佣,私聊萌萌加入赏金猎人会员开启快速合买任何课程,所有加密课都可以筹如何确认自己佣金比例?专属佣金以后台实际显示为准,默认佣金可在右上角查看...

    2023-01-28

  • 四川省医学会第六次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会议:陈宏基-北京中医药大学(全1讲·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四川省医学会第六次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会议:陈宏基-北京中医药大学(全1讲·完整版)[...

    2023-01-28

  • c戈—-肩部美学2020和2021|百度网盘下载

    1.课前必看2.肩部美学3.基础知识4.形态判别5.【前引式肩部形变-圆肩】分析/教程/解析6.【下回旋式肩部形变-溜肩】分析/教程/解析7.【外翻式肩部形变-翼状肩胛】分析/教程/解析8.【上提式肩部形变-习惯性耸肩】分析/教程/解析9.肩膀相关的精细问题探讨...

    2023-01-28

  • 孟晖讲宋朝美学: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百度网盘下载

    重回中华文明的巅峰时刻,领略大宋风雅!...

    2023-01-28 大宋宋朝是哪个年代 大宋宋朝出境注意事项

  • 《侘寂之美(Wabi-Sabi) 写给产品经理、设计者、生活家的简约美学基础》李欧纳·科仁著;蔡美淑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侘寂之美(Wai-Sai)写给产品经理、设计者、生活家的简约美学基础》【作者】李欧纳·科仁著;蔡美淑译【页数】92【出版社】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12【ISBN号】978-7-5057-3260-5【价格】38.00【分类】产品设计-艺术美学【参考文献】李欧纳·科仁著;蔡美淑译.侘寂之美(Wai-Sai)写给产品经理、设计者、生活家的简约美学基础.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侘寂之美(Wai-Sai)写给产品经理、设计者、生活家的简约美学基础》内容提要:侘寂,那是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一种被古代儒士所推崇的佛教哲学,教人修身、养性、无我的哲理,这理念运用到设计中,就是简洁并让人安静的设计美学。文艺小清新就是侘寂中的一个分支,但决不要把侘寂等同于小清新,如果那样只会管中窥豹,在用户体验设计中,侘寂的精髓是去除一切多余的设计,让用户安静得长时间沉静在产品中,而不会产生疲劳感,从使用者心理感受上看,是一种很舒适、放松、信任的状态。它应该是简介风格在情感上的升华,不仅是简约干净,更是一种情感在物质上的寄托。《侘寂之美(Wai-Sai)写给产品经理、设计者、生活家的简约美学基础》内容试读前言前言—拯救美学的行动wai-ai是一种事物不完美、非永存和未完成之美。那是一种审慎和谦逊之美。亦是一种不依循常规的随兴之美。美的灭绝。本书的催化剂是日本被广泛倡导的茶道文化。茶道仪式与日本wai-ai(注:日文中的汉字为“侘寂”)的联系已久,也被认为是能深刻体会wai-ai的方式。敕使河原宏,草月流花艺学校的传承大师,曾委任了三名日本最知名和当Wai-Sai佗寂之美红的设计师,来设计和制作他们理想的喝茶环境。敕使河原宏本人则担任第四名设计师。我自东京的办公室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换乘火车和巴士的车程,来到了茶室的所在地一一处过去天皇的避暑山庄。令我失望的是,这是何其豪华庄严、雅致考究的一场茶宴,几乎完全追寻不到一丝wai-ai的痕迹。一座光滑平整的茶室,表面像是用纸糊的,外表跟气味却都像一把白色塑料伞。毗邻的建筑,其结构都是用与建办公大楼相近的材料,如玻璃、钢和木材构筑。其中一座较符合我期待的wai-ai风格的茶室,细看之下,却发现已经被过度打扮为后现代主义风格。我刹时间顿悟了,曾经风光一时的日本美学文化和茶道艺术的核心思想,正将变成还是已经变成?一一种岌岌可危的文化形式。2无可否认地,wai-ai美学并不受人人所喜,但我相信大家也不乐见它销声匿迹。特别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数字化浪潮,正以加速度让我们的感官经验变得一模一样。电子“阅读器”挡在体验与观、2前察之间,所有一切毫无差别地被编码成零与一。于是,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现在被广泛期待。在日本,物质文化保存下来的很少,不像欧洲甚至也不如美国。所以,日本想要拯救即将灭绝的万物之美,不能只是保存特定的器物或建筑,也需涵盖各种可能的表现形式,才可能将脆弱的美学意识形态保存下来。而wai-ai很难在不破坏其本质的情况下简化成公式或是口号,因此保留wai-ai美学成了一件令人却步的苦差事。唯心的美学。我和许多同龄人士一样,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正值对心灵探索有所需求的年少时期开始接触wai-ai。传统的日本文化之所以召唤我,是因为它有可能让我回答生命里最艰难的问题。对我来说,wai-ai是一个以自然为基础的美学典范,它恢复了一定程度的理性,也与生活艺术保持适当的比重。这协助我解决艺术创作时的困境,而不必纠结于时常制约艺术创作的物质主3Wai-Sai侘寂之美义。对那包装着甜蜜糖衣、变得越来越麻木无戚的美国社会,wai-ai这种深沉、多面向、难以捉摸的文化,恰好是一剂完美的解药。从那时起,我就相信,wai-ai与大部分标榜着反美学的主义都有某种连结(像是打击乐、庞克族、垃圾摇滚,或接着还不知道怎么称呼的艺术流派),它们几乎都源自于年轻、现代、创意的灵魂。重访《茶之书》。我第一次读到wai-ai,是在冈仓觉三(又称冈仓天心)于1906年出版的《茶之书》(TheBookofTea)中。虽然冈仓涉及了wai-ai的数个层面,却老是避免正面提到wai-ai这个字眼。他大概觉得,在讨论自己的美学理念和文化观点时,若无绝对的必要,不必使用外来文字混淆读者。(该书以英文书写,读者群设定为非日本人。)他也避免明确地解析wai-ai的涵义,以免引起日本知识分子们对这个概念的诸多争议。在冈仓的书出版近一个世纪后,大部分报章、6···试读结束···...

    2023-01-16 生活家怎么写 生活家谁写的

  • 《西方美学名著导读》彭立勋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西方美学名著导读》【作者】彭立勋作【页数】390【出版社】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2.01【ISBN号】978-7-5680-7707-1【价格】49.80【分类】美学-通俗读物【参考文献】彭立勋作.西方美学名著导读.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2.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西方美学名著导读》内容提要:学习美学,需要精读一些美学名著。本书从由古希腊至今(20世纪以后)浩如烟海的西方美学思想宝库中,精选出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不同思潮中有重要创见、重大影响、最具代表性和得到公认的美学名著18部,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对其理论、学说、范畴进行介绍、分析和阐释,同时也注意对其研究方法进行考察、归纳和探讨。全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分析深入,评论中肯,力求在文本阐释中实现视界融合,提出新颖独到见解,是学习和研究美学的良好辅导和参考读物。《西方美学名著导读》内容试读绪言这些年来,我国的美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学研究的范围日益扩大,对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日益深入,过去研究较少的应用美学、部门美学日益繁荣,美学研究的方法也日益走向多样化。人们学习和研究美学的兴趣持久不衰。这种情况确实令人鼓舞。但是,由于美学问题本身的复杂繁难,寻求真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努力,所以,直到现在,对于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美学研究,建立和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美学理论体系,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2为了使美学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更加深入、更有成效,为了进一步建立和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美学体系,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全面地、深男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美学思想,以求得到准确的、完整的理解:继续对美学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创造性、创新性研究;结合变化发展的艺术和审美实名著践,深入研究艺术和生活的审美活动中一些新的美学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读要努力去做的工作。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迫切的、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强美学史的研究,对中国和外国的异常丰富的美学遗产作一个系统的总结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①哲学的发展有它本身的历史继承性,必须从它的先驱者那里继承一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和出发点,美学的发展也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曾经反复强调过研究过去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因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②。这也完全适用于美学研究。如果我们不对过去丰富的美学思想的资料加以分析研究,吸收其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我们发展新美学的借鉴,那么,美学理论的深入探讨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美学体系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现在有些爱好美学的初学者缺乏系统的美学史知识,也不愿花功夫认真研读美学原著,却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苦思冥想,凭空杜撰出各种所谓新体系,实际上却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针对这种情况,强调一下学习和研究美学史和美学原著更有必要。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5页。②《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4页。美学是哲学性质的科学,其基本理论带有较强的思辨性,也比较复杂和繁难。这也许就是像美的本质是什么这类美学的根本问题至今仍然困惑着人们头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两千多年来,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美学家们对于美学的基本问题已经做过各式各样的探讨,既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又留下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如果我们能对以往的美学思想的成就、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作为我们今天进一步进行美学探讨的参考和借鉴,那么我们就可以不走或者少走弯路。比如有些问题美学史上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我们就不必再从头做起,而是要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继续深入研究。又如美学史上有些观点、学说,已经从理论和实际上反复证明是错误的,缺乏理论和事实根据3的,我们就不必再坚持这种观点,而是要在否定这些错误观点中寻找真理。这些年来,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和艺术问题有过许多争论,其中有一些实际上绪就是美学史上曾经有过的争论的继续。如果我们对美学思想史有一个更好的研究,那么美学界的许多讨论也就会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效。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理性思维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我们要深入进行美学研究,进一步建立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美学理论体系,也必须将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统一起来。恩格斯指出,在理论思维中,“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①历史的东西既包括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包括作为对客观实在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东西则是指这些历史的过程通过逻辑的方法在概念等思维形式中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由历史的东西所派生的。任何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都是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基本相符的。对美学理论作逻辑的研究,不能脱离美学历史的研究。美学中的各种概念、范畴,都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审美意识和艺术活动的发展,而历史地产生和形成的。即使是同一个概念、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像美、艺术等最根本的美学范畴,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必须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加以考察和分析。因此,美学研究必须把逻辑的研究方式和历史的研究方式结合、统一起来。如果脱离历史研究,不以美学的历史发展作为理论研究的基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础,单纯从逻辑上抽象地进行探讨,那就会陷入抽象空洞的逻辑推理之中,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科学理论成果。在西方美学史上,把逻辑和历史统一起来,用历史观点研究美学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首先是黑格尔。恩格斯说,黑格尔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在黑格尔的《美学》中,“到处贯穿着这种宏伟的历史观,到处是历史地、在同历史的一定的(虽然是抽象地歪曲了的)联系中来处理材料的”①。无论是对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研究,还是对艺术阶段、艺术门类的分析,黑格尔都是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发展过4程中去加以考察的。正因为如此,从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的深刻性来讲,黑格尔在美学上的贡献都大大胜过了他的前辈。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历史观点进行了西唯物主义的根本改造,把历史作为出发点,使逻辑和历史达到了唯物辩证的统方一。我们要在美学研究中贯彻这一原则,就不能忽视对于美学发展史和美学思想资料的研究。读在西方,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部门,虽然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但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形成却是源远流长。根据历史记载,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奴隶制时期的美学,是西方美学思想的滥觞。在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们的著作残篇中,就有若干论述涉及美学问题。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就将古希腊美学思想发展到高峰,并对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4世纪到13世纪,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美学思想完全附属于基督教的神学,美学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是,酝酿于13一14世纪而极盛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又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第二个高峰,美学思想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和延续于17一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两种很有影响的美学思潮。前者和唯理论哲学及法国古典主义文艺相结合,产生了理性至上的古典主义美学法典:后者则以经验论哲学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推动近代西方美学重点转向审美主体和审美经验研究。18世纪以法、德两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在启蒙思想家中,有许多人都对美学和艺术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而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则是狄德罗和莱辛。他们所提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和现实主义艺术理论,在当时具有极大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1页的进步意义,并为美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古典美学迅速崛起,康德、歌德、席勒、黑格尔相继把美学推向新的高峰。正是通过康德和黑格尔的努力,美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与此同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美学家们也为美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由此可见,从古希腊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西方美学经历了许多历史阶段,积累了内容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料。对如此长久的西方传统美学思想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系统的总结,正确评价其意义、作用和局限性,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以便对西方美学遗产真正做到批判的继承,是美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5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美学思想开始从近代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变。叔本华和尼采以唯意志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思想以及此后出现的新康德主义、新黑著格尔主义的美学等,虽然在有关审美经验和艺术的个别问题上也提出了某些独特见解,但在美学的根本问题上却陷入唯心主义和反理性主义。进入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正式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和西方现代哲学、现代艺术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尽管现代西方美学派别林立,新说层出不穷,思潮此起彼伏,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状况,但如果从它与西方现代哲学的关系来看,它的发展从整体上看仍然主要是沿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两种倾向展开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特点是把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本真的存在(生存)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主张揭示人的生命、本能、意志、情感等非理性或超理性的意义。表现主义美学、精神分析学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美学等,无不受到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特点是强调哲学与科学的联系,以自然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要求研究的客观性和精确性。自然主义美学、实用主义美学、分析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等都受到科学主义的影响。哲学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变化,推动西方现代美学摆脱和超越传统美学,走上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美学内容复杂,可以说是泥沙俱下。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一概排斥、简单否定,固然是不对的;一味吹捧、盲目崇拜也是错误的。简单否定和盲目崇拜都可能是由于缺乏正确观点和全面了解。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西方现代美学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批判,也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限巨任务。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论。对于西方的美学思想遗产,我们需要批判地继承,这就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研究的指南。关于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美学思想遗产,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有极明确的指示。他说:“对德国的许多青年作家来说,唯物主义的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6学、宗教等等的观点。”①美学思想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只有对其赖以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对它作出历史的、科学的评西价,正确地阐明它们在历史上的意义、历史局限性和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方学用。由于历史情况是矛盾复杂的,所以美学史上也有许多美学思想显得十分矛名著导盾复杂。对于这类现象,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具体间题作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还应该具有相关的历史知识,特别是西方哲学史、艺术史和心理学史的知识。首先,西方美学原是作为哲学的一个部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个时期美学思想和派别的形成与当时的哲学思想和流派密切相关。许多重要的美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都是大哲学家如果我们不了解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和派别,也就难以了解与此相关的美学思潮和派别:不了解一些重要美学家的哲学思想,也难以了解他们的美学思想所以,我们在研究西方美学史时必须研究西方哲学史。为了弄清一个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必须弄清他的哲学思想。其次,美学理论不能脱离艺术的实践活动,各时期美学思想的发展也总是和当时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批评的情况相关联的。不少在美学理论上有建树的美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如狄德罗、莱辛、歌德、罗丹等都是如此。黑格尔的《美学》虽然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但却是以丰富的艺术史作为立论根据的。有不少美学著作恰恰是在总结当时文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如被称为“古典主义文艺法典”的《诗的艺术》就是这样的。所以,只有具备西方艺术史的知识,熟悉西方艺术发展的线素和规律,方能更好地理解、评价西方美学思想。再次,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5页。···试读结束···...

    2023-01-07 美学导读 美学经典导读

  • 《历史美学 理论与实践》路新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史美学理论与实践》【作者】路新生著【页数】625【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1【ISBN号】978-7-208-17344-6【价格】198.00【分类】历史-美学-研究【参考文献】路新生著.历史美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历史美学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史学不仅有求真、求善的属性,还有求美的属性。历史美学有两重内涵:一是用美学的视角看待历史,其要义在“以人为本”,将历史还原为“人”的历史。二是“以美为本”,主张用审美的眼光审视历史学,注重史家的思想和“气韵”、历史叙事的方法、历史书写的格局。本书是国内将历史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既有理论阐述,又结合中西史学传统与现代史学著作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是一部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立论高远、新见迭出的史学力作。《历史美学理论与实践》内容试读历史美学: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代绪论)本书稿提出“历史美学”这一概念,读者很容易心生疑窦:“历史美学”这个陌生的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学术的规定性上有没有确切的内涵?的确,读者的这个疑虑,是本文必须解答的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解答的问题。为此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美学”与“历史学”相互关联的研究史。近代以来,关于历史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学界一般认为,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是西方有关“历史美学”研究的先驱性代表作。然而怀特虽然论及了“历史的诗学”、“历史分析的语法、句法”、“历史意识的美学”等,但就思想的深刻性、表述的准确性来看,怀特有关“美学”的论述并没有超过康德、叔本华,尤其逊色于黑格尔的《美学》三卷四册。康、黑、叔思想体系中可用以审视历史和历史学的许多精彩论述,怀特没有合理利用。对于发达程度远远超迈西方的中国传统史学,尤其是《左传》、《史记》中蕴涵的丰富的“历史美学”思想,怀特不知就里未能置一喙;至于刘勰《文心雕龙》、刘知幾《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刘熙载《艺概》中远早于西方、成体系的关于历史叙事与历史书写的具有“美学”意味的论述,怀特更是视而不见,他无力因此未对其作“历史美学”的丝毫解读,这是怀特《元史学》最大的不足。从我国情况来看,二十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这样一些学界精英历史美学:理论与实践将“美学”(Aethetik)这门原产于西方隶属于哲学的学科引进国门[1],至今已经历了百余年。这对百余年来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发展和进步给予了巨大推动美学被引入文学、戏剧、影视、绘画、建筑等领域,催生了文学美学、戏剧美学、影视美学、绘画美学、建筑美学等新学科。然而,自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启动“史界革命”,拉开了中国史学“近代化”历史进程的序幕后,百余年间史学界虽有将历史学与美学相互勾连的零星论述,但数量极少不成体系。以下近8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极简略回顾肯定挂一漏万,却已经足以证实以上论断。胡适1921年8月在与顾颉刚的一次谈话中曾经提出:“一方面是科学严格的评判史料,一方面是艺术一大胆的想象力,”史料不够齐全,“那没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不得不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了。”[2]1930年陈寅格在评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时也强调历史研究当具“了解之同情”以及“艺术家的眼光与精神”,指出:吾人今日所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3]史料不足,“想象力”可资倚靠;以“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审视历史,这都带有“美学”的方法论色彩。三四十年代张荫麟作《历史之美学价值》一文,姜蕴刚著《历史艺术论》一书,是为探讨“历史”和“艺术”相互关系[1]例如,戏制理论家罗念生曾经说:“五四”运动后不久,我们就读到杨晦翻译的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幽囚的普罗米修斯》(按,1922年出版):周作人曾说他1908年就开始学古希腊语,30年代初他译出了一本《希腊拟曲》,罗念生后来把“拟曲”译为“摹拟剧”。见罗念生译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刘厚生所作《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2]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有出版社2001年版,第3册,第431页。[3】陈寅格:《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7页。2历史美学: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代绪论)问题的专门论著。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作于1948年,其中亦不乏用美学眼光剖析史著者。当然,无论是胡适、陈寅恪还是张荫麟、姜蕴刚、钱锺书,他们并没有提出,更没有使用“历史美学”的概念。1949年后的30年,对“历史”和“艺术”关联性之研究基本停顿。直到80年代以前,大陆学界仅有钱锺书《管锥编》、周谷城《史学与美学》、《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探讨了历史学与文学艺术的关联度问题。改革开放后,学界在讨论历史学属性时偶有论及“历史”与“艺术”之关系者。如朱金瑞、周国柱《论历史的审美特性》、王少卿、朱金瑞《历史美学论要》、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许苏民《历史的悲剧意识》、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陈新《二十世纪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两个阶段一从对arrative的解释看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演进》、李洪岩《史蕴诗心一浅论钱锺书的史学观念》等。但以上论著基本上还处在探讨历史学“本体论”或“认识论”的层面。从“功用论”、“目的论”的视角切入,即从史学建设的高度触及引美学入历史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之研究极为罕见,更不用说使用“历史美学”的概念,以“历史美学”为衡骘之圭臬,审视历史、评价史著,定其善恶,决其高下的历史美学“实践”了。近代以来直至1949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历史学始终作为意识形态工具而存在并壮大。这是历史学和美学“井水不犯河水”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疑问并非没有。值得一问的首先就是:历史学和美学不相关,这究竟是因为二者原本就不可以因此也就不应该发生关联呢?还是因为我国史学界从来就没有想过,或者说至今还不曾深切地体悟到借用美学的慧眼去审视历史和历史学呢?史学理论家柯林伍德在谈到黑格尔惟一的“史学专著”一《历史哲学》时所给予的评价并不高,认为该书“是黑格尔著作整体上的一个不合逻辑的赘疣”。相反,他对黑格尔的《美学》却赞赏有加,认为这部著述是“历史方法上的革命的合法成果。”[1这表明,至少在柯林伍德看来,历史学在方法论上是可以而且应当与美学相结合的。即便被整个西方称为“实证主义”史学泰斗的兰克,他也并不[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2页。如无特殊说明,重点号均为作者所加。3历史美学:理论与实践否认历史学与“艺术”的关系。他在《法国史》中这样说:“历史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史著“要能像最有造诣的文学作品那样,给有教养有学识的读者带来同样的愉悦。有人或许会倾向于这样的观点一美丽的形式只有以牺牲对真相的探求才能实现。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将不得不放弃将艺术与学术连接起来的这种理想,并把这样的想法当作是一种谬误而予以唾弃。但是我的观点却是相反的。”[1门黑格尔早就认识到“史诗相通”的道理,指出: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他们的叙述大部分是他们亲眼所看见的行动、事变和情况”,“他们简单地把他们周围的种种演变,移到了精神观念的领域里去,这样外在的现象便演成了内在的观念。诗人以同样的方式,运用他感觉中的资料造成他的观念”。史家也“利用别人的报告和叙述”,不过“他们只把这些资料当作是一种组合的元素,这和诗人受赐于已经成立的语言文字的遗产,又是同样的情形。”[2]所以,黑氏在《美学》中承认,此书是他“检阅人类生存的全部内容”[3]即审视了人类“全部历史”以后的产品。在谈到何种“美的艺术”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艺术”时,黑格尔指出,“真正的艺术”应当“和宗教与哲学处在同一境界”,能够“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只有这样,“艺术才算尽了它的最高职责。”又说:“美的艺术对于了解哲理和宗教往往是一个钥匙,而且对于许多民族来说,是惟一的钥匙。”[4门黑氏这两段话可以启发我们作两点思考:(1)艺术既然在成为表现“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方面应与宗教、哲学“处在同一境界”,那么,美学与宗教、哲学是有关联的。成为表现“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艺术、宗教与哲学能够肩负如此伟大的使命,历史学是不是也应责无旁贷地追求这种“担当”?在探讨“艺术”何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时,黑格尔认为,那是因为艺术体现了“历史中统治着的永恒力量”。但是,将“历史中统治着的永恒力量”展现给世人,这难道不首先是“历[1]转引自易兰译《世界历史的秘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6页。[2]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版,第39页。[3]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4]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10页。4历史美学: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代绪论】史学”的本分与职责吗?根据黑氏上述观点,我们可以说,历史学应当与美学相关联。(2)美学对于了解哲理和宗教“是一个钥匙”,“而且对于许多民族来说,是惟一的钥匙”,黑格尔这里的“许多民族”只能是指“历史地”形成的许多民族。换言之,按照黑格尔,倘若缺乏美学的眼光,也就无法理解哲学和宗教;更无法理解“历史地”形成的“许多民族”。以此,“对于许多民族来说”,美学与历史学的关联性也就甚至超过了它和宗教、哲学的关联性。也所以,在《美学》第一卷中黑氏就直接以“从历史演绎出艺术的真正概念”作为“艺术美的概念”一节下的一个标题来使用。[1黑氏本人的学术实践就已经将美学和历史学结合在了一起。二当然,从传播一认知的角度着眼,一个新概念的诞生绝非轻而易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维特根斯坦说:“一个新词犹如在讨论的原地里播下一粒新种。”[2新概念的诞生必然要伴随一次次学理性的审查和质疑性的学术批评,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得到学界的“批准”以后才能“通行”,这是肯定的。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任何新概念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例如,“哲学”这一概念本为中国传统所阙如。“哲学”一词系日本学者西周对西方“hiloohy”的翻译,时在明治6年(1873年),1895年前后由黄遵宪介绍到中国。[3]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国人对于“哲学”概念曾经普遍存在一种文化接受上的紧张。如王国维所说:“海内之士颇有以‘哲学'为诟病者。”[4这一说法准确反映了时人在接受“新概念”时的一般心理状态。时至今日,“哲学”早已被学界广泛接受,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符号与概念。“历史哲学”(hiloohyofhitory)的命运也与“哲学”相似。1756年伏尔泰提出这一概念[5],随之而来的[1]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69页。[2】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3]参见杨国荣主编:《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文向度)第五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4]王国维:《哲学辩惑》,原载(教育世界),1903年7月,参见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5]伏尔泰首次提出“历史哲学"的概念,可参见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允晨丛刊》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历史美学:理论与实践却是学界经久不息的质疑和批评。布克哈特(JakoBurckhardt)用语尖刻的评论颇能折射出当时学界在接受这一概念时的迷惘,他说:“‘历史哲学’像只半人半马的怪物。这个词汇本身即是一个矛盾词,因为历史和观察是同等的,因此是非哲学的:而哲学却将历史附庸于原则之下,因此是非历史的。”[1)当然,学界的质疑批评并没有阻挡“历史哲学”成长的步伐。黑格尔的名著《历史哲学》就是一个显例。以此反观“美学”(伊斯特惕克Athetik)。现如今“美学”(Athetik)已家喻户晓并已被学界普遍使用。但在她刚刚面世时也曾经遭遇接受和使用上的尴尬,这一点颇值得玩味。例如黑格尔本人,他虽有巨著并命名为“《美学》”,但一开始黑氏却心存疑虑,认为“美学”(Athetik)“这个名称实在是不完全恰当的”,“说得更精确一点,很肤浅”。因为“伊斯特惕克的比较精确的意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黑氏甚至对“有些人想找出另外的名称,例如,卡力斯惕克(Kallitik)”来取代“伊斯特惕克”指称“美学”也表示理解。[2然而,黑格尔最终仍然承认“美学在沃尔夫(1679一1754)学派之中才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科学,或者毋宁说,哲学的一个部门”,黑氏终于还是认同了沃尔夫的门徒一“美学之父”鲍姆嘉通(AlexaderGottlieBaumgarte,1714一1762)出版于1750年《美学》时首先使用“Athetik”一词并且定名为“美学”的做法,并且终于将它移用作了自己巨著的书名“历史美学”实“凿壁借明,乞邻求醯”[3之法,即借西方美学认识论、方法论之慧眼,以反观“历史”和“历史学”,将其中蕴涵的美学要素条分缕析䌷绎化解,建构成一独立自洽的体系。因为“美学”产自西方,先看一看西方文化渊薮希腊的实践是有益的。古希腊神话中原有九位“文艺女神”,排在首位的是女神之母一历史女神克里奥(克里奥是宙斯的姑姑,宙斯第五任妻子。她与宙斯共度九昼夜,生下了九位缪斯)。克里奥能够作为文艺女神之母,“历史”可以生产“艺术”,意味着在[1】转引自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第121页。[2]见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3页。[3]借用钱锤书论“画”语,载《管锥编》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3页。6···试读结束···...

    2022-12-04 美学 epub 百度网盘 美学epub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