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有个宇航员被抛弃到月球(苏联宇航员死在月球上)

    这是错误的信息,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苏联宇航员被抛弃到月球或死在月球上。...

    2023-12-20 美国宇航员月球 宇航员月球图片卡通

  • 2020奥运会女排赛程,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赛程

    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赛程安排如下:7月25日:中国队VS墨西哥队7月27日:中国队VS美国队7月29日:中国队VS比利时队7月31日:中国队VS日本队8月2日:中国队VS俄罗斯队8月4日:中国队VS意大利队8月6日:中国队VS巴西队8月8日:中国队VS捷克队8月10日:中国队VS南非队8月12日:中国队VS瑞士队8月14日:中国队VS澳大利亚队8月16日:中国队VS塞尔维亚队8月18日:中国队VS荷兰队8月20日:中国队VS加拿大队8月22日:中国队VS智利队8月24日:中国队VS突尼斯队8月26日:中国队VS韩国队8月28日:中国队VS汤加队1、2020年7月26日15:25中国v土耳其2、2020年7月28日10:05中国v美国3、2020年7月30日15:25中国v俄罗斯4、2020年8月01日20:45中国v意大利5、2020年8月03日15:25中国v阿根廷点评:这是中国男足的2020年夏季比赛安排,比赛时间安排得很合理,让球迷有充足的时间支持球队,期待中国男足能取得出色的成绩!...

    2023-02-21

  • 《科技革命与俄罗斯 苏联 现代化》鲍鸥,周宇,王芳著;张柏春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科技革命与俄罗斯苏联现代化》【作者】鲍鸥,周宇,王芳著;张柏春主编【丛书名】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页数】228【出版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701-0909-8【价格】82.00【分类】技术革新-关系-现代化建设-研究-俄罗斯【参考文献】鲍鸥,周宇,王芳著;张柏春主编.科技革命与俄罗斯苏联现代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科技革命与俄罗斯苏联现代化》内容提要:《科技革命与俄罗斯苏联现代化》内容试读第一章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与近代崛起(15一18世纪初期)在世界文明史中,俄罗斯的崛起与发展不容小觑。15世纪未一16世纪初,当西欧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而步入近代科学和技术的独立发展期之时,俄罗斯则刚刚结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逐步走向统一国家的道路。17世纪末期,西欧大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经济秩序、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文明,而俄罗斯才开始意识到与西欧文明接轨的重要性。但当彼得一世实施“破窗入欧”战略后,俄罗斯国家迅速强盛起来。以领土为例,1721年的俄罗斯帝国拥有相当于接近全欧洲国土面积的领土;到1914年,俄罗斯帝国已坐拥228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如今的俄罗斯联邦拥有17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14626.73万人口。(ΦeeaHacy6arocyacTBeHHoicTaTHcTHKH,2015)31科技革命与俄罗斯(苏联)现代化在世界上,但凡帝国崛起都伴随着战争、资源掠夺和领土扩张。然而,像俄罗斯这样不断实现并保持版图扩大,迅速提升霸权地位的国家为数不多。俄罗斯是如何从相对落后的村社部落走到世界前台的?第一节古代俄罗斯的国家化之路一、古罗斯、从“瓦良格到希腊”的商路关于俄罗斯的来源,目前在史学界尚有争论。(Do5,2010)35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公元1世纪以前,斯拉夫人散居在奥德河、维斯瓦河、第聂伯河和布格河流域。到公元6世纪,经过民族大迁徙的斯拉夫部落逐渐划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三支。如今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属于东斯拉夫人的后裔。据俄罗斯第一部编年史《编年纪事》①记载,传说东斯拉夫人不擅管理,经常内讧。大家在疲于征战之后达成协议:邀请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瓦良格人前来称王。瓦良格人的首领留里克于862年率兵到东斯拉夫人聚居的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留里克王朝在创立初期实行以“维①《编年纪事》也称《编年史》(俄文《ΠoBecTBeMeHHIXeT》或《ΠeBoHa4AIHaJeTOHC》,或《HecTooBaeToc》。古俄文《ΠOBCTBPEMAHHIXJI》),由I2世纪基辅洞窟的修道士涅斯托尔(Hecro)编纂。2第一章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与近代崛起(15一18世纪初期)彻①”为最高权力机构的管理制度。879年,留里克去世。他的亲戚奥列格®掌握实权。奥列格挟持留里克年幼的儿子伊戈尔南下,占领第聂伯河岸边的小城基辅,于882年建立了第一个由瓦良格人为王,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一“基辅罗斯”。基辅罗斯以诺夫哥罗德城和基辅城为最重要的行政中心。在这一地区沿涅瓦河、拉多加湖、沃尔霍夫河、洛瓦季河和第聂伯河的河道从北向南形成被称为“从瓦良格到希腊”的商路。商路通顺促进了地区贸易日益繁荣。诺夫哥罗德城更多保留了原始公社形式、“维彻”制度和多神教的文化传统:基辅城因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实行专制政治,并逐步归顺东正教文化。这种地理格局和文化渊源为未来俄罗斯民族形成多重矛盾的性格种下了“社会基因”。与此同时,地处第聂伯河岸边的基辅城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与阿拉伯、拜占庭和西欧的贸易往来中逐渐得到拓展。二、东正教文化的形成与影响在“从瓦良格到希腊”的商路上不仅流通了物质商品,同时也传播了文化。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保留希腊文化传统的基督教-东正教在政客和修士们的努力下,不断传入东斯拉夫人聚集区,深刻影响了俄罗斯未来的发展道路。9世纪,几乎与阿拉伯人从拜占庭挖掘希腊文化开始进行“大翻译运动”的同时,拜占庭修士基里尔(K,约827一869)和梅福季(Me中omHi,815一885)二人开启了把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的“翻译运动”。为便于传播基督教教义,863年,基①维彻(Bee):市民大会。②奥列格(0er):879一912年在位。③伊戈尔(o):913一945年在位。科技革命与俄罗斯(苏联)现代化里尔和梅福季应邀来到摩拉维亚(今捷克境内)创办斯拉夫教会,翻译宗教经书。出于传教的需要,兄弟俩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新的字母,用来记录和表达斯拉夫人的语言,即后人所称的“基里尔字母”(也有翻译为“西里尔文”)。公元10世纪前后,基里尔字母从摩拉维亚经保加利亚传到了罗斯。由于其形式与俄语的发声系统较为吻合,因此迅速得以传播(斯塔罗杜勃采夫,刘文飞,2001),进一步发展成斯拉夫文(即俄文的母文)。斯拉夫文化从而获得了语言传承的载体,推动了融入东斯拉夫文化特点的东正教教派走向繁荣。东正教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来自拜占庭的修士们的努力。他们不仅限于个人修行,而且在修道院中开办学校,在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和礼仪的同时发展并保护了斯拉夫文化。他们从拜占庭带来建筑设计理念、手工制造的技巧,以及栽培技术,促进了拜占庭文化与原住民文化的融合,发展成如今被认同为俄罗斯文化主要根源的东斯拉夫文化。从农业生产工具上看,9世纪末的基辅罗斯已经进入铁器时代,出现了村社自由农民和拥有耕地的封建地主阶层。基辅罗斯的大公采取“索贡巡行”的方式,对农村村社进行横征暴敛。可以说,“索贡巡行”既是扩充基辅罗斯大公权力和领土的捷径,也是基辅罗斯走向灭亡的根源。907年,奥列格远征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与拜占庭皇帝签订了和平条约①。(格奥尔吉耶娃,2006)"奥列格去世后,留里克之子伊戈尔成为基辅大公,曾与希腊人交战,战死沙场②。伊戈尔死后,他的①奥列格与拜占庭皇帝分别于907年和911年两次签订和平条约。②也有传闻,伊戈尔没有被希腊人所杀,而死于不堪重税的德列夫利安人之手。第一章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与近代崛起(15一18世纪初期)遗孀奥莉加主管罗斯国务。奥莉加接受基督教(东正教),主张与拜占庭和平相处,加强了罗斯与拜占庭的经济、文化交往,促进了基督教传入罗斯的速度和规模。980年,伊戈尔的孙子弗拉基米尔②弑兄当上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大公在执政的35年中奠定了未来俄罗斯发展的基础。他通过四处征战“索贡”,确立了总面积为100万平方公里的基辅罗斯版图;通过迎娶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皈依基督教(东正教)并强行废止东斯拉夫人一直信奉的多神教,把东正教确立为国教:允许开办贵族子弟学校;仿照拜占庭建筑风格兴建了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教堂(包括基辅索菲亚大教堂)和修道院,以供传经、纂史、修文。由于引入基督教(东正教),基辅罗斯与其他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建立了密切关系,首次以国家身份屹立于欧洲中世纪文明之林。东正教从此成为日后俄罗斯人的心灵归宿和民族认同依据。实际上,基督教传入基铺罗斯以后也与当地的多神教有许多交融,使得罗斯人在宗教信仰上产生双重信仰形式。这为基督教东移,成为具有跨欧亚地区的具有主要影响力的东正教提供了文化补充。弗拉基米尔大公病逝后,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大开杀戒。到12世纪,基辅罗斯从四处征战的东欧强国逐渐衰落分裂为割据的小公国。笔者认为,俄罗斯科学思想的萌芽同样可追溯至988年开始的斯拉夫文化与拜占庭文化的融合。格雷厄姆在《俄罗斯与苏联科学简史》中指出,来自拜占庭的基督教被定为基辅罗斯的国教以来,罗斯①奥莉加(0ra):945—969年在位。②弗拉基米尔(BaIHMH):980一1015年在位。5科技革命与俄罗斯(苏联)现代化人虽然具备与先进的拜占庭文化接触并向它学习的条件,但没能抓住可能成为当时另外一个科学中心的机会。(格雷厄姆,2000)4"笔者由此引申出另一个观,点: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科学与文化深层次的影响不能被抹杀,这为基辅罗斯日后成为另外一个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最初的文化基础上文中已经提到,基辅罗斯早在9世纪就具有较高程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因此具备接受来自拜占庭先进文化的基础与能力。拜占庭人继承了古希腊人重视科学和教育的传统,将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视为“四艺”;与筑城相关的土木工程学、与军事相关的冶金学和地理学以及制作“希腊火①”所需的化学知识在拜占庭都得到了高度发展;在古希腊医学体系上发展起来的拜占庭医学也非常发达。随着基辅罗斯与拜占庭联系日益密切,往来日益频繁,拜占庭先进的科学观念和传统不可避免地会对基辅罗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基里尔和梅福季两兄弟功不可没。基里尔字母的出现与传播,为拜占庭先进文化传入罗斯创造了条件。9一11世纪,在基辅罗斯出现大量的拜占庭书籍或斯拉夫译本,以教堂建筑、圣像画等宗教艺术为先导,拜占庭的神学思想、宗教文学、政治和法律观念以及历史、地理等专门知识源源不断地传入罗斯。(姚海,1994)前言拜占庭神学思想的传播对罗斯文化影响至深。应该看到,在经院式的神学解释中,往往伴随着一些自然哲学的观点。譬如,基督教东方教会最著名的神学家、在东方教会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修士①希腊火(希腊语Yy6Πv):是拜占庭帝国所利用的一种可以在水上燃烧的液态燃烧剂,为早期热兵器,主要应用于海战中。“希腊火”或“罗马火”只是阿拉伯人对这种恐怖武器的称呼,拜占庭人自己则称之为“海洋之火”“流动之火”“液体火焰”“人造之火”和“防备之火”等等。6···试读结束···...

    2022-10-11 科技革命有几次 分别是什么

  • 《从追随到竞争 苏联与中国经济速度的设定》孙璐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从追随到竞争苏联与中国经济速度的设定》【作者】孙璐著【丛书名】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智库丛书【页数】217【出版社】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2013.10【ISBN号】978-7-5100-6569-9【分类】国民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速度-研究-苏联-1951-1960-中国经济【参考文献】孙璐著.从追随到竞争苏联与中国经济速度的设定.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2013.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从追随到竞争苏联与中国经济速度的设定》内容提要:本书首先证实了苏联因素影响到了中国两个五年计划对于经济速度的设定,在此前提下,分析不同的时期内苏联因素对经济速度设定所施加影响的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不同时期内会有不同的影响路径。同时把苏联这一国际因素与经济政策中对于建设速度的设定这一国内要素结合起来做因果分析,参考“政策改变”概念分类以及“政策改变”理论中关于政策改变所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即决策行为体的“观念”(idea)和“能量”(eergy),在注重史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外向内的分析框架。《从追随到竞争苏联与中国经济速度的设定》内容试读导言一、问题的提出:苏联因素与中国经济速度设定的跌宕起伏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易中断性与多变性,这一特点体现在经济政策的许多方面,其中非常典型的是这十年间在政策层面上对经济速度的设定。经济速度也叫作经济增长率,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总量诸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人均生产的增加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在这种增长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经济增长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变化。经济增长率在制定和估计经济政策中起关键作用。长期来看,任何国家的生活水准的改善,主要是由经济增长率来决定的。实际上,一个国家所达到的经济增长率,常常可以被看成判断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①为了更加有条理地说明经济速度设定的易变性,本书把经济速度的设定放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两个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来说明②,具体来讲,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简称“一五”计划)的整个拟定过程中,即从1951年2月开始拟定“一五”计划草案到1955年7月最后成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并在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前后设定的经济速度是有较大差距的,表现出前高后缓的趋势。随后,在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后简称“二五”计划)的整个拟定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的设定也经历了几番波折。在“二五”计划制定的第一个阶段(1955年8月一1956年9月),也就是说从开始着手制定“二五”计划到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简称“中共①岳希明、张曙光、许宪春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研究与争论》,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②新中国头两个五年计划的制定过程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的制定过程从1951年持续到1955年,“二五”计划从1955年开始制定,而后由于经济路线的极左趋势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混乱状况,在1959年之后停止了修订。001⊙∞从追随到竞争八大”)形成《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并提交国务院,这一阶段经济发展速度的设置在政策层面上经历了由“冒进”向“稳步前进”的转变。在“二五”计划制定的第二个阶段(1956年9月一1960年),也就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阶段,以经济发展速度稳步前进为特征的八大温和经济路线于1958年被以超高经济发展速度为特征的“大跃进”和超前生产关系的“人民公社”所取代,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新的“二五”计划建议以及后来北戴河会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书》中“天方夜谭式”的经济建设高速度和高指标,相对于1956年的中共八大《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所规定的速度和指标也有了极大的跃进。通常来说,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属于较为长期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指导着今后五年内的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因此,在设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速度方面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只有经济政策的稳定才能带来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政策的过度不稳定,一旦超过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造成社会政治的动乱。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设定,表现出了明显的政策不连贯性和不稳定性特点。相对于苏联曾将计划当作“法律”,一般要求严格实施,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五年计划是多变的计划,受制于政治与意识形态斗争而无章无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习和实施了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但是受中国自身条件的制约,事实上,“理想的”计划经济制度在中国难以实现,受计划管理制约的那一部分经济活动也多少“走了样”。其实,不仅仅是“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如此,被称为计划经济时期的1953一1980年,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五个五年计划,但实际上,这五个五年计划中,有四个没有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未形成正式版本公开颁布,唯一形成正式版本的“一五”计划也在制定的过程中被不断修改,在实施了两年多以后才形成正式文件颁布。列宁曾经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畴之内:此外,如果要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因此,尽管可以笼统地说,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和结果是①朱晓黄:《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5页。002导言og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比如说经济理论、实际经济工作中的需要、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领导人对某个经济问题的关注程度等,但具体到每个国家,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内外部环境的不同,影响其经济政策制定过程的因素以及作用途径也是不同的。通常来讲,一国的国内经济政策属于国内公共政策的范畴,其影响因素大都来自于国内,同样,对于特定时期内经济速度的设定则首先应当建立在对本国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综合、客观衡量的基础之上,同时还应当经过系统的论证和考察,但是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内经济政策的制定,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一个国际因素,即苏联因素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毫无经验的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外部的援助和建设经验,然而西方国家如同敌视苏联一样敌视新生的中国,从西方寻找盟友和援助是不现实的,而对于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选择依靠苏联援助,选择苏联模式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在建国初期,无论政治体制还是经济体制几乎是全盘吸纳了苏联模式。新中国在建国初实行的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也决定了中国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外交的大方向,而且全面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政策。新中国前三十年内政外交的许多重大事件,比如“反右运动”、“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中苏关系的走向连在一起。①因此,苏联对中国国内政策制定的影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领域。本书选择苏联作为影响中国经济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国际因素,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苏联因素是否影响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政策中对经济速度的设定?如果有,苏联因素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政策中对经济速度设定的,也就是说,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进行影响的?苏联因素对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途径和方式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各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其背后的原因与中苏关系走势有无关联?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速度的变化的研究,大部分的学者都集中关注1958年“大跃进”的发起对1956年温和经济路线的改变,也就是本书中所涉及的第三次经济速度设定的转变。对于引起此次转变的原因,中国学者主要从以下①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003⊙。从追随到竞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①从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进行分析①,认为经济发展速度的改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国作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所面临的后进的压力以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乌托邦思想等;②从共产党党内存在着的“温和”与“激进”两条经济路线在政策制定领域地位的消长来分析®:③认为毛泽东的“头脑发热”和自我中心主义是影响经济路线转变的主要原因。③西方学者主要从以下四个研究角度来阐释经济路线的转移:①从中国20世纪50年代农业与工业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来研究④②从权力斗争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经济路线转变是权力斗争的直接结果⑤:③从官僚政治路径研究,经济路线的选择是官僚之间政策选择与博弈的结果⑥;④从国际环境和中苏关系等外部因素与对经济路线的选择做出研究。⑦对第一次经济路线中经济速度设定的转变的研究,大都放在了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更多地散见在人物传记、历史档案等著作中:而对于第二次经济路线中经济速度设定的转变,则没有太多的著作对此进行梳理。尽管已经有学者从国际因素进行研究,但是分析也是较零散的,而且没有一个可适用的框架来进行归纳总结。本书的研究问题涉及的另一个研究维度是苏联因素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影响。孔寒冰在《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用一种历史的长镜头来分析复杂的中苏关系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试图从中苏关系角度来说①李若坚:《大跃进的社会基础》,载《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王蒙所:《大跃进、人民公社顺利发动的几个因素简析》,载《理论观察》2001年第5期。②孙立:《也谈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载《党史研究》1983年第4期:庞松:《略论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二重性》,载《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5期:曾宪开、赵全军:《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两个发现之窥见》,载《党史研究》1996年第4期:李建春:《从八大中央委员会看八大路线的中断》,载《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③曹其荣:《近十年间关于大跃进运动成因研究综述》,载《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4AlexaderEcktei.Chia'EcoomicRevolutio.CamridgeUiverityPre,LodoNewYorkMeloure,CUPArchive,1977.5Byug-jooAh.ChieePoliticadtheCulturalRevolutio:DyamicofPartyProcee.Seattle,UiverityofWahigtoPre,1977.6DavidBachma.Bureaucracy,Ecoomy,adLeaderhiiChia:TheititutioalOrigioftheGreatLeaForward.NewYork:CamridgeUiverityPre,1991.⑦宋桂银:《论大跃进的国际背景》,载《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刘继刚、李桂平:《大跃进的实力成因及其教训》,载《安徽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李安增、赵甫克:《大跃进运动发生之国际因素论析》,载《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李晓勇:《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国际因素》,载《求实》2003年第1期:天児慧:《中国の歴史:巨龍の胎動毛次東v邓小平》,a講談社,2004,11,10..133RichardC.Thorto.Chia,aPoliticalHitory,I917-1980.Boulder,Colo.:WetViewPre,1982.004导言⊙明中国建国后头三十年曲折发展的重要原因。沈志华在《苏联专家在中国》中,认为在国际关系领域应该加强对于出现在社会基层的那些现象、人物和事件的研究,把苏联专家作为影响中国20世纪50年代社会各个方面的一个重要群体,并把他们放在中苏关系不同的时间段内,来分析苏联专家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牛大勇在《苏联的非斯大林化运动与中国50年代后期的政治发展》①一文中,则以中苏关系对中国国内政治影响的视角,论述了苏联的非斯大林化运动是如何促使中共领导核心在毛泽东政治哲学的指导下,走上“文化大革命”之路的。文章从新的角度认识“文化大革命”运动和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理论的起源,指出反对美国某些政治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防止苏联“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在中国取得政权,是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对苏联非斯大林化运动的反应,也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缘起的国际背景。在这篇文章中,牛大勇把中共决策行为体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另外在一些学术论文中也涉及了这个问题,如张鸿雁的硕士论文《国际环境变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拓性探索》,李岩松的硕士论文《国际环境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系研究一国际环境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王福春的博士论文《论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探索》,沈志华的《周恩来与1956年的反冒进一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方针的一场争论》,等等,但都用的是历史分析法,没有一个政治学基础上的统一的分析框架。本书提出的问题涉及两大研究背景: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速度设定的大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决策机制:②由于苏联因素属于国际因素,因此,在分析苏联因素对中国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时,还应当把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处的大的国际背景考虑在内。所谓“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目标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②,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③,经济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领域所规定的政策,是调整人们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准则。在一个社会中,人们①这篇文章在发表时改名为《冷战国际环境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主要还是关注苏联因素的影响作用。②兰秉洁、刁田丁主编:《政策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③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005©。从追随到竞争的经济活动是最主要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几乎涉及人们的全部生活。因此,经济政策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政策之一,是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政权的行为特征,往往首先表现在其执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政策有两大特点:指令的计划性和政策制定的高度集中性。1.指令的计划性首先,中国的计划经济理论直接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对此,陈云曾经提到,“计划工作的规则: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思想来之于马克思”,“《资本论》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是无政府状态的…在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在一个国家胜利以前,马克思就设想过社会主义经济将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这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②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已经认为,全国解放后只有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是新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他说:“事情是非常明白的,只有我们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只有我们实行了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经济建设工作,才能挽救全国人民出于空前的浩劫。”③周恩来同志在建国前夕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与旧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区别是“基本上计划经济,还是完全自由主义经济”,这是原则之一,在恢复时期,周恩来也强调说“一切财经工作都要有计划性”。④三年恢复时期过后,中国的经济怎么发展、往哪条道路上发展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毛泽东认为:“我们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希望同志们好好想一想。”®但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呢?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⑥“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①高斌、张国福:《经济政策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经济政策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长期经济政策和短期经济政策,部分经济政策和行业经济政策。②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④周恩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⑥陈先主编:《计划工作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006···试读结束···...

    2022-10-09 苏联epub 苏联epub 百度网盘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沈莉华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作者】沈莉华著【丛书名】俄罗斯学专题系列【页数】269【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7.02【ISBN号】978-7-5686-0080-4【分类】国际关系史-研究-俄罗斯、乌克兰【参考文献】沈莉华著.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7.02.图书封面:《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内容提要:《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俄罗斯学专题系列》主要分为四章内容,分别讲述了:第一章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历史回顾:第一节十月革命前的俄乌关系、第二节十月革命后的俄乌关系;第二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第一节苏联解体后的俄乌地缘环境、第二节苏联解体后的俄乌政治军事关系、第三节苏联解体后的俄乌经济关系;第三章影响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主要因素:第一节双边因素、第二节内部因素、第三节外部因素;第四章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走势分析:第一节俄罗斯发展俄乌关系的战略视角和政策取向、第二节乌克兰发展俄乌关系的战略视角和政策取向、第三节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俄乌关系未来等。《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内容试读绪论上、本书的目的和意义1991年12月25日,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寿终正寝。苏联解体不仅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也改变了苏联地区的地缘力量配置。原本统一的地理空间在超级大国崩溃后分为15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作为苏联最有影响力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继承了其大部分领土和经济、军事潜力,仍然是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但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改变对国际局势和俄罗斯的地缘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构建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维护美国自身安全,扩展美国民主、人权价值观,美国在欧洲积极推进北约东扩战略,挤压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俄罗斯地缘安全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东欧剧变、华约解散使俄罗斯失去了对抗北约东扩的第一道安全防御屏障,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的独立使俄罗斯对抗北约的第二道安全战略屏障变得支离破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中亚五国的独立使俄罗斯丧失了高加索与中亚广袤的战略纵深地带。在北约东扩不断蚕食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现有的欧安组织等多边安全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条件下,整合独联体国家,保持俄罗斯对独联体的影响力,成为俄罗斯对抗北约东扩、维护自身战略利益、彰显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关键。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在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实现强国之梦的宏伟蓝图中,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一体化建设占有重要地位。而乌克兰是俄罗斯推行独联体一体化政策的重中之重。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战略要冲,领土面积位居欧洲第二,自古以来就是各种地缘政治力量角逐的舞台,从未真正建立过独立的主权国家,苏联解体为乌克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独立主权国家出现在欧洲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汇点。很多地缘政治学家认为,乌克兰的独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变化之一,乌克兰的外交走向直接关系到冷战后东西方地缘战略的平衡及未来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化。如果俄罗斯控制了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棋盘上的支轴国家乌克兰,它便将重新获得成为地跨欧亚的强大帝国的资本。目前,北约、欧盟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正在展开势力范围的激烈争夺。无论欧盟,还是北约,都把乌克兰视为实现东扩战略的重要一环,试图早日使乌克兰融入欧洲文明的大家庭。而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则意味着俄罗斯对独联体这一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日渐式微。为了遏制乌克兰的离心倾向,俄罗斯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对乌克兰施加影响。乌克兰始终处于大国之间的夹缝之中,承受着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巨大压力。而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大国夹缝中生存的痛苦记忆、俄乌解不开的历史恩怨使今天的乌克兰把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早日融入欧洲文明大家庭,成为连接俄罗斯与欧洲文明的桥梁,发挥一个欧洲大国应有的作用作为自身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乌克兰融入欧洲的战略目标令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渐行渐远。围绕着天然气纠纷、乌克兰饥荒、克里米亚半岛争端、黑海舰队的划分、乌克兰加人北约和欧盟等问题,俄乌之间龃龉不断,俄乌两国关系因此成为俄罗斯外交和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近些年,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学者纷纷发表著述,来解读错综复杂的两国关系。而随着近些年中国与俄罗斯、乌克兰的交往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和政治家开始关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外交走向,以及俄乌关系的发展变化可能给国际局势和中俄、中乌合作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研究苏联解体后的俄乌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俄乌关系是了解俄罗斯对外政策,特别是俄罗斯与北约及欧盟关系的重要切入点。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北约和欧盟的关系进入了新阶段。随着北约和欧盟双东扩战略的实施,乌克兰成为俄罗斯与北约、欧盟之间的重要缓冲带: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乌绪论克兰加人欧盟则会使其经济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俄乌关系的走向将直接影响俄罗斯与北约、欧盟的关系,从而对欧洲未来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其次,研究俄乌关系对于中国发展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与乌克兰虽然相隔万里,但是独特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乌克兰在中国的欧洲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近些年,俄罗斯、乌克兰明显加强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因此,了解俄乌关系是我们处理好中俄关系、中乌关系的关键环节。目前,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的绝大部分天然气需要由乌克兰过境,乌克兰所需的80%的石油需要从俄罗斯进口。近些年,俄乌围绕天然气运输、历史恩怨、乌克兰与欧盟和北约关系等问题纷争迭起。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油气资源贸易因此大受影响。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俄罗斯在加紧修建绕过乌克兰向欧洲输气管道的同时,有意加强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与国家利益。从这一点来说,俄乌关系直接关系到中俄能源合作及中国的能源安全。乌克兰是苏联重要的军工产品生产基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军工领域仍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俄罗斯向国外出口的很多武器的零部件,包括向中国出口的部分飞机的发动机均为乌克兰生产。近几年,俄罗斯与乌克兰在中国军火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如何利用俄乌关系的新动向来推进我们与上述两国的军工合作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最后,探讨俄乌关系是预测独联体一体化走势的关键环节。俄罗斯与乌克兰是独联体的重要成员,在经济上存在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试图通过拉拢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建立一体化空间以抗衡北约和欧盟的东扩政策。而欧盟则有意在未来吸收乌克兰成为其成员国。与对独联体一体化持温和态度的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比,乌克兰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明显的西化倾向,对独联体一体化持保留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乌克兰在与俄罗斯或欧盟实现一体化的道路之间做出何种选择将直接关系到独联体一体化的未来。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对俄乌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对苏研究主要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集中在中苏关系,苏联对外政策,苏联历史、文化等领域,对于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初是中苏友好时期,国内关于乌克兰的著述主要介绍乌克兰作为苏联大家庭中的一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诸多成就,而关于苏联政策失误给乌克兰这一加盟共和国造成的影响着墨不多,对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饥荒给乌克兰造成的后果较少提及。例如,王逯等在《苏联乌克兰赫鲁晓夫集体农庄》(东北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6页)一书中写道:经过农业集体化,“分散的、落后的、个体的小农经济已经彻底地改造了,代替小农经济的是繁荣的、富裕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大规模的集体农庄。人剥削人的现象没有了,破产下降的人没有了。人们过着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中国学者在介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关系时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着重宣扬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给苏联少数民族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沈允在《乌克兰民族问题一对苏联民族问题历史渊源的探讨》(《苏联东欧问题》1983年第4期,第91、95页)一文中指出:“沙皇俄国从17世纪以来,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大陆殖民扩张,对完全不同的数十个民族进行了野蛮的征服,确立了残暴的统治并将它们陆续并入自己的版图。从历史上看,这些民族与统治它们的大俄罗斯民族之间存在着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17世纪鲍格丹·赫麦尔尼茨基带领其国家和人民投靠沙俄绝不象当今苏联史学界所说的那样,是乌克兰人民的幸福,是他们唯一的和最好的出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各自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在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中国与俄乌两国交往日益加深,国内研究俄乌关系的文章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目前,中国学者的研究著述多集中于历史上的俄乌关系,乌克兰地缘政治环境与外交特点,俄乌经济关系,乌克兰国内局势北约、欧盟及乌克兰国内局势对俄乌关系的影响等方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在研究俄乌经济关系方面,张张的《冲突与合作:解读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1991~2008)》(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从地缘政治经济、双边贸易、相互投资以及两国产业合作与竞争的角度全面探讨了冷战结束后的俄乌经济关系。作者通过分析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历程和影响两国经济关系的矛盾症结得出结论:从宏观层面上看,未来俄乌的经济联系会逐渐减少,独联体绪论框架下的经济一体化不容乐观:从微观层面上看,按市场原则处理能源问题是解决俄乌经济关系问题的关键;从制度层面上看,缺乏有效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导致两国经济争端经常失控;从国际层面上看,大国政治经济关系的调整使俄乌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郭连成的专著一《从苏联到俄罗斯、乌克兰一若干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探讨了俄罗斯、乌克兰独立后的经济问题,其主要观,点为: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俄罗斯与乌克兰紧密的经贸关系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乌克兰很难摆脱在能源和市场上对俄罗斯的严重依赖。时而紧张,时而缓和的政治关系是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在从政治、文化和外交层面上探讨俄乌关系的著述中,董晓阳、何卫的《乌克兰:东西方争夺的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2001年版)值得一提。这本专著分析了乌克兰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角度详尽阐释了影响俄乌关系的诸多因素。何卫主编的另一本著作一《十年巨变—新东欧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利用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介绍了苏联解体后的十年中,乌克兰社会、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变化。郑羽、李建民的《独联体十年一现状·问题·前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是一部研究独联体地区的专著。该书的上篇分析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独联体政策、独联体一体化问题,以及影响俄乌关系的领土、核武器、地区安全、能源和生态问题,为我们从政治、安全、外交领域解读俄乌关系提供了借鉴。东西部纷争是乌克兰国内政局的显著特点和影响乌克兰外交的重要因素,国内很多学者从这一角度来探讨俄乌关系和乌克兰外交走势。何卫的研究报告一《近几年乌克兰政局分析》(见《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从乌克兰政坛的动荡现状分析了影响俄乌关系的不利因素。王生团在《论述俄罗斯制约乌克兰西化进程的几个因素》(《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第3期,第13~17页)一文中介绍了乌克兰西化的背景、西化政策对俄罗斯安全的影响,以及俄罗斯制约乌克兰西化的措施。王栋的论文《乌克兰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苏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从国内政治与国际体系两个层面分析乌克兰国家利益,指出乌克兰国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乌克兰国家利益的复杂性,乌克兰战略定位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乌克兰国家利益的不确定性。毕洪业的论文《乌克兰政局动荡背后的俄美利益博弈》(《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1期,第56~62页)是从美国视角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研究俄乌关系的上乘之作。文章精辟地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这一势力范围展开的外交博弈,阐释了美国在独联体国家推行颜色革命给鸟克兰政局,特别是俄乌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张弘的《社会转型中的国家认同:乌克兰的案例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6期,第1~9页)是从乌克兰国家认同的视角分析乌克兰外交政策和俄乌关系的佳作。文章从历史文化、宗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方面揭示了乌克兰面临的认同危机,以及上述认同危机对俄乌关系的重要影响。王庆平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又一力作。这部专著分为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历史溯源、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现状考察、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影响因素、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未来走势四部分,对俄乌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探究。在专著的精华部分一—第三章,作者从地缘文化的独特视角解读了乌克兰的对外政策和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历史原因导致了乌克兰东正教教徒多集中在东部和南部,而天主教教徒多分布在乌克兰西部地区。乌克兰两大宗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分布的地域差异客观上使乌克兰东西部形成了文明的断裂带。乌克兰社会文化的二元性对乌克兰外交政策和俄乌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认同西方文明的党派执政,乌克兰就自然实行亲欧疏俄的对外政策:如果认同俄罗斯东正教文明的党派执政,乌克兰就会实行与俄罗斯友好合作的对外政策。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几次总统大选鲜明地展现了处于文明断裂带上的乌克兰社会文化的二元性特征。历史因素是影响俄乌关系的重要方面。顾志红的《非常邻国一乌克兰和俄罗斯》(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全方位论述俄乌关系的专著,从基辅罗斯时代的东斯拉夫民族一直到当代俄乌关系均有所涉及。该书对于影响俄乌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释,为学者们今后研究俄乌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乌克兰饥荒是影响俄乌关系的重要问题。刘俊燕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就1932一1933年饥荒问题的外交博弈》(《当代世界》2008年第10期,第36~38页)一文介绍了乌克兰饥荒产生的原因及俄乌围绕饥荒问题如何定性产生的外交争端。作者认为,饥荒是由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在苏联的自然灾害,斯大林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对待富农政策失误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尽管饥荒造成了上百万乌克兰民众的非正常死亡,但是我们很难认同尤先科政府···试读结束···...

    乌克兰epub 乌克兰最新局势

  • [苏联]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pdf电子书下载

    大师与玛格丽特: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罕见的俄罗斯小说,色彩魔幻怪诞,仅在作者去世二十五年后出版.标题:大师与玛格丽特作者:[苏联]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标题:MАCTEPИМАPГАРИТА译者:钱程出版年份:2022-2页数:504类别:外国小说格式:df/eu/moiISBN:9787020158201大师与玛格丽特作者简介:布尔加科夫(1891-1940),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出生于基辅市神学教授家庭。1920年放弃医学,开始文学生涯。他着有小说《白卫兵》和《狗心》,戏剧《逃亡》和《莫里哀》。大师与玛格丽特简介:《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罕见的俄罗斯小说,色彩魔幻怪诞,在作者去世二十五年后公开出版。构思巧妙、情节离奇、哲学深刻、艺术形式完美,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奇幻文学和严谨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022-05-28 玛格丽特 莫吉托 玛格丽特·莫罗

  • [俄]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索金娜《苏联的外宾商店》pdf电子书下载

    苏联外宾店”:1930年代苏联为生存而进行的大规模外汇交易,展现了苏联领导层的适应性强,富有创造力和生动的历史。独特的经济社会视角为更全面地认识斯大林时代打开了新的窗口。标题:苏联的外国人商店作者:[俄语]YeleaAlexadrovaOokia出版商:新知三联书店副标题:工业化金奖原标题:Золотодляиндустриализации:Торгсин译者:石海杰出版年份:2020-8页数:587类别:欧洲历史格式:df、eu、Moi书籍:苏联苏联ISBN:9787108067456关于“苏联的外国客店”的作者:EleaAlexadrovaOokia,博士,教授。出生于莫斯科州的波多尔斯克。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在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工作多年。他目前是南卡罗来纳大学的俄罗斯历史教授。主要作品:《消费层级:斯大林配给制度下的人民生活1928-1935》(1993)、《斯大林繁荣》《背后:分配与市场》工业化期间的住宅供应,1927-1941”(1998、1999、2008)。《工业化黄金:全苏外商与供应商联盟的历史》(本书原名直译)是反映苏联解体期间特殊资金来源的两部分系列中的第一部分。工业化时期。“苏联外宾店”简介:深入历史看苏联成败,世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隐藏情节。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和大饥荒的多重打击,如何筹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姓氏、俱乐部、姓氏和资本的冲突,秘密警察对合法商业活动的干涉,苏联和俄罗斯之间公开和秘密的交易美国,传奇领袖的悲惨下场。1930年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市场各种初级产品价格暴跌。粮食、木材和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机械设备和各种材料和技术进口的需要。布尔加科夫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多次提到的“洋客店”就出现在这场危机中。年。这是苏联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允许自己的公民用外汇、沙皇黄金和其他贵重物品来换取食物以及他们生存所需的其他物品。1933年,洋人商店收集的贵重物品价值相当于当年苏联工业进口价值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外宾店还完成了另一项重大的社会使命,为数百万人提供了渡过饥荒的机会。洋客店的兴衰,生动地呈现了苏联变迁的历史。它不仅揭开了苏联国内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一页,而且通过对苏联经济运行原理、日常生活特点和消费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经营外宾店。这家外国商店最初是莫斯科贸易公司的办公室,向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外国游客和苏联港口的外国水手出售古董用品换取外汇。但工业化需要钱,所以外国人商店于1931年6月向苏联公民开放。最初,苏联公民可以在外国人商店用沙皇金币购买商品,之后他们可以日常交易黄金、白银、宝石、外币现金和国外汇款。为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苏联领导层举债为在建的大型工业企业购买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外债急剧增加。1931年是疯狂进口的高峰。外国人的商店向苏联公民开放,以偿还工业化的外债。...

    2022-05-14 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苏联莫斯科奥运会

  • 莫斯科绅士pdf电子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莫斯科绅士df电子书是作者艾摩托斯的小说,主要讲述了被囚禁在五星级酒店的贵族罗斯托夫伯爵,并在其中遇到了有趣的人。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莫斯科绅士df简介在变化的时代,被囚禁的人变得最自由。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公认为不悔改的贵族,被判处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这位从未工作过一天,一生的主要任务是追求智慧和知识的绅士,只能住在这家五星级酒店的阁楼里,看着俄罗斯在历史的车轮下发生的巨变从独特的角度。也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神秘的女演员、古怪的女孩、不同性格的厨师和服务员……各种各样的相遇和互动,让他体验到了多样、微妙和丰富的情感。酒店有限的空间让他的精神进入了更广阔的世界。这部美丽的小说充满了诙谐的情节,闪闪发光的人物和精致迷人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时代洪流中做人的意义。莫斯科绅士df作者简介AmorTowle1964年出生于波士顿,分别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被《华尔街日报》称为“纽约最后的绅士”。他的处女作《高法》获得了菲茨杰拉德奖。《莫斯科绅士》一经发布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被《华盛顿邮报》等多家知名媒体评为年度畅销书。莫斯科绅士df阅读器评测人生从来都不是一个飞跃,而是一个渐进的展开。在特定的时刻,这些成千上万的微妙变化开始显露风景。我们的能力会起起伏伏,我们的经验会增加,我们的观点和理解会不断变化。如此一来,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很可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本性,就像一撮辣椒可以彻底毁掉一锅菜一样。...

    2022-05-13

  •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pdf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低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df电子书,这是对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生活的介绍。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作为重点介绍,感兴趣的可以下载。Whiererdf执行摘要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始,也是一个高潮。转型后的苏维埃既害怕又崇拜政治权力。几乎每个人都变成了“窃窃私语”——要么躲在角落里互相窃窃私语,要么偷偷迎合他们,成为当局的告密者。许多关于苏联的历史著作都集中在古拉格的恐怖外表、逮捕、判刑、监禁甚至杀戮上,但几乎没有人关注普通苏联人过着什么样的私生活,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像。《窃窃私语: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生活》关注的是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灵魂。这是第一部深入探讨斯大林时代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作品。虽然几乎每一页都能感受到斯大林的存在,但《低语者》并不是关于斯大林本人,而是关于斯大林主义如何渗透到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中,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这本书也没有试图解释恐怖的起源,也没有描述古拉格的兴衰。它简单地解释了警察国家如何在苏联社会扎根,使数百万普通民众卷入恐怖系统,要么让旁观者保持沉默,要么通过积极行动。合作者。正如俄罗斯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格夫特(MikhailGeft)所说,斯大林主义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遗产既不在于国家结构,也不在于对领导人的崇拜,而在于“潜入我们心中的斯大林主义”。我们对这一切并不陌生。Whiererdf作者信息奥兰多·费格斯(OrladoFige,1959—),英国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历史系教授。其解读沙俄和苏联历史的系列作品——《低语者》、《娜塔莎之舞》等,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俄语研究领域的一级大师。世界。作品曾获得沃尔夫森奖、NCR图书奖等,并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等,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毛俊杰,1952年生于上海,1978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1年后定居纽约。翻译有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杰克·凯鲁亚克《吉拉德的愿景》等。等等。Whiererdf主目录第1章1917年的孩子19171928第2章巨变19281932第三章追求幸福19321936第4章大恐惧19371938Chater5TheAftermathoftheGreatFear19381941第6章等我19411945第七章:斯大林主义19451953第8章回归1953195619562006第九章...

    2022-05-10 耳语者斯大林 斯大林论语言

  • 《爱迪生传》(苏联)斯科勃洛著;南致善等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爱迪生传》【作者】(苏联)斯科勃洛著;南致善等译【丛书名】世界名人传记丛书【页数】222【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08【ISBN号】978-7-100-09593-8【价格】28.40【分类】爱迪生,T.A.(1847-1931)-传记【参考文献】(苏联)斯科勃洛著;南致善等译.爱迪生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08.图书目录:

    2022-05-09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与冒险pdf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和冒险考察了科学家如何在苏联政治秩序中施加影响,与斯大林主义政治家沟通,建立研究机构新系统,以及如何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开创性研究。前言历史学家承担着“研究天人之时,联古今之变”的学术使命。中国历史学家对中华文明的科技传统进行了大约一个世纪的研究,甚至在6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科技史的专业研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学术成果。相比之下,我们对中国以外的技术传统仍然知之甚少,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进入现代,要放眼世界,着力研究世界科技史,同时翻译和引进国外科技史新成果,提高中国读者对世界科技和文明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启发中国读者思考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等许多问题。20世纪,世界科技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苏联在几十年内崛起为大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科技、教育发展和工业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我们对苏联科技史的了解非常有限,获得的相关知识也比较陈旧。目前,绝大多数中国科技史家无法阅读俄文资料和论文,只能依靠少量英文论文和更少的中文译本来了解苏联(俄罗斯)的技术传统。这给了我们对苏联技术的支离破碎的印象,甚至对它产生了某种神秘感。我有幸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会见了美国的俄罗斯学者AlexeiB.Kojevikov教授。他主要研究苏联和俄罗斯的科学史,尤其是物理学史,是少数活跃在欧美的俄罗斯科学史家之一。2008年,我收到了他的新作《斯大林的伟大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与冒险》(Stali'GreatSciece:TheTimeadAdvetureofRuiaPhyicit)作为礼物送给他。当时,我想把这部杰作介绍给中国。读者。2010年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敏博士合作,为该校文科实验班讲授科技史课。得知她正在外国语学院指导英语翻译学生翻译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史、科学与文明史的英文原著。于是我问她《苏联的伟大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与冒险》。现在,我很高兴看到这本书已经被她翻译成中文,将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此,我向董敏博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表示祝贺!苏联学者对苏联科学技术的非凡成就及其制度优势给予了充分的评价;相反,许多西方学者更加关注李森科事件等苏联科技的负面事件,批评苏联体制阻碍了科学的健康发展。这两种倾向很容易导致人们对苏联技术的发展产生误解或怀疑。在《伟大的苏联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与历险记》中,卡季夫尼科夫教授力图摆脱公式化的神话和偏见,审视苏联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案例及其特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着力重构苏联科技史,阐释这个伟大国家的“伟大科学”及制度、意识形态等相关问题,探索政府、科学、工业等多方面的互动。这本专着为人们了解苏联的技术和社会提供了新的知识和启示,值得与中国同行和读者分享。关于作者AlexeyKatyevikov获得了博士学位。1989年获莫斯科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科学史博士学位。1948年获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系物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量子点动力学的发展”。苏联从1925年到1932年”。2002年至2006年在雅典乔治大学历史系任助理教授;曾任教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2006年成为教授,重点研究现代科学与社会史、俄罗斯与苏联史、冷战与核历史科学。简介波普尔认为科学与民主是相辅相成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学的进步。尽管理论家指责苏联体制与民主背道而驰,但不可否认的是,斯大林时代是苏联科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当然,李森科事件的负面影响使人们对苏联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和偏见。摒弃所有理论和认知刻板印象,作者在全新的立场和仔细的历史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苏联科学在1910年代和1950年代如何以及为何发展。没有公式化的答案,没有简单的结论,只有历史事实的挖掘和了解时代历史的尝试。在十章中,作者以历史探究的作用,带领我们理解社会与科学的相互联系与促进,科学、政府资助与技术现代化的交织,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以及知识的相互作用。和权力。.本书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对理解苏联科学史很有帮助,也是研究科学史的新典范。编辑字词本书是著名科技史学者阿列克谢·卡捷耶夫尼科夫教授所著,视角独特、范式新颖的科技史著作。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与冒险,卡捷耶夫尼科夫教授力图摆脱陈旧的陈词滥调和成见,仔细审视苏联物理学等学科的重要案例及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努力重构苏联科技史,阐释这个伟大国家的“伟大科学”及相关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探索政府、科学、工业等多方面的互动。相信本书能够填补苏联科学发展史研究的空白,对国内学者和爱好者有所帮助。这本书充满了历史资料,有意味深长的稀有图片和详细的描述。同时,为方便读者查阅,本书特附英文版参考文献,并编制了详细的学科索引和姓名索引。...

    2022-05-07

  • 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苏联的老外铺:对于工业化所需的黄金,深入历史,看看苏联在世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成败。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和大饥荒的多重打击,如何筹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姓氏和姓氏的冲突,秘密警察干预合法行动,公开和秘密的交易。苏美,传奇领袖的悲惨下场简介1930年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市场上各种初级产品价格暴跌,作为主要外汇收入的粮食、木材和石油出口收入苏联的实力大打折扣,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工业化需要进口机械设备和各种材料和技术;与此同时,苏联的大饥荒也让大批民众面临粮食耗尽的危险。布尔加科夫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多次提到的“洋客店”出现在这个危机时期。这是苏联第一次允许本国公民在“苏联的商店”“外宾店”用外币、沙皇黄金等贵重物品支付,以换取他们所拥有的东西。需要生存。食物和其他物品。1933年,洋人商店收集的贵重物品价值相当于当年苏联工业进口价值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外宾店还完成了另一项重大的社会使命,为数百万人提供了渡过饥荒的机会。洋人店的兴衰,生动地呈现了苏联变迁的历史。它不仅揭开了苏联国内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一页,而且通过对苏联经济运行原理、日常生活特点和消费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经营外宾店。关于作者EleaAlexadrovaOokia,博士,教授。出生于莫斯科州的波多尔斯克。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在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工作多年。他目前是美国哥伦比亚南卡罗来纳大学的俄罗斯历史教授。主要著作:《消费等级——斯大林配给制下的人民生活,1928-1935》(1993),《斯大林繁荣的背后——1927-1941年工业化时期市场的分配和住宅供给》(1998、1999、2008)。《工业化黄金:外宾全苏商品供应联合公司的历史》(本书原名直译)是反映苏联特殊资金来源的两部分系列中的第一部分联盟的工业化时期。石海杰,先后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学士、硕士学位。2012年至2019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从事地方外事工作。熟悉俄罗斯政治、文化和历史,曾在CSSCI期刊《俄罗斯研究》上发表多篇学术译本,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多项中俄区域合作项目。简介杨诚,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研究所执行所长。先后在外交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和华东师范大学工作。擅长欧亚地区国别研究,学术成果六次获得省部级奖励。他是剑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法国Cerchy-Potoie大学(现为Cergy-Pari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和联合研究员.现在他是四个国外学术期刊的编委。前言外国人商店——一种斯大林主义现象关于斯大林主义的辩论。苏联社会主义的现实和命运。财富的承诺:斯大林主义与苏联消费社会的发展。本章的目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可能简明扼要地阐明历史学家对斯大林主义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确定外国商店研究对研究斯大林主义现象的贡献。20世纪。本章的史学分析证实了我对洋人商店作为斯大林现象的认识是最新的研究方向。尽管仍有一些激进的“冷战”时代理论捍卫者认为苏联是一个“邪恶帝国”,其发展偏离了世界进步的“主路”,但大多数研究人员关注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20世纪。全球化进程中的苏联社会主义研究。苏联道路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并不表现在与进步的距离上,而在于苏联的全面现代化进程发生在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坐标系”——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框架。本章还有另一个目标——将现代研究人员的注意力吸引到社会经济史的遗忘上。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当代史更像是艺术而非科学,历史学家更像是印象派而非自然科学学者。历史学家使用每一种情感、理解、感觉、洞察力、本能、精确的科学统计数据和方法。我国史学中文化研究的分量过大,会导致对俄罗斯历史发展的研究不完整和曲解。在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改革和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的档案革命开始之前,苏联历史学家并没有科学地讨论斯大林主义。他们的科学部门没有斯大林主义的概念。第1418章第一批关于斯大林大人的消息繁荣的洋客店如何为苏联的工业化积累黄金和外汇在拿到俄文版《苏联外宾店》时,石海杰想到了中国的友谊店。翻译完成后,他觉得两者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友谊店更多的是服务性质,外汇收入没那么重要”,而苏联的外宾店,就像作者叶莲娜·亚历山大副标题DrovaOokia将其作为“工业化黄金”而存在。在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工作多年,后来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的历史学家奥索金娜,以“洋客店”为入口指向并“描绘”了苏联每种社会制度如何运作的图景。这本书的风格,正如她自己总结的那样,是一个“历史的马赛克”,“每个主题都是独立有趣的,但只有将这些丰富的细节和色彩组合在一起,洋人店的完整可以表达“历史”。“我可以想象那个时代奥索金娜父母的生活状况。她似乎向每个人透露了伤疤,但我认为她在描述中仍然试图保持中立和客观。”在石海杰看来,比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作为历史学家,奥索金娜明确了领导层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以及“洋客铺”存在的逻辑。《苏联的外国客店》是一位美国大学教授写的,但简体中文版比英文版诞生得更早。作为三联书店“苏联苏联”系列的第一本书,于今年8月推出。大饥荒创造了洋客店的辉煌根据时间的线索,奥索金娜讲述了外宾店从1930年诞生到1936年关闭的历史,穿插着外宾店老板的生平、白俄罗斯人的困境等诸多特色。移民,以及买卖双方的行为,外国商店与GPU(苏联国家政治防御局)之间的竞争以及苏联最高领导层的反应等等。原来外国人​​店只为外国人服务。它只向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外国游客出售古董、皮大衣、地毯、邮票册等“奢侈品”,并为各个港口的海员提供外汇。外宾店旗下的第一家百货公司开在莫斯科彼得罗夫卡街,当时这条街上到处都是“潮店”。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很多名媛贵妇都会去那里购物。由于没有苏联人民紧缺的生活用品,人们对外国客店不太感兴趣。但仅仅一年后,1931年底,外宾店开始对当地人开放,国内民众可以使用外汇和黄金在外宾店购物。奥索金纳认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折,“这是苏联领导层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允许本国人民在苏联商店(外国客人商店)用外币、沙皇金币和其他贵重物品支付”。之后,苏联人成为洋店的主要顾客,店面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店从大城市蔓延到偏远的乡村,面粉、黑麦面包和糖等生活必需品已经吞没了过去的古董和皮衣。1932-1933年夺去数百万苏联人民生命的“大饥荒”,成为外国商店赚取巨额利润的机会。奥索金纳称其为“可耻的辉煌时期”。据一份报告称,1932年春天,基辅的外国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连续几个星期日夜不停地排着长队,每天都在打架,为了在店里买点面粉而打架。当时,在苏联的外宾店已经扩大到1500家,深入苏联。来自饥饿人民家中的传家宝、黄金和其他贵金属不断地通过外国人商店的毛细血管运送到国家的中心。苏联的商品价格比国外贵很多。这是洋店一贯的定价策略,在“大饥荒”期间更是盛行。特殊的货币兑换规则是它的另一个秘密。为了免于饥饿,人们不得不拿出传家宝和珠宝,去外国人商店换一些微不足道的食物。洋人商店为苏联工业化所需的海外采购赢得了资金,但老百姓的积蓄却被消耗殆尽。从1932年到1935年的四年里,人们给洋店带来了100吨黄金。1953年,斯大林逝世的那一年,苏联的黄金储备超过了2000吨。外宾店和GPU在翻译者石海杰眼中,奥索金娜的洋客店就像是生长在苏联庞大身躯上的“怪胎”。它始终与该国其他系统不一致。与GPU的摩擦是这种拒绝的一个缩影。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个人持有黄金和外汇是违法的。强大的GPUGPU的任务之一是从人们那里收集黄金和外汇。讽刺的是,在外宾店里,没有档次,没有名额,只要有黄金和外汇,就可以买到货。这种“猜测”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外宾店铺通过货转钱的“效率”高于GPU的“扫货”,影响了GPU的外汇周转计划。这两个机构之间一直存在摩擦。在苏联各地的外国商店中,有时顾客一走出商店就被警察逮捕。逮捕没有逻辑,完全是随机的,通常只查获几袋面粉、糖、鱼罐头或伏特加酒。GPU的行为让人们不寒而栗。他们把外宾店当成“老鼠夹”,不敢再去买东西。为了化解疑虑,外宾店铺经常出面澄清,也出面解救顾客,返还被没收的财物。奥索金娜发现当年在一家外国客店张贴的广告。该店声称:“不要担心被迫害,有关交出负责交出金银的传言毫无根据,无稽之谈。”“苏联公民应该在短时间内在‘洋行’百货商店里用金银物品换成最好的物品”。这和客店说的不太一样。奥索金纳发现的一份历史文件表明,人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1935年,外宾店最后一任董事长列文森写信给各办事处和分公司的负责人。信中提到:GPU有权要求商店查询个人上交的贵重物品及其姓氏和地址。奥索金纳认为,这封信显示了外国客商和“安全机构”在近四年的外汇竞争中达成的妥协。充满悖论1990年代初,正准备撰写《斯大林时期繁荣的背后》一书的奥索金娜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偶然发现了“全苏外宾用品联合公司”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苏联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即1930年代的前五年,外国客店从民众那里收到了大量贵金属和艺术品,价值相当于苏联进口工业设备、技术和技术价值的五分之一。原料。“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苏联也不会走开洋客店的路。”石海杰说。作者通过对史料和档案的梳理,揭示了苏联领导人对外国客店的摇摆态度。苏联早期领导层努力为外国客店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外国客店的交易和流通免征所有国家和地方税。有斯大林亲笔署名的提醒书,还要求地方苏维埃和党的领导班子、国家政治局、财政人民委员部对外国客店给予全力协助。另一方面,国家对口岸外国商店结汇持消极态度,对格柏乌在外国商店多次抓捕客户视而不见,禁止希特勒的德国向德国人汇款在伏尔加盆地。1936年外汇和黄金短缺缓解后,外国客人商店关闭。洋客店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官方语言中,它和它的领导人从来没有与“英雄”联系在一起,而是象征着庸俗、小气、甜美和贪婪。顾客,包括那些上交金银换口粮的饥饿者,也被视为旧时代的残余,粗俗,没有及时交出财富。因此,他们用极高的价格换取粮食是有合理的动机的,那就是“以最少的成本为国家带来最大的外汇财富”。在书的最后,奥索金娜追溯了每一家外宾店和外贸人民委员部领导人的生平和最终命运。石海杰注意到,这家外宾店3次共有18名领导,其中11名是犹太人。第一任首长因经济问题被调离职务,后于1936年至1939年被派往中国新疆担任贸易代表。幸运的是,他在1937年和1938年逃脱了“大清洗”。随后的两位总统被处决在“大清洗”中。对话石海杰:洋客店存在的逻辑CBN:外宾店的诞生和关闭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石海杰:它的出现和关闭是历史的必然。只要苏联对私人外汇和黄金有需求,就一定会有类似使命的组织,只是名称和形式不同。1930年前后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化转型迅速展开。苏联在海外购买了大量的工业机械设备。同期,国际社会恰逢全球大萧条,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苏联的主要出口商品——石油和粮食,深受影响,外贸收入大减。这迫使苏联动用了人民手中的黄金储备。至于外宾店倒闭,原因有很多。一是1935年苏联粮食危机得到缓解,配给制度逐渐放宽,人们从外国商店购买粮食的需求下降。其次,经过工业化积累,苏联对进口的依赖有所下降,很多设备可以自主生产。随着国际原材料市场逐步回暖,外贸逐步实现顺差。1935年以后,苏联的金矿开采逐渐增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沙皇俄国的黄金开采量约为60吨。1920年只有2吨。1935年,黄金开采量达到95.5吨,比战前还要多。此外,苏联最高领导人认为,大饥荒后,国内民众持有的黄金已经告罄,外国商店可能难以持续赚取黄金。第一财经:在奥索金娜的笔下,洋客店承载着民族的创伤和个人的悲剧。但书中也提到,从一些人的回忆录来看,他们对“大饥荒”期间的洋人店仍有美好的回忆。石海杰:很多苏联人在回忆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时,都会提到洋客店。对他们来说,洋客店就是销售精英商品的代名词。琳琅满目的进口高档商品琳琅满目。它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改变了苏联人民的消费文明。比如当时的肥皂和服装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洋人店虽然赚了很多钱,但可以看出回忆录里的大部分苏联人对洋人店都有美好的回忆,毕竟他们以前都是从洋人那里得到食物的店铺。一些没有身份,没有配额的人生存下来,因为他们可以在那里买东西。幸存下来的人,想必还是对洋客店心存感激,这也是洋客店品牌能够在今天的俄罗斯继续存在的原因。FirtFiacial:在获取财富方面。外国人商店的货币兑换规则比物品的高昂价格更为隐秘。你能解释一下这个交换规则吗?石海杰:让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概念。“金卢布”曾经是沙俄时期的流通货币,但在洋客店时期,它只是一种货币计量单位,并不是实际流通的货币,也可以理解为外国客人商店的货币。外宾店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顾客。早期是外国游客。他们把外汇带进国内,然后去苏联国家银行把外汇兑换成卢布。这笔钱被称为“外汇卢布”。虽然这个卢布其实是苏联人使用的卢布,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必须出示兑换凭证才能证明。它是由苏联国家银行合法兑换的卢布。有了这张凭证,你就可以在老外的店里买东西了。此举旨在防止外国人在黑市上用外币兑换卢布。对于在苏联的外国专家,工资最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外汇的形式直接支付到他们的海外账户;另一部分以卢布支付,用于在苏联使用。工业化后,随着苏联外汇日益紧缺,汇出的一部分外汇被扣除,直接兑换成金卢布,只能在外国客店使用。这相当于强迫他们变相在外宾店消费。还有一类外国汇款,针对有海外关系的苏联人。汇款操作有两种,一种是定向汇款,就是直接把钱汇到外宾店,指定收款人。收款人拿着汇款凭证到外宾店买东西。还有一种非定向汇款。海外汇款人可以直接购买组合商品寄给收款人,比如50公斤面粉和20公斤白糖。上面提到的三种情况是最基本的。后期,苏联人被允许进入洋店买东西,成为主要顾客。苏联公民将黄金首饰或其他贵重物品交给评估员进行评估。评估员通常由国家银行派驻。首先,他们会撬开贵金属,称重,然后以交易所价格发出订单。客户拿到清单,然后去找审计员审查。如果审核无误,他会将清单带到收款处。催收处再次核对,出具流通证明或商品说明书。此流通凭证和商品书有有效期。如果到期没有用完,或者没有延期,就会失效。全盛时期,苏联的外宾店有1500多家网点,一般情况下,商品说明书只能在发放的外宾店内消费。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洋商店得到了很多“废品”。为此,鉴定师会将一张纸和一块布放在桌子上,拆解贵金属的时候,会收集一些贵金属的碎屑,财富也是可观的。...

    2022-05-03 苏联商店 苏联 商店销售

  • 访苏联归来电子书在线阅读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访苏归来电子书在线阅读1936年5月,纪德满怀希望和向往访问苏联,但他看到的苏联现实打破了他的理想主义幻想。苏联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让他很担心。他凭着自己的良知、勇气和独立思考,撰写了《访苏归来》一书。有兴趣的请下载阅读关于作者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世间食粮》、《贤者》、《窄门》、《造假币者》等。1909年与友人创办《新法国评论》,对现代法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他最初是苏联事业的同情者,后来加入了共产主义阵营。1936年6月17日,应苏联政府邀请,纪德作为国宾出席了高尔基的葬礼,并对苏联进行了为期十周的访问。但是,理想中的苏联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乌托邦式的幻想。访问苏联后,纪德不再是共产党员。回国后不久,他发表了三万多字的短文《访苏归来》,加上次年发表的《附录》,“更正”等材料不到10万字,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夜之间,纪德从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朋友变成了“敌人”。那时的争论和攻击的激烈程度,只有经历过重大政治运动的人才能理解。相关内容部分预览目录纪德《从苏联归来》新译序译者前言访问苏联归来前言文字附录(1)反宗教斗争(2)奥斯特洛夫斯基(3)集体农场(4)巴尔舍夫(5)无家可归的孩子2《从苏联归来》的补充附录同伴(1)(2)关于游记见证三趟刚果之旅第1章中途站-D�D布拉柴维尔第二章慢慢上游第3章在车上第4章班吉和诺拉之间的大森林第5章从诺拉到博祖姆第6章从Bozum到Ahameau第7章:阿什博堡、拉米堡亮点1936年5月,纪德满怀希望和憧憬访问苏联,但亲眼所见的苏联现实却存在矛盾打破他的理想幻觉。苏联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让他很担心,他很依赖良心、勇气和独立思考,着有《从苏联归来》一书。苏联人试图向纪德展示的苏联式的自由和幸福,被纪德所揭示:“每个人的幸福都是以个人幸福为代价的。”他指出,在苏联,任何在任何问题上,只有一种观点,一种意见;有点不同意或批评会导致大灾难……总之,当纪德走近看到这个理想的国家时,他看到了严酷、僵化、教条、猜疑、权力、虚伪,以及这一切的难以忍受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在《访苏归来的补充》中,纪德对苏联有一些评论敏感问题,提出了更尖锐的观点。随附的《前往刚果》也是一部颇具争议的作品。纪德在书中透露六合谴责法国在刚果的殖民统治的罪恶。贯穿全书的正义感和平等感深情,对我们对纪德在《访苏归来》中的人生态度和写作观的理解阅读会有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2022-05-02

  • 《迷人的数学 2 激发你的创意大脑》(英)伊凡·莫斯科维奇作;聂涵今,梁桂霞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迷人的数学2激发你的创意大脑》【作者】(英)伊凡·莫斯科维奇作;聂涵今,梁桂霞译【页数】361【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5【ISBN号】978-7-5710-0913-7【价格】108.00【分类】数学-普及读物【参考文献格式】(英)伊凡·莫斯科维奇作;聂涵今,梁桂霞译.迷人的数学2激发你的创意大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5.图书封面:莫斯科维奇《迷人的数学》之后的全新力作,用他精心设计的300个精彩智力游戏,从不同角度帮助大家开发大脑潜能。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发展你的创造力,增强你的直觉和洞察力,提升你的决策力。每个游戏都用有趣的图片呈现,富有表现力和互动性,易于理解,让你在轻松愉快中锻炼数学思维,打造更强大脑!...

    2022-04-28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制作软件

  • 苏联的最后一天pdf完整电子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爱尔兰记者奥利里,苏联解体的见证人,在这本书中构筑了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围绕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的斗争,过去六年的政治混乱、经济衰退,和倒退的表现清晰生动,描述细致可靠。简介苏联是在枪林弹雨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被法令解散了。爱尔兰记者奥利里,苏联解体的见证人,在这本书中构筑了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围绕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的斗争,过去六年的政治混乱、经济衰退,和倒退的表现清晰生动,描述细致可靠。苏联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整个国家的命运和方向,最集中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身上。所有人都看着他们,“就像一群等待最强的两狼对峙的狼”,看谁将成为领导者。谦虚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气质,也不是叶利钦的宽宏大量。两人从最初的合作,到后来的不断冲突,终于成为了势均力敌的对手。最终,戈尔巴乔夫无法很好地判断他的人民,自知之明更差,而叶利钦则以一种动物般的直觉,听到了远处历史车轮的隆隆声。编辑字词梁文道,刘宇,熊培云,许志远,《镜》系列(025)联合主编——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功利的眼光,看到丰富和复杂。本书以张建华专文为指导,淋漓尽致地指出了俄罗斯文化中“文学中心主义”的特点和以“娜塔莎之舞”为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以及作者费吉斯如何将史学与文学相结合介绍俄罗斯。文化的复杂性。《娜塔莎之舞》通过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探索了俄罗斯文化博大精深的多面性,展现了欧洲上层文化与俄罗斯农民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复杂互动。以及“文明”与“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如何在19世纪以来的民族意识和文学艺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娜塔莎之舞》从俄罗斯芭蕾舞、绘画、诗歌、戏剧、音乐,到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精彩作品,描绘了强烈的俄罗斯情感,展现了“俄罗斯灵魂”的建构和西化冲击下的俄罗斯“文化认同”与“认同”的创伤。《纽约时报》、《时代》、《每日电讯报》等媒体年度关注图书,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和“达夫·库珀奖”。内容介绍在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是一位从小接受法国教育的贵族小姐,无论是苏格兰舞蹈、英国舞蹈还是俄罗斯民间舞蹈,都喜欢唱歌跳舞。能翩翩起舞,展现出曼妙、优雅、动人的俄罗斯风情。奥兰多·费吉斯通过《娜塔莎之舞》重新诠释名著《战争与和平》,介绍了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契诃夫等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弗拉基米尔·普京、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再现了浩瀚、朴素、全——包容的俄罗斯,优美的散文般的笔触。《娜塔莎之舞》通过探讨18世纪俄罗斯芭蕾舞、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的兴起,探讨了欧洲文明与俄罗斯文化中民间元素的差异,“文明”与“土生土长”两个俄罗斯人之间的对抗贵族上层阶级和农村下层人民。该书进一步探讨了“俄罗斯灵魂”和“俄罗斯性”的建构和表达,揭示了政治、民族认同、社会观念、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对俄罗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细节的灿烂文化卷轴。苏联df预览的最后一天关于作者CoorO'Clery,前爱尔兰时报驻莫斯科、伦敦、北京、纽约和华盛顿记者。由于对苏联解体和9/11的报道,他两次被评为爱尔兰年度最佳记者。也是《亿万富翁》的作者。目录简介:帝国末日的记忆/梁文道前言俄罗斯/苏联主要人物列表简介第1章12月25日:黎明前第2章12月25日:黎明15第3章雇佣“推土机”第4章12月25日:早上第5章莫斯科的“风暴”第6章12月25日:早上第7章脏水第8章12月25日:接近中午第9章回归第10章12月25日:中午第11章“过膝的煤油”第12章12月25日:中午之后第13章独裁攻势第14章12月25日:中午第15章“劫持”芭芭拉布什第16章12月25日:接近黄昏第17章不忠、不法和坏人第18章12月25日:黄昏第19章分崩离析第20章12月25日:日落第21章中央政府难以为继第22章12月25日:晚上第23章核桃堂交易第24章12月25日:夜幕降临第25章12月25日:夜晚第26章12月25日:深夜第27章12月26日:第二天第28章12月27日:掠夺者的胜利苏联的最后一天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的六年零九个月期间,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两个身穿便衣、面无表情、头发整齐的上校。两位神秘上校的任务是保护一个带有金锁的黑色小公文包,该公文包重达3.3磅,必须始终与总统待在一起。这是著名的modachil,或“小手提箱”。包括戈尔巴乔夫在内的每个人都称其为“核按钮”。总共有三个核手提箱。一个由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保护,一个由国防部长保护,一个由总参谋长保护。这三种装置都足以授权发射导弹,但只有总统才能合法下令进行核攻击。只要戈尔巴乔夫控制着核手提箱,他就是苏联战略力量的合法指挥官,苏联仍然是核超级大国。一切都在1991年12月25日天翻地覆。下午七点,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全球电视观众面前宣布辞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块巨大而僵硬的共产主义岩石,正在逐渐瓦解成自己的独立国家。戈尔巴乔夫再也无法发挥作用。接下来,新独立的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打算前往戈尔巴乔夫的克里姆林宫办公室,正式接管核手提箱。届时,两位上校将告别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一同离开。戈尔巴乔夫自1985年以来一直统治着这个超级大国,这是这个统治跨越11个时区和半个地球的超级大国解体的最后阶段。这次交接就像是莎士比亚张力的戏剧的最后一幕。主要演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他们威胁性的相互作用已经颠覆了世界的力量平衡。这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争夺至高无上权力的斗争的终结。前者是资本主义世界所崇拜的共产主义者,冷静而老练;后者是被西方国家政客视为破坏者的民主主义者,冲动和酗酒。△戈尔巴乔夫面对镜头时,被罢免的总统和他的篡位者表现得像政治家。但在世界历史上,很少有如此重大的事件是由两个人之间强烈的相互厌恶决定的。早些年,戈尔巴乔夫在他权力的顶峰时期公开羞辱叶利钦。身材魁梧的西伯利亚人从未忘记屈辱,1991年12月角色互换。戈尔巴乔夫成了受辱的一方,当他和他的妻子赖莎被赶出总统府时,他悲痛欲绝。就连核通信系统和代码转让的精心安排,在最后一刻也因叶利钦的暴躁和戈尔巴乔夫的骄傲而陷入混乱。然而,叶利钦的敌意和戈尔巴乔夫的虚荣心并不能阻止政治奇迹的发生。1991年12月25日,一场堪比1918年奥匈帝国灭亡或1923年奥斯曼帝国灭亡的历史事件,在没有外战和血腥革命催化的情况下发生了。共产主义的南斯拉夫在火焰中分崩离析,而苏联则在世界难以置信的注视下几乎无影无踪地解体。强大的苏联军队毫无抵抗地投降了一个由众多附属共和国组成的帝国。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直到1991年初,没有政治家或学者推测过年底将发生的历史剧变的规模和范围。苏联诞生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内战,当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控制了旧沙俄帝国的大部分地区。然后,得益于工业化和约瑟夫·斯大林的铁腕政策,苏联在二战中击退了纳粹军队,发展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随之而来的东西方之间的冷战塑造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国际政治和假设。1991年12月25日,击败希特勒德国军队的国家不复存在。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话来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我们眼前崩溃了。”戈尔巴乔夫为苏联共产主义的终结创造了条件,叶利钦给予了致命一击。然而,在现代,他们两人都没有被尊为俄罗斯的民族英雄,莫斯科也没有纪念他们权力交接的日子。当代领导人不鼓励任何形式的1991年12月25日庆祝活动。正如普京所说,许多俄罗斯人将那天发生的事情视为“巨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就在戈尔巴乔夫辞职的前几天,美国国务卿贝克访问了俄罗斯,在访问期间,贝克震惊地发现,在所有会议上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让美国快乐。强烈的愿望”。共和国试图与美国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他认为“美国对其行为的影响”在这个时候达到顶峰。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观察到,这些新国家的行为“只是为了赢得美国对他们的所有的新兴国家都如此服从美国,以至于通过宣布将遵守布什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民主原则而获得外交上的认可。在苏联末期,美国外交官和俄罗斯政客的关系非常密切,几乎每天都在互相商量。戈尔巴乔夫称美国大使为“同志”。贝克和谢瓦尔德纳泽地位不相上下,在对方家里吃饭,聊着国际事务。中央情报局和克格勃的高级特工有着友好的往来,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监视对方。美国传教士现身莫斯科,兴高采烈地传道。20位基督教领袖在苏联共产主义的最后几天访问了克里姆林宫,其中一位最热心的传教士告诉戈尔巴乔夫:“你是美国教会中最受通缉的人,你是传达上帝旨意的人。”最后二十四小时,克里姆林宫的走廊里回荡着带有美国口音的英语,美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挤进总统办公室记录最后的时刻。唯一在电视上播出的对竞争对手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采访是在美国新闻频道上播出的。....

    2022-04-25 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苏联莫斯科号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