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病中医辨证护理》谭柳纯|(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肝病中医辨证护理》【作者】谭柳纯【页数】133【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5132-3456-6【分类】肝病--中医-中医学-护理学【参考文献】谭柳纯.肝病中医辨证护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护理》内容提要:《肝病中医辨证护理》针对常见肝病,如急黄、黄疸、肝癌、血证、肝着、肝癖、肝痈、积聚、鼓胀、肝热病等,按病种分型后再按每个证型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健康指导及并发症护理为基本思路进行编排。《肝病中医辨证护理》将整体护理与中医护理进行融合,突出体现中医护理特色,体现传统中医与现代临床护理的珠联璧合,从而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让中医护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及路径化,对临床、教学、科研、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及相关的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肝病中医辨证护理》主要供临床、教学、科研、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为肝病患者及家庭的中医辨证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适用于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有实用性和指导性。《肝病中医辨证护理》内容试读第章急黄辨证施护急黄病情凶险、预后差、并发症多,据国内报道病死率高达50%~70%。相当于西医的重型肝炎、肝衰竭。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重型肝炎诊断标准,重型肝炎分为三个临床型,即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1.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在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迅速出现‖度以上(按4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2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衰竭):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在2~24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可上升≥17.1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的10倍。其中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首先出现川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第一章急黄辨证施护/13.慢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无肝病史或无病毒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支持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型肝炎诊断标准(PTA≤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在中医辨证分型方面,参照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分为瘀热发黄型、湿热发黄型、气虚瘀黄型及阳虚瘀黄型。瘀热发黄型临床表现尿黄自利,皮肤瘙痒,或抓后有出血点,或皮肤灼热,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下络脉增粗延长,口渴但饮水不多,大便秘结,鼻齿衄血,或皮肤瘀斑,胁下痞块,少苔或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涩。症状(体征)护理1.遵医嘱予甘草酸苷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以降低转氨酶及保护肝细胞。2.配合医师针灸足三里、腕骨、肝俞、太冲、章门,留针15分钟并艾条灸以清热利湿退黄。2/肝病中医辨证护理3.中药或白醋保留灌肠,以通畅大便、酸化肠道,灌肠管插入深度25~30cm,并注意观察灌肠后效果及反应。城用药护理中药宜轻煎、久煎,宜在亥时(晚上艾条穴位灸9~11时)前后服用或早晚各服1次,夜间加服1次,以借助人体阴气发挥清热凉血化瘀、利湿解毒退黄、通腑行气泄浊之药力。饮食护理1.饮食选用植物油,以及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适当食海藻、紫菜、胡萝卜、橙、桃子、李子、山楂、玫瑰花、绿茶、赤小豆、空心菜、芹菜、丝瓜、冬瓜、西瓜等甘寒、甘平食物,以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2.少食肥猪肉等滋腻之品及羊肉、狗肉、鳝鱼、韭菜、生姜、芫荽、辣椒、酒、饴糖、胡椒、花椒、蜂蜜等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3.根据患者食欲改玫瑰花第一章急黄辨证施护/3变情况,给予个体化的饮食调理。情志护理1.患者性格急躁易怒,在临床护理、观察与交谈中注意收集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情志因素,教会患者克制过激情绪的方法,播放一些患者喜爱的轻松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消除各种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如忍尿、过食肥甘、外阴部不洁等。2.疏通开导,解其郁结。用“以情胜治之”的情志方法,诚恳、热情地劝导患者减少不必要的郁怒;常和患者谈心,让患者将心中的不快、郁闷发泄出来,遇事冷静,情绪稳定,怡情放怀,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使气机通畅。加健康指导1利用清净养神法,提醒患者要保持清净的心态,要少思少念,做到精神内守、心平气和。安静的居住环境4/肝病中医辨证护理2.尽量为患者创造能够清净养神的客观条件,避免外界事物对心神的不良刺激。如提供安静的居住环境,避免过强的噪音,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3.保持室内灯光柔和,既能舒缓患者发怒情绪,又有助于狂躁和肝性脑病先兆患者的平静;用幽雅的绿色环境及浅蓝色窗帘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促进患者康复。湿热发黄型临床表现身目黄染、小便短黄,口苦泛恶,舌苔黄腻,面色晦滞,口干不欲饮,大便不调,舌质红、脉弦滑或弦数。症状(体征护理1.遵医嘱予大黄煎剂每日睡前保留灌肠,先将中药浸泡30分钟,微火煎药液至100~150mL,每日睡前灌肠1次。以达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目的。2.遵医嘱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以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提高机体免疫力。3.可电针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穴,以清热利湿退黄。用药护理因湿热证者多于午时邪盛,病情加重,故药物应在午饭后顿服;因汤药量大且刺激性强,入口味苦,需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可用米汤作为药引,既可保护胃第一章急黄辨证施护/5气,同时也减少了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城饮食护理1.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为主,以适量蛋白质、糖和丰富的维生素、高热量为基本原则,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以免损伤曲张的血管,诱发出血。2.不宜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食物,可适当食用绿豆、苋菜、芹菜、丝瓜、葫芦、冬瓜、藕、西瓜、荸荠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狗肉、鳝鱼、韭菜、生姜、芫荽,禁烟酒。丝瓜情志护理1.清静养神,怡情畅志。由于重型肝炎是进展型的疾病,患者自觉症状越来越重,加之患者就诊多家医院对疾病预后有一定的认识,极易产生恐惧和悲观心理,情绪极不稳定,表现出敏感、孤独、多虑、自尊心强等心理,应用顺情解郁法,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顺从其意志和情绪,使其身心得6/肝病中医辨证护理···试读结束···...

    2022-08-19

  • 《中医护理》杨波,刘启维,陈丽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护理》【作者】杨波,刘启维,陈丽超主编【丛书名】全国医学类专业创新教材【页数】224【出版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6【ISBN号】7-5046-7183-7【价格】38.00【分类】中医学-护理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杨波,刘启维,陈丽超主编.中医护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6.图书目录:护理》内容提要:本书共有九个教与学项目,分别阐述了中医护理的发展概况、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中医诊法、辩证与护理、防治与护理原则、中医一般护理、方药基本知识与用药护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内容试读项目一中医护理发展概况学匀目标、掌握:中医护理的概念。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掌握中医的“病”“证”“症”的概念。熟悉:中医的“四大经典”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医发展简史。■案例很多人都认为中医很神秘,你知道中医及中医护理的发展史吗?你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吗?你知道中医护理有什么特点吗?你知道中医的“病”“证”“症”是什么吗?中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医学瑰宝的中医药学,在长期的锤炼中也融进了大量的护理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护理理论。中医护理作为祖国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中医护理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将中医的各种技术、方法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任务一中医护理的发展简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也就有了医护。中医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医、护不分的状态,中医护理并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其实践活动从古至今延续不断,流传下来的护理方法简便、经济、疗效显著,深受人们的欢迎。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也是无法替代的,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也在不断总结、研究、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一、远古时期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为了生存,在向自然界、猛兽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疗中医护理卫生知识。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学会了用草茎、泥土、树叶对伤口进行涂裹包扎,这是最早的外科包扎止血法;对四肢的跌仆损伤部位进行抚摸揉按,起到消肿散瘀止痛作用,形成了最原始的按摩术。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通过对动、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懂得了哪些动、植物食后可充饥或治病,哪些会致病或中毒等。例如《史记·补三皇本记》说:“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样便出现了药物的内服、外敷及动物的内脏、骨骼、甲壳的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方面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五十二病方》分别记载了热熨和针刺,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医护理技术。二、夏、商、周至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都较原始社会进步,此时的医学护理知识也有所提高,中医护理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如:周人凿井而饮,并制定护井公约加强饮食护理,还采取除虫灭鼠等防病措施。“春时有痛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疾”,说明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气候失常可导致疾病的流行,以启示人们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做好生活起居的护理,避免疾病的发生。周代药物和针灸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周礼》中还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来养护身体和治疗疾病,为药物配伍和饮食调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战国至东汉时期战国至东汉时期是中医理论逐步形成时期,中医药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在这一时期相继问世。这些经典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初步奠定,大量的中医护理内容散见于各种医学著作中(可惜未有系统的总结及整理),为中医护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内经)与中医护理《黄帝内经》(下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医学古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该书的基本观点主要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和重视预防观等。该书同时也论述中医护理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起居调理、心理养生护理、部分疾病护理、用药护理及部分护理技术等。尤其是《内经》的正邪学说,比19世纪英国的南丁格尔提出的学说要早2000多年,南丁格尔指出:“只有患者的自身能力才能治愈伤病…”。“在任何情况下,护理都是帮助患者,使他处于最佳状态,以便他的自身能力去更好地治疗他的疾病”。这两种学说是一致的。【知识拓展】《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内经》奠定了中医护理基础,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1.天人合一学说与生活护理《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为气”。指出夏天腠理开泄,汗出而保持正常的体温,适应于外界的天暑地热;冬天腠理闭密,保津蓄温,来适应外界的天寒地冻。《素问·移情变气论》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项目一中医护理发展概况避暑”。在寒冷的季节,适当的活动,机体就能产生热量;在暑热的季节,在阴凉处休息,具有避暑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机体一天之中的不同生理情况;《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人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了机体一天之中的不同病理情况。这与现代医学的医生早晚查房,护士为患者作晨间护理及晚间护理的道理是一样的。2.(内经》与饮食护理《内经》曰:“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在饮食方面有:“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在疾病饮食宜忌方面亦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如“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病在脾…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病在肺…禁寒饮食寒衣”等。对于消渴病的饮食护理提出“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3.《内经》与情志护理《内经》在情志护理上已予高度重视,认为这关系到疾病的发展、预后,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灵枢·师传》指出:“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服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强调了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顺从患者意愿。顺从患者之所愿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是施行各种治疗护理的前提。但对娇恣纵欲不遵守疾病禁忌的患者,《内经》提出“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此时应“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这种开导教育的方法,对现代的心理护理仍有深远的影响。4.《内经》与护理诊疗技术《内经》的经络学说指导中医护理技术。《内经》指出,必须精通经络学说,才能进行治疗及护理。《内经》中记载的中医护理技术很多,如针灸、推拿、刮痧、敷贴、热熨等。《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曾经讲到各种护理诊疗技术,如九针、灸焫、导引、按摩等。九针又发展成为目前的毫针、三棱针、梅花针及外科手术用具。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内经》的九针是目前应用的各种注射针的雏形。经络学说与现代护理技术的注射法相结合即为现在的水针疗法。《内经》的“熨法”,以后逐渐发展为药熨、汤熨、针熨、酒熨、铁熨、土熨等。热敷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干热敷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发展为日光浴、光疗、电疗、磁疗及激光点穴等,这些都是根据经络系统的原理发展而来的。又如《灵枢·痈疽第八十一》较详细地记载有关药物熏蒸的护理方法,与现代较先进的蒸汽治疗机、熏洗治疗机的原理是一致的(二)《伤寒杂病论》与中医护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非常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它在《内经》理论指导下,总结了东汉以前众多医家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系统的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原则,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辨证施护开了先河,为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1.首创药物灌肠法《伤寒论·阴明篇》中记载了对津枯肠燥、大便秘结者,用蜜煎导而通之,或用猪胆汁灌肠以排出宿粪,以后逐渐发展成目前各种灌肠法。2.开展复苏术在《金匮要略·杂疗方》中详细记载了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摩、抢救自缢或溺死患者的操作过程,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展急诊复苏护理的典范。如对自缢者,应“徐徐抢救,不得截绳,中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肩,年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这与现代急救技术的人工呼吸法相似。3.确立了辨证施护原则发展中药用药法,确立了辨证施护原则,为后世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金匮要略》中指出治疗肠痈的患者要求服用大黄牡丹汤时宜顿服(即将中药一次性较快服完);《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用法从煎煮、服药方法、服药后注意事项、观察服药后的反应、服药后的处理方法及饮食宜忌均有详细的记载。如服药后应“…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并不应“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等,还指出服桂枝汤治疗期间,“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伤寒论》对用药时间也有严格要求:“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这与现代护理的用药查对时间是相一致的。在《伤寒杂病论》中,不但有丸、散、膏、丹等服药的护理,还记载了各种与护理有关的护治一体的护理疗法,如治百合病的洗身法,治狐惑病的熏洗法、烟熏法;治咽痛的含咽法,这是后世发展为各种雾化吸人疗法的雏形。还有坐浴法、外掺法灌耳法、吹鼻法等外用药护理。张仲景提出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护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要内容。4.强调饮食护理中的禁忌原则《金匮要略》在饮食护理上已有专篇论述。如对禽兽鱼虫及果实菜谷的禁忌,指出了脏病食忌、四时食忌、冷热食忌、妊娠食忌及合食禁忌等。明确指出了饮食也应辨证。所谓“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在饮食卫生中,已明确告诫“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梅多食,坏八齿”“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肉中有米点者,不可食”等。在当时,为预防“病从口入”,有如此严格的饮食卫生要求实属难得。(三)后汉名医华佗与中医护理后汉杰出的医师华佗,以发明麻醉术而闻名于世。他首创剖腹术,有完整的手术及护理方法,可惜未能流传于世。在施行其他手术过程中指导弟子或家属做了大量的护理工作;在养生健身方面,他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消化、疏通气血、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他倡导的“五禽戏”,在古代导引方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姿态动作,把医疗、护理、体育三位一体化,从而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外科护理及康复护理项目一中医护理发展概况四、魏晋五代时期秦汉以后,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著所确立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中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自古以来就是“医中有护,护中有医,医护合一”。中医的进步,自然就带动了中医护理的同步发展针灸学家皇甫谧根据《灵枢》并结合临证经验,编著了《针灸甲乙经》,发展了针灸疗法,阐述了针灸治疗的刺针和灸法的操作技术,使中医学说更为丰富,也使中医护理工作也增加了新的内容。《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对它们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了下来。书中阐明了脉理,比较了脏腑各部分的生理、病理脉象,分析了各种杂病及妇女、小儿的脉证,同时改进了寸、关、尺的诊脉方法,使脉诊法成为护理临床观察病情时的重要手段。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则收载了多种疾病,其中有很多是珍贵的医学资料,是传染病、中医急救内、外、妇、伤、五官等各科护理的代表著作。书中描写的天花症状,以及对于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肘后备急方》还记载了有关内伤大出血患者护理的内容。隋朝名医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记载有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预防和护理的论述,并有大量的养生导引方法。例如在“消渴候”中记有:“此肥美之所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提出了消渴病与过食肥甘有关,这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研究,认为与代谢失调有关极其相似。《诸病源候论》还记载了伤寒病初愈患者的饮食禁忌,提出“夫病之新瘥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防止患者饮食不慎而导致旧病复发,对当今我们的护理工作仍有指导意义。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分,是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有此书名。该书更详细地论述了临床各科的护理、食疗及养生等内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在妇产科护理方面孙氏从妇人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如对妊娠妇女应“居处简静…”;在饮食方面指出应禁酒及冰浆;在临产护理时,不能让不洁者进产房,更指出“产妇第一不得匆匆忙忙,旁人极须稳审,皆不得预缓预急之忧,忧悒则难产”;对产后护理指出“妇人产后百日已来,极须股勤”,不要“纵心犯触及便行房”等。这些护理方法对现代妇科护理仍有实践意义。2.婴幼儿护理保健方面孙氏收集和总结唐代以前对小儿保健防病的经验,为儿科临证护理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指出“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令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垂衣温暖,譬犹阴地之革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对初生婴儿他还指出:“先以绵裹指,拭儿中口及舌上青泥恶血…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也”。小儿沐浴后,腋窝和阴部要扑上细粉,保持干燥,以防湿疹。在母乳喂养方面,有更丰富完整的护理内容,中医护理首先要求对喂奶的次数和量有一定的限制;乳母在喂奶时,先要把宿乳挤掉;强调乳母的饮食、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对婴儿的身心发育关系密切,故在乳母的选择上,指出狐臭、瘿瘤、疥疮、耳聋、鼻渊、癫痫等患者皆不宜。随着初生儿年龄的增长,强调要适当增加辅助食品等。以上充分体现了孙氏对小儿护理的重视。3.在饮食护理方面书中有大量的专门论述,他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淡食,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使酒脂入肠。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勿食生菜、生米,勿饮浊酒”“勿食生肉”“一切肉惟须煮烂”。在饮食与药疗选择上,强调“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把饮食疗法放在药疗之上。该书在各种疾病的诊疗中,既有药疗方,又有食疗方,采用食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用谷白皮煎汤煮粥或食牛羊乳防治脚气病,食羊靥、鹿靥治疗甲状腺肿大,都是被现代科学证实了有效正确的临床经验。4.在预防养生保健方面他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不仅表现在饮食护理方面,还在起居、衣着等方面作了具体指导。例如:“每食讫以手摩面与腹,令津液流通”“食毕当行步踌躇,则食易消”。若“饮食即卧,乃生百病”。“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饥忌浴,饱忌沐”“浴沐后不得触风冷”等。他还主张“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5.在精神调护方面孙氏认为善摄生者,应是“少思、少欲、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要“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等,这为中医护理中的情志护理增添了不少内容6.在中医护理技术方面首创用细葱管进行导尿,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同时发展了蜡疗和热熨法。这些都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7.医德方面有《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专论医德。他强调对患者要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告诫医护人员不可以以医术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对危急患者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在医疗作风上要有德有体、体表端庄,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孙氏高尚的医德一直流传后世总之,孙思邈总结了内、外、妇、儿各科的医疗、护理临症经验,在丰富中医的过程中,也发展了中医护理。唐代另一著名医家王焘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巨著《外台秘要》,在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有许多新的成就,尤为突出的是对伤寒、肺结核、疟疾、天花、霍乱等传染病的论述。如关于肺结核的叙述认为一般肺结核患者下午均可出现潮热、盗汗,以及身体日益消瘦的症状。假如见到有腹水的出现,则是病情极为严重的证象。他还详细地描写了天花的症状,对发疹、起浆、化脓、结痂的全部过程,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能根据痘疹的色泽,分布的情况,作出患者预后好坏的判断。这些记载都如实地反映了古代医家观查疾病的详细和诊断的确切,也证明了我国医学家在唐代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已···试读结束···...

    2022-08-19

  • 《中西医结合 内科急救与护理》郭树明,丁文君,张保东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急救与护理》【作者】郭树明,丁文君,张保东主编【页数】610【出版社】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5【ISBN号】978-7-5490-1572-6【价格】98.00【分类】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急救【参考文献】郭树明,丁文君,张保东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急救与护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05.图书目录:护理》内容提要:本书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常见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与护理的知识。全书分为十五章,内容涵盖急症病人的接诊、急诊监护与气道管理、急诊机械通气思路与方法、急诊重症营养方案、中医急诊的研究现状、中医急诊的学科特点、中医急诊常见症状、危重症的处理、急性中毒的处理、常见内科急症的处理、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等。《中西医结合内科急救与护理》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学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急诊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同行和专家们认可是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医学专科是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这两个重要因素促成的。且由于急诊和急救质量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且往往是医院形象的“窗口”,所以急诊科的发展模式和建设备受医院管理者的关注。然而,急诊医学毕竞是一门年轻的医学学科,虽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其运作机制、专业内涵和发展模式尚未统一。首先,急诊医学具有多学科的特点,它不是某一专科所能概括的,而是涉及内、外、妇、儿等各专科疾病中的急性病、危重病,并且需要这些专业参与救助。其含义主要是对涉及的各专业急性疾病的诊治需要专科救助:对急诊专业医师而言,也需要这些专业范畴的专业知识:对患有多种疾病的病人的诊治抢救,同样需要多个专业参与共同完成。其次,急诊医学是一个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急诊所面对的病人可有多种疾病共同存在,并以某种疾病作为矛盾的重点而突出表现。这里常涉及内分泌、神内、心内、呼吸和肾内等多个专业,但仅凭某一专业知识或某一专科均不能解决该病人的问题。这样不管从疾病本身,还是医师、科室均面临多专业相互交织的问题,即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问题。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网的不断完善,常见病、多发病均在社区内处理,而急、危重病则需要急救中心和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交通事故等灾害医学也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医疗队伍以应付突发事件。这些因素均使急诊医学的发展处于上升态势,故被认为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门新兴学科。一、急诊医学概述(一)急诊医学是一个时间雏度的概念由于急诊医学是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正确理解其基本概念,对于急诊医学发展十分重要。急诊医学所涵盖的范围在它的名字中已有充分的体现。在英文中急诊医学为EmergecyMedicie,直译的概念是与紧急情况有关的医学,也就是说需要紧急看医生的情况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日文中与“急诊”相对应的词为“救急救命”,似乎突出了“急”“危”“重”的特点。中文中的“急诊医学”和过去曾用过的“急救医学”,很可能是“紧急诊断治疗”和“紧急救治”的简化形式,用于英文名词的翻译,并不能完全体现其内涵。实际上,急诊医学相对于其他分类方法(年龄划分:老年医学,小儿医学:系统划分: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等;功能划分:康复医学,整形医学等),是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它只是强调“急”的特性。只要是具备“急”特征的医学现象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因此理解急诊医学应多从时间维度去探讨。还要认识到“急”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急”可以是很轻的病,·1···试读结束···...

    2022-07-27 急救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急救护理学

  • 《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手册》王玉玲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手册》【作者】王玉玲主编【页数】166【出版社】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8.12【ISBN号】978-7-5433-3899-9【价格】28.00【分类】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手册【参考文献】王玉玲主编.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手册.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8.12.图书封面:护理手册》内容提要:本书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编写,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第二部分为路径化中西医结合护理单;第三部分为常见中医护理技术处方。三部分内容围绕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急危重症疾病等急腹症常见病种及中医护理技术护理处方,全面讲解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该书内容全面、编排新颖、科学实用、临床指导性强,适合初中级外科、急诊科医师和全科医师阅读参考。《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手册》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护理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utrire”,意为“滋养、使健壮”,通过历史的不断演化,如今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均为促进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事实上,两者有其各自的理论体系和认知基准,同时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细细推敲,中西医护理之间的关系犹如鸟的一对翅膀,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相互补充而又不可替代。对于临床护理而言,两者在本质、内涵上具有同一性。中医护理学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的理念,临证护理的方法,传统的特色护理技术,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和医疗等措施对护理对象施以辨证施护,以促进人们健康的一门应用科学。西医护理学(现代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为人们整个生命现象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系统、整体的服务。中西医结合护理,既沿袭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又充分运用现代护理知识。它将护理学科的两个分支有机结合,将西医的护理程序应用在中医护理中,使中医护理规范化;将中医护理理念及操作技术应用于西医护理中,丰富了西医护理的内涵。两者理论体系、护理实践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完善,辨病、辨证与辨证护理相结合,促进临床护理的发展及患者的健康服务。34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手册·第一篇总论一、中、西医理论体系的构建1.中医护理的起源:中医护理和祖国传统医学相伴发展,共同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成熟等阶段。中医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养”。早在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医护理处于萌芽阶段,秦汉时期伴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药典籍的相继问世,奠定了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这一时期也是中医护理发展的承上启下阶段。《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经典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基本结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护理等,从生活起居、饮食宜忌、情志与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等护理活动进行了详细论述,还就当时的病症提出了针灸、导引、推拿、热熨等护理技术。《神农本草经》详细介绍了药物的特性,如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用药七情(单味、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须、相反)等,为具体用药提供了指导。《伤寒杂病论》将中医基础理论与医疗活动、临床实践结合,引入辨证施护的理念,其所述的八种用药方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还在书中介绍了灌肠法、舌下给药法、胸外心脏按压术并强调饮食禁忌原则,也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开了先河。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及鸟的动作形态,创作了具有保健意义的五禽戏,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康复护理措施。清代钱襄著写的《侍疾要语》是中国第一部中医护理学专著,论述了日常饮食、生活起居及年老患者的护理,对延年益寿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千百年反复的临床实践与诸多医家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医护理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完整且系统化,中医护理也渐渐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西医护理的起源:西医护理同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远古时代的自我护理,中世纪的宗教护理,到19世纪,护理被定义为在医生的指导下,照顾生病的人;1860年,西医护理产生后,也随着临床医学逐渐流传到中国。南丁格尔提出,护理既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应从最低程度的消耗患者的生命力出发,使周围的环境保持舒适安静、美观、整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此外,还要合理地调···试读结束···...

    2022-07-27 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官网

  •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作者】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页数】272【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5132-5590-5【价格】78.00【分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图解【参考文献】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7.图书封面:护理及图解》内容提要:本书充分体现中医内涵在临床常见皮肤疾病护理中的实践疗效,而且创新应用临床护理思维导图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梳理,内容涵盖临床皮肤科常见病护理及皮肤科专科适宜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详细介绍,对其相关治疗护理的理法方药临床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及特色技术在皮肤疾病治疗护理上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内容试读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1上篇总论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第一节中医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皮肤性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外科学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个既新兴又古老的学科。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战国前至秦汉时期它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与劳动密切相关的,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虫兽及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金文、青铜铭等中就有关于中医皮肤病病名的记载,如“龙”“疥”等。至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皮肤病病名的记载逐渐增多,且有了皮肤病产生的病因病机和方药治疗的记载,如“冻疮”“疣”等病名,“砭法”“灸法”等疗法。到汉代,也有许多有关皮肤性病的论述,如《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隐疹、浸淫疮等病,以及用黄连粉治疗浸淫疮的方法。从战国时期至后汉,各种论著的出现可以认为是中医皮肤性病学的起源。二、晋、隋、唐、宋、元时期随着整个中医学体系的发展,有关皮肤病性病的论述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一时期,中医皮肤病性病学开始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例如,《肘后备急方》较系统地记述了多种皮肤病及治疗皮肤病的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及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中医皮肤性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治疗方药更是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2←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三、明清时期此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医皮肤病学的理论与临床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实、完善和提高,中医皮肤病学的雏形也因此形成。清代以前多达260余种的中医外科专著中几乎都包含有皮肤病的内容,这都是形成当今中医皮肤病学的基础。在性病方面,在众多的古籍和性病专著中记载了“疳”“杨梅疮”等多种与性行为和性接触传染有关的病证。这为中医性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皮肤性病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从中医外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更是迅猛发展,全国多家医院都设立了中医皮肤科,出版了许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学术专著,成立了各个皮肤性病学的学术组织,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承担了多个级别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二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枚瑰宝。几千年来,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所以中医护理始终未能形成独立专业。但作为一种存在形式,有关护理方面的记述散见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之中。在中医临床中,护理的职责一般由医者、医者的助手及患者的家属所分担,呈现出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特征。护理学与医学原本是“混沌”体的,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护理学这门独立学科,但大量护理理论确实存在并广为运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典籍提出了许多具有护理含义的原则、规范。如《黄帝内经》提出的“人与天地相应也”“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等思想,至今对生活起居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时期,无论在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临证护理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唐宋时期,“葱管导尿术”的出现标志着护理技术的渐臻成熟,在此时期许多著作还对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提出了特殊调护方法。明清时代,随着对医药认知程度的深人,中医学对疾病护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亦逐步加深。这一时期的论述大都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传统特色直至近代,呈现的是西学东渐下的中医学。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医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思潮。至此中医护理学仍然融合与中医学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与扶持下,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3展。此时严格的医护分工制度开始出现,专门的护理学科开始建立,护理行业开始形成,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又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中医护理技术骨干,为当代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前,中医护理学几乎还没有形成专著,直到1958年我国才第一次出版了《中医护理学》专著」到目前为止,各种护理高等院校的出现、国家各种制度的颁发实行、各种专著的形成等,以及中医护理管理、中医护理教育、中医护理科研的发展,使得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势不可挡、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第三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的预防与护理一、皮肤性病的预防随着社会与医疗技术的发展,“预防为主”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也早就认识到这个道理,并主张在疾病发生前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记载。皮肤病、性病和其他各科疾病一样,其发生、发展、转归均与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和直接引起皮肤性病的各种因素有关,而且和中枢神经活动情况、内脏器官、个体内在因素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而这些内在和外界的因素又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因此,皮肤病性病同样可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故积极做好各类皮肤病的预防工作,对减少、控制皮肤病的发生与传播,以至最终消灭某些皮肤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皮肤病的预防需要有整体观念,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应根据各个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病程特点及预后的不同情况,结合社会因素、技术条件、现实力量等多方面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及科学的研究,我们总结得出如下几点皮肤性病总的预防原则和措施。(一)做好宣传和普及皮肤病的预防知识的工作每个皮肤性病工作者都具有向患者宣传皮肤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的责任,通过宣传皮肤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提高大众的防病意识,这对于防止某些皮肤性病的发生、发展或减少其复发机会均是至关重要和必要的。例如,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接触性传播疾病的预防等,同时告诫并鼓励患者如实告知病情、既往史等,并强调告知的重要性、必要性。(二)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皮肤所做最多的保护措施为清洁。早在我国古代就有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清洁的习惯要求,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对预防皮肤病的发生具有一定意义。尤以皮肤皱褶部位为重,如腋、肛周会阴部、趾指间,以及女性乳房下和婴幼儿颈4€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部等。最好经常用温水洗涤或沐浴,尤其在夏季出汗过多或皮肤上尘埃、污垢附着过多时,更应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禁忌盲目使用各种市面上流通的洗护用品等。在选择洗护用品时,应首先了解自身皮肤所属性质,其次要了解各类洗护用品的性质、用法等,另外还得注意每次清洗持续的时间、水温的调节、清洁的频次及清洁后如何使用皮肤保护剂等问题。(三)注意皮肤病与饮食卫生和工作环境卫生的关系皮肤病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有密切相关性。如饮水的卫生问题,我国很早就提倡饮水卫生、饮水消毒:又如食物种类的问题,有些人在食用牛肉后可发生荨麻疹、湿疹等。因此,有食物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及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对因维生素缺乏所致的皮肤病(如癞皮病)应给予高维生素饮食,对于消耗性疾病(如银屑病)应给予高蛋白饮食,以加速疾病的痊愈。工作环境方面,主要是如何预防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实际措施。这在我国古代已逐步开始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可能由于工作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病,应认真调查工作中接触的可能致病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研究发病与接触这些因素及生产过程的关系等,以找出病因,应避免反复接触致敏物质、有害物质,尤其是化学致癌物。必须接触时应注意皮肤的防护,以免诱发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肤病、皮肤癌等。(四)注意精神因素对皮肤病的影响中医皮肤病病因学中,就提到引起皮肤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情志内伤,即平常所说的精神因素。当人体情绪过度抑制或兴奋时,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诱发皮肤病。因此,众多皮肤病与精神创伤、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情绪紧张、郁闷急躁、神经衰弱等密切相关,如斑秃、胆碱能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生殖器疱疹等。故平时要保持平稳安定的情绪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预防某些皮肤病发生或加重。(五)调养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机体的抵抗力与发病的关系自古就有研究,古代医学家除认识到外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外,也观察到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人生病,也有人不生病,有的人当时发病,也有的人过后发病,认为在人体体质衰弱、抗病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才容易得病。因此,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总之,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及从事皮肤病专业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相信许多皮肤病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控制与预防。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5二、皮肤病性病的护理中医学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护理在皮肤性病的诊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重要影响。皮肤病护理的任务和目的在于建立和健全适合于皮肤病临床特点的护理体系、内容及方法,不断改革和提高护理水平。在皮肤性病的中医皮肤护理中,注重辨证施护,一般可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是指除内服药物治疗以外的治疗护理方法。具体而言,是指运用药物或有关治疗操作,直接施于患者机体外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皮肤病的治疗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是许多皮肤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根据治疗操作的方式及配合药物的情况可分为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及其他疗法等。饮食指导是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辨证施膳。例如大疱性天疱疮患者其证型为心火脾湿型,饮食宜进食清热利湿解毒、泻心凉血、清脾除湿之品,如茯苓赤小豆瘦肉汤生薏米冬瓜皮瘦肉汤等。另外,整体而言,皮肤病人一般要忌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及浓茶、咖啡等。过敏体质的患者注意避免食海鲜、牛肉、酒类等易致敏的食物;消耗性疾病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饮食。长期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病人,要限制钠盐等。疾病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教育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日常皮肤护理、体位护理、生活能力锻炼、睡眠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传等。此活动贯穿着整个诊疗、护理过程,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这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篇各论第二章病毒性皮肤病的护理沙第一节单纯疱疹的护理表2-1单纯疱疹的护理病毒感染性热疮、火燎疮、热气疮、剪口疮概述小水疱反复发作外感风热、湿热邪毒病因病机单纯疱疹病毒抵抗力衰退原发型疱疹性口龈炎疼痛性水疱1~5岁的儿童多见临床表现复发型唇红、口周、鼻孔灼痛感簇状水疱成人多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口唇、鼻旁等处簇集性小水疱,灼热剧痒肺胃风热型祛风清热解毒中医特色技术饮食指导槐花糕、蝶菊茶蜜饮口周或唇黏膜部胃肠积热型清利肠胃积热中医特色技术辨证施护饮食指导·豆蔻馒头月经前后出现,口干胁痛,月经量多而鲜红冲任血热型中医特色技术疏肝清热,调理冲任饮食指导枸杞马齿苋薏苡仁菊花粥护理无花果炖肉水疱成群,破溃后糜烂,灼痛瘙痒,间歇发作阴虚内热型养阴清热,解毒止痛中医特色技术饮食指导百合粥、莲子粥皮肤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日常锻炼情志及睡眠护理特殊人群护理清毒隔离方面···试读结束···...

    2022-07-27 中西医结合性治疗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

  • 《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刘梅珍,刘国雄,何晓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作者】刘梅珍,刘国雄,何晓风主编【页数】657【出版社】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9【ISBN号】978-7-5587-0873-2【价格】120.00【分类】中西医结合-诊疗-护理【参考文献】刘梅珍,刘国雄,何晓风主编.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9.图书封面:护理》内容提要:本书对临床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诊断、辩证诊治等多了统一阐述,中医特色鲜明,西医内容精炼,结合编者的临床感悟,对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作用、时机、方案与思路等进行分析,尽量使中医、西医两种……《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内容试读第一章肛肠病总论第一节肛门直肠解剖及生理一、直肠肛管的发生在胚胎的早期,后肠尾段的腹侧曾形成尿囊或叫脐尿囊。此囊与后肠相连的部分出现一个膨大,称为泄殖腔,末端细长成为暂时性的尾肠。所以泄殖腔也可以看成是尿囊根部、后肠和尾肠三者汇合之处。泄殖腔的腹侧壁内胚层和外胚层直接相贴,其间无中胚层,成为泄殖腔膜,与体外相隔。泄殖腔起初为一个膨大的腔体,人胚发育至第7周时,后肠和尿囊交界处的中胚层间质细胞增殖,形成泄殖腔膜。此隔逐渐向尾侧推进,终达泄殖腔膜,将泄殖腔分隔成前后两腔,前者称为尿生殖窦,后者即为直肠。当泄殖腔分隔完成后,泄殖腔膜亦被分为尿生殖膜和肛膜两部分,两膜之间的部分成为将来的会阴。在肛膜的周围由外胚层形成数个结节状隆起,称为肛突,以后肛突融合而形成中央凹陷的原肛。在人胚第8周时,肛膜破裂,原肛遂与直肠相通,原肛的开口即为肛门。如果肛管的上界以齿线为标志,则齿线以下肛管上皮应属外胚层来源,而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部分的上皮应属内胚层来源。会阴部的肌肉包括肛门外括约肌,均起源于局部的间充质,人胚第2个月时已出现皮肌的形态,各为泄殖腔括约肌。在第3个月时,这个皮肌分化为肛门外括约肌和尿生殖窦括约肌,当外生殖器形成后(第4~5个月),尿生殖窦括约肌又分出尿道膜部括约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等,以后再分出会阴深横肌。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发育是各自独立的:前者来自泄殖腔括约肌后部,后者来自脊柱尾部肌节。如果胚胎发育异常,可造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向下发育伸延中断或发育不良,可形成直肠闭锁或直肠狭窄。肛膜未穿通,造成肛门闭锁;穿通不全,造成肛门狭窄。如果穿通位置异常,男性在尿直肠中膈穿通,位置高者,可造成直肠膀胱瘘:位置较低者,可造成直肠尿道瘘或直肠会阴瘘。女性在尿直肠中膈穿通,位置高者,可造成直肠膀胱瘘或直肠子宫瘘:位置较低者,可造成直肠阴道瘘或直肠舟状窝瘘。二、肛门直肠解剖与形态肛门是肛管的外口,在臀部正中线、会阴体与尾骨之间,两侧坐骨结节横线的交叉点上。肛缘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范围称之为肛周。平时肛门呈收缩状态,男性为椭圆状,女性呈星芒状。排便时肛门口松弛成为一个圆形,直径约3cm。前方连于会阴正中线,再向前与阴囊正中线相接。由肛门向后至尾骨尖形成一个纵沟,沟下有肛尾韧带,使肛管固定在尾骨尖背侧。肛门直肠后间隙形成的脓肿和肛瘘在手术切开时,如过多地损伤或切2右方向凸出的弯曲。直肠上1/3前面和两侧面有腹膜覆盖于腹膜之间,中1/3前面有腹膜,向前反折成直肠膀胱陷窝或直肠子宫陷窝。直肠下1/3全部位于腹膜外。直肠无肠系膜,但在其上端背侧面,腹膜常包绕直肠上的血管和蜂窝组织,因此,有人将其称为直肠系膜。两侧有侧韧带将直肠固定于骨盆侧壁。直肠壶腹部黏膜有上、中、下3个皱襞,内含环肌纤维,称直肠瓣,它是由黏膜、环肌和纵肌层共同构成,其位置排列大致为左一右一左。中瓣常对应于腹膜反折平面。当直肠充盈时,下瓣常可消失,而排空时则较显著。但直肠瓣的数目往往有变异,多者有4~5个。临床上往往把盲肠看作结肠的一部分,肛门为直肠的一部分,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共同的血流和淋巴供应,在结肠或直肠发生肿瘤时,一般都一并切除。直肠固定于盆腔腹膜外间隙的结缔组织中,使直肠保持固定位置的组织是直肠前部上2/3及直肠两侧上1/3有腹膜遮盖,直肠后壁无腹膜遮盖。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肛尾韧带、肛门直肠前方的会阴体,当固定直肠的组织发生松弛病变时,便可产生直肠脱垂的倾向。直肠壁由四层组织所构成,即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直肠肌层是不随意肌,分外纵、内环两层,外侧纵层到达肛直线水平与肛提肌汇合形成联合纵肌,内侧环层到达肛直线水平以下肥厚形成内括约肌。肌层的内面为黏膜下层,其间有神经血管,直肠下端的黏膜下层静脉血管扩张充血即形成内痔,最内层是黏膜层。2.直肠的毗邻直肠后面为直肠固有筋膜或叫做骨盆脏侧筋膜,是肾脏前后筋膜向骨盆内延长的部分,直肠借疏松的结缔组织与骶骨、尾骨、肛提肌和肛尾韧带相连。在骶前疏松的结缔组织内有骶丛,交感神经干,骶中血管,直肠上血管和骶淋巴结等。直肠下部纵肌向后连于尾骨前韧带,称Tr幽直肠尾骨肌,其作用为排便时使直肠相对固定。直肠后壁与骶骨间的距离,正常为0.2~1.6cm,多数在1.0cm以下,平均0.7cm。直肠两侧的上部为腹膜形成的直肠旁窝,窝内常有回肠襻或子宫附件伸入,左侧有乙状结肠。直肠两侧的下部与交感神经丛、直肠上动脉的分支、直肠侧韧带、尾骨肌及肛提肌相连。在进行直肠切除术时,于骶前筋膜前,尽量靠近直肠壁进行剥离,避免损伤骶前静脉丛,引起大出血,也应避免过多地损伤盆神经所致的膀胱及性功能障碍。直肠的前面与全部盆腔脏器相邻,直肠发生肿瘤时可侵入邻近器官或腹膜腔,曾有人把直肠前面称为“直肠的危险区”。腹膜反折以下:男性由下向上依次为前列腺、精囊腺、输尿管和膀胱后壁。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前面,隔着直肠膀胱的凹陷与膀胱底的上部和精囊腺相邻。在女性腹膜反折以下,主要与阴道壁的后部相邻,腹膜反折以上直肠隔着直肠子宫陷凹与阴道后穹隆及子宫颈相邻,陷凹内也常有回肠襻和乙状结肠充入,肠下端的前方由纵肌层分出两条肌束,为直肠尿道肌(尿道缩肌),水平向前附着于尿道膜部,前列腺尖或阴道的后面、两侧耻骨直肠肌的内侧缘之间。(二)肛管肛管上端止于齿线与直肠相接。肛管的下端是肛门缘,因此肛门缘到直肠末的一段叫肛管,肛管是消化道的最终端。成人肛管平均长2.5~4cm,肛管周围无腹膜遮盖。有内括约肌和肛提肌围绕,肛管表层为复层上皮,5受脊神经支配,非常敏感。肛管中下部交界线正对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层的交界处。指诊可触到一个明显的环形沟,此沟称为括约肌间沟(亦称肛白线)。沟的上缘即内括约肌下缘,沟的下缘即外括约肌皮下部的上缘;皮下部多呈前后位的椭圆形,故其前后部不易触知。沟的宽度约为0.6~1.2cm。外括约肌皮下部与内括约肌之间的间隙很小,有来自联合纵肌的终末纤维在此呈放射状附着于肌间沟附近的皮肤,故该处皮肤较固定,有支持肛管防止直肠黏膜脱垂的作用。如果这种支持结构被破坏,可能导致脱肛。此外,在麻醉时,特别是在腰麻的情况下括约肌松弛,内括约肌下降,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上方移位,此时括约肌间沟消失。来自联合纵肌的肛门支持结构同时弛缓,结果直肠黏膜、齿线和齿线下的皮肤出现下移情况,尤其在骶管麻醉时,这种现象最明显,也最易引起脱垂。临床上以此作为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的分界线,肛管对肛门功能有重要作用。一些疾病的发生与其密切相,因此,肛管在外科上十分重要。肛管皮肤特殊,上部是移行上皮,下部是鳞状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没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手术中被切除后,会形成肛管皮肤缺损,黏膜外翻和肛腺外溢。用其他部位的皮肤来修补将会影响其功能,所以做肛门手术时要尽量保护肛管皮肤。肛管还是连接直肠与肛门的肌性通道。在发生学上处于内、外胚叶层的衔接地区,所以构造复杂。肛管壁由内向外分有五层:黏膜层、黏膜下层、内括约肌、联合纵肌、外括约肌。其肌束的排列方向是:内环、中纵肌、外环,中间的联合纵肌分出许多纤维向内外穿插,将肛管的各部组织捆扎在一起,构成一个功能整体。肛管有解剖学肛管和外科学肛管之分。解剖学肛管是指齿线至肛门的6···试读结束···...

    2022-07-27 护理临床路径 护理临床是什么意思

  • 《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康复指南》王玉玲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康复指南》【作者】王玉玲编【页数】202【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21.10【ISBN号】978-7-5433-4137-1【分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指南-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指南【参考文献】王玉玲编.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康复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21.10.图书封面:护理与康复指南》内容提要:为了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凸显新时代下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优势作用,天津市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和康复疗法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编写,共包括5章内容,包括中西医结合护理概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健康教育、常见证候中西医结合护理指导、常见病种中西医结合护理指导和康复疗法。从生活起居、饮食调护、用药指导、中医适宜技术、食疗、运动疗法等方面,提供了多种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和建议。书中内容翔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临床指导性,不论对护理人员还是普通读者都大有裨益。《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康复指南》内容试读第1章中西医结合护理概述第1节中西医结合护理简介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我们一定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其取中医护理、西医护理以及新兴边缘学科的护理研究之所长,将现代科学知识与中医理论知识相结合,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为依据,通过中、西医护理方法给予患者恰当的照顾,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一、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概念1.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及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结合预防、康复和医疗等措施,对患者施以辨证护理,以促进人民健康的一种应用科学。其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情志调护、饮食调理、用药护理、特色技术、康复护理等内容。中医护理历史悠久,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并且外延广阔,涵盖了预防、护理、康复等内容,在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全过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以整体护理为理念,以辨证施护为护理方法,以特色技术为手段,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2.现代护理: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护理对象实施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现代护理将“以患者为中心”12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康复指南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人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其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内涵,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3两者关系:护理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帮助患者对疾病做出积极的反应。护理人员要应用护理程序与交流技巧帮助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况。护理人员通过照顾患者,帮助其实现自理的目标:护理人员还要在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中发挥作用。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护理理念、护理内容及方法上有许多共同和相似之处: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护理活动中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制订全面的护理计划。而中医护理遵循中医传统理论,其精髓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可以说,两者存在一致性。中医学经过数千年检验形成的“天-地-人”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中医有生活起居、饮食宜忌、情志护理及用药护理等,西医有饮食活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中医指出“心病禁咸”,西医也明确表明,高血压患者要低盐饮食。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医汇通学派认为,中医和西医分别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虽然起源不同,但均为医药治病,可以相互融合,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充分揭示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彰显了中西医结合的优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将中医护理的理论与现代护理融合,发挥各自特长,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中西医护理在理论体系、护理实践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辨病、辨证、辨证护理更加科学,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并逐步走向国际化,这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护理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中西医结合护理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其具备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两个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第1章中西医结合护理概述3可分割的,在生理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②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其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人体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2.辨证施护:是从整体观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相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和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制订相应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的过程。辨证施护有“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特点,即辨证施护时要辩证地看待病与证之间的关系,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在治疗与护理原则以及方法上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表现相同,便可采取相同的护理原则与措施。中西医结合护理不但采用现代护理技术与方法,其特色中医技术的使用更能在临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发布了18项护理人员需掌握的特色技术,如耳穴贴压、艾灸、拔罐、刮痧、穴位按摩、中药湿热敷、穴位贴敷疗法等,这些特色技术都具有很好的疗效,既丰富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内涵,又扩大了护理的范畴,使中西医结合护理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体现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特色之处。三、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主要内容1.中西医结合病情观察与资料收集: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细致、及时、准确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对中西医结合护理途径的探讨中,将西医的生命体征、望触叩听及病情观察所收集的资料与中医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观神态,量体温,摸脉搏,看舌象,听声音,嗅气味,问饮食和睡眠、二便等,取两者之长,既辨病又辨证,比单纯用中医或西医观察更加完善、细致。例如:测体温不仅要知道体温高低,还要结合有无恶寒、出汗,以及舌象、脉象、大小便等,区分其表里、虚实,为辨证施治和辨证施护提供临床依据。摸脉不仅要按西医要求观察频率、节律等,而且要按中医诊脉的理论区分各种脉象,以辨别虚实和病邪深浅。2.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护理:西医护理遵从辨病施护。不同疾病给予相应的护理,同病同护、异病异护、专病专护,即所谓的“护病”。中医护理更加侧重于宏观,通过调节人体的自身组织能力,恢复脏腑气血的正常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中西医结合护理即将“辨病”4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康复指南和“辨证”结合起来,如对高热患者的护理,西医常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降温:中医则根据证候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如发热、恶寒、苔白、脉浮等表寒证者,宜解表疏散,喝热汤、盖被安卧等,促使邪从汗解:而高热无恶寒、苔黄、脉洪等里热证者,宜清热、冷敷降温,效果最好。这说明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不仅丰富了护理内涵,增加了护理内容,而且提高了护理效果。3.中西医结合的生活起居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护理人员根据病情予以相应的指导和精心合理的生活照料,中西医都要求患者的居住环境清洁、整齐、舒适、安静。但西医对病室的温度、湿度以及特殊病室的细菌数等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温度以18~22℃、湿度以50%~60%为宜,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按时通风,保持清洁,以保证患者有适宜休养和治疗的环境。中医则根据“六淫致病”的学说及辨证的观点,对于风、寒、暑、湿、燥、火引起的不同病证,生活起居有不同的护理要求,其目的是保养患者正气,调节机体内外的平衡,增强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促进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如阳虚证、寒证患者居室温度应偏高些,阴虚证、热证患者可略低些:如气血两亏、阳气不足的老年患者应注意保暖,不可受风、受凉等。同时强调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因此,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使患者的生活起居更为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休养要求,对患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4.中西医结合的情志护理:情志护理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西医根据心理学观点,通过积极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促进其向健康方向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中有专门关于情志与脏腑功能的论述,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变化,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所做出的不同的情志反应。情志过度刺激,就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一般认为喜、惊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刺激可对各脏器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中西医结合的情志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情志疏导,消除各种不良的情志刺激,更利于身体的恢复。5.中西医结合的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是促进身体恢复的重要环节。中西医饮食护理各有特点。西医通过计算饮食的热量及营养成分,根据疾病的特点配制成各种药膳。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持人体正常身体功能的关键之一。历代医者在治疗患者疾病时,不但重视药物调节,而且重视饮食的调养作用。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根据疾病的不同属性,结合患者的脾胃虚实和运化功能制订膳食方第1章中西医结合护理概述5案。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西医流质、半流质、软质、普食四种基本饮食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食同源”和病证寒、热、表、里、虚、实,根据食物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辨证实施饮食护理,制订不同病证食疗方案,创立一套科学的、有民族特点的中西医结合饮食学,既符合疾病的饮食治疗原则,又贴近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糖尿病患者的食谱可按照患者的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及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还可根据中医饮食分类,选择降糖止渴的食物(如山药、洋葱等),使糖尿病患者的食谱既营养丰富,又能更好地配合治疗。6.药物护理:药物治疗的根本原则是遵医嘱正确用药,了解药物的性能、特点、用法、用量、功效、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而中药有独特的用法要求:一般中药宜在进食前、后2小时服用:病位在下(如肝肾疾病)宜在饭前服用:病位在上(如眼病、咽喉病)宜在饭后服用。健胃药、制酸药宜在饭前1小时服用:消导药和(或)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宜在饭后1小时服用:安神药宜在睡前半小时服用:滋补药宜空腹服用等。同时要注意服药的温度,有温服、热服、冷服之分。除此之外,用药后还需要进行如下观察和护理:①服发汗药后,应多饮水、热汤或稀粥,以助药力发挥,注意只可周身微汗,不可大汗,以免耗伤津液:②服滋补药宜在饭前空腹服用,以助药物吸收;③服泻下药,应中病即止,邪去为度,不宜过剂:④危重患者服药后,应严密观察其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服药后,若出现异常情况(如腹痛、气短、面色苍白、大汗出、脉沉细等),应及时处理。7.康复指导:中西医结合护理具有丰富的护理内容,在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均可以提供康复指导,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西医的康复包括脏腑、器官及身体功能的恢复及相关护理过程。在病后康复阶段,中医认为患者的脏腑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应加强患者的情志护理,给予合理的饮食调护,鼓励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使脏腑功能完全恢复。康复的方法很多,包括中医特色技术、合理饮食、调摄情志、药物应用、生活起居调护、自然疗法、运动疗法、娱乐及物理康复疗法等。通过康复护理达到形神共养、动静结合,协调脏腑、通调经络,养正祛邪、综合调理的作用。中西医协同护理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四、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1.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方面: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文化理念与大健康理念具有共性,中医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辨观、“未病先治”的预防观和“标本兼治”的中和观:均体现“以人为本,以不生病为目的”的思想,其与6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康复指南“大健康”理念不谋而合。对此,护理人员应树立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思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宣传中西医结合相关理念及保健方法,防病于未然,帮助人们积极地适应自然环境,坚持健康行为。2.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方面:为建立一个具有中医特色、技术成熟、价格低廉的医疗卫生模式,融合中西医学的新模式“状态医学”应运而生。其以中医“天人合一、辨证施护”为理念,利用现代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等手段和方法,对人体进行连续动态、宏观、微观等全面评估,为患者提供健康维护、早期诊断、临床干预及效果评价等医疗护理服务。此外,国内的“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动态健康管理模式”等,均以“治未病”为理念,体现在“大健康”背景下中西医结合护理贯彻“预防为主”卫生方针将发挥更重要作用。护理工作中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很好地运用中西医护理的特长,既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现代化护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又结合中医护理特色,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作者在十二五中西医结合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中一直提倡“西医护理强实力、中医护理增特色、中西医结合为根本”的护理方法,取到良好效果。3.中西医结合护理程序方面:护理程序(urigroce)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促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科学地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护理程序一般包含4个步骤,即评估、护理问题、计划、实施和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采用的是全面化、路径化的护理,包含以下方面:①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全面评估:②经过综合判断确定护理问题:③制订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计划:④按计划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以期验证效果并不断完善和丰富其内容。···试读结束···...

    2022-07-27

  • 《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等编委|(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作者】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等编委【丛书名】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特色丛书【页数】339【出版社】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2【ISBN号】978-7-5424-2810-3【价格】89.0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参考文献】夏小军主编;万强,王玉洁,包晓玲等编委.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2.图书封面:护理》内容提要:...

    2022-07-27

  • 《中医护理导论》罗尧岳,李卫红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护理导论》【作者】罗尧岳,李卫红主编【丛书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特色护理精品系列【页数】185【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132-5611-7【分类】中医学-护理学-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罗尧岳,李卫红主编.中医护理导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护理导论》内容提要:《中医护理导论》是引导学生明确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框架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入门阶段,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中医护理的专业素质,了解中医护理的内涵及特点。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调研前期中医护理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本教材编写的出发点是传承和创新。本教材具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中医基本理论在中医护理的运用,达到中医药理论与中医护理理论的有机结合;二是突出中医思维的培养和理论特色,设中医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章节,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思维、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写入教材,进行专题介绍;三是突出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关系,设中医药文化与中医护理章节,将儒道文化、传统护理伦理道德以及干支历法等写入教材,进行专题阐述;四是突出教材重要知识点,运用大量图表对重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呈现,且每章有学习目标和复习思考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把握和思考理解。《中医护理导论》内容试读▣▣扫一扫,看课件绪论【学习目标】识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简史。理解: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应用:运用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思维指导临床实践。一、中医护理学概要中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其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弘扬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是维护人民健康的不竭动力。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生态观,源于自然,适应自然,并维护自然;“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注重形体、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于一体;“治未病”的早期干预思想;“辨证论治”以人为本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调节的综合治疗理念与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等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整体观念的理念,辨证施护的思维及特色的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预防、养生、保健和康复的一门学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学有较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中医护理学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医护理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医几千年来,医、护不分家,集医、药、护、技为一体。中医护理作为一种形式存在,在历史上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中医护理学内容散见于各医学著作中。中医学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的实践主要就是护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学也在不断地总结、研究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1.中医护理学萌芽时期远古时期,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偶然受伤则设法涂裹包扎,身体疼痛不适则揉捏按压,天气变化则趋避寒温,这些本能的自身保护即是医护的开始。人们不断发现和总结1CT园中医护理导论些具有预防疾病或康复作用的方法,逐步有了中医护理的萌芽。2.中医护理学形成和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医护理学论述较全面,护理理论初步形成。周代人们开始进行除虫、灭鼠、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活动,并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社会分工和医学分科。战国初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用酒冲洗伤口消毒的方法,如“犬所啮…而令人以酒财沃其伤”,这是最早用酒精处理伤口的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对疾病饮食宜忌做了较详细的论述,突出了饮食调护的重要意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提倡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对情志护理也有深刻的认识,认为情绪刺激或者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同时还指出医护人员在施护过程中,要注意与患者交谈的方式和方法。汉代及三国时期,辨证施护及养生康复理论和实践得到发展。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开创辨证施护的先河,其中详细论述疾病的辨证施护理论。《伤寒论》以六经辨伤赛,《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该书在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以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书中详细记载桂枝汤对煎药方法、服药方法、注意事项、药后观察及饮食宜忌,并提出护理八法,是辨证施护的重要内容。《伤寒论》中用蜜煎导通的方法通便,或用猪胆汁灌肠排出宿粪来治疗津枯肠燥、大便秘结,这是关于灌肠疗法的最早记载。《金匮要略·杂疗方》中最早开展急诊复苏护理的范例,详细记载了抢救自丝、溺死患者的具体操作过程。后汉名医华佗,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他还是保健操的创始人,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将体育与医疗、护理结合起来,创编了“五禽戏”。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提出了世界最早的外科护理及康复护理理念。晋唐时期,护理措施和技术不断发展。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包括中医急救、五官科传染病、外科、妇科、内科、精神科、伤科等论述,是集中医护理各科之大成。书中广泛涉及护理内容,记载了烧灼止血法,并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患者的复苏术;记载了用海藻治疗瘿病,与后来人们发现的甲状腺肿大与缺碘有关相一致;记载了腹水的饮食护理,如:“勿食盐,常食小豆饭,饮小豆汁,鲤鱼佳也。”还提出用狗脑敷治疯狗咬伤患者,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更加详细地介绍了各种临证护理、食疗、服药以及婴幼儿护理保健等内容,为儿科临证护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他还发明了蜡疗和热熨法,并首创了用细葱管进行导尿,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早1200多年。宋金元时期,护理措施和技术进一步充实。李杲所著的《脾胃论》提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的学术见解,详细论述脾胃内伤病的饮食、精神及用药护理,强调无病亦须保护脾胃功能。朱丹溪所著的《格致余论》提出:“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倡导滋阴降火的护治法GT安则。寇宗奭所著的《本草衍义》中“水肿者,宜全禁之”与现代护理中水肿患者应无盐或低盐绪论3饮食一致。张从正所著的《儒门事亲》记载:“置一竹簟,铺之凉地,使小儿寝其上,待其搐,风力行遍经络,茂极自止,不至伤人。”告诉护理者千万不能用强力按接止搐。其中也记载了我国很早就有的坐浴疗法:“脱肛,大肠热甚也,用酸浆水煎三五沸,稍热涤洗三五度,次以苦剂坚之,则愈。”明清时期,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日趋成熟。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不但为患者看病,还为患者煎药、喂药,并指导患者家属或弟子对患者实施护理。明末吴又可所著的《瘟疫论》中论述患者因大热、内热致烦渴、大渴者,不仅需要使用药物清热解毒,更需在护理上辅助降温解渴。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中焦篇》记载了对流行性热病的不同病程及病情,制定了十分具体且合理的饮食菜单。叶天士所著的《温热论》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系统阐述温病的发展规律,提出温病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护的纲领;其还对老年病防护及情志护理方面进行了论述。陈耕道所著的《疫痧草》中记载,清朝时,朝廷采取隔离措施,特设“查痘章京”一职,专查天花患者,并强令其迁出四五十公里以外居住,这是对传染病的防疫隔离措施。明清时代预防天花,已广泛且有效地应用人痘接种技术,这种措施为人工免疫法的先驱。3.中医护理学渐趋独立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在我国广泛流传和渗透。医疗实践活动分工日益明确,由医生、助手、徒弟、患者及家属共同承担医疗及护理职责。清政府中一些主张“自强求富”的官员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医学院。名医陈虬在浙江瑞安创办了近代早期较有影响的新式中医学堂一“利济医学堂”。其办学思想、教材、学制、经验以及考试实习制度等方面,为日后成立护士学校奠定了基础。随后上海等地创办中医院,护士队伍逐步形成。尽管当时没有中医护士,但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中医院或中医诊所工作的护士也能运用各种中医护理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中医护理学发展的先驱。4.中医护理学蓬勃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作出重要指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国家对中医药高度重视。随后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办中医医院,并对医、药、护等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中医护理学专业应运而生,初步培养了一支中医护理学的专业队伍。1956年,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卫校率先在全国开设中医护理学专业。1958年,中国第一部中医护理学专著《中医护病学》问世,供中医护士学校教学所用。1960年出版的《中医护理学概要》,为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1984年6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上成立了中华护理学会中医护理学术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从此,中医护理学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85年,卫生部中医司下发了《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了中医护理查房和书写中医护理病历制度,对中医护理工作提出初步的规范和要求。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明确规定,中医医院必须增加中医护理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护理(主要包括病室及环境、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入、用药护理(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熏洗、足浴、贴敷、灌肠、静脉给药等用药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等)入、饮食护理(主要包括普通膳食、治疗膳食护理和饮食健康养生指导等)、情志护理(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护等)、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NOTE中医护理导论锻炼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音乐疗法等)以及专科护理(主要包括疾病护理、症状护理等)。2011年,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15年)》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要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一2020年)》中明确指出,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并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规范和人才培养大纲等。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科要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中医护理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一2030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医药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在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中的作用。通过防病治病实践,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使“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精神落到实处。推进中医药保护传承与利用,全面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大力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与水平,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三、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中医护理学秉承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并由中医护理人员将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其基本特点主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另外,中医护理学区别于西医护理学,有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并提倡未病先护的理念。(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中医学认为,人体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与沟通,将各脏腑、五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成一个整体,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功能活动。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在生理上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在病理上,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常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彼此相互影响。因此,在诊治病症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神态等外在的变化,判断机体内在的病变,治疗和护理倡导从整体出发,综合调MGT衫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灵枢·终绪论5始》中“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等,均是整体观在护治中的体现。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即天人一体观。一方面,人与自然环境是统一的。自然界中,人类生活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自然界气候变化反过来对人体的生理也产生影响。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寒暑更替、昼夜变化、地域变迁等,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当人体不能适应时,就会发生疾病。如《灵枢·邪客》日:“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另一方面,人与社会环境也是相统一的。人是社会的一员,具有社会属性。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际关系及婚姻等社会因素,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及病理变化,而人在与社会环境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本身的有序和平衡。当社会环境变化时,人体若是不能适应此变化剧烈的环境,就会造成生理及心理功能紊乱,危害身心健康,从而产生疾病。中医学的整体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因此,认识生命、健康、疾病等问题,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而现代整体护理要求对护理对象进行从预防保健到促进康复的全身心、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化护理,这和中医整体观不谋而合。明确中医护理整体观念的含义和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充分考虑到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对整体护理的实施有重要影响及推动作用。(二)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时要正确认识病、证、症三者之间的关系。病是指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以症状(主观感觉)、体征(客观指标)为基本组成要素,是辨证的基础和依据,称为症。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辨证施护包括辨证和施护两部分,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并根据辨证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护理措施。辨证与施护是认识和护理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认识疾病,确立证候;施护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具体护理措施。辨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治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因此,辨证与施护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一个基本护理规范。只有力求辨证准确,才能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在临床上,中医护理主要着眼于“证”的不同,体现出“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的实质。有时可见同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或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一种证,在辨证施护的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护”或“异病同护”的方法。(三)独特技法中医护理有一套不同于现代护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如艾灸术、刮痧术、推拿术、热熨术、拔罐术、贴药术、火疗术、熏洗术等,不仅经济实用,且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是中医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临床上还开展了中药离子导入法、中药保留灌肠法、超声雾化吸人法、天灸法、督灸法、火疗法等,这些新技术在继承传统MGT河6中医护理导论的方法与技术上,又做到在此基础上创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且扩大了护理的范围,使中医护理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四)未病先护《黄帝内经》中的“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均重视养生和保健,提倡疾病应防患于未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一203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在治未病中,中医要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疑难疾病救治中,中医要发挥协同作用;在预防康复医疗中,中医要发挥核心作用。从古至今,中医的治未病有其独特的理念、完整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以及大量养生保健的经验知识。因此,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思维方法和经验融入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做到未病先护,具有重要意义。四、《中医护理导论》的主要内容中医护理导论,是阐释和介绍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及中医护理文化的课程。该课程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临床运用中医护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文化、中医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中医学的生理观、中医学的病理观、中医学的诊法与辨证基础、中医养生及调护原则等六个部分。其中,中医药文化介绍儒道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等,以及其在护理中的体现及应用;中医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主要阐述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主要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中医学的生理观主要阐述和介绍人体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藏象、气血津液神、经络及体质等内容;中医学的病理观主要介绍人体病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概念与知识,包括主要的病因与疾病的基本病机;中医学的诊法与辨证基础主要阐述四诊与辨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中医养生及调护原则主要介绍中医养生调护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方法。【复习思考题】1.简述中医护理学基本概念。2.简述中医护理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创新。3.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方面?4.何谓辨证施护?▣▣扫一扫,知答案0T衫···试读结束···...

    2022-07-26 中医护理学导论 中医护理学理论基础代表作

  • 15堂儿童常见病预防和护理

    15节常见儿童疾病预防与护理课程介绍:先生。闫明,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医家族出身,西医临床经验20余年。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他融合了中西医的治疗理念,教你一套在家中预防和照顾孩子常见小病的实用方法,让你轻松科学的育儿!其他建议:打开急救指南全家健康管理青少年健康管理课程.Jz52_dowox.utto{ox-hadow:iet0001x#0084ff!imortatcolor:#ffffff!imortat}.Jz52_dowox.utto:hover{ackgroud-color:#0084ff!imortatcolor:#fff!重要}.Jz52_dowox.utto.rimary1{背景颜色:#0084ff!imortat颜色:#fff!imortatox-hadow:oe!imortat}.Jz52_dowox.utto.rimary1:hover{背景颜色:#0084ff!imortatcolor:#fff!imortat}.jz-ou.jz-ou-cotaier{width:620x}.jzifo-dow{ackgroud-color:#f2f2f5}.jzifo-dow.Jz52_dowoxh4{color:##0084ff}.jzifo-dow.Jz52_dowox{color:#888}h3.Jz52_dowox{order-left:5xolid##0084ffackgroud-color:#color:#000000}.jzft.1a,.jzft.2跨度,.jzt.1跨度,.jzt.2跨度{颜色:##0084ff}.jzft.1,.jzt.1{颜色:#000000}.jzt.2,.jzft.2{颜色:#888}.jz-ou.title{颜色:#000000背景:#}.jz-ou.jz-ou-cotaier{背景:#fff}/*CSS文档*/下载地址:百度网盘o8lt/emgt重要提示:下载有问题?点我查看帮助手册提示:本站默认解压密码:www.i3.c声明: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重点:本站微信公众号现已开通!公众号:电脑狂人,一定要注意防迷路哦~当然,网站上也有看不到的好内容。请小斌喝可乐支付宝奖励lt/gt微信打赏lt/gt...

    2022-05-19 000~FFF FFFB0000

  • 15堂儿童常见病预防和护理课,全年轻松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课程介绍:15个常见的儿童疾病预防和护理班,轻松呵护孩子全年健康成长!闫明先生,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医家族出身,西医临床经验20余年。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他融合中西医治疗理念,教您一套实用的方法,在家中预防和照顾孩子常见的小病,让您轻松科学的育儿!下载地址:百度网盘...

    2022-05-25 000~FFF FFFB0000

  • 老年护理技术PDF电子书|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老年护理技术df下载,这是一本老年护理从业者必读的电子书。书中附有大量案例,帮助高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前了解护理职责,帮助你更好地工作。老年护理技术df介绍《老年护理技术》以老年护理工作为基础,以病例为载体,按照国际公认的戈登功能健康表的11个方面对老年护理任务进行分类。重点是老年护理,转向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维护,以及老年护理工作的规划。本教材共13个项目,包括课程介绍、老年人健康评估实用技术、戈登功能健康状况11个方面等,精选50余项重点护理任务。主要的知识框架是:学习目标;介绍工作案例或案例;工作过程背景知识知识扩展;能力训练;思考问题。对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明确老年人相应功能健康状况的护理任务。50多项重点护理任务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老年护理技术》主要用于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学,也可供其他护理师生参考。也可作为临床护士和社区老年保健工作者的培训书或参考书。书。老年护理技术df主目录项目一:养老技术课程介绍项目2:老年人健康评估实用技术项目3老年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形态的护理技术项目4老年人营养代谢模式的护理技术项目5老年人排泄模式的护理技巧项目6老年人活动和锻炼方式的护理技巧项目7老年人睡眠和休息模式的护理技术项目8老年人认知感知护理技术项目9老年人自我概念形成的护理技术Project10针对老年人角色和关系模式的护理技巧项目11:老年性和生殖模式的护理技术Project12老年人压力及应对方式的护理技巧Project13老年人价值观和信仰模式的护理技巧养老技术的核心内容老年护理的重点是通过护理干预,延缓老年的老化变化,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的负面影响,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人。最佳功能状态。主要工作是基于对老年人功能健康模式分类和护理技能的了解,对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形态、老年变化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为老年人提供适当的护理等保健服务,指导老年人。避免或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引导家庭成员和家庭照顾者参与护理,评价护理效果。服务对象延伸至老年人及其主要照顾者,承担主要照顾者的辅导和教育,研究他们的压力和需求。养老服务的目标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加强自我保健,进一步发展老年人的能力,延缓老年人的衰老进程,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从而延长老年人的寿命。老人,改善老人。品质生活,享受晚年。...

    2022-05-10 常见老年护理技术 护理(老年护理)

  • 护理教育学第3版pdf免费版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注:阐释教育学和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十二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教育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建设研究会,护理教育学第3版df免费版详述护理教育是学习护理的必读书籍。护理教育学第三版图片预览简介教材《卫生部十二五:护理教育学(第三版)》共10章,约30万字,19幅插图。第一章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教育学与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本质、结构与功能、特点与任务以及改革与发展;护理教育课程、心理基础、师生及其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第六至第九章从微观层面阐述了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理论和基本技术,包括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组织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第10章重点介绍了护理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种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理论和技术。目录第一章介绍第1节教育和教学法概述1、教育的概念和本质功能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教育学的概念与发展4、教育与社会发展V。教育与个人发展第2节护理教育学概述1、护理教育理念1、护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4、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三节护理教育体系结构1、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1、护理教育体系的正式结构第四节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1、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3、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策略第二章护理师生第1节护理学生1、护生的基本素质1、护生的权利和义务第2节护理教师1、教师劳动的价值与特点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3、教师的职责和作用4、护理教师的专业素质V。护理教师专业发展第三部分:护理专业师生关系1、护理学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基本性质1、护理专业师生关系良好的基本特征3、护理专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第三章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第1节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1、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3、我国的教育宗旨和基本精神第二节护理教育培训目标1、护理教育目标体系1、护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3、制定护理教育培训目标的原则4、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第三节护理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分类论1、教学目标的作用与局限3、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第四章护理教育课程第1节护理课程概述1、课程的概念和功能1、护理课程的目标护理课程的类型和结构4、护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护理课程计划1、教案的概念1、护理课程计划的基本结构3、编制护理课程计划的原则4、学年制和学分制第三节护理课程标准及教材1、护理课程标准1、护理教材3、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第五章护理教学的心理基础第一节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1、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3、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4、人文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V。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第2节学习的分类与教学1、学习的分类1、口头信息的教学3、智慧技能的传授4、认知策略的教学5、运动技能的教学6、态度的教导第3节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1、学习动机1、认知结构3、学习迁移四个。性格因素第四节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1、教材的组织与呈现1、课堂小组动态3、课堂纪律管理第六章护理教学过程与原则第七章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第8章护理教学方法和媒体第九章护理教学评价第十章护理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中英文名词索引参考文献摘自原文自2002年以来,该教材已在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使用,并以其较高的学术质量得到了护理师生的认可。以及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总后勤部优秀教材。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卫生部护理专业教材审评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全国78名知名高校的资深教师对本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作为专业的教材,应该给学习者什么样的知识,这是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应该给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知识性的和概念性的。前者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事实性知识,使他们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后者是教授学生该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思考,如何思考。因为就护理教育领域而言,任何一种护理教育现象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没有教育原则、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是唯一的或最好的。每个教育者都可以追求不同的教育理想,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正是因为教育的这种开放性,它始终处于变革和转型之中。因此,作为编辑,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在把握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逐步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护理教育领域。一个具体的问题。新版《护理教育学》共10章,约30万字,19幅插图。第一章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教育学和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本质、结构与功能、特点与任务以及改革与发展;护理教育课程、心理基础、师生及其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第6-9章从微观层面阐述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理论和基本技术,包括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组织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第10章重点介绍了护理教育的主题——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种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本次新版教材的修订主要体现了以下五个特点:体现科学性:遵循科学教育理论与护理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准确、规范地描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用教育学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护理教育的基本问题,从而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科学的、正确的知识。突出时代:各章内容全面刷新,包括观点与理念、数据与实践进展,国内外现代护理教育与改革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丰富到教材中,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同时,洞察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新增了护生与护生、师生关系的新篇章,进一步体现了护理教育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稳定基础:针对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知识不足,如果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其内容将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和指导性。强化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学习本质理论、基础科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技术,为学生今后从事护理教育或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05-06 关于课程计划 理论课课时计划

  • 发表最快的护理杂志

    我觉得《中外女性健康》杂志可以发,护理论文发这个杂志很有优势,它有个“护理研究”的栏目,而且这个杂志是国家级的。你可以通过创新医学网投稿,年前可以发表出来,如果你时间特别着急的话可以加急,11月就能发表,是近期能最快排刊的。而且创新医学网可以帮着审稿,修改,能100%录用发表。护理研究”的栏目,而且这个杂志是国家级的。你可以通过创新医学网投稿,年前可以发表出来,如果你时间特别着急的话可以加急,11月就能发表,是近期能最快排刊的。而且创新医学网可以帮着审稿,修改,能100%录用发表。就是最普通的省级期刊。也是办护理研究的这批人办的。因为《护理研究》难发表时,就推荐你发他们的《全科护理》。全科护理,是投稿就要的。算是最最低档的护理期刊了。最难发的是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这2个...护理论文投稿可以投哪些杂志——1.核心类护理期刊(1)《中华护理杂志》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5.36,审稿时间:1-3个月,月刊主要报道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2)...晋升护理副高论文哪个期刊比较好发表——护理类的期刊目前只有3个核心类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仅1种]: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比较好投的护理期刊——推荐《临床护理杂志》,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须知,希望有所帮助:《临床护理杂志》(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医学会主办的护理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以下哪些医学类和护理类杂志投稿容易投中?——不是名义上的主办单位,而是看编辑部的地址,如果是中华医学会办的,比如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非常难!然后大学学报也比较难,比如三军大学报,也难找不是核心期刊,然后主办单位不够牛的,就容易投中了。省级护理刊物有哪些?——省级护理刊物:1、齐鲁护理杂志2、天津护理3、护理与康复4、临床护理杂志5、护理实践与研究6、全科护理7、当代护士(学术版)国家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1、中华护理杂志2、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医学护理核心期刊有哪些——出版发行:吉林月刊A4期刊刊号:1673-4351,22-1370/R创刊时间:1980年影响因子0.095审稿时间:1个月内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6.中华护理促进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中华护理杂志》辟有论著、临床护理...晋升论文发表的护理核心期刊有哪些——正规护理期刊只有25种,被各种核心期刊目录所收录的核心期刊只有12种: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国科技...国家承认的护理副高论文发表期刊有哪几个——一二级医学卫生刊物。《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具体要求:1,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发表论文3篇,且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其中1篇必须在一级医学卫生刊物...就是最普通的省级期刊。也是办护理研究的这批人办的。因为《护理研究》难发表时,就推荐你发他们的《全科护理》。全科护理,是投稿就要的。算是最最低档的护理期刊了。最难发的是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这2个...护理论文投稿可以投哪些杂志——1.核心类护理期刊(1)《中华护理杂志》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5.36,审稿时间:1-3个月,月刊主要报道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2)...晋升护理副高论文哪个期刊比较好发表——护理类的期刊目前只有3个核心类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仅1种]: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比较好投的护理期刊——推荐《临床护理杂志》,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须知,希望有所帮助:《临床护理杂志》(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医学会主办的护理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以下哪些医学类和护理类杂志投稿容易投中?——不是名义上的主办单位,而是看编辑部的地址,如果是中华医学会办的,比如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非常难!然后大学学报也比较难,比如三军大学报,也难找不是核心期刊,然后主办单位不够牛的,就容易投中了。省级护理刊物有哪些?——省级护理刊物:1、齐鲁护理杂志2、天津护理3、护理与康复4、临床护理杂志5、护理实践与研究6、全科护理7、当代护士(学术版)国家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1、中华护理杂志2、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医学护理核心期刊有哪些——出版发行:吉林月刊A4期刊刊号:1673-4351,22-1370/R创刊时间:1980年影响因子0.095审稿时间:1个月内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6.中华护理促进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中华护理杂志》辟有论著、临床护理...晋升论文发表的护理核心期刊有哪些——正规护理期刊只有25种,被各种核心期刊目录所收录的核心期刊只有12种: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国科技...国家承认的护理副高论文发表期刊有哪几个——一二级医学卫生刊物。《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具体要求:1,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发表论文3篇,且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其中1篇必须在一级医学卫生刊物......

    2022-05-06 中华护理杂志核心期刊德阳市人民医院 中华护理杂志核心期刊评价标准

  • 护理教学模型

    兰州大学的护理系是一本专业。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兰州大学的护理系在兰州大学内都是不错的专业,是妥妥的一般专业。兰州大学护理学院招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院已建成国内一流的“护理实验实训中心”,有兰州大学两所直属医院作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临床经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兰州大学的师资力量: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其中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03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22届预毕业学生中,共有本科生4828人,硕士研究生3972人,博士研究生500余人。兰州大学护理学院招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院已建成国内一流的“护理实验实训中心”,有兰州大学两所直属医院作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临床经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兰州大学的师资力量:...上海科科医学模型有限公司是上海中胜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旗下单位,主要从事医学教学模型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专业生产医学急救、护理、妇婴、诊断、人体解剖等方面的医学教学模型,产品质量稳定,品种齐全,在全国卫生界、教育界享有...在护理教学中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实践教学环境差。目前,大多数学校配有的护理技能实训室,多数采用仿真模型,并不能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便在训练时忽略掉了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同时模型训练使学生的爱伤观念未能真正得到...昆明学院医学院的实验室建设——10月份(第一阶段)投20万购入一批教学模型。2009年5月投入74万元(购置护理教学模型及设备一批)加速了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目前实验室设备总值达974万余元。在实验教学上有一支实验教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各学科...江南大学医药学院的院系划分——心理咨询室、2个模拟护理站等18个房室。拥有多种国内外先进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包括高级急救模型、多媒体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教学系统等具有高仿真度和互动功能的智能化教学模型,可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提供基本保障。临床医学教学模型需要生产许可吗——不需要生产许可证、临床医学教学模型包括急救训练模型(心肺复苏模型)护理训练模型(护理模拟人)穿刺训练模型等模型属于培训器材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一般正规的集中在上海,怡然是生产模型厂家...请问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的情况——研究室,一个护理学中心实验室。拥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护理示教室。具有价值300万元的医疗护理教学设施和华夏基金资助的国际先进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实习基地是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山大第二附属医院等。学院...护理学研究生——具有价值300万元的医疗护理教学设施和华夏基金资助的国际先进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实习基地是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山大第二附属医院等。学院资料室有中外藏书4000余册,中外文期刊20余种。护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硕士导师3人,副高以上教师...苏州大学护理学院的学院简介——有海内外客座教授22位,其中1名为“国际南丁格尔奖”奖章获得者。承担全日制护理学本科、硕士、博士及成人教育专升本、研究生课程班等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并且是国家教育部继续教育中心及江苏省卫生厅、护理学会及苏州市卫生...武汉有心肺复苏模拟人吗——创伤急救模型,护理模拟人,急救训练模拟人,基础护理模型护理训练模型全功能护理人模型基础护理训练模型婴儿护理模型护理急救模拟人护理操作实习模型组合式护理模拟人医用训练模型,高级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上海科科医学模型有限公司是上海中胜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旗下单位,主要从事医学教学模型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专业生产医学急救、护理、妇婴、诊断、人体解剖等方面的医学教学模型,产品质量稳定,品种齐全,在全国卫生界、教育界享有...在护理教学中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实践教学环境差。目前,大多数学校配有的护理技能实训室,多数采用仿真模型,并不能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便在训练时忽略掉了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同时模型训练使学生的爱伤观念未能真正得到...昆明学院医学院的实验室建设——10月份(第一阶段)投20万购入一批教学模型。2009年5月投入74万元(购置护理教学模型及设备一批)加速了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目前实验室设备总值达974万余元。在实验教学上有一支实验教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各学科...江南大学医药学院的院系划分——心理咨询室、2个模拟护理站等18个房室。拥有多种国内外先进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包括高级急救模型、多媒体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教学系统等具有高仿真度和互动功能的智能化教学模型,可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提供基本保障。临床医学教学模型需要生产许可吗——不需要生产许可证、临床医学教学模型包括急救训练模型(心肺复苏模型)护理训练模型(护理模拟人)穿刺训练模型等模型属于培训器材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一般正规的集中在上海,怡然是生产模型厂家...请问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的情况——研究室,一个护理学中心实验室。拥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护理示教室。具有价值300万元的医疗护理教学设施和华夏基金资助的国际先进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实习基地是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山大第二附属医院等。学院...护理学研究生——具有价值300万元的医疗护理教学设施和华夏基金资助的国际先进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实习基地是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山大第二附属医院等。学院资料室有中外藏书4000余册,中外文期刊20余种。护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硕士导师3人,副高以上教师...苏州大学护理学院的学院简介——有海内外客座教授22位,其中1名为“国际南丁格尔奖”奖章获得者。承担全日制护理学本科、硕士、博士及成人教育专升本、研究生课程班等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并且是国家教育部继续教育中心及江苏省卫生厅、护理学会及苏州市卫生...武汉有心肺复苏模拟人吗——创伤急救模型,护理模拟人,急救训练模拟人,基础护理模型护理训练模型全功能护理人模型基础护理训练模型婴儿护理模型护理急救模拟人护理操作实习模型组合式护理模拟人医用训练模型,高级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

    2022-05-06 护理教学模型有哪些 护理专业模型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