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王慧慧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作者】王慧慧编著【页数】542【出版社】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7.06【ISBN号】978-7-5423-4026-9【价格】98.00【分类】佛教-故事-印度【参考文献】王慧慧编著.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7.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内容提要:本生故事作为佛教经典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散见于佛教的三藏——经律论中。虽然其数量很多,类型不同,取材各异,但其主旨多为弃恶扬善、鞭挞丑陋、倡导美好之类。《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在日本学者干泻龙祥《本生经典思想史研究》及台湾学者释依纯硕士论文《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搜集与比对,最终归纳和整理出了《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等六十三部汉译佛经中的四百多则本生故事,并对其出处及背景一一做了详解。所编原文注重原貌,解题语言生动流畅,是国内新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的专题著作。对于学界研究佛教思想、佛教艺术、印度民间文学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内容试读《杂阿含经》中的本生故事001一《杂阿含经》中的本生故事(2则解题:(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40卷,共有1362部短经,经中有一些发生在过去世时的故事,一些故事似乎可以视为本生故事的萌芽,兹列出两则。1.罗婆鸟与鹰智斗解题:出《杂阿含经》卷二四。罗婆鸟即鹑,鹰捉鹑,鹑以智慧得解脱,鹰再捉鹑时,因用力过度而撞地身亡。佛以此故事比喻善守自我境界的重要性。《法苑珠林》卷六五、《诸经要集》卷八有引用。因为提到故事发生在过去世时,文字、结构、内容与后来的本生故事类似,南传本《本生经》第168则鹰本生即此本生故事。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鸟,名曰罗婆,为鹰所捉,飞腾虚空,于空鸣唤言:“我不自觉,忽遭此难,我坐舍离父母境界而游他处,故遭此难。如何今日为他所困,不得自在?”鹰语罗婆:“汝当何处自有境界而得自在?”罗婆答言:“我于田耕垄中自有境界,足免诸难,是为我家父母境界。”鹰于罗婆起骄慢,言:“放汝令去,还耕垄中,能得脱以不?”于是罗婆得脱鹰爪,还到耕垄大块之下,安住止处,然后于块上欲与鹰斗。鹰则大怒:“彼是小鸟,敢与我斗?”瞋患极盛,迅飞直博,于是罗婆入于块下,鹰鸟飞势,臆冲坚块,碎身即死。002型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时罗婆鸟深伏块下,仰说偈言:“鹰鸟用力来,罗婆依自界,乘瞋猛盛力,致祸碎其身。我具足通达,依于自境界,伏怨心随喜,自观欣其力。设汝有凶愚,百千龙象力,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观我智殊胜,摧灭于苍鹰。”如是,比丘,如彼鹰鸟愚痴,自舍所亲父母境界,游于他处,致斯灾患。汝等比丘亦应如是,于自境界所行之处,应善守持,离他境界,应当学。比丘他处他境界者,谓五欲境界,眼见可意、受、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可意、受、念妙触,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处他境界。比丘自处父母境界者,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是故,比丘于自行处父母境界而自游行,远离他处他境界,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2.龟缩身野干不得其便解题:出《杂阿含经》卷四三。野千即鬣狗,龟与野干相遇,龟缩身,野干毫无办法,只好走开。经中并没有说龟即佛的前生,但提到发生在过去世时,似可视为佛本生的早期阶段。《法苑珠林》卷三四有引用。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河中草,有龟于中住止。时有野干饥行觅食,遥见龟虫,疾来捉取。龟虫见来,即便藏六,野干守同,冀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饥乏,瞋恚而去。“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复如是。知魔波旬常伺汝便,冀汝眼著于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昧、身觉触、意念法,欲令出生,染著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当执持眼律仪住,执持眼根律仪住,恶魔波旬不得其便,随出随缘。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于其六根若出若缘,不得其便,犹如龟虫,野干不得其便。”尔时世尊即说偈言:“龟虫畏野干,藏六于壳内。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不依不怖彼,覆心勿言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中阿含经》中的本生故事003二《中阿含经》中的本生故事(7则)解题:(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60卷,共有222部短经,其中有7则本生故事。1.善眼大师为诸弟子说梵世法本生解题:出《中阿含经》卷二《七日经》,前后有省略。往昔有善眼大师为诸弟子说梵世法,弟子们“学道不虚,得大果报”,都往生善处。与《中阿含经》卷四O《阿兰那经》阿兰那梵志出家为弟子说法本生类似。昔有大师名曰善眼,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善眼大师有无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师为诸弟子说梵世法。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终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焰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乐天,或生他化乐天。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设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舍离于欲,彼命终已,得生梵天。彼时善眼大师而作是念:“我不应与弟子等同俱至,后世共生一处,我今宁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彼时善眼大师则于后时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师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诸比丘,于意云何?昔善眼大师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004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2.顶生王贪得无厌本生解题:出《中阿含经》卷一一《四洲经》,前后有省略。阎浮洲的顶生王先后征服西方、东方、北方诸国,又往三十三天,与三十三天主帝释天并座,进而想取代帝释天而为三十三天主,因贪得无厌而回到阎浮洲。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曼陀多王本生。此故事在《增一阿含经》、《六度集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大宝积经》等佛经中也有记载。(吴)支谦译《义足经》卷上郁多童子为大胜王解偈义本生与本故事类似。阿难,往昔有王名曰顶生,作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宝,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便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我欲于宫雨宝七日,积至于膝。”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忆曾从古人闻之,西方有洲名瞿陀尼,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今欲往见瞿陀尼洲,到已整御。”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虚而去,及四种军。阿难,彼顶生王实时往到,住瞿陀尼洲。阿难,彼顶生王住已,整御瞿陀尼洲,乃至无量百千万岁。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亦复有瞿陀尼洲。我复曾从古人闻之,东方有洲名弗婆髀陀提,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今欲往《中阿含经》中的本生故事005见弗婆鞞陀提洲,到已整御。”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虚而去,及四种军。阿难,彼顶生王实时往到,住弗婆鞞陀提洲。阿难,彼顶生王住已,整御弗婆鞞陀提洲,乃至无量百千万岁。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亦复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鞞陀提洲。我复曾从古人闻之,北方有洲名郁单日,极大富乐,多有人民,彼虽无我想亦无所受。我今欲往见郁单曰洲,到已整御,及诸眷属。”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虚而去,及四种军。阿难,彼顶生王遥见平地白,告诸臣曰:“卿等见郁单曰平地白耶?”诸臣对曰:“见也,天王。”王复告日:“卿等知不?彼是郁单日人自然粳米,郁单曰人常所食者,卿等亦应共食此食。”阿难,彼顶生王复遥见郁单曰洲中若干种树,净妙严饰,种种彩色,在栏楯里,告诸臣日:“卿等见郁单日洲中若干种树,净妙严饰,种种彩色,在栏楯里耶?”诸臣对曰:“见也,天王。”王复告曰:“卿等知不?是郁单曰人衣树,郁单曰人取此衣著,卿等亦应取此衣著。”阿难,彼顶生王实时往到住郁单曰洲。阿难,彼顶生王住已,整御郁单曰洲,乃至无量百千万岁,及诸眷属。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亦复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鞞陀提洲,亦有郁单日洲。我复曾从古人闻之,有天名日三十三天。我今欲往见三十三天。”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虚而往,及四种军,向日光去。阿难,彼顶生王遥见三十三天中须弥山王上犹如大云,告诸臣曰:“卿等见三十三天中,须弥山王上犹如大云耶?”诸臣对曰:“见也,天王。”王复告曰:“卿等知不?是三十三天昼度树也。三十三天在此树下,于夏四月,具足五欲,而自娱乐。”阿难,彼顶生王复遥见三十三天中须弥山王上近于南边犹如大云,告诸臣曰:“卿等见三十三天中须弥山王上近于南边犹如大云耶?”诸臣对曰:“见也,天王。”王复告日:“卿等知不?是三十三天正法之堂,三十三天于此堂中,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为天为人,思法思义。”006单汉译佛经中的本生故事阿难,彼顶生王即到三十三天。彼顶生王到三十三天已,即人法堂。于是天帝释便与顶生王半座令坐,彼顶生王即坐天帝释半座。于是顶生王及天帝释都无差别,光光无异,色色无异,形形无异,威仪礼节及其衣服亦无有异,唯眼眴异。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亦复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鞠陀提洲,亦有郁单日洲。我又已见三十三天云集大会,我已得入诸天法堂。又天帝释与我半座,我已得坐帝释半座,我与帝释都无差别,光光无异,色色无异,形形无异,威仪礼节及其衣服亦无有异,唯眼眴异。我今宁可驱帝释去,夺取半座,作天人王,由己自在。”阿难,彼顶生王适发此念,不觉已下在阎浮洲,便失如意足,生极重病。命将终时,诸臣往诣顶生王所,白日:“天王,若有梵志、居士及臣人民,来问我等:‘顶生王临命终时说何等事?’天王,我等当云何答梵志、居士及臣人民?”时顶生王告诸臣日:“若梵志、居士及臣人民,来问卿等:‘顶生王临命终时说何等事?’卿等应当如是答之:‘顶生王得阎浮洲,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得七宝,意不满足而命终。千子具足,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七日雨宝,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得瞿陀尼洲,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得弗婆鞞陀提洲,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得郁单曰洲,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见诸天集会,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具足五欲功德:色、声、香、味、触,意不满足而命终。’若梵志、居士及臣人民,来问卿等‘顶生王临命终时说何等事?’卿等应当如是答之。”于是世尊而说颂曰:“天雨妙珍宝,欲者无厌足,欲苦无有乐,慧者应当知。若有得金积,犹如大雪山,一一无有足,慧者作是念。得天妙五欲,不以此五乐,断爱不著欲,等正觉弟子。”于是世尊告曰:“阿难,昔顶生王,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3.优多罗童子随迦叶佛出家本生解题:出《中阿含经》卷一二《鞞婆陵耆经》。过去迦叶佛时陶师难提···试读结束···...

    2023-02-20 佛经著作 佛 经书

  • 08.李双林《金刚经》16集音频

    08.李双林《金刚经》16集音频百度网盘截图文件目录/k41.et共享/李SL音视频全集等多个文件/李SL音视频全集/08.李huag林《金刚经》16集音频|├──金刚经(第10品)什么是清净心,如何才可以生清净心?李huag林_01.m39.0MB|├──金刚经(第11品)如何做才能积累大福德?李huag林_01.m310.0MB|├──金刚经(第12品)如何理解金刚经所在的地方,就是佛塔庙所在的地方?李huag林_01.m37.0MB|├──金刚经(第13品)佛陀为这部经命名。李huag林_01.m37.0MB|├──金刚经(第14品)离相寂灭分,离一切相,得一切法。李huag林_01.m312.0MB|├──金刚经(第15品)持经功德分,受持解说的功德极大。李huag林_01.m310.0MB|├──金刚经(第16品)能净业障分,为什么学佛了依然不顺?李huag林_02.m37.0MB|├──金刚经(第1品)佛陀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李huag林.m338.0MB|├──金刚经(第2品)须菩提向佛陀提问,如何降服其心?李huag林_01.m38.0MB|├──金刚经(第3品)何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李huag林.m345.0MB|├──金刚经(第4品)修行佛法,应该这样修行才可以。李huag林_01.m37.0MB|├──金刚经(第5品)如何理解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李huag林.m311.0MB|├──金刚经(第6品)什么是正法,象法,末法?李huag林_01.m311.0MB|├──金刚经(第7品)如何理解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李huag林_01.m311.0MB|├──金刚经(第8品)为什么说所谓佛法,既非佛法?李huag林.m310.0MB|├──金刚经(第9品)什么是罗汉,何为阿罗汉?李huag林_01.m311.0MB|├──李huag林《金刚经目录》.txt993B...

    2023-01-12 千里命稿pdf 千里命稿白话全文在线阅读

  • 王觉仁《没有烦恼的世界:金刚经智慧课》

    一本让你真正读懂《金刚经》,领悟佛法智慧,摆脱烦恼妄想,获得心灵自由的书!佛学初学者精选佳作!《天下无忧》作者简介:王觉人,作家、影视编剧、传统文化研究者。18岁开始学心学佛,对《金刚经》等大乘佛教经典和禅宗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文笔流畅优美,思想独特深刻,说理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迄今已出版作品400万余字,代表作《王阳明的心法》、《热血唐朝》(全7册)均名列当当网同类图书畅销书榜首;独立原创60集电视剧《上官婉儿》及多部电影剧本。研读《金刚经》20余年,深知博大精深的佛学智慧,是当今中国人心灵的迫切需要。读了这部经,你就能摆脱种种烦恼,获得自由充实的人生。《无忧无虑的世界》简介:《金刚经》是大乘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自古享有“经典之王,诸佛之母”的美誉。《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讲法的实录。全文5100余字,字字含佛法精髓,句句是人生真谛。《世间无忧:金刚经开慧》是一部以佛学智慧启迪人生的佳作。生活在今天的人常常会感到各种压力、疲惫、沮丧和迷茫。阅读佛经,通过《金刚经》所传达的智慧和真理,可以洗涤心灵中的各种污染和污垢,打开内心世界。空性智慧充足,心才能安宁自在,进入无忧无虑的世界。推荐理由:★一本让你真正读懂万经之王《金刚经》,领悟佛法究竟智慧的书!《金刚经》是大乘佛教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系统佛经的核心与纲要。《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讲法的实录。全文5100余字,字字含佛法精髓,句句是人生真谛。作者王觉仁在《世界无烦恼:金刚经智慧课》一书中,揭示了他25年学佛的感悟和心得,助你领悟佛法的究竟智慧,让你的内心平静自在。.★只要你在生活中还有迷茫、烦恼、焦虑,就需要阅读《金刚经》只要进入“无住心”境界,就能像慧能一样觉醒。当然,你不一定非得是佛教徒,也不一定非要像惠能那样出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金刚经对你没有意义。这是因为,只要你觉得身心有各种负担,就需要一定程度的舒缓;只要你在生活中还有迷茫、烦恼和焦虑,《金刚经》的空性智慧会帮助你获得某种解脱感。★《金刚经》是一本教你如何出家的书《金刚经》不是教科书,不会教你任何实用的知识;一般意义上的心灵鸡汤,不会通过说一些模糊的人生哲理来给你表面上的安慰。然而,《金刚经》会教你重新审视世界,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最终认识自己。它将你出生以来父母、学校、社会、他人或你自己加在你身上的“柴火”一一搬走,然后告诉你,人生其实还有另一种生活。生活方式。摆脱烦恼与迷惑,获得心灵的自由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面临各种烦恼,但佛法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这当然不是说烦恼不存在,而是说烦恼没有自性,如果你执着于烦恼存在,它就会束缚你,让你痛苦;如果你破除烦恼,那么你现在就从所有的纠缠中解脱,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你的本性光明,无异于佛陀你所要做的,就是打开这本书,静思《金刚经》的每一句,同时观想佛光,照耀你穿越2500多年的时空。那么,你心中的各种污垢,就会在这样的光中一一溶解、消融。而当空性智慧圆满显现时,你自然会发现,自性本具光明,与佛无分别。...

    2022-12-07 金刚经的金刚 《金刚经》简介

  • 9527 于晓非《金刚经》导读

    资源介绍:资源大小:2.13GB先生。于小飞倾注了30多年的学术心血,用缜密的思想,构筑了通向浩瀚佛法的精妙之路。他一字一字地研读佛经金刚经》127讲,再过渡到同脉的《心经》,再到《心经》。《维摩诘经》一步一步对大乘佛教的思想体系和修炼体系进行了完整的诠释。佛教不是逃避世间的秘籍,而是让我们的心解脱、获得智慧、了解解脱的智慧。这道菜和你以前看过的心灵鸡汤和晦涩难懂的佛经完全不同。余小飞先生对佛教思想体系的回顾,将彻底颠覆你的认知...

    2023-02-09 心经金刚经地藏经分别代表什么 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有什么作用

  • 金刚经心经坛经PDF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金刚经、心经、坛经》是《中国经典典藏》系列丛书之一。《心经》、《金刚经》、《坛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原始精神和独特的思想价值,而且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影响和相关的僧侣和外行已经渗透到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所以,如果你想深入佛学,或者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三部经典是基础,一定要读一读。简介《大字中国经典》丛书编辑出版,供老年朋友阅读传统经典。我国每年有数十万人步入老年人行列。我国每年出版图书约数十万册,但面向老年人的图书出版比例却很小。不少老年读者感叹:眼睛越来越模糊,书里的字越来越小,越来越密。用放大镜看书太不方便了!如何出版亿万老年朋友能读的书,应该是整个出版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汉语学习热”持续升温,一大批老年朋友也想一睹经典的原貌,品尝经典的原汁原味。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年轻时都读过这些经典,并打算在退休后利用业余时间重读经典。.中华书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读物出版中心,100年来出版了大量优秀图书。为倡导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满足老年朋友的需求,我们精心策划了这一系列“大字中华经典”。从选材来看,既有“四大经典”等古代文学经典,也有《论语》、《孟子》、《庄子》、《孙子兵法》等思想文化经典;在内容方面,我们对文字进行了仔细的标点和准确的注释;在设计上充分考虑老年读者的特点,装帧和封面设计大方得体,正文大字排版,清晰连贯。,以便年长的朋友可以拿着,看清楚,读。前言在传入中国的众多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翻译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禅宗是与金刚经联系最深的中国佛教教派。据说,六祖慧能法师,因听《金刚经》中的一段话而开悟:“应生而无居心”,所以《金刚经》特别受惠能氏后来的禅宗。其他如三论、天台、先手、唯识宗也有注释。非佛教文人也以《金刚经》为修心养性之道,也将《金刚经》与《论语》、《道家道德经》、《儒家论语》、《道德经》、南华经。的经文。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不识字的妇女也能随意念诵金刚经的一段或一句话。由此可见,《金刚经》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广泛的。即使在现代和当代,寺院的僧侣在日常的诵经和讲法中也依赖这部经。由此可见,《金刚经》不仅强调了般若的证悟,还论述了诸法无我的道理。文化环境。心经是佛教最基本、最核心的经典。《般若经》六百卷中,最简明扼要、大纲和指导的一卷,应该推荐《心经》。简明扼要地说,《心经》也是一切般若法门的核心,是《大般若经》的主体和精髓。《心经》全文只有260字,但其意义却十分博大精深。《心经》在中国有很多译本。至于《心经》的注解,自古有数百种注解,今人注解数不胜数。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其在佛教中的地位和自身的社会价值密切相关。《檀经》是中国僧人所写的唯一一部佛经,名为《经》。《坛经》是六祖慧能融合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他既保留了佛陀“以心引心”的原始禅意,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禅宗的发展中,建立了真正的中国禅宗。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融合,中国佛教禅宗思想更加民族化、系统化、大众化和大众化。同时,《坛经》也是中国祖师顿悟的根本源泉,是佛弟子了解心性的法宝,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学和哲学的宝库。1978年,钱牧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系列讲座中,指出中国学生必读的七本书,《谭经》就是其中之一,可见中国学生的地位。汉学《谈经》。.从以上描述中,不难发现《金刚经》、《心经》、《坛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原始精神和独特的思想价值,而且也来自中国文化史。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影响不仅涉及僧俗,还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研究佛学,或者对中国文化有更好的了解,这三部经典是基础,必须阅读。不仅如此,当今的社会也是错综复杂的。现代人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实现人格完美、自我价值、造福社会、内心安宁等理想。人们从事现代意义上的“菩萨行”。学习经典中的思想内涵。金刚经心经PDF预览目录金刚经心经第一线业务二般若第三题鼎汇品4号第五禅修第六次忏悔第七次机会第八个第九保护产品第十款摘自原文第六次忏悔本文介绍慧能讲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无相忏》、《自心四旺愿》、《无签三皈戒》、《无相》一身、三身、自性佛”等。自性五分法身香分为戒香、寂静香、智慧香、解脱香、以及解脱、知识、洞察的芬芳。提倡自律、冷静、智慧的修行,摆脱执着的桎梏,寻求解脱。然后他教授无相忏悔,定义了“忏悔”的定义。忏悔是说过去的罪孽,忏悔是断除后世的罪孽,他讲了自己心中的四大愿:“我发愿自心救度一切众生,发愿断除烦恼无边。,我发愿学自性法门永无止境,发愿成佛自性无上之道。”授“无相三戒”,改皈依佛、法、僧,觉悟、正直、清净、旺盛。主张皈依于自己的本性,而不是外在的力量。”。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清净法菩萨”,什么是“圆满报应菩萨”,什么是一体三身自性佛法门。外生自性,非外得,自有佛性,即心即佛。...

    2022-05-06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PDF下载完整图解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系统的佛经介绍,让您以最简单的方式了解佛经。编辑推荐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佛教知识、阅读方法、经典佛经解析的完整读物。系统的佛经介绍,让您以最简单的方式了解佛经。11部佛教经典,以现代方式诠释佛陀的智慧。300多幅插图和图表展示了佛教的核心。Sutra是佛教经典的简称,主要指释迦牟尼佛所传授的教法。它不仅包含佛教的教义,而且对宇宙和生命有深刻而独特的见解,可以带来身心的平静。和安宁。佛教常识:全面介绍佛教和佛经,让您快速了解佛教的智慧。如何读经:教你读经的具体方法,使佛经通俗易懂。佛经解析:精选11部佛经进行解析解读,让您一次浏览佛法精髓。简介《一念佛经》主要内容: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由古印度的悉达多于公元前500多年建立。在中国,佛教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不仅对中国哲学、语言、艺术等有很大影响,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经过200多位译者10个世纪的努力,汉文佛经已达1690余册、6420余册,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宝库,也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世界。尤其是在物欲横流、浮躁的今天,佛经以其博大精深的哲理和宝贵的人生智慧,犹如清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诲。《一念佛经》一书全面介绍了佛教的基本知识。系统地阐述了佛教的创立、传播方法、基本教义和修行目标。在此基础上,精选了心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等11部佛经解读。在一些较难的部分,《一次读经》还提供了详细的图解帮助读者了解佛教文化。相信读完这本《一念佛经》,你一定能轻松理解佛经,进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一次读佛经PDF预览目录第一章佛教基础知识1、佛教:释迦牟尼的教育2、佛教的发展: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四个时期3、佛教的传播:佛教在亚洲的繁荣4、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5、佛教世界观:佛教对世界的理解6、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对人生的反思7、佛教修行:一切为了解脱8、佛教戒律:佛教信徒遵守的准则第2章:如何阅读佛经1、佛经:释迦牟尼的教义2、佛经的形成过程3、佛经在中国的传播:佛经的翻译过程4、佛经的基本结构:佛经分为哪几部分5、佛经三部:佛经文本如何划分6、佛经的因果:序列点7、佛经文本:真谛8、佛经总结:流转点9。佛经基础参考书第三章般若智慧-《心经》1、心经解读:心经的题名与译文2、佛果集:心经的主要内容3、诸法皆空:佛弟子必读经典第四章:空智-金刚经1、《金刚经》解读:《金刚经》题名与译文2、众生空与法空:金刚经的主要内容3、佛教导论:如何摆脱焦虑第五章灭魔全书mdahmdah楞严经1、《楞严经》释义:《楞严经》名译2、圆满法门:楞严经的主要内容3、心的本质:我们的心在哪里?4、逆转妄想:我们的愿景在哪里?第六章根本法轮mdahmdah华严经1、《华严经》解读:《华严经》的题名及译文2、佛教财富:华严经的主要内容3、华藏界:庄严的佛教净土4、欢喜:菩萨应如何修行精彩的原文试读第一章佛教基础知识释迦牟尼的教育什么是佛教所谓ldquo佛教rdquo,是指佛陀的教义。佛是梵文音译,意为ldquo觉悟者rdquo或ldquo觉悟者rdquo。佛陀是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是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人们称他为ldquo释迦牟尼rdquo,意为ldquo释迦牟尼rdquo。部落圣人rdquo。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与其他宗教相比,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佛教不承认有一位上帝创造了万物。佛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按一定条件临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从根本上否定了ldquo上帝创造万物rdquo的假说。另外,佛教中的ldquo佛rdquo只是觉悟者的总称。ldquo佛rdquo与我们的不同,不在于性格和地位的不同,而只是开悟的时间。其次,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不分高低。佛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因缘而生,所以众生生而平等,不仅我们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动物也是平等的。最后,佛教相信一切众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终的解脱。只要人人愿意脚踏实地,修心养性,人人都能成佛,处处皆有佛。...

    2023-01-11 藏传佛教佛经 小乘佛教佛经

  •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pdf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金刚经》被誉为“经中之王”。它超越一切宗教,是彻底解脱烦恼的大智慧。百句读懂金刚经:轻松领悟最深法智》简介《金刚经》是中国文字最简洁、意义最丰富的佛典。是般若经的精髓。但由于译经历史悠久,历代释经的高僧、学士意见不一。字面上的障碍和理解上的差异,让普通人很难彻底领会它的意义和奥秘。总给人一种“抱琵琶半遮半掩”的神秘感觉,甚至让许多向往开悟的普通人望而却步。《图文百句通金刚经》根据读者的学习需要,精选了100组名句。通过5个小栏目和300张精美的手绘插图和图表,呈现出丰富版的《金刚经》阅读解读。让您更轻松地阅读和应用这部伟大的智慧经典。包括:名句出处,准确标明原文中名句出处;名句解读,多角度深入理解课文;寓教于乐的佛经故事,小故事可以大智慧领悟;最后一栏是拓展知识的知识链接。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您清醒头脑,领悟金刚经的智慧和奥秘。100个重点句子,300多幅手绘插图和图表,不仅让您体验轻松自如的阅读乐趣,更能真正领悟金刚经的精髓。精心设计的五个小专栏,帮助您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经文的深刻含义。为满足刚接触《金刚经》读者的学习需求,本书精心设计了5个小专栏,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经典的深意,并结合流行的经典解读,有趣的佛教故事,精美的手绘插图,为读者呈现丰富的《金刚经》解读。另外,对于喜欢佛教故事,想了解金刚经精髓的人来说;为了拓展知识或调整心态,我们创作了经典的五步曲:View、Thik、Feel、Act、Cocioue,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满足感。名句出处,欣赏原著佛经;解读名句,深入解读经文的意思,为了明确经文的意思,佛经故事,借助读者喜欢听的故事,增加读者的兴趣。读书,学用,用精辟的结语,来号召大家用开明的智慧、知识、更多的文史知识来扩展自己的知识。图文100句看懂金刚经PDF预览作品目录《金刚经》大事记世界上最早的木版印刷《金刚经》卷轴图书阅读导航大乘般若波罗蜜多经原文第1章法会的原因敲金刚经的门句子1如果我听到-见证的意义第二句:佛陀将一棵树赐给舍卫国的孤园——讲道之地大比丘第三句——听闻佛法第4句:当世尊吃饭时——吃穿所有指示第五句:魏城乞食——乞食制度第六句:第一次乞求——众生平等第7句:坐下坐下——一念入禅般若生第二章摆脱烦恼、正知、正见、正信第8句:长老须菩提-求法者9: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之心第10句:这样生活——启蒙之路第11句如果你降服了你的心——解决修心的大问题第十二句若有色,若无色——将一切众生从四相中解脱第13句:上座部的解脱境界第十四句自我、人、众生、长生——菩萨不可执着第15句:佛法中的菩萨无处可住——放下执着第十六句第十七句:菩萨无常相加持——布施的功德第18句:不要以身见如来,身不是法身如来第19句所有的表象都是虚幻的——不执着于表象第三章:真信希望,般若的门槛第20句,字字句句,信不信,真信来自正确的认识第21句墨座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第二十二句如来死后五百年——佛教兴衰史观第23句一个想法产生一个纯洁的信徒——“真正的信仰”的基础第24句:无量福——供养千佛善根第25句:不存在关系,也不存在非法关系——“是”与“否”的问题第26句心若有形——虚无中万物的智慧第27句:佛法应该舍弃——不要迷信佛法第28句,如我所理解的佛言之意——一切无为和因果第29句:无为法则-不要执着于法则精彩的文字介绍名句的由来,为什么?就是一切众生,心若有相,便执着我,执着人,执着众生,执着长寿;为什么?若取不法相,即人、人、众生、寿。所以,法不取,违法不取。名句解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如果一切众生都有执着心,就会对我、对人、对众生、对长生有执着心。如果你执着于任何著名的法相,你就会执着于四相。什么敌人?如果你执着于一切本来空无的法名与相,那么取这个非法相,也是执着四相。因此,我们不应执着于诸法的真相,亦不应执着于法的空性。因此,眨眼不应该执着于一切法相,也不应该执着于空性的法相。“非法”什么都不是,就是空的。“无不法相,是空虚,亦称双空,亦称一切空。真学佛法,不应执着相,亦不应执着相。”不取佛法”,应该无处可住。把握佛法而堕落,到了一定的时间去修行,就会先得到一张照片。0佛经故事名师南岳怀让,磨砖成镜,弟子中有一代宗师,马群。一天,怀让去朝廷接妈祖,在门口看到妈祖正在打瞌睡,就问他:“你为什么要打坐?”马祖回答说:“成佛。”顾氏拿起一块青砖在庙门前磨碎,妈祖很好奇,忍不住问他:“你磨砖干嘛?”怀让道:“我打算把它磨成镜子。妈祖更是如此,摸不着脸,脱口而出:“砖怎么磨成镜子?”怀让倒转道:“底砖不能成锁链,能成佛吗?妈祖顿时顿悟,立马求教:“师父,什么才是正确的佛法修行?怀让说:“牛驱牧,车不动,是福还是牛?”妈祖不知如何回答。怀让继续解释道:“你打坐的目的是成佛,但禅本身并不局限于坐卧,佛法无处不在。外表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绝对的禅修应该没有选择和执着。佛不坐。"妈祖听了这话,顿时恍然大悟,问道:“我怎样才能用心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绝对本体可以通过机缘巧合实现。”怀让回答妈祖舞马:“真身不凭相貌,你怎么知道自己悟了?”怀让答道:“心明,无功,能悟道如物,终不拘于外形。至此,马祖跟随怀让学禅,十年后,额头有奖。怀让死后,将尸体交给了妈祖。...

    2022-05-04 佛经中的金刚 金刚经佛学

  • 图解金刚经白金畅销版pdf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评论:了解最伟大的佛经之一库玛拉什经典译本,百万销量插图经典系列,逐字解读,通俗易懂。只要掌握一句话的智慧,就能变得强大。金刚经解说:了解大经,持金刚经,能断一切苦!想了解更多金刚经的朋友可以免费下载。金刚经图鉴df图片预览图书精选★重要地位:《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它超越所有宗教,包含所有宗教。是上乘的佛经,确立了禅宗的地位。在传播过程中,它与儒家、道家融为一体,成为汉学中不可缺少的经典。★古典与现代:以流传千年的库玛拉什译本为原文,辅以通俗的白话译本,经典原文精髓与真实紧密相连生活。★通俗易懂版:以精美手绘插图和直观图表的形式诠释经典,左文右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大字符的原始文本易于阅读和复制。★版经典:百万销量的插图经典系列。简介本书以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金刚经》为原文,通俗易懂的白话解说,让你轻松领会千百年来的大智慧。《金刚经》作为国学经典,极富宇宙性,关乎日常生活。文字将经文要义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简单的语言发表演讲,引发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给你破除一切执念的智慧。这本书简化了复杂性,并以易于理解的图形形式呈现了这部经典作品的精髓。文字贴切共鸣,图文并茂,与文字相呼应,图表直观逻辑清晰,文、图、图相得益彰,相得益彰,营造愉悦的阅读体验。即便是佛学零基础,也能透彻理解这部经典的大智慧。“哪里有经文,哪里就有佛。”我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为你打开通往和平与喜乐的大门。关于作者原译:鸠摩罗什(344-413),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者。他的父亲是天竺人,出生于西域丘次国(今新疆库车)。他和他的弟子翻译了《大品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等著作。编者:石青石,重庆大足人,1980年代出生,业余时间致力于佛教文化研究十余年。曾与他人合编佛教通俗读物,后在北京媒体工作,吸收现代传播技术编写《金刚经》《心经》等著作。目录第一章悬念:敲金刚经之门1经名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2《金刚经》主要说:劝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63成佛的起点:解决“心”问题/84修行圆满:金刚经中的人生观/105佛眼中的红尘:金刚经与世俗/126中国金刚经:佛教文化的重要变迁/147译经第一人:鸠摩罗什/188皇权功德:皇帝与金刚经/209民间评论的力量:深化中国文化/2410《金刚经》与禅宗:从六祖启蒙到现世《坛经》/26第2章开场:引言的背景1从证词中导入:陈述来源的上下文线索/342《金刚经》前奏:佛陀日常生活的平淡与庄严/363佛周围僧团:1250名僧人/40人集体修行4尊严与乞讨:佛教乞讨系统/425无语般若:解析佛的教法/446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最普通的/46开始7修行入世:佛法不离世/488冥想的神奇用途:一种思想进入冥想/509顿悟与渐进修行:佛法修行的两个翅膀/52第三章成佛的唯一途径:正知正见生正信1《悟空》解谜:须菩提的请求/622佛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643小乘与大乘:救度众生,救度自己/664意义与文字:问答之间的微妙关系/705保护诚意的第一步:四行重生与分离/726种众生解脱境界: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74做菩萨的7个秘诀:不要停止布施/788无限浩瀚的慈善:像“东方虚空”/80一样难以想象9求佛供佛:浅谈真佛不住像/82成佛十辅:傅慧一举双修/86第四章:一念生信心:般若的门槛1信佛需要正信:真正的信心来自正确的认知/942人人都是未来佛:众生平等/963五五百年:佛教运动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观/984持戒修福:“真信”的基础/1005一个想法产生一颗纯净的心:自信和顿悟/1026大而不成:般若空/1047无船登陆:不要迷信工具/1068圣人与圣人的区别:无为和因果/1089祝福的本质是空的:财富与魔法的较量/11010般若方便:诸佛皆出自此经/112第5章打破砂锅问到底:理解才能带来真正的信仰1上座部的四圣果:实践中的给予和获得/1282须菩提的“果”位:第一解脱阿罗汉/1323大净土:清心真清净/1344清净即是道:心清净无住处/1385须弥山王之身:果实不可修复/1406何为多:对Fude/142的再思考7持经求佛:金刚经/144的地位8《金刚》最如意:以经之名的理由/1469骄傲却忘记名字:名字不是真理/14810法身报身:如来三十二相/15011智慧的智慧:第一稀有/15212纯洁是道路:信仰与功德/15413稀世第一人:六祖惠能/15614第一波罗蜜:般若至上/15815又一功德:身法布施/16016大乘苦法:大菩萨行/16517忍波罗蜜多:如果你在分离中坚定,你可以平静地忍受/16818菩萨界:离一切相/17019如来誓言:一定是真理/17220火种的力量:佛法复兴的希望/174第6章:实践的完美1菩萨清净心:心无法/1862最难放下的“我”:大乘修行主线/1883佛无所得:佛法无实无虚/1904真菩萨:诸圣无我/1925佛的“五眼”:佛眼识见/1946进入心脏:“心脏”的相对论/1987好运的业力:没有收获就是有收获/2028如来从何而来:求佛不如求自己/2049向人群展示鲜花的绝妙方式:不言而喻的方式/20610佛法与修行的关系:落地弃船/208第7章:知识的实际实现:启蒙是与真理的结合1圣人与常人无分别:众生皆有成佛之根/2162身相不足:见佛见性/2183非偏执的一面:佛法永恒/2204不贪是无量的:菩萨修福不为自己/2225什么是“如来”:真理从无到有/2246时空“一合”:看微尘中的大千/2267谈佛法的理解:佛的真意/2288六如的隐喻:做某事的一切都与它无关/2309圆满结局:金刚佛法圆满/232附录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36附录2?陈天柱三宝真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43附录3隋三藏笈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50附录4唐玄奘《宁夏般若波罗蜜经》/264附录5唐一静《佛说宁夏般若波罗蜜经》/273附录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弥勒菩萨偈/279附录7梁大士赋《金刚经》/284历代附录八《金刚经》,注意重要文献/298优秀的试读通向无上智慧的便捷之门《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流传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翻译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这部经似乎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亲和力。念经的人喜欢念金刚经;讲经的人喜欢讲《金刚经》;评经的人喜欢批注《金刚经》。自公元401年鸠摩罗什尊者将其译成汉字以来,源自《金刚经》的各种文化现象,历经各个朝代,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金刚经》与《论语》、《道家道德经》并列为佛道三教之宝。在中国历史上,各个佛教宗派都尊崇金刚经,并对其加以评论。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金刚经有着深厚的渊源。禅宗六祖慧能禅师,在街上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中的“人当无处所”时,受到佛性的启发,走遍了千山万水。几英里以外。他亲近五祖,五祖特意传授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恍然大悟。本来禅修是以《兰伽经》为基础的,但自从慧能法师以后,就以《金刚经》为基础。《金刚经》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中国佛教本身的特点:一是重修行。第二是它非常简单。中国人的习惯有很简单的一面。由于这部《金刚经》不仅强调般若的证悟,而且可操作性强,并不复杂难懂,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特别受欢迎。金刚经是所有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探索解脱人生迷茫的大智慧,被誉为“佛教智慧之母”。同时,不学佛的人也能在其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蒙,所以在通常的意义上,它也是一本人生哲学的书。《金刚经》断言佛法是解决心灵问题的方法。一开始我提到要“成佛”,然后是降伏妄心,然后是净化心。帮助人们摆脱痛苦,避免烦恼,这就是金刚经的目的。再次,这是佛教的目的。《金刚经》提出降心,就是降伏我们心中的烦恼。“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的幸福。现代精神科医生只能解决个人的问题,而具有千年背景的哲学思想可以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有识之士早已将目光投向了这样的经典,如探讨论语与人生智慧,研究老子与人生幸福。事实上,最能直击烦恼和欲望的“心灵鸡汤”就是经典的《金刚经》。《金刚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读起来很容易,但理解起来却很难,甚至上手也很困难。因此,千百年来,无数高僧大德、国学大师倾注心血,细细阐释,力图为世人开启通往无上人生智慧的“金刚门”。正是因为解释太多,理解不同,导致同一个解释概念有很多版本,这使得很多刚接触金刚经的人常常陷入更大的困惑,使金刚经成为著名的“难”。.读圣经”。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以通俗易懂的现代图形方式,将这部经典作品的精髓一一呈现:以图表的形式简洁地表达乏味的叙述,并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抽象的概念。视觉形象辅以对相关佛教事物的准确描绘,并辅以大量相关背景知识,使佛经的阅读成为一次生动有趣、睿智启迪的探索。我们衷心希望您手中的这本书,能成为通往人生至高智慧的便捷之门。在阅读的同时,你有一个瞬间的精神领悟,足以在这个混乱嘈杂的漂浮世界中获得片刻的宁静!...

    2022-05-04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什么经

  • 索达吉堪布《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pdf电子书下载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等众多欧美院校极受欢迎的心灵讲师之一,《苦才是人生》作者索达吉堪布人生开示,教你能断一切苦。书名:能断作者:索达吉堪布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标题:金刚经给你强大出版年:2013-5-1页数:264类别:宗教哲学格式:df/eu/moiISBN:9787552701074《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作者简介: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多年来,堪布不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了汉语,而且还将汉文典籍译成藏文,使更多的人不会因语言障碍,而错失珍贵的人类文化精髓。1990至1999年,堪布曾前往欧美及东南亚等多国弘法。近年来,又应邀前往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港大等高校,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深入浅出地展示佛教奥秘,引导大家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等问题。并与诸多海内外科学家,对宏观、微观的生命科学,以及环保、和平、道德等方面理念,一直以来深入探索,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能断人生各种执著,给身心带来强大正能量的生命开示录。只要你掌握了哪怕其中短短一句的智慧,苦不苦什么的都会无所畏。当然,假如你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它也并非对你没有利益。当自己遭逢磨难、疾病、不顺时,单单是抄写或念诵一遍此经,就有助于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甚至只是把它放在家里,或带在身边,此处也相当于有了佛塔,能化解诸般灾祸,增添无边吉祥。这一点,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都会如此!...

    2022-04-07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