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标准电子版PDF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主要技术内容数据中心综合监测系统工程技术标准有:通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监测范围、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前言本标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修订方案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现为由电子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标准化研究院电子工程标准配额站、太极计算机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已完成编制。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吸收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广泛征求意见。国内相关设计、生产、科研、制造、施工、运营等单位,最终审查定稿。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太极计算机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数据。如果您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请将您的意见或建议发送至太极电脑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11号,邮编:100083)。一般为了规范数据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保障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建筑物新建、改建、扩建数据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本标准外,数据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还应符合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安全系统入侵与应急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场)安全管理系统和电子巡检系统应为自成一体的监控系统,并应能对外提供接口和协议,通信协议应满足综合要求监控系统的要求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防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的相关规定。数据中心主机房的视频监控应没有盲点。各集成子系统监测的主要参数应纳入集成监控系统,集成子系统应具有联动控制功能。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内容应符合表4.4.3的规定。环境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应实时监控数据中心主机房和辅助区域的环境温度、回风温度和相对湿度。》国标50174的相关规定。综合监控系统应监控核心设备区和高密度设备区的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应监测数据中心内的空气质量、腐蚀性气体和可燃气体,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的相关规定。综合监控系统应实时监控总控中心的噪声。...

    2022-05-06 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系统工程标准规范体系

  •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无人机导航与控制》唐大全,鹿珂珂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无人机导航与控制》【作者】唐大全,鹿珂珂编【丛书名】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系列教材【页数】255【出版社】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1.10【ISBN号】978-7-5124-3584-1【价格】56.00【参考文献】唐大全,鹿珂珂编.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无人机导航与控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1.10.图书封面:系统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无人机导航与控制》内容提要:导航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无人机能否正常飞行并完成预定任务的关键设备,也是无人机区别于普通遥控飞行器的标志性装置。本书首先介绍飞行器导航和飞行控制的原理,然后讲述无人机导航系统、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工作过程及操作使用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无人机操控人员及有人机相关专业本科生、飞行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的参考书。《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无人机导航与控制》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简称,其英文缩写为UAV(UmaedAerialVehicle)。和有人驾驶的飞机不同,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和(或)机上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航空器。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作战平台,已经在侦察监视、电子对抗、通信中继等任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军队作战能力新的增长点。随着飞行器相关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新型无人飞行器、新的无人机作战使用方式不断涌现,对无人机的导航与飞行控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章首先简要介绍无人机系统的分类、组成,然后讲述与无人机相关的导航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的概念及发展。1.1无人机系统概述1.1.1无人机和无人机系统的概念无人机的定义有多种,但都强调机上无人驾驶、具备自主飞行能力和一定的载荷能力,而且无人机一般是可重复使用的。这些都是无人机有别于航模和导弹的显著特点。简要地说,无人机是一种机上无人操纵、能自主飞行、具有一定载荷能力、可反复使用的航空器。“无人机”一词主要指无人飞行器平台。无人机系统则是由无人机平台及任务载荷、数据链、发射与回收装置、控制站、保障与维护系统等组成的,能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装备。一套无人机系统可包含若干架无人机。无人机根据使用领域可分为军用、民用两大类。民用无人机是从事民用领域飞行活动的无机载驾驶员操纵的航空器,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两种。消费级无人机是针对个人或家庭使用的、可单人操控的微小型低成本无人机,一般具有拍摄功能,主要用于娱乐。工业级无人机则是针对企业、政府公共服务用的无人机,主要用于警务、消防、气象、农林植保、电力巡线、快递业务、摄影、广告等。民用无人机一般对于飞行器的飞行速度、高度和航程等要求较低,但对于无人机系统的综合成本及操作人员的培训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提供尽可能低廉的零部件和技术支持服务。军用无人机是用于军事目的的无人机,是随着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及无人机系统技术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高性能信息化武器装备,对提高战场空间感知、高风险目标突防、通信导航支援、电子战、敌防空系统压制、固定和移动目标攻击、联合作战等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十分突出。随着高新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战争的需要,军用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和作战性能将不断地提高和扩展。尽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人机不可能很快取代轰炸机、战斗机等有人驾驶飞机,但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的配合使用将进一步提高攻防能力和作战灵活性,使战争的形态发生变化。目前,世界各国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很快,已部署服役、研制和试验了多种类型的军用无人机。据报道,早在2015年之前,全球军用无人机已发展到了近三百种型号,总数达3万架左右。有媒体预测,到2023年中国将生产42000架军用无人机,销售额将达100亿美元。·2·无人机导航与控制鉴于军用无人机技术水平高、飞行器平台种类多,本书主要讲述军用无人机导航和飞行控制的原理及相关设备的操作,其中的导航、飞行控制方法也应用于许多民用无人机上。1.1.2军用无人机的分类当前军用无人机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比较多。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当前军用无人机进行归类。1.根据飞行器平台分类根据飞行器平台构型来分类,无人机主要有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两大平台,其他小种类无人机平台还包括伞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和无人飞船等。旋翼无人机是指通过在空气中旋转螺旋桨产生足够的升力从而实现飞行的一类无人机,可分为常规的无人直升机和多旋翼无人机两种类型。常规的直升机通过改变桨距和桨盘的倾斜角来实现飞行控制,而多旋翼无人机则通过改变各旋翼的转速进行飞行控制。目前,军用无人机以固定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为主。固定翼无人机的最大特点是飞行速度快。而无人直升机是灵活性很强的无人机平台,可以原地垂直起降和悬停。2.根据续航时间或航程分类根据航程、活动半径、续航时间和飞行高度不同,军用无人机可分为长航时无人机(也称战略无人机,如美国的“捕食者”、以色列的“搜捕者”等)、中程无人机(如美国的50型低空无人机)、短程无人机(如以色列的“先锋”、美国与以色列联合研制的“猎犬”等)和近程无人机(如以色列的“微V型”无人机)。长航时无人机主要用于战区级使用,由联合部队指挥官通过卫星通信和中继来统一控制与指挥,对战场覆盖区域大,图像分辨率高,一般在固定基地起降。而短、近程无人机由基层部队指挥官实施控制与指挥,侧重战场特定区域,部署灵活,主要提供视频图像。长航时无人机可向空中、地面和海上武装力量提供几乎是实时的侦察图像和信号情报数据。与性能相当的有人机相比,长航时无人机的航程是有人机的若干倍,但花费相对较少。与中小型无人机相比,一架大型长航时无人机采集的信息相当于十余架较小的中等飞行高度的无人机系统的总和。3.根据军事用途分类根据军事用途分类,无人机可分为以下几类:①靶机。模拟无人机、导弹和其他各种飞行器的飞行状态。主要用于鉴定各种航(防)空兵器的性能和训练战斗机飞行员、防空兵器操作员。图1-1-1所示为某型舰载靶机。②侦察机。进行战略、战役和战术侦察,监视战场,为部队行动提供情报。侦察监视无人机是目前门类比较齐全,并在实战中大量应用的无人机,如美国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暗星”隐身无人侦察机、“捕食者”无人侦察机、“骑士”无人侦察机等。③诱饵无人机。诱使敌雷达等电子侦察设备开机,获取有关信息;模拟显示假目标,引诱敌防空兵器射击,吸引敌火力,掩护己方机群突防。④电子对抗无人机。分为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无人机,前者用来收集敌方的通信情报及电子情报,例如瑞安公司的14?系列无人机;后者用来对敌方的通信系统进行电子干扰,如美国的air-Exjam无人机。⑤攻击无人机。又称无人战斗机,可攻击、拦截地面、水面和空中目标。攻击无人机携带第1章绪论·3·小型和大威力的精确制导武器、激光武器或反辐射导弹,可对敌雷达、通信指挥设备、坦克等重要目标实施攻击和拦截处于助推段的战术导弹。目前无人攻击机大多是空对地(舰)型的。空对空无人攻击机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一般来说,攻击型无人机都具有一定的侦察能力,既能执行侦察、又能进行打击的无人机称为“察打一体无人机”。图1-1-2所示为著名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一美国“捕食者”无人机。图1-1-1舰载靶机图1-1-2美国M-1“捕食者"(Predator)无人机提高制导精度和改进战斗部是无人战斗机武器系统发展的关键,小口径智能炸弹和低成本自主攻击系统将是无人战斗机目前最理想的武器。高功率微波和激光等能束武器因其致命性和精准性,将是未来无人战斗机最有效的武器。⑥通信中继无人机。利用无人机向其他军用机或陆、海军传送图像等信号,一般用安装了超高频和甚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无人机进行中继通信。⑦其他用途的无人机。无人机还可以用于目标鉴别、激光照射、远程数据传递的空中中继站、反潜、炮火校正和远方高空大气的测量以及对化学、细菌污染和核辐射的侦察等。无人机的分类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可根据无人机起降平台的不同将无人机分为舰载无人机、陆基无人机,还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等。图1-1-3所示为美国X-47B试验型无人战斗航空器(UCAV)。图1-1-3X-47B舰载无人机图1-1-4所示为美国MQ-8A“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图1-1-5所示为奥地利西贝尔(Schieel)公司研制的S-100型无人直升机。。4无人导航与控制图1-1-4美国MQ-8A“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图1-1-5S-100型无人直升机1.1.3无人机系统的一般组成目前的军用无人机一般都具有侦察、监视功能,因此无人机都配有侦察设备。完整的军用无人机系统一般由若干架无人机、指挥控制站(车)、链路地面站(车)、链路地面天线车、情报处理车、维修检测车、作战指挥与模拟训练车、无人机运输车、差分GPS地面站和地面工装设备等组成,分为飞行器分系统、任务设备分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分系统、情报处理分系统、综合保障分系统等部分,对于具有攻击能力的无人机还有武器火控分系统。由于任务设备安装在飞行器(无人机)上,一些无人机的相关资料也把任务设备分系统作为飞行器分系统的一部分。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各分系统的组成不尽相同。典型的军用无人机系统的组成如图1一1-6所示。典型无人机系统无人飞行器测控与信息情报处理综合保障传输分系统分系统分系统飞行器平台动力和燃油子系统飞行控制与管理子系统导航子系统电气子系统起落架子系统数据链控制站任务设备分系统情报收集与显示情报处理与分发综合检测设备模拟训练器运输设备通用保障设备图1-1-6典型无人机系统的组成飞行器分系统包括飞行器平台(机体)、动力装置(也称动力和燃油子系统)、电气子系统、导航子系统、飞行控制与任务管理子系统及起落架子系统、应急回收伞子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分系统包括指挥控制站、视距数据链、卫星中继数据链。任务设备分系统包括合成孔经雷达、光电侦察设备/数码相机等。情报处理分系统包括情报接收与显示装置、情报处理与分发装置等设备。综合保障分系统包括检测维修设备、运输设备、通用保障设备(工具)及模拟训练器等。第1章绪论·5安装在无人机机体中、为使无人机能正常飞行并完成一定任务而配备的各类电子、电气设备统称为无人机的机载设备,主要包括飞行器分系统中的电气子系统、导航子系统、飞行控制与任务管理子系统等设备,以及任务设备、测控与信息传输分系统中的机载设备等。无人机电气子系统由主电源、备用电源、电源控制盒、电源插座和开关、航行灯、滤波电容等设备组成,主要功用是将发动机机械功率转换为电功率,并按预定控制要求向各机载系统设备安全供电。导航子系统的主要功用是测量无人机的位置、速度、姿态、航向、角速度等运动参数,为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及任务设备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导航子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联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传感器。当前无人机的导航设备以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及二者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为主。飞行控制与管理子系统由传感器、飞行控制与管理计算机、伺服作动控制设备三大部分以及嵌入其中的自检测模块组成。飞行控制与管理计算机是飞行控制与管理子系统的中枢,相当于人的大脑。伺服作动控制设备主要包括作动控制设备和舵机,其作用是使无人机操纵面(舵面、翼面、油门等)发生变化,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状态,相当于人的手、脚。为提高系统的任务可靠性,这三大组成部分基本都采用了冗余技术,也就是采用了多余的部件或器件。传感器主要包括速率陀螺、垂直陀螺、磁力计、大气数据系统、组合导航系统、无线电高度表等,其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等器官。这些传感器的作用如表1-1-1所列。表1-1-1主要传感器的作用序号传感器名称作用备注向飞行控制与管理子系统提供位置、速度、姿态导航系统独立子系统和航向等导航信息2速率陀螺测量飞行器转动角速度属飞控与管理子系统3垂直陀螺测量姿态角属飞控与管理子系统磁力计或磁传感器用于测量(计算)磁航向属飞控与管理子系统5大气数据系统测量空速、迎角、侧滑角属飞控与管理子系统6无线电高度表测量高度属飞控与管理子系统由于组合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飞行控制所需的所有导航参数,一些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组合导航系统作为主要传感器部件,并将大气数据系统、无线电高度表、磁传感器等作为辅助传感器,而不再配置速率陀螺、垂直陀螺等传感器。1.2飞行控制技术及其发展1.2.1自动飞行控制与飞行自动控制系统自动飞行是在没有人参与的条件下由控制设备自动地控制飞行器(无人机、有人机、导弹等)按要求的状态飞行。实现飞行器自动飞行的装置称为飞行自动控制系统。飞行控制技术是在有人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无人机的出现,飞行控制技术在无人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6·无人机导航与控制在飞机问世之初,就有了实现自动控制飞行的设想。1891年,海诺姆·马克西姆在设计和制造飞机时安装了用于改善飞机纵向稳定性的飞行控制系统。该系统中用陀螺仪提供反馈信号,用伺服作动器带动升降舵偏转。这个设计在基本概念和手段上与现代飞行自动控制系统十分相似,但由于飞机在试飞中失事而未能使该设计成为现实。20世纪初,有关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的理论还不成熟,自动控制理论也处于萌芽时期,加之飞机飞得较低、较慢、较近,人工驾驶基本上能胜任当时的飞行任务,采用自动飞行控制的必要性不是很大。随着飞行任务的不断复杂化,对飞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飞行距离远(运输机)、高度高(侦察机),而且要求飞机有良好的机动性(战斗机)。为减轻飞行员长时间飞行的疲劳,使飞行员集中精力战斗或执行其他任务,希望用自动控制系统代替驾驶员控制飞行。随着无人飞行器(无人机、导弹等)的出现和应用,自动飞行控制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无人机上没有飞行员,人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只能通过地面指控设备和链路设备进行,无人机飞行操作手(也就是无人机飞行员)对无人机飞行状态的掌握不够直观而且存在一定延时,这就使人工操作存在较大误差甚至会造成飞行事故,而且长时间工作会使飞行操作手产生疲劳。对于长时间飞行或需要精确控制飞行轨迹的情况,由人工控制无人机飞行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实现自动飞行对于无人机而言极为重要。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出现极大地减轻了远程轰炸机、运输机飞行员的工作强度,也是无人机能远距离、长时间飞行的重要基础。自动飞行控制的基本原理是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反馈控制”原理。实现自动飞行必须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形成回路,这些回路主要有舵回路、稳定回路和控制回路。不同回路具有不同的功能。舵回路由舵机、放大器和反馈元件组成,其作用是改善舵机的性能。舵回路加上敏感元件和放大计算装置组成了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一自动驾驶仪(Autoilot)。自动驾驶仪可替代飞行员的眼睛、大脑和肢体。稳定回路是由自动驾驶仪与飞机组成的回路,主要功能是稳定飞机的姿态、航向,或者说稳定飞机的角运动。稳定回路加上测量飞机位置的部件(导航系统)以及飞机运动学环节(表征飞机空间位置的几何关系)又组成一个更大的新回路,称为控制回路①。控制回路可以完成飞机飞行轨迹的控制,实现诸如沿预定航线巡航、编队飞行、自动起飞和下滑着陆等。1.2.2飞机的增稳与飞行控制系统飞行自动控制最基本的任务是姿态、航向和高度的稳定与控制,这部分功能由自动驾驶仪实现。20世纪50年代以前,自动驾驶仪主要用于运输机和轰炸机。超声速飞机(主要是战斗机)问世后,其飞行速度、高度和过载等参数的变化范围(称为飞行包线)显著扩大,飞机自身的稳定性变差,仅靠飞行员操纵飞机较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由角速率陀螺、放大器和串联舵机组成的阻尼器,以增加飞机的稳定性。不过,阻尼器只是增大阻尼,改善了动稳定性。为增加静稳定性和改善操纵性,阻尼器发展成为增稳系统和控制增稳系统。阻尼器、增稳系统的工作方式与自动驾驶仪不同。前两者从飞机起飞后就开始工作,这时①导弹、运载火箭也有相同或类似的回路,一般称为制导回路。···试读结束···...

    2022-05-04 无人驾驶航空器是无人机吗 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

  • 《安全仪表系统工程手册 第2版》徐志杰,陈毅峰,全红|(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安全仪表系统工程手册第2版》【作者】徐志杰,陈毅峰,全红【页数】140【出版社】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5026-4924-1【价格】39.00【参考文献】徐志杰,陈毅峰,全红.安全仪表系统工程手册第2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系统工程手册第2版》内容提要:《安全仪表系统工程手册第2版》内容试读第1章说明安全仪表系统(SS)是当今工艺装置当中最为灵活、最为常用的工程保障措施之一。鉴于当前的实践,SS的设计是一种基于风险的过程,期间选定的设备和相关维护及测试程序,需依据应用的具体要求量身定制。采用这种基于风险的方法完成的设计,不但能够实现所需的风险降低,而且还能够将成本降至最低S设计现已成为一种较为复杂的过程,原因是需要了解比传统仪表和控制工程更多的内容。除基本概念外,SS设计为了创建设计目标还需要具有分析受控过程风险(有必要理解该过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可靠性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确保选定的目标得以实现。现代SS设计包括化工工程、定量化工过程围阻失效(泄漏)后果分析、概率风险评估、可靠性工程、概率和统计等方面。只有将所有这些专业(学科】结合起来,才能开发出有效且适用的SIS设计。本手册旨在对用于SS设计的安全生命周期提供简要概述,同时还有助于执行安全生命周期中定义任务的一般性信息,包括数据表、定义和首字母缩略词表、方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资源的说明。001KENEXIS安全仪表系统工程手册(第二版)(1)为什么需要S1S?工艺装置通过将原料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来创造价值。执行这种转化过程通常会使用危险物料,若该过程未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生围阻失效(泄漏),则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此类危害包括:·易燃物料:·有毒物料:·反应性物料:·高压:·高温尽管本质安全设计理念有时也可用来消除危害,但并非始终可行。对于危害无法消除的情况,由于操作过程始终存有风险,因此必须对这些风险加以控制。对工艺装置构成风险的控制,可通过以下组合加以实现:·管理控制:·工程保障措施(包括仪表保障措施)SS是现代工艺装置采用的能够将风险降低至可容忍水平的安全保障措施之一。它是一种工程控制且能够与工程保障措施和管理控制措施相适应,以实现安全保障措施的总体平衡,继而将风险降低至可容忍水平。SS只是仪表安全保障措施的一种,不能称之为安全控制、警报和联锁(SCAI)。尽管SIS生命周期活动002第1章说明在ANSI/ISA61511:2018中有很好的定义,但传统上对SCAI的记录并不那么严格。然而,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因为,所有的SCAI现在都必须在其设计和实施(例如,规范和测试)中遵循安全生命周期原则。有关SCAI的更多信息,请参见ISA84.91.03。常见的SS应用包括紧急停车系统、锅炉和其他火焰加热设备的燃烧器管理系统,石油或化学品加工设施采用的高完整性压力保护系统(HIPPS),以及其他行业的特殊应用。(2)何为S1S?SS是一种能够检测失控过程条件并可自动将该(失控)过程置于安全状态的仪表控制系统。它是抵御化工过程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或接近于最后一道防线,并非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的一部分。最后一道防线是SS和用于过程调节控制的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的区别所在。尽管上文中的非正式定义有助于很好地理解什么是SIS,但ANSI/ISA61511:2018中的如下定义则更为精确,不过需要好好理解。·3.2.67安全仪表系统(SS):用于实现一个或多个安全仪表功能(SIF)的仪表系统1ANSI/ISA6151L:2018为EC61511《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2016年版和2017年修订部分的合集003KENEXIS安全仪表系统工程手册(第二版)·3.2.66安全仪表功能(SIF):由安全仪表系统(SIS)实现的安全功能·3.2.65安全功能:由一个或多个保护层实施的功能,旨在就特定的危险事件实现或维持过程的安全状态SS与BPCS的区别,如图1-1所示。在本示例中,压力为潜在的危害。通常情况下,压力由调节控制回路(如BPCS所示)来调节压力控制阀。独立的高压停车功能由SS来实现。该停车功能之所以独立,原因是BPCS和SS所使用的组件在物理上和功能上是分开的包括传感器组件、逻辑控制器和最终控制元件。SS一般在物理上和功能上均独立于BPCS,以确保无论BPCS的功能如何,SIS都可以对任何有可能导致BPCS过程参数失控的情况进行保护。SIS10PT10210210102BPCS图1-1SS对比BPCS004第1章说明SS包括三个基本子系统,即传感器组件、逻辑控制器组件和最终控制元件。这些组件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SIS,SS能够检测失控的过程条件,并自动将该失控过程重新置于安全条件下,无论BPCS的功能如何。SIS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来实现,包括可编程系统或非可编程系统。SS通常使用电子或电气元件,但并非始终如此,某些SS只使用气动和/或液压元件(3)法律法规美国有关SS的法律要求源于各种过程安全管理条例和作为此类条例基础的法规。尽管本手册中的讨论侧重于美国的法律框架,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均采用了类似的框架法规没有制定详实而具体的要求,而是要求遵循有关安全关键控制(包括SS)公认和普遍接受的良好工程实践(RAGAGEP)。此类条例要求采用RAGAGEP来确保相关行业符合为其定义的操作规范,该类规范通常由国际自动化学会(SA)等行业组织编写。适用于SS的条例和标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包括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在内的行业监管机构得出结论,即行业在预防重大危害方面的表现不佳。这促使OSHA制定了过程安全管理标准,并于1992年以29CFR1910.119《高度危005图KENEXIS安全仪表系统工程手册〔第二版)害化学品过程安全管理》进行了推广。1996年,EPA颁布了《意外排放预防计划》,即40CFR第68部分,又称作风险管理计划。该管理标准与OSHA过程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基本类似。SA和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EC)为了响应这些条例,分别制定了安全关键控制系统的行业标准,对就如何遵循OSHA和EPA的过程安全管理条例提供了更多信息。随后,OSHA发布了解释函并在函中指出,如果受管制的过程工业的公司符合ISA84.00.01(IEC61511),那么也将符合有关SIS的PSM条例。这种澄清导致大多数行业迅速采用ISA84.00.01(IEC61511)作为SIS的首选设计基础。(4)为什么要制定S1S标准?如上文所述,有关过程安全的条例是在对过程工业安全认识不足的背景下出现的。重大事故调查得出的诸多经验教训表明,缺乏功能安全是造成石油和化工行业生命损失、财产损失和商业损失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回顾与SS失效场景有关的过程工业事故历史,得出了如下几种共性主题:·通常情况下,当自动化是必要的这一问题存在争议时,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不会安装SIS。事实上,在诸多类似情况下,根本没有进行过任何研究来评估这过程所带来的风险006···试读结束···...

    2022-05-04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阅读器

  • 《现代军事系统工程引论》辛永平|(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军事系统工程引论》【作者】辛永平【页数】201【出版社】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612-7354-8【价格】69.00【参考文献】辛永平.现代军事系统工程引论.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系统工程引论》内容提要:本书系统介绍当前军事系统工程思想,方法论,技术方法,应用领域。共分九章,包括:军事系统工程方法论军事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技术军事系统体系结构等。《现代军事系统工程引论》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系统工程是一百年多来社会实践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成果,并将持续蓬勃发展。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和方法,而且正在成为一种方法论,即用系统观点来思考问题,用工程方法来分析、研究和求解问题,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实现系统与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和谐,追求总体效果与长远效益的最优。系统工程早已经深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军队建设是系统工程;军队信息化是系统工程;教育是系统工程;社会治安是系统工程;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是系统工程;构建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系统工程;“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天宫”巡天、高铁动车、航空装备、导弹装备、航母及其编队等(这样的罗列几乎没有穷尽)无一不是系统工程。军事实践是系统工程重要的发源地和应用领域,军事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系统工程不断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交融发展,并反哺军事理论实践,被誉为“现代军队战斗力的有效倍增器”。军事领域,军事装备的发展、部队建设、作战对抗、综合保障、人才培养,都最需要讲求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军事实力。1.1系统工程的概念1.1.1系统与系统寿命周期1.系统的概念系统概念的含义十分丰富:它与其组成元素相对应,意味着整体和全局;它与孤立相对应,意味着所组成元素之间的联系与组合:它与混沌相对应,意味着秩序与规律。因此,不同学科由于研究范围和重点的不同,常给出不同的系统定义。在技术科学层次上,通常采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多个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定义强调的是系统的功能,因为从技术科学上看,研究、设计、组建、管理系统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具有特定功能就成为系统的本质特性。在基础科学层次上,通常采用一般系统论奠基人贝塔朗菲的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要素)的总体。这里强调的不是要素功能,而是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系统元素的综合作用。1现代军事系统工程引论2.系统的属性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属性:综合性、整体性、层次结构、信息联系、目的性、学习性、适应性和组织性。系统属性是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根基。深入领悟和融会贯通系统属性,对于树立系统思维和实践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3.系统寿命周期一个系统(包括一项工作、活动、作战任务)总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终了时间,这个从开始到终了的时间就是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应从提出建立或改造一个系统时开始。系统包含了要素、联系和过程。系统的产生、运用、演化、控制、衰退就构成了系统的寿命周期。以工程(或者装备)系统为例,其寿命周期示意图如图1,1所示。需要需求系统初步总体详细概念分析论证设计设计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维护改进退定型部署保障升级报废图1,1工程系统寿命周期示意图1.1.2系统工程的定义及对其概念的把握由于系统工程的交叉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系统工程与军事系统工程都没有公认一致的定义,但是其主旨是基本一致的。1.系统工程的定义1979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在《组织管理的技术一系统工程》一文中指出:“系统工程学则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服务于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国大百科全书一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定义:“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的工程技术。它是系统科学中直接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汪应洛院士在其所著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中指出:“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地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2—第1章绪论还有学者认为,系统工程研究的是具有系统意义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理论探讨中,凡着眼于处理部分与整体、差异与统一、结构与功能、自我与环境、有序与无序、行为与目的、阶段与全过程等相互关系的问题,都是具有系统意义的问题。2.对系统工程概念的把握如上所述,系统工程的定义虽然有多种不同表述,但是其要旨是一致的。对系统工程概念的把握可以从指导思想、结构、过程、方法工具、目的、归结主体等要素人手。指导思想是系统思想;结构是系统的组成结构、要素及其联系;过程是系统寿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及其循环往复;方法是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综合评价;工具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运筹学、工程学科等(拿来主义,兼收并蓄);目的是谋求系统整体(最)优化;归结的主体是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工具的综合体。系统工程是一门动态发展的交叉学科,可以概括为以下特点:准则结构流程,定性定量模型;分析综合评价,试验实验仿真;交叉为我所用,强调综合集成。1.1.3系统工程的特征综上所述,系统工程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系统,特别是大系统;(2)系统工程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组织管理技术;(3)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4)系统工程是研究开发系统所需的一系列思想、理论、程序、技术、方法的总称;(5)系统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6)系统工程强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7)系统工程研究的是具有系统意义的问题;(8)系统工程着重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与反馈机制:(9)系统工程所追求的是系统的总体最优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的最优:(10)系统工程是开放、动态、发展的,随时吸取和应用对系统功能和目的有价值的一切思想、理论、程序、技术、方法和工具。1.1.4系统工程与主要学科间的联系系统工程从诸多学科中汲取营养,与多门现代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交融互动。系统工程从辩证唯物主义吸取哲学思想,借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理论丰富系统思维,从应用数学、运筹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那里取得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以工程技术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软硬件、数据库、多媒体、人工智能等)为平台和工具,以社会需求为牵引,融入组织管理创新激励,开展各种翻天覆地的工程一3现代军事系统工程引论实践活动。系统工程与主要学科间的联系如图1.2所示。信息科学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信息论工程控制论算法论人工智能大系统理论仿真·统计数学系统分析系统建模·规划论·模糊数学·对策论用数学·随机过程系统工程运筹学●决策论·库存论·数值方法·排队论·其他系统评价系统设计·图论政策、制度约束行为科学工程科学●●●●●拿人文科学组织管理科学动化技物理科学专业理论测量技术工程技术图1.2系统工程与主要学科间的联系1.1.5系统工程的地位系统工程的核心特征包括要素分析、权衡取舍、综合优化等。综合权衡、增减取舍、决策优化、统筹组织是系统工程的任务。由此不难看出,系统工程是各类软硬技术与目标系统之间的综合桥梁(见图1.3)。通过系统工程,各种需求得以聚焦和确定,各种功能得以综合集成,各个环节和工序得以统筹调度,各种专业得以环环相扣、丝丝入扣。同时,也不难看出,系统工程与管理之间不可分割。目标系统或者结果系统工程:组织管理、统筹优化、综合权衡定性定量分析、决策建议社会基础科学思想价值观艺术心理工程技术图1.3系统工程的桥梁地位第1章绪论1.1.6系统工程的发展简史系统工程的发展简史如表1.1所示①。从中也不难看出系统工程在军事领域的地位和作用。表1.1系统工程发展简史时间重大实践和事件理论方法贡献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展与研究广播电视系统提出系统方法的概念美国实施彩电发展计划,开发通信运用系统方法,正式提出系统20世纪40年代系统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美反潜、防空等作战行动研究产生军事运筹学与军事系统工程20世纪40年代美国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运用发展系统工程1946年美国建立RAND公司提出和运用系统分析的概念方法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创新电子计算机出现50年代初期应用H.Goode和R.Machol发表《系统工1957年系统工程形成的标志程学》1958年美国研发“北极星”导弹潜艇提出网络计划评审技术(PERT)1965年R.Machol编著《系统工程手册》系统工程实用化、规范化1961-1972年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运用多种系统方法(包括GERT)20世纪70一80年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系统工程广泛应用美军新一代CISR研发部署,海湾战信息化体系战争和系统工程技术20世纪90年代至今争,美国反导体系,中国载人航天工的发展,系统工程百家争鸣,与信息程等技术密切结合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倡导和支持下,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系统工程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由初期的传播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发展到独立开展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研究。在系统工程的应用方面,注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系统工程的开发已在航天系统工程、能源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交通系统工程社会系统工程、人口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社会结构及其生产运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系统工程得以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是润物无声的。其中典型案例有三峡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信息化高技术装备体系工程等。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也是时代赋予的系统工程课题,自然离不开系统工程的指导应用。①陈庆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M们.修订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年10月:11-5现代军事系统工程引论1.2军事系统工程的概念1.2.1军事系统工程的定义系统工程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和运用,构成了军事系统工程系统工程与军事系统工程难以截然分割。关于系统工程的一般结论同样也适用于军事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是交叉学科,人们对它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是各种描述的要旨是基本一致的。简而言之,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军事系统工程是军事系统(军事活动)组织管理的技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系统工程(学科分册)》军事系统工程词目:军事系统工程(MilitarySytemEgieerig)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军事系统实施合理的筹划、研究、设计、组织、指挥和控制,使各个组成部分和保障条件综合集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以实现系统功能与组织最优化的技术,是军事上应用的系统工程,是在发展作战理论、部队编制、武器装备、部队训练、指挥自动化系统和一体化后勤保障系统等军事运筹活动中形成的,是现代作战模拟、现代参谋组织和现代军事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体现,广泛用于国防工程、武器研制、军队作战、后勤保障、军事行政等领域。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军事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手段,优化军事活动组织管理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作战、训练、后勤保障和装备建设等领域。军事系统工程也可定义为一门横跨军事与系统两大学科的交叉科学,它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军事科学理论、现代科学方法(运筹学与系统分析)、现代技术手段(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知识,从整体上科学地研究解决军队的组织指挥、作战行动、军事训练、武器装备发展、后勤保障以及军事科研等问题,使复杂军事系统的组织管理、工程设计和指挥控制在总体上达到最佳处理,从而为领导部门择优决策提供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客观依据。反映现代战争特点的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制学、军事教育训练学、军事心理学、军事地理学、军事运筹学等军事科学,以及反映现代科学规律的系统理论、信息理论、控制理论等新兴科学方法论是其理论基础,运筹分析和功能模拟等是其技术条件,计算机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等是其基本工具。无论缺少哪一方面,军事系统工程都难以形成和应用。②不管采用或繁或简的描述方式,军事系统工程的军事主题、系统思想方法、交叉综合、广泛应用等特点是基本要素。1.2.2军事系统工程概念的要,点(1)军事背景。服务于军事系统,自然具有军事色彩。(2)系统方法论。首先是层次性,协调统一是军队的基本要求,上下级系统之间是不对称①谭跃进.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系统工程(学科分册)[M门.2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5月:1②徐毓.军事系统工程[M门.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年8月:26···试读结束···...

    2022-05-04 现代军事小说完本经典之作 现代军事战略及战争的理解

  • 《基于模型的可靠性系统工程》任羿,王自力,杨德真,冯强,孙博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基于模型的可靠性系统工程》【作者】任羿,王自力,杨德真,冯强,孙博著【丛书名】可靠性新技术丛书【页数】292【出版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02【ISBN号】978-7-118-12215-2【分类】可靠性工程-研究【参考文献】任羿,王自力,杨德真,冯强,孙博著.基于模型的可靠性系统工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02.图书封面:系统工程》内容提要: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性系统工程方法论-基于模型的可靠性系统工程(MBRSE),给出了MBRSE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与技术、综合设计平台框架和工程应用案例。MBRSE以统一模型为中心,建立了基于模型全域设计演化和故障闭环消减的功能与六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一体化设计理论,将各特性技术方法综合集成,并有机融入产品研制主流程,为解决装备研制六性工作不全面、不系统、不规范、不深入和“两张皮”等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方法。本书可供从事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技术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设计应用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可靠性工程和系统工程专业方向教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2022-05-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