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黄培新,刘茂才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作者】黄培新,刘茂才主编【丛书名】专科专中医临床诊治丛书【页数】607【出版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ISBN号】7-117-03825-X【价格】58.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学科:中医学临床)神经系统疾病中医学临床【参考文献】黄培新,刘茂才主编.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图书目录:《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内容提要:本书选择了16种神经内科常见病:血管性头痛、睡眠障碍、老年期痴呆、颅脑损伤后综合症等,对每一种疾病均按中西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医案精选、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现代研究、名医专家论坛等进行全面阐述。《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内容试读血管性头痛图血管性头痛是指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一侧或双侧颢部阵发性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可伴有视幻觉、畏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它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脑血管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动静脉畸形、颗动脉炎等)所引起的头痛。本章主要讨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博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间歌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起于青春期。据国外资料表明,各国的平均发病率男性成人约9%,女性成人约16%。女性高于男性为4.7:3.51。国内资料记载,男女之比为1:3.5,女性发病以20~24年龄段最高(308/10万),男性以20~29年龄段最高(69.510万)。10岁以下和70岁以上患病率都很低。调查还发现,偏头痛的发病率以内陆高原最高,中南沿海患病率较低。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头痛发作频率最高(553%),南方地区春季偏湿暖,所以春季偏头痛发作频率最高,占全年四季之首为46.3%。说明湿热为偏头痛的诱发因素。本属于中医“头风”、“脑风”、“偏头痛”、“厥头痛”等范畴。图因病机一、中医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在中医多属内伤头痛。头为清阳之府,三阳经脉均循头面,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与巅顶,五脏六腑之阴精、阳气皆上奉于头,故凡经络脏腑之病变皆可发生头2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痛:若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或痰浊、瘀血阻滞作为诱因,致使经气逆上,经气上干于清道,不得运行,则壅遏而痛。因于肝者,盖肝体阴用阳,内藏相火,若见于青春期或女性月经期,则情志不舒,肝气不畅,气机阻滞,或气郁日久化火,循经上扰清窍,发为本。素体肝肾阴亏,阴不制阳,以致肝阳升动太过,上扰清空,亦可致头痛。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致脾失健运,津液失布而化为痰湿,痰浊上扰,则清窍不利,清阳阻遏而发为本。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中气虚少,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气不足,清窍不利;血主濡之,血虚不足以养脑髓,脑脉失养,亦可致头痛。肾藏精生髓,脑为髓之海,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木失养,虚风内动;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脑脉不充,而发作头痛。因于外伤,或本反复发作,久痛人络,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而产生血瘀,瘀血阻络,气血不通,亦为本发病的重要病因。综上所述,本多因风、火、痰、瘀以及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复感外邪而诱发。临床见之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上实下虚。发作期以实证为主,缓解期虚实并存。二、西医西医认为本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但已知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组织胺、儿茶酚胺、前列腺素、神经肽(包括P物质、神经激肽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β内啡肽)等都可能与血管的异常舒缩有关,或成为血管壁内致痛物质。与偏头痛有关的因素还有:血小板功能异常,聚集性增高,释放5羟色胺(5-HT)内分祕改变,部分女性病人的偏头痛发作与月经有关,怀孕期间不发作,多在更年期后减轻或消失;与某些特殊食物亦有所联系,进食富含酪胺或苯乙胺的食物如奶酪、巧克力、红酒、啤酒、柑橘等易诱发偏头痛;与遗传因素相关,但遗传方式未明确;气候剧变、过劳、精神刺激亦可诱发本的发作。但以上这些因素不能肯定是导致发作的直接原因。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血管源性学说1938年提出Wolf血管学说以来,已被广泛接受。偏头痛发作的早期先有颅内血管痉挛收缩,局部血流量改变,并引起相应的神经缺失症状,如一过性闪光、盲点、眼肌麻痹、失语、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等先兆症状。发作期主要为颅外动脉继颅内动脉痉挛后出现反应性扩张,动脉张力低,引起充血高灌注,产生头痛。偏头痛后期主要为动脉壁水肿,血管狭窄,变成持续性头痛,同时因管腔狭窄,头、颈部肌肉缺血、收缩,出现肌肉收缩性疼痛。但此学说不能解释偏头痛的单侧性特征,不能解释局灶症状、头痛、CBF变化的复杂关系。2.神经源性学说(1)皮层传播抑制学说(CSD假说):各种因素刺激大脑皮层后产生局部皮层电活动的抑制,并由刺激部位向周围组织波浪式扩展,这种传播性低灌注只限于大脑皮层,而深部结构是正常的。该学说可解释先兆型偏头痛的发作,但不能解释使用血管收缩剂为何能缓解头痛。(2)神经递质假说:在偏头痛前期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加,释放5-HT,从而引起血管张力性收缩,脑血流量减少,发生前驱症状,此后由于血小板聚集力下降,5-HT耗竭,导致颅血管性头痛」3外动脉扩张,血流量增加,出现剧烈头痛。近几年研究则认为是血栓烷A2(TXA2)和前列环素(PG2)在局部的平衡障碍所致。TXA2是强烈的血管收缩剂和血小板聚集剂,PG2是强力的血管拭张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剂,偏头痛前驱期是PCGL2相对减少而TXA2相对增加引起,头痛期是相反的变化所致。3.三叉神经血管假说该学说认为偏头痛为一种不稳定的三叉神经-血管反射,诱发因素如紧张、情绪改变、声、光、噪音或气味等,通过皮层及下丘脑,使脑干的蓝斑被激活,去甲肾上腺能递质增加,引起脑皮层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先兆的神经症状;另外脑干的5-T能神经元也被激活,引起脑膜中动脉和脑内大动脉扩张,作为刺激信号也激活三叉神经,引起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导致血管更加扩张、水肿以及神经源性炎症改变,从而构成了偏头痛的病理基础。图临床表现一、症状和体征本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头痛发作时常以一侧为主,亦可呈全头痛,疼痛呈搏动性,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腹泻、畏光流泪、球结膜和鼻粘膜充血,或意识障碍及局部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如幻觉、偏盲、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发作后多数患者有疲倦、思睡。间歌期患者正常。一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二、临床类型偏头痛可分为下述几种临床类型:1.偏头痛伴有先兆此型约占全部偏头痛的15%~18%。最常见的先兆是视觉障碍,如闪光、闪烁的锯齿形线条、暗点、黑蒙、偏盲等,少见的先兆是手麻、语言障碍。先兆往往在头痛出现前一小时内发生,可持续5分钟至60分钟。先兆消失后随之是剧烈头痛,约23患者头痛在单侧,13为双侧或左右侧交替。头痛多在前额、颞顶、眼眶,可扩散至整个头部。头痛特点是跳痛、搏动性,日常体力活动可使头痛加剧,患者常伴面色青白、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头痛全过程4一72小时。此型有较多的阳性家族史。2.偏头痛不伴先兆(旧称普通型偏头痛)约占全部偏头痛80%。无明显先兆,但在头痛前数日或数小时可出现胃肠不适或情绪改变等前驱症状。本型头痛的性质和部位均与上一型相仿,阳性家族史较少。3,眼肌瘫痪型偏头痛和偏瘫型偏头痛患者多为年轻人,常在偏头痛开始减轻时出现同侧眼肌瘫痪,或头痛发作开始对侧出现轻偏瘫,或偏身麻木、失语。很快消失或持续数日恢复。阳性家族史较多。4.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女孩或年轻妇女多见,发作与月经期有关,为突然发作的短暂视觉障碍、眩晕、步态共济失调、发音困难、肢体感觉异常和伴有呕吐的枕部搏动性头痛。有偏头痛家族史。5.视网膜动脉型偏头痛多见于有典型偏头痛病史的年轻成人,临床特征是以闪光性暗点为前驱的单眼黑蒙,视野缺损变化大,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水肿,偶可见楼红色黄4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图斑,病因可能是视网膜动脉痉挛。6.儿童偏头痛如在儿童期发病,则头痛轻微而胃肠道症状却比较显著,当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症状逐渐和成人相同。7.腹型偏头痛是一种少见情况,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伴有呕吐,但很少或甚至没有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长至48小时,可以伴发自主神经障碍包括寒战、面色苍白与疲乏。可被误诊为阑尾炎、胰腺炎或胃肠炎。三、常见并发症偏头痛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偏头痛持续状态和偏头痛性脑梗死。①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偏头痛主要靠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目前尚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若偏头痛发病年龄较大,有神经系统检查异常或有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行辅助检查。一、脑电图长期多次反复发作的病例,在头痛发作或间歇期,可见局灶性或普遍性慢波、棘波。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脑血流速度,可显示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或诚慢。三、发射式计算机断层(ECT)】在偏头痛的先兆期可见局部脑血流减少,无先兆者血流无改变,头痛期脑血流量增加,但有些患者脑血流量仍继续下降。四、头颅CT扫描临床观察大多数偏头痛病人头颅CT检查是正常的。图诊断要点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据病人详尽的病史及临床特点。一、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单侧居多。二、发作前可有先兆症状,如视觉障碍、闪光、暗点等,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三、间歇性反复发作史,发作缓解后如常人,病程长。四、多在青春期前后发病,女性居多。五、常有阳性家族史。六、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七、应用麦角胺制剂治疗有效。···试读结束···...

    2022-09-07 刘茂才治疗神经症经验介绍

  • 《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黄培新,黄燕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作者】黄培新,黄燕主编【丛书名】专科专中医临床诊治丛书【页数】532【出版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ISBN号】7-117-17885-X【价格】85.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中医治疗学-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诊断学【参考文献】黄培新,黄燕主编.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图书目录:《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内容提要:《神经科专中医临床诊治》内容试读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trigemialeuralgia,TN),又称痛性抽搐(ticdouloureux),是指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是最典型的神经痛。年发病率为5.5/10万~7.6/10万。本70%~80%的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约为3:2~2:1;多数为单侧性,仅有5%左右为双侧性。本属于中医学“面痛”、“偏头痛”、“头风”、“齿槽风”等范畴。因病机(一)中医本病因初起以风邪、风火多见,久则多兼痰、兼虚、兼瘀。机较为复杂,概而言之有外感与内伤之别,同时又与风邪密切相关。因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均会于此,五脏六腑之气血精华皆上注于头。大凡外感致病,高巅之上,惟风可达,风邪升发,多夹寒、热邪气。《证治准绳》云:“面痛皆属于火…暴痛多实。”《丹溪心法》谓:“伤风头痛或半边头痛,皆因冷风所吹,遇风冷则发。”风邪每与寒、火、痰兼夹合邪,以致风寒凝滞,或风火灼伤,或风痰壅阻三阳经络而发为疼痛,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可来去突然,反复发作。内伤致病,每与肝胆郁热、胃热炽盛上炎、阴虚阳亢而化风等密切相关,进而风火攻冲头面,上扰清窍,而致疼痛;或由头面气血瘀滞,阻塞三阳经络,不通则痛,亦为内伤致病之因。外邪致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常可循经入里,化热伤阴;久则血行迟涩,血瘀络痹而成顽痹,诚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而内伤致病亦多随感受外邪,使病情加重,故内外合邪为患是本发生的又一临床特点。(二)西医三叉神经痛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后者病因明确,可因颅中窝和颅后窝病变,脑桥小脑三角或颅底蛛网膜炎,脑桥小脑三角部、三叉神经根或半月节部肿瘤(如听神经瘤、动脉瘤、鼻咽癌及转移癌),脑干梗塞,血管畸形,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所引起。这些致病因素可侵犯三叉神经的感觉根或髓内感觉核引起抽搐性疼痛,并常引起邻近结构的损害和三叉神经本身功能的丧失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仍不清楚,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探讨,有以下几种学说:1.中枢病因学说Troueau首次在1953年提出本的疼痛为癫痫样疼痛,其发作有神用于抗癫痫药治疗有效及在疼痛发作时可在中脑处记录到癫痫样放电等特点。1987年,Dur在观察三叉神经痛的感觉特征后,认为三叉神经异常反应是神经元的功能改变所致。1997年,DavidBrowher等通过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电刺激,发现大脑皮质起着重要作用。2.周围病变学说周围病变学说现在发展较快,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该学说认为变在周围部,其病理基础是三叉神经脱腱鞘。这种脱髓鞘可能由于某种致伤因素使神经受压或遭到损害所致。对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超微结构的观察也支持周围病变学说,并提出短路理论,认为脱髓鞘的轴突与邻近的无腱鞘纤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人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亦可再通过“短路”而成为传人冲动,如此很快达到一定的“总和”而引起一阵疼痛发作。(1)血管压迫学说:l920年由Cuhig提出,但当时未受重视,直到Jaetta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半数三叉神经痛患者中三叉神经根与血管有接触;Jaetta在完善了血管压迫理论和规范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微血管减压术之后,神经血管压迫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接受。(2)硬膜鞘、硬膜带或骨性压迫学说:Carder检查了l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侧,发病率高3倍。岩骨嵴升高对三叉神经根产生了压迫。半月节及后根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于通过硬膜孔或在翘起的岩骨嵴处扭曲,使后根受压引起三叉神经痛。骨质增生及骨膜炎症引起的增生,亦可使骨孔狭窄,且多为老年患者。颅底凹陷症于三叉神经痛亦不无关系。齿状突及岩锥尖端则向上顶人颅底,而岩上窦从上方压迫三叉神经后根,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改变。(3)骨腔病灶学说:有人根据牙源性感染的扩散可在骨内形成感染灶,致三叉神经周围支和神经节发生脱髓鞘而致病的现象,提出了骨腔病灶学说(4)感染学说:大量临床治疗与临床研究的资料表明,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有感染史,因此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病灶性或病毒感染所致。如l954年,Behama认为单纯疱疹病毒对于三叉神经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Briger于l973年尸解半月节中发现有单纯疱疹病毒。(5)发病机制的生化、免疫学说:近年来随着对神经肽、神经递质的研究,发现它们与神经痛密切相关。又有人认为巨噬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对三叉神经脱髓鞘改变有作用。临床表现西神(一)症状1.发作情况疼痛发作前常无预兆,为骤然发生的闪电样、短暂而剧烈的疼痛。病人常描述为电灼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烈疼痛。发作时病人常以手掌或毛巾紧按中侧面部或用力擦面部以期减轻疼痛。有的在发作时不断做咀嚼动作,严重者常伴有面部临肌肉呈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一侧,又称“痛性抽搐”;有的伴有面部发红,皮肤温度增高,结诊膜充血,流泪,唾液分泌增多,鼻黏膜充血流涕等症状;有的病人甚至疼得在床上翻滚。每2次发作可由数秒至一两分钟后骤然停止。间歇期一如常人,少数可仍有烧灼感,一般夜间间歇期较长,可数日发作1次。大多逐渐加重,疼痛发作次数逐渐频繁,严重者数分钟发作1次,甚至终日不止。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缓解期不定,但很少有自愈者。部分病例发作周期似与气候有关,春季及冬季较易发病。2.触发点及其诱发在侧三叉神经分布区某处,如上下唇、鼻翼、口角、门齿、齿根颊、舌等,特别敏感,稍加触动即可引起疼痛发作,这些敏感区称“触发点”。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支)诱发疼痛发作多因下颌动作(如咀嚼、呵欠、说话等)及冷、热水刺激下齿处所致,而直接刺激皮肤触发点诱发疼痛发作者较少。诱发第2支(上颌支)疼痛发作则多因刺激皮肤触发点(上唇外1/3、鼻翼、上门齿、颊部及眼球内侧等处)所致,饮冷热水、擤鼻涕、刷牙、洗脸、剃须等可诱发,严重者移动身体带动头部时可诱发。因此,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即使在间歇期间,病人常不敢进食、大声说话及洗脸,唯恐引起发作。3.侧别及支别三叉神经痛大多为一侧性,少数双侧疼痛者往往先在一侧,或一侧疼痛发作较对侧严重,经治疗一侧疼痛消失后,对侧发作随之加重。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由眼支起者极少见),后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均受累,累及三支者较少见。疼痛受累支别,以第3支最多见(约占60%),第2支次之(约占30%),第1支最少见两支同时发病者以第2、3支合并疼痛者最常见(约占80%),少数可三支同时疼痛。第3支疼痛大多由下颌犬齿部开始,向上放射至耳深部或下颌关节处,少数可呈相反方向放射。大多均局限于第3支支配范围内。第2支疼痛多由鼻孔处开始,放射至眼眶内缘或外缘处,有时可扩散至第1支区域而产生眼部疼痛。(二)体征1.病人因疼痛发作不敢洗脸、刷牙、剃须、进食,故面部及口腔卫生很差,全身营养不良,面色憔悴,精神抑郁,情绪低落。2.慢性病人,可有营养障碍,如面部局部皮肤粗糙,眉毛脱落,角膜水肿、混浊,麻痹性角膜炎,虹膜脱出,白内障,甚至咀嚼肌萎缩等。3.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有时因局部皮肤粗糙,局部触觉可有轻度减退,做过封闭治疗者可有面部感觉减退。应详细检查有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相鉴别。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患者实验室一般项目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改变。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脑脊液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能有助于查找病变部位,甚至病因。在国外,磁共振(MR)已常规用于三叉神经痛术前诊断。常规序列扫描排除肿瘤后,用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显示神经和血管的关系。近年在国内,MRI也已逐渐用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但通常是常规扫描排除肿瘤,没有进一步显示神经血管的关系。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尽管有少量的电生理研究,但尚未取得肯定有助于诊断的结论。对部分病人,尚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排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可能。珍断要点1.面或额部的阵发性疼痛,持续数秒至2分钟。疼痛至少有以下特点:(1)沿三叉神经的1支或1支以上的分布区。(2)特征为突发、剧烈、尖锐、浅表、刀刺样或烧灼样。(3)疼痛剧烈,从触发点诱发,或因某些日常活动诱发,如吃饭、谈话、洗脸或刷牙」(4)在两次发作期间患者完全正常。2.没有神经系统的任何缺损所见。3.每个病人的发作具有刻板性。4.病史、躯体检查及必要时所做特殊检查可排除导致面痛的其他原因。(参照1988年国际颈痛学会、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标准)》鉴别珍断1.牙痛三叉神经痛往往易被误诊为牙痛。牙痛为持续性,多局限于齿龈部,不因外来因素加剧或诱发,必要时做X线检查可发现牙、埋伏牙或肿瘤等。2.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较少见,与三叉神经痛发病率之比为1:(70~100),多见于年轻妇女。疼痛部位在舌根、软腭、扁桃体、咽部及外耳道等处。常在进食、吞咽、说话时诱发。扁桃体可有压痛。用4%可卡因溶液、1%丁卡因溶液等喷涂于咽部、扁桃体及舌根部,如能止痛即可确诊,并可与三叉神经痛鉴别。3.蝶腭神经痛蝶腭神经痛又称不典型面部神经痛、Sluder。病因不详,可能与鼻窦感染有关。疼痛位于颜面深部,可由牙部发出放射至鼻根、颧、上颌、眼眶、乳突、耳部、枕部、肩部及手部等处,眼眶可有压痛。疼痛呈烧灼样或针刺样,阵发性或持续性,无一定规律。发作时侧鼻黏膜充血、阻塞、流泪等。做蝶腭神经节封闭有效」4.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发作情况及特征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似,但发病年龄较小,体格检查有时可发现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听力减弱等阳性体征。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脑桥小脑角肿瘤(以胆脂瘤最多见,其他有听神经瘤、脑膜瘤、血管瘤等)、三叉神经节肿瘤、脊索瘤、垂体瘤长入麦氏囊、颅底恶性肿瘤(如鼻咽癌、其他转移癌等)等。鉴别以上因应做进一步检查,如颅底X线摄片、脑脊液检查、鼻咽部活检、CT扫描及MRI等。经科治疗病5中临本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众多,尤以汤药、针灸、敷贴等法为主。由于本以疼痛为主要床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多以实证为主,或兼有夹虚者。治疗以祛邪止痛为要旨。西医药物疗治法、射频、神经阻滞疗法、伽马刀治疗等,亦有一定疗效,手术治疗有一定创伤,多在前述诸法不能奏效时采用。(一)辨证治疗一般而言,本初期多实,久则可见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初期多为风夹寒热之邪,阻滞经络所致,或由肝火胃火上扰清窍而成。此多为实证,故可见疼痛剧烈,多呈灼痛、撕裂样疼痛。久不愈,气血亏虚,可见钝痛持久、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舌淡等表现。亦可见本虚标实之证。临证时应详辨寒热。本既可由风寒所致,亦可由风热或胃火、肝火上扰引发。疼痛阵作,如有冷风拂面、惧怕风冷刺激者,多为风寒。如见疼痛剧烈如灼、口干、口苦、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者,多为肝火。本的辨证分型,针对外感与内伤致病之因,结合兼夹邪气为患的特点,分为风寒凝络、风热伤络、肝火上扰、胃火上炎、瘀血阻滞5个证型。治疗上当以止痛为要。由于本以疼痛为主,因而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常配用疏风止痛或活血止痛之品,以助提高疗效。1.风寒凝络证候特点:颜面阵发性剧痛,喜裹头面,惧怕风冷刺激,每遇风寒诱发或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弦紧。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推荐方剂:川芎茶调散加减。基本处方:川芎15g,荆芥10g,白芷10g,羌活10g,细辛5g,防风10g,蔓荆子15g,蜂房9g,甘草3g,清茶少许。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阳虚恶寒较甚,脉沉细者,加炙麻黄10g、熟附子9g以温阳散寒;风痰壅络,面颊麻木作胀者,加法半夏15g、胆南星10g、白附子10g、天麻9g以祛风化痰;颜面肌肉抽搐者,加全蝎10g、白僵蚕10g息风止痉;寒凝痛甚者,加蜈蚣2条(去头足)、制川乌5g散寒止痛。2.风热伤络证候特点:颜面阵发性剧痛,有灼热感,口苦微渴,便秘溲赤,舌边尖红赤,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弦数治法:祛风清热,通络止痛。推荐方剂:芎芷石膏汤加减。基本处方:川芎15g,白芷10g,生石膏30g(先煎),细辛5g,菊花15g,荆芥6g,薄荷10g(后下),蔓荆子15g,丝瓜络10,甘草6g,清茶少许。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风热较甚者,加黄芩10g、栀子10g以清热泻火;便秘者,加大黄5g(后下)通腑泄热;面肌痉挛抽搐者,加地龙10g息风镇静。3.肝火上扰证候特点:颜面阵发性剧痛,面颊烧灼感,甚则胀痛如裂,头晕目赤,烦躁易怒,耳鸣口苦,渴欲饮水,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厚而燥,脉滑数。出园治法:清热泻火,祛风通络止痛。推荐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基本处方:龙胆草15g,栀子10g,黄芩10g,生地黄15g,柴胡10g,当归12g,露蜂房9g,细辛5g,车前子10g(包煎),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肝火炽盛者,可加夏枯草15g,以加强清肝泄热之力;胃火炽盛者,可加生石膏30g清胃泻火:痛剧,酌用川芎15g、白芷10g加强镇痛;痛剧而面肌抽搐者,加龙齿15g、地龙10g清热息风止痉:4.胃火上炎证候特点:颜面阵发性剧痛,面颊灼热感,甚则胀痛如裂,面红目红,口臭口干,渴欲饮水,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厚而燥,脉滑数。治法:清泻胃火,通络止痛推荐方剂:芎芷石膏汤合清胃散加减。基本处方:生石膏30g(先煎),川芎15g,黄连9g,生地黄20g,牡丹皮10g,白芷15g,羌活9g,菊花20g,薄荷9g(后下),升麻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热盛津伤者,去羌活,加知母12g、石斛15g清热生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5g(后下)通腑泄热;上焦有热者,加连翘15g、栀子15g、牛蒡子9g清热利咽;颜面肌肉抽搐者,加钩藤15g、地龙10g、全蝎10g息风止痉。5.瘀血阻滞证候特点:颜面阵发性剧痛,痛如锥刺或刀割,痛处拒按,经久不愈,无明显寒热诱发因素,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治法:活血祛瘀,通窍止痛。推荐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基本处方: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天麻15g,当归9g,全蝎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面肌痉挛抽搐者,加蜈蚣2条(去头足)、生龙齿15g息风止痉;兼有热象者,加生地黄15g、丹皮10g清热凉血散瘀;血虚者,加鸡血藤15g、制何首乌15g以补血活血。(二)其他治疗1.中成药在上述辨证治疗的同时,可以选用如下中成药配合治疗。(1)太极通天口服液:功能活血化瘀、祛风止痛。适用于本风寒凝络证。每次10l,每日3次。(2)新癀片: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本胃火上炎证、肝火上扰证。每次2~4片,每日3次。(3)七叶神安片:功能益气安神,活血止痛。适用于本各证。每次1~2片,每日3次。(4)养血清脑颗粒:功能养血平肝,活血通络。适用于本气血亏虚证。每次1袋,每日3次。(5)血府逐瘀口服液: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本瘀血阻滞证。每次1袋,神每日3次。科专(6)野木瓜注射液:功能祛风止痛,舒筋活络。适用于本风寒瘀血证。每次4l肌内注射,每日2一3次。中(?)川芎嗪注射液: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临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脉管炎等。适用于本风寒凝络床证和瘀血阻滞证。每次1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0治6···试读结束···...

    2022-09-07 省中医黄燕 广东省中医院黄燕教授介绍

  • 《神经科名家医案·妙方解析》黎杏群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名家医案·妙方解析》【作者】黎杏群主编【丛书名】中医临床案例教学系列丛书【页数】643【出版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01【ISBN号】7-5091-0625-7【价格】45.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验方-汇编-神经系统疾病-医案-汇编【参考文献】黎杏群主编.神经科名家医案·妙方解析.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01.图书目录:《神经科名家医案·妙方解析》内容提要:本书分别对22种神经系统疾病古今著名名家医案作了系统整理和分析。《神经科名家医案·妙方解析》内容试读脑血管疾病第一节脑出血脑出血(cerealhaemorrhage)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绝大部分是高血压并发的小动脉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形成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有时穿破脑实质形成继发性脑室内出血和(或)蛛网膜下隙出血。本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起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至神志昏迷。根据出血部位不同有相应的局灶体征。在所有脑血管病分类中,我国经流行病学调查脑出血占41%~48%,远远高于欧美国家脑出血10%一20%的发生率。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其余20%发生在脑干和小脑,是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疾病。中医并无脑出血这一病名,但众多文献有关中风的描述,症状与脑出血基本相似。中医文献记载中有仆击、偏枯、薄厥、大厥、风痱、类中等病名。唐宋以前认为其病因乃正虚风邪入中所致。《金匮》首创中风之名,并根据病情轻重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等四证。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尤以金元时代对中风病因学说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刘元素力主“心火暴甚,水不制火”,李杲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主张“湿痰生热”。明清以后,“内风”致病的观点认识进一步深入,张景岳认为本皆内伤积损,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同代医家李中梓又将中风分为闭证与脱证,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鼻鼾痰鸣,即是闭证;若口开、手撒、眼合、二便自遗、鼻鼾息微,即是脱证。清代叶天士首剑“肝阳化风”学说,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神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经风时起。”王清任则以气虚血瘀为论,并创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科瘫。其后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医家进一步发挥,认为该病乃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所致,从而使中风的病因与治法逐步完善。本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在情志过极,烦劳恼怒,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气候骤变均可为诱因,致气血阻滞,气郁化火、酿痰,气火亢盛,肝阳暴亢,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犯脑,络破血滋,发为卒中。位在脑,与肝、心、脾、肾密切相关。.机不外风、火、痰、瘀、气(气逆)、虚(阴虚、气虚、血虚)六端。一般在中经络之初期,以风痰或血瘀为主,但脑出血以中脏腑闭证为多见,初起以风火痰为主,闭证好转,趋向恢复,又多以痰瘀虚为主。后期常见肝肾阴虚,气虚血瘀。一、辨证论治(一)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证候】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或滑数。【分析】素体肝旺,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烟酒刺激之品,致肝阳骤亢,阳化风动,夹痰横窜经络,致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风阳上扰清窍,则见头晕头胀痛,面红目赤,肝经郁热则见口苦咽干,易怒,便秘尿黄,肝火扰心则心中烦热,舌质红或绛,苔黄,脉弦或弦数均为肝阳上亢、肝经实火之象。【治法】平肝熄风,滋阴潜阳。【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怀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玄参、天冬、白芍、茵陈、生麦芽、川楝子。方中怀牛膝归肝肾之经,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滋补肝肾之效;代赭石与龙骨、牡蛎相配,降逆潜阳,镇肝熄风;龟甲、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茵陈、生麦芽、川楝子配合怀牛膝清泻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有利于肝阳之平降镇潜,风火亢盛者可加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牡丹皮以凉血泻火;风痰阻络者加地龙祛第1痰通络。便秘者加生大黄10g(后下)以通腑泻热。章2.痰热腑实证【证候】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分析】素体气弱痰盛之人,每因饮食不节,致痰浊壅滞,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而生风,流窜经络而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中焦失运,痰湿内停,气不化津则见口黏痰多;痰热壅滞,大肠燥热,传化失司,腑气不通而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痰热壅盛、阳明腑实之征象。【治法】通腑泄热,化痰通络。【方药】星蒌承气汤(《临床中医内科学》):全瓜蒌、胆南星、生大黄、芒硝。方中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生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本方使用大黄、芒硝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面定,以大便通泄,痰热积滞涤除为度,适时减量或停药,以免过量伤正。腑气通后,应治以清化痰热活络之剂。热盛者加黄芩、栀子,痰盛者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热动肝风见头晕头痛目眩加天麻、钩藤、菊花、珍珠母、石决明以平肝熄风潜阳;若口干舌燥,或少苔,便秘者为热盛伤津,可加生地黄、玄参、麦冬以滋阴液。(二)中脏腑1.闭证(1)风火闭窍证【证候】突然昏仆,神志障碍多见朦胧嗜睡,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眼㖞斜,面红目赤,口噤,两手握固,甚则抽搐,气粗,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分析】此属阳闭,素体肝旺,情志相激,病势突变,肝阳暴张,阳化风动,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清窍闭塞,故见突然昏仆不知,半身不遂,口眼㖞斜;风火相煽,则面红目赤,肝主筋,则筋脉拘急,肢强口噤,两手握固,甚者可见抽搐;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为里热之象。神【治法】清热熄风,解毒开窍。经【方药】天麻钩藤饮(《杂证治新义》)合羚羊钩藤汤(《通俗科伤寒论》)加减,配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天麻、钩藤、羚羊角、生石决明、牡蛎、黄苓、栀子、牡丹皮、生地黄、白芍、川牛膝。其中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热凉血、解毒开窍。羚羊角、天麻、钩藤清热熄风,石决明、牡蛎重镇潜阳;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生地黄、牡丹皮凉血泻火:白芍敛阴柔肝;川牛膝引血下行。若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以熄风止痉;夹痰热者加竹沥、天竺黄、石菖蒲以清热涤痰,热甚迫血安行,症见鼻衄,呕血者加三七活血止血:腹胀便秘者加大黄以通腑泄热。(2)痰火闭窍证【证候】起急骤,神志昏愦,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眼㖞斜,鼻肝痰鸣,项强身热,躁扰不宁,或见抽搐,大便秘结,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脉弦滑数。【分析】此属阳闭。患者素体痰湿内盛,郁而化热,复因劳累,饮食偏嗜,情志过极等致心火炽盛,痰随火升,上逆闭阻清窍。痰火闭窍,故见神昏,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眼㖞斜,项强,抽搐;痰火上扰,气道受阻故鼻肝痰鸣;痰火扰心,则躁扰不宁;痰火内结阳明,腑气不通,故身热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脉弦滑数为痰火内盛之象。【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方药】羚羊角汤(《医醇賸义》)加减配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羚羊角、龟甲、石决明、生地黄、白芍、牡丹皮、夏枯草、菊花、柴胡、薄荷、蝉蜕。方中羚羊角为主药,配合菊花、夏枯草、蝉蜕以清肝熄风;石决明、龟甲滋阴潜阳;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白芍敛阴柔肝:柴胡、薄荷疏肝解郁。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有辛凉开醒脑之效。加减:痰热盛者加鲜竹沥汁、胆南星、猴枣散以清热化痰;火盛者加黄芩、栀子、石膏以清热泻火;烦扰不宁者加石菖蒲、郁金、珍珠母以化痰开窍、镇心安神;大便秘结加生大黄。(3)痰浊蒙窍证【证候】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第厥冷,口眼㖞斜,痰诞壅盛,面白唇暗,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章【分析】此属阴闭。素体气弱痰盛,或年老体衰,气不化津,致痰湿内生,复因劳累、饮食、情志不调而引动伏痰,痰湿上犯,蒙蔽清窍,故见昏仆;痰湿流窜经络而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湿性黏滞重着,易伤阳气故见肢体松懈;湿伤阳气,阳气受郁,故见四肢不温,甚则厥冷,卫阳之气不充肌肤,故面白唇暗。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为阳气不足,湿痰内盛之证。【方药】涤痰汤(《济生方》)加减配合苏合香丸(鼻饲)。制半夏、胆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竹茹化痰燥湿;胆南星、石暮蒲豁痰开窍;枳实降气和中消痰;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杜绝生痰之源。苏合香丸则有辛香解郁开窍之功。加减:舌质暗有瘀斑,脉涩者加桃仁、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四肢厥冷者加附子、桂枝以温阳散寒。2.脱证元气败脱证【证候】突然神昏,昏愦,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孔散大,二便失禁,舌质淡紫,或舌体卷缩,苔白腻,脉微欲绝。【分析】脏腑精气衰弱,复因情志、饮食不节等诱因,突致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绝。元气已脱,神志失守,故见神昏;五脏精气藏于内而开窍于外,五脏真气脱,四肢百骸皆无真气充养而失用,故见气息微弱,瞳神散大,手撒肢厥,汗出如油,舌卷缩,面色苍白,二便失禁诸症。舌质淡紫为真阳外脱,阴寒凝滞之征;阳气大虚,脉道鼓动无力,故见脉微欲绝。【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方药】参附汤(《正体类要》)加减:人参、制附子、干姜、炙甘草。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干姜助附子伸发阳气,炙甘草益气温中,共奏回阳救逆之功。加减:汗出不止者加黄芪、煅种龙骨、煅牡蛎、山萸肉、五味子以敛汗固脱;真阴不足,阴不敛阳,经虚阳外越,出现面赤足冷,虚烦不安,脉极虚弱或浮大无根者,治科以峻补真阴,佐以扶阳,用生脉散加味:人参、麦冬、五味子补元气生精固脱;加熟地黄、麦冬、石斛、巴戟天、肉苁蓉补肾滋阴,益脑填精;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加少量附子肉桂温养真元,摄纳浮阳。在上述分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研究结果,凡属实热证者,无论中经络或中脏腑,均可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若属虚证者,可根据阳气败脱的不同,分别用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三)后遗症1.气虚血瘀证【证候】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眼喝斜,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舌胖边瘀,苔白,脉大或涩。【分析】年老体虚,或久病伤气,气虚则血脉运行乏力,脉络不畅,瘀阻脑脉,则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口眼㖞斜,言语不利;血行不畅,经脉失养,则肢体麻木;气虚血不上荣见面色觥白;心脉失养则心悸,气虚不摄则自汗,短气乏力。舌质暗或见瘀斑,舌胖大,脉大或涩为气虚血瘀之象。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方中重用黄芪(30~60g)以补气: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赤芍、地龙、丹参养血活血化瘀;气虚明显者加党参或人参;言语不利,口角流诞者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宜窍;心悸气短、失眠者加炙甘草、桂枝、酸枣仁、龙眼肉以温经通···试读结束···...

    2022-09-07 神经系统疾病 医案分析 神经系统疾病 医案模板

  • 《内科中成药辨证论治》郭维,刘敬霞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内科中成药辨证论治》【作者】郭维,刘敬霞主编【页数】303【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10【ISBN号】978-7-5132-6453-2【分类】内科-中成药-用药法【参考文献】郭维,刘敬霞主编.内科中成药辨证论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10.图书封面:辨证论治》内容提要:目前,中成药的使用一方面是通过医务人员的处方,这其中包括部分西医医生在内;另一方面通过患者自行购药。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中医专业知识,大多人都是根据病名或药名而购买用药,这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完全不同,因而临床并未达到中成药的预期效果。更有甚者,由于缺乏中医药知识而乱用中成药,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以至于出现诸如龙胆泻肝丸中毒等类似的医疗事故,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名誉和发展。鉴于此,为方便广大工作人员正确合理使用中成药,我们邀请了部分临床一线的中医药工作人员编写了这本《内科中成药辨证论治》,用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中成药。《内科中成药辨证论治》内容试读第一章肺系疾病用药第一节感冒感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广义上还包括流行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更严重,额外的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及肌肉酸痛,全身性症状较明显。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秋燥、气虚、阴虚六种类型。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临床尚无常用中成药,因此本节不列出。一、风寒感冒患者表现如下:发热轻,恶寒重,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咽喉痒,咳痰清稀色白,头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恶寒是指患者自觉怕冷怕风,加盖衣被后无明显缓解的一种症状。1.风寒感冒颗粒【药物成分】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药物规格】每袋装8g【使用方法】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注意事项】①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②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③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咳吐黄痰。④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2.感冒疏风丸【药物成分】麻黄绒(炙入苦杏仁、桂枝、白芍(酒炙入紫苏叶、防风、桔梗、谷芽(炒)、甘草、大枣(去核入、生姜(捣碎入独活。【功能主治】辛温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药物规格】水蜜丸每袋6g,大蜜丸每丸9g。【使用方法】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卫内科中成药辨证论治【注意事项】同“风寒感冒颗粒”。【现代研究】《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增加了酒白芍的含量测定,标准要求含“芍药苷(C23H28011)计,不得少于1.2%”。白芍(酒炙)为感冒疏风颗粒中的主要药味,在组方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原标准中未对白芍(酒炙)的含量进行控制。3.荆防败毒散【药物成分】荆芥、羌活、独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用于外感风寒,表现为身痛、咳嗽等症。亦可治疗皮肤病、流感、发热、咳嗽、破伤风等。【药物规格】水蜜丸每袋6g。【使用方法】口服。水蜜丸一次6g,一日2次。【注意事项】同“风寒感冒颗粒”。【现代研究】徐亚萍选择本社区100例风寒感冒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名,治疗组服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酚麻美敏片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结果提示荆防败毒散加减缓解风寒感冒的疗效与酚麻美敏相当,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效果较好。4.感冒清热颗粒【药物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药物规格】每袋装3g。【使用方法】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注意事项】同“风寒感冒颗粒”。【现代研究】邸金红将60例风寒感冒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感冒清热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疗程5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这说明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外感型感冒效果显著。5.九味羌活口服液【药物成分】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生地黄。【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药物规格】每支装10mL。【使用方法】口服。一次20mL,一日2~3次。2第一章肺系疾病用药【注意事项】同“风寒感冒颗粒”。【现代研究】宋国英认为本方对山区低温多雨季节的外感疾病,症见周身痛楚、头痛咳嗽、恶寒发热者,用之确有良效。因其散寒止痛作用明显,亦可用于治疗牙痛、痹、中风等疾病,并取得满意效果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颗粒这两种药物都是九味羌活口服液的不同剂型,临床可参考九味羌活口服液的相关应用事项辨证使用。6.正柴胡饮颗粒【药物成分】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功能主治】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状者。【药物规格】①每袋装10g②每袋装3g(无蔗糖)。【使用方法】开水冲服,一次10g或3g(无蔗糖),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注意事项】同“风寒感冒颗粒”。【现代研究】陈志宏将232例外感发热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6例给予正柴胡饮颗粒,对照组116例给予清热灵颗粒,疗程为3天。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尤其对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这说明正柴胡饮颗粒对风寒外感型发热疗效确切。[鉴别应用]以上药物都治疗风寒感冒,但是通过药物分析可以看出其临床应用各有侧重。荆防败毒散和感冒疏风丸方中有祛风散寒止痛的药物,用于感冒后发热恶寒、咳嗽并伴随肢体酸痛,效果较好;风寒感冒颗粒中有白芷、葛根、防风等散寒通窍的药物,用于感冒后发热恶寒、咳嗽伴随头痛、鼻塞。感冒清热颗粒中有苦地丁、芦根等清热生津药物,用于感冒后发热、恶寒、咳嗽、身体疼痛并伴随咽喉干燥、口渴等症状。二、风热感冒1.风热感冒颗粒【药物成分】板蓝根、连翘、薄荷、荆芥穗、桑叶、芦根、牛蒡子、菊花、苦杏仁、桑枝、六神曲;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药物规格】每袋装10g。【使用方法】一次1袋,一日3次。【注意事项】①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②不宜在服药期间同3内科中成药辨证论治时服用滋补性中药。③风寒感冒者不适用。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⑤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2.双黄连口服液【药物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香精。【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药物规格】每支装10mL。【使用方法】口服。一次10mL(1支),一日3次:小儿酌减。【注意事项】同“风热感冒颗粒”。【现代研究】贾静以“双黄连口服液”“临床应用”为检索词,按主题检索,检索1996~2012年万方数据库,筛选并记录患者年龄、用法与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双黄连口服液临床主要用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等,其疗效确切、安全、有效。3.桑菊感冒片【药物成分】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辅料为蔗糖、硬脂酸镁。【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症见头痛、咳嗽、口干、咽痛。【药物规格】每片重0.6g【使用方法】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注意事项】同“风热感冒颗粒”。【现代研究】王丽观察传统中成药“桑菊感冒片”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桑菊感冒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这说明桑菊感冒片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可改善肺系微循环,提高疗效。4.其他药物板蓝根颗粒、银翘解毒片等可参考风热感冒颗粒。三、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药物成分】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第一章肺系疾病用药口【药物规格】每支装10mL。【使用方法】口服。一次半支(5mL)~1支(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味。【现代研究】冯涛将112例病毒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藿香正气水治疗,治疗组给予思密达联合藿香正气水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思密达联合藿香正气水治疗病毒性腹泻有良好的疗效。同类其他药物如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胶囊都是藿香正气散的不同剂型,临床可参考藿香正气水的相关应用事项辨证使用。四、燥邪感冒秋燥感冒颗粒【药物成分】桑叶、菊花、苦杏仁(炒)、前胡、伊贝母、北沙参、麦冬、桔梗、山豆根、淡竹叶、甘草。【功能主治】清燥退热,润肺止咳。用于感冒属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药物规格】每袋装10g。【使用方法】用开水冲服,一次10-20g,一日3次,儿童酌减。【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味。【现代研究】缪家林应用秋燥感冒颗粒治疗实验鼠后,发现其可明显减少实验鼠的肺指数值,降低肛温,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气管中酚红的含量。可见,秋燥感冒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解热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五、其他1.四季感冒片本药中包含了散寒和疏风清热的多种药物,风寒、风热感冒症状不典型者均可酌情应用。2.玉屏风颗粒本药主要用于气虚患者平素预防感冒。附:儿童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市场上治疗感冒的药物较多,但要辨别感冒的类型,正确使用感冒药,才能安全有效。中成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其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大家的认可,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儿童用药方面。治疗儿童感冒的中成药主要有两大类:风热感冒药和风寒感冒药。用药时,要根据感冒的病情和类5已内科中成药辨证论治型,正确辨证选用。(一)儿童风热感冒药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身体受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发病,也有患儿感冒初起是感受风寒,没有及时治疗,邪气入里化热,随后呈现风热之证。儿童风热感冒临床表现为发热,稍怕冷,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痰黄质稠,咽红干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其治法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治疗儿童风热感冒的中成药有多种,组方中多含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成分,临床常用的儿童风热感冒药有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1.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药物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经提取配制而成。【功能主治】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能,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儿童专用。【使用方法】口服。1-3岁一次10mL,4~7岁一次20mL,一日3次。另外,其药味较少,口感好,良药不苦口,对于惧怕中药苦味的孩子尤其适用。【现代研究】高雅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将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小儿咽扁颗粒治疗,疗程均为7天。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治疗急性小儿扁桃体炎疗效显著,口感好,患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板蓝根颗粒【药物成分】板蓝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其具有抑制细菌及病毒的作用,对风热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副作用不明显,适宜家庭常备。【使用方法】开水冲服,一次3~6g,一日3~4次。【注意事项】板蓝根苦寒,儿童脾胃相对稚嫩,用法中没有明确的儿童用量,若过多服用,会致胃气受损,更不要长期大剂量服用。【现代研究】丁成福观察板蓝根颗粒对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将病程在3天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的基础治疗。板蓝根组的患者加用板蓝根颗粒1袋,一日3次;阳性对照组加用益肺清化颗粒1袋,一日3次;疗程为3天。结果显示板蓝根颗粒对治疗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6···试读结束···...

    2022-09-01

  • 《中医肺十》张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肺十》【作者】张伟主编【页数】292【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ISBN号】978-7-5331-8878-8【价格】48.00【分类】肺病(中医)-中医疗法【参考文献】张伟主编.中医肺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图书封面:病》内容提要:本书分为:话感冒说咳嗽议哮叙喘证述肺胀论肺痿谈肺岩道肺痨讲肺痈言悬饮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概述、文献回顾、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张伟教授临证思路及证治研究、相关西医疾病诊疗评述。《中医肺十》内容试读第一章话感冒第一节疾病概述感冒,俗称伤风,是因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邪犯卫表,导致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即感受,冒即触冒,感冒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致的疾病。一般病程为3一7日。情有轻重之分,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如果病情较重,并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感冒为常见病,其发病之广,个体重复发病率之高,是其他任何疾病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本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为多。因冬、春两季气候多变,春为风令,风为六淫之首,善行而数变,故极易犯人;冬为寒水之司,朔风凛冽,风寒相合,更易伤人。轻症感冒可不药而愈,但重症感冒却能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危及小儿、老年体弱者的生命,尤其是时行感冒暴发之际,流行迅速,感染者众多,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造成严重后果。此外,感冒也是咳嗽、心悸、水肿、痹等多种疾病发生和加重的因素,故不容小觑,须积极防治。中医药对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流行可能的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感冒的范畴,流行性感冒则属于时行感冒的范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有一定的传染性,故应积极防治。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起病急,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其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常在冬、春季节发病,而南方全年可以流行,由于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同时因其发病率高,在全世界已引起多次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1◆中医肺十ZHONGYIFEISHIBING第二节文献回顾早在《内经》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骨空论篇》曰:“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风论》亦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脉证治》中记载:“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伤寒论·辨太阳脉证并治》论述太阳时,以桂枝汤治表虚证,以麻黄汤治表实证,提示感冒风寒有轻重的不同,并为后世治疗感冒辨别表虚、表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隋代《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指出:“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可见当时对外感风热的成因和临床特征已有一定的认识。感冒一词始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在“伤风方论”中论述《和剂局方》参苏饮时指出:“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伤风论》是对伤风的专题论述,以六经辨证,根据不同证候,加以施治,提出治足太阳膀胱经伤风用桂枝汤;治足阳明胃经伤风用杏子汤:治足少阳胆经伤风用柴胡加桂汤;治足太阴脾经伤风用桂枝加芍药汤:治足少阴肾经伤风用桂附汤:治足厥阴肝经伤风用八物汤。其伤风之名沿用至今。元代《丹溪心法·中寒附录》说:“凡症与伤寒相类者极多,…初有感冒等轻证,不可便认作伤寒妄治。”又在《丹溪心法·中寒二》提出:“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明确了本位在肺,确立了感冒治疗的辛温、辛凉两大法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及至明清,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并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伤风》中将感冒之虚、实之治概括为“治实之法,秋冬与之辛温,春夏与之辛凉,解其肌表,从汗而散。治虚之法,固其卫气,兼解风邪,若专与发散,或汗多亡阳,或屡痊屡发,皆治之过也。”明代龚廷贤提出“风寒感冒”的名称。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到清代,对感冒之理、法、方,药的认识基本完善。清代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伤风》则强调:伤风“治法不宜表散太过,不宜补益太早,须察虚实,审轻重,辨寒热顺时令”,这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整体思想。关于伤寒与感冒的关系,历代各家颇多争论。明、清医家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如在《丹溪心法·中寒附录》中朱丹溪告诫医者:“凡症与伤寒相类者极多,…初有感冒等轻证,不可便认作伤寒妄治。”张介宾以邪之深浅、之轻重来辨伤风与伤寒之区别,其在《景岳全书·伤风》中说:“伤风之,本由外感,但邪甚而深者,遍传经络,即为伤寒:邪轻而浅者,只犯皮毛,即为伤风”。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提纲门·伤风》中,专列“伤风伤寒辨”,从临床症状方面详加辨析,认为“风循经络,亦有六经传遍,其初起头痛身热与伤寒同,但伤风必鼻塞流涕,且多恶风,居暖室之中,则坦然自如,伤寒恶寒,虽近烈火,仍复怕寒。又伤风在表者,有汗而手足微烦,伤寒在表者,无汗而手足微冷。伤风在里,肺热而皮肤发疹:伤寒在里,胃热而肌肉发斑,皆各异也。”但从整体来看,伤寒包括的范围甚广,而感冒乃一般感受风邪所致,不能与伤寒相提并论。◆2DIYIZHANGHUAGANMAO一章话感冒一0此后医家又对虚人感冒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要求。如清·李用粹《证治汇补·伤风》中记载:“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气俱虚者,又当补中,而佐以和解,倘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入,反增剧也。”唐容川在《血证论·感冒》中提出“血家最忌感冒”“然血家又易感冒”,治疗上“唯和解一法,为能补正祛邪,宜先生其津,使津足而火不食气,则肺气能达于皮毛,而卫气充实,次宜梳理其气,使血分和,则不留邪为患,而外邪自解矣,宜小柴胡汤加杏仁、荆芥、防风、紫苏主之。”又如《医学心悟·论汗法》中记载:“凡一切阳虚者,皆宜补中发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至于时行感冒,可上溯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时气诸候》,其云:“夫时气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者多相染易。故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并指出“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无长少,率相近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认识到有的感冒有流行性、传染性,当隶属于“时行”类。随着温热病学的发展,清代医家对时行感冒的认识更加深入,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伤风难治论》说:“凡人感风寒,头痛发热,咳嗽涕出,俗谓之伤风…乃时行之杂感也。”指出感冒乃属触冒时气所致。温热病学说的形成使医家多采用治疗温热病的方药治疗感冒,其中归纳了伤风治疗八法:“一驱风,苏叶、荆芥之类;二消痰,半夏、象贝之类;三降气,苏子、前胡之类;四和荣卫,桂枝、白芍之类;五润津液,蒌仁、玄参之类;六养血,当归、阿胶之类;七清火,黄芩、山栀之类;八理肺,桑皮、大力子之类。”并认为“八者随其症之轻重而加减之,更加以避风寒,戒辛酸,则庶几渐愈”。近代医家不仅充实了感冒的理论内容,而且对感冒的预防、治疗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结研制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如施今墨在治疗外感时,着重辨别气血、虚实和表里,尤以辨表里(即详审表里比重)更具特色。他认为外感热病必内有蕴热,方易招致外邪,若无内因,仅有外因多不能伤人,故治表证不可只知发汗,尤当注意清里,故需在“清”和“解”两方面权衡轻重,自创七解三清、六解四清、半解半清等法,务使用药时表里比重适当。刘惠民对于外感的治疗,亦主张既解表又清里,临证善用生石膏,并且注重调理脾胃之气,认为脾胃为汗液资生之源,药常用麻黄、石膏配伍山药以健脾益胃,使邪热去而正不伤。其在应用解表药时,注意三因制宜:春宜用薄荷、葛根,麻黄用量宜小;夏宜用藿香、香薷、滑石:秋宜用麦门冬、沙参;冬则必用生姜、桂枝、麻黄。对南方人多用豆豉、苏叶、荆芥、浮萍等轻清表剂,对北方人则必用麻黄,用量多在9g以上,甚或与桂枝同用。赵绍琴在治疗湿伤于表的湿邪感冒时,多用辛香宣透之品,药用藿香、佩兰、大豆黄卷、淡豆豉之类,芳化湿浊,宣通腠理,使气机畅达,微微汗出,湿邪可尽去。由于肺主身之气,通调水道,亦常配苏叶、桔梗、杏仁等宣肺降气之品,气化则湿化。湿易伤脾,脾能运湿,常用苍术、砂仁、蔻仁、谷麦芽等燥湿健脾消导之品,内湿较重者,加茯苓、泽泻以淡渗利湿。感冒有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之分,中医感冒与西医学感冒基本相同,普通感冒相当于西医学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行感冒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故西医感冒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3中医肺十ZHONGYIFEISHIBING第三节因病机感冒是因六淫之邪、时行疫毒,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一、病因(一)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均可为感冒的病因,因风为六气之首,“百病之长”,故风邪为感冒的主因。六淫侵袭有当令之时气和非时之气。由于气候突变,温差增大,感受当令之气,如春季受风,夏季受热,秋季受燥,冬季受寒等邪而感冒:再如气候反常,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人感“非时之气”而感冒。六淫可单独致感冒,但常常是互兼为,以风邪为首,冬季夹寒,春季夹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夹燥,梅雨季节夹湿邪等。由于临床上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故以夹寒、夹热为多见而成风寒、风热之证。(二)时行疫毒时行病毒是与岁时有关,每2~3年一小流行,每10年左右一大流行的邪气:病毒者指一种危害甚烈的异气,或称疫疠之气,是具有较强传染性的邪气。《诸病源候论·时气诸候》:“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即指时行病毒之邪。人感时行病毒而感冒则为时行感冒。二、机(一)基本机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之轻重有关。《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若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外邪乘袭卫表,即可致病。如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六淫时邪猖獗,卫外之气失于调节,即每见本的发病率升高。或因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以及过度疲劳,以致腠理不密,营卫失和,外邪侵袭为。若体质虚弱,卫表不固,稍有不慎,即易见虚体感邪甚。其他如肺经素有痰热、痰湿,肺卫调节功能低下,则更易感受外邪,内外相引而发病。如素体阳虚者更易受风寒,阴虚者更易受风热、燥热,痰湿之体易受外湿。正如清·李用粹《证治汇补·伤风》篇说:“肺家素有痰热,复受风邪束缚,内火不得疏泄,谓之寒暄。此表里两因之实证也。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慎,即显风证者。此表里两因之虚证也。”外邪侵袭肺卫或从口鼻而人,或从皮毛内侵。风性轻扬,为多犯上焦。故《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主呼吸,气道为出人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故外邪从口鼻、皮毛◆4DIYIZHANGHUAGANMAO话感冒侵入,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随即出现卫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症状。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若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可出现恶寒、发热等表卫之证。外邪犯肺,则气道受阻,肺气失于宣肃,则见咳嗽、鼻塞等肺系之证。由于四时六气不同,以及体质的差异,临床常见风寒、风热及暑湿三证。若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如感受时行病毒则病情多重,甚或变生他。在病程中亦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一般而言,感冒预后良好,病程较短而易愈,少数可因感冒诱发其他宿疾而使病情恶化。对老年人、婴幼儿、体弱患者以及时感重症,必须加以重视,防止发生传变,或同时夹杂其他疾病。(二)机演变感冒初起多见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外邪束表犯肺,肺卫功能失调。在病程中可出现寒与热的转化和错杂。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则可转化为肺卫热证;若邪郁不解,或夹痰热湿浊,客于半表半里,形成邪犯募原之证: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以致内外俱实,发为表寒里热证:若为时行疫毒,入里化热较速,里热充斥,而为热毒炽盛之证:甚则热陷心包、引动肝风,则病情重笃。若反复感邪,正气耗损,由实转虚,或体虚感邪,正气愈虚,则机转化为正虚邪实。感冒总的发病趋势为邪袭肺卫,多以表证为主,很少发生传变,一般病程短而易于治愈。年老体弱,抗病能力较差者,外邪可由表及里,缠绵难解。若素有旧病,客邪加宿疾,常可使病势恶化,或生他。时行感冒重症,应加以重视,以防发生传变。第四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一、临床表现感冒起较急,骤然发病。病程短,少者3~5天,多者7一8天。以肺卫症状为主症,如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表现呈多样化,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症状,继则喷嚏、鼻塞、鼻涕或疲乏、全身不适等,轻则上犯肺窍,症状不重,易于痊愈:重则高热、咳嗽、胸痛,呈现肺卫证候。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体温可达39~40℃,全身酸痛,待热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肺系症状始为明显。重者高热不退,喘促气急,唇甲青紫,甚则咯血,部分患者出现神昏谵妄,小儿可发生惊厥,出现传变。二、诊断依据1.根据气候突然变化,有伤风受凉,淋雨冒风的经历,或时行感冒正流行之际。2.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若风邪夹暑、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5◆中医肺十ZHONGYIFEISHIBING。3.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病,多人同时发病,迅速蔓延。起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如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而肺系症状较轻。4.病程一般3一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5.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三、证鉴别1.感冒与风温本与诸多温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为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人里的证侯。而感冒一般发热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他,传变人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入里化热,继发或合并他,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3.普通感冒与鼻渊普通感冒和鼻渊均可见鼻塞流涕,或伴头痛等症。但鼻渊多流腥臭浊涕,感冒一般多流清涕,并无腥臭味:鼻渊一般无恶寒发热,感冒多见外感表证:鼻渊病程漫长,反复发作,感冒一般病程短暂,治疗后症状可较快消失。4.感冒与乳蛾感冒与乳蛾均可见发热、恶寒、咽痛等症状,但乳蛾主要是以咽部疼痛、咽干不适、异物感,喉核红赤肿起,表面有黄白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咽部疾病。而感冒主要以外感表证为主要临床表现。5.感冒与麻疹麻疹初期与感冒症状极为相似。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麻疹早期可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容易与流行性感冒相混淆。但是麻疹伴有目赤畏光、眼胞浮肿、多泪,发病后2一3天可在病人颊黏膜及唇内侧出现直径0.5~1mm的小白点,周围环绕红晕,用压舌板刮不掉,由少逐渐增多,可能相互融合,称口腔麻疹斑,此斑一旦出现,即可确诊,而感冒无此症状。四、相关检查本通常可做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胸部X线检查。部分患者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或降低,有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状者,胸部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6···试读结束···...

    2022-08-19 张伟电子书 大张伟 书

  • 《中医肝胆科医师处方手册》陈兰羽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肝胆科医师处方手册》【作者】陈兰羽主编【页数】228【出版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349-9961-1【分类】肝病(中医)-验方-手册-肝胆道疾病-验方-手册【参考文献】陈兰羽主编.中医肝胆科医师处方手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病科医师处方手册》内容提要:本书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部分专家、科主任及主任医师编写。本书详细介绍了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炎衰竭、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胆水、肝性脑、原发性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病、胆道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治疗和中成药治疗,按照辨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详细介绍了具体种的中医辨证方剂、中成药。本书适用于中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中医院校学生及西医学习中医的医师参考阅读。《中医肝胆科医师处方手册》内容试读第章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指的是肝炎病毒侵害肝脏,使肝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损,继而引起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这些损害病程不超过半年。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急性肝炎,临床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黄疸等。有时病情的轻重不同,症状或体征的轻重也有所不同。急性肝炎属于中医学“黄疸”“胁痛”“肝着”的范畴。病因主要为感受时邪疫毒,位在肝胆,涉及脾胃肾。外感湿热疫毒,壅阻中焦,脾失健运,肝气郁滞,而致“胁痛”“肝着”,肝胆疏泄不利,则胆汁疏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黄疸之证。湿邪可从热化或从寒化,因于湿热所伤或过食甘肥酒热,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交蒸,发为阳黄。若感受寒湿,或素体脾胃虚寒,或久病脾阳受伤,则湿从寒化。寒湿瘀滞,中阳不振,脾虚失运,表现为阴黄证。一、中医辨证治疗1.湿热内蕴证【表现】身目黄,纳呆,呕恶,厌油腻,右胁疼痛,口干口苦,肢体困重,脘腹痞满,乏力,大便溏或黏滞不爽,尿黄或赤,或身目发黄,或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处方1】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减。茵陈30~60克大黄6克栀子15克板蓝根30克白茅根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金银花30克黄柏15克【方解】湿热疫毒入里,与脾湿相合,湿热壅滞中焦所致。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疫毒从小便而去。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1…中医肝胆科医师处方手册导瘀热从大便而下,板蓝根、金银花清热解毒,黄柏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四药共为佐药。白茅根导湿热从小便而出,既能助诸药清热利湿,又有使药的作用,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利湿与泻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湿邪得除,热毒得去,诸症自退。【加减】①若黄疸湿重于热者,加茯苓10克,泽泻10克。②热重于湿者加黄柏10克,龙胆草6克。③胸胁疼痛明显者,加柴胡9克,佛手6克。④肝胆湿热炽盛明显,加用黄芩10克,金钱草15克,龙胆草10克。【处方2】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加减。茵陈蒿30~60克白豆蔻6克藿香(后下)10克滑石15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白英10克石菖蒲10克板蓝根30克【方解】湿温时疫之邪留于气分,湿热并重,而见诸症。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黄芩。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毒,两擅其功;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组合,正合湿热并重之机,共为君药。湿热留滞,易阻气机,故臣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行气化湿,悦脾和中,令气畅湿行。热毒内存,故佐以连翘、白英、板蓝根以清热解毒。综观全方,利湿清热,两相兼顾,且以芳香行气悦脾,寓气行则湿化之义,佐以解毒,令湿热疫毒俱去,诸症自除。【加减】①黄疸明显者,宜加栀子12克,大黄6克。②咽颐肿甚,可加山豆根6克,射干9克,浙贝母6克。【处方3】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龙胆草10克茵陈30~60克栀子15克柴胡10克泽泻12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车前子(包煎)30克黄芩15克金钱草30克生甘草10克【方解】湿热疫毒之邪侵袭肝胆,致肝胆湿热上扰下注而出现诸症,治以清热泻火,解毒利湿。方用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本方泻火除湿两擅其功。茵陈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二者共为君药。黄芩、栀子具有苦寒泻火之功,在本方配伍龙胆草、茵陈,为臣药。金钱草、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出。肝主藏血,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再耗其阴,故用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方用柴胡,是为引诸药入肝胆而设,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综观全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以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循经所发诸证,相应而愈。【加减】①肝胆实火较盛,可去车前子,加黄连9克。②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15克,薏苡仁30克。。2第1章急性病毒性肝炎【处方4】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加减。黄芩15克滑石20克茵陈60克栀子15克白英30克土茯苓30克猪苓10克茯苓皮10克白蔻仁10克通草6克大腹皮10克【方解】湿热疫毒之邪滞于中焦,湿热并重,胶着不解,而成本证。湿热两伤,不可偏治,故治以清热利湿并举。方以黄芩、滑石、茯苓皮清湿中之热,蔻仁、猪苓宣湿邪之正,以茵陈、栀子、白英、土茯苓解热中之毒,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腑通而热自清矣。【加减】①胁痛明显,加郁金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10克。②黄疸明显,加金钱草15克,虎杖10克。③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5克。2.寒湿中阻证【表现】纳呆呕恶,腹胀喜温,口淡不渴,神疲乏力,头身困重,大便溏薄,或身目发黄,舌淡或胖,苔白滑,脉濡缓。【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处方1】茵陈术附汤(《伤寒论》)加减茵陈30克白术30克制附片(先煎)10克千姜6克茯苓15克肉桂3克、猪苓15克薏苡仁15克泽泻10克炙甘草6克【方解】感受寒湿或湿从寒化,或过用苦寒,寒湿困阻中州,凝滞血脉,阻塞经络,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出现阴黄等证。治以温阳散寒,健脾利湿之剂。方中茵陈利湿退黄,附片、肉桂温运脾阳,以助化湿,三药合用可以温化寒湿,为方中君药。白术健脾化湿,猪苓、茯苓祛湿邪、利小便,干姜协助温运脾阳,以加强君药作用,为方中臣药。薏苡仁健脾利湿,泽泻利水渗湿,共佐助君臣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温化寒湿,温阳化气,寒湿得除,黄疸自退。【加减】①胁肋胀痛,加柴胡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6克。②若气虚甚者,加党参12克,黄芪15克,山药20克。③若血虚甚者,加当归10克,白芍10克,阿胶(烊化)10克。【处方2】茵陈四逆汤(《卫生宝鉴·补遗》)加减。茵陈30克制附子(先煎)10克千姜10克炙甘草9克山药30克茯苓15克玉米须15克赤小豆30克【方解】阴寒内盛,寒湿留滞,肝胆失于疏泄,而成本证,治以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方中茵陈利湿退黄,附子人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两者共为方·3·中医肝胆科医师处方手册中君药。山药平补肺、脾、肾、三焦气阴,加强健脾之力,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与干姜相须为用,相得益彰,助阳通脉,为方中臣药。茯苓、玉米须、赤小豆利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出。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干姜、附子峻烈之性;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诸药合用,利湿与散寒并进,湿邪得除,阴寒得散,黄疸自退。【加减】①气虚甚者,加人参10克,黄芪15克,山药20克,炒白术15克。②肾阳虚甚者,加淫羊藿9克。③血虚甚者,加当归10克,白芍10克,阿胶(烊化)10克。【处方3】茵陈茱萸汤(《伤寒微旨论》)加减。吴茱萸3克茯苓15克千姜15克茵陈30克制附子(先煎)10克当归10克山药30克灯心草3克【方解】湿从寒化,寒湿滞留中焦,肝胆失于疏泄,而成本证。方中吴茱萸味辛、苦,大热,可升可降,阳中阴也。人肝、脾、肾之经。可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阵绞痛,止呕逆,祛寒可以多用。茵陈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二者共为君药。山药平补肺、脾、肾、三焦气阴,加强健脾之力,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与干姜相须为用,相得益彰,助阳通脉,加强吴茱萸之力,为方中臣药。当归养血柔肝,茯苓健脾利湿,灯心草利尿,使湿邪从小便而出,共为方中佐药,而灯心草有引经之用,兼为方中使药。诸药合用,散寒利湿,诸症可消。【加减】①脉沉,寒甚冷者,加肉桂3克。②脘腹胀满,加厚朴10克,木香10克,莱菔子30克。③脾虚重,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处方4】茵陈胃苓汤(《感证辑要》)加减。茵陈3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桂枝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千姜10克制附片(先煎)10克【方解】寒湿蕴结,损伤脾阳,肝胆疏泄失常,而出现肝着之证。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为祛黄疸的要药,以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以五苓散(白术、泽泻、茯苓、猪苓、肉桂)健脾助阳、化气利水渗湿;加附子温通全身之阳气。诸药配伍,共奏温运脾阳,散寒化湿之功。【加减】①胁痛明显,加郁金10克,延胡索9克。②湿较著者,加车前子(包煎)15克,薏米仁30克。二、中成药治疗的1.鸡骨草胶囊【药物组成】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牛至、毛鸡骨草、白芍、大枣、栀子、茵。4。第1章急性病毒性肝炎陈、枸杞子。【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属肝胆湿热证者。【临床应用】急性肝炎由于肝胆湿热所致者可用鸡骨草胶囊治疗。症见黄疸,身热,口干口苦,口中黏腻,厌食油腻食物,脘腹胀满灼痛,大便黏滞不爽,肛门灼热,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用量用法】胶囊剂,每粒装0.5克。一次4粒,一日3次,口服。【注意事项】尚不明确。2.三白草肝炎颗粒【药物组成】三白草、地耳草、黄芩、茯苓。【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舒肝解郁,祛瘀退黄,利胆降酶。用于急性黄疸和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等。【临床应用】急性黄疸和无黄疸型肝炎见肝郁血瘀、湿热内蕴者可用三白草肝炎颗粒治疗。症见黄疸,两胁胀痛或刺痛,气急易怒,口中黏腻,口苦口干,口渴不喜饮,食少,食后不舒,小便色黄,大便黏腻臭秽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用量用法】颗粒剂,每袋装4.5克。一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注意事项】尚不明确。。3.肝喜乐胶囊【药物组成】齐墩果酸、五味子浸膏、刺五加浸膏。【功能主治】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保护及促进肝细胞再生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肝炎、迁延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症。【临床应用】急性肝炎见肝肾虚损证者可用肝喜乐胶囊治疗。症见胁肋隐痛,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用量用法】胶囊剂,每粒装0.25克。一次4粒,一日3次,口服。【注意事项】尚不明确。的4.复方肝炎颗粒【药物组成】柴胡、田基黄、茵陈、蒲公英、甘草、金钱草。【功能主治】清肝利湿。用于急性黄疸型、无黄疸型、迁延型肝炎及胆囊炎等。【临床应用】急性肝炎由于肝胆湿热证所致者可用复方肝炎颗粒治疗。症见身目黄,纳呆,呕恶,厌油腻,右胁疼痛,口干口苦,乏力,大便溏或黏滞不爽,尿黄或赤,或身目发黄,或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5·中医肝胆科医师处方手册【用量用法】颗粒剂,每袋装14克。一次14克,一日2次,开水冲服。【注意事项】尚不明确。5.复方益肝丸【药物组成】茵陈、板蓝根、龙胆、野菊花、蒲公英、山豆根、垂盆草、蝉蜕、苦杏仁、人工牛黄、夏枯草、车前子、土茯苓、胡黄连、牡丹皮、丹参、红花、大黄、香附、青皮、枳壳、槟榔、鸡内金、人参、桂枝、五味子、柴胡、炙甘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肝理脾,化瘀散结。用于慢性肝炎及急性肝炎胁肋胀痛,口干口苦,黄疸,苔黄脉弦等症。【临床应用】急性肝炎见湿热内蕴、肝郁血瘀者可用复方益肝丸治疗。症见胁肋胀痛或刺痛,黄疸,口干口苦,苔黄,或身目黄染,尿黄便干,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用量用法】水蜜丸,每瓶装36克。一次4克,一日3次,口服。【注意事项】①孕妇禁用。②勿空腹服用。○6.利肝隆颗粒【药物组成】板蓝根、茵陈、郁金、五味子、甘草、当归、黄芪、刺五加浸膏。【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用于肝郁湿热、气血两虚所致的两胁胀痛或隐痛、乏力、尿黄;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临床应用】适用于急性肝炎湿热瘀滞,气血不足之证,症见两胁胀痛或隐痛,乏力,尿黄,疲乏无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滑。【用量用法】颗粒剂,每袋装10克。一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酌减。【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品。的7.黄疸肝炎丸【药物组成】青叶胆、竹叶、柴胡、茵陈、槟榔、白芍(酒炙)、郁金(醋炙)、佛手、栀子(炒)、延胡索(醋炙)、甘草、香附(醋炙)、枳壳(麸炒)、青皮。【功能主治】舒肝利胆,除湿理气。用于湿热熏蒸,皮肤黄染,胸胁胀痛,小便短赤,急性肝炎,胆囊炎。【临床应用】急性肝炎见肝气不舒、湿热蕴结证所致者可用黄疸肝炎丸治疗。症见皮肤黄染,胸胁胀痛,口干口苦,心中懊侬,恶心,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用量用法】大蜜丸,每丸重9克。一次1~2丸,一日3次,口服。【注意事项】①孕妇慎用。②肝硬化及虚寒者忌用。。6···试读结束···...

    2022-08-19 肝胆外科手册 肝胆外科手册书籍

  • 《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脾胃中医特色外治372法》庞国明,赵庆华,刘静生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脾胃中医特色外治372法》【作者】庞国明,赵庆华,刘静生作【丛书名】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页数】221【出版社】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5214-2327-3【分类】脾胃病-中医治疗法-外治法【参考文献】庞国明,赵庆华,刘静生作.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脾胃中医特色外治372法.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病中医特色外治372法》内容提要:本书搜集了近几十年来脾胃中医外治方法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发展编撰而成。全书分为概论和临床应用两部分。概论部分概述了脾胃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历程、脾胃病常用外治法、中医外治法作用机制以及注意事项、如何提升中医外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部分详论三十四种脾胃疾病,实用性强的中医外治法,特别是每种疾病都有中医外治法的综合评案,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荟萃了当今脾胃病中常见病临床外治方法,对从事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的临床医师、教师及科研工作者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脾胃中医特色外治372法》内容试读去S「E代全斜园中家冒朝C铁氛贷帕纸夜泳胃朝计一策断个一工U登,代暗斑推要重帕喘农西不学刘中代计学帝代球胃郸:如讯是呼放氏举部代胃郸,棋整漆至国站炸春野女武史闲帕身代胃潮,代别的止宠烽文举辉麻安劐高者空会并眷的,麒宋两自韵:心林怦一比如中强龙闲部竹甄垫胃郸关肼,实匣身是一长亲本村备雨青阳:妈闷钢处的该T向海学聊冰如讯的永土样武来李,麒袖示金宠杀麻善宗人出程日学帝代胃朝,围论晋两至国熟将春,一经并,首『I古t帝农,中式首S牛全《(谦二十正》帕棋相园划县《氏赤二十正》则回,出笔桂,箭,塘,熏破,者式帝代麻金言思帝者帝代《竹藏柴寒诗》《内等黄》成,什到古暗一啪生武帝根缝途笔衍者,盛,熟率,恭熏,酒提姓苷中《空内帝黄》。贵自武在慰蛇群田血备代帕腱田呼升国城T蜘安,数简的脉胃郸帝者备根,郸二引用“:卷就m风朝代帝斯帝校用恤言中《新铺真味王·同装》卉时》”帝回萨而进▣,田州当黄心脉,肤中朝,章武,风朝日含赫而割,削,亮陳草灯,数”:酰纳帝干甲可者中《泳笨·对,怀不,赫阳<小“破,斯式帝根到中禄郑胃朝武帝拳本中《寒诗》“。马,脂翅,寒计““觉,1其孟世高安,乔更啜,出形而刚,骚赏稠…床田,脉阳处““【1瞧陳,难白公出郸乘用州,装而彩想口七,新泳帝去率音用每啡能芽一策鼠梁骐相国三“,长图心笼,菩至不想曾单,5《引卧单·件好司》《动学·牛殿·志国三》帮,案因帕“率脊数鉴,指前面。,中部弃家菩“:录翩帝者备代用膜自剖,二麻的年学警慌氏,学萨干由,曲向计善原千虹草本途众腿田自剖2脾胃中医特色外治372法第一节脾胃病外治法的发展历程脾胃病外治学说作为中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脾胃外治学说开始初步形成:隋唐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科教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脾胃外治体系进一步得到发展,相关脾胃外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成为一种特色;金元时期,李东垣补土派的形成将脾胃学说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明清时期,脾胃外治学已经进入完善和充实阶段。一、春秋战国至两晋时期战国时期的《五十二方》全书283首方剂中,外治方占137首,并载有多种外治方法,如熏、敷、涂、音、封等法,可以说《五十二方》是记载外治为主的一部古医书,对《黄帝内经》《伤寒杂论》外治法治疗思想亦有启发。《黄帝内经》中有热熨、膏涂、熏蒸、摩擦、温灸、沐浴等多种外治法治疗脾胃病的简述,反映了战国汉代初时期的外治法应用概貌。如在《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有应用外治法治疗脾风的描述:“肝传之脾,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灵枢·杂》中有取嚏法可用于治疗呃逆的描述:“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伤寒论》中亦载治疗脾胃疾病的中医外治方法,如“少阴,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少阴,吐利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三国时期华佗是第一位较系统地运用膏摩法治病的医家,据《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和《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曾用外治法治疗肠:“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二、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众多本草及方剂著作问世,由于药学、方剂等学科的拓展和第一章概论3创新,给临床用药带来大量创新的经验,极大促进了中医外治学的发展。隋代《梅师集验方》记载以吴茱萸酒热敷治腹中癥瘕疾病。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50余种外治之法并记载了脐疗外治法,创脐疗膏药,如紫金膏、太乙膏等。书中还记载了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妇人泄利:“久冷,及妇人癥瘕肠鸣泄利,绕脐绞痛,灸天枢百壮,三报之,勿万针。”三、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战乱频繁,百姓颠沛流离,饥饱无常,脾胃病多发、常发,促使脾胃外治法也得到快速发展。《南阳活人书》载用葱白烘热敷脐治“阴毒腹痛”之经验。《圣济总录》初步探讨了中医膏药外治法治病之机制:“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四、明清时期经过先贤的总结,历史发展至明清时期,外治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方药齐备,从而为外治法治疗脾胃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学术环境,并于清时鼎盛,最终出现外治之宗。」《景岳全书》载治积聚医案中有“用艾火灸章门十四壮,以逐散其结滞之胃气”。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载有很多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如“二便不通,草乌头,葱蘸插入肛门,名霹雳箭”“二便关格,白矾填脐中,滴冷水”“口糜,白矾化汤灌”等。《古今医统》载:“积聚痞块,灸痞,灸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是穴,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寿世保元》以药熨治疗“腹内有痞者”,所用药物有:皮硝、千金贴痞膏、鸽粪、大蒜、木鳖子肉等。《普济方》收录了众多外治方剂,以及敷脐、熏洗、热熨等治疗脾胃疾病的外治之法。叶天士亦用平胃散热熨脐部治痢疾。《串雅内外编》是清代赵学敏从民间医疗经验中整理、筛选出简、廉、便、效的方药精粹编著而成。书中涉及外治法运用有97条,其中灸法8种。在给药途径上有敷、贴、洗、擦、浴、蒸、艾灸及探吐法、踏坐法等;在剂型上有丹剂、粉剂、锭剂、膏剂等;在配剂上有酒、醋、乳4脾胃中医特色外治372法汁、睡液童便胆汁、蜜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外治法给药体系,包括许多脾胃病外治方法,中如在塘针刺闲荣和“灸法门(中果用针刺治疗糊孙痨(小北因寄生虫或脾胃病等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针灸逢源》云:“宜用灸以拔其结络之根中多灸为妙:中火力所到,S则其坚聚之气自然以渐解散第灸痞之法非天次便能必效,须择其要处至武,连次陆续灸之,:无有不愈者。”“净可《理瀹骈文》为清代吴尚先所著,此书被认为是中医外治学大成之作,吴尚先被尊为外治之宗师。书中对外治法,尤其是内外治,在理、法、方、,药等医学思想及治疗方面,离均有系统的阐述。醚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内外治思想是其突出特点。吴氏于《理瀹骈文》中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洽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琴医理药性无二其而神奇变幻。”吴氏此言说明外治与内治在理法方药四要素中理方药是相同的而不同的只是法而已,即治法不同。吴氏尤其重视中焦脾胃之洽其于《理渝骈文》云:“脾胃中州,经络之气皆交归于中以营运真灵之气者也。人以胃气为本,膏药补法,在借胃气。故无论何,总以一膏先顾脾胃,使脾能健运興则饮食增而精气自足。虽有外侮,亦可御矣。”,因中焦脾胃乃后天之本树,又为人体水谷精微物质变化之器,飞为五脏术腑正常运行之枢纽,故此无论内治、外治皆应注重脾胃。其在论著中记载了很多治疗脾胃病的外治法其如“中焦郁积,用金仙膏为多,“气痛献腹痛立效等用4寒热之药为饼置脐上,刘以熨半盛炭求烫之,《治伤寒食积,即为饼剂”会升即。“户胃三撒霜霸含,「人就酯蕊,火白草,断不卸二”吸,出阳赫采升擀《国会古》。花“靠陌白,奥口“木藏,中粗而白,剂关明二“葡,广灸士盘,穴新四两穴命中脊泳渠期“:举史:心第二节脾胃病的常用外治法“士灸古.氏帝校途众T泉冲《式符普》窖肉干潜木,蒜大,粪黯,膏根金赋婧申医外治法治疗疾病自古有之,历代医家皆有善用者,外治法如针灸外敷、膏药等疗法皆应用广泛。随着社会的进步,近代中医药外治方法进共步发展壮大,借助现代科技发明了许多新的外治法,如中药离子导入电针疗法透皮贴敷法等。中医外治法方法多样应用简便,安全有效,被广大患者所青睐。外治法治疗多种脾胃疾病疗效显著,可单独应用者亦东S「E合伦鱼第多章概论5可与内治法联合使用。映外治法同内治法样,也须根据病变部位进行辨证施治黄方可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兹将常用外治法介绍如下。在,南廊胃等木潮,澈禁,状通幸程的击泳器胃麻举朝(一)灸脐疗法氏州举灸脐即在肚脐上做艾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人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具有绿色自然、简单易行、效果突击等话多优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绿色养生方法。有直接灸与隔药灸两种。第一法:艾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cm处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映第盖法:,神阙隔姜灸。£在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艾炷,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本法应用于脾胃病的主要作用如下史(£)(1)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菩不咖出司计受延向厨血出:音(·灸脐疗法可增强脾胃功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治方胃痛、反胃、痞满飞叶泄得等尉菌天片科液难宜小患(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灸脐疗法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通畅,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3)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米水就处(三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治疗肠麻痹、腹痛等,并且有防病驻颜,养生延年之效。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治疗虚劳诸疾,神经衰弱等病症,或预防保健,回春延年。好滑.内(击针刺疗法理中内输人封,微点并和前蒂目夹静血五用如针刺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指导下,运用针具针刺6脾胃中医特色外治372法人体的穴位或者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疗法治疗脾胃病主要包括胃痛、痞满、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胁痛、黄疸及脾经和胃经引起的经络酸胀、疼痛、麻木等。1.操作方法(1)进针:①确定穴位;②施术部位常规消毒;③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毫针;④施术者对准穴位进针。(2)留针:进针完毕后,留针20~30分钟,待得气后,根据患者的证候选择补法、泻法、平补平泻等行针手法。(3)起针:取出穴位上的针具,注意核对穴位和针数。2.禁忌证(1)孕妇慎刺,怀孕3个月以下者,不能针刺脐腹及其以下穴位,怀孕3个月以上者,全身均应禁刺。(2)小儿囟门未闭合时。(3)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者肿瘤部位。(4)有出血倾向或受伤后出血不止者。3.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患者不宜取站立位治疗,以防晕针。针刺过程中应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反应,了解患者心理、生理感受,发现病情变化,立即处理。术后避免立即剧烈运动。(三)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热力或抽吸,排出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通络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一种技术操作。拔罐疗法应用于脾胃病范畴可治疗胃痛、痞满、呕吐、呃逆、腹痛、泄泻、肩背酸痛、肢体麻木等。1.操作方法用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并点燃,伸入罐内中段,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一周,使罐内形成负压后迅速抽出,将罐扣在所选部位上,待火罐吸···试读结束···...

    2022-08-19

  • 《中医小儿证调养膏方》向希雄|(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小儿证调养膏方》【作者】向希雄【丛书名】中医调养膏方丛书【页数】313【出版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8【ISBN号】978-7-5706-0948-2【分类】中医儿科学-膏剂-方书【参考文献】向希雄.中医小儿证调养膏方.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8.图书封面:病证调养膏方》内容提要:中药膏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论》再到《千金方》,膏方的应用逐渐成熟。现代社会,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中药膏方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调理治病、扶正祛邪的功效,且口感良好、携带方便,在未的防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是《中医调养膏方丛书》的分册,本书稿介绍了少儿调养膏方药物的选取,道地药材的选择及膏方配伍原则。采取一病一按的形式,先述机,再剖析所用方剂,对膏方的用药特点进行了精细分析。是对儿科医生、医学生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列举了大量传统和现代中医对少儿相关病症的“膏方”方剂及各方剂的配方、制法和功效等。《中医小儿证调养膏方》内容试读第一章儿童膏方概述第一节膏方概述膏方又称膏剂或膏滋,含滋补、涵养之意,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传统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者,《说文解字》有“肥也”的释义,而《释文》又言“用以润物曰膏”。前者道其肥中医厚脂溢之性状,后者论其荣润滋养之作用。秦伯末先生称“膏方备小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亦称膏滋药”,又说“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之义”,此为对膏方含义的恰当诠释,其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膏方依据传统中医的理法,辨证用药,疗效与养生结合,充分反映了鲜明的中医特色。膏方的起源和发展调养膏方春秋战国时期:膏方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五十二方》中就具有膏剂三十余方,制作时加用膏糊剂而称为“膏之”。其中记载“治病毋时,二、三月十五日到十七日取鸟卵,…而乾,不可以涂身,少取药,足以涂施者,以美醢之于瓦鬻中,渍之可和,稍如恒。煮胶,即置其于火上,令药已成而发之”。这种胶状剂与传统的胶剂阿胶、鹿角胶不同,类似于现代煎膏剂的一种,即将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入糖、蜂蜜等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这说明在春秋时候就有了膏的相关制作和使用,而到了战国时期,《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用煮烂大枣捣烂成泥状制成的枣膏。汉、唐时期:汉唐的“煎”同现在的膏方相似。虽汉唐有“膏”002的称谓,不过还是以治疗为主,分成内服和外用两类;而“煎”则多用于内服,不仅用于治疗,还常常作为调补之剂。《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两个膏。《灵枢·痈疽》中的豕膏,用以治疗猛疽化脓和米疽,为猪脂入膏的应用扩展了思路。在《灵枢·经筋》中记载了马膏的应用:“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公论膏方内服的最早记录,当推《金匮要略·腹满寒宿食脉证并治》中所记载的大乌头煎,其煮水得膏的这种制膏工艺与现代膏方的制作工艺比较相似。目前能查到首次黑膏药制备的记载,见于《肘后备急方》,其中所载的膏剂多以苦酒(即醋)与猪油为溶剂,除了外用,也不乏内服膏剂。南北朝时,陈延之所著《小品方》中所载地黄煎,是以单味生地黄煎制而成,第一章有补虚除热的作用,是最早的滋补膏方。唐宋时膏方已开始向补益方向转变,最负盛名者当属《洪氏集验方》中的琼玉膏:“万神俱足,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发白变黑,返老还童,行如奔马…神识高童膏迈,夜无梦想。”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个别“煎”方与现代膏滋方非常相似,制剂上多采用水煎去渣,取汁,浓缩的概述工序。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大肠腑方》之苏子煎,按“上五味,捣苏子,以地黄汁,姜汁浇之,以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又绞令味尽,去滓,熬杏仁令黄黑,治如脂,又向汁浇之,绢绞往来六七度,令味尽,去滓纳蜜合和,置铜器中,于汤上煎之,令如饴,一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可见制法讲究,起养阴润肺、降气化痰的效用,主要治疗阴虚之咳喘。在美容上,《千金翼方·卷第十二·养性》中有“生地黄五十斤,捣之,以水三升搅取汁,澄去渣,微火上煎减半。即纳好白蜜五升,枣脂一升,搅令相得乃止,每服鸡子大一枚,日三服,令人肥自美色”的论述。王焘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载“古今诸家煎方六首”,皆是调补身体,滋养却的膏方,包括《广济》的阿魏煎、鹿角胶煎、蒜煎方、地黄煎,《小品方》的单地黄煎,《外台·近效方》的地黄煎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膏、煎在称谓上无明确分别,003但有膏逐渐取代煎的趋势。如北宋《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治虚劳羸瘦无力的地黄煎,卷二十七治虚劳渴、四体虚乏、羸瘦的括蒌煎。而其后的《圣济总录》所载栝蒌根膏,以“膏”命名,含生栝楼根和黄牛脂共同制成,有养胃生津之效。南宋《洪氏集验方》中用以治虚劳干咳的琼玉膏,有生地黄、人参、茯苓和白蜜合方,至今仍广为沿用。此外,尚有许叔微的宁志膏和国老膏、《东垣试效方》的清空膏、《丹溪心法》的藕汁膏等,皆是却养身之品。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为膏方发展的成熟阶段。在膏方的名称上,多以“某某膏”的方式命名,且多以功用、意象等角度出发。如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中“通声膏”以效为名,取窍开声通之意,中医以治气阴耗伤之咳嗽气促,胸中满闷,语声不出之证。此时“膏小已成为滋润补益类方剂的专用名;至于“煎”,则指水煎剂。如明代《景岳全书》所载两仪膏,气血双用,两仪相生,主治气血两亏,癌嗜欲劳伤,胃败脾弱,下元不固诸证。明代在内服膏方的运用上更注重养生,如《寿世保元》中载有“益荣卫,生血悦颜色,延年益寿”功效的枸杞膏;《摄生众妙方》中载有“轻身益气,令人不饥,延调年不老”功效的天门冬膏及“至百岁身轻气壮,积年不废,可以羽化'的金髓煎。清朝时期,膏方已趋成熟,自宫廷至民间,出现了许多方滋补养生、却老全形的著名膏方。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具有“平补脾元,调理胃气”功效的资生健脾膏,具有“先后天皆补,气血双理”功效的扶元益阴膏;《医宗金鉴》中具有“大补精髓益气养神功效的龟鹿二仙胶等。膏方应用更加受到重视,并且更加灵活,如叶天士的《叶氏医案存真》卷一记载其取培实孔窍法治精血五液衰夺,阳亢化风之证,方用熟地黄、枸杞子、藕汁、河车胶、紫石英、甘菊炭、茯苓、人乳粉,熬膏下用蜜。可见此时已经随证选方,定制膏药了。再如吴尚先的《理瀹骈文》提出:“膏方取法,不外于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虽言外用,却着实为选方入膏004提供了新思路。到了晚清,名医张聿青所著《膏方》中所载的膏方用药往往达二三十余味,有的甚至更多,他认为膏方配置必须是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万不可妄投补益之品。该时期所记载的膏方同前几个阶段相比,在数量上要远远超出。如明代方贤著的《奇效良方》汇集了宋明医方,其中收载的膏方甚多,如补精膏、黄精膏等。洪基所著的《摄生总要》,内含多种膏方,纂辑了诸如“龟鹿二仙膏”等著名膏方,并被广泛使用。在制作上,明清时期已基本固定:用水多次煎熬,浓缩药液,最后加蜂蜜等成膏。在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谓“膏者,熬成稠膏也”,而明代倪朱漠所著《本草汇言》中亦有膏滋的详细制备方法。近现代时期:进入近现代,膏方的运用研制飞速发展。首先,第一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膏方,使得膏方的科学应用提供了依据;其次,现代加工工具的运用使得膏方的制作更加便捷,节约了时间,童降低了成本,使其推广成为可能;再次,膏方被应用于西医疾病,特别在慢性病的治疗上,膏方起了重要作用,诸如治疗高血压的降方压膏,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支扩膏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秉承先辈经验基础上,膏方数量有所增多,许多专著得到相继面世。历史悠久的中药店,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上海雷允上、上海童涵春堂等均有自制膏滋药,如首乌延寿膏、八仙长寿膏、葆春膏、参鹿补膏等,制合方法,皆有其独特之长,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许多著名中医专家,均有配制和应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经验,如秦伯末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蒲辅周老中医,在调理慢性病时,喜用膏丸缓图,临床经验甚多,近代名家丁甘仁亦擅长以膏论治,颇具影响。1929年,秦伯未的《膏方大全》出版,并1938年,《谦斋膏方案》出版;1962年,《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出版,载膏方58首,为当时载膏方最多的书,1989年,《全国中成药产品集》出版,所收膏方增至152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膏方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过去主要是我国南方应用膏方,现在北方应用膏005方也多了起来,许多医院成立了未预防治疗中心,体现了膏方的应用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发生改变,由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环境等因素导致的疾病在增多。传统膏方内涵难以守旧,山楂、虎杖、蒲黄、黄芩、黄连、大黄等药物进入膏方中已经十分普遍,故膏方的含义已经演变成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整,临床应当在“调”治上下功夫,如此才能有所作为。二、膏方的特点膏方是养生保健中常用的中药剂型。其理论基础是平衡阴阳,治病求本,五脏、重脾肾,精、气、神三位一体。膏方通常用以中医滋补强身、保养脏腑、祛除病邪、消除病痛,适宜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者。膏方与汤剂相比,主要优点是服儿用方便,服用量小,减少了汤剂每天煎煮的麻烦,且口感较好,又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辨证论治、量体施方是其不可或缺的内涵,证这也是膏方长盛不衰的缘故膏滋可用于纠正亚健康、补虚扶弱、延年益寿、防病治病。膏调方的确定,需要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根据个体身体健康状态,通养膏过辨证论治,全面综合考虑后制定。由于膏方的使用与一般治疗药不同,其组成药物的数量较多,剂量较大,多为20~30味药材,服用时间较长,一般一料膏方药物用量为平时处方的10~20倍。三、膏方的作用与适应证由于膏滋方以补虚纠偏、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协调脏腑功能为主要目的,所以多用于虚证、慢性病缓解期或稳定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年幼或老年脏气功能不足等。1.补虚扶正凡五脏亏虚、气血不足、阴阳虚损,体质虚弱者均可服用。如年幼儿童脾胃虚弱或反复外感,外科手术之后,妇女产后以及大病、006···试读结束···...

    2022-08-19 膏方 中医调养肠胃 膏方 中医调养脾胃

  • 《现代中医呼吸学》金海浩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中医呼吸学》【作者】金海浩主编【页数】203【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5【ISBN号】978-7-5578-5173-6【分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治疗学【参考文献】金海浩主编.现代中医呼吸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5.图书封面:病学》内容提要:本书由编者在继承、整理历代中医相关肺系证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在编写过程中适当吸收了现代中医呼吸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临床常见呼吸科疾病的因病机、证、辨证诊断和治疗的内容,突出介绍了辨证论治的内容。《现代中医呼吸学》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的基本理论与诊治方法第一节中医学对呼吸的认识一、中医对呼吸系统生理的认识1.肺的解剖形态(1)肺的位置和形态:中医学将呼吸系统也称肺系,包括鼻、咽、喉、气管(气道)、肺脏等组织器官。肺在胸中,分左右两叶,上与气道相连,通于喉,开窍于鼻。肺呈白色,其虚如蜂巢。《难经》四十二难日: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肺在诸脏中位置最高。《素问·痿论》中说:“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灵枢·九针》也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因此,《类证治裁》直言“肺为华盖”。(2)肺的经脉循行:手太阴肺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膈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际,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2.与肺相应的体表部位肺开窍于鼻。鼻是自然之气和身体之气交换的通道。鼻通过息道与肺相连,具有主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正如《灵枢·脉度》所言“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故而,治疗鼻部疾病多从肺入手;内科临床也常能由鼻部症状来推断呼吸系统疾病,如鼻塞、流涕等症状多因肺气失宣而致。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是体表的通称,包括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皮肤、汗孔、汗毛等组织。肺与皮毛相合,是指肺与皮毛相互为用的关系。肺对皮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肺气宣发,从而温煦皮毛,通过卫气来调控玄府的开合,防止外邪侵入,以及发散邪气于体外。另外,肺气宣发,还可以布津于皮毛,从而达到润肤泽毛的效果。3.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司呼吸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古人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的说法。现代中医呼吸学肺主呼吸之气,这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指呼吸运动,也就是说人的呼吸是由肺来主导的;另一方面是指呼出和纳入的气体。吐浊纳清,是正常的呼吸功能所在。如何分别清浊,这也是肺主气的功能。这其实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呼吸之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判断人的生命存在与否就看呼吸的有无。然而,古人也认识到呼吸不只和肺有关,还与肾、心等脏有密切关系。比如呼吸要有一定的深度,全仗肾的纳气功能正常,这就是所谓的“肾为气之根”。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生成和运行的作用。后天之气的生成与肺有着直接关系,尤其是宗气的生成,宗气是贯心肺以行血脉的人体动力之气,它是由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所上输的精气组合而成。宗气直接影响血液的循行,是后天生命的动力之气,非常重要,人不可离之须臾。全身的气机也依靠肺来调节。气机主要是指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形式。肺的吐浊纳清过程就是气机形式的特殊表现。(2)肺主宣发肃降:宣发和肃降是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宣发是气机向上向外的运动形式,肃降则是气机向下的运动形式。肺主宣发是排出体内浊气,并向外布散精微物质以滋养体肤,另外,还宣发鼓动卫气敷布于体表,从而温养皮肤、抗御外邪、调节玄府。肺的肃降功能是指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它所纳入的清气必须向下沉降才能由肾摄纳,气才能有根于下,而不会浮游于上,并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向下布散从脾运输于肺的水谷精微,同时也使水液下行。宣发肃降相反相成,无论哪一方面太过或不及都会出现病理状态。(3)肺主通调水道: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通道,从而推动水液输布和排泄的作用。此功能的基础实质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只有宣发和肃降功能正常,才能保证通调水道的功能。《血证论》中说“肺为水之上源”,其原因也在于此。(4)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朝百脉是指百脉与肺相通,全身的气血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宣降作用布散全身。与此同时,在肺的作用参与下所生成的宗气,贯穿心、肺,推动血液循环,肺朝百脉是助心行血的基础。(5)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是指肺有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肺主治节包括调节呼吸的节律,调节气机,调节水液的输布和代谢。(6)在液为涕:涕由肺阴所化,通过肺气宣发化为鼻窍之液体,具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窍,故鼻涕属于肺之液,《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液…肺为涕。”肺气正常则鼻涕润泽屏窍而不外流,若外受风寒之邪,则鼻流清涕;受风热之第一章呼吸的基本理论与诊治方法3邪,则流黄涕:受燥热之邪,则涕少鼻干。(7)在志为忧:以五志相配五脏,肺在志为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忧和悲的情志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大体相同,都是非正常的情志刺激反映,它们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消耗,如《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伤肺气。反之,在肺虚时,机体对外来不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4.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而其位最高,故用“华盖”来形容,华盖本指帝王的车盖,它有遮阳避雨之用。用它来类比肺,一是为了说明肺的位置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肺具有最先受邪的特性,其气直通于天,受天之清气,易御天之浊气。(2)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这只是说明肺易感外邪。生理上肺清虚娇嫩,故在理上就表现为邪先伤肺,所以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就十分重要,而且要以改善生活环境为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尽力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给这个娇脏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二、呼吸系统疾病常见致病因素中医对疾病病因通常分为三大类,即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这三类因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都能见到。而由于肺的特殊生理特性,呼吸系统疾病多由外因而引发,可有内伤在先,亦可仅由外邪致病。1.外因外因包括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还包括疠气、痨虫、粉尘等。(1)风:自然界中的风是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因此把具有善动、轻扬、开泄等特点的致病因素称为风邪。风邪具有以下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点。风性开泄是指风邪为害会使人腠理疏泄,汗液外漏。由于风性轻扬,有向上向外游行的特点,《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高居诸脏之上,号为华盖,放风邪犯入,多先由肺受。风性善行数变,“善行”是风邪变动不居、游走不定的特性。“数变”是因“善行”而致的必然结果,使风邪致病后变化多端,而且变化速度较快。再者风为百病之长,易于兼夹其他邪,比如风兼寒而成风寒,风兼热而成风热,风兼湿而成风湿等。(2)寒:寒者,冷也。自然界里具有寒冷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为称为外寒。寒邪致病具有以下特性:首先,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侵犯后,人体以阳气来抵御,邪正相争,日久则伤及阳气。其次,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郁滞不通。现代中医呼吸学寒邪犯入,常致经脉凝滞不通而出现疼痛等证候。最后,寒性收引。收引是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缩、牵引样的特征,故寒邪侵犯人体可表现为气机收引、肌腠闭塞、经脉收缩挛急的致病特点。肺合皮毛,寒邪多自外而犯皮毛,或从口鼻而入,其收引之性使肺气不舒,宣降不能,故感寒则玄府不开而无汗,肺失宣降而咳喘等。(3)暑:暑是夏季的特有邪气,其性火热。一般入伏以后,天气炎热,此种气候下产生的火热之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就是暑,或称为中暑。暑邪有以下致病特点:一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是夏季的炎热邪气,因此暑邪侵犯人体会出现一派热性征象,如高热、面红目赤、心烦、小便短赤、脉洪大等症。二是暑邪易伤津耗气。暑为阳邪,性善升散,再加上火热加之于人体,迫汗外泄,正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过多则伤津耗气。气伤则乏力困倦,少气无力:津伤则口干舌燥欲饮,小便短赤等。三是暑易夹湿。这一特点和季节有关,夏季不仅炎热,而且多雨潮热,热蒸湿郁,湿热相参,故此,暑邪侵犯不仅可见发热汗出、口渴、烦躁,还有乏力、不欲食、恶心呕吐、大便不爽等。(4)湿:自然界中的水湿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征,中医取象比类,凡具有以上特征的致病因素称为湿邪。湿邪有以下致病特点:一是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耗阳气。湿是水的变生物,其性属阴,所以湿为阴邪,湿邪留于人体,阻碍气机运行,气机受阻则症见胸膈满闷、脘腹胀痞不适。湿是阴邪,阴胜则,所以湿邪易伤阳气。二是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所以湿邪致病的临床表现具有沉重的特点。如果湿邪袭表,可见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又如湿邪留滞关节,可见关节重着疼痛。“浊”,即浑浊、污秽之意,指湿邪为,其排泄物和分泌物等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可见面垢、眵多;反映在下部则见小便浑浊不清、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妇女带下过多;反映在肌表,则可见湿疹、滋生秽浊等。三是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症状的黏滞性。湿邪致病多可出现黏滞不爽的症状,如湿滞大肠,腑气不通,大便黏滞,便后不爽,欲罢不能:湿聚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涩滞不畅,舌苔厚腻。其次是病程绵长不易治愈。四是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有渗下的特性,湿邪致病也具有易伤及人体下部的特点。五是湿浊所犯,多聚而为痰,肺为贮痰之器,痰阻肺中,则形成多种疾病,如哮喘、咳嗽等,一般在临床表现为咳痰,且痰多易咳。另外,痰留肺中,可变生他,因为痰本身不仅是病理产物,而且是致病因素。(5)燥:燥是秋天的主气,具有干燥伤津的致病因素称为燥邪。燥邪的致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燥为阳邪,易伤津液。津被燥伤则出现一系干燥、涩滞的第一章呼吸的基本理论与诊治方法5症状,如目睛干涩、口唇干燥、大便燥实难解、皮肤干裂等。二是其邪易从口鼻而入,口鼻乃肺之门户也,因此,燥最易伤肺。肺为燥伤,则肺津首先受损,症见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甚或音哑声嘶、咳痰带血等。(6)火:火即热,具有火热之性的致病因素称为火邪,一般多在夏季出现。火邪的致病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所以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外如头目,内如心肺。火邪上犯可见头痛目赤,鼻头红热,咽红而痛:火扰心肺则见心烦不安,肺热咳嗽,甚者狂乱神昏。叶天士曾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说明肺对火热之邪易感。二是火为阳邪,易伤津耗气。一般火热伤人会出现发热、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症状,火邪在内煎熬阴液,从而津伤阴损,出现一系列的干燥症状。三是火易扰心神。五脏之中,心属火,邪火与心火相应,火入心包,则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心烦不眠,甚或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等。四是火邪易成疮痈。比如火热入肺且不能及时得解,则灼伤肺叶,热盛肉腐而成肺痈。(7)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传染性的邪气,又称为疫气、疫毒、戾气、异气、毒气等。疠气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从口鼻而入:也可通过饮食传人;也可因蚊虫叮咬而进入人体。疠气侵犯所致的疾病称为疫病、温、瘟疫等。疠气的致病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传染性强。疠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人体,一般侵袭力很强,无论老少都易感染。二是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疠气是一种致病能力很强的邪气,一旦接触就会立即侵入人体,导致疾病发生,发病后变化迅速,防治稍有不妥就会直陷入血,使病势危笃。三是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因为一种疠气引起一种疫病,故当某一种疠气流行时其临床症状基本相似,故《素问》称:“无问大小,症状相似。”比如2003年所发生的流行性疾病SARS,都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甚则呼吸困难。2.内因(1)饮食不节:主要是饮食没有规律,或过饱,或过饥。如果过食肥甘厚味,积滞于肠胃,则致脾胃不运,或郁而成热,或聚而为痰,痰热之害,都可成肺疾。如久受饥饿,则后天之本乏源,气血生化不足,可致肺叶痿软。如饮食生冷,饥饱失调,损脾伤胃,日久脾虚失健,痰浊内生,上逆于肺,肺失宣降而。如饮食不洁,邪自口而入,亦可以犯肺,出现咳嗽、咳痰、气短、气喘等症。(2)情志失调1)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七情可根据五行的类象相比而归入五脏:喜与心相应,怒与肝相应,忧、悲与肺相应,思与脾相应,惊、恐与肾相应。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所做出的七种不同的6现代中医呼吸学情志反映,一般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只有突然或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七情能否导致发病,除七情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外还与个体本身的耐受性有关。2)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脏腑和气血是七情活动的物质基础,如五脏与七情有着相对应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喜和心相应,就是说,过喜会伤心,反之,心气不足或心气涣散也可以喜笑不休。七情与气机也有相应的关系,可总结为: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3)七情的致病特点①七情皆从心发,心藏神,主宰人体的生理活动,也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情志就是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②直接伤及内脏。由于五脏是七情的生理基础,因此,七情太过直接伤及脏腑,而且有相对应的关系,比如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总之,情志刺激,使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失于疏泄,肝失条达,肺气闭阻,可出现胸闷胸痛、喘息咳嗽;如气郁化火,气火逆肺,肺失肃降,产生胸闷胁痛、烦躁易怒、气逆咳喘、咽中不爽等症状。(3)劳倦过度:劳力、劳神或房劳过度,伤及人体的正常生理,从而成为疾病生成的原因。劳力是指过度使用体力,且不能及时休息。脾主四肢肌肉,所以劳力过度首先伤脾,脾运不健,生化乏源,不能有效地向肺上输精微物质,肺无以布则肌消皮稿、毛枯发落;另外,脾运不健则水液代谢能力低下,水湿不运则聚而成痰,痰贮肺中,则变生肺疾;再者,脾气被伤,日久肺气也因之受损,导致脾肺同。劳神是思虑过度、劳伤心神的简称。房劳是房事不节,纵欲过度,精伤肾亏。肾阳亏虚则肢冷怕寒,腰膝酸软;气虚则乏力懒言,肾不纳气,则气短不足以吸;肾阴亏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红,舌红苔少,脉细数。(4)内生五邪:包括内风、内寒、内热、内燥、内湿。内风可由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风动所致。内寒是阳气虚衰、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故又称虚寒。内燥是津伤液耗的一种表现,其证多由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后伤亡津液,或失血过多,或久病精血内夺等原因引起。内火主要是脏腑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其中阳盛者属实火,阴虚者属虚火。内湿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失职,致津液不得运化转输,故湿从内生。(5)病理产物: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可变成致病···试读结束···...

    2022-08-19 epub电子书 epub pdf

  • 《中医脑方药应用》王蕾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脑方药应用》【作者】王蕾主编【页数】339【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132-5897-5【分类】脑-中医临床【参考文献】王蕾主编.中医脑方药应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图书封面:病方药应用》内容提要:本书的总论主要介绍中医对脑和脑的认识、中医脑辨证论治规律,突出治法及方药应用特点;下篇系统介绍10余种脑的概念、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药、病案简析和医论选录等六个方面。本书的主要特色是突出方药的运用,不但在总论中强调中医脑的总的治法,在下篇各个不同的脑病中又强调了针对本的方药运用,并配有不同证候对应的若干方剂。全书内容结构完整,实用性强。故此选题切合当前脑科学界的学术前沿的发展。《中医脑方药应用》内容试读总论第一章中医脑概说总论其盖,下在风府。”有关脑的结构,在《道藏》中收载的历代道书中均有较详细的记述。人脑大体上分为“九瓣”或称“九宫”,即四方四隅并中央,皆为神灵居住之所。而现代神经解剖研究明确了人脑由两个额叶、两个顶叶、两个颞叶、两个枕叶以及中央部位间脑共九部分构成。脑内九宫名称及功能,从道书《大洞经》开始逐渐固定下来。《道藏·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一卷·九宫紫房三丹田诀》云:“夫却入者从南却往就项后之北是也,两眉间上却入三分为守寸双田…凡一头中有九宫也。”这是对九宫的名称和解剖位置的描述。古人通过研究发现,脑髓结构细致精巧,沟回众多,复杂难分,谓有“百节”。如《道藏·云笈七签·黄庭内景经·至道章》说:“泥丸百节皆有神,脑神精根字泥丸。”古人还认识到脑与脊髓的关系,如宋·邵康节《观物外篇》曰:“今视藏象,其脊骨中髓,上至于脑,下至于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两向,皆有细络,一道内连腹中,与心肺缘及五脏相通。”说明脑与脊髓相连,并通过“细络”和内脏相通。清代刘思敬在《彻剩八编内镜·头面脏腑形色观》中对脑的解剖论述更为详细,如“颈节膂髓,连脑为一…脑之皮分内外层,内柔而外坚,既以保全体气,又以肇始诸筋,筋自脑出者六偶,独一偶逾颈至胸,下垂胃口之前,余悉存顶内,导气于五官,或令之动,或令之觉。又从膂髓出筋十三偶,各有细络旁分,无肤不及。其以皮肤接处,稍变似肤,始缘以引气入肤,充满周身,无弗达矣。筋之体,瓢其里,皮其表,类于脑,以脑与周身联系之要约”。说明古人对脑及脊髓、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已有与现代解剖学较类似的描述。(李国菁)》5脑方药应用第二节】脑的生理功能脑藏髓,主神志,为元神之官,生命之主宰。脑之经脉为任、督二脉而统帅诸阴诸阳。一、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脑为至清之脏,不能容邪,犯之则。如王肯堂在《证治准绳·真头痛》中云“盖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可治”,因“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至清而不可犯也”。又“头为诸阳之会”,头位居最高,属天阳之位,只有阳气通达,才能“若天与日”,使脑髓转运疏泄,以敷布周身。故脑内蕴清灵纯阳之气,不能容邪,邪犯则则难治。《医述·卷十一·杂证汇参》云:“脑为髓海…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耳目皆由以禀令,故聪明焉。”脑以清灵为其性,脑清则神识清明,主持有度,灵动机敏。又脑为髓海,髓属液,至清至纯,水谷精微中和合而为膏者才能得藏。清灵之气“喜静谧而恶动扰,静谧则清明内持,动扰则掉摇散乱”(《证治准绳·眩晕》)。在正常情况下,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以保持脑髓清纯灵动之性。《素问·脉要精微论》谓“头者,精明之府”,《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脉要精微论》张志聪注“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说明脑是精神汇聚之所,以主神志活动。《颅囟经》云“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程杏轩引《会心录》日“夫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6···试读结束···...

    2022-08-19

  • 《呼吸中医诊治与调理》李建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呼吸中医诊治与调理》【作者】李建真主编【页数】304【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4593-3【价格】80.00【分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法【参考文献】李建真主编.呼吸中医诊治与调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病中医诊治与调理》内容提要:本书广泛收集了古今中外呼吸中医诊治与调理的文献资料,结合作者多年临床诊治经验,对肺的生理特性和呼吸辨证论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突出了中医诊治与预防调理的方法。《呼吸中医诊治与调理》内容试读第一章肺病证第一章肺病证第一节感冒感冒为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主要是感受外界六淫邪气而发,临床上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喷嚏等为主证。感冒亦称伤风、冒风。【疾病诊断】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所致。一般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1.普通感冒其病源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诊断要点为:①起较急,全身症状有发热、恶寒、全身酸痛、乏力、纳减等;局部症状有打喷嚏、鼻塞、流涕、咽部干痒、疼痛,声音嘶哑,或咳嗽等。②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患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急性传染性疾病初期可有类似症状,要注意鉴别。2.流行性感冒其病源为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抗原性变异频繁,常引起暴发或大流行。其诊断要点为:①起病急,局部症状一般较轻,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畏寒。全身酸痛、头痛、乏力。可伴有咳嗽,咳痰。尚可见到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的流行性感冒。个别病人可并发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副鼻窦炎、中耳炎、及单纯性疱疹等。②要注意与流行性脑膜炎及麻疹等急性传染病早期相鉴别。脑膜炎往往伴有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征。流行性感冒中医亦称为时行感冒。病毒性感冒,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3.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等。急性鼻炎,包括急性鼻窦炎,初期周身不适,恶寒或轻微发热,鼻腔干燥,鼻塞,打喷嚏。病情进一步发展,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鼻涕由清稀转为稠脓而黄,说话有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头痛等。鼻腔检查鼻黏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过敏性鼻炎,发病较急,消失也快。多清水样鼻涕,喷嚏连连,鼻塞。多无全身症状。对异物刺激敏感。慢性鼻炎又分单纯性鼻炎及慢性肥厚性鼻炎。急性鼻炎屡发不愈,或因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弯曲及慢性刺激因素如长期粉尘、有害气体等诱发。慢性单纯性鼻炎间歇性鼻塞,常左右交替,下鼻甲黏膜充血肿胀,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用麻黄素滴鼻鼻塞症状可立即缓解。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重,可持续性鼻塞,通气不畅,下鼻甲肥大,质地坚实,对麻黄素收缩反应弱。萎缩性鼻炎,发展缓慢,鼻腔干燥或阻塞感。由于鼻腔黏膜分泌腺萎缩,广附脓痂不易排出。嗅觉减退或丧失,伴有鼻根部紧束感,头昏、头痛。如有臭鼻杆菌感染,可患臭鼻症,有腥臭气。萎缩性鼻炎有的属继发性,如鼻腔手术、鼻中隔过度弯曲、鼻麻风等可引发萎缩性胃炎。2呼吸中医诊治与调理鼻窦炎,包括急性鼻窦炎及慢性鼻窦炎。鼻窦分上颌窦、筛窦和额窦。急性鼻窦炎发病后,症状逐渐加重,鼻涕呈黏液脓性,鼻塞,嗅觉减退,伴有明显的头痛和局部疼痛,以急性颌窦炎较多见。急性鼻窦炎屡次发作不能治愈,可转为慢性。上颌窦炎以额部、太阳穴处头痛为主,上午轻,下午重。中鼻道分泌有脓:筛窦炎以额部和枕部头痛为主,呈持续性钝痛,眼球移动痛,眼内眦处或眼球后方疼痛、压痛,或眼内眦肿胀。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是头痛、流脓涕和鼻塞,可伴有头胀、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4.扁桃体炎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发热(体温可在39一40℃),头痛,倦怠,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有明显的咽喉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咽部灼热感,可有反射性耳痛。检查咽峡及扁桃体极度充血,扁桃体发红肿大,可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慢性扁桃体炎,有咽痛发作或急性扁桃体炎病史。咽部不适或咽部异物感,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扁桃体肿甚时,可鼻通气不畅,夜间张口呼吸,打鼾。5.咽炎包括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黏膜的急性炎症。咽部淋巴组织也常同时发炎,常并发急性扁桃体炎。其发病急,咽部干、痒、疼痛,灼热感,吞咽不适。咽部分泌物多,多干咳,或声音嘶哑。咽部弥漫性潮红。慢性咽炎是咽黏膜、淋巴组织、黏液腺的慢性炎症,是咽部常见病,好发于中年人。咽部经常干、痒,有异物感。说话太多、气候变化或饮酒、吸烟、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时可加重。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疱。咽反射敏感,如晨起刷牙时易恶心作呕。鼻炎、咽炎常称为上呼吸道感染。除以上外,还有急慢性喉炎、咽部脓肿等。慢性上呼吸道炎症,容易诱发急性炎症而出现感冒症候。【辨证治疗】感冒多有受风受凉的病史。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发病率较高。时行感冒多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症候多相类似。感冒以实证为主,或虚实夹杂。1.风寒感冒鼻塞,鼻痒,流清涕,或伴有咳嗽,痰清稀。甚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紧或弦。病人多有受凉病史。治疗原则:疏风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克,防风10克,柴胡15克,前胡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桔梗15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茯苓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如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者,为风寒郁闭肌表,可用麻黄汤发汗,疏散风寒。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炒杏仁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如头重如裹,肢体酸楚或重痛,为风寒挟湿,可用羌活胜湿汤。2.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或汗出,鼻塞涕浊,咳黄痰,口干,咽喉疼痛,咽红,扁桃体红肿,脉浮数,苔黄。治则:疏风清热解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荆芥10克,牛蒡子10克,淡豆豉10克,薄荷10克,淡竹叶10克,桔梗15克,生甘草10克,芦根10克。水煎服。风热感冒轻证,咳嗽,眼红眼干,流泪可用桑菊饮。发热喘咳者,可用银翘散加麻杏石甘汤。3.暑湿感冒微恶风寒,发热,汗少,肢体酸楚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口渴不欲饮,胸脘痞闷,泛恶,小便黄赤,大便或溏,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则: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味:香薷10克,厚朴10克,扁豆花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藿香10克,水煎服。暑热偏盛时,可加青蒿10克,黄连10克,山栀10克。里湿偏盛,可加薏苡仁15克,白蔻仁10克、杏仁10克。小便黄赤明显者,可加淡竹叶10克、赤茯苓10克。4.气虚感冒恶寒发热,或低热,但觉时时形寒,常自汗出,鼻塞头痛,咳嗽,痰白,乏力气短,苔白,脉浮第一章肺病证3无力。益气解表,调和营卫。参苏饮加减:党参10克,苏叶10克,葛根15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橘红10克,甘草6克,木香10克,枳壳10克,生姜5克,大枣10枚。水煎服。肺气亏虚,容易感冒者,宜常服玉屏风散,黄芪120克,炒白术60克、防风60克,共为细末制水丸,每服5克,一日三次。5.阳虚感冒易感冒,感冒后阵阵恶寒,甚则蜷缩寒战无汗或自汗,汗后恶寒加重,头痛,骨节酸痛,四肢寒冷,面色觥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则:助阳解表。方用再造散:黄芪10克,人参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熟附子10克,细辛3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川芎10克,大枣10枚,生姜5克,水煎服。或用前10味药做成水丸,一次5克,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6.血虚感冒身热恶寒,头痛,无汗或自汗,面色不华,唇淡,指甲苍白,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或脉象结代。治则:养血解表。方用葱白七味饮:葱白连根三棵,葛根15克,豆豉10克,麦冬15克,干地黄15克,生姜5克。可加当归10克,水煎服。7.阴虚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或寐中盗汗,头痛,心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或咳痰带血丝。舌质红,脉细数。治则:滋阴解表。方用加减葳蕤汤化裁:玉竹10克,白薇10克,桔梗10克,豆豉10克,薄荷10克,甘草10克,葱白三根,大枣10个,水煎服。可加麦冬15克。大病久病之后,如虚劳,反复感冒者,可用《金匮》薯蓣丸,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祛风邪,宜常服。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正气卫外能力,避免受凉,可预防感冒发生。【论治集锦】《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伤寒论·辨太阳脉证并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吹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伤寒论·辨太阳脉证并治》:“太阳,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脉证治》:“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竹叶汤方: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之气,先从皮毛人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诸病源候论·时气令不相染易候》:“夫时气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者多相染易。”《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伤风证治》提出:足太阳膀胱经伤风,治之宜桂枝汤;足阳明胃经伤风,治之宜杏子汤:足少阳胆经伤风,治之宜柴胡加桂汤:足太阴脾经伤风,治之宜桂枝芍药汤:足少阴肾经伤风,治之宜桂附汤:足厥阴肝经伤风,治之宜八物汤。首次提出伤风之名。《仁斋直指方·诸风》在论述参苏饮时:“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首次提出“感冒”二字。《丹溪心法·中寒附录》:“初有感冒等轻证,不可便认作伤寒妄治。”“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呼吸中医诊治与调理剂散之。”提出治感冒辛温、辛凉两大法则《景岳全书·卷十一·伤风》:“伤风之本由外感,但邪甚而深,遍传经络即为伤寒,邪轻而浅者,止犯皮毛即为伤风。”《类证治裁·伤风》:“其症恶风有汗,脉浮,头痛,鼻塞声重,咳嗽痰多,或憎寒发热,惟其人卫气有疏密,感冒有浅深,故见症有轻重。…凡体实者,春夏治以辛凉,秋冬治以辛温,解其肌表,风从汗散。体虚者,固其卫气,兼解风邪。…如初起风兼寒,宜辛温发表。郁久成热,又宜辛凉疏解。忌初用寒凉,致外邪不得疏散,郁热不得发越,重伤肺气也。”《证治汇补·伤风》:“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气俱虚者,又当补中,而佐以和解。倘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人,反增刷也。”《医学心悟·论汗法》:“汗者,散也。…风寒初客于人也,头痛发热而恶寒,鼻塞声重而体痛,此皮毛受病,法当汗之…凡一切阳虚者,皆宜补中发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临证指南医案·风》:“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日风寒,兼暑则日暑风,兼湿日风湿,兼燥日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日百病之长也。”《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太阴温,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蒲辅周医疗经验·感冒》:“四季感冒咳嗽方是根据患者阳虚体质,春日用杏苏散出入,夏日用二陈汤加味,秋日用参苏饮加减,冬日用小青龙汤化裁。”《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施今墨》:“施治疗外感强调分清表里,‘表证不可只知发汗,初应注意清里’。应在清解二字上仔细推敲。故创七清三解(即清里与解表药味之比例为七比三)、五清五解、三清三解诸法。”(沈彬诚》第二节咳嗽咳嗽是由外感或内伤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常而上逆的一种疾患。有声无痰者称为咳或干咳,有痰无声者谓之嗽,既有痰也有声者,称为咳嗽,临床上两者难以截然划分,故一般通称咳嗽。【疾病诊断】咳嗽本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能将呼吸道内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长期反复咳嗽多为理性,提示呼吸道有器质性病变存在。1.急性咽炎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咽部干、痒,灼热感,异物感,时咽痛,咽部分泌物多,稠厚,附于咽壁,常有“吭”、“咯”声,说话多时声音嘶哑。咽黏膜普遍充血,咽后壁血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可伴有扁桃体肿大。常有咽侧索淋巴组织增生。2.急性喉炎哮吼样咳嗽,有时伴有高烧,常在夜间突然憋醒,伴有吸气时喉喘鸣,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喉充血,声带肿胀,有黏液性分泌物,喉腔狭小。3慢性咽炎刺激性干咳,咽喉干燥,声音嘶哑,尤其讲话过多、疲劳后明显。喉镜检查:喉黏膜充血,声带充血、增厚等4.咽喉结核早期干咳或轻度声嘶,往往下午或晚上加重。咽颊苍白、水肿。后期持久性严重咳嗽,咽第一章肺病证喉部位疼痛,吞咽痛,声嘶逐渐加重。活检可确诊。5.急性支气管炎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发热、恶寒等上感症状。开始干咳,伴胸骨下刺痒而闷痛,过1一2天后有痰,初为黏液,后为黏液脓性,可伴有血丝。胸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并有干、湿性啰音。X线检查大多正常或肺纹理增粗。6.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慢性咳嗽或咳痰,一年中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出现二年以上。咳痰多为大量黏液泡沫痰。常有反复的下呼吸道继发性病毒或细菌感染。肺部听诊有散在性干性啰音或小、中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及肺气肿征象。7.百日咳初期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卡他期)。约1一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咳期),伴以深长的鸡啼样吸气声,约经2一6周咳嗽逐渐缓解(减退期),有时也迁延日久难愈。8.支气管扩张反复咳嗽,病程较长。咳脓痰,继发感染时加重,痰液静置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块。咯血量一般由少而多,多呈鲜红色。听诊病变部位湿啰音,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胸平片肺纹理增多、紊乱,或见环状或条状透明阴影。可作支气管碘油造影9,肺炎包括细菌性、病毒性、肺炎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引起的肺炎。咳嗽、咳铁锈色痰、脓痰、血痰或黄痰,或干咳少痰。高热恶寒或寒战,胸痛,呼吸急促,全身乏力。肺部听诊呼吸音可降低,干湿啰音,X线检查可帮助确诊。白细胞总数可增高。10.肺结核咳嗽,咳黏痰或脓痰,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或紫绀,伴发热,长期低热或潮热,盗汗,倦怠乏力,面颊潮红等。听诊往往在肺上部呼吸音减低、湿啰音。痰液中可找到结核杆菌。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险阳性。肺部X线检查可确诊。11.肺脓肿咳嗽,咳痰,畏寒,高热,约一周后开始咳大量脓痰,痰液静置可分三层,上层泡沫,中层黏液,下层脓块。痰液腥臭,胸痛。肺部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多量湿啰音。化验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X线检查可帮助确诊。12.肺癌咳嗽,干咳或咳少量黏液痰,痰中带血,胸部隐痛不适,气促,病人逐渐消瘦,乏力,低热而出现恶质。锁骨上窝和腋下淋巴结可肿大。听诊局部可闻及哮鸣音或呼吸音降低。X线检查可协助诊断。必要时可做支气管镜、CT检查等。痰脱落细胞检查可确定肺癌细胞类型,故为重要诊断方法之一。13.胸膜炎与胸腔积液咳嗽胸部刺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胸闷、气促。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患侧胸部饱满,呼吸音减弱,叩诊明显浊音。X线检查可确诊。其他疾病如尘肺、急性肺水肿、肺囊肿等,也可引起咳嗽。【辨证治疗】咳嗽辨证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常见有风寒袭肺、风热犯肺和燥邪伤肺。内伤咳嗽分痰湿蕴肺、痰热壅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虚等。1风寒袭肺咳嗽,咳痰稀薄色白,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杏苏散加减:苏叶、茯苓、杏仁、前胡、桔梗各10克,枳壳、陈皮、半夏各6克,生姜4片,大枣10枚,水煎服。简易方,枇杷叶、苏叶各10克,杏仁6克,水煎服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饮邪内伏,又外感风寒,咳嗽,胸闷气急,咳痰稀白量多,苔白滑,脉浮弦或滑,治用小青龙汤外散风寒,内化水饮。2.风热犯肺咳嗽频作,气粗或咳声嗄哑,咽痒、干燥或疼痛,咳黏稠或黄稠痰,咳痰不爽。伴自汗、流黄涕、头痛、肢体酸楚、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则: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桑菊饮加减:桑叶、连翘、芦根、菊花、薄荷各10克,桔梗12克,杏仁6克,甘草3克。水煎服。咽痛甚者,加射干、挂金灯等,痰多色黄者,加瓜蒌、川贝母等。6呼吸中医诊治与调理3.温燥伤肺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初起可有发热恶寒之表证。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细数。治则:疏风清热、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桑叶、豆豉、沙参、浙贝母、山栀各10克,梨皮15克。水煎服。燥热明显者加麦冬、知母、生石膏。4.凉燥袭肺咳嗽,痰少或无痰,咽干唇燥,咽痒,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紧。此为燥邪兼风寒之邪,治则:疏风散寒,润肺止咳。止嗽散加减:紫菀12克,百部、桔梗、白前、荆芥各10克,甘草3克,陈皮6克。水煎服。外感咳嗽治以宣肺祛邪为主,“治上焦如羽”,药宜轻清。宣肺药用之不可太多,量不可太大,煎药时间不可过长。5.痰湿蕴肺咳嗽多痰,痰色白而质稀或粘滞,胸脘作闷,食纳不佳,四肢乏力。咳嗽日久,或反复发作,每于晨起或食后则咳甚痰多,或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此为脾虚而痰湿内生。治则: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苏子、莱菔子、陈皮各10克,茯苓15克,甘草、白芥子各6克。水煎服。痰多、胸闷明显加苍术、厚朴、薏苡仁、杏仁等,增强理气、燥湿、化痰之力。痰多质稀或粘白如冻,形寒肢冷,证属寒痰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痰。久病脾虚,动则咳嗽,咳则汗出,四肢乏力者,加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6.痰热壅肺咳嗽气粗,痰多质黏稠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带腥臭味,或吐血痰。胸胀可伴胸痛,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病人。治则: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知母各12克,瓜蒌仁、桔梗、桑皮各15克,川贝母、麦冬、山栀、橘红、茯苓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痰黄如脓腥臭者,加银花、薏苡仁各30克,鱼腥草、冬瓜子各15克:胸满咳喘、便秘者,加葶苈子15克,大黄10克。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多伴大肠有热,大便干结,通泄大肠则热有出路,事半功倍矣。黄芩清热泻火,长于清泻肺热。桑白皮具有清肺消痰,降气平喘之功。二药配用清肺泻热之力明显增强。还可用矮地茶性寒,清热祛痰,止咳平喘。金荞麦清热解毒,清肺化痰,健脾消食。海蛤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7.肝火犯肺咳嗽气逆阵作,咳时连声,甚则咳吐鲜血或痰带血丝。咳时面赤,咽喉干燥,痰黏难咯,性急易怒,胸胁串痛。有的有明显情绪刺激病史。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此型常见于咽炎、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病人。治则:平肝降火,清肺止咳。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主之:地骨皮12克,青皮、桑白皮、人参、白茯苓、陈皮各10克,五味子、甘草各6克,粳米15克。水煎服。青黛1克(冲),海蛤粉1克,蒲黄1克(冲)。咳嗽频作、火热盛者加山栀、胆草等:咳血者,加白及、侧柏叶、仙鹤草等:咳久、咽燥口干伤津者,加沙参、麦冬、花粉等。8.肺阴亏虚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白难咯,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或伴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型多见于慢性咽炎、肺结核、肺炎恢复期等。治则:滋阴润肺,宁嗽止咳。百合固金汤加减:生地、玄参、浙贝母、熟地各10克,麦冬、百合各15克,杭芍、当归、桔梗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咳嗽甚者,加百部、紫菀、款冬花:痰中带血者,加白及、茜草、藕节:咳黄痰,粘腻不爽者,加海蛤粉;低烧、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者,加青蒿、鳖甲、胡黄连等:盗汗明显者,加乌梅、浮小麦等。9,脾肺气虚咳嗽日久,声低无力,气短神疲,食少纳呆,恶风,自汗易感冒,苔薄白,舌质淡,脉弱。此型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与肺部疾病,尤其肺气肿、肺心病病人。治则:补益脾肺,益气止咳。四君子汤合补肺汤治之。人参(另煎)、白术、黄芪、熟地、紫菀各10克,茯苓15克,甘草、五味子各6克,桑白皮12克,水煎服。“咳不离乎肺”,咳嗽是肺气上逆的表现。引起肺气上逆的原因很多,外感咳嗽无非六淫邪气袭肺所···试读结束···...

    2022-08-19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书官网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书查询

  • 《实用中西医消化诊疗学》毛宇湘,白海燕,陈泽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中西医消化诊疗学》【作者】毛宇湘,白海燕,陈泽主编【页数】338【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1【ISBN号】978-7-5189-3856-8【价格】115.00【分类】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毛宇湘,白海燕,陈泽主编.实用中西医消化诊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1.图书目录:病诊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两篇共十一章,对消化系统常见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第一篇为总论,简要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消化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消化系统生理、中医对消化系统的认识、消化常用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消化常见中医治法的经验传承及应用与胃肠病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第二篇为各论,是本书的重点,详尽阐述了常见消化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2022-07-2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

  • 《中医痰理论与临床》吴建林,张安玲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痰理论与临床》【作者】吴建林,张安玲编著【页数】316【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723-0013-4【分类】痰证-中医治疗法-痰证-研究【参考文献】吴建林,张安玲编著.中医痰理论与临床.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病理论与临床》内容提要:本书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重点论述了痰的概念与痰学术发展简史,痰饮的分类与产生,痰邪致病的特征与机理,痰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痰的治疗原则与常见治疗方法,常用的痰治疗药物与方剂,痰与痰的研究进展等内容。各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常见病的临床特征与证治规律。其中不乏作者对痰理论、痰致病机理、痰治疗方法、治痰方药,以及痰学术发展等问题的新见解、新认识。《中医痰理论与临床》内容试读上篇总论中医痰理论与临床根据痰的性状与致病特征,将痰分为两类,即狭义之痰和广义之痰。狭义之痰,一般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咯而出,或呕恶而出,也可以是胃内容物经呕吐从口中吐出者,即排出体外,视之可见的有形之痰,也就是所谓“吐痰”之痰,容易被人觉察,故有人称之为“外痰”。同时又指但见其征不见其形的无形之痰。只见其征象而不见其形质的痰,有眩晕、癫狂等。广义之痰,包括“饮”(统称“痰饮”),是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阳气衰微,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不能正常蒸腾气化水液,导致体内水液积聚停留,逐步蕴结而成的病理产物。痰饮一旦形成,由于可影响脏腑功能,阻滞气血,流窜经络,妨碍气化,因而变化多端,并随其侵犯和停留的部位不同而引起一系列独具特点的证。因此,痰饮又指稽留在人体内脏腑、组织、肌肉、官窍、经隧、脉络、关节内的无处不到、无物可征、无形可见,而能引起某些特殊证的致病因子。从痰发病部位而言,有痰蕴于肺、痰阻脾胃、痰蒙心窍、痰结于肝、痰动于肾、痰着肌肤、痰结颈前、痰留关节经络等。广义的痰不容易被人们所察觉,病变和临床症状多由内向外(即先由痰气或痰瘀内结而后发病),故有人称之为“内痰”。但不论外痰、内痰,中医对“痰”的认识总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进行分析的。本篇主要以讨论痰为主。有关痰饮证治详见《金匮要略》和《中医内科学》教材。-4第一章痰的概念及中医痰学发展简史二、对痰之有形与无形的认识痰是由于津液代谢失常、停滞结聚而成的病理产物。津液有形,故痰亦有形。但历代医家对痰的论述有“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说法。1.有形之痰,视之可见如前所述,痰既是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病理产物性病因,就临床所见而言,痰之有形者,常属病理产物。细析之,约有以下诸方面。(1)咳吐之痰有形:咳吐之痰视之可见。咳出之痰积于肺中,吐出之痰来于胃。肺主宣降司呼吸,通调水道。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津液失于输布而成痰;或中焦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上干于肺,经咳吐而出,故有“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正指此言。胃司受纳与腐熟,中空有腔,与脾相表里。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聚,则结而成痰,痰饮积于胃中,随呕吐而出。(2)瘿肿、瘰疬:诸痰结有形于颈前正中之瘿肿,多由情志失和、水土失宜及体质因素影响导致气滞、痰结、血瘀结聚而成,亦名瘿瘤。历代医家多注重理气化痰消瘿。若颈前两旁结节,或散发,或成串珠状,名为瘰疬,亦由痰结而成。治瘰疬名方消瘰丸即以化痰软坚散结为主旨。(3)积块结节、无名肿大与有形之痰:腹内结块,积而不散日积证,为之有形可见,亦名癥积,言其有形可征。积块多因气滞而致津停为痰、血滞为瘀,痰饮互结所成。《医林绳墨》谓:“积者,痰之积也,血之积也。”皮下结节,触之可及,按之不散,多是痰结血瘀为患。妇女乳房结节,亦多因气滞痰结。风寒湿热痹证日久,导致.一5中医痰理论与临床2-痰阻血瘀,结于皮下或关节周围,甚至导致关节肿大、畸形。此外,临床上某些无名肿大,漫肿而不红不热,亦多因痰阻气血为患;恶性肿瘤,积块坚硬,经久不消,常挟痰结。(4)肥胖者有痰:古有“肥人多痰”一说,形体肥胖常是痰湿内盛之故。脾运失司,水湿内聚,痰湿渐盛,痰浊内壅而外泛,以致形体肥胖,腹大胀满,四肢沉重,头重胸闷,时时吐痰。因此,化痰湿是治疗肥胖的主要方法。成年女性,形体肥胖而月经不调,乃至不孕不育,多是痰阻胞官,故化痰有兼调经助孕之功。2.痰之无形者,唯见其证痰作为一种致病因素,留于体内,可以导致诸多病证。其中一些证虽无上述形症可见,但依照中医“百病皆由痰作祟”的理论认识,从痰论治,常获良效。(1)窍闭、失神多痰:清窍内闭,或神明失聪,常由痰蒙所致。《重订通俗伤寒论》谓:“湿病神迷,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因此,化痰开窍是治疗各种神昏证的基本方法。痴呆常因痰迷清窍,神志痴呆,表现为呆傻愚笨,多责之于痰。《石室秘录》日:“呆气最深,痰气最盛。”神乱责痰,神为痰迷,神明失和,或呆滞少动,言辞颠倒,静而多喜;或狂乱无知,语无伦次,动而多怒,无不因痰为患,或为痰气郁闭,或因痰火上扰。诸证皆以化痰为安神之要着。(2)顽、难多痰:临床上许多顽固性病证、疑难病,从痰论治而获效。如中风病、胸痹,常因痰瘀痹阻,或风气内动,或胸阳痹阻,而化痰息风通络、化痰宽胸、宣痹通阳则是正治之法。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清窍失聪,眩晕乃作。《丹溪心法》有“无痰不作眩”之说。(3)疼痛责之痰:痛因不通。而痰为有形之邪,致病易于阻滞—6—···试读结束···...

    2022-07-26 吴建作者简介 作家吴建简介

  • 《中医排论》蔡碧峰,李亚,吴云粒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排论》【作者】蔡碧峰,李亚,吴云粒著【页数】318【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0【ISBN号】978-7-5152-1952-3【分类】中医治疗学-研究【参考文献】蔡碧峰,李亚,吴云粒著.中医排论.中医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0.图书封面:病论》内容提要:以正统中医的角度解读中医文化,以丰富的临床实证以及西医的研究结果论证中医治疗思路,推动中医文化的发展,纠正受众对中医的误解。《中医排论》内容试读第一章排理论什么是排理论先举例说明,比如我们肺部有痰、有湿、有异物,那人体就会做出咳嗽反应,将这些痰湿异物排出体外,这是人体的一种免疫反应。而我们往往会认为,这是人体生病了,咳嗽就是疾病本身,需要止咳治疗。而止咳之后,肺内的垃圾就难以排出,如此反复下去,人体排出痰湿等垃圾的能力就会变弱,这些垃圾堆积在肺内,化生毒素,危害脏器、污染血液,成律論为真正的致病因素,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医生要做的不是止咳,而是帮助人体将这些致病因素通过咳嗽排出去。所以,这样的治疗,是一种排治疗。排理论,是对人体在对抗致病因素侵犯过程中,依循自然之道,排出体内垃圾毒素所表现出的症状原理的阐述,它是一种对人体建立正确认知的思想理论,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治病方法。还可以再举例来认识,比如,打喷嚏、流清涕,大部分情况下是人体受寒后排出寒气的表现;腹泻,大部分情况下是排出肠道中脏东西的反应;发热,大部分情况下是人体调动气血能量对致病因素发起攻击的表现。可以说,身体的大部分症状,我们认为是“生病”了的那些信号,其实都是人体为排出致病因素做功的表现:《伤寒论》中论述的“汗、吐、下”治法,是帮助人体排出致病因素的手段。我们认为,汗、吐、下也是人体排出致病因素的表现(后面002章节会详细论述)。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内邪、外邪等致病因素的侵害,我们的身体就会像婴儿一样,处于阴阳相合、阴平阳秘的理想、自在状态。但有了各种邪气的侵害,阴阳相合的平衡状态就被打破了,人体就不自在了。身体的利益受到侵害,只要有能力,任何生命都会做出反抗,将不利因素排出去,这是生命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当身体受到致病因素侵害时,首先就会通过发热、咳嗽、腹泻等方式,做出排出这些致病因素的反应。只不过气血能量充足的人,反应会快一些,排出致病因素的过程会短一些,气血能量弱的人,反应会慢一些,排的过程会长一些,还有的人体暂时没有能力排出致病因素,就只有先妥协,隐忍不发,等积攒够了能量,再发起反击。《伤寒论·辨少阳脉证并治》从发热这一症状给了我们更具体的辨证思路:“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静論因为邪气侵袭,才有了正气与邪气的相争搏斗,才会有往来寒热的发热症状,这是正气排出邪气的过程。《伤寒论》还进一步指出,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不下。这就已经具体到相争的程度,是邪占上风还是正占上风,医生可以得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患者的机体在正邪相争中获胜。排理论的核心要素,是人体为了达到阴阳相合的自在状态,而调动正气与邪气抗争,试图将邪气排出体外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出来的症状。总结起来,排理论可以用八个字来描述:正邪相争,阴阳相合!003很多身体的不适都是排反应很多我们认为是生病的症状,其实都是人体排的表现,从感冒发热到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在此先举例简要说明,后面的章节再详细论述。咳嗽排論肺内的寒、湿、痰,需要靠咳嗽排出,血液、脏腑中的寒湿邪气也需要通过咳嗽排出。咳嗽还可能是为了提升其他脏腑功能而作出的应激反应,比如咳嗽可能是为了提升心脏功能,可能是引肾水自救,也可能是为了促进大肠的蠕动等。发热人体的正气在与邪气抗争的过程中,或者用幼儿园普及的知识“好细胞在与坏细胞打战的过程中”,因为耗能做功,释放热量,而产生的反应。腹泻一方面,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肯定要排出去,不要让它留在身体里侵害我们的健康。另一方面,发热后,会产生大量代谢物,细胞内的毒素也会通过发热被透析出来进入排泄系统,这时候的腹泻就是排出垃圾废料的004表现。臭味体内垃圾毒素通过孔窍、皮肤,以气态的方式排出。最常见的有臭屁、口臭、脐周臭、头臭、汗臭、大小便臭等。气态排是最常见的排反应,这是身体开窗散浊的方式。疼痛收引痛,比如胃痛,一般是寒湿重,寒性收引,机体气血能量无法正常输布,而与寒相争,这是一种正邪相争的表现;修复痛,创伤后,想对机体伤口进行修复,产生的疼痛:疏通痛,经络痹阻,气血想进去疏通它,而又受阻,产生抗争的疼痛:争斗痛,比如胆囊炎、肾结石疼痛等,都是正邪争斗性疼痛。排論痒皮肤痒,毒素想通过皮肤透出的表现。抓挠后相当于对皮肤的一次小型刮痧,帮助毒素透皮而出。分泌物眼屎、流脓、头油等,是身体湿浊之气过重,通过这些突破口向外宣泄的表现。老茧身体某一部位,长期受外力摩擦,为了避免对皮肉造成损伤,而做出的角质层增生的保护性机制。005痔疮多食辛辣、油腻之后形成的肠道燥热之气,通过痔这个口宣泄出来。口腔溃疡胃中的燥热之气通过这个口宣泄出来。骨质增生长期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局部劳损,或某一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不能濡养经络、骨骼,迫使人体作出膨胀、增生的改变,以降低骨密度,让气血濡养更顺畅。类风湿骨关节变形膨大静論机体为了排出骨内毒素,不得不降低骨密度,扩大关节,便于毒素排出。皮下脂肪瘤身体垃圾太多,无法代谢出去的,在皮下形成包裹,表现为脂肪瘤,大多长在人体不重要的位置。部分原发性高血压人体垃圾产生的毒素导致血液黏稠、血管堵塞,血液流动性变差,进而造成微循环障碍,心脏原有的泵压无法将血液输布到全身,而不得不采取的加压代偿机制,以满足全身血液灌流的需要,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救手段。006···试读结束···...

    2022-07-26 李亚卿中医 李亚林中医

  • 《美国》(美)伊丽莎白·罗森塔尔著李雪顺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美国》【作者】(美)伊丽莎白·罗森塔尔著李雪顺译【丛书名】译文纪实【页数】358【出版社】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5327-8204-8【分类】纪实文学-美国-现代【参考文献】(美)伊丽莎白·罗森塔尔著李雪顺译.美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07.图书封面:病》内容提要:在这个时代,病情最重且最需要治疗的,是医保体制本身今日的美国医保体制,或许是被摧毁得最快和最彻底的社会建制。短短的几十年,医疗系统被那些寻求利润的组织所垄断,以市场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只会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医药公司手中。不可想象的高额保费和令人费解的巨额医疗账单已成为生活的事实。美国人即将接受这种宿命,为更差的医疗服务付更多的钱。正是医院、医生、保险公司和药品生产企业,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医疗系统。罗森塔尔博士揭示了美国医疗系统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变。美国的医保体制,如何从原先的保健关爱事业,成为了一个高利润行业罗森塔尔博士不只揭示美国医保体制的兆,她还诊断和治疗这种体制本身。她解码专家们的故弄玄虚,让你和你的家人意识到无处不在的医疗陷阱。她带你深入美国的医患关系和医院的高层管理,一步步揭秘这个严重缺乏透明的运作体系。...

    2022-07-23 epub翻译 epub阅读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