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 《祥和之声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 上》明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祥和之声“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上》【作者】明生主编【页数】374【出版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12【ISBN号】978-7-5188-0323-1【价格】128.00(上、下册)【分类】禅宗-宗教文化-学术会议-文集【参考文献】明生主编.祥和之声“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12.图书目录:《祥和之声“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上》内容提要:本书收录《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南海佛教与顶层设计》《介绍几位海外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佛教研究》《论古印度佛像的海上传播之路》等文章。《祥和之声“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上》内容试读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1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国际社会立足打造“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以来,激发学术界重新研究在古代中外交流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热情。佛教学界也抱着极大热情推进对两个丝绸之路与中国佛教文化关系的研究。以下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并参考相关资料,对古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印、中亚佛教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高僧的事迹作简要介绍。一、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佛教文化大约从汉代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与欧亚各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除通过今新疆和中亚各国的陆上通道外,尚开辟了海上的通航道路,主要指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各地港口连接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南亚与印度的海上通道,著名的港口城镇有登州宁波、扬州、泉州、广州等,还有其他临时性的登陆或出海的地方。因为古代中国丝绸是主要贸易商品,所以后世将连接中外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而将后开辟的海上通道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佛教从古印度开始传入中国,此后陆续有来自南亚、东南亚、中亚的僧人到中国传法,带来大量佛典和其他佛教文物,也有很多中国僧人到印度及其他国家求法取经、传法。自古以来,连接中印和东南亚、南亚的通道除了陆上丝绸之路之外,尚有逐渐拓展的海上丝绸之路。这种交流既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将实现民族化的中国佛教乃至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传到韩国、日本等国。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中国和印度、亚洲各国的彼此了解和历史友谊。2禅和之声二、法显西行求法与大乘佛性思想传人中国法显生活在东晋十六国的后期和南北朝初期,与唐代赴印求法的玄奘、义净一样,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法显(?-423年前)俗姓龚,平阳(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汾水以西)人。在后秦弘始元年(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与慧景等四人从长安出发西行,到印度“寻求戒律”,先经过今新疆地区、中亚各国,然后进入古印度境内,游历各处佛教圣地,求师寻经,最后渡海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游历求法。在14年间,“凡所游履,减三十国”,历尽千难万险,于东晋义熙八年(412)七月携带求得的梵文经典搭乘商船,在遭遇狂风恶浪后终于漂泊至山东崂山登陆回国,在中国与印度南亚佛教文化交流史上,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出光辉灿烂的篇章。东晋义熙九年(413)三月,刘裕征灭刘毅从江陵东归,经部下推荐将来自长安的印度僧佛陀跋陀罗带到建业(今南京),安置住于道场寺。法显从崂山登陆后,先后受到青州长广郡(治所在今即墨一带)太守李嶷、镇守京口(治今江苏镇江市)的兖青二州刺史刘裕之弟刘道怜的接待,也于义熙九年到建业,应请住进道场寺。此后,法显与佛陀跋陀罗二人在宝云的协助下翻译从天竺、师子国带回的梵文经典。法显原带回梵文经典10部,仅翻译出其中4部(加上从一部中析出者为5部),包括《摩诃僧祇律》四十卷、《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从《摩诃僧祇律》中析出)一卷、《大般泥洹经》六卷、《杂阿毗昙心》十三卷、《杂藏经》一卷、《方等泥洹经》二卷(或作三卷),以上共6部63卷。此外,法显带回的《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弥沙塞律》(《五分律》)、《萨婆多律抄》《摩诃僧祇阿毗昙》及称为“蜒经”的梵文经典,皆没有翻译。法显带回并译出的《大般泥洹经》六卷,在中国最先传递了标志大乘佛教发展新阶段思想的“佛性”论,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与佛一样的本性(佛性),人人可以成佛。然而却说“一阐提”(善性灭绝的恶人)没有佛性,不能成佛。在法显以前到达建业的鸠摩罗什的弟子竺道生(355-434),在法显译出《大般泥洹经》后,立即深入钻研,“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高僧传》卷七《道生传》)当时北凉昙无谶所译四十卷本《大涅槃经》尚未传到江南,道生是从逻辑推理提出这一结论的。既然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一阐提”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也能成佛。因为道生是“孤明先发”,没有佛经的根据,受到当时守旧僧人的排斥,甚至被开除僧团,直到明言一阐提也有佛性的《大涅槃经》传到江南,他才得以恢复名誉。道生是南北朝时期涅槃学派的创始人,对推动中国佛教义理的发展,文化思想史上心性学说的传播,影响很大。佛性思想是建构隋唐佛教宗派教义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法显记述自己西行求法的经历,成《佛国记》一卷,不仅记述了现中国新疆地区的地理、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3佛教、风俗等,而且也记述了现在中亚一带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国,南亚的巴基斯坦国、印度国及斯里兰卡国很多地方的佛教乃至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情况,对于了解和研究5世纪初中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南亚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价值。《佛国记》与玄奘《大唐西域记》、义净《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等,都是蜚声国际学术界的中国历史地理名著。法显西行求法的感人事迹对后来西行求法僧人具有很大激励的作用。南朝宋永初元年(420),黄龙国(今辽宁朝阳一带)僧昙无竭“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于是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出发到印度求法,经罽宾国进入印度,最后随舶泛海从广州回国,带回梵文《观世音受记经》一部(《高僧传》卷三)。唐代玄奘到印度求法前曾表示:“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三藏法师传》卷一)义净自幼“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宋高僧传》卷一《义净传》),后从海路到印度求法取经。三、智严、佛陀跋陀罗与(华严经》佛教传入中国时,印度已开始形成大乘佛教。在此后的年月中,中国同时接受来自印度或中亚的大小乘佛教,将大小乘经典译为中文。大乘佛教从思想上来分,大体分为属于空宗系统的经典和属于有宗的经典。后素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所译大乘经典多为空宗系统的经典,代表经论有大小品《般若经》和阐释般若空义的《中论》等。大乘有宗经典传入稍晚,在鸠摩罗什之后进入长安而不久渡江南下的印度僧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华严经》(唐代有新译《华严经》),是属于大乘有宗系统的重要经典,以弘传真如(法性)法界缘起和诸法圆融无碍的思想著名,是华严宗依据的基本经典。华严宗创始人法藏称《华严经》属于圆教(圆满、圆融之教),宣说“性海圆融,缘起无碍”,法界缘起是“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的。当然,《华严经》对其他宗派也有很大影响。佛陀跋陀罗(或作佛驮跋陀罗,音译觉贤,359-429),原籍迦毗罗卫(在今尼泊尔国),是罽宾(今克什米尔)摩天陀罗精舍著名禅师佛驮先(或佛大先)的弟子,在禅法上有很高的造诣。据法显《佛国记》记载,西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僧智严,原与宝云、慧简、僧绍、僧景等人结伴西行求法。后秦弘始二年(400)在张掖与法显等人会合结伴同行,后来因返回高昌化缘,与法显分手。据《高僧传》卷三《智严传》记述,智严后来独自辗转到罽宾求法,时间当在弘始三年(402)左右。他先人摩天陀罗精舍师事佛驮先,学习禅法三年,在听说佛陀跋陀罗的声望之后,便邀请佛陀跋陀罗到中国传法。佛驮跋陀罗当即表示同意。大约在后秦弘始九年(407),智严与佛驮跋陀罗二人踏上通往中国的路程。他们走的路线是先陆路,后海路。据《高僧传》卷二《佛驮跋陀罗》记述:他们离开罽宾,“步骤三载,绵历寒暑,既度葱岭,路经六国,国主矜其远化,并倾心资奉,至交趾乃附舶…至青州东莱4禅和之声郡。闻鸠摩罗什在长安,即往从之”。看来是先北向越过葱岭,然后往东南方向走,在沿途得到各地国主的施舍照应,经过三年,辗转到交趾(今越南)搭船,从海路从中国青州东莱郡(治今山东莱州市)登岸。听说鸠摩罗什在长安翻译佛经,稍事停留便赶往长安去投奔,大约在后秦弘始十年(410)到达长安,被后秦朝廷安置住在大寺。鸠摩罗什是在后秦弘始三年(401)被后秦王姚兴派人迎请到长安的,在弘始十五年(413)逝世,一生共译经35部294卷。佛驮跋陀罗到长安后,曾与鸠摩罗什关系十分融洽,然后过了一段时期,竟遭到鸠摩罗什弟子的排斥,不得已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离开长安南下。佛驮跋陀罗先应庐山慧远邀请到东林寺翻译《达摩多罗禅经》等经,一年后到江陵,后被东晋太尉刘裕请到建业(今南京)道场寺翻译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很大的《华严经》六十卷、梵本是法显从印度带回的《大般泥洹经》六卷等,就是以佛陀跋陀罗为译主翻译的。智严也离开长安东下,先寄居于山东的一所精舍,“坐禅诵经,力精修学”。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太尉刘裕(后篡晋建宋,即宋武帝)率兵帝西伐长安,取胜回朝途经山东,经手下王恢的推荐,请智严同回建业,安置于始兴寺。智严在建业将他从罽宾带回的梵本佛经陆续译出,共有10部31卷(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五),其中有《无尽意菩萨经》《法华三昧经》《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天王经》《普曜经》《净度三昧经》等。智严晚年再次经过海路到印度,在转往罽宾途中无疾逝世,年七十八岁。四、求那跋陀罗与《胜置经》《楞伽经》求那跋陀罗(386-450),意译功德贤,中天竺人,出身婆罗门种姓,出家先学小乘,后改奉大乘,受菩萨戒法,精研《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等,因号“摩诃衍”(意为大乘)。在游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等国后,乘船到中国。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从广州登岸,北上京城建业,初住祇洹寺,受到名僧慧严、慧观等人的欢迎,并得到宋文帝和颜延之等朝臣的礼敬,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丞相南谯王刘义宣皆归依师事之,后门下徒众达七百余人。求那跋陀罗特别受到刘义宣的崇敬和供养,在他身边达十年之久。后刘义宣反叛兵败被孝武帝赐死,经察求那跋陀并未参与军政,对他宽宥并予以尊崇,让他译经。求那跋陀罗在宝云、慧观和法勇等人的协助下,先后译出佛经52部134卷,其中对中国佛教影响大者有《杂阿含经》五十卷、《胜鬘经》一卷、《楞枷经》四卷。《阿含经》是现存记述原始佛教事迹和教义的基本经典。汉译有四部,其中求那跋陀罗所译《杂阿含经》就是其中的一部,其他有长、中、增一《阿含经》。《胜鬘经》中讲如来藏思想。如来藏是佛性的另一种说法,谓是“如来境界”、“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是“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是常住不灭的。是说如来藏是一切众生所具有的被世俗烦恼掩覆染污的佛的法身、佛性。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5《楞伽经》是早期唯识经典之一,讲世界万有皆由心(如来藏及其受“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形成的识藏)显现,虚妄不实;文字不能“显示”真谛,要人们远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众生皆有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是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说有四种禅:小乘的以观想“人无我”为主旨的“愚夫所行禅”,大乘的以观想“法无我”为主旨的“观察义禅”,进而以观想真如为主旨的“攀缘如禅”,最高的以达到空、无相、无愿三解脱,体悟佛的内证境界为主旨的“如来禅”。《胜鬘经》《楞枷经》对中国禅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五、真谛传译唯识经典在中国最早系统地将印度大乘唯识学派的经典传译的是南朝梁陈之际的真谛。他所译的印度无著著《摄大乘论》和当是编译的《大乘起信论》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真谛(499-569),音译波罗末陀,或作拘那罗陀,西印度优禅尼国人。南朝梁大同十二年(546)八月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乘船来华,从南海(在今广州)登岸,太清二年(548)闰八月始达建业,受到梁武帝的礼敬,安置他翻译佛经,然而不久赶上侯景之乱(548-552),建业沦陷。真谛仓皇出走,从梁末至陈朝初,先后辗转于相当现在的浙江富春、江苏南京、江西南昌、抚州、赣州、广东始兴、广州等地的寺院、居处,在当地官员、居士的支持和著名学僧宝琼、智恺、僧宗、宗恺、慧恺等人的参与协助下翻译佛经,将在印度正在兴起的唯识学派的经典和其他佛典译为汉文。据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一《真谛传》的记载,真谛在梁、陈两代的二十三年当中共译经64部,合278卷,其中有《金光明经》七卷、《大乘起信论》一卷、《仁王般若经》一卷、《遗教经》一卷、《佛性论》四卷、《阿昆达摩俱舍释论》二十二卷等:还有唯识经典《十七地论》五卷、《摄大乘论》三卷、《摄大乘论释》十五卷、《显识论》一卷、《转识论》一卷、《唯识论》一卷、《中边分别论》二卷、《三无性论》二卷、《无相思尘论》一卷等。《续高僧传·真谛传》说,“自谛来东夏,虽广出众经,偏宗《摄论》”,是说真谛尤重唯识经典《摄大乘论》。真谛所译《摄大乘论》与唐玄奘所译《摄大乘论本》所译有所不同,在八识外另立第九识,称“阿摩罗识”,亦即“清净识”、“无垢识”,在对三无性的解释中也有自己的特色,谓“依他起性”以唯识为体,一切现象依以第八识为体的诸识而生起;“分别性”是由诸变现的虚妄外相、事物,属“污染分”;“真实性”,是断除一切虚妄认识、妄念的精神境界,相当真如、实相,属“清净分”。认为“依他起性”实际包含后二分。《转识论》谓“能分别即是识,所分别即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别性。…离识之外无别境,但唯有识义成。…此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大乘起信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古来有疑伪之说,但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是事实。从当时情况考虑,此论可能是真谛师徒据所译唯识经典的思想编译的。所讲一心具有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及觉与不觉等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6禅和之声真谛所译《金光明经》《仁王般若经》和《遗教经》等,长期以来也是中国佛教界常运用和引述的经典。六、菩提达摩和中国禅宗菩提达摩,在宋代以后的禅宗史书中多作“菩提达磨”,据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菩提达摩传〉,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种姓,南朝宋代(420-479)乘船从广州登岸来到中国,过江到北魏嵩洛一带传法,曾栖止少林寺。弟子慧可(或作惠可),在《续高僧传》卷十六也作僧可,有传,说他在四十岁拜达摩为师,从学六年,在达摩去世以后,“天平之初,北就新邺,盛开秘苑”。“天平”是东魏孝静帝的年号,起止时间是公元534年至537年。假设达摩在宋亡前的前一年(477)到北魏,东魏天平元年(534)去世,那么他在北方生活了五十八年。《续高僧传·达摩传》说他“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所终”,可见他死时年龄不止一百五十岁。菩提达摩来到中国的时候,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盛行隆重举办讲经说法的做法,对于着眼个人内心觉悟的坐禅观想的修行不重视。所以达摩向门下弟子和追随者传授“理入”(契悟自性)的禅观方法,倡导面壁坐禅,又引导门下实践大乘菩萨之道,以“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的“行入”规范约束弟子的修行和日常生活。他还要求弟子参照《楞枷经》坐禅修行,重视内心觉悟,而不要受当时佛教界风气的影响一味地追求读经解经和讲经。达摩提倡“藉教悟宗”和重视坐禅观心、心性觉悟的禅法,通过弟子慧可传至后代,形成禅宗。后世禅宗奉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慧可为二祖,僧璨为三祖,至隋唐由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创立“东山法门”,标志禅宗正式成立。此后在弘忍门下形成南北二宗,惠能创立的南宗发展成为主流派,一直流传至今,并且传播至世界很多国家。七、义净及其译经、著作义净是唐朝前期译经代表人物之一,与后秦鸠摩罗什、南朝陈真谛、唐玄奘被并称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义净(635-713),俗姓张,字文明,原籍范阳(治所在今河南涿县),在高祖任东齐郡守时徙迁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故史书多载他是齐州人。义净在六七岁时在东晋高僧竺僧朗曾居住的泰山金舆谷神通寺出家,刻苦学习佛法和儒家经史,“内外闲习,古今博通”,十五岁时便萌发效仿东晋法显、唐初玄奘到西天求法的想法,在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曾专心学习律典,后游历长安、洛阳两京,拜访名师。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17),义净从番禺(今广州)搭乘波斯船出发,翌年至东印度的耽摩立底国(今印度孟加拉邦米德纳浦县内)···试读结束···...

    2023-02-20 海上丝绸之路论文 海上丝绸之路论文200字

  •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第3辑》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3辑》【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编【页数】433【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01【ISBN号】978-7-100-16801-4【价格】148.00【分类】丝绸之路-丛刊【参考文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编.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3辑》内容提要:本书为《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三辑,所选文章依循“以图证史”的研究方法,更能凸显于可观可感的“艺术”与“图像”中探寻丝绸之路的“形象历史”图像史的方法,其中既有对具体图像的探讨(《丝绸之路图像记忆-敦煌石窟朝鲜半岛人物形象阐释》《“一佛五十菩萨图”新探》),又有关于丝绸之路文化与艺术传播的宏观探察(《条条大路通长安-唐朝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吸收》《唐代敦煌与日本的维摩诘经变》),更有一些域外丝绸之路研究最新学术成果的译介(《巴米扬佛教美术研究-以年代论为中心的研究史和现状》《蒲甘遗址乔达摩佛传因缘故事诠释》),从经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全面凸显了丝绸之路的最新研究成果。《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3辑》内容试读条条大路通长安*一唐朝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吸收荣新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说到丝绸之路,我们就会想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其实,从另一个视角来说,我们也可大明宫以说“条条大路通长安”。今天,假设我们站在唐西内用长安城西面的金光门或开远门上,从这个视角来审视丝绸之路,来看看丝绸之路上的来客,或许可以把许多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史事与长安密切关联起来,瘦宫复原出一个动态的长安国际大都会的场面,甚而还■■有一些让人惊喜的发现。长安是个凭空而建的大都市,但它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今天我们所说的“长安城”实际上是从隋“大兴城”来的。因为西汉建造的、一直用到北周的长安城,到北周末年隋朝初年的时候,图1唐长安城平面示意图地下水等各个方面弊端很多,所以隋文帝不喜欢这传统的礼制和西域特色的建筑方式'。隋朝在原来的个地方,想要搬迁。隋文帝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皇长安城东南面的大平地上,规划了一个新的都城,帝,隋朝建立后,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有能力的即大兴城,唐代改称“长安城”。建筑师,像宇文恺、何稠等人。陈寅格先生《隋唐长安城非常大,而且完全是规划建造的,所以制度渊源略论稿》附有“都城建筑”一节,讲隋大显得方正规整(图1):它改变了一点《周礼·考工兴城由哪些人建立,又是哪些人带来了结合了中原记》的模式,将宫城放在北边(按照《周礼》,宫城·本文源自2017年5月12日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会举办的第七届历史文化节上的讲演,讲稿由王杰、杨诗语同学记录整理,谨此致谢。笔者又做了加工修订,提交2017年7月14一15日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与长安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7年理事会”。1陈寅格:《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第62一81页。条条大路通长安「1应该在南边)。它是一种宫苑结合体制,可能受到了时候,关陇集团的大户人家都要抢占有利地形。我鲜卑拓跋人所建北魏前期都城一平城的宫苑结合们的“长安读书班”在做长安研究时,曾试图看看体制的影响。北边是禁苑,面积很大,完全圈起来,关陇集团、山东集团、江南集团的人分别在哪些坊普通百姓不能进去,所以在长安城的北面至今没有居住,这是十分有意思的问题。当然,能够落实到见过唐代的墓葬,只有北周的墓葬。禁苑南边是宫坊的材料还是有限的,目前不能够完全说明相关问城,宫城包括皇帝皇后起居、办公的太极宫,东边题,如果都能落实到坊,那么很多问题就清楚了。太子居住的东宫,西面的太社和掖庭宫。再往南是我们根据新出土的冯承素墓志知道他住在通化坊,皇城,皇城是百官办公的地方。原本汉魏以来的都跟欧阳询是邻居,他们住的地方就是一个“书法城主要是宫城和皇城部分,但是隋代的皇帝在宫城坊”',又因为南朝旧族殷开山、颜师古和江左人士与皇城之外又建了一个巨大的外郭城,将所有百姓欧阳询、沈越宾等南方人聚居在此,当时人称之为纳入城中,这是很了不起的想法。外郭城东西较长,“吴儿坊”2。唐代的政治史、制度史、社会生活史,南北略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651.7米,东西都与长安的坊里密不可分。广9721米,实测周长35560米,可以想见城圈之大。到唐高宗时期,高宗有风疾,特别怕潮湿。而但实际上南边的四个坊很少人住,可以种庄稼,比龙首原有六个高坡,唐朝把这六个高坡基本上用大如说唐代就在南边几个坊种植药材等。外郭城如此寺庙或者衙署镇住,不能让老百姓占据最有利的地广阔,城墙又非常高,从隋代开始,到唐高宗时才形,但是有些地方躲不开,比如说宫城,太极宫比基本建成。按照唐朝的规定,每一个坊都有坊墙,较低湿,高宗难以忍受,就在通风很好的地方建大建造坊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古代权力集中为建明宫。皇帝迁到大明宫后,原来在太极宫西南角的造这样的大型工程提供了条件。有些考古学者怀疑内侍省,就是宦官居住的地方,一下子搬去大明宫是否每个坊都有坊墙。估计隋代没有多少坊墙,坊的延英殿和右银台门的中间,而所有的表疏都要从墙的功能可能是由栅栏来实现的。唐代肯定有坊墙,右银台门进,经过宦官,递到延英殿皇帝办公的地因为唐代的法律规定有宵禁,夜里要是不能按点进方。宦官占据了有利的地理条件,这是晚唐宦官专坊,就得趴在沟里面过夜,不然就会被巡夜的军人权现象严重的一个原因。虽然高宗建了大明宫,但抓住关起来,这在唐代的许多小说中有所表现。武则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洛阳度过,玄宗则在兴庆宫,长安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它为各种各样的故故大明宫的真正启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事在这里发生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很多东西是凭空中国古代讲风水,长安城的北面正对皇帝宝座而来的,凭空进入长安的。在北周移到隋大兴城的位置的地方是不能有门的,只能在边上有门,而唐【史睿:《唐代长安通化坊江南士族的书学传承与法书收藏》,吕建忠、胡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慕志研究续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21一228页。2(唐)韦述:《两京新记》卷三,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3王静:《唐大明宫内侍省及内使诸司的位置与宦官专权》,《燕京学报》新1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一116页。2」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三辑朝长安的外郭城东、西、南面各有三个门,这是最视线放到北边和西边。贞观元年,玄奘法师去西天主要的城门。唐长安城虽然有往南的路,但主要的取经的时候,整个西部边境是封锁的,所以玄奘是交通道路是东西向的,丝绸之路上的来客从西边过偷渡出去的。太宗时期,首先要解决正北方东突厥来,主要进的是开远门和金光门,而不是下面的延汗国的压力。虽然唐朝起家的时候借助了突厥的力平门。开远门和金光门是迎接外来使者和商队的最量,但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实力以后,跟东重要的城门。今天我们设想自己站在开远门和金光突厥的冲突也越来越多。经过多次战争,到贞观四门,看看西边沿着丝绸之路往来的人群状况。年,唐朝灭掉了东突厥汗国,颜利可汗率众十万降《资治通鉴》在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的地唐,“入居长安者近万家”3。东突厥是一个部落联方有一段叙述:盟体制,各种各样的部落形成一个大联盟。东突厥灭亡后,其所属部落也跟着降唐。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间这里面我们可以举一个代表人物就是李思摩,阁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胡注:他属于可汗家族,但他的长相却不像突厥人,反倒长安城西面北来第一门曰安远门,本隋之开远门也。像胡人,被怀疑不是阿史那种,处罗、颉利可汗均西尽唐境万二千里,并西战内属诸国言之。)1不让他典兵为设。贞观四年李思摩被唐朝俘虏,进了长安,受封右武卫大将军、检校屯营事,赐姓这段话是司马光关于唐朝与西域交通的总结性李。唐朝曾经派他去漠北召集突厥部落,但那些突发言。“万两千里”就是一直到当时唐朝辖境的边厥部落不听他的,他只能一个人又跑回了长安,郁上,即葱岭这一带2。陇右地区在唐朝时期是非常富郁不得志,死在了长安的居德里,最后陪葬昭陵。庶的,这在今天似乎是很难想象的。居德里是开远门往南第二坊,或者从金光门进来往左就是居德里。开远门到金光门这一片的里坊是唐二朝安置突厥、粟特等各种胡人的一个主要地方,便开远门迎来的第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外来人群,于他们从西面入城后找地方落户。当然像李思摩这是贞观四年(630)唐朝灭东突厥汗国后归降的胡人。样的人,一般都是唐朝廷赐宅。皇城、宫城西边的高祖武德时期,唐朝军事的重心在平定天下群雄,这些坊都是非常大的坊,每一个坊都有一定的规主要在中原打天下,只有平定了这些势力,才能将模。居德里西北隅有隋开皇七年(587)突厥开府1(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一六,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9页。2荣新江、文欣:《“西域”概念的变化与唐朝“边境”的西移兼谈安西都护府在唐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113一119页。3(北宋)王溥:《唐会要》卷七三“安北都护府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57页。4(后晋)刘向等:《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63页:《李思摩墓志》,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3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338一339页。条条大路通长安「3仪同三司鲜于遵义舍宅而立的普集寺',南门之西又有神龙二年(706)于阗国质子、将军尉迟乐舍宅而立的奉恩寺2,可以推测居德里有突厥人和于阗人聚居。东突厥汗国内有不少粟特人,因此可以推测大安麦量粟特人也在贞观四年一起入居长安。《全唐文》里君将唐有一篇李志远写的《唐维州刺史安侯神道碑》,碑文恙恒记载安侯的名字叫附国,其祖出自安息。“安息”是汉代时波斯帕提亚王国的名字,但唐朝文人写作时往往要拟古,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安息了,所以他们说的这个“安息”实际上就是“安国”,即布哈拉(Bukhara),粟特系统的安国。以国为姓,进图2安菩墓志拓片入中国以后叫安附国。他的祖父是颉利吐发,其父在贞观初,率所部五千余人归朝。这五千余人,如那里后来还出土了景教的经幢,可视为埋葬胡人的果五口算一家的话,就有一千多户人家。唐朝给他一个区域。安菩,姓安,名菩,字萨,连起来就是们特别设置一个羁縻州一维州’。贞观四年,安附安菩萨。唐朝的人经常把胡人的名字拆开,一部分国和他的父亲一起投降唐朝,他当时只有十八岁,作为他的名,一部分作为他的字。墓志记载“其先唐太宗封他为左领军府左郎将,即禁军将领。陈寅安国大首领”4,这是祖上来自布哈拉的大首领。所恪先生曾花了很大的力气考证唐朝的先祖是胡人还谓“大首领”,就是“大萨宝”。“萨宝”一词来自是汉人,是赵郡的破落户还是著名的陇西李氏,但粟特文w,就是商队首领的意思。粟特人是以不太成功。而日本学者认为隋唐都是拓跋国家,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的讲中古东伊朗语的民族,胡人而不是汉人的国家,但他们有征服王朝的理论现在已经被突厥人即乌兹别克人同化,没有粟特这背景。无论唐朝先祖是胡是汉,唐朝并不怕胡人,个民族了。但是中古时期的粟特人是一个商业民族,皇帝将那些俘虏来的胡人兵将作为卫队,把他们作他们从中亚一路做生意过来,两三百人在萨宝的带为禁卫军安排在身边。领下形成一个商队,到一个地方建立一个殖民地,七十年代在洛阳龙门发掘出了安菩的墓(图2),落个脚,一拨人继续往前走,另一拨人又来了,所1《两京新记》卷三,《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第5960页。参看蔡鸿生:《突厥奉佛史事辨析》,载氏著《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第144一164页。2《两京新记》卷三,《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第60页:(北宋)赞宁著,范样雍点校:《宋高僧传》卷三《唐京师奉恩寺智严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41一42页。3(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四三五。参看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第18页。4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4辑,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402一403页。4「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三辑以能够不断补充这个聚落。聚落越来越大,而且有这个圈子跟外面是有隔阂的。安金藏后来因为保护武装,从北朝末年中央和地方官府都来争夺他们,相王即日后的睿宗立了大功,他住的醴泉坊3,在安把他们变成府兵,所以这种“大首领”是由一个商菩的金城坊南面。这个安菩和安金藏代表着一批突队首领演变成一个聚落首领甚至军府首领,他们都厥化的粟特胡人,随着东突厥的投降进入唐朝。他有武装力量。其中有的商队进入突厥系统,有的进们沿着丝绸之路向东走,从商人转变成军人,再转入北朝隋唐,就是中原的系统'。安菩家族和安附国变成长安城的居民。家族一样,是进入突厥部落的胡族部落,没有被打粟特人进入中国以后,安居乐业,出土文物生散。随着突厥进入唐朝之后,他们仍然作为安国的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我曾概括为“金一个大首领存在。贞观四年降唐之后,安菩被封为樽美酒醉他乡”。“金樽”是他们带来的金银器,“美“六胡州大首领”。唐朝把突厥部落里的胡人部落全酒”是他们带来的葡萄酒,“醉他乡”是他们一旦建部安置在关内道北部,设置了六个州,称为“六胡立了殖民地,落在一个地方,就不回家了,尤其是州”,如果唐朝与突厥再发生战争,它可以作为一中亚的生活环境远远比不上长安,所以他们干脆就个缓冲地带。安菩就是六胡州的一个大首领,他既在长安定居4。例如于阗国王尉迟胜,安史之乱爆发是羁縻州的长官,又兼任京城禁卫军将领,所以在后率兵五千来帮助唐朝,叛乱平定后尉迟胜请求将长安金城坊有宅子。从开远门进城,右手边往东第国家交给弟弟尉迟曜管理,自己在长安修行里“盛二坊即为金城坊。其夫人姓何,是“何大将军之长饰林亭,以待宾客”,他也不让儿子尉迟锐回于阗掌女”,封为“金山郡太夫人”,他的儿子叫安金藏2。管国家5。我们现在没有看到直接反映粟特人在唐朝“何”是一个粟特姓,原是中亚一个绿洲小国。粟特生活的图像材料,但有北周后期粟特人墓葬的浮雕一个小国就是一个姓,总称“昭武九姓”,最大的是画,墓主分别是580年、581年入葬的安伽、史君两康国,即撒马尔罕,其次是安国,即布哈拉,然后个粟特人。安伽是同州萨保(即萨宝),史君是凉州有塔什干的石国,还有史国、何国、米国、曹国等。萨保,北周为了笼络这些胡人的首领,都给他们在唐朝初年以前的粟特人基本上是内婚制,就是粟特北周长安城的东郊赐了一块地,他们死后埋在那里。人跟粟特人、粟特人跟其他胡人结婚,很少跟汉人他们的家人都在墓中的石棺、石椁上描绘了其在世结婚。因为他们生活在自己的聚落、自己的圈子里,时生活的场景,有宴饮图(图3、图4)、狩猎图、】参看荣新江:《萨保与萨薄: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叶奕良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3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8一143页:《从聚落到乡里一敦煌等地胡人集团的社会变迁》,高田时雄主编:《敦煌写本研究年报》第3号,京都大学,2009年,第25一36页。2参看赵振华、朱亮:《安菩墓志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第37一38页: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72一73页。3(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一九一《忠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06页。4荣新江:《金樽美酒醉他乡一从安伽墓看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文物天地》2005年第1期,第8891页。5《旧唐书》卷一四四《尉迟胜传》,第3924一3925页:《新唐书》卷一一O《尉迟胜传》,第4127一4128页。条条大路通长安56分7发9有23线©32图3安伽墓石屏入华乘特首领夫妇宴饮图6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三辑···试读结束···...

    2023-02-20 商务印书馆pdf 商务印书馆电子书资源

  • 有道2020包君成丝绸之路特别版高清视频|百度云网盘

    本课件来自有道精品课堂,有道2020宝骏诚丝路特别版高清视频,包括视频课程和讲义资料。讲师包子老师在语文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总结的一套学习方法!本课件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作文人物描写深入讲解、作文环境描写深入讲解、小说驱动的叙事写作、散文驱动的叙事写作、丝绸之路与高峰的详讲敦煌,丝绸之路与文物高峰,丝绸之路与文物高峰。《路》、《大漠峰》范文静讲座等视频。...

    2022-12-12 有道里的故事 有道写的小说

  • 《长安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长安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作者】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页数】228【出版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12【ISBN号】978-7-5604-4882-4【价格】68.00【分类】丝绸之路-文化史-文集-长安(历史地名)-文化史-文集【参考文献】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长安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长安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内容提要:本书是由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西安古都学会三家合编的论文集。全书分为两大板块:“古都西安”分别从城墙、漕渠、考古遗址公园、墓志、西安孔庙、以及吏治、军事、乡约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和研究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生今世的真相、魅力及发展前景。“丝绸之路”分别从拓疆与朝鲜、日本、蒙古等的联系,从宗教、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对外联系发展,探究中原与外族互相影响,观念及胸怀。《长安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内容试读试论唐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鉴戒杜文玉①唐代监察制度在我国历代最为完善,有关这一制度的中外研究成果最多,汗牛充栋,多不胜数,水平也参差不齐,时至今日仍时有相关论文发表。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却对其制度特点没有说清楚,其所具有的历史鉴戒意义亦是如此,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②一、垂直监察的体制特点这是我国历代监察体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是经过唐朝的发展完善,更加合理,更加高效而已。众所周知,唐朝的最高监察机构就是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③设置的目的就在为了对各级官员进行监察,以保证国家政治及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对维护良好吏治来说,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御史台临制百司,纠绳不法”。④在唐代御史台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不对宰相负责,因为宰相也是御史台的监察对象之一。唐朝宰相被御史台弹劾者也不乏其例,如“韦仁约为监察御史,高宗永徽元年十月,劾中书令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宅地”,导致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⑤显庆元年(656),侍御史王义方弹劾中书侍郎、参知政事李义府。⑥御史台不仅有权监察宰相,即使皇子亲王也在其监察范围之内,如“柳范为侍御史,时吴王恪好畋猎,损居人,范奏弹之”。⑦因此,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大夫与御史中丞往往由皇帝亲自选任,而三院御史的选任大夫、中丞有很大的决定权,当然也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三院御史的品阶都不高,从六品下至正①作者简介:杜文玉(1951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师导师,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兼及宋史、丝路研究、历史地理学的研究。②张瑞岭:《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生态学杂志》1982年第1期,20一23。③[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78页。④[宋]王溥:《唐会要》卷六O《御史台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31页。⑤[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五二O上《宪官部·弹劾三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210页。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OO“唐高宗显庆元年八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986299页。⑦[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五二O上《宪官部·弹劾三上》,第6209页。·1八品上。唐制,六品以下官员的铨选由吏部负责,称之为部注拟,但是,“自永徽以后,多是敕授”。①直到唐后期仍是如此,任满直接入具员簿,而此簿本来只收录五品以上官员。可见唐朝对御史选任之重视程度。御史台人员选任的这种特点,是贯彻监察工作垂直性的重要保证。唐代监察工作的垂直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御史有权直接向皇帝弹劾各级官员,包括宰相与御史台长官。关于弹劾宰相之事前面已有列举,至于弹劾本台长官之事,试举一例:“万岁通天五年五月,监察御史纪履忠,劾奏御史中丞来俊臣,犯状有五焉:一专擅国权,二谋害良善,三赃贿贪浊,四失义背礼,五淫昏狼戾。论兹五罪,合至万死,请下狱治罪。”②为了保证御史弹劾不受干扰,甚至一度规定御史弹劾大臣不必禀告本台长官。如长安四年(704)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御史大夫李承嘉指责其没有禀报自己,萧至忠日:“‘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承嘉默然。”③既称故事,可见自唐初以来皆是如此。虽然以后有所变化,规定小事长官署名同意,大事则长官亲自呈奏,但是至唐肃宗至德时,又恢复了“御史弹事,不须大夫同署”的旧制。④此事前后多次反复,但是有一个原则不变,即御史有权向皇帝直接弹劾官员。体现了监察工作是在皇帝的直接领导之下,他人不得干预。其二,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由御史台直接进行,无须事先知会地方长官。之所以不向地方长官通报相关情况,一是为了避免互相串通,干扰办案。二是因为地方长官也在御史台的监察范围之内。唐制,监察御史巡按诸道,大事奏裁,小事立决,无须与被纠弹官员的上司通气。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有利于保密。体现的仍然是一种垂直的工作体制。其三,将外台御史尽量纳入御史台的监察体系中。众所周知,唐代的所谓外台御史,是指诸道使府的参佐等幕职官带御史衔者,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衔的,即户部、度支、盐铁等三司分布在江淮地区的监院官员。这些官员隶属于三司,因此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监察责任。元和时,高元裕上奏说:“伏请自今以后,三司知监院官带御史者,并属台司,凡有纪纲公事,得以指使”。⑤这样御史台就可以对这类官员发号施令,促使其更好地履行监察之责。此外,唐人还把诸州府录事参军也称为“外台”,如《毫州纠曹厅壁记》云:“触邪外台,礼隆其秩”。所谓①[宋]王溥:《唐会要》卷六O《御史台上》,第1242页。②[宋]王溥:《唐会要》卷六一《御史台中》,第1259页。③[唐]杜佑:《通典》卷二四《职官典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675页。④[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四《帝王部·发号令三》,第713页。⑤[清]董浩:《全唐文》卷六九四《请外台御史振举旧章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155页。·2·纠曹厅就是指录事参军厅。白居易亦称录事参军为“外台”。①唐朝对录事参军的选任十分重视,皇帝一度命中书门下直接选任。代宗广德二年(764)二月又规定:“所选御史亦宜于录事参军、县令中简择”。②唐后期刺史不专奏事,可是录事参军却可以与御史台直接联系,甚至可以上疏于皇帝,所谓“录事意,与天通”。③将外台御史纳入御史台监察体系,也是为了贯彻垂直监察的原则。其四,地方监察体制的垂直性特点。在唐代的藩镇使府中,以观察、节度判官为监察官员,合称两使判官,在州府以录事参军为监察官员,在县级官府则以主簿负责监察之务,县尉辅之。④实际上道一级行政长官观察使也是具有监察性质的官员,“如郡守不理,或临财不廉,酒食是营,狱讼靡息,以时闻奏。”⑤以上规定观察使是针对观察使而言的。不过唐后期观察使已不再是纯粹的监察官员,政事繁忙,监察之事更多的还是靠两使判官负责。这些地方性的监察官员实行的是逐级监察的体制,即上级监察下级的体制,最后还是要对皇帝负责,史载:“望令诸观察使,每岁终,具部内刺史、县令,司牧方策,政事工拙上奏。”⑥这种体制亦体现了垂直性的特点,不仅观察使有权上奏,就连录事参军也允许上疏,就是为了保证监察体制内部的上下贯通。唐代监察体系的这种垂直性特点,具有很大优越性,不仅可以保证办案的时效性,而且有利于排除干扰,强化保密的优点。在古代专制主义体制下,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的独立监察机制出现,相对于平级横向的监察体制而言,这一特点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二、将监察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的特点唐代监察机制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将监察贯穿于各级官府的日常工作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各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以朝会为例,由殿中侍御史监察殿廷供奉仪式,凡不如式者,则纠正之,严重的则提出弹劾。如果皇帝出巡,“则往来门旗之内,检校文物亏失者”。⑦殿中侍御史二人分知左右巡,左巡使掌京城内,右巡使掌京城外,每月一代,月底则巡刑部、大理寺、东西徒坊、金吾、县狱。设置左右巡使的目的,就是通过巡视主动发现违法乱纪,蒲博盗窃,狱讼冤滥等事。掌管钱粮的部门,是御史台重点监察的单位,主要抓住钱粮的出纳两①[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五○《判》,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②[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三○《铨选部·条制二》,第7555页。③[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一六《杜景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43页。④参见杜文玉:《论唐五代藩镇使府内部的监察体制》,《文史哲》2014年第5期,第95一105页;《唐五代州县内部监察机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第99一108页。⑤[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咸通七年大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44页。⑥[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第1427页。⑦[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第1239页。·3…个环节。唐制,以殿中侍御史一人监太仓出纳,另一人监左藏出纳。太仓归司农寺管,为国家粮库之所在,左藏归太府寺管,为国库之所在,这两库无论出与纳都要有监仓御史在场才可打开,从而保证了国家钱粮的支出与入库都在监察部门的视线之内。由于监仓御史同时还负有推按制狱的任务,每有重大审案任务则不能保证及时监仓,于是又规定如逢推按大狱,每五日一入仓;如非大狱,每三日一入仓。“如不是出纳之时,则许一月两入仓检校。”①尚书省作为国家的最高政务机关,自然是御史台监察又一重点部门。唐朝规定以监察御史三人负责此事,一人察吏部、礼部,一人察兵部、工部,一人察户部、刑部,号六察官。《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载:“尚书省有会议,亦监其过谬”。说明六察官可以列席尚书省会议。司法刑狱也是御史台监察的重点之一。唐朝规定大理寺、刑部审案完毕,要报御史台复审。重大案件皇帝往往委派御史台、刑部、大理寺联合组成审案机构,称之为三司推按。为了及时受理冤案,唐朝又把京城及诸州分为东、西两部分,以侍御史各一人负责,号东推、西推,又以殿中侍御史各一人,同知东、西推,号四推御史。其推问完毕后,若是大案则申奏皇帝,若是寻常之案则交大理寺定罪。对于死刑的处决,则置有监刑御史。行刑前监刑御史到府引问,“如囚不称冤,然后许行决”。②这是唐朝对死刑慎重态度的一种表现。当然这种规定只适用于长安、洛阳两京地区。对地方官府的监察亦体现了这一特点。监察御史每年分春、秋两季巡察地方,以六条问事,“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③这也是一种主动巡视的行为。除以上这些方面外,御史台还有许多监察任务,如监军,唐后期改为宦官监军;监馆驿,唐后期时以宦官监管之,但由于朝臣们的反对,这项任务始终没有发展成为宦官的专任,而是两者交替监之;监官员选补,由于岭南路途遥远,官员入京参加铨选不便,于是朝廷便派官到当地主持铨选,而以御史监之,以保证铨选的公正性。此外,监屯田、监铸钱、监矿产、监祭祀等,都是御史台的任务。总之,御史台的监察范围包括了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监察行为大都贯穿于这些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及时发展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事后追究。其实唐朝的疆土十分广大,幅员辽阔,但唐朝监察机构并不十分庞大,专职监察人员也不算多。为什么能够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会发展蒸蒸日上,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做到了政治清明,吏治良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把监察工作贯穿到官府的日常工作之中。这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①②[宋]王溥:《唐会要》卷六O《御史台上》,第1241页、第1245页。③[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第1240页。4三、审计与勾检制度的特点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是保证官员廉洁,防止贪腐的重要手段。唐朝中央最高审计机构是比部,负责全国的审计工作。唐在中央诸司中皆置负责审计的官员,这就是主簿、录事、主事等官员,在地方则置有录事参军、孔目官、主簿、录事等专职或兼职审计官吏。要求各部门与各地官府每旬申闻,每月计奏,“皆经度支勾复,又有御史监临,旬旬相承,月月相继,明若指掌,端如贯珠,财货多少,无容隐漏”。①中央诸司每季、年终呈报比部,地方年终呈报比部,然后再做出全国性的财务审计。其审计的重点有三:一是审查按规定应存留的定额是否有所突破,二是审查各项开支的数目与去向是否合理,三是核对账目与钱物是否相符。这种内外结合,严格审查的制度,体现了唐朝审计制度先进性的特点。唐后期中央财政由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使等管理,每个使司内部仍有审计机制存在,这三种使职、副使领导本部门内的审计,其部下判官、巡官、监官具体负责财政审计与勾检任务,从而形成了以使职为中心的自检自查机制。②唐代的这种审计制度十分严格,覆盖了全国各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不留审计的死角,所以覆盖面广是其特点之一。这种审计制度虽然仍属于事后审计,但由于每旬、每月、每季皆有审计,而不仅仅是年终审计,这样就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大的财务漏洞和贪腐问题,这种经验很有借鉴意义。唐代的勾检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受(付)事发辰。所谓受事,即指接收相关公文之意,付事是指向相关官员交付公文之意,前者是指收到公文,后者则是指发出公文。所谓发辰,“发”是“始”的意思,“辰”指“日”。受(付)事发辰,是说收到上级或者其他部门转来的公文,要登记清楚接收的日期,何日将公文交付何部门何人处理,都要及时登记,以便作为计算程限、检查是否按时处理完公文的依据。二勾检稽失。“稽”,滞缓之意;“失”,误也。就是说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公文的处理或处理中出现错误,包括公文的内容、格式以及处理意见等方面违背了相关政策、法令和制度等。三省署钞目,或曰“省署符目”。所谓钞目与符目,前者是指一个部门收入和发出公文的目录,也称为抄目;后者则指尚书都省下发给地方各级政府符(也是一种公文)的目录。这些目录皆需要勾检官员负责审核、签署,在准确无误之后,然后再盖印。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实际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针对本部门内部而制定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强化对公文档案的管理,受(付)事发辰和省署抄目均属于这一部分;其二,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和纠正,即所谓勾检稽失。③唐朝在中央诸司与地方各级官府中皆置有负责勾检的官员,故这一套制度同样覆盖了所有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三五《裴延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23页。②李锦绣:《隋唐审计史略》,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第6466页。③杜文玉:《唐代地方州县勾检制度研究》,《唐史论丛》第16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一17页。·5的政府部门,并且得到了严格的执行,这一点在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清楚的反映。勾检制是唐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是一套独立的制度。不能把这一制度仅仅视为对公文的勾覆检查,其对官员而言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对避免官员之间推诿、扯皮,提高办事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治理官员赖政的有效方法,凡是追求高效率的政府就应该建立健全这种制度,其历史鉴戒意义就在于此。四、被纠弹官员停职待罪的规定唐朝有官员待罪的相关规定,包括宰相在内亦是如此。在朝官员待罪之处有二:一是在家素服待罪,二是朝堂待罪。史载:“故事,大臣为御史对仗弹劾,必趋出,立朝堂待罪。”①还有一种情况,即犯罪官员主动待罪于朝堂,等候皇帝处理,唐太宗就规定:“自今三品已上犯罪,不须引过,听于朝堂俟进止。”②“俟进止”,就是等候处理的意思。凡是待罪的官员不论地位高低,均要停止职务,除非皇帝明令解除待罪,才可履任复职。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如此,那么在地方任职的官员又是如何待罪的呢?前面已经论到唐廷每年派监察御史巡按全国各地,号称代天子巡狩,“所历州县,其长吏政绩,闾阎疾苦,及水旱灾伤,并一一条录闻奏。”③在巡察中如发现违法或犯罪官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决的权力。正因为巡按御史有这样的权力,所以唐人认为“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④对于巡按御史提出弹劾的官员,均要停职待罪。不仅巡按御史有这种特权,凡是皇帝派出巡察天下的使者,也同样也有这种权力,如开元二十九年(741)五月,玄宗“命大理卿崔翘、尚书右丞席豫、工部侍郎郭虚己、御史中丞张倚、中书舍人孙逖、给事中赵安贞、太常卿韦常、班景倩,分行天下。诏曰:‘…其官吏中有贪冒赃私,其犯名教,或衰老疾病,无政理者,刺史已下宜停务,奏闻。’”⑤类似事例颇多,不一一列举了。地方官员因人告发,皇帝派御史出使推问,被纠告官员首先要停职待罪。如德宗时因漳州刺史张愻遜有犯令“遣监察御史苏弁往彼,停务问推”。⑥留台御史亦有这样的权力,元和时,东都留台监察御史元稹,曾令河南尹房式停务,史载:“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既飞表闻奏,罚式一月俸,仍召①[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O九《宗楚客传》,第4102页。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太宗贞观二年三月,第6161页。③[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五《帝王部·发号令四》,第724页。④[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一六《韦思谦传》,第4228页。⑤[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一六二《帝王部·命使二》,第1956页。⑥[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O《帝王部·立制度一》,第673页。6···试读结束···...

    2022-12-04 长安丝绸之路介绍 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

  •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pdf高清电子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全新的世界丝绸之路史df是彼得·弗兰科潘主编的一本书,讲述了丝绸之路的诞生和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丝绸之路的新世界历史df预览丝绸之路的全新世界史df作者简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发表公开演讲。媒体对《丝绸之路:新世界史》的评价令人敬畏和令人上瘾。——每日电讯报,年度历史书Fracoa用精妙睿智的语言诠释了一部以东方为中心的世界历史。——经济学家一项史诗般的研究-一项令人惊叹且雄心勃勃的工作。——《新政治家》一本思想大胆、覆盖面广的书。——《独立报》必读的书。文明交汇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最大影响不在于商品的流通,而在于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像种子一样播下各自的文化,包括思想、信仰、技术及其物质效应。表现。因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的通道和交流之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以及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古希腊和罗马,这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都是通过丝绸之路相遇的。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南北美洲的人类文明已深入参与丝绸之路沿线的人流和物流。特别是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是丝绸之路的主体。历史上,不同文明在这里相遇交流,古老文明在这里孕育成长。今天它既是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又是时尚之都,也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这是巧合吗?...

    2022-05-15 丝绸之路 牛津大学教授 丝绸之路牛津大学

  • 古代丝绸之路的绝唱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古丝绸之路的绝唱df是罗三阳所著,副标题:“广东十三行”,中国古代长期处于高度封闭的经济环境中,而在民间商业上,却从未停止过对外贸易。古丝绸之路绝唱作者简介罗三阳,男,1979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1985年随家人移居北京,毕业于北京八一中学。1998年赴德国留学,就读于海德堡大学。留学期间,翻译乔达尼斯的《哥特史》,并在网络论坛出版连载的《上帝的鞭子——欧洲国家大迁徙史》,深受读者好评。2006年回国后,出版著作《欧洲国家大迁徙史》、《三国之梦》、《柔然帝国(西天狼系列)》、《罗马黑皇帝》、并翻译了《哥特史(世界学术名著中译本)》。系列)》、《元本初密码:东汉掘墓人与三国揭幕》等。古丝绸之路绝唱内容介绍古代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高度封闭的经济环境中,但实际上它一直是向世界开放的。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历朝历代频频颁布的“海禁”等外贸禁令一直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中国古代商人总有办法绕过外贸禁令,或者干脆废除它。他们徘徊在法律法规的空白地带,利用中国规模庞大的经济和先进的技术,只用一个小窗口就能操纵国际贸易市场,甚至影响《国富论》等西方经济理论.在这些勇敢的开拓者中,有中国古代最大的外贸商人群体——广东十三行。古丝绸之路绝唱目录第一章东海缺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第二章欧洲航海家与中国海贼王第三章“皇商”的失败与“政府”的崛起第4章“哥德堡号”的奇幻漂流第五章:一站式贸易的危机与机遇第6章美国之父,欧洲之父第7章:死气沉沉的帝国,迷茫的使者第8章当无限公司遇上有限公司第9章我宁愿做一只狗也不愿做一个商业领袖第10章:黑白颠倒的商业巨头——广东十三行与天地汇第11章高价画家、廉价劳动力、免费医生——广东十三运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第12章燃烧十三行,越燃烧越豪华第13章富二代青年的烦恼第14章血腥红茶第15章邪恶的海花——罂粟的邪恶诱惑第16章红与黑——林钦察与吴昊冠的终极对决第十七章天朝覆灭——鸦片战争与广东十三团解散第18章:从旧金山到上海——广东十三行的转型...

    2022-05-12

  • 丝绸之路的世界pdf电子书|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丝绸之路的世界df下载,这是一本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书籍。全书共6章,为读者提供记录,帮助您了解当年丝绸之路的全部内容,值得一看。丝绸之路世界介绍这是丝绸之路的插图历史。作者海尔曼-约瑟夫·弗里施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丝绸之路的地理和地貌,并对沿线的不同国家和文化进行了展望。他记录了那些曾经和现在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延续非常重要的地方和地方,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沿线的东亚、中亚和西亚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醒目的照片和生动的文字,让读者穿越古今,身临其境。PDF电子书作者赫尔曼-约瑟夫·弗里施(Herma-JoefFrich)生于1947年,在波恩大学教授宗教教育学,出版了200多本有关宗教研究和宗教教育学的书籍。他到过亚洲国家50余次,足迹遍及亚洲那些有佛教传统的国家。图书主要内容预览东西方交汇处丝绸之路——一个动人的传奇中国以外通往印度北部的道路通往跨中亚之路西亚之路电子书试读公元前139年,当汉朝统治者的王朝在中国站稳脚跟并准备向外扩张时,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他派他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张骞前往西域。作为地理学家,张骞此行的任务是考察中国西部国家,其中包括寻找愿意与中国结盟的国家,共同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尤其是匈奴)的入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9-126年,第二次出使于公元前119年),前往印欧语系民族国家月氏国。该国控制着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的塔里木盆地到巴克特里亚(主要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的广大地区。张骞完成任务回到长安后,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给皇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他在任务中看到的不同民族。作为结语,他提了一个想法,一个想法应该放在我们“丝绸之路世界”之旅的起点,大致的想法是:“我的皇帝,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只从一个方面来看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我们想要知道的东西。我们的认知首先来自于对他人和事物的认识。。”自汉武帝以来,即公元前2世纪以来,东方(中国)和西方(通过西亚和中亚到欧洲)之间的这种联系一直是它们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大陆沟通和连接。首先是贸易(如丝绸,还有许多其他商品),还有思想、发明和发现,甚至是宗教的交流。这座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一直使用到公元15世纪,但真正使用“丝绸之路”一词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到1700年,东西方交流显然已成为双赢。所以,面对今天试图将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重建为新的“丝绸之路”,也就不足为奇了。丝绸之路是早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如果没有这条路,欧洲和亚洲的历史可能会完全不同。由于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这条丝绸之路已成为传奇,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经久不衰。........

    2022-05-10 张骞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张骞丝绸之路的意义

  • 丝绸之路与唐帝国pdf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丝绸之路与大唐帝国df是一本讲述大唐故事的电子书。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唐朝多姿多彩的中亚世界。很有历史感,值得一看!图书内容介绍本书写于七世纪初唐朝建国至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这一时期,大唐帝国与许多外国不断发生冲突和交流。在此背景下,作者结合丝绸之路的历史、唐朝的开国史以及建国前后的突厥运动,讲述了粟特人的东方发展史,安史带来的变迁。对唐帝国的造反和回鹘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定位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唐朝。本书特别关注唐朝与游牧民族,特别是鲜卑、突厥、回鹘的关系,以及唐朝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论述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人、事、信息、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作者和译者信息关于作者TakaoMoriyau1948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在东京大学完成博士课程后,他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赴巴黎学习。大阪大学文学博士。历任金泽大学副教授、大阪大学教授、近畿大学教授。现为大阪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代表作有《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东西维吾尔与中欧亚》,主编《中亚出土文物收藏》、《从粟特到维吾尔》。译者简介史晓军,博士关西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姬路独协大学人类社会学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谈判史和隋唐史。专着主要有《中日相互了解的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点石自然·卫兵·摔跤·时尚·稳毡》。确切的惩罚|方玉典2004)、《外展隋唐日本扭我心君刑|方玉典2019)等;译文主要有《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一卷第1卷的日译本�”(大修·^��Store1995),中译《华丽世界帝国:隋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等电子书主要内容第一章丝绸之路与世界历史第二章粟特人的登场第三章唐朝的建立与突厥的兴衰第四章:唐代文化的西方利益第五章奴隶贸易文件的解释第6章土耳其人的复兴第7章:维吾尔人的出现与安史之乱第8章粟特网络的退化大唐暮光之章...

    2022-05-08 丝绸之路唐朝的发展 丝绸之路唐朝有吗

  •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pdf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df本书是作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合集,分五部分,论述了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地区或城镇的关系;丝绸之路领域专家撰写的丝绸之路研究前沿巨著《丝绸之路传播研究东西方文化》,必读简介本书是作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合集,分五部分,论述了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地区或城镇的关系;通过丝绸之路交流研究东西方文化,包括中国和波斯,大石(阿拉伯语)、印度、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笔者利用对西域出土文献的熟悉,致力于探讨中国典籍西域传播问题,这是前人所忽视的丝路研究的重要内涵。此外,作者还利用考古、艺术、文学资料,研究西方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是如何沿着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的,以及它们的传播者——粟特商人、和田使者、景教、基就此,讨论了丝绸之路上宗教与文化的共存问题。相关内容部分预览关于作者容新疆,1960年出生于天津,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还是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隋唐史、敦煌吐鲁番文学等研究。着有《中古中外文明》、《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归义军史研究》、《隋唐长安——性别记忆》等。目录前言——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一条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与古疆安西都护府与唐代丝绸之路——以吐鲁番出土文献为中心丝绸之路上的北京(公元7-10世纪)中世纪中西交通史上的通湾城阚氏高昌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第二部分文化交流与互动波斯与中国:唐代两种文化的交融唐代与黑衣食物关系的新证据——元初杨良尧使臣记敦煌文献中的晚唐五朝宋初中印文化交流唐新罗文化交流史料——以“海州大云寺碑”为中心8世纪东亚外交形势与中日使节互访从景振成墓志看唐朝派唐使对日本的礼遇汉文化西扩第三部唐代西域佛教寺庙制度的汉化唐代秋祠地区流传的中国经典——以德藏“吐鲁番集”为中心禅宗在唐代的传播西域“兰亭”王羲之《上香黄旗帖》在西域的传播接受与拒绝——唐代汉书在西域的传播第四部分:外国物质文明的贡献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与粟特文化丝路钱币与粟特商人粟特领袖的丝绸之路生涯——石军棺材画像素描于阗毛毡和粟特银盘-敦煌寺9世纪和10世纪的供品绵岭家家户户都吃饱了——谈十世纪敦煌与于阗的丝绸交流Part5三义派的传播吐鲁番出土的《金光明经》碑文及敖教第一传高昌号佛陀还是琐罗亚斯德教?——从和阗看丝路宗教的混合形态再谈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混杂形式——于阗佛寺壁画的新探索大唐佛道两派眼中的局外人——景教敦煌景教手稿的真假西域——摩尼教的终极天堂读者评论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无题中国史丛书”之一。第一版于2015年8月出版,现已再版。荣新疆教授多年研究丝绸之路,也在北京大学指导博士生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本书是作者多年专业学术研究的集中体现。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包括地区交流和国家交流。从空间的角度看,荣教授的研究从西边的阿拉伯地区和伊朗地区延伸到东边的日本和韩国;既有中国文化的传播,也有外来文化的引进;有很具体的例子,比如《兰亭集》,在西域的传播中,也出现了琐罗亚斯德教、景教、摩尼教东传等重大问题。在所有的专题研究中,都会结合新发现的材料,无论是零碎的文献、银盘还是壁画,然后对传世文献进行深入挖掘,进行整体解读。读完此书,一幅中外古代文化交流的立体图景立马呈现。丝绸之路一直存在,学者的研究从未停止。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古代中国不仅受益于丝绸之路,也为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但是,只有中国富强起来,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天,中国迎来了对丝绸之路的贡献期,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两千多年未见。有了这样的主动性和清晰性,丝绸之路必将在全球化进程中迎来根本性发展。然而,忽略学术研究的弊端,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础研究不仅不先进,补课似乎也不及时。到目前为止,指导丝绸之路战略的人有多少读过丝绸之路的历史书籍?这是值得怀疑的。希望荣教授的书能给“一带一路”带来应有的好处。...

    2022-05-06 粟特景教卜辞

  • 丝绸之路自助游指南pdf完整插图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本书以丝绸之路东西向的地理走向为线索,将尚存可参观的丝绸之路古迹串联起来,构建了读者可就地参观的丝绸之路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编辑推荐丝绸之路听了这么多,不如亲自去逛逛走丝绸之路的必备指南全面系统的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化、景点、交通、美食、风土人情一个有文化的旅行指南,一个让你亲眼看到历史的望远镜特立独行的文化自由手册简介本书以丝绸之路东西向的地理走向为线索,将尚存可参观的丝绸之路古迹串联起来,构建了读者可就地参观的丝绸之路特色.文化旅游线路。本书全面剖析了2000多年来对中外交往具有重要意义的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此外,本书还展示了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和触摸到的古迹,让人们有机会亲自参观和体验。为此,本书还对丝绸之路的游览方式进行了重点指导,为读者提供最便捷的交通信息、最美味的美食信息、最全面的景区信息,让你真正看清丝绸之路以及它的历史变迁,亲眼所见。成相当高的可操作性。关于作者盛树雷文大魔屋主编杭州碧游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策划浙江大学公共历史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丝绸之路自助导游df预览目录长安丰富历史的回响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汉中风光张骞墓漫步古都萨宝墓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碑林博物馆大慈恩寺、大雁塔小雁塔星教寺塔河西走廊六盘古义小官须弥山石窟铜奔马的故乡武威市雷台汉墓无为熊果寺武威天梯山石窟赣州丹霞张掖市燕枝山森林公园张掖市马蹄寺石窟张掖大佛寺酒泉休息区酒泉公园辉煌的敦煌当鼓绥汉长城遗址航泉网站莫高窟阳关玉门关优秀的试读汉武帝喜马,为满足对良马的渴求,李广利调兵西征大湾。直到公元前101年,李广利征战大宛,历时3年,终于以汉武帝梦寐以求的3000匹大宛马大获全胜。自霍去病逐匈奴,汉朝西进后,游牧民族不再如此嚣张入侵中原,西进通道也逐渐将汉风带到河西。然而,创业难,保持成功也不容易。一旦失去河西,通往西方的通道也就不复存在,接触西域的想法只能沦为空想。为了保证河西的安全,抵御偶尔南侵的北方游牧民族,一道防御城墙从河西走廊的东端蜿蜒至西端,甚至进入了西域的东端。这个庞大的项目需要很长时间。公元前127年,汉朝收复河南,设朔方、婺源县,移民开垦荒地,修葺秦朝沿黄河修建的长城。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攻占河西,汉武帝命长城由朔方沿黄河延伸至灵居(今甘肃永登),长城西延至灵居玉门。李广利回来后,汉武帝下令将长城延伸至新疆神秘的罗布泊——燕泽。几经扩建,汉长城的形态终于确定:沿河西走廊北部,东西走廊长达一千多公里。在汉代,长城也被称为“长城”。如果长城只是一堵更长的墙,它就无法防御它。关键在于连接城墙每一段的小城堡,大约每5公里。发出警报的“烽火台”、“亭”或“绥”位于这些墙壁之间的连接点。这一段汉长城是用黄土砌成的。虽然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当地的材料,每隔10厘米就有一层芦苇、红柳等植物制成的夹层,既耐碱又坚韧,但毕竟经不起风吹雨打。两千多年了,别说​​还有人为了毁灭,早就变成了一片废墟。如今,较为完整的汉长城遗址仅在玉门关西北方一段。而在玉门关以西3公里处,一座名为“当鼓”的烽火也有幸得以保存,甚至还能看到当年的积薪——不知为何,这些薪柴最终没有烧毁警示烽火。,却成了如此鲜活的标本。今日人们再看,似乎还能看到守卫烽火的士兵急忙点燃烽火,沙漠中升起一片孤烟的瞬间。汉长城遗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今天的人吊打古人。1907年以来,在黄土和沙石的堆积下,出土了数千张汉简,被称为“敦煌汉简”。第一个发现敦煌汉简的人是英属匈牙利人施泰因。1907年,出土汉简700余幅。1914年,罗振宇与王国维合着的《流沙落单》发表,宣告了单据与单据研究的诞生。在今天出土的敦煌汉简中,不仅有官方文书、烽火台记录、临桂簿记、实物账簿,还有《仓颉》、《集酒》等古籍残片。《里木》,还有历法、药方等,私信、炼丹、技能等杂项。这些单据是另一种形式的工资积累,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遥远过去的寒塞生活:为了保护和运营畅通的丝绸之路,中原王朝无数人背井离乡,扎根于此,并成为沙漠的守护者。当沽隋累计工资尚存长约130公里的汉长城在今敦煌城内。汉长城的特点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采用芦苇、罗布麻、红柳等植物,一层柴火,一层砂石依次堆积夯实。木柴的厚度约为5厘米,砾石的厚度约为20厘米。信标是长城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市内共有烽火台80余座,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为当鼓绥,至今仍留有通往塔顶的台阶遗迹。离当古隋不远,还有当年积累的余薪。两千多年后,早已石化。1907年,斯坦因来到敦煌考察汉长城遗址。在当古绥遗址,他出土了大量汉简简。根据出土的汉简,王国维确认隋姓为“当鼓”。航泉网站地址:敦煌市东北约64公里,安敦公路天水井路禁令南1.5公里交通:乘坐出租车或开车前往门票:免费等级:世界遗产推荐等级:★★★★《苏武牧羊》的典故可以说是中国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公元前100年,时任中浪将军的苏武被派往匈奴为使,但被匈奴拘留。这种拘留持续了19年。苏武不服,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放羊,挖野鼠和野草为食。直到公元前81年,汉匈帝国昭帝和好,苏武才被释放回归王朝。此时,他的胡须和头发全都白了。在这个传奇的故事中,人们自然被苏武的正直所感动,但对于苏武的一个追随者,阻止了苏武自杀,被匈奴关押了十多年,然后等待一个机会。跑了。这批随从就是后来的常洛侯常辉。常辉出生于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逃出匈奴领地后,封为光禄大夫。后成为汉朝派往乌孙的使者。常辉一行沿着丝绸之路在中原和乌孙之间来回穿梭,旅途劳顿。当他们走在两县市之间空旷荒芜的土地上时,能代表中原皇朝接待他们稍作休息的,就只有轩辕了。和泉设置了这样的官方旅馆。河西四县列,边防长城风起。帝国的存亡对于信息的畅通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地管理河西乃至西域,需要一个邮政系统来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志”,即西汉时期的邮政机构,负责传递信件和公文。,并接待过去的官员。和使者等,相当于行政等级中的县。位于酒泉县和敦煌县之间的玄泉志就是这样一个驿站。悬泉因东南侧山谷间的悬泉而得名。所谓悬泉,就是从悬崖上涌出的泉水。玄泉志遗址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以东60公里处。然而,这片见证了你无数次来来往往的土地,在西晋十六国时期后被废弃,逐渐消失在沙砾之中。与汉长城遗址类似,玄泉志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竹简,两万余件,涵盖了广泛的军事政治事件,下至驻军的生活,其中是当年的真实生活“微电影”。在浩瀚的简简海洋中,一卷简简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这张纸条上,详细记载了常洛侯常辉过玄泉时的花费。...

    2022-05-05 汉长城遗址在哪里 西汉长城遗址

  • 海上丝绸之路pdf全文下载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用严谨的笔触描述古代航道的变迁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兴衰,为读者呈现当时亚洲人主导的宏伟海洋世界德国著名汉学家RodrichPtak(葡萄鬼)的杰作展现亚洲人主导的海洋世界描绘古代航道的变迁再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兴衰编辑推荐RoderichPtak是德国著名的汉学家。他着眼于贯穿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用严谨的笔触描绘了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亚洲人主宰的广阔海洋世界。简介15世纪初,中国巨轮航行于东南亚和印度洋,远至霍尔木兹、亚丁湾和东非海岸。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葡萄牙还没有开始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线,西欧还没有涉足印度洋。在15世纪之前的几个世纪里,东亚和西亚之间的各种航线都掌握在亚洲人手中,本书揭示了这一时期后来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各种航线。,以及沿线文明的发展史。长期以来,贯穿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人们心目中被西方主导的地中海和大西洋航线所掩盖。这条路线历史悠久,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文明的交流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东非到东亚的航海家们就顺着印度洋的季风节奏,进行了极远距离的交流,相互交流。与大西洋航线相比,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还缺乏相关研究,在很多方面几乎还是空白。而且由于记载稀少、混乱,今天人们对历史上沿线各国的具体位置知之甚少。尽管如此,对这条路线的认识和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书聚焦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域从古代到葡萄牙殖民时代的历史,严谨分析了影响古代航道变迁的各种因素、兴起的原因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衰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连接。此外,本书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沿线的各种古代航海技术以及贸易航线上流通的各种贸易商品。关于作者RoderichPtak,德国汉学家,现任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着有《中国、葡萄牙与南海:海洋与贸易路线、宗教与贸易》等著作。石敏月,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北京大学德语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德国现代文学。他在学校教授德国文学史等课程,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和译文。海上丝绸之路PDF预览目录第一章介绍第2章海第3章海洋的竹毯(从古代到公元元年)第四章:区域整合(公元1-600年)第五章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约公元600-950/1000)第6章在远东的漩涡中(约公元950/1000-1350年)第7章过渡时期(约公元1350-1500年)第8章结语:1500年后的海洋世界附录1:贸易商品附录2:船舶和造船参考文献编者注优秀的试读马六甲海峡向北过渡到安达曼海。安达曼海中的大多数船只都沿着苏门答腊海岸行驶,亚齐附近的小岛——位于苏门答腊岛的西北部——是通往斯里兰卡的最后一个重要地标。在这些岛屿的背后,开始了穿越浩瀚海洋的航行。因此,来自阿拉伯、中国和其他地方的无数文献都提到了这些小岛,并且有精确的位置。相比之下,霹雳州北部沿马来半岛西侧的路线使用较少。位于泰纳瑟里姆整个海岸线的丹老群岛潜伏着很多风险,所以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避开它。只有伊拉瓦迪三角洲的Tavoy、Ye、Martaa和Pegu等地仍有一定意义。在印度洋的贸易史上,尼科巴伦群岛和安达曼群岛几乎没有任何作用。阿拉伯文和中文的记载,甚至欧洲文献,都将这两个群岛描述为野蛮人甚至食人族居住的偏远地方,但无论如何,这些地方提供了水和储备。从苏门答腊“垂直”航行到孟加拉湾的商人经常经过这些岛屿,但从未真正开发过它们。至少阿拉伯人通过所谓的Zeh-Grad-Stra?e或KarNikoar以南较窄的通道从东向西穿越群岛,并留下了记录,但使用这条路线的船只数量似乎变小。相反,我们必须考虑到,陆路到达丹那沙林的货物如果直接通过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形成的带,可以最快地到达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在今天亚齐的西北前沿,上述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路线与第二条重要路线相遇,即从巽他海峡沿苏门答腊西海岸的路线。从各种地图和文献中得知,这条海峡附近的许多岛屿,如Eggao、Metawai、Nia等,在古代都是众所周知的。但对于船只是更喜欢通过岛屿的西部还是东部,尚无定论。但无论如何,它一直都在赤道无风带。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在东北季风盛行于赤道以北的几个月里,有利于南北航行,低纬度地区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吹。苏门答腊西侧的航行活动没有马六甲航线那么繁忙,这种风向带来的不利条件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孟加拉湾曾经没有值得一提的障碍,其北岸深受富饶复杂的恒河和雅鲁藏布江三角洲的影响。几千年来,这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从海上经河流的支流可以到达。当然,这需要导航员准确、熟悉情况。此外,由于沉积和洪水,三角洲的面貌不断变化,因此这些地区的记录也多种多样。向北和向西看,富饶的孟加拉地区一直与南亚次大陆的腹地相连。保持连接是海洋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之间的纽带。若开邦和奥里萨邦的海岸向南汇合,但对航行的重要性较低。但随着我们踏上奥里萨邦南部的戈达瓦里三角洲和马苏里帕特南的另一边,我们再次进入具有深远文化和商业影响的地区。从这里在科罗曼德海岸,有许多航道直接通往苏门答腊。这些路线还与连接孟加拉国地区与斯里兰卡东部和南部的较大路线相连,从而最终与科摩林角另一边的地区合并。当然,从北方出发,也可以通过帕克海峡到达印度的南端,只是这条路线的关键点水很浅。在古代,这里经常有沉船的记载。因此,吃水较深的船舶驶往马纳尔湾(斯里兰卡和印度之间的海域,连接帕克海峡)时,大多来自南方或东方。但是,即使是斯里兰卡的海岸也有很多障碍,主要是礁石,必须注意。这甚至记载在一些中国文献中。但这里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加勒地区和所谓的亚当峰。...

    2022-05-04 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 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沿岸三大港口

  • 丝绸之路从波斯帝国到当代国际情势pdf免费版epub+pdf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评论:史实书籍改编自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全球畅销百万作品,经典合集,从波斯帝国到当代国际形势的丝绸之路,一部跨越2500年人类文明的新世界史,精品下载网站提供免费提供完整的电子版df,想看的可以下载。从波斯帝国到当代国际形势的丝绸之路电子预览目录关于音译前言第一章丝绸之路的开端第二章信仰之路第三章东方基督教之路第四章:革命之路第5章达成协议之路第6章毛皮之路第7章奴隶之路第8章通往天堂的道路第九章地狱之路第10章:通往死亡和毁灭的道路第11章黄金之路第12章通往白银之路第13章北欧之路第14章帝国之路第15章危机之路第16章战争之路第17章黑金之路第18章妥协之路第19章美食之路第20章:大屠杀之路第21章冷战之路第22章:美国的丝绸之路第23章:超级大国对抗之路第24章:灾难之路第25章悲剧之路结束新丝绸之路推荐评论地图目录大约公元600年的丝绸之路宗教传播公元850年左右伊斯兰教和贸易路线的扩张十3、十四世纪的死亡与毁灭十3、十四世纪的地理发现1650年左右的全球贸易路线十九世纪的伟大游戏中东的大博弈二战时期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简介全球畅销百万册《丝绸之路》全彩插图版(改编自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的世界畅销百万册作品,经典合集)文字简明扼要,便于青少年阅读和理解,开拓历史新视野重新认识丝绸之路连接的世界历史和全球脉搏要了解今天和明天的世界,您需要了解昨天的世界。为了做到这一点,最好的起点是从头开始。碰巧,这意味着从丝绸之路开始......彼得·范·科潘(PeterVaCoa):丝绸之路没有起点或终点,因为它们不是真正的道路,而是一张连接网络,让各种商品、人和思想,以及疾病和暴力从东方流向西,或从西到东。你可以把丝绸之路想象成世界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者血管和动脉。要了解身体,你需要看皮下,你需要看整个身体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运作的。而不是只看身体的某个部位。在国际知名的畅销历史作家彼得·范·科潘(PeterVaCoa)的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他探讨了人、贸易、疾病、战争、宗教、冒险、科技网络以及丝绸之路沿线之间的联系,穿越世界心脏的激动人心的旅程。从古代世界和汉谟拉比国王颁布法典的强大波斯帝国,一直到可怕的匈奴,欧洲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和今天的政治局势。这本书将不同的人、帝国和大陆沿着时间和历史编织成一部令人惊叹的全球历史。范·科潘史诗般的旅程以《丝绸之路》的内容为基础,配以尼尔·派克的精美插图,是世界历史的必读之作。亮点介绍本书获奖亚马逊本月最佳非小说类儿童读物BigIue年度最佳读物国内知名作家推荐王洛甫(儿童文学作家)林美玲(台北国小校长)陈欣喜(台湾识字教学研究会创会会长)欧阳立中(超级教师)蔡兴珍(儿童文学工作者)蔡树(作家、资深阅读推广人、儿童文学社秘书长)赖嘉玲(作家、绘本评论家)(按姓名笔画的字母顺序)国际媒体盛赞VaCoi精彩叙述的杰作。许多人在童年时代对历史没有真正的热情,这实际上是当代历史学家缺乏讲故事能力的错。范科平和派克的组合是一场无可挑剔的比赛。--前言评论一本真正珍贵的书。──英国童书网站“LoveReadig4Kid”历史不需要以线性或时间顺序的方式查看。VaCoi将历史视为不断发展的人类体验的十字路口。--出版商周刊关于作者彼得·弗兰科潘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历史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巴尔干、高加索、俄罗斯、基督教与伊斯兰文明的关系,他还擅长中世纪希腊文学。2009年,企鹅出版了他对AaKomee的TheAlexiad的翻译和修订。着有《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丝绸之路:从波斯帝国到当代国际形势,2500年人类文明新世界史》、《丝绸之路》续篇:霸权转移的动荡时代,当今世界和未来文明的新历史。彼得·范·科潘:eterfrakoa.com/@eterfrakoa关于艺术家尼尔·帕克过去35年在伦敦工作的自由插画家。他为成人和儿童画了许多书籍,包括《玫瑰的名字》、《一百年的孤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TheOdyey),并为英国FolioSociety创作了大量插图。作品曾在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和皇家艺术学院展出。入围CILIP卡内基奖章。关于译者袁默文自由翻译,1986年出生于北京,现居台湾。喜欢历史和阅读。翻译作品有《被打断的使命》、《伊本·巴杜达游记》等。目前正在写一本关于北京的书,我最喜欢的电影是《新乐园》。...

    2022-05-04

  • 丝绸之路上的帝国:青铜时代至今的中央欧亚史PDF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丝绸之路上的帝国:从青铜时代到现在的中欧亚历史是一部关于从青铜时代到现在的中亚历史的经典著作,了解中亚,一带一路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新丝绸之路公路经济带参考书。图书特色1、丝绸之路与中亚帝国4000年兴衰史,理解人类文明的核心著作。现有的中亚史著作要么侧重于中亚某一时期的历史,要么侧重于书写中亚某一国家或民族的历史进程。欧亚大陆,扩大到更广泛意义上的中欧亚空间,涵盖了斯基泰人、蒙古人、匈奴人、贵霜王朝、帕提亚帝国等中亚所有主要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是宏伟而清晰的语境。是一部系统完整的中亚历史经典著作。2、了解中亚、“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参考书。丝绸之路的兴衰与中亚帝国的兴衰相吻合。人们都知道,丝绸之路更关注国家的东部,从国门的角度观察中外交往的历史,或者从国门的角度谈中亚吞并中华帝国的历史。的支流系统。从整个丝绸之路和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互动的角度去理解它是比较困难的。本书以中亚国家和帝国为起点,审视整个丝绸之路的兴衰,探寻中亚几千年来始终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秘密。参考书。3、纠正一刀切的结论,彻底扭转先入为主的成见,多角度认识中亚多元的历史。人们对中亚的固定认知是黄沙遍地,贫穷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其实中亚的游牧民族不是生来好战的,就像农人不是生来擅长农耕的,他们一点也不穷,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和农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定居的人民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社会。每个中亚文化中都有无数的人生活,每个人都有血肉之躯,有着与世界其他地方无异的独特个性。作者打破了我们对中亚“野蛮人”的误解,正视中亚民族2000多年来勇敢抵抗周边民族压迫的事实,纠正了人们一刀切的假设中亚文明是落后的,具有强大的历史事实和逻辑。认知是一项重大贡献,对我们以多元的思维和包容的态度认识和处理不同地区的矛盾和冲突有很大的帮助。4、中亚从一个孤立的、局部的和被忽视的地区转变为了解世界文明的中心。本书关注中亚游牧民族,以全球历史视角审视中亚地区,将中亚历史置于整个世界历史的框架内。中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局部的、被忽视的地区,而是一个了解文明史的中心。5、穿越历史,寻找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动力背后的力量。在进行如此宏大的历史叙事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人类的行为具有特殊的连续性,人们总是习惯于做同样的事情,倾向于模仿他人,而真正的巧合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这样的作为交通工具和车轮的发明、借鉴、模仿和传播。人类行为在如此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表现出一致性,显然是因为一个共同的起源。作者穿越历史和神话传说,挖掘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6、获得R.R.霍金斯奖(世界历史和传记)。R.R.霍金斯奖旨在表彰艺术和科学所有学科的杰出学术工作。本书运用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提供了大量新思想、新视角和新信息,获得了R.R.霍金斯奖(世界历史与传记)。简介丝绸之路的兴衰与中亚帝国的兴衰相吻合。丝绸之路上的帝国史就是中亚人民的历史。人们对中亚的普遍印象是遍地黄沙,土地贫瘠,文明落后。生活在中亚的人们以游牧为生。是饥饿的游牧民族和贪婪的野蛮人使周围的农业国家和人民痛苦不堪。然而,事实上,中亚的游牧民族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不仅不穷,而且比周围农区的人们幸福得多。不断有人从农田逃到草原地区。对中亚的游牧生活赞不绝口。中亚游牧民族并不是天生的冷酷和勇敢,与“野蛮”毫无关系。他们热衷于与邻居进行贸易。当受到攻击和侮辱时,他们通常会变得暴力,这与其他种族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说中亚国家是周边国家的心腹,更是无中生有。反倒是有很多历史记载,中亚民族在历史上曾遭到周边民族的无情侵略。中亚是欧亚大陆的中心,来自东西南北的众多民族及其文明无数次聚集于此。辉煌的成就照亮了整个丝绸之路。中亚是印欧人的故乡,印欧人从这里游遍整个欧亚大陆,再到海边。他们历经种种险阻,顽强守护家园,保护亲人,与压倒性的敌人战斗到底,奠定了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中世纪时期,中亚是世界经济、文化和学术中心,中亚人的成就点燃了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火焰。本书将中亚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内,从全球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该地区,讲述了中亚帝国的兴衰,并解释了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希腊、阿拉伯和其他地区文化,中亚洲在东西方不断碰撞和互动的背景下,依然长期涌动着各种文化洪流,在科学艺术领域引领世界文明发展。一次给世界文明带来一场革命。中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局部的、被忽视的地区,而是一个了解文明史的中心。关于作者ChritoherI.Beckwith,著名的欧亚研究员,印第安纳大学,今天著名的中央欧亚研究所。白桂思教授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兴趣和主要研究兴趣是早期中亚历史、中欧亚和东亚人类文化语言学史、历史语言学(主要是印欧语、藏缅语)、汉语、日语-高句丽语、突厥语)、理论音韵学、类型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学术和科学方法史。曾任中欧亚研究系主任。着有《中亚吐蕃:中世纪早期唐代吐蕃征服史》、《寺院武士:中亚中世纪科学的起源》、《帝国丝绸之路:从青铜时代到现在的中欧亚历史》等。书籍内容Prologue英雄和他的朋友们第1章骑自行车的武士第2章高贵的斯基泰人第三章罗马和汉军之间第四章:匈奴阿提拉时代第5章突厥帝国第6章丝绸之路、王朝更替和秩序崩溃第7章维京人和契丹人第8章成吉思汗和蒙古征服第九章从中欧亚的马匹贸易到欧洲人的海上贸易第十章:丝绸之路被切断第11章失重的欧亚大陆第12章中欧亚重生结束附录1:原始印欧人及其侨民附录二:中欧亚古地名研究索引白鬼丝:现代人对中欧亚民族有很多误解什么是中欧亚大陆?中欧亚大陆(CetralEuraia)位于欧洲、中东、南亚、东亚之间,以及北方和亚北极针叶林-苔原带。这是一个广阔的内陆地区。它是构成欧亚大陆的六个地理板块之一。地理边界经常随着人类文化和政治而变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欧亚大陆的范围也发生了数次变化。从远古时代到凯撒建立罗马帝国,从罗马帝国灭亡到中世纪早期末期,在上述时期,中欧亚大陆的范围甚至覆盖了地中海以北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在文化上,中欧亚大陆是一个水平延伸的带;它从西部的大西洋东海岸延伸到东部的太平洋海岸,与南部和北极圈的较温暖的外围地区接壤。中世纪早期结束后,中欧亚大陆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地理范围达到了最大。当时,整个欧亚大陆只有以下地区没有被纳入中欧亚范围:多瑙河以西的欧洲、近东(或中东,包括:黎凡特、美索不达米亚、安纳托利亚、伊朗高原)西部和南部、高加索)、南亚、东南亚、东亚(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中原),以及欧亚大陆北部的北方和亚北极地区。当然,上述所有区域之间并没有固定的界限,区域之间的界限悄悄地转移和重复,但每个周边区域的核心区域都具有独特的特征,清楚地显示出它们的非中欧亚大陆性别。中世纪,西部草原地区的斯拉夫人完成了欧化,19、20世纪,大量汉人在东北和内蒙古定居。这两个历史进程缩小了传统意义上的中欧亚大陆的地理范围。所谓“传统意义上的中欧亚大陆”是指一个温带大陆,在中世纪早期之后,大致相当于西部的多瑙河下游,东部的鸭绿江,东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部和北部的亚北极针叶林。性气候区。它包括:西部草原和北高加索草原(即今天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中部草原和中亚西部,两者也可以统称为西突厥斯坦(即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南部(即今天的阿富汗和伊朗东北部);中国新疆;中国西藏;东部草原(即今天的蒙古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国东北。今天,西部草原、内蒙古和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在文化上不再属于中欧亚大陆的范畴。中欧亚国家中欧亚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了解中欧亚民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就不可能理解欧亚大陆的历史。因此,一部中欧亚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涉及到欧亚大陆主要外围文明——欧洲、中东、南亚和东亚的历史,而这一切都曾与中欧亚历史密不可分。一部分。中欧亚大陆与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并存而亡。丝绸之路是对古代欧亚大陆内部经济及其国际贸易体系的错误抽象。它往往与沿海地区的海上贸易网络区分开来。事实上,某些形式的沿海贸易早在史前时期就已出现;通过古代和中世纪,它们的重要性逐渐增加。但在历史资料中,我们看不到当时海上贸易与丝绸之路的本质区别。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属于统一的国际贸易体系。该系统的重心是欧亚大陆的陆上经济。陆上经济依赖欧亚大陆强大的政权来运作和维持,而这些政权无一例外地将中欧亚大陆视为其战略中心,而不是海洋。直到西欧人在欧洲与南亚、东南亚、东亚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远洋贸易,海上贸易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直到丝绸之路的尽头,它才与丝绸之路完全分离。地理中欧亚语必须与中欧亚民族和中欧亚语言区分开来。这本书的主题是中欧亚历史,但实际上它与中欧亚民族的关系最大。因此,作者自然而然地写下中欧亚民族迁离中欧亚家园的历史。他们将中欧亚语言和中欧亚文化体系带到了其他地区。整个欧亚大陆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欧亚与周边地区不断互动的历史:从开始到现在,中欧亚民族和中欧亚文化不断进入周边地区,而周边地区的人民及其文化也不断流入中欧亚大陆。对中欧亚国家的误解现代学者强烈驳斥了一些早期关于中欧亚和中欧亚民族的误解。关于中欧亚和中欧亚人民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地被披露。不幸的是,这些观点并未被大多数历史学家采纳。许多最基本的想法都被忽视了,更不用说被接受了。对中欧亚人民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存在一长串的误解和偏见,甚至在专门研究中欧亚的学者的著作中也是如此。这些谬论有的始于最近,有的继承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比如将欧亚中部民族视为“野蛮人”的观念。笔者将在以下段落中对这些概念一一进行分析,这里对重要的部分进行总结。现代史学家大多毫无保留地接受外围民族在史书和其他文献中对中欧亚民族的负面记载。虽然在周边民族的文献中有关于中欧亚民族的正面著作,但现代史家对此并不重视;至于中欧亚民族对周边民族的看法,他们甚至置若罔闻。中欧亚民族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中世纪的事件,而以前的历史只能依靠周边民族留下的文字材料来理解。然而,周围民族的记录并不像现代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片面。周边民族的历史学家和旅行者也注意到了中欧亚民族对周边民族的反感。例如,斯基泰人(也译作“斯基泰人”)对希腊人和波斯人深恶痛绝,匈奴人对汉人深恶痛绝,土耳其人对希腊人和波斯人深恶痛绝。人们深深地憎恨中国人和希腊人。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中欧亚民族所写的材料中。此外,希罗多德等早期历史学家对中欧亚民族的夸大和不准确的描述早就应该得到纠正,因为希腊人、汉族等周边民族留下的文献中对中欧亚民族有正面评价。.人们对前现代欧亚大陆的总体印象,基本上来自对游牧社会这一中欧亚社会形态的误解。中欧亚人民被视为“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社会形态被认为与定居社会不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一些中欧亚民族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社会形态。其次,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考古角度来看,我们都无法明确区分游牧民族和城市农业民族。以上两点笔者未一一列举。先列举现代人对中欧亚游牧民族的一些误解,然后一一反驳:1、中欧亚游牧民族是一个战士民族。他们生来勇敢无情,可以很好地战斗。这是因为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长大,生活艰辛。他们善于骑马,善于用弓箭打猎,这造就了他们的战斗能力。2、中欧亚游牧民族都很穷。这是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不能生产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因此,他们经常掠夺周围富有的农民。基于这种“饥饿的游牧民族”理论,衍生出“掠夺”模型和“贪婪蛮夷”模型来解释中欧亚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3、因为中欧亚民族天生好战,不断迁徙,很难被打败。他们常年攻击周边族群,对于周边族群来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在现代化之前,中欧亚国家是冷兵器时代欧亚大陆的绝对王者。虽然历史资料中确实有一些评论支持上述观点,但仔细阅读历史资料本身就会发现这些观点并不值得。这些观点的荒谬性可以通过对客观历史事实的简要考察来看出。这些观点实际上是从古希腊罗马的“野蛮人”概念直接演变而来的,变化不大。中欧亚的游牧民族不是生来好战的,正如城市人不是生来擅长交易和坐着的,农人不是生来擅长耕种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和定居民族建立的国家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社会。在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中,从事游牧活动的人大多擅长弓箭和马术。当然,非游牧民族对此感到惊讶,以至于纷纷议论纷纷。然而,在周边人口和财富更多的定居社会中,大量职业士兵接受了战斗训练,这使这些民族在与中欧亚民族的冲突中占据了上风。游牧民族一点也不穷。准确地说,游牧社会有富有穷,但大多数人处于贫富之间,情况与其他社会类似。但是,游牧社会的老百姓在各方面都比周边农区老百姓幸福得多;农区人民基本处于农奴或略优于农奴的状态。游牧民族确实热衷于与他们的近邻进行贸易。当受到攻击和侮辱时,他们通常会变得暴力,就像其他民族一样。说中欧亚国家是周边国家的心腹,更是无中生有。总之,中欧亚大陆和中欧亚大陆的历史都与“野蛮人”无关。中欧亚大陆的历史涉及许多采取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民族。在每个中欧亚文化中,都生活着无数的个体,每个有血有肉,具有独特的个性,就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就像生活在任何其他地区和任何文化中的人类一样,中欧亚人民之间有强有弱,有智慧有无知,有未知。中欧亚民族所拥有的一切,在欧亚其他民族中也有。我们应该客观中立地书写他们的历史。中欧亚国家的真面目既然历史告诉我们,中欧亚人民不是野蛮人,那么他们的真面目是什么?他们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中欧亚大陆是印欧人的故乡,印欧人从这里游遍整个欧亚大陆,再到海边。他们奠定了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在中世纪,中亚是世界的经济、文化和学术中心。当时中亚人的成就,点燃了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火焰。历史记载清楚地表明,中欧亚民族曾遭到周边民族的无情入侵。他们历经种种险阻,顽强守护家园,保护亲人,保持传统生活方式,与压倒性的敌人战斗到底。最终,中欧亚人民几乎失去了一切,但他们从未放弃斗争。这本书真正描述的是这样一部贯穿整个欧亚大陆的斗争史——欧亚中部国家与周边国家的斗争。斗争以周边国家的胜利和欧亚中部政权的彻底崩溃而告终。中欧亚人民因此陷入极度贫困,逐渐走向灭绝的边缘。幸运的是,上帝保佑中欧亚大陆,终于在20世纪末迎来了奇迹般的重生。读者也可能会问:这些游牧或半游牧政权主导的中欧亚历史进程和结果,难道不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吗?也不是。在欧亚中部政权在抵抗邻近政权入侵的同时,美洲印第安部落也在拼命抵抗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陆的入侵。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大陆上的大多数定居民族采取了明示或暗示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北美,印第安人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国家和家庭而进行了血腥的战斗,但却无能为力。他们的玉米地被烧毁,他们的家人被屠杀;幸存者被护送到荒地,任其自生自灭。就在几十年前,印第安人还被手上沾满鲜血的胜利者称为“野蛮人”。终于,在印第安人灭绝之际,一些胜利者终于发现了良心,清醒过来:历史上真正的野蛮人,只有他们自己!...

    2022-05-02 亚洲游牧民族 称雄中亚的古代游牧民族

  • 丝绸之路的历史》(英)乔纳森·克莱门茨作;彭建明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丝绸之路的历史》【作者】(英)乔纳森·克莱门茨作;彭建明译【页数】213【出版社】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21.02【ISBN号】978-7-5104-7155-1【价格】58.00【参考文献】(英)乔纳森·克莱门茨作;彭建明译.丝绸之路的历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21.02.图书封面:丝绸之路的历史》内容提要:丝绸之路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旅程。几千年来,它的历史一直是旅行者的历史,他们在沙漠城镇、大雪覆盖的隘口和无名堡垒中短暂相遇。丝绸之路是改变世界的通道,它连接了各个民族,连接了各种思想,连接了彼此截然不同的欧洲、伊斯兰世界和中国。作者带领读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人迹罕至的荒原,探秘黑色的旋风和死寂的湖泊,寻找失落的城市和神秘的木乃伊。他解释了一些奇怪故事背后的真相:汗血宝马、毁损的雕像、丢失的壁画,以及马可·波罗关于地下渗出“黑金”的故事……...

    2022-04-28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制作软件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